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新华社哈尔滨7月19日电(记者 李凤双 管建涛 王建 杨喆)种子是农业“芯片”。作为大豆起源国,我国保存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大豆平均单产不到美国的60%。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选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但专家表示,我国大豆种业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研与市场、良种与良法这三个方面仍存在脱节。  专家建议,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与育种实践接轨,强化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破解脱节问题,打好大豆种业翻身仗。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朱家庄村的大豆田地里,农户驾驶农机收割大豆(2020年 10 月 10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审定品种数量增多,大豆单产提高  大豆虽不是主粮,但对肉价和食用油价格有很大影响,直接关系人们生活质量。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多的粮食,去年进口量突破1亿吨,自给率不足20%。  正值大豆田间管理期,大豆已封垄,长势较好,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自新村种粮大户付正武为大豆喷施叶面肥,今年他种的大豆品种为“东生7号”。“去年种了‘东生7号’,虽然有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等不利条件,但平均亩产量达 400 斤,蛋白质含量40%,抗倒伏、抗病。”付正武说。  “东生7号”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培育而成。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姚宏伟说,去年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260多万亩,包括“东生7号”在内的东生系列,成为当地主打大豆品种。  近年来,我国大豆新品种选育有了一定发展,大豆高产品种不断出现。“黑农84”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据该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介绍,该品种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超过50斤,平均蛋白质含量42.58%。栾晓燕提供的黄淮海产区一些大豆品种的数据显示,有的大豆品种百亩测产平均亩产618.48斤,有的大豆品种因其蛋白质含量高,籽粒大,外观商品性好,年推广100万亩以上。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一半左右。去年秋收之际,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科技示范园区,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合农71”进行田间实收测产,实收面积5.2亩,平均亩产量336.2公斤,刷新了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  据栾晓燕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大豆新品种选育方面发展很快,大豆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方面都有提升,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双增长。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从2016年的238.6斤,提高到 2020 年的 264.8 斤,单产提高约11%。  大豆育种技术也不断提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献忠介绍,该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流程化平台,实现大豆育种的全过程分子选择和工程化实施,推进了我国大豆育种技术从常规育种到定向和高效育种转变的进程,研究团队实施了“超级绿色大豆计划”,推动我国大豆单产水平提高。  冯献忠说,传统育种方式需要10年左右培育一个新品种,大豆分子设计育种作为一种先进的大豆育种方式,可以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近五年,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共承担143项科研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96项,审定大豆品种13个,优良品种推广5400万亩。工人在采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2020年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三重脱节制约大豆种业发展  虽然我国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豆种业存在三个脱节问题。  一是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脱节。种质资源鉴定后,才能知道基因的特性,提取好的基因进行育种。专家表示,作为大豆起源国,我国保存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对资源的鉴定评价、利用严重不足,储藏的资源中通过深度鉴定评价比例较低,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脱节现象。栾晓燕说,亲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决定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的根本,目前我国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利用不足,育种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导致品种的产量、品质的潜力提升较慢,很难选育出突破性品种。  二是大豆产业化程度低,科研与市场存在脱节。冯献忠说,我国大豆育种产业链存在上下游脱节情况。培育一个品种,传统办法可能要10年时间,很多企业不愿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等待一个结果。专家表示,我国大豆育种研发,多是有项目才去研究,研究之后未必能推广,而一些大豆主产国是企业投资,以市场化为目标。  三是大豆良种与良法存在脱节。我国已有一些高蛋白优质品种,也不乏一些高产新品种,但《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一方面新品种不断推出,另一方面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依然很低,不到美国的60%。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品种研发与配套技术脱节,没有大范围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没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也就是说,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出来后,相应的栽培技术没有跟上。育种技术落后、投入不足是症结  栾晓燕表示,我国的大豆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目前还处在杂交育种和与分子技术辅助选育相结合为主的育种时代,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生物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时代。技术上存在“卡脖子”导致我国在大豆育种效率上和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上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冯献忠说,种质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更多是公益性的,难出论文等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专家表示,我国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使得大豆进口量稳定不增,或者有所降低,需要利用好既有的大豆种质资源,培育自主大豆品种。  一些专家介绍,国内大豆育种研究主体多是各地农科院、所,发达国家多是大型企业,从经费保障上来看,是万元级与亿元级的对抗。冯献忠举例,基因型鉴定是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技术之一,过去成本较高,需做约10万个基因型鉴定,才可能培育出好的品种,成本约1000万元,目前通过优化,成本可降低至200万元左右,但这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成本仍然较高。  栾晓燕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发展,大豆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理论研究突飞猛进,但这些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结合脱节。目前,最直接面对生产的省级或省级以下育种单位仍以杂交选育为主要的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此外,我国传统一家一户的大豆生产属于粗放式经营与管理,重茬种植,病虫害增加,难以达到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等过程标准化,这跟国外一些大豆主产国的生产条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也是大豆产量和品质难以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  2019年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研究员郭泰及团队选育的大豆品种“合农71”,在新疆的试验田亩产447.47公斤,打破国产大豆品种单产纪录。郭泰说,大豆是一种光温敏感作物,高产品种适宜种植区较为单一,难以跨区域推广。如果其与耕作制度不配套,更难以实现持续高产稳产。推动育种产学研衔接和配套技术研发  大豆育种专家建议,多措并举打好大豆育种与产业发展的翻身仗。  首先,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栾晓燕建议,依托国家和地方的种质资源库完善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评价体系,通过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关注与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建立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创建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为育种提供更多基因源。  其次,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与育种实践接轨,推动大豆新品种产业化应用。栾晓燕、李艳华等建议,加快组建更多现代育种团队,形成“科研院校+企业”模式,上下游联动、优势互补、协作攻关。在杂交育种基础上,逐步创新并集成分子标记等技术,直接应用于育种实践,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推动科技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  再次,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支持,以科技立项的形式,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在生产方面实现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育种方面,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品种多性状基因聚合,提高大豆产量、品质、抗性。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1
中国粮油学会近日组织专家在上海对“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在当天同步举行的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食品分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教授姚惠源代表专家组在会上宣布了评价结果:益海嘉里金龙鱼“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姚惠源教授表示,益海嘉里金龙鱼“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致力于稻谷加工先进模式的探索,从全产业链的维度对鲜米的各项精控技术进行整合集成。该团队多年前首创了“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如今又开创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稻谷加工产业链中,实现了节粮减损、节能降耗。  参会专家建议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复制到整个行业,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张桂凤理事长表示,就大米而言,随着消费升级,对于“新鲜、好吃”的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快速增长,希望更多的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聚焦粮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图像色差识别技术、低温升碾米、稻谷品种纯度鉴定和香味物质的分析、虫卵检测、科学蒸煮等,这些技术在“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六个关键环节得到应用,从技术和工艺上做到了全产业链呵护稻米的新鲜品质。  益海嘉里金龙鱼还建立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生产、检测、标准体系”,通过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的建设,在六步关键环节上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打通了鲜米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借鉴、学习、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超越。
