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营造干净整洁的镇村面貌。连日来,绵阳市梓潼县双板镇组织镇村干部广泛发动群众,齐心再掀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以实际行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增颜”。“抓”安排部署。双板镇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督促抓、村“两委”干部一线抓、党员群众齐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卫生划段包保责任制,将整治区域划分为若干段,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职责任务,细化整治措施,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现场推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抓实、抓细。“治”重点难点。双板镇紧盯公共区域和卫生死角开展彻底清理,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等多方力量,对公路沿线、各村主干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垃圾堆放点,以及绿化带和路旁杂草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截至目前,全镇开展集中整治8次,共出动车辆20车次,人员300余人次。“重”宣传引导。双板镇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宣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和内容,全力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全力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努力让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下一步,双板镇将持续以“力度不降、干劲不减”的工作激情投身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当中,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激发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努力打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文/图 梓潼县双板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30
(付滔 王建军 摄影报道)近日,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尊恭村乡村振兴数字地图进行了更新,刚启用的尊恭村烘干中心作为第7个集体经济产业点位出现在数字地图上面。值得一提的是,点击数字地图上任意点位,便可弹出其详细的信息介绍、定位导航及合作机构信息,为有关农户和企业提供便利。尊恭村乡村振兴数字地图(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供图)    据悉,尊恭村乡村振兴数字地图除上述“指引”功能外,还集成了“溯源、团购、日记”等其它3个核心功能,上线一年来取得了良好反响,为消费者、游客和外出务工的村民深入了解尊恭村及尊恭产品,提供了直观有效的平台。“家乡越来越好,这种展示很棒”,昵称为娆姐的网友留言到。点位简介、指引功能演示(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供图)    驻村选调生李渊、吉克尼都表示:尊恭村虽盛产优质农产品,有一定的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基础。但依然存在产品体系性、特色性不强,交通条件受限,销售经营模式传统等短板,集体经济产业的做优做强之路仍有提升空间。而我们过去的工作经历及专业知识背景,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短板,这也是我们去年开发乡村振兴数字地图的初衷。绘制数字地图    历时近6个月的开发,两位选调生通过资料查阅、田野调查和现场访谈,系统梳理全村的集体产业、公服设施、组社边界、村社道路及历史文化资源,提炼重点点位图形意向。利用PS和ArcGIS等专业软件绘制形成集尊恭村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集体产业等要素为一体的数字地图底图,进而利用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集成完善了“指引、溯源、团购、日记”等四大核心功能。下一步,尊恭村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将与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形成持续联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地图上能够添加更多的点位、完善更多的功能,为尊恭的振兴事业提供更多支持”尊恭村党总支书记袁世超如是说。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30
(黑宣 记者 严易程 文/图)近日,2024世界建筑节中国盛典(WAF China)在四川古蔺举办,全国甲级旅游民宿——黑水县嘎尔庄园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China年度杰出环境与人居设计奖。  嘎尔庄园嘎尔庄园坐落在达古冰川山脚下,集雪山之美、彩林之秀于一体,房屋依山而上,高低错落的建筑群,给人一种极目云天、绝尘归神之感,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民宿以独特自然景观、产品设计吸引游客,配套云上摄影基地、云上美术馆、红酒体验馆、藏茶博物馆、坐望雪山休闲餐吧、禅修空间等,丰富游客体验。不仅盘活了高半山存量旅游资源,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做足特色文章和生态优势,助力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近年来,黑水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大力培育特色民宿品牌,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和人才培养、完善民宿管理等举措,积极打造好民宿产品和服务标准,提升品牌民宿知名度、美誉度,全县民宿旅游规模效应逐渐凸显,一批高端民宿脱颖而出,农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发展如火如荼。星空下的民宿下一步,黑水县将致力于民宿与生态、文化体验结合,发展“民宿+雪山彩林”“民宿+特色文化”“民宿+户外运动”等融合业态,让游客能“停下来、慢下来、住下来”,享受黑水美食美景,体验黑水特色文化,不断为全域旅游发展拓展新路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30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振职工士气,以更加昂扬奋斗姿态“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跑出任市“加速度”、拼出任市“新高度”。9月28日开江县任市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田园乐跑 礼赞丰收”活动,全镇80余名职工热情参与,用实际行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次“田城乐跑 礼赞丰收”活动充满活力与激情,镇职工沿着稻渔园区产业道奔跑,伴着万亩珍珠蚌和百里稻田,挥舞手中的红旗,挥洒着汗水激情奔跑,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他们用坚定的步伐,丈量着祖国大地,展现出任市镇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本次欢乐跑活动,是一次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在活动中,全体职工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下步,任市镇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于开江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热潮中,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江新篇章贡献任市力量。来源:开江县任市镇人民政府作者:于红(文/图)编辑:王龙兵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9
