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杨升涛)无论是街边房舍的氛围营造,还是崭新的标准化足球场旁,目之所及随处都能见到与法律相关的各样元素……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务农乡村蜕变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新都区三河村。三河村以公共法律服务室为阵地,以法律顾问为主体,在法律氛围营造上下足功夫,将普法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加强纠纷调解 村社更“稳定”“韩老师,你来给我评评理!”韩博怀是新都区三河村“老韩说事”老党员工作室的牵头人,不久前,三河村两户邻居发生了矛盾纠纷。闻讯后,三河村工作人员立即将双方带到工作室请韩博怀进行调解。韩博怀经过了解,找到矛盾的原因在于刘某安妻子为保证自家住宅周边安全,在院落周围搭建铁栅栏,导致刘某林一家原有的一条方便车辆进出的通道被封断,影响其出行。“老刘,你看你这栅栏修得确实不合规,换谁都得生气。”“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们一起坐下来好好商讨一个解决方法。”……在调解过程中,韩博怀等多位工作室骨干工作人员抓住矛盾焦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先是开导解气,其次给予司法解释,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至此,矛盾得到了充分化解,当事人双方也对老党员工作室多位同志和街道、村两级相关人员的耐心调解表达了诚挚谢意。在三河村,像这样经过调解“化干戈为玉帛”的事情还有许多,乡风也一天比一天清朗。去年,三河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韩博怀调解工作室成为四川省50个联合命名的“金牌调解工作室”之一。三河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三河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纠纷调解为抓手、产业文化普法为载体、公共法律服务为保障的新型治理体系,短短几年内从“软弱涣散党组织”变为“省先进党组织”。整合公共法律资源 治理更“合法”“李律师,我把你拉进我们的群里面,你帮我们出出主意。”最近,三河村几位从事家具行业的村民遇上了难题——村民向家具供应商打完货款却迟迟不见发货,当村民去到厂里时,却发现供应商早就没有货了。相较于曾经遇见难题时的不知所措,这一次,村民第一时间就想到联系村里的驻村律师。“大家的情况我大概了解了,现在需要大家统计下所欠金额总共有多少,我们再进行下一步打算。”在受害者村民的咨询群里,驻村律师刘佳一边安抚着大家的情绪,一边指导村民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自己的钱。近年来,三河村在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不断整合公共法律资源,推进治理“法治化”。“我们以合同合法性审查为手段,以公共法律服务室为阵地,以法律顾问为主体,对小座、可乐·时光里等社会项目实施‘一站式’法律服务。”三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村法律顾问的协助下,村里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管理》《合同合法性审查》等多项制度,这些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使三河村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制度体系愈发健全,在法律氛围营造上三河村也下足了功夫。作为“成都足球第一村”,三河村利用足球比赛传播“自甘风险”“公正平等”法治原则,构建起“产业—法治—品牌”的普法新形式。同时,利用春节、春耕、秋收、儿童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涉农、留守老人儿童专题法治宣传,将普法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2
(记者 李霞)淳朴良好的乡风,是农村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成都市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或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提倡文明新风,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坚持传承发展传统婚俗精髓与弘扬倡树时代新风并行,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蒲江县高桥社区培育文明新风,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蒲江县制定村规民约 “除红白喜事外 禁止举办其他酒席”“现在,一个月平均一到两次酒碗,轻松了好多。”蒲江县高桥社区村民宋春香回忆了一下,年后还没有参加过宴请,“以前每个月凑份子钱,都遭不住。”原来,宋春香所在的高桥社区,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在征求全体居民意见、召开议定会等流程后,形成了村规民约,即除红白喜事外,禁止举办其他酒席(含乔迁、满月、升学、入伍、生日、开业等等)。“从当时挨家挨户的问卷调查看来,很多居民对各种酒席意见都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又不好意思明说。”蒲江县西来镇高桥社区书记熊顺良告诉记者,大家都希望有规定能管管这种“变味”的习俗。高桥社区共有近800户居民,大家在认为应该举办的名目中打钩,“其中选择初婚婚礼和葬礼的最多,分别为796户和763户。”熊顺良说,只有极少数选了其他类型,“红白喜事两项,是大家都觉得可以举办的。”在征集民意之后,高桥社区召开了由社区干部、党员、议事会成员、居民代表等参加的议定会,共同商议并形成统一意见。在村规民约中,还要求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一律不得举办、参加除婚嫁丧嫁娶外的宴席。社区还设置了红白事小组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居民违规,就到现场制止和劝离。熊顺良讲起过渡期说,“大家以后慢慢就自觉多了,现在酒碗已经比以前少了四分之三。”其实,该社区并非唯一对红白喜事等酒席制定规定的社区,在不久前,附近的铁溪村、大田村、石桥村、狮子树村等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村规民约对村民真正起到了教育、警示、约束、提高的作用,有效整治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和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蒲江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厚养薄葬、节俭办丧、婚庆婚俗简办、不重男轻女等内容,常态化入户调解家庭纠纷,了解居民需求,向居民发放《拒绝低俗“婚闹”五要十不要》《制止餐桌浪费》倡议书6000余份,让群众认识到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推进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越来越美好。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规宣传青白江区开展移风易俗宣讲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走进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民文明守礼、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文明乡风扑面而来。“现在家里婚丧嫁娶,告知村里的红白理事志愿队一声,就会有专人来提供建议,杜绝大操大办的传统陋习,处处都为老百姓考虑。”光明村村民纷纷感慨,自从有了红白理事志愿队,不仅大家省心,村里的环境和秩序也越来越好。“现在都倡导婚事新办”“我们建议不要大操大办”……2022年春节前,村里一对从外地回来的小青年回乡举行婚礼,订了二十来桌,正准备大操办一番。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队员听说后,多次来到小青年家劝说,“刚开始,他们父母家人的态度很强硬,后来我们多去几次,他们态度就软下来了。”光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马雯迪说。去年,光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光明村法律志愿小分队等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以党建引领村规民约来开展社区公益活动、文化活动交流、宣传、图书借阅等活动,重点开展社区治理、邻里和谐、曾氏孝善文化、家风家训等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乡风文明。“我们村跟其他村情况不同,属于典型的散居院落,所以我们设立了几支服务队,村干部和村上德高望重的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志愿队队员。”光明村副书记汤艳说,这一条还写入了村规民约,“红白事、重情谊,勤俭节约不攀比。”志愿者还把文明新风和健康生活习惯,写进倡议书和承诺书,编成朗朗上口的文艺作品,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为村民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规。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规宣传此外,村规民约里还有社区治理、家风家训等内容。通过村规民约的实施,逐步培育村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让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觉遵守,淬炼共建共享的公共精神,实现乡村治理的和谐。记者了解到,光明村以“培养时代新人,树立文明乡风”为目的,挖掘曾家寨子等本土资源,制定文明实践细则。实践站整合党建经费、社会捐赠、专项基金等,建立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设立爱心积分兑换超市,引导村民自愿参加志愿活动,成为乡风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2
