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汉融 记者 程强 文/图)4月19日一大早,在汉源甘溪坝工业园区一处加工厂内,工人将前一天刚从大山深处采回来的纯天然野菜鹿耳韭经过摘选、盐渍、清洗、装箱等环节后,再放入冻库备运。王茂豪指导工人摘选鹿耳韭上面不能留杂质、叶面残损破叶要挑出来,质量一定要做好……正在指导工人摘选的是汉源县巧农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王茂豪,也是该鹿耳韭加工厂的负责人。合作社刚刚忙完川牛膝、当归销售,这又接着忙了起来。王茂豪目前有四五十个工人,高峰的时候可以吸纳上百个工人。95后新农人王茂豪利用汉源县丰富的鹿耳韭资源优势,做起了鹿耳韭收购、初加工生意,让汉源鹿耳韭从大山走出国门,登上韩国人民餐桌,让韩国人民领略与品味来自汉源大山深处的天然美味。王茂豪今年29岁,他说自己是一个“山里娃”,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加上家里从事中药材、鹿耳韭等收购,从小便对农产品经商很感兴趣。2017年大学毕业后,王茂豪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乡创业。2022年,牵头成立了汉源县巧农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70多名社员,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年可收入1万多元。新鲜的鹿耳韭“我们去年出口了300多吨鹿耳韭,挣了100万左右。韩国人对我们汉源的鹿耳韭反馈是比较好的,因为我们鹿耳韭的生长环境是夹石缝里生长的植物,绿色食品,纯天然、无污染,我们汉源鹿耳韭的话口感细腻、比较嫩。”王茂豪说。多年的经商经验,王茂豪了解到,韩国人爱吃烤肉,而鹿耳韭是吃烤牛肉的好搭档,一片鹿耳韭包裹一片烤牛肉,既有牛肉的醇香,又有鹿耳韭的清爽。2023年,王茂豪通过与外贸公司合作,把清洗好的鹿耳韭运到该公司,进行深加工后再运到韩国进行销售。这位95后“新农人”,凭借自身多年积累下来对于市场信息敏锐的捕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对于产品的把控能力,对于出口贸易越来越有信心,今年3月自发到青岛精深加工工厂学习。王茂豪说,下一步,我们想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化车间,注册自己的商标,把我们汉源更多的绿色食品出口到韩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基石。汉源县农村的环境和条件正不断改善和提高,对于“新农人”来说,同样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像王茂豪一样的新时代“新农人”在汉源还有很多,他们服务“三农”、扎根“三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22
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鸭吃螺丝,鹅吃草,鸡吃虫。”走进丹棱县年年丰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这是我看到的第一印象。巾帼不让须眉。在丹棱县仁美镇五龙村12组,有一位生于1987年,从资中县嫁过来的能干妇女叫兰敏,不仅是村妇联的妇女代表,而且在当地还是种植水果响当当的人物。兰敏在果园事情还得从早年说起。兰敏本是内江市资中县人,初中毕业之后,在浙江打工期间,结识了老实憨厚,待人诚恳,做事认真的张建波。张建波是丹棱县仁美镇五龙村12组村民,初中毕业考上中专,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毕业之后前往浙江打工,在打工期间结识了情投意合的兰敏。结婚成家之后,把儿子留在家里由父母帮着带孩子,他们又继续外出打工。兰敏在果园摘春梢直到2016年,父母年岁已高,加上小孩需要照顾,尤其是辅导作业,兰敏放弃了在外打工的念头,返乡从事农业生产。虽然“丹棱桔橙”在许多地方都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但当时当地发展柑橘的势头才刚刚起步。原中隆乡黄金村一位果农前往五龙12组准备流转当地村民的荒山荒坡,种植“丹棱桔橙”。恰好兰敏就有土地在这位果农想要承包的地方。“他们那么远的都来承包种果,还不如我也来承包。”一个念头在兰敏头脑中闪过。她马上打电话征求远在浙江打工的老公的意见,可老公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随便你。显然是遭泼了一瓢冷水。兰敏又征求公公婆婆的意见,得到的答复仍然是不支持。兰敏、张建波夫妇“别人能做,我也能做!”兰敏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决定与外来的果农一起去与当地的村民协商,共同租下了一片土地,其中兰敏就有40亩,由于是荒坡,租金每亩每年只400-430元,她用在外打工挣回的第一桶金租下了这片土地。请人垦荒、筑路、翻土,当年以每株12元的价格购买小指粗的爱媛、春见小树苗栽下,直到2021年才初见成效,当年收入了几万元钱,2022年就收入了20多万元,2023年又收入20多万元。高级农艺师邱学清指导春管“在外打工一年,总收入还不到20万元,除去生活开支,来回车费,还不如在家种果树?”2022年,兰敏在家的种果收入超过20多万元之后,让在外打工的张建波,终于下定决心回来了。生于1982年的张建波,回来之后,一家人全身心投入农业生产,又把在外打工挣的钱用来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驱虫灯,水肥一体化灌溉管,打农药的输送管,用现代化的设施,尽量减轻劳动强度,又于2023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了“年年丰水果种植农场”。太阳能驱虫灯兰敏的果园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个老农技工作者,年近七旬的高级农艺师邱学清。兰敏结缘邱学清,还是2021年的事。当年,兰敏作为新型农民,参加由县人社局举办的新型农民柑橘种植技术培训班。连续听了邱老师十天课之后,她鼓起勇气,在下课休息的间隙找到邱老师,小声地问了一句:“放学后,您可不可以到我的果园里去实地看一下?”“可以呀!”快人快语的邱学清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管放学后,邱老师就来到兰敏的果园。他走完果园,几乎观察了每一株树,对兰敏说:“管理水平中等,修剪无章法,乱!”随后找来剪子亲自示范修剪,兰敏一看,脑洞大开。“邱老师,我要聘请您当我农场顾问!”兰敏这次大胆地提出了这个要求。邱老师笑了笑,答应了学生的请求。从此,年年丰水果种植农场,在邱老师的指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一年一个样。到了2024年3月,邱老师又建议兰敏把果园的一部分大路品种爱媛、春见改换为最新引进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为了减少损失,今年改换了1200株,等投产之后,再改换余下的果树。张建波说,他在外面打工的时候,结识了许多做外贸的朋友,如果柑橘的“红海市场”不行了,他还可以通过朋友开发“蓝海市场”,只要有优质的货源,肯定就不愁销路。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9
(潘政吉 记者 汤斌 文/图)四月的资阳安岳,春风轻拂群山,飘来淡淡花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位彝族女子的励志故事,也如同春风中的一缕梅香,温暖和鼓舞着每一位追梦者。她就是饶春梅,一位将荒山变为宝地的“80后”彝族女企业家。饶春梅在农场为果树修枝4月17日,记者来到安岳县镇子镇金牛村四季红家庭农场,这里是饶春梅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地方,更是她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之路的起点。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而十年后,山坡上的几百亩土地在饶春梅的精心管护下,已变成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这位从云南红河走出的彝族女子,在安岳这片土地上,书写下了一位少数民族女性的创业传奇。十年前的饶春梅,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公公不幸罹患肺癌,在老家无人照顾。为让公公安度晚年,她毅然选择放弃在昆明的高薪工作,随丈夫回到他的老家——安岳县镇子镇金牛村,开始新生活。既要照顾公公,又要维持一大家人的生计,于是饶春梅和丈夫瞄上了村里这片荒山,创办了安岳县四季红家庭农场,发展脐橙种植。“创业初期,我一无所有,只有一片荒山和满腔热情……”饶春梅指着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果园回忆道,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环境陌生,甚至连果树栽培的基本知识都需要从头学起,这些困难像巨石般压在她的心头。饶春梅的创业绿洲初种脐橙,面临多重困难。劳动量大,从种植到收获需等待四年,且每亩需投入上万元。她和丈夫投入全部积蓄80万元,但两年后资金耗尽,还欠下几十万元外债。因项目不被看好,无法贷款,资金链断裂,农场运营停滞。为筹集资金,她卖掉了昆明的房产,甚至父母也卖房支援,丈夫重新干起室内装修以补贴农场。在最艰难的时候,饶春梅常身无分文,一个人坚守果园,努力解决病虫害和落花掉果等问题。终于,在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后,果园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脐橙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也预示着饶春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的果品因其品质优良而远近闻名,不仅在当地供不应求,还远销至全国各地,甚至出口至国外,她注册的“彝梅”商标更是成为了好品质的代名词。如今,饶春梅的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集种植、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她还将电商销售、订单农业、农场采摘等线上线下模式结合起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彝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她还涉足农资销售、饭店经营、食品生产等行业领域,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创业成功的饶春梅并没有忘记乡亲们。她深知,一个人的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于是,她免费为村民提供水果种植技术培训和创业指导,免费发放6000余株果树苗、4000余只鸡苗和其它物资,并且还包销村民种植的所有果品。饶春梅夫妇携村民一起劳作十年前,留村的多是老人、儿童,人少荒地多。十年后,在饶春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她与返乡创业大学生合作发展农业,村里的土地都得到了充分耕作利用。她创立的家庭农场、农资店、饭店和公司优先录用脱贫户,带动各族群众发展沃柑、爱媛、红美人、沙糖桔等水果2000余亩,300余名农户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村民每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由于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上取得的成绩,饶春梅获得了“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发展现代农业优秀返乡农民工”“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的农场也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市县两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她个人还被推选为资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彝乡的春梅被命运的风带到安岳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而如今‘彝梅’的芬芳又飘向了四面八方。”安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潘唐红告诉记者,饶春梅的创业和助农之路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的历程,更是一个关于坚韧、勇敢和奉献的故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少数民族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力量和魅力。站在农场山顶上,饶春梅眺望着远方,满怀信心地说:“未来,我们还要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让农场变得更加现代化、高效化,尽全力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同致富,共同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9
