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李强)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双泉村位于城市之中,却又远在喧嚣之外,在这里,你将实现真正的“城里有房,乡下有地,地里有粮”的现代都市新生活。5月8日,万安街道双泉村面向全川招募乡村振兴“能人”。记者了解到,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双泉村,辖区面积3.61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3个集体经济组织,总人口3026人,是天府新区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双泉村紧紧围绕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窗口建设和打造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典范目标,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方向。当天,万安街道双泉村向全川有志能人发出邀请:如果您是农业种植企业,双泉村的山清水秀,以及农耕野趣,一定是您投资公园城市孵化下的新型农场的首选之地。规模种植,观光采摘,线上平台,构建乡村美学肌理,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这里必会是未来的“明星打卡地”;如果您是水产养殖投资者,双泉村也可以让您实现以塘堰为依托,大力发展渔业、虾业、蟹业等水产生态养殖项目,这里也会成为本土近郊的水产“新贵”;如果您是田园生活的向往者,双泉村更是一方完美桃源,它近市而不依市,它是一方独立自由的烟火,是您不用跋涉,就能到达的诗和远方。据悉,招募对象为:爱农村、懂农业的农场主、农业投资人、农业合伙人、农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庄、水产养殖专业户。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杨都 文/图  春天的进度条已拉到尾端。近日,在彭州市濛阳镇天星村和白土河村2000亩刚完成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中,11台各类型农业机械正在进行玉米播种。而同期,我省大部分地方的玉米早在一个月前播下。这片迟播的玉米地,吸引了包括省农业技术推广职能部门、农业保险公司、银行、农业大数据公司以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多位博士到场。  “今天2000亩鲜食玉米项目开工,这是成都市‘菜篮子’工程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是中际集团与四川省农垦公司和彭州乡投三家单位联手打造的成都市‘菜篮子、米袋子’示范基地,三方将通过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合作建设成都市2000亩‘菜篮子’基地。建成后,该基地可为成都提供7000余吨左右的玉米、土豆等粮食和蔬菜。本项目形成了政府、科技、数据、企业、金融、保险六位一体的全新农业生产模式。”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彭州2000亩高标准农田上进行玉米机械化播种。博士团队提供技术服务市民品鲜玉米棒,牛羊玉米秆管饱  “现在播玉米比正常的水果玉米时间晚了一个月,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在田边查看播种情况的玉米栽培学博士刘文峰向记者介绍种植情况,“我们采用宽窄行的密植技术,这样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保证每亩地可以产3800-4500棒玉米,比本地传统的种植方式要多30%左右。”  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玉米育种专家程明军博士记者,这里将种9个品种的甜糯玉米,他边介绍边指向大田,“这片播的是斯达甜221,每个棒子的重量可达到8两,每棒田间收购价在1.5元以上。我们为基地选择的大部分是株形高大的甜玉米品种,这样生物量大。”  除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鲜食玉米外,玉米秸秆还是优质的青贮饲料。  “有些品种,一颗会长两个棒,有时小的一个棒商品性不够好,以前就扔了,现在,收了鲜食玉米棒后,机器就可以一次性把剩下的收割了,做牛羊的青贮饲料。”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高原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安添午博士告诉记者,玉米棒收获后每亩还可产青贮饲料2.5吨左右,可满足1头肉牛食用大半年的青贮饲料。  除了种一季玉米外,博士团队还为这片土地规划了一季土豆。“我们准备在收了玉米之后,下一季将种土豆,选的是华松9号及34号等一系列特色品种,花青素和淀粉含量都较高,和传统马铃薯有明显的区分度。”程明军告诉记者,和玉米一样,土豆既可当主粮,也可当蔬菜,完全符合彭州蔬菜基地的定位。保险金融数字齐发力六方出力多方受益,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在这里种出好农产品,完全不愁销路。”负责玉米生产和销售的四川省农垦公司总经理昝小刚告诉记者,这里离濛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仅几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除了区域优势,博士团队还为鲜食玉米设计了冷链和加工。“有了这些做保障,鲜食玉米的销售时间延长,同时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刘文峰说,整个项目计划配套冷库,还有多条玉米加工生产线,“玉米经过加工,成为熟食,再采用真空包装,每棒玉米就像一支冰淇淋,保质期长达1年。通过加工和冷链,玉米的销售期从一个月变成12个月。”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为这个项目的玉米种植专门设立了甜玉米产值险,“结合甜玉米前期投入及产值情况,公司将每亩地玉米每季产值保险金额核定为 4000 元,如果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产量降低产值减少,公司将进入理赔程序,补偿损失差额。”该公司成都中心支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的赵欣雨经理对项目充满信心,“这是我们公司为玉米提供的保额最高的产值险。”  “后期,我们将建土壤墒情监测以及病虫害预警的大数据系统,为生产提供支撑。”负责项目信息化的高原牧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苟军告诉记者,信息不仅为生产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农业保险提供一些数据支撑。  “再过3个月,待玉米成熟时,邀请大家来吃玉米。”项目的实施者成都中际锦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勇向各方发出了邀请,“多方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到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玉米,还有这个运营模式。”  除了收获好模式外,项目也形成了多效益的统一。“通过多方合作,项目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程明军告诉记者,“通过示范可以辐射到周边上万亩的良田,带动当地产业的提质增效,农户的增收。同时秸秆做青贮饲料,也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0
(记者 周滎鸿)时下,都江堰市天马镇粮果联动套种试验田里的胡豆、马铃薯已进入收获季。作为探索粮经复合栽培模式的试点,这片试验田的产量到底怎样?记者昨日获悉,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省园艺总站、成都农林科学院专家,深入田间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果园套种的胡豆鲜荚亩产353公斤,马铃薯亩产1765公斤,粮果联动套种见到成效,实现双丰收。采收胡豆现场实测:个头最大的马铃薯足有一斤重上午10点,在猕猴桃产业园璐璐家庭农场,专家们随机抽样选取3个点位,随后大家一起现场拔胡豆、摘豆荚。“我们不仅要测出间作粮食的产量,还要测算出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产量。”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唐合均扯起一把胡豆秸秆,向记者介绍。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专家将秸秆和果实分开称重,并认真做好记录。据了解,这批试验胡豆于去年10月28日播种,成长周期约180天。经测产,果园套种的胡豆鲜荚亩产353公斤。在马铃薯试验田里,专家们轻轻拨开覆盖在马铃薯根部的稻草,只见一个个马铃薯白嫩嫩地挨挤成一排。再掀开,扯起一根马铃薯苗,下面缀有七八个果实,最多的有十几个,而个头最大的足有一斤重。“这片马铃薯试验田选用的品种是北方009,播种时间为去年11月22日,从2月13日出苗算起,生长期约80天。”唐合均介绍,经过测产,马铃薯果园间作亩产1765公斤。“去年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行粮果套种,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产量这么高。”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猕猴桃果农文富珍乐呵呵地说,现在种地是越来越有希望了。采收马铃薯技术支撑:建立农作物增产增效最优方案在收获现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陈涛介绍,“在猕猴桃园里种植马铃薯是响应国家提倡的粮经复合栽培模式的一种探索。”考虑到既要保护马铃薯播种和采收期猕猴桃根系不受损伤,又要获得马铃薯的产量,经过思考,他们采取了秸秆覆盖免耕的种植模式。“这种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特点,增产优势明显。”为了让科学试验更具有说服力,专家们还在另一垄土地上采用传统的开沟条播种植方式进行比较。“从今天现场实测结果来看,开沟条播种方式产量偏低,且在挖掘过程中可能伤到猕猴桃根系。秸秆覆盖免耕的种植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在完善细节后,我们将把这种模式在猕猴桃种植区域推广开来。”陈涛介绍,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相关数据,进而分析建立各种农作物增产增效的最优方案,为指导猕猴桃种植户科学合理开展粮果套种提供技术支撑。“测产结果显示,实施粮果联动套作马铃薯、胡豆等粮食作物技术可行,既有效解决了作物间用地竞争的矛盾,又保障了粮食的有效供给,经济和生态效益也比较明显,比如果园套作马铃薯,每亩可实现增产粮食1500公斤以上、亩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唐合均说。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9
