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刘波 胡姜伟 记者 侯云春)阳春三月,茶香四溢,又是一年采摘春茶好时节。眼下,宜宾屏山县的茶叶进入采摘旺季,“屏山炒青”已在全国各地火热上市。屏山县龙华镇茶园价格可观 茶农忙不停翠绿茶园吐舌着淡黄的嫩叶,茶农们穿梭于茶林间,一幅幅抢抓丰收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天刚亮,我就来地里摘茶了,现在鲜叶单价120元一斤,比去年高出了30元,时间就是票子……”3月3日,屏山镇缸坪村黄瑞祥一家已是忙得不可开交,5个劳动力全部投入到采收鲜叶中。“鲜叶价格可观,现摘现卖,昨天在茶地里就卖了10多斤给专合社,收入1000多元!”黄瑞祥把喜悦写在脸上。据了解,屏山县的21.5万亩茶园全部开园采摘,截至2月底,全县鲜叶产量2520吨,均价每斤100元;干茶产量560吨,均价每斤620元。预计在3月底,鲜叶产量能达到26470吨,同比增长70%,单价每斤最高达130元,实现产值 7.2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441元。预计2022年,该县茶叶综合产值可达45亿元以上。屏山镇缸坪村茶农采摘春叶茶叶走俏 订单接不赢在中都镇永清白茶专合社,该社负责人钟永清电话持续不断,一边指导茶农采摘技术,确保鲜叶质量。一边处理来自全国各地客商预购“屏山炒青”的订单。“专合社对白茶鲜叶进行保护价收购,每斤在130元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就在3月2日晚,制作好的200斤茶叶,刚运到雅安市名山交易市场,还未来得及卸货,就被外地茶商相中而‘抢’空!”钟永清一脸幸福的烦恼。同样,在屏山县屏山镇永康村5组的雪中翠茶厂,从早上八点开始,制茶机器声就嗡嗡响。该厂负责人雷毅一边把关茶叶质量,一边接待来自湖北恩施茶商代表杨武等人。“我关注屏山茶叶20多年了!因为屏山临江,硒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昼夜温差大,茶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气醇厚,只要质量好,有多少我就收购多少。”杨武说。在上个月,杨武的技术团队从湖北“飞”到这里,从采茶到加工各环节,都是严格按照“毛尖”技术生产的。与此同时,雷毅还接到了来自河南、浙江、陕西以及省内等地2000多万元茶叶订单。屏山县茶厂制茶现场以茶惠农 政策用不尽为进一步壮大全县茶叶产业,2020年以来,该县先后出台了《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茶产业发展十条》,重点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和有机茶发展、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制定出一揽子扶持政策。雷毅介绍,2021年自己新建了4条生产线,面积4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政府从用地、车间建设、生产设备、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补助,资金约200万元,一系列的助农惠农政策一时半会儿雷毅也讲不完。同样,在2020年新建的天仙玉叶茶厂,根据相关政策,政府补助了154万元。据了解,林艺茶叶农民专合社的成立,实行鲜叶价格兜底,还按照比市场价每斤高5元进行收购,160余户茶农争先入社,带动了2000余户发展茶叶积极性,实现每户均增收8000元。中都镇雪花村村民廖昌权是第一批加入永清茶叶专合社的,入社学到茶叶技术,就立刻把撂荒的10多亩土地全部栽上茶叶,现在成了当地茶叶大户,年收入10多万元,2021年还获得专合社分红金500多元。为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2021年,该县聘邀请了省农业农村厅、西南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的茶叶专家学者到屏山集中授课,县农技人员不定期到各乡镇的茶农地里巡视纠正管理错误,“手把手”教茶农管理技能等。屏山县茶叶加工现场与此同时,该县一方面加大对基地建设投入力度,2021年新建茶园8608.21亩补助资金约500万元,为3000余户茶农提供优质茶苗、充足肥料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提质增效茶园7000余亩兑现资金300余万元。同时,还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共计投入106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屏山茶产业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世平介绍,2022年屏山茶产业快速发展,名优茶采摘时间可提前3—4个月,全县新建了10个年产300-500吨干茶加工企业全部运营,极大带动了产业发展。通过推广,“屏山炒青”产品供不应求,茶农增收实现了新成效。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07
(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汪家镇高标准茶园示范区以前多是旱田和撂荒地,从2018年起通过坡改梯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成2000余亩茶叶示范区,现已全面投产,石龙村所在的核心产区预计2022年产值500多万,村民户均增收过万元。”石龙村党支部书记杨刚说。3月1日,宜宾市南溪区汪家镇高标准茶园示范区石龙村村民正在茶园里采摘刚出芽的春茶。南溪区汪家镇茶产业(汪家镇供图)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让撂荒地变高标准茶园示范区杨刚介绍,南溪区汪家镇石龙村及周边村子,很早以前就有种茶的传统。然而,在上世纪末,因茶树老化需要更新换代重新栽种,由于当时茶叶价格低,导致不少群众毁苗复耕。后又因土地贫瘠,粮食产出无几,不少家庭选择了撂荒土地外出打工。在2014-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中,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经过深入调研,确定石龙村的土质结构最为适合发展茶产业。2018年-2020年,该村又通过坡改梯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大力推进茶园建设,将石龙村茶园面积发展到近5000亩。石龙村村民采摘茶叶据了解,汪家镇农业生产模式以传统方式耕种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种田地积极性不高,农田撂荒趋势严重。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解决机器进不了田的问题,同时也带动了农户种田的积极性。 游客(右一)体验采摘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早茶产业 将打造“万亩生态早茶基地”茶产业是石龙村所在的汪家镇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汪家镇域内林丰片区海拔在400~510米之间,为深丘地貌,属典型夹关组土质结构,非常适宜发展生态早茶产业。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完成后,汪家镇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高铁活镇、文旅兴镇”发展战略,将打造“万亩生态早茶基地”作为奋斗目标,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茶园建设成效显著,早茶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截至2021年底,汪家镇发展以福选9号为主栽优质品种,目前生态早茶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其中建成高标准茶园示范区2400余亩,辐射集中连片规范种植5000亩,邻近村零星种植早茶3000余亩,生态早茶园建设初具规模。