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 坚决守住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本盘(记者 李飞)7月26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再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常务会议、抗洪抢险救灾和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极端天气带来的严峻挑战,把农业防灾减灾摆在当前工作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恢复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和因灾返贫监测帮扶等重点工作,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赢得主动。会议强调,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河南等地近日出现极端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要争分夺秒抢抓农时,拼时间、拼速度,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各项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组织开展好包省包片督导和专家技术服务,指导受涝地区抢排农田积水,修复水毁设施,抓紧调运救灾种子,绝收地块及时改种补种;做好畜禽补栏和鱼塘补苗,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农村地区救灾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受灾的易返贫群众加密监测,及时预警及早帮扶,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因灾返贫现象。同时要充分估计未来极端天气和灾情发生的不确定性,特别要高度警惕涝旱急转,加强与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沟通,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做到预判在前、防控在前。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农民主体、因地制宜、求好不求快等重要原则方法,为“十四五”时期有序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在转变理念、理清思路、健全机制、把好方法上下功夫,做到先建机制、后搞工程,稳扎稳打向前推进。要过好两关,即质量技术关和群众民意关;分清两段,户内的厕所、厕具等以农民自建为主,户外的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以政府为主来建设;把住两端,前端做好标准制定、规划设计等,后端配套好粪污处理设施。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强化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压紧压实地方责任,抓好问题摸排整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8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状态。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一九七八年  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一九七九年  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同日 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20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7月28日 邓小平在山东青岛考察时指出,生产力不发展,有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  9月28日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只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富裕起来。要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西北、西南一些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  12月6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一九八〇年  1月16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1000美元,算个小康水平。我们拥有各种有利条件,一定能够赶上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但是也要认识到,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  3月14日-15日 中共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  5月31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影响集体经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些地方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7月22日 邓小平在前往河南视察途中指出,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你们算账的数字是“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9月27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我们今后的任务,仍然是坚定地沿着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前进,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争取农业生产的全面高涨和农民生活的逐步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  10月15日 邓小平在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召开的防卫作战研究班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2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至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80年代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初中教育。一九八一年  2月25日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活动。它与原来的“五讲四美”活动,汇合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的活动。  5月24日-6月6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洗衣机、照相机、电风扇、电度表十种产品的生产,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6月27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作了概括,指出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8月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指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  10月10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的旅游道路,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古老文化、山水名胜和多民族这些特点,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稳步前进。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一项战略决策,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逐步形成一套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劳动就业制度。  12月13日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一九八二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目前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是中共中央就农业农村工作发出的第一个“一号文件”。  8月10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时指出,我们提出20年改变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只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这是有把握的。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人均800美元。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赤贫的现象可以消灭。到那时,国民收入的1%分配到科学教育事业,情况就会大不同于现在。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在致开幕词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战略部署上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12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12月 国务院启动“三西”(即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专项扶贫计划,开创了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减贫行动的先河。1983年,设立“三西”地区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一九八三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同时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适当发展个体商业,允许农民长途贩运。  3月2日 邓小平视察江苏等地后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指出,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现在,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的面貌是: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4月24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  5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时指出,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在本世纪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建成一个小康社会,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贡献。  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政社分设。  12月31日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九八四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明确土地承包期15年,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联合兴办各种企业,允许农村雇工经营。  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明确乡镇企业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到198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总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月30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9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指出,对贫困地区要有必要的财政扶持,但必须善于使用,纠正单纯救济观点;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减轻负担、给予优惠,搞活商品流通、加速商品周转,增加智力投资。  10月13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经济还很落后的一部分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给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援。一九八五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1月5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要求推行国营企业工资改革,克服企业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病。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5月2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  6月9日-15日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到2021年,共实施八个五年普法规划。  9月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使199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或者更多一些,使城乡居民的人均实际消费水平每年递增4%-5%,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都有进一步的改善,我国人民的消费由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过渡。  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588亿元增加到9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6%。一九八六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提出,从“七五”计划开始,增加对农业投资、水利投资,要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  1月17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讲话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3月5日 邓小平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作出批示。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八六三计划”)。  4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5月14日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争取在“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彻底改变单纯救济的扶贫办法,实行新的经济开发方式。当年,确定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为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6元,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标准为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按此标准,1986年全国贫困人口约为1.25亿,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为331个,同时划定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6月25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7月8日 中国国内卫星通信网正式建成。