(记者 陈昊)4月20日上午,成都市蒲江县望峨山下,鹤山溪谷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规划面积1520亩,总投资25亿元,将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周末度假于一体的旅居小镇。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梁江社区,分三期建设。当天开工的项目一期施工面积242亩,将建设汇集精品度假酒店、樱桃水街、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业态于一体,融合山水、建筑与生活特色的生态社区。开工仪式现场  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充分依托周边自然生态景观和农文旅资源,以发展乡村产业为切入点,助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型近郊旅居目的地。  目前,蒲江县正加速推动文体旅游产业建圈强链,聚焦产业、载体、配套、运营、机制“五大要素联动”,以链长制为牵引,在链主企业引育、实施招商引智和项目攻坚、产业生态构建上持续发力,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22
 (李金晶 记者 毛春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连日来,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坚持“早字当头”,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全力以赴走好2022年农业生产第一步棋。保障好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供应是春耕备耕的重中之重。清流镇加强农资供应保障,确保各种农资量足质优。在物资储备上,开展春播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确保春耕生产用种用肥用药需要。在新品种推广上,指导规模种植业主和农户种植优良品种水稻,提高水稻产量产值。同时,为保障全镇2.6万亩水稻引水灌溉,为春耕做好充足的准备,清流镇提前展开全镇斗、农、毛渠疏掏工作。针对辖区内农毛渠淤泥过多,严重影响沟渠水流速度的情况,镇提前组织各村(社区)开展疏掏工作,争取在春灌前全面完成,为用水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目前,全镇已疏掏农毛渠45.2千米、沟渠35千米。在春耕播种阶段,农耕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提高土地深翻和播种效率。春耕来临前,清流镇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收获等技术进行宣传培训,指导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及农机具保养、维修、调试等工作,确保农耕机准备到位,随时可用。下一步,清流镇将继续抓好抓实春耕备耕工作,托稳“米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以辛勤的工作,累累的硕果,为全年粮食生产工作吃下“定心丸”。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21
(记者 粟新林)“用实际行动守护好青山绿水,希望能通过这种健康的方式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点贡献。”日前,市民张敏将每天行走步数转化成“能量”后,用手机在网络平台兑换申领到1平方米的鞍子河保护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管护总站将负责对她申领的保护地进行保护。据悉,大熊猫国家公园鞍子河保护地通过这种“捐献碳积分”方式认领的保护面积已达6000万平方米。“手机种树”创造生态价值,是崇州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个具体行动。崇州所在的四川成都西部片区,是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中的一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正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近年来,崇州围绕“优本底—估价值—拓路径—强支撑”这一主线,积极探索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搭建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核算生态价值9个主要典型林盘约为1.3亿元地处龙门山黄金生态旅游带,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崇州1090平方公里沃野和3500米垂直高差的大地上,如珍珠般散落分布着各类大小林盘总数达8198个,拥有成都平原最丰富的川西林盘资源。“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要想实现经济价值,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崇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晓梅告诉记者,通过对8198个川西林盘勘界命名,梳理126个具有开发价值林盘、400多宗闲置土地、房屋等资产建立闲置资源台账,崇州构建起由生态系统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价值3大类12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核算指标体系,搭建起以“川西林盘乡村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乡村生态产品”为核心脉络的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系统框架,形成《川西林盘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川西林盘绿色发展指南》《川西林盘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成果。据此估算出崇州9个主要典型林盘生态系统总价值约为1.3亿元。其中,观胜镇严家弯湾、道明镇竹艺村两个林盘生态系统总值分别达到4106万元、3361万元,生态产品价值占比均超过70%。变现生态产品为生态价值实现打造转化载体“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显而易见,但要体现其经济价值,必须通过转化。”王晓梅表示,探索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崇州推进川西林盘、天府绿道、产业园区、林盘景区联动建设,打造转化载体,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几年下来,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越来越清晰:例如,观胜镇严家弯湾的川派盆景全国驰名,以传承川西盆景文化为魂,将GEP核算成果作价475.2万元入股盆景文创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占股48%,搞以盆景为主题的旅游、餐饮、展示和培训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推动GEP核算价值成果被市场认可接受;道明镇竹艺村引进同济大学等国内外设计专家团队,打造“创客基地型”川西林盘,同时运用市场化方式,组建成立道明竹艺公司,其生产的竹编装饰艺术产品已远销重庆、山东、北京等省市;道明乌尤驿林盘打造“民宿度假型”川西林盘,发展民宿度假旅游。通过培育消费场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也是重要路径之一。崇州白头镇大雨村、隆兴镇粟村林盘走出“一个精品林盘催生一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模式,培育出“幸福里”等15家林盘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年营收1.1亿元。此外,崇州还依托生态优势本底,策划实施生态敏感型项目推动生态价值变现。围绕成都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建设,联合华能四川能源投资70亿元建设李家岩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项目建成后,多年平均发电量将会达到17亿千瓦时。建立补偿制度推动“两山”双向转化、相互促进“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我们努力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注重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王晓梅告诉记者,在崇州,GEP已经进入干部培训教育体系,发挥出了考核指挥棒作用,崇州已经取消生态涵养保护区经济指标考核,通俗来讲,就是不看GDP,而是动态监控的生态指标说了算。据介绍,统筹生态保护,实施全域生态筑景工程,崇州已投入近百亿元实施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桤木河水系连通、竹艺公园等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建成30万亩大田景观、2个万亩湿地、256公里绿道、76万平方米城市绿心。与此同时,崇州构建“以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前期生态投入、以市场运营收益平衡后期维护”两个平衡机制,通过设立耕保基金、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饮用水源保护激励资金等方式,围绕建立“损害者补偿、使用者付费、保护者受益”的多元生态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实践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反哺支持模式,推动“两山”双向转化、相互促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1
