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永安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强降雨天气影响,一些低洼地带果园积水较多,田间不同程度出现内涝,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给果树带来灾害损失”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针对近日在思蒙、松江等镇实地检查,着力从避减自然灾害损失入手,及时提出“四条”果树秋管措施,以确保全区38.5万亩晚熟柑橘丰产增收。  该区通过官方渠道、相关会议、微信公众号以及果技员现场指导等方式,积极向广大果农传递雨季天气信息,提前落实应对暴雨灾害生产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强化开沟排水措施。要求抓住被淹果园洪水消退时机,及时冲洗树叶淤泥,并且对低洼果园或排水不畅的果园,应在四周开挖围沟、疏通腰沟、理好行间沟,以此降低厢沟水位,消除湿害影响,促进土壤疏松透气,以此避免土壤因饱和渍水而缺氧、影响果树根系呼吸而出现烂根现象。此外,待天气放晴后适当浅翻土壤,以防板结和减少地表水分过度蒸发,加速根系恢复生长。  平衡果树营养。针对强降雨后果园土壤水分较充足,容易导致果树某种营养供应过旺,或者出现某些营养元素供应缺乏的问题,要求适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补施速效氮、磷、钾元素肥或增施腐殖酸类有机肥等方式,促使其尽快恢复树势,避免或减轻黄叶衰退现象发生。此外,采取剪掉因雨水过多抽发而影响果树生殖生长的背上枝、旺长枝、无效枝以及扭枝拉枝,改变树梢生长方向的方式,既平衡协调果树营养供给,又避免枝芽分化受阻。  一抓疏果,摘除树上密度过大的小果、弱果、多余果、灼伤果,以保果子品优个大;二抓修枝,及时剪除病枝、残枝、徒长枝,便于果树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损耗。在加强病虫害防治上,根据夏秋病虫害特点,采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或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危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文/图“这一株稻穗有180粒,预计这块田稻谷亩产可达到700公斤。”8月16日一早,在仁寿县方家镇武通村9组的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田里,59岁的高级农艺师邹朝文正和同事一起,进行水稻测产工作(如图)。  两亩地的试验田里共划分有NP区(氮磷区)、NPK区(氮磷钾区)、PK区(磷钾区)、NK区(氮钾区)、无肥区等15个区域,长势良好的水稻迎风飘扬,展示出勃勃生机。  据悉,邹朝文等人在今年3月进行水稻育秧,随后,栽种的时候采用“大三围”薄膜覆盖技术进行培育。“盖上薄膜有利于抗旱,同时能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水稻生育进程,扬花期正好躲过高温天气,这样可以提高结实率。”邹朝文说,15个区域,分别用不同的配方进行施肥管理,其中还设置了无肥区,等明确哪种配方施肥水稻的产量高、品质好,再进行推广。水稻早期生长时,邹朝文每个星期自己至少要去查看水稻长势2至3次,进入成熟期后,每天都要去观察。  “从目前测产的结果来看,氮磷钾区的水稻产量最高,能达到700公斤。”邹朝文说,以前,当地的水稻亩产平均只能达到500公斤左右,通过这个试验,摸索水稻最佳配方施肥方案,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下一步,方家镇还将继续探索试验水稻配方施肥工作,力争做到减量增效,助力减少面源污染,使水稻产量提升,确保粮食安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吕黄梅 记者 罗敏  “开始养羊的时候缺少技术,繁殖成活率非常低。后来,畜牧部门、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加上学习别人的养殖经验,我们的白山羊长势才会这么好!”8月16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星河村,金富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国彩正忙碌着给白山羊喂食。通过发展本地特色肉羊生态养殖,如今她家的白山羊存栏量达700余只。  北川白山羊是四川省特色白山羊品种,2009年被农业部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近年来,在县级有关部门支持和绵阳市农科院开展提纯复壮和后期杂交改良研究下,北川大力繁殖优质种羊,推广白山羊养殖新技术,提高白山羊养殖效益,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金富家庭农场现养殖有北川白山羊700余只。 赵涔怡 摄改良本地品种 促增值增收  北川白山羊具有颜值高、身体强健、繁殖能力强,且肉质鲜美、膻味小等优良特性,是北川山区群众主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  “因遭受‘5·12’特大地震,北川白山羊数量骤减、品种质量大幅降低,我们本着改变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目的,开展提纯复壮和后期杂交改良的研究,从而带动更多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绵阳市农科院畜禽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王育伟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他们通过创建良种繁育体系、创新现代山羊圈舍设计、全面革新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实现了北川白山羊群体规模大幅增加。  据介绍,经改良的白山羊最高日增重提高了30%以上,羔羊成活率提高20%以上,每只成年羊增重可达7公斤、增收200元到300元。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计划深入乡镇建立工作站,让技术与生产无缝对接,育种与育肥相结合,不断扩大白山羊产业。”王育伟说。养殖场一角。赵涔怡 摄高山生态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北川全面推进白山羊特色养殖及白山羊品种保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家庭农场为依托,与中羌药材种植有机结合,大力培养高山生态白山羊养殖。  在白什乡,这里海拔高,森林覆盖率广。李国彩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在家种厚朴、重楼等中药材。2012年,她看到养殖白山羊前景好,便自己花了6万元修圈舍购买白山羊,开始发展生态养殖。  “我们白山羊是老品种,吃的是中药材,喝的是山泉水,肉质更细、更嫩,羊肉味也更浓一些,但长势慢。”李国彩说,在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新品种的白山羊出肉率更高,提高了养殖积极性,目前存栏白山羊700余只,累计吸纳周边50多个村民在农场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分红3万余元,真正成了乡亲们发展致富的“领头羊”。  45岁的贾会容是白什乡星河村村民,因要照顾老人、小孩,不便外出务工,现在就近在农场上班,一年能挣2万多块钱。“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喂羊、收草、除粪,家也照顾了,钱也挣到了。”贾会容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悉,截至今年6月底,北川共出栏白山羊5.58万只,存栏6.98万只。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苟安胜 记者 刘佳  8月,正是汶川青脆李上市的时节。