(记者 周滎鸿)“报告站位高、内容实,始终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定政策,积极回应市民美好生活新期盼,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努力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发展蓝图和行动指南。”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胡林在参加完市党代会,回到村里与干部群众交流时激动地表示。胡林(左二)和同事一起走访群众如何把市党代会精神更好地落实在一线?胡林说,两河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好幸福美丽新村。在两河村两河逸园,胡林正和同事一起走访群众。整齐的二层楼房、宽敞干净的乡间小道、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观赏植物……据胡林介绍,2011年,村里自主建设新村,这里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由村级自主建设的村民集中居住区,“我们通过实施‘支部+村规民约+党员示范+群众’的自治物业管理模式,建立综治中心,推行‘五老调解’‘双诺双评’,开展散居院落人居环境治理,让文明乡风持续提升。”围绕报告提出的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胡林表示,接下来两河村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协助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机制,带领群众共创幸福美好家园。作为一名年轻的返乡创业人才,胡林在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广阔天地。谈及对党代会报告感受最深刻的方面,他表示是对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视。“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真的是讲到了我的心坎上。”胡林介绍,两河村有柑橘等优质水果4800多亩。“当前,我们正在‘现代农业提升行动’上下足功夫。加快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队伍,带领群众发展有机种植,探索差异化的高品质农业发展新路子;不断对接上海等地优质销售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完成集配中心扩建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大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曹礼芹 朱钦菠  最近这段时间,到了油菜成熟期,在简阳,农户抓住晴好天气收割,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镇金镇小湾村,伴着油菜收获机的轰鸣声,只见农机手驾驶油菜收获机“吃”进油菜杆,“喷”出粉碎后的油菜杆,再“吐”出油菜籽。4月26日,小湾村8组村民雷冬生站在油菜地看着这极其舒适的一幕,满脸都是丰收喜悦。  雷冬生是当地的种粮大户,2016年返乡后流转土地80余亩,本季种了小麦50余亩,油菜20余亩。  “以前收获油菜需要人工,种了几十亩油菜需请十多个人帮忙,付上千元的工钱,现在机械化收获半天就收完了。”看到油菜收获机不到10分钟就把0.6亩地油菜收获完,他感慨道,“农业机械化真好。”雷冬生的喜悦不仅是因为机械化收获的省力,而是收获了一袋袋装得满满当当的油菜籽。“去年一亩产三四百斤,今年每亩要增加百多斤。”雷冬生高兴地说。机收现场  据了解,本季油菜简阳市共种植32.47万亩,目前已陆续开始收获,预计可收5.58万吨。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夺取本季油菜的丰收,简阳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抓好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抓好种子质量和化肥农药安全,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同时,坚持良田粮用,简阳规划建设了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十万亩粮油产业园、三星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雷家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三个十万亩产业园将以现代企业管理和数字农业发展的思路,助力高品质粮油基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简阳市为答好“土地谁种”这个问题,立足丘区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示范推广工作,找准了适宜浅丘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办法,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实施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蔬菜(胡萝卜、毛豆)等多项农机化技术,并注重油菜机收减损技术培训,推广油菜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09
(记者 黄晓庆)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品牌农业是农企努力的方向,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如今,在天府之国,一个由国企牵头,以品牌赋能农业为使命的全新社会性行业团体正在快速崛起。紧盯效果图设计,一个集展示、体验、销售、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四川特色农产品体验中心有望在下半年亮相于成都;向第一批次会员发布2022年度合作项目需求清单,内容包括品牌农业团体标准研制、《中国(四川)农业2022年品牌农业发展白皮书》、成都品牌农业发展基金设立LP邀约、网红培育种子人才推荐等;推进川内首部以品牌农业为主题的书籍出版,有望今年上半年面世;……近日,成都市品牌农业促进会动作频频,加速推进品牌赋能,开启引领成都乃至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成都市品牌农业促进会成立成都市品牌农业促进会,是2021年底,由省属国企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川内社会各界发起的,以助力品牌农业发展、推动成都及全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发起的。“全新的会员管理模式、全新的会员服务模式,以及全新的行业引领模式。”据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促进会加快脚步,积极探索品牌助农“三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促进会工作走深走实。从管理模式看,促进会立足成都、辐射四川、广泛整合优势资源,主要招募涉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关心关注四川品牌农业发展事业的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和新闻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其中分为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和普通会员四大类。据介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很多协会相比,促进会不仅优选社会信用良好、成都地标产品的企业,而且对普通会员单位实行免费制。截至目前,促进会已招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等会员单位200余家。从服务模式而言,促进会提供政策、投融资、项目孵化、品牌打造、产品交易、人才培训、资源联合等产、供、销等品牌农业企业发展的全方位综合性服务。据悉,在农业项目孵化方面,通过今年促进会的广泛发动,已初步整理入库20余个项目,接下来将组织专家对入库项目进一步遴选、指导和投融资对接。促进会组织新茶品鉴活动与此同时,目前促进会正依托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青川、广安、雅安等地陆续签约乡村振兴云学院,逐步为成都与川内其余各地开展基层干部、职业农民、神农英才等农业人才培训。在行业引领方面,促进会以更好的行业标准为引领,将围绕我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农产品的生产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品牌农业团体标准等。成都市品牌农业促进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充分联合优势资源,共同推动品牌助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成都市建设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促进我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四川与国内外的农业品牌交流与经济合作,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促进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07
4月26日,金牛宾馆礼堂,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一场关于成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在这里清晰描绘——奋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荣光!“振奋人心!”“充满期待!”“瞄准目标加油干!”迎着市党代会的春风,五一假期,90公里外的郊区新城蒲江,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八大提升行动”招商引资的机会清单奔向四面八方,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内生产繁忙,明月村等打卡地游客如织……蒲江县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加快把市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变成现实。《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增强极核主干引领带动作用,其中一点,便是要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郊区新城要发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优势,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拓展超大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面对新使命,蒲江县以笃定前行的实干作答——“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战略定力,以‘五个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站位新阶段,展现新作为,全力做好‘生态’‘幸福’文章,做优做强郊区新城核心功能,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生态福地、大美小城’,建设山水人城相融,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更多蒲江贡献!”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做好生态价值转化“大文章”“奋战100天,开创新局面!我们要提振精气神,秉承‘一个精品林盘催生一个规上企业’理念,高起点打造田园生态商务区,推动生态高颜值转换为经济高价值。”4月27日,蒲江县田园生态商务区规划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吹响了蒲江以田园生态商务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的冲锋号,也彰显了蒲江县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核心功能的坚定决心和快速步伐。绿色生态是蒲江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和最大品牌,是蒲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核心功能,我们将对标国家‘双碳’目标和省市总体部署,以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实施生态价值提升行动,夯实绿色生态本底,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面对新使命,蒲江党员干部斗志昂扬。