汪家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近3年的努力,集中连片打造的高标准茶园,65%已进入投产期,且茶园鲜茶采摘期长达9个月,可采春、夏、秋三季茶叶,每亩产值约2500至11000元,普通劳动力人均年增收达15000至30000元,老弱病残等弱劳动力人均年增收也可达5000~8000元。同时,茶园核心区所在的石龙村还依托茶园实施生态种养循环,在茶园内建了年出栏规模生猪养殖场6个,生猪年出栏量18000余头,存栏量16000余头。目前,茶园吸纳当地务工群众已覆盖石龙村、青山村、金光村、白果村等建卡贫困户248户865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38户127人。茶园预计在2023年达到丰产期,茶园生产管理、鲜茶采摘等将持续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持续巩固拓展全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等提供了重要抓手。 汪家镇高标准茶园示范区    走“种养加循环、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路子近年来,南溪区紧扣省委“10+3”、市委“5+2”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成功探索出了“一片绿叶到一杯香茶”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南溪区共有茶园2.74万亩,其中连片1.58万亩,年产量370吨,产值1.12亿元。南溪区茶产业主要分布在汪家、黄沙、大观三个镇。南溪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先后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区、三农工作先进区、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区、乡村振兴先进区,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南溪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4%,增速居宜宾市第1位。南溪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统揽,助推白酒、豆制品、竹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走出了一条“种养加循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南溪区按照“工农互动、三产融合”思路,依托宜宾酒类食品园区,携手五粮液集团、宜宾纸业、徽记食品、德康集团、酒茶集团,成功培育起“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一根竹子到一张白纸、一把豆子到一块豆干、一头生猪到一个产业链、一片绿叶到一杯香茶”的五大产业体系,发展形成辐射100平方公里、产值超300亿元的三产融合示范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4
四川新闻网消息  翠屏区白花镇依托建设五粮液定制化酿酒专用粮基地契机,实施“1+3”筑基稳增工程,将白安村打造成优质粮油现代农业示范村。党建提升工程。实施“带头人”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对村“两委”干部培训指导,常态化储备 5 名以上村级后备力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预计投资 120 万元,新建 600 ㎡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1+6”功能分区,将党建和产业示范有机融合,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点。   产业提质工程。全域开展“五确定、三统一、三集中、六个一”的高粱订单生产,实施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育秧中心、烘干中心、酿酒糙米加工中心、实训中心四中心建设,预计投资 5100 余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 5 个,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企业+专合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基建提能工程。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推进灌溉排水、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项目、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预计投资 4950 万元实施智慧农业等项目 5 个,将智慧化管理、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等智慧农业融入产业,为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治理提效工程。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四社”联动,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推广“一树三选双评”创新机制,深入挖掘村级精神内涵,强化思想引领,提升乡风文明。(供稿:白花镇 李由)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4
(李清凌 屈红 记者 周瑜原)3月1日,在宜宾市翠屏区苦竹早产丰产示范基地内,村民陈家秀和搭档一早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四的时候我就在这里挖苦笋了,后面不断地都有笋子冒出来。”你没有看错,这里的苦笋在春节前后就已上市。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改变了一片片老竹林的命运,催生了苦笋的早产和丰产。一篇秀美的“竹”文章正在书写。该基地位于翠屏区菜坝镇水库村,面积约1000亩,采用“公司+农户+科研院所”的生产模式。“我们和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有合作,他们对我们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宜宾市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必武介绍,苦笋早产的奥秘就藏在温度里。通常来说,自然生长的苦笋要在清明前后才能陆续上市。不过,在采取保温措施后,出笋的时间将大大提前。在该基地茂密的竹林下,土地有的被覆盖上了糠壳,有的被覆盖上了竹渣,有的则被覆盖上了薄膜,这三种材料可对地面保温产生不同效果。“一般苦笋出土温度在20度以上,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我们的苦笋大概可以提前五六十天上市。”黄必武介绍,采用糠壳覆盖的竹林出笋时间最早,而用竹渣、薄膜保温的,则是在3月下旬和清明前后出笋。也就是说,从春节前后到清明前后,这里都可以满足人们尝“鲜”的需求。如同早茶一样,苦笋的早,也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黄必武介绍,根据成本和产量的浮动,早产苦笋的价格在30至60多元不等。“去掉人工等各个方面的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管理和疏林,竹笋产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思维,带领他们逐步重视起疏林与管护来。”村民们确实也尝到了科学管理的甜头,黄必武介绍该基地的苦笋亩产高时可达2000斤左右,比一般的竹林产量高出上千斤。产业基础的夯实,为打开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菜坝镇副镇长周华荣介绍,在菜坝镇,以一千亩苦竹基地和一千亩柑橘基地为主的“双千”竹橘园已经初具规模。“我们将通过‘双千’竹橘园建设,来逐步带动乡村旅游,比如我们可以开展挖苦笋、摘柑橘等采摘体验,亲子活动、观光等,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翠屏区的竹林面积现在是16.68万亩。去年,翠屏区竹产业总产值约24亿元,人均从竹产业获得的收益是700元左右。”翠屏区林业和竹业局工作人员余强介绍,今年翠屏区竹产业一产方面将按照现代竹林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以做大做强竹林基地为依托,增加广大竹农的经济收入,让竹林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的同时,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供图:翠屏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4
