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千亩沃野,“丰景”无限。五宝镇万亩冬马铃薯迎来收获时节!4月13日一大早,太阳还在山腰,五宝镇五宝村的田地里已热闹起来,村民们换上舒适耐脏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手套,开始一天的劳作。不一会儿,几辆农机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启动发动机。“早上从这块地收起,大家动作快点,眼睛也看仔细,不要有遗漏……”贡井区安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彭长明站在田垄上,一边叮嘱着大家、一边清点记录村民的名字。进入马铃薯收获时节以来,五宝镇的万亩马铃薯地里热火朝天,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机械+人工”的方式,纷纷抢收地里的“金疙瘩”,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现在收获的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品种‘希森4号’,这是我们第一年尝试错峰上市,用4000亩土地提前一个月播种,目前看起来成效很不错。”贡井区安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彭长明说到,今年雨水好,五宝镇目前收获的土豆平均亩产6500斤,由于上市早,发往成都的订单农业均价1.5元/斤,比往年高0.5元/斤。据彭长明介绍,该种植基地和周边农户规模种植的第一批冬马铃薯,已经开始全面机械化收获。“一台马铃薯收获机一天作业下来,可收获马铃薯30亩,第一批4000亩冬马铃薯两个月就能采收完。”彭长明介绍,机械化收获马铃薯可一次完成挖掘、薯土分离作业,一方面破薯损薯的成本比人工低很多,另一方面也大幅度缩短了收获期,有效地缓解了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和农业生产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采收队伍中,罗琼干的十分起劲,分拣、装袋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大袋马铃薯在她的忙碌下就打包好了。罗琼是五宝镇王家村村民,自贡井区安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需要人手时她都能随叫随到。播种、铺膜、除草、施肥、采收……马铃薯种植的每个环节她都十分熟练。“我已经在这里干了十多年了,每天能挣100块钱,加上流转土地,一年能有一万多呢,比自己种地强。”罗琼一边忙活着收拾马铃薯一边说到。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五宝镇充分利用当地秋冬气候特点、红紫砂土特性,通过开展了一系列马铃薯种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马铃薯秋播冬收、冬播春收‘一年收两季’,填补了来年1至4月市场上没有鲜薯供应的空档期,并引进筛选出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口感好、宜鲜销的秋冬马铃薯新品种“希森3号”“希森4号”,此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8
永安镇云龙村地处永安市街南,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3580亩。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村民1101户3536人,其中脱贫户84户192人,截止2023年底,云龙村有60岁以上老人700余人,占比22%。今年以来,云龙村结合“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探索性让集体经济参与养老服务行业,构建起双赢的基层治理格局。创新资源整合,增强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积极引导支持村集体经济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引进专业社工2人、与永安镇卫生院签订医护协议、组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等方式,分片分组提供服务,每个小组配有护理人员、社工人员和保洁人员,切实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坚持个性化服务,开展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等20余项“菜单式”护理服务。同时,按照“先服务,后补贴”的原则,镇社事办每月、区民政局每季度、各相关单位不定期对家庭养老床位实施情况、服务效果进行抽查评价,最终根据抽查结果进行支付补贴。探索结对模式,提升养老服务的幸福指数。鼓励“小老结对”模式,宗旨是孤寡病残有依靠,对重病瘫痪卧床,需要年轻劳动力照顾的,采取由专业社工、卫生院专业人员来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实施医养结合的照顾看护。探索“银龄互助”,宗旨是“我帮你,你帮他,老年朋友是一家”,遵循自愿原则,鼓励同龄或年龄相差不大的老人互助,一般由身体好、年龄相对小的与身体差、年龄较大的结对,分就近结对、志趣相投结对、亲友结对等多种形式。无人结对的老人,则由村组干部、党员结对关爱。开辟多元路径,增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在低于市场价,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依托“道德银行”平台,发布志愿服务需求,有效整合村内留守妇女、健康低龄老年人、返乡人员等闲置劳动力,用无形的公益服务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劳有所获的成就感;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入“道德银行”,参与的志愿者家庭可以共享累计的服务时间。同时,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保障运营可持续性。目前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已带动就业12人,服务老人300余人次,预计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8
“这个是专门放饲料的设备,这个是鸡喝水用的……”4月15日,在大安区何市镇黄桷村正在建设的肉鸡养殖基地内,村党支部书记蒋仁利向笔者介绍村里的肉鸡养殖产业和即将投产的新基地。笔者在现场看到,新基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6栋双层平养全环控鸡舍已拔地而起,现代化的饲养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每栋鸡舍都配备了喷雾机和自动控温设备,安装了物料系统和饮水系统。该村把传统鸡舍改造成密闭环控鸡舍,让肉鸡住上了“楼房”。“以前我们村只有8个鸡棚,面积6000平方米,设备落后。新基地建好后,将拥有12个鸡棚,上下两层,面积达到14000平方米。规模扩大了一倍。预估投产后每年能够达到四十万羽肉鸡的养殖规模。”蒋仁利介绍。笔者了解到,黄桷村位于长滩河肉鸡现代农业园区内,肉鸡养殖一直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此次新建的肉鸡养殖基地是由当地政府和黄桷村经济联合社共同投资,并得到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预计六月正式投产。“鸡苗、饲料、疫苗等都由江苏立华牧业提供,他们将回收全部合格的肉鸡,并有专人定期指导,减少了我们的养殖风险。基地建成后,村里年收入代养费150万元左右。”蒋仁利给笔者算起了账。村民曾晓勇长期在养鸡场工作。他告诉笔者:“在鸡场打工再加上土地流转的费用,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像我这种50多岁的年龄,不用出去打工,在家能挣这么多钱,还是很满意的。”除了肉鸡养殖,村里的柑橘种植也是一大产业。村里有2600亩水果种植基地,爱媛38号、冰糖桔……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村里的水果丰收季。此外,村里还与水果初加工企业合作,将柑橘清洗、分拣、再套上包装后进行销售。