科技日报 | 分享: 2021-07-21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于文静)近两年来,猪肉价格涨跌受到百姓关注。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着力在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三方面加大力度,抑制和缓解“猪周期”。  这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 4.39 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  与此同时,从2月份开始,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6月份不少养殖场户陷入亏损。  “这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既不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也不利于猪肉长期的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说,生猪价格波动本身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表现,但是大起大落对行业发展、群众生活、稳定物价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据他介绍,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农业农村部将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在这一轮生猪产能恢复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地方层层压实责任。要继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保持用地、环评、金融等基础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压实地方的稳产保供责任,防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翻烧饼”。同时,要抓好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养猪场户在低谷期节本增效。  ——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2019年农业农村部建立了规模猪场的直连直报系统,可以准确掌握全国年出栏 500头以上的18万家规模猪场每月生产变化情况。要进一步加强生产与市场的监测预警,特别是推动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的调控指标,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触发机制。  ——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加快建设现代生猪养殖体系,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龙头企业帮带中小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猪产品加工流通体系,促进养猪业绿色循环发展。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2021年6月26日)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以下简称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代际和谐,增强社会整体活力。  (二)有利于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未来保持适度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规模,更好发挥人口因素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本支撑和内需支撑。  (三)有利于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育,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有利于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有利于提振生育水平。  (四)有利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脱贫地区以及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引导人口区域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  (五)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改革服务管理制度,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六)主要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积极稳妥推进优化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协调公平,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以均衡为主线。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摆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谋划部署,兼顾多重政策目标,统筹考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着眼于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眼于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深化改革,破除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制约因素,提高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  ——以法治为保障。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依法实施,将长期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方面的创新理念、改革成果、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新时代人口工作行稳致远,保障人口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七)主要目标  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  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优生优育、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适应,家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八)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考虑本地区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政策衔接,依法组织实施。  (九)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加强宣传倡导,促进相关惠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精准做好各项管理服务。  (十)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抚幼养老功能。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十一)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等平台,实现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社保等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动态更新。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健全人口预测预警制度。  四、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十二)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及儿科建设,夯实县乡村三级基层网络,加快补齐生育相关公共服务短板。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加强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营养不均衡、龋齿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干预。做好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十三)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强化婚前保健,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协作。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做好出生缺陷患儿基本医疗和康复救助工作。  (十四)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技术审批,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严格规范相关技术应用。开展孕育能力提升专项攻关,规范不孕不育诊治服务。  五、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十五)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市地级行政区为单位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展智慧托育等新业态,培育托育服务、乳粉奶业、动画设计和制作等行业民族品牌。  (十六)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支持家政企业扩大育儿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十七)加强综合监管。各类机构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对婴幼儿安全和健康负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要承担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制度、信息公示制度、评估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  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十八)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十九)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结合下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地方政府可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二十)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或提供托管服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全面开展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改进校内教学质量和教育评价,将学生参加课外培训频次、费用等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平衡家庭和学校教育负担,严格规范校外培训。  (二十一)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规范机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平等就业。落实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将生育友好作为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适时对现行有关休假和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七、加强政策调整有序衔接  (二十二)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加强立法,保障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二十三)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相关政策;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对住房困难的,优先纳入住房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中的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落实好扶助所需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公益金或基金,重点用于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二十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委托,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法代办入住养老机构、就医陪护等事务。深入开展“暖心行动”。建立定期巡访制度,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扎牢织密帮扶安全网。  八、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二十五)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国情、国策意识,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推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二十六)动员社会力量。加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促进人口发展、家庭建设、生育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做好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家庭健康促进等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公益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和营造婴幼儿健康成长环境为导向,开展活力发展城市创建活动。  (二十七)深化战略研究。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完善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人口学科和理论体系建设,发展人口研究高端智库,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二十八)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把各地区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二十九)加强工作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本决定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狠抓任务落实,及时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优化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本地区人口工作情况,中央将适时开展督查。(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1
