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梅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2月8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棋盘村的一个小山头上,晚熟柑橘压弯了枝头,地头套种的油菜长势喜人,满眼葱绿。这是返乡农民工苏继国流转的土地,他说:“利用晚熟柑橘地循环套种油菜和南瓜,一年下来仅油菜和南瓜的收入就有3500多元,足够覆盖柑橘园管护一年的人工和生物肥等成本。”  今年48岁的苏继国是土生土长的棋盘村人,在上海打拼20多年。2017年春节,回家过年的苏继国看到家乡部分山坡地出现撂荒,他思虑之后决定回乡创业。说干就干,苏继国流转了300亩山坡地发展种植业,其中晚熟的沃柑、塔罗科血橙这两个晚熟品种柑橘就种植了100亩。  “之所以种优质晚熟柑橘,是为了避开柑橘上市的高峰,实现错季销售保收益。”苏继国告诉笔者,很多柑橘品种集中在春节前或春节期间上市,难免出现“量大价贱”、丰产不增收的现象。而沃柑和塔罗科血橙成熟上市时间分别在3月和4月中下旬,可以错峰上市,稳定价格。  “光靠着晚熟品种实现错季销售还不够,品质也是重要一环。”苏继国说,他的柑橘园从定植开始,就采取生态种植模式,除了施有机生物肥,果园的野草收割后,也用作果肥。为了增加柑橘糖分,果园按照300斤油枯和120斤红糖发酵15—20天后,以1:30的比例兑水浇灌柑橘根部,使果子的糖分达到了10多个点,且吃后不会有苦涩味。  这两年,柑橘平均每斤卖到了6元,每亩约2000斤果子可以带来1.2万元的年收入。收入已然不错,但苏继国认为,让果园产出实现最大化才是他回乡发展柑橘产业的初衷,而利用柑橘林下土地实现“果粮循环套种”是其增加土地产出的最好模式。  2017年秋,在定植晚熟柑橘后,面对宽阔的间距和空置的土地,苏继国尝试在地头种植了一季油菜,实现“以短养长”,油菜4月丰收后,他又在地头套种一季密本南瓜。苏继国套种的油菜每亩地能收获130斤油菜籽,每斤平均按4元计,可以实现增收约500元;密本南瓜亩产量都在2500斤以上,每斤密本南瓜按市场批发价1.2元/斤计,一季可以带来约3000元的收入。  “采取油菜和南瓜循环套种,除了本身增收,还减少了人工除草成本,也起到了对果园的保水效果,真的是一举三得。”苏继国说,2022年夏季高温少雨,但柑橘园里套种南瓜起到了很好的保水作用,园里的柑橘实现了正常生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15
“她带着信念奔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跑市场、拉订单、谈客户,扎实抓好曙光村农。户产品销售,让群众丰产丰收,真正做到‘驻’进心里,‘帮’出实效。”这是第四届“金口河好干部”表扬大会为金口河区乡村振兴局派驻金河镇曙光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袁小惠撰写的获奖词,也是袁小惠驻村工作的写照。2021年6月,担任乡村振兴局办公室负责人的袁小惠接到了前往金河镇曙光村开展驻村工作的任务。她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以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如磐石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干劲、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诠释了一名驻村干部的担当与使命,用真心和真情赢得群众和组织的充分认可。信念坚定  勤政务实她是全村百姓的“贴心人”“妈妈,我把幺女交给你照顾了,我接到任务,要去当驻村干部。”刚接到驻村工作时,袁小惠的小女儿还不到1岁,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便将小女人交予家人照顾,自己毅然决然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她这种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意识在村两委干部中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 为尽快熟悉、掌握村里情况,袁小惠和工作队成员、村干部一道扎根田间地头,通过一次次的走访,倾听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到了村情村貌最真实的情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也为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在她的一次次走访中村民也和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她走到那里,村民随时都想跟她摆两句才感觉踏实。2022年2月,曙光村八组村民万成华因突发脑溢血住院,情况危急,作为家中唯一劳动力,上有近80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未成年孩子。得知此消息后,袁小惠积极奔走各行业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将该户纳入监测对象,并通过防返贫救助基金,为其申请了医疗救助近4万元,为万成华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小惠啊是真的关心我们,来过我家好几次了,每次都对我们嘘寒问暖,感谢她。”谈起袁小惠金河镇曙光村的村民们总是赞不绝口。她这种急群众之所急的为民情怀也让所有村民看到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努力解决群众问题的决心。勤学善思  担当作为她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产业兴则乡村兴,曙光村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质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村内枇杷要比其他地方晚上市1个月,错季枇杷便成为了该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加强产业拓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帮扶过程中,袁小惠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提出了“生态立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按照“支部牵头,群众参与,单位帮扶”的工作原则,大力引导村民发展枇杷特色产业,注册“曙馨”枇杷品牌,打造“一村一品”枇杷扩容项目,2022年全村新栽枇杷200余亩,在达到丰产年后,该项产业每年将为村民带来近200余万元直接收益,为曙光村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为了打开市场,扩大销路,解决枇杷滞销问题,袁小惠主动对接区级部门,与村两委干部跑市场、拉订单、谈客户,拓宽销售渠道,为了赶上最佳销售时段,经常熬夜与农户一起采摘、分拣、包装。2022年,袁小惠累计帮助农户销售枇杷1万余斤,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9万元。“开始驻村工作近两年来,在这期间,我们通过消费帮扶,拓宽了农产品销路,促进了曙光村农产品消费,助力村民稳定增收致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下一步,我将结合曙光村的实际情况,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为曙光村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袁小惠说。使命在肩  身先士卒她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作为新一轮的驻村干部,她对58名帮扶责任人进行优化调整。全面了解、掌握脱贫家庭实际情况,用心指导帮扶责任人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并建立健全帮扶档案台账,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9.7%。 在驻村工作中,她始终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统筹村两委成员、帮扶干部等力量,大力宣传惠民利民便民政策。以奖代补鼓励群众发展“五小产业”58户,外出务工36人,发放补助资金30余万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大力争取社会力量帮扶,与川投集团、区级帮扶单位开展了“主题党日”“参观学习”“座谈交流”“共谋发展”系列活动,为当地的人才、生态、组织、文化产业几方面的振兴工作,持续精准发力,强筋壮骨、固本培元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个帮扶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黎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我用稻草等秸秆种植的平菇,近段时间每天产量达到200多斤,要卖1300多元。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2.2万多个菌包靠着卖平菇就将有10万余元纯利;平菇卖后我又将菌包还田,还可以省去种田要购买的3000多元化肥钱。”2月12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60岁的雍德辉刚刚从集镇上卖了平菇返家,谈及自己培植平菇带来的经济效益时,他笑得分外开心。雍德辉用稻草等秸秆种出的平菇。  近几年,纳溪区打古镇积极响应号召,在全镇实施“能源清洁工程”,让雍德辉一家用上了天然气,家里做饭告别了烟熏火燎。用上了天然气,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雍德辉面前:每年粮食收获后遗留下的1万多斤稻草和玉米秸秆该如何处置?不能做燃料了,又不能一把火烧掉污染环境。  正当雍德辉为自家秸秆寻找出路时,一条利用稻草等秸秆种菌菇致富的媒体报道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第二天他就与种菇老板取得联系,并到现场学习了半个月。  回来后,雍德辉花了2万余元买回了粉碎机、搅拌机、装袋机、锅炉等机具,将丢弃的稻草、秸秆、玉米芯等全部利用起来,经过粉碎、锅炉蒸、加料搅拌装袋,陆续就让上万斤稻草秸秆变成了一个个“生金变银”的菌包。雍德辉介绍,种植平菇一般需要四个步骤,即培养料的配制、制作菌袋、播种和管理,特别在秋季天气尚炎热时制作菌包,如果菌包制作和播种之间的时间太长,菌包就容易受细菌感染,菌种成活率不高,“菌包经过蒸煮后,再发酵,才能用来培植平菇。”  “稻草秸秆菌包成本低,一个不足5元,而一个菌包所生长的菌子,却可以卖到10元。”雍德辉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1个菌包原料成本近5元,可产菇1.5斤,每斤蘑菇价格按平均7元计,可以卖10.5元,除去成本,每个菌包可获利5.5元。每年只需做2.2万个菌包,就可将他家的1万多斤稻草秸秆和高粱壳消化掉,他也从中获得10万余元的纯利。  “不仅能增加收入,还可以美化环境呢,现在你看我的房前屋后再也看不到稻秆垃圾满地了。”雍德辉说,尤其令他高兴的是,在采收完蘑菇后,菌包泥全部还土还田,不仅疏松了土壤,还节约了肥料钱。他家的10多亩稻田和土地,近几年从没有施化肥,每年仅化肥钱就节约了 3000 多元,而且种的水稻等粮食更生态,卖价更高。  面对变废为宝给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增加的家庭收入,今年,雍德辉又扩大种植规模,并以“基地+农户”和“农超对接”的模式,示范带动了周边3户村民加入到了稻草等秸秆循环种菇的行列,菌包总数达到5 万个,可直接消化近 20吨秸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14
