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孙韬 记者 李全民)近段时间以来,广元市苍溪县东溪镇党委政府将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大力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工作。活动现场东溪场镇小桥头主干道长约80米宽3.5米,是苍溪县城到高坡镇、黄猫垭镇、石马镇、白山乡等乡镇的必经之路,又处于场镇市场出口处。由于车辆和人员流动量大,小桥头道路狭窄,时常发生道路拥堵。拥堵时,车辆与行人混杂,存在众多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东溪镇纪委开展“大接访”收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向镇党委报告,积极谋划科学解决方案。今年8月,东溪镇多方协调资金95万元,实施了道路改造工程。“镇纪委在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工程实施方式和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在为民办实事中见成效。”据该镇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主干道加宽至7米,并新建东溪市场出入通道40米,彻底解决了小桥头的拥堵状况,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14
(杨仕龙 何虹娇 记者 李全民)“请问产业园土地流转费用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手?罐子嘴山体滑坡什么时候可以清理并保证正常通车?”“村委承诺10月底一定将土地流转费用发放给群众。10天内一定确保罐子嘴道路畅通。”活动现场为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待,10月13日,广元市剑阁县涂山镇第二期“百姓问廉”活动在涂山镇迎新村举行,现场回应群众诉求,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活动现场,气氛紧张热烈,被质询村干部聚精会神,对民意代表提出的8个问题细心地解答,对每一个提出的问题都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获得在场群众的一片掌声。“‘百姓问廉’这个活动搞得好,为我们群众搭建了一个反映诉求、咨询政策、监督干部的平台,也是对我们老百姓参与村里事务管理的一种激励。”活动开展后迎新村村民袁仕汉感慨道。台下,问者不留情面,一个接一个问题犀利而热辣。台上,答者如坐针毡,甚至红脸出汗,但不推诿不回避,就群众提出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干部作风、村务公开、基层治理等8个方面问题照单全收,一一答复,承诺整改措施和时限,并接受群众现场满意度测评。据了解,群众代表对被质询对象答复情况进行现场测评并宣布测评结果。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60%及以上的,表示本次质询通过,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履行承诺,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满意度低于60%的,将由该镇纪委全程跟踪整改过程,并由相关部门启动问责程序。“对于活动中收集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销号清单,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剑阁县纪委监委派出白龙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蒲松要求,对于询评结果,要深入汇总分析,督促相关村社限期整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要求各村“两委”在依法决策、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村务公开等方面加大工作指导、管理、监督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为涂山镇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14
(朱荣杰 记者 王国平 燕巧)青川县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不久前在青川经开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对青川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这是青川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首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这次党代会上,青川县将“工业强县”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抓手。  而在10月8日,青川县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又集中开工。此次规模更大,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61.95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2.7亿元。  青川是广元市面积最大的县,但经济总量却排在最后。到青川任职县委书记的4个月中,龙兆学密集调研,针对青川发展的短板提出发展思路。  “经济总量小,主要是工业比较薄弱。”龙兆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次集中开工,就是要告诉全县的党员干部,新一届县委鲜明旗帜抓工业,这是聚精会神抓项目的一次动员大会、誓师大会。”  龙兆学说:“工业是青川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工业强则青川强,项目兴则青川兴。推进工业强县,实现‘后发赶超’,需要我们以坐不住的紧迫感和等不起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发展。”突出后发优势,实现换道超车  记者:将“工业强县”放在首位,这是青川近年来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原因和底气是什么?  龙兆学:在统筹考虑全县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地域特点、环境容量等实际条件后,青川县委提出“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川经济总量小、增速低。经济总量小,主要是工业比较薄弱。所以我们鲜明地提出,必须大力抓工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在具体的推进中,青川首先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装备制(铸)造、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满园工程”和“拓园工程”。“满园工程”就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拓园工程”就是拓展3000亩工业园区,夯实工业发展的平台。通过这两大工程的实施,力争早日实现工业总产值过两百亿的奋斗目标。  其次,青川的水、电、气、路配套较好,交通便利,公路、铁路、高铁都横穿青川的工业园区。青川资源富集,潜力巨大,硅矿、锰矿、黏土矿、天然沥青矿、花岗石资源储量丰富,过去都是卖初级矿产品原料,如果能够进行精深加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再加上青川在机械制造、铸造、新型材料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就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发挥优势,把工业做大做强。  