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新闻网消息 “请戴好口罩,排好队,扫描二维码测量体温后,进入茶叶交易市场。” 2月28日清晨6点半,洪雅县中山茶市正式开市。当日一大早,中山镇机关干部便来到茶叶市场,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严格落实防疫政策,查验茶商、茶农佩戴口罩、健康码情况,并逐一进行体温测量;同时,采用人员引导、值守以及“小微天网”监控等方式,严格维护现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有序进行。走进该茶叶市场,只见茶农将制好的茶叶摆放在各个摊位上,茶商则通过观色、闻香、品味等方式来辨别茶叶品质。“听镇上通知说今天中山茶叶市场开市,我一大早就拿了茶叶来卖。”止戈镇茶农祝久容告诉笔者。由于她的茶叶品质上好,一会儿的功夫就以480元1斤的价格成交。“我今天主要是先来看下价格,行情好的话,准备回去加大生产。”中山镇茶农谢泽民说道。“洪雅的茶叶品质很好,这次茶市开市,我准备多待些日子,把洪雅的好茶多带点回去。”为了遵循防疫要求、抢抓春茶行情,江浙茶商潘先生提早了半个多月便来到洪雅。与潘先生一起来洪的外商还有不少,他们一到洪雅,便按照严格的防疫措施进行了隔离。据悉,洪雅县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政策,并制定了《疫情期间外来茶商及茶工管控方案》,对外来茶商进行实名制登记造册并建立微信群,落实专人做好健康监测、日常服务和监管工作等。同时,为保障春茶质量,该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茶园春季低温情况。中山镇便是其中的典型。“近年来,中山镇都会结合天气信息通过微信、康养洪雅APP等,提前发布茶园春季防寒防冻应对措施;多年来,县农业农村局也常常下乡培训指导,现在茶农能采取措施有效防治茶叶低温冻害。”中山镇茶业协会副会长成国枢告诉笔者,今年春节期间持续低温、雨水充沛,近日天气回暖,茶叶更是长势喜人,品质、价格较上年均有提高;就鲜叶价格来看,更是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三分之一的价格。“快点回来讨茶来卖哟,今年鲜叶都110多一斤了。”受益于今年茶叶价格的上涨,止戈镇茶农纷纷呼朋唤友一起采摘鲜叶。不少制茶工坊趁着此次茶市开市,严把品质关,加大生产力度。据悉,洪雅县12个镇均产茶,有万亩以上茶乡10个,茶园总面积达30万亩,鲜叶年产量14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截至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茶基地面积超过10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茶面积2.03万亩,获欧盟、日本等有机茶认证面积1200亩。同时,洪雅茶叶加工水平一流,保证了将优质鲜叶原料转化为优质茶产品,洪雅茶不仅受到专家学者、茶商的一致好评,还多次在国内各种展会荣获金奖。近年来,洪雅县茶产业发展围绕“洪雅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坚持以四川省“精制川茶”为引领,按照眉山市“一杯茶”总体部署,紧扣“做强一区、做精两山、做特三片”战略布局,筹谋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市场体系。2021年,成功培育了茶叶新品种“天府5号”、“天府6号”,确定和发布了区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新发展有机认证示范基地1千多亩,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称号。 (供稿:洪雅县委宣传部 余静) 查看更多
(周俊 康勇 记者 李全民)2月28日,记者从2022年春茶生产暨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大会战”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随着气温回升,预计下周该县茶园将陆续进入大规模采摘生产黄金期,预计2022年春茶产量将要突破5000吨。今年,该县农业农村局、县茶办将积极指导各产茶乡镇,及时掌握春茶萌芽情况,宣传动员和组织茶叶企业、茶农进行科学防疫和春茶生产,结合本地实际,对春茶生产进行安排部署。积极组织茶农(业主)按照技术规范科学管理茶园,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茶叶企业鲜叶收购资金短缺、生产用工、用电用气等实际问题。抓紧督促各茶叶生产企业扎实开展设备检修、消毒消杀、员工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组织茶叶企业和茶农通过就近采摘、分散作业等方式应采尽采、应收尽收,坚决杜绝只采黄茶不采绿茶,切实保障茶农效益。“茶叶产品品质很大程度取决于鲜叶质量,今年旺苍春茶生产将切实提升鲜叶采摘、加工质量和标准。”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制定完善鲜叶采摘质量标准,组建技术巡回指导组,做好面上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提前公告鲜叶收购标准和价格,督促各茶叶企业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共同维护春茶鲜叶收购市场秩序。据介绍,该县还将持续加大园区路网、水网、田网、电网、信息网“五网”基础配套建设。狠抓幼龄茶园补植和成龄茶园管护,按照生态、绿色、有机要求,持续加强肥水管理、病虫防治、茶园修剪等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米仓山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推广“茶沼畜”循环模式,严格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确保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3.7万亩,其中黄茶达4.1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省级茶叶种业园区,种植资源圃茶叶种类达330余种。2021年全县茶叶产量达7525吨、综合产值达38.3亿元,茶农人均年收入超过9000元。 查看更多
(记者 邓婧 实习记者 周滎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早春三月,北纬31°,海拔1200米的青城山头,葱茏翠绿,云雾缭绕。成片的“野放茶”趁着春意肆意生长、吐露新芽。今年,这种荒芜在山区多年的原始“野放茶”,也将实现自己的生态价值转化,走上品牌之路。昨日,循着初春的茶叶香气,记者走进都江堰市茶溪谷现代农业园区,探访坊间相传已久的“野放茶”,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正在这里延伸开来。“野放茶”,也称为荒野茶,顾名思义就是被弃养十年以上、疏于管理的荒野茶树定位主打生态、有机牌 推向年轻消费群体“野放茶”,也称为荒野茶,顾名思义就是被弃养十年以上、疏于管理的荒野茶树。2.05万亩“野放茶”是都江堰的一项重要生态资源,分布在低山区,海拔在1200米以下,主要集中在龙池镇和青城山镇,以老川茶为主,部分为古树群。在探访它们之前,记者第一站来到了“都江堰茶叶”地标品牌的形象体验店——都江堰灌城联合茶叶品牌展示中心。采访当天,正好是中心成立一周年日子。货架上,茶产品琳琅满目,白茶、黑茶、红茶应有尽有,“‘公式茶’系列已经历两次推新,今年‘公式茶’3.0即将上市。”都江堰市茶叶协会会长周佳玉介绍道。何为公式茶?“公式,拆开来看是大山的意思,意味着大山深处的茶叶。”周佳玉解释说,作为都江堰茶叶公众品牌,公式茶主打生态、有机牌,这也正是基于成规模的“野放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基础,充分考量后对全市茶叶产业作出的定位。“过去一年,为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公司在各高校、中央商务区等周边布点销售,把‘都江堰茶叶’生态品牌推向年轻消费群体,实现年营业收入约700万元,目前成都有1500多个网点。”登上青城山,记者看到一片荒芜的茶树林,当地人介绍,这片以前是个茶园,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当地人搬迁、单位搬离等原因,茶园逐渐荒废,形成了一片小规模的“野放茶”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都江堰全域分布有约2.05万亩规模的“野放茶”,占到全市茶叶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青城山头成片的“野放茶”路径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促进生态产品增值“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如今,都江堰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精神,正在试探一条新路,荒芜了多年的“野放茶”即将迎来春天。“根据‘野放茶’分布的现实情况,我们将小农户作为茶产业发展的共同体,委托茶农管理‘野放茶’资源,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共管共赢机制,打造利益共享链。茶农只需投入部分劳力就能获得茶园管理收益、鲜叶销售收益、二次分利收益。”