“哒哒哒……”近日,在绵虒镇玉龙村半坡组,伴随着一阵阵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沿着山坡迎面驶来了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轻轨”运输车,满载着刚采摘好的水果,不到几分钟就稳稳当当停靠在了村里的选果棚,果农们随即将李子卸下后开始二次分拣和筛选,再就近销售给特地来村里采收鲜果的外地客商。  这是村民们首次在田间地头铺设山地专用钢轨、装上运输车,一道道专门运送水果的“小轻轨”专线,既方便了青脆李运输,又节省劳动成本、提升采收效率。  近年来,玉龙村在各级帮扶部门大力支持下,青脆李等水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从水果下树到大路边的“最初一公里”,只能靠肩挑背磨。  水果发展起来以后,下树“最初一公里”是关键。然而,青脆李产量高、上市期集中,肩挑背磨费时费力,雇人又增加开销。玉龙村副主任李玉勤说,加上现在村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忙时节村民互帮互助,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  大量水果短时间内运不出去,如果错过了最佳销售期,果农们只能望果兴叹。今年,在州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和县检察院等单位部门大力帮扶下,玉龙村结合坡地地形,因地制宜引进了山地“小轻轨”,出资150万元在当地搭建6公里运输水果轻轨并购买8台柴油发动机,配备山地牵引机头8个,专门用于村民运送农资和水果。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当地依托帮扶力量,让“小轻轨”成了当地果农巩固脱贫成果通往乡村产业振兴的桥梁。  “这个田间‘小轻轨’太方便了,只需要一个人在果园上货,少数人在棚子里卸货就够了,单次载重可达500斤,真的太方便了!家里人手不够,有了这台机器真的让我省了很多工夫。”正在选果棚忙碌的果农杨树兵激动地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静 文良旭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今年,我们集体公司在适宜套种的300亩晚熟柑橘地里套种了一季冬豆,虽然现在距离收获还有两个月时间,但这些天就被泸州的两家豆腐乳厂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全部预购了,每亩按200公斤计算就有2000元的收入 ,真正实现了‘ 一地双收’。”8月15日,看着套种在柑橘地头长势喜人的冬豆,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容高兴得合不拢嘴。  马桥村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 年整村摘帽。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马桥村“两委”一班人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后,针对大部分脱贫户因病因残或年老体弱有返贫风险的情况,当年由村集体资产公司集中将这些脱贫户以及周边群众的近500亩土地和残次林进行流转并整体改造后,按照“集体公司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的发展模式,全部发展优质晚熟柑橘。  “我们引进的是塔罗科血橙这个晚熟柑橘品种。虽然引种的柑橘已经种植3年了,且已开始陆续挂果,但要长成林进入盛果期至少还有2—3年时间,而每年的土地租金加除草、施肥、打药等管护成本都在600元左右。”李道容介绍说,为了解决柑橘成林进入盛果期前的投入压力,今年,马桥村集体资产公司就采取在柑橘园套种经济效益高且短平快的冬豆来“以短养长”促增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率先利用200亩柑橘园套种了一季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冬豆,既增加了土地收入,又增加了柑橘土地的肥力。  李道容告诉笔者,在晚熟柑橘地头套种冬豆类是一种很好的生态立体种植模式。一是能增加土地经济收入。根据测算,每亩柑橘地套种冬豆可产200公斤,可实现收入2000元,扣除全年柑橘园的600元管护成本,村集体公司 可增收1400元。二是能提高土地肥力。冬豆根部有根瘤菌,可固氮肥土;冬豆秸秆中空、多汁,翻入土壤中易腐解,是优质绿肥;冬豆收获后,每亩还有500斤左右的鲜豆秆,压青还园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生产优质无公害晚熟柑橘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  “在柑橘园套种冬豆除了增加收入,还可减少水分的流失,减少其他杂草的生长,实现了一地两收、一举多得。”李道容说,接下来,马桥村集体资产公司将在今年晚熟柑橘园套种冬豆获得丰收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围绕生态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套种模式,利用集体公司的晚熟柑橘园套种早春海椒和冬豆等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致富增收新路子,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近年来,南江县坚持“有边界、无围墙”的开门建园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优质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南江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范围包括公山镇、大河镇、高桥镇、关门镇等7个镇74个村,面积530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0.47万人,是南江黄羊、金银花产业优势种植区域。园区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特色规模发展、品牌创建等方面开展产业园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南江黄羊、金银花为主,涵盖基地+加工+流通+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科技建园打造园区“大脑”  8月12日,笔者走进位于大河镇柏杨坪社区创建园区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这是我们在建的科创中心、博览馆,总投资1500 万元,占地面积 5000多平方米,预计8月底科创中心顺利完工。项目主要是集南江黄羊、金银花一体的研发和展览,既能在基地搞研发,又能让研发成果服务当地,这相当于南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脑’了。”该项目负责人马文通介绍说。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我们一方面通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和企业。”巴中市南江黄羊科研所副所长张竟说,目前他们制定了《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规程》《南江黄羊饲养技术规程》《南江黄羊品种标准》等3个国家行业标准、1个省级标准、1个区域性地方标准;推广使用南江黄羊健康养殖、金银花种植新技术5项;推广“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宣传发动园内种养业主800余人使用,在线解决种养技术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南江黄羊科研实验室,新购置PCR等先进设备5台。  