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刘新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光荣使命,多途径开发渔业空间和潜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深刻领悟树立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1990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化涉及到观念的转变。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树立大食物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重要论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使我们从更高层面、更广维度全面把握粮食安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粮食安全观到大食物观的转变,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势使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艰苦的努力,实现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人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膳食科学化、食物多样化,呈现口粮需求下降而肉蛋奶、鱼果蔬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举措。国内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供需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使我们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迫切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更为稳健的国家食物安全保障体系,既保障“米袋子”安全,也保障“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鱼篓子”安全。通过践行大食物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品种的多样性、来源的广泛性、生产的持续性、供需的平衡性,让食物供给量足质高结构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端得更好更健康。  正确认识提高渔业发展质量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这为做好渔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落实大食物观、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是保障食物有效供给的需要。水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年产量保持在6500万吨以上,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过45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看,需要充分发挥水产品来源广和水产养殖产出动物蛋白效率高的优势,可持续开发江河湖海资源,拓展渔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打造“蓝色粮仓”,推动食物供给向多元化转变,为把牢我国食物供给安全主动权提供支撑。  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水产品作为优质动物蛋白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约占动物蛋白消费量的30%,但人均水平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水产品摄入量(每周300-500克),消费潜力巨大。依托渔业资源禀赋和科技创新,利用水产品种多样性、供给产品多元化的特点,开发丰富多样、食用方便的水产加工食品,进一步充盈国内市场和丰富居民“菜篮子”,让百姓在多吃鱼、吃好鱼上有更自由的选择。  三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需要。渔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是食物生产部门,也是重要的生态养护部门。水产养殖在极大减轻天然渔业资源利用压力的同时,还能形成巨大的渔业碳汇功能。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海洋牧场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型范例。充分挖掘渔业生态养护功能和“以养为主”优势,有效扭转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向大水面要品质,向深远海要空间,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供更多优质水产品,这是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四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渔业是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大农业中,渔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渔民人均纯收入近2.3万元,比农民的人均收入高出约1/5。借助沿江沿湖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禀赋,坚持宜渔则渔,大力发展高水平的养殖、捕捞、加工、休闲渔业和现代化渔港经济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强化渔业产业链条,是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科学把握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渔业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而且潜力巨大,要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和安全统筹,加快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  一是持续提升供给保障能力。坚持以养为主、宜渔则渔,全方位多途径拓展江河湖海渔业发展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建立宜养水域滩涂保护制度,严禁非法占用核心水产养殖区和传统水产养殖区。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支持工厂化养殖和鱼菜共生,建立养殖池塘维护长效机制,推动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按照“一水一策”,确定重点湖泊水库可养比例和增殖品种,科学发展淡水网箱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渔业增殖。有序发展滩涂和浅海贝藻类养殖,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盐碱水养殖。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开拓新渔场新资源,加强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加大优质海产品运回力度。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大力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等智能化渔场建设。加强塘头、港口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开发调理、预制、干制等水产食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突破关键装备和核心种源,提高全产业链质量效益,培育壮大新业态、新动能。聚焦水产育种、绿色养殖、深蓝渔业、智慧渔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渔业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渔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人才优势,推动与水产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完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实施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打造全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和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因地制宜实施养殖尾水治理,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促进渔业资源保护和水域环境修复。构建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系统监控长江禁渔效果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状况,保护好天然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落实资源总量管理,推进渤海限额捕捞试点,优化近海捕捞生产结构。科学开展增殖放流,高标准建设海洋牧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平,加强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推进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保护与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四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坚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实现渔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全球渔业治理,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减贫。落实《上海宣言》,加强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深化与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合作。落实《广州共识》,推动与太平洋岛国深化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共同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加强远洋渔业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履约能力与水平。推动全球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争取尽早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负责任履行国际义务。推动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印太区域国家信息共享,提高海域感知能力。推动渔业企业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实现水产品对外贸易总体均衡。  五是持续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和安全应急处置,提升渔船渔港本质安全水平,坚决守好安全底线,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渔业法修订,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做好海洋伏季休渔、重点流域禁渔、清理取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管。突出渔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发挥渔港在渔业管理的关键作用,强化督查检查,推动渔业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积极争取渔业政策性保险政策,推动渔业更高质量、更加安全发展。(作者系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1-0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挑战加大,对农村脱贫群众来说,还有因疫因病返贫致贫的风险。我们在切实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应从长远计,多举措防止农村群众因疫因病返贫致贫。这是最大程度保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必然要求。  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其艰巨性和特殊性。一方面,脱贫地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防疫物资和医疗资源储备相对较少,可以说是整个防疫体系“短板中的短板”。另一方面,农村脱贫群众收入本就不高,因看病吃药花销返贫的风险更高,尤其是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脱贫群众,属于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也应作为返贫监测帮扶的重点对象。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通知,对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出部署。各地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通知要求,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村、落细到户,做到战疫战贫两不误。  要继续强化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早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我国就第一时间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三年来,这项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应继续发挥监测帮扶机制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作做实做细,以“先手棋”阻断脱贫群众的返贫致贫风险。通过启动健康监测台账、细化监测内容、优化识别流程、提高识别效率等举措,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对一些确实有困难的农村居民,可以开通“绿色通道”,先落实帮扶,再完善手续。  要广泛动员多方帮扶力量参与。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农村党员等各方力量,主动作为,在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展对脱贫群众的上门排查,努力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争取早发现苗头问题,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要组织动员各方帮扶力量,将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作为当前帮扶的重点,积极协调防疫物资支持和医疗救助帮扶。  雪中送炭、救困扶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下应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挑战、防止农村群众因疫因病返贫致贫的重要对策。让我们切实增强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担当尽责,主动作为,最大程度保护脱贫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1-0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知道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怎样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依靠什么、该怎样干的重大问题,为我们解决农业大而不强问题、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指明了科学路径。资料图片  一个国家的农业强不强,主要看两个方面,一看农业生产力强不强,二看农村生产关系优不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改革是根本动力,能通过制度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关系,激活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活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  从我们的国情农情来看,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数量超大且不断增长,与耕地、淡水等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的突出矛盾,是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农业强国,尤其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力量,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我们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提供强劲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一些核心种源、高端装备上,还有一些容易被“卡脖子”的短板和弱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摆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真正实现自立自主,还要力争通过科技创新开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而在生产关系层面,近年来,我国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明显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发展活力。但是,对标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求,农业发展潜能依然释放得不够,农村发展潜力仍然挖掘得不足,农村改革还有一些两难多难问题亟待破解。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要依靠改革推进相关制度创新,进而塑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还要通过改革维护好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好农民的利益权益。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补短板、强弱项之策,也是向着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进军之举。我们必须锚定目标、狠抓落实,重点在于做好两个“两手抓”。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坚持问题和产业“两个导向”,一手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手抓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瞄准“卡脖子”技术难题,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产品和技术,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切实提高科研攻关能力和创新水平、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效率。  深化农村改革,要在“稳”的基础上,一手抓“放活”,一手抓“融合”。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主线。接下来的农村改革多是“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守牢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稳步推进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要素,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样化途径。还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市场、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科技和改革犹如车之双轮,需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任何一个轮子跑慢了、跑偏了,都会影响到农业强国行稳致远。