人间四月,春光正好,在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稻虾基地里,双加镇乡贤郭昌亮正在虾塘边熟练地收虾网,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顺势滚落筐中,一旁的院坝内,妻子章燕正忙着将刚打捞上来的小龙虾按照个头大小进行分拣打包。“我们每天凌晨五点左右开始收网,再分拣龙虾、装车,赶在中午之前送往城里的市场。”郭昌亮介绍,分拣到太小的龙虾会转塘投放。“相比于冬季投放小龙虾,现在气温更高,龙虾生长周期短,20多天即可进行销售。”“现阶段正是小龙虾的上市旺季,大虾30多元一斤,中虾20多元一斤,小虾10多元一斤。”郭昌亮开心地说,“我每天能出产500多斤虾,预计今年春季能卖2-3万斤,收益相当可观!”小龙虾销量一路走俏,离不开良好的品质。据悉,该基地采用“稻虾共养”发展模式,虾可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则可为虾供饵、遮阴、避害,“稻虾共作”在田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闭环,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以前我们单纯养虾,亩产值就是在2000多元左右,自从种了水稻,亩产值可达到3000多元,提高了1000多元。”郭昌亮介绍,目前虾塘面积有120亩,5月份小龙虾收完以后,就可以种水稻,水稻9月份收割以后马上养殖第二季龙虾,实现一田多收。不变的是那块田,变的是种田的理念。双加镇充分利用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探索建立“乡贤+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本地乡贤引领作用,强化联动,凝聚合力。集乡贤之智,把好产业“思路关”,盘活本地资源要素,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今年,郭昌亮又有了一个新想法,计划将“稻虾共养”与休闲垂钓、乡村美食体验相结合,实现农旅融合发展,让“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稻虾小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供稿:龙马潭区委统战部 唐千越)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8
袁志成,男,1956年1月生,中共党员,泸州市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原党支部书记。创办“夫妻广播站”30年来,持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向好。自筹资金建立“桂香文化博物馆”和“国学家风讲堂”,展示乡村变化,留住乡愁记忆。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记者 唐子晴)“老袁去哪了?”4月14日傍晚,泸州市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的村民们聚在一起,耳边没有“老袁广播站”传出的熟悉声音,有人问道。“在成都住院,还有十多天回来,我今天专门打过电话了。”人群里的一句话让大伙稍微安下心来。  让村民们牵挂的“老袁”名叫袁志成,是村广播站的播音员。这座广播站由他创办,已经服务村民30年。袁志成自筹资金办广播站  “桂香是个死角落,岩多地少土壤薄,出门就爬坡,汗珠如雨落,左有二陡岩,右有红岩角,要想通公路,是在打梦觉。”过去,桂香村地处古蔺县观文镇、龙山镇、护家镇三镇交界处,发展条件差,消息闭塞,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1994年,38岁的袁志成返乡担任桂香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在那一年,袁志成自筹资金办起了村里的广播站。当过木工的他自己动手,买来零件做设备、布线路,前前后后花了10000多元,把家里多年的积蓄折腾了进去。  “要当党的方针政策的‘信使’,要当乡亲们的‘眼睛’。”袁志成每天通过收看新闻联播、阅读报纸等途径收集最新的时事热点,再用和妻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其转化成乡亲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播出,也因此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夫妻广播站”。  除了让村民们了解政策,袁志成还曾通过广播帮助邻村村民“截”住了被偷的牛。“有了广播来帮忙,村民们沟通多起来了,村上的工作也越来越顺畅。”袁志成说。  就这样,30年间,“夫妻广播站”陪伴桂香村和邻村的村民度过了无数个清晨和傍晚。  “老支书,早点康复回来,好久没听到你的广播了,我们都很不习惯。”在袁志成外出就医不得已暂停广播的十多天里,不少村民给他发微信。“我最惦念的也是广播站,争取早点回到我熟悉的播音台前。”袁志成说。袁志成夫妻在播音实实在在为群众干点事  “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干点事,不然自己这关都过不去。”从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起,袁志成就给自己立下目标。  除了设立“夫妻广播站”,袁志成还牵头开展修路、修桥、农网改造、发展脆红李产业、修学校……结合桂香村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去年,桂香村种植蔬菜200余亩,销售收入达30余万元。  “我们村正在重点发展富硒大米种植,我就用广播和大家聊聊如何用好政策、科技、品牌的力量来种好大米。”袁志成介绍,桂香村种植了150多亩富硒大米,亩产稻谷1000多斤。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各种物品,在村里建起“桂香文化博物馆”,馆内设有红色文化馆、家风家教馆、农耕文化馆等八个展馆和一个“国学家风讲堂”,为乡亲们留住乡愁。  如今,袁志成虽已退休,但古蔺县委组织部给他设立的“老支书工作室”常常有人来访,村里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愿意来找他帮忙。“希望还能为桂香村乡村振兴再做一些贡献。”袁志成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8
(周媛 陈刚 记者 杨颜铭)“给桑树疏芽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伤芽,要注意树形结构,保证桑树枝条布局均匀、株形整齐,这样桑叶长势才旺盛。”近日,资阳乐至县童家镇汐汐家庭农场的桑园内,吴周、田静夫妇正在抢抓有利天气,给桑树疏芽,暖阳照耀下,嫩绿的桑树新枝蓬勃生长,展现出勃勃生机。吴周、田静夫妇正在给桑树疏芽吴周、田静都是90后,大学毕业后,两人一起在成都上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吴周深感在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20年,夫妻俩搭上返乡创业的班车,回家乡成立了“乐至县童家镇汐汐家庭农场”,用全部积蓄在村里流转了70亩土地种桑养蚕。“一是父母一辈子献身农业的情怀打动着我们,二是家乡的创业政策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吴周说。创业之路艰辛,起初并不顺利,亲朋好友得知两人要辞掉高薪工作返乡创业时都不支持。“他们两个都是大学生,之前在成都上班,工资高又稳定,我们都很满意。”吴周的父亲吴隆达告诉记者,自己养了一辈子蚕,深知养蚕的辛苦,所以很不支持他要回来养蚕的想法。家人的反对在吴周意料之中,但这对倔强的夫妇没有轻言放弃。然而,现实却没有那么美好,缺乏技术再加上经验不足,2021年,第一季培育的白僵蚕即将丰收时全部得了脓病,他们的梦想遭受沉重打击。“当时我们缺乏技术,最开始的几季蚕都得了脓病,那段时间的辛苦都白费了。”想到那时的场景,吴周心酸地摇摇头。“不能因一次困难就退缩,只要我们俩相互扶持不放弃,一定能有收获!”吴周宽慰着妻子,也给自己打气。之后,吴周不仅坚持每季养蚕,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有经验的蚕农请教、参加省农科院举办的培训班等,不断学习养殖技术。“那段时间,经济紧张和事业不顺,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特别是吴周,养蚕的时候基本上都要忙到晚上11点钟左右,早上4点钟过就要起来,确实太辛苦了,还要到处学习。”丈夫每天起早摸黑,田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唯有默默支持。在夫妻俩的齐心努力下,付出终有收获。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他们终于培育出了优质的白僵蚕。“把白僵蚕掰开,断面像玻璃渣子一样有光泽感的就是好的白僵蚕,我们最新一季的白僵蚕一晒干就被药企收走了。”吴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们准备养殖12季蚕,1季我们可以养10张,1张是15公斤,一年就是1800公斤,现在白僵蚕的市场价在100到200块一公斤浮动,按最低价算,一年的收益也在20万左右。”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吴周并没有忘记周边的乡亲。金龙村本就有很多村民养蚕,吴周外出学到技术后,会免费给村民指导,还邀请附近的村民到自己的桑园上班,带动村民增收。“吴周这个小伙子人真是不错,我们养蚕有啥子问题找他,他都很耐心的给我们解决。这几天桑树抽芽了,我们过来帮忙,还可以挣点零花钱。”金龙村村民周文碧一提到吴周就赞不绝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吴周和田静的家庭农场也有了起色,夫妻俩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我们才不是小作坊,我们是正经的企业。”谈到未来,吴周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要在养殖白僵蚕的基础上,再养丝蚕,打造自己的丝绸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把周围的村民都带动起来,一起养殖白僵蚕,共同致富。”(图片来自乐至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7