(记者 祖祎祎)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之一。种业振兴,事关我国粮食生产大计。  要培育一颗好种子,离不开种业的原始创新。激发原始创新活力,实现种业振兴,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基础前提,也是突出难题。打好种业翻身仗,知识产权保护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为标本兼治打击违法行为、激励保护种业原始创新,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七大重点任务,瞄准同质化、仿种子以及套牌侵权等种业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从法律法规、执法监管、审定制度、标准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法规制定、标准修订、品种清理、案件查处等举措落实落地,标本兼治打击违法行为,力争从根子上解决老问题、啃下硬骨头。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部署,彰显了对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农业农村部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粮食安全。 资料图  推进种业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原始创新水平夯实种业振兴根基  多出好品种,才能多打优质粮。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从行业角度来看,是对育种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是种业振兴的必经之路,但从更高层面来讲,更是对农民权益和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维护。因此,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在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坚持把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摆在重要位置。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15年修订的《种子法》增设了新品种保护专章,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品种保护测试和标准体系,新品种保护制度日益健全,有力推动了育种创新推广。  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等主导品种中,70%以上都是保护品种,推广面积居前十位的品种中近80%也是保护品种,“郑单958”“济麦22”等一大批自主选育、综合性状良好的新品种更新换代,为粮食节本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多重要?举个例子,在河北,全省累计推广小麦节水品种3400多万亩,通过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技术的全覆盖,平均算下来可以少浇一水,每亩可省水50方,粮食产量还提高了,靠的就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  可以说,没有严格的品种保护,就没有良种创新的好成果,也就没有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的好局面。在耕地、水等资源日益趋紧的前提下,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种业自主创新中挖潜力、要增量。  对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讲,种业的生命力在于原始创新,必须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驾护航。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紧紧抓住知识产权保护这个关键,推动种业这个要害取得突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在于,既要解决一批当前急迫的突出问题,又要推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聚焦重点问题,做到标本兼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开展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推进资源保护、品种攻关、企业培育、基地建设等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种业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治“标”不松劲 开展全链条“体检”——严打侵权违法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要彻底震慑不法分子、杜绝侵权乱象,关键在于一个“严”字。此次行动中,对于种子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的全面筛查、严查严办是一项重头戏。  近年来,随着授权品种数量的急速上升,种业侵权事件也明显增多,业界对假冒套牌、仿冒仿制等乱象反映强烈。据统计,从2016年到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从66件增加到252件,其中侵权纠纷案件占比超过80%。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保护手段不足,特别是种子侵权取证难、执法难,违法成本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侵权违法行为,不光影响权利人的利益,严重打击了育种创新者的积极性,更会伤害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  “整治行动的当务之急是开展全面摸排检查,找准问题所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行动将会开展一场种业市场净化的全面“体检”,针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关键时节,对种子基地、企业和市场开展全面彻底的检查,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据介绍,此次“体检”将严把基地、企业、市场“三道关”,重点检查制种基地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来源等内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盗取亲本、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对发现问题及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抽查频次,有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同时,在秋冬种等用种高峰期,加密种子市场检查频次,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有些地方正在探索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违法制种行为进行监测,我们将在进一步总结检验后,陆续在全国推开。”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卫星遥感技术与种业监管的结合,将大幅提升监管效能,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除了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还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对违法侵权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区域作案查处难、种业监管执法力量不足一直是种业执法的难点和痛点。针对这一问题,将完善相关部门联查联办机制,实现跨区域联动、多部门协作,推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紧密衔接,实现执法办案力度再升级。  惩治侵权违法,离不开司法审判的“利剑”。近日,最高法出台《关于审理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二)》(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明确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顶格处理侵权案件,切实加大了种业侵权案件的惩治力度,也为品种权人维权护权、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提供了司法保障。  此外,为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农业农村部在设立受理社会举报电话基础上,完善种业案件投诉举报平台,构建二维码、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掌上、网上多元化举报通道,并于视频会当天全部上线开通,让投诉举报更便捷、更高效。  在此次行动开展之际,为引导种子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积极维权,中国种子协会在会上发表公开倡议,表明了行业对于自觉维护种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不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增强种业创新能力的决心。  治“本”解顽疾 实现常态化保护——品种入市“提门槛”探索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如果说,打击违法行为、整治市场乱象是治“标”,那么建立完善打基础立长远的体制机制才是治“本”。  要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解决侵权套牌、假冒伪劣种子乱象,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实现种业知识产权常态化保护,制度保障是基础。  据介绍,解决同质化和仿种子两大重点问题是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此次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就在于,严格品种管理,提高入市门槛,为整治种业侵权乱象上,下好先手棋。  “在严查严打基础上,针对各方反映最为强烈的同质化、仿种子关键问题,此次行动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品种管理制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针对品种同质化问题,聚焦分子检测位点差异、产量和抗性等重要指标,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大幅提高审定门槛。另一方面,针对非主要农作物仿种子问题,开展已登记品种清理。同时,还将对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和引种备案等开展“回头看”,发现弄虚作假的坚决取消资格。  视频会上,发布了《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公布了包含269个向日葵品种在内的《撤销登记品种目录》,这是首次专门发布撤销品种登记公告。这两大举措,标志着严格品种管理、保护种业知识产权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近些年,主要农作物品种数量急剧增加,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近似品种数量也逐渐增多,其中,修饰改良、模仿育种现象逐渐显现,严重阻碍了种业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也是此次《种子法》修改的重点。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遏制种业创新低水平重复的重要手段。”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延长保护链条,扩大保护范围,加大侵权赔偿力度,今年,《种子法》重点围绕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建立启动了新一轮修改。后续,《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也将启动修订。此次行动将从制度、法律法规等层面,为实现种业振兴打好基础,定好框架,有序推进种业创新,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王田)闻一闻,清香扑鼻、茶味甘醇;尝一口,沁人心脾、意犹未尽。这是一杯好茶带来的品尝体验。从茶园到舌尖,一杯好喝又令人放心的茶,需要绿色防控技术保驾护航。  为加快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贵州省黔南州举办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期间,代表们参观了贵州省石阡县、瓮安县茶叶绿色防控现场,深度学习交流茶叶绿色防控技术。  据了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组织各地积极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大力推进茶叶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全国茶叶绿控面积为2336万亩,绿控覆盖率达到56.6%,为所有作物中最高。