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周瑜原 朱思雨 摄影报道)4月12日,翠屏区李端镇第七届桑葚采摘嘉年华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活动在太公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以“‘桑’甜李端·‘葚’是美好”为主题,近千人在现场参加活动,共同品尝桑果甜美、体验自然趣味。活动现场活动在精彩的舞狮表演中拉开帷幕,随后,舞蹈《欢声笑语话农桑》、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等节目接连登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中,李端镇作了招商引资推介,并与翠屏区供销合作社、四川紫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仪式。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设有特色产品展销区和桑葚采摘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大家逛桑园、品桑果、拍美照,尽情享受春日美好。市民王先生介绍,他是长宁县的人,每年李端镇举行桑葚采摘活动的时候,他都会前来采摘。今天,他约上10多个骑友,专门骑摩托车来采摘,采摘回去的桑葚还准备拿一部分来泡酒饮用。李端镇的桑葚品质非常的好,周末他准备将孩子带来开展亲子采摘,让孩子体验生活。李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俊介绍,近年来,李端镇以太公田园综合体为依托,以“太公文化”赋能为突破,以果酒精深加工带动桑葚种植,延伸桑果产业链,促进生态观光旅游。突出发展“以果为媒、以节会友、以节招商”的特色旅游经济,实现“二产带三产促一产”融合发展,推动“村企民”共富共同体建设,李端镇“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特色餐饮”的乡村农业旅游也日趋成熟,全镇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格局和两片、三线、四园、六产业的特色产业格局。翠屏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翠屏区全力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独特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一域一业、一村一品”,乡村近郊旅游初具规模,宜长兴农旅融合示范片与北域新G247乡村振兴示范片形成南北呼应,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两线五片多点”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展现。近年来,李端镇立足翠屏区“天府粮仓〞“一核两带七园区〞总体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翠屏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赋能、品牌创建、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任务,“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李端镇获评全市乡村振兴示范镇、板栗村获评全市“百千工程〞示范村。本届采摘节活动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各企业的大力支持,太公田园才能呈现出独具韵味的“田园情怀”。希望大家能尽情享受春末初夏的休闲时光,品尝新鲜桑果的甜美,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5
暮春时节,阳暖风轻,行走在宜宾高县太平村的乡间田野,抬头是画,入目是景。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蜿蜒乡间,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特色产业欣欣向荣,往来群众笑意盈盈,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蚕桑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走出富民兴村“新路径”眼下正是春种好时节,在太平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杨静正指导着工人们抢抓雨后天气移栽辣椒苗,放眼望去,大片土地上,已有不少辣椒秧苗抽出了新叶。“我们一共向村集体公司流转了15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和发展稻虾养殖,现在气候适宜,抓紧把辣椒苗种下去,争取早日上市。”杨静介绍说,蔬菜种植周期短,需要大量劳动力,目前基地已吸纳了当地10余名村民就业务工,抢种抢收时候则需要更多的工人。而在辣椒种植基地旁,连片的蔬菜大棚内,今年新培育的芹菜苗,一片嫩绿,静待移栽。“我们总共有25个大棚,均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这一季计划全部种植芹菜,还可以利用大棚优势培育蔬菜苗供应菜农。”基地负责人杨明龙介绍,有了大棚科技的加持,基地蔬菜品种将更加丰富。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太平村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宜彝高速、宜庆路快速通道穿村而过,近年来,该村以打造“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为目标,采取“村集体公司+企业+农户”的方式,由村集体公司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再经过统一招商,流转给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并优先聘请流转土地户到基地务工,既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活起来”,乡村特色产业也跟着“旺起来”。目前,太平村已形成了沃柑1000亩、蚕桑1300亩、竹子900亩、蔬菜种植基地400亩,正加快建设太平“粮油+”产业核心区,通过创新培育“美丽乡村+”文化、教育、旅游、文创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农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旅游,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进一步扩宽村民增收渠道。2023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万元,一个个崛起发力的特色产业,美了乡村,更富了村民。乡村“颜值”焕新 奏响和美乡村“新乐章”绿水傍田间,村居入画来。走进如今的太平村,道路干净平整、村民热情好客,农家院墙上一幅幅清新的农耕彩绘格外亮眼,处处展现着和美乡村的新气象。“公路通到家门口,房前屋后干净又整洁。”“文化广场、农民夜校啥都有,乡村生活丰富得很。”院坝会上,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村里的大变化。从“一处美”到“一片美”。