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亿万农民的深切期盼。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离“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的整省全域成功样本,还需要加力补短板、强弱项。为此,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突出现代便捷、现实可及。要聚焦城乡基础设施“硬差距”和公共服务“软落差”,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不能缺门漏项,还要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接受,做到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在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  要瞄准铸魂强基、以和促美。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适应城乡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建设和美家园。要久久为功推进移风易俗,加大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治理力度,弘扬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乡村社会之“和”、乡村风尚之“美”。  要尊重乡土特色、农民意愿。一方面,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不能把乡村建成“缩小版城镇”。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补短扬长,留住田园乡愁;另一方面,要分类推进,避免“千村一面”。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最重要的是,乡村建设必须坚持为农民建、靠农民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能干的尽量交给农民干,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求好不求快,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让和美乡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亮眼成色。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风)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加快修复,农业绿色产业链条加快打造。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盯方向,稳扎稳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维护好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依据发展新形势、新情况,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引导保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牵涉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更是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着眼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诸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有横向着眼,有纵深推进,从多个方面引导农业绿色发展。今后,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抓好政策落实落细,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农业保险等政策,引导农业绿色发展走得更稳。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流动。农业绿色发展,不是简单的生态层面的“绿色”发展。在资源保育、产地环境、生态修复等维度上,尤其需要科技手段的助力。对于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大科研投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农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产业发展不同,也需要优秀人才的助力。各地要继续培养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持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让绿色人才的智慧助力各地农业绿色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还要打造绿色产业,畅通产业链条,以绿色产业带动提质增效。产业,一头连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头连着地方农业发展转型的方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超过 6.8 万个,近 5 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4%以上。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各地不妨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擦亮产业绿色,畅通生产、加工、消费链条各环节,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以绿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继续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绿色兴农,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03
(彭丹)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落实规划、扎实推进。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就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扎实有力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奋力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新局面。资料图片  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小、散、杂”的特点,且小农户数量众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种植区域化分割。因此,推动产业振兴,要解决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机械化推进的阻碍,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将家庭经营小田合并为适合农场种植大田,统一规划,按需种植。同时以地域农产品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守住农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从种养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居、游、养、娱”为重点,将生态资源、生态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打造集田园风光、山水气息、人文特色、非遗传承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  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拓展农民收入,在保障基本生产性收入、劳务性收入的基础上,可加大针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补贴力度,增加政策性收入;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房屋和林权等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让和挂靠,扩充财产性收入;加大对农民提供技术、市场、资金等支持力度,丰富经营性收入。同时,目标要转向乡村振兴“主力军”,注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青年是产业发展的革新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磅礴动力。无论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还是打造休闲文旅农业、生态农业,都依赖青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开阔视野。通过推动“青年下乡”,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践行艰苦奋斗的劳动实践,让青年大学生怀揣乡村振兴梦,带着专业技能和充足干劲入驻乡野,在田间地头挥锄不辍,用自身汗水浇灌丰实之花,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乡村建设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软件”。一方面,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整治优化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强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农房、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在数字政务、农村电商、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做好相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组织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埋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涵养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达到精神富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着力优化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福祉、改善乡村环境,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 分享: 2024-01-0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贯彻党的二十大,开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初心使命伟大艰巨而光荣。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历史、人民和时代的选择。须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策略与守正创新,效率公平与活力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重大关系。放眼全球,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新天地,中国式现代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践路径更为清晰,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随时保持清醒坚定,不懈推进自我革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次生动深刻的基层调研,一项项接续推进的战略行动,中国式现代化正一步步变作美好现实。经济建设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关键。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有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并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进而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发展新格局,以科技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推进内涵式新增长。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就应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以文化人,肩负新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制度,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解困应变,走向共同富裕就在身边!(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1-0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进行部署。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决守好三农基本盘。  怎样守好三农基本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乎国家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不能以普通商品来对待,更不容有失。