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侯晓梅 曹洋 罗顺 记者 宁宁)2月12日,以“南方有嘉木 早茶最宜宾”为主题的2023年第十六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宜宾市筠连县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启动。  当天,初春的八一茶山上,茶树吐露新芽,飘出第一缕清香,采茶员们身挎竹篓穿梭于茶园中,手指飞扬间,一片片嫩芽落入篓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茶叶专家和企业家体验茶叶采摘、游览茶海、欣赏茶艺。筠连茶园开园现场  品完第一杯早春茶,第一个早茶订单随之签订。当天,宜宾早茶产销对接会现场签订春茶贷款授信协议6个,授信金额5900万元;签订茶叶销售协议10个,销售金额2.3亿元。  由于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土壤条件,宜宾茶通常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开园采摘、批量上市,比江浙主产茶区早1个月至45天。  为打造“宜宾早茶”品牌,宜宾市近年来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宜宾早茶节”,极大提升了宜宾茶叶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当前,宜宾市正围绕“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部署,紧扣宜宾市“1+ 2+6+N”茶产业发展布局,力争将“宜宾茶”打造成为宜宾市第二张城市名片。2022年,宜宾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30余万亩,干茶总产量达10.22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320.2亿元,均居全省前列。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2月11日,以“千年茶乡振兴路 香飘世界纳溪茶”为主题的四川第十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泸州市纳溪区渡口镇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纳溪区授牌“泸州市纳溪特早茶科技示范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发布纳溪特早茶新品;纳溪区作纳溪特早茶包装项目招商推介;泸州市人民政府与先正达集团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纳溪区人民政府分别与茶科技类、茶战略类、茶精加工类、茶文旅类的24家企业集中签约。启动仪式上,茶叶精加工类项目签约。洪瑜摄  “近年来,我们立足‘特早、有机’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百亿茶产业,坚持以茶兴农、强农、惠农,让茶叶成为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据纳溪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纳溪拥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培育出名优茶加工企业100 多家,茶产业综合产值77.5亿元。瀚源、凤岭等品牌茶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名优产品奖;“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已于2011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审批,也是首批中国—欧盟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  据悉,活动期间还将开展 2023 中国(泸州)乡村振兴大会暨新农业产业发展交流会、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推介会、2023我与全球同纬度最早春茶首发新茶零距离互动品鉴、“网红说茶旅”暨中国特早茶茶旅体验等活动。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单毅夫 记者 袁宇君  身着统一采摘制服、腰挎特制编织小篓,几位阿姐走进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黄江林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碧绿茶园。她们一个个指尖巧劲轻取山雀舌头一般的茶叶嫩尖,边走边摘,不一会儿便将一排排“川茶3号”茶树酝酿一冬的“精华”鲜叶摘入篓中。2月1日,宜宾首批春茶采摘的现场弥漫淡雅清香。茶农采茶。  宜宾早茶常年在2月上旬开园上市,在3月10日左右集中上市,早于省内其他地方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叙州区农业农村局茶产业中心主任程刚介绍,之所以黄江林村春茶在今年1月底、2月初便迎来开采,成为全市最早开采的春茶种植基地之一,是因为不仅有宜宾市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还与当地特意选种茶树的早熟性状有关。  低海拔、温和的气候,造就了黄江林村茶叶萌芽早、品质优的特点。茶产业也早已成为该村的核心支柱产业。除“川茶3号”外,当地还种植有“福选9号”“早白尖5号”等多个优良茶树品种。  黄江林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强介绍,以2013年成立的黄江林茶叶专合社为引领,该村发展合作社成员茶园面积1000亩,非合作社成员面积 2000亩。合作社每年生产绿茶、毛峰、炒青及信阳毛尖、工夫红茶等96吨,销往宜宾、成都、重庆、河南等地,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968.6万元,为种茶农户增加鲜叶收入1416.5万元,种茶农户平均收入3.9万元,人均收入9278元。  “黄江林村重点发展茶产业,正是安边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生动写照。今年将会有新的茶厂投产,目前该厂设备正在采购中。”安边镇党委委员甘新建告诉记者,届时安边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会提升。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1月5日,小寒。夹江县一家酒店的活动大厅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捆捆百元大钞垒得老高,远看如同一座小山。  “周元华,44万元!张涛,17万元!范正刚,38万元……”随着主持人念出名字,一个个专合社、家庭农场代表喜滋滋地走上台领取现金,脸上满是笑容。  当天,百岳茶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23年度绿茶出口共商会在此举行。活动中,四川省百岳茶业有限公司为57家从事绿茶生产、加工的专合社、家庭农场结清了2022年茶叶收购尾款,共计1086万元。专合社、家庭农场的代表上台领取现金。收到茶叶尾款开心过年  陈永全是现场领款的“大户”,当天他收到了164万元。在夹江县新场镇新梧村,陈永全不仅自己种茶,还开办茶叶初加工厂,年加工近200万斤干茶。2020年,他加入百岳茶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其中一份子。  “刚加入那会儿,我们一年最多卖40万斤茶叶给百岳。去年,我们卖给百岳的茶叶已有100多万斤,占全年总量的五成以上。”陈永全说,百岳的茶叶收购价基本与市场价持平,但实行“订单收购”,在他们看来这样更有保障。  同时,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百岳对于款项支付也不含糊。  “我们干这一行,要长期大量收茶。所以,资金流转太重要了。”陈永全告诉记者,及时收到回款让他更加从容应对下一步的生产安排。他计划将收到的164万元大部分用于今年的鲜茶收购。同时,也将拿出一部分钱给茶厂工人们过年。“如今年关将至,大伙儿收到钱,也可开 开心心过个好年了。”陈永全笑着说。谋划茶叶出口今年发力  2020年,四川省百岳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百岳茶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开展从茶树品种开发、茶树植保,到初制加工、产品研发、出口销售的全产业链联合经营。  “联合体的优势在于可实现体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从而增加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百岳公司总经理薛毅介绍,联合体发展了5600户茶农从事订单农业,有效解决了夏秋茶销售问题。  不仅如此,组建联合体也是夹江创建出口茶产业示范园的重要一环。“去年,我们联合体总共收购了夏秋茶鲜叶3.46万吨,出口了精深加工绿茶7124吨。今年还要再发力。”薛毅说,联合体2020年成立之初恰逢新冠疫情暴发。3年来,公司做茶叶转口贸易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今,他们已建设出口茶备案基地3.43万亩,还建起全国首条出口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可年生产出口绿茶1.5万吨。  今年,站在新起点,百岳茶业也有新谋划。在当天的活动现场,百岳茶业还与湖南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农商行夹江支行签订了1000万美元的绿茶联合出口协议。“今年,我们将立足这1000万美元的订单,大力发展茶叶出口。除了中亚、非洲,下一步,欧美地区也将成为我们茶叶‘出海’的目的地。”薛毅说。 查看更多