发展工业肯定不容易,我们不断对全县党员干部讲要“后发赶超”,要敢为人先,敢闯新路,把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后发优势,实现换道超车、提速进位。做强既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  记者:此次党代会提出的“文旅兴县、生态立县”,有何具体路径?  龙兆学:针对文旅经济质效不高的问题,我们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目标。这是青川多年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形势下推动青川高质量发展的再思考、再定位。  青川旅游资源富集,是四川省首批3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唐家河国家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世界动植物的基因库”,是世界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之地,目前正在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建设大唐家河景区。  记者:“产业富民、振兴发展”主要是针对农业、农村来说的,有何发展思路?  龙兆学:农业方面,青川的优势和短板同样明显。优势是,青川茶叶、山珍等农产品品质非常好,短板是量还不够,品牌建设上也有不足。当前,我们正想方设法把短板补齐。  青川的茶叶和山珍久负盛名,拥有黑木耳、青川竹荪、七佛贡茶、唐家河野生蜂蜜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扩量。特别是在茶叶产业上,我们将着力抓好“青川白茶”“七佛贡茶”两大品牌,让“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  另外,我们正在建设一座电商产业园,把以前比较分散的小电商集中到一起,做好物流、仓储、冷储以及包装、加工等公共服务配套,促进青川电商加速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把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回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陈绍海  “我想带动更多群众发展肉牛养殖。”10月11日,在旺苍县龙凤镇龙安村的青山大军养殖家庭农场,农场主赵大军指着牛舍里健壮的肉牛说道。  在从事肉牛养殖前,赵大军在外闯荡20余年。2014年,由于家中母亲多病、子女读书,个人无技术,他被村里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里有丰富的水草资源,肉牛养殖市场前景看好……在各级部门帮扶下,赵大军通过贷款、外借等方式筹集60多万元,买回了12头牛,专心做起了“牛倌”。短短几年间,赵大军不仅偿还了债务,还改善了家人的生活。2017年,赵大军如期摘掉贫困帽。如今,他采用“养殖—收购—销售”一体化模式,实现多方位增收,一年下来有40万元的净利润,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自己富,不算富。赵大军在致富的同时,还惦记着要让山乡发生变化,让乡村美起来,群众生活更加好起来。  “对愿意发展养殖的群众,我愿意搭把手。”赵大军说,近几年,村里的姚宗海、姚海军两家养了两头母牛,他都上门服务,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为他们送青饲料,兔费为牛治病,还为他们提供销售渠道。村民家里无劳动力但有土地的,可通过入股方式加入青山大军家庭农场,或在农场务工;有劳动能力的自己养殖肉牛,赵大军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除了帮助本村村民,赵大军还积极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养牛产业,扩大规模。  普济镇月溪村的杨波,长年外出务工也没挣到啥钱,山区条件差,家庭特别困难,由于资金紧缺,养殖的全是土牛。赵大军将一头价值1.8万元的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赊给他,帮助其发展良种养殖。如今,杨波的旺苍县犇羴鸿运家庭农场已经发展到有120多头母牛。  目前,赵大军的家庭农场已成为省级标准化养牛场,农场存栏肉牛150头,年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带动3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阳雪梅 记者 燕巧)9月22日,苍溪县陵江镇回水社区广场,陵江镇纪委负责人与回水社区100余位村民围坐在广场上,开始了又一次“廉勤坝坝问”。  “‘廉勤坝坝问’上提出的诉求得到了及时解决,我对结果很满意。”在满意度民主测评环节,社区居民李树华在“满意”一栏里,为社区纪委书记阎宗旭画上了钩。  今年7月,在“廉勤坝坝问”上,李树华反映社区场镇环境卫生差。“上学放学期间,车辆拥堵,不仅影响社区居民出行,还影响孩子们安全。”“能不能把乱停乱放车辆拖走?”  李树华的意见,阎宗旭认真记录了下来。“我们会把大家的诉求列入‘廉勤坝坝问’督办台账,督促社区党委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求县纪委监委和镇纪委帮助我们协调解决。”阎宗旭向大家承诺。  问题上报后,苍溪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县环卫局、县公安局等单位收到了县纪委监委下发的《关于解决陵江镇回水社区‘廉勤坝坝问’群众诉求的督办通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落实专人负责每天清运场镇垃圾,增设电子设备,划设临时停车位,加大乱停乱放车辆治理,加大学校周边商贩规范和管理力度,严格实行门前“三包”,强化学生安全教育。随后,阎宗旭督促社区两委增设人力,在赶集日和学生上下学时间段加强文明劝导。一系列举措,让这个民生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今年以来,苍溪县委制定了包含“合力攻坚解决群众诉求”的八条硬措施,“廉勤坝坝问”是内容之一,通过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如今,“廉勤坝坝问”在苍溪县已成常态,有问题上“廉勤坝坝问”成为群众共识。截至目前,苍溪县已累计召开“廉勤坝坝问”60余场次,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个,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问责党员干部29人次。“下一步,将‘廉勤坝坝问’辐射至全县所有村社,让更多群众参与监督。”苍溪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军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辉 朱映江)金秋时节,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三公村的软籽石榴基地进入采摘旺季,当地在积极对接市场的同时,通过举办软籽石榴产品推介品鉴活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活动现场  “今年石榴园区初挂果,预计产量将达到30多万斤,目前已卖出近20万斤,全年产值将突破300万元。”石榴大丰收让广元市龙脉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春华满面笑容,该石榴园一方面通过采摘吸引游客,同时还通过电商把石榴销往了全国各地。  三公村软籽石榴基地位于平均海拔450米的嘉陵江畔,日照充足,土壤松软肥沃。2017年,在返乡创业人员刘春华的带领下,当地发展了软籽石榴近2000亩,今年软籽石榴初挂果就喜获丰收。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9月28日,当地举办了2021年农民丰收节暨软籽石榴产品推介品鉴会,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昭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水果经销商等进行了现场品鉴,并与合作社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和石榴销售协议。  “虎跳镇的软籽石榴,果面光洁、糖度适宜,果重达到500克以上 ,这个品质达到了石榴特级果的标准 。”四川农业大学讲师张慧芬表示。  近年来,虎跳镇精心谋划,科学布局,重点围绕石榴、黄桃、冬枣等小水果产业发力,着力壮大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小水果产业面积近10000亩,预计未来五年,全镇的特色小水果产值将超1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尹海波 记者 刘佳)“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和孙女今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10月9日,说起前些天通过“一卡通”取到第一笔低保款,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光辉村村民刘福青激动不已。  因独子遇车祸去世,儿媳改嫁,67岁的刘福青只能与7岁的孙女生活在一起,这让原本条件不错的家庭摇摇欲坠。  了解到刘福青家的情况后,该乡党委政府及时将其纳入监测对象,落实该村党支部书记为其监测联系人,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将祖孙二人纳入低保,并为其孙女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同时,乡、村两级还对他们进行了临时救助和捐助……立体化动态监测全面排查一户不落  今年以来,广元市乡村振兴系统已构建起市抽查审核、县比对审定、乡镇核查确认、村摸排评议的“四级”工作体系,市、县、乡、村、行业部门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  市乡村振兴局扶贫移民和信息中心主任张绪鑫介绍说:“全市除乡村日常摸排上报以外,我们还建立起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推送、媒体关联监测等立体化的动态监测机制,有效预防了工作的死角和盲点,为精准跟进落实帮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年1月至8月,全市乡村振兴系统组织1.8万名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对10.7万户脱贫户和所有非贫困户的家庭收支、“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情况开展常态化摸排,发现易返贫户420户。  “每月我都会和专干、组长进行集中排查,再加上村组干部和网格员的日常摸排,并将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所以对每家每户的情况,我们也就非常清楚了。”谈到村上如何识别监测对象,昭化区射箭镇晒金村第一书记白南刚一语道出了监测工作的关键。全方位落实帮扶分层分类制定措施  朝天区朝天镇监测户马玉全患鼻咽癌,父母均年近70,女儿刚成年,儿子读初一,家庭重担落在了他妻子郑永学肩上。  针对马玉全家的情况,朝天镇落实监测联系人,对其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账,并为他办了特殊门诊,对他儿子落实义务教育生活补贴,一家6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帮助其发展了长短结合的种养产业……  “真心感谢党委政府,虽然现在很困难,但我们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有全方位的帮扶,郑永学对生活充满信心,“一定会把家庭照顾好,让娃娃多读点书,将来回报社会。”  按“缺啥补啥”原则,广元市建立完善了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三大基金”,明确由县区统筹落实乡村干部作为监测联系人,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县区乡村振兴局会同乡镇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统筹产业、就业、医疗等帮扶政策,整合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防止返贫专项基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用于监测对象帮扶……  据悉,针对排查出来的易返贫致贫户,全市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1513条,综合运用产业扶持、就业促进等措施,确保对每个监测对象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2条以上。全过程跟踪销号常态走访定期回访  “家里还有啥问题需要村上、乡上帮助解决的没有?”9月26日,旺苍县燕子乡干部吴筱和村干部李发义又一次对该乡监测户进行回访。  对该乡的 9 户监测户,吴筱和同事每月要跟踪回访,“既要察看前期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又要看家中现状,这样才便于我们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乡、村对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情况开展常态化走访、跟踪监测、进行动态更新,县区乡建立定期研判工作机制,坚持每月调度监测工作,市乡村振兴部门定期不定期通过工作调度、随机抽查、督查暗访方式了解措施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乡村振兴部门对去年已销号的2038户易返贫致贫户进行全覆盖回访,市乡村振兴部门抽查31户已销号监测对象,销号对象无一出现新的返贫风险。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城表示:“我们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实行定期督查、动态暗访、季度研判、年度评价,严防出现一例责任性返贫致贫现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2
(阳雪梅 记者 燕巧)9月22日,苍溪县陵江镇回水社区广场,陵江镇纪委负责人与回水社区100余位村民围坐在广场上,开始了又一次“廉勤坝坝问”。  “‘廉勤坝坝问’上提出的诉求得到了及时解决,我对结果很满意。”在满意度民主测评环节,社区居民李树华在“满意”一栏里,为社区纪委书记阎宗旭画上了钩。  今年7月,在“廉勤坝坝问”上,李树华反映社区场镇环境卫生差。“上学放学期间,车辆拥堵,不仅影响社区居民出行,还影响孩子们安全。”“能不能把乱停乱放车辆拖走?”  李树华的意见,阎宗旭认真记录了下来。“我们会把大家诉求列入‘廉勤坝坝问’督办台账,督促社区党委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求县纪委监委和镇纪委帮助我们协调解决。”阎宗旭向大家承诺。  问题经上报后,苍溪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县环卫局、县公安局等单位收到了县纪委监委下发的《关于解决陵江镇回水社区‘廉勤坝坝问’群众诉求的督办通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落实专人负责每天清运场镇垃圾,增设电子设备,划设临时停车位,加大乱停乱放车辆治理,加大学校周边商贩规范和管理力度,严格实行门前“三包”,强化学生安全教育。随后,阎宗旭督促社区两委增设人力,在赶集日和学生上下学时间段加强文明劝导。一系列举措,让这个民生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今年以来,苍溪县委制定了包含“合力攻坚解决群众诉求”的八条硬措施,“廉勤坝坝问”是内容之一,通过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如今,“廉勤坝坝问”在苍溪县已成常态,有问题上“廉勤坝坝问”成为群众共识。截至目前,苍溪县已累计召开“廉勤坝坝问”60余场次,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个,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问责党员干部29人次。“下一步,将‘廉勤坝坝问’辐射至全县所有村社,让更多群众参与监督。”苍溪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军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09