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十年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就之一,脱贫攻坚成果能否巩固好、拓展好,直接关系近1亿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须臾不可放松。抓好底线任务,守好三农基本盘,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才有充足底气。资料图片  2023年,我们克服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牢牢守住了两条底线。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内生产受到外部冲击和进口受制于人的风险都在加大;脱贫地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基础薄弱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任务还比较重。  守好三农基本盘,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首先要稳得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只是经济问题,不能只看经济上划算不划算,更要从政治上看、从全局谋,绝不能因为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持续稳中向好,就产生松劲歇脚的心态,要把这些重点任务始终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在稳住的基础上,还要取得新进展。对粮食生产来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居民食物消费观念的变化也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能只满足于不返贫,还要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体制机制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提升产能上,要锚定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目标任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守好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着力提升耕地质量,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优化供给上,要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向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方面,要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织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旦发现返贫,帮扶要做到位。要持续强化既有帮扶措施,不断巩固脱贫基础,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把防返贫的篱笆扎牢靠、根基打扎实。另一方面,要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下足功夫、见到实效,既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不断夯实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也要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和心气,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基础牢,大厦才稳。只有持续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我们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抓紧抓好底线任务,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夯实三农根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务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资料图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三农发展应该怎么看、需要怎么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2024年三农工作进行部署。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形势,既要观眼前之“形”,也要察未来之“势”,既要看到挑战、风险,也要看到有利条件。  总体来看,两个大局的历史性交汇是三农发展面临的最根本的形势。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增多,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临更多挑战。稳住三农基本盘,让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短板、跟上全局现代化的步伐,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的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时代以来,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乡村特色产业活力迸发,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根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赴地方考察时经常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出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有利的条件。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的强大引领力和带动力。综观世界农业强国,都是具备全方位实力的现代化强国,其他方面的优势又对农业农村产生强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的突破、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人才优势的发挥等,都将给三农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底气是农业农村蕴藏的巨大发展潜能。我们有近5亿农村居民是巨大的内需市场,有广袤的乡土大地是创业创新的广阔空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中蕴含着对乡村多种功能、多重价值的再发现,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里孕育着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再发掘,这些都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宝贵财富。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条件越丰富,三农发展的优势就会越凸显。  三农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是有应对变局、开创新局的丰富实践经验。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农村是我国改革的发源地,在克服困难挑战、加快发展方面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形成的“千万工程”经验,为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处理好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借鉴。我们要把这些经验总结好学习好,结合实际运用好,保持历史耐心、坚定前行信心,找准当前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三农的形势,决定了今天的三农工作怎么做;三农将迎来什么形势,取决于我们当前工作的方法和成效。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务实创新的热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新局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马列主义,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再深化,推动来自实践的理论创新,自觉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成功之路。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就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进而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伟业继续推向前进。开国领袖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军事家,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开拓者,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奠基人,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全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是率领人民彻底改变中华命运和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革命建设事业继续在新时代推向前进。毛泽东一生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建立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贡献。走进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也是开国领袖未竟事业。须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高举旗帜开创新时代发展伟业,更应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深入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规律,正确回答历史人民之问、社会实践之问。以高质量发展意志,动真碰硬,精准协同发力,破除障碍,确保全党上下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27
  (程郁 宁夏 殷浩栋)生活质量体现在收入、消费、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获得跨越式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增收渠道明显拓宽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方各部门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农业提质增效、发展乡村产业、引导转移就业、加大补贴支持和增加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比2012年增长140%,年均增长9.15%,分别较人均GDP和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速高1.17个和7.13个百分点,既跑赢了人均GDP增长、更大幅跑赢了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购买力的增强有力支撑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更快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镇居民快1.7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012年的2.88下降为2022年的2.45。  从收入结构看,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明显拓宽,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12年的37.23%提高到了2022年的41.97%。支农惠农补贴力度的加大、社会保障网的织密织牢以及家庭成员带回收入的增加,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7.18%提高到2022年的20.88%。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各类农村资产逐步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97%提高到2022年的2.53%。相应地,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的占比从2012年43.63%下降为2022年的34.63%。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商业物流服务体系的持续完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632元,比2012年增长149.47%,年均增长9.57%,年均增速较城镇居民快3.6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倍差从2012年的2.57缩小到2022年的1.83。  农村居民消费日益多样化,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转变。