南江县园区创建办工作人员李晓丽介绍说:“更让农户和企业高兴的是,园区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单位建立了科研战略协作关系,实现技术的领先和专业化,实现科技贡献率达到78%、科技入户覆盖率达到97%以上。”绿色建园打造优质品牌  “我们现在实施种养循环发展,建成南江金银花专用有机肥生产线,运用羊粪、秸秆等研发生产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集约发展’模式。”县农业农村局金银花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达介绍说,目前该县推广节水灌溉、循环生产、集约发展,建成南江金银花“水肥一体”示范基地1500亩,定量施肥、节水灌溉,园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率100%;产业园农药亩施用量0.095公斤(折百量)、化肥亩施用量10.82公斤,分别低于全县水平46.32%、22%;产业园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率达100%。  “南江黄羊、金银花是我们园区的主导产业,在坚持绿色建园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引进龙头企业着重打造优质品牌。”园区创建办工作人员岳林表示,园区依托德健南江黄羊有限公司,新建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气调库、高低温冷库近1.5万立方米,新配置冷链物流车14台套,年加工南江黄羊30余万只,同比提高36%,南江黄羊加工产品预冷率和冷链运输率均达到100%。另外,依托民生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南江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生产线,金银花加工企业达28家,年加工能力达5000余吨,同比增加25%。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8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领衔的专家团队,对“优异红肉黄肉猕猴桃育种材料创制”成果进行了田间评价。经专家集体讨论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红肉猕猴桃育种材料创制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40年的育种材料创新,“优异红肉黄肉猕猴桃育种材料创制”成果取得了突出成就。在红肉猕猴桃选育方面,该成果培育出全球第一个红肉猕猴桃骨干亲本“红阳”,国内外用其育成红肉品种12个,占世界红肉品种80%以上。  同时,创新了具有红色素基因的雄株选择方法,培育二倍体红肉猕猴桃父本材料3份,提高了红肉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效率。  此外,建立了五级红色等级评价标准,创制出单果重 60g 以上、红色等级 3 级以上、干物质含量 18%以上的二倍体优异红肉猕猴桃育种材料 5 份;利用野生四倍体红肉猕猴桃材料通过杂交率先创制出抗溃疡病、单果重83g、红色等级3.5级的四倍体优异红肉猕猴桃母本材料 2 份,具有红色素基因的四倍体红肉猕猴桃父本材料 1 份,为选育抗溃疡病红肉猕猴桃品种提供了育种材料。  在黄肉猕猴桃选育方面,创制出干物质含量19.72%的黄肉猕猴桃父本材料3份,果肉金黄色、果实在0℃下可贮藏6-7个月、货架期20-30天的黄肉猕猴桃母本材料1份,单果重100g以上的抗溃疡病四倍体黄肉猕猴桃母本材料14份。  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创制的优异红肉黄肉猕猴桃育种材料,为我国猕猴桃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解决我国猕猴桃种业卡脖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红阳’同时作为一种种质资源,红色素明显、品质优异的特点突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大。”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党委书记江国良认为。  在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看来,基于项目组率先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成果研究的基础扎实。  “从研究成果来看,近年来团队做了大量种质创新和育种工作,创新性突出,经济价值高。尤其是在红肉四倍体材料的创制以解决红肉猕猴桃抗溃疡病问题上,意义重大。”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猕猴桃育种专家雷玉山表示,同时,利用“红阳”材料,选育出优异的红肉品种也令人感到惊喜。  “我国种业在主要作物领域具有优势,但是在园艺领域仍旧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在这方面,四川猕猴桃育种团队迈出了很好的一步。”康振生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3
(杨贵香  刘小义  记者  庄媛)近日,记者在壤塘县吾依乡西西村苗圃基地里看到,10余名村民正在地里给幼苗清理杂草,身后精心培育的幼苗整齐排列。微风拂过,枝头摇曳,绿波荡漾,一派生机勃勃。而这一切离不开已在该村待了整整三年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蒋先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2018年6月,壤塘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先林主动请缨,成为了吾依乡西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西西村定居点海拔3700米,远牧场海拔4200米以上。全村110户613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为尽快了解全村情况,精准施策,蒋先林对110户村民进行了全覆盖式走访摸底,协调解决了30余户家庭收视问题、110户村民安全饮水难问题,帮3户大病家庭申请红十字会和民政救助,并纳入绿化地管护员。西西村由于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也没有真正意义的村集体经济,如何让群众增收是最大的难题。经过前期调研,针对该村实际和壤塘县没有骨干苗圃的实情,蒋先林提出了“打造西西高山柳苗圃基地,做强区域经济”的想法,并得到了壤塘县委县政府、吾依乡党委政府、工作队队员和群众的一致支持。说干就干,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全力投入工作,利用绿化项目结余的资金,在荒滩地上,组织村民夯土、整地、植苗,用时1个月,打造了壤塘县第一块高山柳实验基地。基地建成初期,蒋先林和乡亲们精心管理,呕心沥血,然而苗圃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西西村海拔较高,树苗长势慢,由预计的20万株减少到了8万株。这让蒋先林的整个团队备受打击,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探讨、分析、走访周边县基地,学习种植经验,了解苗圃行情,最终决定将基地转移至海拔相对较低的松得村,一并将西西村基地里的小苗、弱苗转至新基地继续培育。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在蒋先林的带领下,苗圃基地达到200余亩,成为全州最大的苗圃基地,育有高山柳、红叶杨幼苗1000万余株,预计全面成活后可实现产值500万余元。基地聘请了附近村民以每天170元到300元不等的务工费来苗圃基地务工,流转土地的村民年底还可享受收益分红。