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李昭昭)茶元村位于宜宾市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与泸州市叙永县白腊乡交界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风光优美。近年来,茶元村在党支部带领下,深度挖掘文旅资源、乡村产业,实现了村容村貌变美,村风民风变好的美丽蜕变,一条具有茶元特色、符合群众意愿的乡村振兴之路日渐成形。支部引领 共谋发展新方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元村支部书记何述懿说道,2014年我当选为茶元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茶元村班子软弱涣散,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被贴上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标签”。痛定思痛。何述懿决定带领村“两委”班子对照“软弱涣散”自查报告,通过召开班子会,深入剖析问题、查找原因,采取走访问计、座谈交流等方式,走进老乡身边,找症结、抓整顿,全面收集村情民情,聚焦难点痛点,从一块土地、一口水井、一次就医等小事入手,老百姓看见了村党支部的用心,渐渐村上的大事小事,乡亲们也开始有“心”了。为彻底撕掉“软弱涣散”的标签,村党支部在班子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意见后,增强班子“活血”功能,对全村党员进行摸底,将45岁以下的党员编制进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库,组织村“两委”班子与年轻党员进党校开展党性与党的理论教育培训,对热心村级事业的年轻党员,从党性以及“德”“才”“能”“廉”等方面进行考察培育。聚焦产业 探索发展新蓝图“我觉得可以发展养殖业,养鸡、养牛、养猪。”“咱们村土质好,又有水资源,可以种植玉米、麦子、蚕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就收集了满满“一箩筐”的建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村“两委”商议决定依托现有的新坝水库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做大“龙头”,由县农文旅集团出资300万元修建磊兮山水民宿,完善会议、休闲养生、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由茶元村负责经营管理。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经营项目,打造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湖鱼垂钓、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吃住游”乡村旅游模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把近郊游这股“春风”吹向茶园村,成了村“两委”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拍抖音免费赢三河口农庄家庭套餐、村支部书记直播代言等方式,吸引游客旅游参观,带动周围农户增收3000元。为了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村上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兴办特色民宿、农家乐和旅游商店,让当地群众端起“旅游碗”,吃上“旅游饭”。共建共治 涵养文明新风貌干净的道路,粉刷过的墙面,整洁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共同构成了茶元村田园画卷。为优化乡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茶元村“两委”以“双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发动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对田间沟渠、村道以及房前屋后进行清扫、整理,建立有效的垃圾回收分拣机制,让乡风文明根植乡亲们心中。文明乡村之美,不仅在于环境变好、经济发展,更在于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为进一步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引领,茶元村深入挖掘善行义举、凡人善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好人模范、乡贤典范,感召和激励更多村民见贤思齐,共同践行道德理念,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新村风。如今,在村里走一走,很多家庭是文明户、最美庭院户,家家户户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清爽。曾经的垃圾成堆、柴草乱放、污水横流等环境脏乱差现象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绿色、整齐的篱笆、盛开的花朵、漂亮的墙画。茶元村也先后获评“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双文明”村、宜宾市“美丽家园”、宜宾市市级文明村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