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阚莹莹)2月24日,德阳广汉市金轮镇,阳光冲破云层,驱走了连日的阴雨。  “在这儿!”一片生菜地旁,黄达安打着招呼迎面走来。戴着眼镜,身着黑色休闲装、黑色运动鞋,他寒暄道:“刚从地里回来,身上都是泥,才换了身像样的。”  黄达安有一个骄傲的身份——一名拥有“副高”职称的种田大户。  2020年,四川启动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广汉市被列为首批试点县(市、区)之一。在这之前,全省已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试点的目的,就是深化职业农民制度,探索遴选、培养、认证、管理、扶持、退养等一系列政策框架,为全省提供经验,让农民成为一份真正可以从事终身的职业,最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近3年时间过去,职称证书为“黄达安们”带来什么变化?黄达安在田间察看生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记者 阚莹莹 摄如何“种出”高级职称?首批试点取消了论文发表这一环节,直接进行答辩  农民也能评职称,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自2013年从金属回收行业转到蔬菜种植,回归农民这一身份以来,黄达安接触过不少有高级职称的农业院校专家。“但从来没有想过这4个字会跟我这个农民产生什么直接联系。”  摆在眼前的最现实的难题是:农民考职称,技术可以学,但论文怎么写?  “虽然常说‘论文写在大地上’,但对于我这种只有种田经验而没有专科培训的农民来说,与其坐在桌子前‘憋’一篇论文,还不如去田里‘翻泥巴’晒上一天。”黄达安说。  “考虑到不少种植户都面临这个问题,当年的首批试点取消了论文发表这一环节,直接进行答辩,让农民用技术来说话。”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慧娟说。  “答辩非常严格,如果不是真正沉下心从事农业生产,很难过关。”和黄达安同一批申请高级职称的广汉市种粮大户吴春,至今还记得在答辩环节中,专家评审组提出的一个有关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的问题。  在不少小麦种植户的经验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般要在开花期。“但是,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提出防治时间要提前半个月的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开花期防治的理念已落后。”吴春说,这就对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从事一线生产,更要随时关注技术革新。  在黄达安看来,虽然他的“论文”没写在纸上,“但我写在地里,写在脑子里。”从立志把所有蔬菜品种都种一遍,再到转变观念“重特色”,黄达安在脑子里写下一本随时都能翻出来的技术论文集。  2020年,广汉的黄达安、吴春等6名种田大户,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查,成为四川第一批拥有“副高”职称的职业农民。这张证书带来了什么?“被动”变为“主动”,职称成了“通关”最硬证明  “一粒只有半颗芝麻大小的新品种番茄种子,要卖10元。”黄达安一边比划一边说,“就这小小的一捧,就要10多万元。”  10元一粒的番茄种子,是他打算今年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这么贵重的种子不是有钱就能引进的。”这些年,黄达安计划引进一些特色蔬菜新品种,“特色”和“新”,这两个条件就意味着种子价值高,引进要凭实力。  一亩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良好的番茄,能直接证明黄达安的实力过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高级职称往往成了‘通关’最硬的证明。”黄达安说,揣着高级职称证书,他跑遍了全国知名蔬菜种子企业,顺利引进了一批蔬菜特色新品种。  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希望用技术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吴春对此同样深有感触。没有高级职称之前,按照规定吴春只能“挂靠”各大科研院校团队承接科研项目,“有了高级职称,被动就变为主动。”吴春每年要从400亩承包地中拿出100亩,专门进行各种小麦、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生产试验。现在,吴春正承接项目,瞄准功能性大米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示范攻关。  随着试点的深入,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省提出支持试点对象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按照不低于个人缴费额50%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年度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  “与给农民评职称相对应,‘农民’一词也被赋予新的含义,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身份’,也成为主动选择的一种‘职业’。这赋予了我们更多自豪感、荣誉感、社会认同感和创造力,更有动力和能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吴春说。全省行动  去年,在总结前一轮试点的基础上,我省在14个县(市、区)启动新一轮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力争再通过3年深化试点,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要求,这一轮正在进行的试点重点围绕健全完善资格认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生产扶持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等六大内容展开。记者手记  当前,不仅在广汉,全省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申请中级职称乃至高级职称是他们追逐的目标之一。但是,从整体试点来看,配套的制度还需要深入探索,解决一些痛点、难点问题,例如,现在的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依靠试点资金支持;农民高级职称在社会认可度上仍与其他职业的高级职称有一定差距。期盼未来有一天,这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能真正实现职称评定“并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文/图  登记入库、联系相关专家进行下一步研究……2月28日,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下文简称“生核所”)余桂容研究员将前一天从绵阳收集回来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处理。  这次种质资源的收集,萌芽于《四川农村日报》2022年10月28日的一篇报道《又一批四川珍稀农作物资源被发掘》。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70多岁的刘志成看了报道后,于2022年底给生核所写了一封信,“向专家教授们报告,我知道一些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的信息……”  2月27日,一场由省农科院牵头的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行动在绵阳游仙区展开。刘志成(左一)、汤天泽(左二)、张荣华(右二)、杨武云(右一)与野生大豆。一篇报道和8页长信  2月27日上午,在游仙区石马镇见到专家们,刘志成特别高兴,与他一起的还有村里的张荣华老人。刘志成一边张罗着帮助科研人员采集样本,一边述说着事情的缘由。  “我一直喜欢读书、看报,《四川农村日报》几乎是每天必读。”刘志成告诉记者,“很多农业新知识都是从《四川农村日报》上学到的。”2022年10月28日,《又一批四川珍稀农作物资源被发掘》的报道触动了他,“我们这里种质资源丰富,但之前不知道把这些信息告诉谁,看了那篇报道,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专家们写了信。”  今年1月初,一封手写的信邮寄到了生核所。“收到信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刘大爷。”余桂容回忆说,院里和所里都很重视,最终决定由副院长杨武云带队前往绵阳游仙区实地查看。  生核所党委书记蒲志刚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了刘大爷的来信,“足足8页纸,里面写了9条种质资源的线索。刘大爷字迹端正,内容表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我不懂电脑,用不来手机,只能以文字信件的方式同专家教授们联系……”刘大爷在信中这样写道。  刘大爷告诉记者,他以前是木匠,1974年—1976年曾在绵阳农科院做木匠活,“冯达仕、廖佩言……我都认识,当时都在一个食堂吃饭。”冯达仕是绵阳农科院大师级的人物,曾培育出小麦品种“绵阳11号”,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而廖佩言在水稻育种上颇有建树,后来成为省农科院的副院长。  长期坚持读书读报,以及在绵阳农科院的耳濡目染,让刘大爷成为农业科学的有心人,还带动邻居大爷张荣华成为种质资源线索的提供者之一。  杨武云感叹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实施和宣传,提升了全社会参与保护种质资源的意识。刘志成老人的来信,展现了他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拳拳之心。”一棵老核桃树和它的“房客”  “我们村有一棵100多岁的老核桃树,每年依然会结核桃。”刘大爷在信中说。来到村里,一行人迫不及待地来“探访”这棵核桃树。  核桃树“守在”停车场旁,光秃秃的,显得有些孤单。细看会发现,两个分枝上覆盖着一层植被,依稀能见到几片绿叶。“这就是寄生在核桃树上的植物。”刘大爷指着核桃树告诉记者,“记忆中,这层‘被子’在那里至少有20多年。”刘大爷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他在附近水泥厂打工,路过都能看见。为了方便专家们采集研究,刘大爷小跑着从附近借来了梯子。  “这个植被很神奇,太阳大了,它就枯了,下点雨,很快就绿了。”刘大爷说,最近天干,所以大部分叶子都枯了。拿到取下的样本,杨武云仔细观察,“这应该是一个低等植物,你看,这里有芽点,这个应该是孢子……”杨武云猜测,这些植被之前应该是连片生长的,随着环境变化规模逐渐萎缩,而核桃树上的这一片,则依托老树逐渐进化,生存了下来,从园林植物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三“颗”豆子和它们的潜力  大豆,原产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刘大爷来信提到的9条种质资源线索中,有2条是关于豆子的,考察当天刘大爷还提供了新线索。