人物名片: 李雪平,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新感言:    不忘初心使命,用心守护“天府粮仓”。  (记者 王代强 张蒙)“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2月11日上午,刚开完村里的房屋风貌改造动员会,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又赶往镇上开会,下午他还要看农田、走家入户收集发展建议。自从有了全国人大代表这张“新名片”,李雪平更忙了。  雷厉风行、虚心务实,这从他的外貌可窥一二——不扣纽扣的外套、底子都磨斜了的皮鞋,尤其是那“削”过似的平头发型,极具辨识度。“我这发型,从出校门30多年就没换过。”他笑着说,“平头容易打理,这样能节约更多时间。”  53岁的李雪平诉说他的履新感言:不忘初心使命,用心守护“天府粮仓”。坚守种粮使命,成就“永丰村永远丰收”佳话  时值春耕备耕,永丰村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挖掘机挖沟排水翻地,村民集体摘菜。李雪平感叹,以前是“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现在是季季都忙碌。  土生土长的李雪平办过糖厂,当过兽医。种粮,一直是他的坚守。2008年,当选村委会主任一年后,李雪平参加函授班,学习农业经济管理,懂得了搞农业需要精细化、制度化、清单化。他带领村民搞村集体财务公开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今,村里建成3100亩高标准农田,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在种粮大户带动下,全村耕地流转率达96%以上。去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超4000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  “我们也曾动摇过。”李雪平掰着指头算:种水稻收成约1.3元/斤,亩产约700公斤,远不如打工。种粮如何坚持下来的呢?“国家花那么大力气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耕地,重视粮食生产,我们不能忘了初心使命。”李雪平说,2012年村里形成共识,与大户签协议明确耕地必须种粮食,成就了“永丰村永远丰收”的佳话。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发声,办实事不夸海口  一个本子、一支笔,当天下午,李雪平走家入户收集整理大家对永丰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内容也主要集中在种粮方面。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牢记嘱托,眉山市出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决定,提出打造永丰核心样板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明确了打造“万亩稻花香、太和永丰村”的美好愿景。  如今,愿景图已变施工图。村委会旁,一座两楼一底的“丰收里”农业综合体项目正加紧建设,李雪平每天都去“督工”:“我们将进一步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对农户房屋进行风貌打造,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的“新名片”,让李雪平倍感责任重大。近期,他准备举办一场种粮大户和当地干部的座谈会,充分收集关于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好建议。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是他参加全国两会重点考虑的建议方向。  “说句实话”——这是李雪平与群众交流中的口头禅。他解释:“就是要实事求是。人大代表要为人民发声,办实事。大家的诉求能办就踏踏实实地办,不夸海口。”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13
2月9日,绵阳市老科协会同三台县科协、县疾控中心有关领导、专家来到新生镇,就“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养生”“文明卫生环境综合提质”开展科普宣讲。在此期间,香港好一生国际集团向镇、村(社区、学校)专门捐赠了抗酷暑“深圳聚品会空调”。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绵阳三台路径,需更好领会党和政府战略部署,通过紧扣中心工作、对接目标任务,跟进谋划实施;以科协平台优势,深化产业项目、经济建设调查研究。不忘初心,推陈出新,面向“三农”重点、亮点,确保新的工作领域和专项任务见成效。通过打造更接地气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凝心聚力,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高地,团结引领“三农”工作者投身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探索现代化乡村振兴新路径。新生镇党委书记张雷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伟对绵阳市老科协袁昌杰一行给予“三农服务——新生大米”品牌建设的精心指导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多年来新生镇的亮点特色和新年新思路。并表示: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定要继续延伸好科普手臂,拼经济、兴产业、抓项目、惠民生,细化政策措施,培育市场主体,振兴乡村产业,以一流业绩助推高质量发展,敢于走在前、当示范!充分发挥天府科技云转化平台之作用,现目前,三台县科协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将乡镇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三长”吸纳进乡镇科协和老科协班子,引导专业队伍践行一线工作法,展现了最美科技工作者新风范。通过主抓麦冬大健康、生猪小家禽产业,完善33个镇乡科普管理员以及462个村(社区)科普员活动站,让城乡智慧科普更为显著。(通讯员:雷玉林   谢勇)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2-10
(冉金鹭  李全民)“为村民谋实事、为集体谋福利、为产业谋发展,探索符合村情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2月6日,“2022四川省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获得者——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金笔村党支部书记易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抓组织建设、促产业发展、强基层治理……任职两年来,易琳扎根基层、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和责任,在她的带领下,金笔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文明和谐,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并被评为2022年省级“六无”平安村。易琳开展理论宣讲现场抓组织建设  做为民服务“好班长”“村民不团结,什么事也干不成,一定要让村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看到希望。”2020年12月,易琳当选为金笔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她第一时间和村组干部拉家常、交心底、谈想法,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提高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政策、学知识、外出考察学习,使班子成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本领。公平公正办事,始终做到“一碗水端平”,易琳赢得了全村的信任和支持。她创新开展“党员说事”活动,让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全体党员在网格化管理、项目建设等各项村级事务中,主动认领“责任田”,不仅说谋划、说办法、提建议,还要会做事、做成事、有成效。她自己主动领事、示范说事、带头干事,塑造了一支“最牛”党员干部队伍。2022年以来,通过“党员说事”活动,解决群众困难事、糟心事30余件,收集并采纳意见和建议50余条,全体党员主动认领“责任田”100余块。抓产业发展  做攻坚克难“领路人”村民凝聚力提升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产业,让大家富起来?”成为摆在易琳面前亟待解决的事。为此,易琳与村两委班子共同谋划,争取中省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以水草坪为核心,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多路径壮大做优集体经济。两年来,金笔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达3000余元。为实现抱团连片发展,易琳主动联合新塘村、东山村,创新成立“新金东”党建联盟,在支部联建、产业联动和基层联治三个方面共建共治,实现经验共享、能力互促、成果互鉴。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三村投资近100万元共同开发集体经济项目1个,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她还主动联络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与3个社区达成党建联建协议,谋划产业项目3个,将浙川“山海情”落实到了基层。