以食品消费为代表的生存性消费占比显著下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5.9%降低到2022年的33.0%,标志着农村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逐步提高。食物消费中体现生活水平改善的动物性产品消费量显著增加,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品消费量分别为33.7千克、13.1千克、8.4千克和10.7千克,较2012年分别增长61.24%、122.03%、58.49%和98.15%。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促进农村消费政策的接续推进,激活农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了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需要。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提高,并呈现提档升级特征,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显著提升。2022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32.4辆、移动电话266.9部、冰箱103.9台、洗衣机96.8台和空调92.2台,较2012年分别增长390.91%、34.93%、54.38%、44.05%和262.99%。  农村居民发展性、享受性和服务性消费较基本生活消费更快增长,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更加丰富、更有品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支出分别为3503元、2230元、1632元和1683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53.66%、211.02%、191.43%和148.6%,分别较食品衣着支出增速高67.79个、125.15个、105.56个和62.73个百分点;2022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6358元,较2012年增长154.78%,较食品衣着支出增速高68.91个百分点。  农村生活环境全方位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农村生活环境的全方位改善有力保障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力投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农村居民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农村居民正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信普遍服务等民生工程项目,农村路网连通、供电保障和网络普及明显改善,为农村居民多渠道增收和过上现代化生活创造了条件。截至2022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53.14万公里,十年间增长85.3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比例分别达到99.9%和99.8%,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56个和13.52个百分点,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率达89.3%,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持续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8%和99.7%。  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有力保障了农村居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用电需要。全面实现农村边远地区电网覆盖,彻底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精准升级农村电网,2022年农村电力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3%,较2012年提高0.044%,户均停电时间从2012年的14.16小时下降为2022年的10.22小时,农户家庭用电和农村生产用电得到更加稳定的保障。  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网络覆盖越来越广、资费越来越低、网速越来越快,农村居民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2022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9%,较2012年增长38.2%,行政村通宽带比例从2012年的87.9%增长至100%,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76亿户,较2012年增长331.4%。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直播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造了机遇。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11.05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4.3倍。  农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农村居民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居住品质有提升。“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建成266万套安置住房,实现960万人乔迁新居,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历史性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住宅混合结构以上面积占比从2012年的64.17%,提高到了2022年的77.45%。2020年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8平方米,较2010年增加15.1平方米。  大力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累计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逐年提高,2022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较2012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持续向好。2022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较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较2012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保障水平。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23年的640元。特别是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整合并轨后,农村居民医保药品和就医定点医院数量、医保报销比例获得更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看病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农村居民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5人、卫生机构床位6.25张,分别比2012年增加3.14人和3.14张,与城市的差距分别比2012年缩小1.48人和2.36张;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6.6/10万、5.7‰和8‰,分别较2012年下降35.16%、54.03%和50.62%。  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改变了农村幼儿上不了、上不起幼儿园的状况。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农村幼儿园1241.94亿元,较2012年增长295.12%;农村幼儿园共有98518所,比2012年增长56.2%,其中农村教育部门办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共82359所,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83.6%,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  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农村义务教育55578.21亿元,较2012年增长6.76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每百人拥有的数字终端设备和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分别到达20.78台和3.71间,较2013年分别增长1.68倍和3.84倍。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76.01%,比2012年增长35.29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的学生达到3.5亿人次,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并轨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与城镇居民同步提升,农村老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从73元提高到了205元。农村机构与互助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加快建立,越来越多的村建立起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互助社等养老服务设施,农村老人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护。2022年全国共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2万个,较2015年增长13.5倍。  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居民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均得到实质性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各方面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农村要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还需长期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仍须持续加力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等短板。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村居民生活的全面持续改善。(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7
(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成员: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省委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将其纳入现代化四川建设总体布局进行系统谋划,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就“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成都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基础、现实有需求、群众有期盼,理应以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积极探索,率先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服务国家全局、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成都特色的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战略思维➡城乡融合谋深谋实从重大意义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民生。