目前,柑橘远销外省,每年产量可达375万公斤,年产值1500万元左右。近年来,村里引进大型业主或公司8个,土地流转总面积约3200亩,主要用于柑橘种植、一体化肉鸡养殖、大棚蔬菜基地、水产、林业、苗木、花卉等产业的发展。“流转土地的费用加上在村里就近务工,我们的村民年收入总计420万余元。” 蒋仁利自豪地说道。有了致富产业的加持,黄桷村也美起来了。近年来,全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现有黑化村级主道10.1公里、硬化村组路面8公里、生产道20公里,全村实现硬化路户户通。水、电、气、通讯网络均已全村覆盖,成功实施“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三大行动,全村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7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新建垃圾分类亭18个、垃圾收集点32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5处,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污基本实现零排放。村内建有活动广场5个、旅游公厕2座、长滩河河堤建设及彩色游步道建设8公里,围绕村主干道、河堤、广场等安装路灯300余盏。村民陈尚军告诉笔者:“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晚上村民都爱去沿河游步道散散步,到处路灯都是亮堂堂的,这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站在村里制高处的观景平台上,笔者看到,绿色的田野里,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地穿插其间,红瓦白墙,好一幅乡村和美人居图。(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8
4月11日,在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田铺村5组的农田里,前期播种的向日葵已陆续钻出地面。田垄间,几位村民正忙着破膜浇水。沿滩镇通过统一种植,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减少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周围的村民也可以在这里做一些日常管护,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悉,本次共培育了5亩的向日葵苗,将在一周之后移栽到复合绿道周围,预计将形成400亩左右向日葵观赏带,并在6月左右成熟。届时,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硕大葵花叶与金灿灿的葵花朵相映成趣,微风拂过,淡花飘香,游客可以在花海中漫步、驻足、观赏、拍照,在美丽的自然中惬意徜徉。今年以来,沿滩镇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四季花田·四季果园”模式,以花为媒、以节促旅,推动“花经济”开花结果,持续激活文旅经济,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文旅需求。下一步,沿滩镇将以“农业+旅游”为抓手,立足釜溪河复合绿道生态优势,着力打造有产业支撑、有旅游品位、有乡土风味、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胜地。(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5
松树上结松子不稀奇,松树上长铁皮石斛,相信不少人没有听说过。在位于富顺县琵琶镇青山岭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一棵棵翠绿铁皮石斛正从松树的树干上长出,这就是青山岭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利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的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利用青山岭天然森林资源,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技术,在松树上种植铁皮石斛,这些被捆绑在松树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长出根系后,就在树身上“扎根”,通过吸收树皮上的营养来保证生长,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特别好。基地负责人四川联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古良云介绍,基地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地引进中科金斛1号产业化示范,采取贴树栽培法,利用青山岭林地仿野生种植石斛,不占农田不毁林地,既节约种植空间,又能提高种植面积,同时依附在树上的铁皮石斛主要依靠自身根系吸收树木和空气中的营养,顺应其生物习性,减少人工干预,更接近野生品质,具有胶质多、渣少、多糖含量高等特点,取得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年来,石斛产业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也让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四川联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古良云表示,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下乡,公司和四川农业大学罗敖学教授科研团队合作,利用青山岭丰富的林业资源引进课题组,在青山岭推广林下种植石斛及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今年每亩可采收中药材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万余元,同时还解决了周边农户80余人就业问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1000余亩。目前,通过仿野生技术每年可产药材80吨,种苗2000万株。种苗主要销往云、贵、皖、浙等地,药材则销往成都、上海、广东,下一步准备向深加工发展,增加铁皮石斛的附加值,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5
4月12日,“相约福善·共品春茶”——富顺县福善镇茶叶采摘活动在该镇周安村四合香茶叶基地茶叶初加工厂举行,现场采茶、炒茶、品茶,“茶”香四溢,“茶文化”的气息扑鼻而来。在活动现场,采来的茶叶可以现场进行炒制,喝上一杯自己采摘的绿茶,可以说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用手快速翻炒,揉搓、抖散……炒茶对于63岁的覃仁义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经验丰富的他还是福善镇当地第一批种植茶叶的农民,在上世纪90年代,覃仁义便主动联系从雅安购买了茶树苗,种了四五亩。“当时选择种茶,主要由于是岩区,种粮食的话只够吃,收入很低。”覃仁义回忆,当时自己的土地不种粮食,改种茶树了,还受到一些村民的质疑。“种茶挣得到啥子钱哦,当时都在怀疑我,土地不种红苕、花生、菜籽,还种啥子。”在周围的质疑声中,覃仁义坚持下来,而自己种茶的收入则是最好的回应,从最初春茶最高40元一斤到今年最高110元一斤,种茶的收入越来越高,种茶的面积也越变越大。如今覃仁义的种茶面积扩大到了8亩多,年收益四五万元。“今年家里我们两个人采摘春茶鲜叶收入人均五六百一天,收入是完全够用的。”覃仁义说道。如今,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皆是绿色的茶叶,在阳光下、在雨露中恣意生长,为这个地处富顺县西南的乡镇带来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当天上午,在周安村村民刘祖明的茶园里,迎来了本次活动重要的采摘环节,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冒出嫩绿的新芽,指尖忙碌的采茶人与盎然绿意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乡村春景。