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袁帅 记者 李田)23日,记者从眉山市东坡区委宣传部获悉,眉山东坡泡菜与四川航空牵手,打造东坡泡菜“酸爽”航班。该航班于10月22日首飞开始,整个包机航班将持续一个月飞至北、上、广等众多国内一线城市,持续为第十三届泡博会加油助力。机舱内被布置成此次泡博会样式,整架飞机被打造为此次泡博会专属航班,每位旅客在飞行之中都能感受到此次泡博会的浓厚氛围。除此之外,活动还为每位乘客送上了东坡泡菜福利礼袋,每份礼袋内装着吉香居、李记乐宝、味聚特、老坛子、川南这一众眉山优质食品企业的试吃样品,通过小小礼袋,也将眉山味道送到每位乘客手中、送去千家万户。除了航班,在机场贵宾厅与登机口同样设置了此次活动展示区域,在东坡泡菜食品的专属展示区域,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福利礼袋,被分发至无数旅客手中,为旅途中的奔忙,带来了一丝别样的四川风味。此外,本次泡博会眉山主会场与成都分会场整体以航空主题为核心设计思路。10月22日-24日,成都春熙路IFS古迹广场、11月1日-5日,眉山会展中心将陆续进行本次泡博会会展活动。据悉,近年来随着和京东的深入合作,在电商、物流等多个方面眉山东坡当地产业都有了蓬勃的进展。东坡泡菜越来越多走出眉山、走出四川、甚至走出国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香飘世界”。(东坡区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思甜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文/图  “我这20亩果园离村道1公里,全是坑洼窄小的泥土路,每年进入水果采收季节,只有用摩托车、三轮车或肩挑背磨运到村道上,才能用大车装运卖出去,水果价格、成本、收益都受影响。”近日,看到2.5米宽的水泥路就要修到自家果园边,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艾光村4组村民莫国阳很兴奋,“这下交通条件搞好了,产业自然更兴旺。”  这一变化得益于省级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资金580万元在该村的投入使用。村道路施工现场。  艾光村曾经被列为市级贫困村,自2017年“摘帽”出列以后,先后进入东坡区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行列,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  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利梅介绍,该村发展依然受着短板制约,主要原因就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村一些道路明显狭窄,有的产业带不通路,要不就是泥土路。落后的交通和生产条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此,村民最盼最急的就是改变这种制约状况。  机会终于出现在今年。东坡区围绕推动落实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将省上争取的 2021 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择优落实在符合条件的艾光村实施,项目计划总计投入资金580万元,其中省级预算内专项投入500万元,区级配套80万元。  从9月初工程启动开始,按照省发改委关于规范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总额占比不低于专项资金投入15%的要求,该区发改局、万胜镇通过建立专班机构,编制可行性实施方案,切实做好指导监管。同时,村“两委”以村民自治方式成立项目理事会,采取群众自愿、以工代赈方式,结合项目工程建设设立公益性岗位,注重从当地脱贫户、困难户、低收入户、易地搬迁户中确定以工代赈人员,经过上岗培训,参加建设施工。  “以往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都是受益户没有报酬地投工投劳。而今年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像我这样的受益户,每天能挣180元的工钱。”正在施工现场搬运水泥的3组脱贫户杨贞友感慨,“以工代赈的政策利好,为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不言而喻。”  “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全村每天有70多名村民战斗在施工一线,成为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主体,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进度。”刘利梅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共加宽改造产业道4公里,路面从3米加宽到4.5米,改建产业道5.8公里,均达到2.5米宽,所有路面均实现硬化全覆盖。产业带新建成蓄水池3座,蓄水量可达到300立方米,改造浆砌山坪塘1口,蓄水量可达到5万方,可缓解1000余亩果树灌溉的用水难。  “整个以工代赈项目工程,预计将在11月初完工。”万胜镇分管负责人表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艾光村产业发展将迈出新的一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10月20日,记者从第十三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健康食品·世界共享”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泡博会将于11月1日至5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举行。  此次泡博会旨在以鲜明“专业化、市场化”标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国家级专业会展品牌,引领全球泡菜产业发展方向。展馆设有泡菜主题馆、国际食品馆、国内食品馆、装备制造馆、特色产品馆五个专业展馆以及美食展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预计将有200家国际国内参展商参展。  本届泡博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采购、媒体开放、大众参与”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大会除开幕式外,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泡菜学术交流会、专业采购商开放日活动、RCEP与成渝经济圈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  据介绍,近年来,四川一手抓鲜菜保供,一手抓加工延链,大力发展以四川泡菜为重点的蔬菜加工业,四川泡菜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的烫金名片,在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仅2020年,四川泡菜产量已达460万吨、产值达3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4.7%,泡菜产量占据全国70%的份额,四川已成为中国泡菜产业第一大省。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2