7月12日 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9月28日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九八七年  10月13日 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客人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  10月25日-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提出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1月24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本年“丰收计划”开始实施,旨在大面积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九八八年  2月25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住房供应管理逐步由单位化向社会化、专业化改变。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3月11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9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要求各级政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4月13日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6月7日 邓小平在会见波兰客人时指出,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  8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  9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月7日 我国成功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9月12日 邓小平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还指出,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  9月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推行“燎原计划”,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培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0月24日 邓小平在视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本年 农业部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计划。各地区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开始建立。一九八九年  春夏之交 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发生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平息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指出,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的,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6月24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指出,在对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要明确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9月29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的第八位;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每年76元,提高到1988年的63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3.7%;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居民生活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  10月30日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通过社会集资,建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资助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实施希望工程。此后,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私营企业相继开展“春蕾计划”、“文化扶贫”、“光彩事业”、“幸福工程”、“贫困农户自立工程”、“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一九九〇年  2月23日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请示》。指出,从1991年开始,全国贫困地区要在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开发新阶段。到20世纪末全国实现小康目标时,贫困地区要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初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3月3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4月12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提交的浦东开发开放方案。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新区。此后,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新区陆续批复设立。到2021年6月,全国共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  6月19日 江泽民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国11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90年代,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必须继续搞好农村的改革,继续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9月1日 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正式通车。到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6.1万公里。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  11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2月19日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生产的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电饭锅、电熨斗、铅笔、自来水笔、蘑菇罐头、海盐等十多种轻工产品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12月24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2月28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2月30日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温饱达到小康是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873亿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一九九一年  6月26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先后作出《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9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月29日 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12月15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本年 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组成的课题组,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一九九二年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月8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提出动员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4月3日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5月20日“五个一工程”首次颁奖。6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同温饱水平相比,小康水平不仅表现在居民收入所达到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看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提出,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九九三年  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月15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本年,我国取消粮票,实行了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结束。  7月2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10月31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11月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2月1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2月2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1994年,我国陆续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一九九四年  1月24日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月28日-3月3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在20世纪末最后的七年内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3月23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宣布粮食生产实行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实行市长负责制。  3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月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月5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8月23日 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一九九五年  3月18日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1999年,国家相继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  5月1日 全国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  5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月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江泽民在全会上讲话,系统阐述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  11月16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340亿元。原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五年实现。1997年,又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一九九六年  2月8日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发表讲话,把此前“以法治国”的提法改为“依法治国”,指出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3月19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新疆稳定工作。1997年,中央开始从内地省市、国家机关和国有重要企业派出一批骨干力量到新疆工作。此后,对口支援新疆的力度不断加大。  8月3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  8月29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9月23日 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实现小康目标,不仅要看全国的人均收入,还要看是否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这就必须促进各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10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提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要措施。  10月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12月 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本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组织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沿海六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四个计划单列市,分别对口帮扶西部十个省、自治区。  本年 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2月27日,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印发《关于推进“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一九九七年  1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月17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4月1日 全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提速列车最高时速140公里。到2007年,全国铁路连续进行六次大提速。  4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正式建立土地用途管理制度。200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7月,正式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6月4日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又称“九七三计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  8月5日 江泽民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出批示,提出要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9月2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9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会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9月 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1月8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12年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  12月24日 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讲话指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一九九八年  6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6月中旬-9月上旬 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10月14日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12月14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本年 国家民委倡议发起“兴边富民行动”。