(单思亮 李清凌 记者 周瑜原)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上下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翻地、播种、施肥等春耕生产活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的忙碌身影。在思坡镇沿江蔬菜示范基地,心宁村二组的村民正忙着栽种番茄苗、四季豆苗等时蔬蔬菜苗。如今正是茄果类蔬菜和部分调味类蔬菜的最佳种植期,对村民来说,忙碌就意味着收获。为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保障播种的新苗稳产增产,思坡镇党委政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协调农资农具,全力满足春耕需要。进入3月以来,气温日渐升高,在思坡镇心宁村,村民正在晾晒已经划好的芥菜。这是宜宾特有芥菜品种,也是用来制作宜宾芽菜的主要原料。据了解,思坡镇蔬菜种植面积约两万余亩,年产量超过三万吨,年产值在一亿元以上。其中,沿江的心宁村、望江村、小龙村、临江村、中河村蔬菜种植面积占全镇80%,种植的西葫芦、豇豆、番茄、茄子、四季豆等茄果类和菜心、莴笋、白菜等叶菜类主要保障心城区蔬菜供应。(供图:思坡镇政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4
(罗平 记者 周瑜原)“一个种植单位包括两个100厘米宽的种植带,按照行距50厘米,相邻栽种两行玉米(高粱)和两行大豆。”3月3日,在南溪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南溪区2022春耕生产培训会现场,农技专家正在为全区部分村社干部、种植大户讲解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南溪区2022春耕生产培训会现场2022年南溪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约42万亩,大豆播种面积是5.25万亩,其中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2万亩,净扩种面积0.65万亩以上,在抓好春耕生产的同时,力争打造一批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为抓好春耕生产,确保粮食扩面增产,我们迅速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到各镇、街道,并抢抓农资备耕及市场监管、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南溪区农林牧渔科技推广站站长梁勇说:“同时我们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确保全年丰产丰收。”讲解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今年,南溪区把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攻坚克难扩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推动大豆玉米(高粱)兼容发展、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全区大豆产能和供给水平,确保全面粮食生产任务完成。(供图: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青青 叶理苇 杨弋戈 张举杭 文/图  2月28日,随着600斤小龙虾在兴文县共乐镇稻虾示范基地出水,今年兴文小龙虾正式大规模开捕上市。  在共乐镇虾多乐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虾田里,天微亮,工人们已经为捕捉小龙虾而忙碌起来。这些小龙虾要赶在当天上午从泸州搭乘飞机,下午就要进入南京市场,晚上就能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  随着一笼笼稻虾被陆续拉起,一只只色泽鲜亮、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跃出水面,随即运送到岸边的分拣区域,进行称重、分类、打包、装箱、运送。“从今天的捕捞情况来看,虾子相当肥美,虾身干净,预计捕捞600斤左右,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了‘开门红’。”专合社负责人李红利乐呵呵地说。村民正在对小龙虾挑选分级。  兴文县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洁净、硬度较大、含钙丰富。得益于天然补钙优势,兴文石海小龙虾身肥体壮、肉质紧实。兴文县春季回暖早,提早了小龙虾的生长时间,小龙虾呈现出早、优、精3个显著优势,形成了“一季水稻、一季再生稻、四季小龙虾”种养新格局,并在日前成功获得了“兴文石海小龙虾”地理标志商标。  “现在虾的价格比旺产期高出了4倍左右,还供不应求,年前就已经签订了购销合同。”李红利说,正因价格悬殊大,合作社就决定做早虾,错峰销售,提高收入。  该县小龙虾早、优、精的优势吸引不少收购商前来大量预定。小龙虾的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高、供不应求,接下来合作社会根据收购商订单需求开展大规模捕捞,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我们的小龙虾出来了以后不愁销路,去年就签订了100万斤的购销合同。”  “这个季节小龙虾比较少,每天的行情都不一样,我们今天收购的这批小龙虾均价在45元左右。”收购商严小伟开来了货车,等着将称重完成的小龙虾搬运上车。  兴文县稻田广袤,气候温和,水质偏硬,适宜小龙虾生长繁殖。近年来,全县立足良好的小龙虾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稻虾共作”新模式,推进小龙虾标准化养殖、专业化育苗、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运作,做长做强小龙虾产业链,构建集种养、加工、营销、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精品小龙虾产业体系。目前,全县稻虾养殖基地面积已达4.5万亩,稻虾总产量预计约8000吨,产值5亿元。  下一步,该县将加快打造10万亩稻虾基地,建设西南小龙虾商贸集散中心,健全小龙虾全产业链,实现小龙虾产业高产高质高效益发展。全力打造“兴文早虾、兴文晚虾”等系列品牌,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商标品牌,推动更多兴文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波 陈茂菁“现在,记忆和眼力都不好了,认证需要用智能手机,我更是玩不转啊。”2月27日,屏山县屏山镇安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辖区老人上门认证退休资格。当天,92岁的王远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十几秒钟就完成了资格认证。  据了解,王远珍自从退休后,因个人疏忽,退休资格认证迟迟没有办理好。得知其原因后,该镇安排社区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为像王远珍这样的老人排忧解难。  据悉,自屏山镇安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社区党员、干部、教师、医生、“五老”人员等众多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开展孤寡老人慰问、卫生死角清理、文明劝导、安全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有力助推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04