据估算,当地村民在苗圃产业上户均增收1万余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苗圃的壮大让西西村产业更有活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为把产业越做越大,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今年壤塘县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蒋先林毫不犹豫再次申请驻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如今蒋先林依然奔走在吾依乡村庄牧场,带领乡亲振兴乡村、奋战奔康致富之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8月8日,天气炎热。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600余亩茶山上,已经收获了两季的茶树又吐出嫩绿的秋梢芽,洋溢着勃勃生机。  “再过二十来天,等这些新长出的秋芽叶子长到3厘米长时,我们就将用采茶机进行统一采收了。到时商贩来地头收购秋茶,每斤都要卖上1块钱呢。现在种茶一年仅夏秋两季茶,每亩就要增收2000多元。”松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欣喜地介绍说。残次林披上绿装  松林村是纳溪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这里竹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一直以来,山上都是竹木“唱主角”,但这些年随着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竹林缺少管护,很多山林竹木相继枯萎,变成了几乎没有经济收入的残次林。  2016年8月,面对全村近1000亩的残次林地,松林村在纳溪区茶叶站技术人员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对松林村光照、雨水、温差、土壤等进行全面检测后,确定这些残次林地极适宜发展茶叶种植。于是,当年秋天,松林村集体资产公司就以每亩200元的租金,向村民流转残次林地600余亩。经过3个月的改造后,这些残次林全部引种了福选9号等特早茶,让昔日的残次林地一举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茶园。每亩收入3000元  “有了采茶机帮忙,现在夏秋两季茶叶都能卖钱了。两季下来,每亩可以采收3000斤,按每斤1元的收购价计算,可以卖上3000元。”王小刚介绍说。  以前在纳溪区的茶叶种植区,无论是村民个体还是公司种茶,每年明前茶采收后,对长势葱郁的夏茶秋茶,几乎都视而不见任其长成老叶,等着冬季再修剪。“茶叶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前些年之所以只采明前茶而不采收夏茶和秋茶,是因为夏秋茶叶收购价非常低,商贩进茶园收购价基本上就是1元/斤,一个人一天只能采摘100斤左右,但人工采摘费用就得0.8元/斤,还得管三餐饭,细算下来茶园业主不赚还得倒贴。”王小刚说,与其亏本采收,还不如任其疯长到冬季修剪。  “虽然采收夏秋茶叶要亏本,但看着可以换钱的茶叶只能长成老叶子当柴烧,心里还是感到惋惜。”王小刚说。但这几年不同了,单人和双人采茶机的问世,为夏秋茶的采收带来了变革。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采茶机,操作都非常简单,几乎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通过简单培训之后便可以单独进行操作。  “有了采茶机,采摘夏秋茶就有账可算了。”王小刚说,一台单人采茶机只需 2个人配合就行,一个负责使用机器,一个负责接装茶叶。他算了一笔账,一台采茶机一天8小时下来至少可采茶叶1000斤,相当于10个工人的采茶量;每斤茶叶目前的收购价是1元/斤,可实现收入1000元,而2个人工和烧油成本算下来每斤只需 3角钱,实际一天的收入就有700元。而夏秋茶从5月至9月底,1亩茶园可以采收4—5茬,可采收茶叶3000斤,除去机器和人工的采收成本900元,实际每亩有2100元的纯收入。“全村600余亩茶园,靠着采收夏秋茶,就可实现增收126万元。”王小刚说,不仅增收,用机器采茶还较好地克服了劳力缺乏的问题,夏茶和秋茶采摘季,正是水稻等粮食作物管护和秋收大忙的时候,劳动力严重不足,通过机采,省工省劳又省钱,真是“一机三得”。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一凡 邱椿博 李相芬8月以来,水稻进入扬花授粉期。在大竹县高明镇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种农顶着烈日在稻田里忙碌,采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辅助水稻扬花授粉。  近年来,大竹县深入贯彻“粮食安全”理念,紧紧围绕支撑全省“10+3”产业体系中“川粮油”产业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种为载体,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组织管理、优化指导服务,确保水稻制种产业稳定发展。全县水稻制种面积从2008年的300亩稳步发展到2020年近2.0万亩,增长60余倍。全县年产优质种子300万公斤以上,产值6000万元以上,制种农户年人均增收 3000 元以上。水稻制种产业已成为大竹县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面旗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喂?专家老师,最近一直下雨,我的牧草被水淹了。牛群吃了水泡过的鲜草一直拉稀,这可怎么办啊?”近日,达州市万源市石塘镇瓦子坪村肉牛养殖户陈邦林,拨通了四川肉牛创新团队专家的电话,针对强降雨导致牧草种植地内涝问题展开求助。  同时期,多位肉牛养殖户向该团队反映,受连日来暴雨影响,种植的青贮玉米、甜象草、高丹草等出现大面积被水淹和倒伏现象,收割后的牧草堆积仅2天便出现异味……针对老乡们的种种问题,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展开实地调研。  在陈邦林的近 30 亩牧草种植地,专家发现存在沟渠的深度高低不均和宽度过窄的现象。我省雨季多阵雨,若田间沟渠规划不合理,雨水排出不畅,牧草种植地出现内涝,会导致土壤肥力流失,影响牧草后续生长发育,且导致病虫害增加。牛群食用了水分含量偏高的鲜草后容易引起腹泻,牛只日增重下降,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对此,四川肉牛创新团队为陈邦林开出“处方”:应对牧草种植地进行全面检查,重新修整沟渠,根据地形呈高低走势,保持人正常行走宽度。同时提前采购精料和干草存储,若鲜草供应不及时,可适当提高精料和干草的饲喂量。  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发现养殖户牧草种植地还普遍存在牧草种植过密、牧草收割不及时、牧草保存方法不当等问题,便向养殖户现场讲解了保持牧草种植适当密度可避免连片倒伏的原理,指导养殖户在甜象草、高丹草等生长至60~100厘米高度时立即刈割并进行饲喂,未及时鲜喂的鲜草敞开晾晒,可继续鲜喂或进行青贮保存,避免发霉变味。  专家提醒,牧草收割后,应及时喷洒杀虫药,同时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式下,加强圈舍内外消毒,严格限制外部人员进入。最近,省气象台已多次发布红色、橙色预警,部分地区日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专家提醒广大养殖户朋友,做好防灾预案,最大程度降低灾情造成的损失。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8
