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侯向阳)我国除18亿亩耕地作为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土地资源外,42.6亿亩林地、40亿亩草原、11.7亿亩各类边际土地也是重要的食物供给土地资源。  在大规模林地生态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林下资源,确保食物供给,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林下畜牧业对于家畜饲养、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可持续的畜牧业模式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科学利用林下植物资源、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深入贯彻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关键突破口。国内外在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方面已有可借鉴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林下放牧是在同一地块上将牲畜、饲草生产以及林地人为结合起来的农业实践。研究表明,林下放牧可以保持或增加肉类及牛奶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善水质和其他环境条件,增加碳汇,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发展林下畜牧业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一是在认识上有短板。许多林农不熟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很多农户开展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满足相关要求。二是在政策上有制约。各地对林地使用认识不统一,一些地方实行“一刀切”,只要是公益林地就不允许搭建任何生产服务设施,甚至不允许从事任何林下种养活动。三是科技支撑不足。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推广不足,尤其缺乏林下草地畜牧业特种养殖、牧草良种培育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四是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智能化程度不够等问题限制了优质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促进林下草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笔者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社会性认识。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宣传、展览、示范、科普等多种方式,确立林草牧融合发展的理念,确立向林下资源要饲草、要蛋白、要生态畜产品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激励农民、养殖企业等采用可持续的管理利用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共赢。  二是建章立制,从政策层面打破对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研究和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对林、草、畜等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合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林下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确保草地畜牧业发展不会对林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放牧方式,禁止破坏性的草地开发,采用可持续的畜牧管理实践等。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林下草地畜牧业的科技研发和示范。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机制和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布局跨区域全产业链的创新任务,为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在适宜牧草资源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林下牧草资源混合青贮技术、林下牧草种植技术、林下放牧利用方式和技术、林下生态畜产品生产、草畜生物强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发和集成示范工作。  四是实施现代经营,以全产业链促进林下草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多部门协作、产学研结合,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尽快制定不同层级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强林下草地畜牧业的标准化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包括林下草地建设标准、管理利用标准、畜牧品质标准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认证体系,通过认证的产品能够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促进高品质产品的流通;加强立项、审批、生产、验收监督,进行标准化生产和销售。(作者系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北京邮电大学 崔华滨)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信息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引领作用。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地方政府也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比如,广西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农村基层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北京坚持“一盘棋”发展思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数字发展新模式。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村级单位通宽带比例从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初期的不足70%提升至100%。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7月,约72%的村庄宽带入户率在80%及以上,网络宽带农户普及率已达较高水准。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各领域各环节融合日渐深入,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农村信息化发展按下加速键。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不尽符合农民需要、农村干群数字素养与信息化要求不相匹配等难点和问题。对此,应对症下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大力推进农村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化转型,提升农村地区水利、电力、物流、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夯实数字乡村发展根基。其次,应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农村地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普及度和覆盖率,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最后,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扶持力度,推动全国农村信息化均衡发展。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乡村信息服务平台。首先,应结合农村多样化信息服务需要,拓展线上平台业务范围、强化其服务功能,构建综合性为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其次,应厘清村民线上办理事项需求清单,精准评估并逐步推动相关事项审批权向村级单位下放,扩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受理和办结权限。最后,应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使用便捷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办理难度,增强村民对平台的使用黏性。  第三,多管齐下持续提升农村干群数字素养。首先,应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培育提升工程,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其次,应把信息化、数字化知识技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宣传示范,着力提升农村干群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应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和提升村民特别是老龄人口上网用网能力,让村民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提高村民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在驻村路上,深知这也是一场“取经”之路,教会我如何将人民“置顶”,如何坚持人民至上,如何向人民“取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真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亮实招、出妙招。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学唐三藏做“忠贞笃诚”型干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回顾党史,从石拱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都是一代一代忠于党、忠于信仰的共产党人所绘就的伟大蓝图,所铸就的伟大工程。在驻村路上,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读原著、学原理、悟精神、重实践,在读原著中领悟思想精髓,在学原文中领悟思想伟大,在悟原理中领悟精髓要义,在重实践中领悟规律实质,做到常学常悟、常学常进、常学常精、常学常用,确保思想不偏航、不抛锚、不狂飙。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抓紧学、自主学、主动学,对标对表对《条例》逐章读熟,逐句读懂,逐字读透,常态化将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弹“思想之尘”,多滤“思想之沙”,多破“思想之贼”,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始终擦亮忠诚底色,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斗罢艰险,踏平坎坷”,学孙悟空做“敢于创事”型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利益“置顶”,在制定政策、制定方略时,应贯彻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始终围绕人民满意度、幸福度、获得度提升人民的“开心指数”。要敢于创新,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干事创业中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维布局新格局,用新眼光判定新方向,找准问题的着力点、关键点、突破点,以“新切口”写好干事创业的“新文章”。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学猪八戒做“乐观向上”型干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要摆正服务心态,坚持把人民群众口中的“小事”当作是自己干事创业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抓起,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把人民满意度当成衡量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晴雨表”。要坚持成效导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度量衡”,要做到事前科学规划,到人民群众中去,真正明晰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挂念什么,群众盼愁什么,听懂群众的“话外之音”,用成绩、成效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泪水”。 “翻山涉水,挑担无怨”,学沙和尚做“默默奉献”型干部。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乡村是人民需求最集中,人民要求最多元的基层一线,而人民则是其中的“鸭先知”。要做好调查研究,作为驻村干部要将步子向下移、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变被动“坐诊”为主动“出诊”,变“拍脑袋”为“大家议”,用好用活用精“四下基层”,将党的政策学好、讲精、传活,助推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动力。要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民聚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让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实生根,在基层一线充分贯彻,让党的路线、方针惠民生、暖民生,书写“热辣滚烫”初心为民的“实”篇章。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2
