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人 物 名 片冯文静 成都市郫都区安龙村“翁缙盆景”负责人青 春 宣 言   扎根乡村,以精致小微盆景拓市场,力争把小微盆景卖到国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乡村传统产业如何走出发展新路子?对于1998年出生于成都市郫都区安龙村的女孩冯文静来说,靠奇思妙想,也靠巧手创造。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安龙村便以花卉苗木栽培为主导产业,被称为“中国盆景之乡”“中国小微盆景发源地之一”。冯文静自幼受老一辈盆景制作技艺的耳濡目染,对盆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乡村振兴战略和返乡创业号召下,福建农林大学法律专业的她,回到家乡创立“翁缙盆景”,以精致小微盆景拓市场、辟新路。冯文静(右一)为顾客耐心讲解小微盆景的制作技艺。受访者供图返乡创业 看好小盆景的大前景  每月逢“八”,安龙盆景集市便在该村热闹开市。冯文静的“翁缙盆景”紧邻集市,展示厅内,一盆盆造型各异的小微盆景让人眼前一亮,引人不时驻足细细打量。  冯文静说,之前从没下过地的她,如今乐此不疲地在园林里、田野间拾掇,会因寻到一个好的桩材、苔藓高兴不已。在她的手中,常见的黄杨、济州柏、珍珠柏、小叶榕、红枫、金弹子等桩树,在搭配和造型下,成为寓意不同的小微盆景。  在她看来,小微盆景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将秀丽江山、天地乾坤装进一方小天地,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冯文静还遇到了同样对盆景颇有研究的高一轩,两人因为盆景结缘并发展成为恋人。  为了推广家乡的小微盆景,从2019年至今,冯文静和高一轩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和拼劲,在成都多个大型商场、特色集市摆点售卖,为顾客耐心讲解小微盆景的制作技艺、特点优势,将一盆盆小微盆景送进千家万户。在两人共同经营下,“翁缙盆景”品牌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朋友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将小微盆景订单留在了安龙村。订单式合作 与村集体良性互动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冯文静和高一轩从工商管理和法律角度,研究工商业资本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我们想探索与农村合作的更好模式,既保证农民利益,也符合我们的发展规划。这是我们得到村集体支持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选择回到农村、回到家乡很想做的事情。”冯文静说。  盆景种植是小农户式生产,存在产业发展的弊端。她说:“我们旨在做生产端和市场终端的桥梁,解决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把安龙盆景推广出去,找到广阔市场。”冯文静介绍,以乡村为依托,联合村集体,订单式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她介绍,目前采取的模式是将订单发给村集体,“由合作社内成员负责栽培,我们负责品控。这也是我们后期会不断探索的企业和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力争实现良性互动。”  “我们的客户群主要是20岁到45岁的年轻群体,他们对生活品质、艺术有更高的追求。”在冯文静看来,盆景艺术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表达,具有文化和礼品双重属性。今年,他们承接了成都本地一房产公司定制业主礼,再次印证了小微盆景不再局限于传统销售渠道。  曾做工业品跨境电商销售的高一轩也讲道,他们的愿望是将小微盆景卖到国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们还有一个期待:以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村盆景产业的发展。冯文静在安龙村盆景集市打造的茶室,供盆景爱好者品茗、切磋。她还带头打造“盆景墙”,带动村上各家各户自觉维护好自家的院落环境,以盆景特色扮靓乡村。  盆景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冯文静说,她将继续扎根乡村发展小微盆景产业,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小微盆景,并不断加强学习、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小圈,去看更大的世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5-04
(袁艳 张雪菲 记者 侯东 文/图)“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县人社局干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讲解《剑阁县农村劳务经纪人管理办法》,简单明了,令人耳目一新。”获得“剑门银牌劳务经纪人”奖牌的邓能章高兴地说。为进一步壮大全县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提升劳务输出转移的组织化、市场化、规范化程度,近日,剑阁县举办了为期3天的剑阁县首届农村劳务经纪人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全县首批30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参加此次培训。人力资源专家王莉现场授课此次培训旨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谈判、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劳务经纪人,以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广元佳欣职业培训学校、四川广聘人力资源公司等机构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涉及农村劳务经纪人服务管理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同时,县人社局干部还详细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等法规政策。在结业仪式暨表扬会议上,县人社局为培训合格的学员颁发了《剑阁县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训合格证》和《剑阁县农村劳务经纪人聘书》,并对表现突出的7名优秀劳务经纪人授予了奖牌及工作补助奖励。 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嘉崇榕表示,剑阁县在全市率先举办了农村劳务经纪人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是对此项工作的探索创新,希望参会的劳务经纪人们充分发挥在促进转移就业中的桥梁作用,各乡镇农民工服务中心要当好劳务经纪人“服务员”,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劳动者喜爱的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为促进县域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冉金鹭  “乔书记,吃过饭了没?”“空了到我们屋里来坐坐,上回帮了忙还没感谢你呢。”4月24日,广元市朝天区政府办驻麻柳乡石板村第一书记乔剑走在村道上,正在地里忙碌的群众看到他,纷纷给他打招呼。  石板村是朝天区13个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有9个村民小组,共460户1690人,脱贫户共65户220人。乔剑到石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刚满30岁。乔剑(左一)走访入户  “这么年轻,还是个毛头小子,肯定待不了几天就得辞职。”初到石板村,乔剑并不怕乡亲们的质疑,他迅速转换角色,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扑下身子摸实情,做村情民意的“明白人”。乔剑一到任就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产业园区,全面摸排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情况。  白天,乔剑挨家挨户走访、记录,晚上又找来最新户籍信息、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台账等,一户一人地比对核实,建好文件夹、数据库,重点对组长、监测户、低保户、党员、产业大户等进行多次走访,逐渐从基层“小白”转变为村情民意的“明白人”。  “仅一周多的时间,乔书记就对全村情况了如指掌,真的很不错!”石板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泽对这个认真细致的第一书记称赞不已。  用心用情干实事,做村民身边的“贴心人”。“乔书记,我们这边又莫得水了,帮忙想办法解决一下。”走访群众时,乔剑了解到石板村8组人口多水源少,虽然以前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但是仍时常缺水。  乔剑当即同村组干部积极商量对策,向区水利局汇报对接,邀请技术人员到村现场勘察管线规划……最终确定从水源丰富的1组引水到8组。同时,维修村内两口水池,铺设8公里管线,彻底解决村内近200人的用水问题。“接下来还要督促村‘两委’建立后期管护机制,让群众用水再也不用发愁。”乔剑说。  争取项目壮产业,做村民致富的“领路人”。在石板村的改土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声、工具摩擦声此起彼伏,挖掘机来回穿梭。“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乔剑介绍,驻村以来,依托帮扶单位优势,他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目前,即将实施的石板村少数民族特色产业项目、2023 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石板村产业园提升项目等重点项目,将全面提升村内猕猴桃产业400亩、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200亩、种植高山露地蔬菜100亩,拟新建冷库1座、土地整治103亩、改建排水沟2.2公里、改建产业道路4.3公里、新建生产便道1.69公里。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当地生产条件、提升产业质效,石板村150余名群众也将实现家门口就业务工。”乔剑高兴地告诉笔者,经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石板村将建立起“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群众获得实惠。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25
(王飞 记者 李向雨 摄影报道)4月20日晚9时,汶川县人民医院住院部8楼的医生和护士依然忙碌。“大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啦?”夜里查房的杨露寒医生来到11号病房31床前,她俯下身轻声询问病床上躺着的76岁羌族老人。“老人刚做了头颅CT检查,加上年岁偏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及时地把握病人的每一个变化。”杨医生走出病房后告诉记者,她是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毕业的中医学博士,去年5月31日来到汶川开始了一年的“组团式”帮扶。到汶川的11个月里,她已经为1000多名患者送去了健康福音,更把不少病人变成了自己的“粉丝”。据了解,医术高明、和蔼可亲的杨医生只是阿坝州汶川县“智力”下乡“硕博团”中的一员。4月21日,部分扎根在汶川县的硕士和博士在县城附近合影。  近年来,汶川县充分利用水质、气候、土质等生态优势,持续加大对特色水产养殖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规模发展冷水鱼产业,实现产业、惠民双丰收。在距离县城约20公里外的汶川县绵虒镇大禹村,有着远近闻名的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4月21日,宁波大学渔业发展硕士樊玉文在基地向养殖户们讲解鱼病防治和繁殖的相关知识,“最近温差较大,要注意防范鱼类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此外,池塘放干后要用生石灰消毒后再暴晒。”樊玉文希望自己深入塘头一线,对鱼群病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积极与养殖户交流,能真正解决他们在养殖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让技术赋能渔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樊玉文告诉记者,他2022年考入汶川县科农局工作,“智力”下乡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在这里他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4月19日,兽医硕士杨敬(右)在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羌山云朵鸡保种场指导养殖户。  