夯实绿色生态本底,蒲江有着清晰的路径——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长滩湖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开展全域水系综合治理,守好蒲江“绿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打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统筹生态全面修复,让千年蒲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蒲江有着明确的方向——充分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强化“林盘+、果园+、文创+、绿道+”等功能植入、场景营造、业态提升,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创新县、镇(街道)两级生态价值转化财税分享机制,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拓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道。“《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我们发展工业提供了遵循。”蒲江县经科信局党员干部表示,将加快实施工业发展提升行动,推动适铁适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集聚,大力发展数字供应链等总部数字经济,加快把《报告》要求贯彻落实在生产线。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绘就全面乡村振兴“新画卷”“要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金牛宾馆内,《报告》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方向。西来镇铁牛村丑美生态果园里,方向正在变成现实——首年收成果子送检农残为“零”,每斤价格更是达到了市场均价的三倍以上……实施“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工程的成效正在这里变成可感可及的经济效益。“今年是蒲江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的关键之年。”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表示将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升行动,锚定目标、不辱使命,全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围绕优品种,蒲江县将深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种质资源协同创新,开展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主导产品种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引领区域发展的突破性品种。聚焦提品质,蒲江县将全域实施“两个替代”工程和绿色种养循环工程,扩大绿色、有机认证规模,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普及科学种植技术,集成运用物联网、智能农机等先进生产方式,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智慧场景,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强品牌,蒲江县将深化“区域公共品牌+企业特色品牌”双轮驱动,加强“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等国家地标产品品牌的管理、保护、使用和开发。利用农博会、西博会以及国际性论坛等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蒲江产”农产品走出国门、享誉全球。发展集群化,蒲江县将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供强大支撑。按照园区化理念,建设蒲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三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果、茶精深加工,补齐骨干仓储、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短板,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方面,《报告》还特别提到“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前期,蒲江县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耕地保护任务书,压紧压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蒲江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退园还田、退园还耕。下一步,蒲江县将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坚决遏制非法占用耕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构建城乡融合格局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多路径”走进甘溪镇明月村,竹林苍翠,茶园碧波荡漾,草木染工坊里游客正在体验创作,亲手为自己染制初夏的新衣……近年来,依托有“活着的邛窑”之称的明月窑以及深厚的陶艺文化,明月村用文创带动发展,汇聚了50个乡村文创旅游项目和100余名艺术家、文化创客落地,创造了一个诗意的乡村“桃花源”。“乡村是公园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就是要依托依山傍水的生态骨架,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全域公园体系,促进公园形态与城乡空间深度融合,推动蒲江全域建设成为‘大公园’。”蒲江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其路径就在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让乡村功能更完善、颜值更美丽、场景更丰富、服务更惠民,让城市里的人愿意来乡村,让居住在乡村的人更有幸福感。提升完善场镇功能,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蒲江县将加快实施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以片区中心镇整体改造提升为契机,强化场镇功能再造、形态重塑、业态创新。实施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是扮靓乡村颜值的必由之路。蒲江县将加快建成铁牛水乡等6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尽快呈现开窗见绿、望山见水、城绿交融的大美公园城乡形态,积极开展最美村庄、最美院落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用美学靓丽全域乡村。实施全域旅游提升行动,是丰富全域公园体系的重要抓手。蒲江县将加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品牌节会策划、培育旅游新业态、强化蒲江旅游IP推介营销,抓好“云顶水乡”等一批“旅游+”农、工、商融合示范项目,打造更多类似明月村、铁牛村的“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融合新场景。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公园城市建设,不仅要外表靓丽的形态“面子”,更要有充满质感的民生“里子”。对此,蒲江县将加快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健全高水平保障体系、优化高品质服务供给、创新高效能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生态福地、大美小城”更加实至名归。(图据蒲江县委宣传部)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7
(记者 李强)近日,在四川天府新区永兴街道井堰村,42岁的郭进做梦都没想到,当初坚决要从农村走出去的他,后来会返乡当农民。而与他结缘的,竟是看似平常的李子。曾在省属企业工作的郭进,上班不到一年便辞职下海,挖到人生第一桶金。郭进(右)在疏果2012年,在政府“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号召下,郭进对新农民、新农村、新风尚、新美景怦然心动。当时,井堰村恰好有一片荒山无人问津,郭进一口气租下130亩,并开始试种李子,从此走上了种植的道路。当首批44株李子苗栽下时,郭进把家搬到田间地头,一年365天围着苗转、树转、沟转,眼看李子即将上市,一场暴风雨使他颗粒无收。然而,郭进并没有气馁,他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郭进迎来转机,百亩李子园向阳而生终成规模,郭进为其取名“开心李子园”。2020年,开心李子园喜迎丰收。目前,果园的李子、桃子品种已达20种,黄金迷李、凤凰李等新品种还远销上海、北京等地。今年“五一”假期,游客慕名而来挤满山沟,3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打工。因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郭进也成为四川天府新区的创业标兵。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06
(刘小莉 记者 赵一 文/图)昨(5)日,记者在成都市郫县豆瓣庄园项目采访时看到,在该项目的白水寺地块,多块田地已经种上了辣椒苗。放眼望去,平整的田地里,一条条镶嵌着辣椒苗的银色地膜如同长长的丝带,一头连起了百姓的“钱袋子”,一头连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引擎。村民栽种辣椒“我们首批示范种植面积约25亩,主要种植的品种是‘金丰168’,这个品种是经过我们筛选后的二荆条优良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易于‘脱帽’,便于后期的清洁和加工,而且也非常符合我们加工传统郫县豆瓣的需求。”郫县豆瓣非遗工坊生产项目负责人黄家全一边查看辣椒苗的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黄家全说,示范种植的辣椒主要是为郫县豆瓣庄园项目的子项目——郫县豆瓣非遗工坊作加工原料储备。“我们试种辣椒还将建立辣椒的种植规范和标准,便于以后在核心基地扩大生产。这些辣椒种植后,还会种植一批皱椒品种,用于加工干辣椒、辣椒粉、香辣酱等产品。”覆盖在土壤表面的反光地膜不仅可以保湿、保温,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驱避害虫一旁的田地里,七八个村民正忙着为辣椒地覆膜,栽种辣椒。“这个辣椒种得高级,还要先盖膜!”种了一辈子地的棋田村村民钟招群一边种一边感叹道。在一旁指导的种植板块合作单位成都海晟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技术员易文思解释说,“我们种植的辣椒是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来种植,覆盖在土壤表面的反光地膜不仅可以保湿、保温,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驱避害虫。后期我们还会安装诱虫灯、黄板等设施。”据悉,郫县豆瓣庄园项目以“大美乡村的景观、城市生活的品质、人文社区的配置、独树一帜的产业、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作为发展目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力争成为成都市又一文化地标、产业地标和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世界川菜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整个项目土地腾退、农业种植等工作正在火热开展。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6
