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达州通川:他当“头雁” 贫困村蝶变“明星村”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7-0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7月1日早上8时许,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中博匆匆放下饭碗,便赶到村里的“鱼菜共生”大棚,细心察看蔬菜长势和鱼池水质。“现在天气热起来了,更要注意大棚里的饲料、水温,防止鱼死亡。”刘中博口中的大棚,是金龙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
  作为新晋的“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自2019年当选金龙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刘中博引进达州首个“鱼菜共生”系统,开发山地越野、修建农家小院等项目。他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将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发展成如今的J“明星村”。

未命名-1.jpg

刘中博(右二)听村民介绍发展意见。受访者供图

敢想敢试 发展生态农业
  从达州市区驱车往东行驶约30分钟,便可到达金龙村。5年前,这里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更是空壳,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金龙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回村前,刘中博在成都打拼,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我就在思考,能不能搞个集养殖、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刘中博回忆。
  “亏了怎么办?”“哪个来干哦?”干部群众提出一系列质疑,但刘中博认定的事就要坚持干。他牵头到成都市新津区等地考察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又回村分享感受、谈前景。渐渐地,全村发展共识凝聚了。2019年,金龙村争取到了100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利用这笔钱在达州率先引进“鱼菜共生”系统,走上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径。
  7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鱼菜共生”大棚,只见空心菜、芹菜、生菜等蔬菜生长正旺。一旁的鱼池内,加州鲈鱼、鸭嘴鱼悠闲游荡,不时蹦出水面,溅起水花。“我们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相结合,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绿色循环。”刘中博介绍,大棚内有鱼池6个、菜池20个,产出的鱼和蔬菜基本被游客购买,销路不愁。
  作为全村首个投建的大项目,“鱼菜共生”大棚效益明显:每年,鱼产值约36万余元,蔬菜产值约70余万元。该项目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家门口上班,钱也不少挣。”金龙村村民郭琼对每年4万多的务工收入很满意。而除了该项目,近年来,在刘中博带领下村里还发展了蜜柚、柑橘、枇杷等生态产业,游客逐渐增多。

丰富业态 掘金乡村旅游

正值暑假,不时有游客来到金龙村享受农事体验、瓜果采摘乐趣。村里露营基地里,旅行帐篷下,三五游客或品茗聊天,或独享静谧。
  生态农业之外,金龙村还瞅准农食餐饮、亲子游玩、山地越野、精品民宿等领域,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乡村体验观光旅游基地。
  “村里基础设施、产业基础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刘中博说。这几年有了政策扶持、资金保障,金龙村发展势头更好了。
  有了产业基础,如何打出名气、吸引游客呢?金龙村利用元旦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等假日,举办农事采摘节、音乐会等增加知名度。
  比如今年“五一”期间的音乐晚会,村里就吸引了超过1万人前来。“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金龙村党员代表肖志铁说,没有刘中博的领头,全村产业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新面貌。
  为让游客留下来,村里还修建了4个乡村庭院,既提升游客体验,又为村民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如今,刘中博正着力完善旅游基本要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挖掘乡村旅游内涵,打造乡村精品旅游品牌,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