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成都日报评论员)“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马克思的这句话,不仅点明了城乡关系对整个社会的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重塑城乡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资料图片作为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典型特征的超大城市,成都要如何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既不能简单地“就城论城、就农言农”,也不能粗暴地“搞一窝蜂、撒胡椒面”,让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携手共荣,需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实现融合互促、融活互补。要抓住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牛鼻子”。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重要要求。在注重城乡整体谋划的同时,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提升,一体推进市级统筹、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大方面,重点发力做强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体。我们要把握大势、提高站位,以更高标准推动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要以精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成势见效。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规划融合联动、功能融合提质、产业融合共兴等“七个融合”。这是针对当前成都存在的城乡突出问题而给出的“解题法”,构筑符合超大城市发展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实现融合融活,还要以科学务实作风确保任务落到实处。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更强统筹推动系统联动,强化系统谋划、提级统筹、条块联动、政策协同;要拉高标杆推动“比学赶超”,提升工作质效;领导干部要带头担当作为,以“清单制+责任制”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各项工作。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01-22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庄天慧:  今年围绕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两个核心主题,准备了“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域城镇化发展”和“构建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3份提案。  在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建议健全统筹衔接机制,做好不同类别项目、不同区域项目、不同时期项目的衔接,真正做到规划选址统筹布局、建设标准一脉相承、建设目标面向未来,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办法,严格落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责任归属、保护激励、考核惩处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建后管护。持续健全整合财政资金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着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和撬动金融资本投资,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  在加快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域城镇化发展方面,建议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建立人口梯度转移机制和分阶段实施机制,培育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经济规模、辐射能力的建制镇和新型社区,依照不同县城的不同城镇化进程,制定不同的政策支持。要推进产业的承接与升级,发挥乡村振兴重点县生态优势,突出涉农首位产业,布局绿色高能级产业,持续拓展城镇就业空间。要布局包容性强、服务质量高、能面向周边农村辐射的高质量公共服务群,降低公共服务辐射成本。  在构建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面,建议由政府主导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下沉,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乡村法律服务资源的投入,助推“法律援村”常态化,实现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平衡。(龙泓宇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整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2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1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讲话中提到,过去的一年,四川粮食产量达718.8亿斤,创历史新高,令人振奋。下一步,四川粮食生产如何再接再厉、如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省政协委员们群情激昂,纷纷献计献策。千方百计稳粮增产  “听了省委书记的报告,鼓舞人心!去年,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第一年,全省上下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省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说,“这说明,四川计划到2025年粮食总产要达到730亿斤还是有可能的。”  在马均看来,尽管四川粮食总产相比上年增产16.7亿斤、平均亩产比上年增产24斤,并且,粮食总产创26年来新高,这些成绩“很了不起”,但是,四川人均粮食占有量仅820斤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160斤。  “没有耕地就没有粮食生产,这就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马均建议,“抓手就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尤其是丘陵地区,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使撂荒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以增加粮食播面。”  马均认为,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  “保障粮食安全,还必须从科技发力,提高粮食单产!”马均认为,“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突破性品种的研发和利用,解决四川每年品种很多,但突破性品种很少的短板,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产高效优质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尤为关键,许多新技术的增产潜力甚至超过了品种本身,同样一个品种,通过高产高效优质技术亩增产可达600斤。”  马均还呼吁,“丘陵地区要通过小型农机具的研发和农机农艺相融,促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近年,基层农技人员大幅减少,全省在岗农技人员减少了20%,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农技站。实际上,农技落地的主渠道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强才能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还要探索粮食产区与粮食销区的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提高粮食产区的种粮积极性。”  对于马均的建议,省政协委员、九寨沟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推广研究员黄俊杰深为赞同。他认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必须加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当前乡镇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定,能坚持做农技推广的少,一些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身兼大量行政事务工作,难以一门心思从事专业工作。应让这些人员回归主业,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技服务水平。此外,应通过制度设计提高对实际种粮农户的补贴标准,维护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加强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省政协常委、民建内江市委主委徐进才说:“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空心化、农事服务中心薄弱等问题,必须着力认真解决‘怎样种田、谁来种田’的问题。”  徐进才认为,当前急需进一步加强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他建议,一是要加强统筹规划。四川应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在各涉农县(市、区)规划建设1—2个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区域性专业农事服务中心和乡镇农事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县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区域性专业农事服务中心+乡镇农事服务站点”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鼓励多方参与,坚持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源,鼓励具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基础的农机服务组织,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改造提升为农事服务中心。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把农事服务中心用地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合理预留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空间。  四是强化指导管理。一方面要指导农事服务中心建立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农民得实惠的长效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农事服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监测管理,探索服务业绩与项目资金等安排挂钩机制,实行“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加快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委副主任吕火明认为,无论粮食再接再厉增产,还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都是重要支撑力量。  在吕火明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有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具有战略引领力强、发展潜力优、竞争优势足等特征。  他建议一方面,要培植农业新产业新模式。通过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强乡村新业态培育与提升,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形成新产业、新经济。