(记者 李娟 受访者供图)一面忙着在天府农博园建设新的“鱼菜共生”农场,一面又要把这种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向全国各地输出,建更多卫星农场——这段时间,外号“大鱼”的陈斌特别忙碌。从搞IT的理工男,到养鱼种菜的农场主,再到拍短视频卖鱼卖菜的“网红”,近十年时间里,陈斌一次次地跨界,也一次次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我们这些年来摸索出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了,是时候输出到全国各地了。”陈斌自信满满。其实,类似陈斌的“鱼菜共生”农场项目,在天府农博园集成了不少。它们以天府农博园为试验场,探索出现代农业某一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把这些创新模式输出到全国,用以服务更大的市场和空间,赋予现代农业新的动能。陈斌完成了从“IT男”到农民的身份转换打通田间直播间,更打通三次产业这座农场位于新津区兴义镇,2014年,陈斌放弃了收入丰厚的IT工作,到这里租地建设了一座“鱼菜共生”农场。当时正值电商兴起,互联网出身的陈斌没有走传统的农产品上行渠道,而是把鱼和菜通过电商直配到消费者手中。后来,自媒体、短视频兴起,陈斌更是抓住机会,亲自出镜拍摄短视频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把流量变成了销量。经过多年的摸索,农业与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通道被打通,陈斌将自己的农产品进行了精加工,做出了草莓酱、草莓酒、苦瓜酒……“生鲜配送有时效性和配送半径的限制,而我们做出农业衍生品后,就可以卖到天南海北。”陈斌说,“同时,鱼菜共生农场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科普价值,我们面对家庭、学校开展亲子活动、农业教育活动,并进行餐饮接待,实现了乡村旅游的收益。”成熟的商业模式,引来全国“求学者”从2020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络绎不绝。此时,鱼菜共生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有了标准化的建设运营系统解决方案,陈斌便通过技术设备和运营模式输出,在全国发展卫星农场。如今,在全国很多省会城市,都有陈斌的“渔耕田”加盟农场。“我赶上了天府农博园发展的好势头。”陈斌说,即将建设的新农场占地60亩,就在成新蒲快速路旁边,地理位置优越,“我们会把它做成一个全国示范基地,将来各地的创业者都可以到新农场来参观学习。”在天府农博园,还有不少项目正按照“孵化—成熟—输出”的路径成长着。在天府农博园核心地带,有一座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无病毒苗木繁育圃,这是由互联网头部企业58集团建设的。58农业有限公司新津基地总经理张传峰告诉记者,这个繁育圃按国际标准建设,年出圃量可达到30万-40万株柑橘苗,供给58农业在国内的种植基地。“我们以天府农博园为试验场,探索‘新流量+新农业’模式,下一步将为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提供农业技术、农业服务,并利用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在平台、渠道、流量上的优势,打通农产品流通环节,赋予现代农业更大的能量。” 张传峰说。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1
(记者 陈泳)这段时间,一个被万千网友称为“龙门山森林秘境”的打卡地火出了圈。如浪般翻滚的森林绿海、通往幽林深处的原木栈道、森林里的木屋民宿,都让网友们沉醉。这片森林位于龙门山镇龙源村,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和湔江河谷旅游区建设的背景下,已火遍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像这样的新网红,在彭州已越来越多。据悉,按照“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的全新发展目标,今年彭州正加快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大熊猫国家公园、龙门山生态旅游区、葛仙山农旅融合区……一个个景区都在提档升级,一个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宝山村提档升级营造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这不是熊猫邮局吗?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偶遇!”周末,到彭州海窝子古镇游玩的成都市民李玉突然发现,一只圆乎乎、胖嘟嘟的熊猫“现身”古镇中心。这家文艺十足的熊猫邮局分为文创售卖区、活动体验区两个专区,融合了邮政文化、熊猫文化、川剧文化、川西古蜀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店内不仅有明信片、邮册,各类熊猫印章、熊猫玩偶等,还结合海窝子“川剧文博古镇”定位,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实用美观的文创产品。“这里有‘川剧’和‘古蜀’手作互动文化体验空间,可以定制特色明信片、个性化邮折、金属书签、金属徽章、冰箱贴等。既能游览古镇人文风情,也能带走属于彭州的记忆,我觉得很有意思!”李玉满意地说。除了海窝子的熊猫邮局,今年以来,这样的文旅新场景在彭州各地全面开花。正在举行的第38届天彭牡丹花会上,游客们在欣赏300万株牡丹国色天香之余,还能坐上小火车,感受以丹景山镇三线建设老工厂、老车站为主题的老站休闲文创空间;正值生机勃勃的春耕时节,在蔬香之乡濛阳镇新打造的濛阳之心湿地公园,可以感受到生态自然与田园农耕交织的独特风貌,还可参观川剧大师杨友鹤的故居、在蔬香乐活美食街享受地道生态美食;白鹿的樱花谷近7万株樱花正式迎客,幕天席地的钻石音乐厅闪亮登场,法式餐厅、特色民宿、文创小店……系列新场景新业态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流连忘返。熊猫生态谷——熊猫香山项目引领加速文旅产业建圈强链从空中俯瞰湔江河谷,青山绿水间,一幢建筑像极了大熊猫的脚印——这是由四川希望花舞集团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入口展示中心。而在展示中心旁边,该公司总投资约30亿元的龙门山熊猫生态谷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该项目将以河谷生态为基底,以熊猫文化为核心,规划一个熊猫香山和一个熊猫河谷,构建起完整的龙门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今后,这里将成为集山地探索、主题游览、文化体验、森林康养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具备物种保护、科普游憩、科学研究、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的项目延展性。建成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2亿元。”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项目为牵引形成地标消费新商圈,这既是彭州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实施路径,也是加速文旅产业建圈强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悉,以打造天彭门、蔡家山、熊猫谷等湔江河谷“十大场景”为目标,彭州正在全力促进天府梦想山居·彭州小鱼洞温泉酒店等亿元以上在谈项目落地签约。推动葛仙山山地运动乡村振兴、无人机科创中心等3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湔江河谷文化博览生态旅游岛、龙门山熊猫生态谷等在建项目按时序建设。力争林野·杏林中医主题村、龙门春天等4个重点项目实现竣工。同时,发挥龙门山·柒村民宿产业园引领效应,依托全国首个“民宿产业生态联盟”,新引进品牌民宿不少于5家,建成投运民宿8家。建成鹿野花塔、广达窑艺等配套新消费场景不少于10个,加快推动白鹿音乐旅游景区爱乐之家酒店、银杏丹枫酒店等新消费场景尽快呈现。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今年春季温度上升快,预计今年的猕猴桃花期会提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授粉准备工作。”4月6日,蒲江县产业发展专家、科技特派员许兴伟走进大兴镇炉坪村猕猴桃园,现场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3月中旬以来,蒲江县气温飙升明显,日最高气温均打破历史同期值,最高气温已达30℃左右,较往年同期偏高10.3℃,为近年来罕见。异常高温将往年的清明节后的花期提前到3月底至4月初,预计今年猕猴桃花谢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较往年有所提前。许兴伟提醒:猕猴桃谢花后的管理非常重要,要做到及时防病,科学用肥。  及时防病。猕猴桃全部谢花后,一般在花瓣脱落后5~7天,要选择安全的药剂防控细菌性病害、溃疡病、灰霉病等,炭疽病要辅以杀虫剂进行防控。猕猴桃谢花的的第一次喷施用药中,叶面营养剂的使用也是少不了的,建议用碧护10000~15000倍喷雾,这样更有利于猕猴桃树特别是幼果的生长。  科学施肥。当猕猴桃幼果转青绿色时,选用高氮高钾型水溶肥配合有机水溶肥,做好钙、镁、锌、硼、钼补充,根据土壤质量适量施肥。在这个时间段,要注意根据果园内土壤的墒情,在施用肥料时合理浇灌水。  许兴伟告诉记者,猕猴桃谢花后的管理工作并不难,只要掌握好种植技术,按照正常的生长特性科学种植就行,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因一时疏忽造成巨大损失。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0