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不能一面有繁荣的城市,一面却是落后甚至衰落的乡村,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空间承载难以为继等现实难题,传统的产业规模集聚和开发区建设模式边际效益递减,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注重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全面提升乡村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充分释放农村产权权能和资源要素价值,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从发展基础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近年来,成都先后开展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工作,相继形成农业共营制、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等一批改革成果,为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成都作为全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肩负着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我们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协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必须勇挑重担、率先探索,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从现实作用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成都平原沃野千里,造就了田在城中、城田相融的最美底色,农业大地艺术景观不断涌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田园印象加快形成,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相得益彰、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逐步呈现。但当前成都还有427万农村常住人口,进城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有近300万,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丘陵山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品质不高问题仍然突出。但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够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科学方法➡城乡融合提速提效处理好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注重改革关联性、发展协同性、政策集成性。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聚焦提升能级、拓展空间、优化品质、壮大产业等方面,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农民增收等短板弱项集中攻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积极稳妥把握改革步骤、建设时序和发展节奏。围绕破解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和解决办法,确保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围绕“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格局。处理好面向引导与因地制宜的关系。深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要求、科学内涵和客观规律,找到发挥比较优势的具体路径和科学方法,加快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政策创新体系、项目推进体系、监测评价体系。注重体现区域特色、阶段特征和乡土味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发展基础和乡村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进度可以有先有后,不追求整齐划一,更要防止千篇一律,构建形成各展其长、各美其美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建立国资国企主导、国际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片区开发模式,尽快把规划转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遵循商业化逻辑,定期发布城乡融合机会清单,以重大项目集群建设为抓手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形成兼顾公共性和经济性的市场化投资建设模式。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守住底线的关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扭住畅通市场循环、统一政策制度、统筹规划布局、增强价值链接等关键,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以改革办法突破发展瓶颈、以发展成效巩固改革成果,既破旧立新又守正创新。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守住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整体稳健。实干精神➡城乡融合见行见效“大城市带大农村”是成都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着眼城乡融合、共富共美,努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千方百计做强县城,支持郊区新城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布局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突出的工业集中区、商业集聚区,打造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核心承载地。千方百计做优中心镇,谋划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商贸强镇,更好分担县城功能、联结城乡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做美乡村,分类打造一批特色功能村,串点成线建设23条美丽乡村特色风貌精品线路,连片成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在挖潜力、提质效上用功着力。深化建圈强链,按链式配套关系细分城乡产业协作环节,绘制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全景图谱,优化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产业融合、主体共生的产业生态;突出功能拓展,加快发展县城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推动更多冷链仓储、乡村物流、精深加工向中心镇布局,促进乡村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深度融合;深化固本开新,完善县镇村商贸节点、商业网络、物流体系,支持全国性农产品集散中心拓展价格形成、科技交流、对外贸易等功能,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和网络新零售等销售模式。在兴人才、聚合力上用功着力。拓宽视野引才聚才,建立人才入乡促进机制,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人才等返乡下乡创业;搭台铺路育才用才,创设乡村首席运营师制度,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突出抓好农业生产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等实用人才培训;创优生态爱才留才,加快建立完善常态化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市、区(市)县两级人才目录配套体系,妥善解决好异地安居、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在增底蕴、扬新风上用功着力。突出“文脉涵润”,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快建设一批蜀锦蜀绣、川剧艺术等乡村非遗传习所和传统工艺聚集区,重现川西平原人文风情与乡愁记忆;突出“文明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风焕发新气象;突出“文化创造”,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一县一品牌、一镇一亮点、一村一特色”建设,探索“林盘+”“绿道+”“公园+”“园区+”等运营模式创新;统筹城乡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促进农村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在塑形态、优格局上用功着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建立万园相连、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划定场镇单元、村级单元、特别地区单元,加快编制34个和美乡村重点片区规划,推动先行村、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应编尽编;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东部城区—郊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社区”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乡村振兴走廊+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大地景观再造工程,系统推进乡村景观小品微改造、精提升,持续开展乡村水岸绿道、旅游道路美化提升,充分展示天府乡村诗意栖居的独特魅力。在保安全、促善治上用功着力。坚持党建引领,大力选培“乡村治理头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健全强村带弱村、社区带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智慧赋能,推动智慧蓉城建设向基层延伸,全面推广应用“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丰富完善城乡场景建设规划、管理、推广,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守牢安全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防范化解地质灾害、危化品、自建房等领域风险隐患,提升城乡安全韧性水平。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27
(王元聪 刘雁鸣)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及“农民主体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并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实际,要走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化新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基于农民主体性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联性与耦合度,成都在以县域空间单元为重要突破口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物质提升与精神塑造“三个相统一”。资料图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分隔到城乡统筹、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嬗变。在此期间,成都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城乡发展规划理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和松动,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仍突出,仍面临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等问题。一方面,政府作为城乡融合实践的制度供给主体,对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提炼过往城乡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推动理论创新,以更加全面、辩证、长远的智慧做好顶层设计,增强城乡融合发展诸多政策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联动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体性。现实实践是变化且多彩的,不可能存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能够完全概括并指导一切实践,因此需要实践主体自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实践命题。城乡融合发展中,相较于城市发展,乡土社会呈现的熟人社会、“礼俗”力量等传统秩序、法治意识薄弱等显著特征使乡村发展面临更多的复杂性、变化性与挑战性。作为在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农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地域单元的熟悉程度,比政府部门调研掌握的乡情村情民情更多更全更细,农民往往能在乡村发展中发现政务工作者不能发现的问题,并能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政府尚无力解决的发展办法。概言之,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因此,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再突破,必须既坚持政府在顶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并兼顾农民主体作用强化,实现政府有为与农民有力相统一。制度赋权+技术赋能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受其参与意愿及其参与能力的影响。