一九九九年  1月22日 国务院发布《失业保险条例》。6月9日 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组织扶贫开发,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们维护人权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不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其他一切权利都难以实现。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  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5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  6月17日 江泽民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讲话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任务。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要拿出过去开办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来搞。2000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9月18日 国务院发布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国法定节日放假时间由7天增加到10天。  本年 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决定选派“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锻炼服务。二〇〇〇年  3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8月 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月11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10月 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1月8日 贵州省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年末 除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0280亿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二〇〇一年  3月 经过三年努力,全国已通电行政村基本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  4月11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  6月13日 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随后,国家在中西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确定592个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6月29日 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同时举行。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7月1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总结党80年来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0月27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1月10日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二〇〇二年  1月1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退牧还草工程全面启动。  1月14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文件起草组会议上讲话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是我们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6月29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7月4日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新疆轮南至上海)开工典礼举行。此后又建设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三线工程。  8月29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9月12日 江泽民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确立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10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到2008年6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1月8日-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12月5日-6日 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成员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12月27日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二〇〇三年  1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1月8日 胡锦涛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也主要在农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3月4日 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3月8日 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仍然要进一步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一些,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探索和积累经验。  春 我国遭遇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从长远看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月27日 国务院公布《工伤保险条例》。5月9日 国务院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10月17日,《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  10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10月14日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0月15日-16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8日、24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12月19日 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二〇〇四年  1月5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3月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土地征用制度、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纳入宪法。  3月22日 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5月23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  5月26日-27日 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上海共同召开首届全球扶贫大会,并发布《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政策声明》。  9月19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日 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11月1日-3日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提出,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二〇〇五年  1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  2月19日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同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36项政策措施。  3月12日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月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10月11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全会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10月27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12月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12月24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12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73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59.6%;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0382元和3370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二〇〇六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月31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  4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12年8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10月11日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〇〇七年  3月16日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3月19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4月14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6月3日 国务院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6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7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旨在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7月11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8月7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8月2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8月30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10月15日-2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明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0月24日 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12月14日 国务院发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同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12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二〇〇八年  1月23日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1月29日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月2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我国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6月5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6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8月1日 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到2020年底,全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3.8万公里。  8月8日-24日、9月6日-17日 第29届夏季奥运会、第13届夏季残奥会先后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残奥会。  10月7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有关国际金融危机情况和应采取应对措施的汇报。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此前,9月中旬,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10月12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二〇〇九年  年初 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新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  2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8