(记者 白洋 摄影 李冬)又到了蓉城小麦收获的季节。这几天,趁着阳光普照的好天气,四川天府新区籍田街道清华村村民苏小平,每天都会驾驶收割机从金黄的麦田驶过。“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平均每亩能多收100斤,年底的分红又能涨了!”看着金黄的小麦在收割机下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苏小平笑意满满。苏小平是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员,他劳作的地方,就是天府新区唯一的高标准粮油示范基地——由合作社运营的天府粮仓。“用上各种新技术,我们合作社今年的小麦产量预计将达到1000吨。”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苏烈说。藏粮于器收割机、无人机等“黑科技” 提升粮食种植效率行走在天府粮仓,不时能看到种植粮食的“黑科技”,能自动脱粒的收割机,正是其中一员。“目前,我们有4台收割机在土地上运行,平均每天能收割300亩小麦。”苏烈介绍,使用收割机,一方面能节省大量人力,一方面还能省下“脱粒”这专门一道工序。收割后的小麦,则将被送到合作社建设的烘储中心。记者看到,潮湿的小麦被送入大型的烘干器,很快,干燥的麦粒就从机器的出口源源不断输出。经过打包和储存,它们将根据订单送往客户手中。“小麦必须在晒干后才能销售。过去,我们只能把小麦铺在院子或者马路上,用阳光晒干,那时100平方米的平地,每天才能晒几百斤小麦。”苏烈说,有了大型烘干机,每天能烘干的小麦数量达到90吨以上。在天府粮仓的土地上,记者还看到高效种植的旋耕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农业植保无人机……这些高科技“武器”,可高效进行粮食作物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也因为有了它们的帮助,天府粮仓被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粮食产量年年攀升的真粮仓。藏粮于技与农技站合作 以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在天府粮仓探访时,一片麦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片土地与其他麦地分隔开来,里面麦子的麦穗似乎也比其他土地上的麦子要厚实一些。“这是我们的试验田,专门用来试验最新的种植技术。”苏烈介绍,合作社与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达成合作,农技站一旦研发出相对成熟的种植技术,就会派技术员过来传授。“今年的小麦每亩能比去年多产100斤,就是因为技术员去年教授我们,在11月种下小麦后,要到第二年1月按照他们的方法再追一次肥。”苏烈告诉记者,眼前的试验田,则正在试验一种全新的种植工序。据了解,新的种植工序需要多加一次翻耕,并在播种完后用旋耕机再打一次土。据苏烈测算,新加的工序将给每亩小麦增加约100元的成本,但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一技术运用到下一波的小麦种植中,“因为从试验田的产出来看,用上新技术,我们每亩的土地能多产约200斤小麦,增加约200元的收益。”藏粮于地保护耕地 让好土地产出更好的粮食在麦田边缘,记者还看到一片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地块,其部分地面还被木板盖住。“这里,就是我们的农业面源污染观测站,也是成都市农田面源污染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天府新区监测点。”苏烈告诉记者,每到下雨或者规定的时间节点,他们就会从这里采集水样并送到专业机构检测,从而精准掌握土壤最新的情况。“好土地才能产出更好的粮食,深耕农业多年,我们一直对耕地保护特别重视。”苏烈说,一旦通过检测发现土地出现肥力降低、施肥过量或土壤板结等情况,他们就会根据检测的数据,针对性地对土壤进行整理。不仅如此,苏烈每年还会采购、储存大量有机肥,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土壤进行调节。“今年,我们就调节了500亩土地。”苏烈最后告诉记者,今年丰收的小麦,部分会作为粮食投放市场,部分则会作为酿酒的材料销往酒厂,“小麦丰收完后,我们将紧锣密鼓地种植水稻,并结合水稻打造成我们下半年的一款农旅产品。届时,也欢迎市民朋友一起过来看看。”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6
(记者 张家华 常斐) 5月5日,成都市耕地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从对城市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硬任务硬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守好“天府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市委副书记谢瑞武出席会议。施小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和耕地保护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清醒认识耕地保护的严峻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部署上来,坚持“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进劣出、提升质量”工作原则,严守耕地红线,防止违法改变用途,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耕地实至名归、良田粮用。施小琳强调,成都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明显,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清醒认识到,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绝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耕地保护不能只算经济账、局部账、眼前账,不算政治账、全局账、长远账;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绝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确保层层压实责任、处处节约用地、人人保护耕地。施小琳指出,耕地保护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压实责任,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面整改、标本兼治。要建立工作台账,通过随机抽查、“回头看”等方式,开展农户承包耕地“非粮化”和“撂荒”现状普查,全面摸清全市耕地“家底”。要实行严格的“清单制+责任制”,全面推行“田长制”,排查到村、到组、到户、到田块,不留空白、不开天窗,明确整改“时间表”“任务书”,坚决整治耕地“撂荒”、“非粮化”“非农化”等突出问题。要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真正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耕地占用,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措并举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不断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施小琳强调,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农民利益、事关社会稳定,要注重统筹兼顾、系统实施。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把保护耕地放在城市发展全过程中谋划推动,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序,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努力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统筹数量与质量,既要强化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刚性约束,又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产出效益。要统筹当前与长远,坚持分类施策,有序稳妥推进,既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和“运动式”恢复,又避免出现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要统筹保地与增收,既算清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账,又算好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账,确保“应种尽种”“种满种尽”、确保种粮农民不吃亏、能获利。规划和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部门和各区(市)县要切实落实责任,深入基层调研,加强跟踪问效,统筹创新施策,确保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王凤朝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推进耕地“撂荒”及“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改。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以“严查处、零容忍”态度,全力遏制新增、加紧处置存量,针对问题逐一整改、逐条落实,严肃查处未经审批、批少占多等实质性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规范土地流转,合理保障种粮收益,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从源头杜绝违规占用耕地问题。要有序制止耕地“撂荒”,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治理,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盘活,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盘活,进一步强化动态监测,分类复耕复种。要提升耕地数量质量,进一步摸清底数、分类施治,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恢复耕地方案,扎实开展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切实强化土地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全力提升土地利用质效,确保耕地“应种尽种”。会上,成都市规自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园城市局分别汇报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双流区、简阳市、金堂县就推进问题整改、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作表态发言。成都市领导陈彦夫、刘光辉、刘玉泉、杜海波、刘旭光等出席。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6