●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93问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答  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当前,正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而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四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这个“四川特色”就是: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资料图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城镇化进程看,2023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67个百分点。从农村发展看,基础设施欠账大,民生政策标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城乡落差明显。从居民收入看,2023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的87.3%、92.1%,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城乡居民虽然相对收入差距缩小,但绝对收入差异依然持续扩大。从人口变化趋势看,我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16.9%,居全国第三,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既是困难也意味着发展的潜力,答好题有助于培育农民收入增长的新动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共同提升,从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县域地域范围适中、经济体系健全、治理结构完整、城乡联系紧密、人口就业迁移成本低,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地域单元;县域作为连接乡村与大中城市的纽带,兼具城市性与农村性,既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城市体系末梢节点的承载地;县城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连接体,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最为基础、重要的环节,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县域在全省地位尤为突出,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县域;128个县市(不包括区)GDP总量占全省比重达40%以上。把城乡融合发展聚焦于县域,有利于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县域发展不充分问题。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新型城镇化作支撑的乡村振兴,由于没有发挥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的消费牵引作用和密集的资源要素动能作用,仅靠乡村内部是很难振兴的;同理,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没有乡村振兴为其提供人力资源、要素供给、农产品及生态空间,新型城镇化也很难推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此,要抓好“两端”,一端是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通过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拓展优化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切实把县城建强,提高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一端是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的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等,把农村建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畅通“中间”,就是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能和整体活力。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四川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还十分突出,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现象还十分明显。要通过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市、区)和制造业先进县、大力发展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等促进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通过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盘活用好闲置资产、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等途径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尤其要瞄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大的突出短板,坚持按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较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是在城乡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在要素充分流动下,推进城乡之间空间、产业、制度、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全方位融合发展。目前四川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通道已经构建,但流动势能尚不均衡,亟须突破要素由城到乡自由流动瓶颈;要素在城乡间配置机制已然构建,但跨域流动机制还不完善;单项要素改革进展成效显著,但要素之间的协同流动尚缺乏有效政策支撑。必须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撬动城乡融合发展全局,提高城乡要素协同配置效率。要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深化“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资金到农村。  (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克俊作答)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22
为何重要  从发展趋势看,我省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从现实需求看,大春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面提质增效五点建议  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化服务供需高效匹配,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维度参与,优化社会化服务监管机制,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支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社会化服务调研组 执笔:郭晓鸣 虞洪 王芳 董欢 张耀文温国强)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粮食安全保障、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和以服务规模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转型路径,对四川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省农业生产实际来看,三月以来,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不论是冬油菜、冬小麦田间管理所需的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服务,还是水稻、大豆、玉米等大春作物的育秧、农机准备等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均发挥着重要功能作用,特别是从发展趋势看,我省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从现实需求看,大春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花园社区,越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托管的水稻。潘建勇 摄(C视觉 资料图片)难点挑战  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仍显突出。一是服务供给的分布结构失衡。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过剩,而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不足,多数服务主体装备水平不足、先进农机拥有量少,较少能够开展全程托管服务。二是服务供给的质量结构失衡。优质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单一化、低端化的服务供给较多,诱发较为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以春耕备耕需求紧迫的育秧服务为例,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服务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全省现有服务主体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足,从而导致服务供给的规模化、专业化、综合化水平仍然较低。  多元化服务主体参与激励不足。社会化服务主体包括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同类型,但现有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对不同类型服务主体存在激励不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现有项目实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挤小规模服务主体参与的可能性。部分地区以服务项目任务整体遴选主体,导致规模偏小但社区性更强、亲农度更高的本土化服务主体缺乏实力参与申报竞争,同时,简单化招投标方式助长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服务主体的短期投机行为,导致实践中出现为补贴而服务的短期化倾向。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服务项目明显激励不足。许多地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激励扶持不足,全省服务主体中,集体经济组织仅占5.4%,而且服务项目缺乏对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居间作用的有效激励,导致其对外联系服务主体的主动性不强、对内组织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供需环节仍需有效衔接。一是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方式导致供需匹配不够精准。