  (记者 张艳玲)从村口沿着平坦宽敞的战旗路向前,绿树夹道而种,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战旗村广场。广场旁,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居民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一支头戴红帽的考察队围拢在广场一侧的展板前,村民潘秀虹正为他们讲解战旗村首创的基层党建“三问三亮”工作法,这样的考察团潘秀虹一天要接待好几拨。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北角的战旗村并无特殊资源优势,然而,凭着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拼搏精神,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战旗村却屡屡立于时代潮头。6年过去了,战旗村人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他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厚望,用汗水和行动回报总书记的鼓励与期许。俯瞰战旗村。孙浩 摄  一双布鞋寄托深情  因为卖给总书记一双布鞋,赖淑芳成了当地的名人。  “我从十几岁开始当学徒做布鞋,干了一辈子,从没想过唐昌布鞋能这么光荣。”坐在长凳上的赖淑芳停下了手里的活儿,阳光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她回忆,“总书记说,在陕北插队时,老乡就做这种布鞋,穿着很舒服。我想送总书记一双布鞋,没想到他自己掏钱买了一双。”  时间回溯到2018年2月12日上午。为了让总书记更好地了解战旗村的产业发展情况,村里的产业带头人、手工艺人在村游客服务中心一楼旁的“精彩战旗”特色产业在线服务大厅给总书记介绍情况,赖淑芳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我想送给总书记,他笑着说,送不行,他花钱买一双。”赖淑芳知道拗不过总书记,便接过钱问过总书记鞋的码数,麻利地把布鞋装好。  “总书记买唐昌布鞋那是对我们传统手工艺人的尊重和爱护,彰显的是党员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廉洁品德,也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赖淑芳说。  当年唐昌布鞋就卖脱销了,还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主动来跟赖淑芳学习技术,最多时有二十多个人。当地政府也很支持,给予学员无息贷款一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如今,一到假期,很多小娃娃来到战旗村研学,赖淑芳的布鞋工坊也就成了他们的手工课堂。“我想不仅要让那些小娃娃了解这门传统手艺,还要让他们知道这双布鞋背后的故事。”赖淑芳说。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孙浩 摄  一个“火车头”凝聚人心  来到战旗村,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战旗党建馆。虽然规模不大、陈列方式也很朴素,但却点出了战旗村的发展治理“内核”。  这其中,“三问三亮”几个大字最为醒目。所谓“三问”,即问“自己入党为了什么?自己作为党员做了什么?自己作为合格党员示范带动了什么?”“三亮”即“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  说起“三问三亮”发挥的作用,原战旗村党总支委员易奉阳十分有感触。原来,刚进村“两委”班子时,易奉阳负责分管战旗村集中居住小区。原本以为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没想到一上来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小区内私搭乱建、鸡鸭乱蹿,村容村貌整治提上日程后,拆违治乱触碰到不少村民的利益,是个得罪人的活儿。”当时不到30岁的易奉阳天天往村民家里跑,叔叔阿姨叫得亲热,但工作就是推不动。  “碰了一鼻子灰”的易奉阳找到当时的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倒苦水”。高德敏听后倒也不生气,扔下一句“让干部和党员带头拆”便去忙其他事了。易奉阳很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力量,干部和党员行动起来,把房前屋后清理得干干净净,左邻右舍看到,也都不好再说什么,自觉把搭建的棚屋拆除了,堆积多年的杂物一一清理了,小区一下子清爽了。  有了这次经历,易奉阳对基层党组织这个“火车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9年,易奉阳被选派到隔壁的星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希望把战旗村的经验复制出去。2020年,行政村建制调整后,他又被任命为火花村党委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永远都记得总书记到访战旗村时说的话,每次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想想总书记的话总是能激发起我的使命感,干工作更有劲了。”当年那个小伙子已经褪去了青涩,真正成长为村庄的“当家人”、村民的“主心骨”了。  战旗经验在乡间传播的同时,战旗村可没有松懈。如今,战旗村在“三问三亮”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六带头”,即“带头做好自家环境卫生、带头遵守公序良俗、带头学习宣传党的政策、带头顾大局谋长远、带头树立契约精神、带头解放思想创业致富”。自此,战旗村“三问三亮六带头”的基层党建工作法更加完善。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资料图  一面战旗催人奋进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听说战旗村2017年集体经济资产已经有4600万元,村集体收入400多万元,而且村民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有分红的时候,总书记用这8个字表达了充分肯定,并寄语战旗村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如何走在前列,起好示范?2018年底开市的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这个从构思设计到招商运营再到完工开街,全由村集体负责的文旅综合体,汇集了酿酒、榨油、豆瓣、布鞋等战旗传统手工艺,一度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赖淑芳是被邀请入驻的手工艺人之一。鞋铺、加工车间、原材料车间“一条龙”,全都弄得巴巴适适。  好事一件接一件。2019年2月12日,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在战旗村8组落成揭牌。这个省字头的培训学院颇具规模,能同时容纳2000人培训学习,是我国第一家面向全国培养乡村振兴专业实用人才的基地;2019年底,紧邻乡村十八坊的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2020年,战旗村又开动脑筋,将村民闲置的猪圈、柴房、鸡鸭舍、烂水沟等区域利用改造,打造出壹里小吃街,吸引四川各地美食汇聚入驻;2021年,战旗村集体资产破亿元,年收入达到655万元;2022年,战旗村和四川省旅投集团联合打造的天府战旗酒店正式开业运营……  “我特别想告诉总书记村里的变化。2019年和2021年春节前夕,我给总书记写了信,讲述了这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战旗村里的新故事。”说到这里,高德敏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村党支部书记脸上堆满了笑。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总书记一句叮嘱,成为战旗村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不断向前的力量来源。