另一方面,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夯实农业数字基础,加速 5G落地农村,增强智慧农业发展支撑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提档升级工程,推动“5G+农业”率先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落地,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数字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智慧农业园区。以县域为单元,加快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构建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战略保障体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2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刘志杰)“尔滨”出圈带来的长尾效应还在发酵,全国各地、东西南北,礼尚往来、双向奔赴,竟带火了一个个“隐藏款土特产”——广西的砂糖橘,黑龙江的蔓越莓,四川的鱼子酱,上海的藏红花,安徽的鹅肝……这些特产不少一听名字还以为是进口产品。网友戏称这是“农业大摸底”。资料图片:安居沙田柚  “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说法是戏说,意义却不容小觑。借这轮互联网互送特产的东风,我们不仅看到中华大地特色农业的无限可能,更应认识到这轮民间自发的“农业摸底”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大摸底”带来的最大惊喜,正是“原来农业升级发展还能有这种打开方式”。  “农业大摸底”让我们增强了经济大循环的信心。每一种“隐藏特产”的背后,都跟随着一连串经济数字——吉林靖宇的蓝莓种植面积超3万亩,2022年,当地蓝莓鲜果产量达1.4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6亿元;目前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其中超12%源自四川雅安;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凭借鹅肝,全县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8亿元。此外,还有内陆新疆盛产的石斑鱼、龙虾等海产品,高纬度的赤峰宁城县盛产热带火龙果……我们看到,“隐藏款特产”主打“反差”,甚至不少是本地都少消费的产品,但仍然发展喜人,这背后,其实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作用。中国农业好不好,中国经济行不行?卧虎藏龙的新特产、远销海内外的中国产,就是答案。  “农业大摸底”见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鱼子酱、淡水澳龙、南美对虾、鹅肝……这些“隐藏款”新特产还有一个特点——属于全球奢侈食品产业。而从市场反馈看,这些高端农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这既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澎湃动能,更要理解这一路走来的重要经验——农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路径。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在次年也推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行动方案,这些年,四川正努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雅安为何能盛产鱼子酱?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雅安的鱼子酱产业将向哪里发展?做高端全产业链正是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方向正确,才能收获硕果,此轮“大摸底”见证了大江南北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再次印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意义。  “农业大摸底”透露三产融合的流量密码。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此轮摸底中,不少“新特产”业界早有名气,但各地网友觉得“不知名”,恰恰还是说明了品牌力度不够。此外,国外吃香,国内无名,也不利于挖掘国内大循环的消费潜能。实际上,此轮“农业大摸底”已经带来了空前的市场效应,各地“隐藏特产”的销量飞升。1月6日,黑龙江大姐直播卖蔓越莓,结果一年的存货被一扫而空;近两日某电商平台蔓越莓搜索量同比上涨958%,成交量翻番,还带动了周边商品蔓越莓汁和蔓越莓干。“农业大摸底”给新特农产品一次绝佳的亮相机会,更曝出了背后蕴藏的巨大内需市场。如何充分挖掘市场,让更多高品质的新农产品为大家熟知?“尔滨”带动话题营销,这流量的密码,已经写给各位新农人:一二三产融合、触网,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川是农业大省,这个“大”,其一就体现在产品多元上。这一轮发现“隐藏款”农产品带来的惊喜,远不只消费者的垂涎欲滴,更是新商业模式的启发。互联网时代,流量在哪,生意在哪;经济规律则告诉我们,循环在哪,财富在哪。我们应该顺应新老规律,多借用互联网端的话题,从线下各地“礼尚往来”,到线上全国人民“大互动”,促进线上线下共同收获活跃市场,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秀新农产,早日摆上大众的餐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1-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焦长权)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人才人力资源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给乡村振兴提出了新挑战。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村级组织在人才储备和选拔上的空间受限,对村庄本土人才的吸引力尚待提升,组织振兴仍受到人才不足的制约。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群众对子女教育和老人养老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批主动留守乡村的中青年妇女。这些女性大部分都曾经有过外出务工经历,后因为家庭养老育幼等任务而主动返乡。她们总体上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在社会交往、数字技术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力量。比如,全国最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果显示,换届后村班子结构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实现整体优化。其中妇女成员比例上升,在村班子中占28.1%,比换届前提高7.1个百分点;村委会女主任占比为9.03%,提高3.28个百分点。  女性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日益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城镇化浪潮的影响下,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农村老龄化日益突出,乡村社会形成了“少数中青年+大部分老人群体”的社会结构,而中青年女性正是“少数中青年”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中西部地区高度老龄化的乡村地带,她们是难得的一批精英能人,成了乡村振兴和村庄治理可以依赖的重要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乡村治理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自农村税费改革后,公共财政大规模覆盖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快速从要钱要粮转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也日益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传统男性干部的“权威”依赖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干部的一些独特优势刚好适应了乡村治理的需要。中青年女性干部大多受过较好的教育,在村级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和数字化的情况下,女性干部所具有的耐心细致、踏实认真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女性干部在面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群众展开工作时,也更容易将心比心、展开更深入的情感交流。  这一趋势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为有效发挥优秀女性在村级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湖北省在《关于做好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有效助推优秀女性进入村“两委”,实现“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一般应达到30%以上,努力使村民委员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从换届选举的结果来看,湖北省内各地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女性占比都大幅超过了上述要求,比如恩施市全市村委会班子成员中女性占比达44%,其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占比达19%。  从实践来看,女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女性干部和留守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恩施市深入推进“姐妹共建·幸福家园”系列活动,广泛开展以“组建家事调解队促和谐、双创志愿队促洁美、文艺宣传队促健康、妇女互助队促成长、巾帼创业队促富裕”为主要内容的“五队五促”行动。以该市盛家坝镇为例,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女性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已经成为动员群众参与的骨干力量:镇党委书记是恩施市最年轻的女性乡镇党委书记,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中有女性干部3名;全镇村庄(社区)“两委”干部中女性占比达 36%,其中村(社区)委会主任中女性占比达18%,女性干部真正顶起了基层组织的“半边天”。在安乐屯村小河边小组推动小组内道路硬化行动中,无论是做动员组织工作的村党总支书记、小组组长等村组干部,还是小组内具体负责协调村民捐钱出力的积极分子,都是村里的中青年女性。女性干部和积极分子成了道路硬化行动中的关键力量,并最终很好完成了这一惠民行动,美化了村庄环境,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乡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仍将凸显,中青年留守女性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也将更为突出。我们要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让女性同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闪耀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婧蓝)《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吃饭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一日三餐,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提高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力度,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从源头上实现多种粮、种好粮,让“大国粮仓”更充实。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解决吃饭问题,让田野孕育好收成,关键在谋大国“粮”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绘就丰产丰收的“好图景”,让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资料图片  夯实“耕”基,绘“藏粮于地”新图景。