四川新闻网消息 “去年九月就开始整田,今天正式开始春耕生产,播种平秧田。”春天万物复苏,春雨滋润大地,筠连县白花村村民杨泽均开始耕地平田。2月24日,筠连县2022年春耕备耕现场技术培训会在筠连镇白花村举行。会上号召大家在水稻种植上要走标准化、规模化、种养结合道路,并对水稻种植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施肥和水分管理以及绿色防控病虫害等进行了培训。杨泽均是村里种田的老把式,12亩水稻是杨泽均一家一年的主要经济来源,最近气温回升,他就迫不及待地赶着自家的黄牛,开始了春耕平田。今年筠连县把优质专用水稻示范片放在白花村,有了技术专家的加持,杨泽均信心十足。据了解,筠连县今年水稻种植将达到4.18万亩,玉米种植将达到29万亩以上。(供稿:宜宾市筠连县融媒体中心 杨理  宋婷)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2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一年之计在于春,紧抓春耕备耕是当务之急。为做好今年春耕生产,宜宾市叙州区探索“三个一”党建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干部来到田间地头、农资市场、农户家中,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一个党委抓规划,产业布局优“粮油产业是观音片区农业支柱,我们要抓住片区联合党委成立契机,形成合力积极发展粮油产业。”2月24日,叙州区观音现代粮油产业片区联合党委第一次会议在观音镇召开,会议对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等做了谋划。观音片区联合党委副书记陆浩说,成立观音现代粮油产业片区联合党委是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又一重要举措,将有利于观音片区粮油产业发展壮大,促进片区农业提质增效,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也将更加优化。据介绍,为优化产业布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叙州区将辖区划分为五个产业功能区,分别成立了中心城区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观音现代粮油产业片区、樟海油樟特色产业片区、蕨溪天宫茶旅产业片区、横江蚕桑文旅产业片区等五个镇级片区联合党委,联合党委牵头负责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片区产业布局等。叙州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叙州区将以镇级片区联合党委为引领,整合各片区特色资源,打造片区特色品牌,推动全区形成以中心镇为核心,构建“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的农业产业新格局。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护农资初春2月,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叙州区农民朋友们已经忙碌起来,开始积极采购农资,为2022年春耕生产选购优良种子和化肥,农资市场一片繁忙。近日,在叙州区柏溪街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也迎来“旺季”。“我们从2月中旬开始,就持续对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开展市场监督执法检查。”这支队伍就是叙州区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之一,所有涉及综合执法的工作都由这支队伍执行。“当前聚焦春耕备耕这一重点工作,我们积极组织力量对辖区农资市场开展持续性监管检查,切实保障农资安全。”执法队副队长胡国荣说。充足、安全的农资供应是做好春耕生产的保证。近段时间以来,叙州区各乡镇(街道)持续派出执法人员和农技人员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已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109人次,检查集贸市场20个,检查农资经销商210家。“检查发现,目前叙州区农资市场准入资质齐备、农资准备充足,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市场上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场访廉促规范,监督保成效“当前春耕备耕主要有哪些困难?”“买种子时老板有没有给你销售凭证?”“购买农资一定要到正规的固定经营店买,把购买凭证和包装袋完好保存至少一个生产季节,作为质量保证凭据……”2月下旬以来,叙州区纪检监察干部结合访廉问廉工作,来到各乡镇农资种子店、田间地里,对春耕备耕情况开展一线监督。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为有效保障群众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守好群众“米袋子”和“菜篮子”,叙州区纪委监委牵头,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开通“春耕备耕访廉直通车”,围绕农资供给储备、惠农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服务等,向农户详细了解当前春耕备耕进展、困难等,全力为群众春耕生产解难题、保障春耕备耕出成效。“目前我们已开展专项访廉4次,收集到劳动力缺乏、部分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大等群众反映问题3个,通过与农业、市场监管及各乡镇对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志愿劳动力保障等措施,有效解决群众问题3个。”叙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叙州区今年水稻计划种植面积46.3万亩,玉米计划种植面积40万亩,目前已备杂交水稻种46万余公斤、杂交玉米种40万余公斤、化肥1.08万余吨、农药228吨、农膜685吨,春耕备耕保障充分。(供稿:叙州区委宣传部 熊梦玲)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思雨 记者 杜铠兵  出宜宾市翠屏城区后,一路向东南方,到李端镇后进村道,翻过几座小山,途经几片油菜花,便是其林村陈家奎、陈振父子的共生家庭农场。  2月18日,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挂着金黄色果实的柑橘园正浸润在朦胧的云雾中。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希望以后提起其林村,能够有更多更远的人知道。”这位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一头扎进果园里已经4个年头。和他的父亲陈家奎一样,他们都在悉心耕耘着一个绿色田园梦。陈振在果园里查看柑橘长势家乡最是心安处  刚刚过完正月十五,走在其林村,很少看见年轻人。  “在外乡总是忙忙碌碌,虽然收入稳定一些,但总觉得生活不够如意。”毕业后,陈振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外出务工。但更喜欢乡村生活的他,在2018年做出了回家经营果园的决定,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返乡创业者。  而他父亲陈家奎的故事则要从2012年说起。