榜样的力量无穷,看那飘飘战旗在成都平原高高扬起,正激励着无数跟随者,朝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大踏步进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通讯员:陈云山 王森平)国庆佳节将至,为确保人民群众平安、舒心过节,五龙镇多举并措扎实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一)强化协调配合。本次大检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节前安全检查工作组织领导,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与五龙市场监管所、五龙交警中队等相关单位联合成立5个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小组,确保检查全面性及专业性,对辖区内道路交通、涉水安全、校园安全等多领域开展全覆盖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二)强化督导检查。结合《五龙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做到“一查多效、边查边改、以查促改”。本次检查中,整治三轮车违规载人、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帽、非法加装等安全违法行为26起,对辖区内中小学、加油站、烟花爆竹、超市、餐饮店等主体进行了安全检查,现场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14个,避免小问题造成大隐患。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开展自查自纠,定期检查并指导整改,保障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三)强化思想教育。在检查过程中以座谈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讲解警示案例,提高各单位及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利用LED显示屏、村村响滚动播放安全警示语,制作并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宣传人次覆盖500余人,切实提高了各行业从业人员整体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齐抓共管良好氛围。下一步,五龙镇将持续规范主体经营行为,举一反三进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优化群众消费环境,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书浩)“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针对我们新招引的大头菜种植项目,看看怎么种、种多少,我们一起来议一议。”近日,在平昌县三十二梁镇柳林村的“村民说事会”现场,村民代表们齐聚一堂,商量该村下半年种植大头菜的具体问题。  “种植的肥料怎么解决?采收后卖到哪儿去?”“需要把辣椒地利用起来吗?”随着柳林村党总支书记孙毅提出下半年种植计划,村民代表们纷纷围绕土地、种子、肥料、销售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商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最佳方案”,决定利用村里的冬闲田、撂荒地等种植50亩大头菜。  “我们通过前期的考察,看到了大头菜种植的前景和市场,然后通过‘村民说事会’来集体决策。”孙毅介绍,目前已经和眉山市的一家制作泡菜的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解决了后续的销售问题,下半年大头菜种植预计收益6万元。  “村民说事会”是近年来平昌为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出干部问事、集中议事、分类办事、定期评事、公开晒事的“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模式,共话产业发展,共谋致富出路。  孙毅说,通过“村民说事会”集体决议,将产业发展作为带动柳林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该村先后引进成立平昌鑫茂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平昌县民辉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年出栏生猪 8000 至 1 万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1万元;引进亿彪肉牛养殖合作社,村集体养殖海福特母牛26头;与两山公司合作,利用储备林项目养殖山地梅花鸡5000只;建立蔬菜订单种植供应基地 100 余亩、粮油基地200余亩,可实现村集体收入近35万元。  “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模式,“说”消了各类矛盾,“说”通了村情民意,“说”兴了产业发展,也“说”宽了致富大道。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县推行,建立了393个“村民说事室”,举行“村民说事会”6000余场次,收集说事议题2万余个,确定说事议题1.5万余个,各类矛盾问题得以有效化解,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6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点哈,你家7人一共分2450元哈。”9月19日上午,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现场将一叠钞票交到村民陈业海手中。陈业海左手拿钱,右手清点起来。“对的!”确认无误后,他高兴地将钞票揣进兜里。曲山镇2024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分红现场  当天,2024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在石椅村村委会广场举行。工作人员向陈业海等全镇9000余名村集体经济成员累计发放分红资金200余万元,人均分红200余元,最多分红村达350元/人。“这是曲山镇包括石椅村在内的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首次实现分红。”北川县委常委、曲山镇党委书记丁猛向记者介绍。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今年以来,曲山镇以石椅村为中心点,辐射带动其他各村优势资源,打破行政村界限,共同创办村集体经济公司——“北川石椅好样子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公司注册了“云上石椅”超级文旅IP,打造“云上石椅”线上文旅消费服务平台,推出“云上石椅”苔子茶、精酿啤酒、山泉水等系列产品,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据介绍,村集体经济公司收益按照“118”分配模式,10%用于扩大再生产,10%用于公益事业,80%分配给全镇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和共同富裕。  2023年,石椅村全体干部群众谋发展、抓产业,全村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人均收入超6万元。今年,石椅村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新修的农旅融合产业道路、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了村子知名度,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未来,石椅村将聚焦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两大方向,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引领群众探索更多贴合实际、长期有效的发展致富路子,多措并举助力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天杰 李科)近年来,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坚持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进一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日前,在该镇红光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道路挡土墙施工作业。据了解,新店镇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5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米宽道路5.6公里、挡土墙2处(1001立方米)、排水沟0.3公里,新建排水管0.08公里,以及相关附属设施,预计2025年3月完工。  “通过组织就近务工,以工代赈项目已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193人参与项目建设,其中,脱贫户、低保户等重点群众36人,项目已发放劳务报酬176万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赵学成说。  近年来,新店镇坚持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重点做好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相融合,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环境宜居建设、乡村产业振兴“三项提升”,让小项目发挥大作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6