截至2023年,汶川县目前已陆续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50多所高校的62名人才,85%为“90后”,他们均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5人已取得了博士学位。  如何保持高层次人才引育,促进“智力”下乡为乡村振兴添动力?汶川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小全告诉记者,目前汶川县已累计吸引互联网+、园林设计、生态学、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农艺与种业、建筑与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城乡规划、渔业发展、兽医等30多个专业的硕士、博士来汶兴汶,汶川县已成为硕士、博士们干事创业、放飞梦想的摇篮。4月20日,驻村工作队员罗胜硕士(右二)在汶川县水磨镇马家营村健身广场和村民打篮球。  据了解,汶川县不仅出台了引才政策与举措,更是在生活上给予人才关心和补贴:2021年开始,每年设立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保障人才专项编制10个。县委组织部还先后参加“省人才先行区专场招聘会”“2022年蓉漂人才日”等赴外招聘活动7场,深入推进“硕博进阿坝行动”“阿坝英才计划”等招才引智项目,全年接受硕博人才报名,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服务,依托“组团式”帮扶、省内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进各类硕博人才62名,为人才来汶川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舞台。记者手记  连续多日,跟随拍摄这些博士和硕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透过镜头能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智力”下乡,青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他们的出彩人生和青春点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24
邛崃市:李俊中的“田里淘金”生态种养模式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唐文迪 伍有兴)近日,笔者走进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民乐村稻虾养殖基地,看见基地业主李俊中正带领村民在水田里捕捞小龙虾,捞上岸的小龙虾只只鲜活肥美、颜色暗红,稍不注意小龙虾就活蹦乱跳地从装虾的筐里溜了出来。“我的400亩稻虾田,高峰时每天可捕捞小龙虾3000至4000斤的小龙虾,现在一天能捕捞1000余斤,前期每斤售价在30元左右,现在每斤售价20元左右,总的来说效益还算不错的”李俊中介绍说。据介绍,前些年,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只能种植“应付田”,个别农户的承包田地甚至出现了“搁荒”的现象。李俊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在村“两委”任职多年,便积极主动带头,通过土地流传的方式承包了400亩土地种植水稻。2018年,为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率,李俊中开始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种植一季中稻的水田中养殖小龙虾,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小龙虾以稻田间的杂草和害虫为食,疏松表层土壤而不损坏水稻根系,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稻茬、杂草等滋养虾苗,既可减少田间杂草争夺土壤养分,还能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几率。稻田全程不再施用化肥、农药,产出的稻谷和小龙虾无污染、高品质。“小龙虾一年可产两季,亩产量最高可达500斤以上,亩产值可逾万元。稻虾共生,效益同增。‘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真正实现了生态种养的‘完美搭配’。除去土地租金、稻种、虾苗、人工等成本,每亩稻田可净增收入2000元左右,稻虾养殖基地每年纯利润在50万元以上。”李俊中喜滋滋地说李俊中还告诉笔者,这几天,他的稻虾种养基地已经开始播种水稻。如果我们选择6月份再过来,可见他的400亩稻虾田一片碧绿,一只只白鹭翩翩飞舞,与碧绿的稻田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幅天然的生态美景图画。据了解,在民乐村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李俊中常年雇佣了十多个村民。每年水稻栽插季节,则有100多人在他的种养基地务工,并且大都是些五六十岁、常年留守在家的村民。在种养基地的务工收入,成了大多数村民家中土地流转后的“额外”收入。“我都六十多岁了,很高兴每个月在稻虾种养基地还能挣2400元工资,我们这些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民乐村村民老陈激动地说。“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农田的单位产出。不仅让水稻田变成了‘生态园’,还让业主实现了‘田里淘金’的梦想。”羊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民乐村在保障“米袋子”的同时,加快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以产业规模化助力乡村振兴。 摄影报道:唐文迪、伍有兴作者单位:邛崃市人民政府羊安街道办事处联系手机:13882109268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4-23
(刘燚 索朗仁青 刘小义 记者 严易程 文/图)4月17日-21日,2023年阿坝州乡村振兴青年就业创业赋能培训开班仪式在壤塘县中壤塘创业园举行。培训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优势特点,通过现场观摩、聆听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专题培训,吸引了不少创业青年到壤塘学习、投资兴业。开班仪式现场据了解,壤塘是2023年阿坝州乡村振兴青年就业创业赋能培训活动第二站。此次培训,将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交流探讨、互动答疑等方式,围绕人力资源、税务、电商发展等创业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授课。此外,学员们还走进壤塘县非遗超市、壤塘县电商服务中心、蒲西乡斯跃武村民宿,从壤塘集体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中汲取创业就业灵感和思路,并前往壤塘县格桑梅朵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石里乡森工记忆博物馆、宗科乡日斯满巴爱国实践教育基地等进行观摩。“我从事非物质文化艺术唐卡专业,壤塘非遗传习创业园的创业模式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参训学员、红原县唐卡非遗传承人额日多吉在进行现场观摩后分享道。“希望通过年轻创客朋友在壤塘的所想、所见、所感、所获带回自己的家乡,从而让更多的人宣传壤塘,了解壤塘,走进壤塘!”壤塘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秉持“以培训聚资源、以培训强服务、以培训增交流、以培训促成长”的理念,在观摩学习外,还在课余时间安排了创业沙龙、青年交友、雅集晚会等其他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培训方式,让青年朋友们收获知识、达成合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汉兵  沿着乡道公路一路向前,绵延十多公里,漫山的竹林起伏荡漾,宛如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这是驾车行驶在南充市高坪区长(乐)胜(观)公路沿线所见到的景象。  车到原斑竹乡(已合并到长乐镇)乡场口,一个竹编基地跃入笔者眼帘,门口挂着“农村妇女竹编学校”“斑竹竹艺公司”等吊牌。门前的坝子里,各式各样的竹灯笼堆得高高的。坝子里人来人往,都是前来送交竹器的村民。  人群中,一个中年妇女被村民包围着,村民热情地与她打着招呼:“万姐好”“万总好”。被村民称呼为“万姐”“万总”的,是竹编基地的负责人,也是高坪竹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她就是万学。万学(右)在和工人研究改进产品。选择:开启艰难的创业之路  万学的家乡是有着“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之称的眉山市青神县。在父辈的影响下,童年时期,万学便对竹编充满了兴趣。高中毕业后,万学就进入当地一家竹编厂上班,练就了一身娴熟、精湛的竹编技艺。  2009年,有上万亩天然竹林资源的原高坪区斑竹乡计划发展竹编产业,当地领导曾多次到青神县考察学习,并盛情邀请万学来高坪区发展。  起初,万学有许多忧虑。经过再三考虑,万学来到南充市高坪区,在斑竹乡创办了一家竹艺公司,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没有工人,她就手把手培训。2009年3月,万学在斑竹乡招收了30余名留守妇女、残疾人,举办了首期竹编培训班。从第一道工序选竹子开始教起,锯竹、去青、划篾、剥篾、刮篾、抽丝……直到学员们将30多道工序全部熟练掌握。  没有拳头产品,她就潜心研习。她带领团队相继推出了竹贴画、竹编灯笼、竹编瓷胎、竹编家具等数十个品种,研发的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其中,历时一年半创作完成的《五牛图》,在浙江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当年,竹编也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了全面打开销售市场,她常常一个人带上几大件竹编产品,从国内到国外参加各类展会展览。  “是什么力量让你这样执着坚守?”我努力向万学找寻答案。  “曾经看到农村留守妇女无所事事,没有收入,我为此心痛,我想改变她们的这种窘况。”万学始终为着这个朴素的想法而奋斗,14年来从不懈怠。如今,小小竹子实现了“七十二变”,竹编产品走出了乡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普普通通的竹子成了村民的“摇钱树”,高坪区至少有上万名村民直接参与竹编生产,竹编产业真正成为了没有围墙的万人工厂。万学也相继收获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南充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搏击:不负那些期待的眼神  开弓没有回头箭。从2010年开始,万学把她和姐妹们生产的竹编艺术品搬到网上销售,并创立了电商线下体验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自国内外的订单不断,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国内各大城市。2015年,她牵头成立了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高坪区贫困村和附近县区免费举办竹编培训班20多期,培训1000多名农村贫困群众熟练上岗,并回收、销售村民的全部竹编产品。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竹编生产中来,从2017年春节开始,万学还在公司所在地的斑竹乡举办大规模的竹编技能展示大赛,现场编织、现场评比、现场颁奖,每年都有几百人参加比赛。这种比赛成为常态性活动,到今年3月已举办竹编技能大赛6次。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销量锐减,库房里的存货越积越多,但万学对村民的产品依然来者不拒。万学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都是残疾人、老人和留守妇女,再难也不能让他们受损失。”她加强淘宝店,开设抖音号促销,增设电商线下体验店,参加各类展会展览,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说起那段艰难经历,她淡淡一笑:“累是必然的,为了身后无数人充满期待的眼神,再苦再累也值得。”  挺过了艰难,迎来新机,竹编企业如今一派红火。在基地的工作间里,七八个妇女正在认真编织各种竹器。这些经过染色的竹片,在工人们手里翩翩起舞。只见她们编、插、穿、锁等各种技艺轮番施展,竹子实现华丽转身,一个个灯笼、一个个工艺品、一张张竹编画精彩呈现,简洁流畅、鲜艳明快、大方时尚。  走出基地,街道两侧随处可见编织场面,乡场上的村民早已成了习惯,忙完家务就忙竹编。他们从基地领回初加工的竹子材料,按照厂里的技术规范编织半成品,然后交回厂里就可领取不等的报酬。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编织出新颖精致的各式竹器,也给自己的生活织就一个靓丽的未来。传承:竹丝飞舞进万家  如何让更多的市民喜爱上竹编产品、传承这项竹编技艺?万学不断在探索。  2014年8月,万学成功申报了《竹编字画生产方法》《竹片钩针》《竹编字画用的破丝排针》3项专利,创办了“万学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让竹编更多注入了文化内涵,从单一的消费品逐渐变成消费品、旅游品、收藏品。  2019年9月,她在长乐镇的坝上草原开设了高坪竹编非遗传习馆,不久又在原斑竹乡庙子沟村创办了竹编生活馆,在高坪城区创办了多个竹编体验馆。在这几个场所里,不仅陈列着形式多样的竹编生活品、竹编工艺画等上百种产品,游客还能亲眼见到编制竹篮的全过程,参与互动体验。  万学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课外培训机构协作,将竹编这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引进校园,开设竹编手艺课程、体验课以及亲子活动等。万学带领她的团队,手把手教学生体验非遗,让孩子们了解民间工匠技艺的精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认知和传承传统手艺。在周末、节假日的亲子课堂上,孩子们和家长齐动手,观摩竹编产品、编织竹编产品,其乐融融,乐此不疲。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万学就深感责任在肩,但也信心满满。“让竹编技艺发扬光大,这是我的梦想。”万学表示,“我将不遗余力,传承竹编技艺和文化,让一件件浓缩自然之美的竹编制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21