周佳玉介绍,即将进入春茶采摘期,今年已带动茶农新开发利用“野放茶”1300余亩,预计春茶采摘期可助力茶农新增收入300余万元,初步让茶农享受到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带来的收益。同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都江堰通过成立产业联合体,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次将“野放茶”纳入品牌规划。“2020年9月,我们促成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成立了‘四川都江堰灌城联合茶业有限公司’,实施‘都江堰茶叶’地标规划编制、产品开发、产业融合、品牌培育等工作,将各类生态产品纳入品牌范围,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生态产品溢价。”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产业联合体已依托“野放茶”研发出了“白背龙芽”等主打茶品,下一步还将推动全市“野放茶”资源利用面积达80%以上。探索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加速产品价值转化阳光透过云层倾洒在谷间,呈阶梯式分布的茶树从上至下延伸至谷底,形成波澜起伏的层层碧波,在茶溪谷园区里,观光茶山、茶文化馆、智慧农业、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分布其间,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康体养生、森林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除开鲜有人知的“野放茶”,都江堰茶产业已经实现规模化、园区化,并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一三互动。“今年茶叶的开采期比去年要晚些,等到了3月中旬,这里就热闹了。”走进园区,都江堰市茶溪谷总经理王小琴一边安排茶叶质量检测数据收集分析工作,一边告诉记者。茶溪谷位于都江堰市蒲阳镇鹿池社区,占地1200亩,是一个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在14年前,眼前这片人人向往的茶海青山,还是一片几乎“无人问津”的荒山。从“荒山”到青山,茶溪谷如何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都江堰给出的答案是: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通过统筹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今年,茶溪谷还打算与四川省茶研所加强合作,引进更具有观光价值的彩色茶叶品种,丰富都江堰的茶叶种植资源。共建川西名茶指导站,为都江堰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查看更多
(周俊 康勇 记者 侯东)2月28日,记者从旺苍县2022年春茶生产暨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大会战”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该县茶园将陆续进入大规模采摘和生产“黄金期”,预计2022年春茶产量将突破5000吨,实现毛茶产值25亿元以上。资料图片当前,该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产业技术研究所积极组织本土专家和技术人员结合气候条件,深入茶园一线及时掌握春茶萌芽情况,精准研判开采时间,分批分层开展采摘及加工技术培训。各产茶乡镇广泛宣传、发动组织茶叶企业、茶农进行科学春茶生产,及时协调解决茶叶企业鲜叶收购资金短缺、生产用工、用电用气等实际问题。督促生产企业扎实开展设备检修、资金筹备、员工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茶叶企业和茶农通过就近采摘、分散作业等方式应采尽采、应收尽收,坚决杜绝只采高价黄茶不采低价绿茶行为,切实保障茶农效益。“茶叶产品品质很大程度取决于鲜叶质量,今年旺苍春茶生产将切实提升鲜叶采摘标准、加工质量。”旺苍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将完善鲜叶采摘质量标准,组建技术巡回指导组,做好面上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提前公告鲜叶收购标准和价格,督促各茶叶企业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共同维护春茶鲜叶收购市场秩序。同时,着力巩固提升园区路网、水网、田网、电网、信息网“五网”基础设施配套,还将持续壮大产业基地规模,坚持栽管并重的原则,新发展黄茶1万亩、绿茶3000亩。狠抓幼龄茶园补植和成龄茶园管护力度,加强幼龄茶园肥水管理、病虫防治、茶园修剪等工作,高标准管护茶园23.7万亩。高规格举办第十二届米仓山采茶节、中国·旺苍第二届茶产业博览会和乌鲁木齐米仓山茶推介会等茶事活动。截至目前,该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3.7万亩,其中黄茶达4.1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省级茶叶种业园区。仅去年,全县茶叶产量就达7525吨、综合产值达38.3亿元,茶农人均年收入超过9000元。 查看更多
2022天府龙芽LOGO全球设计大赛开启,推出最高10万元设计大奖阳春三月,虎年春节的喜庆尚未散去,川南茶叶产区采下今年第一缕清香。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产茶大省四川,用一系列举措描绘虎虎生威的新画卷:2021年,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又一个产值上千亿元的“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川茶省级大区域公用品牌“天府龙芽”强势崛起,推动川茶踏上驰名全国、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今年3月2日,“天府龙芽”面向全球启动“2022天府龙芽LOGO全球设计大赛”,推出最高10万元设计大奖。  美学升级,“新装”上阵。虎年伊始,川茶展现了“起步就冲刺,开局要争先”的决心。□苏乔思品质川茶“新装”开启新篇章“天府龙芽”此次进行美学升级,源自新的发展定位。  四川是茶叶大省,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上中游名优绿茶和出口茶优势产区,也是人工种茶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21年,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四川茶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川茶已成为四川呈给世界、世界认识四川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产业发展离不开品牌“领航”。2014年2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明确了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首先是着力培育产业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  同年,四川省121家茶企成立了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抱团打造川茶大区域品牌。2016年5月,在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暨天府龙芽茶文化节上,“天府龙芽”作为川茶大区域品牌正式向全球发布;2018年7月,“天府龙芽”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并在2020年底授权50家重点龙头企业使用,开启了品质川茶、品牌川茶的共创、共享、共赢之路。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广天府龙芽等特色品牌。在此背景下,“2022天府龙芽LOGO全球设计大赛”将评选出“天府龙芽”新标识,着力传递独特的品牌主张和文化底蕴,扩大品牌影响力,表现川茶文化之“特”与品质之“特”。美学升级最佳设计将获10万元大奖  据了解,“2022天府龙芽LOGO全球设计大赛”,以“天府龙芽 美学升级”为主题,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主办,比赛分为征集、评审初选、网络投票、专家决赛评选、获奖公布5个阶段。  比赛设置一等奖1名,颁发奖金(含劳动成果补偿费)10万元(含税);晋级奖10名,颁发奖金(含劳动成果补偿费)8000元(含税)。除了10万元大奖,参赛选手将获得与全球顶尖设计师同台竞技的机会,优秀作品也将成为“天府龙芽”走向世界的崭新表达。  3月2日至4月2日,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专业设计师、艺术院校师生、设计爱好者等个人或机构参赛。各选手以天府龙芽茶的文化背景为创作源点,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具有创意、设计感的天府龙芽品牌LOGO,体现品牌文化底蕴和川茶大区域品牌的引领性和公共性,形式不限,重在创意。  