“我们家在涪江边的平坝区,已有几十年没看到过野生黄豆,我了解到野生黄豆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刘大爷在信中说,他在邻村的坡地上发现了野生黄豆。  跟随刘大爷来到线索发现地,记者发现沿着靠坡的田埂边,长满了野生大豆。虽然叶子和藤蔓已干枯,但依然能看到藤上结满了豆荚。“目测这样的一根藤上估计有上千个豆荚!”杨武云边查看边说,这种野生资源可能有高产基因。  坡地上还有另外一种野生豆子,“当地人称它为‘打豇豆’。”刘大爷告诉专家,这个豆子个头不大,有红黄两种颜色,即便掉土里也不容易腐烂,生存能力极强。  打豇豆在每年9月左右成熟。“从去年9月到现在,5个月过去了,依然能看到完整的豆荚,这说明有防裂夹的基因,同时它也不易腐烂。”杨武云介绍,这种基因如果可以转育应用,就有可能创制出适宜机收、可丰产的新品种。  与前两个豆子不同,刘大爷提供的第三种豆子个头很大。“我们当地人叫它‘老鸦豆绵葛藤’。”刘大爷介绍说,这个豆子在鲜嫩时会被采摘食用。  记者看到,从岩缝中长出的“老鸦豆绵葛藤”体型在10米开外,树上结满了豆荚,每个豆荚比成年人的手掌还长!  葛藤旁残存的明代石碑对这株植物还有记载,据此推算,这株葛藤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完全可作为古树来保护。”在场的专家们纷纷感叹。  “这些特异、珍稀农作物种质资源,蕴藏着丰富的优异基因,在耐贫瘠、抗穗发芽、防裂夹、节水减肥及耐储存等研究方向上大有助益。”杨武云说。  陪同考察的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汤天泽表示,绵阳的种质资源丰富,不少散落在民间。“希望有更多‘刘志成’参与进来,捡拾乡野种质资源‘遗珠’。”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3-06
【人物名片】  吴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履新感言】  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拿出“川农方案”,让中国碗装中国粮、装优质中国好粮。  (记者 江芸涵)“这220份调查问卷,都是全省各地种粮大户在农业种植、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建议。”2月24日8时30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一到办公室,立刻联系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何祖锋,交给何祖锋一叠厚厚的资料,“一定要好好整理形成报告,对于我们下一步如何帮助解决种粮大户面临的问题非常重要。”  近段时间,吴德格外忙碌,一边忙着深入乡村调研,一边忙着新学期的开学工作。“作为来自农业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身处农业科研和管理一线,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拿出‘川农方案’,让中国碗装中国粮、装优质中国好粮。”吴德(右1)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提供人才和智慧支撑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2月中旬,吴德随在川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团一起,走进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川农大与农博园开展很多合作,在园区早期设计及后续农业技术支撑等方面,均有教授团队参与其中。”吴德说,天府农博园是展示“天府粮仓”的田园综合体,对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发展都起到非常明显的带动工作。  这两年,吴德的工作一直围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展开。川农大相继启动两个科技赋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行动,进一步汇聚科技、教育、人才动能,围绕“作物丰粮、养殖节粮、果蔬补粮、加工促粮、增收稳粮”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助力四川农业强省建设。  吴德还是生猪养殖和营养学家。他形容他的工作是不仅让生猪养殖节粮,而且让猪肉产量更多、味道更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经过多年实践攻关,吴德带领团队研制的精准营养技术让生猪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每年节粮超过2000万吨,产肉量增加10%以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从养殖、综合能力、流通、肉品加工四个方面实现生猪产业的现代化,才能不负‘川猪安天下’的盛誉。”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加大投入保障种业健康发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在推动农业立法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吴德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粮食安全工作放到首位,要求“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这让吴德很振奋:“强调粮食安全,最核心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体系规范粮食生产的全产业链,保证粮食生产充分供给。”  近期,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吴德邀请部分法律专家、粮食专家聚集一起,为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的议案出谋划策。“我们一定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吴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涉及粮食安全的内容只散见于农业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中,或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呈现,尽快推动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刻不容缓。  吴德表示,此次去北京参会,除关注粮食安全的内容外,他还关心育种基地的建设与保护。“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目前,四川的11个国家级育种基地普遍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吴德希望通过立法,在人才培养、政策扶持上获得更多助力,保障整个种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3
四川三农新闻网内江讯(通讯员 周雪梅)3月1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杨岭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钢刀破开竹子的爆裂声,蔑匠拉扯竹条的唰唰声,此起披伏,破竹、分篾、剖丝、编织…一挑一落间,一根根竹子便在谢勇军和蔑匠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结实、美观的竹编雏形。谢勇军在整理竹编产品舍弃生意扛担子返乡拾起童年编织梦今年35岁的谢勇军是土生土长的杨岭村人,他出生在村里远近闻名的“篾匠”世家,从祖辈开始就靠竹编手艺养家,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爷爷学编织竹编。大学毕业后,谢勇军在成都做电脑批发生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6年春节回家探亲,听父亲讲述了篾匠行业生存艰辛,竹编市场也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篾匠丢掉了这门手艺,父亲表示也想放弃竹编生意。谢勇军想到竹编像是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伙伴”,眼睁睁看着它从繁荣走向没落,他心中满是不甘和不舍。为了传承竹编技艺,他和妻子商量将成都的生意交由妻子独自管理,自己则回家重拾技艺。回到家的谢勇军,在父亲的帮助下,走访了本村和临近村的老篾匠,邀请他们继续编制竹编,自己则想办法找销售渠道。就这样,在他的发动下,共有200多名老篾匠加入了他的“竹编大军”。为了让竹编产品有长久的销售渠道,谢勇军走访了成都、重庆等地的电商企业,通过批发的形式将竹编工艺品销售给电商平台。通过谢勇军的不断努力,现在的竹编产品订单不断、供不应求,凭借老篾匠们精湛技艺编织的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老篾匠在手工编织竹编产品优化生产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谢勇军返乡传承竹编技艺也得到了杨岭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为了使竹编技艺发展的更好,在村两委的带动下,2022年10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以党建引领,业主经营,农户务工,电商销售,进一步推动竹编产业规模化发展。现在每天在联合社编制竹编工艺品的老篾匠有15人左右,“我们现在年龄大了,没有体力干农活,每天在这儿来编蔑条,一个月能挣1500左右,还能教一下年轻人,很不错!”80岁的李远发一边编织竹编一边说道。除了固定到联合社务工人员外,大部分村民都是将篾条带回家,利用农闲时间编织竹编。目前联合社编织的竹编产品有簸箕、筲箕、箩兜、提兜、背篓、蒸米盖等10余种,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用具外,联合社还编织竹编工艺品摆件,促进了传统竹编技艺的发展。村干部在向游客介绍竹编产品农文旅联动培育竹编传承新力量“这个竹编手艺是上一辈传给我们的财富,我希望通过生产的形式,传承、发扬老手艺,希望这种老手艺能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谢勇军一边整理竹编一边说道,现在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十年后肯定就更少,不想老一辈的手艺就失传了,为了使竹编技艺得到传承,谢勇军通过老手艺人带新人的形式,免费招收学徒,学编制竹编工艺品。