(记者 王成栋 阚莹莹)“九年了,一段征程结束,另一段旅途开始。”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泽文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时间回到2014年12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仪式上,颜泽文面对台下130多家川内茶企负责人说:用八年时间共同发力,让川茶成为千亿产业。2014年的省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首次聚焦川茶,剑指千亿茶产业强省的发展目标。  2022年,履约之期已到,川茶集团正携手四川省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产业整合重组。川茶产业在提前“撞线”后尝试另一次“跳起摸高”——到2030年实现综合产值2000亿元。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在返乡创业青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付志洪带领下,瞄准市场需求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5000亩,并通过就地加工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助力村民增收。图为近日航拍的前锋村茶园。 姚永亮 摄考题:产茶大省必须打破的“资源诅咒”  “其实,过去我们活得挺不错。”2013年初,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的阎超从父亲手里接过茶厂的管理。第一年,阎超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年利润达400万元。这是他父亲没达到的成绩。  安逸,是2013年前后川茶行业几乎一致的感受。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当年茶园面积399万亩,毛茶产量21万吨,茶业综合产值400亿元。  但业务主管部门却十分焦虑。因为川茶患上了“资源诅咒”:2013年,全省七成以上毛茶作为原料茶销往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贴上知名品牌后身价陡增,行销全球。  农业农村厅首席茶业师段新友在那时发现,采茶季节,川内某茶企负责人却“稳坐中军帐”。“为何不去外地开拓市场?”“去,有可能每斤多赚20元,也有可能亏20元。不如在家里卖原料,每斤稳赚十元八元。”面对段新友的疑问,这位负责人回答。  多山地形和多雨雾的气候,赋予川茶先天的产量和品质优势。全川共有产茶县(市、区)120多个,分布在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因形状类似字母“C”,被称为“C型黄金项链”。  但“C型黄金项链”却“疾病缠身”:——企业“小”,全省4000多户工商注册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63户,占比不到4%。全省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福建、浙江等省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  ——品牌“散”,作为全国前三的种茶省份,注册品牌上千个,但当时拿不出诸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加工“旧”,4000多家茶企中,超过一半沿用着古法制茶、传统包装,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精制化无从谈起;  ——产品“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雄踞全国茶叶出口前三的四川,当年出口额还不到浙江的零头。  “这就是省级层面要在2014年‘重拳出击’的原因。”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罗凡坦言,当时,表面产销两旺的川茶其实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头。破题: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引领川茶“练内功”  在2022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上,占据川茶展区一半面积的“天府龙芽”是最热闹的区域。业界看来,这是川茶数年来发展的成果。  “其实当时谁心里都没底。”颜泽文说,在2014年省政府一号文件中,培育川茶品牌被摆在突出位置。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后,经行业推举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核准,川茶集团在“叙府龙芽”主品牌基础上升级的“天府龙芽”,被确定为川茶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这是一大创举:此前,四川从未在省级层面尝试过设立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让企业多练‘内功’。”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天府龙芽”川茶省级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期间,四川配套实施了“精制川茶”培育行动,直指改造茶园、加工设施设备升级等,推动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这套“组合拳”有用吗?“企业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义开说,为了能获得“天府龙芽”使用授权,他的公司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茶园、改进加工厂房与设备、变革种植与加工工艺。最终,敲开了出口国外的大门。去年至今,华义茶业先后发往中亚和南亚茶叶近千吨,在全省茶叶出口中一马当先。  茶农也是直接受益者。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义和村明清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子权说,自2015年成为“天府龙芽”授权使用产品种植基地以来,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1万元增至去年的2.8万元。  川茶品牌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天府龙芽”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品牌价值已达37.28亿元。话题:川茶进一步崛起还要怎么做?  “一个产业的打造绝不是一日之功。”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说,从品牌影响力、本土品牌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等核心指标来看,川茶仍然和闽茶、浙茶、徽茶等还存在明显差距。  这一点,作为“天府龙芽”发起人的颜泽文也不否认。他说,四川成为茶产业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是什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综合处副处长刘文标的看法是,要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打造川茶真正的企业“航母”。“政府负责扶上马、送一程,剩下的全靠企业拼。”刘文标注意到,川茶集团、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四川酒茶集团等川内茶企销售额已突破6亿元,可适当整合以提升企业能级。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茶业办主任孙晨的建议是,要更好地“借船出海”。“我们的茶品牌营销,都是和文旅搭配做文章。”在他看来,文旅资源富集、游客接待量更大的四川,同样可以实现茶产业与文旅品牌的有效嫁接,在市场竞争中打出一片天地。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建议在产品形态上另辟蹊径。“‘小罐茶’这个事件,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位负责人说,搭上“小罐茶”的顺风车,让滇红等云南茶品牌顺势完成了换道超车,“也能够为川茶提供参考。”  “这些意见都很有参考性。”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近期将对2014年以来川茶产业培育工作进行系统性总结。特别是聚焦如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如何讲好川茶故事和如何进行创意营销等重点进行分析归纳,为冲刺2000亿产值目标提供借鉴。 查看更多