近日,开江县任市镇开展“学业务、强本领、促发展——红心党建·每月一讲”(第七期),围绕“三务公开”规范化运行开展培训,切实保障群众对党务、村(居)务、财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党建办、民政、财政所、各村(社区)书记及业务人员等50余人参加学习。 任市镇党委副书记蒋祖仁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指示,强调各村(社区)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镇党建办任琳同志作党务公开知识培训,围绕党务公开内容、形式、时限、程序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讲解,并就村(社区)组织规范挂牌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强调;镇民政尹怀宇同志作村(居)务公开知识培训,解读了《村(居)务公开目录》,梳理总结了村(居)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镇财政所宋亚玲同志作财务公开知识培训,强调要严格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等,确保村级财务信息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公开及时、群众满意。会议要求:一要总结运用好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纪律建设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的保障作用,将指示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二要强化落实好培训知识。要把此次培训的收获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三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到事、落实到人,切实保障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三要常态规范好工作要求。有效促进“三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真正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工作在规范中落实,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推动任市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来源:开江县任市镇人民政府作者:粟梦萍(文/图)编审:王龙兵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懿  清晨6点,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方山水库旁的华华农场负责人陈华与他的团队便已经开始在水边劳作,撒饵、收网……半小时后,随着虾网缓缓升起,一只只体态丰盈、活力四射的基围虾跃然眼前。  “我们这个虾主要销往成都、泸州、内江等地。”近日,陈华告诉笔者,为了确保海虾能在雁江这片土地上生长,他们从海南空运回优质虾苗,还精心建设了淡化池,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帮助虾苗逐步适应淡水环境。此外,日常的水温监测、水质调控等工作也丝毫不敢懈怠,只为给基围虾提供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基围虾在雁江可实现每年两季养殖。我的基地有虾塘20余亩、亩产800~1200斤,预计今年总产量4万斤左右,批发价格在每斤30元左右,收入可观。”陈华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在丰裕镇集合村的雁江区思源家庭农场里,池塘里的增氧机也开启了运作。该农场负责人邓云天正和伙伴们打捞鲜虾。  邓云天告诉笔者,雁江水资源丰富,具有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他曾在湖南、广州、重庆等地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今年,他果断拉上自己的好兄弟回乡创业养殖基围虾。  今年3月,他的家庭农场建成投用,第一批投放了基围虾苗120万尾,第二批80万尾。“要想让淡水池塘实现基围虾养殖,需严格把控好水质、气温、营养和密度等。”  每天凌晨4点,邓云天和伙伴们就起床投喂、巡塘、检测水质……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基围虾茁壮成长,目前第一批虾已经上市,产量近2万斤,第二批虾苗也早已投入池塘中。  “基围虾可以卖到10月底。我们计划明年将养殖面积扩大至70余亩,力争总产量突破8万斤,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这份来自雁江的‘海味’盛宴。”看着一网网肥美的基围虾从池塘中捞起,邓云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雁江区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海虾淡养模式的成功实践无疑为全区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为丰裕镇乃至整个雁江区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春 特约通讯员 张立祥  金秋时节喜丰收,遍地金黄粮满仓。近日,笔者走进平昌县青云镇龙寨村的田野里,一排排摆放在田边的稻草捆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农户们在田间来回穿梭,把水稻秸秆收拾得干干净净,随后又将打捆后的秸秆装上三轮车。  在当地一处生态养殖农场内,工人正将秸秆送入机器。随着打捆机轰鸣不止,“肚子”里的秸秆通过收集装置进行固定、打包,不一会儿,机械尾部就吐出一包包压实的“金蛋”……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秸秆,在这里被“变废为宝”,经过粉碎、封装、发酵等步骤,成为了牛羊养殖饲料。  “前段时间刚收了苞谷秆,现在又在收稻谷秆,我们少个包袱,也可以捡点钱。”村民张术琼高兴地说。  以往,田间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收割后,不少农户便会就近在田间对秸秆进行焚烧,既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又极易引发火灾等事故。  近年来,青云镇积极探索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新模式,全镇设立秸秆回收点8处,力求解决秸秆清理难题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通过“秸秆-养殖-有机肥-有机种植”的闭链循环,推动农作物秸秆从土里来到土里去,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  通过镇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广泛宣传,帮助回收、联系周边养殖场,该镇今年已回收利用玉米、水稻秸秆2700余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5
