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9月26日,荣县在留佳镇举行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留佳镇柑橘种植大户、行业经营主体、村、社区干部,留佳镇、县科协相关人员等参加。培训会邀请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陈维君授课,吸引了众多柑橘种植户踊跃参与。培训会上,陈维君对柑橘产业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对柑橘种植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技术讲解;深入讲授了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详细阐述了“两个替代”理念,即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强调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培训会现场会后,陈维君带领种植大户们先后到留佳镇柑橘种植示范园和长山镇胡家村有机柑橘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种植基地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他耐心的给予解答和指导,鼓励种植户们积极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精细化种植理念贯穿到实际生产中。此次培训效果显著,不仅切实提高了柑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更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加培训的种植户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以前对柑橘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只是凭经验做事,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以后一定要按照科学方法,精心种植柑橘,努力提高产量和品质。”一位种植户满怀感慨地说。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旨在切实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全力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柑橘产业的扶持力度,定期举办类似的培训活动,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有力保障,助力留佳镇柑橘产业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文图: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30
缠篱爬树瘦枝长,头戴金花着绿装。走进位于龙潭镇中坝村的丝瓜大棚,只见碧绿的瓜藤浓密如绿色帐幔,挂满了长长丝瓜,藤叶间朵朵开放的小黄花摇曳着,如金色小喇叭点缀其间。 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翠绿藤蔓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新鲜的丝瓜,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丝瓜丰收村民何昌群也是其中一个,他一边麻利地把眼前藤条上的丝瓜摘下,一边乐呵呵地说:“我们每天早上六点钟出来摘瓜,差不多摘一天,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我是本村的,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比出去打工强多了。”看着丰收的丝瓜,中坝村丝瓜大棚负责人曹利彬开心地说道:“丝瓜生长期短,采摘期长,这批丝瓜8月份种下去,9月份就可以采摘了,一直持续到11月初,这次种了9亩,预计总产量能达到2万斤,总收成价值5万元。丝瓜过了,又继续种草莓,尽量不让土地闲着,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 中坝村的丝瓜摘下直接销往本地的蔬菜市场,让本地的居民能吃得舒心、吃得放心,从菜篮子到钱袋子,大家都收获满满。近年来,龙潭镇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挖掘、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小小的丝瓜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路径,带动了周边村民务工,实现了增收,俨然成为中坝村的“致富瓜”。(文图: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30
刘瑞 (图片由自贡市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上半年,自贡市富顺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7.47亿元、同比增长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2%。2024年,富顺擂响奋进鼓点,交出县域经济亮眼“成绩单”。  锚定目标担当履责,拼搏奋进新征程。富顺县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紧扣自贡市委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目标,切实扛牢自贡市委赋予富顺“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高标准推进“两县两区一城”建设,着力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打造市域副中心。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形成新优势“2+2+2”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与乐普钠电(上海)技术有限公司签订10GWh储能系统产品生产项目,实现富顺在钠电领域的“零的突破”;在锂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循环方面形成一定聚集效应,走在自贡全市前列……今年以来,富顺在钠电、锂电产业上取得突破性成效。看全局,今年1—8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预计实现工业投资20.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6.1亿元。  “以建设‘西部经济强县’为牵引,聚焦加快构建‘2+2+2’产业体系,即统筹抓好机械制造、消费品工业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型化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富顺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首先是用好招商引资关键一招,富顺形成“领导带头+分队带领+分局带动”招商的新格局,今年以来,“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23次。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显著成果:新签约10GWh储能系统产品生产项目等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94.2亿元。  创新机制体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制定《富顺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促建工作机制》,出台《富顺县扩大开放促进投资八条政策》,成立重点项目专班;实施项目攻坚三年行动,推行重大项目“123”管理制度和“1741”推进机制。根据每季度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和投资运行情况进行评分,考评结果与目标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挂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户、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推进中昊晨光院、兴永圣、江阳磁材等企业入库省级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19个。