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叶种植基地里的茶园防蛾灯。  合理用药——  绿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  在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叶种植基地里,与会代表观摩了茶园中应用生物激活剂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  据介绍,该基地是贵州省茶树病虫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面积5000亩。基地立足绿色防控理念,推广茶园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展示了“益施康”对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什么是“益施康”?先正达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益施康”不是农药,也不同于肥料,是一种天然源生物激活剂。施用“益施康”可以有效促进芽头早发、大幅提高出芽整齐度、提升芽头持嫩性,提升茶叶外观品质。  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教授俞华根表示,减肥增效与绿色防控是茶叶生产中的要点,“生物制剂在茶园中的合理使用给茶树带来很大变化,这体现了减肥减药增效益,这种技术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  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韩宝瑜介绍,我国2006年开始推广应用绿色防控理念、技术产品,迄今,绿色防控理念在重要茶区付诸田间实践,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投入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经过多年示范推广,如今绿色防控理念已深入人心。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处长刘万才表示,从2006年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大量实践证明,开展绿色防控可以实现化学用药次数、药量、残留“三减”和农作物的产量、产值、效益“三增”的效果。据测算,通过绿色防控经济作物可以减少30%以上的农药减量、粮食作物可以减少20%以上的农药减量。  此外,绿色防控为连续多年实现农药负增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茶叶的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防控的理念已根植于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植保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心中,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乐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特别是在生产茶叶上,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发展欧标茶和绿色、有机茶叶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产品丰富——  绿色防控技术日趋成熟  走进贵州瓮安鑫产园茶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可见高效害虫诱捕器、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一应俱全。茶园的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以进行性诱监测,可有效防控害虫。“种茶光有情怀是不够的,我们要相信科技的力量。”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缨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介绍,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态调控、免疫诱抗、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对我们来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宋宝安说。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表示,在茶园病虫害防控上,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方针,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和茶园食物链的良性循环,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合理应用害虫防控“推—拉”策略,倡导在茶园行间和周围种植行道树、防风林,以及三叶草、万寿菊、香茅草、紫苏等多种趋避植物、显花植物及诱剂植物,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灌—草”等相间复合型生态建园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生态控害及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生物生长,最大程度减少农药的使用。  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副处长朱景全介绍,绿色防控从当初的一盏灯、一个板、一张网起步,发展到现在的生态调控、健康栽培、生物农药、昆虫天敌、“四诱”技术、免疫诱抗、干扰交配、电解水等10多种技术,作物全生育期都有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  技术的进步伴随着产品的涌现。绿色防控产品数量和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达121个、产品数3969个、生产企业260多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多,扩大了市场竞争,有助于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绿色防控的产品质量。  不仅技术成熟,绿色防控推广也已经有法可依。绿色防控已写入去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条例明确提出病虫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单位、个人和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使用、研究、依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做好示范——  绿色防控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与会代表观摩的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叶种植基地位于贵州省石阡县。据了解,近年来,石阡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重要进展,推广了一批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建设了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三年累计带动绿色防控推广应用面积131.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去年该县被评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  不只是贵州,近年来,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努力下,各地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卓有成效。湖南通过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茶园面积达到313万亩,茶业综合产值实现966亿元。  据了解,目前全国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县已有11个、每年建立绿控示范区近1000个、示范面积超过600万亩。截至2020年,全国绿色防控应用面积突破10亿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1.5%。其中,茶叶绿控面积2336万亩,绿控覆盖率达到56.6%,是所有作物中最高的,有力地促进了农药减量和农业的绿色发展,提高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防控是未来的大方向,也是法律要求,需要长期坚持。近年来,绿色防控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集成度不够、应用动力不足、政策扶持不够等问题。  “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创新,持续发力、持续推进,促进绿色防控深入发展。”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表示,接下来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深入发展。从抓好示范展示、集成创新、市场化推广、质量标准、宣传培训等方面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积极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助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宫宇坤)日前,由联合国多家机构联合撰写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估计,去年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8.11亿人)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按照当前趋势,距离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还有近6.6亿人的饥饿问题尚待解决。其中,约有3000万人可能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该报告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发布的第一份此类全球评估报告。报告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戴维·比斯利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强调了令人堪忧的现实: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零饥饿的实现。2020年陷入长期饥饿的人数比过去5年的总和还要多,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儿童发育不良,这意味着他们的未来正在被饥饿摧毁。世界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考虑到每个国家面临的具体不利因素,报告提出六大“转型途径”,包括: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将人道主义、发展和建设和平的政策相结合;加强粮食体系的气候韧性;加强最弱势群体应对经济不景气的韧性;在食物供应链中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营养食物的成本;解决贫困和结构性不平等现象;加强食物环境,改变消费者行为。报告指出,必须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政策和投资组合”,应对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多种不利因素。报告还呼吁营造“有利的治理机制和制度环境”,使转型成为可能。报告要求政策制定者广泛征求意见;向妇女和青年赋权;进一步提供数据和新技术。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0
    (龙新)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中心网联合举办。大会主题为“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将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分析全球水产养殖发展的机遇、问题和挑战,分享成功经验,提出未来十年水产养殖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推动全球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并发布共同宣言。  据介绍,目前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及专家1800多人报名参加会议。大会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部将主办“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议”,20个国家的政府部长级代表和驻华使节参会。  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次,此前已举办三届,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本次大会将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展示中国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深化中国水产养殖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20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王优玲 侯雪静 蔡拥军)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告别千年绝对贫困,人民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穿越百年,梦圆今朝。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品质的生活……一组组民生数据,一个个幸福家庭剪影,“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在四川省成都市新开寺街,商贩取下客人预约购买的香肠(2019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从吃不饱饭到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仲夏清晨,在成昆铁路线上行驶的“小慢车”上,身披“察尔瓦”羊毛披毡搭车赶集的彝族老乡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刚摘的蔬菜、鲜活的鸡鸭……不等到集市已经卖了大半。  