让广袤大地展现好风景,关键是夯实“耕”基,既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又推动科技进田,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在田间地头播撒新希望,提升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让好品种扎根广袤沃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实现产量的提升。据了解,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08.2亿斤、增产177.6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并且连续九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振奋人心的数字,把增产增收的期盼变成了现实,不仅绘就“藏粮于地”生动画卷,更把粮食饭碗端得更牢。  科技赋能,绘“藏粮于技”丰产图。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样的,要从土地、人才、种子、技艺等多个角度出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攻克更多“卡脖子”问题,让田间地头激荡新动能,让好粮食变成好收成。好粮食要从田间地头的“好苗子”变成大国粮仓的“好收成”,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田间“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  勤劳耕耘,绘“藏粮于民”幸福卷。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有“甜头”才会有“奔头”,始终铆足干劲向前冲。让农民的“粮袋子”变成鼓起来的“钱袋子”,好收成换来好收入,保持种粮的积极性,耕耘不辍。坚持科技储粮,耕好“无形粮田”,保障粮食的“质”和“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强。“好收成”确保了粮食供给的稳定,让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更足、安全性更高,也激励更多农技人才,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上的新突破。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要在田间地头书写更多“粮食丰收”精彩答卷,就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农产品,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农民,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中,擘画乡村振兴壮阔画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1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贯彻二十届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就要在新时代新征程里继续反腐接力整顿作风,让反腐斗争取得新的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当然,全党上下必须对反腐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新认识,对腐败土壤及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不断打赢反腐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大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从严从实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确保从严治党纵深延伸,有效保障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全党上下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深化自我革命打赢反腐持久战,这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从严治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就要让人民让社会来监督。运用党的自我革命行动,有效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其中:须以以新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原则,以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科学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从严治党有效路径,打造过硬组织队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拓展反腐深度广度,就要在铲除腐败土壤上持续发力。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真正让反复发作的问题逐渐减少,让新问题难以蔓延,保障防范治理腐败作风问题常态长效化。要高效协同整合全链力量,不断把党和政府反腐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透过“打虎灭鼠拍蝇”,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1-1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坚持教育培训与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高素质队伍相适应。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内容要求工作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积极推动方式方法创新。从而增强工作的系统时代性、有效针对性。当然,成就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在人,必须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打造高素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百年变局,须要打赢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根据成人教育规律,不仅要精心准备培训内容,还要思考设计培训过程,使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关联各类干部的方法路径,从而增进理论信念、增强政治素养、夯实业务功底、提高履职能力。深化干部教培破解热难问题,就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和认真遵循各级干部工作规律和成长路径。着力提升质量效益,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传好马列主义中国化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要坚持科学优化培训内容与合理改进培训方式相促进。以潜移默化传输和春风化雨引导,使理论学习、经济建设与党性修养成为干部自觉行动。守正创新相结合,推进新征程干部教培,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质量为本、注重实效。深化需求调研,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内容优化,推动内容方式相互协调促进,实现科学优化培训内容与合理改进培训方式,不断开拓干部教育培训新局面。(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1-0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日前,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会同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实施方案》,表示要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方向和全川基础研究优势领域,坚持每年遴选支持若干名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从而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当然,共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要发展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该《方案》其实也明确了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的人选条件和遴选程序,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培养对象应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全职工作,而且要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有效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和独创性的理论研究以及前沿性方向探索。科技人才的培育成长有其根本规律,各级党组织应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该《方案》强调要建立合符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培养、支持和服务模式,并由科技厅和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所在单位协同,对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开展长周期稳定支持,完善连续的支撑机制。为此,须广泛调动、充分尊重科技人才的创造精神,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强化基础研究培育科技人才,需要注重对领衔科学家的低频次考核,进而让他们潜心科研。对专项资金要实行“包干制”,积极赋予领衔科学家经费管理与使用自主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谁就拥有知识经济的优势和主导权!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1-0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动力从何而来?活力又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强化农村改革创新作出部署。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源泉,指明了增动力、添活力的努力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资料图片  现代化意味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解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根本动力。唯有依靠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才能全面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但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差距依然存在。在科技创新方面,一些核心种源、高端装备还有短板和弱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制度创新方面,“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如何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等一系列问题尚待破解。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加速运转。  在科技工作上,既要重点实现“点”上的突破,还要注重“面”上的应用。要实现“点”的突破。聚焦产业瓶颈制约,建立集中攻关、联合作战机制,加快破解产业科技难题,将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要针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中“上下一般粗”、各自为战等问题,统筹科研资源,逐步建立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更高效地攻克不同层面的科技创新难题。要做好“面”上的推广。不能只着眼于重大品种和技术突破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要立足于现有的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抓紧把配套推广工作做好。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在深化改革上,既要寻求“突破”,更要守住“底线”。