“那时候务工有一些积蓄,看着身边的朋友纷纷创业挣到了钱,也想自己闯一闯。”至于为什么会选择种柑橘,陈家奎的朋友中不乏这方面的从业者,早在爱媛38号等优质杂交柑橘品种引入四川时,他就在自家地里尝试种下了第一批树苗。  在当时柑橘品种还比较单一的时候,陈家奎看到了新品种的市场前景,并在2013年开始流转周边的闲置土地,成立了当地首家家庭农场。  春节过后,多个品种的柑橘销售已经接近尾声,而记者走进共生家庭农场,枝头的爱媛、耙耙柑、金煌、血橙等依然挂在枝头。    “农场规模起来了,父亲又不会开车,我想着是时候回来帮帮他。”陈振2018年回乡时,正值果园的柑橘大规模投产。经过悉心经营,共生家庭农场形成了200多亩的种植规模,年营业收入达到了近50万元。  自家的果园走上正轨之后,父子俩也没忘记乡亲们。通过“农场+农户”的模式,陈家奎和儿子为周边农户种植解决资金、技术、销售问题。农场里栽苗、施肥、收获等工作单凭自己的力量也忙不过来,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因此也有了活计,最多时有30多名农户在他们的农场务工。一心种出优质果  “比如说柑橘红蜘蛛,早期单凭肉眼不易发现,但只要用手摸一下叶背,通过是否有血色的痕迹就能判断。”4年前那个初入橘园的年轻人,如今已然是一名经验老到的新农人了。  陈振在学校学的是机修,父亲陈家奎返乡前一直从事的是高精电子设备的维修工作。对于种柑橘,两人最初都算是门外汉。  “我们一直钻研技术,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坚持绿色种植。”在陈振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果园看到,施用的有机肥清晰可辨,生草栽培普遍应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控设施一应俱全,还有最新的“以螨治螨”等科技示范正在这里进行。  “我们从不打蜡、不染色、不催熟,坚持施用生态有机肥,在防病防虫这方面,也基本上采用物理防治,保证我们的果子品质更绿色天然。”记者接过陈家奎递来的耙耙柑品尝,口感爽脆,甘甜可口,果味浓郁。  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农场的柑橘总产量达到了20万斤左右,生态种植的成本较高,于是在销售上也需要创新手段。  “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云顶小橙’,目前也在通过自媒体、传媒公司等方式进行推广,网络销售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陈振比父亲更敏感地捕捉到市场的变化,并以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开始了新的尝试……  几个月前,陈振刚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他为此颇为自豪:“我们要坚持把农场做好,还要带动更多人走上生态农业的路子,把日子越过越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 罗沾  “全国茶叶基地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全省茶业十强县”……熠熠生辉的荣誉背后,是高县近年来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高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主动融入四川茶业发展“两区两带”和宜宾“5+2”产业布局,推动茶产业提质发展。茶园改造 茶业增色  2021年12月下旬,高县可久镇进步村60亩老茶园品种改良,18万株奶白茶茶苗在该村“安家落户”。  在高县,和可久镇进步村一样进行茶园“低改高”的,还有4个镇的19个村。去年,高县支持相对连片区域的茶园标准化建设,共新(改)建茶园1万亩,全县茶叶良种化率达98%。  近年来,高县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引进乌牛早、名选131、福选9号等优良茶叶品种,大力改造低产茶园提升茶叶质量,向老茶园要“新效益”;围绕“基地、园区、品牌、市场”,把茶叶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现代茶业,已建成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引领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大对8个产茶镇的资金投入,新建茶叶标准化基地。  2021年,高县33万亩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二)共产干茶2.88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3亿元,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科技支撑 茶农增收  “是茶叶让我过上了好日子。”说起种茶,高县落润镇新寨村茶农黄明琼感慨万千,“科学种茶就是不一样,有了‘茶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我的茶叶年年丰收。”黄明琼原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家依靠发展茶产业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在该县,像黄明琼这样的茶农举不胜举。她口中所说的“茶老师”,指的是县、镇茶技人员和当地种茶“土专家”。  近年来,高县茶技部门连年组织技术力量,多形式加强茶产业的科技支撑,提升茶叶种植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各产茶镇茶技人员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等载体,及时发布茶叶品种、种植、管理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分赴各村、组,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切实为茶农做好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提高茶农种茶、管茶、采茶的科技含量,确保茶农茶园有茶采、采好茶,赶早上市卖好价,最大程度减少茶农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有了科技“撑腰”,山坡上的“绿叶子”变成茶农手中的“金票子”。2021年,该县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2万元,茶产业带动5万余人巩固脱贫成果。政策支持 茶企增效  新春伊始,茶吐新绿,高县茶农、茶企纷纷准备生产。  “我们通过多方筹措备足了现金,确保茶农卖了茶叶就能拿到钱……”近日,在该县来复镇大屋村,正在生产车间查看生产设备检修情况的四川早白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勋说,政策支持破解了公司不少“难题”,公司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2000万元的现金储备,确保收茶“不打白条”。目前,他们已基本做好了开工生产的各项准备,并积极对接了销售市场,早茶开采后,公司就开足马力生产,力争实现生产、销售“开门红”。  早白尖集团是高县龙头茶企之一。近年来,该县已培育茶叶加工企业10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6个,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全县茶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茶农持续稳定增收、茶企持续增效的多赢格局。