近年来,太平村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路域环境整治等多个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以环境之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和美乡村更宜居、群众生活更舒心,真正让乡村从“面子”美到了“里子”。“物质条件好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太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奎介绍说,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党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多个文化活动阵地,通过举办群众文艺展演、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活动,让村民唱主角,共庆丰收、共享喜悦,感受新农村的美好新生活。乡村美,看“颜值”,更重“气质”。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太平村组建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推行“三微”治理模式,以“微课堂、微服务、微积分”为载体,结合“三治积分”制度,在全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园创建示范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榜样,弘扬家风文化和社会正能量,让文明之花开遍乡村每个角落。除此之外,该村还整合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成立“便民服务小骑手志愿队”,为群众解决办事难题,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微风轻拂,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田野间禾苗正拔节生长,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村振兴向美而行。(供稿:高县融媒 罗景萍)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2
(伍欧 张聚萌 记者 侯云春)时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宜宾市兴文县的大春粮食作物以及部分蔬菜作物纷纷进入了秧苗移栽阶段。兴文县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育秧育苗中心正开足马力投入运行,不断为春耕移栽输送优质的秧苗。秧苗长势喜人连日来,在兴文县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育秧育苗中心,全自动育秧设备正高速运转,水稻、玉米、辣椒等作物秧苗长势喜人,一派郁郁葱葱景象。该中心全程采用了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进行秧苗培育,通过测控装置、传感装置、温控装置、喷雾装置等远程控制设备,及时根据实时数据自动给秧苗加湿、降温、施肥等,10—15天就可完成一个育秧周期,秧苗发芽率可达98%以上,不仅节省了人力和耕地,培育效率也更高。目前,整个3300平方米的育秧育苗中心有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7台,潮汐灌溉式苗床980平方米,每批次可育秧1100亩。兴文县育秧育苗中心兴文县兴农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迎春表示:“兴文县一直立足于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需求,以繁育优质种子,提升粮源品质为主要任务,不断推进育秧模式的智慧化发展,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据悉,育秧育苗中心自去年投入使用以来,依托其智能高效的育秧生产线,全年都会根据相应时节开展不同农作物的育秧工作,已经成为该县保障农事生产的重要“作物产房”。 今年,育秧育苗中心计划在6月前完成种植面积4600亩水稻秧苗以及400万株辣椒苗和部分玉米苗的培育任务,随后将陆续转入各类蔬菜、中药材、花卉等作物的培育工作。近年来,兴文县立足农业科学化、高效化、数字化发展需求,依托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利用自动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基地,形成更系统、更整体、更专业化的农事服务,进一步整合、盘活兴文县农事服务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安全生产。(图片由中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秦旭 范祖维 王胤黎  “品种的选择、栽秧的密度、肥水的管理,以及后期的病虫防治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为顺利推进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及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工作,4月8日,宜宾市翠屏区2024年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及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会在李庄镇安石村举行。  培训会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仕贵、雍太文,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作专题讲解。三名专家围绕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机理与关键调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情况及关键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这次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李端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涂世全表示,“将严格按照专家培训的技术要求,促进核心区中稻加再生稻产量提高。”  据了解,2024 年,翠屏区规划建设高产万亩展示区5个、千亩示范片8个、百亩攻关点2个。全区粮油计划种植面积达80.5万亩以上,预计产量将达到35.2万吨以上,较去年增长1.09%。  “下一步,将结合专家培训成果,依托先进农业科技技术,进一步提高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力争创建全省粮油高产先进。”翠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家豪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宝林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让农业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今年,宜宾学院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在长宁县梅白镇联合村联合开展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示范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18双,36粒,接近40粒,这个很难得了。”