不少参加活动的游客在听完讲解和演示采茶手法后,走进茶树丛中跃跃欲试。“我之前在广东打工,是2017年回来的,由于自己年纪也大了,回来也可以照顾家人,当时自己了解到种茶收益也可以,镇政府还免费送茶树苗,所以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3亩。”刘祖明说道,今年自己的春茶鲜叶就卖了一万多元,一年下来自己10多亩茶园管理得好,能有四万多的收入,而且现在党委政府又给了这么多扶持,让自己更有信心把茶种好、管好。福善镇山水条件得天独厚,是优质茶叶适产区。随着种茶带来的好收益,在福善镇茶叶种植面积越来越广,规模也越来越大,岩区变“茶园”,越来越多的农户也纷纷当上了“茶农”的同时。在化解茶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产业转型上,近年来,福善镇积极探索茶产业精品化、品牌化、规模化“三化”同步发展模式,择优选育福选9号、名选131茶叶新品种,成立富顺县四合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青岩春雾”茶叶商标,成功创建县级茶产业园区。截至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亩均产值6000元。此外,福善镇还素有“绿色氧吧”“生态福地”之美誉, 茶叶不仅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在此次采摘活动上,分别就康养文旅建设项目和茶叶产业投资签订了框架协议,以“茶”破题,推动茶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福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县级茶叶园区为依托,聚力“山水福善、生态茶乡”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采取“引进来+深度培育”体验模式,呼天然氧吧、品“青岩春雾”、体农耕文化,力争在2025年实现采茶区、加工区、体验区深度融合发展,有望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5
行走在贡井的田间乡野,一辆辆拖拉机、旋耕机、施肥机、播种机……来回穿梭作业,各式各样颜值高、气质足、功能全的农具活跃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让春耕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儿”。农机“奋蹄”扬起耕种新希望4月9日,一走进桥头镇团结村村委会,便能看见醒目的“团结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牌匾。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余庚友正和农机手徐德兵对一台小型旋耕机进行维修,经过一年的使用,旋耕机刀片有些磨损。“大一点的田地用大型旋耕机,小的土地则比较适合这种小型机器。”余庚友说。在“团结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内,大中型旋耕机5台、收割机1台、植保无人机1台、播种机1台、秸秆还田机1台……各类农机共20余台,总价值100多万元。对于这些农机,余庚友如数家珍。在距离团结村村委会不远的川中川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产业集群“豆玉种业发展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内,农机手杨波正驾驶着一台大型旋耕机在开展作业,只见旋耕机铆足了劲在地里来回松土,一台大型复合播种机紧跟其后,按照预设的行间距和播种深度,匀速地开展玉米机播。“1小时作业3亩没有一点问题,要是地形再平坦宽阔点,每小时可以耕种5亩。”余庚友介绍,村内的600亩宜机化农田,将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大大提高种地效率,还能让种地省时又省力。余庚友介绍,团结村现有人口1824人,但是60%的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导致三分之一的耕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2021年,团结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刀阔斧的整治了340亩撂荒地,不到一年时间,为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现在的团结村早已成为依靠农业机械化等措施蹚出整治撂荒地新路径的成功“标杆”。农机强农奏响振兴小康曲到土豆丰收季节,如果前往贡井区五宝镇万亩马铃薯示范粮油园区,一定能听到不停地马达轰鸣声,一派田间好“丰”景映入眼帘。在这里,一台雷沃中型拖拉机驶过之后,一颗颗偌大的马铃薯便散布在地表,村民们跟在后面忙着采挖、分拣,包装后便以最快的速度销售到全省各地。“一台马铃薯收获机一天作业下来,可收获马铃薯30亩,节约30多个人工。”五宝安捷农机合作社社长彭长明介绍,规模种植的马铃薯收获期较短,仅仅依靠人力劳动不行。“机械化收获不仅缩短了收获期,更有效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下一步发展机播,实现播种、收获双机械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五宝土豆是贡井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区土豆种植总面积达3万亩,总产量达0.95万吨。为实现了补短板、提质量、降成本、增效能,贡井区以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契机,引进土豆生产机械设备42台,实现了土豆种植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智能化,让传统生产实现了规模和品质双提升。今年以来,贡井区以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为目标,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19万KW,全区配套大中型拖拉机5台,拖拉机配套农具79台,耕整地机械3600余台,谷物联合收割机56台,马铃薯收获机12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5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15%。“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农机服务的功能,继续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不断壮大发展全区农机服务队伍,探索出一条集春耕生产,庄稼收割,粮食运输等多元化服务为一身的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之路。”贡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如今的“金戈铁马”,借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春风,贡井沃野里跳跃着科技、发展、振兴的音符,集聚起现代化的新动能,产业发展更旺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供稿: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程洁)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5
