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何香香)为更好地让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取得实效。7月19日,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推进会。各市场监管所所长、相关股室负责人、执法大队书记、副队长参会。              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队长杨亮传达了市局《关于开展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的通知》精神,强调了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安排部署的一项综合执法工作,并就做好2021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求各基层市场监管所、相关股室、执法大队迅速将工作重心调整到“铁拳”行动上来,将其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来推动,作为部门树形象、壮声威、强队伍的大事来抓紧抓好,切实解决一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二是狠抓大要案件查办。各基层市场监管所、相关股室、执法大队聚焦11类案件查办重点,充分挖掘案源,收集案件线索,认真分析研判,找准办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各方联动协作,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力争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三是做到打规结合。强化“案件查处与行业规范并重”的理念,注重通过个案查处,着力提升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四是加强宣传。主动宣传展示工作动态和成效,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加强典型案例曝光,持续释放办案效果,真正实现查办一案、警示一批、震慑一片。五是加强执法信息报送。确保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全面。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7-25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李欧洋)7月21日,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刘孝春带队到中华镇桂花村调研指导工作,重点就村委班子党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村民疫苗接种等进行指导。  刘孝春一行首先来到桂花村村支两委办公室,现场听取了村委支部书记就桂花村的基本情况、党建工作和当前重点工作的情况汇报。针对目前村支两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刘孝春强调,村支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随后,刘孝春一行前往桂花树种植基地和生猪养殖厂,查看了解乡村产业发展和环保治理工作情况,询问了今年生猪出栏情况,实地查看了生猪养殖厂环保设施设备运行和桂花树的生长状况。刘孝春指出,乡村振兴一定要依托于产业发展,村支部要紧紧抓住国家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最后,刘孝春一行深入农户家中就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查验宣传,通过现场查看农户手机疫苗接种信息得知符合接种条件的村民均已接种完毕后,刘孝春指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复杂,进行全民接种形成免疫屏障是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举措,积极配合国家开展防疫接种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大竹县市场监管局药品安全总监李汶静陪同调研。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7-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丰 谭帅 特约通讯员 张平  开展“三色课堂”,将党史学习走深走实;创新“三个寻找”,探索赶超思路找方向;建立“三大机制”,实现民生大改善……自“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宣汉县多举措把活动重要成果转化为冲刺全国“百强县”的思想保障、智力支撑和发展动力。“三色课堂”汲取智慧力量  聚焦大学习活动,宣汉县匠心打造“三色课堂”,赓续红色精神。  “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在清溪宏文校“红色课堂”现场,精彩的讲解每天都在上演。今年以来,宣汉县依托打造的“红色课堂”,已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2000余次。  “银色课堂”赓续党性血脉。“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7月19日,在红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前,84岁的“银领”党史宣讲队成员余朝富,正鼓励学生们铭记恢宏党史、赓续伟大征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组建的“银领”党史宣讲队,已相继开展宣讲80余场次。  “绿色课堂”砥砺初心使命。宣汉县将大学习活动与作风纪律整顿相结合,打造“绿色廉政课堂”,弘扬清正之风。“三个寻找”碰撞思维火花  宣汉县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研判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寻求破解办法。  直面困难问题找差距。在大讨论会上,宣汉县围绕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目标,深入分析该县的长处和短板,针对性制定了《宣汉县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  探索赶超思路找方向。在“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讨论活动现场,大家共商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全县已累计开展大讨论100余场次,共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  谋划措施办法找对策。日前中国达州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大会在宣汉召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深入讨论、献计献策。