如今,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集体经济怎样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如何有效衔接,在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些都需要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把握好推动改革的时度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啃下“硬骨头”,蹚出“过河石”。要重点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谁来种地等问题上取得新进展,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等各项改革。推进农村改革一定要守好底线,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要以农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作为改革的“指挥棒”“质检仪”。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要坚持系统观念。“两个轮子”是一个整体,犹如车之两轮,一个轮子拖后腿不成,一个轮子跑得太快也不成,唯有二者紧密配合、协同推进,才能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无论是技术变革还是制度变革,各地都要实事求是地把握自身发展情况,适度推进,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贪多求快。同时,在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各自领域内,也要有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念,让“两个轮子”都能运转流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让我们奋力谱写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以人为本推进农业农村改革,让双轮驱动的活水滋润乡野大地,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亿万农民的深切期盼。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离“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的整省全域成功样本,还需要加力补短板、强弱项。为此,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突出现代便捷、现实可及。要聚焦城乡基础设施“硬差距”和公共服务“软落差”,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不能缺门漏项,还要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接受,做到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在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  要瞄准铸魂强基、以和促美。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适应城乡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建设和美家园。要久久为功推进移风易俗,加大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治理力度,弘扬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乡村社会之“和”、乡村风尚之“美”。  要尊重乡土特色、农民意愿。一方面,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不能把乡村建成“缩小版城镇”。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补短扬长,留住田园乡愁;另一方面,要分类推进,避免“千村一面”。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最重要的是,乡村建设必须坚持为农民建、靠农民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能干的尽量交给农民干,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求好不求快,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让和美乡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亮眼成色。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风)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加快修复,农业绿色产业链条加快打造。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盯方向,稳扎稳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维护好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依据发展新形势、新情况,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引导保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牵涉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更是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着眼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诸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有横向着眼,有纵深推进,从多个方面引导农业绿色发展。今后,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抓好政策落实落细,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农业保险等政策,引导农业绿色发展走得更稳。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流动。农业绿色发展,不是简单的生态层面的“绿色”发展。在资源保育、产地环境、生态修复等维度上,尤其需要科技手段的助力。对于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大科研投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农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产业发展不同,也需要优秀人才的助力。各地要继续培养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持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让绿色人才的智慧助力各地农业绿色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还要打造绿色产业,畅通产业链条,以绿色产业带动提质增效。产业,一头连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头连着地方农业发展转型的方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超过 6.8 万个,近 5 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4%以上。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各地不妨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擦亮产业绿色,畅通生产、加工、消费链条各环节,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以绿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继续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绿色兴农,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03
(彭丹)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落实规划、扎实推进。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就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扎实有力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奋力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新局面。资料图片  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小、散、杂”的特点,且小农户数量众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种植区域化分割。因此,推动产业振兴,要解决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机械化推进的阻碍,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将家庭经营小田合并为适合农场种植大田,统一规划,按需种植。同时以地域农产品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守住农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从种养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居、游、养、娱”为重点,将生态资源、生态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打造集田园风光、山水气息、人文特色、非遗传承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  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拓展农民收入,在保障基本生产性收入、劳务性收入的基础上,可加大针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补贴力度,增加政策性收入;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房屋和林权等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让和挂靠,扩充财产性收入;加大对农民提供技术、市场、资金等支持力度,丰富经营性收入。同时,目标要转向乡村振兴“主力军”,注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青年是产业发展的革新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磅礴动力。无论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还是打造休闲文旅农业、生态农业,都依赖青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开阔视野。通过推动“青年下乡”,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践行艰苦奋斗的劳动实践,让青年大学生怀揣乡村振兴梦,带着专业技能和充足干劲入驻乡野,在田间地头挥锄不辍,用自身汗水浇灌丰实之花,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乡村建设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软件”。一方面,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整治优化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强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农房、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在数字政务、农村电商、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做好相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组织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埋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涵养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达到精神富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着力优化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福祉、改善乡村环境,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 分享: 2024-01-0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贯彻党的二十大,开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初心使命伟大艰巨而光荣。