(记者 王成栋 阚莹莹)记者日前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全省茶业综合产值达1080亿元,再创新高,稳居全国第三。这也是川茶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  2022年,四川继续以“天府龙芽”川茶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引领,以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三山一早”等为重点,加快茶园扩面和提质增效、产品精制化,同步拓宽销售渠道。  去年,全省共有茶园605.35万亩,较上一年度增加7万亩左右,可采摘面积为525万亩。从地域分布上看,茶园主要集中在120余个产茶县(市、区),特别是30个重点产茶县(市、区)。  去年四川实现毛茶产量38.9万吨,较2021年增长14%。可采摘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期间新增的茶园大量进入采收时间段或丰产期,同时茶园提质增效带来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去年,针对产茶县,加快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和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建设。  去年,四川以11家涉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9家涉茶省级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厂房改造、设备改造和工艺创新。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为辅的现代化、专业化“一主三辅”茶叶产品加工集中区。去年全省累计加工名优绿茶24万吨,数量为历年新高。  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川茶品牌打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确保到2030年川茶实现综合产值2000亿元以上,加快建成现代茶产业强省。 查看更多
●路径  建设高质高效基地、提升精制茶加工水平、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知名品牌、构建市场营销网络、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目标  到2025年,川茶产业将带动全省500万茶农增收、300万从业人员就业;到2030年,川茶综合产值超过2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茶产业强省  (王培哲 记者 阚莹莹)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川茶综合产值超过2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茶产业强省。这也意味着,川茶综合产值将力争翻一番。资料图片  如何实现翻番?《意见》给出七大路径,分别是建设高质高效基地、提升精制茶加工水平、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知名品牌、构建市场营销网络、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建基地的抓手,是以国家茶产业集群为核心区示范引领全省茶产业发展。主要做法是推广茶树新品种栽培、名优茶机采、智慧茶园等先进技术,发展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出口茶备案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标准化机采基地面积达到茶叶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  精加工的思路,是支持龙头企业依托原料基地布局产地初加工,建设标准化“第一车间”。除了推进茶叶深加工、实现集群化发展,今后四川还要对茶叶生产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加大茶叶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  强主体的方式,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市(州)整合资源,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集团。同时,推进“川茶兴千村”行动,鼓励发展茶产业化联合体。  创品牌的依托,是“天府龙芽”省级公用品牌及“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茶”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创制特色单品,建立健全品牌标准体系,加强产品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社会监督。  此外,《意见》还对构建市场营销网络,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等工作作出部署。  产业发展的成效如何体现在茶农的荷包中?《意见》明确,通过创新茶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来促农增收。从具体目标来看,到2025年,川茶产业将带动全省500万茶农增收、300万从业人员就业。  为确保目标达成,《意见》提出,将茶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强化行业监管,严格市场准入。 查看更多
暮冬 (图片由川茶品牌促进会提供)虎年岁末,又吐新芽。  回首2022年,一组组火热的数据见证川茶产业的蓬勃生机:全年川茶综合产值突破1080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呈现出鲜明的稳中有进姿态。  回首2022年,一场场营销活动展现出川茶奋发进取的姿态:5月14日至21日,2022国际茶日线上启动仪式暨四川购茶节拉开大幕;11月1日,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全国50余个茶叶主产区、近3000个茶品牌及企业同场争艳。  犹如一个个缩影。过去8年,川茶锚定“量质齐升”、助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谱写出一曲川茶高质量发展和茶农增收的进行曲。俯瞰泸州市纳溪区梅岭村万亩茶园。产业升级 高位推动,念好川茶千亿产业崛起“六字经”  “一亩茶园分红1万元!”12月21日,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义和村明清茶叶专业合作社办公室里,茶农周裕青高兴地领到了3亩茶园的分红共3万元。  一叶知秋。5年前,川茶龙头企业——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义和村,全面推行茶园标准化改造、绿色化种植和机械化采收。5年间,义和村的茶园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1倍、亩产值增长了3倍。  义和村茶业的快速发展,折射出川茶产业转型升级系统布局下的具体作为,更是川茶产业历经八年长跑后交出的亮眼答卷。  四川是茶的故乡,也是产茶大省。多年来,全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长期以来,川茶仅以“原料茶”面貌出现。2014年,省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布局川茶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剑指千亿川茶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推动川茶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崛起。  思路清晰,行动果决。8年来,四川立足地域实际,坚定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川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链条提质增效,推动全产业“精致化”。  细节彰显决心:2021年,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列入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随后,四川打出跨区域资源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扶持、主体培育、品牌建设、产业链升级的“组合拳”,不断筑牢集群内6个县(区)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底座。  重拳出击,效果几何?  且看一组数据:2021年,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迈入全国茶产业“千亿俱乐部”省份,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战胜极端高温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川茶综合产值再次登上千亿台阶。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的茶园节水灌溉项目建成投用后,当地茶产量和产值均呈现增长势头。品牌崛起 “天府龙芽”领航出海,一马当先催动川茶万马奔腾  “天府龙芽”发布新标识了!  11月1日,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全新的“天府龙芽”标识引人注目:以“芽”为核心创意点,囊括绿茶、红茶两大品类;C型的川茶产业带,象征川茶产业蒸蒸日上。  “天府龙芽”的故事同样始于8年前。2014年12月,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2015年,“天府龙芽”被确定为川茶省级大区域公共品牌;2016年5月,“天府龙芽”正式向全球发布。从此,“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和“宜宾早茶”等地方品牌聚合在“天府龙芽”旗下,踏出品牌崛起的鲜明节奏。  品牌建设的位势不断提升。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广“天府龙芽”等特色品牌,这是唯一被“点名”的“川字号”农产品品牌。  高位推动的“天府龙芽”如何高点起步?质量底线牢牢守住。近年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产业强镇、绿色高质高效及四川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抓手,川内茶园现代化水平持续跃升。  