“今年3月,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感受。今年42岁的刘艳英,是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热情、能干、公正……是群众对刘艳英的印象,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艳英代表”,这也是对她长期以来,全力解决群众所求所盼、走进群众心中、以民主推动工作的肯定。刘艳英认真收集群众诉求深学细悟传递两会好声音“讲得通俗易懂,内容很接地气,我们老百姓听得精神振奋。”“传达的内容贴近实际,对我们以后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有很大帮助。”“听了刘代表的讲解,我们都感受到了全国人大会议现场热烈的气氛。”参加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代表讲”活动的党员干部群众对刘艳英传达的内容都给出了高度的评价。这样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将会议内容和精神有效地传达到基层,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是刘艳英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后时刻思考的课题。“要使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首先自己要学得深才能讲得准、讲得透,大家才能听得进。”刘艳英说。参加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返回家乡后,刘艳英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来不及收拾行李,再次拿出政府工作报告仔细阅读理解,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笔记本上详细记录重点。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想起草传达内容,写了改,改了写,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有疑惑时,通过电话或直插安岳县委党校办公室向有宣讲经验的老师请教,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理解不深刻的地方反复咨询。在10余次传达大会精神的活动上,刘艳英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将大会精神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三农”工作,结合隆恩村现有的旅游、餐饮、康养等产业情况向党员干部群众一一进行讲解。参加活动的人员都说,刘艳英传达的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实际,在大家心中产生了共鸣。刘艳英与群众共商发展新路子履职尽责搭建党群连心桥走进文化镇隆恩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场所、办公设施、制度机制一应俱全,10名驻站代表的照片、身份、职务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清晰明了,代表履职风采展示丰富多彩......“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成,为我们学习交流、联系群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是安岳县文化镇人大代表蔡文刚的切身体会。如何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密切,作为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的刘艳英把阵地建设作为重点,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刘艳英说:“要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效能,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履职实效,才能做到代表与群众心连心。”唯有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才能成为受群众肯定和欢迎的人大代表。刘艳英对驻站的10名人大代表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密切联络站与人大代表间的联系。每月固定时间安排人大代表进站点接待群众,倾听基层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深入走访群众,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他们送去政策、法律和物资等,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据了解,刘艳英还充分挖掘农村资源优势,积极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学习、调研,邀请基层干部群众、农业专家等,为推动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3次;联络站驻站人大代表接待群众30余人次,解释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0余个。真情实意推动民主全过程“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应该放开思路,发展特色产业。”“我建议把公司好好运作起来。”“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宅基地改革方面想办法。”……在隆恩村会议室内,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2023年隆恩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现场讨论十分热烈。“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刘艳英说,“事事做到民主,才能推动全村更好地发展。”随着隆恩村近年来的发展,来村务工、居住、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生活环境如何改善,移风易俗如何开展,配套设施如何跟进......一系列问题既关乎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涉及广大群众的利益,要听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参与其中。”刘艳英将办公地点搬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想法。“不能出现送大礼的,发现了罚200元。”“自己门前的垃圾自己要处理好。”“多设点垃圾桶。”翻看刘艳英的走访笔记,上面清晰地地记录着一条条来自群众“原生态”的意见建议。“村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老百姓都积极参与,不管大小事情,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事事都做到了民主。”隆恩村76岁的村民苏明德说。据了解,隆恩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时,刘艳英都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决策科学化,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供稿:安岳县融媒体中心 许长江 杨青松 潘政吉)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文/图  “发兔子咯!筐筐些快点拿起来装哦!”3月31日,甘孜州短视频博主洛桑(账号名称:洛桑和小志玛)在抖音平台更新了一期视频,内容是给他生活的九龙县乃渠镇七日村村民分发种兔的过程。  作为一个拥有132.5万名粉丝的短视频博主,洛桑通过视频分享的内容,大多围绕他与家人亲友的高原乡村生活。走红后,洛桑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他和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博主身份与先前积累的资金,带动乡亲们一起创收。  他们最终把目光放在养兔项目上。跟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养兔投入少、见效快。但从项目确定引进到真正落地起效,过程中还有重重困难在等待着洛桑。洛桑帮助村民安装兔笼。辗转多地毅然回乡  洛桑家所在的乃渠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龙花椒的主要产区。单一的种植生产,没能留住当地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十多年前,18岁的洛桑外出务工。  洛桑往后十年的故事,与其他外出务工者多少有些相似:辗转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下过工地、进过工厂,送过外卖、做过糕点……直到有一天,洛桑有了小志玛,他的小女儿。  还要让孩子成为跟自己一样的留守儿童吗?洛桑对自己说,不可以。就这样,他选择回到家乡九龙县。  回到家乡,洛桑开始思考:短视频大热,能不能用手机,把九龙的牛羊、山货拍给其他地方的人看看?  于是,“洛桑和小志玛”这个账号做了起来。从一开始简单的分享高原风光,到有了剪辑意识后以小志玛爱吃的美食为主题开展拍摄,再到联系亲友组成团队配合拍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内容,不知不觉收获了2455.4万次点赞。  “明星来啦……”走红之后,洛桑在家乡也有了“名望”,当他带着小志玛上街,不时得到乡亲善意的“调侃”,他会咧开嘴报以略带羞涩的微笑。带动乡亲养殖肉兔  “在我们这里,找两块钱(方言,挣点小钱)很不容易。”洛桑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村民的营生不是种花椒、粮食,就是上山摘菌子、药材等山货,靠着最简单的劳作维持生计。  而养兔计划,背后藏着洛桑团队两年以上的深思熟虑。  洛桑团队特聘的养兔技术员杨玉君告诉记者,肉兔饲养周期短且高产,一只母兔1年时间可以繁殖后代35到40只,甚至比母兔自身重量多出20多倍,这是饲养其他家畜都很难相比的产量。  而且,兔舍建设投入成本不高,如果养殖规模较小,一户村民的投入可以控制在5万元以内;当地部分人家原先都有鸡鸭等牲畜圈舍,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  “养兔的工作虽然细琐但不繁重,留在家里的女性只要掌握了饲养要点,也能够承担这份工作。”在七日村村民汪凤友的家中,洛桑一边帮他把兔笼安装固定起来,一边介绍道。  另外,还可以把养兔和当地的特产九龙花椒结合起来。乃渠镇党委书记刘双全说,该镇种植花椒3000余亩,花椒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如果将肉兔制成风干兔、手撕兔等制品,可以用上本地花椒,实现双赢。从0到1“难于上青天”  洛桑团队在两年前,就开始构思肉兔养殖产业落地:提前成立公司,确认肉兔养殖加工、熟食生产销售等经营范围;与村民达成合作,村民按照统一的标准养殖肉兔,达到出栏要求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  有养兔意愿的村民,在建起自家兔舍后,可以从洛桑处领取种兔,少则20只,多则80只,押金每只200元(乃渠镇政府每只补贴50元)。村民交还4只出栏商品兔,就可以退押金。洛桑解释,这是为了防止部分村民拿到种兔后直接“杀兔吃肉”。  做村民思想工作、筛选有养殖条件的村民、帮助修建兔舍改造兔笼、选择品种并联系购买雌雄种兔……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不同困难,即使是在省商务厅、九龙县有关部门、抖音社会责任部等多方帮助下,前期准备工作依然耗时一年多。今年3月底,洛桑团队终于将种兔发放到第一批村民手中。  七日村丁家坡组组长兰月辉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里,洛桑带着弟弟李长龙、技术员杨玉君等一起,除了完成日常视频拍摄更新,闲下来时就往村民家里跑,帮他们修兔舍、捆兔笼。一天下来一人少说固定上百个兔笼,手上都打上了血泡。  从0到1的过程中,洛桑也遇到了付出心力后,村民突然反悔、不愿再养兔的情况,他也曾想放弃。好在大部分村民都愿意相信洛桑,想跟着他把肉兔养殖产业做起来。  “兔子发下去了,这还只是艰难创业阶段。大家能不能养好,我们心里也没底。”洛桑告诉记者,这次创业,他几乎将前两年博主生涯的大部分收入都投了进去。  后续,这批毛茸茸的肉兔,能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原“成功落户”吗?村民能育出商品兔、换回押金吗?洛桑团队带动村民发展肉兔养殖产业的模式能顺利进入后一阶段吗?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8