此外,设计方案要简洁明朗、时尚大气,同时主题鲜明、寓意丰富、标识性强,便于放大缩小,适用于整体形象组合及多种应用,如产品包装、建筑外观、展会展览、路牌标识、宣传资料、数字媒体等其他衍生产品。  同时,标识要具有延展性、可变性、可塑性、可能性和可创性,具有演绎成动态、立体、渐变、交互、材质、视觉、色彩、数字化变换等多元的可能。  本次大赛报名邮箱为562632590@qq.com,意向报名者可发送电子邮件至报名邮箱进行报名,主办方收到报名信息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回复报名结果,并附上详细的参赛资料(品牌资料、参赛细则、注意事项等),报名者需在仔细阅读品牌资料、参赛细则等参赛资料后,进行天府龙芽标识设计创作。如有疑问,欢迎来电或微信咨询缪女士(13688025964,微信同号)。  评奖声明:10个入围作品若经专家评审出“一等奖”,则其余9个入围作品被自动视为“晋级奖”;若10个入围作品中未评选出“一等奖”,则全部被视为“晋级奖”。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 罗沾  “全国茶叶基地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全省茶业十强县”……熠熠生辉的荣誉背后,是高县近年来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高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主动融入四川茶业发展“两区两带”和宜宾“5+2”产业布局,推动茶产业提质发展。茶园改造 茶业增色  2021年12月下旬,高县可久镇进步村60亩老茶园品种改良,18万株奶白茶茶苗在该村“安家落户”。  在高县,和可久镇进步村一样进行茶园“低改高”的,还有4个镇的19个村。去年,高县支持相对连片区域的茶园标准化建设,共新(改)建茶园1万亩,全县茶叶良种化率达98%。  近年来,高县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引进乌牛早、名选131、福选9号等优良茶叶品种,大力改造低产茶园提升茶叶质量,向老茶园要“新效益”;围绕“基地、园区、品牌、市场”,把茶叶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现代茶业,已建成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引领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大对8个产茶镇的资金投入,新建茶叶标准化基地。  2021年,高县33万亩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二)共产干茶2.88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3亿元,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科技支撑 茶农增收  “是茶叶让我过上了好日子。”说起种茶,高县落润镇新寨村茶农黄明琼感慨万千,“科学种茶就是不一样,有了‘茶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我的茶叶年年丰收。”黄明琼原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家依靠发展茶产业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在该县,像黄明琼这样的茶农举不胜举。她口中所说的“茶老师”,指的是县、镇茶技人员和当地种茶“土专家”。  近年来,高县茶技部门连年组织技术力量,多形式加强茶产业的科技支撑,提升茶叶种植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各产茶镇茶技人员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等载体,及时发布茶叶品种、种植、管理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分赴各村、组,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切实为茶农做好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提高茶农种茶、管茶、采茶的科技含量,确保茶农茶园有茶采、采好茶,赶早上市卖好价,最大程度减少茶农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有了科技“撑腰”,山坡上的“绿叶子”变成茶农手中的“金票子”。2021年,该县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2万元,茶产业带动5万余人巩固脱贫成果。政策支持 茶企增效  新春伊始,茶吐新绿,高县茶农、茶企纷纷准备生产。  “我们通过多方筹措备足了现金,确保茶农卖了茶叶就能拿到钱……”近日,在该县来复镇大屋村,正在生产车间查看生产设备检修情况的四川早白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勋说,政策支持破解了公司不少“难题”,公司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2000万元的现金储备,确保收茶“不打白条”。目前,他们已基本做好了开工生产的各项准备,并积极对接了销售市场,早茶开采后,公司就开足马力生产,力争实现生产、销售“开门红”。  早白尖集团是高县龙头茶企之一。近年来,该县已培育茶叶加工企业10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6个,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全县茶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茶农持续稳定增收、茶企持续增效的多赢格局。2021年,《高县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政策》印发, 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给予完备的政策支撑,不断提升高县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下一步,高县将把已开市的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业综合交易市场,进一步培养壮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2022年茶叶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以上。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许杨 记者 张立峰  春天的第一份礼物,是“睡醒”的茶树。当前,四川早茶已悄然上市,其中较早的要属泸州市纳溪区的纳溪特早茶。此时此刻,纳溪特早茶核心区——护国镇梅岭村的茶农们正盯着天气预报,随时准备采茶;茶企老板们也盯着天气预报,随时准备抢货;爱喝茶的客户们则忙着打电话咨询,准备享受这个春天的第一杯茶香。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茶园。茶园 茶农采茶忙不停  纳溪特早茶核心区,在该区护国镇的梅岭村。2月18日,记者前往梅岭村,汽车盘旋而上,“中国特早茶之乡”“北纬28度,全球最早茶香”“十万亩特早茶核心基地”等一块块大字招牌立在绿色的茶园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几天因为下雨,4组村民吴洋清总算是好好休息了下。据他回忆,正月初三他就开始采茶,从早上5点钟天微微亮就起床采茶,要一直采到下午5点,特别累。  驱使吴洋清起早采茶的是让人激动不已的鲜叶价格。“今年我家的乌牛早单芽价格在130元/斤,而去年每斤只有八九十元 ,涨幅50%。”吴洋清告诉记者,按照他的计划,一天至少要采7斤以上,每斤卖130元,一天就是近一千元的收入,累积10天就是一万元的收入。  “除了乌牛早,平阳特早、福选9号等品种的鲜叶价格涨幅均超过了50%。”梅岭村村支书朱春告诉记者,梅岭村种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目前梅岭全村有5万多亩茶园,村里2488户11326人,人人种茶,都靠茶叶增收致富了。  “这温度一旦上升到14℃、15℃,茶芽就会萌发,茶树那是一天一个样。”朱春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气温还比较合适,这些天气温降低了许多,还下雨,茶芽停止萌发,也就没了货,最终导致鲜叶价格上涨。  目前,梅岭村已经采了5万斤鲜叶,按单芽130元/斤的价格计算,全村已经累计销售鲜叶650万元,户均收入接近3000元 。“鲜叶价格上涨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缺货,更多的还得益于纳溪特早茶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消费者的认可。”朱春说。茶农在茶园采茶。茶企 客户电话接不赢  “喂,出来了,出来了,年前就出来了。咋可能是大棚,山上哪来的大棚哦?都是最新鲜的鲜叶。”2月18日,四川凤岭茶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电话声嘈杂,公司总经理周世庆的电话更是响个不停。