(记者 燕巧)“我们的奖补资金已经全部到账,主要用于村民服务提升技能培训。”9月27日,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农旅文示范园,罗圈岩村党支部书记何思勇说。  近日,广元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务工农民暨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决定认定37个园区为广元市务工农民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并给予每个园区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朝天区沙河镇农旅文产业示范园是首批评定的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之一。  “10万元奖补来得很及时。”何思勇说,罗圈岩村以前是深度贫困村,通过脱贫攻坚,当地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民宿,建起农旅文旅游景区,辐射带动村民就近转移就业150余人,实现人均年收入增长2万元以上。  2019年,罗圈岩村岭上荷塘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群体也越来越不一样,急需对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提升服务质量。  用好10万元奖补资金,罗圈岩村邀请专业人士组织村民学习花式面点、特色酸菜鸡、结合当地山羊养殖学习烤全羊等特色课程,截至目前,已经培训70多人次。  “我们计划再整合一部分资金,修建荷塘到安置点的栈道。”何思勇介绍,目前罗圈岩村的岭上荷塘到安置点的路主要走公路。“体验感也不好。我们计划把栈道从现在的600多米延长到1公里,提升游客体验。”  “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比如粮油、蔬菜、小水果、核桃、道地中药材规模200亩以上,示范园区要带动新业态发展,园区有科技服务,并吸纳本地返乡务工农民入园务工率达80%以上。”广元市务工农民暨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朝天区曾家镇毛坝村一组的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也是首批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康养谷在2019年6月正式营业,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休闲度假区解决就业人员26人。生态康养谷组织当地村民107户成立了布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进行中草药种植,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每年提供600余人次就业。  “被评为首批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很受鼓舞,目前打算再投资建二期项目。”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负责人刘兴东说。  “我们希望被认定的首批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能用好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服务,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招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广元市务工农民暨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区每年将优选5个乡镇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园纳入市级示范园创建,继续给予奖励。  近年来,广元市坚持把返乡下乡创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广元市返乡下乡创业累计5.15万人,创办企业2.54万个,带动就业12.41万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09
(唐福升 周俊)近日,家住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一组的村民孙荣思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来到村东头的黄茶产业园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现在是茶叶秋管时节,他每天要为茶苗剪枝、疏沟、施农家肥。通过精心管护,孙荣思一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多元。  近年来,旺苍县按照“集中突破、壮大规模、提升品质、促进融合”的要求,突出抓好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优质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切实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1+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道路。资料图片: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  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培明介绍,育苗基地是村里的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给三合村带来可观的效益,“我们不仅能从中选取优质茶苗种植,还能向外输出我们的茶苗,从而产销一体化发展。”  好山好水育佳茗,茶韵茶香聚浓情。育苗基地只是当地壮大茶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三合村的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不仅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当地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凡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以三合村为中心,形成了米仓山茶业主题公园、茶叶采摘观光体验园等一批茶产业景区,小小的茶叶不仅绿了乡村,更富了百姓。  在东河镇南凤村,当地巧借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东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第三方业主对农业园区的土地进行承包,鼓励引导农户开办特色农家乐,让园区变为景区,拉长“农业+”产业链。南凤村党支部书记李昶宏说,下一步将持续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现在我们村的冻库已经投入使用,使蓝莓猕猴桃这些特色水果可以卖向更远的地方。”  旺苍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不断开创旺苍“三农”工作新局面。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09
