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针对产业  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有效协同,促进运营主体前置参与项目规划与建设  推动构建“村集体合作+产业合作”多村合作机制,以“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推进村集体融入产业发展,引导村集体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生产服务、引导投资参与、发放分红福利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针对要素针对要素  完善人才培训后的扶持政策,促进“培训链”与“发展链”有效相融  以村集体为载体整合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促进统一开发、高效利用  灵活运用银保合作、“银行+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农村产权权能针对治理  根据新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推进农商文旅体配套设施建设  以返乡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新村民、老党员等为主培育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  (郭晓鸣 郑荏远 曾娅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西部农业大省,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体上仍然底子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了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在充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基础上,立足自身现实基础,瞄准主要短板制约,创新探索可行路径。资料图片  四川各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开局成效良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统筹协同推进机制、乡村产业升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乡村治理制度改善、农村农民共富机制健全等方面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短板制约。围绕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战略任务,基于重点破解主要短板制约的现实需求,建议通过实施以下六大策略高质量推进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实施协同,健全高位统筹推进机制。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部门协同仍显不足。一些乡村建设项目由不同部门分头实施,因建设标准和管理方式不统一,为后续管护和运行埋下堵点和隐患。各部门分头推进数字化治理,村干部安装运行手机App数量众多且各不关联,加重基层不必要工作负担。部分乡村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脱节,存在规划、建设不能满足实际运营需求的矛盾。  因此,要加强部门协同力度。推动各级党委农办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部门协调、资源整合等职能;促进各部门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有效协同,促进运营主体前置参与项目规划与建设,加强建管衔接,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运营体系。  聚焦改革赋能,强化资源要素系统保障。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仍然面临关键要素保障不足的困扰。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农旅融合经营类人才较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样短缺。二是闲置宅基地普遍分散且利用困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有限,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面临基本农田高比例刚性制约,对农业规模化和全链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三是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效率不高,因产权保护强度不够和抵押融资受阻,金融资金进入不足。  破解上述困扰,要强化乡村人才引培,编制人才需求清单,开展组团式引才、精准化引才;进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专业人才、高素质农民等培训,完善培训后的扶持政策,促进“培训链”与“发展链”有效相融。要活化乡村土地资源,规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流转交易,以村集体为载体整合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促进统一开发、高效利用;适度加大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力度,探索“大分散、小集中”的集约供地模式,盘活闲置设施农业用地。要集聚城乡多元资本,推广“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整合收储资源,促进乡村建设项目顺畅落地;灵活运用银保合作、“银行+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农村产权权能,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  聚焦组链集群,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迭代。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产业升级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各类经营主体间合作不足,已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产业联合体等内部联结松散、导致低水平同构化竞争问题突出。二是农业产业链的加工、品牌、渠道等环节延伸不足,致使农产品市场效益不高。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与特色农业衔接度不足,乡村旅游引来的游客流量效应未能充分转化为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村庄品牌营销优势。  应对挑战,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在精细分工基础上形成紧密产业合作。推动构建“村集体合作+产业合作”的多村合作机制,以“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强链补链。延伸加工处理、电商营销、品牌打造等产业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业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增建农产品专业市场。要促进业态深度融合升级。构建“景观游历+生态文旅+研学教育”多层次融合业态,增加亲子、研学等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项目,让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在地农产品扩大销售、提升品牌影响的重要契机。推动数字赋能村庄品牌营造,进一步促进消费引流。  聚焦供需匹配,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普惠增效。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仍需优化。首先,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短缺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养老托幼成为农村公共服务较突出的短板。新产业新业态所需的产业路、旅游路、公共厕所、路灯照明、停车场等设施存在短缺。水、电、气等虽能满足农户家庭使用,但存在难以满足农产品加工仓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问题。其次是“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不能及时跟进农民需求变化,存在乡村教育资源低效配置与县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部分村卫生室、村文化室等服务设施存在低效供给和低效利用问题。  基于此,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升级。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加强乡村养老服务、学前教育、托幼等服务供给。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增加公共文化、体育健身等服务。根据新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推进产业路、旅游路、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路灯照明等农商文旅体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升级乡村输配电网。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间统筹规划布局,提升中心镇、中心村的带动作用,推进中心学校、医卫次中心、区域性养老服务综合体等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把握农民现实需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探索乡村片区化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聚焦开放融合,创新社会治理制度模式。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社会治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类。一是新村民与本地社区之间缺乏有效融入,导致新村民较少参与治理,在地感和融入感较弱。二是村民自治制度体系不健全。存在“重绩效考核、轻农民参与”现象,一些可采用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项目由政府进行了包揽。三是治理要素保障机制待完善。行政村合并后村级保障资金相对下降,村级治理人才不足条件下填表造册、信息录入等形式化工作内容增加。  因此,要健全新老村民融合治理机制。明确新村民的治理权利和义务,打造议事决策的共享空间,明确新村民合理参与的具体内容。密切新老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合作联动,促进利益协同,增强沟通协调。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引导村民筹资筹工筹劳筹物参与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以返乡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新村民、老党员等为主培育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降低动员组织难度,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要健全治理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合并村的资金、人才支持力度。实施乡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落实基层减负提能要求。  聚焦合作共赢,拓展农民共建共富路径。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集体经济的引领致富功能仍不充分,仅少数村集体提供分红,绝大多数村集体不能给农户提供就业带动、创业引导、生产服务等支持。同时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仍需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较少探索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分享技术、渠道、品牌等发展性带动不足。此外,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参与不足,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孤岛效应”较为明显,所提供就业机会以低报酬、低门槛为主,缺乏带动创业的成长激励,对青年返乡人员吸引力不足。  因此,要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共富功能。推进村集体融入产业发展,引导村集体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生产服务、引导投资参与、发放分红福利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健全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生产托管等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生产托管或共享技术、渠道、品牌等带动小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要促进农户参与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强化对农民提供产业设计、技能培训、定制岗位等服务。在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中,鼓励采取“商住一体”模式对原住农民进行就业创业型安置,引导农民投资参与餐饮、民宿、商品售卖等,以多元化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30