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历史、人民和时代的选择。须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策略与守正创新,效率公平与活力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重大关系。放眼全球,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新天地,中国式现代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践路径更为清晰,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随时保持清醒坚定,不懈推进自我革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次生动深刻的基层调研,一项项接续推进的战略行动,中国式现代化正一步步变作美好现实。经济建设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关键。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有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并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进而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发展新格局,以科技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推进内涵式新增长。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就应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以文化人,肩负新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制度,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解困应变,走向共同富裕就在身边!(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1-0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进行部署。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决守好三农基本盘。  怎样守好三农基本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乎国家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不能以普通商品来对待,更不容有失。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十年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就之一,脱贫攻坚成果能否巩固好、拓展好,直接关系近1亿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须臾不可放松。抓好底线任务,守好三农基本盘,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才有充足底气。资料图片  2023年,我们克服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牢牢守住了两条底线。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内生产受到外部冲击和进口受制于人的风险都在加大;脱贫地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基础薄弱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任务还比较重。  守好三农基本盘,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首先要稳得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只是经济问题,不能只看经济上划算不划算,更要从政治上看、从全局谋,绝不能因为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持续稳中向好,就产生松劲歇脚的心态,要把这些重点任务始终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在稳住的基础上,还要取得新进展。对粮食生产来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居民食物消费观念的变化也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能只满足于不返贫,还要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体制机制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提升产能上,要锚定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目标任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守好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着力提升耕地质量,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优化供给上,要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向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方面,要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织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旦发现返贫,帮扶要做到位。要持续强化既有帮扶措施,不断巩固脱贫基础,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把防返贫的篱笆扎牢靠、根基打扎实。另一方面,要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下足功夫、见到实效,既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不断夯实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也要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和心气,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基础牢,大厦才稳。只有持续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我们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抓紧抓好底线任务,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夯实三农根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务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资料图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三农发展应该怎么看、需要怎么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2024年三农工作进行部署。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形势,既要观眼前之“形”,也要察未来之“势”,既要看到挑战、风险,也要看到有利条件。  总体来看,两个大局的历史性交汇是三农发展面临的最根本的形势。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增多,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临更多挑战。稳住三农基本盘,让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短板、跟上全局现代化的步伐,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的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时代以来,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乡村特色产业活力迸发,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根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赴地方考察时经常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出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有利的条件。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的强大引领力和带动力。综观世界农业强国,都是具备全方位实力的现代化强国,其他方面的优势又对农业农村产生强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的突破、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人才优势的发挥等,都将给三农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底气是农业农村蕴藏的巨大发展潜能。我们有近5亿农村居民是巨大的内需市场,有广袤的乡土大地是创业创新的广阔空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中蕴含着对乡村多种功能、多重价值的再发现,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里孕育着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再发掘,这些都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宝贵财富。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条件越丰富,三农发展的优势就会越凸显。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是有应对变局、开创新局的丰富实践经验。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农村是我国改革的发源地,在克服困难挑战、加快发展方面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形成的“千万工程”经验,为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处理好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借鉴。我们要把这些经验总结好学习好,结合实际运用好,保持历史耐心、坚定前行信心,找准当前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三农的形势,决定了今天的三农工作怎么做;三农将迎来什么形势,取决于我们当前工作的方法和成效。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务实创新的热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新局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马列主义,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再深化,推动来自实践的理论创新,自觉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成功之路。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就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进而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伟业继续推向前进。开国领袖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军事家,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开拓者,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奠基人,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全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是率领人民彻底改变中华命运和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革命建设事业继续在新时代推向前进。毛泽东一生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建立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贡献。走进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也是开国领袖未竟事业。须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高举旗帜开创新时代发展伟业,更应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深入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规律,正确回答历史人民之问、社会实践之问。以高质量发展意志,动真碰硬,精准协同发力,破除障碍,确保全党上下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27