(杨文波 高雁 记者 李全民)“这个水底下有很多石籽,磕得脚痛,但是有乐趣,相当于按摩啦。”游客黄笠源提着手里装鱼的袋子挥了挥。国庆期间,剑阁县王河镇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圆柏树抓鱼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大家在这里比拼捉鱼技巧,争当“捕鱼达人”,玩得非常开心。活动现场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抓鱼比赛正式开始,近百名参赛选手争先恐后涌入池塘,开始“浑水摸鱼”,顿时搅得池塘里一片沸腾。有的选手衣服已经湿透,有的身上沾满了泥,但是他们的脸上仍然挂着灿烂的笑容。蹲着身子寻找鱼的踪迹,相互配合着将鱼儿赶至角落,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岸上的游客也看得过瘾,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觉得他们的战斗力太弱了,我因为手受伤了没法下去,要不然冠军肯定属于我了。”游客郑仕元笑着说。经过40分钟的人鱼大战,参赛选手们抱着战利品上岸,虽然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但丰收的喜获始终挂在脸上。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可以将捉到的鱼免费带回家,和家人共享比赛成果。 “通过文化节平台,推荐我镇特色的农业产品,进一步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为广大百姓创业增收提供优质平台。”剑阁县王河镇镇长杨雪表示。剑阁县王河镇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天文学家黄裳的故里。近年来,该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及文化资源,不断挖掘乡旅文化,引导和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打造文旅融合亮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08
(黄家阳 苟小华 记者 李全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段时间以来,青川县审计局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结合青溪镇魏坝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确立“五持续”帮扶重点工作。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将已脱贫的76户建卡贫困户和部分边缘户划分安排到局机关每位干部人头上,继续实行结对帮扶,建立动态监测分类帮扶机制,实施跟踪服务管理,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持续夯实稳定增收基础,长短结合,短期内依托石材产业园增加务工收入,长期则是在抓好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骨干产业巩固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广平高速建成通车的契机,深度思考谋划文旅兴村产业,积极融入大唐家河、青川至平武旅游带格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部分通社、通院落道路硬化,彻底解决部分边远农户因季节性饮水困难问题。持续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协助桑叶产业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搞好营销,逐步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建强村级党组织,指导帮扶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三农”工作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30
(黄琼 青婧 记者 李全民)9月28日至9月30日,余杭—苍溪东西部协作苍溪农特产品展销会在余杭区举行。来自苍溪的红心猕猴桃和猕猴桃系列饮品、雪梨膏、大米、挂面、菜籽油、川明参、魔芋凉皮等20余种产品进入余杭区政府机关大院,深受当地干部职工和其他消费者的青睐,仅第一天上午,展销产品就一抢而空。展销会现场本次展销会由苍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和余杭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联合组织筹办的,目的在于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拓宽苍溪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推进“苍品入杭”,打造消费帮扶“金名片”,余杭区和苍溪县两地政府和部门单位积极对接沟通,全方位搭建购销平台,开通“绿色通道”,让苍溪农特产品由大山直达余杭市民餐桌。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阆苍南协同发展,此次展销会还邀请了阆中市、南部县两地的部分商家和产品参展,共同将三地的优质产品推进浙江市场,实现共赢发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30
(韩刚 记者 李全民)自广元市苍溪县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开展以来,运山镇推行“围炉夜话”群众工作法,紧盯“时宜适际”,根据当季农忙空闲,以“坝坝会”的形式拉开运山镇“围炉夜话”丰收篇序幕。今年9月运山水果销售接近尾声,“脆红李、翠冠梨、猕猴桃、麻苹果、苍溪雪梨”均卖出了好价格。以此为契机,运山镇党委班子以“驻村就包村”的方式深入到农户开展“围炉夜话盘中餐”清算,以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收入清盘,今年赚了多少钱?由种植大户梳理各自今年的收入引出话题,镇包村领导与驻村干部根据实际梳理出各村的水果种植种类、数量、产量,结合各村总体数据进行算账,哪种水果价格高,哪种水果销量好,哪种水果产量高,综合分析总结,全盘清算,给群众分析出增收路子。思路复盘,今年走了哪些路?邀请各村驻村农技员,统筹分析全镇种植产量大户先进种植经验,以图片、视频现场教学的方式分析传授种植、保产经验。邀请镇上致富带头人讲解水果保存方法,买家反馈水果质量问题和水果需求,以“两头”通风的方式指导群众提高水果种植管护水平,明晰保存手段,传授售卖经验,分析邮寄、直播带货、朋友宣传哪种方式价格高销量大,扩宽销售渠道。开源拼盘,明年想了什么法?由各村支部书记牵头,以分析图举例子的方式将明年的发展规划为群众做一个分析,讲清楚讲明白明年准备做什么,明年能取得什么成绩,根据今年的收入分析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入手,经过培训有什么新路子做个讲解,再征求群众意见全面完善修改村级产业发展规划,为全村共同发展提供方向,通过完善讲解让群众感受到真真实实的心中有数、底气十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文/图  9月24日,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连续多日的秋雨,气温骤降,让整个山区更显宁静。  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这里是全省有名的高山露地蔬菜产区。这几天,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顾不上连绵的秋雨,正忙着收获地里最后几茬辣椒。今年,他的辣椒采收要持续到10月。  但是在往年,这个季节的田里早就没有了辣椒,连叶子都剩不了多少。变化,来自于去年在曾家山成立的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广元市当地的蔬菜专家,给蔡万平和周围的种植户们引进了优质的辣椒新品种。“只是换了一个新品种,就多收几批辣椒,多赚几次钱。”这样的改变,让蔡万平很欣喜。曾家山高山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看效益两项技术让量价双双提升  “蔡万平姓蔡,会种菜,更会卖菜。”这是周围的朋友对这个蔬菜种植大户的一致评价。2018年,蔡万平从一名菜贩转行专门种起了蔬菜,以种植辣椒为主。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蔬菜销售从业经验的种植户,他对辣椒的品相要求严格。