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记者 肖林  谢佼)从成都平原沿岷江、梭磨河北上川西北高原,海拔逐渐升高至3300多米,沿途群众种植的各种蔬菜依然是青翠欲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过科技兴农,使高山蔬菜种植区从海拔1000多米上升至海拔3300米,种植面积猛增至28万余亩,年产特色蔬菜73万吨,不但让高原群众吃上了时令蔬菜,更让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途径。8月13日,在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蔬菜大棚里,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苟俊(右一)在给蔬菜种植大户答疑解惑(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海拔2600米,过去主要种植土豆、玉米。如今村民哈尔甲家的10多亩地种上了蔬菜,全村800多亩地有300多亩种上了辣椒、莴笋、豆角、番茄。若尔盖县求吉乡下黄寨村海拔近3000米,藏族群众仁在秀过去从事木材加工,森林禁伐后他尝试栽果树、种蔬菜。“海拔高,种果树没成功,蔬菜试验田也只有几亩地。”仁在秀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他反复钻研,掌握了“穴盘育苗”等农业技术,研发申请了“高原地膜打孔机”专利,率先在当地种上双季蔬菜,带动一大批乡邻种菜。如今仁在秀种了40亩花菜、莲花白、莴笋,去年盈利40万元。海拔3300多米的红原县刷经寺镇加当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梭磨河峡谷间上千亩连片莴笋地蔚为壮观。晨雾还未散去,过了梭磨河上的索桥,在一块不到两亩的莴笋地里,40多人在收割。“以前路不好,遇上堵车菜就烂了,现在有了蓉昌高速,凌晨4点下地收割,上午发运,中午就能把菜运到成都。每亩莴笋产量12000斤,村里乡亲们互相帮忙收割。”种植户陈冲掰断一根莴笋递给记者,“你看,皮薄、肉厚、叶子青,凉拌吃起来嘎嘣脆。”“别说是青菜,我们这原来土豆亩产也只有几百斤。”加当村党支部书记吴先勇说。农业部门先在汶川等低海拔地区试种莴笋,后来种到平均海拔2500米的马尔康,最后把经验复制到刷经寺镇,现在规模上来了,农技人员经常来教村民“提质增效”:禁用高残留农药,施生物有机肥,推广杀虫灯、黏虫板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高山蔬菜生长期长、品质好,且错季上市,10多年前有商贩到低海拔的干热河谷用大米换菜,但当时阿坝州全州蔬菜种植只有几千亩。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苟俊说:“随着交通改善、农技普及,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善,‘净土阿坝’区域品牌下的高山蔬菜越种越高,也越种越好,全州蔬菜产值已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1%。”
新华社 | 分享: 2021-08-17
(记者 史晓露)8月11日,成都天府童村无人农场内,工程师韩伟正忙着调试设备。最近,他们初步研发出一款水果采摘机器人,可在8秒内摘下一个苹果,并能判别出苹果的不同品种和成熟度。“随着农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可极大减轻农民的采收劳动负担。”韩伟说。  成都天府童村无人农场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白沙街道,这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下称“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的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在国内率先集成了多款面向果园生产管理的机器人,包括智能巡田、无人化除草和喷药、水果采摘等。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果园里的“黑科技”。成都天府童村无人农场内,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的智慧果园研发基地。受访者供图智能尖兵多款机器人协同作业  在天府童村无人农场内,几个集装箱搭建的房子引人注目,这便是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的智慧果园研发基地。基地四周是十几亩郁郁葱葱的柑橘林,是科研人员的试验田。  集装箱房屋内,韩伟正和一台水果采摘机器人进行实战演练。机器人大约80厘米高,下半身是一个移动小车,上半身带有一只长长的机械手臂,头部安装了两个摄像头。  “别看它个头不高,功能可不小。”韩伟介绍道,“这两个镜头相当于它的眼睛,可以对水果进行识别和定位。”韩伟拿起一个苹果放到它面前,它呆呆地看了两秒钟后,迅速伸出机械手臂抓住了苹果,然后将果子准确放进篮子里。机械手臂的末端由硅胶制成,可以无损伤地采摘水果。  这种近乎人工的采摘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前期筛选了8000余张不同品种的苹果在不同形态下的图片,让机器进行深度学习。”韩伟说,目前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判别苹果的颜色、大小、成熟度,还能判断果实是否被树枝遮挡,能根据采摘位置规划路径,完成采摘和放篮等任务,采摘的准确率达90%以上。韩伟在调试水果采摘机器人。  采摘机器人还有一个“小伙伴”——运输机器人。“运输机器人是果园里的‘小工兵’,通过我们研发的协作系统,能实现跟随与搬运,它们一个采摘,一个运输,巴适得很。”韩伟说,水果采摘是劳动密集型工作,虽然目前机器人的采摘效率还赶不上人工,但它胜在可以24小时作业,降低劳动成本。  当然,要实现果园无人化生产管理远不止于此。在基地内,语音控制、视觉识别、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派上了用场。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研究团队已研发出无人喷药机器人、无人除草机器人、智能巡田机器人等多款果园作业装备。  无人喷药机器人能利用果园地图辨别病虫害发生的位置,实现“有树才喷、树密多喷、虫害处多喷、掉头处不喷”;无人除草机器人可以根据果园的“杂草分布图”智能规划路径,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定位导航,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实现自主无重复除草,“有点类似于家里的自动扫地机器人。”韩伟介绍,初步估算,这两款机器人一天的植保面积分别可达50亩,是人工的5倍以上。无人喷药机器人。农业大脑天空地一体化搜罗农业情报  要实现果园智能化无人化转型,背后需要一套强大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分析系统。“我们已经在农场内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情智能感知装备。”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史云介绍道,农业的生产决策,有赖于全方位的农情信息,包括果园的土壤状况、气象环境、水肥动态,果树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数据等。  而这些数据,正是借助遥感卫星、无人机、物联网技术、土壤墒情传感器等各类设备获取。果园里安装了6台土壤墒情传感器,可以采集土壤中的温湿度、盐度、水分等数据;通过无人机低空盘旋,可以判读果树的宏观长势,精准采集单株果树的产量、病虫害等信息;奔走于果园间的巡田机器人,则能近距离感知田间的细微变化,捕捉果树的温度、湿度、病虫草害等数据……  “天空地海量数据,就像血液一样汇入超强的智慧农业大脑——田间服务一体机中,再通过边缘计算装置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前端智能决策。”史云介绍,智慧农业大脑完成数据处理后,会生成各种机器人作业处方图,再通过田间服务一体机下发给前端的作业机器人,这样机器人就能自主完成作业。果园里的传感器。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史晓露 摄  未来,田间服务一体机可以与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连接,农民就可以实时收取农情提醒信息,控制智能机器人并观察它们的作业情况。  目前,这些蓝图仍在绘制当中。