“爱喝茶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了解你的茶什么时候出来:有时候是春节前两天,有时候是春节后几天,反正就是不停地问。”周世庆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十天,公司就已经开始收茶制茶,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收购了1万多斤鲜叶,制作出了2000多斤干茶,全部销售一空。  周世庆的凤岭茶业公司就在梅岭村茶园核心区。作为核心区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收的鲜叶覆盖村里7000亩茶园。“纳溪特早茶生产企业主要有7家,我们是其中之一。”周世庆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气温虽然低,茶芽萌发速度慢了,但整个开采时间延长了,茶芽慢慢生长,品质很好,很多客户都反映今年的早茶口感特别好。  离开凤岭茶业公司,记者驱车前往另一家茶企——荣龙金针特早茶业有限公司的厂房看到,工人们正在给小袋成品茶装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对包装进行了专版个性化设计,一个茶盒的订制价格超过了100元,看上去比过去更加上档次。  2月18日,记者从纳溪区农业农村局茶叶站了解到,纳溪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2.28万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实现77亿元。全区现有名优茶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2万余吨,机械化加工率99%以上。 查看更多
(张超 周文凯 记者 薛维睿)2月26日,雅安市名山区世界茶都交易市场内,2022年蒙顶山茶区第一背篓茶正式上市。在活动现场,名山区推介了茶产业,相关茶企代表发布蒙顶山茶主打品牌,2022年蒙顶山茶京东春茶购物节等茶事活动也同步启动。2月26日,蒙顶山下的世界茶都交易市场,茶师在现场制茶。  在春茶拍卖环节,最受追捧的绿茶品种蒙顶甘露和黄芽,以高价成交。“蒙顶甘露是今年主推的茶叶品类。”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江介绍,甘露是蒙顶山贡茶的主要代表性产品,采摘早春一芽一叶初展原料,经过摊晾和“三炒三揉”制作而成,茶叶色泽嫩绿、油润,闻之清香、入口甘甜。品新茶。 黄刚 摄(视觉四川)  此前一天,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开园仪式也在名山举行。名山将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作为突破“蒙顶山茶”品牌价值“天花板”的重要方式,把蒙顶山海拔800米以上区域划定为核心区茶园,通过推动该区域茶园基地生态有效管理、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蒙顶山茶的品牌价值及品牌影响力。 查看更多
(汪菲 记者 王晋朝)“干毛茶最低要450元一斤。”2月18日早上7点,峨眉山市双福镇大西南茶叶市场,小河村茶农郭德清带去的干毛茶,吸引了不少询价的客商。双福大西南茶叶市场是四川三大茶叶交易市场之一,连日来,市场内的干毛茶日交易量超过5000公斤,吸引了安徽、浙江、山东等地的数百名客商。  “今年春茶采摘比往年早了近半月,2月7日基本开园采摘。”大西南茶叶协会执行会长徐建军说,这段时间卖的是乐山特有的特早茶“峨眉问春”,其他品种将在3月初大规模上市。  近年来,乐山市以峨眉山—夹江、犍为—沐川—马边两带为重点,持续壮大“峨眉山茶”产业集群,持续做响“峨眉山茶”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农户加入茶产业。以小河村为例,村里有680多位村民,人均两亩茶园,每亩可采摘独芽30公斤左右。  随着品牌名气提升,加之茶叶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今年乐山特早春茶十分“俏市”。目前,乐山春茶的独芽(鲜叶)最高交易价达到了每公斤240元,均价达到每公斤200元,较去年上涨约30%;干毛茶最高交易价达到每公斤1400元,均价达每公斤900元,较去年上涨约30%,仍供不应求。徐建军说,预计2月底到3月底,双福大西南茶叶市场将迎来高峰期,“茶叶日交易额最高可能达两亿元。” 查看更多
四川新闻网消息 春节前后,峨眉山市雨水不断,降温明显。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经过一个寒冬休眠并得到雨水滋润的茶树重新焕发生机,不经意间,很多茶树枝头上都冒出了翠绿的芽尖,全市23万亩茶叶陆续进入采摘期,广大茶农纷纷抢抓春茶价优时机,及时采摘以供应市场。2月18日,在双福镇三江村四组,成片茶树绵延山岭,惹绿了山头。早熟品种“早川茶”“福选9号茶”等饱满茶芽探出枝头,茶农们穿梭在茶园里,十指翻飞,娴熟地将鲜嫩茶芽采入竹篓。三江村四组村民江瑞良说:“今年这个早川茶采摘得比较早,现在茶叶价格还比较高,大概就是80至100元钱左右。自己家茶叶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今年只种了一亩左右。”江瑞良介绍,他除采自己家的茶叶外,还到其他茶农家采茶,每天有150元的收入,他的主要收入就是茶叶和务工收入,每年春季大约可以挣到3万元左右。茶产业是三江村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茶园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近年来,该村突出以茶产业为主导,坚持生态理念引导、科学方法种植,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新路。目前茶叶已全面进入采摘期,村两委除了动员农户抢抓农时采摘销售外,也积极打开了茶叶销售渠道。三江村支书周艳表示,该村对原来种植的老川茶进行了改良,引进了问春、早川茶、奶白、黄金茶等诸多新品种。同时组织村里面的技术小组和农技巡回小组,为村民讲解茶叶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全村所有茶叶的品质得到大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双福是峨眉山市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乐山茶叶的主产区、全国茶产业绿色生态茶区。目前,峨眉山市有茶园面积23万亩,覆盖全市12个乡镇,78个村,5.28万农户。拥有竹叶青、峨眉雪芽、仙芝竹尖等20多个知名品牌,逐渐形成了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一体化链条,目前,峨眉山市已成为四川茶业十强县、千亿川茶核心区,2021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40亿元。(供稿:峨眉山市委宣传部) 查看更多
(罗俊涵 彭川 记者 常坚)近日,四川(丹棱)中高端绿茶出口中亚发车仪式在眉山市丹棱县举行。340吨绿茶将分批次从丹棱县运往成都市青白江,再从这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搭乘中亚专列发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标志着我省实现中高端茶叶规模化直接出口零的突破。供货商殷尚勤说,丹棱高山绿茶的品质过硬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据他回忆,从2019年开始,乌方先后三次试采购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丹棱中高端茶叶带回本国市场销售,受到本国群众喜爱。终于,2021年双方一举签订340吨大单。丹棱绿茶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后,销售方贴上代表高端品质的“S210”标签进入当地各大商超。为什么是丹棱实现了全省中高端茶叶规模化直接出口零突破?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刚告诉记者,这并不是偶然,丹棱除了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温适宜、海拔600-1000米富含氧份、油砂土透气性好酸碱性适中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外,更是得益于对茶叶品质的精准把控、对高端茶叶的品牌塑造。记者了解到,目前,丹棱已建成中高端绿茶种植基地5万亩,其中茶叶出口备案基地1100亩,实现年产值近3.2亿元。丹棱标准化种植茶园基地强研究、重技术丹棱茶叶品质有保障“控碳是今后种茶的大方向,我们应该以有机茶的标准种更高端的茶叶!”2月10日,在丹棱县张场镇三合村海拔800米的茶园中,当天气温只有6℃,即便如此,年近花甲的农技专家陈天礼,依然穿梭在茶园中给当地茶农讲解他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解答了如何在种茶过程中控碳的问题,并端起带来的有机肥样本做示范。在丹棱,还有许多像陈天礼这样的茶叶种植技术专家,他们立足丹棱实际、潜心研究技术、制定种植标准、推广绿色种植,帮助丹棱茶叶实现质的飞跃。记者了解到,当前,丹棱通过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创新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种养循环覆盖面达90%以上。