通过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相结合,提高农民参与机会与参与能力,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民参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与制度,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话语权。既有的基层治理实践中存在严重的“代理角色”错位问题,存在重视上级文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下达和执行,而对农民的诉求和利益关注度弱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为增强农民的主体性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必须以制度政策保障农民表达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渠道,打通农民自下而上的反馈枢纽,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体而言,既要坚持“问计于民”,在基层治理规则制定、考核评价与监督管理等环节应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又要完善村民议事会等农村社会组织,以增加农民对政策的反向影响力,进而强化农民话语权的主体意识。利用新技术赋能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参与乡村建设能力。当前乡村治理程序的复杂性导致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缺位。如村委会选举若遇农忙季节,农民往往选择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是行使选举权利,使得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在现代化背景下,数字治理乡村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囿于农民自身资本禀赋较低,加之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加剧,导致数字技术无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应有的效能,反而产生了较大的“数字鸿沟”。因此,亟须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优化乡村治理的技术手段,既提升在村农民的参与能力,也吸收外出农民参与本村事务。具体而言,一是简化技术使用,提高在村农民参与能力。成都可以充分利用富集的科技资源能力,打造便于老年群体简易操作的线上交流平台,提升农村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政策制定、监督等的能力禀赋;二是利用新媒体数据丰富农民工参与本村事务的方式与渠道。相较于在村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既对本村村庄足够了解,也在城市工作中拓展了自身的现代化能力,如能提高这部分人群在乡村发展中的积极性,将助益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简言之,通过制度赋权与技术增能相统一,不仅提高农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也能提高城乡融合政策的治理效能,进而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取得新突破。物质提升+精神塑造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基础上的不平衡,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不充分。现代化生产生活理念薄弱,会制约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参与意愿与发展能力。基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成都城乡融合以片区规划引领乡村现代化,通过放大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的辐射带动效益,实现了公共资源精准投放和市场要素高效配置,驱动了成都周边乡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生活内涵的系统性变革。这些变化虽然增加了部分农民物质上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但对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改造效果略显不足。在城乡融合新发展阶段下,距离中心镇村较远的农村,因地理位置偏远而难以获得城市的“辐射效益”,面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因此,成都未来增加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要着重关注农村物质基础的发展,也要注重对农民精神观念的更新再造。利用外部“输血”,加大对农村的物质供给力度。在教育、医疗、政策等供给上给予更大支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发展层次相异的村庄利益共同体,发挥“强村”带动“弱村”的传帮带效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补足发展短板,能够提升农民对乡村发展的信心,相应能更加主动参与到乡村发展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主体性意识。从现状看,由于视野、认知和知识等局限,不少农民对中央政策并不知晓甚至从未了解。因此,通过打造政策宣传“播种机”与村庄发展典型“推广器”,使党的政策能够真正抵达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增强农民主体性。同时,尤其要注意创新宣传形式,在保证政策内核精神的前提下以“大众化”语言取代“理论化”表述,以农民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进行宣传与教育。比如,可利用四川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表演,用川剧的形式将党的政策或者典型村庄发展案例进行再创作,通过“川剧”下乡或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传播,这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农民对国家发展政策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其精神观念,增强其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作者:王元聪,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雁鸣,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助理,四川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喜庆)据有关媒体报道,12月初,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创业兴乡培育计划启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而此前,一个旨在为乡村培养经营性人才的“乡村CEO计划”已在全国多个试点地区进行。近年来,“乡村CEO”这个词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理人出现,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繁荣景象。  乡村振兴成效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引入和培养造就更多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乡村 CEO”,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前乡村管理和经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总体呈现出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但也存 在 着 一 些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如“乡村 CEO”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储备不足、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等。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待在农村,而农村现有“土专家”“田秀才”的带动作用又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乡村振兴要实现长远发展,引进和培育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乡村CEO”势在必行。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托农村讲堂、农技推广机构等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培养“乡村CEO”;要促进管理和经营人才有序向乡村流动,组织“乡村 CEO”送技术进村社、送服务进田间,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石;同时,还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乡村CEO”引进和培养的政策,通过多种扶持方式,对传播先进技术、带动群众致富的实用人才予以适当奖励,鼓励“乡村CEO”通过示范引导,带动村民共富,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小龙)最近,“土特产”再度成为一个热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地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建和续建近百个优势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助推休闲农业恢复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资料图片: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一处果园,果农在搬运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土特产的概念既熟悉又亲切。狭义的土特产指的是本土特色产品。一方面,它接地气、有特色、够实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好东西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土特产的生产加工方式比较传统,包装销售方法往往比较粗糙,在许多人心中,它“进得了厨房”却“上不了厅堂”。广义的土特产不仅指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更是在时代条件下被赋予新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它蕴含着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建成产业集群等多重丰富含义,对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几个重要增量。一是始终把增强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土特产只能因“土”而惠、因“特”而优,不能因“土”而陋、因“特”而俗。二是要在增加技术含量上下功夫。努力推动科技惠农下乡,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作用,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农产品研发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助力。三是以积极心态着力提高市场流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经济形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土特产要扎根实体经济的深厚土壤,踏上数字经济的快速跑道,依托互联网“出乡关”“走四方”“闯世界”。同时应当厚植品牌意识,培养讲故事的能力和营销的方法手段,打造更多“出圈”的爆款,把流量的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  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只有琢磨透土特产的科学蕴意、深刻逻辑和丰富内涵,做到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才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27