  (程郁 宁夏 殷浩栋)生活质量体现在收入、消费、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获得跨越式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增收渠道明显拓宽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方各部门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农业提质增效、发展乡村产业、引导转移就业、加大补贴支持和增加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比2012年增长140%,年均增长9.15%,分别较人均GDP和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速高1.17个和7.13个百分点,既跑赢了人均GDP增长、更大幅跑赢了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购买力的增强有力支撑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更快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镇居民快1.7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012年的2.88下降为2022年的2.45。  从收入结构看,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明显拓宽,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12年的37.23%提高到了2022年的41.97%。支农惠农补贴力度的加大、社会保障网的织密织牢以及家庭成员带回收入的增加,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7.18%提高到2022年的20.88%。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各类农村资产逐步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97%提高到2022年的2.53%。相应地,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的占比从2012年43.63%下降为2022年的34.63%。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商业物流服务体系的持续完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632元,比2012年增长149.47%,年均增长9.57%,年均增速较城镇居民快3.6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倍差从2012年的2.57缩小到2022年的1.83。  农村居民消费日益多样化,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转变。以食品消费为代表的生存性消费占比显著下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5.9%降低到2022年的33.0%,标志着农村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逐步提高。食物消费中体现生活水平改善的动物性产品消费量显著增加,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品消费量分别为33.7千克、13.1千克、8.4千克和10.7千克,较2012年分别增长61.24%、122.03%、58.49%和98.15%。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促进农村消费政策的接续推进,激活农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了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需要。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提高,并呈现提档升级特征,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显著提升。2022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32.4辆、移动电话266.9部、冰箱103.9台、洗衣机96.8台和空调92.2台,较2012年分别增长390.91%、34.93%、54.38%、44.05%和262.99%。  农村居民发展性、享受性和服务性消费较基本生活消费更快增长,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更加丰富、更有品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支出分别为3503元、2230元、1632元和1683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53.66%、211.02%、191.43%和148.6%,分别较食品衣着支出增速高67.79个、125.15个、105.56个和62.73个百分点;2022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6358元,较2012年增长154.78%,较食品衣着支出增速高68.91个百分点。  农村生活环境全方位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农村生活环境的全方位改善有力保障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力投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农村居民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农村居民正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信普遍服务等民生工程项目,农村路网连通、供电保障和网络普及明显改善,为农村居民多渠道增收和过上现代化生活创造了条件。截至2022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53.14万公里,十年间增长85.3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比例分别达到99.9%和99.8%,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56个和13.52个百分点,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率达89.3%,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持续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8%和99.7%。  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有力保障了农村居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用电需要。全面实现农村边远地区电网覆盖,彻底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精准升级农村电网,2022年农村电力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3%,较2012年提高0.044%,户均停电时间从2012年的14.16小时下降为2022年的10.22小时,农户家庭用电和农村生产用电得到更加稳定的保障。  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网络覆盖越来越广、资费越来越低、网速越来越快,农村居民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2022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9%,较2012年增长38.2%,行政村通宽带比例从2012年的87.9%增长至100%,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76亿户,较2012年增长331.4%。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直播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造了机遇。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11.05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4.3倍。  农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农村居民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居住品质有提升。“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建成266万套安置住房,实现960万人乔迁新居,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历史性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住宅混合结构以上面积占比从2012年的64.17%,提高到了2022年的77.45%。2020年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8平方米,较2010年增加15.1平方米。  大力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累计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逐年提高,2022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较2012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持续向好。2022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较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较2012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保障水平。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23年的640元。特别是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整合并轨后,农村居民医保药品和就医定点医院数量、医保报销比例获得更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看病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农村居民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5人、卫生机构床位6.25张,分别比2012年增加3.14人和3.14张,与城市的差距分别比2012年缩小1.48人和2.36张;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6.6/10万、5.7‰和8‰,分别较2012年下降35.16%、54.03%和50.62%。  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改变了农村幼儿上不了、上不起幼儿园的状况。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农村幼儿园1241.94亿元,较2012年增长295.12%;农村幼儿园共有98518所,比2012年增长56.2%,其中农村教育部门办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共82359所,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83.6%,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  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农村义务教育55578.21亿元,较2012年增长6.76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每百人拥有的数字终端设备和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分别到达20.78台和3.71间,较2013年分别增长1.68倍和3.84倍。