同时,修改完善工业奖补办法,对获得认定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给予10万元到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023年该县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分别达91.6%、83.3%;累计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29.7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实现“零的突破”。富顺县代寺镇玻璃温室智慧育秧中心。培育新动能 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近日,富顺县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项目科研合作水稻实收测产暨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培训会在富顺县童寺镇举行。经实收测产,童寺镇水稻无人机直播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57.7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示范片采用的新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水稻无人机直播配套技术成熟。今年7月,富顺还在全省“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富顺正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聚力建设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加速构建“4+3”现代农业体系,即大力发展中稻+再生稻、高粱+再生高粱、柑橘、生猪四大主导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富顺县已成功创建省五星级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省四星级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一区县两省级园区”的区县。  为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品质,该县设立3200万元专项资金,分级打造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1个、千亩高产展示片5个、万亩高产示范区1个,预计今年“百千万”高产示范片两季亩产分别可达1000公斤、800公斤、700公斤,高于上年全县平均亩产56%、25%、10%。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富顺抢抓全省“1+20”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契机,坚持小切口、大突破、强带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自贡样板。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富顺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组织调整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2023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达9373.66万元,村均46.17万元。  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协同管理工作体系,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依托增减挂钩项目等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2020年至今,全县共审批宅基地9125宗,面积2022.3亩。  此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让持居住证人员平等享受居住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实现1.2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沱江环绕的富顺县城。打造新场景 消费“马车”奔腾向前  今年8月,富顺县举行第二届啤酒音乐嘉年华。此次嘉年华深度挖掘富顺地域文化,融入文庙、豆花等本土元素,串联“夜展、夜秀、夜娱、夜购”等多场景,打造了一场集啤酒文化、音乐盛宴、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夜间消费活动。数据显示,此次嘉年华吸引消费者近3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500万元。  这是今年富顺强力拉动消费,将文旅与消费相结合的一个切片。富顺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将消费场景与3张富顺特色名片相结合。深挖“千年古县”历史底蕴、“才子之乡”文化内涵、“豆花之城”品牌特质,今年富顺举办豆花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乐游五一·嗨玩富顺”文旅系列活动等20余场次。依托富顺文庙·西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探索文艺表演常态化入驻景区新模式。今年1—8月全县国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5.2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3.1万元。  以特色美食助力外向消费。今年,“即食豆花”正式面市,亮相香港美食博览会进行展示推广,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4月,富顺豆花井冈山形象店在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正式开业运营。  “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力。富顺持续搞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以来,补贴家电超过1600台(套),消费者实际享受到的补贴金额累计达20.7万元。今年1—8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59亿元,同比增长7.7%,排名全市第二。  风正扬帆当借力。富顺锚定目标,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形成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参与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有独特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次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现代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富顺信心满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30
王益 何芯锐 陈思如 (图片由自贡市大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国漫风潮 彩灯伴行”五一潮玩活动累计接待游客逾130万人次,门票收入逾1.3亿元;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2024年上半年,自贡市大安区地区生产总值99.84亿元、增速8%,增速位列全市第二;服务业增加值53.73亿元、增速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9%,增速位列全市第三。  大美大安,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做足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坐拥“红盐龙灯”资源禀赋,大安区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工业振兴”“农业优先”“城市升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文旅强区、特色制造业强区、特色农业强区、宜居东城“一城三区”。自贡市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产业加“数”前进 强链延链补链  9月24日,走进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忙着对各地的道路实况进行精准标注。该基地已招引近300人,落地了无人驾驶、AI大模型训练、互联网内容审核三大业务;紧挨着的百度阿波罗智行(西南)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已实现全国300个城市车道级导航三分之一的数据在自贡处理,“自贡造、全国用”正成为现实。  大安区重点围绕“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突出强链延链补链,以数据标注产业为切口,开辟人工智能新赛道。