●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陈井安 钟鑫)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思路。这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四川落地的战略谋划,也是符合四川发展实际、契合四川发展规律的科学之举。资料图片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为我们写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指明了科学路径。县城地处“城尾乡头”,农民进城,县城是第一站,对城乡融合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其中一端,就是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把县城建强,提高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城乡资源的整合和互通,推动全面、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县域是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单位,具有相对完整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协调资源。同时,国家城乡融合政策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层面,而县级行政区域正好可以成为这一政策实施的基本单元。二是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通过整合优化,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发挥。县域内有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通过县域的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社会的共同发展。三是县城产业承载乡村产业振兴,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重点在于县域经济。县城综合承载力的核心因素是产业,其特色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需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还可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抓好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的乡村全面振兴”。四川有183个县(市、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等特征。以县城为支点、以县域为辐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打破城乡分割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步子更稳,更具现实可行性。总的来说,城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互促共进关系,从本质上讲,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从战略整合角度看,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翼。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强调在农业、经济多元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注重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以人为本,有着包容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涵盖城市建设、规划和居民服务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该战略的智能化、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有机的补充和互动关系。二是从协同推进角度看,协调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带动城镇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向乡村延伸,从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既能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也能更好地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引回来”的关系,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会不断地为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让市民化的农村居民高质量地融入城镇。三是从全面发展角度看,城乡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为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旨在使农业经济不再是唯一支柱,而是实现多元化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则需要城市吸引和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城市的经济结构更加先进和创新。这两大战略的协同推进有助于形成以县城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协调,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使得城市和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四是从政策协同角度看,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需要在政策层面实现制度的协同。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政策框架,确保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协同,避免因为单一政策而引发的不协调和矛盾。只有政策的协同推进,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同时,政策协同还涉及财政和投资的有机结合。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确保财政资金和投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城乡融合的全局,促使城乡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推动城乡融合战略的各项目标实现。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  四川地域广阔、地理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有差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农业农村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多方面考虑,但增加农民收入则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在我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核心任务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加速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城乡融合下经济差距应有序有效缩小。这可以通过城市的经济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而收窄直至弥合城乡经济发展的鸿沟。城乡融合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不再仅仅依赖传统农业,而是逐步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性发展是关键。城乡融合应使城乡基础设施水平逐步趋同,确保农村也能享有与城市相似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此外,城乡融合还能促进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均衡性,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三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均等化是重点。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和社会保障问题,可以提高其在城市的就业地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促进县域产业升级,提高县域的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双向奔赴”,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增进农村农民的获得感。四是城乡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弥合剂。城乡融合有助于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的交流与融合,拉近彼此间在文化领域的距离。通过提升农村的社会服务水平,包括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可以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融合的重中之重。城乡要素流动的核心在于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流动,这不仅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内在机理,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一是重点完善产权制度,保障经济发展。完善产权制度有助于明确资源的归属和使用权,从而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有效降低资源利用的不经济性。清晰的产权制度还能激发资源的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完善产权制度有助于激发农民更积极地参与生产,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二是以市场化手段配置要素,促进资源优化。市场化配置要素能够使资源在市场的自由交换中找到最优的配置,提高城乡各类要素的利用效率,推动城乡资源的协同发展。市场化配置要素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更灵活、高效的配置,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为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市场化配置要素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各类要素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提升,促使要素实现最佳匹配。三是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城乡共赢。完善产权制度需要关注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通过土地流转、确权登记等手段,使农民能够更明确地享有土地产权,推动农村土地的更有效利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有助于使土地资源更加灵活地流动,满足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求。(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5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邓也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资料图片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既是我国的产粮宝地,又是我国的战略腹地,理应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的条件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四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创26年来新高,生猪出栏、油菜籽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1位。作为西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四川乡村地域广袤、农业资源多样、农村劳动力丰富,在全国农业版图中举足轻重,必须扛起保地稳粮政治责任,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必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立健全撂荒地动态清零机制,坚持粮食生产首保粮食播面,制定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确保动态清零,同时持续推进种植园地优化改造,严格实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藏粮于技主攻单产提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快组建天府万安种业实验室,大力实施科技到田,常态化开展专家团队包片技术指导、农技人员包作物示范推广,全力建设立足四川、面向西南的粮食高产“样板区”。立足四川省情农情科学布局提高种粮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粮经复合、粮经统筹,推广间作套种、轮作和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推进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多措并举提高种粮效益。  猪粮安天下。