(段丹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现下,正值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期。在连日来的利好天气下,内江市市中区广袤的良田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幅幅“春耕图”正徐徐展开。在地里、田里忙活着的,除了农户之外,就数农机设备最勤快了。拖拉机装配上不同的农机具,犁田、翻土、播种、插秧不在话下,活儿多不喊累不说,动作还挺麻利,当地农户和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都对这些“大家伙”赞不绝口。说到这些田地里的“大家伙”,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人物——张家顺。近日,记者在市中区龙门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见到了张家顺,他正在与马上要出门干活的同事交代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虽然身为中心的负责人,但工作上的事,他从来都事无巨细亲自处理。开展农机服务15年前,张家顺从上海回到市中区开启返乡创业之路,在自家土地开始尝试种植甘蔗。经过4年的历练,张家顺从中摸出了一些门道。他发现村民们种地大都还是采用处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既费时间又费人。“我当时就想,我开过汽修厂,我的专业也是机械,那为什么不开展一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业务呢?”张家顺说干就干,2013年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业务就开展起来了,主要是为周围的家庭农场等种植户提供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和以服务规模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转型路径,对四川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质效?作为一名新农人创业者,张家顺一直在探索。2022年,一座集合农机托管、维修保养服务,育秧育苗,粮食烘干、加工、仓储及农机、农机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并于第二年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农事服务中心有20多名机械手、6名农业技术管理人员,拥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类机械30台,固定员工40人,其他务工人员150余人。通过综合性的农事服务,实现了与种植大户的衔接,使种植大户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及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得到改善。因有过硬的技术、真诚的服务,张家顺这个团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得到了周围乡亲的认可,一年里各项服务订单量不断。同时,借着撂荒地整治的契机,张家顺在龙门镇和凌家镇流转3000余亩土地,成立了四川中农盛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品种有水稻、玉米、油菜、土豆、高粱、榨菜等。农事服务中心然而,张家顺并没有因为这些成绩而放松下来,他的公司不断探索推行“五良”模式,即良种、良田、良法、良服、良品,实现了从种植端到加工端、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贯通。依托“五良”模式,打造 “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服务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组织推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统一接受耕、种、防、收等生产服务,发展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提高技术到位率、服务覆盖面,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如今,在张家顺的带领下,社会化服务有收益、农机手有收入,村集体经济也有增长,还打造出了专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紧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土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张家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接下来,他还想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因技施才,培养出更多年轻的种养殖能手、技术能力、农机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7
四川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  1967年以来,四川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0多人次赴非洲多国开展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援助  当下,四川仍有4个专家组的16名专家留在非洲、坚守岗位,用知识和技术,继续体现农业援外的“四川担当”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洪瑜)北京时间4月8日晚,来自四川内江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援外近9年,耕耘在非洲原野上,杨华德带去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种,让布隆迪水稻单产提升近3倍,他用亲身实践缓解当地饥荒,也因此感动全中国。但他的经历绝非个例。  早在1967年,四川就积极参与对外农业援助。50余载风雨兼程,蜀乡大地800余人次农业技术专家背井离乡,在万里之外的他国播下希望的种子,传递先进农业技术。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位四川农业援外人员,通过他们的讲述,感受农业援外的“四川担当”。杨华德与布隆迪当地人分享水稻收获的喜悦。 受访者供图“忘不了那听可乐的味道”  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节目正在播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舒子成的手机嗡嗡作响,他的两个援外微信群炸开了锅。“可喜可贺!”“ 向杨老师学习”……一条条信息不断刷新,皆是来自全省各地援外农业专家。  舒子成本人有着两年援外经历,在得知杨华德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他也是“深有触动,备受鼓舞”。时间回溯到8年前,彼时作为“85后”农业机械科研人员,舒子成参加了“南南合作”乌干达二期项目。  “和其他多年援外的老专家相比,我当时只能算个青瓜蛋子。”为做好相关工作,赴乌前,舒子成准备了大量农机资料,带上自己苦学多年的农机知识,准备一展身手。可到了非洲,他傻眼了——在这里,正经农业机械只出现在极个别的示范农场里,一般农户别说农机了,农具都凑不齐,当地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他感觉犹如“刀耕火种一般”。  因为不知农机为何,对于当地农民而言,农机知识完全“不着边际”,大家更欢迎和接受园艺技术,这多少让舒子成心里有些“酸酸的”,但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在国内没有接触园艺知识,他就硬着头皮上,向认识的园艺专家请教、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制作牛粪基质营养袋,将从国内带去的5个葡萄品种52株葡萄苗进行扦插。  从零学习,切实帮助当地农民成功嫁接苹果等经济作物后,舒子成发自内心感受到,要想当个合格的援外专家,不能仅仅聚焦个人专业,更要增加其他领域知识储备,当个多面手。  后来,中乌农业产业园将水稻生产定位于机械化耕作、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收获的全程机械化生产,舒子成终于有了机会一展所长。彼时,对于乌干达的普通水稻种植户而言,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等先进设备简直闻所未闻。为了尽快培养出接受农机,并能熟练操作的当地农机手,舒子成先自己逐台机具学习掌握,再为大家操作演示。  日复一日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老百姓越来越觉得中国专家是“好哥们儿”。舒子成回忆,有一次,夏日炎炎在田间忙了一整天后,他收到了一同劳作的当地农户递来的一听可乐,彼时当地人平均一天只能挣10元人民币,一听可乐相当于花去了对方半天的工资,这其中释放的友好和善意,让他深感美好,“那甜蜜的味道至今难忘”。“无论如何,先自己干起来!”  4月9日,乌干达布达卡区,364亩狐尾小米田长势良好,在阳光下更显青翠幽幽。没有人比魏润武更加懂得,眼前这片丰收在望的小米田,得来多么不易。  时间回到2012年,“南南合作”乌干达一期项目启动,这位来自简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被分派到乌干达莫科诺地区,从事小米高产试验示范。  到了乌干达,魏润武才发现当地不仅农业基础差、技术落后,还存在理念的摩擦。“小米需要播种了,项目合作人却对我们的技术存在疑虑,他们说要种小米可以,请人和准备物资都得另外给钱。”魏润武带着小米良种和种植技术远道而来,听了这话心里难免失望。  但农时不等人,他与同事一合计,“无论如何,先自己干起来”。于是乎,两人撸起裤腿下了田,用了整整一周,耕出了两亩地。接下来是施肥,可当地农民之前不用农家肥,“因为他们觉得农家肥很脏,种出来的东西没有人吃。”于是,魏润武和同事在田里施肥时也找不到帮手,当地老百姓会因为好奇跑过来围观,却又因受不了臭味儿躲得远远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两亩地的小米被顺利种下,并长出了健壮的幼苗。项目合作人跑来一看,中国专家不怕累不怕脏,居然还真靠自己把小米种起来了,于是转变态度积极配合,当地农民也深受触动,主动承担了后面的除草工作。  两个月细心种植,一个月悉心管理。90多天后,金灿灿、沉甸甸的小米迎风起舞。一测产,魏润武等人种出的谷子最高达到了428公斤/亩,比当地产量提高近三倍。这样的“成绩单”一出,当地农民彻底服气了。  “语言不通、理念不同、习惯相异,我们只能做给他们看。”魏润武说,“样板”做起来后,后续工作便顺利了许多,到“南南合作”乌干达二期项目时,魏润武及同事在当地进行小米、水稻、玉米高产试验示范,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200余亩,培训当地农民和技术员3000余人次。  而今,魏润武已是“南南合作”乌干达三期项目参与者,他在授人以渔的同时,也收获了信任和友谊。如今,他外出搞农业培训,当地老百姓会免费提供车辆、自愿担当向导。援外多年,魏润武的志向也更加坚定:“我希望我们的高产试验示范可以由点到面,让乌干达的老百姓不再挨饿。”“斐然成绩的背后,是他们的无私奉献”  “高兴啊!这是国家对四川农业援外工作的极大肯定。”4月9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陈红群与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四川省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一员,陈红群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开展四川农业援外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这项工作自1990年以来,她已经干了30余年。  “上世纪60年代后期迄今,四川参与农业援外已有50余年。”陈红群说,1967年,四川首次选派人员参加援索马里烟叶和水稻试验站项目,在当地中南部城镇乔哈尔建起了烟草、水稻试验站,并派驻专家指导水稻、烟草种植。自此发端,数十年来全省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0多人次赴非洲多国开展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援助,所派人次占全国派出总量近10%,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  “成绩斐然,离不开援外专家们的无私奉献。”陈红群告诉记者,包括杨华德在内,很多援外专家在国内都有着不错的收入、受人尊敬的工作和稳定幸福的家庭,他们大都带着“出去做点更多的事”的想法,用最真挚的情怀远赴异国他乡。在那里,他们不仅要进行农技援助,还要为了适应当地环境,培养出多种生活技能,成为“六边形”战士。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国的农业对外合作结出累累硕果。在乌干达,经过示范种植,专家组种出的狐尾小米产量对比当地五指小米产量,高出近3倍;在尼日利亚,专家组带去的中国精细水稻栽培技术,让当地长年种植的优良常规稻增产310%,被当地人称为“神稻”;在布隆迪,专家组成功筛选出“川香优506”,成为在东非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而今,四川仍有4个专家组的16名专家留在非洲、坚守岗位。他们用知识和技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搭建中非人民友谊的桥梁,继续体现农业援外的“四川担当”。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6