“三大机制”推动基层实践  为了推动大调研活动走深走实,宣汉县探索建立了课题机制、互动机制、督导机制。  建立课题机制。按照“领题+选题+自命题”方式,全县确定1个全面综合性课题、16个重点课题、37个乡镇综合性课题和N个专项课题,形成“1+ 16+37+N”调研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已深入开展调研300余次。  建立互动机制。创新建立“每季度县领导到联系乡镇召开 1次村民大会、每月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召开 1次村民大会、每周驻村干部召开 1次院坝会”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大调研活动,实现民智大汇合、民意大收集、民诉大化解、民生大改善。  建立督导机制。建立县级领导调研任务提醒机制,县“三大”活动办根据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制定月度任务清单印发至各地各部门,并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巡回指导组和督查督办组实施全覆盖督导。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2
(马发海 钟文博)这里,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生态保护红线达1058.49平方公里。  这里,是“天然氧吧”,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63.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6级,是秦巴地区消夏避暑、旅游康养、科考探险的胜地。  这里,是革命老区,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1934年,万源保卫战打响,红四方面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里,是达州万源市。一花一叶,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令人向往;一杯一盏,氤氲萦绕的富硒茶香浸润心脾;一城一魂,孕育滋养着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一砖一瓦,生态福地的和美乐章在此奏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万源明确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宜居名县”的目标,做好文旅融合富民文章,奏响生态宜居和美韵律。牛卯坪新村。 江洪平 摄生态福地兴文旅  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今年以来,万源市大力实施文旅强市战略。  坚持规划统筹、景区先行、产业引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按照“1234+N”发展路径,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民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旅游名片更加靓丽。  万源市紧盯“1”个目标:建设“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突出“2”个抓手: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打造“3”大核心景区:八台山-龙潭河观光度假区、黑宝山-烟霞山休闲度假区与红军公园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4”条乡村旅游环线:环花萼山山水奇观乡村旅游线、347国道风景线、荔枝古道历史线、红色文化体验精品线;大力发展N个乡村旅游景点(带):鱼泉山、青龙嘴、牛卯坪、快活坪、中国硒部茶园走廊等乡村旅游点(带)。  “在茶文化原乡品味巴山雀舌,只觉唇齿间满是奇妙清香。”在万源市大巴山茶文化原乡,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来自北京的游客刘一骄感慨说。让生态福地万源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的载体,茶文化原乡为游客带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全方位的丰富体验。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万源这片美丽而精致的生态福地,如今文化和旅游产业正通过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融在一起”,实现了“1+1>2”的深度相融,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2020年,万源市完成文化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6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5亿元。万源市黑宝山林海。 江洪平 摄乡村宜居富群众  7月,在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鳞次栉比的房屋集聚相连,统一的建筑风格让人赏心悦目,缕缕清风拂去盛夏的燥热。  55岁的万光全打扫着自家民宿,他说:“这几个月正是旺季,来消夏的游客比较多。”他的新家宽敞明亮,其中4间改造成民宿,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喜迁新居的不止万光全一人,万源市坚持把安全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因户因人施策,创新实施“四条路径”,全面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  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破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难题,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整合多方资源,对搬迁对象采取“自然环境恶劣地方向县城周边重点乡镇,向幸福美丽乡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近年来,万源市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9700余户近3.14万人,建成了以太平镇牛卯坪“易地搬迁+乡村旅游”、八台镇蒋家湾“易地搬迁+茶叶风情原乡”等为代表的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喜迎新生活。  除此之外,万源市积极实施危房改造政策,对全市范围内的农村住房安全进行全面核查,将住房不安全且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4.25万余户全部纳入危房改造实施范围,既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又让乡村群众共享脱贫成果和普惠性政策红利。  