全县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土壤、水体相关指标均达到生态县环境标准,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创造良好条件。另外,在高效种植方面,丹棱县通过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茶树良种化,开展种植机械化试点,推广茶园机剪、机修、机耕、机防“四机”配套集成技术,提高茶园种植机械化率。坚持培优育新,储备老川茶、老鹰茶等本土优良茶树品种,引进紫嫣茶、龙井越黄茶、特早奶白茶等7个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目前,全县建成茶叶新品种种植基地1000亩,选育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名山131等优势品种3个。同时,为打造标杆,丹棱县出台《丹棱县县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认定扶持办法》,规划建成覆盖岐山村、廖店村、三合村等6个村4万亩的丹棱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示范引领,带动全县5万亩高山茶叶稳步发展。丹棱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中高端绿茶发车育品牌、强宣传丹棱茶叶品效有突破“两年前,我发了一批自己公司创立的“素翁”牌茶叶到一个大超市,一年下来营业额几千块,去结账还各种程序要走,不但卖不动还很麻烦。”即便是殷尚勤这样的丹棱茶叶种植、加工大户都表示,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如接代加工省心。“没有精力和实力创建品牌、维护品牌,是摆在每个私营企业面前的最大困境。”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一个叫得出口、拿得出手的丹棱茶叶品牌势在必行,而丹棱县党委、政府已经从三个方面开始着力丹棱茶品牌的创建、推广工作。在品牌认证方面,丹棱县依托川茶文化,强化地域品牌包装,扶持优质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销售龙头企业做强品牌。申请注册“素翁”“丹峨仙”等茶叶商标16个,其中,“素翁”硒茶获有机食品认证、荣登第六届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四川老峨山茶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自带茶纸杯—“素翁纸杯茶”获得专利认证,并荣获2020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银奖。在做亮品牌宣传方面,丹棱县连续2年举办茶文化节,邀请专家、商家和媒体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推广丹棱茶文化和茶产品,提升丹棱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以茶续缘”,积极组织参加西博会、糖酒会等会节展销活动,与川茶集团等大型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省首个中高端绿茶批量出口订单就在此背景下诞生。在做严品牌保护方面,丹棱县通过建立物联网管理、数据采集、基础数据管理、一张图管理“四大系统”,构建“村自检、镇速测、县定量”三级联动监测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管理精细化、销售精准化。严格落实“四挂钩”“红黑榜”制度,引导茶业生产主体入驻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严格遵守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2021年,全县茶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合格率达100%。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跃先 杨桃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2月20日,以“早安中国,茶香世界”为主题的四川第九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在泸州市纳溪区正式启幕。开采活动周是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由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泸州市政府主办,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和泸州市纳溪区政府承办。启动仪式  开幕式上,发布了“玉笋、玉芽、玉针”三款“纳溪特早茶”团体标准;举行了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为泸州市纳溪区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顾问、“纳溪红”红茶开发项目框架合作和纳溪特早茶精加工智能生产项目框架合作等项目签约协议。开幕式现场还设置了品茶区域,向嘉宾展示历史悠久的纳溪特早茶文化。同时,通过云端网络同步直播“云上采茶周”活动,近距离展示采茶姑娘“分区选茶、轻拨茶鳞、提采芽尖、竹篮分装”等采茶过程,让观众能“云体验”纳溪特早茶开采过程。 查看更多
(周光虎 记者 李全民)每年3月是青川县茶叶集中采摘期。为进一步加强茶园管护,提升茶叶产量,2月16日,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将2022年“白叶一号”暨绿茶基地春季管护现场会搬到了茶叶基地,邀请茶叶专家,通过“田间会议”的方式,为全县18个茶叶重点乡镇负责人,茶叶种植户和茶园管护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茶叶专家现场指导白茶管护今年,由安吉县2018年捐赠、首批落户青川的1517亩白茶已进入初产期。为了做好采摘准备,青川县在关庄镇固井村“白叶一号”种植基地召开现场培训会,邀请到四川省茶叶研究所专家和青川本土专家,通过边讲解培训、边示范操作的方式,分别从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和鲜叶采摘等方面,详细为白茶种植乡镇相关负责人、“白叶一号”茶园承包主体以及茶园管护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为接下来白茶的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绿茶管护培训现场在蒿溪回族乡地坪村茶叶种植基地,专家们还就幼龄茶园、成龄茶园的春季管护技术进行讲解培训和现场指导,当天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广茶集团加工厂和杭广茶叶综合体建设项目。青川县委副书记张晓军表示,此次召开“白叶一号”暨绿茶基地春季管护现场会,就是要让全县的茶叶企业和茶叶种植户懂技术、明标准、有信心,在实践中掌握茶叶种植的技术经验,在探讨交流中提升茶产品的品质,提升茶业一二三产业能力,把全县茶产业推向更高台阶。地坪村茶产业园据了解,青川全县共种植茶叶27.4万亩,其中白茶5000余亩,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将达到10000吨以上,受捐的1517亩白茶将实现鲜叶产量7000斤以上。青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德军表示,接下来青川将强化政策引导,强化督促指导,强化目标考核,根据全县制定的茶叶种植和管护标准以及茶叶培训指导相关要求,对各乡镇、茶叶种植户和管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严格考核,确保全县茶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2月5日,今年首列四川茶叶出口中亚专列从成都出发,前往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2月15日,50个集装箱、1235吨川茶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继去年4月9日、11月22日之后,这已经是川茶出口中亚的第3趟火车专列了。  川茶出口的背后是谁在推动?川茶出口是否顺利?2月14日,记者专访了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茶叶专委会主任方义开及部分会员单位负责人。  2020年11月24日,以提升四川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在成都成立。联盟200家单位、企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2021年7月9日,一个更细分的专委会成立了,这便是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茶叶专委会,来自成都、自贡、绵阳、乐山、宜宾和南充的十二家出口茶企负责人终于坐到了一起。方义开告诉记者,专委会的作用就是将大家的声音集中起来,以便争取政府部门更多支持。  连着两年,3趟火车专列,川茶出口看似量大,但依旧痛点突出、短板明显。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当前四川茶叶出口量只占到全省出口量的不到2个百分点。