列车载出了山里的特产,也带来了山外的游客,曾经沉寂的乡村“活”了起来。  彝族小山村的变迁,折射了中国最贫困人口生活的根本改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过去8年,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平均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激人奋进。  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按照现行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中国首次在国家层面确立了扶贫开发的方针、贫困标准、重点贫困地区。  2009年,国家将农村扶贫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96元,扶贫开发对象覆盖4007万人;  2011 年,扶贫标准再次提高到2300元,1.28亿人口成为新标准下的扶贫对象。  历经两次大力度上调扶贫标准后,到2012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打响新时期脱贫攻坚战。  响彻云霄的誓言背后是一系列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  改革开放至今,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中国的重大成就,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成昆铁路5633次列车的“流动集市”上,彝族妇女(前右)向其他乘客售卖山货(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百姓生活更加健康富足  20世纪70年代,年均收入1370.72元;  21世纪第一个10年,年均收入65602.51元;  2020年,总收入 167705.40 元,是1977年的151倍……  这是80岁大连市民安邦才自1956年以来记录在家庭“小账本”上的收入变化。  不断攀升的家庭收入,也对应了生活物品的迭代更新:电视机换了4茬,电冰箱换了3茬,电脑换了2茬……  小小账本上,两条跃然向上的家庭收支曲线,透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折射出中国亿万家庭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1978年仅为171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果惠及亿万家庭。到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  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生活品质日益改善。1956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而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饭桌上,食物种类多起来了,营养更加丰富。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目前达到474公斤;1949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仅为4公斤,而2019年达到近27公斤。  小康生活的底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从无到有,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普及和升级换代,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不同时代结婚“三大件”代表着生活水平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  20世纪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摩托车、电脑……  如今,各类家用电器在城乡居民家庭普及,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  2020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1辆,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53.8部,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17.7台。  不仅吃饱穿暖,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巨大改善。1978年,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只有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而2018年则分别达到了39平方米和47.3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食品、服装、家电、住房、汽车等商品消费“排浪式”扩张浪潮。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舒适,消费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涵变得丰富,在国家发展蓝图里奏响幸福的乐章。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逐梦共同富裕新征程  蓝天白云,椰风海韵。启动建设一周年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久前迎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来自约70个国家和地区、1505家企业、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从服饰箱包到美妆精品,从珠宝钻石到游艇汽车……  透过消博会的窗口,中国大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新时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生动写照。  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7%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  “中国已进入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今天的中国,创意、环保、低碳、健康、安全正成为新的消费关键词——  从滑翔伞、跳伞、热气球到潜水,从探洞到登山……冰雪旅游、体育旅游、体验式旅游等个性化旅游方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  政府对公园、绿地、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不断加大投入。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占全球网民20%左右。网络购物快速发展,“小镇青年”“银发一族”“Z世代”等消费新群体快速崛起,14亿多人的中国大市场成为提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所在。  面向未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引导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新征程上的中国消费之变,彰显“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本色。  展望“十四五”,我国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届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杨梦帆)近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于近日制定并印发《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整治资金支持范围包括以下事项:(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三)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四)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力建设方面的资金不得纳入整治资金支持范围。  据介绍,整治资金实施期限至2025年,期满后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势的需要评估确定是否继续实施和延续期限。整治资金由财政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管理。财政部负责制定资金分配标准、审核整治资金分配建议方案、编制整治资金预算草案并下达预算,组织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指导地方预算管理等工作。生态环境部负责指导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研究提出工作任务及资金分配建议方案,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开展日常监管和评估,推动开展整治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指导地方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  《办法》要求,各省应当按照国家关于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和中央文件精神,管好用好整治资金,加强对脱贫县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安排给脱贫县的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按照财政部等11部门《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有关规定执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9
(记者 刘一明 见习记者 杨惠)近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针对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兽药、停用兽药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全国集中治理11个问题突出品种。  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兽药的不当认识:认为用了兽药肉品就不安全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就不应该使用兽药。个别自媒体也推波助澜,致使人们“谈药色变”。为引导人们科学合理认识兽药,就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误解和质疑,记者向业内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沈建忠进行了求证。  焦点一:用了兽药就不是绿色养殖吗?并不是!  在养殖过程中,兽药的作用主要是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沈建忠告诉记者:“动物和人一样。人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人生病了要用药来治疗。动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也会生病,用药才能让动物尽快恢复健康。养殖畜禽不用兽药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不用兽药是绿色养殖,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倡导的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而非不用兽药。”  他说,畜禽得了一些严重的疾病,不用药治疗很容易死亡。还有的畜禽得了一些急性病,不加以治疗,慢慢拖着就会变成慢性病,反而影响了最后产出肉的品质,我们最后就会吃到不健康的肉,这样反而更不安全。  对于大众最关心的兽用抗菌药,沈建忠向记者介绍,对于细菌引起的感染,抗菌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抗菌药=抗生素+合成的抗菌化合物。抗生素是将细菌培养发酵后提取出的抗菌物质,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青霉素、红霉素都属于抗生素。而合成的抗菌化合物不是由细菌培养产生,而是通过化学手段合成,比如沙星类药物。“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猪的腹泻,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鸡的白痢病,抗菌药物在养殖中用来治疗动物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对于兽药减量与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沈建忠认为,兽药乱用、滥用肯定不符合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但是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等于不使用兽药,想要做到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定要科学减量用药、合理用药,要通过提升养殖水平、饲养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兽药使用,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达到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  焦点二:目前,我国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等,减量化等于“零使用”吗?并不是!  “我国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主要指的是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抗菌类药物。”沈建忠对记者说。  据他介绍,长期以来,很多中小养殖户不考虑畜禽是否得了病、是否需要用药,而是习惯性地将抗菌药当作添加剂放在饲料里,长期低剂量地给畜禽饲喂。过量地、不科学地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不仅会造成饲料成本的极大提高,更严重的是,这种饲喂方式产生的副作用对人类和畜禽的健康都有害。  一方面,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会使畜禽体内出现一些耐药细菌,人类长期食用这种有安全风险的动物产品,耐药细菌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给人,人的肠道微生物也可能产生耐药性。