(李惠玲 记者 陈家明 文/图)阳光如金,行走在自贡贡井的田间地头,检测土壤、选购农资,农民忙着检修农机设备;送政策、讲技术,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修渠道、筑堤坝,为春耕生产集聚力量……春天的大地,处处展现出盎然的生机。春耕大景目前,贡井区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在适播期内完成春耕播种任务,实现一次播种拿全苗、拿壮苗。预计6月底,除部分适宜晚播作物外,粮食作物播种基本结束,为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保障农资供应 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春播好不好,农资是关键。恰逢春耕备耕、抢占农时的紧要时期,贡井农资市场一派火热。近日,走进成佳镇农资销售门店、摊点,化肥、农药等农资码放得整整齐齐,前来批发购买化肥的村民络绎不绝。“我们店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一般在年初就备好货,储备充足,对所有售卖的产品做好提前备案,群众可以放心购买。”在一家种子门店内,工作人员一边备货一边还为农户介绍适合中晚熟种植的玉米种子品种。“只有吃透产品特点,才能给他们推荐适合的种子。让消费者满意,会提升我们的信誉度,有更多的回头客。”“咱们购买种子时,首先要查看种子的审定编号、四项指标、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生产日期,再看备案手续;购买肥料要仔细查看包装袋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国家标准、备案号;购买农药要用手机扫描包装标签二维码查验产品标准证号、生产许可批准证号及农药登记证号是否一致……”在检查过程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队员们不忘告知前来购买农资的群众注意事项。检查农资“今天来买化肥,就怕买到假肥、假种、假药。”成佳镇徐家村村民周大爷高兴地说,“刚好碰到执法人员来检查,他们为我们把好质量关,让我感到很放心。”为确保春耕生产农资安全供应,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区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安排,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全面巡查检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让群众买到“放心种”、施上“安心肥”、用上“舒心药”。据了解,今年以来,贡井区储备优质水稻种7万公斤,杂交玉米种16万公斤,化肥7800吨,农膜320吨,能满足全区春耕生产所需。科技赋能春耕奏响农业生产“春之歌”“智慧大棚”、植保无人机等多种新型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于今年春耕生产中,田间地头“以机代人”,处处透着“科技范儿”,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让“种田不下地”成为现实。走进位于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的“智慧大棚”,悬挂的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作物生长的重要参数,地上、架子上铺满了高粱秧苗,几位村民正在操作全自动喷灌设备给高粱秧苗浇水,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需要人工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科技赋能春耕全自动播种机以及自动喷灌设备的投用,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能科学控制育苗流程,比一般的露天育苗更好地保温保水,提高出苗率。从2023年“智慧大棚”投用以来,已较2022年传统撒播高粱育秧每亩增产约25公斤。“现在农村劳动力不足,育苗质量偏低,我们通过引进智能大棚育苗,能够做到省种、省工、省肥、节水,达到更好增收的目的。通过试点,效果很好。我们下一步准备拿穴盘育苗,用机械移栽,进一步节省劳动力。”贡井区成佳镇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机械设备,先进技术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法宝。“王技术员,我家的辣椒低叶已经开始黄上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种啊?”“李工,麻烦你看看我家地里的土,这两天玉米能下种了吗?”……这几天,走进农村,站到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到农民虚心求教农业技术人员的场景。入春以来,为切实做好春耕工作,贡井区组织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到户到田到地块,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发育进程,因地制宜提出技术指导意见,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截至目前,共派遣农业技术人员15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80余人次,为全年农业生产再夺丰收“充电蓄能”。农技专家下乡抢农时保春灌 农田畅饮“增产水”一条条水渠,连起了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一渠春水缓缓淌进广袤农田。时下,正值玉米种植季,龙潭镇团山村的村民们正戴着帽子在日头下辛苦地劳作,起垄、打窝、放种、浇水、覆土……大家配合默契,一行行玉米苗逐渐成型,生机勃勃。村民刘大姐早早就来到地里忙着引水浇灌,看着春灌水缓缓流进田里,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对今年的收成也充满了信心。“我今年计划再多种植点辣椒,现在正是春灌的时候,这次春水来的非常及时,接下来,我要按时春播,争取超过去年的产量。”团山村以蔬菜种植为主,村里有陆地蔬菜2000亩,大棚蔬菜600亩。“去年受枯水期降雨量少等因素影响,农户面临着农田水渠引水难、水稻种植灌溉不全面、灌溉抽水设备损坏等问题,所以水源灌溉对春耕特别重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随着春耕生产的深入推进,预计4月下旬,贡井即将迎来春耕用水高峰期,为此,贡井区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今年春灌前,我们就着手维修水利设施、在田间地头清理渠道,协调现有农业生产水源,提升耕种收宜机化作业水平和抗旱保灌能力,为春耕生产备足了水。”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维修水利设施据悉,贡井区共有骨干渠道10余条,担负着11.15余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共检查120余处提灌站,维修机器 42 处、山坪塘 5 口。另一边,在位于桥头镇的四月阳光家庭农场中,53个种植大棚里正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已育秧苗进行灌溉,通过控制田间自动化灌溉设备就能实现精准灌溉,春管效率大幅提升。据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比传统农业节水节肥大约50%-60%,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土地污染,同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正春耕。在贡井,每一寸肥沃的土地,每一个努力耕耘的身影,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勤劳、智慧与希望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正是这片土地无尽魅力的最好诠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2
随着春耕季节的到来,大安区牛佛镇的春耕备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牛佛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试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春耕生产。位于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牛佛镇的红旗村,镇人大代表、红旗村党总支部书记陈立平以实际行动带领着红旗村,实现了春耕生产工作的现代化,让无人驾驶的农机成为春耕翻土的新主力,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范儿”。这些无人驾驶农机配备了先进的无人驾驶系统和智能电控系统,能够按照预设线路自动行驶,确保土壤被均匀压实和平整,为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无人驾驶农机的“人机分离”大大减轻了农机手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作业效率。走进红旗村智慧化育秧中心,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上机器轰鸣,专业化的集中育秧、供秧正逐步实现。据陈立平介绍,智慧化育秧设备每小时可育100亩育苗,每天工作8小时,满足800亩水稻的栽种量,且在良好控制下,种子成活率高达90%,有效节约了育秧成本。牛佛镇人大代表积极行动,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春耕生产,展现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1