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研究团队于2019年12月入驻成都,与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单位共同在成都建立研发基地,常驻研发团队成员有10余人,主要围绕果园无人化方向,进行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示范。  “当前几款机器人还在试验阶段,预计最快2年之后才能推向市场。”史云介绍,无人果园还面临技术不成熟、智能机器人购买和维护成本高昂等难题。  “比如智能采摘机器人,我们目前研发了8个月左右,但要在非标准化的果园中使用,难度较大。”韩伟介绍,果实的遮挡、摇动,外形、颜色的变化都会影响采摘效果,而且机器人要自如开行,对果园的行间距要求较高。  四川是水果大省,特别是晚熟柑橘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一。不过,四川的果树普遍种植在丘陵山区,地块小,目前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智能机器人。未来,该研发团队将结合四川的产业实际和地形条件,定制研发果园机器人,满足不同场景的果园需求。“相信通过反复试验和产品迭代,无人果园将不再遥远。”韩伟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实习生 刘嘉丽  高粱红了!在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有机高粱基地,红色的高粱地之间还有片片绿色的大豆在“躲迷藏”,这正是高粱大豆带状套作种植田间景象。8月7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省豆类杂粮资源、植保、机械三岗位专家和合江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实施的高粱大豆带状套作测产验收现场观摩会在上房村举行。测产现场测产现场。受访者供图  专家组介绍,高粱、大豆是泸州酿酒和豆制品加工的主要原料,酒菜结合,需求量巨大;高粱大豆带状套作种植一亩地当两亩地用,且通过大豆固氮,每亩减少氮肥施用量4-6公斤,具有高产出、可持续的突出优势。  在上房村有机高粱基地,与会人员观摩了高粱大豆套作品种筛选、绿色防控技术、套作小型机械收获等配套技术展示,大桥镇副镇长许彪、合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税静分别对当地高粱大豆套作发展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现场介绍。经过实地测产,上房村有机高粱基地的带状套作高粱亩产达 316.6公斤,超过当地净作高粱平均亩产,同时多收一季大豆。  负责项目实施的相关专家还对高粱大豆套作模式下配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技术培训,四川农业大学、省豆类杂粮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卫国教授介绍了高粱大豆套作的田间配置和品种筛选情况,四川农业大学、省豆类杂粮创新团队植保岗位专家尚静副教授介绍了高粱大豆套作模式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要点。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近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2018—2021年对优质小麦培育进行的重大科技攻关取得阶段性突破,4年培育出抗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5个,且区试产量均超对照8%以上,实现了品质、产量和抗性的协同改良。  我省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取得新进展,离不开我省两大育种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的强强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和四川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其中作了哪些努力?又是如何实现我省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再上一个台阶”的?小麦专家在田间开展调查。受访者供图观历史 中筋面粉消费量占75%至85%左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小麦品质提出了多样化需求。”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陈国跃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省消费者主要以中筋面粉制作的面条、馒头、包子等面食为主,其中,中筋面粉消费量占专用面粉消费量的75%至85%左右。因此,培育优质中筋小麦品种、进一步开发以中筋面粉制作的面食,符合四川消费者市场需求。  在消费市场,中筋面粉是“香饽饽”,在实际生产和育种攻关中,表现如何?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所长魏育明介绍道,四川麦区复杂的生态环境及多变的气候条件,导致我省小麦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播种面积锐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川小麦质次价高、商品性不好、没有比较优势,这导致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我省小麦单产和总产稳步提高,与小麦新品种数量上“井喷式”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省优质小麦育种进展并不理想,优质中筋小麦品种数量还偏少,加工品质未同步改善。结合《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四川麦区生态环境及现有小麦品质研究现状,魏育明说,“培育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成为当前我省小麦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谋发展 科企联合助推我省小麦新品种培育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8年。陈国跃向记者介绍,2018年,在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由川农大牵头,联合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启动了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课题)“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  这个专项项目在我省小麦新品种培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蒲宗君表示,课题针对四川麦区复杂的生态地理环境,按照优质中筋种质创新、品质基因挖掘、中筋小麦育种技术组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等科技创新链条要求,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品种培育与示范应用等方面,实施了全产业链优质中筋小麦育种科技攻关工作。  “项目的核心和重点在于突破优质基因挖掘、优异中筋新种质创制和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设计的核心技术,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异新种质,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从而建立四川麦区优质中筋小麦原粮推广和示范基地,提升小麦产量在四川口粮中的贡献率。”蒲宗君进一步介绍道。  通过三年的课题实施,我省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取得阶段性突破。