(郭侨  潘建勇 记者 常艰)晴朗天气里,走进仁寿县广袤乡村,只见处处良田成片,粮食作物长势良好,彰显着春之生机。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一样地奋进,在不同的战场,一样地冲锋,默默守护着粮食安全,助力仁寿县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他们,就是脱下军装的“兵支书”。规模发展 村集体经济挑大梁“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热,要随时查看玉米苗的长势,及时进行灌水等田间工作。”4月12日,在仁寿县珠嘉镇三溪社区,见到该社区党委书记辜志勇时,他正和村民一起,蹲在玉米地里,仔细观察玉米苗。仁寿县珠嘉镇三溪社区党委书记辜志勇(右)正在指导村民如何管理玉米苗辜志勇所在的这片土地,曾经是一片撂荒地,如今却承载着社区群众的希望,成为了孕育粮食的沃野。2022年8月,流转了三溪社区1400亩地的业主,由于经营不善,无奈将土地退还给当地居民。辜志勇意识到,如果解决不当,将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撂荒地问题。在大量调研和借鉴其他地区做法的基础上,辜志勇提出了解决方法——“三变”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民以闲置土地的经营承包权入股社区成立的农业种植公司,由村“两委”成立的农业种植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农民每年可以获得至少400斤/亩的保底收益加分红。“你们放心干就是了,亏了,我们还有土地。”辜志勇在第一次召开土地入股会议时,对社区居民这样说。于是,三溪社区村集体的土地上,玉米、小麦、油菜、水稻、大豆等粮食一拨接一拨,源源不断地“生产”。航拍仁寿县珠嘉镇三溪社区新栽种的玉米不少群众看着土地收益好,还主动拿出自家的土地,要求加入农业种植公司。目前,社区共集中经营管理着1800亩土地。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让“股民们”清晰了解公司各项收支,知晓集体经济收益与个人分红细节,辜志勇还让每个生产小组选出代表,成立监察理事会,专门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群众以土地入股,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地,既能赚工资,还能分红,大家种地非常上心。”农业公司成立后,辜志勇努力通过公司为大家带来收益,也提高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杜绝了撂荒地的出现,为社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双重身份”让辜志勇在基层治理的“新战场”上敢闯敢干,高举着发展乡村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的大旗,发挥着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作用,成为了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人。套种轮作 土地增效村民增收和辜志勇一样,在仁寿县谢安镇扎林村,也有着一位不忘初心的“兵支书”。在扎林村800亩的小麦示范区内,绿油油的小麦长势良好,随风轻轻摇曳,泛起一片麦浪。一行行小麦间,套种的南瓜正处于生长期,麦收后,南瓜秧才快速生长,在不影响小麦收成的情况下,每亩南瓜产量可达到2000公斤以上。“等小麦和南瓜都收获后,今年我们就要‘订单’种植一季榨菜,成熟后直接卖给已经联系好的泡菜企业。”扎林村党总支书记张大志说,通过粮菜套种和轮作,不仅避免了土地撂荒,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切实提高亩产收益,同时,还开辟了农民增产增收新途径,大大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仁寿县谢安镇扎林村党总支书记张大志(左)正在查看套种的蔬菜苗扎林村地处山区,农村老年群众居多,近年来,逐渐出现土地“没人种”的现象。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2022年4月,扎林村以集体经济为大股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业主,带动群众,共同发展粮食种植。“我们村上接到粮食或者蔬菜的订单后,就会由合作社统一发放种子、薄膜、化肥等农资,让村民自行耕种,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力求产出最优质的产品。”张大志介绍,在粮食或者蔬菜成熟时,再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彻底免去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一共帮助乡亲们代耕代种了20亩土地,平时只需要在关键节点做好田间管理就行。”扎林村6组村民张建辉介绍道,在套种的情况下,每亩地每年应该能收入3000元左右。为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仁寿县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大户补贴力度,有力调动了大家种粮积极性,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7
春风一笑绿山冈,喜见银芽处处芳。当前正值“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红阳村村民王素英正在自己的茶地里忙碌,看着一支支嫩绿的叶芽,想起家里在参加“农村家庭能人”培训后种植的八九亩茶叶,她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的茶叶长势良好,丰收后能让王素英家里收入翻个好几倍。“我以前都是种玉米、稻谷,现在改种茶叶,发展得很好,这都得益于我们村的书记许溯全。他是村里首批‘农村家庭能人’,一直鼓励我们参加‘农村家庭能人’培训,还每天到地里给我们传授种茶技术,带领我们一起发展,真的感谢!”王素英激动地说。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坚持“三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抓“领军”干部培育、“绿领”人才汇聚,全面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育,累计打造实训基地11个、培训农村实用能人110批次1.7万余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硬核支撑。“我们从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农村致富能手、农技专家中挑选业务骨干组建‘师资团’,采取‘点菜+配菜’‘课堂+田间’‘专家+能人’的培训模式,大力开展中药材种植、茶叶种植、跑山鸡养殖等实用农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今年以来,区镇两级新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训22期,共培训800余人次。”沙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及心介绍说目前,沙湾区红阳村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修建了茶叶加工厂,茶叶种植面积从1000多亩发展到了3500多亩,村民的亩产收入由3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沙湾区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土地入股、经营权入股、现代农业设施入股等方式,发展产业主导型、服务创收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4个,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多业互补、多点支撑的产业增收体系。2022年,沙湾区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31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46个,占比62.2%。据了解,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沙湾区还相继开展了“归雁赋能”“雏雁蓄能”“头雁提能”三项计划,在喀斯特地貌上探索“石缝、石堆、石崖”上的集体经济,聚力壮大“粮、药、茶、果”四大主导产业,开展培育集体经济“百万强村”培育,组建“强村公司”,构建集体经济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形成抱团发展“裂变效应”,真正让集体经济发展的“步子”迈起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全面乡村振兴的“进程”快起来。(供稿:沙湾区委组织部 王智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4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走进桂家湾,远山如黛,近水如烟。在青瓦白墙间,穿梭着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绵阳安州“能人”、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的创始人、政协绵阳市安州区第三届政协委员——桂小华。桂小华,生于1972年,毕业于绵阳高级职业中学工艺美术专业,后进修于四川美术学院,90年代开始在新疆从事室内设计工作,2000年创办了新疆川美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股份制企业,先后带动了全镇近400人到新疆务工。心怀桑梓 鸿雁归巢建家乡按常理来说,年逾不惑,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本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但是每年春节返乡的他发现儿时的家乡印象难寻,尤其是节后的乡村院落,格外冷清,乡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状,让他颇为感慨:“当年,我带着年轻人闯出去。如今条件好了,怎么才能把年轻人引回来?”为了让年轻人能留在家乡,让老人不再孤独,让孩子的成长不再缺失父母的关爱,桂小华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绘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养育他的那一方人间烟火成为更多在外漂泊游子的心灵归宿。2018年,桂小华依托家乡秀丽的生态环境,利用三十多年积累的文旅资源,吸纳专业人才,建立核心团队,开始打造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发展乡村综合休闲旅游。从最初的破土动工到如今基地投入运营,桂小华从规划布局、施工建设到人员招聘等方面都亲力亲为。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创业路上,荆棘密布,充满挑战,幸好有来自社会各方的关心与支持,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安州区政协就是其中之一。在得知其项目建设的困难后,区政协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与其面对面交流,了解项目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其用地规划、道路不畅、用电用气困难等难题进行梳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借助“有事来协商”平台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展开讨论寻求措施及时解决基地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安州区政协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务实作风,新建的直通桂家湾的乡村振兴大道,使桂家湾乡村文旅基地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我辈当努力,为尽快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和乡村发展而努力!”这是桂小华的心声。央视财经频道(CCTV-2)《生财有道》栏目通过播出“乡村振兴中国行——四川安州:经营有看点 产业助振兴”节目,用20分钟时长介绍了他的返乡创业项目。奋楫笃行 履职尽责献良策2021年,桂小华成功当选新一届安州区政协委员,这也是他首次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要当个有所作为的政协委员,绝不能挂个虚名!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当胸前佩戴上政协委员胸牌的那一刻起,桂小华暗下决心在任期内,必将敢布腹心、直言敢谏,决不当政治“花瓶”。桂小华先后提出了《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和《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条议案。立足于自己的创业经验,他更清楚返乡农民工在创业初期需要获得怎样的政策支持、获得相关部门提供怎样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在他的提案中将它们清清楚楚地罗列出来,既有理有据、又具有可操作性。