近日,宜宾学院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的农技人员在联合村田间察看油菜长势情况后高兴地说。  放眼望去,联合村1000多亩进入结荚期的油菜长势喜人,一望无际的油菜籽颗粒饱满。  “密度是8000株每亩,每一株的分枝数达到8到10枝,角果数的粒数是36粒。从这些因素上来看,整体示范效果是非常好的。”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副教授苟才明介绍说,这片油菜是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性油菜新品种“宜油47”示范与应用项目,这也是“宜油47”在进行多次试验后的首次大面积推广种植。  据了解,作为宜宾新选育的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宜油47”于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此前,“宜油47”先后参与四川省天府油菜品种和湖北荆州、洪湖特早熟油菜品种等多次比较试验,在众多参与比较试验的品种中,其产量、抗性及适应性均表现良好。  “它表现出了含油量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杭淑莲说,“宜油47”在湖北参与比较试验时,在晚播的情况下,最高产量达到了217公斤,其含油量经农业农村部检测,达到48.32%。  “估计今年油菜的产量要比往年栽的品种高出几十斤甚至一百斤。”梅白镇种粮大户胡良银高兴地说,从目前的长势来看,新品种油菜不管是分枝数还是角果数都好于以前种植的品种,新品种油菜丰收在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2
(四川农村日报讯陈小芳 胡敏)一边忙着采自家茶叶和大春田间备耕,一边在家门口帮人采茶挣钱。春茶开采以来,宜宾市高县落润镇上百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依托镇内茶叶产业实现就近就业,采茶劳务收入50余万元。  “采茶是‘凭手艺吃饭’,动作越麻利采得越多。我采茶每天能挣300元左右。”3月27日,在落润镇新寨村奶白茶基地,说起采茶,该镇国安村村民秦志翠满脸自豪。她说她家的一亩茶叶已摘完了,目前是春耕栽种前的空闲,她来基地采茶挣钱。  当天,在该基地采茶的村民有近90人。“工人工资按产量算,采1斤35元。”该基地管理人员说,为了和时间“赛跑”,工人们的午饭、茶水,都由他们安排专人送到基地分发给采茶工人。  落润镇现有茶园3万余亩,茶叶加工企业7家,茶农近3000户1万余人。去冬今春,该镇以“生态低碳茶园建设”为目标,以茶园规范化管理为抓手,狠抓茶园“三冬”管理,为茶叶品质提升和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春茶开采以来,该镇在公益、新寨、普和、振武等茶叶主产村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帮助缺劳动力的茶农抢抓时节采摘春茶,引导镇内各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做好大春备耕的同时,灵活就近到镇内种茶大户、茶企基地采茶务工增收,既解决了茶企、种茶大户用工问题,又提高了茶叶的下树率,还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收入,实现了茶企、种茶大户、村民多赢格局。  截至目前,该镇春茶鲜叶产量已近2000余吨,产值超1亿元,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采茶累计35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2.5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1
(张必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文/图)4月8日,记者从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该县坚持完善要素、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今年第一季度,全县肉牛综合产值达27.4亿元。  据了解,筠连是“南方肉牛产业扶贫第一县”和“中国黄牛之乡”。在该县筠连镇五凤村瑞兰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扬举正和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畜牧专家认真查看母牛情况。入春以来,筠连县各大牛场迎来了母牛产犊高峰期。  赵扬举介绍,该农场共养殖71头牛,市场价值在60万元至70万元。近期已产牛犊14头,此外还有14头母牛进入待产阶段,目前已对待孕牛、待产牛和断奶牛犊进行了分圈管理。随着规模扩大,为让牛场能拥有足够的新鲜草料供给,农场还种植了80亩牧草。  “到今年底,受孕期母牛预计达35头左右,农场总体规模能扩大到100多头牛。”赵扬举说。  与此同时,在位于沐爱镇沿河村的筠连县六金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负责人刘青松也在检查育肥黄牛的生长情况。  刘青松是沿河村1组村民,退伍返乡后,他经过考察最终决定养殖黄牛。“最 开始我们只养了四五十头黄牛,以育肥为主。由于行情好便陆续扩大了养殖规模,这期间还得到了县上的政策支持,越干越有劲儿。”  在筠连县,还有不少村集体经济也参与了黄牛养殖。“去年我们景阳村集体经济养了100头牛,总共卖了180万元左右,今年计划一共喂养140头。”镇舟镇景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养牛专业合作社106个、家庭牧场91个,存栏500头以上的重点专业村85个,存栏1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牛户3050余户。今年第一季度,黄牛存栏16.02万头,出栏2.92万头;一产产值5.3亿元,综合产值27.4亿元。  该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王成介绍,入春以来,各大牛场迎来了母牛产犊高峰期,由于新生牛犊免疫力低,为提高牛犊成活率、增强成牛体质,该中心已派遣畜牧科技特派员深入各地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  下一步,该县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川南肉牛产业集群为依托,推进安格斯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充分发挥筠连特色肉牛产业优势,深化“藏牛于户、山繁川育”养殖模式,实施优质母牛良繁、百村肉牛示范、标准化规模育肥、屠宰加工和品牌营销、要素保障“五大”工程,到 2025 年,力争实现存出栏 27 万头以上,出栏 9 万头以上,综合产值达 100亿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1