魏育明介绍,课题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鉴定出128份产量、品质、抗病及耐逆的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和遗传解析了12个产量、品质、抗病及耐逆基因位点;创制了13份特异材料;培育了一系列多样化的优质抗病中筋小麦品种。  其中 ,川麦604、川麦1532、川麦 1694、川麦 1648和川麦93等5个小麦新品种达到国家优质中筋小麦标准,产量均超对照8%以上,且兼抗四川麦区最重要的两种病害条锈病和白粉病,实现了品质、产量和抗性的协同改良。魏育明说,这些优质中筋小麦品种,为“川麦完全用川种”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四川小麦种业安全。  除了在“种质芯片”上有所突破,团队通过科企联合,在项目持续推进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推广应用,还制定出2项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和2项企业标准,建设了4个优质中筋小麦示范基地。魏育明介绍说,目前,育成的新品种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3万亩,示范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绵阳市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之一(全国仅3个),如何借力全程机械化制种手段,实现节本又增效?8月3日,绵阳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授粉工作演练在梓潼县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授粉工作,采用六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和人工拉绳授粉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场对比。  中午12时许,烈日当空,在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田里,只见无人机在离穗层1.5米至2米的低空飞行,螺旋桨所产生的风力让稻浪翻涌,父本水稻的花粉粒形成的粉尘被高高扬起,均匀地飘向母本水稻。不到一分钟,一亩田就完成了无人机授粉作业。无人机在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田里作业。绵阳市农科院供图  “现在推广的农用无人机授粉效率,在两个小时内授粉二次到三次,作业面积可以达到50到70亩,而人工拉绳辅助授粉只能完成约5亩。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绵阳市农科院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何勇介绍,无人机辅助授粉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从结实率来看,也明显好于人工拉绳授粉,亩产量提高10%以上。  在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涉及区域包含许州镇、卧龙镇、黎雅镇、宏仁镇等,示范核心面积 800 亩,辐射面积 15000亩。示范区对制种中的育秧、插秧、喷药、授粉、分收、烘干及整田七个作业过程,全程投入机械化技术。  “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年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就在省科技厅立项,通过我们7年的努力,两个核心关键技术环节,机械移栽和机械授粉的技术瓶颈问题全部解决,现在正大面积推广。”何勇说,经对生产成本的测算分析,全程机械化制种每亩成本1715.0元(不含土地流转费),比人工制种每亩节省成本385.0元,节省成本达18.3%。  绵阳市安州区、江油市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市、区),同样通过推广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解决“稳基地、降成本、提效益、抗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制种现代化水平。绵阳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李健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杂交水稻制种核心区,以点带面加快推进,为种业强市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杨都  “这块田是‘王家贡米’一号,那块是‘王家贡米’二号,它们有的早熟,有的晚熟,生育进程不一。”8月10日,在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王家贡米主题公园,水稻专家陈定全像以往一样来到稻田里,这片稻田种植的20亩贡米,即将在9月中下旬收获。  贡米,从字面理解,是以前进贡皇家的专用米,现在的贡米多是米质优秀的地方品种大米。在四川,为了在这些地方优质品种上发掘出更多“蜀中好米”的基因,以广元“王家贡米”为代表的研发团队,正在进行一番探索。高光时刻“贡米”种子上太空  “王家贡米”是什么米?历史传说这样讲述:“王家贡米”原产于广元昭化区王家镇,因其晶莹饱满,口感独特,香气宜人,深受历代皇室贵族的喜爱;后因深受女皇武则天喜爱,特赐名“贡米”,“王家贡米”因此而得名。  时间来到去年夏天,“王家贡米”迎来了另一个高光时刻。2020年5月5日,200克“王家贡米”一号、二号稻米种子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升空。在进行了约三天的太空飞行之旅后,于5月8日随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并在6月6日回到昭化区。  为什么要让贡米种子上太空?烈日下,近70岁的陈定全衣服湿透,但他依旧在田间悉心照料着基地里的20余亩“王家贡米”。他介绍说:“让贡米种子搭载长征五号B火箭升空,是希望通过种子变异,增加‘王家贡米’的抗稻瘟病能力,提高产量。但上过太空的种子能实现何种变异还不确定,我们将继续试种观察,种子需要经过3至5年的种植才能稳定下来。”  在种植基地,陈定全向记者展示了上过太空和未上过太空的“王家贡米”种子,“上了天的种子体积变小了一点,颜色比未上天的深一点,发的芽要长一点。”那么上过太空的“王家贡米”还是“王家贡米”吗?陈定全有自己的理解:只要口感和原来没有差异,还就是“王家贡米”。记者在田间看到,上过太空的两种“王家贡米”长势各不相同,“这是种子间的诱变程度不同导致的,成熟期可能会有半个月的差距。”幕后故事探索儿时的大米味  其实,早在上太空之前,“王家贡米”在四川早已颇有名气。  2015年,“王家贡米”荣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有机转换认证产品,斩获了“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粮油地标品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而每一个荣誉的背后,总会有陈定全这个名字。  今年71岁的陈定全在退休前,是昭化区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主要负责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的高产创建和技术推广。早在陈定全退休前,他就总感觉家乡产的大米与自己儿时记忆中大米的好味道相差了不少,拥有数十年的水稻栽培经验的他,就想做点什么,找回记忆中的味道。然而,经过多年变迁,想找回原来的品质已非常困难。退休后,陈定全用自己的退休金,跑遍了全国10余个省、市水稻育种科研单位。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断学习现代育种技术,收集优质水稻种质资源,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王家贡米”专用品种。  