服务主体大多被动接受服务项目的任务安排。二是服务补贴环节设置导致服务供给不足与供给饱和现象并存。大部分地区对服务补贴的设置局限于耕、种、防、收四大环节,导致全链条环节中的一些服务未被纳入补贴,难以满足规模经营主体的全程化、高效化服务需求。三是服务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效衔接较为困难。大多服务主体更加偏好服务规模经营主体。  配套措施和政策仍待加强。一方面,对服务项目推进的全过程动态监管、督促不足,导致出现赶工期、项目资金仓促使用等问题。同时项目验收方式仍较传统,验收量大、环节多、材料繁琐,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够;另一方面,服务项目的配套保障政策需要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传统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支撑服务主体发展壮大的需求,其更需要融资贷款、设施农业用地、农业用工保险、机手培育和农产品价格保险等系统性政策支持。突破重点  为有效提升四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质效,当前应从以下五方面实施重点突破。  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一是健全多元服务主体培育机制。常态化开展省市县三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评定,规范示范组织名录库管理,择优选择储备服务主体,并予以重点扶持。鼓励服务主体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土地流转、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社会化服务+农业经营”的双重收入增强服务主体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健全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鼓励服务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协作联盟等方式实现服务资源整合。推动小型服务主体通过合作从“单打独斗式”服务向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成长转型。  促进社会化服务供需高效匹配。一是健全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年度服务需求征集制度,更加合理地计划项目内容。深入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对象依托平台发布需求,广泛发展“订单式”服务。二是构建市场化供需对接机制。跳出项目行政推动的思维惯性,变主体遴选竞争为服务能力竞争,通过服务越好、价格越实惠、服务对象选择越多、服务规模越大评价越高、财政补贴获得越多的市场化机制促进服务市场良性发展。三是科学构建小农户服务带动机制。服务小农户不应只考虑服务主体与小农户的直接对接,服务主体通过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居间协调对小农户开展的服务活动也能让小农户真正受益。要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居间协调,促进耕地连片集中,组织小农户统一接受社会化服务。  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维度参与。一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组织居间作用的激励。建立健全服务主体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居间服务费、组织协调工作费等形式对集体经济组织加以激励,增强其联系服务主体与组织农户的主动性。二是激励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或合作方式参与服务项目。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以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等为契机,通过自购农业机械、建设烘干和仓储设施等,以自营或合作方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三是激励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将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主体,破解社会化服务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难题。  优化社会化服务监管机制。一是完善过程化动态监督机制。重点强化服务过程的事中监管,定期开展实地勘察、进度调度、指标监控等,按实际情况合理适时地提出调整建议,确保服务内容不走偏。二是加强监督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力推广“互联网+”、北斗农机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监督及评价的科技化、客观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完善服务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小农户、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等服务对象的服务项目知晓度、满意度测评,并将其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支撑。一是优化财政支持体系。探索“中央+地方”的财政支持体系,在加强中央财政资金延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建立省级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用以结合地区实际针对性增强对薄弱环节的补贴。应探索构建整链服务补贴体系,鼓励和引导服务主体开展产前信息、集中育苗和产后烘干仓储、商品化处理、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服务。二是强化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出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对服务主体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完善农机具、设施用地抵押贷款制度,开发适合服务主体的金融产品。降低农业用工保险准入门槛,保障服务主体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撂荒地整治等统筹衔接,形成合力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常德市考察调研,在沅江畔的常德河街察看了各种特色小吃、特产和特色工艺品,欣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总书记指出,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这为我们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更好更新延续指明了方向。资料图片  在古蜀道翠云廊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在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看苏绣代表性传承人飞针走线,听四代人传承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如何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总书记挂心的事。为此,他强调,“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也提出要求,“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一些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用、不重要。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守住了传统文化,就是守住了中华文化的“根”,立住了中华民族的“魂”。对广大农民和乡村社会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充实精神世界,提振文化自信,引领乡风文明,凝聚归属感和向心力,也能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当与时俱进地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传承发展好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首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化起源于社会生活,与人的起居日常紧密相连,如果离开活生生的人,文化就失去了依托和活性。很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都在乡村发源,由农民创造,在乡间使用和发展。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乡村是重要场域,村民是活的载体。要大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引进外来人才,通过创办非遗工坊、文化合作社等方式,把农民和“新乡人”组织起来,把乡土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农民群众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更要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发展者,以及利益分享者。  其次要注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传统文化不能掉入商业主义的泥沼,但若是完全忽视和远离市场、不讲经济价值,就可能离人们越来越远,失去开枝散叶的沃土。在实践中,要积极依托文创产品、文旅节目等产业载体,让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既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又能促进传统文化更新延续。既要大胆创新,用产业激活文化、让文化赋能产业,又要恪守正道,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本,避免趋利媚俗。  最后,要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若是安于一隅、故步自封,就可能因为不适应时代需要而逐渐消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现代文明要素,创新表现形式,拓展传播空间,将魅力释放出来,方能实现时代价值。比如在数字时代,短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也要借力数字技术,转化出更多贴合网民审美品位、适合在网络平台传播的作品。  美好生活需要传统文化添滋味,乡村振兴需要传统文化增助力。期待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照亮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12
  (陈仕林)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正在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在数字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在共同见证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乡村地区而言,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借力发展,已成为当下和未来的重要课题。资料图片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将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由2017年的6.5%上升至2022年的10.5%。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逐渐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和透明度,优化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更促进了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加速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装备等技术手段,引入数字化农业装备和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全方位深入“耕、种、管、收、储、运、加、销”等各个环节,将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以数字化技术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农业和农村手工业的跨界融合,利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以数字化技术助推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型。