为了进一步传承这一门编织手艺,扩大影响力,谢勇军采取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发展竹编技艺体验馆、研发竹产业相关项目等,吸引游客亲临体验竹编的各道工序,老篾匠手把手教学,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与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有效推动特色产业与现代农旅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谢勇军表示,下一步将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竹编大军”,优化竹编工序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能,满足线上线下市场供应需求。同时,将不断创新竹编产品的种类,生产更多个性化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竹编品牌,扩大影响力,使竹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张闻亚 文/图  2月17日下午5时,在海南南滨农场四川南繁基地,一群年轻人闯入记者视线,他们在玉米地里忙着收拾农具。  一询问,他们是来自四川丰大种业自贡均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领头人是研究所所长周梅,一名90后育种者。“在这里主要做玉米和水稻育种。”再次见到记者,周梅介绍道。从左到右依次是辜叶帆、何志全、刘玲、周梅、王文新、张再伟。摩托、三轮、皮卡车 90后所长直呼“享受”  沿着基地的机耕小道,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周梅向记者的方向驶来,依旧身形单薄,防晒帽遮住了黝黑的脸庞,一双雨靴满是泥浆。  “刚刚从田里出来,就不跟你们握手了。”周梅的声音还是那么干脆利落。  这已是记者第三次见周梅,前两次是在自贡均隆研究所的试验田里。从2018年进入研究所到现在,今年已是周梅“种地”的第 6 个年头了。她的责任田已不仅仅是自贡数百亩的水稻、玉米、大豆科研试验田,还包括海南基地的几十亩科研试验地。  “玉米已收了一批,还有几块田的玉米正处于灌浆期;水稻正在扬花期……”周梅介绍,水稻、玉米、大豆、油菜从育种到栽培,样样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春夏在四川照顾西南地区的试验田,秋冬时节,就到南繁基地,开始加代育种及亲繁。要到第二年的3-4月结束,再回到自贡基地。  “管那么多试验田,天天干农活,很累吧?”面对记者的提问,周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不觉得呀,跟这些植物打交道我很‘享受’!”周梅指着旁边的玉米说,“你看,它们要是不高兴了,就直接用生病来告诉我,我就想办法治好它,看到它们一天天成长、开花、结果,我有满满的成就感。”  记者在田间看到,除了电摩外,还有三轮车、皮卡车。“这些全是我的坐骑!”周梅笑着说。周梅三个90后,两个00后 年轻团队朝气蓬勃  “这里除了我之外,全是90后和00后。”长驻基地的老何告诉记者,“所长能吃苦,带出的团队自然也不例外。”  在海南南滨农场四川南繁基地,周梅的团队还有5位年轻人。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正在收拾玉米田间的喷带。  “你哪一年的?”同样的问题,记者挨个问了一遍。“我96年的、我00后……”4位年轻人回答道。  “团队除我外,有3名90后,2名00后。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学农的大学生。”周梅说,每天他们早上7点过就下田,忙到中午回去吃饭,休息一会,下午2点过又到田里了。  1996年出生的王文新,皮肤黝黑,贵州大学农学院毕业,满身的泥点和掩不住的笑容,让人感觉阳光快乐。1997年出生的刘玲清瘦腼腆,记者问她,“累吗?”她轻声回答:“不累。”2001年出生的辜叶帆留着长发,有点“艺术感”,正在田间忙这忙那……每个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有条不紊。  当天,周梅和伙伴们回到住地,已是晚上7点过,太阳下山,小院里已亮起灯光。这个小院是丰大种业在这里租的住房,每年南繁时他们都会住在这里。  简单吃过晚饭,两个小伙子又往外走。“他们是去田间守夜,晾晒的玉米,如果不守在那里,担心会掉。”周梅平淡地解释着这项日常工作,“这里基础设施不好,目前只有用这个笨办法。”记者手记创新不问出身 企业虽难仍进  科技创新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但因为资金投入、人才等因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能自建科研团队,投入人力物力大搞科研的少之又少。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是舍得花钱投入科研的民营种业企业之一。  “作为民营企业,自己搞科研难度很大,每年我们要拿出销售额的11%左右来做科研,我们还计划今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三亚建一个‘均隆南繁研究院’,将公司分散的科研繁殖基地整合在一起。”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很艰难,但还是坚信科技投入最终是有回报的。  “目前,在我们的南繁科研基地,玉米育种材料就有1万多份,在西南地区的种子企业中算是比较丰富的了。”在基地,周梅告诉记者,除了玉米育种材料,公司还有水稻科研材料近千份。  “除了自己搞科研,我们和多家农科院所有合作,共同推进新品种的培育进程。”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在科研上播下的“种子”已开始“结果”,目前公司已独立培育出几十个品种——其中“均隆 1217”“均隆 1377”“均隆707”都已成为南北方部分区域的主导品种;与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出20多个品种——其中“品香优秱珍”“贡夏豆13”还被省农业农村厅列入推荐品种。这些良种是种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创新不问出身,无论企业是大是小,无论企业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以及创新的贡献。  有了政策的支持,相信四川种业发展的道路将更加宽阔。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3-02
人物名片:刘艳英,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新感言:    希望能展现隆恩村的发展风貌,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带领村民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杨蜀丹 吴昊江 记者 高杲)2月22日上午,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驾车赶往镇上寻求更多支持。“村里要修冻库、宝森柠檬旅游区要扩建,我得抓紧时间去办。”  这条普通的乡间道路,刘艳英走了22年。22年间,她带领隆恩村走出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如何履好职、为村民服好务,是她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要为村里带来更多发展新思路。”刘艳英介绍隆恩村(视频截图)因路而兴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  从安岳县城出发,20分钟车程,就来到隆恩村。一眼望去,只见平整的道路两边,两层小楼依次排开,院坝前有菜园和水池,一派惬意的乡村生活景象。  作为文化镇偏远村落之一,隆恩村以前交通十分闭塞,村民进出村子只能徒步。村民到镇上去卖农作物,得步行近一个小时。  “我刚来那会儿,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对初到隆恩村时的情景,刘艳英印象深刻。2001年冬天,刘艳英通过大学生村官选聘后被派到隆恩村,当时正赶上下连阴雨,她穿着雨靴,身上到处是泥巴。  看着村民肩挑背扛的身影,刘艳英有了第一个想法:修路!  2003年,隆恩村有了第一条平整的主路。虽然是泥巴路,但拖拉机可以开到村里来了,天晴时可运送物资,农作物卖出去也方便了。2008年左右,泥巴路铺上了碎石,村民终于告别“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日子。  漫步在隆恩村,“出门都是草,路都看不见”的情形早已不见。如今,便捷路网通到村民家门口,村民可乘公交车去县城;村内修建了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康养中心等,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一条条道路让隆恩村走上发展‘高速路’。”刘艳英指着不远处一条道路说,“这条路叫隆兴路,顾名思义就是希望隆恩村的发展越来越兴旺。”柠檬探路村民逐渐吃上产业饭  路通了,致富路宽了。让隆恩村发生蝶变的,是一颗颗柠檬。2010年,刘艳英动员在新疆办企业的村民阳怀安回乡创办隆恩农业开发公司,租下600多亩地种植柠檬。  “当时选择种柠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刘艳英说,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她挨家挨户劝说,最终带动3个社48户村民种植柠檬300多亩。随后几年,当地村民通过自主经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腰包逐渐变鼓。全村90%以上的农户种植了柠檬,每年户均收入达6万元。  柠檬四季开花,刘艳英带领全村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柠檬产业园为主体,突出柠檬文化特色,推出“赏柠檬花、摘柠檬果、观柠檬景、吃柠檬宴”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柠檬探路,隆恩村村民逐渐吃上产业饭,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86万元。  “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我一定要履好职。”提及全国人大代表新身份,刘艳英深感责任重大。“这次两会,我准备了‘三农’和农村养老方面的建议,都和乡村振兴密切相关。”她说,希望能展现隆恩村的发展风貌,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带领村民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8