截至目前,万源市共实施人居环境改善3.97万户,共投入资金17.42亿元,实施1.2万余户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既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又破解了村容村貌提升的瓶颈制约,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福地·和美万源”发展论坛现场。 马发海 摄美丽家园话和美  错落有致小楼房,干净整洁村中道;青山映水鱼儿跃,一汪碧湖水上桥,这幅图景是万源市白沙镇青龙嘴的“原创版”。  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静雅院落,装扮一新的青瓦房,干净整洁的步游道,恍若世外桃源。这幅图景是万源市旧院镇龙潭河的“写真集”。  潺潺流水、郁郁林木,白墙青瓦、高宅深院,古朴凉亭,怡然成景。这幅图景是万源市大巴山茶文化原乡的“素描图”。  一角一景致,一村一画卷。一直以来,万源聚力提档升级城乡风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成绩亮眼,一幅美轮美奂的城乡画卷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万源市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达州市级特色原乡1个,纳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1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1个、达州市级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5个,并被授予“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称号。  7月9日,万源市举行“生态福地·和美万源”发展论坛,专家学者相聚于此,共话发展。  加快走出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径,让生态经济腾飞、生态文化升华、生态宜居成势。万源市委主要负责人说:“万源将集思广益、广纳良策,借智借力、聚智聚力,推动本次论坛研讨成果转化成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  行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万源立足生态、富硒优势,坚定践行“生态立市、生态兴产”理念,聚力培育康养旅游和富硒农产品两大产业,重点产业加快集聚、成链成群。“绿色万源”成为革命老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亮丽风景线,“养生养老,万源更好”的公众口碑更加深入人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7月12日,记者从“安逸四川·亲爽万源”四川省第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达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省第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22日在达州市万源市举行。  节会期间,万源将整合特色文旅资源,围绕“亲山亲水、文化品鉴、精神回归”三大主题,推出美食文化展汇、富硒茶艺品鉴、乡村花田漫游、山水实景演艺、温泉漂流体验、红色遗迹巡览“六大系列”文旅活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所在的罗盘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在中国的福气和幸福感。”7月1日,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太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  罗盘村位于大巴山深处,是土家族聚集地,因受喀斯特地形影响,这里曾经只能勉强种植玉米等杂粮作物。李永太自 2008 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和村干部一起努力,将昔日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的高寒穷村,打造成了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小康村”。而今,随着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村民致富的大门也打开了。  罗盘村村民靠种植药材脱贫致富,而种植药材现在已不是罗盘村人的全部工作,随着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发展,村里实现了旅游产业和药材产业双丰收。近年来,罗盘村村民开启了上半年在景区打工、下半年收割药材的新生活模式。  “这些年,我们种了不少中草药。目前主要以云木香、厚朴、党参为主,有10多个产品,全都是无公害的。这几年,中药材价格行情比较好,以前卖7000元到8000元一吨,现在可以卖到1.4万到1.6万元一吨。但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李永太表示,下一步,他们要争取做好农特产品品牌打造,特别是对中药材进行包装升级、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村民腰包鼓得更大。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乡村和女团结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乡村振兴+女团”会引发什么样的爆点?  为了创新推动乡村振兴,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就有这样一群小姐姐,敢于在乡野大地上乘风破浪,组建“乡村女团”,出圈拍摄短视频,参演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  短视频取名“我们乡村女团巧巧美女带大家逛逛大竹县月华镇的现代农业园区”。视频中,月华镇“乡村女团”巧巧一袭花裙,走在当地的现代农业园区栈道中,登上观景台远眺,当地的万亩良田美景尽收眼底。  女团+乡村风光的新颖组合,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截至目前,月华镇“乡村女团”系列短视频已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斩获10万+的阅读量。月华镇“乡村女团”    “女团”创想    源于一条朋友圈评论  “月华镇是‘中国糯米之乡’,近年来荣获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四川省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四川省百强镇建设试点镇’‘省级第三批特色小镇(醪糟小镇)’等多项荣誉称号。”6月29日,介绍起月华镇的历史和发展,月华镇党委委员陈璨如数家珍。  “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陈璨告诉记者,刚开始她们也拍摄了一些乡镇“大片”,但这些只有风光景象、时长达好几分钟的视频发出去后,并没有引来更多关注。陈璨决定调整思路,让景物”活“起来,以吸引受众观看下去。  “用‘女团’的形式介绍家乡,源于朋友圈的朋友留言。”陈璨说,大赛启动之后他们一直在关注进展,也一直在思考月华镇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其中。“不久前我拍了一张同事们和油菜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有朋友留言‘你们这么多美女,是‘女团’出来采风嘛?’,这句话提醒了我。”  “于是,我们决定组建女团,以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为契机,以‘一村一品一代言’的方式,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短平快地介绍家乡的特色亮点。”“乡村女团”就此诞生,陈璨也“进阶”成了“乡村女团”召集人。    打造“女团”    驻村女干部各显神通  月华镇下辖9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井岗村有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星村有香椿基地、河心村有省级现代农业园、九银村有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等。  “成员就是从各村的驻村干部中挑选出来的,目前已有5人。”陈璨介绍,自己就是“女团”中的一员,其余成员分别是镇畜牧专员张琳巧、镇社保协理员包琳匀、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杨莉萍和贺柳。  “‘乡村女团’的每一个成员就像打开所驻村(社区)的一把钥匙。”张琳巧介绍,“乡村女团”成员中有歌声担当、舞蹈担当、主持担当、非遗担当等,以不同角色为村(社区)代言。  系列视频中,包琳匀一袭白纱古装,脚踏百年石板路,推开玉皇庙村醪糟文化博物馆的木质红门,配以慢镜头的呈现,厚重的历史感迎面扑来。“我比较擅长唱歌,点子也比较多,是‘女团’里的‘创意担当’,这次的拍摄主题就是我想出来的。”包琳匀说。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群众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对于“乡村女团”下一步的打造,陈璨表示,接下来“乡村女团”将以拍摄乡村主题短视频为主,挖掘好月华镇故事,让“乡村女团”的短视频更接地气也更有趣味性,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平  享有“中国乌梅之乡”美誉的达州市达川区地处成渝“双城圈”北翼,位于万达开“示范区”核心腹地,系秦巴重镇、革命老区,也是全国产粮、产油、生猪大区。达川区乌梅山景区。  近年来,达川区结合“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契机,重点围绕稳定粮油、蔬菜、生猪三大基础产业,发展乌梅、安仁柚、花椒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种业三大先导产业,构建达川现代农业“3+3+3”产业体系,发展达川贡米30万亩、青花椒20万亩、乌梅10万亩、安仁柚10万亩、蔬菜25万亩,年粮食产量50多万吨、出栏生猪70多万头,青花椒产值近2亿元,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中共达川区委宣传部供图)达川区生猪现代产业园区。喜摘安仁柚。渡市镇清水村村民采摘青花椒。万家镇银杏谷花海。达川区麻柳镇乡村风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努  去年7月,开江县被成功纳入省级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后,其按照“12336”的总体思路,即:围绕打造集成改革样板区“总体目标”,把握有利于融入万达开和县域发展高质量“两大原则”,突出目标引领、重点突破、协同推进“三个导向”,用好上级、现有、市场“三种资源”,强推“六大领域”改革,为加快突破要素瓶颈制约、体制机制障碍,为产业升级、城市扩容提供更多支撑。开江县城新貌。开江县“稻田+大闸蟹”生态养殖地一景。开江县建制村通农村客运启动仪式。  在内陆地区联动开放合作方面,成功承办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第二次党政联席会,开江经开区创建为全省首批1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生产要素配置改革方面,国有企业“3+N”战略重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及村庄用地布局调整管理、“只征不转”“不征不转”“只转不征”土地利用试点、“编制池”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乡村振兴综合配套改革方面,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核心区1.55万亩、辐射区4.5万亩,成功创建全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打造“开心办、满意归”政务服务品牌。社会民生共建共享方面,主动加入“明月山双城教育发展共同体”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联盟,与梁平、开州等建立多项卫健领域合作机制。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第二次党政联席会。成南达万高铁开工仪式。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表示,开江作为全省9个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之一,改革定位就是破解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短板,为开江在更高平台、更高能级、更高层次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中共开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01