4月8日,屏山县中都镇召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会议由副镇长廖邦宇主持,镇政府主要领导、相关股室(中心)负责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分管环保、乡村振兴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参加会议。会上,副镇长廖邦宇传达学习中、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围绕配合做好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和水质提升保护方面进行发言,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代表围绕全镇畜禽养殖管理、种养循环、秸杆禁烧方面进行发言,河长制办公室、城乡交通国土规划建设办公室、夷都社区、双河村负责人分别结合自身业务情况针对环境保护作汇报。会议强调,要结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督察内容及屏山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镇级各部门加大巡查力度,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不发生污染事件,顺利通过本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考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军提出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学习相关文件,切实把握生态环境保护要义;二是抓好问题导向,压紧压实责任,持续筑牢生态底线;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做好群众、企业等政策讲解工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四是强化奖惩制度,针对部分个人、企业污染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五是突出工作目标,紧抓环保工作要点,紧盯问题整改。会议还对乡村振兴、耕地流出整改、农村自建房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供稿:屏山县中都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记者 王培哲)“检查完毕,可以发车!”4月9日下午,四川宜宾凯华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敏在柠檬种植基地清点完货车里的柠檬,拍了拍车厢说道。满载柠檬的货车从山间出发,一路北上,3天后将通过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这单20万元的柠檬生意,让宜宾实现了水果出口零的突破。宜宾海关对待发运的柠檬进行抽样检查。 宜宾观察 罗顺 摄  柠檬种植基地所在的宜宾市高县沙河镇,柠檬产业示范片区面积超过1.2万亩,最近每天有数十吨柠檬从这里发往全国。眼下,柠檬花缀满树梢,清香怡人,工人们穿梭林间修枝、除草,为半年后的收获做准备。  2015年,宜宾凯华在沙河镇流转土地5000多亩,建起柠檬种植基地。2018年,基地里柠檬大批量挂果,最多时有500余名周边村民帮忙采摘、发运。  “国内柠檬市场的‘蛋糕’并不算大。作为西餐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柠檬的主要消费市场仍是海外。”罗敏告诉记者,行业内有“抓住海外才能站稳脚跟”的说法,其背后是柠檬出海利润较国内高出10%到15%,以及客户相对稳定的现实。  今年1月,海关总署开放对外推荐注册窗口,宜宾海关指导宜宾凯华完成注册,获得对特定国家出口资格,成为全国100多家具备出口资格的柑橘类水果企业(20多家出口柠檬企业)之一。  4月9日一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抽检,26.5吨柠檬顺利完成检验检疫,得以发运。  “公司柠檬年产量接近1万吨,今年申请出口2000吨。”罗敏对记者说,未来公司希望把柠檬出口量提升到5000吨,发往更多国家。  目前,高县围绕柠檬、火龙果、猕猴桃、黄桃、桑葚等特色品种,形成集种植、销售、加工、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在高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此次柠檬的出口,给全县其他水果生产商“打了个样”,小小水果有望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思雨 余强)阳春三月好,处处绿意浓。进竹林,淡淡竹香“清新自然”;观林下,鲜嫩春笋“破土而出”;看市场,竹制产品“销售火热”。在宜宾市翠屏区,竹产业三产协调发展,合奏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曲。下“竹”功夫笋香竹美农户笑  “今年出笋时间比往年早两个月左右,而且价格还很不错,再累也值得!”近日,在双谊镇新政村,竹农伍运财正在苦竹基地中采收新鲜苦笋,他高兴地说。  几年前,苦竹基地所在区域还是一片未成规模的普通竹林,每年4月份才陆续出笋,农户们零散采挖后拿到市场上售卖,一斤两三元,经济效益不明显。  为破解“林好笋不佳,林农收益差”的难题,2023年,宜宾沁竹林业有限公司在新政村流转了1000余亩林地,在翠屏区林业和竹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对基地的苦竹林进行科学化种植和规模化管理,实现了苦笋“早产丰产高产”,让这片竹林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林”。  该基地负责人彭世界告诉笔者,目前基地内苦笋已实现较周边区域提前3个月左右出笋,目前的市场售价在40元/斤左右,较往年4月出笋的价格翻了至少10倍。  如今的新政村苦竹基地,竹株高耸,错落有致;林下竹笋鲜嫩,走地鸡散见林中。美好生态赏心悦目,也为新政村民带来了“新钱景”。  “流转林地可以获得收益,在林地干活也能挣工资,我们觉得特别好!”村民们乐呵呵地说。  “如今基地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认为这离不开好政策、好指导,也离不开村民们的努力!”彭世界高兴地说,下一步,基地还将围绕“天府森林粮库”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林下立体种植养殖,切实提高林地收益率,助力村民更富、乡村更美。做“竹”文章“以竹代塑”产业兴  竹桌椅、竹拐杖、竹茶具、竹打火机……走进宜宾江之竹竹业有限公司,展台上类型丰富、款式多样的竹制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新颖的产品设计、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拓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显示出“以竹代塑”的丰富可能性。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出台《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彰显了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宜宾素有“中国竹都”的美誉,翠屏也有着丰富竹资源,年产竹材20万吨以上,具有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翠屏区吸引宜宾江之竹竹业有限公司落户翠屏,共同探索翠屏“以竹代塑”产业化路径。