“和电子产品、机械材料等非农出口产品相比,这点茶叶出口量太少了。”专委会副主任,宜宾市龙芽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傅砚告诉记者,从经济价值角度看,川茶并不值钱。“比如一个电子芯片就价值上千元,可一斤茶叶才值多少钱,无论从对外出口贸易量还是贸易额来看,川茶都要被各种‘对手’完爆。”傅砚说。  川茶不但无法和非农出口产品 PK,连自身出口“队伍”档次都较低。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这3趟火车专列所运载的川茶,以四川夏秋茶等中低端茶叶为主,价格便宜,暂时瞄准的是国外大众消费市场。正是因为川茶弱,才需要政府扶持。“茶叶是山区农业重要农产品,茶叶的收入占到茶农全部收入的90%以上。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成都海关是高度重视川茶出口的。”专委会副主任,百岳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静伟告诉记者,要不是省政府联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就没有今天的专港专列。  “统一川茶出口标准,是专委会的头等大事。”方义开告诉记者,“和其他产品一样,国外成品茶都有着十分成熟的标准,都有着各自的牌号,不同牌号的茶叶有着自己的口感、成分和消费群体。所以要像烟酒一样,把出口川茶做到工业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和内销茶不一样,内销茶要讲究地方特色,而出口茶则是要讲究标准。”方义开说。  同时,统一出口茶标准,还能避免茶企内卷。“过去,我们的川茶出口企业单兵作战,自身提供的产品标准不一致,加之企业间恶性竞争,低价竞争,价格走低,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最终把市场做死。”在傅砚看来,标准统一了,价格才会稳定,价格稳定了质量才能保证,质量保证了最终才能保证贸易量和利润,让企业有钱可赚。  统一川茶出口标准,乐山已经行动。方义开告诉记者,乐山市茶企想要出口茶叶就必须按照乐山市政府制定的出口标准来进行生产。“出口茶越标准越好,对国外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来说,越标准的茶越能被接受,从而提高对产品的消费忠诚度。”方义开说。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早春时节,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茶园里,人头攒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茶上市季,而放眼全川,从泸州、宜宾到雅安、广元,新茶都将陆续上市……  2月15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我省茶园总面积达598万亩,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自此,川茶成为继川猪、川粮油、川菜、川果、川牛羊之后,又一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的“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2014年以来,我省持续推动川茶精制化,2020年,《川茶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出炉,明确到2022年,川茶综合产值过1000亿元。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标志着川茶提前一年达成发展目标。  “千亿”目标如何达成?记者了解到,去年川茶产业发展立足高质量发展,在绿色高效技术推广、主体培育、加工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和融合发展上亮点纷呈。  在技术推广方面,我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产业强镇、绿色高质高效及四川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良种化、数字化。全省改造低产低效茶园面积22.27万亩,全省茶园绿色防控面积、茶叶抽检合格率、茶园良种率和机采率均创历史新高,全省出口茶叶备案基地达45个。  在主体培育方面,我省坚持扶优扶强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高山绿茶、出口绿茶、茉莉花茶三大加工集群代表性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提升。去年,全省销售额5百万元以上的茶企达785家,省级茶叶专业合作社1613家,30亩以上家庭农场1307家。  在加工方面,我省以厂房改造、设备改进、工艺创新为抓手,已建成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为辅的现代化、专业化“一主三辅”茶叶产品加工集中区。2021年,川茶清洁化加工率达90%以上,名优绿茶产量突破22万吨,产值近280亿元。  在品牌打造方面,我省则继续以“天府龙芽”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协同推进“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和“宜宾早茶”等地方公用品牌打造。在市场开拓方面,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参展企业、布展面积为历届规模之最,线上线下交易额11.3亿元,再创十年茶博新高。年内,我省还举办了2021四川国际茶日启动仪式暨四川名茶品饮节活动、“四川天府龙芽·品质川茶”北京推介会等川茶推介活动。2021年,我省还实现了四川茶叶首次直接出口中亚,以及中高端茶叶规模化直接出口零的突破。  在融合发展方面,我省各茶区则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挖掘弘扬川茶文化,讲好川茶故事,推进茶园景区打造、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茶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 查看更多
(记者 庞玉宇 黄晓庆 文/图)2月14日下午,记者在四川第九届茶叶开采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泸州市纳溪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战略目标,将特早茶产业打造为纳溪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一步,该区将按照“一核两区三带”的发展理念,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游客身着采茶服在纳溪区护国镇梅岭茶园里体验春茶采摘的乐趣据了解,纳溪区将以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建设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山画山有机茶产业园区,发展大渡口-绍坝绿色早茶地基、天仙-大里绿色种养循环早茶基地、打古-上马绿色种养循环早茶基地,形成特早茶产业发展带。同时,按照“分散粗制、集中精制”的原则,以凤凰湖中国特早茶城茶叶交易市场为核心,建立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在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立特早茶初加工园区;在白节山画山有机茶产业园区、打古普照山茶产业园区建立特质茶加工区;在上马八角仓村建立老鹰茶加工区。打造辐射西南片区的茶叶交易市场,引进浙南茶叶市场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茶叶交易市场,实现管理运营水平跃升,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辐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茶叶交易中心,助推早茶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纳溪茶产业提档升级。此外,纳溪区还将坚持实施“纳溪特早茶+企业品牌”双品牌发展战略,严格按照《纳溪特早茶地标产品管理办法》加强授权使用管理,持续举办“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和“纳溪特早茶产品推荐会”,组织茶企茶产品到全国参展参评,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纳溪特早茶”公共区域品牌。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永生2月19日至21日,以“早安中国,茶香世界”为主题的四川第九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将在泸州市纳溪区举办。这是“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第九次落户纳溪。  