  (见习记者 刘自艰)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以“数字赋能种苗产业升级”为主题,联合举办了全国第十一届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聚焦蔬菜种苗产业发展新问题,着力解决蔬菜种苗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益不稳定等关键问题,助力蔬菜种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规模趋于稳定,种植面积保持在3亿亩以上,年移栽需苗量达7000多亿株,种苗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尚庆茂结合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形势,判断种苗行业的第三次浪潮已经来临。“在核心区是整个基质和检测体系、技术体系以及销售等,外围空间甚至是商品苗运输之前的预热车间,通过通道出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形成核心区。”尚庆茂指着模型图,认为当前种苗的发展是要解决优质商品苗的应时高效工业,融合新技术和新装备,依托信息化,建立育苗全链条。  “这里采用的是土壤栽培的方式,所有的种苗在小的方盒子里,有些是整条,放到苗床中也是一条条基质,我们做成幼苗,没有做成苗棚,这种形式更多是用在马铃薯的育苗。这种是漂浮水培,都漂浮在营养液的模式,除了大棚也可以在温室中种植,最早用在烟草育苗,一边把穴盘放进去,另一边就可以推出去,从省人工角度也是很好的模式,不仅在烟草育苗,蔬菜育苗也在大量推广漂浮育苗的方式。”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周长吉从根系、供水方式、栽培苗床等方面介绍了育苗的模式。他提到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移动苗床,有了移动苗床之后可以把温室空间利用率从原来60%左右提高到75%-80%的水平。植物工厂兴起之后,育苗向立体化方向发展,空间利用率更高了。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的康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工人们拖着穴盘,拿着剪刀切苗。浙江大学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王俊教授提到,种苗嫁接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取苗、切苗、接合、固定、排苗过程中的全自动化。目前很多是人工嫁接,或者半自动化嫁接,如何通过机器作业,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是关键。  未来工厂化的数字育苗一定是趋势,交流会上大家都很认同这种观点。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倩介绍到,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三种育苗模式,包括潮汐式、立体栽培和闭锁型育苗模式。赵倩认为数字化不简单是机械化和自动化,强调的是在生产各个环节尽量数据化。数字赋能种苗产业应该是从数字育苗走向智慧育苗,不仅包括生产中的作业装备,还应该包括运输环节、保存等。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7
(记者 杨梦帆)7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已经超过200亿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为服务“六稳”“六保”作出了贡献。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农村寄递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等10项重点任务。一年多来,农业农村部择优遴选了110个试点县开展试点,创新运用市场化机制,公开遴选94个企业参与试点建设,帮助试点县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从目前看,工程实施效果良好,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20年达到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总额达到3014亿元,同比增长26%。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一是加快试点建设,探索发展机制,形成典型模式。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农产品产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涉农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总结经典案例,推广成功经验,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农产品出村进城将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据介绍,国家邮政局近年来在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效:一是在网络布局建设上,全国建制村在2019年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邮,邮政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实现通达。在快递网络建设上,全国所有县域地区,全国主要的快递品牌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去年以来,国家邮政局对“快递进村”工程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逐渐推进快递网络下沉。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快递品牌的网点在全国98%的乡镇已经实现了覆盖。二是在发展路径上,在全国不同区域已经形成了多种“快递进村”模式。三是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单一品种的农产品年均快递包裹寄发量超过100万件,有260个区域的农产品超过100万件包裹寄发量。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以来,商务部累计支持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100多个、乡村电商快递服务站点14.6万个,推动农村物流快递与电商协同发展,促进“网货寄进来、山货卖出去”,努力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消费便利。针对农村物流存在的一些短板,“十四五”时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把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与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7
(记者 李丽颖) 7月24日,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并致辞,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主持开幕式,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论坛。论坛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引领,为“政产学研农”各主体提供了思想交流、经验分享、成效展示的重要平台。演讲嘉宾们阐述了农业绿色发展在乡村振兴中重大意义,就如何抓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利时机,以农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介绍了广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从优化顶层设计、建强产业体系、打造美丽乡村、夯实发展基础、培育文明乡风五个层面提出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阐述了植物表型与生物大数据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五点建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介绍了华为公司深化农业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向智能化发展,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华为方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系统分享了她所带团队在武夷山开展绿色碳汇型茶园的建设情况,并就如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0》,系统反映了2019-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重大行动和重要进展。报告显示,2012-2019年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7.14,提高了5.0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率先开展先行先试,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19年绿色发展指数平均达到83.0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7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赵文君)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这是记者26日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的。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措施。广大农民期盼“快递进村”,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目标实现?国家邮政局、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吹风会上介绍了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有关情况。资料图片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表示,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金京华介绍,我国各地区发展农村寄递物流的条件各不相同,“快递进村”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推进。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推动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行业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破解降成本和可持续的难题。  邮政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化寄递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简化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手续,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快递服务的国家标准,鼓励探索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业务模式。依法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重点对未按名址投递等行为加强执法,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约定去提供服务。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李刚表示,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把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与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陈勇表示,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关键在于在县域培育产业化的运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有效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和电商等各环节,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有生机有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7
(见习记者 杨惠)近期,河南等省份持续强降雨,郑州等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畜禽养殖圈舍严重损毁,灾后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明显增大。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洪涝灾害灾后动物防疫工作,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制定了《洪涝灾害灾后动物防疫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规范落实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灾后消毒、紧急免疫等各项灾后动物防疫措施。《技术指南》指出要强化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者主体责任,及时打捞收集因灾死亡畜禽尸体并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要强化清洗消毒和媒介消杀,对畜禽圈舍、屠宰加工场所、畜禽交易市场、运输车辆、用具等关键场所全面开展预防性消毒,同时增加消毒频次,保证消毒效果。《技术指南》强调要强化监测预警和检疫监管,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病种监测,增加监测频次,及时分析研判受灾地区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紧急免疫,最大程度保障畜禽健康安全。严格畜禽及其产品检疫,严把屠宰和无害化处理关口,严厉打击收购、加工、运输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维护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养殖生产环节,要做好养殖场区清理,及时清理畜禽养殖场周围环境、污物、杂物等,疏通场区排水通道,排出场内积水,并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基层畜牧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指导受灾畜禽养殖场户制定恢复生产方案,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技术指南》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值守,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同时要加强灾后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推送灾情预警、疫情信息和灾后动物防疫知识,指导养殖场户做好防疫管理。《技术指南》还提醒要做好人员防护,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消毒等,确保人员健康安全。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6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在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文如下:  当前全国已陆续进入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现就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恪尽职守、勇于担当,采取得力措施应对灾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入遭受洪涝灾害地区,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一线指挥、现场指导,确保抗洪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要密切关注风险较高地区的雨情、水情和天气变化,科学研判、超前谋划,做好预案、提前部署,组织全方位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灾情一旦出现能够迅速科学高效开展应对工作,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二、防汛一线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勇当抢险救灾主力军。各级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公安、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物资保障等部门单位党组织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调配救援保障力量,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坚决打赢抢险攻坚战,同时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民政、卫生防疫等部门单位党组织要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帮助和支持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做好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致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要加强党组织联动,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协同,形成“一盘棋”,凝聚起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三、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守土尽责、挺身而出,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要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团结带领群众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要坚决落实包保责任制,组织党员群众严防死守,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强轮流值班、监测预警、堤库巡查、应急处置等,做到责任到位、巡查到位、措施到位,及时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要及时安排党员干部深入楼栋、村组逐户排查受灾情况,解救被困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够及时医治。灾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防汛救灾一线,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队,带动广大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  非受灾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全力帮助和支持灾区防汛救灾、恢复生产生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立足职责、主动作为。注意在防汛救灾第一线考验考察干部,把在防汛救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指导基层党组织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注重发现和总结防汛救灾中涌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营造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6