“品质好的菜椒,要条形好,光泽度高,色泽一致,个头均匀饱满。”但是,按照当地多年的传统种植办法,蔡万平的200多亩菜椒和散户们品相、产量相差不大,难以卖出高价。  问题还是出在技术上。2020年8月,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落户两河口镇,这是全省第一个高山蔬菜专家大院。在专家的帮助下,蔡万平的蔬菜有了一套全新的种植管理技术。苗明军(左一)为种植户讲解辣椒种植技术。 受访者供图  “你看这个辣椒,它的蒂部是平整的,而不是凹陷的,下雨天这样的辣椒蒂部不会积水,不易发生腐烂,外观商品性极好。”9月25日,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四川蔬菜创新团队高山蔬菜岗位专家苗明军博士再次来到蔡万平的地里,调查辣椒生长后期的田间表现,这个新品种正是由他引进。  很快,种植新品种让蔡万平看到了转机,亩产均达到7000斤,比当地传统栽植每亩增产2000斤左右。“条形、光泽度等外观也比普通农户好不少,价格也能高出1-2角钱。”蔡万平说。  不仅如此,在苗明军及团队的帮助下,蔡万平还用上了一种高科技的覆膜,“这是一种深沟高厢覆膜技术,用的是双色打孔膜,除了实现防草避蚜外,薄膜出厂时就对一亩地辣椒定值株数及密度进行了规定,合理的定值密度保障辣椒的产量、品质达到最佳状态。”苗明军告诉记者。曾家山菜椒核心产区。谋未来一套模式让成果快速转化  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这只是专家大院入驻后的第一场改变,更多的规划正在谋篇布局中。  去年,一片120亩的山地蔬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在两河口镇落成,这里种植了辣椒、甘蓝、西葫芦等多种蔬菜。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蔬菜都试种了多个品种,苗明军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试验出在曾家山气候、土壤等条件下最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配套最实用的技术,进而依靠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把品种和技术推广到曾家山的蔬菜种植户。  “在曾家山,我们正在完善‘专家大院+农业推广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基地+农户’的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苗明军告诉记者,通过这个模式,可以将最新的品种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到生产中,提升专家大院在当地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  菜椒,就是曾家山高山蔬菜在这个模式下最先产生效益的典型。针对曾家山的菜椒产业,苗明军和专家团队建立了一套涵盖4个环节和6项技术的种植标准。“围绕品种、育苗、大田管理、采收4个环节,探索新品种引选快速评价、方块肥团育苗、深沟高厢覆膜、有机无机高效配施、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采收及运输6项技术。”苗明军说,“现在,曾家山菜椒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优质商品率提升了15%。”曾家山新引进的南瓜新品种。  曾家山发展高山蔬菜已经持续了30多年。在两河口镇人大主席韩堂明看来,科技支撑下,近年来两河口镇蔬菜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高山蔬菜之乡”的招牌更加响亮。“以前,菜农们种植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低,价格不稳定。现在,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老百姓愿意种菜的越来越多,种得好的越来越多。”  通过这套模式,专家大院在朝天区引进了辣椒、甘蓝、茄子、番茄、西葫芦、无蔓小南瓜、无筋豆等70多个蔬菜新品种,已经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23个,规模化推广新品种13个,累计辐射推广5000余亩。“今后,专家大院将继续调整曾家山高山蔬菜的品种结构,研发配套的绿色增效关键技术,围绕产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规划解决方案。”苗明军告诉记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陈绍海 文/图  木瓜村,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山区天星镇,因村里盛产木瓜而得名,是旺苍县最偏远的乡村之一,村小里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今年之前,李德清是木瓜村小唯一的教师,从1984年到2021年,李德清在木瓜村小坚守了38年。  在李德清的培育下,常住人口不到1400人的木瓜村有100多人考上大学,其中还有2名学生分别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多名学生如今也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敲响上课的钟声。心疼山村孩子,主动当了代课教师  近日,笔者从旺苍县城出发,一路沿着东河溯流而上,从路边的小路上山。翻过一座高山,沿途公路一边峭壁,一边悬崖,海拔从600多米爬升到1400多米,用了2个小时才到木瓜村小。  一张乒乓球桌,两个篮球架,走进木瓜村小,操场上的体育设施一览无余。因为只有一、二年级两个班级,篮球架用的时候不多,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更喜欢在楼梯间里做手工。  木瓜小学已经三年没招生,现在学校只有一、二两个年级14个学生。3年前,木瓜村小最后一次招生,孩子们读了两个学前班,现在刚刚步入一年级。读完二年级后,他们需要到十几公里外的天星镇中心小学就读,开启住校生活。  李德清教一年级的5个孩子,隔壁教室刘红梅教二年级的9个孩子。刘红梅是木瓜村人,也是李德清曾经的学生,今年到木瓜村小任代课教师。在这之前,李德清一个人在木瓜村小,一个人同时教两个班级。  “以前一堂课40分钟,要分为两段。”李德清说,前20分钟给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后20分钟又走到隔壁给另一个班级上课,前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做作业。每节课都在两个年级之间来回授课。  李德清是木瓜村的第二个高中生。1981年他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后,被选进村委会班子。3年后,木瓜村小学几位教师离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李德清和家人商议放弃村委会的工作,去村小当代课教师。  “我们这个地方太偏远了,小时候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看着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做这个决定就是不想让这种情况重演,希望木瓜村有一个稳定的老师,木瓜村的孩子有好的教育。”  刚入职时,木瓜村还是一个相对“繁华”的村庄,村小学生有近200人,教师有6名。但由于生活清贫、条件艰苦,一些教师相继离职。后来,因为集中办学政策,木瓜村小学只保留了一、二年级。  代课教师生活清贫,每个月工资只有25元。直到2000年,在从业16年后,参加省广播教育学习获得大专文凭的李德清,成为一名正式教师。2014年,李德清的最后一名同事退休,木瓜小学只留下了李德清一个人,带两个班级。给学生上课。中午做饭下午煮蛋,给学生增加营养  二楼的第一个房间是儿童之家,进门是三张餐桌,旁边有一些玩具,下午课间,3个孩子在楼上玩滑滑梯。  这是孩子们的活动室,也是吃午餐的地方。旁边就是学校的厨房,也是李德清的厨房。案板上还留着没用完的卷心菜,电磁炉、电饭煲、消毒柜等厨具一应俱全。  因为路途蜿蜒,木瓜村的孩子们上课都要走很远的路。