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科研机构和广大三农工作者铆足干劲、动足脑筋、下真功夫,需要社会各方献策献智献力,以确保车之双轮稳步前进,推动建设农业强国的梦想一步步照亮现实。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1-0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这些态度鲜明的高远判断,发出了新征程上重农强农的时代强音,深刻阐释了大国三农与现代化强国的关系,着眼大局全局指明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资料图片  从世界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规律看,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定有强大的农业为支撑,也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强国,是靠别人吃饭的。这是因为农业关乎饭碗,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基础不牢,再华丽的现代化大厦也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反之,有些国家虽然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但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上却受制于人,一遇波澜饭碗就会被别人拿住,吃饭还要看别人脸色,自然也称不上是现代化强国。各国强国建设的探索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农业强起来,现代化强国的大厦才能巍然耸立。  而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建设农业强国更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进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崛起。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时期,做大农业规模、解决“有没有”问题是最迫切的需要。而随着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了发展变化,一些过去不是很紧迫的问题,现在成了当务之急,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更为凸显。无论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的增产增收,还是回应城市居民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和乡愁向往,我们都需要推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通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城乡经济循环的堵点,不仅制约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释放,也影响了双循环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要通过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打通工农城乡循环的堵点,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和发展动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为了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面对疫情、地缘冲突、极端天气、全球市场动荡等多方面风险挑战,我们能始终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支撑和底气在于农业稳产增产、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在于几亿农民工在城乡间进退有据、平稳流动,在于有一个稳固的三农大后方。新征程上中国号巨轮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风高浪急,还可能碰到暗礁潜流,更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好生命安全、生存安全这个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建设好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大部分的广大乡村,发展好占我国人口总数1/3还多的农村人口。以农业强国的建设成果,筑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基石。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也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重农强农战略的拓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描绘了“强美富”的动人图景,以此为目标和指引,我们持续重农强农惠农,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在此过程中,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四化同步”,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明显滞后的短板和短腿。一方面,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瞄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三农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加快农业强国的建设步伐,着力赶上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明确,受制于人均资源较少、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我国的农业强国建设不能追求成为“全能选手”,一定要看清楚我们最突出的短板在哪里?发展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头等大事是什么?农业强国的特色是干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对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认识,不盲目对标世界农业强国,也不一味追求一些数据的考核达标,要从我们自身国情和发展任务出发,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出发,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新的赶考之路上,三农再一次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使命、稳扎稳打的历史耐心,积小胜为大胜,沿着农强国强的康庄大道勇毅前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1-0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加强党对经济的全面领导,优化基础布局、结构、功能与发展模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发展经济社会的信心。尽管民生经济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体制优势增强发展活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就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通过向“美”而行,着眼社会矛盾总体变化,统筹需求与需要,三大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三驾马车”动力转换加快,让蓝天更多,水土更干净。接力从总量之“美”到结构之“美”,从生态之“美”到生活之“美”,实现民生有保障“好生活”,深化精神充实愉悦 “美生活”。笃“实”夯基,应遏制脱实向虚,保障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进步,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求“效”有为,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以“协”善治,需从新阶段出发,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物质精神,保障协同共生好路径。“共”富“共”赢,须统筹效率公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深化经济发展系统观念,就应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六稳六保”,以科技人才优势夯实发展基础。激发双循环市场潜力,增强经济建设“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保障经济发展迈上优势互补,更有质量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路!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1-0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这是大国现代化蓝图中令人向往的三农画卷,这是古老乡土大地上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并对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怎样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我们一路走来,重农目标一以贯之,强农路径愈发清晰,三农前景愈加广阔,终于走到了这个重要时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可触及。  目标是指引前进的灯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先得明确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内的气象监测设备(2022年9月2日摄) 张涛摄  这个目标首先应该符合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全球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要做到供给保障强,能够立足本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以稳定安全的农业供给为国家发展夯实根基;科技装备强,有高水平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较高;经营体系强,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韧性强,农业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较高;竞争能力强,不仅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还有较强的规则制定权、产品定价权、资源掌控权。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称得上农业强国。  而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建设农业强国也需要体现中国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国土面积、资源禀赋等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大资本大农场的欧美模式,也不像东欧、南美一些国家有那样大的平原,更没法套用日韩这样人口与土地规模国家的发展经验。大国小农、人口众多、资源不均、农民大国、农业古国,这些因素让中国的农业强国建设没有先例可循,但也给我们打开了建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会之窗。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中国式的,也必须是中国式的,中国的农业强国建设也不例外。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首先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一定是全面贯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方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而从农业强国的新要求新任务出发,还要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关键要依托双层经营体制走好适度之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小农数量众多,要充分发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势,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适度”,既要瞄准农业提质增效要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效率和效益,又要兼顾2亿多小农户发展需求,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他们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要以农业生态低碳发展为持续动力。绿色是农业底色,生态是农业底盘,生态低碳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约束仍然趋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着力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思路,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乡村生态、农民生活的良性循环,让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亮色,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以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的内在肌理。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要依托农耕文明的深厚“家底”。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不可多得的历史馈赠和宝贵财富,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价值依归。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应善于从农耕文明中汲取养分,同时又要通过建设农业强国赓续农耕文明,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润泽乡土大地,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建设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重点在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农业强国的建设主体,更应成为农强国强的主要受益者。当前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农民农村还是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要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决定了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快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早日过上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靠我们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用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接续奋斗,不懈前行,书写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新篇章。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1-03
(记者 陈仕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四川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农业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农业现代化对四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成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成都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拥有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成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本期《锦观智库》采访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科技管理工程师钟毅。资料图片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锦观智库: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您认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重要意义?钟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现代化还存在明显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必须切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影响着应变局、开新局的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有利于扩大内需,挖掘农村巨大市场潜力;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化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把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还需如何发力?锦观智库: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农业现代化对四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根据您的观察和研究,近年来,四川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哪些进步?把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钟毅:四川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农业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四川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经济提质升位。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3.3亿元,农业经济总量升至全国第2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16.4亿斤,居全国第9位。2021年全省出栏生猪6314.8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2021年油菜籽产量达到338.7万吨,从2014年起稳居全国第1位;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占四川省“三调”耕地总面积的63.63%,为建设“天府良田”、筑牢“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还有,四川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截至2021年末,全省创建国家产业园13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建成省星级园区107个;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建立。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全省家庭农场达到22万家,省级示范场2836家,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新兴产业补齐短板。按照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工作要求,率先在全国开展全国种业强市建设,推动种业基地提档升级,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补齐三大先导性产业发展短板。