  (蔡承彬)近年来我国乡村文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规模持续扩大、业态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不少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还处于粗放式开发经营阶段,存在乡村旅游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局性不强、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具有同质性等问题。下党乡是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对全国其他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坚持走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具有重要启鉴价值。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文旅融合的根基,“三进下党”实践的成功样板,在于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体现了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高山茶,下党乡培育“下乡的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寿宁高山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独具特色、富有时代内涵的乡村“土特产”。二是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党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8家,吸纳农户实现品牌共建、渠道共赢、利益共享。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业链价值。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引进专业团队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塑造,扶持引导一批经营餐饮、美食茶点、工艺品、标配伴手礼等旅游新业态主体,培育“下乡的味道”一条街、特色民宿、特色文创商品等体验式业态。  坚持以文化撬动农文旅融合。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下党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化底蕴深厚。一是坚持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将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村庄总体规划或城镇总体规划中,激活乡村文化基因,赓续乡村历史文脉。二是坚持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下党乡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中,建设“难忘下党主题馆”和“滴水穿石主题公园”、党群连心路等。三是注重保护和活化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新路径,如探索“非遗+乡村”“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新模式,利用传统村落、古建筑、祠堂、民居等资源建设非遗和文创展示基地。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一是优化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线路。对旅游景点进行精心组合规划,推出丰富多样旅游项目,打造下党乡“学习小镇-梦龙天池-西浦”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下党乡的好山、好水、好茶、好菜、好风物。下党红色之旅被推荐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二是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统筹规划“交通+旅游”融合公路网络系统,建设省道S207线闽浙界至寿宁下党段公路等,打通了区域流通的微循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快乡村旅游功能建设与提升。三是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景观提升。如民房立面改造、古道修复、“百村千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文化旅游吸引力和产业发展保障双提升。  坚持农文旅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是做好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手段。一是丰富营销内容。通过特色产业、下党画苑、时光邮局等打造“网红村”。通过青少年“乡村研学”主题策划,强调体验营销,拓宽乡村旅游的目标消费者市场。通过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相见在鸾峰桥》在下党全景拍摄等文艺活动,吸引游客参观下党古村落、游览“打卡点”。二是拓展宣传营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涵盖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下党故事,利用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平台,串起本地文旅项目,联动周边文旅项目,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利用各种微媒体、购物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农产品营销推广。三是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数字文旅。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下党乡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文旅线上体系。如“下乡的味道”App打造涵盖旅游线路、民宿预订、智慧停车、班车查询、餐饮购物、茶园认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乡村文旅“破圈”传播。  (作者蔡承彬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魏丽艳 杨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下党乡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解码”下党乡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找到推动我国农村发展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下党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成立中心村党委,推行“整合要素、联营合作”的“村村抱团”合作治理模式;坚持“党建+产业”,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乡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政策制度上破除阻碍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切实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机构职能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富”平台,推动企业、人才、社会资本等投身乡村共富事业,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共筑、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下党乡摆脱贫困、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区域基层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二是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儿童福利保障、教育保障、妇女生育福利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快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以及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原则。“三进下党”的实践证明,在摆脱贫困、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握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一是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着力培育壮大新的富民产业,形成支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精准定位地方特色,结合数字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辐射和带动地区创业创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多元化数字生产、工作、生活等应用场景,拓展人民共享数字红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下党乡始终坚持“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理念,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二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扩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优质发展。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等方式,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将绿色发展作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出路,提出了“三库”(水库、粮库、钱库)绿色生态理念。下党乡始终贯彻落实“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为实现生态和谐之美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低碳绿色转型,推动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生态之基。  (作者魏丽艳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杨娜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黎元生 闫玄)乡村是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以包容性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规律,既要着眼全局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也要立足乡村空间单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绿色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  习近平同志始终心系“三农”、情注民生,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和推动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在福建,他提出“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三进下党”现场办公,以历史的耐心和恒心推动贫困乡村精准扶贫、绿色减贫。在浙江,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这些生动实践都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深邃思考和科学谋划,彰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系统观念方法的娴熟运用。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涉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促进乡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统一,让和美乡村发展更含“绿度”、更有“温度”。  坚持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旨在夯实和美乡村的生态根基。当前,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尚未贯通,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降碳减污协同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任务依然艰巨。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中心,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固优势促提升,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开展乡村多要素多方位协同治理。加强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为一体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旨在增强和美乡村的发展后劲。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乡村休闲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乡村排斥性风险加剧农民收入分化。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绿色”“特色”“成色”上下功夫,拓展“生态+”模式,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数字”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探索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围绕全产业链布局科技特派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旨在提升和美乡村的品位。