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76.01%,比2012年增长35.29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的学生达到3.5亿人次,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并轨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与城镇居民同步提升,农村老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从73元提高到了205元。农村机构与互助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加快建立,越来越多的村建立起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互助社等养老服务设施,农村老人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护。2022年全国共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2万个,较2015年增长13.5倍。  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居民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均得到实质性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各方面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农村要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还需长期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仍须持续加力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等短板。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村居民生活的全面持续改善。(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7
(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成员: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省委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将其纳入现代化四川建设总体布局进行系统谋划,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就“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成都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基础、现实有需求、群众有期盼,理应以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积极探索,率先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服务国家全局、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成都特色的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战略思维➡城乡融合谋深谋实从重大意义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民生。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不能一面有繁荣的城市,一面却是落后甚至衰落的乡村,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空间承载难以为继等现实难题,传统的产业规模集聚和开发区建设模式边际效益递减,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注重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全面提升乡村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充分释放农村产权权能和资源要素价值,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从发展基础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近年来,成都先后开展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工作,相继形成农业共营制、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等一批改革成果,为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成都作为全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肩负着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我们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协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必须勇挑重担、率先探索,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从现实作用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成都平原沃野千里,造就了田在城中、城田相融的最美底色,农业大地艺术景观不断涌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田园印象加快形成,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相得益彰、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逐步呈现。但当前成都还有427万农村常住人口,进城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有近300万,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丘陵山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品质不高问题仍然突出。但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够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科学方法➡城乡融合提速提效处理好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注重改革关联性、发展协同性、政策集成性。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聚焦提升能级、拓展空间、优化品质、壮大产业等方面,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农民增收等短板弱项集中攻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积极稳妥把握改革步骤、建设时序和发展节奏。围绕破解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和解决办法,确保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围绕“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格局。处理好面向引导与因地制宜的关系。深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要求、科学内涵和客观规律,找到发挥比较优势的具体路径和科学方法,加快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政策创新体系、项目推进体系、监测评价体系。注重体现区域特色、阶段特征和乡土味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发展基础和乡村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进度可以有先有后,不追求整齐划一,更要防止千篇一律,构建形成各展其长、各美其美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建立国资国企主导、国际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片区开发模式,尽快把规划转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遵循商业化逻辑,定期发布城乡融合机会清单,以重大项目集群建设为抓手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形成兼顾公共性和经济性的市场化投资建设模式。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守住底线的关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扭住畅通市场循环、统一政策制度、统筹规划布局、增强价值链接等关键,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以改革办法突破发展瓶颈、以发展成效巩固改革成果,既破旧立新又守正创新。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守住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整体稳健。实干精神➡城乡融合见行见效“大城市带大农村”是成都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着眼城乡融合、共富共美,努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千方百计做强县城,支持郊区新城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布局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突出的工业集中区、商业集聚区,打造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核心承载地。千方百计做优中心镇,谋划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商贸强镇,更好分担县城功能、联结城乡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做美乡村,分类打造一批特色功能村,串点成线建设23条美丽乡村特色风貌精品线路,连片成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在挖潜力、提质效上用功着力。深化建圈强链,按链式配套关系细分城乡产业协作环节,绘制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全景图谱,优化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产业融合、主体共生的产业生态;突出功能拓展,加快发展县城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推动更多冷链仓储、乡村物流、精深加工向中心镇布局,促进乡村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深度融合;深化固本开新,完善县镇村商贸节点、商业网络、物流体系,支持全国性农产品集散中心拓展价格形成、科技交流、对外贸易等功能,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和网络新零售等销售模式。在兴人才、聚合力上用功着力。拓宽视野引才聚才,建立人才入乡促进机制,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人才等返乡下乡创业;搭台铺路育才用才,创设乡村首席运营师制度,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突出抓好农业生产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等实用人才培训;创优生态爱才留才,加快建立完善常态化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市、区(市)县两级人才目录配套体系,妥善解决好异地安居、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在增底蕴、扬新风上用功着力。