(记者 李传君)车厘子是一种名贵水果,难种植、不耐储运,但经济价值很可观,全国不少地方都看好这一产业的前景。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区的宣汉县,地理条件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尤其是中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土壤、光照、温度等诸多方面均适合种植车厘子。前几年,引种车厘子成功后,为了打造特色产业带农致富,该县倾力支持车厘子产业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并注册了“巴国老车”商标。“巴国老车”已经上路,如何跑得快、跑得远,值得管理者、生产经营者深入思考、勇于探索。在宣汉县首届车厘子采摘节上,游客在采摘车厘子。区域集中度高 现代农业园是方向中部山区长期是宣汉县发展滞后的地区,贫困村相对其他地方较多,且一直缺乏主导产业。从2018年起,借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力,峰城镇仁义村率先试种车厘子,发展面积为150亩,目的是闯出一条能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发展之路。据了解,宣汉县早在2009年就在一些地方试种过车厘子,但并没有成功。这次重新尝试,是当地分管领导和县农业农村局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到山东及四川汶川等成熟基地考察,然后通过对中部山区各方面自然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后决定发展车厘子产业。“车厘子适合在海拔800-2000米,气温在10℃-14℃,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土壤pH值6.0-7.2,年光照时长1800-2000小时的地方种植。宣汉中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1200米,年均气温11℃,年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pH值5.5-6.5,年光照时长1600-1800小时。对照来看,年降水量有些高,且光照略有不足,但可以采用避雨栽培和选择高山、向阳坡地种植。”南坪镇车厘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义兴说,况且宣汉无极端天气,恰恰这又是个优势。有了这样的信心,2019年仁义村又发展了500余亩,并顺势向周边村及乡镇扩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栽植面积1万余亩,涉及7个乡镇。特别是中部片区峰城镇、南坪镇等乡镇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峰城仁义村、南坪镇花园村、凤凰村等地种植规模达100亩以上,车厘子产业基地有10个,规模化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其余为农户散种。栽植主要品种有“红灯”“美早”“俄罗斯8号”等,涉及车厘子产业发展业主达15家。“目前来看,中部山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车厘子产业发展开了个好头,正在成为区域崛起的支柱产业。”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说,今年全县计划新发展车厘子2000亩、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亩,年产值将达到3亿元以上;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亩、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中部山区达到1.5万亩,并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建园投入高 推广精细化管理才能高产出宣汉降雨量稍大,栽培车厘子须开沟起垄。仁义村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路线,同时加强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且建起了酵素堆肥发酵场,用猪牛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发酵制作有机肥。树苗栽下去后,每年都要修枝塑型。“枝丫在很小的时候要用牙签将其撑开,枝条长到20厘米长后,要将其扭伤抑制生长,否则就只长树不结果。”黄义兴说。仁义村党支部书记熊邦明说,2019年村里栽的第一批车厘子已开花结果,这个时候要继续拉枝,抑制嫩枝生长,同时要注意排水和施肥,最好是搭棚遮雨,地下要保持排水畅通,保持土壤疏松并有足够养分,让花胚胎发育良好,这样收成才能好。实践证明,车厘子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从建园到投产,亩均投入高达2万元,且不包括设施设备的投入;到丰产期,每亩人工成本也高达2500元,以至少1500斤/亩产量计算,一年便能收回成本。但这必须是在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本权说,仁义村就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今年初投产的150亩将有200余万元的收益。仁义村等主要产区均建立了大致相同的利益联接机制,最突出的一点是农民土地入股分红。“每年年底,第二年的土地流转费就如数支付给农民了,每亩300元,从投产起逐年递增,直到每亩1000元为止;到丰产期后,农民还可以获得10%的利润分红,当然须扣除预先支付的土地流转费。”熊邦明说,按目前行情来看,丰产期每亩纯利润不会低于1万元。“况且,农民还可以到园区打工,650亩一年所产生的劳务费就高达几百万元!”产业的高收益当然深受群众欢迎,可目前全县上万亩车厘子,能达到精细化、标准化程度的除了仁义村和南坪镇大树村的观峰种植家庭农场外就不多了,总数不到1000亩。“部分业主因投入不足和执行技术标准不规范,导致多年不挂果或挂果少,越干越没有信心;还有相当一部分散户因家里没有种植能力或观念滞后,疏于管理,或者没有管理,有的甚至在园区内种植了大量的玉米等高秆作物,造成产业萎缩和果苗死亡现象。”罗本权说。突出早熟、生态优势 瞄准中高端市场今年,宣汉车厘子开始陆续进入上市期。春末夏初,宣汉县首届车厘子采摘节在峰城镇仁义村举行,果实硕大、口味香甜的车厘子让消费者赞不绝口。冯永刚分析说,全国车厘子种植面积约270万亩,年产量约80万吨,但仍进口19万吨;四川全省车厘子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约7万吨,其中雅安汉源、阿坝汶川年产量达到5万吨;达州市种植面积约1.1万亩,宣汉县约占91%,但尚未大面积挂果;宣汉县主要城镇年需求量约40万斤,而去年全县产量仅6000余斤,因此市场缺口非常大。而且,宣汉车厘子比北方和南方主产区上市都要早,因此市场错季优势明显。因此,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县车厘子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宣汉县提出中部适宜种植的片区应抓住机遇,坚定车厘子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仅研究出台了《全县车厘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还组建成立了车厘子发展领导小组、县水果协会车厘子分会,专门负责推进车厘子产业发展,而且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一步还将持续推动车厘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我们将产业带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园区进行重点建设,对核心区南坪镇、峰城镇,辐射区厂溪镇、华景镇4个乡镇车厘子产业基地覆盖的产业发展、道路建设、水利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科研建设、社会化服务以及园区其他配套设施等9个方面安排了74个补短项目,解决园区道路不通畅、产业发展不规范、人居环境不美观、现代技术不先进、三产融合不配套等问题。”