“省级百强迎国庆,田美任市拼荣光”,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立壮志 拼荣光”决策部署,扛牢农业生产大旗,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9月20日,开江县任市镇召开立拼战果现场观摩学习会,围绕国家现代园区大豆种植情况、小春生产规划情况等方面进行现场交流学习。任市镇在家党政领导班子、相关办(中心)负责同志、各村(社区)书记共计40余人参加。上午8时,与会人员统一从任市镇政府出发,前往竹溪村、荷叶坝村、靖安社区等6个村(社区)现场点位观摩学习,各点位村(社区)书记对大豆生产的“前期规划、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小春生产规划情况作了简要说明。任市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卢宣合指出,此次观摩既是一次“成效检验”,也是一次“战果晾晒”,更是一次“现场教学”。通过现场看、实地听、相互评,直观感受到各村(社区)狠抓农业生产的坚定决心和有力措施,充分展现任市镇党员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卢宣合强调,要全力抓好小春粮油扩面,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充分开发冬闲田、整治撂荒地,大力扩种冬油菜、小麦、马铃薯等粮油作物。要持续做优做强示范引领,坚持优化种植结构,开展单产提升行动,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打造一批“百亩攻关方、千亩示范片”,带动全镇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要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扎实推动小春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小春生产目标任务。下一步,任市镇将精心布局2025年小春生产示范点位,规划稻油千亩示范片4个,稻菜千亩示范片2个,冬闲地小麦百亩攻关方3个,马铃薯规模化种植1000亩,为来年粮油生产实现“开门红”开好局、起好步。来源:开江县任市镇人民政府作者:袁行(文/图)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4
(徐舒晗 向云丰)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坚持党建引领、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紧盯龙泉驿区和美乡村建设任务目标,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乡土实际,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编制《洪安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规划》,推动共建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环境整治,生态优化村庄美走进洪安镇,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林盘院落,郁郁葱葱的田地,清澈的河道蜿蜒而下,村里的小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厕所垃圾回收站一应俱全,村民生活悠闲自在又活力满满。为创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洪安镇全力推进“三大革命”,实施洪高路整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对城乡融合环型道路实施绿化、步道整治,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525户,改造率96%以上,新建聚居点污水收集设施55处,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清理洛带溪等自然河道及主要沟渠16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亩,整治撂荒地200余亩。打造消费场景,乡村旅游产业兴洪安镇大力发展草莓、蔬菜等特色农业,并以此为依托,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围绕“都市田园、乡村公园”总体定位,大力发展林盘经济,打造了“周家梨园”“土门水驿”等新场景、新业态,积极盘活漫香庄园闲置塘堰,打造新雨露营垂钓基地,创新建成“好秾人鹅的假日农场”,实现了农业的横向拓展。成功培育乡村研学、游憩休闲、田园体验等6个特色业态,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16次,红光村、永丰村被列为和美乡村建设先行村,莲花堰林盘获评“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消费场景”,土门水驿果然有鱼、永丰村周家梨园、草莓森林等一三产业融合项目,吸引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乡村与城市功能互融互促、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创新“院落管家”,社区建设治理好洪安镇创新实施“院落管家”,持续优化“村级党委+院落支部+院落管家+院落居民”四级联动体系,积极探索群众参与院落治理、促进产业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加快打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示范院落,切实推动乡村治理由单向管理逐步向多元共治转变。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法治化治理水平,依法依规推进村(社区)机制体制改革,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整合“大联动·微治理”“雪亮工程”等平台系统,加快形成从点到面、联防到户、技防到人的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开展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创建,支持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建立乡村人才库,制定优秀农民回引计划,激活乡村振兴组织引擎。共筑文明村风,文化振兴乡风和洪安镇积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四联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新村民娱乐方式,以地方特色文化带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客家文化、祠堂文化、铁路文化、豆腐文化等洪安特色文化名片,大力开展“乡村小剧场·东进大舞台”“高雅艺术进工厂”“川音大地音乐节”等文化惠民活动20余场,挖掘林盘载体资源,积极引进社会投资主体,打造刘家祠堂、黄花风铃木、“十里菜花”等网红打卡点6处,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明和谐氛围愈加浓厚,为洪安以点带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4
(谢义 姚阳 记者 汤斌 文/图)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评估名单(第二批)的通知》,全国共有257个乡镇通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评估,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蚕桑)榜上有名。东山镇,位于乐至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辖区内有16个村(社区),共4.2万人。蚕桑产业是该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当地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近年来,东山镇围绕县委“123344”总体谋划,抢抓打造“中国桑都”重大战略机遇,以创建“省级三星级农业园区”为契机,以“蚕桑增效、蚕农增收、蚕业增值”三大目标,走好“创新路径、融合发展、整合资源”三大步,纵深推进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东山镇蚕桑产业探索“新”路径  构建全产业链作为蚕桑大镇,传统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的长远发展。