突出“文脉涵润”,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快建设一批蜀锦蜀绣、川剧艺术等乡村非遗传习所和传统工艺聚集区,重现川西平原人文风情与乡愁记忆;突出“文明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风焕发新气象;突出“文化创造”,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一县一品牌、一镇一亮点、一村一特色”建设,探索“林盘+”“绿道+”“公园+”“园区+”等运营模式创新;统筹城乡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促进农村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在塑形态、优格局上用功着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建立万园相连、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划定场镇单元、村级单元、特别地区单元,加快编制34个和美乡村重点片区规划,推动先行村、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应编尽编;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东部城区—郊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社区”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乡村振兴走廊+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大地景观再造工程,系统推进乡村景观小品微改造、精提升,持续开展乡村水岸绿道、旅游道路美化提升,充分展示天府乡村诗意栖居的独特魅力。在保安全、促善治上用功着力。坚持党建引领,大力选培“乡村治理头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健全强村带弱村、社区带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智慧赋能,推动智慧蓉城建设向基层延伸,全面推广应用“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丰富完善城乡场景建设规划、管理、推广,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守牢安全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防范化解地质灾害、危化品、自建房等领域风险隐患,提升城乡安全韧性水平。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27
(王元聪 刘雁鸣)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及“农民主体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并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实际,要走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化新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基于农民主体性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联性与耦合度,成都在以县域空间单元为重要突破口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物质提升与精神塑造“三个相统一”。资料图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分隔到城乡统筹、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嬗变。在此期间,成都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城乡发展规划理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和松动,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仍突出,仍面临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等问题。一方面,政府作为城乡融合实践的制度供给主体,对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提炼过往城乡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推动理论创新,以更加全面、辩证、长远的智慧做好顶层设计,增强城乡融合发展诸多政策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联动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体性。现实实践是变化且多彩的,不可能存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能够完全概括并指导一切实践,因此需要实践主体自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实践命题。城乡融合发展中,相较于城市发展,乡土社会呈现的熟人社会、“礼俗”力量等传统秩序、法治意识薄弱等显著特征使乡村发展面临更多的复杂性、变化性与挑战性。作为在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农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地域单元的熟悉程度,比政府部门调研掌握的乡情村情民情更多更全更细,农民往往能在乡村发展中发现政务工作者不能发现的问题,并能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政府尚无力解决的发展办法。概言之,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因此,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再突破,必须既坚持政府在顶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并兼顾农民主体作用强化,实现政府有为与农民有力相统一。制度赋权+技术赋能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受其参与意愿及其参与能力的影响。通过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相结合,提高农民参与机会与参与能力,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民参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与制度,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话语权。既有的基层治理实践中存在严重的“代理角色”错位问题,存在重视上级文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下达和执行,而对农民的诉求和利益关注度弱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为增强农民的主体性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必须以制度政策保障农民表达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渠道,打通农民自下而上的反馈枢纽,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体而言,既要坚持“问计于民”,在基层治理规则制定、考核评价与监督管理等环节应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又要完善村民议事会等农村社会组织,以增加农民对政策的反向影响力,进而强化农民话语权的主体意识。利用新技术赋能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参与乡村建设能力。当前乡村治理程序的复杂性导致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缺位。如村委会选举若遇农忙季节,农民往往选择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是行使选举权利,使得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在现代化背景下,数字治理乡村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囿于农民自身资本禀赋较低,加之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加剧,导致数字技术无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应有的效能,反而产生了较大的“数字鸿沟”。因此,亟须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优化乡村治理的技术手段,既提升在村农民的参与能力,也吸收外出农民参与本村事务。具体而言,一是简化技术使用,提高在村农民参与能力。成都可以充分利用富集的科技资源能力,打造便于老年群体简易操作的线上交流平台,提升农村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政策制定、监督等的能力禀赋;二是利用新媒体数据丰富农民工参与本村事务的方式与渠道。相较于在村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既对本村村庄足够了解,也在城市工作中拓展了自身的现代化能力,如能提高这部分人群在乡村发展中的积极性,将助益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简言之,通过制度赋权与技术增能相统一,不仅提高农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也能提高城乡融合政策的治理效能,进而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取得新突破。物质提升+精神塑造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基础上的不平衡,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不充分。现代化生产生活理念薄弱,会制约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参与意愿与发展能力。基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成都城乡融合以片区规划引领乡村现代化,通过放大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的辐射带动效益,实现了公共资源精准投放和市场要素高效配置,驱动了成都周边乡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生活内涵的系统性变革。这些变化虽然增加了部分农民物质上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但对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改造效果略显不足。在城乡融合新发展阶段下,距离中心镇村较远的农村,因地理位置偏远而难以获得城市的“辐射效益”,面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因此,成都未来增加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要着重关注农村物质基础的发展,也要注重对农民精神观念的更新再造。利用外部“输血”,加大对农村的物质供给力度。在教育、医疗、政策等供给上给予更大支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发展层次相异的村庄利益共同体,发挥“强村”带动“弱村”的传帮带效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补足发展短板,能够提升农民对乡村发展的信心,相应能更加主动参与到乡村发展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主体性意识。从现状看,由于视野、认知和知识等局限,不少农民对中央政策并不知晓甚至从未了解。因此,通过打造政策宣传“播种机”与村庄发展典型“推广器”,使党的政策能够真正抵达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增强农民主体性。同时,尤其要注意创新宣传形式,在保证政策内核精神的前提下以“大众化”语言取代“理论化”表述,以农民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进行宣传与教育。比如,可利用四川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表演,用川剧的形式将党的政策或者典型村庄发展案例进行再创作,通过“川剧”下乡或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传播,这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农民对国家发展政策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其精神观念,增强其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作者:王元聪,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雁鸣,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助理,四川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2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