(记者 李丽颖)7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宁陵县召开。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该院将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推进成果转化工作,即每个所办好一系列成果转化推介会,至少举办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办好一个控股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一个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支撑一批专业化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及培育形成一个优势特色品牌,打造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样板间”,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连锁店”,齐心协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组团式推进成果转化新格局。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四年全院成果转化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成果转化收入大幅增加,有力支撑了现代院所建设和发展,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国农业科学院担当农业科研国家队的职责使命,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先后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完善“3+N”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1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计划》等,明确了各方责任与主要任务,提出5年过渡期内将做好工作体制、发展规划、帮扶措施等有效衔接,持续坚持农科帮扶模式,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推广一批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落地一批适宜的科研转化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实现科技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农业农村部5个定点帮扶县和院1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继续实施“3+N”工作机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对89个“三区三州”帮扶县,建立固定联系机制,探索全方位支撑途径和方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技术咨询,培训一批技术骨干。今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推广新品种200个、新产品160个、新技术300项,让服务乡村振兴的方式更清晰、方法更直接。兰牧药、茶叶所、棉花所、油料所、蔬菜所等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建设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为解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积极尝试。  会议详细分析了成果转化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系统谋划了新思路,提出了新举措,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企科产融合发展,发展壮大院所办高科技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转化。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3
(记者 孙眉)未来三个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时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积极部署相关技术防灾减灾措施,调动涉农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专家力量,快速集成防灾减灾技术,编制技术手册,动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防灾减灾科技服务,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设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专栏,培训广大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民防灾技能及措施。  截至目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已编制技术手册20余类,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就防灾减灾开展技术服务11万余人次,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技术防灾减灾专栏浏览量达6万人次,答复技术提问3万多条,发放各类技术明白纸等资料1万多份,为全年防灾减灾确保秋粮丰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已经迅速行动,紧盯天气变化和病虫害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预判,有关情况及时通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农技推广机构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组织技术力量研判作出防范措施,确保灾害来临前有技术措施可用。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还要求科技专家和技术推广人员及时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对接,针对不同灾害类型制定灾害预防预案和集成技术方案,利用信息化等各种方式做好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民的防灾减灾技术培训。产业技术专家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灾害类型编制针对性的《农业防灾减灾手册》,手册里明确技术规程和操作流程,做到广大农民看得懂、会操作、有效果。在此基础上,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立了按产业区划布局的防灾减灾对口联系机制,并将今年的防灾减灾任务列为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考核内容。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3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意见》要求,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让新时代家庭观成为亿万家庭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  《意见》强调,要强化制度保障,把新时代家庭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中,体现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政策中,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有效协同,形成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合力,动员广大家庭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3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是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条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必要修改完善。修订后的《条例》,重点从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猪屠宰管理作出规定。  一是完善生猪屠宰全过程管理。《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屠宰生猪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肉品品质检验应当遵守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出厂(场)生猪产品的名称、规格、检疫证明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发现其生产的生猪产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履行报告、召回等义务,并对召回的生猪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二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条例》规定,发生动物疫情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做好动物疫情排查和报告,同时对运输车辆的基本情况进行查验、记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足额配备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任命的兽医,由其对屠宰的生猪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论负责。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国家鼓励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发展,推行标准化屠宰,支持建设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  三是完善法律责任。《条例》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行政处罚与追究刑事责任的衔接。规定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可以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直至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等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可以对有关人员予以拘留。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被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的,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5年内不得申请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或者从事生猪屠宰管理活动;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管理活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8号公布 2008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5号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2021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2号第四次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除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不实行定点屠宰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定点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三条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相关管理工作。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的宣传教育,协助做好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国家鼓励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发展,推行标准化屠宰,支持建设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第六条 国家根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信用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并依法向社会公示。第二章 生猪定点屠宰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科学布局、集中屠宰、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生猪养殖、动物疫病防控和生猪产品消费实际情况制订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发展目标、屠宰厂(场)设置、政策措施等内容。第九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根据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经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并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应当载明屠宰厂(场)名称、生产地址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事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变更生产地址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变更屠宰厂(场)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15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生猪定点屠宰证书。