桂小华说:“乡村要振兴,关键还是要留得住人才;未来我将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提案,助力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黄小波是桂小华初中同学,一直在北京从事舞台机械等工作。在桂家湾农旅基地创立后,他毅然跟随桂小华返乡,在农旅基地任总经理兼自然教育总监,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物常识等辅导。同黄小波一样,自农旅基地成立后,累计吸纳了60名员工和80多名临时聘用本地村民在此务工;吸引了9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能人在此任辅导员,从事陶艺、插花、美食制作等教学实践活动。为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桂小华依托青松村丘区地貌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布局打造基地设施设备,在保护原始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强基地环境打造,种植花草树木,铺设绿色植被,使基地水库面积达50亩,地貌森林覆盖率达60%,通过“生态+旅游”模式,带动村集体增收达10万/年,切实让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红利。初心不忘 情系乡亲办实事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总投资逾1.2亿元,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小马驹乡村自然教育研学基地、花居共享康养小院和半山里民宿”三大板块初步建成,集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亲子研学、团建拓展、乡村文创、民宿、餐饮、康养、乡村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在他精心规划的这片土地上,一景一物既融入了生态理念,又融入了美学体验。在这里可以坐上乌篷船穿行于“安州小江南”的画卷中;又可以沉醉于松涛林间且听风吟;亦或是在露营基地仰望星空……丛林探秘、面包窑、陶艺工坊、插花室等团建项目更是一应俱全。如今的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以绿色餐饮、绿色养殖、绿色种植、安全食品乡村旅游为主线,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变得生机勃勃。乡村环境更美了,当地百姓钱袋子更鼓了,村里也更加热闹了。眼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桂家湾一点点从梦想变成了规划,又逐渐成为了现实,桂小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他依然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他时刻牢记着自己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为更好参政议政,主动提出借助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近民亲民的特殊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政协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设立政协协商活动室,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结合,更好发挥协商作用。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在政协领导鼎力支持和桂小华的推动下,桂家湾政协协商活动室充分发挥政协在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独特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10余次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从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项目建设初期到现在运营阶段,开发劳务、厨师、服务员、保洁员、安保人员等多类型、多年龄段岗位,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及50-60岁年龄段的留守中老年人群,累计吸纳15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稳岗增收,拉动就业收入达680万元以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年来,桂小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为社会做奉献,尽显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社会的认可。他提出的《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提案获得优秀提案的荣誉。桂小华深知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也是他砥砺前行的力量。他说:“我将借助政协这个广阔的平台,更加开拓自己的视野,把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项目做大做强,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供稿:安州区政协 丁飞飞 陈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12
(记者 余如波)“童老师,有没有刚刚做好的茶叶?明天给我寄几斤嘛,自己喝!”最近,手工制茶师童云祥总是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每隔几天,他就从位于眉山市洪雅县一个小山村的家中,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县城,统一为茶友们发货。  今年50出头的童云祥,从小便跟着父辈采茶、制茶,练就了一身手工制茶的本事。因为在家中排行最末,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童老幺”,也借此为自己制作的卷曲型绿茶命名,曾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国际茶博会金奖。他说,手工制茶难免受皮肉之苦,但贵在“有灵魂”,要用完成“作品”的态度炒茶,与茶叶“对话”。童云祥采摘茶叶40分钟手工精制,造就一杯“沉底”的好茶  童云祥的手工制茶工作室,就位于洪雅县将军镇清凉村7组的家中。在能够远眺洪雅县城的山坡上,几间精致的瓦房围成一个小院,周围被茂密的柳杉林环抱。往山下行走百米左右,穿过树林,一片生机勃勃的茶园便出现在眼前。  中午时分,采茶工人将鲜叶背回称重,饭后,属于童云祥的手工制茶时间到来。“手工制茶都是用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色泽翠绿,质地柔软。”他称取一斤半鲜叶倒入簸箕,一边翻动,一边剔除其中的细叶、烂叶、老叶。与此同时,妻子王文英已在炉灶中点起柴火,炒茶过程中,她要根据童云祥的需求随时调整火候。  “手工制茶分为四步,杀青、揉捻、提毫和挥锅。”说话间,童云祥将手背靠近锅底,待灼烫感无法忍受时倒入鲜叶,双手迅速翻炒、抖动,让高温杀死叶细胞,使其停止发酵。一时间,一股浓郁的焦香气味在工作室弥漫开来。  接下来,便是整个手工制茶流程中,花费一半多时长的揉捻环节,它关系到成品的外形和口感。童云祥将右手手掌伸入锅中,以顺时针方向反复揉捻茶叶,“这一道工序,需要去除茶叶中90%的水分,将鲜叶变成细条,轻重的掌握和火候的控制是最重要的。”他说,力道轻了,起不到定型作用;重了,就会把茶叶揉碎。  随着时间流逝,锅中的鲜叶逐渐收缩,颜色从嫩绿慢慢变成了灰绿,一些白色的绒毛也开始漂浮到空中。童云祥抓起一团茶叶置于掌心,顺一下方向搓团4—5转,放回锅中抖散,如此重复直至白毫显露。“这个过程叫做提毫,就是让茶叶与茶叶互相摩擦,将茶芽尖上的茶毛提至竖立,冲泡时茶汤才能更好地渗透茶芽。”  “如何判断是否干透?拿一颗茶叶,看能不能捏成粉末。”不过童云祥说,起锅时机的拿捏更多凭经验,太早尚未断生,太晚茶叶就老了。  大约40分钟后,一锅手工茶终于炒制完成,童云祥将其盛出称重,刚好二两七钱。“一斤半鲜叶,一般能炒出二两五钱到三两成品。”他倒出一杯白开水,放入一小撮刚刚炒好的茶叶,茶叶立马沉到了杯底,随后在水中逐渐展开,恢复了刚刚采摘时的绿意。“成品干燥、紧实,才会‘好茶沉底’。”童云祥解释道。长期赤手炒茶,手掌皮肤布满裂口和老茧  童云祥的家乡,素有种茶和手工制茶的传统,从小他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茶,后来也学着制茶。不过那时,制成的茶叶主要是为了自家品饮。  童云祥的家距离著名的苟王寨只有数百米,时常有外地游客前来游玩,2013年夏天,一对眉山夫妇路过歇脚,童云祥泡了两杯茶,没想到对方品尝后赞不绝口。第二年春天,这对夫妇先后订购了16斤茶叶,分送给亲朋好友。“为什么不作为旅游商品售卖呢?”对方的话点醒了童云祥,开启了他的全职手工制茶之路。  不过,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一开始,顾客给他提出了不少意见,要么是“杀青没杀透,有一股青草味”,要么是“有一股焦煳味,可能是火候没控制好”。那段时间,童云祥一到晚上,便和妻子背着鲜叶,徒步半个多小时,到附近炒茶高手家中请教。每炒出一锅茶,他总会泡一杯自己品尝,总结优劣得失并设法改进。  在传承和借鉴的同时,童云祥还想方设法创新。过去,父辈通常在杀青后,将茶叶取出晾冷再进行揉制;童云祥改进工艺,后续整个流程都在锅中完成,“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不仅一气呵成,口感更好,也大大节省了时间。  这样做,意味着双手长时间与茶叶接触,同时长时间忍受锅中的高温。由于茶叶富含碱性物质,童云祥长期赤手炒茶,手掌皮肤很快生出一道道裂口,每年3月到10月制茶期间总是难以洗净;指尖与铁锅反复摩擦,则长出了厚厚的老茧。“一直到每年手工制茶结束后,十天半月才能恢复正常,第二年又循环往复。”由于长时间使用右手炒茶,他患有腱鞘炎,关节也出现了明显的增生,医生断言“无法根治”。  “手工制茶难免受皮肉之苦,但这样的技艺是有灵魂的。”童云祥觉得,自己每天炒茶,就像在跟茶叶“对话”,成了朋友,以一种完成“作品”的态度去制作手工茶。他的“粉丝”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如今早已遍布全国各地。  他的手艺也被大家争相学习。2020年起,在洪雅县人社局的邀请下,童云祥陆续前往当地12个乡镇,已累计为300多人传授手工制茶技艺。“基本的工艺流程学起来不难,但更多要靠自己领悟和感受,比如揉茶的轻重就没办法教。”童云祥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学习手工制茶技艺,将这一门传统工艺传承弘扬下去。童云祥  四川洪雅人,1971年9月出生。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洪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川种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洪雅县优秀农村乡土人才。其手工制作的“童老幺”卷曲型绿茶,外形内质俱佳,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国际茶博会金奖。近年来培训手工茶农30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3000多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11