为此,该镇创新“园区+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经营方式,推行“大园区、小业主、返租倒包”流转土地模式,种植桑树2万余亩,新建四川红旗丝绸、桑都科技等蚕桑产业基地5个,家庭农场24个,养蚕户年均收入超9万元。乐至现代蚕桑产业园“在产品方面,我们大力发展桑枝菌、桑叶猪、桑叶鸡等农副产品,开发桑葚酒、桑叶茶、蚕丝被等高端延伸产品,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含金量逐步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东山镇党委副书记汪旭表示。此外,东山镇还不断深化“院园合作”,邀请省农科院蚕研所等蚕桑专家到园区实地授课14次,在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桑树品种选育、栽植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引进强桑1号、农桑3号等桑优品种10余种,栽种面积达1.3万亩,极大提升了桑园综合竞争力。村民养蚕做好“融”文章  增强发展后劲 2022年,乐至县东山镇“桑都桑海”景区成功争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一景区的成功创建,让该镇实现了“双3A、两展馆、三园区”的独特优势产业资源。“我们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倾力打造‘中国桑都’核心区。”东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桑枝菌、桑饲料、桑叶茶、现代化养蚕工厂已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年产值将达3.2亿元。为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2023年,该镇以“游桑园、摘桑果、品桑宴、喝桑酒”为主题,举办“桑都桑海·幸福东山”蚕桑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游客8.1万人次,旅游创收285万余元。同时,通过“蚕桑文化高峰论坛”“蚕桑技能大比武”等载体,打响“绿色生态、森林氧吧”的金字招牌,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20余场次,参与人数6500余人,全面提升“蚕业小镇”文化影响力。做好“桑”文章,关键在人才。东山镇积极贯彻落实“帅乡英才”计划,回引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55名优秀人才返乡,通过兴办企业、创办农场、组建合作社等形式,流转土地8300余亩大力发展蚕桑。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蚕药、桑菜、桑粮、桑禽等种养殖基地45个,扶持建成500亩连片蚕桑产业园5个,培育壮大省级示范蚕桑家庭农场2家。文化展示馆内陈列的蚕桑系列特色产品依托“桑”优势  壮大集体经济如何让蚕桑产业发挥出资源优势?东山镇坚持党建赋能,持续探索“村集体入股+企业运作+农民分红”新路径,结合撂荒地整治、蚕桑产业园建设等项目建设,积极招引流转土地业主,努力盘活闲置水库、塘堰、村级阵地等27处,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镇各村(社区)通过“入股分红”“流转承包”“代耕代种”等形式,引进业主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粮油作物种植近1.5万亩,纵深推进粮食作物连片种植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了1800余名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入股分红超60万元,人均劳务增收1200元以上。据东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还融合试点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300万元建设桑叶茶厂和桑枝菌大棚,“龙凤—八角庙—大茅坪”桑枝菌厂(桑茶车间)目前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每村年分红6万元以上,有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化运营。截至目前,东山镇蚕桑栽植面积达1.2万亩,年发放蚕种6780张,产茧量达28.1万公斤,蚕业产值达1520余万元,蚕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达65元/公斤,带动2700余名当地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劳务增收3500元以上,推动全镇GDP提升0.9个百分点。东山镇党委书记李建军表示,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做强技术支撑,打好“生态文化旅游”牌,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产业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涵 文/图  “比赛期间人肯定多。我准备在田里摆放些桌椅,卖烧烤、夜啤酒。”9月22日早上,崇州市村民姚学治的餐厅颇为热闹。一辆装满桌椅等设备的卡车停在店铺后院,三四位工人正忙着卸货。9月24日至29日,四川省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将在崇州市火热举行,作为总决赛主赛场的梁景村已经提前热闹起来。梁景村何以成为今年四川“村BA”总决赛的举办地?记者来到村里寻找答案。梁景小院是梁景村今年6月打造的新消费场景。摸清“家底”做精特色产业  刚到村口,记者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我们村光是酒企就有 11 家,窖池有 2000 口以上,白酒品牌有10多个。”说起“家底”,梁景村党委书记张建军如数家珍。  酒,是梁景村最显著的标签。村内132口百年以上老窖池沿用至今,是川西平原最古老的酒窖池群落;村内酒企白酒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30余年的白酒酿造历史赋予了梁景村不寻常的一面。  2021年,依托白酒酿造的独特资源和成都市“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区位优势,梁景村村“两委”提出打造“天府酒村”,推动整村白酒产业品牌化发展。  梁景村联合村内11家酒企成立天府酒业联盟,整合传统酒窖群落、酿酒工艺车间、生产设施设备等资源,抱团发展。引入上海沛华实业集团,打造沛华·成都崇阳古窖酒业总部项目。该项目除依托崇阳古窖1886清代窖池研发白酒新品种外,还将打造会议中心、白酒酒庄、酒类博物馆、音乐厅等配套设施设备。姚学治老家改建的餐厅后院一角。场景“上新”带动整村发展  依托“天府酒村”建设,更多资源、项目、产业正在向梁景村聚集。  6月,由林盘改建而成的遇见·梁景小院对外营业。这是梁景村内第一家集火锅、咖啡和下午茶于一体的新中式古风特色庭院,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建设运营。该小院投资人陶涛从事乡村产业规划十余年,已在崇州竹艺村、五星村等 7 个乡村投资数个项目。抱着对梁景村发展前景的期待,陶涛已投资近200万元,陆续打造了遇见·梁景小院、遇见·梁景好酒等特色商业项目。  7月,梁景村对外发布投资合作机会清单,涉及精品民宿酒店、乡村总部基地、青年创客驿站等11个项目,“村BA”决赛期间,还将发布第二批投资机会清单。  “我们想以‘天府酒村’品牌为引领,邀请社会各界前来兴业投资,共同建造诗酒特色主题文化村落。”张建军介绍,如今梁景村已顺利引进沛华·崇阳酒窖、诗酒文创博览园、子非·庄语农旅等十余个产业项目投资,内容涵盖白酒产业链、农文旅融合等方面。  今年,在梁景村的主要灌溉河流——铁溪河沿岸,民宿、餐饮、书院、数字乡村运营中心等消费新场景扎堆上新。张建军表示,希望通过铁溪河产业带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整村发展。生活“翻新”日子有滋有味  “客人给我一个餐费标准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记者见到村民姚学治时,他正忙着清点餐具,为晚上预订的桌餐备菜。  姚学治的家位于梁景村核心区——酒街的入口处,被改建成“遇见·梁景好酒”餐饮店后,于两个月前对外营业。“我以房子入股,每年有30%的分红,每个月还有工资,年底还有村集体收入分红。”他把自己的3份收入算得明明白白,“一年十五六万元没问题。”  在梁景村,“天府酒村”建设带来的影响深入到方方面面。