百度、腾讯、火山引擎3家互联网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发挥其链主企业的作用,全区已聚集相关企业20户,员工近1000人,累计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以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为契机,力争今年引进数据标注、人工智能企业15户、培养从业人员1000人。  延链条建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安区聚焦硬质合金、通用装备、特色旅游商品“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引导更多上下游企业聚集,打造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今年力促全区62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基地、东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等20个项目竣工投用或部分竣工投用,S309线自隆快速通道(大安段)、年产40万吨环保型高塔造粒生产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狠抓项目建设。大安区落实县级领导及指挥部指挥长包挂制度,清单化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常态化举办“安逸隆”下午茶主题沙龙、行业商会等,协调企业融资3亿元,解决用工需求300余人。  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比学赶超对标成都,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签署《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融圈强极”框架合作协议》。探索以商招商模式,聘请百度、腾讯高管为招商大使,今年以来,新签约长沙谱蓝、医疗器械产业园等25个项目、总投资额6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大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园区做大做强 守好“粮”袋子  立秋之后,大安区8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走进该区牛佛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大安区牛佛镇是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之一,已试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建成1000亩水稻核心区、1000亩稻渔示范区、1000亩机耕示范区、600亩农耕研学区、300亩稻蛙孵化区、2000亩稻虾孵化区的“一园六区”示范园区。  这是大安区加快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生动实践。  守好用好耕地。大安区在自贡率先开展田长公示工作,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2023年,大安区累计摸排“非粮化”耕地0.81万亩,已整改完成0.799万亩,整治撂荒耕地6783.64亩。  建强园区,做大产业规模。以成功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推动水稻、肉鸡两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大力推广“玉米/高粱+大豆”“优质稻+生态鱼/虾/蛙”粮经套作复合种植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培育1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粮油生产基地,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规模黄羽肉鸡单体养殖基地,年出栏肉鸡2800万羽。  增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应用。组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推广“雪山草鸡”等肉鸡优质品种12个,推广“宜香优2115”等水稻优质品种10个,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0余项,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农业+”新兴业态。依托“大威园区”建设,打造大山铺镇伍家村油菜花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5条,建成农业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8个,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大安区成功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大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2024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期绩效评估。今年预计粮食播种面积32.4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1.42万吨,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坐拥“红盐龙灯”资源 多元化讲好文旅故事  日前,“江姐故里红色旅游线路”项目成功入选“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线路50强”,该线路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为核心,串联江姐文化艺术中心、江竹筠故居、红梅雕像广场以及中华彩灯大世界等景点,通过红色剧目演绎、红旅特色服务项目、红色文创IP、彩灯文化集中展示等,实现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  大安区是自贡“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四张名片的核心承载地。近年来,该区把发展文旅事业作为全区“头号工程”来抓,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别出心裁讲好文旅故事。围绕“红盐龙灯”,该区招引影视剧组取景,在此制作的《时空龙骑士》动画片在国内外备受欢迎;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今年迎来超40万人次参观;燊海井景区数字化场景应用提升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燊海井等全区主要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453.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超2.97亿元。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百强榜。  技术赋能创新文旅题材。大安区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文旅资源“活”起来。在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打造了全国首个AI智能灯组“年兽贺岁”,为灯会行业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的创新样板;强化AR、VR、5G等技术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自贡方特恐龙王国、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应用,推动现有体验内容向沉浸式转化。  构建“文旅+”多元文旅场景。推进“文旅+体育”“文旅+农业”“文旅+康养”,举办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培育户外运动、全民健身运动等体育旅游新业态;开发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农事体验园等乡村旅游景点。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大安区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做强工业支撑、走好特色农业园区发展之路,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30