“艾草种下去之后要勤除草,把苗子周围大块的泥土刨开,给它腾出生长空间……”2月23日,走进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加渔村7组的艾草种植基地,工人们趁着连续几天春雨过后泥土得以松软,拿上锄头在地里除草、施肥,白节镇农业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员焦德华则在一旁指导工人如何正确管护,讲解种植艾草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焦德华(右)则在一旁指导工人如何正确管护艾草“艾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一年可以收割三季,种植成本小而且收益效果好。”四川川艾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明江介绍说,艾草作为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止血、镇咳祛痰等作用,将鲜叶艾草进行烘干加工后可以制成艾灸条、印泥以及生活日用品。张明江是白节镇加渔村土生土长的人,常年在外地务工打拼。2022年,张明江返回家乡看到村上不少土地荒置,本村村民只靠做农活养家,收入来源单一,于是他决定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撂荒地和残次林流转开垦出来种植艾草,带领村民一起用艾草“铺”出一条致富路反哺家乡。去年10月,通过加渔村返乡创业人才引进政策,张明江和村集体公司达成合作,先后流转了60多亩地种植艾草,并积极鼓励其他村民参与到艾草种植、管理等环节,实现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村民可以自己买种根回去在自家地里种植,成熟后我们专合社用市场价跟他们收购,也可以来专合社务工,进行日常管护以及采收等。”张明江说。村民种植艾草乘着产业振兴的东风,白节镇加渔村通过“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艾草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用“订单”激发农村土地活力,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并且让艾草产业成为纳溪区特色产业发展中一张靓丽的名片。“目前艾草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年我们准备继续扩宽种植面积,把加渔村其他村组的撂荒地、残次林以及陡坡等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地用来种植艾草,争取种植面积达到1000到2000亩左右,满足原材料供应,同时考虑建工厂,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白节镇加渔村支部书记周建波说。(供稿:纳溪融媒体中心 陈雨 付久焱)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7
丹棱:党建引领“双替双升” 倾力助推乡村振兴——记丹棱县农药经营管理协会党支部 “川芎收后种水稻”方聪说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川芎收后种水稻,稻药轮作新模式,保证粮食不减产,保证经济不减收。”2月25日,丹棱县农药经营管理协会党支部书记方聪在该县张场镇金峡村指着面前的一片良田如是说。丹棱县农业农村局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去年开始,在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促进土壤大气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效提升行动,简称“双替双升”。方聪说,下一步还要加大有机肥投入,推广绿色防控,让“双替双升”见实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丹棱县农药经营管理协会党支部,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方聪,是如何依靠党建引领,把县域内农药经营商家团结起来,推动“双替双升”行动,倾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呢?党建工作 摆在首位。丹棱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所属的两新组织——农药经营管理协会党支部,成立初期党组织力量薄弱,为了切实抓好支部建设,由机关党委指派机关党员代红艳担任党支部负责人。她经常深入协会,了解协会会员思想和动态,尤其注重发展年轻有干劲、有意愿向党组织靠拢的年轻人,方聪等5名年轻同志就是她一手培养和带动的第一批协会党员;在庄严的转正会上,要求每一个党员要牢固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观念,政治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结合丹棱农业工作实际,主动投入到“双替双升”行动中。去年支部换届时,身为军人出身的方聪接过了接力棒,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依靠全体党员的力量,在协会发挥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农药经营管理协会目前已吸收了县内大部分农药、化肥批发零售商共127人参加。协会党支部中,党员覆盖了多个协会,有中共正式党员8名,预备党员1名,8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初,郑军、彭熙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准备向党组织靠拢,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地增强了党支部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好基地 示范引领。协会的所有会员都来自农村,他们依托自家承包耕地,建好“双替双升”示范基地。“我这里就是一个‘双替双升'的示范园。”协会党员陈明杰,家住杨场镇大兴村4组,他说,要想让别人做好,自己必须首先做好。他将30亩左右的柑橘园,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协会党支部书记方聪,亲自在张场镇金峡村主抓的580亩“稻药轮作”规模示范基地,下一步还要开展“稻蟹模式”试验、示范,引领丹棱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让村民学有榜样,看有现场,赶有目标,从而加快“双替双升”进程。象这样的示范点,协会在全县境内已经成功建立15个。 方聪在检查川芎生长情况线上指导 线下培训。协会充分利用互联网,采取线上指导线下培训同步推广的办法,有效推动“双替双升”行动,利用智能手机建立党员微信群、协会会员群,协会指定各专业负责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在线上开展技术指导,以陈明杰为主要授课老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手机微信,传授当前农业生产田间管理、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利用大家休息的时候,足不出户,拿出手机,通过文字、视频,远程学习实用农业技术。“藤椒嫩叶上的蚜虫,可用生物农药苦参碱、除虫菊替代化学农药吡虫啉、定虫脒,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2月25日,协会党员宋敏,在仁美镇五龙村1组罗浩的藤椒园中,针对前来听课的椒农如是说。他们采取线下深入村组农户之中,三五成群,十个打堆,针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传十,十传百,通过一户,辐射一片。  整田开厢翻坑秧田开春以来,协会已有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协会布置的助力乡村振兴步骤、任务分配,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农庄、下果园,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先进实用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到千家万户,倾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2月21日,春雨潇潇。广元苍溪县龙山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缠绕着塑料薄膜、刚刚嫁接好的苗木,蔚为壮观。在一些农户的家里,两三农户围坐一起,一边悠闲地抽着香烟,一边手起刀落、行云流水地嫁接出一株株苗木。  在苍溪县群山深处,号称“西南最大苗木集散基地”的龙山镇,多年来涌现出一拨以嫁接苗木为主业的乡土人才“刀儿客”,他们怀揣“一人一刀闯天下,一技一业富家国”的理想和追求,长年走南闯北,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不仅如此,“刀儿客”早已跳出龙山,成为了全县乡土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响亮品牌。苍溪县龙山镇的“刀儿客”正在嫁接苗木。个个“刀儿客”都有甘与苦  “1973年,我初中毕业,看到别人搞嫁接,一天竟能挣10个工分,令我羡慕不已。正好当时的生产队都有果技员,我就跟他们学会了嫁接。”龙山镇宝宁村一组老农向志友迄今从事嫁接50年,他记忆犹新地说,“那个时候,嫁接苗木还没有采用薄膜来缠绕,我们就用谷草缠绕,谷草干了易折断、湿了水分太重又导致苗木不易成活,切口还需用牛粪封顶(防止水分流失或浸入雨水致苗木不能成活),不仅考技术,还又脏又累;我们专用的嫁接刀,需要足够的硬度,最初是自己用锯片磨,之后改用电工刀,直到现在定制刀具。搞嫁接,讲究的是,刀快手稳、削平对稳、密封绑紧、认真观察、精心管理。”  在半个世纪的从业经历中,向志友有两件难忘的事:一是为了解决苍溪雪梨“米米”不能育种的问题,他千里迢迢到山东莱阳买回种子培育实生苗;二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他嫁接出了一个重达4斤8两的苍溪雪梨,在苍溪县第一届梨花节上大放异彩。  历经磨练,向志友熟练掌握了与嫁接相关的采种、播种、育苗、修剪等一系列技术,嫁接的成活率高达95%,而且,他还着力向“全程管理人员”方向发展,被浙江、福建等地业主请去管理苗木生产。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凭这个嫁接的手艺,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  比向志友年轻10多岁的龙山镇董永村五组农户廖洪顺,在当地号称“快刀手”,在前不久苍溪县举办的首届乡土人才“梨乡刀儿客”职业技能大赛中,跻身前三名。  廖洪顺在每年短短两三个月的嫁接期间,就能挣到数万元。他曾与10多个同乡赴新疆嫁接核桃苗,半夜室外大雪纷飞,他们竟在苗地旁一间陋室搭地铺而卧;他曾在三伏天“上边晒、下面烤”的恶劣环境下,乐此不疲地取穗芽,进行着最考手艺的皮接、芽接,身穿的背心都被强烈的紫外线变了颜色。  “我们搞嫁接的,只要出去铺开摊子了,就有一个接一个的买主来找你,不愁挣不到钱,只看你能不能吃苦。嫁接技术只占50%-60%,剩下的就要把准每个品种的季节以及气温和水源情况,才能充分保证成活率。嫁接还要抢时间,一个人接一单大生意在短期内往往拿不下来,必须讲团队精神,大家都是三五一伙承揽嫁接生意。”廖洪顺说。打造劳务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  20世纪70年代伊始,龙山镇各村各队为了搞副业,相继建起了园艺场,设立了果技员,大力发展梨子、苹果、柑橘、核桃、李子、桃子、猕猴桃等苗木生产,一拨拨嫁接能手应运而生。从2011年开始,嫁接能手的队伍日益庞大,他们遂被称为“刀儿客”并不胫而走,名扬四方,正因如此,全镇“没有买不到的苗子,也没有卖不出去的树”,龙山镇已成为民间公认的“西南最大苗木集散基地”。  “‘刀儿客’几乎都是自学成才。最初,全镇会嫁接的不到1000人;到了现在,全镇男女老少会嫁接的约有3万人。他们走南闯北去了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有的甚至还走出了国门。”