点位介绍2020年初,因村建制调整,战旗村与金星村合并,现全村面积5.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41.5亩,人口4493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165人。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考察,肯定战旗村“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对战旗村提出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发展要求。2021年底,村资产达到1.0019亿元,村集体收入65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5万元,全年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9万元。(记者 张渝 吴喆 赵一 周滎鸿)2022年4月,“在党旗的指引下——迎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融媒体采访活动”采访组走进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村口的求知亭旁,一个独特的“福”字被放得很大,上面贴满了村民们的全家福,男女老少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这个“福”字是郫都区崇宁小学美术老师欧可洪的创意。“福”字的左边像个站立的人,右上方被写成一个房子模样,右下方则是一块田。欧可洪说:“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都说,有人有房有田,就有福了。”2021年底,战旗村资产达1.0019亿元,村集体收入65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5万元。上升的数据是战旗村发展一路高歌的体现,也是村民们幸福生活的量化。战旗村党建引领战旗村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委会白色的建筑外墙上,10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火车头”是什么?经过一天的采访,记者有了答案——“火车头”是党组织,而始终紧抓“党建引领”是“跑得快”的关键。村委会办公区,贴着“每月问题清单”。清单上,项目地点、办理民生实事内容、责任人、完成时限、推进情况等一目了然。“村民小陈反映门口的路灯不亮。”“10社村民反映农毛渠灌溉不力。”清单上反映的问题很琐碎,但战旗村党委副书记李光菊认为,对于村民来说,这些看起来的“小事”都不是小事。清单上标注出的“责任人”是战旗村的党员们,除年老体弱和长期在外的党员,这里还有70余名在家的党员,全村1300多户,平均每名党员要负责20户左右。他们是“情报员”,收集民情民意;是“勤务员”,解决急难愁盼;也是“宣传员”,宣传大政方针。按照力所能及“自己办”、应急突发“支书办”、大事难事“支部办”的要求,党员包户工作每次访问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两个月会对自己负责的村户进行一次全走访,每半年则会接受来自农户群众和村党组织的评议,修正不足之处,发扬好的经验。在战旗村党委书记办公室旁,有一面穿衣镜,镜子上方,贴着“我入党为了什么?”“作为党员,我做了什么?”“作为合格党员,我示范带动了什么?”三个问题。三省吾身,是战旗村每名党员的日常。李光菊说,这三个问题是对党员初心使命的不断叩问。除了“三问”,战旗村还提出组织建设、教育监督、能力提升、制度建设、服务方式、干部选育、评优评先七个方面的“满覆盖”党建工作法,建立了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亮”工作机制,要求党员做到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顾大局谋长远、带头树立契约精神、带头遵守公序良俗、带头做好自家卫生、带头创业增收致富“六带头”。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说:“在战旗村,每一位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红色文旅战旗村的新定位疫情带来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战旗村,但这里并没有放缓建设的步伐。李光菊说,趁着疫情期间游客减少的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是在积蓄能量,让战旗村能从容迎接疫情后文旅市场的火热。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南侧,天府战旗酒店融合了川西民居和徽派建筑元素,这栋三层小楼将在5月初开门迎客;北侧,由一处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运动中心即将开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天府战旗酒店补齐了战旗村住宿接待不足的短板,运动中心则将让村民享受与城里一样的文化体育活动。”高德敏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民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运动中心的落成将为村民提供锻炼的场所,也将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提供更好的配套。旅游业上,战旗村重新定位了未来发展之路。“有别于其他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我们提出了‘红色文旅’的大方向。”李光菊告诉记者,“我们正抓紧对战旗村核心区域进行红色文化主题提升。”新的党建馆面积400余平方米,形成一楼一底的格局,让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同时还将引进学习强国体验区,增加互动活动。人才振兴战旗村的助推器乡村十八坊,潜藏着十八般武艺。赖淑芳,1980年进入鞋厂工作,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布鞋制作技艺。在她的布鞋坊中,成都市花芙蓉、象征郫都的杜鹃、川剧脸谱、金沙遗址元素、蜀绣技艺等在小小的鞋面上释放着各自的精彩。在非遗传承的路上,赖淑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凭借酿酒的手艺和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熟知,冯忠会当上了战旗村酒厂的厂长,管理酿造技术。他看重技术创新、与时俱进,认为可持续发展才是品牌的根本。他干劲十足,想把自己生产的酒做成一面“旗帜”。40多岁的王辉是土生土长的战旗村人,曾经走南闯北,一度成为演出市场小有名气的歌手。如今,他把多年在外积累的开阔眼界用在了辣椒坊的打造上。为什么回战旗?他说,“为的是家,但借的却是村里的‘东风’。”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对于“人才”二字,战旗村一边是留下和吸引人才,另一边是培育和输出人才。2019年,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标志着致力于面向全国培养乡村振兴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基地正式启动。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来自清华大学等多个名校的专家学者都是这所学院的讲师。他们在这里讲好战旗村“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故事,也将成都乡村振兴的经验带向全国。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19
(记者 王丹 )从成安渝高速简阳东出口下高速驶入禾丰连接线,两分钟就来到禾丰镇连山村地界。村口,“中国桃花源”几个创意大字引人注目。乡道延伸蜿蜒,清澈池塘微波粼粼,千亩桃林苍翠欲滴,川西小屋掩映茂林修竹间,绿水青山愈发衬托出“桃花源”的优雅别致。创新试点“返租倒包”,探索集体经济壮大路径;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环线,产业、配套全面提速……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到如今正在崛起的“产业新村”,连山村的发展蜕变,是简阳抢抓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契机,探索推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连山村一个试点:反租倒包农户年收入预增6.5万元千亩桃林内,春雪、霞脆、晚白桃、松林水蜜桃等26个早晚熟桃树品种集聚于此,满目青绿中折射出简阳桃产业的满满活力。“我家果园种的全部都是有名的简阳晚白桃,现在刚刚出果子。”顺着村民李德辉所指方向望去,一人高的树枝上结了不少如核桃一般大小的青绿果子。“以前穷哦,就靠种点粮食蔬菜过日子。现在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种桃领工资。今年包产到户更安逸,当老板了。”说起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李德辉笑得很开心。鼓起的腰包、灿烂的笑容,背后是连山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的积极探索。据悉,近年来连山村流转近5000亩土地,引入四川胜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桃产业。去年桃产业给该村农户带来务工和土地流转等收入570余万元,解决村级岗位400余个。流转土地、引入企业、发展产业,这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常态开局。如何密切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的联系,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今年我们反租倒包胜男公司桃产业1100余亩。农户按株缴纳承包费,种出的果子卖给公司,公司则向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服务。这个模式在简阳还是首创。”连山村党委书记陈齐告诉记者。“在‘专合社+农户入股+公司’模式下,连山村现有农民专合社3个、参与农户280多户,家庭农场15个。目前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务费。每年约17000元。反租倒包后,20亩果园约1000株果树,每株约产40斤鲜果,按平均收购价每斤2.5元,鲜果收入约10万元,扣除承包费、人工费等,还有4.8万元利润。采果空隙,发展林下经济,套种大豆、蒲公英等,农户年收入预估增加约6.5万元。”一笔笔的细账,记录下连山村富民增收的细致谋划。一条环线:串珠成链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田间地头走访调研,梳理细化合作方案……这段时间,禾丰镇党委副书记陈伟特别忙。“本周内,简阳乡村振兴示范区联合党委会计划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要敲定示范区内多个重点项目的具体事宜。连山村和平武镇尤安村等村合作成立集体经济联盟公司,发展实施简阳市乡村振兴示范环线1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园也在其中。”陈伟表示。根据《禾丰数字乡村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禾丰片区将包括以禾丰为中心镇,平武、三合、云龙、涌泉、施家5个其他镇和18个村级片区、12个中心村,打造以天府农业科创园为核心引领,高品质粮油、简阳晚白桃、简阳大耳羊、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示范为支撑的丘区现代农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就是禾丰片区打造以智慧农业、冷链物流为核心的数字乡村产业功能区的重要支撑。规模化、差异化、联动化是这条产业环线的鲜明亮点。”指着规划图上醒目的红色环线道路,陈伟告诉记者。“这条产业路总长度为50.9公里,串联禾丰、平泉等5个镇街、12个村。