(记者 孟浩 实习记者 唐小未 陈秋妤)今年以来,亲近自然的露营活动成为旅游市场“新宠”,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仿佛整个朋友圈都在露营。大部分城市周边的露营地和精品民宿价格较平日大幅上涨,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走红的露营究竟有什么“魅力”?城市又该如何借力露营拉动消费?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最新数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的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城市公园的休闲露营和近郊1至2晚的精致露营都是游客热门之选,其中,广东、浙江、四川、湖北露营游热度最高,80、90后以及亲子人群是露营游的主力军,占比接近九成。数据还显示,“五一”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历史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作为“五一”流量担当,露营旅行的辐射效应凸显,其流量直接带动了露营地周边的旅游商家热度,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亦产生带动效应。“五一”假期,露营成为备受市民欢迎的休闲旅游方式市民体验用帐篷搭起诗和远方坐标:锦江区琉新路301号 天际线自然营4月30日下午,成都露营玩家薛睿佳带着妻儿,来了一场“搬家式露营”,而他们的营地,就选在锦江区琉新路301号,一个叫“天际线自然营”的商业营地。占地面积260亩的营地,中间是一汪湖水,倒映着天空的颜色。草坪沿湖向四周延展,直到边际的乔木竖起天然屏障,将这里的慢与城市的快,隔断开来。薛睿佳喜欢带孩子旅游,但酒店住多了会审美疲劳,露营可以深度融入自然,“孩子可以捡柴禾、参与劳动,大人们可以坐在帐篷里休息、聊天。”当夜幕降临,帐篷拉绳的灯亮起来,像大地的繁星点点,而薛睿佳的手机也不断响起,相约的朋友陆续到场,他喜欢用这种方式和朋友相聚,“可以与自然深度相处,自己从未感到如此惬意并且亲近自然,而这是用帐篷搭起的诗和远方。”整个营地,除了像“薛睿佳们”这样自带装备的露营玩家外,自然也有不少露营的体验者在日间营营区活动,这里提供帐篷等露营装备,客人可以玩至晚上10点离开。坐标:青羊区贝森路88号西村大院 呼嘎一块绿地、一顶帐篷、三五好友,桌椅板凳、水果饮料,或带着熟食简餐,或直接炭烤水煮,无论暖阳阴雨,一待数小时……作为最早在成都运作的露营项目之一,呼嘎在小长假里同样很受追捧。成都的李曼在这个小长假就选择在呼嘎体验露营,好好地轻松休息几天。“烧烤、电影、遛娃,这次我们选择全家不出成都,同样有个‘精致’的假期。”“这是藏在闹市的户外生活,这里有咖啡,也提供简餐和酒水,到入夜,则会化身成一个mini的露天电影院。”李曼眼中,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在帐下和朋友分享热爱,感受平日不曾留意的风景和气息,缓解平日里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尽情享受和家人一起的幸福时光。营地位于西村大院的竹林,搭配的帐篷十分显眼,晚上在灯光和篝火的映射下,露营的氛围感瞬间拉满。李曼称,虽然就在市区,但这里神奇地有种人少景美秘密旅行地的即视感,让30摄氏度的气温顿时“骤降”。“地道的桑格利亚酒牛排、新鲜的牛油果沙拉、现烤的新疆草原烤羊排……眼前美食、美酒、美景的场景令人倍感抚慰,所有的不开心都会被丢在脑后。”经营者说露营 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露营的社交价值和自然体验感都很不错,天幕下的营帐里,一盏汽灯亮起,人们一起聊着天,非常放松。”在天际线自然营主理人徐亮看来,与逛街等传统休闲方式相比,露营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娱乐休闲方式。徐亮认为,疫情使得露营迅速“出圈”,但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露营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根据徐亮介绍,市民对露营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相比运营初期一天大概10个帐篷,如今一天可多到100个,“五一”前三天的项目全部爆满。随着露营“出圈”,徐亮也渐渐发现,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不断迭代的消费需求,经营理念、运营思路也需要不断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露营具有兼容性,将营地作为载体,可以叠加户外运动、主题活动,如小朋友营地教育、户外音乐节、户外咖啡、户外瑜伽等,目前也正在对接合作,‘五一’之后陆续呈现,不仅如此,我们还正在打造自己的露营IP——归野,而长期目标就是成长为品牌,再将成熟经验进行复制推广。”露营 需要地理位置与人的交互呼嘎,是成都最早一批发展起来的露营IP。主理人景明介绍说,因为疫情影响,本地短途游成了当前的主流,而在城市绿地公园或者近郊山林就能实现的露营,能够让人们更容易亲近绿色和自然,进而也成为了露营火热背后的一大影响因素。在景明看来,露营场地的选址很重要,目前已有西村、天府芙蓉园的两个露营场地,“客流量也能看出明显的消费需求差异——西村店处三环内,不止周末,工作日同样方便,而这里不仅是他们的露营场地,也有着比较强的社交属性,相较之下,另一家店客流量更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大片且不临街的独立空间,高大茂密的竹林环绕,在绿植和泥土芬芳中支起帐篷,躺在舒服的露营椅上,有好品位的音乐和坝坝电影……随着城市上班族需求越来越普遍,露营也从远离城区的户外走回到了城市中,而呼嘎则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当然,景明也表示,对消费者而言,露营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时候可能是丰富朋友圈、拍照打卡的网红点,因此相较于其他行业,复购并不高。“从事露营这行,地理位置与‘人’的交互是行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景明称,现在喜爱露营的消费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在物质生活之外,更在意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要让“露营”这阵风吹得更远,除了定期根据节日更换、策划露营场地装饰及主题,满足他们对拍照打卡的需求外,顾客与主理人之间的交流同样关键,我们也需带动露营场地的氛围,进而让来的每一位顾客哪怕彼此互不熟识,也能围炉夜话。”天际线自然营音乐活动未来“钱”景要分得露营经济一杯羹做好营地更需做好内容本地休闲旅游成为各地常态,而露营野餐则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新热点。马蜂窝此前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分析指出,露营可分为传统露营、便携式露营和精致露营三种,其中,精致露营是更符合现代人休闲娱乐的方式,备齐露营“家当”,自驾出发,城市的中心公园、周边的农场草坪或市郊山野,甚至西北沙漠都可以是目的地。精致露营最早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出圈”,但成都人新兴事物接受度高,已然从初期的去外面玩,发展至现在本土起势。徐亮称,2021年和几个户外玩家运作天际线自然营项目,营地同年6月开建,11月启动运营。“在引进露营项目时,我们也考虑进行本土化改造。国外的露营,一种是日本偏向的Glamping(精致露营);另一种,是欧美偏好的bushcraft(丛林记忆),简称BC露营,风格偏向户外原始森林,天际线自然营的项目分Glamping和BC两类,但以Glamping为主。”消费者对露营产生巨大热情的背后是可观的消费潜力和新商机。据薛睿佳介绍,“起初只是想看看,没想到一下子自己就买了7000多元的装备,而且一买就‘上瘾’,更像是在装修房子,买了大件配小件,有了帐篷又搭桌椅板凳、炉具。一整套装备,国产的大众品牌就花了1万多元。”“露营‘出圈’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升级,经济快速发展以后,人们不只满足物质层面的消费品质,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消费品质。”对此,徐亮表示,“露营经济不是一处美景、一顶帐篷、一次打卡的简单生意,而是一道集体育户外、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题,尽管有着巨大的市场契机,但企业要分得‘露营经济’一杯羹,还需‘步步为营’,需要做营地更要做好内容。”呼嘎夜景专家观察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林娜:丰富“露营+” 打造差异化的露营消费新场景“露营经济是以绿地、公园等户外空间为主要活动场所,融入生态游憩、户外体验、微度假等业态发展起来的,将消费融于自然,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旅游消费形态。”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林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受疫情影响,短途游、周边游成为人们休闲的首选方式,露营也成为了当下热度增长最快的新型消费热点。露营经济呈现两个发展趋势已由小众消费领域逐渐大众主流化受疫情的影响,人们更青睐短途出行,享受家门口的休闲生活,这让“露营风”劲吹。根据马蜂窝数据,2022年3月露营搜索热度同比涨幅高达75%。根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1-10月中国露营相关企业注册量更是2020年全年注册量的近两倍。当前,如何释放内需潜力拉动消费依然是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在林娜看来,眼下的露营经济已然呈现出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由小众消费领域逐渐大众主流化。“受疫情影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有益身心、贴近自然的露营休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作为沉浸式户外自然体验,露营增强了消费者亲近大自然、增进社会交流、体验闲适快乐等美好感受,自然也成为了一种‘大众经济’。”“其次,则是呈现出由传统露营向精致露营迭代演进的趋势。”林娜直言,根据马蜂窝数据,热爱自然、追赶潮流的90后、00后Z世代和重视孩子体验式教育的80后成为露营消费的引领者和主力军。“不仅如此,消费者更加追求返璞归真、社交共享、个性体验的生态消费需求,更加重视露营的体验自然、氛围烘托、消费记忆等多维度的微度假休闲属性和社交属性,催生出融合户外美学生活方式、沉浸式户外体验的品质化个性化精致露营。”露营经济大有“钱”景可以产业链思维发展露营经济露营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契机,要分得“露营经济”一杯羹,需要认真摸准游客脉搏,投其所好,做好“露营旅游”市场大文章。需要关注的是,有机构分析估计,露营行业市场规模可能实现千亿元。林娜称,露营与城市的消费升级、休闲时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疫情影响和政策支持下,露营经济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存在一个有“钱”景的市场空间。从露营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林娜分析表示,由露营带动产业包括户外休闲用品制造,如帐篷、天幕、睡袋、折叠椅、小拖车等户外装备和器材,以及户外服装、鞋靴的制造;其次,则是户外休闲服务提供,如露营营地供应商、各类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赛事或休闲运动的商业运作等;再者,还有户外休闲商品和服务的零售,如线下户外休闲产品的零售商、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同时,露营还会带来衍生产品,如视频制作、广告赞助、咨询传播等。成都可结合扩大内需战略,抢抓露营经济市场发展机遇,进一步激发露营消费潜力,开创露营消费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林娜认为,可以产业链思维发展露营经济。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应从户外休闲用品制造、户外休闲活动服务、户外休闲商品零售等产业链条角度引导企业布局露营经济,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提升成都的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号召力;其次,要借机研究制定露营经济行业规范。要立足当前露营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在全国率先探索制定促进露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林娜还补充道,成都可聚焦打造差异化的露营消费新场景。“可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的露营消费集聚区,顺应消费理念的变化,鼓励企业细分消费群体需求,围绕Z世代、80后等群体,丰富‘露营+’消费新玩法,依靠全维度的‘场景化’渗透消费者,让露营成为产生随时随地随性的触发式消费的最佳消费场景。”(受访对象供图)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5