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第十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将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悬挂于厂(场)区的显著位置。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不得出借、转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第十一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检验室以及生猪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四)有经考核合格的兽医卫生检验人员;(五)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以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六)有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委托协议;(七)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第十二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依法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并附有检疫证明。第十三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依法查验检疫证明等文件,利用信息化手段核实相关信息,如实记录屠宰生猪的来源、数量、检疫证明号和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发现伪造、变造检疫证明的,应当及时报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发生动物疫情时,还应当查验、记录运输车辆基本情况。记录、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接受委托屠宰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屠宰协议,明确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委托屠宰协议自协议期满后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十四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生猪,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发生动物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做好动物疫情排查和报告。第十五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肉品品质检验应当遵守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并如实记录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厂(场)。经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应当在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如实记录处理情况;处理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第十六条 生猪屠宰的检疫及其监督,依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生猪、生猪产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足额配备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任命的兽医,由其监督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依法查验检疫证明等文件。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任命的兽医对屠宰的生猪实施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并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者盖章,对检疫结论负责。未经检疫或者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厂(场)。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应当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十七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出厂(场)生猪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检疫证明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号、屠宰日期、出厂(场)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十八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其生产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发现其生产的生猪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停止屠宰,报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通知销售者或者委托人,召回已经销售的生猪产品,并记录通知和召回情况。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对召回的生猪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第十九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和损失,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予以适当补贴。第二十条 严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严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第二十一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未能及时出厂(场)的生猪产品,应当采取冷冻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储存。第二十二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生猪屠宰场所或者生猪产品储存设施,严禁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场所。第二十三条 从事生猪产品销售、肉食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中用餐单位生产经营的生猪产品,必须是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第二十四条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限制外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第三章 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 国家实行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国家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对生猪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的监督检查。第二十七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生猪屠宰等有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三)查阅、复制有关记录、票据以及其他资料;(四)查封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场所、设施,扣押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生猪、生猪产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设备。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第二十八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箱,受理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依法处理。第二十九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发现生猪屠宰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同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生猪屠宰相关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需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给予检验、认定等协助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协助。第四章 法律责任第三十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停业整顿,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关闭,没收生猪、生猪产品、屠宰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或者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出借、转让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或者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有违法所得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一)未按照规定建立并遵守生猪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的;(二)未按照规定签订、保存委托屠宰协议的;(三)屠宰生猪不遵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以及消毒技术规范的;(四)未按照规定建立并遵守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五)对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如实记录处理情况的。发生动物疫情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未按照规定开展动物疫病检测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出厂(场)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没收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并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第三十四条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召回生猪产品而不召回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召回,停止屠宰;拒不召回或者拒不停止屠宰的,责令停业整顿,没收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委托人拒不执行召回规定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其他单位和个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生猪产品、注水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或者其他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注入其他物质的,还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还应当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没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生猪屠宰场所或者生猪产品储存设施,或者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场所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被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的,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请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或者从事生猪屠宰管理活动;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管理活动。第三十九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货值金额按照同类检疫合格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生猪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附  则第四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定点屠宰的其他动物的屠宰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本条例制定。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生猪产品,是指生猪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皮。第四十四条 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以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的式样,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3
新华社南昌7月19日电(记者陈春园、董瑞丰)一种早粳稻新品种19日在江西省上高县通过测产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了突破,南方地区可以在7月下旬收割粳稻,人们今后有望提前一个季度吃上新粳米。当天,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测产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进行测产验收。在200亩示范田中,专家组各选取了一块机插秧田和抛秧田,实测产量分别为机插秧田平均亩产613.73公斤,抛秧田平均亩产530.31公斤。此前,我国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早籼稻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割。早籼稻品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品种,大部分用作储备粮或工业用粮。同早籼稻相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但一般要到10月才能收割。我国育种人员尝试了几十年,一直未能培育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早粳稻新品种。此次通过测产验收的早粳稻新品种,填补了这一空白。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家洋介绍,其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等,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培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等特性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据了解,李家洋院士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已经确定了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可以对水稻品种的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快速“组装”,有效弥补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偶然性大等短板。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3