本届茶叶开采活动周是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主会场设在纳溪区中国特早茶城,将举办开采活动周启动仪式、地标产品(茶叶等)展示展销、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手工制茶大赛及茶文化节目表演等活动。  同时,通过云端网络同步直播“云上采茶周”活动,近距离展示采茶姑娘“分区选茶、轻拨茶鳞、提采芽尖、竹篮分装”等采茶过程,让观众能“云体验”纳溪特早茶开采过程。  据介绍,纳溪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2.28万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实现77亿元。已建成有机茶基地1个,有机认证面积268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5个,省级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是“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纳溪区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拥有上千年的茶文化史,纳溪特早茶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命名为“二月茶”。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文 刘佳/图  2月5日正月初五,当人们正沉浸在“破五”拜财神放鞭炮吃饺子的欢乐中时,一列专载着川茶的火车悄悄从成都出发。它的目的地,是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最大城市: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的川茶专列  “此时此刻,我们专合社的茶叶正在火车上呢。”提到这批茶,夹江县木城镇大旗村华义兰田茶叶专合社理事长张国均很是自豪,这份自豪,除了帮助社员们增收外,更多的则是川茶出国,让海外客商品尝到了川茶的味道。  出口到中亚的茶叶“长”啥样?2月8日,记者来到了大旗村5组张国均自家茶园。“这些全都是。”张国均一边指着远方的茶树一边告诉记者,专合社全社222户社员总共2650亩茶园的夏秋茶鲜叶都有出口。2月5日这批在火车上的就有400吨成品夏秋茶是他们合作社提供的鲜叶。  “以往的夏秋茶鲜叶只能卖到五、六毛一斤,每亩2000斤夏秋茶鲜叶也就挣个一千多块钱。自从去年卖到中亚,按照客商对茶叶的品质要求,我们提供的夏秋茶鲜叶能卖到2.5元一斤,社员每亩茶园最终增收了两千多元。”张国均说。华义兰田茶叶专合社提供的出口鲜叶  春茶本就卖得好,这下夏秋茶鲜叶的价格又上去了,大家很是高兴。今年,社员们都盼着多采点多卖点夏秋茶鲜叶。合作社的鲜叶都卖给了谁?原来,不仅仅是华义兰田茶叶专合社,大旗村及周边的合作社都把鲜叶卖给了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董事长方义开告诉记者,2月5日出口中亚的这批茶叶全部来自他的公司,总共1235吨成品茶。鲜叶原料来自夹江县兰田、汉柏、修文等十几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现在火车上的茶叶来自三千多家山区农户一万六千多茶农。覆盖到夹江的木城、华头、新场、吴场等七个乡镇。”方义开说。  经过自家的鲜叶初制和精制车间,公司将鲜叶全部制成成品夏秋茶。“这次是专车专列,总共装了5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25吨左右,货值 383.2 万美元。相比去年,这次还有52吨红茶首次出口。”方义开说。  方义开介绍,和内销名优茶特别是以单芽为代表的明前绿茶不同的是,国外有着很大的夏秋茶市场。茶树这种山区普遍经济作物的夏秋茶产量通常占其 60%,而春茶只占40%。  “过去在夹江,夏秋茶的下树率非常低,鲜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茶园接近一半的产值,从而限制了茶农增收。”方义开告诉记者,只卖春茶,整个茶叶加工、营销行业都存在淡季长,旺季短的短板。“大部分鲜叶粗加工企业全年生产经营周期普遍不超过4个月,生产周期短导致资金利用率不高,茶园鲜叶原料浪费、就业人数下降,同时也抬高了企业的诸多成本,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方义开说。社员在茶园里采茶  “目前茶叶内销市场趋于饱和,但国际市场却比较广阔。”方义开告诉记者,通过夏秋茶机械化采摘、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等多方的参与来降低成本,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解决夏秋茶“下树难”的问题。“夏秋茶‘下树’后还要做到规模化、标准化,才能符合国外客商的预期。”方义开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团队的努力,他在夏秋茶鲜叶加工与推广以及茶叶出口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成功将川茶送出国门。 查看更多
  (记者 吕珂昕)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农产品。茶产业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弘扬中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中国茶·2021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政府部门、茶产业院士专家、行业机构及企业代表相聚一堂,对话茶品牌建设,倡导做好茶、喝好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贵茶”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九龙山的生态茶园,实现智能化管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梅隆 摄  茶产业提振需要打响品牌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20年全国茶叶面积达到4700多万亩,茶叶总产量29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2%和42%。但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彰”,国际市场份额徘徊不前,品牌不突出是重要原因之一。  原农业部副部长、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谈到,以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为切入点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在产茶地区助力乡村振兴是个非常好的路径。他认为,农产品与工业品的重要区别在于农产品的品质和特点是由品种的生物遗传性、地理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重视反映茶产品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并加强保护和管理。  “中国茶叶已经步入了品牌化的发展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在政府、行业、企业、茶农的联动下,强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主任刘仲华指出,如何在公用品牌的旗帜下进一步发力,真正使公用品牌的规模、效益与价值得到体现,是当下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关系,防止区域公用品牌空心化,要形成双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下的龙头企业集群,让茶叶品牌形成真正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湖南安化,黑茶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推动了产业的蓬勃发展。湖南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阳锋谈到,对安化来说,区域公用品牌既是当地产业发展的引擎、发动机,又是当地群众凝心聚力的“精气神”。  “福建福鼎市三分之二的人从事茶产业,1亩茶园收入能达到1万元左右,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9万元,其中一半是来自茶叶,所以茶产业非常重要,公用品牌非常重要。”全国茶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福鼎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陈兴华认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发展茶产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应持之以恒地扮演好组织者、规划者、推动者、服务者的角色。  茶品牌崛起需要多维发力  作为国民产业,中国茶品牌的崛起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强调,要坚持以品牌为基,擦亮中国茶招牌。