年轻人不用出远门,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近几年,梁景村还逐步实施川西林盘整治、梁景村水美乡村等基础设施项目,已新建道路5.4公里,新增1座日处理能力300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集中居住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完成30公里自来水主管网铺设和全村天然气入户,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在村民曹红眼中,梁景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油菜花节、树下音乐会、篮球比赛等接二连三的活动让村里更热闹了。现在,她在离家1公里远的天府酒村书画室里做“图书管理员”,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4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灵山村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强体·服务蓄能”的发展思路,以党建筑牢根基,以产业致富人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党建固基,激活发展动力。支部班子“带”。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吸纳3名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的作用。党员队伍“引”。采取“一名党员挂联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的方式,动员40余名村组干部和党员,与本村重点企业、大型专合社和种植养殖大户结成定点帮扶对子23个,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党建联盟“聚”。创新成立枣林镇茶旅产业党建联盟,对党建联盟区域内的灵山、七里扁、牌坊梁3个村的人、财、物进行统筹使用,助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围绕茶旅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事项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高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专业规划为“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团队实地调研,结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全国“四大书法碑林”、茶产业、水果产业等文旅资源,编制灵山村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五园一带两中心”的产业转型发展空间业态。产业发展为“要”。做优茶叶龙头产业,整合中省资金70万元入股四川遐神云雾茶叶有限公司种植有机茶叶2000余亩,并配套建设10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1座,400平方米茶文化体验中心1座。每年茶产业可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200余人,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4万余元。开放宣传为“媒”。用好“传统村落”名片,打造“胜秀灵山”品牌,为持续扩大市场知名版图,灵山村连续举办3届“枣林镇避暑节暨灵山云雾茶博览会”,获众多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实现“人气”“财气”双丰收。惠民便企,奠定发展后劲。共享发展“红利”。村集体在注重建设集体资产保增收同时,加强集体成员聚合力,近年来村集体为村组退职干部及80岁以上的集体成员缴纳医疗保险,向聚居点居民免费供水,为130户集镇居民免费提供垃圾清扫、转运,以实际行动增强集体成员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切实提高集体成员的幸福指数。厚植营商“沃土”。村党支部书记敢于擦亮诚信招商名片,积极兑现招商承诺,让利企业,落实专人开展“巴中跑团”服务模式,协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生产生活问题,办理9宗设施农用地手续,服务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巴山红色贷”305 万元。亮出服务“实招”。村集体在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将来村多3年、产业发展好、为集体发展作出贡献、集体成员认可的2位业主户籍落户灵山村,让“外来者”成为“自家人”,真真切切,让业主留得住、项目引得进、投资有成效。(供稿:巴州区枣林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0
(李双江 刘春雪 王建军)从闲话家长里短到化解邻里矛盾,从村民议事协商到方针政策宣传……在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深洞村这个小小的“和事亭”里,议事休闲更加便利、纠纷化解更加畅通,干群距离拉近了,矛盾纠纷减少了,邻里关系和谐了。深洞村3社三岔路口位于晏家河绿道旁,周围是人口集居区,多有村民在路口旁的院坝议事休息。深洞村驻村选调生刘春雪、李双江在下社走访时发现,院坝存在遮阴避雨不足、公用座位缺乏等问题。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给群众提供一个更舒适、更优质的场所,两位选调生谋划利用驻村工作经费在路口附近安装一座凉亭,以满足村民需求。和事亭(王建军 摄)    用地性质是否可以安装亭子?亭子规格多大合适?亭子采用什么颜色和材质?……两位选调生多次现场比对测量、外出考察借鉴,并积极征求村两委和村民意见,最终解决了各种问题,敲定了安装亭子的具体方案。为更好地激发亭子的基层治理效能,两位选调生利用了亭子正好位于一棵核桃树和柿子树旁的特性,取“核柿”之音,表“和事”之意,将此亭取名为“和事亭”,并在亭门两侧赋联“核桃叶下以和为贵,柿子树边遇事则安”。这一楹联寓意丰富、朗朗上口,让来往群众记忆犹新。有了这个寓意,村民们在亭内议事时,更会以“和事”为主线,有效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亭子安好后,在亭里议事比以往方便多了,亭子又干净又漂亮,平时大家也都爱在这里休闲纳凉闲聊,真是为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3社徐姓村民如是说道。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后,“和事亭”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将继续发挥有关“协商议事、解决纠纷”的基层治理功能,不断奏响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深洞村基层治理“和谐曲”动听篇章。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蔓君 徐玮 文/图  暑去秋来收获忙,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鲜家坝村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水稻千亩高产片上,收割机与运粮车在金黄的稻田间来回穿梭,交织出一幅崭新的秋日“丰”景图。  今年以来,涪城区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做精农业产业,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激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引擎,书写出“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涪城故事。丰谷镇廻龙沟村藕田产业出精品  “这个水稻品种,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香味浓,确实值得推广。”在近期举行的水稻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上,“奥富优287”出色的综合表现让来观摩的农户赞不绝口。  该区始终坚持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实现品质、品种和品牌提升,聚力打造精品农业。全区培育水稻、小麦等新品种74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8%以上。