乡村要振兴,核心在人才。从脱贫攻坚以来,就有那么一群人奔赴乡村第一线,农村最前沿。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依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在乡间小路留下风雨兼程的脚印,在产业园区搭起增收致富的桥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鸡老倌’‘鸡老倌’,我家的鸡有几只看起来不啥对样,快去跟我看一下呢。”刚进村就听到一村民扯着嗓子焦急地喊,这也让笔者摸不着头脑,心想“鸡老倌”是个啥“官”呢?找村民一打听,逗得他们哈哈大笑。原来村民口中的“鸡老倌”它不是“官”,是村民们对一个人的别称,这人正是平昌县应急管理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罗星波。说起“鸡老倌”这事啊,罗星波也是深有感触。“我来这里驻村3年多了,村民们需要拿个什么主意、鸡要卖了都找我,所以他们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美名,这也算是对我的认可吧!”春风十里,花染三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一起走进栏杆村,走近这位“鸡老倌”,去了解这位“鸡老倌”与乡村振兴的那些事儿吧。要了解这位“鸡老倌”与乡村振兴的那些事儿,还得先从认识平昌说起。四川省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畜牧业大县,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这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森林面积10万余公顷,生态良好,有着“山水生态城”之美誉。罗星波所在的栏杆村,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适宜林下生态养殖;这里村落美丽,蝉鸣鸟叫不止,村民勤劳朴实;这里炊烟寥寥,不到五更便一片鸡鸣声,在沉寂的空中回荡着。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栏杆村作为高山村,海拔相对较高,离县城相对边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相对薄弱。“我来村上后,也是一直在琢磨,怎么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优势来改变区位上的劣势。”在对栏杆村的地理环境、村情民情充分了解下,一个念头在罗星波心中悄然萌生——发展生态养殖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瓦灰鸡”(瓦灰鸡,羽毛像瓦片色而得名,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较高的氨基酸,也叫“月子鸡”)。罗星波便找来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讨论,然而村民们却并不“买账”。“我们散养几只自己吃还行,可是要养多了,一没技术,二卖不出去怎么办。”村民苟元福回想起当初并不支持,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如今,他家已是养殖大户,年出栏2000余只。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到村民们的顾虑后,罗星波明白只有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罗星波一边跑销路、找技术,一边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给村民们做工作,并组织村民代表到广元等地参观学习。过程曲折辛苦,但一切都在朝着罗星波期望的方向发展着。终于,在各方努力下,经仔细讨论后,探索形成由村党支部提供技术和销售支持,以“党建+村集体+协会+农户”模式,村集体、农户自主养殖,协会统一管理,建立起产供销一整套完善的利益链接机制,让村民们真正放心、安心养殖,进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赋能全面乡村振兴。就这样,瓦灰鸡养殖也就从最初村民们自家散养几只发展到了今天的小有规模,用罗星波自己的话说,看到现在大家的劲头这么高,都尝到了瓦灰鸡养殖的甜头,以前受再多的委屈也是值得的。“我们以帮扶为己任,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力争把帮扶工作做扎实。”平昌县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冯政荣说到。近年来,平昌县应急管理局帮助栏杆村实施地灾项目3个,捐赠棉被、大衣等救灾减灾物资若干,投入资金50余万元;投入瓦灰鸡特色养殖扶持资金10万元,脆红李特色产业发展资金5万元,向相关部门协调肥料40吨;修建垃圾池3个。目前,栏杆村瓦灰鸡养殖已成势头。发展示范养殖大户18户,全面覆盖在家农户,瓦灰鸡存栏2万余只,养殖棚110个,加工房1个,主要销往达州、南充、重庆以及平昌本地。预计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10万元,户均销售额10万元。同时,现正着手扩面,并将辐射带动凤梁、天鹰周边两个村共同发展。如今的栏杆村,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烟火人间、从容恬淡,一幅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悄悄地在村里叫开了,“鸡老倌”“鸡老倌”,哎,你莫走呢,去看看我的鸡哦......(供稿:平昌县委宣传部 王晓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近日,在巴中市通江县中心广场,一场庄重而富有深意的非遗项目通江藤编技艺传承仪式落下帷幕。这标志着第四代传承人刘鑫正式接过藤编技艺传承的火炬,肩负起继续弘扬这一非遗文化的使命。“能够成为通江藤编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我深感荣幸。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通江藤编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肯定和尊重。我将以更加勤奋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继续学习、传承和发展通江藤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它。”面对前来观礼的群众和媒体,刘鑫用坚定而有力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藤编技艺的热爱和对传承这一古老技艺的决心。据悉,刘鑫自幼跟随师傅李海波学习藤编技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藤编的各项技艺,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藤编作品。通江藤编据介绍,通江藤艺历史悠久,是将一条条从大山里砍回来的藤条通过匠人的手艺变成一件件好看实用的艺术品。通江盛产的藤条质地坚韧、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通江人用此编织的各种果盘、筲箕、藤椅、藤床、吊篮等、茶几、躺椅等生活用品工艺精美,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深受老百姓喜爱。近年来,通江《藤编技艺》入选巴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入选第一批《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如今,一家家藤艺公司在通江落地生根,广收匠人和学徒,以“公司+农户”的模式,采用传统藤编工艺和新工艺,不断创新,让传统藤编重新焕发生机。(供稿:通江县委宣传部 杜文龙)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洪瑜  东非国家布隆迪时间4月8日18时44分,60岁的杨华德匆匆扒了两口饭,继续接受记者采访之余,依然不忘关心布隆迪布班扎省林格四村和布琼布拉农村省鲁卡拉姆垦区等地,杂交水稻示范田和制种田的抽穗开花、灌浆结实情况。  北京时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作为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选派的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来自四川内江威远的杨华德,凭借9年援非农业工作中的突出贡献,高票当选。  在接受家乡媒体四川农村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杨华德并未过多谈起援非条件的艰难与农业工作的辛苦,反而亲切地提到了他的“孩子们”。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在田间查看杂交水稻(右)和当地水稻。视稻为子:播撒丰产希望在布隆迪,杨华德等中国农业专家被视为稻田里的“魔术师”。他们的到来促进布隆迪水稻单产由每公顷2吨左右(约每亩133.33公斤),上升至每公顷 9—10 吨(约每亩 600公斤至每亩666.66公斤),“像魔术一样”。  这个转变,绝非轻易获得。时间回到2015年年底,作为第三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与另外7名专家首次踏上布隆迪的土地。经过半年左右的调研,专家发现当地“人多地少”,粮食缺口很大。  “品种不佳、技术落后、病害严重……”为破重重困局,杨华德和其他专家取得共识,决定在布隆迪试种杂交水稻。长期在国内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杨华德深知杂交水稻稳定、高产的优势。  2016年起,中国专家组从国内优选了7个杂交水稻品种,引进到布隆迪试种,虽然国内已有成熟的栽培技术规范,但因气候条件差异,这些规范并不能直接套用。  有的水稻品种,在四川全生育期是150多天,而在布隆迪是120天。缩短30天意味着整个栽培技术体系要进行调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就像毫无经验的育儿新手从零开始摸索”。  学农、务农几十年的“老农人”,很容易把作物当成自己的孩子,杨华德也不例外。在如待亲子般悉心照料下,中国专家第一期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惊人。最高产的是超级稻品种Y两优900,做到了13.86吨每公顷(约每亩924公斤),高出当地平均水平五六倍,“引起当地轰动”。挂心农民:桃李惊喜来电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布隆迪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两国在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专家组选择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作为示范村,启动了杂交水稻在布隆迪的示范推广。之后,在与布隆迪方面密切合作下,杂交水稻示范村逐渐增多。  布隆迪农业基础薄弱,仅靠中国专家组的力量无法实施这么多示范村,“还是得让农民自己掌握技术”。专家组转变思路,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青年带头人进行培养,最后选出了48个语言水平、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  恩达伊克基便是其中一位。他也是农民的孩子。杨华德回忆起,当时的他,大学“毕业即失业”,但英语“过关”,肯协助专家工作。2016年,27岁的他被选为农业技术员,开始跟随中国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知识。由于表现出色,伊克基不仅逐渐成长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能手和布隆迪全国闻名的创业典型,还进入政府工作。“2019年,这个学生被任命为内政部地方发展司司长时,第一个打电话告诉我。”杨华德坦言,这是他援非9年中,印象最深的事。  “中国农业专家组培养了我。”已经担任高级官员、成为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的伊克基始终感念杨华德等专家的培养之恩。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伊克基给自己的大女儿起了一个杨姓的汉语名字“杨玉兰”。