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四川农业现代化还存在一些短板,我认为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逐步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其次,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树立大食物观,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川字号”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此外,还需要强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努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提升乡村劳动力素质等。成都如何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锦观智库:12月2日,省委书记王晓晖前往成都市调研,在位于郫都区的四川新华西乳业公司,他勉励企业要继续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成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您认为成都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钟毅: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前,成都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基础良好、优势突出,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出成都路径。比如,培优从业主体。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力度,重点支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主体,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后劲;拓展融合多元价值。创新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空间、结构、规模,加快建设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美丽宜居幸福乡村,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消费场景,融入成都平原特色乡村元素,促进一二三产业形态融合、价值叠加、优势互补。重点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民宿康养、研学科普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成都虽然是一个大都市经济,但是乡村振兴在空间上还是有很大余地。对此,成都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强化耕地质量监测。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等“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米袋子”“菜篮子”供应体系,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农业数字化机械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开展薄弱环节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培育一批“五良”融合产业示范区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区域服务中心,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加快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引进培育农业头部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积极开展集体经济融合与发展,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加集体收益。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推动公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城市农业新功能,促进成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路径,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12-30
  (高杨 王军 曹斌 魏广成 关仕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农村发展实践看,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立足“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引领2亿多小规模家庭经营户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民自我服务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能够为广大小规模家庭经营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领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是构建高质量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农民合作社数量为222.7万个。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进程中,农民合作社通过兴办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价值链,开展规模化多元化服务推展服务链,让更多的农民种地有收益,实现增收致富。同时,立足成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想农民之所想,办好农民之想办的各类服务,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协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为提升社会各界对农民合作社的认知度,助力我国农民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日报社连续五年开展中国500强农民合作社评价活动,综合考虑规范化经营、惠农带农、规模经营、诚信经营等四类指标,最终评价推出2022年中国500强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500强农民合作社”)。500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高,集约经营优势明显,产业化发展显著,服务能力、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强,在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概况  从地区分布看,500强农民合作社中,东部地区240个,占比为48.0%;中部地区108个,占比为21.6%;西部地区152个,占比为30.4%。500强农民合作社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省(160个)、安徽省(44个)、甘肃省(42个)、江西省(40个)、江苏省(36个)。图1 500强农民合作社地区分布情况  从业务类型看,500强农民合作社中,372个种植类合作社,占比为74.4%;69个服务类合作社,占比为13.8%;59个养殖类合作社,占比为11.8%。  从成立年限看,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成立年限为9.9年,最长年限为22年,最短年限为2年。其中,东部地区平均成立年限为9.8年,中部地区平均成立年限为10.3年,西部地区平均成立年限为9.7年;种植类平均成立年限为9.8年,养殖类平均成立年限为11.1年,服务类平均成立年限为9.3年。  从示范社等级看,500强农民合作社中有212个国家级示范社、218个省级示范社。212个国家级示范社中,东部地区88个,占比为41.5%;中部地区48个,占比为22.6%;西部地区76个,占比为35.7%。218个省级示范社中,东部地区113个,占比为51.8%;中部地区45个,占比为20.6%;西部地区60个,占比为27.5%。  主要发展特征  (一)党建引领建社,规范化发展水平提升  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是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的创新举措。500强农民合作社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2021年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农民合作社177个,占比为35.4%,比2019年增长4个百分点,近两年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农民合作社数量呈现递增态势。500强农民合作社注重把党的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建章立制,调动广大成员参与运营管理,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500强农民合作社按交易额(量)返还占可分配盈余的比例达62.0%,高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60%。其中,中部地区农民合作社按交易额(量)返还占可分配盈余的比例为69.4%,而西部地区则偏低,只有50.8%。国家级示范社按交易额(量)返还占可分配盈余的比例为70.9%,养殖类农民合作社按交易额(量)返还占可分配盈余的比例为72.6%。  (二)规模发展立社,集约化经营优势明显  500强农民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领头雁”,着力吸纳农户入社,着力壮大自身实力,着力加强规模化提升,探索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在册成员数量为255人,是全国农民合作社平均入社水平的5倍多,比2019年增加22人,其中东部地区农民合作社平均在册成员数量为291人,高于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14.1%。充分发挥上联市场、下带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农户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经营收入为2822.6万元,比2019年增长22.1%,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社均经营收入最高,达到3233.2万元,高于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14.5%;养殖类农民合作社平均经营收入为6475.4万元,是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的2.3倍。从资产总额来看,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资产总额为2067.8万元,近两年年均增长15.6%,其中东部地区社均资产总额最高,达到2292.6万元,高于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10.9%;养殖类农民合作社平均资产总额高达3926.3万元,高于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89.9%。图2 500强农民合作社社均经营收入情况  (三)产业延伸富社,产业化发展成果显著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最初单纯的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逐步向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延伸,在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社均投资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出资额为221.3万元,比2020年增长22.7%,增速比2020年高9.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社均投资额达到了259.3万元,较2019年增长38.7%。通过创办公司、兴办加工厂、委托加工等方式参与产业链下游的经营活动,创造增值收益,规避鲜活农产品销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社均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203.3万元,较2019年增长34.6%,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为42.6%,其中中部地区社均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最高,达到了1599.5万元,西部地区次之,社均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为1349.4万元。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营收利润率达到11.1%,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其中西部地区社均营收利润率最高,高于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主动与农业企业对接,搭建产销平台,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的平均订单农业销售额为1793.2万元,较2019年增长22.2%,占统一销售农产品比重为79.3%。表1 500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发展情况 单位:万元、%  (四)联农助农强社,服务带动作用凸显  始终坚持为成员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处于发展前列,社均服务带动农户数达2201户,其中东部地区社均服务带动农户数最多,达到3251户,服务类农民合作社平均服务带动农户数为2772户。500强农民合作社还把服务弱势群体特别是脱贫户摆在重要位置,社均服务带动脱贫户160户,其中西部地区社均带动脱贫户数量最多,达到了172人。依托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做大合作社“蛋糕”,同时通过农资采购和农产品销售中的价格优惠以及二次返利等在分“蛋糕”过程中让农户获得实惠,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统一采购农资720.9万元、统一销售农产品2262.4万元,成员年均收入4.1万元,比同村居民高出26.0%,其中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社成员年均收入3.8万元,比同村居民高出28.3%。积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激发了成员参与农民合作社的主动性,与成员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组织开展9次培训,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农产品统一销售量占成员产出总量的比重达78.4%,意味着成员更愿意把农产品通过农民合作社进行销售。表2 500强农民合作社联农助农情况 单位:万元、%、人、次  (五)经营创新兴社,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00强农民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养老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合作形式,同时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通过申请专利与商标、开展绿色或有机产品认证、发展电子商务等,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社均获得专利、植物新品种的数量为1.1件,较2019年增加45.5%。其中,中部地区农民合作社与国家级示范社社均达到了1.6件。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生产者和供给者,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合作社产品信誉,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共有52.8%的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绿色、有机认证,其中,58.1%的种植类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绿色、有机等认证,45.8%的养殖类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绿色、有机等认证。分地区看,中部地区获得绿色、有机等认证的农民合作社占比最高,达到了63.0%,西部地区次之,为55.9%,东部地区占比为46.3%。图3 500强农民合作社获得绿色、有机认证情况  (六)政府支持扶社,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通过法律支持、项目带动、税收优惠、人才培养、建章立制等措施,引导农民合作社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有48.4%的农民合作社获得了财政扶持资金,社均获得财政扶持资金28.4万元,比2019年增加11.8%。其中,西部地区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最大,社均财政扶持资金达47.1万元,比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财政扶持资金高出65.8%;国家级示范社平均获得的财政扶持资金为42.3万元,比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财政扶持资金高出48.9%;不同业务类型的农民合作社社均获得的财政支持相对持平。从合作社辅导员对农民合作社的辅导次数看,2021年,合作社辅导员到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辅导次数为10次,其中中部地区社均辅导次数低于10次,到养殖类农民合作社平均辅导次数最多,为24次。图4 500强农民合作社社均获得财政扶持资金情况  (七)应对疫情冲击,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对农业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不畅、春耕农资供应不足等。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有68.6%农民合作社认为疫情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是降低了营业收入和增加了营业成本。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农民合作社直面疫情冲击,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和经营业务创新,不断提升经营效益和经营效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固定资产总额为1098.8万元,比2019年增加225.6万元,其中东部地区社均固定资产总额最高,达到1309.6万元,比500强农民合作社平均值高出19.2%;养殖类农民合作社平均固定资产总额为1303.0万元。此外,500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化解流通不畅给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500强农民合作社近三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持续增加,2021年社均电商销售额为236.1万元,比2019年增长70.0%。其中,中部地区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增长最快,2021年社均电商销售额为299.1万元,比2019年增长69.6%;养殖类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21年社均电商销售额达368.2万元,比2019年增长97.1%,其次为种植类农民合作社,社均电商销售额为248.9万元,比2019年增长64.7%。还有部分农民合作社通过组建加入联合体或联合社抵御市场风险,数据显示,在组建加入联合体或联合社的224个农民合作社中,有95个农民合作社是在近三年新组建加入联合体或联合社,占比达42.4%。  存在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发展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地位作用日益明显,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单体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25%的农民合作社营业收入低于500万元,属于小微企业。