同时,畜禽体内的耐药细菌可以和其他肠道菌群一起通过排泄物传递到外部环境中,人在接触后也有健康风险。  另一方面,动物身上产生细菌耐药性也会影响动物本身的健康。动物真正因细菌感染引发疾病时,使用抗菌药就很难达到治疗效果。  “停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养殖业来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不等于零使用。”沈建忠告诉记者,治疗动物的细菌性感染,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依然是使用抗菌药。只要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检测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对人的健康就是无害的。  在我国目前的养殖水平和条件下,完全不使用抗菌药物的无抗养殖还是不现实的,新研发的替抗产品也只能替代一部分抗菌药,即便放眼全球,养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也还没实现无抗养殖。如果畜禽细菌感染,却不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最后变成了病肉,反而会影响食品安全。  那么,如何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  想要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沈建忠认为,并非是单一环节少用抗菌药或寻找替代品,而是需要通过一个综合的工程来实现。  首先要改善养殖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畜禽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喝的水、吃的料没有细菌污染,从原来的散养、个体养殖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智慧养殖,提升饲养条件、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减少动物患病机会,从而减少兽药使用量。  其次,要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动物疾病的诊疗水平,通过专业的诊疗,做到对症用药、科学用药、精准用药。这样能有效减少养殖户因“病急乱投医”而过量使用兽用抗菌药。  另外,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用药,有些小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私自通过一些途径购买抗菌的原料药,掺到饲料里长期喂食畜禽。如果不严厉打击这种行为,我国的减量化行动收效可能会大幅降低。  最后,研发出精确性更高、质量更好的兽药产品,同时,鼓励科研开发替抗产品,让新研发的替抗产品替代一部分兽用抗菌药物。  “兽药使用量减少,畜禽产量增高”是畜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沈建忠认为,“用药少、产得多”需要养殖业和兽药产业以及兽医等多方共同努力。  焦点三:有人认为养殖过程使用了兽药的肉品就不安全,是这样吗?并不是!  国家对兽药安全使用有严格的监管体系,兽药的用药剂量、休药期、用药后屠宰等都有相关的法规文件进行管控。  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2021年兽药残留监控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等政策法规、通知公文,全方位监管兽药生产、使用等环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定时对市场中的畜禽产品进行兽药残留抽查。  “排除剂量谈安全是没有根据的。目前大众对于药物残留存在普遍的认识误区,‘只要有药物残留,肉品就是不安全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食品中药物残留是有安全限量的,残留量低于安全限量的食品,公众可以放心食用,因为这是科学家们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安全数据,国家十分重视,我们也一定会保障食品安全。”沈建忠说。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了解到,2020年共完成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6683批,合格6649批,样品合格率99.49%。  沈建忠认为,畜禽产品兽药残留超标说明在兽药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规范问题,要避免兽药残留超标,要从源头也就是养殖环节进行避免,通过合理用药、严格遵守休药期等方式控制兽药残留量。确保食品中兽药无残留,还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兽药、滥用兽药的行为,从源头上切断兽药残留的来源。多措并举,确保老百姓吃到放心肉、安全肉。  焦点四:饲料“禁抗”后,一些抗球虫的兽药被保留可长期在商品饲料添加,这是必要的吗?很必要!  球虫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主要在鸡、犊牛、仔猪、兔等畜禽中发生,目前动物球虫病发病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为了预防球虫病,一些抗球虫的兽药被保留可长期在商品饲料添加,通过经常性持续性的饲料投喂,能够起到预防效果。  沈建忠介绍,目前畜禽预防或治疗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两种给药方式,一种是将如抗球虫类兽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长期用药;另一种是用药片、药剂等短期用药。  “长期使用驱虫药也会使寄生虫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所以除非球虫病等必须要通过饲料添加长期预防的疾病外,其他寄生虫病预防建议使用短期给药方式,避免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威胁。”沈建忠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9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记者 李松 柯高阳)记者18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14日以来,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南部降下大到暴雨。受强降雨影响,嘉陵江、涪江洪水来势凶猛。重庆、四川科学调度流域水库群,全力应对嘉陵江、涪江洪水。  据介绍,为应对此轮嘉陵江、涪江洪水,重庆、四川防汛部门实时共享雨情水情,并开展远程会商协调联动。四川遂宁市水利局将其境内涪江三星水电站调度方案通报重庆潼南区,潼南区计算分析调度方案可能造成潼南城区超过保证水位1.5米。重庆市水利局远程会商四川省水利厅和遂宁市水利局,决定将三星水电站调度方案的最大下泄流量不超过1.3万立方米/秒,调整为不超过1.1万立方米/秒。  同时,科学开展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四川调度嘉陵江干流亭子口水库、涪江上游武都水库等,尽力拦洪削峰。重庆调度潼南区航电枢纽工程敞泄,以减少电站尾水对潼南城区水位的顶托。在洪水过程中,重庆又及时调度嘉陵江草街水电站拦蓄洪水,降低下游重庆北碚城区及沙坪坝区磁器口洪水位。  截至18日8时,此轮嘉陵江、涪江洪水通过川渝两地,重庆涪江沿线潼南、铜梁及嘉陵江沿线合川、北碚、沙坪坝等主要站点未超警。由于三星水电站有序削峰,减少下泄流量,使重庆潼南城区涪江实际最高水位较预计水位约低3米左右,减轻了灾害损失。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19
(记者 李锐)为切实做好“十四五”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于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融资保障、建立健全种业发展融资支持体系、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研究支持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模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意见》对原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金融支农产品、民生领域贷款产品等进行整合优化,以小额信用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民生领域贷款、农村资产抵押质押贷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保险产品等十类金融产品为重点,充分发挥信贷、债券、股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子市场合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意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同时,将通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储蓄国债下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并通过资金支持、财税奖补和风险分担、考核评价和监管约束等措施,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6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甫一出现,就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在中华大地广袤田野上迅速铺开,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指导推动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适应我国的国情农情。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据统计,全国小农户数量约有2.03亿,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1%,经营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仍将以小农户为主。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流转土地搞大规模集中经营。如何在分散的小农经营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大生产,社会化服务是被实践证明最有效、最现实的路径。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是农民的选择,实践的必然。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帮农民之不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大量转移进城,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难以应对繁重的农事劳动,导致部分土地撂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现实之问,不仅能帮农民种地,还能以其专业、高效、精准的服务种好地。解新型主体之困——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主战场上的骨干力量。然而,不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较大,亟须社会化服务的有力支撑,服务主体提供的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能够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弥补自身不足,增强对抗自然灾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引领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在产前环节,通过服务主体统一购置农资装备等,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在产中环节,社会化服务集成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技术推广落地,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在产后环节,通过烘干仓储、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服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总之,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更好地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契合我国国情农情、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丰富实践效果的现实选择,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路径选择,是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存在着规模不大、领域不宽、质量不高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推动。  坚持市场导向是基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唯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行稳致远。同时,政府要发挥好引导、推动、扶持作用,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对市场机制形成必要补充,让社会化服务始终沿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走,始终惠及亿万小农户。  尊重基层创造是关键。实践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模式和路径,要及时总结有价值的基层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鼓励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把农业服务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大产业。  提升科技水平是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集成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中的优势,鼓励服务主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进资源整合是手段。