目前,已有近100种“翠屏造”产品投产并销售,这些商品不仅成了翠屏特产,也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欢迎,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以竹代塑’要求,充分利用翠屏区各镇丰富的竹资源,生产出了优质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和收藏品,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预计今年公司年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同时,‘订单忙’带来的‘务工忙’,也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居民就业问题。”宜宾江之竹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欧庆凯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引进更多竹工艺制作高水平人才,推动竹产品高质量发展,让“以竹代塑”产品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有效助推“以竹代塑”产业化进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鹏春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近日,笔者走进长宁县花滩镇邓村白茶种植基地,一股股茶叶清香扑面而来,一枝枝新芽挤满枝头。长宁基地青苗党支部党员头戴草帽,腰挎茶篓,穿梭在茶丛里,采撷春意,享受采茶之乐。  “第一次采茶乐趣多。看到茶农操作很容易,但自己做起来还是很难。”支部党员周仁杰表示,采茶活动对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培养基层情怀作用很大,他对长宁的县情也更加了解了。  据悉,白茶因茶树枝头刚长出的嫩叶缺少叶绿素色白如玉而得名。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以清明前后为最佳。  邓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白茶生长。在村“两委”带领和发动下,经过农业专家考察,2019年该村引进了白茶产业,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白茶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亩,将“沉睡荒山”变为“金山银山”,给附近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  “现在摘茶叶一天挣200元,很轻松,还能照顾家里。”对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邓村3组今年59岁的万思蓉很满意。万思蓉说,她把自家2亩多的低产林流转出来,每亩坐收300元,空闲时候来参与除草、施肥等茶林管理工作,每天可收入80元,一年下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邓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以发展白茶为主,计划投入资金 1000 万元发展1000亩。目前第一批发展的500亩已有150亩投产。  邓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弟良介绍,2024年,预计将产出白茶480余斤,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带动30户农户种植,解决劳动力用工量380人次,每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近年来,花滩镇党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白茶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实施了邓村白茶基地“补短板”工程,稳步推进更高水平的白茶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同时,通过引进白茶产业,招引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白茶产业生产、加工、经营,通过农户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社加大招工用工等多种形式,带动周边30多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花滩镇用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起乡村振兴产业链,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秦旭 文/图)“这里让我有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看到这些花,感觉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日前,在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金兰花谷景区,游客万丽芳如是表示。眼下正是踏春赏花好时节,“赏花热”持续升温,该景区漫山遍野的花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游客观光打卡。  红的、粉的、白的……走进金兰花谷桃花山,色彩缤纷、花型各异的桃花竞相开放,放眼望去,仿佛微微彩霞笼罩山头,朵朵舒展自在娇嫩可爱。漫步其中,香气袭人,令人心旷神怡。  桃花山内随处可见前来游玩的游客,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在和家人朋友合影留念,有的在桃林里休憩,享受“花海”美景。  据了解,金兰花谷景区占地2406亩,总投资3.8亿元,是集科技创新应用、产品生产销售、观光娱乐互动、趣味体验和生态休闲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近郊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目前,金兰花谷已完成兰花、樱花、茶花、梅花、桃花主题景观和接待中心建设,培育、繁育、栽植各种苗木花卉1000余种,其中珍稀品种400余种。  “每年的三四月份为桃花的最佳花期,近期虞美人,海棠、杜鹃、欧月玫瑰也将相继盛开。”翠屏区金兰花谷景区总经理郑珂介绍,今年景区进行了全面升级,引进了动物王国、卡丁车俱乐部、网红小火车、乡村大滑梯等游乐项目,接下来,还将打造露营基地,举办万人烧烤露营节、近郊休闲亲子游等活动,多渠道拓展乡村旅游模式,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9