4月9日,自贡市大安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彭长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展使命感,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全区“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小华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邹勇、黄维庆出席会议。会议现场会议书面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书面征求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意见建议;通报了2023年度省、市、区乡村振兴先进名单;牛佛镇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委组织部围绕“人才振兴与组织振兴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彭长林指出,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抓实农业农村改革,全力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争取乡村振兴先进区“回头看”考核优秀,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督导考核、工作保障、纪律教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三农”工作始终。有关县级领导;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区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有关区级国企、驻区单位、重点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1
4月8日,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农科村,沿着乡村小道一路前行,只见连片的农业种植地整齐排列,青山绿水间,民居点缀其中,一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幸福图景。大安区牛佛镇农科村地处沱江之滨,三面环水。近年来,农科村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大棚蔬菜种植、农科酒厂等特色产业,对“乡情小院”墙面进行彩绘;铺设青石板路、打造休闲游步道等;沿路栽种花卉,构筑篱笆……如今,该村“颜值”持续提升。行走在农科村乡村小路间,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的民居随处可见,俨然一幅田园山水画。“致青春”“滚铁环”“老鹰抓小鸡”“跳马马儿”等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画绘于青瓦白墙间,让人回忆感瞬间拉满。这些画,不仅美化了周围的环境,还展现出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此外,在三岔路节点处打造的“拾光烟火·醉美农科”等打卡景点,也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无不展示出农科村治理有效的“和美”之景。农科村每天,村民姚定慧都要把自家屋里屋外打扫一遍,保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现在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村里也变得更美了,住在这里就是舒服。”村民姚定慧说。“有了‘面子’,还要有‘里子’。”农科村党总支书记游斌介绍,早在2019年,村里便以“集体经济+公司模式”带动当地绿色生态蔬菜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建有1个产业基地、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集中连片打造绿色生态蔬菜生产基地750亩,产业区内均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管网,农业生产设施设备齐全。农科村如今,在农科村田间地头,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记者采访当天,在绿色生态蔬菜生产基地里,一望无垠的青椒尽收眼底。村民们正挥汗如雨,娴熟地采摘着首批成熟的青椒。“基地里的瓜果蔬菜每年产值可达5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近100万元。去年,我们已与位于大山铺的一家物流公司合作,很快我们村就会成为我市第一个可以自营出口农产品的乡村了。”游斌喜不自禁地说道。除此以外,农科村还不断丰富地域乡土文化。今年农历正月初六晚,趁着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过年,全村人把村委会大院坐了个满满当当,30多桌的坝坝宴让大家乐开了怀。大家聚在一起,欣赏着本村的“明星”自编自演的“村晚”,台上表演的精彩节目让大家享受着难得的团圆时刻。提起那场“村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过年不让放鞭炮了,办一场这样的晚会,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又有了年味儿。”农科村“这也是我们举办的第二届联欢晚会了,节目都是由村民自编自演,演出的节目‘土味’浓,接地气,都是围绕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所作。”游斌告诉记者,那天晚上,村民詹述明等人还现场挥毫泼墨,将书画作品进行义卖,筹得的4000元现金用于保障五保户及其他困难群众的生活起居。近年来,农科村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省级“六无”平安村、大安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该村如今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1
春耕之时,农资产品备受广大农民的关注。近日,自流井区市场监管局结合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春雷”行动,持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加强监督检查,维护春耕生产安全。迅速对全区范围内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相关生产、销售商家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证生产销售、不按标准生产、未经检验合格出厂等质量违法行为。目前,检查化肥生产企业5家,化肥、农膜销售商家12家,自流井区农资产品总体情况向好。规范计量秩序,推进诚信计量建设。严格执行计量法规政策,检查生产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的企业是否配备了与其生产、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器具。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做到诚信计量、守法经营,定期送检计量器具以保证其准确无误。目前,检查农资定量包装商品15批次,计量器具20余台,备案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台。注重宣传引导,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向商家宣传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商家增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依规及时受理农资产品投诉举报,已调解完成农资产品相关投诉5起,确保农民群众在购买农资产品时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迅速回应。(供稿:自流井区市场监管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1