二是规范化水平还不高,公司化色彩较浓,缺乏科学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普通成员受益不够。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有36.2%的农民合作社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额(量)分配的比例低于60%,前五大股东现金出资额占比67.3%,大户控制情况还比较普遍。三是产品供给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农产品加工发展不足。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42.6%,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47.4%的农民合作社没有获得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四是贷款难问题依旧突出,不能有效满足生产经营需要。2021年,500强农民合作社中有79.4%的农民合作社资产负债率低于10%。  可以预见的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巨大、路子会越走越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如下态势:  一是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迫切要求农民合作社通过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农民合作社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装备,着力开展粮食、畜产品等规模化经营,确保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着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品牌销售等,打造产业链,共享价值链。着力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优化运行机制,维护好发展好成员的权利,让更多农民受益。  二是联农带农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将坚持以服务成员为根本,壮大自身实力,提升为成员服务能力,解决成员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让农民在参加合作社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实惠。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服务带动、产权联结、分享收益等,与小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农民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广泛应用。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专业化技术服务等,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推动我国农业主要依靠科技应用和人才实现稳产增产。农民合作社将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各类回乡人士等进行创业创新,汇聚更多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更多现代化生产要素。  四是与农村社会转型发展深度融合。农民合作社将与农村社区形成良性互动、与农村治理有机结合,培育和增进农民民主意识,改善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积极参与运营农业废弃物、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其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政策建议  (一)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  引导农民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民主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完善成员参与和利益分享机制,让更多成员获得法律和章程赋予的权利。深入开展各级示范社创建,扩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范围,通过示范带动,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  (二)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  支持农民合作社加强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加工仓储、产品销售等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承担科技推广、农村公益性项目,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品牌创建、产品质量认证、发展电子商务、开展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等活动。鼓励成员以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闲置农宅等多种要素作价出资入社,引导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合作、兼并合并等,扩大农民合作社规模。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发展。  (三)加强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  引导农民合作社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对农民合作社开展流通加工、冷藏保鲜、仓储运输以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项目,要在用地用电、财政项目上给予支持。支持农民合作社投资兴办或出资入股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加强农民合作社培训  加强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热爱合作事业的合作社企业家队伍。推进县域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代理记账、档案管理等服务。挖掘各地农民合作社发展典型,讲好农民合作社发展故事,为农民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仓储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引导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农业投资基金投入农民合作社创办的项目。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保额,增强农民合作社应对风险能力。  (作者单位:高杨 关仕新 农民日报社;王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干部学院;曹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广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在硕果累累的苹果园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并肯定了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在得知村民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时,他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总书记用“合适”二字,不仅一语道破了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关键,还深刻揭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探寻农业现代化之路,但对于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却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西方大农场、大公司就是农业现代化。这固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成功模式,然而却未必适合中国。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关键是要符合一国国情、一地实际。  其实,农业现代化并非多么高深玄奥的概念,而是源自生产生活实践,包含了诸多简单朴素的道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合适”。这个“合适”,往小了说,是一个农业产业与一地发展条件的匹配性、适宜度;往大了说,关乎一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和道路选择。  南沟村在选择农业产业方面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该村充分考虑了气候、光照、纬度、海拔以及市场等因素,最终决定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苹果产业势头良好、就地卖出、销路不愁,也充分说明了产业和本地的合拍性,是适宜的。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反面的教训也是有的。曾经,一些地方在富民产业的选择和培育过程中,出现了“贪大求洋”“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不考虑本地实际,跟风随大流,盲目上马“高大上”的项目,结果导致产业“水土不服”、难以落地,不仅没有结出富民的果实,反而浪费了宝贵的项目资金,损耗了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怎样找准合适的产业?首先要多听取农民的意见,农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于什么产业可以搞、适合搞,最有发言权。发展产业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如果产业选择不合农民的心意,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就无法发展壮大。  产业选择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前瞻研判和协调引导作用。有关部门在充分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还要对产业的前景作出具有前瞻性的研判。政府掌握的信息更为宏观和全面,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更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的产业培育方案。政府要综合分析气候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市场潜力等因素,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优质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中来,帮助农民念好产业经、选好致富路。  大道至简,合适最好。只有把“合适”理念贯彻落实到三农工作各方面,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巨轮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一面,是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有限甚至相对不足的医疗资源;一面,是约5亿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和大量即将返乡的人群。在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的人群,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整合资源力量,依托县域医共体,更好发挥分级诊疗作用,提升农村地区医疗保障能力,是打赢这场农村疫情防控硬仗的关键一招。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原本是为了解决“小病”患者扎堆大医院、挤占“大病”患者医疗资源导致的群众看病难问题。眼下,按照基础性疾病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因素综合研判,精准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作用,分级分类开展就诊转诊和服务保障,符合农村居民人数庞大但县域医疗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能够最大程度确保病有所医、疾有所管,特别是能有效保障重型、危重型患者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目前,许多地方已针对疫情的发展构建分级诊疗服务网络,明确了工作机制和相关流程。但对于很多县、乡、村基层而言,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其发挥实效,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面对“两节”期间的农村疫情防控大考,更好发挥分级诊疗作用,关键要在精准和协同上下功夫。  要关口前移,织密服务保障网底。提前摸清农村地区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情况,并分别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开展“一对一”健康服务。公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组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的联系方式,尤其要确保重点人群人人知晓,让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反映、及时咨询。还要加强分级诊疗方案和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把“防”的工作做足做好。  要加强联动,优化就诊转诊衔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患者基层首诊负责制,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最大限度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接诊和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强化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衔接,做好急救车等转诊设备的保障,开通“绿色通道”,对于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病情需转诊的患者,确保其第一时间实现转诊治疗。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省内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对农村地区的对口帮扶机制,增强分级诊疗的力量。  更好发挥分级诊疗作用,谋划时要考虑周全,工作中更须细致周到。在具体诊疗救治过程中可能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要尽可能完善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策,随时有后手、急时有后援,打赢农村疫情防控的有准备之仗。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三农工作者、从业者中引发热烈反响(记者 毛晓雅 龙成)岁末凛冬至,三农响鼓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句句落在广大三农工作者、从业者的心坎上。全国各地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小农户、基层农业工作者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大家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努力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一份力量。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王庄乡割髭岭村,当地农户忙着制作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和粉条深加工产品,供应市场。  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重中之重”即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如何抓好抓实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书记的这段话提出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说,“首先是发掘土特产品价值,把特色产品发展为特色产业;其次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开发其多种功能,实现产业融合;三是在流通、加工等环节持续发力,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升级。”  “土特产”是农村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具有无限的产业发展空间。“我们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在土特产上做出了大文章。”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定顺说,“在‘蜂蜜之乡’北京密云区,我们依托当地的好山好水好蜂蜜,建立起标准化养殖基地,确立了‘合作社+公司+基地+品牌+蜂农’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衔接一产养殖及二产加工销售。今年又整合成立了密云蜂产业联合社,打响了‘密云蜂业’区域品牌。我们有信心把‘特’字做足,惠及更多蜂农。”  农业产业延链补链,龙头企业发挥着关键作用。“80后”返乡创业女大学生鲁曼对此深有体会:“强龙头、补链条,总书记的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从种养到加工、销售,整个链条上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补齐,作为龙头企业,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统一进行电商销售,每户蟹农可增收2万至3万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企业大有可为。”  “总书记强调的‘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正是我们农业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海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洪文说,海垦集团正在全力建成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进橡胶加工厂的现代化升级改造,打造完善全产业链,实现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转变,推动产业做强做大。  开发农业多元价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正在成为各地乡村产业的新亮点。“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十分振奋,我们合作社找对了发展路子!”河北涉县青阳山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赵永平说,涉县旱作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这一优势,合作社建立了花椒采摘基地,开展采摘游和亲子游活动,既拓展了销售渠道,升级了销售模式,又解决了花椒采摘雇工难的问题,增加了社员收入。西安市以打造“农业景区”为抓手,在各区县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业规模化生产案例和都市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探索集粮食安全、稳产保供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提升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图为游人在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花海农业景区游览。  加大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  脱贫攻坚让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部分脱贫人口存在着返贫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根本的还是发展产业。