龙山镇干部唐敏罡说,“由于嫁接是季节性的,‘刀儿客’一般能干3个月,但是有渠道的也能干半年左右,包吃包住包车费,每人每天少则挣 300元,多则能挣600元。”  据唐敏罡介绍,2021年开始,龙山镇将“刀儿客”作为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于“刀儿客”技术的提档升级。原来,龙山镇的“刀儿客”仅擅长春季嫁接,即枝接,而伏季嫁接技术所需掌握的皮接、芽接技术却是一个短板,因而遇到春季嫁接后长势不行的苗木,不能通过伏季嫁接重新初刀,同时也失去了伏季嫁接挣钱的大好机会。“所以,我们必须请专家对‘刀儿客’培训皮接、芽接技术,把伏季的空当补起来,延长产业链条。同时,要让‘刀儿客’种得来苗子,就要管得来果树,掌握更多的挣钱技能。”唐敏罡说。  如今,在苍溪县,水果产业风生水起,发源于龙山镇的“刀儿客”亦遍布全县的各特色水果产业乡镇。据悉,全县已有“刀儿客”4万余人。为此,该县正趁势打造“梨乡刀儿客”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增强全县‘刀儿客’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去年通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传帮带’等方式,开展‘梨乡刀儿客’特色劳务品牌专题培训57期次、3100人,培训合格率98%、就业率100%。”苍溪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欧阳儒说,“培训合格的颁发了《特色劳务品牌培训合格证书》,同时,我们还设计制作了‘梨乡刀儿客’劳务品牌标识,提出‘一人一 刀闯天下,一技一业富家国’。”  就在本月,苍溪县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首届乡土人才“梨乡刀儿客”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中全县第一个“梨乡刀儿客”工作室揭牌。欧阳儒说,“下一步将开展‘梨乡刀儿客’职称评级认定,进而让他们与省内外的嫁接高手同台打擂,抢占苗木嫁接更广阔的市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4
人物名片  郑家奎,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遴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得四川省杰出科技贡献奖和杰出创新人才奖。  历时20余年,他和团队解决了在杂交稻高产基础上同步改良氮高效利用和提升品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杂交稻品种氮高效优质高产结合的突破,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研究项目“水稻雄性不育K型新质源的创制、研究与应用”和“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 17的创制与应用”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他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40亿元。郑家奎指着稻田里的各种材料和组合,很豪气地说:“我有‘生杀大权’!”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张闻亚 文/图  2月16日早上8点半,迎着初升的太阳,记者前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龙门基地,只为一个约定:到海南一定看看相识近20年,著名水稻育种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郑家奎研究员。  见记者进小院,站在二楼楼道上的郑家奎的夫人查先敏向小院外试验田的方向喊道:“老郑,客人来了!”记者连忙说:“我们去田间找郑老师。”  与这位“南繁”老人的龙门阵从田间开始展开……  1984年8月,郑家奎第一次踏上“南繁”之路,至今已近40年。  “每年10月都来海南,从来没断过。”郑家奎说,每年在南繁基地都要呆半年左右,这几十年,在南繁基地见证了育种技术的变化、交通的变化、生活条件的变化……育种工具  过去:一把尺子一杆秤,很难精确测量谷子大小  现在:仪器一扫就 OK,“长短胖瘦”一目了然  走过小院,转弯看见远处清瘦的郑家奎,背着双手站在田埂上,正在仔细察看田里的水稻,脚上仅穿着一双拖鞋。  这时田里有些水稻已抽穗开花,工作人员正将父本稻穗剪下,套上袋子,让它跟不育系杂交,等到成熟结籽后,再进行筛选。  “现在育种效率高了很多。授粉等杂交栽培技术更好、更成熟了。”郑家奎告诉记者,以前,育种工具的标配是一把尺子一杆秤,尺子测株高,秤是用来称谷子的重量。但谷子的大小,很难用尺子精确测量。现在的测量技术很先进了,仪器一扫,就能知道稻谷和米粒的物理性状,‘长短胖瘦’一目了然。”  “我的权利很大的哦!你看这地里这么多父/母本还有恢复系,看他们的组合,只有优秀的‘孩子’能留下来!”指着稻田里的各种材料和组合,郑家奎豪气地说。  郑家奎自豪地告诉记者,四川的杂交育种技术是非常棒的,近年来,每年有3万余份育种材料、90%的新品种都在海南鉴定和加代。前往基 地  过去:最长用时7天,除了育种还要“打怪”  现在:只需三四个小时,育种有了新的方向  在小院边,4只长雨靴分别倒挂在4根木棍上。“每天从田里回来,把雨靴洗干净后,一定要倒挂,不然会有虫子、蛇等钻进去。”郑家奎边说边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40年前,刚来海南的时候,这一片全是荒草,蛇多,田里的蚂蟥也多,有一次没有找到雨靴,用包装袋自制了一双,结果蚂蟥钻到腿上,又痛又痒10多年。”  “现在环境好多了,交通也方便了。以前,我们从四川到海南要走三四天,最长的时候,花了7天时间才到基地。有次遇到台风天气,还在桥洞下躲了一夜。”郑家奎说,现在直接飞过来,只需要2个多小时,机场到基地也就不到一个小时。  时代的变迁,也让育种有了新目标。郑家奎当初大学选择学农,就是希望通过所学解决乡亲们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去上学时,老乡们告诉他,“能给家乡找些高产的水稻新品种,能让家乡多打点稻谷,就不枉你在这儿生活了10多年。”  几十年的坚守和专注,郑家奎在水稻科研上成果丰硕,在水稻雄性不育新质源创制及不育系选育、水稻耐热高配合力恢复系选育及超高产组合选育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先后构建出杂交水稻新不育系10份和恢复系5份,利用这些育种新材料已培育出杂交水稻新组合50多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品种应用于生产创造的经济效益在40亿元以上。  现在老百姓不愁吃不饱饭了,育种家又有了新的使命和方向。  当记者问“你预计今后水稻的亩产会达到多少?”郑家奎说:“现在的生活好了,高产不再是育种的终极目标,优质稻、专用稻是我们现在育种的方向,比如酿酒稻、保健性的稻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实现食药同源更好了。在功能性这个方面,我还想再努一把力。”新闻花絮“红花和绿叶”  从田间走回小院,郑家奎的夫人查先敏立即递上两片药片,让他服下,同时拿来皮鞋和袜子,守着郑家奎把拖鞋换下来。  曾经在大学当老师的查先敏和郑家奎是各忙各的事业,三年前,查先敏退休,又遇郑家奎大病,于是就一直跟随在郑家奎身边。她说:“他的药一天都不能停,还要定时服用,他又忙,哪里记得到哦,我现在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喂药’。”  查先敏说,郑家奎的生日在2月,前面一二十年,春节和生日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在海南过的。现在,郑家奎在海南的时间还是没变,唯一的变化就是有了查先敏的陪伴。  郑家奎笑着告诉记者:“她是我的红花。”查先敏打趣地说:“你就是我的绿叶嘛!”晚年,这对老夫妻携手相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4
(林巧 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记者走进隆昌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西南片区,“十里长虹”沱灌渠在天空划下一道优美的弧线,大块大块的高标准稻虾田纵横交错,奔忙在田间地头的农人们抢抓农时备春耕。在胡家镇双龙村、付家桥社区,景兴稻虾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峰身穿下水裤,全副武装在深及腰身的稻虾田里起虾。“你快看这笼里好多小虾。”李峰面带喜色介绍,“今天虾苗的价格是42元一斤,自己育苗不仅满足基地需要,还能外销增加收入。”为解决苗种价格高、存活率低等问题,李峰将300余亩稻虾田分为育苗区、商品区两个区域,采用自繁自育模式解决苗种来源,采取田块滚动起虾放虾的方式,让每一个田块错峰丰收。抱团发展 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村里曾有300余亩荒地,几个年轻人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搞起稻虾综合种养,不仅让撂荒地重焕生机,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胡家镇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卢小勇说起村子的变化,露出灿烂的笑容。卢小勇口中的合作社正是李峰的景兴稻虾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由5位平均年龄只有38岁的年轻人组成,辐射带动村民养殖小龙虾面积400多亩,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抱团发展”是李峰成立合作社的初心。“隆昌早春虾供不应求,我们就该抱团发展,一起提高小龙虾养殖技术,把量做大。”李峰不时接到电话,大多是询问如何清塘、如何加氧等问题。李峰耐心回答,知无不言。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形式下,养殖户出售产品、购买农资量小且分散,小龙虾售价相对低,农资购买价格相对高,使养殖户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增收困难。成立合作社后,大家拧成“一股绳”,推动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李峰告诉记者:“仅在购买饲料方面,我们一年就能节省一万多元。”56岁的村民张隆琴告诉记者,她每天来基地撒撒料、割割草,工作不累,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还能照顾家里。李峰带动亲人、朋友、农户发展 “稻虾循环种养”模式,免费传授技能,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让小龙虾的产量大幅提高。“与其说是我帮助他们致富,不如说是双向奔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李峰说。争当科技农业的领航人“我有10个笔记本,里面清清楚楚记录了我每个月的工作内容。”李峰介绍,根据节气、温度、气候,把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一一整理出来,蓄水、翻田、集中育秧、插秧等环节一目了然。“看见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很有成就感。”李峰抓起一只小龙虾,展示给记者看,“我们养出的小龙虾,个头大,肉质肥,底板干净,很受市场的欢迎,许多客商守在基地想要订购小龙虾。”稻虾综合种养既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又提升了小龙虾、虾田米的品质。李峰表示,将开展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做大做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生态虾”“有机稻”品牌,打造集小龙虾虾苗培育、销售、垂钓于一体的乡村农旅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作为‘80后’,我要学习无人机、智能农具、数字传感器等农业数字化新农具,争当科技农业的领航人。”从创业艰辛、攻克难题到对现代农业的思索,李峰一边忙活一边畅想。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3