抓基层治理  做和谐发展“领航员”“反映的情况有反馈了,发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是近年来金笔村群众共同的心声。为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热度和深度,易琳亲自任网格长,按照地域相邻、习俗相近的原则,将全村细分为19个小网格,并选聘素质好、觉悟高的党员和群众担任网格员,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做到了“一核引领、一网包干、一员多用”,在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还组织广大党员、大学生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以女性视角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普及、安全防范、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开展医保缴费、证件办理、慰问探访等小微便民服务,将实实在在的服务带到群众身边。同时,通过组织评选“金笔好媳妇”、“金笔好公婆”、“金笔孝星”等一批优秀典型,传递社会正能量,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易琳以一名女性的独特魅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洒脱,诠释了“巾帼践初心”的为民情怀,承担了“潮头勇担当”的书记使命,她个人先后获得全省“三八”红旗手,全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颖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石老板吗?明天稻田里还有可采摘的赤松茸吗?我准备带着小孩过来体验农事。”  “可以可以,但每家人只限采10斤,这几天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的人多,松茸长不赢。”1月28日上午,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白塔村返乡农家女石顺玉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是她当天接到的第8个电话。自寒假以来,给她打来电话的几乎全是咨询来体验采摘赤松茸的市民。石顺玉开心地说:“这背靠景区种仿野生赤松茸就是不一样,根本不用为销售担心。”石顺玉和游客展示仿野生赤松茸菌稻连种 返乡种植赤松茸  2021年春,石顺玉就回到方山镇白塔村老家,将自家秋收后的5亩稻田全部利用起来,开始试种仿野生赤松茸。在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管护后,石顺玉在平坝地区试种赤松茸再获成功,亩均产量达到2000斤,亩收入高达3万元。  石顺玉告诉笔者,她之所以回到白塔村老家从事赤松茸等菌菇种植,除了当地土壤中性、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无污染外,主要是白塔村紧靠国家3A旅游风景区和旅游公路,让自己的仿野生赤松茸在田地头就卖出了好价钱。  石顺玉介绍,为了让自己的赤松茸优于别人,得到消费者认可,她全部采取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的仿野生种植方法:稻草、玉米芯、米皮糠、麦麸皮、青杠木屑等配料做成基质,将赤松茸菌种拌入基质中,播育在整理好的田埂泥土里,再用尖铲覆上薄薄的一层泥土,两个月后就开始出产。  据了解,赤松茸的采摘期一般为3-4个月,周期长,价格贵,亩产量高达2000斤,按照目前15元/斤的市场价计算,1亩赤松茸收入可达3万元,效益十分可观。尤其是4月上旬收割完毕后又能种一季水稻,而赤松茸的有机肥碎入田后,还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地力条件,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这种“菌稻连种”,不仅绿色环保,还能大大增加农业效益,形成增收“生态链”。背靠景区 “体验采摘”不愁销  “经过2021年的种植,我的赤松茸在泸州周边已经小有名气,今年春节,天天都有十来家人提前预订到地头体验采摘。我的赤松茸之所以受到市民的青睐,除了是仿野生种植,紧邻国家3A方山旅游风景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石顺玉介绍,今年,她将赤松茸种植面积由5亩扩大到10亩,同时针对春节期间近郊游的兴起,她早早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面向游人推出了赤松茸体验采摘:凡游人进入赤松茸稻田采摘,以家为单位,每家限采不超过10斤,而单价仍然是15元/斤;若将赤松茸在她的农庄加工现吃,也仅象征性收点加工费。  由于石顺玉的赤松茸基地紧邻方山景区,不少举家前来的游客把石顺玉的赤松茸基地作为了一个“打卡地”,加之赤松茸仿野生的生态品质,为她引来了不少游客。不仅春节这段时间,去冬赤松茸破土而出时,很多回头客就早早前来打探,第一时间到地头体验采摘。与此同时,为了延长采摘时间,规避赤松茸集中破土上市对收入的影响,石顺玉对赤松茸进行错季播种,间隔出土时间都在10天左右,让她的稻田里天天都有赤松茸可采摘。  如今,石顺玉这种观光体验式采摘的推行,将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拓展为种植、旅游和休闲一体的营销模式,让游客不仅看了美景,还享受到体验采摘的快乐,石顺玉自己也从“体验采摘”中尝足了甜头。据初步估算,到今年4月赤松茸采摘进入尾期,亩产量依然在2000斤以上,亩均收入将达3万余元。而体验采摘的模式,在帮助销售的同时,还为石顺玉省下进城卖赤松茸的人力和时间,仅车辆油费就可省下2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08
万昭玲,四川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四川省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贡献奖获得者,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豆痴酱油传承人、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长冲村特聘村主任、江阳区乡联会副会长……多年来,万昭玲深情系桑梓,辛勤办企业,坚持传统工艺,带富周边村民,担当社会责任,共谋乡村振兴,铺开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万昭玲初心:传承技艺得佳绩“现在很多酱油已没有原来的豆香味了,我要把古法酿造的独特味道传承下去。”为了把古法味道传递给更多人,唤醒大家对酱油的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法酿造,品尝古法酿造酱油的独特味道,2011年,万昭玲关闭了广东的制衣厂,返乡学习酱油酿造,开启漫漫创业路。万昭玲成长过程与酱油一直相伴。“我从小出生在酿造世家,酱油对我来说他就代表整个家,是一份情感,一份乡愁。”她一边学习父亲的手艺,一边外出拜师学习古法酿造酱油、食醋工艺——春制曲、夏晒酱、秋取油、冬捞冰的古法酿造技术,天然晒露、陶缸发酵等38道工序。“性痴则其志凝,艺痴者技必良”。2015年,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万昭玲和工人们一起用了半个月时间,将新添置的4000口陶土晒缸搬到半山晾晒场。酱油按传统古法手工酿造,生产过程严格按照GB18186高盐稀态标准进行,购进检测设备,专门建成化验室,委托聘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不定期抽查检测。在万昭玲的率领下,公司发展迅速,很快成立了研发团队,并申请注册了“豆痴”“凝珍”“昕峖”等商标。2019年,公司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和HACCP质量管理双体系认证,获得海关出口认证资质和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豆痴”酱油获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金奖,相关技术获得3项专利认定。目前,公司有员工30余名、研发团队人员5名,已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厂房晒场3000多平米,年产酱油、陈醋150多万升,年产值3000余万元。“作为一名返乡创业代表,我深感自己的压力,深知肩上的重任。”选豆、蒸豆、制曲、发酵、酿造,大豆在阳光雨露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酵,形成多种有益菌,最后提取油汁,通过复晒浓缩,过滤澄清,才能得到最精酿的酱油,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年。万昭玲说:“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且不能有半点闪失,否则前功尽弃。”对于每一位“酱人”而言,对细节的坚持、对传统技艺的坚持,正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守和传承。贴心:带领村民共奔康情缘是力,乡土为家,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惦念,是万昭玲返乡创业的初衷。她说:“当初我回到家乡,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创办企业,除了继承父辈传统的酿造技术,还要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目的是村民致富。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奔康,万昭玲发动村民种大豆,并提供技术指导。2018年,万昭玲牵头成立了泸州市金硕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化种植,免费为村民提供本地大豆种子,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并高于市场价收购。2019年3月,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与丹林镇长冲村村民签订大豆栽种协议。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辐射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种植3000余亩大豆。