(记者 陈泳 文/图)“五一”假期来临,农产品消费市场也迎来一轮高峰。成都市各大农产品市场“菜篮子”供应怎么样?昨日,记者专程到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益民菜市等地进行了探访。成都农产品市场品种丰富、供应充足。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防疫保供两不误验码、测温、登记……一大早,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便是一片繁忙景象。满载着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排队查验,进出人员有条不紊地亮码通过,虽然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作为成都中心城区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采购高峰,市场持续严抓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严格执行科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场所码等进门防疫措施,目前市场冷链从业人员核酸一天一检、其他从业人员两天一检,所有外省入场车辆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入场,并严禁高、中风险疫区车辆入场;严格落实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场流量监测、防疫消杀、从业人员、冷链产品溯源等可视化分析管控,最大限度保障市场安全运行。“大虾28元/斤,小虾15元/斤……”走进市场,新鲜蔬菜、肉类、海鲜水产等品种丰富。在水产区,个头饱满的小龙虾堆成了小山。‘五一’正是市民喜爱的水产单品——小龙虾上市旺季,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求,我们已与产地形成深入对接,帮助商家打通运输渠道。”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悉,“五一”假日期间,市场通过建立外调内供、联保联供、应急保障、保供稳价等机制,确保了各类必需产品供应充足,品类丰富,价格稳定。目前市场蔬菜日均可供应量约3200吨,猪肉日均供应量500吨,水产海鲜日均可供应量约1000吨。同时,市场还加大对生鲜农产品的检测力度,24小时不间断对产品进行抽检,日均检测量达700批次,切实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益民菜市:基地直供 确保量足价稳莴笋1.5元/斤、土豆1.8元/斤、猪腿肉16元/斤……走进益民菜市长顺街店,“基地直供”的招牌下,各种新鲜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许多市民争相购买。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五一”期间“菜篮子”需要,所有运营中的益民菜市正常营业,并通过彭州、金堂、资阳、乐山、攀枝花及三州地区等地益民菜市蔬菜基地供应商资源,确保大白菜、莲花白、鸡心白等大宗蔬菜品种的稳定供应。通过提前锁定猪肉货源渠道,确保“五一”期间猪肉供应充足。同时,在节日期间还将加强供应及价格监测,密切关注产品供应变动和价格波动,建立“供应前端-行业市场-益民菜市门店”三级监测监管预警机制,与益民集团濛阳、白家等批发市场实时共享信息数据,动态监测农产品来货量、价格等数据信息,确保应急状况下货品的组织与调配,让成都市民度过一个祥和的“五一”假期,切实丰富成都市民“菜篮子”。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益民供应链公司还开展了“五一”节前安全专项大检查,做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燃气安全等各项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地落实。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9
(记者 黄晓庆)记者从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5月1日至5月5日,第二轮“天府菜油”空桶换好油活动将在成都拉开大幕。预计五天的活动时间里,上千桶“天府菜油”系列产品将投放在成都主城区的红旗连锁超市。据介绍,四川是传统的油菜种植区,鉴于自身突出的比较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我省将菜籽油列为“川字号”特色优势农产品行列予以重点打造。2018年,我省全面启动“天府菜油”建设行动,在全国率先完成省级菜籽油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四年多来,四川先后成立涵盖多个部门的省级联席会议机制,出台“天府菜油”行动三年计划、公共品牌管理办法,组建产业创新联盟,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实施“5+4”团体标准,助力“天府菜油”行动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截至目前,“天府菜油”已先后被业内评为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四川好味卓越贡献品牌,4个“天府菜油”品牌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全省累计建成“天府菜油”优质原料基地和示范基地600万亩,绿色油菜籽、蜂蜜“双产双收”示范基地50万亩,打造油菜花节等农旅融合典型23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四川油菜种植面积预计将突破2100万亩,油菜籽产量将达到330万吨,在连续20年保持增长势头的背景下,四川继续蝉联“油菜第一大省”。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28
(记者 陈泳)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如何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美好蓝图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日前,成都市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成都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90.6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43元,同比增长7%;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重大项目提速推进,农业经营主体有序发展,一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稳,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筑牢农业“底盘”。保粮稳菜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青青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已弯下了腰。在双流彭镇临江村整修一新的机耕道上,5组村民杨军正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进行田间管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坪,如今已全部变成了阡陌纵横、沟渠交错的沃野良田,“土地就要种上粮食心里才踏实,不出意外,今年小麦亩产至少在七八百斤!”杨军的眼里充满了憧憬。在彭州市4万亩高效菜粮示范区,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农户们正在地里采收莴笋、生菜等新鲜蔬菜,各类农机来回作业,“各级财政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力度,今年我们粮食种植面积要稳定在55万亩、产量稳定在25.2万吨以上,并保持常年在地蔬菜10万亩以上。”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我们还将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作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超大城市成都,市场消费需求总量巨大、丰富多元,如何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和践行“大食物观”,保障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充足、质优价稳,是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粮食“稳面积稳产量”,今年以来,成都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并落实《成都市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十条措施(试行)》,完善粮食生产考核体系,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全力抓好土地流转用途监管、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和撂荒耕地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0.7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5万亩,做到良田粮用。实施“百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一带、十园、百片”粮食产业园区,争取完成环城生态公园粮食种植5万亩。鼓励低效林果、苗木有序腾退恢复种粮,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纳入粮食规模化市级财政补贴范畴,确保全面完成大豆扩面5万亩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1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29.2万吨以上。围绕“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成都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6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挂牌制度,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启动成德眉资同城化“菜篮子”生猪合作项目和蔬菜异地保供基地建设,确保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600万吨,完成生猪出栏372万头年度任务。推动经作产业质效提升,加快果茶、花卉、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确保禽类、牛羊、水产等多种肉类以及蛋、奶供给充足。研究制定《应对大规模疫情防控生产保供“1+7”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极端情况下农业生产应急保供能力。同时,持续强化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0个以上,确保新增静态库容1万吨,稳步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市场流通效率。项目引领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建圈强链今年春天,天府农博园彩色油菜花“火”出了圈——九种颜色的菜花交错开在田野里,铺就了彩虹般独特的大地景观,成为市民争相前来拍照打卡的新“网红”。