(记者 李锐)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高位推动,相关地区要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长江流域农业节水减排等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相关项目和资金,借力借势推进改革,抓紧建立完备的农业节水制度体系。其他地区也要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将农业节水减排任务较重的地区作为改革重点,在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推动改革取得实效。  根据各地2021年改革实施计划,今年新增改革实施面积约1.2亿亩。2021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与2020年保持一致,包括累计实施面积和当年改革实施面积、供水计量设施配套、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田间工程管护、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6项重点内容,评价结果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截至2020年底,各地改革实施面积累计达4.3亿亩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1.3亿亩以上,改革正在从局部试点示范向面上整体推进,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已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天津、内蒙古、辽宁、山东、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改革进度超过50%。  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时间过半,改革面临的难度更大、矛盾更多,主要是改革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改革进度整体滞后,一些耕地零散分布的地区改革推进难度大;部分地区奖补资金存在缺口、价格调整相对滞后;一些地区改革存在“雨过地皮湿”问题,没有建立巩固改革成果长效机制。  《通知》指出,“十四五”时期,各地要按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总体部署,强化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农业用水刚性约束,健全农业节水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助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四部门将继续通过重点对口联系的方式,指导和支持黄河流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省份深入推进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联系内蒙古、河南,财政部重点联系河北、青海,水利部重点联系山东、宁夏,农业农村部重点联系山西、甘肃。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2
(记者 李飞)7月20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部署要求上来,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把攻坚克难的劲头鼓得更足一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细一些,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生猪生产全面恢复,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全面展开,乡村富民产业稳步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势稳定,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基础较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挑战,气象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稳定性仍然较大,生猪生产面临市场波动和疫情风险等,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应对,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会议强调,要按照既定安排扎实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干,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紧盯关键时点抓好农业防灾减灾,部领导包片、各司局包省开展督导,一盯到底、务求到位,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监测和动态清零的机制办法,抓好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持续提升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等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抓实农村厕所革命,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进一步理清推进乡村振兴的理念思路,加强机制办法研究,加快建立协调一致、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2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李志勇)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7月20日表示,生猪养殖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不要盲目压栏,不要再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  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到6月末,全国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价格为每公斤24.6元,比2020年2月份的历史最高价59.64元降了一半还多。在人们感到猪肉价格便宜了的同时,生猪养殖利润不断下降,养殖场户陷入亏损。  “这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既不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也不利于猪肉长期的稳产保供。”辛国昌表示,价格下降的原因,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还是产能恢复较好,市场供应增加。  对此,农业农村部连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同时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两批收储3.3万吨猪肉,近期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受到遏制。7月份以来,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略低于成本线。  对于生猪市场未来走势,辛国昌表示,下半年,整个消费将会有所增加,但从生产增长的惯性看,猪肉供应也会有所增加。综合两方面因素分析,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将呈现平衡。随着消费趋旺,生猪养殖的利润将可能回到正常水平。广大养猪场户不要再赌未来的市场,要多关注农业农村部门的官方预警信息,做好节本增效的各项工作。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2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邹多为 安蓓 于文静 叶婧 孙清清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扩大12.7个百分点;环比继续下降13.6%。  经历一轮价格高涨后,近期猪肉价格下跌为哪般?未来还会“跌跌不休”吗?猪价持续下行,如何保障养殖户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记者日前分赴多地,聚焦猪肉价格形势及保供稳价工作,深度采访有关部门、生猪养殖大户和业内权威专家,回应百姓关切。资料图片一问:为何连月下跌?  今年猪肉价格持续“探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年初以来,猪肉价格连月下行,尤其是4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月降幅超20%,6月份降幅高达36.5%,创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最大跌幅。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猪肉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受供求影响,市场猪肉供应充足,遇上消费季节性回落,导致价格持续下行。  ——国内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正常,存栏量持续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正常年份年末的102.1%;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正常年份的 99.4%。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  ——市场预期干扰导致肥猪压栏,增加市场猪肉供应。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年初部分市场机构夸大当时寒潮对生猪疫情的影响,行业对后期猪价上涨预期明显;这几个月养殖户普遍压栏惜售,肥猪体重大幅增加,6月份肥猪出栏均重135.8 公斤,比 2018 年增加11.6%。  ——进口冻肉投放增加,加剧价格下跌。  据海关统计,1至5月份全国进口猪肉196万吨,同比增长13.7%。受国内猪肉价格下行影响,进口商将进口成本为 2.1 万元/吨的猪肉,以1.6万至1.7万元/吨的价格加快抛售,增加市场猪肉供应。  ——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猪肉消费偏弱。  专家分析,受禽肉替代、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减少。6月份,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的全国集贸市场交易量只有2017年同期的75%。二问:对养殖户影响几何?  “最近280斤生猪收购价为7.5元/斤,而我们的盈亏平衡点在10元/斤。”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瑞强种猪场场长王世瑞说,一般来说生猪喂到220斤至230斤就能出栏了,但因猪价持续下跌,按这个体重卖得赔钱,不少养殖户就喂到280斤左右再卖。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与2018年前相比,现在育肥猪每公斤成本为16元至17元,增加约4.5元。生猪养殖已跌破盈亏平衡点,其中部分生猪育肥户前期购买仔猪价格较高,按目前肥猪出栏价格亏损更大。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6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62%,比5月份扩大52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叠加非洲猪瘟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受到影响,少数养殖场户出现宰杀母猪情况,个别散养户甚至计划退出生猪养殖行业。  当前,生猪养殖户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阵痛期”。王世瑞说,现在一边精简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一边优化猪场硬件设施,提高养殖效率。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近期个别地方出现以环保为由关停生猪养殖场的苗头,还有部分金融机构开始限贷、抽贷,养殖户生存压力较大。生猪养殖户普遍反映,希望政府保持支持政策稳定,并出台具体帮扶政策,引导养殖户科学高效养殖,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三问:如何保供稳价?  为有效缓解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各部门积极应对,做好准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围绕加强监测预警、储备调节、政策协同,从机制完善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安排,意在有效调控市场异常影响,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6日发布猪粮比价过度下跌三级预警,6月28日进一步发布猪粮比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信息,并立即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启动国家储备收储工作。7月7日和7月14日已完成两批中央储备收储,7月21日还将组织第三批中央储备收储。  “价格过高时,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为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介绍,目前看,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6月底以来价格出现明显反弹,目前价格较前期低点回升15%以上,猪粮比价短暂跌破5:1以后迅速反弹,上周已回升至5.85:1,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集中出栏现象有所缓解。四问:猪肉制品价格降了吗?  “ 原价32.5元的午餐肉,现价26.8元,买两盒送一盒!”在北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导购员打折促销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顾客选购。  记者走访数家商超发现,多个品牌的培根、香肠、水饺等包装肉制品均在打折促销。不过也有消费者反映,跟动辄超20%的猪肉价格降幅比起来,猪肉制品价格降幅不明显、感受不深。  韦先生一直在某电商平台选购食品,他说:“从年初到现在,常买的火腿肠只降了几毛钱,其他猪肉制品价格变化也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出于分摊前期成本、维护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包装肉制品价格相对稳定。某熟食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保持终端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有重要作用。然而,尽管标价不会调整,但会采取促销措施向消费者让利。  专家分析,猪肉制品价格受厂家定价、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原料价格下跌并不一定导致制成品价格同步下降。  据了解,近半年来,虽然商品标签价格没有太大调整,但如果厂商有活动,超市也会配合进行促销。开源证券分析师黄子航说,在定价策略方面,有的食品企业基于成本定价,有的则基于需求定价。“当然,猪肉价格如果保持稳定,对下游行业来说也是有利的。”他说。五问:会“跌跌不休”吗?  万劲松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随着中央和地方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今年1至2月新生仔猪量减少,经过半年左右的育肥期,会对7至8月生猪出栏产生影响。”  “饲料价格高企和猪肉价格低迷,导致生猪养殖利润大幅下滑,养殖场户亏损面有所扩大。受此影响,预计下半年生猪存栏量有所回落;随着四季度需求回升,猪肉价格或将温和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分析。  河南省南阳市昂达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江昂分析,从中期看,前期养猪的高额利润吸引资本进入,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增产能会进一步释放,猪肉价格虽会从低点有所回升,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稳定的猪肉价格既关系生猪生产,又关系百姓生活。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一方面将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另一方面将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万劲松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跟踪能繁母猪、生猪存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达到预案规定及时开展收储,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必要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控调节力度,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2