“夏老板,今年果子长势怎么样?行情好不好?”“沃柑已经熟了,一亩差不多能收2500公斤,每公斤估计能卖到7、8元!”2月17日,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干部走进位于该镇龙岩村的兴泰家庭农场,大声向农场负责人、全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夏光华打着招呼。夏光华放下手头的活儿,热情地朝干部寒暄、握手。他的手粗糙、皲裂,遍布皱纹,返乡创业以来七个年头的日晒风吹,让这双军官的手、单位干部的手,迅速转变成了一双职业农民的手。夏光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服役于原第二炮兵驻青海部队,后由营级军官转业到事业单位负责办公室工作……夏光华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到敬佩与羡慕。而他在45岁时,却做出了一个许多人不理解的决定:辞去单位一切职务,放弃舒适的环境与优渥的待遇,踏足从未涉及过的领域,回到家乡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龙岩村,流转土地发展水果种植,带着乡亲们兴产业、奔小康。“我在家乡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少年,所以当我2014年清明回去祭祖,看到人户凋敝、田园荒芜,就感到落差很大,想要为乡亲们做点事。”夏光华说,那时脱贫攻坚战尚未打响,村里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有“老幼病残”,大片山坡和土地撂荒,这让他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他想要通过打造村里的支柱产业,带着全村人一起增收、致富。夏光华将自己建设家乡的想法告诉在中学教书的妻子,本以为她会反对,做好了软磨硬泡的准备。没想到妻子却说:“老夏你是个闲不住的人,又一直保持着党员和退伍军人的责任担当,你想怎么干我都支持。”于是,夏光华在2015年,通过自筹、借贷等方式共筹措资金400余万元,回到龙岩村流转了村里150余亩山地,从头开荒整地、修通道路、清理池塘。现如今,曾经的荒山坡满是硕果累累的各类柑橘,满足大卡车载货通行的硬化道路蜿蜒至果园各处,不少村民也回来跟着夏光华一起种起了果子、修葺了房子……在国家乡村战略持续实施、夏光华带头引导的双重作用下,龙岩村的产业初具规模,人居环境变美了,也渐渐恢复热闹了。虽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但夏光华在水果种植管理技术上,也发挥出自己在军校、在部队养成的“不服输、不怕难”的优良传统与钻研精神。除外出向有名的种植专家拜师学艺、积极参加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课,他还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一有空闲就仔细研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学来的理论知识,加上在自家果园里实践获取第一手经验,让夏光华逐渐掌握了种植要领,果子一年种得比一年好。当天,夏光华正和农场工人一起在果园里铺设滴灌管道。是去年的旱情,让他下定了为农场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决心。“去年6月底到8月底,整整两个月的高温、干旱,我们每天都是过了半夜12点,等土里的热气散了,再打着电筒去浇水,到中午,浇透的土又蒸干了。”这段记忆对夏光华来说有些不堪回首,他一边苦笑一边介绍,柑橘怕旱怕冻,如果缺了管理,就容易错失一年的收成。目前,他投资近50万元引进的滴灌系统主管道已经全部铺设完毕,正在根据果树间距安装毛细滴管。笔者了解到,通过毛细滴灌,水分能精准渗至土壤下40厘米深处,相比原本的大水漫灌,可节水近70%。更重要的是,原本整个农场需要5个人拖着长水管分头浇三天,用滴灌系统仅需一个人扳开关、按按钮,20分钟就能搞定。“夏老板这个农场刚开办,我就在这干活了。”今年66岁的王学江停下手里的工作,满脸带笑地介绍,自己家住龙岩村5组,已在农场工作7年了,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加上土地流转金,一年有45000元左右收入。“我这个岁数外出也不好找工作,农场活路相对轻松,工资也不低,还能就近照顾家里,比较满意。”除坚持就近用工,让村里的中老年人、残疾人稳定增加收入,夏光华还无私地向乡亲们免费分享柑橘种植技术:“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果树扦插需要枝条,或者缺少农家肥,大家都可以来找我,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都没有二话!”在他的带动下,龙岩村有32户村民开始从事柑橘种植,种植面积达到400余亩,户均每年增收十多万元。几年下来,村里的小洋楼多了,大家还集资修建了生产便道和休闲凉亭,变化越来越大。“一天是战士,一生都是战士,我们军人讲究一个退伍不褪色!我将不断发挥从部队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带着乡亲们致富奔康,把龙岩村建得越来越好!”夏光华说,下一步他计划通过自研酵素肥料调理土壤,同时在村里推广柑橘标准化管理,打造区域品牌,通过直播带货、认领果树等互联网销售方式,打造村里自己的品牌。(供稿: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22
(王攀 记者 侯冲)初见李杜,很难把他跟种粮的“田把式”扯上关系。高挑的身材、白净的皮肤,书生气扑面而来,像一名放假在家的大学生。只有他那蓝色大褂上的“喜洋洋农资”几个字,露出些许端倪。  2月9日,天气晴好,春耕正当时。暖阳下,整片麦田都舒展开来,绿油油的麦苗已长到腿窝。他的姑父在田里驾驶植保机打药,防治麦田红蜘蛛。他蹲在田边查看麦苗长势,“今年的麦苗长得密、长得齐、长得绿,也有些地方有点稀,还泛黄,后期得追肥。”  今年27岁的李杜已经是上岺村种了10年粮食的“田把式”。他和父亲经营着广汉市金岺长丰家庭农场,承包土地600多亩。冬春栽小麦、夏秋播水稻,一年四季,地里满满当当种的都是粮食。  回村之前他在工地上开过挖机、铲车、钩机,只要是机器都愿意碰。父亲说:“你既然这么喜欢机器,那就回来开农机吧。”李杜就回村种了地。如今家庭农场里植保机、播种机、旋耕机……这些没有李杜操作不来的,“如果不会,网上一搜啥都解决。”  说话间,经营农资站的江海骑着摩托车过来了,附近的种粮大户都跟他购买农药化肥,包括李杜。“药打迟了!”看着沟渠边上一块麦田长势一般,江海的语气里七分惋惜、三分责怪。  “江叔,前两天气温低,天气暖和红蜘蛛才出来。今天转晴,赶紧打了,你这农药效果好。”李杜接过话茬。“现在肥用得少、药用得少,就是确保粮食品质好。”江海说,以前一亩田要100多毫升农药,现在最多20毫升,“也就几个矿泉水瓶盖那么多。”  不到一个小时,药打完了。李杜说,家庭农场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远比他在城里打工赚得多。作为全村年龄最小的种粮大户,他渴望有一天自己承包的土地能达到1000亩,“地里种满粮,心里才踏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张闻亚 文/图  2月15日下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海南分院办公室主任李孟霁,身着短袖体恤、轻薄单裤,这身行头正好和北纬18度这个地理位置相匹配。  阳光充足、冬季日均气温超过20摄氏度,让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成为南繁硅谷。  在海南的4天时间里,记者一一探访,寻觅硅谷密码。李孟霁一呆就是6年 成都小伙当了英州基地“大管家”  2月15日,记者从成都飞抵三亚,再辗转到陵水黎族自治县,已是下午5点。李孟霁驱车送记者到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英州基地。  “小陈,你帮王老师开一下门,那个锁有点问题,其他房间都满了。”李孟霁边开车,边通过电话安排基地的工作。  基地离县城20多公里,一路上除了安排工作,李孟霁开始和记者摆起龙门阵。“我是成都人,从2017年开始,常驻海南分院,今年已是第6个年头。”让记者有点吃惊的是,身高1.87米的李孟霁竟然是成都小伙,刚来海南时,才20多岁。  “我们基地常驻有5个人,吃住都在基地,主要为来来往往的专家服务,同时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做好基地的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李孟霁用成都话慢悠悠地介绍,“冬繁的时候,我们基地还比较热闹,夏天时人少,很清静。”  面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基地,这个来自大都市的小伙子用一句“习惯了”轻描淡写这里的枯燥和寂寞。他与父母1000多次的视频通话成为这几年他排解寂寞的重要方式。  当记者问到是否成家时,李孟霁有点迟疑地说,“还没耍朋友呢。还是想在成都成家,现在的情况,有点难,两地分居不好,过两年再说吧!”  在太阳的余晖中,李孟霁陪记者走进田地,一块一块试验地里,绿的水稻、红的高粱、黄的玉米,还有长势旺盛的饲草、含苞待放的红薯花……  “现在英州南繁基地总面积332亩,每年过年期间人是最多的,有200多人次在这里进行育种工作。”李孟霁说,“这些作物现在在四川没有生长条件,在海南就不一样了,还可以生长一季到两季,我们就是利用这里的温光条件,进行加代育种。”  “这片地牧草是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这片水稻是作物所的;网子是用来防鸟,打围是为了防止串粉……”对于这里的情况,李孟霁这个基地的“大管家”了如指掌。两位女博士从机场直奔基地查看大豆长势。心头牵挂是大豆 两位女博士下飞机就直奔田间  和李孟霁沿着田间小道一路走过,记者发现有两位小姐姐正在两垄大豆地里仔细地翻看着、记录着,每一株豆苗都挂上了“身份证”。  “这里有92份大豆材料,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范元芳告诉记者,她和钟小娟都是四川省农科院豆类品种资源创新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是这一两年先后从川农大毕业的博士。她们和记者一样,也是一下飞机就直奔基地。  范元芳说,这些大豆是去年12月播种的,已相继开花。她们就是利用海南的气候条件,加代培育一季,这些材料进行杂交后,再选择优良的品种。“每年播种、开花授粉和收获,这几个关键点是一定要过来的。”  忙完回到基地的小院,天已黑。王中华师傅和他的爱人招呼大家,看是否需要晚餐。  在海南分院30多年的王师傅,每年的工作就是照顾这些作物,为它们灌溉、施肥,让它们健康生长,等到开花时节,专家们来给他们配对找对象。他不仅照顾基地的作物,有时也去其他研所的基地“晃悠”。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下来,王师傅也成为了一名“土专家”。“今年的这片地,种豆子效果不好,看明年要不要换换;隔壁那个院所的豆子种得好,要不要去看看……”快60岁的王师傅和两位年轻博士聊起了农事。  “近年来,基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科技工作人员。”王师傅说。  据四川省农科院海南分院院长王自鹏介绍:“从2018年起,到我们南繁基地的,60%是年轻人,他们跟随着前辈的脚步,像候鸟一样,冬来夏去,年复一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21