家人支持:“缺席”却非缺憾9年时间,足够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长成灵活顽皮的儿童。  9年来,杨华德团结带领组内专家,帮助解决当地稻瘟病、黄叶症等历史性难题,实施种子工程,促进布隆迪水稻单产翻倍;在布建立56个减贫示范村,首个减贫示范村已实现脱贫;培养了110位青年带头人,点燃了布隆迪农业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  目前,“示范村建设”和“青年带头人培养”等模式已在非洲推广至津巴布韦、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纳法索等国家。中国援助布隆迪示范村水稻总产量3年间增幅达365%,直接受益人口达3.9万人。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授予杨华德“国家功勋成就奖”。  要说这9年里,杨华德有什么“想要弥补的事”,那就是2020年缺席了独子的婚礼。当时,他作为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的组长,身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地,不能回到威远县,感受和见证这份浓浓的亲情和华丽的盛典,只能在孩子的婚礼上,以视频祝福的方式表露心声。  即便如此,杨华德的家人们依然与他“心意相通”,对于援非事业给予他满分的理解与支持。杨华德的同事们评价,虽然“缺席”,却因爱与包容未成“缺憾”,这何尝不是另一段佳话呢?  今年,第六期赴非援布中国专家组,为期3年的工作已展开。本该退休安享晚年的杨华德还是选择留下来。“若能全面推广杂交水稻至10万公顷(150万亩),基本上就把这个国家的粮食问题解决了。”杨华德预计,实现这个目标,得到2029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CCTV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颁奖辞  (记者 王成栋 陈宇)“我只有半小时能跟你聊聊。”4月8日上午11时,布隆迪当地时间早晨5时,记者与杨华德通上了电话。早晨5时起床、半小时后下田,是这位来自内江市威远县农业农村局的水稻专家、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给自己定的作息时间。自2015年杨华德援非以来,这个作息时间一直雷打不动地执行着。  8日20时,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节目即将播出,记者再次联系获奖的杨华德。电话那头,这个还差几个月年满60岁的四川汉子波澜不惊:“这边是下午两点,我们正在搞杂交水稻育秧培训。”  推广杂交水稻,是近9年来杨华德在布隆迪的工作重心。他带去的种植技术和品种,让布隆迪的水稻单产增长3倍左右、总产量增长了约4倍,大大缓解了当地的吃饭压力。2023年6月,杨华德在查看水稻长势。 受访者供图他的选择主动援非,挑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确实苦,但也很快乐。”谈到援非,杨华德滔滔不绝。  2015年,杨华德已经51岁了,同龄人都开始展望退休生活,这一年他已经结束了从2013年开始的援助莫桑比克的任务,可以选择回国。但他却主动申请继续参加援非工作。  主动援非,是国家承诺,也是四川的传统。2009年起,我国开始向布隆迪分批次派出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援助领域主要涉及水稻、农产品加工等。作为中国农业援外的“主力军”之一,四川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派遣专家参与非洲农业发展,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  选择援非,也源自杨华德幼时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当地农技人员来到杨华德所在村庄指导水稻种植技术。当年,杨华德老家的村庄就实现了水稻产量翻番。“当时我就想做个农业局的技术员。”杨华德说,当援非的机会摆在面前时,自己没有丝毫犹豫。  杨华德援非的首站是莫桑比克。2015年年底,莫桑比克援助工作结束,杨华德和其他7位同事申请加入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并担任组长。从此,杨华德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四川农业专家组组长张小强说,布隆迪是农业援非的“硬骨头”。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2019年,布隆迪人口1150万、人均GDP仅252美元。同年,该国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4.6%。此外,布隆迪长期被联合国列入重度粮食危机国家名单。  抵达布隆迪的第一天,杨华德就被道路两旁破旧的民房和赤脚乞讨的孩子所震撼。下乡之后,他发现大部分人家每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还吃不饱。”他的起步勇闯技术关,证明在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的可行性  抵达布隆迪后,杨华德和同事们用半年时间走遍了当地15个水稻种植省份,调研后形成的报告,激发了他们在布隆迪战斗下去的斗志。  水稻是布隆迪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亩产只有四川的二成至三成。原因有四: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机具短缺、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流行。但光热条件丰富的布隆迪,有着近2000万亩可耕地,只要采用良种、良法种植水稻,完全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杂交水稻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一定能在布隆迪取得成功。”杨华德说,在和同事们交流意见后,大家决定在布隆迪推广示范中国的杂交水稻品种。  但这并不容易。第一关,是技术。2016年4月,杨华德从国内优选7个杂交水稻品种到布隆迪试种。靠近赤道的布隆迪,水稻生长周期只有120天,比四川少了30余天。因此,原有的栽培技术体系需要系统性调整。这种调整,只能靠专家组一点一点地去摸索。  第二关,是农户的积极性考验。“一开始,大家态度很冷漠。”杨华德打听后才明白,此前有不少外国专家在布隆迪搞过增产实验,但都未能成功。因此,村民对中国专家冷眼相看。  布隆迪农户普遍存有“水稻必须有水才能存活”的观念,导致大部分缺乏灌溉条件的农田长期撂荒。杨华德只能现场示范旱育秧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八成用水量。  经过摸索,2016年10月,杨华德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达13.86吨/公顷(924公斤/亩),刷新非洲水稻高产纪录。这不仅积累了当地杂交水稻种植经验,也让农户们心服口服。  为了进一步验证杂交水稻在布隆迪推广的可行性,专家组又连续进行了三季试种。在此期间,农业专家组成功筛选出的“川香优506”,成为在东非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2018年7月,中国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的聘期结束,杨华德可以回国。但因为项目需要,他最终选择留下。2019年,杨华德终于完成了杂交水稻的育秧、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10多个关键参数的实验、优化。在此基础上,他主持编写了《水稻栽培技术规范(草案)》,成为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指南。他的成就探索出一条“授人以渔”之路,帮助打造布隆迪的粮食农技服务体系  杨华德保留的奖状中,有一张最为特别——那是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为杨华德颁发的荣誉证书。  这是因为,杨华德探索出了一条“授人以渔”的路子。  “渔”是种植技术。现任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管理署署长恩达·伊克基的大女儿名字中有一个“杨”字。因为,从2016年起,恩达·伊克基跟着杨华德学习了3年水稻种植技术,成了布隆迪有名的杂交水稻种植专家。恩达·伊克基是杨华德在布隆迪的首批徒弟之一。从2016年开始,杨华德和同事们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布隆迪水稻技术人员,培训了近10万布隆迪农户,帮助打造了该国的粮食农技服务体系。  “渔”也是产业发展模式和减贫模式。种植杂交水稻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投入。但布隆迪大部分农户都处于贫困状态,如何解决投入问题?  2018年9月,中国政府与布隆迪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国在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开展了更为紧密的合作。中国专家组选择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作为示范村,启动了杂交水稻在布隆迪的示范推广。  如何示范?除了提供技术指导,杨华德们还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成立杂交水稻示范生产投入基金。明确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和技术由专家组和当地政府提供,但收获之后,农户必须将部分收入注入基金,用于下一季投入。  这一模式,在林格四村取得成功。到2018年,全村种植水稻48公顷,人均年稻谷占有量从200多公斤上升到890公斤,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让十多户农民盖起了二层小楼。  林格四村示范村的成功,为布隆迪农村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以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了希望,因此,被布隆迪列为2018年国家重大成果。  目前,布隆迪的示范村已达56个,遍布该国14个省份。他的期待用中国技术和经验,帮助布隆迪解决粮食问题  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交流合作处处长蔡军军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杨华德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肯定,体现在一张张“成绩单”上。在布隆迪的近9年时间,杨华德带领专家组解决了稻瘟、黄叶等病虫害难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  数据为证:2016年到2022年,布隆迪的水稻平均亩产由300多斤增至1300多斤,全国稻谷产量由5万余吨增至25万多吨。  《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2年,布隆迪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从280万人减少到120万人。  成绩的背后,有杨华德的一份付出。  到布隆迪的第一个晚上,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个装满热水的塑料桶。比划一顿后,杨华德才知道,这是给他洗澡用的。此后,这个塑料桶就成了杨华德的“浴池”。直到两年后,他的住处才装上了淋浴设施。  来到布隆迪后,杨华德几乎没了节假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下乡25天是家常便饭。  还有对家庭的牺牲与亏欠。自2015年以来,他只回家了4次,累计陪伴家人时长不足半年。2020年5月,独生子杨博文的婚礼被他错过。2022年10月,孙女出世,但他也只待了半个多月。今年3月,杨华德参加会议,回家也只待了不到一周。  但杨华德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按照计划,今年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聘期就将结束,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杨华德毫不犹豫地提出申请:让我留下。因为,他还有很多计划等待实施——同当地国家农科院合作选育抗稻瘟病品种,建立品种的抗病体系和种子生产供应体系,在更多地方示范推广水稻高产高效新技术,减少饥饿和贫困问题。  “不排除我还会再追加一期。”杨华德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中国的经验帮助解决布隆迪的粮食问题,“甚至贫困问题。”  “我能理解他,这是他热爱的事业。”杨华德的妻子杨菊芬说,2022年,自己陪着丈夫办理延迟退休手续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丈夫的心,还是在布隆迪。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09