当前,我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诸多薄弱环节,存在着文化设施落后、陈规陋习、坑农害农事件等问题。要坚守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魂脉”和“根脉”,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活力。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和原生态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旨在稳固和美乡村的组织保障。当前,我国乡村人口流动加剧、职业分化明显,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要加强党组织在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瞄准和聚焦乡村基层党组织“散”、基层综治负担“重”、村民自治手段“少”等重点难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改革,构建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依托、以智治为支撑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者黎元生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闫玄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三进下党”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范例,不仅让下党乡实现了从贫困到宜居、宜业、宜游的华丽蜕变,也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推进提供了六大深刻的启示。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深入基层、精准施策。“三进下党”表明只有深入基层、精准施策,才能真正了解百姓需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曾提出“四下基层”,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代表的并非走马观花,而是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必须对地区差异性有充分认识。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背景等都存在差别,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简单套用一种发展模式,可能会阻碍一些地区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保持“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三进下党”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其核心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勤耕不辍的决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应时刻保持这种精神。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乡村经济持续增长,还要实现乡村治理、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全面升级。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毫不动摇地推进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才能攻克难关。另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果实。因此,必须杜绝空谈,埋头苦干,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三进下党”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因此,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制定阶段,必须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政策的执行阶段,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办事。同时,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注重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是确保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其次,要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再者,要完善日常监督和考评机制,综合评价领导干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保证其工作效率和态度。最后,建立基层长效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收集群众干部的反馈意见,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发扬“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下党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发展模式,深刻体现了“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乡村发展常面临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难题,犹如“弱鸟”之境。“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会不断鼓励村民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精神动力。首先,当地干部和村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身能力,拥有“先飞”意识。其次,深刻了解自身优势,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找准路线。再者,培养村民创新意识,鼓励村民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及发展模式上大胆尝试,丰满“飞翔”羽翼。同时,做好地区教育,注重培养下一代,为“飞翔”提供持续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引擎。下党乡利用科技、模式创新,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建立完善,为其他地区带来了经验。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凭借数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慧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将自然景观、风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另一方面,以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借助模式创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城乡合作;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城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持续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作者张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甲桐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张晖 毛文轩)“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着眼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困境,引领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谋求发展的实践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实践先导。  “三进下党”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三次到福建宁德下党乡调研,协调解决当地建设发展难题,帮助和推动下党乡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生动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深深挂念,是其“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注解,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恪守人民立场、坚持身体力行、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赤诚情怀。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目的,致力于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一项艰巨繁杂的民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境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更多沾染“泥土气”,解决好接地气的问题。  “三进下党”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三进下党”不仅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推动工作的力度和韧劲,而且是其哲学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一是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注重调查研究,他创新性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并率先垂范,“九到寿宁、三进下党”“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精准研判闽东山区的发展难题,为下党人民擘画了一条摆脱贫困、迈向富裕的发展路径。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客观依循和充分保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始终是奔着研判问题、解决问题而来,在不断破解制约下党乡发展的现实难题中推动闽东山村奔向美好未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要牢固确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实践导向,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树立问题意识,敏于发现问题,进而结合客观实际探求“破题之策”。三是运用辩证思维。习近平同志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认为“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可谓是抓住了以下党为代表的闽东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找准了脱贫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乡村社会发展规律,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  “三进下党”践行了激活乡村动能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基于对现实状况的调研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着眼于破除交通闭塞、缺煤少电、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三大桎梏,努力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山海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人民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优势,讲“弱鸟先飞”、讲“滴水穿石”,帮助民众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下党民众遵照习近平同志的嘱托,砥砺奋进,发展和变化翻天覆地,充分佐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回答了“闽东怎样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引领闽东实现了从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福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认真汲取“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把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转变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点、亮点和增长点,将乡村振兴向更纵深处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张晖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毛文轩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何向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为进一步持续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加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能。作为党员干部要品“四季茶”,在春天品一壶提神醒脑的花茶,在夏天品一壶清热解暑的绿茶,在秋天品一壶静心祛燥的菊花茶,在冬天品一壶温心补气的红茶,从茶中领悟价值内涵,助力涵养全面深化改革这杯“四季茶”茶气更足、茶味更浓,书写持之以恒地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篇章”。