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安家落户,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通过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要素,有助于帮助农民获取更丰富、更精准的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农业产业链,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同时,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从而为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  以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乡村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乡村治理效率。通过建立数字化基层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村务管理、政策宣传等功能的线上化、便捷化。通过数字化平台,政府可以更加便捷地收集和处理农民的需求和问题,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乡村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以数字化技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数字技术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养老等服务的普及,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得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的优质资源,从而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之,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抓住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才能真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孟哲)田畴染新绿,农事催人忙。时下正值春耕春管时节,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场景,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当前,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向田野聚集。在黑龙江鹤岗兴安区,一台无人驾驶的现代化大马力农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田间穿梭,进行耙地作业;在湖北枣阳熊集镇后营村,农户熟练地操作着一架载有100斤肥料的无人植保机在麦地上空来回穿梭,进行施肥作业……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空中飞的无人机等一系列自动化程度高、精准作业能力强的智能农机装备纷纷上阵,成为农民种粮好帮手。据预测,今春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及水稻育插秧机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先进农机装备既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是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兴农强农,人才是关键。“多干一些”“抓紧干”,是广大农技人员的口头禅。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按照以前的化肥使用量,需要购买50吨化肥,今年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少买了百分之十六的化肥。”广大农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与时间赛跑。他们开展送技术上门服务,聚焦各种“疑难杂症”,现场“坐诊”、精准“揭榜”,通过面对面地授、手把手地教,不仅帮助农民在生产上开源节流,更是化解了数不清的难题,切切实实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实践证明,广大农技人员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农民的立场去想问题,一心为农民排忧解难,田间地头必能结出富裕之花、丰收之果。  时至今日,农业生产已逐渐告别“靠天吃饭”。无论是从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新农具”,还是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运用,主体都是农民。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有一定的科技素养,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创新要求,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培训。同时,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各种农业科技知识。事实上,许多地区早已开始全面推行农民“点菜”、培训机构“配菜”、专家“上菜”的精准培训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让农民学到自己想拥有的实用技术,挑上科技增收致富的“金扁担”。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挑稳挑好科技这一“金扁担”,必须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我们才能在仓廪殷实、粮安天下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玉洁)今年的清明假期,不少地方发扬节气特色、整合文化资源,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大批精品文旅活动。其中,非遗研学游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有趣的体验形式以及丰富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成为课堂之外首选的文娱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从运用活字印刷术印拓清明诗词,到用亲手制作的纸鸢追风拾野,再到品尝一个个馅料饱满的青团……广大青少年在清明假期纷纷加入非遗研学游,深入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非遗研学的独特魅力在于“亲”,这种“亲”的体验不仅是感官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历史亲情和民族亲缘。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意涵。亲手触摸经过岁月沉淀的非遗技艺的过程,更是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当非遗走到青少年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与深邃触手可及,非遗也走进了青少年的心里,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纹理温度,了解非遗的艺术价值。而正是这种“亲”的体验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了青少年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小小传承人”的使命感。  非遗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走向青少年,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从长远看,非遗研学游的火热,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为未来的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非遗研学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内容。  推动非遗研学,关键在于激活资源。非遗作为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其种类之丰富,犹如浩渺无垠的星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技艺、医药、民俗等共同织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壮丽图景。如何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心中生根萌芽,得到充分的关注、发展和传承是要解答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梳理非遗项目、挖掘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将民间技艺和文化碎片串联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资料库。今年年初,“狍角帽”因其独特的造型和珍贵的价值在短视频平台出圈走红,吸引了不少游客到呼伦贝尔市文化馆亲身体验。拿着沉甸甸的狍角帽,走进精心布置的生活场景,仿佛置身于大兴安岭林海深处即将迁徙狩猎,切身体会到森林文化。可见,基于本土非遗项目、讲好当地故事是推动非遗研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推动非遗研学,重点在于深度融合。首先是平台的融合。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时期,教育部已经在全国遴选命名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开发了6397门研学实践课程和7351条精品线路,不断融合已有研学平台,搭建集非遗基地、保护传承、研学培训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同时,完善非遗体验基地、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场所和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增强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其次是空间的融入。将非遗项目尤其是当地代表性项目有机融入旅游空间,搭建打造非遗展示与技艺传承的特色景区,提升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再次是人才的融合。开展双向培训,提升研学导师在非遗领域的专业素养,增强非遗传承群体的传播意识和能力。  推动非遗研学,核心在于开发精品课程。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围绕乡土情、家国情开展系列化、层次化的研学课程设计,确保活动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去年底,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活动(冬至篇)广受好评,活动通过习历史民俗、寻冬至展品、赏经典诗词、做冬至手作、制传统美食等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的脚步,了解冬至节气的自然规律,品味冬至文化内涵,做到巧妙传播民俗知识,使非遗和研学交互辉映、相得益彰。  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非遗+研学”这一创新文旅形式当如涓涓细流,为文脉赓续注入源源活水。诚然,非遗研学游的健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这种坚持与努力不仅体现在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上,更在于将其与教育理念相结合,推动非遗文化作为课堂延伸,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此,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积极关注并亲身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之中,使研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驻村期间我深入调研村情村貌、产情产貌,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原则,执“笔”上“色”绘产业“新画卷”,为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写下生动注脚。执“调研之笔”,以调查研究为“成色”,绘就“因地制宜”的产业“素描画”。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骇浪滔滔而来,岁月风帆隆隆而进,广大农村成为展现青年人才“新质力”的“振兴舞台”“比赛擂台”。2023年我被组织部门派往南江县双流镇磨垭村担任第一书记,我这种“三门”干部刚到村上时,面对陌生环境、陌生村情、陌生民情,面对驻村工作更是“小白”,可谓是“望不尽天涯路”。于是我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做到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常学常信,找到了调查研究这一法宝,于是我怀揣“空杯心态”“归零心态”,又重新当起“小学生”,与村两委一起到村民家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记下大家的急难盼愁,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写下村情。