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第一要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服务国家大局、助力端牢中国饭碗,还是满足自身需要,四川有责任、有能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在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川猪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刚刚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总结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成绩经验,深入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抓法打法,对于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准确把握好履行好使命职责、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提升、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资料图片  一年来,我们须臾不忘粮食安全,应对极端天气救灾减损,狠抓单产提升以丰补歉,全年粮食产量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针对稳定提升大豆产能这一类难点问题,全环节统筹谋划,全链条协同推动,用系统观念和多元举措攻下难关、破解难题。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更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思路打法更明确,乡村更加和美,农民腰包更鼓,三农底线守得稳,乡村振兴有新进展,不断夯实的三农基本盘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  即将到来的新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之于全局的意义特殊而重大!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条工作主线,着力推进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和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这两大板块工作,把老本行抓出新增量,把总目标落到具体处,切切实实把中央赋予的职责任务履行好,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稳扎稳打,坚持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水平。  农业生产,重心为粮食安全。口粮和玉米要稳住面积,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再挖潜力,在此基础上,重点是下一番狠功夫来抓大面积单产提升这项头号工程。大豆油料要继续提产能,既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要鼓足迎难而上的劲头,一年接一年抓下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关系粮食安全,关乎强农建设,要把这件事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主动作为,把各方科研力量统筹在一起,聚焦到产业瓶颈要害处,联合作战破解产业科技难题。  乡村振兴,重点是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对脱贫地区而言,五年衔接过渡期已进入后半段,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守得牢之又牢,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也要鼓得足而又足。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关键点结合起来,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机会。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突出重点抓实乡村建设,找准抓手谋细乡村治理,特别是要抓好几件普及普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关键要事,取得可感可知可考核的成效。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非有全局的高度和超强的力度而不能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主动站在全局看三农,坚持不懈苦练内功抓三农,努力以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进展新局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回升向好、稳中求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2
  (宋鹏 张缘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销售模式逐渐被打破,各类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农村电商人才的作用愈发重要。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客服和物流仓储……农村电商发展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他们利用电商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他们通过电商平台开拓新的销售模式,如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等;他们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科学地分析市场需求,为农产品定位提供依据;他们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资料图片  但在电商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已成为当前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仍有很多农民缺乏电商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电商市场的需求。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既懂电商又懂农业农村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打开销路亟须在“引人”“育人”“留人”上多下功夫。  多措并举“引人才”。要强化政策支撑,可根据电商人才的实际需要,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为创业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财政扶持。还可以搭建人才平台,通过建立农村人才市场或人才库,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匹配机制。针对电商高层次人才,如头部主播、营销策略专家还可单设人才引进奖励,对当地农村电商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则进行表彰,由此充分展现对引进人才的诚意。  多方合作“育人才”。“政校企”可以联合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本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提升电商意识和技能水平。具体来看,政府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电商从业者为农村电商人才进行授课,分享最新的电商技术和市场动态。建立电商实训基地或与企业对口合作,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电商运营技巧和策略。加强人才服务,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农村的发展需求。  做好服务“留人才”。将电商人才引进来,还要增强其归属感将其留下来。只有做好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才能更好激发人才活力,这就要优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提高农村电商的触达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搭建法律需求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平台,护航电商经济,保障电商产业链企业健康发展,为农村电商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农村和人才之间需要的是“双向奔赴”。因此,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产业,有东西可卖,才能对电商人才产生吸引力,实现“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的良性循环,擦亮农村电商地域品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1
  (记者 李清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一年来,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耕地质量提升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耕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牵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摸清全国土壤家底;进行退化耕地治理,全方位、多举措提升耕地质量。  在2022年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今年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土壤三普今年全面铺开,已完成88个试点县成果验收,完成全部普查样点布设。东北黑土地、南方酸化地等重点区域,集成技术模式开展试点,总结出一批有效做法。资料图片  高标准农田加力推进 守牢基本盘  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张楼村新建成的10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内,机耕道宽敞、田块方正、沟渠相连。“旱能自动喷灌,涝能顺利排水,过去普通农田浇水要近半个月时间,现在只需要5天就能浇完,节省人工,又省时间。”张楼村种粮大户焦清亮对高标准农田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大头。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与水利部共同推进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遴选评估,支持山东德州市等20个地区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工作联动,深化政银合作机制,引导政策性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完善配套制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印发《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指导各地统筹做好缺乏灌溉水源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工作;研究起草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制度,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  各地方也在扎实推进年度建设任务落实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的高标准农田“建管护”模式。  河南省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与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工程对接,新立项高标准农田项目535万亩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甘肃省因地制宜,在河西地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引导实现“一户一块田”;在中部丘陵山区实施高标准梯田建设,引导实现“一户一台地”;在大型灌区引进龙头企业先流转再建设,引导实现“一企一基地”。  土壤三普全面铺开 摸底数强基础  “米袋子、菜篮子,关键摸清土底子”。对全国土壤进行“全面体检”,摸清土壤家底,发掘后备耕地资源,才能为守护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提供科学支撑。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是完成土壤三普成果验收的试点县之一。“结合土壤三普中的土壤酸化专题报告成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酸化土壤治理思路;同时,普查结果显示上高县富硒土壤面积高达989平方公里,为挖掘全县富硒优选区、打造富硒特色产品奠定坚实基础。”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上高县副县长汪晓艳表示,已将土壤三普的最新成果应用到当地土壤酸化治理、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实践中。  为推进土壤三普工作全面铺开,各级各地从机制、组织、队伍、技术等强化保障。有关方面推动将土壤三普工作开展相关情况纳入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各地各级均成立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了3000余名专家组成的技术队伍,累计培训超过17万人次。构建“五靠四控”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从靠技术规程规范、靠作业人员资质、靠专家技术指导、靠工作平台管控、靠同步监督抽查入手,在各环节做到全程控制、源头控制、前端控制、同步控制。