2021年,《高县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政策》印发, 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给予完备的政策支撑,不断提升高县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下一步,高县将把已开市的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业综合交易市场,进一步培养壮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2022年茶叶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01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王勇)为确保全镇广大农民群众顺利开展春耕生产,2022年新春之际,江安县五矿镇组织镇农业技术综合服中心多举措齐头并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一是成立2022年春耕生产工作小组,组织召开春耕生产专题工作会,积极谋划部署,科学制定春耕生产计划,杜绝土地非粮化,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将各项计划指标落实到村、落实到田间地头。二是组织开展场镇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现场,农技人员对到场的农民群众散发农机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购置补贴、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宣传资料,并针对农民群众咨询的如何选购放心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问题,一一作了答疑解惑,让群众全面了解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朋友种植的积极性。全镇累计现场宣传活动2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余份,宣传海报20张,现场答疑解惑126人次。三是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活动。组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农资店铺进行清查,重点检查了农药、化肥、种子经营许可证件是否齐全,产品采购与销售记录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规销售染疫种子、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资等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2个店铺3个问题当场即刻进行了整改。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活动,切实提高了群众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和农资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为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8
(李清凌 记者 周瑜原)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连日来,翠屏区各地抢抓农时、大抓春耕生产,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翠屏区菜坝镇菜坝村的4000亩蔬菜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繁忙的景象。菜农们有的忙着抢收菠菜、萝卜等蔬菜,有的在翻地、打药,还有的在忙着给土地施肥,把蔬菜装车。温暖的阳光下,人们在为着幸福生活劳作着。“我们菜坝村春耕生产已经到来了,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种植的类型又以‘调味菜’为主,包括芹菜、小葱、蒜苗、香菜等。现在主要在种植小葱、芹菜等。”翠屏区菜坝镇菜坝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智春介绍,“调味菜”生产周期短、收益快,且一年可轮作3到4次,对菜农而言收入也比较可观。据翠屏区菜坝镇副镇长周华荣介绍,该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核心区约有5000亩。除调味菜外,还种植有豇豆、莴笋、萝卜等蔬菜,“调味菜”供应市场占到了翠屏区的60%左右。“下一步我们菜坝镇还将打造蔬菜检测中心和1500亩的蔬菜大棚建设,持续提升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让市民朋友吃上更加放心的蔬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张天宁 尹应平)2月24日的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翠屏区人社局、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一帮人却满腔激情,天不亮就组织苏格通讯、泽晟科技、宜宾格莱特、金鸟新能源、中实玻璃等9家三江新区重点企业和区内企业赴雷波县开展现场招聘会。活动现场,企业提供18个工种2809个就业岗位,雷波县组织92名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其中脱贫劳动力50人)前来参加现场招聘。招聘会现场据悉,本次招聘会主要体现在“早行动,拓渠道”6个字,在省市还未下达省内对口帮扶协作目标任务前,翠屏区抓住春节刚过,部分劳动力还未外出务工的有利时机,在雷波举办特色招聘会,将人才引到宜宾,向三江新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保障,促进雷波县脱贫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为达到“精准匹配、定向宣传、双向选择”的目的,提高雷波县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签约率,本次招聘会翠屏区四轮驱动下足功夫,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结合雷波彝区劳动力的文化、习俗等实际,积极挖掘整理适宜岗位,鼓励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前往雷波县参加招聘会;二是与雷波县人社局及翠屏区派驻雷波县的工作队加强沟通协调和对接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精准收集脱贫劳动力就业意向,并“量体裁衣”,为有就业意向的雷波脱贫劳动力精准匹配用工企业和岗位;三是与用工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对员工入职的注意事项逐一进行明确,要求企业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招用更多的员工;四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态势,所有参会人员凭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可前往参加招聘会。招聘会现场目前,经体检、政审、面试的环节,正式录用的50名(其中脱贫劳动力35人)务工人员正乘坐2辆大客车前往宜宾就业。同时,雷波县派出稳岗工作人员到宜宾蹲点开展稳岗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5