在春天品一壶花茶,“提神醒脑、赤胆忠心”,书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春天伊始,万物复苏。所有的一切经过大雪银装素裹后,仿佛万物刚从睡梦中醒来,要让这“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的静悄悄变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满园,则需要品一壶花茶,以提神醒脑,为暖春萌发生机注入活力、动力。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深读原文中领悟改革精神实质,在深学中参透改革切入方向,在深悟中找准改革动力源头,做到“心”动更“行”动,知行合一,把稳推动深化改革的方向盘,让改革巨轮号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要坚持党的领导,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到北斗领航苍穹……这一帧帧伟大镜头,这一项项伟大工程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中华民族才会实现伟大复兴,才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夏天品一壶绿茶,“清热解暑、静心安神”,书写“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的炎热转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惬意,需要品一壶绿茶,以清热解暑、静心安神。党员干部要情系人民,以人民呼声为改革着力点,以人民期盼为改革突破点,以人民诉求为改革关键点,深入一线坚持问题导向,常到农田埂聊农事,常坐同条板凳开话匣,常至农家院落听心声,将人民的急难盼愁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攻坚的难题。在秋天品一壶菊花茶,“静心祛燥、滋养民心”,书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无私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秋天金黄一片,落叶随风摇曳,与其说是一个干燥的季节还不如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丰”景季节。党员干部要为民办事,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将所办之事切合实际、切合需要,让人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检验成果的“试金石”“晴雨表”。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党纪以筑牢廉政底线,常破心中“贼”、常补心中“洞”、常祛心中“垢”、常筑思想“堤”,守住廉洁之心,永葆清廉之心。在冬天品一壶红茶,“温心补气、强筋健骨”,书写“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实干篇”。冬天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需要品一壶红茶,为这寒冷的冬天添一些温暖、加一丝暖意。党员干部要争做暖民之事,问题查找是否准确、问题解决是否彻底、整改效果是否满意是衡量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落地生根、是否开花结果的“度量衡”,因此,党员干部在谋划某个项目、规划某个产业、策划某个方案,要先向人民请教,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群策群力,集人民智慧,让人民既是“出题人”又是“阅卷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6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武拉平)过去二十年,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性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稳预期、稳信心、稳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效果得到各方认可。近日,国家公布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周期由过去的每年一定调整为两年一定,价格水平提高到1.19元/斤(国标三等小麦)。这一政策调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的重要政策安排,释放了重农抓粮的积极信号,体现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明确导向。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农民安心种粮的“定心丸”  2000年以来,我国在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粮食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为防止粮价受外部因素影响过度下跌损害农民利益,国家分别于2004年、2006年起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每年粮食播种前向社会公布。新粮上市后,农民随行就市出售粮食,获得收益;当主产区市场价格下降较多、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农民可按照最低收购价向国家指定的收储企业交售粮食。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的是“兜底线、稳预期”。“兜底线”,就是最低收购价水平主要锚定种粮成本确定,让农民种粮不吃亏;“稳预期”,就是稳定种粮信心,引导广大农民安心种粮。近年来,国家注重在完善最低收购价水平安排的同时,更好发挥这项政策稳定农民种粮心理预期的作用。据统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稻谷、小麦产量分别增长15%、26%,特别是2020—2023年在国际粮价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口粮生产始终保持稳定、价格总体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本次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更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本次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延长定价周期为两年一定,二是具体水平较上年每斤提高1分钱。这样的安排,是适应我国国情农情,更好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稳预期、稳信心、稳生产作用的现实选择。  适当延长定价周期,有利于稳定农民种粮预期。农业支持政策保持一定稳定性,主要目的是为种粮农民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让农民作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本次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周期由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一次提价管两年”,相当于国家对未来两年农民种粮给出了兜底保障,引导农民科学规划和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政策还明确,如生产成本等发生较大变化,会及时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兼顾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释放重农抓粮积极信号。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9元,达到政策设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既彰显了惠农政策力度,提振市场信心,也与近年来种粮成本的变化情况相适应,有利于更好发挥“兜底”作用。同时,国家将聚焦农资、土地两大种粮成本关键要素,研究完善相关机制,防止种粮成本大幅上涨;综合运用储备调节等政策工具,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5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 程国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主要发挥兜底作用。当市场价格过度下跌,农民卖粮出现“亏本”“卖难”风险时,国家会及时出手,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为农民售粮提供托底保障,有效防止市场风险对农民基本收益的影响。  近日,国家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方案,将新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提高到每斤1.19元,同时,将最低收购价水平由一年一定调整为两年一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创新实践。  适当延长定价周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最低收购价水平改为两年一定,主要目的是为各方主体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更好引导各方预期:一是稳定种粮农民预期,让广大农民对未来两年种植小麦的兜底保障“心里更有底”,帮助种粮农民特别是规模户科学安排种植计划。二是引导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决策,稳定相关企业对后市的信心,让他们对未来两年的价格底部有明确的预期,引导企业进行长期决策,稳定粮食购销和市场价格。三是促进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形成。部分地方土地流转价格参考最低收购价确定,延长定价周期有助于引导今后两年小麦种植的土地成本保持稳定,防止土地流转价格大幅波动明显抬升种粮成本。  适当延长定价周期,符合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总体方向。农业支持政策保持相对稳定、一次确定多年不变,在国内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我国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水平在改革之初实行一年一定,经过改革试点后调整为三年一定,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保护了棉农种植积极性,新疆棉花生产优势地位持续巩固。此外,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也大多是一定多年不变,例如美国以五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制定农业法案,明确该周期内各项农业支持政策的具体细则和支持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  适当延长定价周期,具备有利的现实条件。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主要锚定粮食生产成本。前期由于土地流转租金、化肥等主要成本费用年际波动较大,因此最低收购价水平实行一年一定、逐年调整。近几年主产区种粮成本费用已经呈企稳态势,且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将逐步完善,今后种粮成本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最低收购价由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已具备较好的现实条件。同时,政策完善方案也明确,定价周期内如果遇到生产成本等发生显著变化,可按程序另行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这也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5
(蒋萌)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安全线。按照中央决策,耕地保护考核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责任。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被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目的只有一个,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能,为社会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料图片  强化耕地保护,必须实施有力有效的措施。在稳住总量方面,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18.65亿亩耕地保有量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至各省区市。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有关部门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用地依据,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广节地技术、模式等,防止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同样关键。坚持“以补定占”,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一系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保护耕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肥沃的良田孕育丰收的希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样令人瞩目。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更关系到农民利益。今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为进一步提升农田建设水平提供资金保障。有关部门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质量,严把选项、招标、建材、施工、验收等各环节质量关,保证建一亩成一亩。