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指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有四个重点:脱贫地区也有粮食大县,要抓粮食面积落实、产量增加;依靠资源优势,辅之外来技术、资本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让脱贫地区有持续成长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总书记再次强调底线思维,我们将衔接好产业帮扶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甘肃省渭源县常务副县长刘丽川说,“目前全县中医药的加工链产值达到了10亿元,接下来我们继续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全面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责任不断线,措施落到位。“学习了总书记讲话,我们发展脱贫产业更有信心了。”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村党支部书记吴正国说,“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组下沉一线,让我们的脱贫产业有了坚实后盾。我们村以猕猴桃种植为脱贫主导产业,在中国科协支持下,凤凰县成立猕猴桃科技小院、建立猕猴桃专家工作站。专家们通过高位嫁接抗病性新品种猕猴桃的办法,今年每亩能收入4万元。”  产业造血能力越强,防止返贫的基础越稳固。今年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55%以上,每个县都已发展出2-3个主导产业,为防止整村整乡返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从2020年开始,对五个经济薄弱村实施了“五村联营机制”,根据每个村不同的种植特色进行优势整合,五村集体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林下种植经济、订单特色蔬菜、农旅融合休闲等产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二级调研员敖军认为,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种粮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敖军进一步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还要综合发力,广辟途径。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使经营农业有钱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农民打工有钱赚;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总书记关心农民的收入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山东汶上县芳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房华说,“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化零为整,引入社会化服务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与企业对接,实现订单种植,在提升粮食品质和产量的同时,实现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们村在实践总书记说的‘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足了功夫。”江苏省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村里在葡萄、黄桃等精品水果种植基础上,发展了瓜果采摘业,通过乡村旅游、田间直播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增收。此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将精品大米制成了白酒和乌饭米,蓝莓、桑葚等制成干货食品,成了游客的抢手货。今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已达1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5万元。”  业兴人和,村强民富。抓紧抓实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奠定了三农发展的牢固根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继续稳扎稳打,精耕深耕乡村产业,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9
  (朱佳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举措之中,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兴农是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底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和精神实质,也映射出当代绿色发展观的朴素思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华农耕文明与生态智慧同源同根。中国传统农业是生态化的农耕方式,“顺天时、量地利、取用有度”,其关键技术是有机循环,遵循自然法则,拥有强大的可持续力,是古朴的绿色发展观,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早在三皇五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晓保护野生动物:春秋时期,齐国规定山林水泽按时封禁和开放;唐代划分出禁伐区和禁猎区,出现自然保护区的雏形;宋朝《禁采捕诏》中明令禁止在鸟兽鱼虫的繁殖和生长期采捕……不仅古代典籍中禁令中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中国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也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无限珍惜和无比热爱。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思想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开始,到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在新发展理念中,分别要解决的矛盾是创新与守旧、协调与失调、自然与社会、开放与封闭、先富与共富的矛盾,它们涉及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激发活力,如何均衡发展,如何保护生态,如何内外联动,如何公平正义的问题。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丰收的现代化,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息息相关,更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百姓对生态兴农的期待不仅是缓解资源与环境双重制约,而且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实现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甘肃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解决好其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关乎西北地区农业绿色转型和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关乎美丽中国整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绿色发展逻辑是甘肃生态农业建设成就的保障。回看甘肃在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有悠远农业发展历史的甘肃,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近年来,甘肃省持续大幅增加环保投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绿色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农业,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效标准化生态农业……甘肃省生态兴农、绿色发展的“四梁八柱”一步步筑牢,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产品源源不断,绿色发展成绩卓著。  新时代以来的这十年,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谋划启动黄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祁连山全域保护和系统修复持续加强,实现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平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工作有效推进,走出生态兴农新路,形成“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全链条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呈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的期待。  绿色发展是甘肃加速生态兴农的实践取向。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推进甘肃生态农业发展,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逻辑要求,全面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育,在发展规划的执行中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特别要在注重粮食安全的同时注重环境安全。优选适合于甘肃的产业项目,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并按照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人民可以享受自然风光的国家公园;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制定出省内经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有差别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者系兰州大学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8
  (谢伟正)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探索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唱好人才振兴“重头戏”。  坚持精准引才,多渠道“选角”。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就,既要有思想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领头雁”,也要有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要立足本地产业和发展实际,梳理现有人才现状,制定“需求清单”,健全“人才目录”,把牢“人岗关系”。出台个性化人才政策,不局限于传统的“政府主导式”“穿针引线式”引才方式,探索“以赛引才”“假期专家”“候鸟学者”等多类柔性引才模式,坚持“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实现精准高效引才。突出“破四唯”“立新标”,勇于打破学历、职称、资历等藩篱限制,练就“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从各行各业多渠道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做好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精准对接,实现人才队伍“质”和“量”的同步提升。  坚持优质育才,多模式“塑角”。选好适配的角色,还要让角色“入戏”。许多人才回归乡村、初入基层,难免会“水土不服”,如何让各类人才快速进入角色,就需要提供合适的“剧本”,帮助其适应、融入乡村振兴“舞台”,让其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一方面要立足产业、岗位要求,通过创建乡村振兴学院,构建“一流高校+美丽乡村”“专家智库+乡土讲师”“教育学院+乡村讲堂”等培育模式全方面育才,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壮大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根据人才自身专长和优势,有的放矢将其安排到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合适平台上,以干代训、以干代培,让其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治理的第一线、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成功实现事业抱负和人生价值。  坚持高效用才,多方位“亮角”。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才之道。“塑角”后当要“亮角”,切莫把人才当作“花瓶”,把人才政策“束之高阁”。要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明晰人才所长,立足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深化“项目+人才+产业”合作模式,聚焦振兴主题攻关,推动人才献智助力,实现人才与产业、项目的同频共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动态化跟踪管理,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兴农绩效、能力品德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能进能出的人才管理机制,把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坚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用好正向激励“指挥棒”,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放异彩。(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8
  (朱保成)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桑蚕丝绸产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学深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肯定了我们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使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指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主要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强调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让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不仅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指明了方向,也为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了任务,更加坚定了推进桑蚕丝绸这个最具中华民族传统、最具中国特色产业发展的信心。  桑蚕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增产潜力,是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对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以致用,提高新时代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  我国是桑树原产地和丝绸发祥地,既是全球蚕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出口国。桑蚕丝绸产业是极具中国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主导国际市场兼具国内国际双循环特征的绿色循环产业。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2001年分别在罗马、杭州召开的国际会议达成共识:桑是一种可在世界各地利用的特殊饲料。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桑树基因组的破解和“立桑为业、多元开发”的提出,生态桑、果桑、茶桑、饲料桑等新用途不断开发,产业链不断延伸,现代桑蚕丝绸产业破茧蝶变,已经成为新兴朝阳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制造、商贸流通、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成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典型。据不完全统计,在脱贫攻坚战中约四成国家级贫困县都发展桑蚕产业,现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  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桑蚕丝绸等特色产业十分关心、高度重视。2013年9月,首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4年7月,亲自给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赠送桑树种子,进一步增进中古友谊;2017年5月,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时提出的丝路精神,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可以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更是“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历史和现实使我们加深了对新时代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农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丝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桑蚕丝绸产业不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还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守正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我们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物安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2018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单位重视和支持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同年9月18日,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坚持立桑为业,加快桑叶、桑果、桑枝开发,培育一批食品、茶、饮料、酒、食用菌、饲料等领域的骨干企业。推动蛹油、蛹蛋白、蚕丝蛋白水解物等原料开发和应用。扩大中国丝绸影响力,培育推广丝绸高端品牌。  为了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发布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的通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商务部印发了《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聚力引导桑蚕生产和产业科创服务平台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重大项目实施为抓手,推动相关批示指示的落实,推动相关部门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地。近年来,在推进种源创新、治理盐碱、植桑造地、桑饲料养殖、工厂化养蚕及柞蚕免疫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方面,桑蚕丝绸产业取得初步实效。先后两次组织召开种源研讨会,推广新种源及饲喂新技术;推介中国科学院与企业研发的治理盐碱地创新成果,充分利用桑树耐盐碱、耐贫瘠、能够吸附重金属等特性,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植桑造地;支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桑饲料养殖、工厂化养蚕及柞蚕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模式。  