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语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7月28日上午7点,关杨频带上直播设备和遮阳工具走进葡萄园,架好器材便开启了直播。不一会儿,百余位观众陆续涌入。“果酸味浓,汁水足,全部现摘现发!”镜头前,他熟练地推介着家乡南充市蓬安县当地果园产的夏黑无籽葡萄。
怀揣军人的梦想,刚满20岁的他应征入伍,22岁退役返乡,随后投身“村播”事业……点开关杨频的社交主页,这位“00后”小伙的青春轨迹清晰可见。
关杨频正在葡萄园里直播
2023年,关杨频成为锦屏镇射虹铺村的预备干部培养对象。跟随村“两委”工作期间,村民的热情淳朴让他倍感温暖,看着成熟的柑橘掉落在地上腐烂,他十分揪心。
在射虹铺村,柑橘是家家户户“庭院经济”的主角,柑橘种植总面积近500亩。然而,长期依赖采购商上门收购的模式极其被动,不仅议价能力不高,而且市场一旦波动,滞销、烂果便难以避免。
“有些上年纪的婆婆爷爷,还要推个小车去镇上摆摊,很辛苦。”关杨频萌生了做电商直播的念头。
时机悄然来临。近年来,为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蓬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接连举办多场电商培训活动。
关杨频清晰记得去年10月18日——参加完电商培训活动后,他与徐家镇月光坪村驻村干部、县里的教师和全职妈妈等一拍即合,组建起直播团队。
从挨家挨户寻货源,到村广播站打广告……账号注册后,团队5人各显其能,深入周边乡镇挖掘特色产品。火鸭、土鸡蛋、折耳根、枇杷、柑橘等当地好物,纷纷“飞”入直播间。如今,账号粉丝已超6000,月均销售额稳定在3万元以上。
受益的不止本村村民,还辐射到周边种植户。相如街道花果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00余亩梨、桃、李子和葡萄,近年因本地市场饱和屡遭滞销困扰。今年2月开始,关杨频建立个人账号为其带货,有效缓解了部分库存压力。
接下来,关杨频计划牵头打造村集体账号,为村里的果蔬“吆喝带货”。“我就做我们村里的‘当家主播’。”他希望能让乡亲们轻松一点,也多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