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各地还积极盘活存量,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为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更有赖于“长牙齿”的硬措施。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连续6年开展耕地保护督察,向各省级政府发出督察意见书督促整改,约谈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市县政府负责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同时,在违法用地整改处置到位前,“冻结”当地相应的储备补充耕地指标。整合监管力量,严格执法督查,对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的行径“零容忍”,通过严肃问责以儆效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藏粮于地战略落到实处,进一步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人民网 | 分享: 2024-09-2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又是一年收获季,秋染田野遍地黄,风吹稻浪谷满仓。粮食,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今年5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这既是对山东扛牢农业大省重大责任的殷切期许,也是着眼全国对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大国粮仓提出的明确要求。资料图片  “更高水平”的粮仓如何建?总的看,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一个都不能少。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因为好种子、好技术、好农机都要在好耕地上“施展身手”,耕地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粮食产出,是决定仓廪丰实与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我国耕地数量相对不足的先天条件下,通过提升农田质量,让更多粮田变良田,可以有效破解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约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这些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充分体现了“高标准”的标杆作用,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提质。看增产,各地实践表明,高标准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大幅提高,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可提高10%~20%。尤其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高标准农田对增强我国农业气候韧性和适应性有重要意义。看提质,高标准农田有效提高了水、肥、药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效果显著。眼下,秋粮迎来大面积收获,其中就有高标准农田的一份功劳。  不过,也要看到,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我国耕地质量水平整体不高,东北黑土地“变瘦”、南方土壤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难题还有待破解。待建的高标准农田面积不小,且好建的基本已经建完了,剩下的多分布在地形地貌复杂的丘陵山区,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早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普遍不高,陆续达到了使用期限,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不管是新建增量还是改造存量,工作任务都很艰巨,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真正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一方面,要着重建好。各地基础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设标准,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优先序,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能够实现粮食增产的田间工程上,与土壤改良培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田产粮能力;另一方面,要确保管好。三分建、七分管,要强化建后管护,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和标准,探索田长制、上保险、大托管等多元化管护模式,确保“良田粮用”。此外,还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量巨大,必须健全工程质量全流程全环节监管体系,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近期,农业农村部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正是要对这项工程进行一次“长牙带刺”的全方位“体检”。  夯实“地”基,筑好粮仓。当越来越多的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大国粮仓必将更加丰盈、更加牢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4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立峰)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秋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如期而至。近年来,丰收节活动形式越发多元,除了歌舞表演、奖项颁发、农产品展销等,会场内外的农产品直播带货正悄然成为丰收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大煞风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主播别有用心,只想着蹭丰收节的流量,利用粉丝的信任赚一波快钱,节日当天推销的农产品名不副实、货不对板。有的主播甚至搞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有的主播不惜打出感情牌,消费乡愁情怀,刻意博取消费者同情心,以此达到销货目的。  农产品直播带货市场巨大、前景广阔。农民增收致富,直接关系农业产业名声,严格把关选品流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为此,在丰收节前夕,主播们不妨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亲自参与果品采摘,深入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做好直播供应链品控,让农产品从源头安全流入客户手中。同时,直播平台和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投诉和维权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农品带货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在丰收节主会场外,各地分会场所在的县域正变成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主战场”。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如今各县都在积极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机遇,尝试让更多传统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但也要看到,当前县域农产品直播带货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有的县带货的农产品品牌力较弱、知名度较低,难以和知名地理标志农产品竞争;有的县缺少本地网红和实力主播,销量上不去;有的县请来了流量主播,农产品上架和库存管理、包装发货和复盘等平台运营能力还跟不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就是要逐个击破当前县域电商农产品带货难点、痛点,补齐农产品直播带货短板,更好运用电商直播平台赋能乡村经济发展。  把好农产品质量关,让直播客户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关键就是要把城市、乡村两头有效连接起来,解决好城市主播缺少供应链打造、不接地气,乡村团队能力不够,“酒香也怕巷子深”等问题。同时,政府还需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农产品直播带货产业链,为县域电商直播发展畅通道路,让农品带货真正造福于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19
(侯雅洁)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审结了首起侵犯“奉化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案,判决被告公司赔偿商标权利人奉化水蜜桃研究所各项损失共计16万元。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农产品品牌保护的警钟。  农产品之所以常常被称为“土特产”,就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地域属性。一些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牌农产品,往往会在包装销售过程中明确标示其产区,彰显独特的地域优势,相较于同类产品可卖出更高的价格。拿五常大米来说,2022年,五常市水稻收购均价为每斤2.6元,大米最低价格每斤8元,是周边大米价格的2倍以上;最高售价每斤199元,是周边大米价格的50多倍。正是因为看到这种品牌效应,不少地方为了提升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会以“地区名+农产品品种”的形式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以期卖个好价钱。然而,也有一些想要“走捷径”的经销商动起了“蹭名牌”的歪脑筋,试图通过假冒品牌农产品来获取不正当利益。但已经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受法律保护,冒牌就是违法。上述案件中,被告公司在网购平台开设网店销售的水蜜桃并没有得到品牌授权,亦非来自奉化,却在店铺的链接标题、宣传图片、详情介绍中均使用了“奉化水蜜桃”字样,其行为无疑构成了商标侵权,理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事实上,农产品“蹭名牌”乱象由来已久,一些知名度较高、溢价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品牌被侵权频发,像“五常大米”“西湖龙井”“阿克苏苹果”“射阳大米”“盱眙龙虾”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冒用并不鲜见,不仅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品产地真伪,产地农户也会因此无法完全获得品牌溢价带来的增值收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等平台成为农产品销售重要渠道,农业品牌线上侵权案件数量直线上升。质量参差不齐的“李鬼”农产品走进市场,不仅会破坏好不容易创建的品牌口碑,还会降低各地培育精品品牌的热情,甚至损害上游生产者的利益。  为什么会有农产品“蹭名牌”的现象?农产品本身很难造假,很多消费者即便是买到了冒牌农产品,也顶多是觉得“不如正品好吃”,左右对身体健康无害,为了这点小事和商家较真不值当。既然消费者不追究,侵权者便少了些顾忌。而花费大力气打造品牌的一方却要面对维权成本高、异地取证难、涉及环节复杂、耗费时间长等诸多难题,即便花了大力气去维权,可能最终因为农产品单价较低,得到的赔偿依然有限。再加上直播、电商等销售渠道的增加,对大多数农业品牌主体而言,单靠自身的力量,想要找到侵权行为和侵权主体如同“大海捞针”,维权难度很高。  还要看到,那些“蹭名牌”销售的农产品经销商,另一头连着的也是农民。“蹭名牌”行为本身对这些农民、这些产业也是一种伤害,毕竟长期做“李鬼”,即便自己的产品质量过硬,也总是低人一头,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品牌溢价。其实,想要通过农业品牌将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并不一定非得傍“名牌”傍“大牌”。像“茅山后佛见喜梨”就只是一个京郊小山村的果品品牌,却让其主产地茅山后村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生产讲究地域性,老老实实打造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小而美”品牌,哪怕品牌没有那么响,也能够为本地农产品找到稳定的消费市场。  因此,改变农产品“蹭名牌”的现象需从多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坚决制止此类现象,严厉打击品牌侵权行为。面对品牌侵权不断出现的新形式、新特点,各方需协同配合,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建立溯源体系等,共同筑牢农业品牌保护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搭台、行业协会提供服务等作用,在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助力本地的农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此外,各地在制定农业品牌保护政策的时候,不妨多多考虑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帮助,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走品牌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是治理农产品“蹭名牌”乱象的必由之路。只有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农业品牌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让“土特产”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8