最后,以找到磨垭村资源禀赋这一亮点、这一特色、这一焦点为“小切口”,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做大南江黄羊这一核心产业“大文章”。执“科技之笔”,以科技赋能为“亮色”,绘就“蓄势赋能”的产业“工笔画”。科技是实现土特产由“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由“名字号”向“钱字号”转变、由“土字号”向“新字号”转变的“催化剂”。为进一步让磨垭村羊群数量向多、品质向好,邀请农业行家、教育行家、金融行家等多元人才、多类人才组成“众创创客”人才队伍,对南江黄羊养殖企业提供科学养殖技术服务,制定科学营销策略,构建保险制度,稳定饲草饲料来源。坚持“一企一策,一户一议”的原则,专门引入饲草饲料全自动加工设备,专门制定免疫计划,专门制定销售渠道,构建黄羊产业“繁育养产销”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执“机制之笔”,以联农带农为“底色”,绘就“百花齐放”的产业“泼墨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引进”企业,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方式,让更多有知识、有情怀、有头脑、有眼界的职业经理人加入磨垭村南江黄羊产业发展,让人才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硬核力量”。要“培育”企业,计划“上接”政策,以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外联”科研院所,以磨垭村羊群为研究对象,探索出新型、实用、推广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产业振兴征程中,既要“授鱼解饥”又要“授渔纾困”,不断织牢“渔网”,解锁“授渔”致富密码。要创新磨垭村“借羊还羊”机制,即大型南江黄羊养殖规模场将自家的羊只无偿“借”给村里有养殖能力、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饲养,所获养殖收益归养殖户个人所有,养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只将原本所“借”的南江黄羊“还”给养殖场,该方法既降低了大型南江黄羊养殖规模场的养殖成本,同时又让养殖户通过自身养殖南江黄羊获得效益,从而实现“双赢”模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在这关键时刻,乡村产业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盘活产业资源,持续深化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既让产业“新”又让产业“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9
  (记者 唐旭)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区的村庄还存在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一些积水还会散发出异味。那么,村庄内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及时治理会有哪些危害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翀。  刘翀表示,一般而言,常见的农村污水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厨房排水,包括洗菜水、锅碗瓢盆洗涤水等;二是厕所排水,包括粪尿和冲厕水等;三是生活排水,包括洗衣水、洗澡水、洗漱水等。这些污水“放任自流”,不仅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还会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观感”层面来看,当走进农村,发现村内村外污水横流、河塘黑臭,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地方居住环境差,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脱节,外来人不愿再来,本地人也慢慢留不住;从健康层面来看,农村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人畜粪污,未经处理排入沟塘,会形成病媒孳生的温床,可能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从生态层面来看,污水乱排乱倒还会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严重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甚至形成“黑臭沟塘”等复杂的环境问题,为乡村发展蒙上阴影。  为此,刘翀认为,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不仅要强化政府引导,更要重视群众参与,政府搭好台、指好路,老百姓才能有效参与,才会有好的治理效果。首先应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妥善处理生活污水的重要性,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行为自觉,使用节水器具,从源头减少生活污水产生,杜绝污水随意排放行为。另外,对已建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广大农民群众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好管好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只有多措并举、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管好农村污水,构建和美家园。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09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上,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在率先破除县域城乡二元结构上,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形成标志性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川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答: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明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部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重要指示。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四川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四川力量。  在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在力度上增强,参与主体全,调动所有主体力量共推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引领作用的基础上,提升舆论引导和市场机制驱动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热情,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振兴推进格局。资料图片  在广度上拓宽,区域覆盖全,推进所有农村地区共同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将全部乡村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范围,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选择上有差异性,不能搞“齐步走”,也不能平均用力,要分区域、分类别推进,在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提高绝对发展水平的同时,破解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发展差距,确保任何一个乡村都不掉队,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在深度上加深,振兴内容全,推进所有涉农领域协同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要适应需求多元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形成集中突破与全面推进有机协同的推进格局。以集中突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关键问题为基础,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水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四川尤需全面发力。  一是聚焦贫困治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形成标志性成果。四川曾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要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驻村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的治理新特征、新要求,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帮扶地与被帮扶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机制上取得新成效,形成互促共兴的内在动力机制。  二是聚焦粮食安全,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上形成标志性成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要针对四川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及粮食消费大省、粮食调入大省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特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健全耕地用途管控机制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构建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和高标准农田建用衔接机制,夯实打造“天府粮仓”的基础支撑;建立种粮主体精准识别机制,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制,保障种粮主体合理收益;完善粮食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四川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优质粮食品种培育和推广,通过“五良融合”实现藏粮于技。  三是聚焦乡村建设,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形成标志性成果。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举措,针对乡村人口变化趋势,补短板、塑形态、强内核。重点围绕乡村光网、电网、路网、气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补短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充分发挥四川生态环境优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塑造大美乡村形态。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形式,依托数字技术应用探索建立以城乡人口趋势、城乡功能变化为导向的高效治理机制,营造和谐乡村。凸显四川农耕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特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保护和传承乡村文脉,增强乡风乡韵乡愁的文化内核。  四是聚焦城乡融合,在率先破除县域城乡二元结构上形成标志性成果。要针对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县域的实际以及县域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征,深刻把握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着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扭住“人、地、钱”打破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五是聚焦共同富裕,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形成标志性成果。