(记者 郑志浩)“噢呀!(藏语‘好’)”从清晨开始,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茶祥子”制茶坊就被老主顾熟悉的问候声唤醒。蒋维明打开门扉,途经的居民选择在这里小憩片刻。  小巧的茶盏里,茶叶浸入热水后浑身舒展,如同一叶叶扁舟。从这间制茶坊里走出的茶叶,也如不惧风雨的船只,驶到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桌前。过去10多年,蒋维明把来自四川的茶叶品牌推上世界舞台。未来10年,蒋维明的心中还有更大的心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西路边茶的融合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蒋维明回归天府沃土钻研茶之道  “尚武好动”,这是父亲对小时候的蒋维明的评价。从儿时开始,蒋维明就喜欢耍枪弄棒。当兵退役后,他回到家乡成都一家军工厂工作。  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来临后,蒋维明也泛起心思,只身一人“北漂”,到当时繁荣初显的中关村从事IT行业。时代的风口上,蒋维明创业也小有成就。但高节奏的创业生活,也让在外漂泊的蒋维明心头总感觉有些失落。一次次的办公室熬夜,能在深夜里给他提供一份安定感的,就是茶。  “有次下班在路边看到有卖龙井茶的,咬了咬牙买了一两,花了70块钱。”蒋维明笑道,当时的7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小心翼翼捏出一小撮茶叶放在茶杯里,拿起电壶缓缓地往茶杯里倒上热水,咂一口,感觉一天的疲劳尽数消散。“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自己离不开茶叶了。”  不过,在事业上,蒋维明逐渐从创业的“后浪”变成“前浪”。“信息技术行业更新迭代的节奏太快了,我们一直如履薄冰,生怕踩错一步。”在“红海”竞争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蒋维明最终和合伙人选择散伙。  2002年开始,拿上自己的创业积蓄,蒋维明决定去各类知名茶叶原产地学习制茶技艺。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云南思茅……遍访国内知名茶山,蒋维明系统学习制茶工艺,并在家人的召唤下,最终回到四川,落脚雅安蒙顶山开始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  这一阶段,蒋维明借助自己创业时候的人脉,加入了研究茶叶医学价值的研究团队。“在制茶经验这一角度上,我还有机会从生物化学知识的角度深入了解茶叶,对我之后的发展助益良多。”用“荒荒茶”成功复原西路边茶  2011年,蒋维明带着原创茶品到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参展,引起了阿坝州文旅部门的关注。  “映秀山上还有很多老茶树和荒芜的茶园,我们非常期待你来抢救濒临失传的西路边茶。”阿坝州文旅部门发出邀请。  此前,蒋维明制茶的大本营雅安拥有深厚的南路边茶文化基础。“茶马古道”中的四川边茶被分为两路。一路是从雅安专销青藏高原地区的南路边茶;另一路就是都江堰、汶川等地所产专销川西北茂县、松潘等地的西路边茶。然而,受到地震的破坏和当地老茶厂衰落的影响,汶川的西路边茶面临失传的危险。2012年,阿坝州在映秀镇打造文化创业园。蒋维明应邀入驻,决心复原西路边茶。  映秀镇荒坡多,茶树东一窝西一窝的,被称为“荒荒茶”。蒋维明就从这一窝窝零散的茶树开始寻觅。白天翻山越岭找原料,一棵棵古茶树似乎正张开怀抱迎接他;晚上,一份份试验品在热水激荡下飘出茶香。但张口一抿,蒋维明总感觉离真正的西路边茶还有差距。“泡出来后总觉得欠缺了一份醇厚,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历时3个多月的寻找,他终于在当地老茶厂的老员工点拨下有了方向。“想要口感醇浓,不只要有当季茶,更要搭配不同季节的茶叶来配比。”蒋维明介绍,他将当地收购来的秋叶、秋梗作为主要原料,再按不同比例配以夏茶、夏梗、春梗,复原出红、浓、醇、陈的西路边茶。“这一口下去,味道终于对了!”一场邮轮之旅开启开拓海外市场之路  西路边茶得到复原后,还需要解决的一个任务是开拓市场。相比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蒋维明将视线投向了海外。他介绍,国内推广茶叶品牌往往强调名山上的名茶,这种方式很难照搬到海外。外国消费者难以完全理解,他们喝茶更注重味道和提神的功能价值。  讲好西路边茶的故事,靠的是一座座看似不起眼的木房子与玻璃房子。“茶祥子”制茶坊在半山腰上落成的木制房屋是茶叶的口味测试实验室;不远处的玻璃房,是制作茶叶的无菌车间,并实现了制茶过程的洁净化、数据化、信息化。  “外国消费者认可的是现代科学背书的通用语言,西路边茶在海外推广的定位就是口腔里的香水、肠道里的良药。”蒋维明介绍,在利用现代工艺理解和掌握古法制茶技术基础上,西路边茶逐渐实现了发酵的温度、湿度等主要指标的精细化控制,告别了以往过于依赖制茶人个人经验的弊端。  “例如,结合摩洛哥人喜欢的喝茶方式,我们的产品会加点薄荷来调味。”蒋维明介绍,标准化生产既实现了茶叶口感的稳定,也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定制化生产。  “走出去”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来源于一场邮轮之旅。2017年,作为中国茶叶品牌的唯一主讲,蒋维明参加了“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在“盛世公主”号邮轮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士作了“熊猫故乡的茶”主旨演讲并取得成功,顺利打开国外市场。  在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魏贵斌看来,蒋维明既有文人的温和特质,也有武人身上的韧劲,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非遗手艺人。“本地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加入茶产业发展,他们也有了从农工变技工、从技工变非遗传承人的新的成长路径。”  在蒋维明看来,复原并打开西路边茶的市场,只是刚刚迈出了从零到一的第一步,他的心里还有着更大的愿望。“希望再用10到15年时间,在金字塔、卢浮宫等世界知名文旅景点的附近打造茶文化体验中心,让我们的西路边茶作为四川茶业乃至中国茶叶的代表被全世界所认可。”蒋维明  “茶祥子”,本名蒋维明,阿坝州西路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茶祥子”复原并创新推广的西路边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和喜爱。在“茶祥子”的带动下,汶川映秀镇的茶产业逐渐成为本地老百姓的一大增收产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记者 文铭权)绿色防控、土壤及水质检测……3月29日一大早,李奇红便和专业人员一起,在自贡市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5组面积达5000亩的出口食品(茶叶)原料种植场忙碌。“种植场4月下旬就将开始机采鲜叶,通过分类加工,为2023年出口订单拼配相关绿茶。”李奇红说。  李奇红是荣县茶产业协会会长。正是这位还不到34岁的年轻人,2021年首次让荣县绿茶销售到乌兹别克斯坦。如今,他又瞄准东南亚、西非,努力为荣县茶出口开辟新领地。“一带一路”中国·荣县茶产业国际合作推介会上,李奇红(左一)向外国嘉宾推介荣县茶叶。初试身手,驶上“一带一路”  荣县是四川茶业大县,有出口茶加工企业11家,其中获得自营出口资质企业4家。2022年,全县出口绿茶加工量2.27万吨,居全省前列,出口茶远销摩洛哥、俄罗斯、印尼等20多个国家,出口茶产值达5亿元。而来牟镇茶叶种植面积达4万亩,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四川省出口茶基地。  李奇红父亲李吉康在来牟镇种茶、制茶30多年,是当地响当当的茶界“大师傅”。201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奇红就“子承父业”,到四川黄金叶茶业公司协助父亲,并很快独当一面。  几年前受疫情影响,国内茶叶市场一度低迷,李奇红的公司也遭遇发展难题。“我读大学期间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加之公司获得了茶叶自营出口权,我就想,可不可以争取赢得国外市场?”李奇红说。  说干就干。2021年3月,李奇红主动邀请四川省出口茶业联盟属下多家出口企业和销售商前往荣县实地考察。其中长期出口中亚多国的茶商傅总对荣县茶叶体量大、质量优印象深刻,当即带走了5种中、高端绿茶样品。  “我将这5种荣县茶带到乌兹别克斯坦后,分送当地茶叶经销商品鉴。很快茶商涅马托夫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据傅总介绍,涅马托夫认为,这几种样品绿茶品相、品质均很好,风味、口味很适合当地市场需求。  在傅总这位“红娘”的牵线搭桥下,涅马托夫与李奇红通过远程互动,借助翻译软件进行样品对接,并反复交流沟通,最终双方以样品中的“9371#眉茶”为标准成交150吨。  2021年5月20日,是李奇红特别难忘的日子。“当天一大早,发送乌兹别克斯坦的3个茶叶集装箱从公司起运,开到西安登上了中欧班列!”李奇红亲自押车,兴奋得一路歌唱,直到过秦岭时仍没有歇息。  “由于‘9371#眉茶’到货后市场走势良好,8月,涅马托夫又追加了3个集装箱。”李奇红说,没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手”,那年一出手就完成300吨的出口订单。  2022年,对方销售商主动提出将出口量增加到500吨。“今年出口已经敲定500吨,估计下半年还会追加出口量。”李奇红兴奋地说。拓展市场,争取实现年新增500万美元的茶叶出口额  近段时间以来,李奇红与荣县茶产业龙头企业一直在忙着备货。4月23日,作为荣县茶产业协会史上最年轻的会长,李奇红将带队首次参加2023年新加坡国际食品与酒店展。  “这次参展,我们将主打荣县花茶。”李奇红说,通过前期对新加坡的市场调查发现,新加坡众多华人很钟情花茶,而荣县恰好是“中国花茶之乡”,具有相当的产业和产品优势。“其间我们将在新加坡举办品鉴会,走访目标客户,争取建立初步的合作渠道。”李奇红说。  而将于6月举行的“第20届阿尔及利亚国际食品、配料及包装展”,将是荣县茶“走出去”的重中之重。  “目前已确定3家茶企将前往参展。”让李奇红高兴的是,经过和阿斯彭等当地茶叶经销商近半年的对接联系,荣县茶有望今年首次实现对阿尔及利亚的出口。  李奇红和阿斯彭等阿尔及利亚茶经销商有缘“穿过大半个地球相识”,得益于去年年底荣县县委、县政府“请进来”,以茶会友、以茶兴业举办的一场高规格的茶业会节。  2022年10月28日,“一带一路”中国·荣县茶产业国际合作推介会举行。印度尼西亚、越南、阿尔及利亚等多国驻华使节到荣县,介绍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现状,诚邀荣县茶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抢抓跨境贸易机遇,让荣县茶香飘世界。“其中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对荣县茶叶赞不绝口,认为特别适合该国茶叶市场。”李奇红说,在商务参赞的大力推荐下,荣县茶产业协会开始与该国部分茶叶经销商相识,即将成为合作伙伴。  “争取3年内,荣县茶在阿尔及利亚等国实现年新增500万美元的茶叶出口额。”李奇红表示,由于之前荣县已在摩洛哥实现了茶叶出口,该县有望在西非建首个茶叶海外仓。“那样可大幅缩短茶产品订单发货时间,为荣县茶叶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赢得市场主动。”李奇红  李奇红,33岁,自贡市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人。大学毕业后,回乡成立四川黄金叶茶业有限公司,从车间一线工人做起,不断学习茶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茶叶制作各环节及工艺流程,坚持“建基地、强加工、创品牌”发展路线,带领公司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2021年担任荣县茶产业协会会长,致力于将荣县茶叶带出国门、香飘世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记者 成博)在非遗传承人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盖碗茶具如今有怎样的新变化?而当茶具与传统的竹编技艺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月23日,记者来到成都文殊坊刘氏竹编竹文化体验馆。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竹编茶具,让记者直观感受到竹编技艺与茶具结合所焕发的蓬勃活力。作为刘氏竹编设计团队成员,“95后”传承人汤颖直言,当看到一件茶具从设计图变为实物摆在面前时,很有成就感。“我也希望自己能参与设计更多‘有个性’的茶具。”编织雅致生活茶具是瓷胎竹编的主要门类  1998年出生的汤颖,来自四川攀枝花。“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各种手工艺品,不过当时没有渠道去深入了解它们。”因为这层缘故,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产品设计专业,希望将来把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融入到各种产品中。在这期间,汤颖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竹编。  “在我的印象中,竹编可能更多是编织一些类似于竹篓、竹筐之类的生活用品,所以当我看到刘氏竹编的细丝竹编工艺时,眼前一亮。”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刘氏竹编工艺的向往,大学毕业后,汤颖正式加入刘氏竹编团队,肩负着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我们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花器、首饰、竹编字画、大型装置等都有涉及,但在这些产品中,茶具毫无疑问是占比最大的一类。”  “竹与茶,其实一直是构成东方人雅致生活的两个重要元素,瓷胎竹编的茶具与这种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汤颖告诉记者,看似小小的一件茶具背后,其实是整个团队、多个环节分工协作的结果。在刘氏竹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江的带领下,汤颖和同事们主要从事设计环节的工作,同时也对烧制和编织等环节进行把关。  过去,因为自身没有窑厂,刘氏竹编的茶具生产更多体现在编织技艺上。老一辈的艺人一般会从市面上或者合作的窑厂选择一些规模化生产的茶具来进行再创造,细细的竹丝从外侧紧紧把瓷胎包裹住,有些通过不同颜色的竹丝编织出纹样图案,透露出一种古朴的自然趣味。  “随着消费者审美趣味的变化,尤其是青年群体更崇尚自然的风格,显然以前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汤颖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在刘江的带领下,刘氏竹编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瓷胎竹编茶具,无论是竹编工艺的运用,还是茶具器型的革新,都体现出很强的设计感。突破传统样式经由计算机建模的茶具设计  在汤颖介绍的几款近年新推出的瓷胎竹编茶具中,过去那种竹编将瓷胎完全包裹的样式几乎绝迹,传统彩色图样也已经很少见。“这种变化的发生,首先是由于我们对茶具的使用情境有了更多的观察和认识。”汤颖告诉记者,由于茶具直接与使用者口腔接触,杯口一圈竹编所造成的触感其实并不好,同时,由于竹编的清洗相对瓷胎困难,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卫生问题。  “因此,我们现在制作瓷胎竹编的理念是要让器物与竹编相融合,无论是使用层面还是装饰层面。”