村民种植的大豆,合作社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0%全部回收,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1年,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公司被评为泸州市脱贫攻坚明星龙头企业。2022年初,江阳区委十届四次全会精准谋划了“推进农业发展,建设区域都市现代农业高地”,把农商文旅体跨界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万昭玲说:“作为一名乡贤,我应发挥公司所在地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优势以及‘豆痴’系列产品文化优势,打造慢生活体验区、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助力打造‘江之阳’品牌为引领的绿色高端农业品牌和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价值,带动村民致富奔康。”万昭玲依托江阳区丹林镇乡村文化旅游平台,创新推出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创办三三家庭农场,为游客提供生态鱼、生态米等定制服务;酿造晒场免费参观,提供一个直接了解制作工艺、生产过程、实地体验的窗口,共同探寻2000多年古法酿造工艺的奥秘;推出一系列亲子体验、农作物种植收割等项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直接带动当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周边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民要富,农村要美,乡村环境质量要高。作为市人大代表的万昭玲一直关心关注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近年来,万昭玲在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见面座谈会等多个场合,提出“‘政府+市场’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关于秸秆处置问题”等多个建议。“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新一代的返乡创业新农人,有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接下来,我会更用心、更努力带动大豆产业发展,让农民稳定增收。同时,我相信,通过我们‘新农人’的共同努力,会让新农村更美!”万昭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暖心:回馈社会担责任“每个月月底,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就把酱油、醋送到敬老院来了,有时候是万昭玲亲自送来,有时是公司员工送来,这里的老人们都认识她们。”江阳区丹林镇敬老院负责人说。一直坚持无偿供应丹林镇敬老院的调味酱油和陈醋,只是万昭玲回馈社会担责任的一个缩影。“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做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身边事,帮助到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这是作为一名企业家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万昭玲说。2017年,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忆家香党支部,万昭玲任支部书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爱心公益活动。——村上修建机耕路,资金缺口很大,万昭玲带领乡贤和群众,自筹资金29万余元,道路最终得以建成,方便了村民出行。——自2017年以来,坚持照顾3名70多岁的空巢老人和1名9岁的留守儿童。——和支部党员一起,带上采购的慰问物资,逐一走访困难群众送温暖,累计近十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先后向武汉等城市、丹林镇等地捐款捐物达好多万元,并和公司员工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万昭玲从中感受到了回乡创业、乡土情缘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得到了家乡父老乡亲的信任和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作为新时代的返乡创业新乡贤,万昭玲先后被选为泸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江阳区第九次、第十次党代表,荣获四川省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贡献奖、四川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等10余项殊荣。(供稿:泸州市委统战部 王洪)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07
因为家庭贫穷,24年前16岁的他,背井离乡只身踏上北漂的列车来到北京,在人海茫茫中做烤鸭学徒;18岁,他追逐梦想走进建设北京大都市的建筑工地做小工;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来到成都都江堰成为两所学校灾后重建的建设者;2015年开始,积累了建筑经验的他,从此拉起了一支300人的建筑队伍在成都南征北战,到2022年队伍扩大到500余人,年生产总值约8000万元。就是这样一个农民,就是这样一个山里娃,靠勤劳在追逐梦想的曲折道路上,没有忘记家乡发展,10年前开始就投身家乡的种植产业,10年前就投身家乡的公益事业;汗水淌满创业路,情怀洒满家乡地。如今,他正在为家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献计献策做实事。笔下的他,便是荣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李月付。李月付忙碌工作中山里娃的北漂路 40年前,李月付出生在荣县最边远的原金花乡大坪村2组,父母生下他兄妹4人,李月付排行老四。8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拉扯四兄妹艰难度日。因为家里穷,李月付14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不甘贫困一生的他,在家务农两年后就找亲戚借来路费,只身踏上了远去北京打工的列车,离别母亲告别家乡那天,他去父亲墓前满含泪水发誓说:我要发奋,我要创业,我一定能争气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我还要回到家乡修新房。凭着那份要强劲儿和吃苦劲儿,来到北京后首先找了一份学做烤鸭的活儿,两年烤鸭他学会了全部功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但李月付却不想天天围在香喷喷的烤鸭旁过日子,最后选择走进最艰苦的建筑工地。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但走进工地的李月付却在搬运建筑材料的岗位干得热火朝天。在北京建筑工地5年的务工日子里,他学会了搅拌混凝土、扎钢筋、做外架、砌砖等等活计,伴随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他学会了建筑工地90%的劳动技能,在磨炼中成长,他从普通的小工,干到了小组长、带班头、现场管理。在北京务工的7年多时间里,他为了省下路费积攒资金,没有回家一次,他把对母亲、对哥姐的牵挂,化作了打拼的力量。他在京城务工7年多的时间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阅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怀揣抗震救灾之心,“搬家”来到灾区都江堰,参与建设了聚源中学、土桥小学两所学校。书声琅琅的校园里,留下了他建设的汗水。汗洒成都创业路背井离乡的北漂,是李月付创业的铺垫;投身都江堰灾后重建,是“诱发”李月付创业的激素。都江堰两所学校灾后重建后,李月付便下定决心立身成都开启艰难的创业路。“2010年春节后,想去揽点人工活,一周下来跑了10多个工地,总算找到了一个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米的住房建筑工地,并从老家找了七八个泥水匠承包了砌砖的活路,没晓得除了工人工资自己却亏了本。第一个工程以亏本画句话。”李月付回忆说。本以为,有了第一次亏本的教训,第二个来之不易的工地会有利润,但还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来了个第二亏。就是不信邪的李月付,不断总结前两个工地亏本的教训后,开启了第三个商住楼工地的外架、砌砖两项工程承包,通过精心管理,工程终于有了满意地效益。他说,创业时,和工人睡工棚、吃盒饭,风餐露宿啥都经历过,但没有哪一样苦能难倒自己。逐渐,李月付带领的施工队伍,从2010年初的几个、逐渐增加到几十个、一百多个、三百多个、直到今天的五百多个。他说,今天的建筑队伍,已经独立承包房屋建筑、地铁工程、道路施工等,2022年的产值8000多万元。情注家乡振兴事镜头里,李月付与东佳镇党委书记朱文彬等一行,正翻开一本350多页的“桫椤湾乡村公园”规划书,就园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实地研讨着,他们所站位置背靠明镜一般的桫椤湖,左靠一条还散发泥土芳香的环湖毛坯路,右临一条蜿蜒平坦的沥青路。“我建议,环湖道路周边,在确保粮食播种的前提下,利用整治后的撂荒地实施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套种套栽,与原有近2000亩猕猴桃、黄桃、梨园打造成特色产业园。”李月付手指远方的说。镇党委书记朱文彬手中这本“桫椤湾乡村公园”规划书,就是县人大代表李月付去年初向镇人大、镇政府提出建议后,由新成立的“自贡市桫椤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筹资特邀成都一家规划设计机构设计的。朱文彬介绍,“自贡市桫椤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两大股东,一个是李月付筹资组建的“自贡市弘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份额的49%,另一个就是村集体占份额的51%,由两大股东共同推动核心园区5800多亩的产业发展,在增加集体经济收益的同时,带动群众走向致富路。“桫椤湾乡村公园”自去年实施以来,已经建成桫椤湖长6.6公里宽5.5米的沥青环湖路;新开挖出6.5公里的环湖毛坯路;在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争取了近1000万元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美丽乡村项目资金、以工代赈等资金,2023年力争实施6.5公里毛坯路硬化,力争实施一批水利设施,力争成片打造以水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启动1200多平米的民宿建设……远方层林尽染,近处鸟语花香,3年后建成日接待观光体验游客1.5万人,便是打造“桫椤湾乡村公园”的初心。