张必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乌蒙山区,川滇门户。“120斤大叶,840元现金,拿好哈。”4月2日17时许,宜宾市筠连县川鼎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范泽勇把茶农罗大姐白天所采鲜叶收上货车,把钱点好递给她。  在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红星村、德面村三村交界,铁索桥中桥附近空旷地点。千余茶农自发聚集,渐渐形成一个茶叶鲜叶临时交易市场。行情好时,有云南茶农前来贩茶。  范泽勇一天能收上万斤春茶鲜叶。加工厂内工人连夜萎凋、揉捻、发酵,再将干燥、精制后的6000多斤干茶叶进行包装、发往全国,产品包括中国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四川工夫红茶等。  每天,30多家茶企来此收购茶叶,鲜叶交易量高峰期能超过20万斤。这还只是筠连众多鲜叶临时交易市场中的一个。筠山定水间,川红故里春茶生产如火如荼。从八一茶山远眺来路辉煌 茶香润乌蒙今年伊始,筠连茶业就迎来“开门大吉”。1月3日,在成都举办的川红工夫·筠连红茶品牌推介暨筠连红茶产业联合体启航仪式上,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为筠连县授牌“四川红茶第一县”。  翻看历史,这个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川红工夫茶是川茶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品之一,与“祁红”“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高香红茶。筠连是川红工夫发源地,据《中国茶叶通史》记载,筠连产茶历史悠久,可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秦汉,早在唐代就是四川的重点产茶区之一。  1951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西南区公司选定在四川筠连县等7地建立红茶推广站,其中筠连为唯一的县站和总站。  时至今日,筠连茶园总面积30万亩,本地种茶户4.98万户,茶叶加工厂120家,相关涉茶企业共计302家,大户(30亩以上)331户,茶产业就业近10万人,近年筠连亩平茶叶收入达5000元以上。  “2023年,全县共产茶2.24万吨,茶农收入实现14.86亿元,加工产值19.32亿元,综合产值达82.5亿元。”筠连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均语带自豪。在当地,茶业早已是底蕴深厚、联动带农的致富产业。别具一格 茶旅正融合“每次来都有新面貌。”开车抵达银星村八一茶山山顶,家住筠连县城的罗代琼阿姨很是惊喜。极目远眺,山下的红茶产业园初具规模。近处的骑行道,已投入使用;远处的茶艺民宿、茶艺楼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  为了实现茶旅融合发展,把客人“留下来”,银星村红茶产业园围绕红茶生产加工,推出沉浸式体验。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就是筠连红茶综合服务中心茶艺楼和筠连红茶茶里民宿,预计今年8月投入使用。  对此,罗代琼的期待溢于言表:“希望下次来的时候,不光能饮茶采茶、拍照打卡,更能学茶艺、听茶经、品茶道。”  李均介绍,随着当地围绕红茶产业做好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银星村干茶生产能力不仅预计突破2500吨,还将提供茶叶种植、加工、茶艺、餐饮等多种就业岗位。拓展赛道 布局新茶饮乌蒙山区的一片鲜叶,听起来与城市里的消费者相距甚远,但其到达商超货架、奶茶店铺,最快只需 24小时。  随着新茶饮概念走入“3.0时代”,“就茶论茶式”专注传统茶叶市场,显得有些“跟不上趟”。亿元级别年产值的筠连红茶产业也“跳出茶叶看茶业”,带着新思维,走向新赛道,开启新谋动。  “年轻人爱喝的古茗,以及曾因0卡路里,而一度在网络上火出圈的瓶装茶饮料,其中都有我们提供的原材料。”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醒世茶业)总经理叶昌勇回忆,去年,不少新茶饮企业和原料供应商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公司整体营收也因此有了大幅增长。  去年,醒世茶业为新茶饮供应了川红工夫等三个品类的原料,销售额达到三千万,与2022年相比,翻了十倍。  叶昌勇同时也担任筠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筠连茶业)负责人。筠连茶业为适应当前茶产业发展新趋势,在现有两条绿茶生产线和一条红茶生产线基础上,启动建设11000平方米筠连精制茶叶(红茶)标准化生产车间。  “预计今年4月建成投入运营。”叶昌勇介绍,新工厂建成后,车间内的新中式茶饮原料生产线,预计能日加工鲜叶15万斤,精制红茶车间年产精制茶4000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敏 侯晓梅 文/图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宜宾江安县迎安镇的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加强田地间蜜本南瓜的管理,争取早上市,获得高收益。  迎安镇凤鸣村村民阳云彬看到地里的南瓜苗茁壮成长,难掩内心欣喜。“去年南瓜价格比较好,今年我就多种了一些,大概有5000多株。”阳云彬介绍,去年他种植了35亩,收获7万斤南瓜,收入近5万元。迎安镇田间种满南瓜。  不仅如此,他还在田地周围套种玉米,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我们一直都在南瓜地里套种,一般都是套种糯玉米,以后还将套种高粱。这不仅对南瓜收成没有影响,还增加了一笔收入。”阳云彬说。  放眼迎安镇的田间地头,到处都种满了南瓜。据悉,迎安镇从2004年开始引进蜜本南瓜种植。种植南瓜劳动强度低,栽培技术简单,加上投入少、产出高、市场需求大,村民们都愿意种植。“凤鸣村的核心区南瓜种植面积去年有5000余亩,今年增加到了7000余亩,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江安县迎凤蜜本南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阳露平说。  据阳露平介绍,这20余年间,专合社给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订购种子,讲解栽培技术,帮助销售,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去年南瓜种植户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今年有望达到1200元至1500元。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迎安蜜本南瓜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江安县以迎安镇为核心,蜜本南瓜种植已辐射带动了周边镇、村,发展到1万多亩。该县南瓜种植通过党建引领,采取“专合社+农户”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了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品质化、产业品牌化、模式立体化、销售多元化和营销前沿化,2023年整个南瓜产业产值达3500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鹏春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维修改造机电提灌设施、育秧工厂集中育苗……近日,在宜宾市长宁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耕机械来回穿梭、村民辛勤劳作,一派春耕春种的繁忙景象。  “今年,打算在去年28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种到3400亩。”长宁县力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良银介绍,经过高标准改造提升的农田,能排能灌,采取“水稻(高粱)+菌类(蔬菜)”等粮经复合模式,效果还不错。