今年该环线上将启动1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园项目、天府农业科创园建设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8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9.4亿元。”随着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建设的推进,身处环线之上的连山村也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推进村组道路建设和旅游环线建设,连山村小环线8公里和38公里大环线外联通道提档升级工程计划即将启动;对永明水库、连山水库库周环境进行整治,同时配套旅游观光栈道、布局景观节点,围绕简阳晚白桃文化打造“桃李连山”林盘,培育连山村A级林盘景区……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实施,未来,在简阳版图东部,一个以连山村为核心打造的集生态文化养生、产业功能养生、亲子研学旅行等为一体的“桃花源”康养亲子旅游度假区将会呈现。(图由简阳市提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杨都  儿时家家户户必备的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高粱扫把,是日常清洁中掸灰除尘的利器,许多人都记忆犹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粱扫把的市场越来越窄。但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马坪村,有几户年迈的农户多年孜孜以求,至今坚持做高粱扫把。在他们看来,高粱扫把还有一定市场,作为农闲时的一个副业,仍然有钱可挣,相当于在家门口打工。小扫把 工序多马坪村不种高粱,可一些老农对扎高粱扫把却乐此不疲。4月12日,记者走进该村三组农户徐忠立的小院,放眼望去,成捆的高粱秆堆成小山,散发着秸秆特有的清香,一摞摞扎好的扫把整齐摆放,扇形的扫尾金黄蓬松,惹人喜爱。  “扎扫把是村里很多年来的传统,但现在也就几户人在扎。”今年69岁的徐忠立一边编制扫把一边向记者介绍,他从包产到户的时候就开始扎扫把。当时,他特意买回来一些原料,跟着村里的一个长辈一招一式地学了1个月,才基本学会扎扫把的手艺。  记者发现,在徐忠立的家门口放置着一个特别的石墩,那是扎扫帚的好帮手。石墩的一头捆着长长的胶绳,徐忠立坐在石墩的对面,手里攥紧一把用水发湿的高粱秆(增加柔韧性以便捆扎得紧),牵着胶绳的另一头一圈一圈地在高粱秆上缠绕,身体并不时地用力往后拽,散乱的高粱秆被勒紧,扫把已基本成型。  之后,徐忠立还要用一根特制的钢针牵着胶绳在高粱秆间上下“穿针引线”将高粱秆固定得更为紧密扎实,随后还要用胶绳或篾条将扫把的“腰身”箍紧。临到出售前,徐忠立还要将几十把扫把堆成一堆,盖上薄膜,用硫磺熏一熏,焦黄的高粱扫把就会变得发白、漂亮,更有卖相。有门道 能挣钱记者发现,扎扫把看似简单,可里边却有许多门道。  “扎扫帚的原料基本上来自出产好酒的地方。”徐忠立说,他多年来从贩子手上收过省内资阳、自贡、宜宾和重庆市铜梁区以及贵州、甘肃等地的高粱秆。在价钱上,悬殊比较大。比如,产自甘肃的一种名叫“马尾须”的高粱秆好看、耐用,目前价格为1500元-1600元/吨,而省内的高粱秆一般为每吨600多元。为了尽可能多地节省成本,他一般选择长度在70-90厘米的高粱秆,因为这种长度的高粱秆扎成的扫把便于手持,而一旦高粱秆超出了这个长度,多余部分不仅徒增成本,还也会被削掉,浪费劳力。  在制作环节,徐忠立先要挑选出个头均匀金黄饱满的高粱秆,刮去穗上的籽籽,防止扫把在使用时掉籽籽。高粱秆也要粗细搭配,通常为“两把粗+一把细”,粗秆放里面,用作扫把芯,漂亮的细秆放面上,增加卖相。  徐忠立说:“我不做农活时,就在家扎扫把,现在半个多小时扎一把,一天能扎10多把,就当打发时间。我的扫把都卖给附近的日杂店。高粱扫把从过去的0.4-0.5元/把,卖到现在的一二十元1把,每把利润一般有50%。一个月连本带利就有两三千元了。”  徐忠立感叹10多年前扎扫把、卖扫把的“风光”。当时,他身强体壮,10多分钟能扎一把。过去许多家庭还未搬进新建小区,对扫把的需求大,他一年就要卖出四五千把扫把,收入也比现在可观。  不过,徐忠立认为,高粱扫把依然有市场,有需求的主要是机关、学校、厂矿企业。他仍然将扎高粱扫把当作家传的副业。他说:“扎扫把不耽误农活,一天还能挣七八十元,就当是在家门口打工好了。”  记者从马坪村村委会了解到,如今在村里像徐忠立这样扎扫把、卖扫把的还有曾昭安、曾昭永兄弟,年龄已达80岁。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2022年4月15日,邛崃市乡村振兴局组织参加全省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邛崃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邛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工商联、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在邛崃市分会场参加视频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好发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群团组织等各方面作用,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更大合力。会上,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总结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并强调要防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守住巩固成果的底线。要全面铺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巩固成果,跟上队伍不掉队。下一步,邛崃市乡村振兴局将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5月底,全面完成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4月14日,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进入田间栽培试验环节,55个入围水稻品种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集中进行播种育秧。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今年的“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规格升级、含金量更高,将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获奖品种进行表彰。和往届评选相比,今年首次增加了田间评价环节,共在宜宾市翠屏区、泸县、邛崃市、崇州市四地开展田间集中栽培展示和评价。等长成后,四川还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组织省内外水稻专家对水稻的田间性状进行评价,最终经过田间鉴定、食味品质鉴评及遴选等环节,一路“过关斩将”后,最终只有25个品种能获得“稻香杯”优质米的殊荣。而这评选出来的优异品种,将在市场上进行推广,从1992年四川首次以“稻香杯”命名开展优质米评选,历经30年的“稻香杯”已成为评选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不仅促进了四川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也重塑了川米品牌形象。此外,随着获奖优质稻的推广,各水稻产区有望建立稳定优质米源。现在一些区县每年用种数量在几十上百个,优质稻不成规模。今后一个稻区可以减少用种数量,优选适宜好吃的品种,便于后期大米加工和产业化开发。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记者 汤斌)为精准加强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全面落实帮扶政策和衔接项目,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稳定增收,近年来,简阳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资料图片据悉,简阳市建立了“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已新识别录入监测对象12户33人,消除风险30户65人,制定了“5+5”帮扶工作方案,完成了70个驻村工作队和289名驻村干部的轮换工作,常年保持3500名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制定了98个省市县重点村帮扶方案,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实效,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为继续保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政策的稳定性,脱贫户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率、医保参保率、子女入学率均达100%。同时,该市还将建立财政、土地投入保障机制,该市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民生、发展产业的资金达4.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5%。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工作难题,简阳市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通过物业租赁、合资合作、服务创收等途径,搭建“四合一”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创新实施“3+N”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该市已成立农业开发公司66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8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26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29家,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000余万元。同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保持脱贫人口就业,帮助脱贫户就业21240人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188.55元。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18