副县长丁小平说。宣汉中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9%,秉承绿色、生态、有机的理念,车厘子品质完全不输国内其他主产区。“为避免品牌多、杂、乱的现象,我们注册了‘巴国老车’车厘子品牌,瞄准中高端市场,并借鉴智利、新西兰等国家‘J’级别分类方式,按照果粒的尺寸大小、色泽外观,分门别类进行精细化包装销售;同时搭建冷链物流配送平台,不断提升宣汉车厘子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与行业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真正做到产销‘两旺’。”丁小平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6-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仲夏渠县,瓜果飘香。6月25日,以“党旗引领·乡村振兴·相逢渠县·‘李’献四方”为主题的渠县首届蜂糖李采摘节活动在新市镇启动。预计活动将持续到7月20日。  当天,与会嘉宾及游人兴致勃勃地体验了果园现场采摘蜂糖李的乐趣。会上还成功签约产供销合作项目80个、签约金额3.5亿元。目前,渠县新市、中滩、万寿等14个乡镇蜂糖李栽种面积达5万亩,投产面积2万亩,产量1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全县近4万人增收。  据了解,为进一步将蜂糖李培育成为特色富民优势产业,渠县蜂糖李将规划发展到10万亩,力争在2023年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中国蜂糖李之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6-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张平   5月27日,达州市车厘子产业发展交流会暨宣汉县首届“车厘子采摘节”在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领导、农技专家、业主代表等3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见证仁义村车厘子产业喜迎丰收的喜悦。   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做大做强车厘子产业,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宣汉县向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迈出了坚实步伐。 车厘子     车厘子鼓了村民腰包   “我把我家5亩多土地流转给了车厘子果园,每年不仅可以按时领到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我们老两口还可以在园区务工,每年务工收入近3万元。”正在园区搭建钢架棚的仁义村2组年近70岁的村民符代红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熊邦明介绍,该村从2018年引进业主流转土地种植车厘子,目前已发展了650亩,每年全村村民务工收入一项就达到160 余万元,人均增收达到800多元。随着车厘子进入丰产期和规模继续扩大,村民收入还将逐步增加。   “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了10余万元,今年预计会达到30余万元,加上桃花米业加工厂等收入,我们村集体经济会逐步壮大起来……”谈起这几年村上发展车厘子等产业,熊邦明喜上眉梢。   熊邦明说,以前村集体经济是个空壳,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这些年陆续发展了车厘子产业园、养牛场、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村民脱贫奔康了,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零的突破。熊邦明说,果园纯利润的29%纳入村集体收入,除其中的1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外,余下的19%全部留作村集体经济,随着车厘子产业做大做强,该村集体经济也会逐步壮大起来。   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将着力解决民计民生和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据了解,该村从2020年开始有了集体收入后,年底时对低保户、残疾户、五保户、60岁以上党员户“四类人员”按照每户300元现金和 20 斤桃花米的标准进行慰问,一般农户按照每户20斤大米标准进行慰问。对该村考入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按照不同标准予以帮助,一直帮助到毕业为止。    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园  路相连、水相通,车厘子树形美观,紫红色的车厘子挂在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彩……激情五月,行走在宣汉县峰城、南坪车厘子基地,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喜人景象。   宣汉立足车厘子市场缺口较大、亩均效益较高、错季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坚持“规划先行、标准示范、分类指导、辐射带动”原则,探索建立“企业或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激励奖补机制,以中部片区南坪镇、峰城镇为核心,辐射带动中部片区及周边乡镇适宜种植区域进行规范发展,积极创建省、市级“车厘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在仁义村车厘子产业园,慕名而来的游客漫步在果园,品尝着果子带给大家的快乐。据悉,作为全县率先示范的该基地,2020年产量达6000余斤,直接经济收入40余万元,挂果率达80%。今年,预计产量3万余斤,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挂果率100%。初步预估2022年挂果650亩,届时产量可达近20万斤。   目前,全县车厘子栽植面积 1 万余亩,涉及 7 个乡镇,特别是中部片区峰城镇、南坪镇等乡镇种植面积达6000 亩以上,峰城镇仁义村,南坪镇花园村、凤凰村等地规模达100亩以上车厘子产业基地10个,栽植主要品种有“红灯”“先锋”“美早”“拉宾斯”“俄罗斯8号”等,培育规模种植企业2家、家庭农场3家、专合社3个。   下一步,该县还将强化园区配套、注重技术提升、培养规模种植、打造产业品牌,将车厘子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宣汉车厘子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6-0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