  (戴山山)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仅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应用到农业农村领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当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一些短板,把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驱动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最大潜力所在。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乡村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发展提供巨大动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稳步推进亦可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为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市场空间。以我国部分乡村正在建设和试点的智慧农业示范区为例,其通过优化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切实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关联了区域间产业要素,整合了产业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智慧管理和数字化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建设乡村数字化、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数字技术的普及为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乡村走出了数字化资源保护、数字化环境监控、数字化环境治理等绿色发展模式,树立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塑造更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和美乡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数字化文旅产品、智能化文旅服务,完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通过数字赋能文化旅游平台,更科学、系统地保存地方文化,在传承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数字+文化+旅游”的模式向外传播乡村文化、乡村故事、乡村品牌。以农村电商为例,农村电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一根网线,联通了乡村与城市,让更多的山货“飞”出大山,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数据显示,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同比增长7.6%,这充分显示了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无限潜力。  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一是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智慧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同时,以更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鼓励设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联盟等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农业技术更新换代。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质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不断扩大乡村振兴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乡村人才素质,持续优化乡村人才结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推动人才要素集聚,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之基。四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和质量。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构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乡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村物流、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六是强化金融支持与服务,创新农业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目前,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之举、必然之举。我们需要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引擎,以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4
  (朱信凯)三农学既是一门揭示中国传统三农社会变迁转型历史脉络的学问,又是一门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实践,将这些实践蕴含的典型经验进行梳理和提炼,加以系统性理论化的学问。前者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农耕文明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而后者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三农实际、三农实践的结合。理论的本质来源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三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场域,既为世界贡献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也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样的实践,具有充分的潜力孕育形成自主的知识体系和一流的理论创新。  实践转化为系统化的理论,需要经过人类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才能实现。从个别实践经验出发,形成一定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洞见,只是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研究的全部。必须将这些理论概括和理论洞见进行理性的重组、重构,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实现对中国三农实践这一整体对象的深刻把握。正如传统中国三农社会具有整体性一样,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实践,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系统性。只有对实践中蕴含的本质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才能揭示中国三农实践的本质。  这样的学术任务,恰恰是当前引进西方农经教研体系和学术范式所无法解决的。西方农经实际上已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门类。其深层的认识论,虽然被不断推陈出新的实证工具方法所遮盖,但本质上依然是从理论预设出发,而非从实践出发。而这些理论预设,存在显著的形式化趋势,基本忽视了从非西方社会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原创理论的可能性。这些社会的实践经验,也只能是沦为用来“验证”抽象理论预设的实证研究材料和数据。虽然,不少如此进行的实证研究从方法上看是扎实的,但是在这样的范式下,中国三农经验不过是西方农经抽象理论预设(而非理论“真理”)的注脚,丧失了任何从中形成重大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除认识论的局限之外,西方农经在研究议题设置上,呈现高度碎片化。以美国农经为例,其研究主题,是一个个“点”,缺乏系统观念。这当然也是其高等教育及科研体系的特点,有其特殊的国情来源,其本身也受到本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但是在不加区分地将美国农经的研究议题引进到中国之后,显然阻碍了对中国三农实践理论内涵的系统性理解。  倡导三农学,则是对引进西方农经学所带来的上述局限性的一种扬弃。三农学一方面坚守的是从实践出发去形成理论,另一方面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坚持从人类社会本质的系统性、范畴之间的关联性、社会运作逻辑的整体性出发,对中国三农实践进行系统的理论化。  三农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实践丰富多元,应从生产方式、财产权利、市场、区域、国家与社会关系、人类与自然关系和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七个核心范畴出发,进行体系整理和理论概括。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任何社会存续和运行的基本前提。以特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人和人之间又结合成各类不同范畴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则构成对社会基本形态、基本运行逻辑的概括。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内涵,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以及生产方式所衍生、关联的社会关系在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带动下不断转型变迁的过程。从生产方式出发,人与人之间围绕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形成财产权利和财产关系。财产权利体系之上,不同主体拥有的产品和生产资料之间形成交易,使市场范畴成为可能。依照物质生产的不同内容,主体参与市场时的不同角色,又形成区域分工、区域差异。在现代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市场、区域等重要范畴,均需要国家介入加以调节,以保障经济循环顺畅和社会稳定,由此形成了复杂多面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这就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各个国家均嵌入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之中,一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能不受到世界市场和围绕世界市场形成的全球治理架构的影响,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七大范畴,每一项都刻画了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分析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过程的基本参照系。  在这七个主要范畴构成的参照系下,三农学的任务,一方面,是围绕各范畴,总结提炼中国三农实践的突出经验,阐明其背后的理论内涵。这里说的理论内涵,指的是关于中国三农实践经验何以有效、何以可行的理论解释,是紧密依赖中国实践形成的理论概括。另一方面,是以各范畴来引导研究议题的设定,对各范畴下三农实践所关涉的各类具体实证与机制分析问题,采用农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形成的研究范式加以分析。这两方面的任务,互为支撑。前者为后者锚定方向,而后者为前者提供足够多的辅助性方法工具。本文将重点阐述前者,而在未来进一步阐述三农学学理体系及其与已有学科兼容性时,再讨论后者。  在三农学理论视野之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实践,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经验,具有清晰坚实的理论解释。在生产方式方面,中国三农实践的突出经验是,面对超大规模农民人口与高密度的小农家庭长期存在的基本现实,形成了以小农户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新型经营主体、新型集体经济与小农户相协同的生产经营体系。在财产权利方面,形成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的制度安排。在市场范畴方面,重点探索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相联接的可行路径。在区域范畴方面,以“千万工程”经验为代表,探索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方式。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一是形成了覆盖广大小农户及其他经营主体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乡村发展模式。在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在中国与世界关系方面,坚持保护国内耕地资源、立足国内生产能力、建立储备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同时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  这七个方面的三农实践经验背后,具有深刻、统一的理论逻辑。其一,实现以小农家庭为主体的传统生产方式的现代转型,既要探索小农户融入社会化协作、参与社会化生产与高水平分工的可行方式,也要探索将现代物质条件(包括现代技术条件和现代市场条件两方面)为农民和农村所吸纳利用的可行途径。