● 算细账:   一条播种流水线,每小时可以播种1000盘。每亩水稻大田栽秧需 20-25 盘秧苗,一天 8 小时工作计算,每天可以为300-400亩水稻大田育秧。● 比成效:   机械化硬盘育秧具有底土厚薄一致、播种量准且匀、秧块标准等优势,每亩水稻相比软盘育秧可增产50公斤以上,每亩可节本增效200元。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春和景明,彭州天气一片晴好。4月10日,利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张其华,早早来到位于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的集中育秧场,安排布置当天的育秧工作。  铲底土、递秧盘、加稻种、运叠秧盘……几名工人各司其职,围着正在运转的水稻播种流水线,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像这样的育秧场,目前成都市共有32个,集中育秧面积100万亩以上。据了解,去年全省的工厂化育秧,成都占比超过50%,且超过四分之一的水稻是通过工厂化育秧来实现的。作业效率大提升  在几百余平方米的育秧场,堆放着用育苗伴侣配置的营养土、水稻专用育苗基质、经过浸泡消杀的待播种子,以及一捆捆育秧专用硬盘等,一条播种流水线每天可育300亩以上大田秧苗。  “我们这个仅有一条播种流水线的育秧中心,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可以播种1000盘。每亩水稻大田栽秧需20-25盘秧苗,一天8小时工作计算,每天可以为300-400亩水稻大田育秧。如果采取不同班组工作人员一天三班倒的生产模式,这个数字还可以增加2倍,1个月能播种约1万亩大田生产所需秧苗。”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冯生强拉着记者算了笔账。  机械化硬盘育秧具有底土厚薄一致、播种量准且匀、秧块标准等优势,每亩水稻相比软盘育秧可增产50公斤以上,每亩可节本增效200元。同时,还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效率较低和秧本比过大的问题。农民育秧穿皮鞋  秧好一半粮。为解决以往水稻生产工序繁多、机械化作业难度大、育插秧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和匹配不畅等短板,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的研究探索、示范推广工作。  “近几年,我们和科研院所一道开展育秧方式创新研究,水稻集中机械化育秧在我市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冯生强随手拿起一张育秧硬盘介绍说,将软盘改为硬盘,就是一大创新点,别小看“软改硬”,这一改动为机械化播种打下基础。硬盘底土覆土总厚度2.8厘米至3厘米,弥补了软盘育秧土层厚薄不均、栽后浸水易浮、漏栽率较高等缺陷,硬盘秧栽插3天后就可适量浸水,3-5天在田间有浅水层的情况下,有利于秧苗走根,也方便用无人机将肥料、封闭性除草剂、杀螺胺等一次性施入,较早实现追肥、除草、灭螺。  “以前育秧在水田里进行,双脚粘满泥土,扯秧时全身溅满泥浆;现在育秧都在干爽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工人穿皮鞋都没问题。”张其华说。育秧也能下订单  “有了育秧场,500亩一个生产单元,1-2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播种。”在冯生强看来,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利于实现育秧社会化服务,大田面积在300亩以内的小型业主可以不用自己育秧,而是采取下订单购买服务的方式订购秧苗。4月10日至25日之间,是成都麦(油)茬水稻播种的最佳时间,这10多天的育秧时间,育秧场的一条流水生产线可育3000-4000亩水稻田所需秧苗。  “一直以来,成都都是全省粮油生产排头兵。西部区域水稻机械化育秧集中化、规模化已经很高,但在丘区集中化、规模化、机育秧等还有上升空间。”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浩表示,随着农村劳动力供应趋紧,成都将进一步加强水稻机械化育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稳定全市水稻生产,确保口粮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8
(记者 史晓露)“秧盘铺开,比赛的擂台就铺开了!”4月14日,在位于成都邛崃市的天府现代种业园里,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李旭毅满怀期待。  当天,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进入田间栽培试验环节,55个入围水稻品种集中进行播种育秧。  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今年的“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规格升级、含金量更高,将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获奖品种进行表彰。四月十四日,在天府现代种业园,农户忙着播种育秧。一块一亩地的秧田,共有五十五个入围水稻品种同田育秧。记者 何海洋摄“擂台”铺开55个入围品种匿名评选  铺秧盘、撒底土、播稻种,再覆盖上一层育秧基质……在天府现代种业园的秧田里,记者看到,农户正在悉心播种参赛稻种;田坎旁,省农科院作物所助理研究员朱从桦正忙着进行技术指导。和李旭毅一样,他们都是今年“稻香杯”优质米评选的田间技术专家。  “这些黑土是特制的育秧基质,富含氮磷钾等营养,让秧苗长得更壮。”朱从桦介绍,“播种前,还要先用药剂与水稻种子混合拌匀,防止鸟害和病虫害。”  记者还注意到,面积仅1亩的秧田被均分成一个个小田块,每小块田上插着一个粉色标牌。“为保证公平公正,评选是匿名进行的。”朱从桦说,每个品种只有一个参评编号,根据顺序分田块育秧后进行移栽展示,并按相同种植技术进行田间管理。  与往届评选相比,今年首次增加了田间评价环节,在宜宾市翠屏区、泸州市泸县及成都邛崃市、崇州市四地开展田间集中栽培展示和评价。  “评选要更加科学严谨!不仅要看大米好不好吃,还要看田间表现和适应性。”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周虹介绍,川南地区和川西平原各设置两个点位,可鉴定各个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  此后,四川还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组织省内外水稻专家对水稻的田间性状进行评价,再进行田间鉴定、食味品质鉴评等。最终只有25个品种能获得“稻香杯”优质米的荣誉。好米“风向标”让农户选种用种更简单  “竞争异常激烈!”周虹介绍,往届报名品种只有50多个,但今年光报名品种就有166个,经审核与品质测定,共有55个品种进入田间栽培试验环节。  “今年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获奖品种进行表彰,意义很大。如果获奖,我们向农户推介品种也更有底气。”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旭介绍,在上届评选中,该公司选送的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获特等奖,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水稻推广中一直表现抢眼,常年是长江上游地区年度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今年,该公司又拿出两个“拳头品种”向大奖发起冲击。  从1992年我省首次以“稻香杯”命名开展优质米评选,30年来,“稻香杯”已成为评选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不仅促进了我省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也重塑了川米品牌形象。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800万亩左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水稻为突破口,通过水稻新品种选育,特别是以“稻香杯”优质米评选为契机,示范推广了一批优质稻品种,2021年全省“稻香杯”优质稻种植面积达713万亩。  “稻香杯”优质米评选也为农户用种选种提供了重要参考。近年来,随着品种审定渠道拓宽,品种审定数量大幅提升。“品种多了,大家选种容易‘眼花缭乱’。”朱从桦说,“稻香杯”优质米评选通过优中选优,让农户选种用种更简单。  此外,随着获奖优质稻的推广,各水稻产区也有望建立稳定优质米源。“现在一些区县每年用种数量在几十上百个,优质稻不成规模。今后一个稻区可以减少用种数量,优选适宜好吃的品种,便于后期大米加工和产业化开发。”李旭毅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杨都 文/图  普普通通的大蒜,众所周知能种出蒜苗、蒜薹。然而,大家兴许不知的是,大蒜通过特殊的种植方式,可以让其只发嫩芽,长出貌似韭黄的蒜黄。蒜黄颠覆了“冒芽的大蒜吃不得”的说法,它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档蔬菜。  在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青河村两河冬阳新世纪现代农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将工厂立体化生产蒜黄作为一个主打产业,以销定产。同时,还形成了精品大蒜、蒜米加工等大蒜产业链条,企业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蒜黄工厂立体化生产车间。老板转行做蒜黄  4月12日,在两河冬阳新世纪现代农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记者走进黑暗的蒜黄生产车间。灯光照射之处,一排排、层层叠叠的金属栽培架上,浸泡在一张张育苗盘清水中的一颗颗大蒜,已长出了一二十厘米尖黄根白的嫩苗。乍一看以为是韭黄,但掐一芽生嚼,一股淡淡的辛辣味道告诉我们这是蒜黄。  令人想不到的是,公司负责人谭金宝之前竟办了30多年的机械厂。5年前,谭金宝从一个搞立体种植的朋友那里了解到,蒜黄在日本乃至我国的北方地区相当好卖,在我国甚至有“北有蒜黄,南有韭黄”的说法。而且,采用工厂立体化生产蒜黄,大蒜仅凭其自身营养、辅以自动化灌溉,不用任何农药与添加剂即可生产出生态的蒜黄。于是,他把工厂所有的机具卖掉,与几个股东一商议,于2017年在机械厂内建起了一个600平方米的蒜黄工厂立体化生产车间,年产量相当于陆地70亩的产量。  “我们的蒜黄从2018年8月就开始投放市场,能做到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全年365天每天都出产品。主要以销定产,销往机关、团体、学校和商超。”谭金宝说,“蒜黄的营养高于大蒜和蒜苗,更是韭黄无法比拟的。同时,蒜黄也含有大蒜素,具有与大蒜相似的保健功能。