“这些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凝聚着人大代表李月付的心血。”镇党委书记朱文彬说。如今,李月付正利用人工培育的桫椤树,开发桫椤酒、桫椤茶。“园区规划我是建言者,项目落地实施我是实干者,我是这里的人,这里有我的家乡情,我要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干实事。”李月付这样说。做公益报效家乡李月付的家乡情节,10多年前就已发芽在建筑工地。在他带领的500多名建筑队伍中,家乡人就有150多名。本组的村民虞凤权夫妻俩,2022年就在李月付成都的建筑工地获得劳务费20余万元;一组的薛世炎跟随李月付打拼10多年,如今拿年薪15万元。“这几年,带着150多名家乡人每年打拼获取1200多万元的劳务费,算是回报家乡父老乡亲养育情。”李月付这样认为。李月付报效的家乡情节,10年前也生长在家乡的这片热土上。他回乡将外出打工村民的80多亩撂荒地种上生姜,他流转外出务工村民300多亩撂荒地栽植猕猴桃,4年前又流转外出务工村民140多亩撂荒地整理后种上黄桃,通过多年的探索人工培育桫椤树苗近3万株。在李月付的示范下,不仅带动周边10多户村民一起发展猕猴桃和黄桃约200多亩,还将老龄村民吸收到果园务工,每年支付劳务费20多万元。李月付感恩家乡的情节,他怀揣在心中践行在行动上。他向本镇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学金2万元;他向20名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一线医生发放共计2万元的慰问品;他向10名90岁以上老人春节送上慰问品;他向桫椤湖无偿投放12万多元的鱼苗净化水质……(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蒋兵)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2-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勇  四川姬菇看金堂。早在2011年,金堂姬菇就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来发展种植。  来自金堂县栖贤街道的谢小波如今已是竹篙镇食用菌产业园的业主,2022年秋季种植了30万袋姬菇,从生产管理到采收、剪菇分级,请了近20个工人。喜收姬菇。 受访者供图  对种植姬菇,谢小波感到非常踏实,“平时打水、剪菇等,事情比较多,人也比较累,但风险小,这季每袋纯利润1元左右没有问题。”  种植姬菇之前,他连续4年追过一个利润很高的新品种,但巨大的风险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第一年种就赚了,非常高兴。第二年持平,对自己的技术很是自信。第三年扩大规模,结果出菇期遇低温,亏惨。第四年还不甘心,又种一些,结果出菇期遇上迅速升温和干旱,刚刚冒菇就全干死了。”  竹篙镇食用菌产业园由政府在里面直接建好生产大棚,为种植户解决了场地问题,并且还有免租金等政策优惠,并帮助大家对接资源,为大家提供技术支持。  正是在金堂县清江镇然通家庭农场的支持下,以接近成本的价格为谢小波等10多个大户提供纯度95%以上的100多万袋菌袋,省去了他们从原料采购到配料、装袋、杀菌、接种等事项,并且发好菌丝再卖给他们,把风险降到最低,“金堂冬天湿度大,非常适合姬菇生长,这种合作生产怎么都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对此谢小波很是开心。让他更感轻松的是,现在他们几个生产的货,就通过家庭农场的渠道一起发出去了。  去年冬至前后,打霜很严重,除了大棚中间出菇好一些,其他地方的菌袋都冻得硬邦邦的。合作的这家家庭农场获悉情况后迅速安排技术人员来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很快拿出解决方案,就是在上面铺一层遮阳网来隔挡,让大家恢复了正常出菇。  “还是种植金堂姬菇赚钱稳当!”谢小波由衷感叹,如今他在如何保证质量、提高产量上下功夫,周边种植大户都称赞他用心做事,亲力亲为,省农科院的科研基地也是请他来代为管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杨都 文/图  经过了腊月霜打,当前甘蔗的水分最足,甜度也积累到最好。1月29日,广汉市小汉镇峰昌村,收割机和收料斗车开足马力在甘蔗地里来回穿梭 。 而在加工厂内,热气升腾,蔗香扑鼻,熬糖正忙。  广汉市地处内陆盆地,为何却种上了甘蔗?  “虽然我们这里种植甘蔗的条件不比沿海地区,但据史料记载,我们的甘蔗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小汉镇还曾是中国的五大蔗糖产区。”广汉市蔗林人家家庭农场负责人邹振富告诉记者,村里至今保留着古法工艺制红糖的传统,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入选了广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他家的蔗糖(红糖)传统制作技艺,师承于清朝末年的制糖匠人黄述培老先生,后经由胡大兴、邹章海,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了。广汉市小汉镇峰昌村的甘蔗地里,甘蔗收割机在来回穿梭。  如今,邹振富有着一老一新两个制糖加工厂,老厂为古法制糖,代表着传统和情怀;新厂引进了加工流水线,通过现代化的方式生产更优质的蔗糖(红糖)。  “旺火起来了!”在小汉镇方碑村的老加工厂内,十口大锅一字排开,糖水从头锅层层递进,在不同的锅内实现提炼和升华。经过两个小时的熬煮、数千次的搅动,蒸发分离汤汁中80%的水分。随着水分的蒸发,锅里的气泡逐渐显露出淡淡的糖色。  “火候是蔗糖熬制的关键。”被邹振富称为“大师傅”的熬糖工人邓祥柏负责掌握火候。他说火候是熬糖关键,老一分,蔗糖会有焦苦味;嫩一分,蔗糖黏稠度不够,影响甜度和成型。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出锅冷却,全靠老师傅的火眼金睛和精湛技艺。  出锅、冷却、倒模……随着红糖成型,一块块砖块大小的红褐色红糖原料出现在记者眼前。“是不是有点像巧克力?”邹振富告诉记者,红糖原料也有着“东方巧克力”之称。  在新加工厂内,玫瑰味、姜丝味、原味的小块红方糖正包裹在精致的包装中从流水线上“奔跑”下来,这些红糖即将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进入消费者的生活。邹振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甘蔗的租地、农资投入、人工等成本在3000元左右,而每亩甘蔗可种出1万公斤左右的甘蔗。按照今年0.8元/公斤鲜蔗的价格,每亩收益在80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利润为5000元左右。若按制糖算,每亩甘蔗可制红糖300-350公斤,按照30元每公斤的价格,每亩利润高于鲜蔗销售。  红糖加工一般持续到2月底,此时,田地里又将迎来新一年的甘蔗播种。广汉市的甘蔗种植从每年春天便开始,经过培土、施肥、杀虫等步骤悉心管护,历经四季轮回,在冬季迎来收获。从蔗水逐渐凝固成一块块“东方巧克力”,当地的种植户不仅日子越过越“甜”,周边村民在管护、加工等带动下还实现了就业致富。  “在广汉很少看到这样规模的甘蔗地和加工规模了。”邹振富告诉记者,当流水线代替了手工,产量产能已经成为行业的追求时,熬糖匠人们依然在坚守着,用执着专业的态度与充满情感的双手来赋予每颗红糖以独特口味。每颗红糖背后,呈现的不仅是优质红糖,更是一代人坚守的真诚态度和真挚情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新年伊始,重庆市大足区稻虾种养业主陈德建已在安岳县元坝镇天王村忙活开了。和传统稻虾种养模式相比,陈德建的稻虾田边并没有开环沟,而是“满田养虾,满田种稻”,这是他在重庆沿用多年的种养模式,他的愿景是,在养好虾的同时,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多作贡献。流转土地 养虾种稻  今年是陈德建首次入川采用循环种养模式养虾、种稻。他铆足了干劲,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在安岳县元坝镇天王村流转了220余亩土地,进行了稻虾田的一系列改造,10多天前又请当地人往田里灌水,以确保春节后能及时投入生产。  “陈德建流转的这 220余亩田,最开始是业主流转来种柠檬的,种了几年,业主见不到效益就逐渐荒废。2021年,就有农户和业主拿来种玉米和油菜;2022年,又是村集体请人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但因天旱,也没有见到效益,而且,我们的精力也不够。”天王村文书唐萍说,“我们就想招引业主发展粮油生产,既要符合国家政策、确保粮食生产,也要让业主产生经济效益,而陈德建搞的正是稻虾综合种养,恰好能粮经兼顾。”不开环沟 粮好虾多  与四川大多稻虾业主相比,陈德建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不一样。省内稻虾养殖通常按一定比例在虾田开挖环沟,水稻的种植面积受到制约;而陈德建的方法是不开环沟,开展“满田养虾,满田种稻”。  “我的经验是,稻虾种养,要尽量避免在虾田开挖环沟。”其中的诀窍,陈德建娓娓道来,“一是能保障全田水温一致,虾子就长得快,个头既大又均匀,增加商品性;二是不开环沟,塘底就能做平,灌水以后,田里几乎处处深浅一致,从而保证水稻单株产量相当。如果开了环沟,田里水位深浅不一致,小龙虾就会去吃深水区的嫩秧苗(浅水区的是水稻的老蔸子,小龙虾钳不动),水稻的长势和产量就不一致。”  陈德建计划3月中旬养虾、4月栽稻。目前,其重庆大足基地已备好虾苗,而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帮他筛选优质稻种,以让他多种稻种好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1-31