要盘活利用好存量设施、装备、技术、人才及各类主体,探索建设多种类型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提供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整合、高效利用。  路径已明,奋斗在途。要抓住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大好机遇,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再助一把力、再添一柴薪,让农业社会化服务铺就我国农业通向现代化的坦途。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6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就《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记者 孙莹)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全国小农户数量约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经营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近七成。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农业在相当长时期仍将是我国几亿农民生存和就业的基础产业。  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学欧美的模式,短期内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农民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主体手上搞大规模集中经营。同时也不可能走日韩高投入高成本、家家户户设施装备小而全的路子。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生产环节集中起来,统一委托给服务主体去完成,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实际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就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改善资源要素投入结构的过程,也是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农户家庭经营加上完备的社会化服务,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农情,更适合我国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引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探索创新中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规模不大、领域不宽、质量不高等不足,工作中还面临认识不够到位、思想不够统一的问题。为此,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意见》,旨在明确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推动各地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指导。  问:当前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答: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广大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一,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益凸显。要确保14亿多人口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生产服务需求,这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二,发展条件已经具备。经过多年的引导扶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技术力量、设施装备、服务主体等方面都已具备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国已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600多万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烘干、仓储、冷链等设施装备,社会上拥有大量的涉农专业人才。  第三,支持政策不断完善。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同时,各级政府农业支持政策逐步从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这些措施有效扶持引导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模式探索富有成效。近年来,一些市场主体纷纷进入农业服务领域,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为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问: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超过90万个,服务面积超过16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超过9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7000万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长足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出亮点。  一是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要求,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引导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服务专业户等各类服务主体发挥各自功能,实现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春耕备耕、“三夏”生产期间,积极动员组织服务主体担当作为,及时为农户提供“保姆式”生产托管服务,减少了农民集中下地的风险,有力保障了春耕和“三夏”生产顺利开展。  二是服务机制创新完善。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机制,探索出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如黑龙江在全省推广“生产托管+金融保险+粮食银行”的“兰西模式”,广东探索发展“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托管员+村托管员”的三级服务协办体系。  三是行业发展逐步规范。推动各地强化行业指导,完善服务标准,开展试点示范,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如山西在全国率先发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河北评选100个省级示范托管服务组织和20个托管服务品牌,树立行业标杆;山东遴选23个县开展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创新试点,示范推动区域服务市场规范运行。  问: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多元服务主体?怎样进行培育?  答:目前,农业服务主体主要有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专业户等类型,从实践看,这些主体各具优势、各有所长。要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特点,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各尽其能、共同发展。专业服务公司和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数量超过服务主体总数的1/3,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规模较大,服务小农户数量最多。要将这两类主体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推进其专业化、规模化,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占服务主体总数的近一成,大多以提供“居间”服务为主,要将其作为组织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专业户最贴近小农户,数量约占服务主体总数的一半,要将其作为重要补充力量,弥补其他服务主体的不足。供销、农垦、邮政等系统具有组织优势,要着力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同时,要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之间加强联合合作,推动服务主体与银行、保险、邮政等机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问:《意见》提出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哪些重点领域?下一步向哪些领域拓展?  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领域主要在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这些大宗农作物种植相对集中,生产设施装备相对成熟,但由于比较效益较低,导致生产主体积极性不高,因此对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指导各地聚焦粮食生产关键薄弱环节,通过完善支持政策、强化项目推动、典型示范引领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引导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典型调查,通过服务主体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统一进行机械化作业、集成应用先进品种和技术、订单溢价收购农产品等服务,单季粮食作物生产亩均节本增效150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稳定了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随着农产品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一些经济作物、特色产品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为拓展服务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一步,要把握趋势、因势利导,推动社会化服务范围从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及农林牧渔各产业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  问:《意见》指出要创新服务机制,在实践中农业社会化服务都有哪些有效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  答:近年来,各地立足不同产业、不同主体、不同环节的生产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有效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一是创新多种服务模式。各地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让农民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做得了、做得好的生产环节,把自己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交给服务主体去做,逐步转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着力解决耕地撂荒和“谁来种地”的难题。  二是完善与其他主体的组织形式。各地大力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以服务为纽带,促进各主体形成紧密联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如安徽在产粮大县依托村集体大力推进整村托管模式,山东推广“服务主体+小店长+小农户”模式等。  三是引导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各地鼓励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市场、信息化等优势,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积极向农业服务业拓展,开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线上线下对接等综合农事服务,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如供销社系统、中化农业等农资农化企业围绕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打造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农业生产主体的共性难题。  问:《意见》在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方面明确了哪些政策?  答:根据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意见》主要对现有政策举措进行了梳理,对各地的经验做法作了归纳提炼,进一步明确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需要强调的是,《意见》提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强化绩效评价,确保实施效果。自2017年开始,中央安排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财政专项,重点支持各类服务主体面向小农户和产粮大县,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开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和农业生产的难题,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下一步,要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实施好这项财政政策,切实强化项目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用。同时,还要用好用足其他支持政策,落实好税收、金融、保险、设施用地等方面政策,有效解决服务主体的实际困难。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6