(记者 行晓艺)“只需一部手机就能看灯会,还能额外看其他与灯相关的表演。”9月25日,重庆游客李维通过“5G观灯·千灯奇幻夜”的链接,观看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的表演。这是自贡打造的“云游天下灯5G+智慧旅游”试点项目,以数字经济赋能彩灯智慧文旅新场景。目前,项目基于AR云数字孪生技术平台,为游客提供数字化灯会体验。项目投用以来,已有超24亿曝光量。近年来,自贡打造“文旅+数字经济”“文旅+低空经济”“文旅+美食”三大新业态,探路“惊奇自贡”全季全域全时旅游发展格局新打法,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自贡方特恐龙王国。自贡方特供图数字经济赋能 自贡文旅“科技范儿”更浓  “我们正在研发数字人‘小言’,探索和‘红盐龙灯’文旅项目的结合。”9月25日,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负责人说,该数字人是一个大模型产品,可采用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站式内容的推荐。  该基地将和自贡在AI大模型文旅服务、新文创产业互联网、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和城市文旅智慧支撑系统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旅游之城。  这是自贡文旅因“智”而动的一个切片。自贡推动AI+智慧旅游、AI+公共服务等,赋能“文旅兴市”。  以数智赋能重大文旅项目提档升级。在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自贡与百度智能云联合打造了全国首个AI智能灯组“年兽贺岁”,为灯会行业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的创新样板。与此同时,自贡储备和推进恐龙博物馆二号馆科普展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现有体验内容向沉浸式转化。今年,自贡对“夜游釜溪”项目进行升级,在传统彩灯的基础上加入数字光影技术。  文旅服务效能大力提升。自贡探索打造“智能网联示范运营先导区”“基于人工智能的市民服务平台”等5个应用场景。今年春节,百度地图上线自贡灯会专属停车导航,能精准获取灯会景区周边的停车场位置和剩余泊车位数量,进行动态推荐。  数字文创也是一大方向。通过大数据算法、AI模型、区块链等技术,升级制造设备、生产工艺,推出小微型彩灯、智能化仿真恐龙等文创产品。低空产业跃升 航空研学游渐成“新宠”  日前,“盐都石榴籽·共绘蓝天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活动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举行,50余名各民族青少年开启航空主题研学之旅。自贡航空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接待研学青少年8000余人次。  近年来,自贡针对亲子游、家庭游等,开展燊海井卤水品尝、古法制盐体验、扎染培训、博物馆奇妙夜、江姐故里红色旅游线路等体验式活动,打造集探索、互动、体验于一身的研学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经济优势,广受好评。  如今,依托无人机及通航产业,航空研学游正逐渐成为自贡研学游“新宠”。自贡拓展“通用航空+”示范应用,推进“通用航空+文旅”应用,着力推动飞行营地、航空特色街区等文旅项目建设,开展飞行体验、高空跳伞等消费飞行活动,打造航空研学游线路,建设航空特色旅游目的地。  夯实低空文旅发展“本底”。自贡争取拓展“川协5号”试点空域,针对短途运输、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空文旅等低空飞行活动,探索不同运行场景在同一空域飞行机制,建立分级分类的低空非管制空域服务模式。  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短途打“飞的”正成为现实。自贡大力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产业,积极推动开展运营试点示范。今年3月,沃兰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地自贡航空产业园,年底第一架“自贡造”eVTOL有望下线。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举行的“五一赛博潮玩节”。 自贡方特供图预制菜产业成势“盐帮美食”提升文旅市场附加值  日前,“即食豆花”亮相第33届香港美食博览会。“即食豆花”是去年富顺与西华大学合作研发的预制菜产品,今年正式面市。  自贡立足盐帮美食优势,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以“自贡冷吃兔”为代表的冷吃系列,成为外地游客的“美食首选”,去年冷吃兔销售收入超80亿元。在此基础上,自贡规划“1+2+3+ N”预制菜产业布局,即N家企业参与共建一个预制菜产业学院,立足于西南(自贡)食品产业园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大加工、物流基地,着重发展肉兔、肉鸡和川派海鲜三大特色预制菜产业以及火边子牛肉、富顺豆花等具有自贡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按照规划,自贡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预制菜产业聚集区,并在未来3—5年内形成5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依托美食,带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展。富顺县举行第二届啤酒音乐嘉年华,集啤酒文化、音乐盛宴、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吸引消费者近3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500万元;沿滩区打造嘻哈夜市,汇聚沿滩灯文化、盐文化、草文化、酒文化等场景及商品,形成盐帮夜食、夜演、夜宿、夜娱等夜间消费业态。  不仅如此,自贡正择址打造集“全兔宴、肉兔特色小吃、DIY工作室、兔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兔美食文化商业街和文旅小镇,策划“夜间潮购节”,打造购物潮地夜间经济示范点。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30
(周嘉 记者 陈家明 文/图)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富顺再生稻、“龙须淡口”大头菜、长明火边子牛肉3个农产品成功入选。火边子牛肉据了解,此次名录征集旨在通过挖掘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对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的需要,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火边子牛肉是自贡的传统名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非遗”产品、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品牌,以质优味美、片薄如纸、酥香绵长而闻名遐迩,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长明火边子牛肉产品先后被央视《探索与发现》《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韩国KBS电视台等媒体亲临现场拍摄与报道,是自贡传统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美食名片。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5
(林柯  李旭 记者 陈家明 文/图)庆丰收,促和美。9月20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富顺县庆丰收活动在代寺镇举行,展示“农”墨重彩的丰景,分享汗水浇灌的喜悦。活动现场活动现场,随着代寺镇“稻香村舍”的落成揭牌,气氛瞬间被点燃,欢快的音乐,带着农民的热情与活力,是庆祝丰收的喜悦,更是致敬耕耘的礼赞。随后,代寺镇党委负责人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辛勤耕作的农民致以诚挚的祝福,对2024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进行总结及肯定,并对代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作了展望。“筷”乐夹黄豆比赛当天,农民歌手大赛比赛现场也热闹非凡,一段段美妙的旋律充斥耳畔,扣人心弦。此外,“筷”乐夹黄豆比赛、大力士粮食搬运赛、稻田摸鱼赛、乡村拔河争霸赛等一个个充满“乡村气息”的竞赛项目让平日里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为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运动的同时又享受到了丰收带来的喜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4