(李霞 记者 李全民)春节期间,阖家团圆。新年的喜庆挡不住深山里的寒意,拎起药箱,跨上摩托车,伴随嗡嗡的引擎轰鸣声,63岁的村医徐永高穿梭在蜿蜒的山谷道路间。刺骨的寒风,如刀子似地猛刮着脸,徐永高却习以为常。徐永高所在的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坐落谷底、群山环绕,近800名村民分散居住在莽莽群山间,当越来越多的村民翻山越岭,走向繁华城市时,徐永高却坚守大山深处42年,成为村民健康的“守护神”。徐永高骑摩托车出诊1981年,跟着乡里老医生“拜师学艺”后,徐永高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徐家村,挎起药箱踏上了行医路,守着大山,守护村民,便成了他大半辈子的使命。42年间,他见证了村里从简易小药房到标准卫生室,从双脚步行出诊到骑摩托车出诊。“现在鞋子倒是坏得不勤了,摩托车却换了4辆,成本高了不少呢!”徐永高笑言道。二十来分钟的翻山越岭,徐永高驶进村民罗兴碧的院落里,熄火停车后,便步履匆匆向屋内奔去。“徐医生快来坐,大过年的,给你添麻烦了。”尽管身体不适,70多岁的罗兴碧仍热情招呼他坐。“嫂子,今天感觉哪里不舒服?咳嗽好些了没有?有没有按时吃药?”了解病人伴有胸闷头晕症状后,徐永高翻开药箱取出针管和药品,给老人安排了输液。随着新年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救治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利州区从专家力量、医疗救治、药品物资等方面进行资源下沉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发挥,要求对农村地区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送药上门、送医到家等服务,全力保障农村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作为全区118名守好基层群众健康“第一关”的乡村医生一员,自2022年12月以来,徐永高犹如迎接人生“大考”般严阵以待。为了能让村民看得上病、吃得上药、及时得到救治,即使在春节期间,他也是枕戈待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准能和他的摩托车及时出现在村民的院子里,一刻不敢耽误。“他就像村里的‘120’,随叫随到!”村民徐明芳说。徐永高四十多年如一日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和徐明芳一样,一说起“摩托医生”徐永高,徐家村的乡亲们都赞不绝口:“医术好,身体不舒服,我们都找他!”“心细,平时对我们态度也很温和,跟我们像亲人一般。”“我们信得过他,找他看病我们很放心。”……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让乡亲们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是我最简单的愿望。”42年来,徐永高已为村民提供超过5万人次的诊疗服务,累积了400多本处方笺,脚步遍布村里的每个角落。一次次出诊经历,让徐永高的脑海中生成“一张地图”,不仅能“显示”通往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更“标记”着村民们的身体状况和病症。春节期间,新冠感染医疗救治是徐永高面临的重要挑战,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病人多的时候,还要叫上妻子和儿子搭手,帮忙照看病人输液、入户送药等,而他自己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出诊、看病、建档案……“村里大多是空巢老人,我能做的就是帮助大家渡过这道难关,健健康康过新年!”徐永高由衷地说。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30
(袁慧 记者 侯东)“一年多来,村里变化很大,大家都舍不得她走。”近日,得知村党支部副书记吴醇因工作变动要离开, 苍溪县浙水乡红旗村的村民很不舍。2021年9月,中组部统一选派25名中央选调生到四川3个选调生实践锻炼基地锻炼。吴醇分配到苍溪基地,任浙水乡红旗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年多时间,这个来自城里的“选调生”将自己当作村里人,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搞产业、抓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年轻力量。一个礼拜学会四川话“我过来一个礼拜时间,就能听懂老乡们说的四川话。”说到刚来红旗村的时候吴醇还记忆犹新。吴醇是江西南昌人,从小就说普通话的她,刚来村里第一天就懵了,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委办公室,大家讲的都是四川话。为了和老乡拉近距离,吴醇决定要尽快学会四川话。白天,她到村民家走访时,主动和村民拉家常学“土话”,晚上回到宿舍她就在电脑上观看《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一个礼拜后,就能用蹩脚的四川话和老乡们进行简单交流。吴醇说,学会了四川话,也打开了和村两委干部及群众沟通的大门。村两委班子是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为了加速新班子融合,吴醇深入各个村组干部家中进行谈心谈话,听取大家意见,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同时,吴醇深知基层党建引领的作用。为此,她把村里的党员调动起来,开展党建活动,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前往白驿镇岫云村、龙山镇董永村、陵江镇回水社区等地学习电商、文旅、苗木、雪梨等产业发展模式,吸收年轻的返乡党员成为后备干部,壮大班子力量。解决村民关心的大事走进红旗村,一条崭新的产业路映入眼帘,一口口规整的山坪塘在道路两旁点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条路是吴书记来了后修建的。”红旗村委副主任吴启平介绍,这条路连接4小组,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硬化,吴醇到村里后,积极协调交通部门,最终将这条路硬化,老百姓出行方便多了。初来乍到,吴醇发现村民们最关心的事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是道路、堰塘、水渠、堡坎……为了争取项目,吴醇详细了解交通局、水利局、乡村振兴局有关业务情况,多次撰写材料向上申报,抓住一切上级部门来村调研的机会,汇报村里的发展规划和现实困难。吴醇来到红旗村后,累计为村里硬化道路2000多米,标改山坪塘3口,修复2处垮塌多年的堡坎,争取到项目资金和社会捐款数百万元。“才一个礼拜堡坎就砌好了!”村民李秀青告诉记者,她家出行的一段路因为雨水冲刷而垮塌,在一次村里召开的“坝坝会”上,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吴醇反映,随后,吴醇就多方联系捐助单位,很快就把堡坎砌好,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大力扶持“产业能人”“村里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这是吴醇驻村最深刻的感受之一。2021年底,苍溪县印发新修订的“三大百亿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三组组长李凤尧对此表现得很积极,想把自己的猕猴桃园扩大到100亩。为了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吴醇和李凤尧一起反复计算这笔账,决定采取“前期盈利+村民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政府奖补”的方式,吸纳37名村民参与产业发展,集资10万元,最大限度盘活了组内资源。同时,花大力气给予项目倾斜,配套建设1.3公里道路和蓄水量1.8万立方米的山坪塘,保障生产用水和物流运输。去年夏天大旱,为了尽可能地挽救集体的产业、挽救老乡们的心血,吴醇第一时间邀请县猕猴桃产业局专家实地指导,讲解灾后管护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并且积极争取将产业园纳入抗旱抗病猕猴桃苗子推广试点基地。在吴醇的带领下,产业发展的氛围在红旗村越来越浓,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猕猴桃、桑树及优质粮油,红旗村产业振兴蓝图正在描绘......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1-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人勤春来早。1月29日,天气晴好,在暖意率先抵达的四川南部,春节刚过,泸县种粮大户薛世兰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耕作——工人们正在整理苗床田,预计2月20日左右就可以播种。  泸县兆雅镇有着肥沃的黑油沙土地,同时光热条件突出,除了种植水稻,冬闲田也被薛世兰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稻菜轮作’的模式,这两天正在抓紧收获土豆、儿菜、油菜薹,明天就开始耕地放水,为今年的水稻播种做准备。”薛世兰告诉记者。  “初十就动工整地,过完年就该忙起来了!”距离玉米播种还有一段时间,而遂宁市安居区种粮大户奉光荣同样早早做起了准备,“我们有6台大型翻耕机,不用一个星期就能整理完土地,到3月中旬播种前时间还比较充裕。”  一年之计在于春。来不及过多地休息,随着农时推演,每年的春耕备耕号角陆续吹响,种粮大户们也开始盘算着一年的耕耘,展望又一个丰收。  “今年计划栽种 2000多亩水稻,争取为更多人种出优质的大米!”对于“开秧门”相对较晚的成都平原而言,此时正值冬小麦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目前来看小麦长势不错,有望实现丰收。期待后面水稻也有个好收成。”邛崃种粮大户周家林说,冬小麦成熟收获后,紧接着便是水稻插秧,为此,农机、农资、人工等方面的准备都在因时而变,实时推进。好在规模化种植加上全程机械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让周家林对即将到来的春耕显得信心十足。  薛世兰的春耕计划也早已成竹在胸。“准备了8亩左右的苗床进行育秧,品种以一直以来在当地表现稳定的‘宜香优2115’为主,育好秧苗才能为后续的春耕工作打好基础。”趁着晴好天气,薛世兰不时走进田间察看进度,确保备耕工作有序进行。  “今年我准备将精力重点放在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和技术服务上,争取覆盖面积突破3万亩。”奉光荣近年来积极学习引进新种植模式,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除了自身家庭农场2600 亩左右的土地准备播种玉米大豆,奉光荣认为,扩大技术服务才是助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以及农业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奉光荣的家庭农场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农机配套设施和技术。奉光荣希望以家庭农场为示范,大力推进机械化建设,依托现代科技打造智慧农场,引领农场和更多农户提升发展能力,实现共同致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1-30