走进茅溪镇柏腊村野生杨梅林,放眼望去,成群结队地“跑山鸡”穿梭在树林之中,悠闲地觅食。乡贤唐德成告诉记者,自己有6年的养鸡经验,这些“跑山鸡”均是自己精心孵化的,每年只保持1000只左右的数量,确保养殖的“跑山鸡”只只体格健壮、毛色光亮。“我们的跑山鸡,以林下放养方式喂养,以玉米、土豆、红薯、野草为食,没有喂添加剂和激素,所以营养丰富又健康;因场地宽,土鸡每天可以自由的运动,这样一来,鸡的肉质更加紧致,口感更加细腻,所以很受消费者欢迎。”唐德成介绍。据了解,乡贤唐德成饲养的跑山鸡已得到村民的认可。下一步,他想把养殖业发展壮大,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供稿:古蔺县委统战部 唐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7
在泸县福集镇金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迎来春日首个“丰收季”。“用小刀来采收的时候要轻一点,沾不得泥土。”泸县福集镇金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朱明一边向记者演示如何采收羊肚菌,一边说到。朱明朱明是泸县福集镇雷公村人,之前在贵州种植食用菌5年。2023年,通过家乡政府的回引,朱明作为乡贤返乡创业,在金钱村种植羊肚菌,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羊肚菌迎来了今年第一批出产。“今年头茬成熟的羊肚菌个头大、品相好,平均每亩产量300斤左右,目前,鲜货主要销往成都羊肚菌批发市场,市场价50元一斤,效益还不错,预计今年销售产值20余万元。”朱明介绍。据了解,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因其口感柔嫩、味美,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很受市场青睐。采收羊肚菌据悉,泸县福集镇金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有33个大棚,共15亩,主要聘请当地群众进行育种、种植、管理和采收,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务工的愿望。“现在我们在这里上班比较近,每天上班8个小时,100块钱一天,一年能干4个月左右,有一万多的收入,主要工作就是采菌,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家人和小孩,非常好。” 福集镇金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人员朱霞介绍。羊肚菌丰收近年来,泸县福集镇始终坚持“民心守护”,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让村民鼓足了钱袋子。下一步,福集镇将继续汇聚统战磅礴力量,不断扩大各类农产品种植规模,进一步推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创富增收。(供稿:泸县县委统战部 雷凤丽 舒伟)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2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袁洁)3月29日下午,在乐山举行的追光2023·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星光盛典上,“天府兴农榜”获奖名单公布,10位助农、兴农的典型代表最终上榜。  “追光 2023·天府兴农榜”是追光 2023·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四大系列之一,以“担当、创新、奉献、引领”为推介标准,力图选树在涉农创业、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等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的典型代表。  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最终有40名候选人进入网络点赞环节,近100万人次通过川观新闻客户端参与点赞投票。上榜兴农人安添午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高原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他是高原上的“牦牛博士”,常年扎根雪域高原,致力于高原牦牛育种、饲养管理和技术集成等创新突破,唱响乡村振兴“牧歌”。  孙松国 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他带领团队二十年来耕耘在田野,研究、应用涵盖47种作物的370余个配方肥产品,培育新品种35个,助农增收达60亿元以上。  杨静 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调控科科长  她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岗位上的优秀代表,为了记录好田间小账本,她与几毛钱“锱铢必较”,诠释“农调人”的责任担当。  李宗滨 成都吉时雨东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农业大数据领军人才,用数字技术服务全国510万亩耕地,把四川数字农业品牌建设推向一个全新高度。  李海军 三台县断石乡党委书记  他扎根乡村基层二十余年,稳粮油、种海椒、栽果树、建大棚、促文旅……他用满腔热忱换民富村强。  马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他35年来穿行于讲台和田垄,潜心学术,专注于水稻栽培研究,俯首躬行,带领团队二十年驻点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让知识落地生金。  沈明国 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安县七彩湖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十年来,他以一己之力,将“水中软黄金”鳗鱼从沿海带到四川,构建起“川鳗”品牌和鳗鱼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王伶俐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  她是新一代农民的形象代言人,她以90后的活力、创意与执着,投身充满生机的农业,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苗明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七年磨一剑,他在高山蔬菜这个“冷门领域”持续攻关,让天养之蔬,蓬勃于云端,突破高山蔬菜发展瓶颈。  岳元文 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参与选育,到主导推广,他和长江上游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名字融为一体,十多年来,他的种业传奇还在继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1
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乡贤刘云才的家庭养殖场内,“咩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刘云才正在羊圈里忙着给山羊喂黑麦草。“到今年底,我自繁自养并出栏的商品羊就要超过100头,一年光是山羊收入就有10万元;加上利用房前屋后的5亩庭院闲置地栽种的枇杷、柑橘、李子等优质水果带来的2万余元收入,一年下来实际获得的收入有12万多元。”看着羊圈里面的山羊,刘云才脸上溢满开心的笑容。种养结合循环增收刘云才是高洞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他曾在外打拼多年,2010年回乡创业,依托高洞村地处城郊且水草丰富的条件,因地制宜,将房前屋后的5亩庭院山地利用起来发展枇杷、沃柑等优质水果。与别人不同的是,为了解决水果的用肥需求,刘云才自回家发展优质水果的同时,他便开始规模养羊,并专门建造了一口容积达100立方米的沼气池。“山羊的粪便经羊场一侧的沼气池发酵后,全部浇灌到果树地里,不仅解决羊粪的排放问题,还满足了果树生长所需的肥水。”乡贤刘云才说:“利用养羊产生的有机肥种果树确实是一条好路子。羊粪和废水流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液、沼渣全用于浇灌果园,不仅实现了卖羊、卖果的稳定收益,每年也省去了1000多元的化肥支出,周边环境也好了起来。”他这种“果—羊—沼”的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经济增收点,最终实现以沼液促种果,以种果促养羊,以羊和果助增收的目的。“自沼气池建成后,羊粪便和废水就流入沼气池,不仅不污染环境,产生的沼气用于煮饭和照明,还节省了能源。同时,剩下的沼液、沼渣又成枇杷和柑橘等果树的有机肥料,循环利用,形成了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经济,每个环节都能产生经济效益。”刘云才说。立体套种一地多收种养结合既解决了羊场的排污问题,又省去了一笔种植水果所需的化肥钱。不仅如此,刘云才还充分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套种黑麦草,解决了山羊对青饲料的需求。笔者在乡贤刘云才的果园里看到,果树长势旺盛,而种植在果树下的黑麦草也是郁郁葱葱。“在果树下套种黑麦草,既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并为山羊提供丰富的草料,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刘云才欣喜地介绍说。山羊是食草动物,规模养山羊,首先就要解决青饲料问题。于是,为了节约土地,这些年,刘云才就将果园的闲地利用起来种植黑麦草。据刘云才介绍,黑麦草在秋季播种,春季到初夏正常生长,黑麦草由于再生能力强,可以反复收割,这几年,他在果园林地种植的黑麦草能完全满足山羊对青饲料的需求。刘云才是很有想法的,他还告诉笔者,为了丰富水果种植类别,这几年他淘汰了部分老树后,又增加了樱桃、李子、柚子等水果品种,将房前屋后的5亩庭院地打造成“四季果园”,实现四季采果、一地多收。“因为种植的水果使用的全是羊粪腐熟后的沼渣沼液有机肥,果树生长健壮,水果产量也提高了,品质更优,每年仅果树带来的收益就有2万多元。”刘云才说道。更让乡贤刘云才高兴的是,高洞村两委看到这几年种养循环模式带来的效益后,充分挖掘低效用地潜力,和刘云才一起将种养循环增收模式在全村进行了推广。目前,全村在家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将自家房前屋后的庭院地利用起来发展循环经济,为增加土地产出和实现家庭经济收入蹚出了一条新路子。据悉,近几年,高洞村在乡贤刘云才的示范带动下,走上“羊(禽)—沼—果”或“猪(牛)—沼—果”循环的村民家庭占到了70%以上,在没有新增一分土地的情况下,这些村民每年新增收入平均都在2万元左右。(供稿:纳溪区委统战部 周超文 刘晓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8