为全力推进沿滩区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及要求,从3月1日起,沿滩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各乡镇街道,整合公安、农业、交通、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在沿滩区沱江、釜溪河及其支流天然水域开展了“百日护渔联合执法行动”。目前“百日护渔联合执法行动”开展反电鱼宣传1次、制作禁捕禁钓标语标牌40个、发送短信6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共出动执法车辆10台次、执法船4艘次、无人机6台次、执法人员80人次,同时各乡镇街道渔政协助巡护人员和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40余人参与禁捕禁钓日常巡护。此次行动采用水上巡航、岸上巡查两种方式开展,重点在非法捕捞的高发水域和陆面集中垂钓区域,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捕捞、违规垂钓行为。在执法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劝离违规游钓人员110余人,清缴地笼网40余条,暂扣鱼竿50余根、取缔“三无船舶”及排筏2只、放生各类鱼虾贝30余斤。三月至六月,气温回暖,是鱼虾繁育季节,也是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行为已发、高发时段。下一步,沿滩区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多方联合执法巡查,加强禁渔期日常管理,开展专项整治,保持高压态势,突出执法重点,结合禁渔禁钓监管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严打非法捕鱼、电鱼、毒鱼和违规垂钓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区禁渔工作顺利推进,为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区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1
当清澈幽静的水库遇上翠绿飘香的茶山,会是哪般旖旎风光?近日,笔者来到荣县保华镇五皇村水韵茶乡现代农业园区,只见漫山遍野的茶树随地形起伏,似一道道茶香四溢的“绿浪”。茶农腰捆竹篮,三五成群,采摘着翠绿的嫩芽,茶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走向茶园更深处,映入眼帘的是被山体环绕、碧波荡漾的小井沟水库,茶山绿水之间更感心旷神怡。据了解,五皇村地处荣县保华镇西部,地处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毗邻小井沟水库,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这里为山地地形,又挨着水库,常被云雾缭绕,温度、湿度、光照都相当适宜,种出来的茶品质很好。”五皇村党委副书记代贵轩说介绍道,农业园以种植优质茗山131为主,生长周期长,能持续收获到10月初,春茶采摘一般于3月初开始进行,采摘的是独芽,摘至清明前结束。产业的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曾经,我们的村民以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后来,在政府和种植带头户的作用下,2003年开始,村民们转型种植茶叶,到2006年形成茶叶产业。”代贵轩说。如今,五皇村茶叶种植户达到上千户,有8650余亩茶田,其中,连片规模茶田3000亩以上。凭借五皇村丰厚的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保华镇将该村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村,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农旅融合,建设环小井沟精品游览路线和“水韵茶乡”旅游目的地,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目前,我们利用蚱蜢石料场整理形成地块条形美观、交通便利、排灌水渠完善的300亩土地,已建成茶树新品种展示园。同时,集展示展览、体验培训为一体的绿茶地理标志展览馆和美丽乡村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保华镇副镇长刘桥表示,该镇以五皇村争创自贡市新时代“盐都乡韵 和美共富”精品示范村为契机,举全镇之力完善“水韵茶乡”功能建设,探索更多体验项目,打响“茶源”“陶源”名片,营造更佳良好的旅游生态。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茶旅生态旅游目的地上,保华镇融合了茶元素与山水元素。譬如,在形似茶叶的“一茶一叶”观景台上,游客能体验小井沟水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临水奇观。此外,游客在茶园沉浸式赏茶、摘茶、制茶和品茶之余,还可以走进移民综合服务中心,感受全村村民为建设小井沟水库,保障全市人民用水,举村搬迁的感人历史。(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代寺镇位于富顺县东部,辖行政村11个、社区2个,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等。该镇为富顺县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已建成中稻+再生稻种植面积3.2万亩、高粱+再生高粱6000亩、稻渔种养示范基地1.2万亩,是全县优质粮食生产大镇,还建成再生稻博物馆、农业主题公园的农文旅观光精品路线,持续擦亮“再生稻之乡”金字招牌。  (记者 行晓艺)正值春耕时节,富顺县代寺镇草茂村村民谢勇来到镇上的智慧育秧中心察看秧苗。“今年计划播种1600亩水稻,用上智慧化育秧,每亩成本比传统育秧节约100元。”谢勇说。  代寺镇地处富顺县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从播种、收获到加工,再到参观研学,该镇已经建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走上由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升级的融合新“稻”路。育秧中心秧苗长势良好。行晓艺 摄  在智慧育秧中心,一盘盘秧盘通过机械传送带有序运送,每小时可产800盘秧苗,全年可培育各类粮食作物秧苗100万盘。“育秧周期可缩短10天,一个种植季能育苗2至3次。”代寺镇党委书记林利说。  科技不光在育秧环节显现。丰光村的稻粱大数据中心,依靠卫星遥感和物联设备,可实时掌握中稻、再生稻的生长情况,进行虫情、水情等监测。  “4月中旬还要大面积推广机插。”谢勇介绍,今年镇上改良了机插技术,将大面积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在春耕插秧时为头季稻机收留出作业走道,走道空行不插秧;收割时不碾压稻桩,留下稻桩蓄留再生稻。  走出智慧育秧中心,林利带着记者来到京东农场·富顺再生稻合作基地。“面前这块300亩的基地,安装了70台物联网设备,可实现‘餐桌溯源’。”京东集团西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富顺再生稻系列米产品在线上平台售卖,创下每斤单价近20元的销售纪录。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离不开人才。去年以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8名博士扎根李子村,持续开展上百个杂交水稻和低镉水稻相关试验,优选出“竹香米”等系列高产高抗、广适应性的中稻—再生稻新品种,提升稻粱品质和品种培育水平。  代寺镇还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去年9月,全国首个再生稻专业博物馆——富顺再生稻博物馆在李子村投用,该镇依托农业主题公园、再生稻博物馆打造农文旅观光精品路线,已累计接待学校、研学团队30余个,游客超4万人。此外,代寺镇还与相关企业签订农耕研学框架协议,流转李子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土地10亩作为农耕实验基地,开展青少年观摩学习和研学活动。  据悉,代寺镇还计划打造消费品工业加工基地,引进再生稻精深加工企业,培育食品加工、中央厨房等企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0