(张敏 记者 李全民)1月24日,大年初三,九点,朝天区云雾山镇金农村八组群众王元春像平日里一样,吃过早饭带上干粮就准备出门放羊了。随着王元春一声声清亮的吆喝,羊群一股脑从羊舍中涌出,在马犬“奔驰”的守卫下,有序穿过门前的小桥,朝着山中绿意奔去……今年58岁的王元春,带个黑框眼镜、文质彬彬,酷爱钻研学习的他在七年养殖南江黄羊的经历中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也累积起了家庭的财富。而说起致富的秘诀,王元春认为是“好生态+好政策”。“南江黄羊喜欢干燥,所以圈舍要向阳、并且空气流通性好,冬天圈舍要覆上塑膜,能起到保温效果;南江黄羊对食物比较挑剔,喜欢吃干净的草料,饮用水也要干净流动……”王元春告诉记者,金龙村具有草丰林密的生态优势,是黄羊养殖的天然牧场,他家的黄羊都是直接赶到山里让它们自由觅食,喝山泉水,吃天然野草,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好。 而在《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王元春家新建起了400多个平方的标准化养殖大棚,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存栏黄羊400多只。“修建圈舍,区上一个平方补贴300元,让我发展黄羊产业更有信心和干劲了。”王元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元春的精心饲弄下,2022年,王元春家出栏黄羊150只左右、毛收入超过30万元,并带动周边10余户群众发展起了黄羊养殖,户均年增收10万元左右。“养羊让我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奔头。”如今,在“得力干将”“奔驰”的帮助下,王元春养羊更轻松了,虽然年岁愈大,但他赶羊的吆喝声却比以前更响亮了、腰板挺得更直了、精气神更足了,“今年,我准备把黄羊的养殖规模扩大到400只,年产值应该能达到80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28
(郭侨 潘建勇 记者 常艰)“天干物燥,严禁一切火源”“入山请勿带火种,护林防火记心房”“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1月25日一早,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茨竹社区护林员张学华便和往常一样,带上“小喇叭”和扑火工具,走进辖区内的山林间,提醒群众注意防火。走在安静山林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脚下干枯的落叶沙沙作响,52岁的张学华,成为护林员的这4年里,早已习惯了与大山作伴。“春节的工作要比平时更加繁重,不少回乡的群众仍然保留着烧纸钱祭祖的习惯。”张学华说,随着文明祭祖的观念不断推广,社区在进山的地方都设置了关卡,工作人员会用鲜花兑换群众携带的纸钱。虽然文明的氛围日益浓厚,但担心有极少数群众会偷偷携带火种进山,张学华在春节假期也一刻不敢懈怠。在林区巡山、清理杂草和枯枝落叶、遇有火灾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提醒进山群众注意相关事项……值守在自己片区,每年除夕,张学华都要等待天色暗了下去,山里没有了群众的身影,才收拾自己的工具,往家中赶去,连续4年没有赶上家里的年夜饭。张学华(前)正在巡山“从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守护青山,便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朴实的张学华说不出大道理,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护林的初心,用脚步丈量着一座座青山,守护着群众的安全,任职期间,责任范围内的山头从未发生过一次火情。“每天微信步数都会达到3万多步,有时候山里群众多,忙着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一上午都来不及喝口水。”常年在山林行走,练就了张学华的“好脚力”,他开玩笑地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了。”一串串脚步留在山林中,辛勤的时光被一同刻在树木的年轮里,春节期间,和张学华一样,仁寿县610名护林员同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一线,在152万亩林区实行全天候巡山护林,于万家团圆时,当好林区安全的守护者。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1-28
(记者 尹勇)跳起欢快羌族舞、和邻居合影、与游客互道新年祝福……1月18日中午,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文化广场上已成欢乐的“海洋”。穿行在人群中,记者好不容易找到刚参加完视频连线的石椅村返乡创业农民工陈继良。  “太激动了!到现在脑海里还全是习总书记刚刚在视频连线中与我们亲切交流的场景!”陈继良笑着说。他挽着妻子黄彦,准备在广场上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有习总书记的鼓励,我们一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计划开始‘第三次创业’,今年要扩大‘花果山庄’农家乐的规模,好接待更多的游客。”  现年47岁的陈继良是石椅村一位返乡创业农民工。10余年来,他开农家乐、种果树、卖腊肉……现在他家每年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元。“感恩奋进”,是他此时最强烈的心声。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杨荣兰在打扫整理自家的农家乐,准备迎接春节期间的游客。记者 杨树 摄心声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在陈继良开办的“花果山庄”农家乐,15岁的陈树兴忙前忙后,招呼客人、洗菜洗碗……看着身高已超过自己的儿子,黄彦笑得合不拢嘴。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时,陈树兴还不到半岁。“当时倒下的砖墙离儿子只有这么远。”黄彦边说边比划着。  石椅村离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不到5公里。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过,地震波突然袭来,正在屋后山坡地里锄草的黄彦拄着锄头都站不稳,她跌倒了,随后听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的巨大声响,四周腾起股股烟尘。  “儿子和老人都还在家里面!我只用了几十秒钟就从地里跑回去。”尽管已过去15年,黄彦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跑进家里一看,倒塌下来的砖墙离正在睡觉的儿子只有尺把远。万幸的是,儿子和公婆均平安无事。  地震前,陈继良长年在离家几十公里的绵阳市城区一带做泥瓦活,一离家就是十天半个月。地震后,看到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陈继良决定利用房屋重建的机会返乡创业,开一个农家乐。  “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陈继良说,房屋重建,政府给了近2万元补贴,还帮自己申请到5万元无息贷款,修起了一幢三层楼房。  时机也正合适。石椅村地处海拔2000余米的玉皇山半山腰,林地覆盖率达95%。当时,随着房屋、基础设施重建的快速推进,在“村两委”带领下,当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绿色水果产业,在巩固原有桐子李的基础上,不断引进不同成熟期的枇杷、梨子、猕猴桃等优良水果品种。  因为新房周边果林围绕,有花有果,陈继良给农家乐定名“花果山庄”。  “到2015年左右,农家乐日均接待量近200人次,收入更是比打工时涨了三倍。”陈继良说,2016年2月,自家的农家乐还被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评为“三星级”农家乐。原本的三层小楼已不能完全满足接待需要,陈继良还把哥哥家的房子租了两层,用于扩大规模。感恩 “大家的帮助让我挺过了难关”  正当一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时候,变故不期而至。  “2017年7月14日,我永远记得那个日子。”在后厨一边削土豆皮一边和记者聊天的黄彦,双眼突然泛起泪花。  当时她和丈夫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体检,在陈继良的体检报告上,赫然看到“直肠癌”的字样。夫妻俩犹如遭遇晴天霹雳。  “当时我们走出医院,在门口饭馆里点了两个菜,我吃了两口就无论如何吃不下了,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黄彦说,那时候她感觉“天都要塌了”。  但夫妻俩不打算就此向命运低头。黄彦一边安排陈继良在绵阳当地医院积极治疗,一边到处打听“有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我这一辈子还是总能遇到‘贵人’啊!”把黄彦从“塌天”的压力中拉出来的,是当时在县城医院工作的表姐告诉她的一个消息:作为惠民政策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经常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展义诊。表姐建议她“找华西医院的医生碰碰运气”。  在一番咨询交流后,黄彦直接给丈夫办理了出院手续,将他送到华西医院。  除了表姐,黄彦口中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华西胃肠科主治医生杨烈主刀为陈继良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在医院旁租房完成了2个月的后续治疗后,陈继良正式出院回家。关了两个多月门的“花果山庄”农家乐也重新开张了,陈继良开始二次创业。  在陈继良治疗和休养期间,黄彦感叹,亲人和邻居,是自己的第三波“贵人”。“当时我既要操持农家乐的生意,又要打理10多亩果园,大家的帮助让我挺过了难关,真的要感谢这么多年来帮助过我们的‘贵人’。”黄彦动情地说。奋进 “新的更大的机遇就要来到”  “一只鸡、两个猪舌头、一块腊肉、八只腊猪脚。”到了下午,黄彦变得格外忙碌,在后厨打理事务的间歇,她还要不断接电话,记录下客人开过来的采购清单。  连日来,她每天都要接到若干通这样的电话,到了晚上,她就要和丈夫、儿子一起把清单中的物品分别装袋,等第二天一早送到镇上的快递驿站,整个过程都会用视频拍摄下来。  “视频里咋只有你老公和儿子,你在干什么呀?”“我负责拍摄和发布,让大家看到,这是货真价实的‘土货’。”黄彦向记者展示了她强大的微信“朋友圈”——截至1月18日下午,她共有“朋友”1782个。  这1782个人中,家人、亲戚、邻居等只有大约100人,其余绝大部分都是近年来过“花果山庄”的客人。“家里养的猪和鸡,地里的水果,一半左右通过朋友圈卖出去。”  让记者诧异的是,陈继良一家人从来都不把这些“朋友”当客户,而是看作“老师”。“折耳根可以尝试干拌、五花肉不用熏得太干、可提前预制一点蒸菜……”这些年来,顾客给“花果山庄”提的建议,都被他们记录下来,转化成做菜的方法——羌山农户慢慢变成经营的“行家里手”。  他的变化,都被村党支部看在眼里。“陈继良不但入了党,现在还担任一组组长。”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信心满满地说,“新的更大的机遇就要来到,相信在党组织的牵头带动下,我们石椅村会越来越好!”  