科学统筹,加快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和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是传承农桑文明和丝路精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是落实关于树立大食物观,实施“两个拓展”,助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行动。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桑蚕丝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认真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推进,着力促进科技创新转化、金融赋能,精心筹划搭建“国家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桑蚕丝绸促进会”“桑蚕丝绸产业基金”“中国桑蚕丝绸产业基金会”和“国家桑蚕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服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践行大食物观。聚焦饲用、食用属性,大力拓展桑蚕资源饲用、食用应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坚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文化属性,传承农桑文明和丝路精神,大力开发高产、优质的桑蚕丝绸产品和优质文化创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开发。聚焦多元属性,加快桑叶、桑果、桑枝开发,培育一批食品、茶、饮料、酒、食用菌、饲料等领域的骨干企业,提高桑蚕及柞蚕蛹原料开发和应用。坚持联农带农,实现利益链共享。聚焦共富属性,用好特色产业优势,培育以示范基地为样板、龙头企业为核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下一步,在有关部门的重视指导下,桑蚕丝绸产业要凝心聚力持续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要积极推动构建“国家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际桑蚕丝绸促进会”等重大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国际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抓好种源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空间,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开发,在耕地之外,利用荒漠化土地、盐碱地和尾矿地植桑造地,建设国家级桑饲料原料基地,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要开展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在桑蚕、柞蚕生产优势区,建设一批桑、柞蚕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三品一标”基地,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加快推进桑蚕种植养殖和丝绸加工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要充分运用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植桑造地、用水及金融等方面的支持,降成本、增效益,支撑和服务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崭新篇章。(作者系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组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8
  近三年来,广大农业企业顶住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严峻挑战,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多重压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全力紧抓农业生产保供给,拓宽产业格局促就业,紧跟调控步伐稳物价,不仅实现生产经营平稳有序、企业规模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的自身发展目标,有力践行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社会责任,更是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和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我国农业企业发展不仅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繁荣农村经济的生力军,还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可靠力量。农民日报社《202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评价》课题组根据农业企业填报数据,结合企业经营规模、产业类型、区域分布等,对农业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现状、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联农带农等方面作了分析,综合研判农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生动力和演化趋势,研究形成《2022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一)——基于中国农业企业的调查》。  基本概况  截至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本次调研采取自愿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就营业收入超过11亿元的全国前500强农业企业(简称“500强农业企业”)进行分析评价。总体来看,500强农业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在经营规模、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联农带农、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日益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  (一)区域分布  从区域分布数据看,500强农业企业数量分布从多到少的分别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其中,所在地在东部地区的入围企业共有271家,占总数的54.20%;位于西部地区的为86家,占总数的17.20%;位于中部地区的78家,占总数的15.60%;位于东北地区的64家,占总数的12.80%。香港特别行政区有1家企业位列第四名。从省际分布看,入围企业前三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76家)、广东(62家)、黑龙江(44家)。此外,500强农业企业数量超过15家的省份共有11个。图1 500强农业企业区域分布  (二)产业分布  500强农业企业分布覆盖粮油生产、食品加工、畜牧水产、动物饲料、饮料酒类、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流通各行各业,覆盖农业全行业及全产业链。从具体类别看,从事食品加工与粮油行业的农业企业仍然是全国500强农业企业的主体。其中,食品加工类的农业企业数量最多,为117家,占总数的23.40%;其次为粮油生产类农业企业(16.20%),农产品流通类农业企业(14.20%),饲料生产类企业(11.20%)、畜牧养殖类企业(10.60%)。与往年相比,入围企业呈现行业多元化分布格局,饮料和酒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类企业入围数量有所增加,说明农业企业产业垂直一体化速度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图2 500强农业企业行业分布  (三)规模分布  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61793.37亿元,企均营业收入为123.59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62.20%。营业收入排名前十位的500强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共计19060.53亿元,占总额的30.85%。近三年排名前十位的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总额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0.05和3.85个百分点。  从营业收入分布来看,农业企业营收分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分布。其中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规模500强农业企业有68家,占总数的13.60%。营业收入低于50亿元的500强农业企业有308家,占总数的61.60%。营业收入高于50亿元不足200亿元的有124家,占总数的24.80%。从区域分布来看,营收超过200亿元的大规模500强农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7家)、江苏(6家)、北京(6家)和广东(5家)。从行业分布来看,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500强农业企业主要从事食品(11家)、饲料生产(8家)、畜牧业(8家)和农产品流通(7家)行业。  主要特征  (一)企业经营状况稳中向好,头部企业所占份额大情况有所缓解  1.500强农业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进,资产周转率处于合理水平。从资产总额来看,500强农业企业2021年合计资产总额为31241.85亿元(有效样本379家),企均资产总额82.86亿元。其中排名前十的500强农业企业资产总额共计11521.98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6.88%。从分布上来看,近一半500强农业企业资产总额低于50亿元,超过八成500强农业企业资产总额低于100亿元,仅有32家500强农业企业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极少数头部农业企业对全部500强农业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值的拉动作用显著。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2.27,其中有101家企业资产周转率高于平均值,其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5.26。  2.500强农业企业行业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区间。500强农业企业2021年的企均净利润为2.39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47.59%;500强农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出现下降,2021年为3.55%,相比2020年下降1.10个百分点。从各行业情况来看,2021年,饮料和酒类、奶业、食品、水产和农业投入品行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均值,其中饮料和酒类企业平均利润率最高达到9.99%,粮油、饲料、农产品流通和畜牧行业企业利润率皆低于平均值,畜牧业中的养殖企业利润率为各行业中最低,仅为0.30%,由此可见各行业间利润率水平差异显著。  3.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在全行业占比中有所减少,呈现企业间均衡化发展趋势。从营业收入来看,前十位的500强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共计19060.53亿元,占总额的30.85%,近三年排名前十位的500强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于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1.90和1.16个百分点。资产总额来看,500强农业企业2021年合计资产总额为31241.85亿元,企均资产总额为82.87亿元,其中排名前十的农业企业资产总额共计11521.98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6.88%,较2020年前十位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38.86%)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头部农业企业所占份额大的情况正有所缓解。图3 500强农业企业行业经营状况对比图  (二)农业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推动全行业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1.农业企业科研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平均投入金额为7372.11万元。在科研投入方面,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平均为0.74亿元,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研发投入总额增长速度较快,科技投入强度逐年加大。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研发总金额相比2020年增长30.60%,2019至2021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0.63%;2021年的平均投入金额相比2020年增长29.72%,2019至2021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61%。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金额占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仍然较低,仅为1.29%,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2.71%的投入强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企业间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不均衡。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500强农业企业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额共计87.12亿元,占500强农业企业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总额的39.93%,其均值为500强农业企业均值的11.82倍。62家农业企业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额高于平均水平。三是行业间投入差异明显。平均科技推广与研发投入金额最高的是水产业企业(1.94亿元),其次为农业投入品行业(1.24亿元)和饲料(1.12亿元)企业,粮油行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最少,企均金额仅为0.33亿元。  2.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提升,近半数企业启动和正在推进数字化建设。农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其扩大销售半径,推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从统计数据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渠道的农业企业数量逐渐增加。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中,采用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为187家,占总数的37.40%,分别较2019年和2020年增加了2.20和3.00个百分点。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企业的交易额总数年均金额为4.69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2.99%;二是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最多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山东、北京、浙江和江西,占2021年全国500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74.70%,其余省(区、市)加总仅占25.30%。说明农业企业选择电子商务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环境、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由此可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是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企业数字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进行数字化投资的500强农业企业较2019年增加了8家,企业数字化建设投资总金额为68.5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40.87%。500强农业企业平均投入金额为2089.17万元,较2020年增长了67.25%。从数字化建设程度来看,2021年实现全程数字化的企业为214家,占比42.80%;实现部分环节数字化的企业为43家,占比为8.60%;没有进行数字化的农业企业为243家,占比为48.60%。从数字化环节看,农业企业生产环节的数字化建设企业数量为236家,占总体的比例为47.20%;商业环节的数字化建设企业为221家,占总体比例为44.20%,说明农业生产企业更注重提升生产效率,力图通过改善生产环节的信息水平,提升相关竞争实力。  3.农业企业品牌建设投入稳中有升,但行业间品牌投入差异较大。农业企业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企业品牌建设投入不足。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品牌建设与广告投入总额为120.60亿元(有效样本297家),相比2020年增长11.48%;平均每家农业企业品牌建设与广告投入为4060.57万元,相比2020年增长406.81万元,增幅为11.13%。但从品牌投入占与营业收入的比值看,全行业品牌投入与营收总额之比仅为0.78%,并且较2020年下降0.02%。二是不同农业企业品牌建设投入严重不均衡,依然呈现头重脚轻形态。品牌建设与广告投入排名前十位的农业企业共计投入69.17亿元,占全部500强农业企业投入总额的57.35%,企均投入为全部500强农业企业投入均值的17.03倍。三是行业间品牌建设投入差异大,品牌建设和广告投入平均金额最多的是饮料和酒类行业企业,为2.07亿元,其次为奶业(0.69亿元)和食品(0.63亿元)行业企业,投入金额最少的是粮油(0.11亿元)行业企业,投入最多与最少行业之间相差19.65倍,说明饮料和酒类容易施行差异化策略,树立鲜明的品牌,而粮油作物差异化较小,投入较少,品牌化发展较为困难。  (三)农业企业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统筹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深入人心  1.农业企业联农带农能力增强,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带农既是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其基于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样本数据来看,500强农业企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带动农户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总数2114.95万户(有效样本320家),较2020年增长4.76%,企均带动数量为6.61万户。季节性用工数量平均数量为996人,较2020年增长23.67%。虽然受到国内外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农业企业联农带农数量仍然持续稳中有进。二是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收入不断提高。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有效样本320家)累计带动农户增收金额1528.23亿元,相比于2020年增加19.89%,平均每家企业带动农户增收4.78亿元。三是不同行业农业企业联农带农特征明显。食品企业、饲料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带动农户增收最多,粮油企业、食品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和农业投入品企业带动农户数量最多(如图4所示)。四是联农带农方式多元,合同联结仍是最主要方式。