通过狠抓各环节质量把关和各主体责任落实,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样板,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技术、保障、质控体系,为全面铺开和最终成果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当前土壤三普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已进入关键时期。截至12月18日,完成外业调查采样174.8万个,约占全部样点的65.8%,整体完成年度采样过半目标;完成样品制备72.6万个,已完成样品检测7.9万个。对1100多个县(市、区)的1800多个土特产品区布设样点实施专题调查;对31个省(区、市)开展典型土壤生物调查。  护黑土、治酸化、改盐碱 综合推进  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酸化等退化耕地治理、盐碱耕地改造,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针对东北黑土地、南方酸化地等重点区域,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采取措施,集成技术模式开展试点,总结出一批有效做法。  “我们把秸秆归到宽行,把窄行清理出来,作为苗带,来年春天进行播种;明年秋收后,我们再把秸秆归到今年的窄行去,以现在的宽行作为苗带,密集种植两行玉米……”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辽宁省昌图县举办“我帮农民护黑土”活动,亮中桥镇永丰村盛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通过演示秸秆归行机进行旋耕操作,向现场的管理技术专家们,详细介绍了该县近年来推广的“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技术模式”,这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不仅养肥了黑土地,还能保证出苗率和产量”。  黑土地保护是东北地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了做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2023年重点工作的通知,从落实年度任务、推进综合治理、加强资金保障等方面督促相关省份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吉林省召开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领导小组会议、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座谈会,及时修订《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2023年全省加快实施以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为重点的黑土耕地保护面积2500万亩。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黑土保护的“龙江模式”“三江模式”,金融、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携手,围绕黑土地保护六大重点领域提出12条具体支持措施。  酸化耕地治理是南方地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等重点地区,针对酸化和潜育化等问题,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调酸改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集中连片组织开展酸化耕地治理。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在广东省台山市开展“我帮农民治酸土”活动。在都斛镇万亩良田里,多位农户与管理技术专家一同观看改装后的履带式旋耕机,在旋耕作业过程中,同时均匀撒施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副主任戴文举介绍,广东探索出土壤酸化治理的“一机协同多用”和“多机协同作业”模式,能减少农机下田次数,降低种粮成本。经过各类技术模式改良,都斛镇土壤pH值从改良试验前的4.55左右提升了0.14-0.42。  此外,为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耕地土壤盐碱化防治,探索不同盐碱类型区域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土壤三普中组织开展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向社会推介发布了第一批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清单,推动“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  随着一系列扎实有力政策举措的落实、一系列务实有效机制办法的落地,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座更牢,我们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更足。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2-2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树牢宗旨意识,以新思想凝心铸魂,确保政治业务都过硬,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所明确的目标、路径和方法,深化实践锻炼,让各级干部党性更加坚强、作风更加优良,理想信念更为坚定、意志行动更为统一。完善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系统谋划、持续用力。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讲深悟透、入脑入心。确保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示范引领,推动工作知行合一。不断从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纪律规矩意识和党风廉政责任。传承弘扬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美德传统文化。凝心铸魂深化干部教育培训,须要搞好政治训练和履职能力培训。必须紧扣“关键少数”增进领导班子政治业务双提升。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系列培训。透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更加完备。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增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培,与时俱进拓宽培训渠道。根据培训对象特点,整合相关资源,着力发挥培训机构特色优势、专技优势,增强实务训练。可对接网络学习平台,发挥专家协作优势,夯实援派帮扶、挂职干部等基层基础培训。要坚持问题实践导向,讲求实战实效。切实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真正在现实领域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9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伟大变革,蕴含创新伟力。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大旗,45年来,伟大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天。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市场经济新发展,争取历史主动、夯实政治勇气、增进责任担当,改革开放必须长期坚持和一以贯之。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深水区,尤其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结合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铺开。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绝不走改旗易帜邪路。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构建起制度建设“四梁八柱”,让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民福祉和共同富裕。伟大变革,彰显果敢担当。更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制度框架的确立,让治理体系能力明显超前增强。围绕“九个必须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试点经验,讲求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新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和根本性的,取得的新成就也是历史性、革命性和开创性的。守初心、担使命,走改革开放强国建设成功之路,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发展实干家。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持续落实下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构建起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改革开放责任体系,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改在真处!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9
(李军 龙文进)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极端气候多次出现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粮食丰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统筹布局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强调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粮食接连获得丰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资料图片  粮食丰收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群众通力合作的必然结果。面对国际国内形势跌宕起伏以及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国各地通力合作,科学应对,稳步推进,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损失。国家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提升了粮食的抗风险能力,稳定了种粮农户收益。广大农民在政策扶持下,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守护住了“中国饭碗”。  粮食丰收是科技持续创新不断优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三系”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抗旱小麦等新品种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大田机械化、精准农业等新技术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  粮食安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未来要继续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强化保障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首先,要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补充耕地质量监管力度,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和数量;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继续推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力度,提高耕地基础设施水平和产能。  其次,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通过培育抗旱、抗涝、抗虫、抗病等新品种,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机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机装备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农机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再次,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粮食数量质量并重,建立营养导向型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主产区奖励制度和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从耕地资源向全方位、多途径的食物资源拓展,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要大力开发盐碱地、河湖、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资源,注重发展新型“未来食物”。
光明日报 | 分享: 2023-12-1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