(孔云 记者 陈家明 文/图)金秋九月,阳光铺洒在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刘家村的绿水青山间。走进这里,一条即将修建完成的崭新水泥硬化路在山间蜿蜒盘旋,新建的山坪塘和蓄水池,与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是贡井区利用以工代赈“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新路子的生动缩影。项目施工现场刘家村村民王敦在即将完工的道路旁收拾好工具,准备返回家中。“以工代赈政策当然好,修村道、山坪塘和蓄水池,不仅不出钱,出了力的还要发工资。”王敦说,有了这些基础设施,村民们平时劳作都方便了许多。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通过“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的赈济模式,吸纳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激发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致富信心。建设镇刘家村是贡井区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的项目之一,今年3月,工程开工建设,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大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获得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本次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410万元,主要新建村组道路、整治山坪塘、新建蓄水池等,预计工期8个月,项目将带动当地群众150余人参与项目建设,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40.4万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90%的项目进度,项目实施以来,不仅带动了我们村老百姓务工增加收入,还改变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风貌,为我们村乡村振兴和建设和美家园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家村党支部书记陈淑容说。项目施工现场刘家村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成果仅仅是贡井坚守“赈”的初心,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的一个缩影。修建蓄水池、整治田埂、拓宽生产道路、实施土地整理……自实施以工代赈以来,一项项通过以工代赈模式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正如期开展。随着以工代赈项目的落地见效,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乡村美、村民富、产业旺,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贡井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以工代赈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今年,全区共实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2个,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政府投资等重点项目领域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12个,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务工66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700余万元。为优化政策执行,贡井区明确了开展分类培训、制定程序样板和注重报酬发放3条工作主线,特别是在项目实施方面,严格把关,从项目审查、实施到验收,每一环节都严格控制,确保每个以工代赈项目都能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贡井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以工代赈“小项目”,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贡井区将继续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围绕产业发展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进一步加速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广大村民能够共享产业增值带来的红利。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4
(刘艺 行晓艺 记者 陈家明 文/图)“注意安全,走这边过。”9月16日,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村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徐仕珂正在引导游客,进行人群分流。青年人才到基层徐仕珂是自贡市文旅局下派到恐龙村的选调生,在日常驻村工作以外,还承担着辖区内方特恐龙王国、恐龙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参与各类景区的隐患排查工作,为镇上文旅发展贡献力量。据悉,大山铺镇现有驻村选调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13人,按照因村派人、因人定村、人岗相适的原则,这13人分别被派到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重点村任职,进行不少于两年的实践锻炼,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提供智力支撑。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0
(曾佳丽 记者 陈家明 文/图)近日,自贡高新区板仓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易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题为“歌颂丰收 分享喜悦”的丰收喜悦分享会,该街道、社区志愿者、村民等40余人参加。分享会现场当天,分享会由农业知识培训、丰收经验分享、趣味合唱等环节组成。村委会负责人首先进行了农业知识的普及和答疑解惑,村民们分享农作物丰收的栽种经验。最后,大家齐唱《丰收歌》表达丰收喜悦。板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丰收节分享会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农耕文化,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加强了彼此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0
(向欢 记者 陈家明 文/图)近日,自贡市大安区组织开展2024年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全区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提升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素养和诚信经营意识。培训现场据了解,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技能教学”模式进行,现场讲解演示了农资监管追溯系统和农资监管追溯专用终端设备的实际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随后,学员通过对仪器设备的现场自主操作,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此外,会议还设置了现场答疑环节,就各生产经营主体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据悉,下一步,大安区将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全面提升监管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大安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19