如今的瓷胎竹编茶具,竹编更多被运用在盖钮、杯底、杯身中部,或者茶壶的把手。“由于瓷器传热比较快,我们在把手、盖钮等位置加上竹编,可以起到防烫的作用。另一方面,杯身的竹编则通过平纹、斜纹等编织手法,呈现出一定的艺术情趣,使茶具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得到增强。”  除了编织环节的改良,如今的竹编,在进行茶具设计制作时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使用批量生产的器型。汤颖告诉记者,在刘江的带领下,他们已经把设计的触角伸向了瓷器本身。“我们会进行很多原创性的器型设计。首先是在设计图上进行呈现,随后通过计算机建模得到一个三维立体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判断这种器型是否实用、在窑烧环节是否可行、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等,有时还会通过3D打印做一个样品出来反复研判。”到这个阶段,汤颖在学校学习的设计专用软件开始发挥作用。但即便在进行烧制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由于瓷器制作的手工特性,仍然难以保证产出的稳定,“一次烧制,最后检验合格的茶具比例其实很低。”  汤颖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一款名为“锦绣之旅”的便携式茶具。与一般茶具的底座部位收窄不同,这款茶具通过维持杯底与杯身同样的宽度来增强茶具自身的稳定性,杯身一圈竹编起到防烫和装饰的作用。同时,一大一小的两只茶杯刚好可以嵌套进用于泡茶的公杯,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可以放入配套的便携包内。“对于喜欢饮茶的人来讲,外出旅行时喝上一杯自己泡的茶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这款茶具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  去年末,汤颖和刘江一起设计了一款名为“物生”的茶具。厚重的杯体、深棕的色泽,呈现出一种宋式茶盏的观感,在一众白瓷打底的瓷胎竹编茶具中显得别具一格,“选择这种器型,其实也有拓展茶具用途的考虑,作为一个广口的杯盏,它也是一只非常有调性的咖啡杯,这也更契合年轻人的口味。”为了让竹编的部分与釉色的深度相契合,他们又在竹编部分刷了一层大漆,“也算是竹编与漆器两种非遗的一次有趣互动了。”  在汤颖看来,瓷胎竹编茶具是一项有着历史传承的工艺,但在这种工艺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才是这门工艺真正吸引她的地方。汤颖  汤颖,刘氏竹编传承人。大学期间学习产品设计,毕业之后即加入刘氏竹编,参与茶具、花器以及其他多种竹编产品的设计工作。在刘氏竹编的设计团队中,汤颖和同事们不断创新茶具的造型和功能,通过将计算机建模、3D打印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到茶具设计中,屡出新品,赋予传统瓷胎竹编新的生命力。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记者 李婷)提起中国功夫有李小龙,在“川茶功夫”里有曾小龙。曾小龙在掺茶时练就“悬壶高冲”“怀中抱月”“大鹏展翅”“反弹琵琶”等“十八般武艺”,一套干净利落的动作快结束时,一条细长的开水柱从铜壶长嘴流出,顺势倾入盖碗茶杯中,杯中形成流动小漩涡,青绿的茶叶随水涡挤压不断旋转、翻腾、绽放……此时水柱断开停下,一壶热茶沏好——这是川人喝茶前的“小仪式”。3月14日,记者在成都停云诗就茶社遇见了曾小龙,对话这位把川茶里创新加入“功夫”的非遗传承人。曾小龙表演长嘴壶茶艺。记者韦维摄从服务员到茶艺师,苦练功夫技艺精进  如今,在成都的各大露天茶馆里,偶尔能见到茶倌的身影,他们穿梭于茶客的桌椅之间,手悬铜长壶,接待茶客掺茶吆喝“控场”,过去这类人被别称为“茶博士”,他们是四川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1999年,原本学财会的曾小龙,从达州来到成都一家餐馆做服务员,每个月领300元。有一天,他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招聘茶艺师,年薪10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很诱人。曾小龙工作的餐馆楼上就有一位用长嘴铜壶掺茶的师傅,他一有空便向这位师傅请教。学了一阵他觉得不够,干脆在成都驷马桥花了80元钱买了一把长嘴铜壶,专门向人民公园茶馆的老茶倌吴登方学习铜壶掺茶。  曾小龙这才弄清楚,为什么茶倌用的铜壶壶嘴特别长。原来,0.8米至1米不等的铜壶壶嘴,能让茶倌以自己为圆心,扩大掺茶的面积。有了长嘴,不用靠近茶客就能掺好茶,既避开了拥挤的人群,也不会打扰客人摆龙门阵,保留了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吴师傅掺茶不讲究“花式”,主要就是要给客人倒好茶。他一伸手腰上一使劲儿,茶入碗中,铜壶与茶杯的角度75度左右,“角度大了茶水会折射到杯外,角度小了茶水会洒到客人身上。”看水将满,马上竖起壶身一收,“手速要快,这样水柱就算突然中断,也不会洒一滴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曾小龙当时就练了一个多月,现在这个动作被称为“传统招式”。  但曾小龙并不满足,他思忖:能不能加入更多元素,让成都茶艺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有艺术性?热爱武侠片的他,无意间看到李连杰饰演的电影《太极张三丰》,张三丰在剧中把许多叶片凝结成一股气流,在腹前揉搓变成“圆球形”的气流然后出招,动作十分帅气。他觉得这个动作能和圆形壶身的铜壶结合,于是研究出“太极揉壶”的掺茶招式,大受茶客欢迎。此外,他还受甄子丹饰演的关羽启发发明了“缠腰”,受古天乐主演的电视剧里的“投壶”启发创造了“踢壶”等铜壶茶艺动作。他也因此成为四川长嘴壶花式茶艺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头人之一,2006年他获得全国茶艺大赛四川赛区的冠军。  茶艺动作的技巧性增强,对传统铜壶的结构也提出新考验。曾小龙开动脑筋,改造了铜壶的壶盖格子,让水“只进不出”,以确保完成工作时不洒水,同时,这种壶盖也能让空气在壶中流动,不会因为封闭壶嘴倒不出水。带着长壶走世界,艺术性和功能性都不能少  在曾小龙的茶艺中,你能看到茶水变色的“魔术”,也能见他用铜壶在地上写遒劲有力的“书法”,表演时他会给自己的茶艺“留白”——这取自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式留白”。著名舞蹈编导刘凌莉以曾小龙的成都铜壶茶艺为原型,还创作了舞蹈《小茶倌》。凭借开拓的视野和扎实的基本功,曾小龙还参加了央视中秋晚会、《非常6+1》、《中国达人秀》、《天天向上》等电视节目表演茶艺。  这几年曾小龙还借助川剧的灵感,独创了“火壶”——他把铜壶里抹上油,壶嘴和壶身烧得发红,他转身移步完成一系列戏曲动作,最后他对着壶嘴一喷,一道道绚丽的火焰喷涌而出。曾小龙说,发明“火壶”表演,是因为他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我就是想让质疑成都铜壶表演里装冷水的人知道,我们的铜壶里不仅能装滚烫的开水,就连炙热的火焰也不在话下。”  现在曾小龙的手指腹、虎口处都还有硬邦邦的老茧——精彩茶艺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扎实苦练。他记得,2013年前往俄罗斯时,需要在克里姆林宫表演茶艺。为了让动作没有一点差错,他提前半年不断练习以求流畅,每天都练到手臂发酸,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付出都是值得的。一次,曾小龙带着成都茶艺去日本表演时,恰好赶上漫天飘雪,他连演了几天,每天都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日本老人前来观看,老人的白发和白雪融为一体,让台上的他感动不已。  近年来,许多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向曾小龙学习茶艺,他还给徒弟们编写了茶艺手册和一首长嘴铜壶茶艺歌曲:“长壶在手,流水不休,功夫难求,心事难收,龙门阵长,一壶光阴说不够,竹影悠悠,往事入喉……”  “我希望成都铜壶茶艺以后能更唯美,更具有艺术性。”曾小龙坦言,成都铜壶茶艺不能远离老百姓的生活,如果单纯是一种茶艺表演,失去了它原本倒茶服务人的这个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些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传统茶馆的远去和人力成本的增加,许多茶馆没有再聘请专门的茶艺表演人员。所幸的是,他所在的茶馆还保留着这个习惯。他希望以后能在越来越多的茶馆里,看到充满艺术性的成都铜壶茶艺。曾小龙  曾小龙,四川达州人,成都茶馆文化(成都铜壶茶艺)传承人,高级茶艺师,四川第一代长嘴壶花式茶艺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头人之一,2019年获“成都工匠”称号。曾小龙接触成都铜壶近20年,在掺茶时首创多种动作招式,并改良了传统成都铜壶结构,使铜壶茶艺的技巧性增强,壶水不外漏。曾登上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节目,被《中国达人秀》冠以“茶艺达人”称号,还曾前往俄罗斯、日本等海外表演茶艺,目前培养了全球各地400余名弟子。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丛雨萌 记者 李婷)在四川省茶叶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稳居全国第三位时,羌茶作为其中一个充满民族韵味的别致分支,在这个春天萌发着新生命力。3月15日,四川绿茶制作技艺(羌族罐罐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牛义贵起了个大早,要去见他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漩坪乡桐麻村的“老朋友”——上百亩的野生古茶树,这是他制作羌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去看看今年古茶树的长势、状态,简单说就是看今年大家能赚多少钱,当然……”牛义贵压低了声音,“看看今年村民有没有保护好它们。”牛义贵在制作罐罐茶。早春溯源头 探访百年古茶树  从成都到桐麻村需要近4小时车程,这些野生古茶树被称为“苔子茶”,长在海拔1000多米的群山间,被浓密的水杉林和蛇形环山路围绕,山路沿途盛开着桃花、辛夷花、杏花。牛义贵大步踩着落叶堆满的山坡,脚下的枯叶嘎吱嘎吱地响,但他如履平地。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骨子里的基因已让他非常习惯高海拔生活与工作。  这些古茶树是羌族茶叶史的缩影,北川峡谷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之一。据当地文献记载,北川茶叶在唐朝已经非常有名,民国时期北川开了丰盛和、义合全、本立生、聚盛源等茶号,通过茶马古道将北川茶叶卖到边疆地区,羌族罐罐茶制作技艺,是羌族人古老的制茶技艺。  村民有些兴奋地告诉牛义贵,最近发现了一棵非常古老的古茶树:“比学者用碳14方法认定的百年古茶树都还粗一圈。”牛义贵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这棵茶树,他拿出卷尺量了量:“主干有将近15厘米。”牛义贵仔细观察,他扒开茶树树枝,顺手拿出剪刀为这棵茶树剪掉多余的枯枝。这棵茶树的长势也不错,虽然没有人照顾,但幸好周围的水杉没有完全遮蔽它的阳光,露出了自然的三角形“向阳处”,顶端的叶子今年还生出了新绿。牛义贵估算:“这棵树至少是有100年以上了,甚至是150年到更久。”他叮嘱村民一定要保护好这棵茶树,多浇水修枝保持光照,不要让周围的植物夺去了它的养分。  在另一片古茶树林里,牛义贵刚好遇上村里采茶的80岁老夫妻,今年春季的雨水比往年少,老人家有些担心。茶树不同的部分和季节产出的羌茶茶品也不同,由于生产羌茶的芽头目前发得比较少,无法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这些“茶源”对春季羌茶市场显得格外重要。一棵由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编号的MK-2022053苔子茶母株,长出了几节嫩芽,这让人欣喜。和牛义贵一道过来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李倩说:“老人家现在采的这个尖尖就可以做羌茶里的雀舌,这棵节状的嫩芽就可以用来做旗羌。”  北川有着典型的高山峡谷风貌。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境内上百年树龄的古茶树现有15000多亩,最高树龄达700余年。“从食到饮” 羌族罐罐茶走过百年  最初,羌人饮“罐罐茶”更像是一种日常饮食。牛义贵回忆,小时候他放学回家,常常闻到家里的茶香,这一定又是母亲在锅里给茶杀青,这个香味是他日常的“小确幸”。他听说爷爷奶奶甚至更远的祖先制作羌族罐罐茶时,会选取茶树新梢往根部一尺长左右的茶树枝,加工茶叶时甚至还会用火“烫”茶,然后把制好的茶装入土陶坛中保存发酵。  羌族罐罐茶的土陶罐一般高五寸,口径三寸左右。由于羌族人也喜欢在火塘边生活,早起时就会把水和茶叶放在一起煨煮,水开后加入荞麦面、酥豆、青稞等五谷杂粮及羊肉、小鱼干等,煮好后或加入盐巴、蜂蜜等调味品进行调味食用,发酵后的茶叶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羌族绿茶的清香中又有粮食的美味。牛义贵说:“这可能是属于我们羌族人百年前的‘围炉煮茶’了。”  如今成为非遗传承人以后,牛义贵总结了一套制作加工罐罐茶的行业标准,如嫩梢采割、过红火灰杀青、清洗、摘叶、摊晾、揉制、嫩茎再过红火灰、切茶、晒干、保存、煮茶、加料等技法。牛义贵用手背就能感知温度。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羌族罐罐茶也从食用功能转变为饮用功能,茶水里的其他食材越来越少,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来人来客煨煮一罐清澈的罐罐茶,清新爽口又别有韵味。