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乡村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集体经济相协同的经营体系,还是建立“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其背后均体现的是这样的理论逻辑。唯有此,才可能在尊重农民主体性和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实现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结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  其二,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传统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需要同时结合国家的系统介入、资源注入,以及乡村社会自身的内生动力。仅有“国家的视角”,可能建立的发展途径是与乡村实际情况不符的;而仅靠乡村自身,有可能无法克服发展的瓶颈,也不具有足够的资源。重要的是国家与乡村的紧密互动,而不是仅强调其中一极。中国三农实践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形成的主要经验,即体现了这样的理论逻辑。  其三,绿色可持续是社会经济系统稳健有活力的究极保障。再复杂的社会系统、再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如果破坏了其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也只有趋于崩溃这一种可能。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必然是在生态环境上可持续的乡村。中国三农实践中所形成的“两山”理念,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相促进,正是这一理论逻辑的集中体现。  其四,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能力及其稳定性,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得以稳定推进的基本前提。农产品供给保障的能力不足,工业及城市部门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在依赖进口保供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将风险沿着供应链和生产网络传递到国内实体经济的各个部门,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国家人口规模越大,这样的风险越大。中国三农实践在处理与世界市场关系时,正是坚持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而有效避免了众多发展中国家遭遇的食物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实践的系统经验及其理论内涵,既是开展三农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的基本出发点。倡导三农学,围绕三农学建设中国三农学派,必将在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三农实践成就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世界意义、回应人类共同发展关切的理论体系。  (作者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4
  (杨山木 吴俊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此后他多次强调赓续农耕文明,并深刻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们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释农耕文明的价值旨归,努力发掘农耕文明的现代意义,助力赓续农耕文明,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  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坚持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原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共同描画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图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一世界观范式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揭示出我国农耕文明的鲜明底色。  秉持和谐共生的原则,要求我们以生态保护为手段促进农耕文明缵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与文明的内在关系要求我们把保护生态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维度。我们要积极推动生态低碳农业的发展,重视节能减排,推动农业生产能源消费清洁化,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重视绿色环保,加强对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问题治理修复。重视集约高效,推进现代生产要素和人工智能高度集成的高效农业模式,探索立体生态种养、打造区域产业大循环链条。  秉持和谐共生的原则,要求我们以生态文明为目的引导农耕文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它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进步状态,主张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克服工业文明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指明了新时代赓续农耕文明的意义和方向,把赓续农耕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等方面实现良性循环。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共同富裕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它所要实现的既是物质上的丰富,又是精神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发展所面临的不平衡问题,把“共同”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旨趣,也由此凝成我们在新时代赓续农耕文明的价值通则,书写“并耕而食”“天下大同”的新篇章。  新时代赓续农耕文明价值旨趣的基本路径在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及两者发展的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融合”的目的在于让城乡互融互促、逐步缩小差距。利用城乡统一市场体系,建立高效沟通渠道,让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乡村,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到村庄、集市等末梢。  新时代赓续农耕文明价值旨趣的基础条件在于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体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为平衡城乡发展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础保障。若缺乏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驾护航,广大农民群体就不可能真正共同分享发展果实。我们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优化提升,对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予以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现代文明生活走进农村。  有机统一的系统观  马克思主义立足唯物辩证法主张科学的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强调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在赓续农耕文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对立关系中看到事物内在有机联系,在矛盾中找到发展进路。  推动农耕文明有形载体和观念软实力协调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一方面赓续农耕文明要保护好发展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传承农耕文明的有形载体,其中汇聚了众多文化观念的鲜明标志,激活唤醒传统文化的基因血脉离不开对古民居、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另一方面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要体现农耕文明的内涵和特色。不能盲目大拆大建,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彰显文化意蕴,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各地差异和特色保留历史风貌。  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赓续农耕文明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尊崇、墨守成规,而是要有机结合现代文明要素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风俗习惯、村规民约中探寻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使之与现代文明观念结合,以此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让自治、法治、德治共同发挥作用。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运用农耕智慧打造现代生态产业,走农文旅相结合的道路,让现代产业模式与乡村文化内涵有机统一。(作者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4
(敬城 罗彬)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于9月22日(农历秋分)来临。在这个美丽时节,一幅簇新而又炫彩的丰收画卷,正在祖国辽阔的山川之间沉甸甸、笑盈盈、汗涔涔地热闹展开。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在乡村建设者、返乡创业者、特色种养者、直播带货者等的共同努力下,四川正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丰收画卷是颜色最为鲜亮的大地画卷。她是金黄的、橙红的、圆润的,是忙忙碌碌的、机器轰鸣的,更是踏实的、笑逐颜开的……可以说,无论怎样的妙手丹青,都会在这幅由亿万农民朋友用汗水与智慧绘就的长卷面前黯然失色。  丰收画卷是味觉层次最为丰富饱满的舌尖画卷。走在乡间的田野上,稻菽之香、瓜果之甜、菜蔬之鲜、柴火之旺,让我们的眼球望不断、脚板逛不尽、舌尖尝不完。乡村里的美食从来没有被束缚在一张乏味的菜单上,田间、地头、树梢的特色农产品,正日益成为和美乡村的显示器、村民致富的加速器、引人入胜的开瓶器。  丰收画卷是幸福感最为厚重绵长的底气画卷。采收的喜悦、晾晒的富足、归仓入库的厚实,把粮食捧在自己手上的滋味绵长,与那些各具特色的产业之美、生态之美、种养之美、非遗之美、古建之美等汇聚到一起,创造出更加醇厚的滋味之美、闳厚的文化之美、雄厚的产业之美。  目前,各种粮仓正在成为品牌中国的新爆点,农旅融合正在成为研学中国的新燃点,丰收画卷正在成为时尚中国新亮点。因为一批助力农民富裕、推动农科示范、促建两宜乡村为主题的乡间巡回博览正在发育,一批表现农时、农事、农科、农美等的新闻展、书画展、摄影展、时装展,等等,正让山乡巨变与农文旅体科不断融合。更吸引眼球的是,一群群新农人、新农科、新农具、新农艺……正拥抱着新视频、新直播、新带货,成为我们划拉手机的指尖热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丰收美画卷、特色农产品为纽带,把都市里的农博游、采摘游、亲子游、研学游导过来,用花果菜、农家饭、柴火灶暖胃暖心,用采摘之乐、体验之乐养性养情,就能把和美乡村建设成为近郊游、短途游、周末游的时尚目的地,就能推动人流、物流、现金流不断流淌起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12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到各方关注。  专家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一大原因,是为适应当前的人口发展形势,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如何理解人口结构变化和退休年龄调整之间的关系?“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趋 势 一寿命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我国已进入长寿时代,人们生命历程中的老年期更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根据预测,到2030年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 80 岁是大概率事件。  “快速长寿化、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意味着退休年龄余寿大幅提升,而且未来会继续增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现行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70余年未作出相应调整。”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说。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原新表示,“延迟退休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改革,包含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需要。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是其中一项重要考量。”