 (王春艳 文婧 记者 侯云春)“正月初八我们就开工了,每天往贵阳、重庆等地要发两三百斤出去,都供不应求。”2月22日,在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的稻虾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收拾虾网,为第二天的下网捞虾做准备。基地负责人杨海告诉记者,开年以来,已卖虾2000斤左右,销售额达到10万元。近年来,宜宾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创业,并从资金扶持、土地优惠、民生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特别是2020年以来,针对疫情的冲击,宜宾市又先后制定出台《宜宾市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宜宾市支持二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十条措施》,通过深入实施农民工创业兴业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技能培训工程、关爱暖心工程、政治激励工程等,进一步增强对返乡创业、就业的扶持和鼓励。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杨海毅然回乡创业。创业初期,杨海贷款创办了南溪第一家水产专业医院——宜宾海德水产养殖科技公司,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技术问题及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问题。在养殖培训的过程中,杨海发现,南溪的养殖存在品种单一、技术不强、利润不高等问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抱着这样的思想,杨海从上百种水产品中最终选择了养殖门槛低、投入少、利润高的小龙虾进行示范养殖,并历经多次实验后,杨海最终确定了适合川南地域特点的稻虾养殖模式。农民们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就可以囤水养虾,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多了收益。在杨海的带动下,南溪的小龙虾养殖日益发展壮大,南溪小龙虾也在市场打响了品牌。如今,南溪龙虾养殖协会会员达160多户,龙虾养殖面积达13000亩,龙虾产量年均达300万斤以上,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总产值上亿元,他自己的公司龙虾年销售额也达到了7000多万元。杨海的创业故事,是宜宾出台系列政策,扶持和鼓励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的一个缩影。“如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加强政府设立的各类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基金和返乡下乡创业扶持基金对返乡下乡创业项目的金融支持等,农民工返乡创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贴息贷款,符合条件的农业项目还有专门的乡村振兴贷款项目。同时,实行奖补政策,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农产品年网上销售额首次突破50万元以上的,可给予企业最高5万元一次性奖补;年网上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万元以上的,可给予企业最高10万元一次性奖补。”宜宾市就业创业和农民工服务中心返乡创业科科长黄涛表示。统计显示,2021年宜宾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5亿元,近两年贷款发放金额超过5.2亿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2723名各类自主创业人员。2021年全市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1.2万人,累计返乡创业农民工13.8万人;全市目前建有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28个,入驻园区项目1924个;近两年全市共计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1000余万元。通过创业补贴和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带动吸纳就业15000余人。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2-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晓丽 记者 杜铠兵  细雨霏霏,云雾朦胧。2月18日,记者来到宜宾市翠屏区茶园牧歌景区内的燕山茶园时,虽然空气中犹有寒意,但茶树已经吐露新芽。  “立春后不久就开采咯,已经采了一段时间呢!”现场一位茶农说。宜宾,有着3000多年种茶史,一直是全国同纬度茶树萌芽最早的地区,因此有着“中国早茶之乡”的称号,也是我省特色早茶核心区。“早优双绝”,已然成为宜宾早茶品质特征的代名词。  这里的春茶为什么可以这么“早”上市?宜宾早茶的“优”又体现在哪里?记者就此采访了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俊。  燕山茶园内显示的气象数据。 杜铠兵 摄早:1月下旬就陆续开采  比国内同纬度其它茶区早30—45天  “我们的早春茶从1月下旬就开始陆续开采上市,可以一直采到4月底。”刘俊告诉记者,宜宾多山地,每年开春,“春天的第一抹茶香”往往从江安县等海拔较低的茶园开始,再随着气温的升高次第向高海拔区域转移。其开采时间要比省内其它茶区早7—15天,比国内同纬度其它茶区早30—45天。  而之所以早,与宜宾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据介绍,业内一直有着北纬30°的“黄金产茶带”的说法,而宜宾早茶刚好临近这一区域。同时金沙江、岷江、长江在宜宾境内交汇,加之印度洋暖流、金沙江干热河谷对宜宾气候的影响,常年气温高、冬季回暖早,因此在同纬度上这些区域的早茶开采总是“早”人一步。  刘俊认为,“早”带来的便是显著的价格优势,而随着消费者对早春新茶“尝鲜”的需求越来越大,宜宾早茶价格近年持续攀升。“今年的早春茶价格又创下新高,目前在翠屏区、高县等地,优质鲜叶价格已经超过120元每斤,较去年上涨了30%以上。”刘俊接受记者采访。杜铠兵 摄  优:鲜嫩香醇爽规模品质全国领先  作为宜宾现代农业“5+2”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茶产业,在依托“早”的天然优势上,做“优”品质更是重中之重。  “鲜、嫩、香、醇、爽……”在2月13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布了《宜宾早茶品质特征调查结果正式报告》。    其品质特征显示,宜宾早茶外形匀齐,色泽嫩绿,香气清鲜,滋味浓醇,汤色嫩绿明亮。同时,宜宾早茶的茶多酚含量高达23.14%,咖啡碱平均含量3.91%,水浸出物平均含量为48.87%,儿茶素的均值为15.27%,在名优绿茶中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2021年,宜宾市茶园总面积达133.9万亩,干茶产量10.09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305.3亿元,均居全省前列。  刘俊认为,凭借“早”这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宜宾茶产业就规模、品质来说已经走在全国领先的水平。而接下来应该继续坚守品质、深耕品牌,开发优质高端产品,打造“精制单品”,在擦亮公共区域品牌的同时做强企业品牌,“将宜宾早茶(绿茶)、川红工夫(红茶)等受到国际国内认可的中高档产品推向更大市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2-25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装满肥猪的大车缓缓驶出金秋湖镇艾玲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今天是艾玲农业青岗山场第一次肥猪出栏的日子。据养殖场负责人邓艾介绍,该养殖场于2021年8月建成投产,本月将会陆续出栏商品肥猪4000余头,同时艾玲农业民东村老场目前还有1300头左右存栏,预计在一季度出栏。本月,同样的场景在翠屏区不同的养殖场上演,2021年新建投产养殖场在一季度陆续出栏,年底建成的养殖场陆续补栏投产,生猪产能将进一步释放,春节期间全区肉食品供给充足。据统计自2022年1月以来,翠屏区已出栏优质商品肥猪近6万头,补栏仔猪3万余头。翠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多措并举稳产增产。2021年全区新建成规模种猪场4个、年饲养量5000头以上的大型育肥场15个,2021年全区出栏生猪49.43万头,同比增长14%,年末存栏生猪34.33万头,同比增长4.7%。(供稿:翠屏区农业农村局  向贤明)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4