加工工艺推陈出新。2014年以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联合推出加工企业改造提升行动,推动精制川茶产业培育。全省制茶企业清洁化加工率超90%,精制抽检合格率达到99.0%。  品牌管理严把关口。省级层面建立考核体系,对“天府龙芽”品牌授权使用采取动态管理,定期审定获得授权的企业品质等。在不降标准的基础上,“天府龙芽”的口碑与形象愈发凸显。  品牌引领,提质增效,川茶的社会知名度、市场美誉度、消费者忠诚度持续提升。目前,全省已有50家茶企申请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达11家,实现川茶龙头企业的“大集结”。扬帆出海 搭平台、育主体、聚力量,川茶走出去更顺畅  11月11日,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全省首个茶叶海外仓——四川华义茶业乌兹别克斯坦仓库揭牌。这是继去年4月四川发出首趟茶叶出口专列以来,川茶拓展海外市场的又一喜讯。  产业升级、品牌擦亮,川茶走出去的底气更足、道路更宽。  数据为证。去年,川茶总出口量突破7万吨,订单额超过21亿元。目前,全省出口茶叶备案基地已有45个,总面积达5.4万亩。特别是在中亚、欧美等海外市场,川茶实现诸多突破。  建好平台。作为川茶对外展示推销的窗口,已经举办十一届的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已成为国内茶业界的盛事,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增强。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刷新了主题馆面积、参展主体数量等多个纪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了全川11个茶叶主产市、30个重点县全部集体亮相。  育好主体与龙头。今年11月,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牵手”,实现国有平台公司与川茶企业强强联合,汇聚力量打造精制川茶“航母”企业。  新的路径正在开辟。近年来,聚焦跨境电商等市场机遇,四川整合资源、借助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载体,不断扩大川茶销售版图。  更要整合力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带动下,四川与重庆加速茶产业融合,推动行动“一盘棋”。2022年,川渝共同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茶馆峰会”,加速同业整合+异业联盟,携手“走出去”势头更明显。  放眼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川茶正在向着全新的目标,出发! 查看更多
(唐福升 陈九江 记者 侯东)12月28日,记者从旺苍县茶产业技术研究所了解到,近日,旺苍8吨夏秋绿茶产品成功出口波兰,销售金额2.3918万美元,标志着旺苍县茶叶出口实现“零突破”。据广元市茶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旺苍县茶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鲜勇介绍,近年来,该县抢抓东西部协作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9月,成功招引浙江开农贸易有限公司落地旺苍,成立旺苍开农贸易有限公司并投资夏秋茶生产加工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1亿元,预计总工期36个月,初步规划分三期建设,在全县重点产茶乡镇合作(开发)建设标准化茶园8万亩、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1个,项目建成后预计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以上。夏秋茶生产加工项目的落地落实,为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活力,切实解决了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推进米仓山茶高质量发展、建设全链条百亿茶产业集群谱写新篇章。浙江开农贸易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涂桂燕介绍说:“公司与旺苍县合作以来,提供技术对夏秋季茶园进行了科学管护,与本地企业合作加工夏秋茶产品,按比例分配夏秋茶收益,大幅提高了县域内茶叶企业和茶农对夏秋茶生产的信心和积极性,下一步将瞄准国际市场,加大旺苍茶叶的出口力度。”据记者了解,茶叶是旺苍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红色旺苍、中国茶乡”的目标定位,按照“突破性发展黄茶、优先发展有机茶、巩固提升绿茶、全面开发利用夏秋茶”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大会战”,着力在基地扩面提质、茶叶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创建、市场营销拓展、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到2022年底,旺苍全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黄茶面积达5.1万亩),茶叶产量达预计8000吨,综合产值预计实现50.18亿元以上。 查看更多
(记者 阚莹莹)12 月 14 日,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训会举行,自贡市荣县,泸州市纳溪区,乐山市夹江县、犍为县,宜宾市翠屏区及雅安市名山区6个纳入集群建设的区县相关负责人齐聚荣县,探讨集群发展路径。  当下,荣县连绵的茶园还格外静谧,然而再过两个多月,这里将迎来一年最热闹的时候——春茶开采。荣县等川西南地区的茶叶,一般每年2月陆续开采,是全国同纬度最早一批。其第一茬“独芽”往往成为南北客商的“抢手货”,一公斤最高能卖到200多元。  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春茶产量占四川全年产量的40%,产值更是超过总产值的60%。川西南早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品质优、早上市,快速抢占国内外市场。  如何持续抢占市场先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训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绝不仅靠一个“早”字。培训会现场着眼海外引进出口贸易企业做专业服务,出口茶逆势增长眼下,四川菲乐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茶香四溢。这家位于荣县、以毛茶加工为主、主打出口茶生产的茶叶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60吨毛茶。“这段时间出口量较大,同比销量增加了20%。”该企业负责人刘雪琴说。  近年来,虽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川茶出口却逆势增长——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川茶总出口量突破7万吨,订单额超过21亿元。目前,全省出口茶叶备案基地已有45个,总面积达5.4万亩。  “目前,我们每年加工毛茶2.5万吨,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实现出口 1.8 万吨。产品销往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出口产值1.2亿元。”在刘雪琴看来,转口贸易的成本“还是高了”,“要提升出口茶效益,必须获得自营出口资质,直接向国外客商销售。”  这方面,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有发言权——今年,该村早茶自营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 29%,而在前一年,这个比例仅有2%。  一年时间实现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来牟镇党委书记李冬梅道出秘密:“我们不仅完成了1.5万亩出口茶叶基地的备案,还引进了安徽出口贸易企业,专门为我们做大规模的出口茶贸易服务。”  夹江县则擦亮了“中国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的金字招牌——全县年出口茶叶3.52万吨,出口额11.26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夹江县不仅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出口茶精制加工基地,还正在建设全省最大的10万亩出口茶叶备案基地、全省最大的23万亩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夹江县副县长薛怀军介绍。  在出口茶这条路上,川西南早茶还想走得更远。  “目前,我们的优质早茶自营出口数量不多,具有自营出口资质的企业也还不够。”面对问题,荣县县长赵磊直言。  “茶叶出口贸易流程复杂、繁琐,专业性强。目前,我们还缺乏提供茶叶出口服务的专业组织机构和平台,需要健全出口茶贸易服务营销体系,提供对外贸易中的交易准备、磋商签约、货源组织、通关运输、结汇核算等一系列服务。”薛怀军说,希望在未来川西南早茶产业集群建设中,能够引进更多这样的企业。苦练内功在标准化茶园打造、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望向一洞桥村的茶园,满眼深绿间,“路灯”频繁入眼。“这是一种智能风吸式杀虫灯,村里一共安装了100盏,用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李冬梅介绍。