趋 势 二素质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  随着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2023年的11.05年,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4年。  “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2.5亿人。与过去20岁左右就参加工作相比,现在年轻人硕士毕业差不多25岁、博士毕业近30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援引一组数据指出,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时间推迟,而退休年龄不变,不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如果在自愿、弹性前提下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同时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使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发挥更多作用,将有利于释放新的人才红利,同时有意愿的劳动者也能增加收入。”郑秉文表示。  “未来发展的机会就是用素质换规模、用素质换结构。”原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与优势。趋 势 三老龄化程度升,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人、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更加凸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说,老龄化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挑战。尽管延迟退休年龄不能完全解决老龄化问题,但是能够提高劳动参与率,让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大龄人员可以选择继续从事一定工作。  “‘50后’‘60后’及即将变老的‘70后’,是恢复高考后的直接受益者,越往后受教育程度越高。未来,大龄劳动者数量会更多、素质会更优,在完善稳定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下,他们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原新说。趋 势 四劳动力总量降,劳动年龄人口约8.6亿人  在人口经济学中,16至59岁人口被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他们是社会生产的主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8.6亿人,占全部人口的61.3%。从总量看,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依然较大,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劳动力要素是决定经济长期走势的关键要素。”郑秉文表示,我国人力资源依然丰富,但着眼于潜力和后劲,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让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结构看,劳动年龄人口中的青年群体、大龄群体人数占比呈现一降一升态势。这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上,匹配就业岗位能力最强的人口趋于相对减少。”赵忠表示。  在他看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属于客观发展规律。渐进式延迟退休,可以推动有意愿的大龄劳动者成为充实未来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平滑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曲线。
新华社 | 分享: 2024-09-12
  (焦雯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号召。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如今,碳达峰、碳中和已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成为我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为此,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农业碳减排潜力很大。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农业碳减排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方面,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碳排放量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出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碳减排的政策措施,如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将极大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增强土壤碳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碳减排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指引。通过合理的耕作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如深度松土、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而增强土壤碳汇能力。采用轮作休耕、间作套种等生态农业模式,则不仅能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土壤碳的稳定储存,形成长期有效的碳汇机制。  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碳减排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瑰宝,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悠久的农耕智慧。其中,利用传统知识和适应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生物互惠和资源互补优势以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不仅保障了食物生产功能,而且在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该系统在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于水稻单作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碳排放量。通过对广东潮州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生产管理措施的高山茶园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远远低于依赖高化学品投入的中低山茶园。  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不仅有农田生态系统,还有山、水、林、湖、草、沙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在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轮作、间作、套种等多样化种植方式以及农林、农林牧、林农渔等复合种养模式,不仅维持了系统的生态平衡、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而且增强了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了稳定持久的碳汇机制。  应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纳入“双碳”战略中。尽管农业文化遗产在农业“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人们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特殊作用认识不够,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保护资金不足、技术支撑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也制约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在农业碳减排、碳中和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环境友好型管理措施,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1
  (朱立志)没有一个发展起来的乡村,就没有一个富强起来的国家。目前,广大乡村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抓住关键,是十分必要的战略思考。笔者认为,农村地区要振翅腾飞,必须打造两个翅膀:“特色翅膀”和“绿色翅膀”。有了“特色翅膀”才能飞得高,有了“绿色翅膀”才能飞得远。资料图片  打造“特色翅膀”,就是根据当地的特色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也只有这样的特色资源产业,才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前景,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如果各地不从自身特色禀赋出发,对当地的自然禀赋认识不到位,只是盲目照搬别的地方,就会形成千村同样、万村同型的格局,失去自己的生命力。因此,国家将“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提高到重要位置。  要让每个乡村各具特色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特色产业必须先行。要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方面,一二三产业简单拼凑在一起是不行的;另一方面,这个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根子扎在当地的土壤、水体、生物、气候、地势等自然禀赋中。  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农文旅产业间相互融合同样重要。农业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同时文旅产业又能提升农业品牌拉动农业发展。此外,还要让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以文化催生旅游并提升旅游的品牌,旅游反过来又带动文化发展。  在乡村旅游方面,我们要改变常规思维,不要认为景点缺乏、地貌平淡、山水不奇的乡村就不能打造旅游产业。要让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头牛、一盘磨、一个水塘、一套农具、一片树林都变成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让游客带着好奇心来,兴趣盎然地体验、拍照、吃住,最后愉快地带上当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离开。与之对应,农业要发挥多功能性,不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干净的水域、新鲜的空气和无污染的环境。  要想打造好“绿色翅膀”,就必须从资源、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去认识。  资源方面,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要考虑资源承载力,不能突破资源承载上限。这就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要按照“循环增值机理”构建“动静脉产业”体系,让生产农产品的“动脉产业”与资源化利用种养业废弃物的“静脉产业”协调配合,用同样的资源实现更多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环境方面,既要弄清环境污染存量,还要考虑环境容量,在遏制环境污染增量的同时不断减少环境污染存量。要用立体污染防控的思路规避不利的环境影响,提升环境质量。例如,个别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由于过度使用化学投入品,造成土体、水体、气体污染,必须尽快使用有效的绿色科技投入品替代化学投入品。  与资源和环境相比,生态层次更高,上升到生态层次,有助于系统性、根本性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例如土壤质量退化,其主要原因就是土壤生态被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有机质和团粒结构受到影响。只有恢复土壤生态,提高土壤生物群落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才能提高耕地质量。具体来说,生态方面,我们既要考虑生态阈值,尽快恢复并保护生态系统,还要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从整体上来讲,乡村本身就是生命共同体,乡村振兴一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乡村振兴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打造乡村振兴“绿色翅膀”,就是强调要遵循这“三个自然”基本原则,尤其在与自然最直接的种植和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符合“三个自然”原则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既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自然生态的良性修复,来不得任何偏颇。必须把乡村社会的人与其他生命体所处的生物群落置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兼顾经济发展规律与生态平衡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1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