粮食收获后,种植芥菜等订单蔬菜,亩产值可实现3000元以上;种植羊肚菌、竹荪等高附加值的菌类,亩产值可实现2万元以上,专合社每年可带动周边农户务工收入达150万余元。“合作社壮大了,大伙儿也愿意来这里干活,今年增收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连日来,长宁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检修、农资市场监管检查、春耕备耕技术指导、高产优质品种培育、做好农机服务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全力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百千万”工程,积极建设水稻“吨粮田、万元钱”高产示范点和大豆复合种植“双高产”攻关示范点,今年计划在竹海镇桃坪稻虾园区建设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1个,在梅白镇、古河镇、老翁镇、龙头镇建设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9个,在梅白镇洪谟粮油园区、古河镇群益村、梅硐镇马鞍村、龙头镇武宁寨村等建设粮油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10个。  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计划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0.5万亩以上、产量 21.6万吨以上。目前,全县已育秧可栽面积达25万亩,其中水稻已育秧可栽面积15万亩以上,玉米已育秧可栽面积3.5万亩以上,高粱已育秧可栽面积1.5万亩以上,其他粮食作物5万亩。水利工程现有蓄水量3585万立方米,蓄水、提水灌溉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春播需要。市场上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货源储备充足,价格平稳。已开展大春粮食种植技术培训25期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150余人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宝林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文/图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水稻育秧时节,长宁县各地正抢抓农时,积极推广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暗化育秧等现代农业新技术,紧锣密鼓开展水稻集中育秧,进一步提高育秧效率,培育优质秧苗,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户用秧盘履带运输机将出芽的秧盘移至苗床摆盘。  放盘、填装基质、洒水、播种、覆土……3月28日,在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鑫海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紧张作业。短短十几秒钟,播种完成的育秧盘随即下线,被工人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进行叠盘暗化、升温出苗。  “自动化育秧设备一个小时就能装500盘秧苗,可用于栽20亩左右的水田,设备一天就能育500亩左右的秧苗,且只需要5个人。”鑫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李炳伟介绍,常规的机插秧育苗,育出500亩秧苗需要40至50个人。相比之下,机械化育秧极大地提高了育秧工作效率,降低了育秧成本。  水稻育秧,科技助力。在借力机械化流水作业,提高育苗效率的同时,水稻暗化育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培育优质秧苗“赋能”。  “它的优点就是在黑暗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可以使水稻产生更多的根系,水稻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更加高效,实现水稻高产栽培。”长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徐强介绍,水稻暗化育秧是将已完成播种的秧盘进行叠盘暗化,通过减弱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代谢,使营养物质逐渐积累在叶片和根部,增强水稻分蘖力、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并缩短育苗时间,为水稻早播早栽打好基础。  近年来,长宁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着力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以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育秧主体,积极推进水稻播栽全程机械化。截至目前,该县水稻、玉米、高粱、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已开始进行覆膜育秧,已育苗可栽面积达35万亩,占大春粮食计划栽播面积的72%,其中水稻已育秧可栽面积20万亩以上,预计4月初将开始水稻移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1
(周瑜原 通讯员 赵卓蔓)近年来,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满山红村以创建“双文明村”为目标,突出以以“实”增效、“产”富村、以“德”润心,念好乡村文明“三字诀”,进一步推动“双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突出“实”增效,塑造和谐文明之形‍。坚持以支部带动集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汇聚众智,凝聚众力,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周一行动”,解决了村内水源干涸部分群众饮水困难、雨天路面湿滑、困难群众待遇、沿线环境卫生差乱等问题,村支“两委”逐渐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自家人”。突出以“产”富村,‍坚强物质文明之基。依托“竹笋加工厂”助力竹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方竹连片种植,近年来,充分发挥产业带头人作用,对村内方竹进行统筹规模化发展;依托“工矿复垦和耕地流出整改”助力烤烟产业发展,满山红村从一个逐渐落寞的老矿区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突出以“德”润心,筑牢乡风文明之魂‍。以村支“两委”为核心,“三治融合”为引领,在村内开展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加大道德教育宣传力度,在开展“双文明”创建入户等工作同时,把崇尚“孝道”等道德教育宣传带进田间地头、农户院坝,用“农村话”传递理论知识,用“群众话”讲敬老爱幼,大力推广村内“四川好人”熊永付,充分发挥其在双文明”创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申报“双文明户”“党员示范户”“热心公益户”“文明家风户”。深入推进“一约五会”建设,修订完善《满山红社区村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自治红黑榜,逗硬执行,让乡风文明在满山红落地生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9