在现在的14个孩子中,二年级马庭宇是家最远的孩子,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上学。  学生回家太远,中午李德清就做饭和孩子一起吃。2014年,木瓜小学只剩李德清一名老师后,看着带干粮吃的孩子面黄肌瘦,李德清给妻子商量,一起给孩子做饭。3年后,妻子去旺苍县城帮女儿带孩子,做饭的任务就落在了李德清身上。  除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营养配餐,李德清自己还种一些蔬菜。操场旁边,就是李德清种的黄瓜、豆角,操场前有一棵核桃树。核桃刚刚成熟,李德清和学生一起打完核桃晒在了二楼。  跟其他学校上午发营养餐不同,每天下午3点,李德清开始煮鸡蛋,给学生分发营养餐。“下午时间长,孩子们放学后还要走路,下午吃点东西,走路回家才有劲。”培养学生好习惯,把基础打稳  38年,李德清在木瓜村小教了20多个班级500多名学生,有100多人后来考上大学,其中还有2名学生分别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多名学生如今也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木瓜村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从业38年,李德清先后被评为广元市首届最美乡村教师、四川省师德楷模、全国模范教师等。  “学生虽然少,教师只有我一个,但坚持一定要给学生把基础打稳,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李德清介绍,他给学生每门课程制定了一个平均分目标,如果低于平均分,就一对一加强辅导,将不足补起来。近年来,在天星镇的4个班级排名中,李德清所教的木瓜小学一直在同年级中位居前两名,经常拿第一名。  除了教书育人,李德清还尽自己能力帮助困难学生。木瓜村里有两兄弟,父母去世了,孩子祖父母年过七旬且多病。10多年前,李德清把自己仅有的2600元钱送到了孩子祖父手中,并长期帮助他们。现在十年过去了,老大已经大学毕业,老二刚刚上大学。  今年58岁的李德清,还有两年就退休。问及退休计划,李德清说还要再干几年。“村里学生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有孩子愿意在这里读,我就要留在这里。如果我走了,这个学校也没了。”  “在学校,我陪伴了孩子们,孩子们也陪伴了我。”妻子去县城后,李德清就一直住在学校。他说,每天放学后,楼上楼下就是自己一个人,只有孤独和无聊。所以,放学后他更期待第二天早上学生们来到学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克 李霞“太感谢了,这才几天时间,你们就把蜂蜜帮我们卖出去了,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安心收割谷子了!”9月26日,从驻村工作队员手里接过用蜂蜜换来的钱,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村民贾成珍笑得合不拢嘴。  9月以来,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驻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部分村民家中有大量蜂蜜滞销。月坝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出产的蜂蜜绿色健康、味道纯正,大部分村民家里都养殖了蜜蜂,蜂蜜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之一。由于缺少稳定的销售途径和包装运作,今年月坝村的蜂蜜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丰产却不能丰收,村民很着急,如何将蜂蜜卖出去成了驻村工作队员心里最紧迫的“头等大事”。  为着力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即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驻村工作队召开专题会,为解决村民蜂蜜滞销问题出谋划策。驻村工作队包装蜂蜜  接下来,驻村工作队对月坝村的养蜂户进行了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了各户村民的蜂蜜产量和销售需求。同时,工作队员纷纷变身“销售员”,除了向单位职工和亲戚朋友积极推销滞销的蜂蜜外,还将蜜蜂的养殖情况、蜂蜜实物包装照片发至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网络平台,短短一周时间,便帮村民预售出蜂蜜150余斤。  销路问题解决之后,工作队员又成了“快递员”。大家自费购买上百个空罐子,每天早出晚归,到村民家里帮忙检查成色、提取蜂蜜、装瓶打包,自掏腰包补贴运费,近处的将蜂蜜订单送货上门,远处的通过快递送达,短短两天时间,便将村民滞销的蜂蜜全部卖出。蜂蜜卖出去后,工作队第一时间逐户将钱送到村民手中,看见他们满意的笑容,队员们也感到格外踏实。  自驻月坝村以来,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队始终踏踏实实为村民服务,积极帮助村民解决烦心事。接下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为月坝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30
(冉金鹭 记者李全民)“鸡场疾病防治是养鸡工作中的重点,首先要订立具体的卫生防疫实施细则。”“鸡的免疫分为群体免疫法和个体免疫,雏鸡注射弱毒苗可使用5号或6号针头,注射器械、接种部位应严格消毒,否则易引起化脓性感染……”近日,在朝天区大滩镇凤凰村,朝天区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专家们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养殖户开展土鸡生态养殖专项技能培训,为他们送上了一份“科技大餐”。培训会现场“此次培训内容主要为鸡场选址、孵化技术、雏鸡育雏、生态放养、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培训会上,专家们语言通俗易懂,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土鸡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广大农户养殖效益,促进基层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前自己没技术,养鸡成活率不高,通过参加养殖培训,我们养的土鸡成活率高,长得快。”“用科学技术散养出来的土鸡鸡肉紧实,根本都不愁卖,比种地强太多了,而且一年可以多批次养殖。”与专家“亲密接触”,听科技志愿者传授种养专业技术,增强了养殖户致富的信心。“让广大农民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实现富裕富足。”“百年再出发 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据了解,自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以来,朝天区科协深入各乡镇村社开展以“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乡村,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主题的送科技培训进乡村活动,围绕核桃综合管护、食用菌栽培、蚕桑管护、生猪、土鸡养殖、蔬菜种植等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激发科学种养内生动力,熟练掌握种养殖技术。同时,还开展“科普直达惠及民生,为建设现代化新朝天助力”的线上科普知识宣传,在“爱朝天”和“微朝天”开辟了“科普朝天”专栏,大力推送“天府科技云”网络平台注册使用及各类科普知识,实现精准科普服务直达,进一步提升广大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截止目前,朝天区共开展科技科普培训60余场次,培训农民达2300余人次,咨询50余人次,线上科普知识宣传推送4期次。整个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29