2021年,通过合同联结的农户共计1550.46万户,占全部带动农户总数比例73.31%;其次为合作联结,共有551.06万户占比26.06%;通过股份合作联结的农户数量最少,共计13.43万户,仅占比0.63%。从各联结方式的变化趋势上看,合作联结增速最快,从2019年的271.65万户增加到2021年的551.06万户,增长了102.86%。图4 500强农业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与就业情况  2.农业企业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的联结机制更加稳健。农业企业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联结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从数据来看,500强农业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的联结特征表现为:一是联结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共联结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4.47万家(有效样本323家),较2020年增加了3.53%;其中每家500强农业企业平均联结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305家,较2020年增加了3.22%。结合问卷调查显示,有48.47%的500强农业企业最愿意与农民合作社进行合作,说明农业企业通过农民合作社发挥桥梁作用,更有利于解决和农户之间的纠纷。二是联结关系更加多元。500强农业企业中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数量增加,2021年在500强农业企业中共有137家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占比27.40%。农业企业通过社会化服务来强化联结机制,既有农业企业自己提供生产、销售、加工服务,又有雇佣或者购买第三方服务农户,二者分别占比74.24%和25.76%。现阶段500强农业企业提供最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有机肥施用,企均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金额为0.14亿元。  (四)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高,但对补贴、金融、品牌、用地等支持政策仍有较高需求  1.农业企业营业收入和生产成本与外部环境影响密切正相关。新冠病毒感染以来,多重压力和外部环境冲击,农业企业发展面临风险和挑战。调研结果显示,有80%的500强农业企业认为自己收入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负面影响(有效样本229家),其中有40.17%的500强农业企业认为自己受到影响较大,有83.41%的企业认为对成本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比农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情况,发现新冠病毒感染造成500强农业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平均营业成本为49.63亿元,相比于2019年农业企业平均经营成本年均增长率为17.65%,其中2021年比2020年增长了18.65%,高于2020年16.65%的增速。另一方面,疫情也降低了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3.55%,相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了1.10和1.19个百分点。从行业受影响程度来看,营业成本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分别为畜牧、食品和粮油等对外食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平均营业成本均上升10%以上;盈利能力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畜牧、食品和奶业,平均利润率较2019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2.农业企业恢复发展仍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农业企业和政府部门采用多种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农业企业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平均电子商务交易额相比于2019年增长近一倍;另一方面深化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合作,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稳定交易渠道,降低经营风险,2021年500强农业企业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数量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7.56%。为给农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积极出台税收减免以及财政补贴政策,2020年平均为每家500强农业企业减免税收1457.62万元、享受财政补贴1485.85万元;2021年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平均为每家500强农业企业平均减免税收1720.03万元、提供财政补贴1361.67万元,合计为每家农业企业降低成本3081.70万元。图5 当前农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政策需求  当前,500强农业企业认为,参与农业生产存在最多的问题(如图5左所示),分别是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20.23%)、人才短缺(18.63%)、用工成本高(17.90%)、农业生产投资风险问题(17.03%)和农企合作关系不稳定(9.02%)。在政策如何支持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如图5右所示),500强农业企业的需求依次为财政补贴(29.40%)、税收减免(24.89%)、银行贷款(18.49%)、品牌扶持政策(13.83%)、农村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流转政策支持(9.61%)。  结论和展望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500强农业企业在区域、行业、规模分布上更加均衡,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同时也要看到,农业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问题,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有待解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重任,要继续发挥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推动者、农民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重要联结者的使命职责,正视和帮助农业企业纾解经营困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改善投资营商环境,支持其发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积极作用。  一是完善农业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政府服务,构建诚信社会,进一步帮助农业企业降本提质,改善农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营商环境。鼓励农业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的农业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倾斜,支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制定,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  二是加大农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和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信贷产品,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农业企业及全产业链主体的金融支持,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确保优质金融服务全覆盖。大力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产业安全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帮助农业企业抵御各类风险。  三是引导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企业在建设高端健全的农业产业链中实现自身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注重布局加工产能和冷链物流;促进农业企业品牌化、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重要渠道作用。  四是健全农业企业与相关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持续优化产业链运行效率,通过各环节经营主体间的战略合作和有序衔接,促进农业供需信息匹配,加快建设与现代农业相协调的高质量农业经营体系。  五是支持农业企业拓展全方位对外合作。鼓励农业企业特别是大型农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开拓海外市场,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促进全球农业资源合理流动互补,畅通国内外的现代农业流通体系,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作者简介:郭芸芸 王振东 农民日报社;胡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景伟 北大荒研究院;王允 江苏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8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成为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中办、国办近日印发通知,强调元旦春节期间要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强化属地责任。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推动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各级党政部门和农业农村系统要切实做好贯彻落实,拿出抓脱贫攻坚工作的力度,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让农村疫情实现“平稳转段”。2022年12月21日,贵州省丹寨县,在扬武镇羊望村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务人员为村民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新冠疫苗。 视觉中国 图  上下同欲者胜。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来之不易,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面对疫情“加试题”,我们之所以能如期打赢这场硬仗,关键就在于五级书记上下一心,层层压实责任,动员起了全党全社会的力量。过去许多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打硬仗的时候,越需要“抓一把手,一把手抓”。当前农村疫情防控也是如此。面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现实制约、即将到来返乡潮的严峻挑战,在防疫措施落实、统筹调配、组织调度、疏通瓶颈、解决问题等方面,都需要各级“一把手”发挥坚强领导作用,确保群众需求及时得到回应、重症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压实五级书记责任,需要“一把手”主动担当,把农村疫情防控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更需要适应“保健康、防重症”的新任务,找准工作重点,做到精准施策。针对当前农村药品配送、重症患者转运这些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对症下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科学做好统筹谋划,最大程度守护农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也应看到,“一把手抓”不是“一大把抓”,一级书记有一级的责任。要建立健全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的工作体系,让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扛起农村疫情防控的应尽职责。省一级是本地区疫情防控的指挥中心,要以周密部署牢牢掌握农村疫情防控主动权。市一级要及时做好监测预警,有效做好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等的统筹调配,发挥好调度作用。县乡村是疫情防控工作“最后一公里”,也是打赢农村疫情防控硬仗的关键防线,要及时充实基层防疫工作力量,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点对点联系到户、到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也应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唯有五级书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更好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8
成都日报评论员 马玉宝(一)天仪再始,岁律更新。在历史坐标系中,即将过去的2022年,注定将留下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2022年的中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领航新征程,带领国家行稳致远;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三亿人上冰雪同心筑梦,一起向未来;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落地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提升……走过2022,洞见2022,该用怎样的话语来总结这不平凡的一年?12月20日,在“汉语盘点2022”揭晓的年度字词中,“稳”当选为年度国内字。一个“稳”字,汇聚合力。这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一个“稳”字,千头万绪。这一年,它体现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体现在改革要蹄疾步稳,开放要行稳致远;体现在中国饭碗要端稳,就业民生要保稳……一个“稳”字,得来不易。这一年,我们都在其中有所经历,有所感念:或许是战疫情的难,或许是拼经济的敢,或许是抓项目的不等不靠,或许是高温保供电的全力以赴,或许是出国抢订单的万里之行……2022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成都开幕,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首次设在成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今年4月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成都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提质“幸福城”,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新篇章。新的篇章里,成都经济发展即将掀开新的一页:2022年前三季度,成都GDP达到14930亿元。在年终收官之际,成都全年经济总量有望再上新台阶。农业稳、工业强、消费畅……从“三次产业”到“三驾马车”,不俗成绩的取得,在于这座城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扛起政治担当;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地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于充分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成都,坚定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成都见行动。”(二)今年6月,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9月23日,正值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成都开幕,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首次设在成都。透过这个重要窗口,人们得以见证,成都如何广泛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助力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做优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连接城乡的生态绿道上,农民与游人交织、干净整洁的民宿充满了设计感。蒲江铁牛村,新村民们的艺术实践点缀乡土生活;崇州北溪湿地,农家小院的私房菜“很治愈”……这里既有科创空间、院士工坊,又有咖啡厅,艺术节:当产业有了新的载体,农村也有了新的活力。数据之中见质量——今年成都全市粮食播种面积预计577万亩,产量232万吨,有望实现三连增。郫县豆瓣、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等品牌价值超100亿元,龙泉驿水蜜桃、蜀绣、邛酒等品牌价值超30亿元……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年轻人回到农村追寻理想,一代“新农人”、一批新农企活跃在田间地头,新知识、新业态、新场景,播撒着乡村振兴更多的希望。(三)11月7日,一条消息令人振奋——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批复,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四川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突破,从来不是偶然。积累,方有水到渠成。对于产业成都,每一个“一”,都拥有坚实而厚重的支撑——一分钟,用作智能手机屏幕的柔性显示屏,在京东方工厂生产110片;大约1.7万块集成电路在成都诞生;全球最快易拉罐饮料生产线上,2000罐可乐诞生……第一架,全球首架C919于不久前交付,其客舱核心控制系统、信息系统、机载娱乐系统等都是“成都造”;“人造太阳”、成都超算中心等“国之重器”投入运行……科技创新征程一次次留下“成都创造”的印记。争第一,极米科技、中航无人机、中科信息等本土企业相继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沉浸式”的光影世界、无人机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的创新驱动……一个个“小巨人”,正成长壮大于这片孕育理想与希望的热土。在“制造强国”的目标下,“制造业强市战略”被写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11月18日,成都举行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锚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终端、高端软件、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推进建圈强链一年多来,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成为各领域各战线的共识。基于高端制造的各类需求被充分激活,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扩散,传统企业在新技术的赋能中再现生机……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成都第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2个产业生态圈、20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清晰。越唱越响的“双城记”之下,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也入选工信部近日公布的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先进”。(四)从制造扩展到服务拓展,崭新机遇正覆盖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序修复疫情造成的冲击,更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内生动力与恒久活力。