走访两年后,陈定全带回来30多个水稻品种资源。2017年,他成功选育出“王家贡米”一号、二号,这两个品种在外观、香气、食用口感上,越来越接近他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目前,昭化区已有王家、磨滩、文村等15个“王家贡米”基地乡镇,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优质稻谷年产量达2.2万吨,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地方品种需重点攻关产量和面积  不只是“王家贡米”,近年来,四川多地的优质地方水稻品种正在种植技术、品牌打造上不断创新。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得益于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啊喇乡有着“贡米之乡”的美誉。2017年以来,除了种植传统的香米,啊喇乡开始创新采用负离子技术种植水稻,即在稻谷未成熟前,于叶面或者稻粒喷洒硒、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新技术助力下,口感更加软糯香甜。  在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这里的“黄溪贡米”在气候、土质的影响下,早栽晚熟,米质呈透明状,米粒大而细长。2019年10月,“黄溪贡米”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些地方品种,有不少在米质上的确表现不错,但是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多种原因,在推广面积和产量上难以突破。要打造地方品牌,还需要在这些基础研究上多做一些工作。”省农技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周虹告诉记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8月4日,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的杨权,给地里挖姜的工人们商量:“明天还是请大家早上6点钟上班哈,这段时间其它生姜没上市,在我们这里买的人多,只好请大家辛苦点。”  杨权以前在外打工,去年他见新店镇民富村的村民种锅炉姜效益不错,他也回乡种锅炉姜,花了几十万元,买姜种,购设备。因为从来没种过,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几万元。村民抢抓农时采收仔姜  杨权到周边的乐山、云南、陕西等地考察,了解生姜的种植情况和市场行情。他发现,一年到头不是东边有姜卖就是西边有姜卖,就连最冷的季节都有新店的锅炉姜,唯有7、8月天气热的时候没有姜上市。  这个时候气温高的地方成熟时姜容易烂,气温低的地方,姜栽早了姜种容易烂,发芽率低,自己能不能试试在这个时段栽种姜?综合多方信息和多种方式,他选择了种“沟沟姜”,投资20多万元,买来姜种和旋耕机、掏沟机等机具,流转近50亩地种起了“沟沟姜”。  杨权在考察时了解到,生姜是既怕干也怕淹的植物,他事前就将地块掏好围沟、穿沟、厢沟,做到排水畅通。为了让生姜在最佳季节上市,他今年3月就开始耕地、掏沟栽姜、覆上地膜,让生姜及时发芽。为了保持土壤水分,他给每一沟姜都安装了滴灌,既能浇水也不会让土壤板结。“沟沟姜”种植简单,只需旋耕、掏沟、栽种、覆膜,施一次底肥和一次追肥,培两次土,就只等挖姜了。因为所流转的地从来没种过生姜,没有啥病虫害。  杨权的姜上市果然正好是市场空档,锅炉姜卖完了,其他的姜还没长大,所以他的姜不用运出去卖,而且就连当地几家电商都满足不了。他不得不以每天平均100元的工钱,请当地村民起早贪黑帮他挖姜。  从7月下旬开卖,卖到现在才近尾声,平均每斤卖3到5元,每亩姜产量5000到10000斤,按最低收入算,这50亩姜就有上百万元,除去约一半的成本,能净赚50万元。当地几十名村民也靠着他着实挣了一笔劳务费。  杨权决定再流转 50亩地,把规模扩大到100亩左右,争取明年获得更多收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8月3日上午,笔者走进南江县长赤镇文星村欣欣家庭农场,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中,肥硕的鸭子在禾苗间自由穿梭。  农场负责人杨登伟说:“上世纪90年代我在承包的100亩荒山上开垦出新田种植水稻,2019年与南江翡翠米业有限公司合作,每年都种上了优质的翡翠稻谷,同时在秧苗栽插后,按照每亩15只雏鸭的标准向稻田投放小鸭,尝试稻田养鸭模式。”  同行的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刘定远接过话茬说,稻田养鸭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害虫,鸭子在稻田里放养还能疏松土壤,增强水稻分蘖力,同时还能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鸭子虽吃杂草,但不吃水稻叶,每亩稻田养殖15只鸭子既能让鸭子与水稻和平相处,又能实现水稻增产、养鸭增收的双赢。  “自从实行稻田养鸭,不仅稻田里没有使用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而且种植的水稻还达到绿色环保标准,每年的水稻一收获,翡翠米业公司就把稻谷收购走了。”杨登伟说,更让他高兴的是,今年在稻田里养殖的鸭子鸭苗是县农技站在5月中旬免费送来的。“开初那几天,为了保证鸭苗成活率,老刘他们两个专家还住在我家进行技术指导。”  杨登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不算水稻增产带来的收益,按照这种模式养的鸭子2—3个月便可出售,每亩纯利润可增加100元左右;再加上减少农药、除草剂的投入,每亩还可节省四五十元。  南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伍和平介绍:“今年全县在长赤、红光、沙河共发展稻鸭共生基地5000多亩,按照每亩15只雏鸭的养殖标准,共给2600多户发放优质肉鸭鸭苗7.5万多只。根据目前抽查预测,全县农民仅稻田养鸭可增收100万元左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聂海英 特约通讯员 曹雪近日,古蔺县太平镇太平村村民李国华的家庭农场内,李国华正在给大棚里的猪喷洒凉水。一年一度的高温天气没有让李国华感到焦虑,通过气象分析,李国华早早地就做足了准备。李国华(右)介绍喷淋设备。姚茂璇 摄  “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措施,大棚里的生猪就会中暑,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李国华是太平镇太平村的村民,据他介绍,自家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较矮,海拔在500到600米之间。目前虽已立秋,但还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室外的气温能达到40℃,如果没有降温处理,猪场里面的温度可能会比室外的温度更高一些。  有着5年养殖经验的李国华家里养了近400头猪,他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种养殖技术,科学的养殖方法让他在去年光靠卖猪就挣了50万元。高温天气袭来,为了给动物提供清凉的避暑环境,防止它们因高温中暑引发各类疾病,李国华采用多种方式为动物解暑降温。给生猪冲凉。姚茂璇 摄  “我们通过增加房顶的高度,来增大室内的空间,用排风系统增强棚内的空气流动。喷淋系统的水均匀地洒在猪的身上和墙体上,从而降低这个室内的温度,改善猪的生长环境。”笔者发现,大棚内的体感温度比起棚外低了好几摄氏度,棚顶的纳米瓦让阳光照射的强度有了明显的减弱,排风扇持续地工作让大棚内的空气加快流通,喷淋设施不断喷出雾状凉水,小猪们在凉爽的棚内嬉闹玩耍,状态非常不错。  李国华告诉笔者,这段时间,猪场里的降温设施将从中午12点运行到下午5点左右,虽然目前当地高温已经持续了十几天,但对农场里的猪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