(记者 行晓艺)4月7日,在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水井沟村园村共建基地,全自动化的肉兔养殖生产线上,一排排兔笼整齐排列,投料装置按时自动投料。“这批肉兔有2万余只,再等半个月就能出栏,预计收入约140万元。”水井沟村党总支书记詹伦君说。  水井沟村每年出栏肉兔20余万只,销路一直是村里担心的事。去年5月,沿滩区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班开展“党旗领航·园村共建”示范行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西南(自贡)食品产业园结对共建,为村里解了忧。  在专班的“牵线搭桥”下,水井沟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与园区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模式为园区内的井城厨艺、焱味邱金等企业提供肉兔原材料。不仅如此,水井沟村还与园区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已向园区企业提供劳务用工100余人。詹伦君介绍,依靠“园村共建”,去年水井沟村的集体经济收益达20余万元。  水井沟村“尝鲜”成功,“园区+企业+集体经济+农业”的合作新模式开始在全区推广:联络镇高滩村、新和村已为四川千般就食品有限公司供应50吨鸡蛋;四川千椒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已在瓦市镇新堂村采购菱角菜300吨;园区企业已吸纳黄市镇、王井镇、沿滩镇等周边乡镇就业人员1200人。  沿着“园村共建”思路,新的合作关系还在不断建立。3月18日,由水井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自贡市携手劳务中介公司在园区揭牌;3月26日,九洪乡和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在肉兔、红苕、稻谷等农产品及劳务输出方面开展合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段佳丽 特约通讯员 蒋兵)4月7日,天空飘着小雨,荣州大地一片湿漉,向44.5万吨粮食生产总量目标挺进的春耕现场一片繁忙。为了夺取粮食丰收,无人机也悄悄飞进荣县农业“空域”。这天,植保无人机培训就在荣县旭阳镇举行,主办方是荣县振兴家庭农场联盟、自贡剑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天前,我请无人机帮我防治病虫,一天就搞定了,25块钱一亩,只花了 3000 多元,省时省力还省了药!”荣县河口镇河坝湾村柑橘种植大户万文模,家里种有柑橘120多亩。他介绍,过去对果园防治一次,要请6个人和使用一台电动泵干5天,需要支付人工费6000多元,同时还要浪费防治药物、耽误有效防治时间。  “大家听清楚哈,限制飞行高度是30米,最远飞行距离是2000米,每一次可以携带药水60升,以水稻为例可以防治30亩,大约需要7分钟,加上装药一次3分钟,也就是说防治30亩水稻只需要10分钟。”来自大疆无人机公司的培训教练在实操现场对学员们讲解后,万文模第一个操作着遥控设备让无人机垂直起航了。  实操培训现场,还有来自正紫的、长山的另外5名学员。“一个教练,一次只能带6名学员,培训时间为4天,要先在室内学理论、学法规,签订协议,然后试飞练习,再到果园开展实操,最后还要理论考试,合格的颁发操作证书。”荣县振兴家庭农场联盟、自贡剑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剑华介绍。  据了解,目前,荣县已经有50多架大疆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病虫防治,水稻、高粱、玉米播种,以及播撒颗粒肥料、为水产养殖投料等;去年,仅水稻、水果、高粱等病虫防治面积单次就有3.5万多亩,加上重复防治面积达到12万多亩(次),预计今年将达到20多万亩((次)。植保无人机带来的效果是省时省力、节约成本、适时防治,将成为荣县粮食、水果丰产的得力助手。  据悉,为了方便农民购买,目前,大疆无人机在荣县西干道设置有销售部,自贡剑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代理,并兼顾培训、售后服务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9
自贡荣县是全国40万吨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今年,荣县把粮食总产目标锁定在44.5万吨,如何实现目标?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日前,荣县县委组织部向全县发出了“千名青年党员干部助春耕”的号召,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荣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千名青年党员干部助春耕”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广大党员知农时、做农事、干农活、帮农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党旗在春耕一线高高飘扬。主要开展“三项”工作:开展一次涉农政策宣讲。通过举办田间课堂、蹲点咨询服务等形式,把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讲细致、讲到位,让强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组织一轮助农生产帮扶。动员青年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劳动、话家常,帮助贫困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春耕生产,亲身感受农耕苦乐;解决一批春耕生产难题。广泛摸排群众在春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堵点,建立问题台账,为群众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知农事干农活 新桥镇50名青年党员干部下地助耕近日,50多名荣县新桥镇青年党员干部在该镇负责人的带领下,走出办公室,走进希望的田野帮助村民播种玉米、帮助村民除草挖地准备播种花生、帮助村民给枇杷“穿衣”。虽然不少青年党员干部第一次下地种庄稼,但大家热火朝天地劳动镜头值得珍藏。“幺妹,每个窝窝放3到4颗种子,肥料要放在离种子远一点的窝窝边上,不然,肥料会伤着种子。”24岁的党建办工作人员李义,她与机关党支部书记虞惠霞合作,一个播种一个施肥,虽是第一次干农活,但很快就娴熟起来了。打窝、播种、施肥、覆土、喷洒除草剂、盖膜,通过现场教学后的青年党员们,干得有模有样,各个环节做到了标准。“你们还来帮我铲草挖土,太感谢你们了!”青年党员们在三柏堂村杨秋凤的柑橘林空行地里帮做农活,77岁的杨婆婆感动得眼含泪花。青阳街道青年党员走出机关走进田野 践行好群众路线的第一课堂近日,在荣县青阳街道星星村7组的良种桑园地,一场春耕生产的备耕培训会正在举行,街道的农技专家和村干部为前来参加培训的村民和青年党员详细讲解桑园栽植和管护技术。“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桑树发芽,枝叶生长,需要大量养分,因此,在新梢长出5—10cm时,大家要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100斤和麸肥50斤……”作为当地桑树管护的“田秀才”“土专家”,星星村副主任伍文德正专心致志地为大家做介绍,同时还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玉苗育种、水稻移栽、油菜病虫害防治的“妙招”和“诀窍”。