(记者 行晓艺)“原来古人在秋分前后也有玩灯、赏灯的习俗。”9月5日,参观完自贡中国彩灯博物馆后,成都游客李卓文感叹,自己对彩灯文化的了解增加了不少。  今年4月,中国彩灯博物馆完成升级改造,其中的中国灯文化历史厅、自贡灯会历史厅进行了全新规划设计,并设置了线上线下展览展示。“我们还根据专著《自贡天灯会民俗考》打造了‘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网络展和青少年研学项目,上线以来已有上万人次观众参与。”中国彩灯博物馆馆长黄慧说。  彩灯是自贡四张城市名片之一,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近年来,自贡一方面致力于推动彩灯文化的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另一方面加快彩灯产业发展,探索保护与传承的“共进”之路。  此前,自贡对境内已发现的天灯会遗存遗址进行了环境清理和图文记录,征集到灯碗、灯笼架等珍贵灯史文物23件。目前,中国彩灯博物馆已有藏品4000余件。  被悉心保护的不仅仅是实体文物。2021年,自贡灯会历史调查与课题研究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重点项目支持,中国彩灯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组织专业团队,对自贡及周边地区清代以来的天灯会遗存,开展考古田野调查,发现天灯碑14处26块、灯杆石等天灯会遗存与遗址11处。次年,由中国彩灯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自贡市社科联支持的《自贡天灯会民俗考》专著出版。“该专著弥补了自贡灯史文物田野调查的空白。”自贡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自贡天灯会民俗考》的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国家专利、社科讲座与课程资源等。“我们计划举办‘千年灯文化百场公益巡讲’,加深公众对自贡灯会的起源和历史年代,以及自贡灯文化历史遗存的了解。”该专著作者之一、自贡市彩灯艺术协会主席戴燕灵说。  此外,《品评自贡灯会》《中国灯彩文化与灯彩文化产业》等专著也相继出版,对灯的起源、流变进行梳理,对中国彩灯流派、自贡灯会的艺术特色和工艺等进行了归纳赏析。  自贡还立法保护彩灯文化。10月1日,《自贡市彩灯文化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该条例细化了需要保护的彩灯文化资源,还明确要定期举办自贡灯会,发展彩灯文化产业集群,设立彩灯传统制作技艺代表人制度,支持中国彩灯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等。  灯兴业旺,如今,一个庞大的彩灯产业正在自贡蓬勃生长。据不完全统计,自贡彩灯行业年产值约60亿元,自贡市彩灯企业超过千家,长期从业人员5万余人,为彩灯文化活态传承提供了一片沃土。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19
(孔云 记者 陈家明 文/图)今年以来,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基础、增产能、促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把零散地块变成规模经营的高产田,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支撑。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近日,记者走进五宝镇田坝村看到,农田规矩平整、田间道路宽阔平坦,成片的花生绿波荡漾,焕发着勃勃生机。“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我们的土地都连起了,灌溉、种植都方便,今年我的花生长得特别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田坝村村民兰其刚乐呵呵地说。花生地而在相隔不远的照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一辆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在田间穿梭,轰隆作业,或开沟挖渠、或平整地块,一旁的产业道路和石河堰建设也进行得热火朝天,一幅“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悄然铺展。“目前,我们已经建设田阡与产业道路28公里,灌溉与排水、土地平整工程等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1月底前将全面完工。”五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田间产业道路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宝镇还争取到800余万资金购置农机设备、喷灌设施、气象站、病虫害监测系统等,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并带动30余户种植大户意向性流转,预计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械化水平将提升15%,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率提升30%,带动每亩农田节本增效300元以上,亩均年新增马铃薯等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下一步,五宝镇将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的土地根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把农田变“良田”,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障,让农田真正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13
(李秋玥 记者 陈家明 文/图)9月11日,记者从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在自然资源部日前召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上,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下简称“试点”)作为全川首个案例,入选全国第二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大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2021年,自然资源部批准牛佛镇为四川省20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之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牛佛镇采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千年古镇文化保护开发”模式开展试点工作,针对村庄“空心化”明显、土地利用率不高、耕地碎片化、农用地撂荒现象较为突出、乡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千年古镇文化保护和开发不足等问题,投资约8.5亿元,分三期重点实施22个子项目。牛佛镇坐落于沱江河畔,镇域面积73.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70025亩,试点片区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保护耕地、集约用地、修复生态、优化空间、整合资源”等方面平台作用,结合沱江粮油现代园区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万亩,集中连片整治农田1.6万亩,完善灌排设施,因地制宜实施地力培肥、生态化农田渠系建设、生态化生产道路建设等工程,小田块变身标准稻田和机械化宜耕地。牛佛古镇同时,牛佛镇推行“稻鱼、稻虾、稻蛙”等轮作共生产业发展模式,由公司平台和经济联合社共同开发,建成1000亩水稻核心区、1000亩稻渔示范区、1000亩机耕示范区、600亩农耕研学区、300亩稻蛙孵化区、2000亩稻虾孵化区的“一园六区”示范园区。目前,整治后的土地已全部流转,亩均土地流转收入由每年300至400元增加至每年600至800元,土地流转总体收入达到每年102万元。入驻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合作运营了育秧中心、农机中心、智慧化烘干中心、初加工中心等,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增加村民就业收入近400万元,实现土地效益产值最大化,带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打造新时代丘区“鱼米之乡”。试点期间,牛佛镇还系统推进产业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新建集地域文化、建筑风格、田园风光于一体的18个集中居住区,打造“红旗飘飘·津津乐稻”“拾光漫步·醉美农科”等示范村庄,将贺乐堂、万寿宫、雷公岩摩崖造像、商贸码头等传统文化要素与川剧座唱,牛儿灯等非遗民俗表演、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品等旅游服务要素有机融合,拓宽服务边界,建成3条古镇生活画廊,创立“牛佛五味、自在牛佛”特色品牌,打造以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建筑、传统作坊、传统小吃为特色的沉浸式体验景区。试点实施后,牛佛古镇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以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13