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要加快推进集体产改纵深拓展,健全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流转、继承、赠与、自愿有偿退出等权能,围绕产业扶持、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发展激励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支持政策体系,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域资源的统筹优势,构建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资产利用、处置和收益制度,健全收益分配和监管机制,通过多元主体联动、跨区域合作共赢、拓展服务性增收渠道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共同富裕的能力。  (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虞洪作答)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0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谋发展、拼经济,必须抓常、抓细、抓长,严肃整治形式官僚作风真正为基层减负,让底层干部群众更好卸包袱、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在新时代新征程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保障有什么问题就扎实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样的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升工作效能,须完整、准确贯彻新理念,忠诚干净担当,践行正确政绩观,以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科学防范化解风险。纵深推进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把严的基调、措施、氛围一以贯之,增强全方位监管和问题整治,纠治“四风”,严查贪腐,铲除其滋生条件。夯实组织人才队伍,将班子领导力、干群战斗力、各类人才创造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谋发展让基层减负创实绩,必须压缩形式官僚空间,既要紧盯反弹回潮的老问题,更要防止隐形变异的“新马甲”,着力为经济建设实干者撑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都要靠最基层的同志穿针引线、落到实处。通过真减负、减真负,减到实处,减出实效。只有抓常、抓细、抓长,持续整治四风,才能让基层更好卸包袱、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重在找准靶子、查清病灶,强化靶向治疗。拼经济、抓发展,作风素质建设永远在路上。尤其要在建机制、打基础上下功夫,久久为功、标本兼治,实现纪律规矩常态化长效化。要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服务抓落实。(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学用新思想望远镜和显微镜,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通过高度政治敏锐性,科学把握战略全局、事务主动,增强各项党建经济的预见性、前瞻性,真正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效彰显出应对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的本领。常态推进主题教育,必须学深悟透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坚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政治站位。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及时校准方向性偏差,保障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得有丝毫含糊,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现目前,拼经济、抓发展,须要有效防范化解前行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夯实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各级干部在处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时,更应注重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运用“枫桥经验”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转化通道,杜绝非政治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随时保持政治敏锐性,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增强风险忧患防范化解意识。见微知著增强政治执行力,须对多发诱发安全事故问题实施全方位监管。聚焦敏感因素、苗头倾向,包括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倾向保持高度警觉。及时把握方向大势,胸有全局,明辨是非、保持定力、驾驭局面、破解难题,坚持在党和政府重点工作大局中想问题、办事情。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颜燕华)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意见》从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举措,为助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作出详细部署。资料图片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870.3亿元。农村电商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形态,推动了产业链各个主体、各种要素的重组,最终带来价值链的提升和产业的深度升级。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为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电商通过数字化平台有效缩短了农产品的交易链条,拓宽了农产品的交易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种全方位、即时化的供需对接模式,从而解决了农产品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根本问题。同时,农村电商还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倒逼农民采用更为绿色、生态、高品质的种植、养殖模式,从而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最终形成县域新发展动能。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了县域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农产品电商化需要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也需要仓储、包装、物流、运营等多个产业体系支撑,由此,农村电商带动了县域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优化了县域经济结构。农村电商发展还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模式、打造新产业样态,从而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新发展模式的转变。比如,电商发展要求县域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整合多元产业,从而提升了县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涌现的县域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仅为本地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进一步吸引了包括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和艺术家等在内的“数字游民”来到乡村,而且也借此与城市的技术、资本和市场形成深度链接,进一步为县域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将为农村电商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商品需求,运用算法挖掘趋势,构建预测模型,指导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搜索和算法推荐,帮助消费者更快速、更准确地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联系,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的全过程,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还可以设计独特的农产品包装和展示方式,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此外,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仓储和物流系统、智能化支付和结算系统等技术的深度运用也将极大提升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进而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机遇,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也为农村电商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我们也要认识到,农村电商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加大应用引进数字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力度,还要在县域形成适宜现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生态,并推动数字经济与县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此,在县域培育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培训一批电商带头人、营造县域农村电商创业创新氛围至关重要。这需要各地结合《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具体政策。(作者:颜燕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 | 分享: 2024-04-0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这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有14亿多人口,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基本国情,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现实环境生产力,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正是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积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的必由之路。  我国生态产品总量大、分布广、种类多,这就决定了价值实现路径不能都按照一个模子来,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根据不同生态产品类别,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价值实现路径。  着力做优做强绿色经济。近年来,许多地方依托好生态的优势,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在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一些地方持续做优做强特色农业,打造高端农产品质量品牌,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生态溢价率。还有的地方深挖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着力健全完善补偿机制。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产为人们提供了必需的生态产品。与传统工业产品不同,这些产品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力量,通过地区间、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推动其价值转化。要根据地区差异和生态系统内部差异,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着力创新市场交易方式。推动好生态更好“变现”,还要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交易的市场机制,让使用者为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买单”,让保护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引导生态资源向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行业和企业流转。针对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要进一步明晰生态服务价值的产权,建设和完善相关交易平台,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方与需求方、资源方与投资方高效对接。近年来,浙江、江苏等地有一些村庄通过出售碳汇,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变成了村集体可支配的收入,就是有益的创新尝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低碳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以“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28