(胡雪 记者 周瑜原)不负好春光,春耕备耕忙。连日来,为抢抓时节,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把102吨优质水稻种、高粱种免费发放给各镇、郊区街道农户,为保障翠屏区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搬运种子“车来了,车来了,大家帮忙卸一下。”在翠屏区永兴镇永兴村村委会门口,装载着种子的大货车刚刚停下,农户们就围拢上去,手脚麻利地卸起货来。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执法队工作人员对种子进行现场随机抽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种子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回去后,村上将按照谁种植谁签字的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地发放种子。”永兴镇高寺村党总支部书记彭林华一边清点数量,一边告诉记者,该村种植500亩水稻和1000亩高粱,免费种子到村后,将安排人员对播种、移栽、收割等全程进行跟踪服务,保质保量完成大春生产。翠屏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刘苏介绍,翠屏区大春粮食计划种植面积77.07万亩、比上年增长0.47%,预计总产34.21万吨、比上年增加0.44%。截至目前,全区粮油示范区通过争取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统一采购大春粮食种子102吨免费发放给农户。接下来,翠屏区将以“助力春耕百日行动”为载体,针对粮食作物主推技术32项,组织翠屏区各镇、街道农技人员和技术骨干5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为春耕生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据了解,今年,翠屏区有机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并吸引各类社会投资共2.8亿元投入粮食生产。同时,集中力量在全区重点打造1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县和3万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五粮液定制糯红高粱三大项目,布局全域粮油的粮食生产和“两片两线两区”的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力争打造出亮点、做出示范效应。(供图:翠屏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4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张天宁 涂炜)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2022年,宜宾市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坚持把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 “春风行动”,通过“双清”“双减”“双向”“双线”四项举措多渠道、多形式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开展“双清”行动,摸清岗位和人员底数。翠屏区主动走访联系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区、翠屏区重点企业和“两新”企业212家,收集到企业空缺岗位4.3万余个,做到“企业用工需求清”;另一方面定期收集镇(街道)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建立台账,一对一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等精准服务,做到“劳动者底数清”。截止目前已收集3400余人就业需求信息,全面开展精准服务,16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开展“双减”行动,减少政策和信息壁垒。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辟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设置就业创业政策、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咨询点,切实“减少政策盲点”;通过四川公共招聘网、宜宾零距离、宜宾爱心网、三江翠屏等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介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切实“减少信息壁垒”。目前已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宣传83次。开展“双向”行动,铺开横向和纵向宣传。一方面,“横向”开展氛围营造。通过LED屏,在车站、机场、商场、医院、场镇等人员密集地方滚动播放关爱农民工标语暨就业招聘信息;在交通要道、醒目地方悬挂张贴横幅和标语;另一方面,“纵向”进行信息推送。在镇(街道)、村(社区)级人社服务平台信息公布栏发布招聘信息;制作智能终端企业招聘展架,发放招工信息DM单;每月1号、15号在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微型招聘和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加强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两新”企业招用工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数字产品(H5)的全覆盖宣传推广工作,确保岗位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在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悬挂张贴就业创业宣传横幅、标语、招聘海报等2000余条(张),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发放宣传实用小礼品5000份。开展“双线”行动,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一方面开展“线下”招聘:在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区适时开展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各镇(街道)和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开展“线上”招聘:结合“直播带岗”,持续开展今冬明春农民工和脱贫劳动力充分就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失业人员专项等网络招聘活动,实现就业岗位和求职人员无缝对接。目前已累计开展256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其中线上131场次,“送岗位信息下乡”村社区微型招聘118场次,大型现场招聘会7场次),共计555家用人单位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现场招聘会入场超2.6万人次,线上招聘会网络点击量达11万人次,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人数7600余人,已实现就业3500人次。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2-2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