智能风吸式杀虫灯、可降解粘虫板、生物农药、植物诱抗剂……这都是一洞桥村实施茶园绿色防控的工具。  在川西南早茶以及整个四川茶叶产区,通过绿色防控,从源头把控茶叶质量安全已成为共识。这也是整个四川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练“内功”之一。  犍为县是我省茉莉花茶核心产区。“我们和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团队合作,开展茉莉花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建设了540亩绿色防控示范茶园,3550亩标准化茉莉花基地,犍为茉莉花茶已荣获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双认证’。”犍为县副县长杨谦介绍。  一片好茶叶不仅要求原料安全,加工工艺同样对于品质有决定意义。去年,四川提出将在“十四五”时期实施精制川茶产业培育“六大行动”,其中一项就是培育好茶叶加工企业,尤其是提高茶叶初加工、出口茶加工的自动化、清洁化水平。  以荣县为例,通过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当地扶持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加工能力。“目前我们已建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鲜叶加工能力可达每日11万公斤。”自贡市春兰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竟波介绍。  数据显示,2021年,川茶清洁化加工率超90%,名优绿茶产量已突破22万吨,产值接近280亿元。  “川西南早茶产区在标准化茶园打造、品牌建设等方面还要下功夫。要做到集群内部各产区立足优势,协同合作,真正体现集群效应还有一段路要走。”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查看更多
近年来,荣县旭阳镇立足于“产业兴旺”这个落脚点,凝心聚力做好乡村振兴的“茶文章”,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壮大产业规模,提升茶叶品质。旭阳镇计划打造万亩有机茶基地助推旭阳乡村振兴,该项目主要以马石村、大井村、一碗水村等为核心。马石村借助脱贫攻坚的强劲东风,目前已打造了2500亩茶园,未来一年内还计划发展到3000亩。荣县作为花茶之乡,旭阳镇的茉莉花种植面积在3年内也达到了3000亩,主要以大井村、余家岩村和徐家塘村等为核心,其中茉莉花新种植面积大概有300亩。与此同时,旭阳镇还注重培育和扩种优质茶叶,不断提升茶叶品质。马石村近两年的新建茶园是引进了峨眉山专营茶叶有限公司的品种栽种,该茶叶已经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认证;大井村的茉莉花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认证。旭阳镇茶产业正在逐步壮大规模,树立优质的口碑。建设茶加工厂,延伸茶产业链。旭阳镇体验式茉莉花加工厂已经建成,从茶农处收购的新鲜茉莉花会在这里接受加工,制成的各类茉莉花产品将通过电商、线下合作商等渠道销往全国。有机茶加工厂建设工程如今也正在收尾之中,这个加工厂总共投入了800多万元资金,预计明年可以正式投入生产。该加工厂可年生产有机红茶、有机绿茶1万斤,成品约500元一斤;可年生产有机茶粉50万斤,成品约50元一斤,能够为全国奶茶店供应,整个厂的年产值预计能达到3000万元。有了茶加工厂,旭阳镇茶农的收入变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发展茶旅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实现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精品线路目标,旭阳镇以茶文化为依托,积极推动茶旅融合。镇村将特色茶文化学习交流考察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融入茶产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本地茶文化特色的业态、线路,提升茶产业品牌知名度。还通过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为茶旅融合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条件,如旭阳镇现已修建茶旅融合4.6公里的环形产业观光道路,便于游客在近距离感受乡村美丽生态环境的同时,学习交流本地特色茶文化,用心营造以茶滋润人心、陶冶情操的浓厚氛围。小小茶叶,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旭阳镇会继续擦亮荣县“中国花茶之乡”的金字招牌,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谱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供稿:荣县旭阳镇) 查看更多
(记者 燕巧 文/图)11月23日,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茶叶基地里,30多位村民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栽植黄茶茶苗。旺苍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共扩种1万亩。这个栽种季过后,全县黄茶种植面积将超过5万亩。  茶产业是广元的优势产业之一。今年来,广元成立茶产业工作专班,制定茶产业图谱,新建1.4万亩茶产业基地,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为茶产业“强壮筋骨”,推动茶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村民正在种植黄茶。精心修枝 “三色”茶叶齐生长  “茶苗根要‘沾浆’,裹上拌匀的生根粉和黄泥浆,这样种植成活率更高。”在五红村茶叶基地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立俊告诉记者,今年村里要新栽种黄茶、绿茶共300亩,“既可以把撂荒地利用起来,还可以做强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嘉川镇地处白水——木门乡村振兴黄茶产业示范带,其西河北岸的土壤、光照条件,十分适合茶叶生长。“除了五红村,今年嘉川镇将新建1000亩茶叶基地,其中有800亩黄茶。”嘉川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何元建介绍。  2019年以来,旺苍每年新建标准化黄茶基地1万亩以上,建成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今年,除了1万亩黄茶,旺苍还将新发展3000亩绿茶。“今年共有18个基地启动建设,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旺苍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旺苍县、青川县是广元茶产业的主产区。近段时间,青川县骑马乡水磨村村民也在抢抓季节栽种“白叶一号”茶苗。  今年,浙江省安吉县向青川县再捐赠615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目前已经有530万株运抵青川。青川县相关乡镇和企业提前半年就开始了对茶园的整理工作,5个乡镇7个村新建了1757.5亩“白叶一号”基地。“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专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白叶一号’基地建设,目前全县‘白叶一号’种植面积已达7000余亩。”青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力施肥 “微笑曲线”向上扬  11月23日,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一批刚种下的绿茶、紫茶茶苗簇拥着新建成的茶叶科创中心。远远看去,整个科创中心外观宛如一片茶叶。  “这个项目整合旺苍县电商平台、智慧育苗平台、灌溉平台、物联网平台,建成集茶叶科普展示、培训教学、科技研发、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茶叶科技创新基地。”旺苍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中心是旺苍县茶种业园区“一库三园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旺苍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由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升“五星级”的重要要素,科创中心的建成,将推动旺苍茶产业上新台阶。  今年9月,广元市成立茶产业工作专班,谋划推进茶产业重大项目,将项目作为茶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市现有茶叶重点项目8个,其中在建项目5个。  在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地坪村,今年开工建设的杭广茶文化研学基地也即将建成。茶产业是地坪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有3800亩茶园,茶叶品质优良,但在加工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进入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挂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浙江省杭州市援川干部何立剑介绍,杭广茶文化研学基地项目集茶叶加工、产品展示购销、茶文化研学等五大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茶叶加工全程数字化管控,推动青川县夏秋茶开发。  “我们重点围绕茶叶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加大与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的横向合资合作,新谋划包装一批重大引领型茶产业优势龙头项目,带动全市茶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广元市茶产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珍邛崃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有2000余年的种茶悠久历史。邛崃全市拥有茶叶面积20万亩,干茶产量1.36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6亿元,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等称号。近年来,邛崃市积极组织邛茶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茶博会30余次,开展品牌策划与线上营销,不断扩大邛崃茶叶品牌影响力。邛崃茶叶销售覆盖江苏等25个省市,在全国开设117个直销店,并远销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  邛崃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后人将卓文君当年烹制的茶取名为文君茶。近年来,邛崃通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茶农发展文君茶标准化种植基地9000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茶叶超过5万亩。2022年,邛崃文君茶实现鲜叶总产量6000吨,实现总产值3亿元。  邛崃文君茶产区地处邛崃山脉东麓,产区海拔600至1000米,终年云雾缭绕,雨露滋润,降雨量1117.3毫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茶叶的极佳产地。薄雾可以帮助茶叶躲避强烈的阳光,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茶叶慢慢生长。这种鲜叶制茶色泽嫩绿油润,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  邛崃文君茶最具特色的品种为花茶和黑茶。花茶主要工序为四窨一炒,增加折花、炒花工序,改进降低炒花设备转速,实现茶香与花香深度融合,增加香气浓度。花茶的最大特点是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灵浓郁、悦鼻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黑茶选择邛崃市老川茶为原料,采用高温、高湿、控温发酵技术,发酵时间长达60天,实现内含成分的充分转化、聚合,形成特有的品质特征。黑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香、醇、陈、红、厚”的独特风格。  2013年,邛崃文君茶以其独有的传统技术技艺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邛崃文君茶在2020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品牌价值为4.55亿元;并于2021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优质奖50余个。  查看更多
(白川东 任星旗 记者 钟帆)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巴中市通江县的4家茶企20余个茶叶产品集中亮相。其中,罗村牌绿茶成功获评“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  “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的评定综合了品牌、规模、品质、口感等一系列指标,是川茶评比中一项极具含金量的荣誉。通江茶叶为何能从众多茶叶单品中脱颖而出?记者来到通江一探究竟。练内功 因地制宜扩面增效  11月9日,来到通江县永安镇的罗村茶业基地,连绵起伏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茶农们穿梭其间,手脚麻利地给茶树修枝、除草、施肥,“我们施的都是有机肥,全程人工除草。”40多岁的茶农何才平介绍。  通江县地处大巴山南麓,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成就了良好的茶叶种植环境。这里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因土壤富硒,产出的茶叶品质独特。近年来,通江县紧盯“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在17个镇64个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种植面积达15万亩,初步形成“一核三片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同时,该县培育茶叶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18个,加工厂达23个,年产茶叶量3000吨,综合产值2.5亿元。  为激发群众种植茶叶的积极性,通江县各地实招频出。其中,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该县3个镇12个村1700余户茶农发展茶叶种植2万余亩。  据通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支部书记马钰渝介绍,下一步,通江还将聚力发展高山优质茶叶产业,力争到2025年,建成1个省星级茶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丰产茶园达到12万亩,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达到6亿元。借外力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近日,通江县文峰金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忙着招募主播,准备打造一个线上销售团队。“多亏了今年夏天内江市对口帮扶团队给我们技术支持,公司首次开启了夏秋茶业务,总共采摘加工了30多吨夏秋茶,增收30多万元。”通江县文峰金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均说。  去年以来,在内江市的对口帮扶下,通江县多家茶叶企业的发展难题得到解决,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获得一笔100万元帮扶资金,新建了一条大宗茶自动化生产线。  改造生产线、开辟夏秋茶产品,只是近年来通江茶叶产业借助外力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在内江对口帮扶和浙川东西部协作支持下,通江县不仅对茶叶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还加快了技术推广、科技赋能的步伐,产业链条也得到进一步完善,迈入了茶产业发展“快车道”。  “在内江对口帮扶通江的重点项目中,茶叶产业被列为首要帮扶项目。”据内江市对口帮扶巴中市通江县工作队领队,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长平介绍,2021年至今,内江通过对口帮扶投入到通江茶产业上的资金已超过2200万元,“明年,我们还将继续投入,持续做强通江茶叶产业。”  如今,在内江的对口帮扶下,依托大通江河万亩连片山地生态茶园打造的高山茶叶乡村旅游线、以铁佛镇中岭村为中心重点打造的万亩新植茶叶机采示范园、兴隆镇以“一馆四园一中心”为核心打造的山地高效茶旅融合示范产业园都在快速推进当中。 查看更多
(高长青 张文波 李全民)《蜀中名胜记》载“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品”。为做强剑门蜀道风景区特色旅游产业,做响剑门茶旅品牌,今年以来,浙江上城区同广元剑阁县携手打造“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和“剑门特色茶旅小镇”东西部协作茶旅融合发展项目,以茶旅融合的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项目位于剑阁县剑门关镇剑门村,处于剑门蜀道剑门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距离县城13公里,现有茶山面积1700亩,主要生产“一品剑门”名优系列绿茶、黄茶、红茶,年产量5000公斤(干茶)。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到处可以看到施工队在山头忙碌的身影。转运材料、观景台基础回填、道路平整、室内外装修、绿化等作业正有序进行中。该项目负责人说道,项目总规划面积为4100亩,按照“一心、两轴、双核、四区”进行建设,将与剑门关旅游深度融合,建成集康养、度假、休闲、体验、观光为一体三产深度融合的茶旅项目。图为项目建设现场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项目通过东西部协作,不仅大力引进东部优质资本,让先进的经验模式引进来,还通过借鉴学习其广泛的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出双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在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中,剑门关镇党委政府坚持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一体推进“游茶山、观绝壁、品茶食、居民俗”,着力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因茶旺旅”。据了解,目前剑门·蜀道茶叶生态公园项目一期工程量已完成80%。该项目建成后,园内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园区整体景观将提升,茶园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成为剑阁县内首家茶叶休闲体验区和现代茶叶科技观赏示范园,为进一步提升剑阁旅游品牌,促进农旅融合,对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