  (刘锐)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麦价格高开高走。初期市场对新麦看涨预期较高,农户和贸易商惜售,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偏慢;近期受国家政策调控、玉米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流通市场小麦供应量增加,收购进度加快。小麦市场供需整体相对宽松,持粮主体库存小麦销售力度与用粮主体采购节奏之间的博弈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麦价走势,预计近期国内麦价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态势,优质优价特征较为明显。  全国小麦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小麦喜获丰收,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较去年增加。随着粮食价格上涨,种粮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农户种植意愿增强,小麦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2911千公顷(34367万亩),比2020年增加200.2千公顷(300.4万亩),增长0.9%。今年小麦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田间管理到位,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小麦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全国小麦喜获丰收。今年小麦亩均单产390.9公斤,每亩较去年增加4.2公斤,增长1.1%;总产13434万吨(2687亿斤),较去年增加258.9万吨(51.8亿斤),增长2.0%。今年小麦品质继续优化,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较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  6月主产区新麦陆续上市,价格高开,新麦收购进度偏慢。由于南方部分主产区遭遇低温、强降雨等不利天气,今年夏粮收获上市时间有一定延后。由于市场对新麦看涨预期较高,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新麦收购价格偏强运行。开秤初期主产区普麦收购价每吨2500元,比去年开秤价高约200元;6月中下旬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在每斤2500-2600元。由于农户惜售心理较强,新麦价格偏高,收购进程偏慢。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6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1359万,同比减少96万吨。  7月小麦价格小幅回落,用粮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小麦收购进程较去年同期加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全国小麦收购价格区间为每吨2020-2900元,平均价每吨2510元,收购均价较6月底每吨下跌5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全国小麦价格区间为每吨2016-2700元,平均价每吨2302元。6月下旬以来,新麦价格高位回调,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收购进度逐步加快,突破去年同期水平。据统计,截至7月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数量2875.9万吨,同比增加85.2万吨。  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总体宽松,预计后期新麦价格呈高位震荡态势,优质优价特征较为明显。受小麦增产讯息、玉米价格下行、高温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农户和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流通市场小麦供给量增加,且面粉市场需求低迷,加工企业开工率下调,近期新麦价格呈小幅回落,购销市场逐步趋于理性。预计后期新麦价格将呈高位震荡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估计难以启动;小麦品质间及区域间购销格局逐步分化,优质优价特征将更加明显。(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1
    (龙新)7月至9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频发重发期。为抓好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农业农村部决定,7月至9月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包省包片督导,每位部领导联系1个片区、每个司局联系1个至2个省,组派25个督导组,在9月底秋粮收获前开展全程督导联系,指导各地落实落细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千方百计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督导组将采取实地调研督导和日常调度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指导地方推进“三落实,一帮助”。一是落实防灾减灾责任。督促推动地方把抗灾夺丰收上升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把责任落实到市县乡、落实到人,确保抗旱救灾水源、技术、物资、资金储备、人员到位。二是落实防灾减灾预案。督促指导地方准确跟踪研判农业灾害发生趋势,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制定本区域分灾种、分作物技术方案,力争每个集中连片的地块都有应对预案,确保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田。三是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督促指导地方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报告灾情及抗灾工作进展。指导地方做好救灾种子、抗旱排涝机具、抗旱救灾水源等储备,及早检修机具设备,备足应急救灾物资,因地因灾落实科学抗灾技术措施。四是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地方抗灾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调剂调运救灾备荒种子、化肥等农资,协调抗灾机具,指导灾区及时改种补种,尽快恢复生产。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1
  (记者 余瑶 杨迪)7月2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主持发布会。  曾衍德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夏粮产量达2916亿斤,创历史新高;生猪生产全面恢复,供求形势持续改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48元。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夏粮丰收到手购销两旺 秋粮面积增加长势正常  大暑近,农事忙。目前各地正紧张有序开展“三夏”生产。曾衍德介绍,今年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面积增加398.2万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亩产367.7公斤、连续3年提高,产量2916亿斤、比上年增加59.3亿斤,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品质持续调优,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收获损耗降低,小麦机收率超过98%,主产区机收损耗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此外,早稻收获近七成,也呈增产趋势。  小麦夏收基本结束,目前正处于购销的高峰期,农民最关心夏粮能否卖得出、能否卖个好价钱。宋丹阳介绍,今年小麦购销市场呈现产量高、粮源足,质量高、价格好,购销旺、进度总体正常等特点。小麦品质提升,特别是北方小麦质量普遍较好,多元主体采购积极性高,价格高开后稳中有升,收购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正常。从后期走势看,预计小麦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考虑到今年夏季雨水偏多,粮食保存难度较大,他建议农民朋友适时售粮、早日变现。  夏粮丰收到手,首战告捷,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抓紧抓实秋粮生产非常关键。刘莉华介绍,目前,除南方双季晚稻外,秋粮面积都已基本落地,预计超过12.9亿亩,总体稳中有增,在田作物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  七、八、九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频发重发的时期。刘莉华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好收成。一是抓好“双抢”,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种足种满。目前正是南方早稻抢收和晚稻抢插的大忙季节,农业农村部已组织双季稻主产区抓紧调度农机具,加快早稻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搞好茬口衔接,抢时抢种晚稻,力争种了早稻的田块都种上晚稻,确保晚稻面积落实。二是抓好防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扎实开展“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加密监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点防范好东北地区夏伏旱、黄淮地区局部洪涝、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等灾害,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三是强化指导服务,推进措施落实。组织开展分省包片督导,推动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的落实。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指导农民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  猪价下跌趋势得到遏制 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生猪生产全面恢复,供求形势持续改善。  随着产能恢复、供应增加,从今年2月份开始,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一些养猪场户陷入亏损。生猪价格走势成为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辛国昌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介绍,针对这种局面,农业农村部已连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并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猪粮比价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分两批收储猪肉3.3万吨。近期,猪价下跌趋势得到遏制,7月份以来,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活猪价格每公斤16元。  辛国昌分析,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随着消费趋旺,可能能够回到正常的利润水平。他提醒广大养猪场户,养猪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要多关注农业农村部门的官方预警信息,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不要盲目压栏,不能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  为抑制和缓解“猪周期”,避免猪贵伤民、猪贱伤农,辛国昌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防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翻烧饼”,营造有利于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抓好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配制工艺,帮助养猪场户在低谷期节本增效,渡过难关。二是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进一步加强生产与市场的监测预警,加强信息发布服务,使养殖场户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理性调整养殖规模。特别是推动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的调控指标,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触发机制。三是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生猪养殖体系,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龙头企业帮带中小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多措并举稳定良好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同时,把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曾衍德介绍,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总量和收入水平实现双增长,外出劳动力总量达到1.8亿人、同比增长2.7%,月均收入达到4290元、同比增长17.6%。同时,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形势较好,推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3060多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有记者提出,今年农资价格上涨推高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曾衍德回应,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力度做好四方面工作稳定农民增收的好形势。  一是稳定提升经营性收入。除了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外,还要注重节本增效,引导农民应用节水节药等技术,发展以农机作业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还要提质增效,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让优质农产品卖得出也卖得上好价钱。  二是努力增加务工收入。促进外出务工增收,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推动农民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如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电商从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返乡留乡自主创业等。  三是拓展转移性收入。今年中央财政拿出200亿元补贴实际种粮农民,要尽快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还要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覆盖范围,同时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户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提升。  四是释放改革红利。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释放改革红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