看目标  2024年,在全省范围内联系“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不少于1000名,支持有条件的市、县扩大培养范围,形成人才梯次;到2027年,“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全覆盖联系培养,做到处处有头雁、行行出头雁看对象  聚焦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4类乡村青年人才,重点培育一批乡村新农人、乡村CEO、乡村巧匠人、乡村主理人看内容  将对“领头雁”进行5个方面的重点帮扶,分别是帮政策、帮招人、帮培训、帮引流和帮贷款  (记者 吴浩)3月21日傍晚,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土门垭联村,一场网络直播开播。主播们一边推荐着村里的农产品、手工制品,一边将镜头对准村里的民俗现场和美景。直播两个多小时,网络下单9000余单,销售额超过20万元。  “娃娃们点子多,搞得好。”对这样的场景,村里老人已经非常适应,还时不时出镜互动。村里的“领头雁”——土门垭联村党委书记彭俊松感慨,现在村里年轻人多了,村子里活力满满,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很高。  今年,四川共青团提出“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着力挖掘一批、培育一批、宣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青年人才,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由团省委举办的青年电商主播专项赛总决赛现场。 团省委供图什么样的年轻人能担当“领头雁”? 聚焦4类乡村青年人才“不是打工人当不起,而是乡村CEO更有性价比!‘我们村的年轻人’报名开始啦!”3月初,四川各级共青团官微纷纷发帖,寻找乡村振兴中的优秀青年代表。  团省委提出目标:2024年,在全省范围内联系“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不少于1000名,支持有条件的市、县扩大培养范围,形成人才梯次;到2027年,“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全覆盖联系培养,做到处处有头雁、行行出头雁。  什么样的青年,才能担当“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  “我们聚焦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4类乡村青年人才,重点培育一批乡村新农人、乡村CEO、乡村巧匠人、乡村主理人。”团省委青年发展部干部吴启航介绍,乡村新农人主要指在农村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达到较大规模,并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帮助农民增收的青年,如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乡村CEO主要指从事非农业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等生产活动和销售,有一定规模并有一定经济收入、有示范带动效应或能吸纳一定数量劳动力就业的乡村青年,包括经营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乡村巧匠人是具有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方面的特长或技能,可以带动其他农民掌握该技术或进入该行业,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和农业科技小院技术骨干;乡村主理人指在农村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如乡村社会治理工作者、乡村文体艺术人才、乡村社会工作人员、青年电商主播。  吴启航介绍,计划推出后,不少青年积极加入进来。有的已取得一定成绩,如乐山市夹江县乐天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涛。2016年,他成立了川南地区第一家将无人机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服务组织——夹江县乐天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由80后、90后组成,经常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经营管理培训,已带动300余人就业,惠及群众25000余户。有的起步不久但潜力大,如自贡市富顺县兴泰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宗仁钧,2022年回家乡创业,主要从事肉兔养殖,目前年出栏肉兔2万余只,实现销售112万元,带动20余人就业。  “我们计划以省、市、县三级团委为重点,通过组建寻访专班、工作小分队等形式,定期开展区域内4类乡村青年人才调研走访。”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分别建立省级“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人才库和市、县乡村青年人才台账,对入库和纳入台账的“领头雁”进行常态联系、动态管理。鲍进芝在阿署达村民宿。受访者供图“领头雁”能获得哪些支持? 进行5个方面的重点帮扶  “能成为‘领头雁’,肩上的担子肯定重一些,不过我更期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在攀枝花,阿署达星空露营地负责人鲍进芝这几天“忙安逸了”,因为古村落开发项目,她带着村里的青年“跑上跑下”。  鲍进芝2013年留学归国,回到家乡阿署达村工作。她根据所学,结合阿署达村特色,在村里培育了文化精品民宿、康养酒店和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3个项目,创建旅游品牌“故事里”,成为致富带头人。她认为,培养计划的培训课程和平台很吸引人,对于“领头雁”带头作用和辐射能力的提升非常大。  “想成为合格的‘领头雁’,既要有这份心,还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计划,将对“领头雁”进行5个方面的重点帮扶,分别是帮政策、帮招人、帮培训、帮引流和帮贷款。  “具体的措施很多,我们力求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吴启航介绍,帮政策方面,县级及乡镇团委将根据“领头雁”发展需求,陪同进行政策对接、证照申领、审核报批、补贴争取等帮扶,加大涉农领域团属工作品牌项目对“领头雁”的覆盖和倾斜力度;帮招人方面,团省委将依托“三下乡”“返家乡”、逐梦扬帆计划、青年就业大讲堂等项目,帮助“领头雁”搭建展示平台,吸引青年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我们还将开展青年农民培育、青年电商培训、乡村伙伴计划等,突出实操型培训和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吴启航说,引流和贷款方面,四川各级共青团将联合相关部门、主流媒体推动“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视频展播栏目提档升级,并依托“青耘中国”直播助农平台和青年电商走播队,帮有需求的“领头雁”带货。同时,实施“青创计划”乡村振兴专项,用好“蜀青振兴贷”及市、县团属金融支持项目。  “我们将加强对‘领头雁’的政治吸纳,符合条件的优先发展为共青团员,在推优入党、‘青马工程’学员选拔、加入青联及其他团属青年组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省委将定期推报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适时开展省级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举办进高校系列宣讲活动。彭俊松(左)与村民一起采收水果。 受访者供图“领头雁”能带来怎样的期待? 一个人就要成为一个品牌  “不好意思,事情确实有点多。”记者在采访南充市高坪区鱼之道生态稻田鱼基地负责人吴伟时,他连说了好几个“不好意思”。这几天,他一直忙着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高校学生,有时一天有4批,与记者约定的采访因此推后了两次。  2015年,吴伟回乡创业,带领家乡老百姓种植有机大米、养殖有机稻花鱼。他打破稻渔共作只养殖鲫鱼和鲤鱼的传统种养模式,成功攻克稻田草鱼、鲈鱼、黄辣丁等十多种淡水鱼类与水稻共生的难题,注册的“忠鱼善粮”和“稻鱼哥”成功入选“天府乡村”商标。  吴伟的经历让他成为区域内青年对标的农村青年创业榜样,不仅周边高校学生纷纷前来学习,平日里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各界青年也很多。  这些年,吴伟还常常参加各类培训,“经营、养殖、技术、销售……培训课程很多,线上线下都有。”  对于培训带来的提升,吴伟有切身体会;对于“领头雁”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经常说,力争要将优势产业打造成区域品牌,其实‘领头雁’也一样,一个人就要成为所在区域内乡村振兴青年认可的一个品牌。”  鲍进芝对此也深有感触。“作为‘领头雁’,需要团结身边的青年一起前进、一起成长,大家相互开阔视野、完善短板。”鲍进芝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故事。此前,她和同事做了一个彝族婚礼秀的视频,播出后效果非常好,后来就有很多青年陆续找过来想加入:“原来宣传家乡还可以这么搞。”  事情不大,但给鲍进芝带来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青年想法活跃,有条件一定要多探索多尝试;二是很多青年都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对家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认同,一定要挖掘好保护好这份情感,“对于这两点,‘领头雁’都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爱学习想进步的青年很多,人找过来了,我们一定会认真对待。”彭俊松刚到村里时,村里18到45岁的中青年只有12个,这些年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村里陆续创立了12个专业合作社,产业、平台、机会都有了,“现在村里这个年龄段已有287人了。”  谈及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期待,彭俊松也分享了一个案例——村里无动力游乐场的建设。“村里有闲置的用地和建筑,我们对外招引,吸引了一位广东回来的小伙子,想出了无动力游乐场的点子,大家觉得可行,然后我们就成立了合作社。”彭俊松笑着说,一位青年就为村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在每逢周末,游乐场周边都不好找停车位。  “乡村振兴青年当有所为,‘领头雁’们更是大有可为。”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优化政策精准度、落地实效性、常态化交流学习、奖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计划,力争为四川的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28