(张实一 付美婧  李全民)“明年春茶的产量关键就在今冬的管理,冬季来临,茶叶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此时茶园要做好茶树修剪、施足基肥、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来年增收才有保障。”连日来,科技特派团的科技特派员们奔走在广元市青川县“白叶一号”种植基地进行白茶冬管指导,助力茶农来年增产增收。广元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运用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通过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白茶精准管护,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冬管技术指导现场周远成是广元市科技局派遣到青川县“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的科技特派员,11月1日,他与市、县科技特派员一起深入“白叶一号”种植基地为茶农讲授茶叶冬管要点。当天,他在茶园冬季管理方面分享了自己的4个经验:给茶园追施有机肥让其“吃饱肚子”;做好茶树定型修剪“理好发型”;为茶园喷施生物药剂“洗个淋浴”除掉越冬害虫;最后覆地盖草给茶园“穿件冬衣”。冬季茶园稍显冷清,但茶农却闲不得。听了周远成的一番讲解,茶农们都收获满满。“收获还蛮多,知道了怎样施肥、修剪,方便自己管理白茶园,提高茶叶的产量。” 沙州镇青坪村茶农焦元会说道。 “我们以前都用‘土办法’,茶叶冬管更是没有经验,接下来按照科学的方法给茶园杀虫、覆草,相信来年有个好收成。” 在通木桥“白叶一号”基地,茶农王思波通过“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咨询科技特派员周建菠,得到精心指导后信心满满。据悉,“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广元平台”是“白叶一号”技术服务的主要平台,入住了2000多名信息员与100余名余名专家为茶农提供专家咨询、技术供给、产业信息、供销对接全产业链式服务。茶农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手机发布问题,专家远程实时解答。广茶集团生产部部长范怀军介绍:“我们采取科技管护措施,通过科技特派员现场培训指导管护人员,提高管护人员技能;充分利用‘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在线解答管护难题;实施科技项目支持,提高效率降低管护成本;将科技运用到茶园管护中去助推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四川省科技厅的带领下,广元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白叶一号”落地青川的推进工作,多次组织省级“三区科技人才”、市级科技特派员、县级科技特派团三级联动开展茶叶技术指导,为“白叶一号”的发展护航定向。山高坡陡,青坪村过去是典型的贫困村,2018年7月,一株株白茶苗,千里迢迢从浙江安吉,来到四川青川“安家落户”,在广元市科技局4年来的持续技术指导帮助下,茶苗茁壮成长。现今青坪村全村共有茶园4360亩,其中1226亩“白叶一号”,全村95%的农户发展茶产业,“白叶一号”茶产业直接受益群众920户3512人,同时,带动易地搬迁群众210户651人长效增收致富;2022年春天,“白叶一号”首次大规模采摘上市,“小茶苗”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叶子”。全市白茶种植面积达到5200余亩,种植户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白叶一号”正带领他们走向致富奔康路。 查看更多
(记者 秦勇)11月1日,以“三茶统筹·绿色共享”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展览面积达7万平方米。在本届茶博会上,“荣县花茶”品牌形象正式发布,助力荣县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  该品牌形象以穹隆地貌、花和茶叶三种元素为创意来源,蝶、叶、花与起伏的山地融合交织,诠释出荣县的地域特征与花茶的品类特点。  以茶会友、以茶兴业。一杯杯“荣县茶”,正“泡”出乡村振兴新味道。“荣县花茶”品牌形象正式发布花茶特色吸引专家关注  在“荣县花茶”品牌形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指出,随着花茶的原料品质提升,花茶的品质、口感越来越好,市场前景日益广阔。特别是在当前加强品牌打造,强化科技和文化引领的背景下,茉莉花茶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荣县盛产名优绿茶和花茶,有现代茶产业基地21万亩,拥有以茉莉花茶为主、栀子花茶、桂花茶等为辅的60余个花茶产品,享有“中国花茶之乡”的美誉。  其中,茉莉花茶主要采用荣县早春名优绿茶和优质茉莉伏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窨制而成。“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明亮。”荣县县长赵磊向在场嘉宾推介荣县花茶的特点。  赵磊说,接下来荣县将抢抓省委、省政府精制川茶培育重大机遇,用好“中国花茶之乡”名片,坚定不移发展荣县花茶产业,“将建设现代茶用香花产业基地,扩大本地高档花茶产能和品牌效应,构建花茶产品体系,实现花茶品类的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特色亮点也吸引了在场专家的注意。刘仲华就表示,未来在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优化方面,自己与团队也将积极为荣县提供助力。茶香飘往“一带一路”  不仅仅是发布“荣县花茶”品牌形象。近期,荣县在推广茶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方面动作频频。  10月28日,荣县举行“一带一路”茶产业国际合作推介会。活动中,荣县就全县茶产业发展作重点推介,春兰茶业、巅峰仙芽等荣县茶企和印度尼西亚、越南、阿尔及利亚的企业代表通过网络连线,分别作了企业推介和茶叶需求介绍。  推介会上,荣县与洲联商云链(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印度尼西亚茶叶协会与荣县茶产业协会签订谅解备忘录,搭建荣县茶叶出口营销推广平台,对荣县茶叶出口进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管理,推动实现荣县茶叶自营出口,预计2025年荣县茶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达3亿元。  荣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43家,培育有龙都香茗、绿茗春、春兰芗、黄金叶等10余个知名品牌。今年,荣县茶叶总产量2.47万吨,鲜叶产值8.53亿元,综合产值37.8亿元。荣县茶产业协会会长李奇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茶叶品牌价值,抢抓“一带一路”机遇,联合荣县茶企,将荣县茶推向世界。  目前,荣县茶已远销摩洛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年出口绿茶2.4万吨,占全省出口茶总量的35%以上,出口茶产值近5亿元,预计到2025年,荣县将实现茶叶综合产值50亿元。 查看更多
(曹琳  记者 侯东 文/图)11月1日,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开幕。青川展馆里甚是热闹,前来参观、品茶、洽谈的人络绎不绝,成为本届四川国际茶博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据了解,本届茶博会以“三茶统筹·绿色共享”为主题,来自全国50余个茶叶主产区、近3000个茶品牌及企业参展,涵盖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以及茶具、紫砂、陶瓷、工艺品、茶家具、茶人服、茶食品、茶包装机械等全产业链及上下游产品,展品总计10万余种。青川县统一组织广元市白龙茶叶有限公司、青川县乌龙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印象川之味茶叶有限公司等5家茶企业的4个茶品种共计60余个系列产品参展,优质的品质、优惠的价格备受市民和商家的青睐。消费者品鉴青川茶叶“我去过青川,青川茶叶主要是高山茶,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这话一点都不假,那里的茶叶口感鲜爽香绵,入喉过后是唇齿留香。”来自江油市的肖先生在青川展馆前对青川茶叶连连称赞。他笑着说,青川茶叶一般3月下旬开采,营养吸收得充足,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丰富,冲泡多次仍有香味。青川种茶历史悠久,有“中国茶乡”的美誉,自然资源优越,高山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土壤肥沃,冬暖夏凉,无任何污染,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青川红茶真不错,很适合老人饮用。”