因而,蒜黄的销路一步步打开,从最初日供应几百斤到现在2000多斤。”工人正在对大蒜进行摆盘。高品质蒜黄单单有进账  据谭金宝介绍,他每年在大蒜产新季节,一次性在新都及河南、山东等地收购普通大蒜,供全年使用。为了做到每天都能生产蒜黄,必须做一件事,通过催芽的手段,打破大蒜的休眠期,使正常在 10 月发芽的大蒜一年四季均可发芽。大蒜通过45天催芽之后,摆放到育苗盘中历经 15-18 天培育,就能得到齐齐整整的商品蒜黄,“它相当于就是冒芽的大蒜,但比未冒芽的大蒜营养价值更高。”  “工厂立体化生产的蒜黄,与土培方式生产的蒜黄有两大不同。”谭金宝说,“土培蒜黄一年仅有4个月生产时间,工厂立体化生产的蒜黄可每天生产;土培蒜黄只要大蒜一沾土就易生虫,生虫就要打药,工厂立体化生产的蒜黄不用打药治虫,只需灌水,掌握好温度、湿度就行了,蒜黄品质更好。”  工厂立体化生产的蒜黄,效益如何?谭金宝算了一笔账:根据大蒜的营养程度,全年平均1斤大蒜可出1.5斤蒜黄。蒜黄的批发价根据每年大蒜的收购价而定,每斤大致为 6.5-10 元,每批发 1 斤蒜黄,利润可达到2-3元。多元发展大蒜系列产业  尽管如此,但这离谭金宝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因为,谭金宝蒜黄生产车间的产能可达到日产4200斤,但现在实际日产仅及其一半。谭金宝解释说:“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未完全打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还有个渐进过程。但是,我生产4200斤跟生产2000余斤蒜黄的水、电等成本是一样的,按目前蒜黄的产量,只够维持基本运转。”  谭金宝认为,蒜黄产业的风险就是市场的接受度。为此,谭金宝自涉足蒜黄产业之时,就决定做大蒜系列产业。一是将批量收购来的大蒜,通过人工精选,将个头大的、品相好的大蒜每4个包扎成一串,进行零售。二是建起了自动化蒜米生产线,将精选后剩下的大蒜打成蒜米,一天打30多吨蒜米即可卖3天,每天往省内外批发市场发 10 多吨机器脱皮的蒜米。无论蒜米还是精品大蒜,谭金宝都是薄利多销、以走量取胜,其挣钱的“风头”反超销量不大的蒜黄,支撑了蒜黄产业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不仅仅是大蒜,谭金宝介绍,下一步将通过“中央厨房”的模式,将净菜加工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蔬菜供应服务,既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又解决餐厨垃圾这一痛点问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东洪社区居民凌碧容清楚地记得,去年5月31日那天,社区召开项目募股消息一出,仅约三小时就被抢空了。  社区项目如此受欢迎,这和东洪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红火有很大关系。  东洪社区原为“三桥村”,近年来,集体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资产(含下属企业)总值 3.2 亿元,曾荣列2017年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第二位,2021年获评省级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大面街道有9个涉农社区,东洪社区敢闯敢试,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先锋榜样。”大面街道党工委书记江佩遥说,只有将集体经济搞活了,把产业收益留在社区留给群众,才能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社区这盘棋才能下“活”。  然而,东洪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并非天上掉馅饼,从负债到资产总值3.2亿元,东洪社区用20多年时间走好了关键“三步”。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龙泉驿将推动各村(社区)汲取东洪的经验和模式,破解集体经济组织资源分散、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构建起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村村抱团的多元化、多类型发展新格局,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起步把村当企业来经营,闲置资源变资产  上世纪80年代初,三桥村便开始了集体经济的探索,村上先后办起了砖厂、玻璃厂、汽车修配厂、预制板厂等。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甚至 欠 下 了 70 多 万 元 的 债务。到了90年代末,三桥村集体人均负债达到了 2000元。  为扭转局面,2000 年 2月,一场名为“青城会议”的村委新班子成员大会召开。说起这场会议,曾主持会议的三桥村党支部书记曾孝贵仍旧热血沸腾:“会上,我们对村上发展集体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一致认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没有错,但是方式方法错了。对市场经济的把握不准、党组织涣散等是发展集体经济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最终,会上统一思想、坚定决心:强健党组织堡垒,趟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也就是在这场会上,提出了用企业化思路来经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理念。会后头一件事,便是成立村级公司,走上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当时的三桥村穷得“响叮当”,东拼西凑了 1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扛起责任背水一战。以曾孝贵为首的村干部10人拍着胸脯向村民保证:“我们每人认领1万元,亏了自己掏钱补上,赚了的算是集体的。”这才打消村民顾虑。  公司成立当年就启动了第一个项目,用村集体闲置的斜坡地修房子,作为集体产权对外招租收取租金,赚到了村集体的第一桶金——800余万元的纯收入。迈步立足东洪“滚雪球”,多元资产变资金  实现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后,三桥村集体经济立足本地进入了“滚雪球”式发展。  2005 年三桥村改名为“东洪社区”,发展机遇也接踵而至。先是川师大东校区的建成让三桥村人气暴增,看到商机,社区“两委”讨论决定趁机打造夜市、小吃街;适逢成都市推出三环路以内市场关闭规划,大量商家寻找一个新的市场,社区筹划将闲置的土地盘活,修建农贸市场和二手市场。依靠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到2006年集体年收入达到 800 万元。  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途径需要更多的资金撬动,同时也为居民监督社区集体资金的运行,2009年,社区成立了投资公司,注资1000万元,成为我省第一个由社区成立的投资公司。其中,集体占股40%,其余的量化为1500元/股,由社员自愿投资入股。  起初,社员不理解,议论纷纷:“社区是过不下去了吗?打起我们的主意来了!”社区工作人员一再上门解释,这是自愿入股,不强求。经过三轮登门,终于将份额基本占满,共计近4000人参股。为杜绝个人成为控股大股东,社员所持股份最多不超3股。  在火热的“校园经济圈”带动下,东洪社区采取市场竞价招租的方式,一时间“抢”铺子的人蜂拥而至。“最高的时候,拍出了每平米600元的租金,都赶上春熙路铺面了!”曾孝贵还记得当时竞价租赁现场的火爆。  社员以股份的形式掌握了夜市、农贸市场、二手市场等资源,集体经济成员头三年分红 10%,第四年涨到20%,第五年达到30%,2018年公司分红高达200%。  在此过程中,东洪社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班子建设,提出两委成员“当干部就不能率先个人致富”,制定干部队伍“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清廉洁”的十五字标准要求。  以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牵引,东洪社区的干群关系和谐,联股联心,同心谋发展的劲头更足了。跨步走出东洪觅商机,资金增值变资本  有了集体经济作后盾,东洪社区变化日新月异。出资100余万元修建的东洪社区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投入220万元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吃水难、出行难等问题;此外还每年固定给本社区老年人、在校学生等发放补贴。  经历资源变现的红利之后,近年来,东洪社区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始面临不小挑战。曾孝贵感叹,到了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下要走出东洪,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规划下,以及乡村振兴机遇下,寻找多元发展路径,将资金变优质资本。”曾孝贵说。  2017年,东洪的集体经济发展开启走出社区本土之路,先后投资2000万元收购龙泉驿经开区厂房、投入3000万元修建幼儿园,还放眼全省,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参与地方建设项目,先后在隆昌市、江油市等地考察敲定项目。  同时,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2019年,东洪社区完成增资扩股确权,确定集体经济成员为4821名,将时限锁定为 30 年不变更。2020年,成立了东洪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并完成了登记赋码。至此,“两公司+一商会+一联合社”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实现政经分离、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并将集体经济主导权牢牢掌握在集体自己手中。