近年来,自贡市自流井区飞龙峡镇丁香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讲党课、搞宣传,兴产业、为群众,勤入户、多联系等方式充分发挥驻村工作力量,助力本村乡村振兴发展。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稻梁产业园、生产道路、生鲜水果冻库、山坪塘整治等产业及相关配套项目资金150余万元,促进村内产业发展。继续推动黄桃、柑橘等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预计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将达30万元。集体经济产业用工优先聘请村内劳动力,鼓励来村投资业主雇佣脱贫群众,促进群众脱贫增收。帮助80余户脱贫群众实施庭院经济,预计增收超过25万元。驻村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党员干部大走访、防范贫监测入户排查等机会对全村900余农户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判落实帮扶措施。制作驻村工作队标识标牌100余块张贴上墙,向全体群众公开驻村工作人员电话,调解群众矛盾纠纷10余次。(供稿:自流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12
(汪梦婧 张君亮 记者 陈家明 文/图)“自从有了积分超市的激励后,我们都努力去赚取积分,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整洁。”9月10日,记者来到自贡市大安区团结镇红星村“积分超市”看到,超市里各类日用商品齐全,依次摆放在柜台上,现场参与兑换的村民们热情高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积分超市据了解,近年来,大安区积极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团结镇红星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将“积分制、清单制”作为核心,以“川善治”村级事务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工具,助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探索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为破解“村上手段少、群众不主动、干事尽花钱”的乡村治理难题,红星村主动发力,由村“两委”带头,构建“支部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群众主动”的联动模式,立足村情民意、因地制宜制定6章26条评分细则,聚焦产业发展、宜居宜业、文明乡风、移风易俗等类别,把遵守村规民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封建迷信等社会良俗,以及收受高价彩礼礼金、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作为加减分项,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红星村党支部副书记游美表示,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平台将村庄各项事务细化为具体的清单项目,并为每个项目设定相应的积分。村民通过完成清单上的任务,比如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文明家庭创建等,就能获得积分,并以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今,村庄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对村庄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12
(孔云 记者 陈家明 文/图)一座座农家小院洁净宜人,一个个乡村产业茁壮成长,一股股文明新风拂面而来……初秋时节,漫步在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一幅村庄洁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诗意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近年来,五宝镇聚焦产业发展、风貌提升等领域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坚持强优势补短板,推动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人居环境风貌进一步改善,村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五宝镇王家村马铃薯轮作花生万亩种植基地产业驱动 “细项目”绽放“美丽经济”“扯花生咯!”近日,一大早,五宝镇王家村马铃薯轮作花生万亩种植基地传来一阵阵吆喝。循声望去,阳光下一簇簇绿油油的花生苗在风中摇曳,村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收花生。“今年核心基地栽种了300余亩花生,亩产60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每斤6元计算,每亩产值约3600元,大概能增收100万元。” 王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彭长明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设和美乡村,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近年来,五宝镇立足“花生+马铃薯”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划布局具备保鲜、育苗、粗加工、精深加工、电商运营等功能分区,构建产品产销一体化服务链条,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00万元。此外,五宝镇坚持以人为本,在联农带农方面狠下功夫,构建14个专合社与广大农户产业联动,采取入股分红、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合作方式,将农户吸纳联结到产业链上,让广大村民充分享受发展的红利,2023年全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8%。“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五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大强村富民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盘活用活村集体资源,不断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切实提升村民收入水平。五宝镇王家村的花生以人为本 “微改造”推动“宜居乡村”粉刷一新的外墙,飞檐翘角的屋顶,修葺平整的院落……走进五宝镇照石村,一个农家小院静静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舒适与便捷。当天,走进小院,工人们正在进行“微田园”改造,和泥、砌砖,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我们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重点打造的中坝小院,目前小院外墙和村民家中的改造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小院的小花园建设,预计9月底能完工。”照石村党支部书记丁朝友告诉记者。老房子焕发出的崭新面貌赢得了村民们的大力称赞,“现在我们村都变了新面貌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站在自家房子前,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每一处建设,我们都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按照花小钱、办大事的思维,以扮靓乡村颜值为切入点,依托现有资源,切实提升打造,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丁朝友说,这是照石村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初衷。如今,徜徉在照石村,犹如在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里行走,村民们正在努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描绘”进画卷中,过上“向往的生活”。五宝镇照石村“人居环境既是农村的‘面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里子’,建设和美乡村,风貌改造势在必行。”