12月7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各个平台的机票、火车票和酒店热度大涨,成都“热”进全国热门目的地前三,根据预测,元旦、春节或将成为旅游市场三年以来最重要的转折点,消费活力将加速释放。从“成都520消费券”到“烟火成都消费券”,今年以来,“按时抢券”成为不少市民的习惯动作。市民享实惠,市场有助推:一年来,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十九届国际美食节、2022中国(成都)首店经济发展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相继在成都举办,成渝双城消费节、2023新春欢乐购也双双启动……12月20日,位于成都交子金融商圈的SKP项目正式开门迎客。该项目为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建筑,全国首个下沉式高端时尚百货,也是西南首个世界级地标高端时尚百货。从文旅、展会到商业,释放的信号清晰而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前三季度,成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598.7亿元,成都正以消费为“突破口”,为拼经济稳增长注入源源动力。12月3日,一列满载电动自行车、石材、灯具等出口商品的国际货运列车从成都出发,发往老挝首都万象。同一天,四川首趟中老铁路进口水果冷链专列从老挝万象南驶出,通过冷链集装箱“一箱到底”运往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标志着四川对RCEP国家水果进口铁路直达跨境通道顺利打通。今年以来,成都加快优化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推动航线网络结构优化,创下历年之最。列车来往,航线穿梭—— “一带一路”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值逼近两千亿元,根据最新的数据,今年前11月,成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681.6亿元。一条条通道、一个个节点、一次次突破,彰显的是成都融入“双循环”的创新实践。于成都,主动置身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进而塑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五)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连接未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从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表述不难看出——承压前行,爬坡过坎,唯有提振信心,真抓实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成都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奋进在关键一程,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不我待,更要有“人间万事出艰辛”的冷静清醒。展望前路,干事在人,成事在人。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惟改革创新者强。不畏风浪、脚踏实地,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新时代的气象万千。迈向未来,因时乘势,顺势而为。让我们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拼出成都强担当的新气象。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奋力前行、勇开新局,不负我们的梦想,不负伟大的征程!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12-2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兴。推进乡村五大振兴、致力建好农业强国,须以“三农”为抓手,铆足干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无强大农业则无现代化强国;无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不全面的。围绕抓重点、补短板,提升“三农”本领,需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不断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根基,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一定要立足人多地少等现实,拓展农耕底蕴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端牢自身饭碗。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增进低碳生态。科学跟进“三农服务”,抓好顶层设计。结合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深化乡村建设行动,解决乡村振兴最迫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任何时候,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应落实好粮食产能提升,抓稳耕地、种子两大要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大兴农田水利全域灌溉,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运用种业振兴,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保障增产减损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让相应的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多转移到乡村振兴中来,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依靠科技改革驱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可挖掘土特产,依托优势资源,向多功能、多价值要效益。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底线,须继续压实责任,将帮扶政策措施衔接落实好,杜绝规模返贫,拓宽农民朋友增收致富新渠道。须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确保原承包权稳定和顺利延包。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服务,把农民群众服务带动好,并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加速传播,叠加即将到来的返乡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面临一场疫情防控大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大考,先要补齐农村地区在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确保防疫用品和相关药品供应充足,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022年12月12日,贵州黔东南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接种小分队的医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人民视觉 资料图  当前我国防疫工作已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城乡居民对N95口罩、消毒液、酒精、抗原等防疫物资以及退烧药、感冒药等药品需求增大,此前已有部分地方出现不能及时买到防疫物资或药品的情况。农村地区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本就底子较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药品储备不多,基础设施薄弱、医务人员少、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能够用于疫情防控的资源本就非常有限。而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比例高,对防疫物资和药品的需求更为迫切,但其可及性却远不及城市。从供给上看,药品、防疫物资多集中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生产,也多向城市倾斜投放。就流通而言,农村交通不够通达便利,物流渠道和人手相对不足,疫情下农村居民买药还有一些堵点。疾病不等人,若因药品、防疫物资短缺,导致发生医疗资源挤兑、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等问题,将给农村居民的健康和农村稳定带来巨大威胁。  事实上,近期已经有农村地区遭受一定程度的疫情冲击,一些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已经历了一波就诊高峰,也不同程度暴露出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现实问题。面对“两节”返乡潮下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各地要抓好防疫物资和药品保障这件迫在眉睫的要紧事,立即行动起来,抢抓时间窗口,多打出一些提前量富余量,保证防疫物资不断供缺货,让老百姓随时能买到所需药品,以充足储备为农村“保健康、防重症”打好基础。  加快补齐农村防疫物资短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结合本地情况,增加各类防疫物资生产供应,打通堵点卡点,畅通配送环节。另一方面,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市级层面加强统筹,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拓宽物资来源;在县域内部及时调度,调有余补不足,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店等筑牢“大后方”。  在眼下不少地区普遍面临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政府发挥统筹的智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各种资源,汇聚各方合力,切实做好农村居民尤其是重点人群的防疫物资和药品保障。比如,可以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优势,开展邻里互助,一些地方探索利用互联网“药品共享”的做法值得借鉴;还可以借助社会公益力量,填补部分物资空缺。从城市返乡的人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不妨也为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带点药品物资。每个人贡献一份力量,守望相助,才能帮助更多农民群众尤其是脆弱群体安然度过这个寒冬。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7
  (记者 赵宇恒 刘知宜)刚刚过去的秋粮收获季,安徽省当涂县绿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程黎刚不再为收割犯愁了:“1300多亩水稻成方连片,3台收割机10天就能收完,放在过去田块细碎的时候,至少得多用一台,每天得多花四五百元。”这一改变得益于一场围绕土地的改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乡村田野沃土之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2022年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剪影。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集体经济怎样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有机衔接?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改革”二字。当前,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农村改革在“深水区”中探索前行,立破并举,蹄疾步稳,啃下“硬骨头”,拿下“硬任务”,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村产权“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过去一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进入关键期,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入稳妥推进。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与焦点。想要在土地上“做文章”,要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稳定承包权。首当其冲的是搞清楚农村承包地“属于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做的就是给承包地发“身份证”的事,关系着二轮延包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放活经营权的前提。  随着农村承包地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更加规范有序,全国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不断增加,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持续下降,确权成果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如今,鼠标一点,各村各户的土地承包信息就能一目了然。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信息共享的持续深入,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稳妥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确权是为了更好地活权。前不久,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蒋各庄村的697.76亩土地以每年每亩1860元成交,创下该区通过北京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竞价方式的农用土地租赁最高成交价。  近年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市场数量达到1100余个,各地纷纷制定规范化交易制度,农村产权交易更加阳光透明,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与交易平台一道成长的,是在探索中拓展的市场外沿。天津市农村产权交易所不断创新交易内容,在主营业务基础上上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浙江省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外部资源,采取招募合作会员的方式,成功引进拍卖机构、融资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湖北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主动搭建区域市场,在城市圈内实现了系统联网对接、信息共享……  新探索风起泉涌,新规范呼之欲出,这让业内对接下来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更加充满期待。  集体账本愈加厚实,村民日子越过越富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载着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希望,点燃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约57万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山东省临邑县翟家镇王营村就是其中之一。  村集体的“家底”厘清了,村里的特色种养合作社办起来了,如何带动村民和集体共同富起来?王家营村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群众以土地入股、托管的形式加入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共同发展合同,保底收入的同时在年底享受分红;另一方面,村集体通过乡镇为民公司,将村集体收益资金投入国有公司运营,通过“为民股份”增收模式,快速持续壮大集体收入,今年预计可实现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  在各地的实践探索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四川省绵阳市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通过集体流转、农户复耕、生产托管等办法,让“撂荒地”变“金土地”;山西省新绛县142个粮食种植村的村集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由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居间作用,一手牵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手牵农户,村均增收约3万元;重庆市盘活集体林地、草地、水域、闲置农房等资源,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经营性收入。  村集体收入保持平稳增长,集体资产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河北、山西等地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化解村级债务、新增资源资产收费,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8.2万亿元,有55.6万个村实行财务公开,2021年全国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对41.6万个单位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审计资金总额达到2.6万亿元。  从中央到地方,系统谋划、赓续发力,创新探索、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得以巩固提升。目前,全国共确认集体成员约9亿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7万个,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越发丰富,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广,乡村振兴画卷越绘越壮美。  先行先试结硕果,蹚出改革新路径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的、推进农村改革试点试验的综合平台,也是改革的先行军。近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领域,敢破善立、大胆探索、积极试验,啃下难啃的“硬骨头”,蹚出牢靠的“过河石”,为农村改革提供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2年,农村改革试验区聚焦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重点改革领域,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粮食稳产增产机制,进一步发挥改革示范和带动作用,强化对农村改革决策的服务支撑。  让广大农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能否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对改革满意,成为判断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安徽省怀远县,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带着农民闯市场,60多万亩耕地每年直接增收1.3亿多元,让当地农民挑上了“金扁担”。  在浙江省江山市,当地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无感授信”服务模式,建立普惠金融授信分析模型,给予农户3万-8万元基础授信额度,农户全程无需递交材料。截至目前,已为13.2万户19.1万名农村居民授信267亿元,户均20.2万元,授信率达100%。  58个试验区不断突破创新,探寻农村改革逻辑,为全局性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为农业农村发展积聚力量、创造活力。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改革无止境,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农村改革持续引向深入,农村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广袤乡村的振兴图景必将更加美好。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12-2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