这是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从江西农大引进“远缘杂交”技术培育而成的多个油菜新品种,按照基因重新组合原理,将传统油菜与甘蓝、萝卜、诸葛菜等十字花科进行杂交,通过采用花粉与优良材料、细胞融合技术以及回交和自交等多种选育方法,使之产生不同浓度的花青素,让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一朵小小的彩色油菜花,折射的是“建圈强链”大逻辑:科研团队从种业端出发,培育出色彩斑斓的油菜花,一方面丰富了大地景观,拓展了农商文旅体融合价值链;同时,花青素的研发和运用将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如功能性食用油、花茶、花酒、食品等,还可以做成化妆品、饼干、芽苗菜、盆栽……现代种业是我市确定的20个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链之一。围绕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开展种业强市建设,制定《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以天府现代种业园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积极争取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蓉落地,加快建设全国现代种业高地。同时,聚焦培育壮大种业链主企业,加快组建成都种业集团,培育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现代种业集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成都力量。不仅是种业。按照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建圈强链行动部署,成都还将聚焦主导产业、链主企业、领军人才和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发展重点,配套制定政策工具,做实优质粮油、生猪畜禽、绿色蔬菜、特色水果四大保障性产业,做优现代种业、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冷链物流、休闲农业、农业博览六大引领性产业,加快构建以“4+6”都市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同时,立足载体建设,完善国省市县四级园区梯次培育体系,高水平建设崇州优质粮油、新津天府农博、邛崃现代种业等现代农业园区,推动每个区(市)县打造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确保全年新创建3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园区,新认定10个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实现县级以上园区总数突破100个,做优做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聚焦产业“三表一图”,成都正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建圈强链重大项目招引,策划举办投资推介活动,发布投资合作项目机会清单,挖掘现有落地大项目、大企业产业链互补空间,调动企业开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合作积极性,确保全年招引重大项目50个,完成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99.5亿元。目前全市包装策划招引推介项目118个、跟踪在谈项目114个,今年一季度新签约项目10个、协议投资额15.8亿元,38个现代农业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1亿元。全市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强势开局、实现“开门红”。(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供图)数说农业 (2022年一季度)▶据农情调度,全市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万亩,较上年增加4.7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达56.8万亩,较上年增加4.9万亩。大春粮食意向种植面积476.5万亩,增长4.1万亩。▶全市生猪出栏102.5万头,同比上涨7.8%,增速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季末生猪存栏266.6万头,同比上涨1.7%。▶当前全市在地蔬菜面积88.75万亩,一季度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97.7万吨,同比增长1.3%。濛阳、白家两大市场一季度蔬菜交易量103.3万吨(日均1.15万吨),同比增加0.4万吨。▶加快实施30.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3月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工程进度达84.6%。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6%。▶新评定60名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培育家庭农场531家、农民合作社104家。▶“农贷通”平台累计放款24295笔,金额386.69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增1164笔,金额23.67亿元。▶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54.9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13%,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新启动保护修复川西林盘210个,改造提升精品林盘168个。▶一季度,全市休闲农业接待量3152.3万人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56.6亿元。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8
(记者 史晓露)在成都农村,广州姑娘高晓欣找到了家的感觉。在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的4年时间,她和生产队长一起工作,和村里的小孩儿一起玩耍,认识了柑橘树上的各种害虫……如今,她的身份是该村党委副书记。  她称自己是“新村民”,而在她身边,还有50多位来自北上广深等不同行业、年龄段从“60后”到“00后”的“新村民”。他们以一种笨拙的方式适应着乡村,并在跌跌撞撞中,开启了一场关于生态农业的试验“新村民”去年管理的柑橘园。 受访者供图艰难的开始  4月底的铁牛村满目青翠,柑橘树的枝头已鼓出一枚枚青绿色的幼果。  “故事正源于这些丑柑。”高晓欣留着短发,说话充满活力。她是“90后”,大学念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在广州从事创意和品牌策划工作。2018年,高晓欣来到铁牛村,与一群同样怀有田园梦的企业家和青年人在铁牛村创业,做文旅项目。  铁牛村交通便利,3公里外就是西来高铁站。此外,铁牛村还是成都规划的郊野公园之一,乡村旅游底子好,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依水而建,颇有江南水乡之美,村民生活富足,全村丑柑种植规模已达9900余亩。  虽然有“蒲江丑柑”这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名片,但产业发展亟需转型升级。“丑柑价格一年不如一年,过去批发价可以卖到每公斤十三四元,去年只能卖每公斤四五元多。”铁牛村党委书记徐帮淼说。  “新村民”们希望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恢复自然农法,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化学农药,为产业寻找出路。但这群人大多来自建筑规划、创意设计、金融投资等领域,鲜有农业种植经验。老村民也在背后小声议论,“我都种了30多年了,不可能不打农药。一群啥都不懂,地都没有下过的人……”谁也不愿将已经挂果的果园租给他们。笨拙的融入  “农业的问题不一定用农业的方式去解决。”高晓欣说,他们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面对重重困难的准备。在这群“新村民”中,不少人拥有社会创新领域的工作经历,善于用创新思维和手段去解决问题。他们和老村民合作,将闲置的村委会改造成“丑美生活馆”——一个拥有公共会客厅、亲子活动室、文创工坊、咖啡茶饮休闲平台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在周末举办亲子讲堂、英语课、剪纸培训等活动,并邀请老村民参加。  “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建立信任后,他们也愿意听我们讲了。”高晓欣说,新老村民的融合,政企村联动,一直是很难的问题,但她有机会成为一座桥梁。  为了吸纳优秀人才扎根农村,蒲江县作出探索,让非蒲江户籍的“新村民”通过法定程序参加村两委选举,高晓欣被选为村党委副书记。  “进入村两委后,能了解到每个家庭的真实情况,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玩儿,慢慢地融入当地生活。”高晓欣说。  老村民也开始走近他们。老村民何孝成带着“新村民”在村里走家串户,“每个妈妈都有道拿手菜”,高晓欣对妈妈们的手艺赞不绝口。既然妈妈们手艺这么好,为什么不在村里共同运营一家餐厅?“‘铁牛妈妈的餐厅’就是这样碰撞出来的。”高晓欣说。  村民王晓玉是餐厅的创始人之一,但对餐厅专做素食的定位,开始却不理解。“农村哪有人老吃素?”王晓玉说。  为打消妈妈们的疑惑,“新村民”粘颢带着她们去成都太古里的素食餐馆品菜学习,一起设计菜品,打造出二十四节气乡土创意菜。终于,王晓玉被这群年轻人打动了。去年,她把自家已经挂果的9亩果园租给了“新村民”。可喜的变化  在铁牛村村口,一面爬满蔷薇的竹篱笆上,挂着一块印有“未来乡村实验室”的木牌。柑橘园里的试验让老村民感觉“不现实”。接管果园后,“新村民”不仅不除草,还往树下撒草种,如今杂草繁茂。  “新村民”潘豫君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这是紫云英,固氮能力强,可以用来作绿肥。”去年刚接手这片果园时,土壤板结严重,“生态种植的第一步是修复土壤。”潘豫君说,为此他们请教了很多农业专家,用了堆肥覆盖、减少翻耕等方法。  为了增加生态多样性,果园里还建起了鸡舍和羊圈。走在果园里,不时就能碰上几只鸡,远远还能听到古典音乐。“这是我们喂养的观赏鸡。”“新村民”吴大盛说。  经过一年的试验,潘豫君主理的9亩果园产出了近1.3万公斤丑柑,虽然亩产只有老村民的六成左右,但价格却卖到了每公斤20元以上,并且200多项农残检测无一超标。  去年底,他们把这些丑柑搬到了上海愚园路的百货公司,和LV、Gucci、Burberry出现在同一个橱窗里。  “我们的柑子真的很牛。”说起这段经历,高晓欣仍然很兴奋,“我们现在是‘小步快跑’,下一步还要开发柑橘果酱、饮品等,做出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联动,还要降低种植成本,让这种模式被村民接受,得到推广。”  可喜的是,变化已经在发生。蒲江县正在全域推进“两个替代”,即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今年铁牛村已成立了“两个替代”的社会化服务队伍,按照“村两委+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托管服务模式,减少农药肥料的投入,今年铁牛村已有100多户村民加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奔向自然美景放飞自我的心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省内多地纷纷打出文旅组合套餐,为“五一”出行提供了丰富的“菜单”。春夏之交,哪里去寻最美的风景?来,跟本报记者去花海里走一走。  特别提醒,防疫背景下,多地发布出行政策。准备出行之前,请先查询目的地的防疫要求。宝山村盛开的蔷薇花。受访者供图  “蔷薇花开耀龙门,春映湔江放异彩。”五一节前夕,为期一月的彭州宝山·第八届蔷薇花节在龙门山镇宝山村精彩启幕。  据主办方透露,本届蔷薇花节精心策划了梯田赏花、森林氧吧、丛林穿越、民宿打卡等主题活动,以及汉服巡游、音乐路演等文艺活动。  从成都到彭州,一出成彭高速,沿着成都最美公路——彭州牡丹大道一路向北,便可直达宝山村。  “我们举办蔷薇花节,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与村民和游客分享发展成果。”据宝山村党委书记贾卿介绍,宝山村紧抓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全国示范区打造和彭州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重大机遇,以蔷薇花节、消夏避暑节、冰雪嘉年华为载体,努力提升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丰富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和实质内涵。蔷薇幽香梯田景观见证幸福生活  在宝山梯田、宝山绿道旁,漫山遍野的蔷薇花,争芳夺艳、幽香袭人,怎能错过这赏花的好时节呢?带上家人,亦或是约上三两好友,在清晨赏过带着露珠的蔷薇,再去太阳湾观云海、蹦个极,何乐而不为?  蔷薇又名刺靡、买笑,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带的灌木丛中。蔷薇花不仅装扮了大地山川,也可入茶制饼食用,晒干可作药用。每年五六月,村民在晴天采收蔷薇,已经成当地独具特色的美丽经济。河谷清风极限运动感受激情生活宝山太阳湾景区位于龙门山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100—3900米,有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品牌。漫步其间,静立玻璃云台,感受森林氧吧给你的新鲜空气,同时还有高山滑索、空中缆车、峡谷蹦极等惊险刺激的体验项目,不断上演速度与激情。  俯瞰太阳湾景区,有一个巨大峡谷——回龙沟峡谷景区,与太阳湾景区天然融为一体。回龙沟风景区总长约10公里,海拔1100—2600米,是典型的龙门山推覆式构造带形成的大峡谷,更是世界户外极限运动的绝佳场所。健康养生宝山特色品味至柔生活  累了,来一杯宝山红茶,泡一下天然温泉;饿了,来一份宝山小食,尝一口龙门山老腊肉、雪芽包、蔷薇花饼……  据介绍,宝山红茶采自彭州独有野生古茶树,经采摘、萎调、揉捻、发酵、烘干五步制作而成。红茶与蔷薇的邂逅,造就了宝山独有的蔷薇花红茶。  而来自宝山地下2500米深处的天然医疗热矿泉,富含氟、锶、锂、偏硼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调节渗压,促进汗腺及皮脂分泌等作用。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据主办方介绍,目前宝山村蔷薇花已经绽放,正以饱满的姿态期待游客的到来。西昌蓝花楹。资料图片西昌连天蓝花楹等你邂逅浪漫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整理西昌是国内种植蓝花楹最多的地方。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正是盛花期,蓝色的蓝花楹点缀着西昌的大街小巷,身在其中,如进梦境。  蓝花楹花语为“在绝望中等待爱情”,因此也有人戏称它为“单身狗之花”。在西昌,无论是邛海湿地公园,还是路边、小区里,都可以碰见悲情浪漫的蓝花楹。风一吹,花瓣纷纷扬扬落下,让路过的人们都忍不住放慢脚步。  航天北路是西昌欣赏蓝花楹的首选。这里的蓝花楹树都是 70 年代栽种的,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和成长,树丛已经可以独撑一片天了。这条路,也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网红路”,圈粉无数,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拍照,还有不少游客从成都、绵阳等地赶来,只为感受这满街的浪漫紫。  而邛海湿地公园边的蓝花楹,是配合着邛海和泸山展示的另一番美景,同样值得打卡。  芍药花开正艳。 资料图片染药香、览芳华江油中国芍药博览园约你来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整理位于江油市青莲镇苏溪村的中国芍药博览园有超过十余种的芍药花。暮春时节,芍药花陆续盛开,花期一直能持续到 5 月初。芍药绽放,开得娇艳、热烈,犹如给大地铺上了华服,美艳动人。  “人在花间走,沁染满身香”。在芍药花海里徜徉,细细品味观赏,呼吸着带有淡淡药香的空气,便可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五一”期间,芍药博览园向游人开放,别错过了赏芍药的最佳花期哦。  景区位于绵阳市江油青莲镇苏溪村八组。游客可以乘江油至八一的中巴车至景区门口,绵阳方向游客可以在青莲或九岭街上坐到八一乡村巴士。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8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2022年4月26日,邛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邛崃市农资行业协会举办了以“放心农资进乡村 稳产保供强支撑”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现场宣传活动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代理商、销售门店和群众为重点对象,主要从科学购买农资产品、合理使用农资产品、禁限用农(兽)药知识、农资识假辨假常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近400人次,并向群众详细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现场开展了安全规范用药、假劣农资识别和农资规范购买等指导。通过这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生产经营企业、代理商、销售门店和群众等进一步掌握了合理施肥、安全用药、农资辩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体的生产技术和能力,有效推动了投入品的减量增效和农产品的提质增效,确保生产主体用上放心农资,为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7
(王建军 摄影报道)4月26日上午,成都市肢体残疾人协会在简阳市禾丰镇连山村举行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50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参加培训。据成都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市残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责,锚定残疾人的技能提升、创业致富、推荐就业等工作出实招、献妙招,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大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用技术培训“新果苗载种时,要拔去(修剪)下面大部叶片,因为这些叶片在载种后会吸收散发大量水份,不利于幼苗生长。”此次受邀讲课的国光作物品质调控技术研究院桃李杏梅研究所专家王强,采取理论教学、交流互动、励志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对桃李幼果期栽培管理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高产作物种植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并对在场学员们提出的种植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解答,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调动他们学文化、学技术的积极性,实现自食其力,促进家庭增收。“只保留一枝主杆,通过修剪让其余枝叶向四周生长。”现场教学时,相关专家介绍,如果枝叶集中生长,较长时间后将容易引起果苗产生各类病虫害,“我们农村常见的红蜘蛛,就会在集中的枝叶上生长繁殖”。为了让村里每一位残疾人都掌握到实用技术,对于部分因故未参加培训的人员,简阳市残联和农业技术人员带着果苗和技术,上门进行一对一教学。四川省第五届自强模范、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陈举红通过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    培训会上,四川省第五届自强模范、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陈举红通过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将自己秉持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人生信念,用朴素语言传达给现场的每一位听众。“收获相当多。”村民杨大爷说,他不仅在家门口学到了果树种植和病虫防治害技术,听了几位专家的课后也增加不少信心。他虽然身体残疾,不能做重活,但可以开展简单的种养生产,近年来在简阳市残联的帮助下,种植了几亩桃李,当前正是需要技术更新,提产增收情况下,就学习到了新技术知识,“真是及时雨啊”。简阳市残联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让参训残疾人学有所获,让残疾人能学到一技之长,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所学的知识激发思考,改变自己的思路,选准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实现阳光增收,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活动现场,市肢体残疾人协会还向连山村残疾人捐赠了有机肥料,简阳市川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也向连山村残疾人捐赠了果苗。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7
(记者 程文雯)在自家阳台种菜,灌溉、肥料都在楼内解决;想吃鱼只需下到负一楼,就能在养鱼池里现捞;卫生间里的污水经过处理重新利用……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家园里,这些都在同一栋楼里成为现实。近日,记者现场探访,了解这栋“农业楼”背后的秘密。“农业楼”里的家庭菜地。 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图蔬菜瓜果楼上种在阳台造一片“家庭菜地”  记者眼前,是一栋6层楼房。里面,工人正忙着最后的装修。  抬眼望去,一二层的阳台上植物长势喜人。茼蒿、白菜、冬寒菜、空心菜、柑橘树、桃树……走进二楼阳台,记者发现这里摆放着两排架子,中间留出通道,架子上中下共3层,用于放置种植箱,柑橘、桃子等水果主要集中在最高层,下面则是各种常见菜。除了在土壤中种植,还有不少作物是水培种植,并配有专门的滴灌和补光系统。  据介绍,这栋楼一共6层12户。居民入住前,相关公司会将这套系统安好,让每家每户入住后都能在家种菜。通过立体化建设,每户的阳台可打造出80平方米左右的作物种植面积。  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和改建,建筑外墙和阳台也可以开辟出适宜的种植区域。不远处,社区居民樊小姐一家已吃上了自家“墙上”的有机蔬菜,“一家4口,完全够吃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整栋楼一套“鱼菜共生系统”  在阳台上打造“家庭菜地”,灌溉、肥料怎么办?谁来管护?  记者在负一层找到答案。这里有9个养鱼池,一个专门用来观察水质,8个用来养鱼。  据介绍,这是一套“鱼菜共生系统”。除了养鱼,楼里农作物灌溉用水全部来自这9个鱼池,管道将鱼池中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和水抽到楼上,经过专业处理后用于水培和灌溉。经蔬菜根系净化、消毒等处理后,这些水又会流回鱼池。  在卫生间,记者看到房屋中洗手池、马桶的废水都是通过两条分开的管道处理。通过源头分离,粪便等有机物进入沼气池,经过处理成为有机肥;部分水资源则循环用于灌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据悉,通过现代地埋式沼气系统和有机肥工厂,这里的有机垃圾可就地就近进行集中处理。同时,日益成熟的智能农业技术也使整栋楼里大部分施肥、滴灌等工作实现智能化。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2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