五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宝镇规划实施立面改造10000平方米、主题墙绘500平方米,以传统文化、家风家训为主题先期打造2个示范院落,改造完成后,将定期组织传统文化宣讲、讲座,形成别具一格的传统村居一条街。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蒋兵  荣县鼎新镇年产蔬菜5亿斤左右。当前,该镇正遭受持续高温的肆虐。“为了确保4个育苗基地1500多万株花菜、莲花白菜苗迎‘烤’闯过‘生死’关,镇党委抽调10名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骨干,组成‘保苗’先锋队,每天深入育苗基地和菜农一道,为菜苗‘壮腰’。”9月5日,鼎新镇镇长黄静介绍。  笔者顶着酷暑,走进该镇鲤鱼村菜苗育苗基地看到,呈一字形排列的4个育苗大棚里,分别安装有排风系统、喷淋系统、遮阳网罩等,一台带有20多个喷淋嘴的智能化喷淋装置,正缓缓“行走”在苗床上,路过之处,喷出一排水雾,给菜苗淋雨,为大棚保湿。  “这几天补播的种子,多数都‘孔烂’了,发不出芽来,现在又重新补种。一个月前育的苗子,长势好也很壮实,但就是因为高温不敢移栽出去。这样每天都要消耗水肥和降温费,我们很着急呀!”育苗基地负责人胡艾青端起一个莲花白苗盘一边看一边介绍。  “每天24小时观察大棚温度,每天喷水1至3次,每天打开排风系统降温两次,关键阶段,一定要像护佑婴儿一样当好‘保姆’,把苗子保住……”苗床里,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古刚文正在给胡艾青强调关键技术。  据悉,鼎新镇4个育苗基地,分布在鼎新村、老当村、鲤鱼村。1500多万株菜苗中,花菜苗约1000万株、莲花白苗500万株。  黄静介绍,如果不是极端高温天气,这1500多万株菜苗,10天前就已经移栽“落户”到8000亩菜地里了,但这样的天气一根苗子都不敢移栽出去,只好控制生长滞留在大棚里,等待降温后立即移栽出去。目前,该镇党委、政府将采取协调供电、抽水等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千方百计保住基本苗,等待时机移栽,保障菜农收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11
(钟子彦  赵甜  记者 陈家明 文/图)在秋日的暖阳下,位于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南和村的自贡市蓝和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传来阵阵欢快的“咯咯”声,仿佛是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强音。9月5日,记者探访这座现代化的养鸡场,见证了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现代化”养鸡场提起养鸡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味大,脏乱差。但这里虽然有3万多只蛋鸡,却几乎闻不到鸡粪味儿,与传统的养鸡场截然不同,鸡苗在恒温恒湿的舒适环境中健康成长,水帘降温系统确保了鸡舍内四季如春。“我们引进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从供料、供水到排粪的全程自动化管理,不仅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还极大改善了养殖环境,确保了鸡蛋的品质与安全。”养殖场负责人郑兴全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今年8月初新一批鸡苗的引进,养殖场在9月底即将迎来产蛋高峰期,预计产蛋率将稳定在97%以上。而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固定的客源,让鸡蛋的销售毫无后顾之忧。养殖基地负责人郑兴全表示,通过智能化管理,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疾病风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同时也提升了鸡蛋的产量和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蛋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绿色、健康、高效的蛋鸡养殖基地。目前,每天产出的2万多吨鸡蛋都能迅速销往市场,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这段时间,每天生产出来的鸡蛋很快就能运出去,产销两旺,目前销往广州、成都、重庆等地。”负责人陈平说,接下来,养殖场将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鸡苗放至20万只左右。近年来,仙市镇坚持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多领域多维度综合发展乡村经济,回引能人拓宽发展路径,开展技术引进、技能培训,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长,激发全镇群众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09
9月3日,笔者在荣县油茶现代产业园区度佳镇基地看到,郁郁葱葱的油茶树遍布山坡,或红或绿的油茶果点缀在千亩树枝上;农户们穿梭其间,对树根进行除草、护蔸,一串串长势喜人的油茶果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希望。据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林业正高级工程师侯学勇介绍,九月是油茶果油分转化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做好油茶果树的护蔸和抗旱工作,将为一个多月后的丰收提供保障。“除草要做到不伤根、不露根、不伤皮、不伤枝,除根部周围的杂草动作要轻,拉树枝上的藤蔓时注意用手护一下,以免将枝丫破坏影响油茶果的生长……”在油茶果基地,侯学勇仔细查看农户们的护蔸情况,并现场为农户们讲解护蔸的方法要领。油茶果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土壤水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到了九月油分转换期,油茶果对水分的需求则更大。“八九月天气炎热,对果树进行除草护蔸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也有利于减少树根水分的流失。”侯学勇介绍,水分不够,就会阻碍油茶果油脂的生成积累,影响果实含油量,进而造成出油率低。笔者了解到,在油茶基地里,土壤温湿度监测站24小时全天候监控油茶果树的情况。因此,即便在天气炎热的时节,农户们也能十分细致地照顾到果蔬生长。“侯专家很细致,按照他讲的方法进行护蔸,会让果子长得又多又好,收成也更好。”参与护蔸的赵大娘笑着告诉笔者。在茶油产业园展示厅里,笔者看到不仅有介绍茶油产业基地的展板,还摆放着由茶油果制作而成的产品,如可用于烹调的山茶籽油、可护肤的山茶油、可作为清洁剂的香皂。侯学勇向笔者介绍,山茶果虽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用途广泛。油茶果除了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外,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如做成桌椅等家具。而荣县也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油茶果“浑身是宝”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方面,我们通过提高良种使用率,推广油茶生产使用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让油茶果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建立起县、镇、村三级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支油茶技术队伍,为荣县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侯学勇说道。在科学种养的加持下,荣县油茶果的产量、品质都得到了相应提升。据了解,荣县作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长期以来,荣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油茶发展作为振兴山区、兴林富民的产业来抓,坚持“园区带动,辐射推动,三产联动”助力油茶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荣县油茶中心副主任万明焕告诉笔者,去年,油茶在全县19个镇均有分布,全油茶面积19万亩(含四旁),年产总值5亿元,面积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今年,荣县油茶总体面积达20余万亩,预计油茶鲜果产量5万吨以上,预计油茶产值超5.2亿元。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