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出黄金。在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同心村有这么一个人,她敢想、敢干、敢拼,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带领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她就是乐山市金口河区绿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也是四川省第三批农村致富带头人——陈希满。返乡创业,发展高山蔬菜产业虽已立春,天气依旧冰冷,伴着晨曦,48岁的陈希满正充满干劲地在田地里收着一颗颗鲜灵水嫩的包菜,仿佛不觉得寒冷。只见她手上动作飞快,一折一压、再用刀在包菜根部一切,一朵新鲜的包菜就被装入筐中。 回忆起往昔,陈希满说道:“年轻的时候进过厂做流水线工作、也当过商贩卖过水果蔬菜,那个时候心里就想干出一番事业来,让全家老小的日子过好。”一次省外返乡回家过年,一条写着“在家创业就业,享受政策补贴”的标语,让陈希满内心深受启发,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子女父母无法照顾,而且现在家乡“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回家干一番事业的种子在陈希满心中悄然发芽。“我是农村人,就干农业吧!”下定决心,陈希满回到家乡立即行动起来了,下足功夫做好政策学习、市场考察、产业选择等前期准备后,她在村里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于2013年牵头组建了乐山市金口河区绿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地处金口河区金河镇同心村,海拔高度1050米-1300米,土壤质地好,空气质量优,是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的绝佳场地。经过十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已有种植基地1000余亩,育苗大棚5个,每年都会引进市场热销的玉米、茄子、辣椒等蔬菜品种进行种植。“冬季管护土地,春季播种菜苗,并采用套种模式,现在我们一年四季基本都有优质高山蔬菜出产销售,再加上冻库、仓储中心的建立,稳定了蔬菜售卖价格,降低了菜农亏本的风险,去年合作社有60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利润率在20%。”陈希满说道。立体农业,科学引领农民致富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陈希满的带领下,合作社逐年流转村民土地,并按照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着力完善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引进机械化作业,劳动生产率相比较传统耕作方式高出数倍,土地产出率也大幅提高,有效破解了同心村原本土地小微零碎、撂荒地不断增多、劳动力日益老化的“三大难题”。得益于环境优势,同心村还拥有多家种养殖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非常适合立体农业发展。通过外出学习,陈希满因地制宜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并建立“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拓展产业链和销售链,把控市场信息,确保产销两旺。土地解决了、销路畅通了,但是这么多地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带领大家伙真正实现致富增收?陈希满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通过外出走访、潜心学习、总结各地经验,陈希满下定决心,一定要打造一支理念新、懂技术、擅管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以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技术不新、信息不畅等原因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陈希满说道;“现在村里乡亲们都相信我,愿意跟着我干,那我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做好这个‘领头雁’。”创新方能强农。陈希满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科技引领,每年都会定期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实地指导,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再加上合作社现有的12人的科技研发团队,真正做到了为同心村几千亩种植基地保驾护航,为村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心村七组的村民王联均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在陈希满的带动下,我承包了90亩地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每年菜苗在合作社拿,等成熟了再卖给合作社,省时省心。”这样的例子在同心村比比皆是,以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农户参与种植或基地务工,合作社回收农户产品集中销售,让农户利用自身产业发展或家门前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帮助农民实现“死地”变“活钱”,“资源”变“资本”,农民成为流转土地得租金、园区打工得工资的多薪农民。乐山市金口河区绿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在2019年荣获省级示范社称号、2015年荣获市级示范社称号。春天已经来临,万物充满生机,看着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陈希满嘴角微微上扬:“多年的奋斗,虽然尝尽酸甜苦辣咸,但乐在其中,特别是看到农户干劲十足来购苗、一脸笑容结算收购款和领取工资的情景,心中满是成就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一如既往,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一起增收。”(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周家伊 沈星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7
(记者 陈方耀 文/图)“彭二哥,又辛苦你亲自跑一趟!”3月22日上午,一辆白色的小车开进金堂县高板街道同善村村委会,车还没停稳,同善村党总支书记杨永贵一双热情的大手早已伸上前来。开车来的,是今年已经71岁的金堂县老科协秘书长彭世选。由于在家排行老二,同善村的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彭二哥”。这位农业机械方面的老工程师、老专家,退休了下村踩田坎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多。从2019年起,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同善村走一遭,帮助村里修建改造提灌站,推广短生育期水稻新品种,指导组建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次,他又是专门来看提灌站保养准备情况的。彭世选查看灌溉设备。帮助改造提灌站粮食增产7万公斤“眼下3月底了,4月就要准备育秧,提灌站准备得怎么样,我们去看看!”刚到村委会的彭世选还没落座,就催促大家赶赴提灌站,行驶了一公里多,汽车在一条小河边停了下来。河道上一栋白色的小建筑十分显眼,提灌站到了。打开房门进入提灌站内部,看着眼前整洁的设备,彭世选不停地点头。“很好很好,平时设备要有专人管护,在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彭世选满意地看着机器运行,一边不忘叮嘱。说起这座提灌站,杨永贵有很多故事向记者讲。同善村地处金堂县东南站,全村面积5.32平方公里,由于大部分耕地处于浅丘地带,每到农业用水时都面临巨大的困难。2019年,彭世选以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农技专家、县老科协秘书长身份首次来高板街道调研时,村民便向他反映用水困难。回到县城,当天彭世选便主动找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争取到8.5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该村的提灌站改造。因为有水灌溉,当年该村农民粮食增产7万公斤。行走在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水稻新品种去年以来,金堂县老科协积极推广短生育期水稻新品种,探索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引进了原川农大水稻研究室副主任周明镜教授团队研发的“天府稻花香”新品种,在官仓街道新水碾村、双俸等村和高板街道同善村进行试验示范,其中同善村种植8亩。“在彭二哥的指导下,我们试种的两个品种,其中白米亩产达到516公斤,红米达到460公斤,特别是红米比市场普通大米销售价高出一倍左右,每亩可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杨永贵介绍。农户和业主在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资金问题,彭世选也总是主动提供帮助。业主沈美华在羊肚菌种植孵化上遇到技术难题,彭世选主动抽时间上门指导,倾囊相授技术;种植户购买农机钱不够,彭世选以个人名义为其担保贷款……看到他成天往村上跑,有熟悉的朋友问他是不是在挂职村委第一书记,彭世选总是幽默地回应:“我不是‘第一书记’,但我是‘编外书记’。”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03-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梦珊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清理窗框和门框时,要避免使用过湿的抹布,否则脏水会污染乳胶漆或墙布……”近日,在宜宾市竹都管家保洁有限公司,省级金牌劳务经纪人、长宁县花滩镇返乡创业农民工谢泽友正在给新员工开展业务培训。  通过对家庭留守妇女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就业输送等方式,谢泽友帮助村民实现就业培训500余人次,自主就业200余人。2023年,谢泽友被评为长宁县“创业明星”、四川省“金牌劳务经纪人”。返乡创业 投入家政行业  今年34岁的谢泽友是花滩镇团结村人,外出务工期间,先后在工地上做过钢筋工、鞋厂做流水线工人,一直做到了车间主管的岗位。后来,因为母亲患病,他不得已回到家乡,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在镇上做一些零散的水电工,挣的钱只能维持基本开销。2018年,谢泽友尝试着自己创业,养龙虾、开养鸡场,但这些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2019年,谢泽友帮人安水电时看到一家保洁公司4人4天挣了1.2万元,这比自己辛苦安水电一天才挣200元要多得多。于是他萌生了新的想法:开一家保洁公司。2020年4月,经过前期市场调查,并和有关部门商议后,他到外地学习培训。同年6月,他成立了宜宾宏远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新公司得不到信任,别人不认可,技术得不到展现。”谢泽友说,公司成立后并不是一帆风顺,业务上遇到的心酸事也多。他不断地跑业务、不断地碰壁,但始终没有放弃。为了帮助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他坚持不懈地与用人单位接触、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终他的坦诚和执着打动了很多客户。  2020年7月,谢泽友从保洁群里获悉有20万方的保洁项目后,及时与对方沟通商议,成功接下项目。依托国有劳务公司和镇级劳务专合社,在花滩镇组织用旅游大巴车将120名工人安全送往务工地。  “第一个单子,我带领120个姐妹去往务工地的经历太难忘了。”谢泽友说,虽然项目工程总共20万方,但对于刚起步的他来说,还存在很多难题,比如准备时间短、需要工人多、公司达标技术人员少、车辆接送和吃住安排等问题。他只好没日没夜地联系企业和员工进行协调对接,在现场勘察全部准备妥当后,再对工人进行紧急培训,保证工作质量,解决姐妹们后顾之忧。一战成名 帮助村民就业创业  项目成功交接后,谢泽友一战成名。不仅在短短的两个月就输出本地富余劳动力超过6000人次,还陆续承接了其他近30万方的保洁项目,带动解决2.5万余人次就业,支付劳务报酬达500万元。  2021年底,谢泽友在长宁县城成立了宜宾市竹都管家保洁有限公司,承接的业务更多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洁这个行业,谢泽友在公司开启了免费培训,随来随学。他在公司建立员工制,每天专人专车负责劳务人员从家到务工地的接送,安排工作期间餐点,为每个劳务人员缴纳最高额度的意外保险等,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福利。此外,一部分在谢泽友公司学成的学员也自己创业了。  2022年,从未接触过家政行业的彭小容参加了谢泽友组织的保洁培训。在交流学习中,彭小容发现家政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大。2023年初,她创立了一家家政公司。  “多亏了谢老师手把手培训,我现在也能自己带领姐妹出去单独接业务了。”彭小容说,“我现在经营稳定,员工每月人均收益有四五千元,公司的年收益在30万元以上。”  如今,声名远扬的谢泽友,希望更多家乡留守人员能够加入家政行业,实现就业有渠道、增收有技能。同时,他还想带领更多的姐妹灵活就业,争取实现单次就业率上涨突破40%,创造更多收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2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