依托大型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打造一批消费者喜爱、国际竞争力强的标志性茶叶品牌,让小品牌强起来、老品牌亮起来。搭建中国茶叶交流平台,展示中国茶叶品牌发展成果,传播中国茶叶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中国茶叶品牌的良好形象。  品质是品牌之基。要打响中国茶品牌,首先要做好茶品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认为,科研人员要充分做好茶科技的推广。如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茶园有害生物,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等,保证茶产品质量安全。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中国利用茶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喝茶品茶早已融入传统文化的血脉当中。对中国人来说,茶是健康的、优雅的,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的记忆和故事,这也是茶品牌崛起最有力的底蕴支持。”刘仲华如是说。  近些年,我国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获得蓬勃发展,奠定了中国茶品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产业来说,企业有企业的品牌,产业有产业的品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抓公用品牌。”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专家、茶业专家刘年艳认为,作为政府来说,在茶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一是必须树立产业的品牌意识,二是做好公用品牌的系统规划,三是要做好公用品牌对地方产品、产业、企业的服务。  奉上一杯放心中国好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是中国人的精神载体。论坛最后,由刘仲华院士工作站、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了“为人民做好茶,让人民喝好茶——2022‘人民的茶’年度活动”。活动决定,2022年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将联合多家权威媒体深入全国茶叶产区和销区调研,传播科学理性的茶叶生产与消费理念,同时将携手京东超市等互联网营销平台,对民心所向的中国茶进行深度画像,并将调研和数据结果以2022中国茶消费报告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什么是好茶?尽管不同背景的消费群体会从不同的视角给出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好茶最基本的标准是好喝、健康、实惠。”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执行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强调,此次倡议就是希望茶产业各界不忘中国茶的初心,重塑中国好茶的评判标准,让中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中国茶融入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老百姓想要什么样的好茶?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任静谈到,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无论品牌多么响亮,包装多么精致,茶是属于食品范畴的产品,品质过硬才能够让消费者真正获得想要的健康生活,“所以要不断提高企业茶产品的品质控制水平,保证品质和稳定性,这是所有品牌最坚实的基础。”  创立于1887年的吴裕泰,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其茉莉花茶品牌延续至今,仍然是广大老百姓的心头爱。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书新介绍,吴裕泰的秘诀就藏在三个因素里:品牌、品味和品相。吴裕泰在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茶叶主产地建立基地,从源头上保证茶叶品质,并一直沿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九道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产出来的茶可谓是“不失传、不失真、没变味”,确保消费者喝上一杯放心茶。 查看更多
(唐福升 记者 侯东 文/图)近年来,旺苍县把加强东西部协作作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和重要支撑,积极通过运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壮大茶产业,成功开启了全链条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茶厂工人们正在筛选茶叶打造米仓山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为切实增强东西部协作产业项目扶持实效,旺苍县立足于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把扶持建设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作为产业扶持“331”思路的核心内容,着力在巩固存量中扩大规模、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在优化供给中提升质量、在展现品质中打响品牌,全面推进旺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旺苍县突出把扶持建设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作为对口帮扶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着力在“扩基地、精加工、育主体、促融合、创品牌、建市场、强科技”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进行精准扶持,采取整合项目投入、撬动金融投入、平台融资投入、招引业主投入、引导群众投入等多元投入方式,推行黄茶标准化“十步建园法”,每年整合资金1亿元以上投入“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千亩千万元村级示范园+每亩万元户办特色微庭园”三园建设,有效破解制约茶产业发展突出瓶颈。在东西部协作政策的支持下,预计到2025年,旺苍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现代种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黄茶生产基地发展目标和黄茶产业强县,黄茶种植面积达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实现120亿元以上,米仓山茶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和米仓山茶在精制川茶“三山一早”格局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东西部协作兴茶业全链扶持促振兴据介绍,新阶段的东西部协作,将为旺苍发展打开新空间,每年扶持新发展黄茶0.5万亩以上、改造低产茶园6万亩,从2020年起连续3年,每年管护幼龄黄茶园1万亩以上;按照“产能规模化、生产清洁化、产品系列化”标准,着力在产地初加工厂建设方面进行扶持;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与资源,加强与中茶所、川茶所、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紧密合作。今年该县还实施了普济镇现代茶园观光旅游带升级提升项目,积极探索茶产业文旅结合现代化产业提升之路。据了解,2018年以来,旺苍县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494.38万元,撬动其他项目(或自筹)资金投入1.5亿元,建成黄茶基地3.1万亩,幼龄茶园管护3万亩,产地初加工示范点13个。旺苍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灿久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借力电商平台,加强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完善当地茶产业链,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合力推动旺苍县茶产业发展,努力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茶叶富民、茶产业强县。 查看更多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