(李悦琴 记者 常艰)2月6日,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四川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单,眉山市洪雅县2人上榜,郑炳泽就是其中之一。郑炳泽凭着真干苦干,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带动乡邻增收致富,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1992年,因为家境不富裕,16岁的郑炳泽离开家乡——洪雅县中山镇和平村,外出打工,并通过多年努力,在工程项目劳务分包业务上做得有声有色。2020年,回老家办事的郑炳泽,在偶然与村支书的寒暄中得知,村上大量土地闲置,村民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发展之路,希望郑炳泽能回乡投资,为家乡发展做些贡献。           农村致富带头人郑炳泽 “家乡需要我,我义不容辞!”郑炳泽慎重考虑后,放弃做了20多年工程业务,转行回乡发展农业。回乡后,郑炳泽先后流转土地约800亩,以种植柑橘和葡萄为主,建起现代化农业特色园。后来,经过不断探索,又套种蔬菜和药材,让土地发挥出更大价值。同时,以新土盖老土的方式,减少土壤农残,发展有机绿色农业。在此基础上,郑炳泽探索发展旅游采摘产业,并推动团购群、线上选购小程序及线下定点目标销售同步发展,为园区带来多元化增收新路径。郑炳泽的积极探索,拓宽了村民们对于农业发展的思路,大家纷纷向他学习作物管理技术与销售经验,而郑炳泽对此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看到乡亲们主动要求学习技术,郑炳泽内心非常高兴:“能在乡亲们致富的路上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非常荣幸!”郑炳泽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吸纳周边就业困难人员进入园区务工,每月支付工资,让大家在务工的同时学习技术,掌握发展技能,实现从“我想干”到“我能干”的转变。郑炳泽介绍,园区现在每月用工数约200人,几乎覆盖周边居家群众,平均每人每月收入约2000元。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园区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其中发放工资就有430余万元。不断探索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对于荣获“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一称号,郑炳泽表示:“备受鼓舞。”他说,接下来将以此为勉励,积极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纵深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现在,郑炳泽又把目光投向了家禽(鸡、鸭、鹅)养殖,他分析:“家禽可以减少园区杂草的生长速度,实现公司业务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据了解,园区现已购进一批家禽育种,随时等待投产。           当地村民在种植基地务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需要涌现出更多像郑炳泽这样的“领头雁”、带头人,让他们一起为农村发展出力,为产业提质献策,为建设美丽家园努力奋斗。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0
(记者 何海洋 摄影报道)从2020年元旦起,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禁渔10年。10年禁渔,渔船退捕,渔民上岸,万里长江得以休养生息。三年过去了,记者再访开启全新生活的上岸渔民。2023年2月19日,王天荣和妻子特意来到新小区,通过视频向朋友介绍他们的新家。  2月18日,初春的江风还透着些许凉意,站在泸州市江阳区的高处远眺清澈的长江宛如缎带,宽阔的江面上不见一艘打鱼船。午后,上岸渔民王天荣和妻子来到江阳区邻玉街道漕溪村的长江滩涂地中挖洋芋。“啪”的一声,一条鱼跃出水面,平静的江面上只留下一团涟漪。“这条鱼最少都有3斤重,现在这里鱼多了,也不怕人了,有时站在岸边你都能看见。”凭鱼跃出水的声音,王天荣就能判断鱼的大小,这是他在长江里打了30多年鱼练就的绝活。2019年,四川省出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王天荣和其他渔民一道退捕上岸,开启新生活。  3年来,他和妻子主要在长江边的滩涂上种植蔬菜,靠两人的辛勤劳作,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也使得他们下决心,给孩子在泸州市纳溪区的新区里按揭了一套住房。2月19日,王天荣和妻子特意来到新小区,通过视频向朋友介绍他们的新家。选房时,他特意挑了一套高楼层,“今后孩子在家,推开窗户就能看见和老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长江。”  这三年,水清鱼跃鸟飞腾,这是王天荣感受长江最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以前捕鱼的地方,鱼儿时不时就会从江里跃起,听着声音都高兴。我们渔民比谁都希望水环境变得更好,鱼变得更多。”王天荣兴奋地告诉记者,没有了打鱼人的惊扰,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也开始在长江边安了家。更让人惊喜的是,居然有一只野生的绿头鸭跟着王天荣喂养的家鸭群混在一起,赖在他家不走了。面对这位“不速之客”,王天荣对它是格外照顾,“它愿意哪天走就走,它是属于长江的。”  今年,王天荣除了种植蔬菜外又开始在酒厂里干酿酒工的活,“上岸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我还是要干好,好日子还在后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谢勇 羊绍伦)突出“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2月17日,三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增辉率领县委统战部、县水利局、县武引局、县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到灵兴镇花庙村宣讲党的二十大、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听取镇村负责人党建经济、武引春灌、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系列工作汇报。 细节之处显担当,服务群众无死角。2月14日,一渠清澈的武引水,通过双争斗渠K4+600米垮塌处的波纹管,欢快地向旱魃肆虐的大花庙村奔涌。开春首轮武引水,让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特别是粮畜安全实现开门红。这背后,是水利人锲而不舍的坚守,是民生经济科学发展的责任担当。为保障通水至争胜尾灌区,春节前后,县武引局专题研究水毁整治方案,明确改毁损明渠为混凝土箱涵。现目前,武引双争暗涵垫层已完成浇筑。首轮应急通水后,将加快工程恢复整治。广大群众对幸福美好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工作目标,杨增辉对近期武引水利春灌惠民表示满意,他认为:乡村五大振兴就要直面群众普遍关心的重难点工作,一个关键一个节点地抓落实。当前,灵兴花庙与木鱼等周边诸如:生猪、蔬菜、麦冬、粮油等特色产业融合较好,根本问题在于设施老化、发展不足。希望帮扶驻村单位会同村两委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水利、能源、产业规划,增进民生设施建修改造,以人为本,筑牢防规模返贫的原则底线。各驻村帮扶单位及村两委表示:要立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夯实基础重点,推动群众增收、环境改善,尊重民意、契合实际。要着力化解困难群众根本问题,面向优秀青年培养新党员。结合核心价值观,拓展文明乡风,实现村级班子好、村域干部队伍好、基础工作服务好、乡村建设业绩好、反映问题落实好。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2-19
(谢义 邓暄 记者 汤斌 文/图)“老姚,上次发工钱你没在,今天有空,我就给你送过来了。”2月14日一大早,资阳市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14组村民姚世文就收到了乐至县红仁粮油专合社负责人陈仁见发给他的工资。“我家两亩多地都包给了陈仁见,加工费、承包费7000余元,每年的工钱都是及时到位。”说起这个种粮专家,姚世文的夸赞之情溢于言表。陈仁见查看小麦长势今年42岁的陈仁见是土生土长的乐至人,2015年以前一直在成都经商。一次他和妻子去宝林镇万斤沟村看望朋友,发现这个地方土质优良、水源较好、交通便捷,非常适合粮食种植,于是萌生了到该村流转土地种粮食的想法。“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农业,这几年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都是在向农业生产这边倾斜,我觉得从事农业有很大的搞头。”陈仁见回忆说。然而当陈仁见兴冲冲地把自己想要搞粮食种植的想法告诉家里人的时候,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特别是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极力反对的。”陈仁见的妻子杨琼芳说,当初在外地经过多年打拼,他们的生活已经比较稳定,现在又何必回去种庄稼,又辛苦还要靠天吃饭,她很不理解丈夫的想法。面对家人的反对,他一边给家人解释,做思想工作,一边紧锣密鼓地着手实施自己的梦想。日复一日,早出晚归,不论日晒还是雨淋,他都毫不退缩。深夜伏案整理资料,天不亮便下地干活,看到陈仁见不辞辛苦所做的这一切,妻子杨琼芳有所动容,态度也慢慢转变。陈仁见与村民交流“只要田里有事,他就会放下一切赶过去。特别是有一次他刚刚做了手术,医生要他留院观察两天,当时正是农忙,他放心不下,就提前出院了。”杨琼芳回忆说。由于以前没有搞过规模农业种植,一切都得从头学起,陈仁见一边向当地有着丰富经验的村民请教,一边通过自学,掌握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他还多次去外地考察学习,参加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刻苦学习,陈仁见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当地的有名的“种植能手”。