(白弈非)回到家乡,与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走亲访友,带上土特产作为伴手礼;假期返程之际,父母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人们在土特产中感受家的味道,也在其中品味浓浓乡愁。  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地平均海拔2200米,全年日照数达1800小时以上,有着高海拔、低纬度、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种出的苹果着色深、含糖量高、口感好。在大力推广下,威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成为带动16.8万人实现增收的甜蜜事业。土特产一头连着农业产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腰包。威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让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土特产是个重要抓手。资料图片  一方水土一方味。我国地大物博,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岭南丘陵到黄河流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禀赋,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正因此,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从宁夏中宁枸杞,到辽宁丹东草莓,从河北迁西板栗,到江苏盱眙小龙虾,一个特产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众多案例启示我们,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特色化”,就能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前段时间,黑龙江与广西的一场文旅互动,让黑龙江蔓越莓“出圈”,也让更多“隐藏款”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四川鱼子酱、贵州抹茶、安徽鹅肝……一个个“隐藏款”特产,令许多当地网友感慨,特产“藏得太深”,自己作为本地人也鲜有所闻。这既说明各地物产丰富,也提示我们,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擦亮农产品品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各具特色的村落建筑、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等,都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土壤。打好特色牌,完全可以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从而让乡土特色产业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人民日报 | 分享: 2024-03-28
(刘裕)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在省委战略导向和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必将加快形成。  与此同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将带来城乡功能布局调整、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和人口资源要素集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冲击,特别是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节点的县城和中心镇,将面临复杂巨系统、治理高风险等多重考验。实施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深入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给广大县域带来的“安全变量”,未雨绸缪、科学统筹发展与安全。  防范化解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风险,务必科学定位以下四个关系,着力提升广大县域基层“自组织”能力,从根本上破除风险防范的被动应付局面,切实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安全韧性。  一要聚焦“权责相适”,让基层有责有权。严格按照“事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全面清理上级以各种形式给基层下达的工作任务,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镇(街)、村(社区)“权责清单”。在依法明责同时,更要通过地方立法、村规民约等方式为基层赋权,特别要赋予基层对事关本地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听证权和表决权,对不合理追责问责的法定申述权。  二要聚焦“上下联通”,让基层有呼有应。在广大县域基层日常安全管理上,全面推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做到基层有“呼”上级必“应”,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和风险的分级管控;在应急处置上,全面建立预警“叫应”机制,做到上级有“呼”基层必“应”,上级一旦发布灾害事故预警预报,相关信息和防范措施能在基层第一时间精准落地并及时反馈,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运行顺畅的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新机制。  三要聚焦“软硬兼具”,对基层强基提能。强基,就是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着力增强县域基层安全防灾硬件基础,重点推动水土防治工程、消防站点、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等与城乡建设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提能,就是要大力提升广大县域基层“本质安全”能力,重点推动城乡新兴市场主体主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提升“一办一队”[即镇(街)应急办、镇(街)综合执法队]、“一主两辅”[即区域性中心消防站和镇(街)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和网格员等管理主体的安全防灾应急专业能力,大力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新市民”的风险意识和安全应急能力。  四要聚焦“活力秩序”,对基层要管要放。管,就是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引入城市基层安全与应急治理经验,鼓励探索创新具有四川特色的县域基层安全监管新模式。放,就是要在对基层规范管理的同时,更要努力激发各个社会主体参与安全风险防范的自主性、创造性,比如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功能,通过社区安全议事会等组织构架,强化风险隐患自我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以公益创投构建新型城乡安全与应急管理治理模式;鼓励社会参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参与风险防控和救助救援,等等。(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25
(庄天慧 王克冬)从在地方视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部署,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进行系统阐述,再到今年全国两会进一步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四川是农业大省,亟需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此为引领,推动农业强省建设。资料图片如何催生、怎样发展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农业怎样发展,值得思考。  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通过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农业生产新动能、经营新模式、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能、效率、方式、效益颠覆性变革,引领农业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由“大”的时期迈向“强”的阶段。  以技术革命突破催生农业生产新动能。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升级换代。蒸汽拖拉机等动力机械的出现,推动农业从人畜力跃升到机械生产;进化论、遗传学、植物矿质营养学等理论的提出,驱动农业实现杂交育种、合成肥、合成农药等的跃迁;DNA双螺旋结构及重组、计算机技术等,促进农业走向分子生物学。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基因编辑、脑科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技术,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正促使农业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基因化、营养化、工程化时代,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扩大产能、提升效能、激发动能。  以要素创新配置催生经营新模式。农业技术变革带来生产材料、手段等要素创新配置,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传统农业生产力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者、资本等要素,更多以要素数量增长带来生产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将要素扩展到数据、科技等范畴,通过理念创新、数据驱动、技术赋能等,形成新的生产流程、农艺技术、组织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发生质的变化。例如,精准农业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深度分析农业数据,实现精准种植、全链追踪和数字经营,将显著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经营效益。  以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产业新业态。农业科技革新和模式创新,促成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向多功能开发、全业态拓展、大食物供给的大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愈加呈现出一二三产融合的特征,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拓展,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未来农业、数字农业成为农业发展新方向,农产品深加工、健康营养、冷链物流等新业态增值增效空间极大。例如,合成生物学带来人造食品、合成农业等新业态;个性化营养与健康衍生出食品定制新产业;垂直农业、沙漠农业、海洋牧场等成为农业新领域新赛道。“两项优势”“两个短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四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城乡全面融合的有力举措,是四川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然选择。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基地,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离不开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四川既有良好基础条件,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两项优势”和“两个短板”上。  