虽然羌茶比起其他川茶品种较为“小众”,但资深茶客还是愿意每年从北川地区或者网络上购买羌茶,现代羌茶可卖发酵散茶、茶饼、压力方砖茶等。  有研究者表示,罐罐茶制作技艺传承年代也有几百年,在茶叶制作技艺中独树一帜,是羌人追求原生态生活方式的精神象征。其就地取材、随性制作的方式体现了羌人崇尚自然的习性,其价值在于倡导世人回归自然,过质朴的本质生活。牛义贵  国家一级评茶师、茶艺师,四川省制茶大师,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罐罐茶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现任北川羌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协会顾问。他精于制茶中火候的掌握,发酵过程中发酵程度的把握,善于研究茶文化,为传播羌茶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记者 余如波)“3个人采了1天古树茶,做出来的成品不到2两,将近凌晨3点才睡觉。”手工制茶大师王敏用前一晚炒制的茶叶,泡了一杯茶向茶友展示。续水七八次之后,普通茶叶早已淡如白水,这杯茶依然鲜绿如初、香气怡人。近日,记者在峨眉山市市区的一家茶叶体验店拜访王敏时,偶遇他正在开发的“旗舰级”产品。  出生于种茶、制茶世家,王敏从小就接触手工制茶,几十年来逐渐成长为精通此道的制茶大师,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国内外拥有大量“粉丝”和学生。不过,相比“茶商”的身份,王敏更愿意被视为一个“专干技术”的“茶人”,不断传承、创新峨眉山手工制茶技艺,为广大爱茶之人捧出一杯好茶。制茶“六大”手法 久而久之就有了“活性”  王敏的茶园位于峨眉山市双福镇,今年46岁的他出生于此。双福镇盛产茶叶,著名的大西南茶叶市场就设在这里。王敏家中同样世代种茶,他喝的第一杯茶是爷爷泡的,第一堂茶道课也是爷爷教的。从小,他帮着大人给茶树除草,长大一点就负责烧锅,方便父母炒茶,后来也开始跟着老师傅学习采茶、制茶等技艺。  在机制茶尚未普及的年代,采茶、制茶都靠手工完成。在采茶季,王敏每天早上6点就出门上山采茶,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采回的鲜叶晾晒后当晚开始炒制。据他回忆,第一次炒茶,由于技能不熟练,手指头贴到锅底,皮肤瞬间就被烫焦了。这并没有动摇他学习技艺的决心,因为刻苦钻研,王敏很快就掌握了师傅所教的技巧,逐步开始自己一个人炒茶、卖茶。几年时间,王敏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手工制茶师。  30多年的制茶生涯里,王敏一直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陆续前往泸州、邛崃等地学习,还远赴江浙一带沟通交流制茶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里,他就精通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制作技艺,还与峨眉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相结合,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王敏发明了炒茶石龙锅、石凤锅等制茶工具,获得三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和两项新型实用专利。“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根据自己的制茶经验,对石锅的外形做了一些调整,让它的保温效果变得更好。”  王敏的制茶技艺,包含抛、撒、抖、搓、揉、撇“六大”手法,很多现场或通过直播看过他制茶的人,都觉得整个过程别具美感、观赏性。王敏表示,这并非有意为之:“采用什么样的手势手法,主要还是出于实用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让茶变得更好看更好喝。可能时间久了,这些动作就有了‘活性’,让人看到就很舒服。”  如今,王敏尽管担任茶企负责人,忙于企业经营、市场推广等事务,但他仍坚持每天制茶,有时长达8个小时,忙到凌晨3点才睡觉。“当老板水平不高,制茶才是我的本职工作。”他表示,几十年来,自己一直在种茶、制茶、品茶中“以茶悟道”,在茶中参悟智慧,借这片“神奇的树叶”加深对人生、人性的理解。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 助力价值提升  手工制茶,离不开对原材料的精挑细选。王敏的茶园占地面积200余亩,海拔800—1000米,种植的茶树均为四川群体种(老川茶),其中更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上万株,树龄最大者已有上千年。“一部分是茶园原有的,一部分是从各地引种的。”王敏希望以此建立一个茶叶“基因库”,开发高端茶、手工茶新品种。  在他看来,古茶树还能赋予茶园更多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建立茶旅田园综合体,打造“中国手工茶第一村”。“茶园所在的村子有悠久的人工种茶和手工制茶历史,几乎家家有茶地,户户会炒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质的地理环境优势。”王敏说,手工制茶极具观赏性,今后将致力于培育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培训、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助农增收致富,振兴峨眉山茶叶产业。  类似的工作,王敏早已开始着手。2015年,王敏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余亩,如今已吸纳峨眉山区的茶叶种植户120余人。社员们参与合作社茶园管理,王敏亲自讲授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甚至无偿为困难茶农提供优质茶苗。“以前他们种植的茶叶,通常只能在市场上销售,或者卖给一些小作坊。加入合作社之后,按照统一的标准种植、采摘,价值提升了,收益也稳定了。”王敏还利用市农业农村局为其开设的培训基地,举办手工茶培训班,10年间共培训手工制茶师6000余人。  其中也不乏慕名而来者。2020年6月,广元市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多家茶叶合作社组队赴峨,学习茶叶制作工艺技术。在7天的培训中,王敏手把手传授手工茶制作技术和工艺,讲授了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的基础制作工艺、峨眉山扁形绿茶的制作工艺等内容,为当地茶业发展谋划思路。  “峨眉山手工制茶技艺是一笔非常可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还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部历史。”王敏说,由他牵头成立的峨眉山手工制茶协会正在制定峨眉山市手工茶质量评定标准,对其形状、颜色、滋味、制茶用具、手势手法、冲泡方式等予以明确。“没有标准,品质、价格就会乱。”他希望从专业角度保护和宣传峨眉山手工制茶,让这门历经千年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王敏  四川峨眉山人。国家高级制茶师,国家一级评茶师,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来茗心手工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热爱茶艺,从事手工制茶30余年,其研发制作的红茶、绿茶产品荣获“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茶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获评四川省制茶大师、国茶人物·制茶大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荣誉称号。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昨日,由四川农村日报社牵头承办的以“天府粮仓与我们的担当”为主题的四川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智库圆桌会在成都举行。圆桌会第二轮访谈中,主持人全争智业董事长、乡村振兴策划师戴君以轻松诙谐的主持方式,引领5位乡村振兴领域“新鲜血液”青年代表,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成长体验和职业思考。四川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智库圆桌会第二轮访谈现场。洪瑜 摄关键词:绿色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的分享,紧扣四川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她从城市白领转行成为“新农人”后的8年时间里,见证了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形式逐渐褪去儿时记忆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一步一步走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  农资是农业的物化投入,涉及种植业的化肥、种子、农药以及畜牧业的饲料、兽药等。虽然只是三农领域的微观切口,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农业现代化水平。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农资,哪怕是一袋药剂、一块地膜、一台农机,必然朝着绿色、环保、有机、低碳等可持续方向迭代升级。这也与有着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驻会副会长周琴的想法不谋而合。  为解决当前农资价格高位运行问题,周琴建议四川农资生产企业做好农资服务,不断谋求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比如与省内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加强直接对接,省去经销环节,不仅帮助种植户降低农资成本,还能让最新研发的农药、肥料、农机、技术直接高效落入田间地头。  “四川及周边丘陵地区秸秆分散、收集运输难,怎么办?”泸州市振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艺轩开门见山,直接分享了公司团队小型秸秆发酵系统核心技术干货。他介绍,该系统集生物发酵技术与远程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通过小型化实现就地就近处理秸秆,解决秸秆收集运输难题;通过智能化的生物发酵控制技术降低有机肥料生产难度,让农户简单操作即可利用秸秆、杂草、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出高质量的堆沤有机肥料,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同时,提升地力、改良土壤,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关键词:担当  “放眼四川水产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分散,那我们这代人,能不能抱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决心,走抱团发展的路线,把产业做大做强?”作为一个典型的“渔二代”,“鱼大大”创始人、成都渔愉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悦悦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受母亲影响,多年来,李悦悦深耕水产数字化、智慧化领域,被同行称为“水产一姐”。在会上,她呼吁涉农同行用数字化、智慧化的技术武装大脑、重塑思维,视乡村产业振兴为己任,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肥力薄弱的土地上,种出如诗如画的季节性农田景观,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讲起环城生态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带是如何诞生的故事,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负责人陈文燕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优化农田布局,形成规模化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对水生态系统、原生植被、农田生境等生态要素进行系统修复,提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农业生态化;植入创意多元的农业产业,通过农作物花型花色、叶色季相营造‘田为底,景相融’的季节性农田景观,实现农田景观化……”她认为,围绕成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定位,环城生态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带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也算得上独树一帜。  5位新时代农人,从事产业不同、所在岗位各异,肩上扛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担,与为农、爱农、向农的真心热血却殊途同归。真情实感与真知灼见碰撞后,他们在主持人戴君的带领下,向与会同行深深鞠躬,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3-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