通过开展“绵品出川”活动,“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等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完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4个,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24万亩,打造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4个,持续提升粮油生产综合效益。丰谷镇廻龙沟村莲藕丰收乡村提颜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该区结合村社“五清”工程,持续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在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上狠下功夫。  通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村庄清洁暨庭院美化行动等,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保持在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该区还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77%,农村公共卫生厕所村占比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覆盖。杨家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增幸福  如何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该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政策引导型、产业带动型、生产服务型、租赁经营型、入股分红型、共建联营型等6种发展模式,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1亿元。  此外,该区全域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省级试点,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纳入“积分制”管理,引导群众运用乡村治理平台开展积分数据收集、汇总及统计等工作,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完成乡村治理平台入驻。该区累计发送村书记公开信1066条,三务公开2782次,村民参与说事592次,各村累计已运用积分兑换商品现金券16042.5元,切实推动家风、村风、民风全面提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郭蒙)“王河镇的领导会‘瞅’,把原来粮站的这片土地‘瞅到手’,既又修学校,又修8层高的职工周转房!”9月12日,剑阁县王河镇居民何桂秀高兴地给笔者比画,眼前正是该镇争取资金1012万元建起的干部职工周转房,解决了80名职工的住宿难题;争取资金1200万元新建的王河镇幼儿园,可容纳6个班180个小朋友入园。她面前不仅高楼陡起,对面百米外的“牌坊街”也正在拔节发展。牌坊街外的南华村是该镇争取资金5526万元建成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一部分,也正是剑阁县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地方。9月20日,全县目光将聚焦于此,共同欢庆。王河镇荣光村和平水库李子园拿奖代补,换取蛙声一片  王河镇公店村种粮大户鲁东平敲锣打鼓给镇上送来锦旗。这缘于早些年,鲁东平无地晒粮,只能将粮食晒在马路上。王河镇了解实情后,以奖代补,给他配套了粮食烘干设备,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鲁东平手里原本流转有土地500多亩,有了政府“撑腰”,鲁东平又开始捡起了撂荒地,在陈家山一口气拓荒80余亩。  近年来,王河镇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公店、平乐、荣光3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新建及整治渠系33.24公里、田间作业道41公里,新建拦河坝5座,整治山坪塘1口,配套建设人行桥板、涵管、沉砂池、消力池等渠系建筑物1939处,安装标识牌和安全警示牌264个。建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该镇在现有园区基础上谋划一条优质粮油产业大环线,利用大环线辐射带动全镇农业发展。设立绿色农业示范区、科技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示范区、三产融合示范区,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龙凤村、荣光村粮油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两处,构建“一环四区三心”的粮油园区发展格局。目前,园区建设面积达3.1万亩,正在争创市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4年来,争取管护资金187.3万元,对金宝李等村特色产业园进行管护,巩固金宝李产业园800亩,新建中药材产业园500亩。招引四川丰狮源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年处理废弃秸秆10万吨、年产青贮饲料6万吨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已建成肉牛养殖场38个,市级肉牛品种冷配改良示范站1个,年冷配1100余头,年出栏肉牛0.5万头、羊1万只。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年存栏1000头肉牛养殖场1个,2023年4月引进500头肉牛养殖场1个。2023年该镇荣光村被规划为县肉牛产业重点村,现正在申报省级肉牛产业发展重点镇。四川盛世华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拿桃换李,盘活一条街  王河镇的那子德,住在场镇的北头庙街31号,有15年个体经营经验的他在斜街上开了一家铺面,经营建材和燃具器材。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夜之间,他的家门口就将建起商贸中心。那子德的供货商杜伟一大早就把最新款的燃气灶“送货上门”。那子德高兴地说:“早前,我的门面‘背’,不敢囤货,现在政府都把‘金饭碗’送到嘴边了,我自然要早备货!”  王河镇商贸街是该镇巧妙经营原国资“苗圃”的20余亩闲置土地给某大型国企用作料场,获得帮助的企业投之以桃,换之以李,助力建设的结果——“礼尚往来”之际,王河镇完成了由苗圃到场镇拓展的“腾笼换鸟”之变。  全镇围绕“一核两翼三轴多点”发展思路,“一核”,即以集镇区为核心,做大做强镇域发展主引擎;“两翼”,即以柘坝、公店为两翼联络乡村、联动集镇;“三轴”,即发展剑盐线、王柘线、王梓线轴线经济;“多点”,即科学布局各类产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园、场镇,推动16个村内外结合、分工协作,塑造镇域经济发展新版图,夯实镇域高质量发展底部基础,做强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民生实事、教育产业、特色水果、工业聚集、秸秆利用、农业园区、肉牛羊产业等文章。剑阁县丰狮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拿未来换今朝,激活一个产业带  位于王河镇的剑阁县持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装饰一新,彰显了王河镇这片热土对企业的吸引力。王河镇党委副书记杨沣一语道破天机:“我们镇距离成绵苍巴高速公路国光互通出口仅1.5公里。”许多企业正是看准了高速路口这个区域优势,在高速公路一开通,企业纷纷前来谋篇布局。  要得富,先修路。在成绵苍巴高速道路建设项目时期,王河镇完成了土地征收629亩、房屋拆除27户、坟墓搬迁153座。有序推进X123县道国光至元山快通建设项目土地房屋等数据采集。成功招引持恒农业在王河镇盘活200余亩猕猴桃园。副镇长母佳奇介绍:“这个园子撂荒后,我们前后花去近100万元,从农户手里流转回来猕猴桃地,还修起了50吨库容的冻库,企业才接手!”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后,今年产销两旺,新修的冻库竟没有用上,果子就已经卖完了。企业负责人说:“这届领导真心为企业办实事,营商环境好!”  目前王河镇成功招引四川启航伟业科技公司发展优质粮油等项目5个,总投资4000余万元。成功回引王河镇籍优秀企业家郑庚生,建设集餐饮、民宿、观光于一体的圆柏树生态农庄。该农庄二期民宿集群项目正按规划有序推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9-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