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在管理机制上,社区建立了严格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公开机制,成员严于律己,切实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不搞第二职业、不多占股份,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如今,社区集体经济成员每人每年不仅能领到800元的固定分红,还有入股分红,人均实现股权收益5000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5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 2022年4月13日,邛崃市召开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及农村户厕全覆盖“回头看”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就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及农村户厕改造全覆盖“回头看”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杨永胜主持,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吕如蓝出席会议,市农业农村局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市委社治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科局、市民政局、市规自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公园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分管负责同志,14个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临邛街道葫芦村、南宝山镇马岩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上观看了邛崃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现场督查案例视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水务局、市委社治委、平乐镇、天台山镇、临邛街道葫芦村、南宝山镇马岩村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对邛崃市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及农村户厕全覆盖“回头看”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吕如蓝进行了工作强调,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部门、镇街要充分认识到中央、省、成都市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立即启动邛崃市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及农村户厕全覆盖“回头看”工作。二是点面结合、示范带动。各镇街要以“六乱、四脏、三提升”攻坚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示范道路、未来乡村示范点、中心村、乡村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提升,并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三是发动群众、多方参与。以“双强双创”“双诺双评”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群众主动参与意识,发动社会组织、辖区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多元力量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的工作氛围。四是加大宣传、严格考核。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通报存在的问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提升行动及农村户厕全覆盖“回头看”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期组织“竞技拉练”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氛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4
(记者 李娟 粟新林 陈泳 李柯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守护种子,就是你我内心的那份安全感和归属感。今年召开的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聚焦做强种业“芯片”,着力延伸做强现代种业产业链。五颜六色的油菜花在天府农博园竞相绽放,适合糖尿病人吃的功能性水稻“稳糖米”研发成功,琳琅满目的“种子银行”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彩的种子世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障粮食安全,当前,成都市各区(市)县正努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因时而谋、乘势而为,打赢种业翻身仗,着眼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提升极核主干功能、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成都正不断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00余种蔬菜的种子保存在“种子银行”彩色油菜种子背后的黑科技今年春天,天府农博园彩色油菜花引起无数关注,火出圈了,9种颜色的菜花交错开在田野里,铺就了长长的彩虹搭在主展馆旁。昨日,记者来到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一探彩色油菜背后的种子故事,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袁周平为记者揭开了秘密,原来,这批彩色油菜花种子来自于江西农大,是育种专家通过一种叫作“远缘杂交”的技术培育而成的,简单地说,是将萝卜、白菜等植物的花色转移到了油菜身上。“远缘杂交,就是不同种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袁周平说,育种专家在培育过程中,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细胞融合技术、回交和自交等多种选育方法,使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花是彩色的,那么菜籽和菜油是彩色的吗?据了解,除了花瓣的颜色不同以外,彩色油菜花结出来的菜籽以及菜油的颜色与普通油菜花并没有什么区别。油菜作为经济作物,研究颜色有什么用?袁周平说,彩色油菜花花期长,可利用“花经济”带来更多的收益。除了观赏价值,彩色油菜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彩色油菜花花色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花瓣中含有较高成分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深色水果中也富含花青素,有科研团队正在重点研发彩色油菜花的衍生产品,如花茶、食品等。未来,彩色油菜花不仅可以观赏、榨油,还可以做成化妆品、饼干、芽苗菜、盆栽花等。”成都天府农博园功能性水稻“稳糖米”研发成功走进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只见田野中披上了一件浅绿色的“外套”,嫩绿的秧苗在豆腐块状的田间迎风招展,一派生机盎然。昨日,记者来到现场采访时,见到崇州市蜀州水稻研究所所长、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德明正蹲在田里查看秧苗的长势,他欣喜地对记者说:“你看今年的苗子,长得多好。”他面前的这片稻田中,种植着他近20年的研究成果——稳糖米。“可别小瞧了这粒米!”宋德明说,从外观上看,这粒米除了米粒更大一些,椭圆的形状,和普通大米并没有太大差别。但田间巨大广告牌上的一行字,却彰显出它的与众不同——功能水稻,理想主食。通俗来讲,这是一款适合糖尿病人吃的大米。目前,研发的稳糖米一号已于去年10月正式面市销售。喜人成果的背后,品种的选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宋德明所在的崇州市蜀州水稻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组建了覆盖遗传育种、生物医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试验,一种新型的可以控制血糖的功能性大米诞生。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测,稳糖米一号的GI值为62,远低于普通大米平均GI值85的水平,与杂粮混用时GI值更是低至55以下,这意味着食用稳糖米的血糖反应较小,适合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人群食用。将建天府蔬菜种业园甘蓝、红菜苔、蒜苗、眉豆、莴笋……2000余种蔬菜的种子,被分门别类保存于拳头大小的透明立方体内,整整齐齐地陈列在充满未来设计感的镜面空间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种子银行”,向参观者展示着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种子世界。“我们这所‘种子银行’的亮点,在于其基本囊括了蔬菜的所有种类,以及数字技术应用对种子的赋能,再加上空间设计兼具网红打卡作用,能更好开展蔬菜文化的科普教育。”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种子银行”提供了丰富的种子资源族谱,结合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的运营,可按照蔬菜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蔬菜种业新品、优品的高端研发 、引进及应用推广。“种子银行”只是彭州天府蔬菜种业园的项目之一。日前,彭州市对外发出了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投资“机会清单”,投资3亿元的彭州市天府蔬菜种业园位列清单首位。据悉,园区规划占地约2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占地约2000亩,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蔬菜种业研发中心、蔬菜种业产业服务中心、现代蔬菜种业加工中心等。(受访者供图)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4-1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