机遇来自北川对乡村振兴的探索。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已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支持石椅村建设“天府旅游名村”,联合附近两个村成立玉皇山乡村振兴党总支,正协同探索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目前石椅村正沿着绵阳市提出的农业发展“三品”工程(品种、品质、品牌)思路做深做细。在品种方面,该村目前建成枇杷基地1200亩,间种精品苔子茶、桐子李800亩。品种多元发展的同时,品质管理也在进一步提升,石椅村已注册“羌山绿宝”商标,建立“合作社+农户+基地”一体化管理体系。  品质提升也帮助石椅村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目前该村已成功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羌族歌舞“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9个、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省级荣誉16个、绵阳市首批最美乡村等市级荣誉10个。  “欢迎游客朋友进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赏羌舞。”陈爱军说,石椅村已开发羌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7类旅游项目和一年四季4个节庆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努力争取各级各类资源支持,进一步激发羌乡儿女‘感恩奋进’精神,努力实干,把石椅村打造成‘川西第一羌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1-19
在宜宾市筠连县有这么一个人,他弃医从农种植药材,带动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致富,有效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他就是53岁的苏国西。苏国西在给黄精苗除草    在四川省圣土中药材种植基地,一株株黄精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苏国西看着公路两边的土地逐渐被葱茏的黄精苗覆盖,周边群众通过基地产业,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他十分欣慰。今年53岁的苏国西是四川省圣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筠连县的一名政协委员。中药材整理    “2016年,县政协组织动员政协委员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号召政协委员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筠连也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我就卖掉了家里经营多年的医药公司,决定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植中药材,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也能带领周边群众致富,为脱贫攻坚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苏国西说。中药材种植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佛手挂果丰产需要3年时间,黄精成熟收获时间更长,需要4年。长期投入无产出,这让苏国西犯了愁。但是这些问题没能阻挡他的脚步,通过多方考察学习,他又先后增加了适合基地种植的筠姜、瓜蒌、白芨、白芷、玄参等生长期较短的中药材品种,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种植经验,让基地每年都有产出,达到了“长短结合”的效果,经济效益也逐年攀升。这几年,苏国西一边专注自己选择的这份事业,一边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为中药材产业积极建言献策。据了解,近三年来,苏国西累计投入1380余万元资金,种植佛手、黄精、白芨、瓜蒌、玄参、筠姜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1320亩,累计收入3500余万元,带动111户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1.2 万元以上,让中药材切实成了村民增收的“真黄金”,有效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供稿:筠连融媒  陈俊  宋婷)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18
1月4日,天气寒冷。纳溪区护国镇东巷口村境内一片生机勃勃。村办公室不远处的柚子树上,还挂着黄澄澄的柚子。一条五六米宽的小河蜿蜒流淌,几个村民在对岸,正铺设一条崭新的游道,延伸到柚林深处。“树上的柚子,是为体验采摘的游客留着的。这条小河,是专门为喜欢垂钓的游客开放的。”走在平坦整洁的步游道上,东巷口村老支书汪光权介绍说,东巷口村已是纳溪区护国柚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正致力于发展休闲近郊游。汪光权是护国镇乡贤之一,东巷口村能有今天的变化,他功不可没。近年来,在护国镇,诸多乡贤出钱出力献爱心,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发展产业 让村民们增收致富护国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岩区产茶、坝区产果的局面。在这“岩茶坝果”的背后,少不了护国镇乡贤们的助力。在1997年以前,东巷口村只有几百亩柚子,产量低,卖不上价钱,并没有给村民们带来多少收益。1997年,汪光权担任东巷口村党支部书记后,在全村大力发展柚子种植,并着力提升柚子品质。目前,全村已栽种柚子8000多亩,家家户户都有柚子树,村民种柚收入少的上万元、多的二十多万元。2013年,村里建起了柚庄和柚子广场,并开展以“护国柚”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节和柚子鉴评活动,打造集采摘体验、垂钓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区,实现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产区变景区,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2020年,尽管汪光权不再担任东巷口村党支部书记,但仍热衷于村上柚产业的发展。“现在近郊游发展起来了,村民们养的鸡鸭、种的蔬菜都成为抢手货。”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汪光权觉得很自豪。在护国镇的岩区,茶叶已成为村民们的致富产业。这同样离不开护国镇乡贤们的努力。每年农历腊月下旬,泸州市纳溪区荣龙茶厂收购点就开始热闹起来。乡贤吴荣龙建厂加工茶叶已近20年,算是纳溪区成立较早的茶厂。纳溪特早茶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除夕前就可以采摘上市,能卖个好价钱。“看着茶厂生意一步步红火起来,带动周边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我心里很高兴。”吴荣龙说。完善设施 让村民们方便舒心对护国镇藕花村砂仁种植大户朱孝隆来说,通往组里的1.6公里泥石公路改造成沥青公路后,每年他都可以节约近两万元的砂仁果转运费。藕花村六组属护国镇岩区,产竹和砂仁。之前,通组公路弯多路陡坑大,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苦不堪言。镇、村一直想整治这条路,但苦于没有资金。这时,护国镇乡贤、藕花村土生土长的刘明春站了出来,捐资100万元,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去年6月,通往藕花村六组的沥青公路竣工,成为护国镇首条村级“白加黑”公路,村民们请来乐队庆祝,还为刘明春立了功德碑。这条沥青公路的竣工,让近200名村民得到了实惠。朱孝隆之前卖砂仁果时,每年需用摩托车将砂仁果转运到公路上,费时费力费用高,现在大货车直接开到种植基地收购。村民雷广金山上的竹子也能够往外卖了,“以前砍的竹子只能当柴烧。去年我卖竹子就收入了3万多元。”雷广金对刘明春很是感激,“现在路好了,柚子也能卖上好价钱,去年我的柚子就比前年多卖了一万多元。”护国镇永江村也有一条去年10月竣工的爱心公路。地处深丘岩区的永江村,交通十分不便。护国镇乡贤、泸州巴蜀液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蒲遥代表公司捐资150万元,修建了永江村一组和二组3.7公里的公路,解决了村上的交通困难。这几年,巴蜀液公司为永江村捐资了600多万元,用于新建、改建水泥公路、碎石路和生产便道,以及安装路灯。去年,在护国镇沙田村十组村民硬化生产便道的捐款名单里,再次出现了乡贤胡亿蓉的名字,这一次,她捐赠了5万元。从2015年开始,胡亿蓉就一直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孝老助困 让村民们温暖如春如果说乡贤们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是锦上添花,那孝敬村里的老人、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则是雪中送炭。去年12月29日,胡亿蓉为家乡护国镇24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别送上了3000元的爱心助学金,“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能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谈及助学初心,胡亿蓉说。从2019年开始,胡亿蓉每年捐出10余万元,用于爱心助学和慰问困难老人,四年来累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4人次。每年重阳节,护国镇乡贤唐永良心中总牵挂着家乡的留守老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走访看望家乡的老人们,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暖心的关怀,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供稿:纳溪区委统战部 刘林 刘昭)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1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