(周瑜原 摄影报道)3月28日,南溪欢乐田园开园仪式在宜宾南溪“长江第一湾”举行。据悉,南溪欢乐田园由宜宾市委市政府,南溪区委、区政府携手华侨城打造,是欢乐田园玩法升级的2.0版本,也是欢乐翻倍的乡村田园类主题景区。南溪欢乐田园据了解,南溪欢乐田园位于南溪区“长江第一湾”,占地约720亩。景区建设保留了山谷、山地、丘陵等自然面貌,维持竹林、树林、草地、梯田等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田园游乐、田园戏水、田园意境、田园萌宠以及田园野宿5种主题元素,呈现6个主题游玩区——南溪美村、奇境乐园、欢乐天地、仙源花湖、鹿溪牧场、野趣戏水谷。南溪欢乐田园相关负责任人介绍,园内有20多种主题产品,在高空飞翔与过山车上感受刺激,在懒人遛娃馆放开双手,轻松遛娃;在神兽宫里,欣赏梦幻荒诞的山海经主题彩灯组,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彩灯美学融合的同时,找到识得生僻字的乐趣。也可乘五彩的拖拉机穿梭在大片的向日葵花田,乘坐湖畔小火车悠闲穿梭在落英缤纷的仙源花湖畔,畅玩一整天也没问题。此外,南溪欢乐田园内有近100米高浪漫摩天轮,可俯瞰长江第一湾的江景;与近20种动物一起散步、游戏,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值得期待的是夏季最大森系野趣戏水谷,有着超一万平米的水域面积,不仅藏着叠瀑、紫荆林、榕树池等森林水上乐园场景,也将于近期完工。“欢乐田园项目依托‘田园+生态+旅游’模式,让市民就近体验乡土亲子游的乐趣,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南溪区住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区住建城管局将优化城乡融合格局,以欢乐田园为中心,以项目为抓手,在欢乐田园对面打造高标准新村聚居点,并配套宜邻中心、农夫集市、生态鱼餐饮、高端民宿等特色产业,同时对罗龙高速路口至南溪长江大桥公路沿线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塑造“房前屋后、瓜果飘香”的乡村美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宜宾市南溪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溪区扎实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全域发展。按照“三片区”协同、“湾城岛”联动思路,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品牌建设行动,南溪古街、长江第一湾、月亮湾等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缀珠成链、魅力无限,绿色生态之旅、红色历史三线文化之旅、霓虹江语夜南溪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名片愈发闪亮、愈发彰显。南溪区致力于服务配套。南溪豆腐干、南溪白酒、南溪白鹅等舌尖上的美食声名远扬,让广大游客食得开心;五星级标准的锦江宾馆、国家级滨江生态体育公园等高品质设施一应俱全,让广大游客留得舒心;全球最长的智轨线路、最美沿江公路、全省最快高铁等重大通道串联成网,“两铁、三高、三快”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让广大游客行得顺心。该负责人说:“南溪欢乐田园开业,是南溪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必将在南溪文旅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溪欢乐田园能够有效带动餐饮、住宿等业态发展,必将成为有效益投资的新典范、有潜力消费的新动能;欢乐田园拥有南溪美村、仙源花湖等特色景点,摩天轮可俯瞰长江美景,必将成为南溪的新地标;南溪欢乐田园打造了萌宠互动区、云朵蹦床、森系野趣戏水谷等特色游玩项目,必将成为宜宾市民的新乐园。希望华侨城集团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丰富园区业态,努力把南溪欢乐田园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主题乐园的典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9
春天的屏山县新安镇,数千亩金灿灿的油菜花如约而至,竞相绽放,一片片花海层层叠叠铺展在田间,放眼望去,村落民房、青山和油菜花海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灿烂的油菜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丰收的希望。近年来,新安镇将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聚焦油菜产业发展优势,通过镇领导深入调研、镇村干部入户宣传动员、种植基地示范带动、村级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积极带动聚福、石龙、联合等全镇14个村(社区)发展油菜种植5000余亩,累计发放油菜种植专项补贴30余万元,2024年预计带动农民增收450余万元。油菜花的种植不仅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下一步,新安镇将持续发力,充分挖掘油菜花“赏”“食”的多用价值,探索以“产业+旅游”的模式不断壮大“油菜经济”。  (供稿:屏山县新安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9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之际在于勤。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回升,筠连县各乡镇村组陆续展开水稻育秧工作,春耕生产如火如荼。3月25日,在筠连镇白花村白荆坝现代农业园区,一幅春耕图在田间徐徐展开,十多个村民忙碌在水田里,进行20亩稻田集中育秧,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开厢、有的平垄、有的撒种、有的插竹条、有的覆膜,抢抓有利时机,确保在最佳时期完成育苗。育秧现场“今天我们十多个人撒了220斤左右谷种,秧田平整出来了,阳光充足,要抓紧时间把种子撒下去,把地膜盖好。”白花村村民胡怀学说。“水稻育秧主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育秧的秧田水源必须充足,二是秧田要平整,三是尽量早播早栽,四是控制秧田的撒播量,保证稀播匀播,一般来说,每一丈秧田控制在半斤谷种以内。”筠连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站站长鞠新建是筠连农业方面的老专家,虽然还有两个月左右就退休,但他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向大家讲授农经,传授育苗要领。据鞠新建介绍,今年,筠连县12个乡镇共有稻田41000亩,截至3月25日下午,全县育苗已完成约50%,育苗所需的肥料、种子、地膜均保障充足,确保届时满栽满插。(供稿:筠连融媒 罗啸驰 陈莉萍)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