新华社北京 7 月 15 日电(记者 魏玉坤 邹多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半年报亮相!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生产需求继续回升。从生产来看,夏粮再获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比一季度提高 2.1 个百分点。  从需求来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 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较高;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7。  “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刘爱华说,下一步,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华社 | 分享: 2021-07-16
  (杨春 赵乃喜)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在2025年牛肉自给率保持85%左右。当前,中国牛肉供给呈紧平衡态势,2020年牛肉产量为672万吨,牛肉自给率约76%。要想助推肉牛产业稳定发展,未来需通过多路径发展,逐步提升牛肉自给率。  牛肉供给呈紧平衡  生产逐步增加。近年来,产业扶贫、“粮改饲”持续推动肉牛产业发展。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565万头,比上年增加0.7%,牛肉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加0.8%,年末肉牛存栏9562万头,比上年增加4.6%。2021年,肉牛养殖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一、二季度为新生犊牛的高峰期,肉牛存栏数量持续增加。  消费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牛肉消费量约883万吨,比上年增加6.0%。牛肉消费量增长主要是在居民膳食消费结构升级、肉类消费结构优化背景下,牛肉消费增加已成必然;牛肉消费形式趋向多元,特别是线上消费快速增加;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牛肉替代消费作用显著。2021年,牛肉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据相关市场跟踪数据显示,1-4月牛肉交易量同比增幅超10%以上。  进口保持增加。2020年中国牛肉累计进口211.83万吨,比上年增加27.7%,进口额101.7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3.8%。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占进口总量的40%)、阿根廷(占23%)、澳大利亚(占12%)、乌拉圭(占11%)、新西兰(占8%)。2021年1-3月,中国牛肉进口量为61.70万吨,同比增加20.0%。  供给呈紧平衡。总体来看,中国牛肉生产增速低于消费,2015-2020年,中国牛肉产量、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5.8%,供应呈趋紧态势,价格高位运行。2020年,牛肉市场价格为84.10元/公斤,比上年涨14.9%。2021年6月,牛肉市场零售价格为88.96元/公斤,同比上涨4.2%。  多路径助推发展  重品种,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据相关测算,中国肉牛种源自给率约为70%,优质肉牛品种对牛肉产量及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建议要借助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的契机,加强肉牛品种选育,既要兼顾国外的安格斯等优良品种引进,又要充分挖掘夏南牛、鲁西黄牛、晋南牛、云岭牛等本土优良品种选育。同时要加强品种测评,精准补缺提优,实现优种更优。  扩规模,深挖潜力区。基础母牛方面,增加母牛养殖基地建设,充分挖掘牧区、农牧交错带、山区等地的母牛养殖优势。肉牛养殖方面,巩固原有山东、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吉林等主产区的肉牛养殖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南方草山草坡优势,带动南方肉牛养殖发展。目前,南方牛羊产业体系联盟已成立,包括广东、广西、江西,云南已出台具体的发展措施。云南出台相关措施,对新增肉牛存栏3万头以上的县、国外新引进优质育龄母牛均给予补贴;江西对肉牛存栏5万头以上县(市、区)进行奖励。  增单产,提升生产效率。肉牛产业发展急需提升个体生产能力。首先是母牛繁殖效率的提升,提高部分传统区域母牛繁殖三年两胎为一年一胎,增加犊牛供应量;其次是出栏活重的提高,通过品种改良及育肥技术提升,增加肉牛日增重,提高头均出栏活重,提升肉牛养殖单产。同时,建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及大学,要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并进行示范推广,重视科学饲养管理,逐步提升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优模式,高效持续发展。优化母牛养殖模式,充分发挥草场资源优势,利用地方农副产品等,探索联户养殖、人工草场放牧等节本增效模式;推进牧繁农育、种养结合、“企业+农户”、家庭牧场等发展模式;探索智慧牧场、数字化养殖基地等现代化模式。结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大环境,借助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大肉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强政策,完善保障机制。肉牛养殖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国家扩大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补贴等政策涉及的县与养殖场;重视育种和母牛扩繁,落实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对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场给予一定补贴;创新肉牛养殖信贷模式,加大贷款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肉牛养殖保险制度。  (杨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赵乃喜 山西省和顺县科学技术协会)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4
(记者 郑惊鸿)7月11日,中储粮集团公司2021年仓储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中央储粮唐山直属库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20个,今年全年建设项目120个,总投资150亿元,分布在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设仓容1085万吨。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说,经过21年建设,中储粮建立起了网络覆盖全国的储备体系,仓容规模超过1亿吨,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发挥着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调控“主力军”作用。邓亦武表示,这次集中开工,是中储粮集团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仓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国家安全战略能力的一次集中动员部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储粮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发的信心信念、焕发的热情激情、汲取的智慧力量,转化为推动仓储设施建设的强大动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阳光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储备保障能力,中储粮集团公司计划在三年内通过建设一批、购置一批、股权合作一批方式,持续加大粮食仓储设施投资强度,加快推进中央储备粮库建设。建仓项目重点布局在东北、长江中下游、环渤海、南方沿海等粮食主产区、加工带和集散通道,增强服务保障粮食安全能力;全面融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把通江达海重要节点的扩容布点作为重中之重,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效率;创新投资模式,充分发挥中储粮资源吸附和聚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参与,打造粮食生态平台,促进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以有效服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维现,与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古江,唐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田国良,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和嘉宾共同启动了2021年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4
(记者 刘凤羽 实习生 彭书慧)截至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7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相关负责人作出上述表示。据介绍,脱贫攻坚战以来,人民银行动员金融系统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有力支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牵头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等多项政策措施,强化考核激励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工作。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推动已出台的措施落地落实,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地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强化对粮食安全、种业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做好风险防范,努力形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4
(记者 李飞 王田)7月12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农业防灾减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会议指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目前秋粮生产基础较好,面积稳中有增,能否丰收关键看防灾减灾。7-9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气候状况整体偏差,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频发,区域性暴雨洪涝和干旱重于常年。秋粮生产到了最紧迫、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成败在此一刻、成败在此一举。要把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估计得很足很足,把防灾减灾这根弦绷得很紧很紧,把应对方案做得更完备,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会议强调,我国地域辽阔,各种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危害程度、应对措施不尽相同,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立足于防、着眼于早,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把情况摸清楚,把预案定出来,把工作落下去。东北地区要防汛抗旱两手抓,重点做好防夏伏旱的各项准备,黄淮海地区要重点防局部内涝,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防好高温热害。同时要抓好华南地区防台风保安全、西南西北地区防汛抗旱等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要立足抗大旱、防大汛、救大灾,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紧抓实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内容,把责任层层压下去,落实到市县乡、落实到人、落实到田,农业农村部将建立部领导包省包片工作机制,调度推进工作落实,年底对粮食生产特别是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会商,做好灾害监测预警。按照《当前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针对性、技术性、操作性更强的预案。调度储备好救灾种子、抗旱排涝机具等物资,预判发生旱情的地区要积极储备抗旱水源,改善引水条件,保障抗旱应急用水。充分发挥专家和农技人员作用,加强抗灾救灾指导,落实好关键技术。着眼长远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和队伍建设,健全机制体系,提升抗灾能力。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魏百刚,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有关司局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水利厅、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气象局负责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会议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分会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7-1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