四川既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也有农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厚实的优势。一方面,拥有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一批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建成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技术院等一批重大研究和转化平台,有院士、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等涉农科技人才数万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1.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农机总动力4923万千瓦。另一方面,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发展迅速,形成以近10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00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近350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短板方面,四川既面临耕地质量不高、种业大而不强的难题,也面临关键性技术缺失、科技人才结构不优的难题。一方面,中低产田超60%,全国农作物种业前十强中没有四川企业,上市种业企业缺乏,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农业品牌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尚有明显差距,例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短板突出,大面积山区还是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科技人才结构需优化,领军人才匮乏,基层技术人才缺口较大,轻简化农机装备、现代种业、循环农业等领域人才供不足需。简而言之,只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才能加快推动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在四方面系统着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省建设,需要在科技创新、产业重塑、人才支撑和绿色转型等方面系统着力。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瞄准信息工程、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性颠覆性技术,依托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重实验室等平台,深化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战略合作,努力攻克一批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食品加工、农机装备等“卡脖子”关键问题。围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种植技术、高效率农机设备等方面深化研究,补齐品种选育、地力提升、种植技术研发、农机开发等方面短板,形成育良种、推良技、建良田、造良机一体化研发创制系统。强化农业企业创新支持,统筹支农政策、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主体,健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先行县等农业科技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按照“城乡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原则,通过“校院地企共建、融合连片打造”的方式,以成都温江、崇州、邛崃、大邑等地为重点,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示范片,带动辐射成都平原和四川丘陵山区,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川样板”。  着力发展涉农新业态。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布局农业产业链,将“农”的边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由生产环节向生态、生活领域拓展。不仅要涵盖传统的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还要延伸至营养健康、公共卫生、生态文明、农耕文化等诸多新的领域,促进“农业+信息”“农业+环境”“农业+健康”“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交叉融合。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重塑数字农业劳动者、数字农业劳动资料、数字农业劳动对象,形成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  着力培养新农科人才。新质技术的创新、掌握和使用都需要“新质人才”,要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全面优化农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大批新农科人才。新农科所谓的“新”,是学科专业之新,是育人模式之新,是科技赋能之新,就是以交叉融合新学科响应产业业态新需求,以多元复合新人才满足生产经营新体系,以跨界集成新科技驱动农业农村新发展。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改造升级现有涉农学科,加快建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营养健康、生态文明等方面新专业,培养具有原创精神、交叉学科素养、掌握前沿农业科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产生更多农业产业型专家、科技型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着力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绿色农业重点是提供优质健康的食品,生态农业关键是留下安全无害的环境,高效农业核心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四川农业进入由大到强的阶段,要向兼顾稳产和提质转变,向兼顾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转变,向兼顾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转变,从而推动低附加值的传统农业向高值、高效、多元、低碳的现代农业转变。同时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种养循环、农地轮作、资源高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共性技术集成应用,打造高效绿色生态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编号:23AJY015)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食物观视域下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CJJ23ND05)的研究成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25
  (宗成峰 李开明 王禾)科技小院以乡村振兴现实需求为导向,聚焦乡村振兴难点,持续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未来科技小院需要发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明晰科技小院在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实现精准匹配,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科技小院推动乡村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立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承担着科技创新、涉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在破解农业生产难题、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引领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持续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首先,科技小院通过技术导入,破解农业生产发展难题。科技小院坚持以“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方式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其次,科技小院通过培训农民,赋能乡村人才发展。科技小院是农民技能培训、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比如,内蒙古杭锦后旗科技小院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成立“四级联创+科技小院”农民培训协作网,开展培训会113场、田间观摩会18场,培养了一批懂科技、会创新的“新农人”。第三,科技小院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乡村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科技小院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为乡村注入绿色动能。比如,云南洱海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减氮肥10%至45%、减磷肥21%至55%的同时,实现水稻、烟草、油菜等增产8%至32%,取得了增产减排的显著效果。  但也要看到,当前科技小院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科技小院服务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由于资金和人员配备规模有限,教师和学生时间精力有限,科技小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技术帮扶、综合性社会服务等方面仍有一定短板,为此,要加强科技小院师生的工作培训,提升科技小院的服务能力。二是科技小院运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整体来看,科技小院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在管理制度上,多部门资源的整合机制不够健全,多方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在管理机制上,师生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三是科技小院外部保障体系不健全,外部资金、资源衔接不顺畅。伴随着科技小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现有的外部资金保障难以满足更高发展需要。此外,外部资源保障不健全,科技小院分散在全国各地,校内外的资源联动衔接不够,部分师生无法享受到与校内同样的科研资源。  让科技小院更好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应从四个方面实现精准匹配。第一,科技小院与乡村产业精准匹配。把握乡村产业科技需求,科技小院要加快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大力普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大数据等智慧农业技术。提升管理成效,细化其安全、保障、激励制度,实现科技小院规范化管理。第二,科技小院与人才需求精准匹配。做好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工作,遵循调研成熟后再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科技小院的发展指标,逐步提升科技小院数量和质量的双向标准。完善运行保障机制,设置科技小院专项奖学金、颁发荣誉称号,定期开展人才奖惩考核,提升科技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对有效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科技小院,在学生补贴上给予更多资金支持。第三,科技小院与外界市场精准匹配。科技工作者应立足地方实际发掘地方特色,充分调研和分析当地的发展需求,扩大农业技术提升与产业的结合面,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第四,科技小院与农民发展精准匹配。科技小院既要指导农民从事粮食生产,还要引导农民文化生活提升,追求传统乡村文明延续和现代农民素质提升的深层次目标。(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3-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