在田间土埂上,青年党员们虚心地向村民请教农耕生产事宜,与村民同劳动、拉家常,从事农业、财政的青年党员还现场向参会的村民宣传良种直补、农机补贴、耕地保护等系列惠农政策,了解当前春耕生产的进展和困难。“我们会全力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全力当好春耕生产的指导员、服务员、技术员,将青春之花投身到火热的田间实践中来。”青年党员干部吴佳新眼神坚定地说。荣县县委组织部介绍,活动期间,县委组织部将结合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加强工作督促,对工作开展不到位、不按要求履职的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及时纠正。据悉,活动期间,各镇(街道)及涉农部门青年党员干部分批次下沉春耕生产一线,进田间参加播种移栽,入茶园帮助采茶抢摘,进菜园协助田间管理。该项活动,在自贡市各区县中属首创。(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蒋兵 张庆麟)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8
当前,正是川南早虾大量上市时节。3月31日下午5点,自贡荣县旭阳镇王序塘村小龙虾养殖大户王波正在虾田忙碌着起虾。收笼、倒虾,一套熟练的动作下来,不一会儿,王波就抱着满满的三框小龙虾上了岸。“从2月中旬开始卖虾,现在已经卖了1万多斤的早虾了。目前,优质虾市场行情均价在20至25元/斤左右,我的90多亩虾田管理得好,小龙虾能够卖个好价钱。”王波说道,起虾后,通过简单分拣,再送到小龙虾收购点销售。荣县是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四川省“鱼米之乡”建设区县。近年来,荣县以“鱼米之乡”建设为契机,加快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建设。像王波一样忙碌的还有荣县长山镇德胜家庭农场农场主张文君。作为荣县长山镇稻鱼、稻虾循环种养示范带头人的张文君早已享受到循环种养殖的红利。“今年养殖了545亩的小龙虾,平均每亩小龙虾产量在560斤左右。等5月早虾收完后,再种上水稻,平均每亩水稻产量在1000斤左右,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稻渔双收’。”张文君说道。荣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光资源丰富,对于渔业发展具备优势。近年来,荣县利用自身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成功探索出“稻渔、稻虾、稻蟹”循环种养新路径,形成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粮经复合新模式。早虾上市季节,忙的不止是小龙虾养殖户,还有荣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服务中心的专家服务团。连日来,身着“荣县农帮帮”红马甲的专家服务团水产专家们奔赴在小龙虾养殖现场,查看小龙虾长势、了解市场行情、并开展技术指导。“小龙虾销售时间从每年的2月初开始持续到7月,这期间专家服务团都会不定期就小龙虾疾病防治、繁养分离等开展技术指导。”养殖业中心水产站站长阳彦林说道。据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建设,去年,荣县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区建设等涉农项目,在荣县东佳镇、新桥镇、正紫镇、度佳镇、古文镇、河口镇新建、整修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新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稻渔经营主体20个;同时,以创建生态虾稻米、鱼稻米等地方特色产品为抓手,积极培育“荣州小龙虾”品牌。预计到2025年,荣县将建成“三园两带”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000公顷,年生产优质稻米产量9万吨、水产品产量3万吨,人均综合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实现“米袋子”“菜篮子”“钱柜子”有机统一。(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丁文君 徐振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7
近日,大安区2024年春季乡村旅游暨三多寨镇梨花风筝季活动完美收官。此次活动以梨花为媒,风筝为线,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领略乡村旅游的无限魅力,感受三多古寨的独特风情。活动期间,三多古寨景区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游客们徜徉在如雪的梨花海洋中,尽享春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品味地道乡村美食的机会,如徐家大葱、轿子蒜头等特色农产品备受游客喜爱。逛梨园“寻礼记”活动让游客们在寻找幸运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梨花仙子汉服游园会更是将游客们带入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幻境,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纸鸢放飞迎新春活动也将天空点缀得五彩斑斓,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游客们纷纷放飞手中的风筝,与蓝天白云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古荔枝树下祈福活动则让游客们在祈福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此外,古梨树认领活动也活动圆满成功。活动期间,游客们纷纷来到现场,认真挑选自己心仪的古梨树,并为其挂牌标记。在认领过程中,游客们不仅了解到了古梨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三多寨镇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古梨树。此次古梨树认领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有了更深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为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通过游客们的参与和关注,古梨树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此次大安区2024年春季乡村旅游暨三多寨镇梨花风筝季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向游客们展示了三多寨镇独特的乡村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进一步提升了三多寨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还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据悉,此次梨花风筝季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第三产业收入约100万余元,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展销收入约60万余元,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约500万余元。未来,三多寨镇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为游客们提供更多优质、多元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欢迎广大游客继续关注和支持三多寨镇的乡村旅游事业,共同见证其繁荣发展,共享乡村旅游的美好成果。(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