一人专不如人人专,当他取得成功后,他又将自己的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当地的村民,让大家都能乘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眼见“种粮事业”有了起色,陈仁见将在村里流转的土地面积从刚开始的200亩扩大到500余亩,并成立了乐至县红仁粮油专合社,每年水稻产量达250吨、小麦200吨,产值达135万元。据宝林镇万斤沟村负责人介绍,陈仁见每年光是租金就要给村民支付20余万元,发放工资16余万元,还解决了当地200余人就业。“在陈仁见的示范引领下,更多业主前来我们村流转土地,解决了我们村上的待业劳动力和撂荒地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万斤沟村党总支书记罗正胜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年的辛劳付出换回累累硕果,陈仁见先后被评为“2021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22 全省创新创优先进个人”“2022全县优秀农民工”“2022年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面对未来,陈仁见有着更长远的计划。他表示,以后会继续把粮食生产进行下去,为确保粮食安全、打造"天府新粮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文/图  “简直搞不赢!”2月13日,泸州市泸县玄滩镇天气阴冷,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大伦从稻虾养殖基地匆匆赶来:“最近忙着捕虾、放虾,团队30多人全都出去了。”  今年1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了2023年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主导品种)和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主推技术),“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技术赫然在列。此前,记者曾以《“双稻双虾”双丰收 助力创建“巴蜀鱼米之乡”》为题对泸县“双稻双虾”种养模式进行报道。再次采访高大伦,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三农“门外汉”成功转型的故事。高大伦向记者展示其养殖的小龙虾。“门外汉”首创“双稻双虾”养殖技术“服务3万多户会员,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泸县玄滩镇一条不起眼的巷子中,海牧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高高挂起,这是高大伦团队的办公地,目前合作社服务的会员已超过3万户。满墙的照片引人注意,“都是两年前服务农户、推广稻虾生产的老照片。”高大伦说,“这几年效益好,我们的‘双稻双虾’养殖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双稻双虾”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2016 年,高大伦在玄滩镇一家玻璃厂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玻璃厂易造成环境污染,面临关停,我们开始寻找新机会,不曾想误打误撞,从‘工业’转到了‘农业’。”高大伦回忆说,有湖北的朋友邀请他去考察,从养殖到餐饮,当地火爆的小龙虾市场让他印象深刻。  “稻虾产业可以带动农户一起干,退一万步讲,就算养虾失败了,稻谷还能保证基本的温饱问题!”从事稻虾养殖的想法在高大伦脑中应运而生。  “2016年开始,我跑了很多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2017年,高大伦首次上手,但效果并不理想。“第一年搞了80亩,亩产小龙虾100多斤,当时的虾价平均每斤十几块钱,再扣掉土地租金、饲料、人工成本,剩不了几个钱……”  实践中,高大伦深刻认识到,照搬他人的技术只有“死路一条”。养殖小龙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等客观条件调整方法。“川南出早虾,利用川南地区独特的气候优势,填补全国春节期间小龙虾市场空档,可以养大虾,卖高价!”高大伦解释道。至此,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确定了方向,并对养殖户进行培训,推广早虾养殖。  2018 年下半年,高大伦及其团队在广东出差时发现,当地罗氏沼虾养殖经济效益显著,但大多是池塘精养模式,能否将其放入田间养殖?“第一年养了8亩,全军覆没,后来总结原因,主要是缺氧和温度不达标。”找到原因,2019年高大伦重振旗鼓:“当年养殖27亩,亩产达到100多斤,这在全国稻田养虾中是首创!”此后,罗氏沼虾养殖在2021年、2022年连获成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我们解决了水源和供氧的问题,并自行研发饲料,比市场上便宜了一半以上,对养殖户来说更加实惠!”在海牧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推广下,“双稻双虾”模式逐步走进越来越多的农户家中。办农民培训班,搞联合经营“农户只负责管理,完全不愁销!”  记者来到“巴蜀鱼米之乡”玄滩示范区看到,宽阔的稻田被水泥路分割成了几块,虾笼躺在水中。远处,几个厂棚较为醒目,“那是我们的育苗车间,小龙虾和大头虾虾苗全部从这里产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高大伦说,稻米品种也需精挑细选,基地通过稻虾模式栽种“宜香优”“品香优”等优质稻米品种,产能高,质量也优。  提起田中的地笼,几只小虾苗映入眼帘。“大虾早上都被抓去卖了,今天大虾68元一斤,价格还是非常坚挺!”高大伦说,稻虾养殖看似简单,却有着非常多的学问,为此,他们以“农民培训班”为主要抓手,向农户推广稻虾养殖技术。  “这些年,我们陆续办了160多场农民培训班,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从基地选址到产品上市,我们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高大伦深知从事农业要能吃苦,农户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其团队更注重传授“实战”经验,农户也听得进去。  团队“加餐”也必不可少。目前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团队已有 45人,不定时会请湖北小龙虾协会专家、华中农大专家教授等前来授课讲学,请教先进技术。  除了技术推广,让种殖户赚钱安心也是合作社的目标,“我们与养殖户签合同,以保底价格收购小龙虾,农户只负责管理,完全不愁销。”高大伦说,针对大户和村集体公司,他们采用联合经营的模式:“眼前这400亩,我们只用8个人管理,员工有底薪和提成,多产就能多收入;农户除了收取土地租金、拿劳务工资,还能享受集体公司分红收益。”  据悉,以玄滩镇为核心的稻虾综合种养园区于2021年成功命名为“泸州市四星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截至目前,泸县共发展稻虾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双稻双虾”养殖面积达2万亩。记者手记  衣服上沾着泥土,身材消瘦却十分精干,操着一口流利的川普,这是记者对高大伦的初印象。  国家重视粮食安全,高大伦心有责任更看得到希望。“稻虾米作为绿色农产品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打造稻虾米品牌,还要大力推广‘双稻双虾’养殖技术。”  从三农“门外汉”,到服务3万多农户的合作社负责人,高大伦走得艰难,但也走得坚定,四川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上还有千万个像他一样的探索者。何为“双稻双虾”?  “中稻+再生稻、小龙虾+台湾大头虾”种养模式,即在4月栽秧后在田中投放大头虾,9月上市;10月再生稻收割后到次年4月养小龙虾。此模式可实现一年起两次龙虾,收两次水稻,实现“一田四收”,大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农民增收致富扩宽路径。  “‘双稻双虾’属于较高水平经营模式,技术要求较高。”四川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川南地区利用好“再生稻”这一重要区域品牌,大力发展稻虾轮作、稻虾共作,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另外也对打造“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17
 二月伊始,寒气渐退,走进合江县凤鸣镇新洋村淫羊藿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吊线、覆膜、培土,配合默契,阵阵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一副春耕繁忙图映入眼帘。“林下种植淫羊藿,我有1400元的林地收入,在基地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我很满意。”新洋村脱贫村民何家祥高兴地说。淫羊藿种植王洪涛是淫羊藿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也是带着村民致富增收的“引路人”。2020年,他满怀着对故土的眷念回到家乡,经过仔细考察,最后确定以淫羊藿繁育种植为发展项目。“凤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营商环境好,政策有支持,在这里干事创业有信心。”王洪涛说。淫羊藿为多年生药材,是抗肝癌药的原材料之一,药用价值极高,市场需求量很大。凤鸣镇新洋村海拔300至1000米,山林茂盛,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为淫羊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经过成都科学院专家实地考察,王洪涛在新洋村选择了500余亩地开始搞林下种植,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淫羊藿生长情况良好,通过采摘售卖淫羊藿种苗,每年会带来8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产业越做越大,实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越来越近。王洪涛介绍,两年多来劳务支出达3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增收,呈现出以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将结合新洋村实际,继续扩大林下种植淫羊藿规模到3000亩以上。 (来源:合江县委统战部 窦林)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1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