(冉金鹭 刘旭 记者 侯东 文/图)秋蚕结茧忙,丰收味正浓。9月27日,广元朝天区水磨沟镇菜坝河村蚕桑产业示范园的蚕房内暖意融融,示范园现场负责人徐曾保正细心地查看蚕房内的情况。“今年管理桑园150多亩,养了120张蚕,蚕茧产量达4500公斤。这几天接连下雨,气温有点低,蚕房里面正在烤火升温。”今年50岁的徐曾保,主要负责蚕房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拥有20多年养蚕经验的他,说起养蚕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产业园全年可养蚕六批次,现在养的是第五季蚕,今年良好的气候,加之养蚕技术的提高,蚕茧质量好、成色白、颗粒大,前四季卖出的鲜茧收入达22万元。蚕茧喜获丰收看着蚕床上白白的蚕茧,徐曾保一脸喜悦。“蚕茧今年价格能卖到47元/公斤,与去年比较,今年蚕茧产量也翻了一番,预计全年收入可达25万左右。到2023年,我们种植的桑叶达到盛产期,预计全年养蚕量可达600张以上,产茧2万余公斤,实现产值近百万元。”据了解,朝天区水磨沟镇从2018年开始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引进优质合作社——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和撂荒土地,规模化种植桑树。今年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了生产作业道、小蚕共育室等基础设施,随着蚕桑产业示范园的不断壮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蚕桑产业已经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进行运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朝天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欧昌均介绍,通过栽桑养蚕,菜坝河村蚕桑产业示范园常年能够解决50-60人的用工、年人均增收达5000元,同时帮助集体经济组织增收3万元。“破茧成蝶”的蚕桑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干劲也越来越足。“蚕桑产业是我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覆盖全区8镇 20个村1万余户,现有桑园3万亩,年养蚕2万张,产茧1.5万担,产业农户户均蚕桑收入3370元。”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蚕桑产业“桑、蚕、茧、丝”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下一步,朝天区将充分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完善基地配套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使蚕桑产业成为广大蚕农的主要增收渠道,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9-29
(昭振宣)今年以来,广元市昭化区紧盯东西部协作目标任务、聚焦工作重点、抓住关键节点,创新“三大机制”,有序有力推进东西部协作“百日攻坚”行动。截至8月底,全区2021年度11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已全面开工,开工率达100%,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62%,已累计拨付项目资金2040万元,资金拨付率达52.3%。构建目标责任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出台攻坚方案。印发《广元市昭化区2021年东西部协作“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工作重点,按照责任分工,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任务进度要求,促使“百日攻坚”行动落实落地。  完善责任机制。构建“1+1+ 23+12”的东西部协作工作责任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昭化区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委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23个区级部门和12个镇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力统筹、协调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的落实,检查、督办东西部协作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  严格督查考核。区委、区政府将东西部协作工作纳入各镇党委政府和区级责任单位年度绩效考评,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责任措施不落实、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成效不明显、弄虚作假等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同时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年度考核不得评先评优。实行联动会商机制推进项目高效实施  上下联动,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通过层级调度、上下联动、观摩考评等方式,自上而下搭建从区委、区政府到项目工组的信息反馈渠道,分类、分层、分时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流程管理,凝聚抓项目建设的工作合力,确保项目建设如期、按量、高质推进。  部门会商,确保问题有效解决。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联席会议,项目实施单位、12个镇集体会商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个研究落实具体措施,成立项目专班,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高质高效推进。  严格督办,确保项目加快建设。实行东西部协作项目建设定期督办和通报,每周通报一次和每半月现场督办一次项目实施及资金拨付进度,促使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加快项目的建设。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提高项目资金绩效  保障项目资金的使用。广元市昭化区将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纳入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简化资金拨付流程,促使资金限时直达,避免出现让项目等资金的现象。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各协作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方案实施,不调整变更,不超标准、超预算或负债建设。抓好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公示,建好项目资金台账,严格资金支付“负面清单”管理,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完善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构建落实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项目的实施,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采取就近务工、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了与协作项目的利益联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带动2300人增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