“这个老鹰茶还有吗?我想带回去给我几个朋友也尝尝。”“这七佛贡茶味道纯正,香味扑鼻,不愧是地标产品啊!”……青川的茶叶在经过多年的推介和参展逐渐被市场认可,众多参展嘉宾在品尝过后,都纷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七佛贡茶”、“川鹰”老鹰茶等受到许多客户认可,不少老客户直奔品牌而来。“这一上午的时间,我接待了许多老顾客。同时,老鹰茶的口感也得到了很多新顾客的认可。”已经参加了多次茶博会的青川县茶坝老鹰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树鼎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茶博会这个平台,扩大青川茶叶的品牌影响力,让青川茶叶家喻户晓。乘着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的东风,青川茶后发赶超,特别是“七佛贡茶”、青川白茶、红茶、绿茶,为庞大谱系的川茶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展了川茶新的空间。据青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川围绕“2+3+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优一强二畅三”思路,持续做强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打响茶品牌、繁荣茶经济,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倾力打造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七佛贡茶”,推动了青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记者 鲍安华 文/图) 11月1日 ,在第11届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享有“中国富硒茶之都”美誉的达州市首次举办了以“富硒巴山青,一叶天下倾”为主题的“2022年达州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青’推介会”,共有20家“巴山青”品牌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万源、大竹、宣汉等地特色茶叶及万源富硒茶和大竹白茶等知名品牌企业茶品。推介会现场达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处于北纬30度的“黄金产茶带”,是全国三大“富硒”农产品产区之一、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茶叶硒含量在0.24~0.67μg/g间,深受消费者喜爱。达州茶叶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南麓海拔600~1200m的缓坡山林中,“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独特环境铸就了“富硒、高山、有机”的独特品质,多次在国际茶叶比赛上获得金奖。“万源富硒茶”“宣汉漆碑茶”和“大竹白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大竹白茶”还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秀岭春天、巴蜀玉叶等6家企业茶产品获12个绿色、有机茶产品认证。达州巴山青展馆近年来,达州立足时代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品牌兴茶战略,以做响品牌为目标,坚持以品牌撬市场,以市场促生产,以生产提效益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面上提质+单品突破”发展路径,不断擦亮“巴山青”品牌名片,引领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巴山青“抱回”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熊猫奖,17个茶叶单品获得金奖,四川国峰农业开发公司的“‘国礼’白茶”和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的“巴山雀舌牌众妙绿茶”入选第一批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目前,达州已建成基地规模上万亩精品茶园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2021年,全市茶园总面积34.1万亩,年产干毛茶1.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超43亿元。预计到2025年,茶业综合产值将达100亿元,品牌价值达20亿元。推介活动现场达州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认真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论”,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勇毅前行,踔厉奋发,举全市之力,将“巴山青”打造为国内外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巴山青”品牌企业,为川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贡献新的力量。 查看更多
(林立)10月31日至11月3日,以“三茶融合·绿色共享”为主题的第11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在成都举办。享有“中国绿茶之都”美誉的乐山市作为本届大会主题市,首次设置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乐山专馆,以“峨眉山茶·世界共享”为主题亮相茶博会,集中展示峨眉山、犍为、夹江、沐川、马边等地特色茶叶及竹叶青、峨眉雪芽等知名企业品牌,全面展示乐山茶产业发展优势和悠久茶文化,进一步擦亮“峨眉山茶”金字招牌,促进招商引资,向全国茶业发展强市迈进。智慧茶园据了解,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乐山市,是名优绿茶的适宜区域。通过持续聚力发展,茶产业已成为该市优势明显、市场效益持续、农民收益稳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乐山市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紧扣“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始终把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推动了全市茶产业迈上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2021年,乐山市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39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4.5万吨,干毛茶总产值85亿元,茶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成功创建省级茶叶重点县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2个,四川茶业十强县2个。峨眉山市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茶叶)园区。当前,“峨眉山茶”已成功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品牌价值达41.76亿元。嘉峨茶谷在本届茶博会乐山主题市活动中,乐山馆共设“序馆+区县馆+企业馆”3000平方米的布局。序馆400平方米为综合展示区域,通过展台展板、图片实物、视频音响及声光电科技手段凸显乐山特色,展示优良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发展和悠久茶史文化;在区县馆1800平方米中,五个茶业重点县各360平方米,重点展示峨眉山高山绿茶、犍为茉莉花茶、夹江出口绿茶、沐川紫茶、马边彝茶等区县茶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企业馆800平方米,“竹叶青”公司和“峨眉雪芽”公司各400平方米,突出企业产品展示和品牌推广。展会期间,乐山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还将举办“高端绿茶高峰论坛暨峨眉山茶地方标准发布”,并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签订《“峨眉山茶”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科技战略合作协议》,颁发茶产业发展顾问和茶产业品牌顾问聘书,共商“峨眉山茶”品牌打造,推动乐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大计。美丽茶园据悉,“十四五”期间,乐山市茶园面积将稳定在140万亩,干毛茶产量达15.5万吨,打造现代茶叶标准化基地100万亩,培育千万产值茶企100家,实现毛茶产值110亿元,综合产值350亿元。继续深化“全国高山绿茶产业核心区”“全国名优绿茶发展核心区”建设,将“峨眉山茶”打造为国内外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品牌,为川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贡献新的力量。(图片由乐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查看更多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