(蹇玮杰 殷勇 记者 李田)成都向南,沿着天府大道开车不到半小时进入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境内,大道两旁高楼叠起。很少人知道隐藏在这高楼背后的二峨山山坳里还有一片金灿灿的柑橘林。10月19日,位于视高街道百花社区的春满园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园中,只见山坡上一排排整齐的柑橘树一眼望不到头,金灿灿的晚熟柑橘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挂满着枝头,果香扑鼻、沁人心脾。三五名村民穿梭于柑橘林间采摘新鲜柑橘爱媛,装车发往外地,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果子着色好,你们看这树上的多红。”果园负责人罗亮走进果树林中,展示着丰收的果实。罗亮介绍,整个果园共有800亩果树,其中爱媛占了五成,青见占了三成,还有两成在进行改种新品种。今年,果园建成已经是第七个年头,迎来丰产期的果园亩产近8000斤,预计产量能达到90多万斤,按照目前走大车每斤三元,预计产值近200多万元,正值上市期的爱媛果园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收购商。为了保障果子品质,果园严格按照科学种植技术外,还使用了物理防控技术。在现场记者看到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张黄色纸,罗亮还介绍到,别看它小,它的用处大着呢,能引诱不少害虫,使用物理防控技术虽然比传统农药杀虫成本要高些,但种出的果实更环保、更能卖出好价钱。他说,“虽然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成本增加了,但生态得到了平衡,很值得。”在这个基地里,每天至少有10多名村民务工,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按时上下班,非常方便。高泽军便是其一,“家门口打工,离家近待遇也不低,很安逸!”他介绍说家中的土地已经流转,一亩每年有600斤大米,在果园中务工不仅包中午伙食,而且一天就有200多元的收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果园中挑着刚采摘下的果子往装车分拣处走,他说这就是他目前工作的一部分,现在干起来得心应手,非常喜欢。相比于以前在外务工好多了,现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照顾家里两不误。据了解,近年来,视高街道百花社区充分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由党组织牵头引领,开展土地协调、柑橘栽植、技术服务等工作,不断强化柑橘基地管护、提升,以“大户带动散户”形式发展订单农业,高效采用产业人才“联帮带”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产业发展。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尹显贵表示,将进一步抓好发展柑橘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紧邻成都南边的位置优势,积极融合发展农文旅产业,使一三产业高效融合,形成“采优质柑橘、游天然氧吧、吃农家风味、住特色民宿”的旅游业态,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加快乡村经济发展。(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21
(郑佳洁)近年来,丹棱县全面实施“交通强县”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以人为本,深入推进路产融合、路旅融合等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带火乡村旅游,打通乡村发展命脉,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助推乡村更振兴。10月18日一大早,天空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4组村民王太洪接到商贩张凯电话称,当天要到王太洪家购买山羊到丹棱城区餐厅销售。半小时后,天刚亮,张凯便驾着车来到王太洪家,购买了4只山羊载回丹棱城区,来回不到2小时,“相比以前至少节约4小时车程,现在一条大道就可通到山上,省时省力又省心,十分方便。”丹棱产业致富路当天,在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9组,果农李松正和家人一道,在果园给晚熟柑橘进行“穿衣”套袋,忙碌不已。李松家的果园位于该县丹橙现代农业园区内。该园区以晚熟柑橘种植及配套的加工业、销售业、乡村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仁美镇、杨场镇等地的桔橙产业发展。而在李松家果园旁的这条于去年9月完工通车的平坦宽阔的大道,则是园区加速发展的“助燃器”,给园区发展注入新活力。此条大道是2019年该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投资1000余万元,在既有红石村村道的基础上加宽改建而成。如今已成为沿线果农们的“产业大道”。“以前道路窄,大货车开不进果园,桔橙要肩挑背扛走1里路才能到主干道上,卖果很费劲。”李松说,现在大货车直接开到果园外,装好箱就走,十分便捷。近两年来,到村上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丹棱漂亮的农村公路让张凯和李松家受益的是该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据丹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是丹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而交通则是打通乡村振兴“大动脉”的基础,在推进乡村发展的进程中,丹棱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筑起生态廊道、扮靓乡村“颜值”,让农村公路转换出“生态效益”;坚持做足融合发展文章,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交通廊道,让农村公路衍生出“经济效益”;坚持提升农村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拓展服务功能,让农村公路创造出“幸福效益”。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截至目前,丹棱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为55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为463.5公里。该县境内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水泥路且公路等级均为四级及以上,县城到乡镇、村道路通达率100%,通畅率100%。李松家果园附近的产业大道,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沿着一条条连接丹棱境内十里八乡的农村产业大道,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脉搏越发清晰。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着丹棱乡村发展的动脉,激活着这方发展的热土。同时,随着农村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也为450平方公里的大雅大地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让16.3万大雅儿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美丽的奔康大道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下一步,丹棱县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农村公路网建设,重点抓好“管理、养护、运营”三篇文章,做实交通建设“后半篇”文章,”让“四好农村路”成为丹棱百姓家门口的生态路、致富路、希望路,助推丹棱乡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图文信息来源丹棱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温选鹏文/图“通过这种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以后的电商运营也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10月14日,正值“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眉山市彭山区以“培育电商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彭山区第六届青年创客训练营,在该区创业孵化园开营。培训现场  本届青创训练营围绕直播电商开展专业培训。据介绍,训练期间将组织学员赴成都相关直播基地参观学习,借鉴吸收先进经验做法,同时邀请专业直播从业者、专家老师实地授课分享、指导,提高农村创新创业者运用网络直播等新兴商业模式的能力,赋能乡村振兴。  据悉,彭山区已经连续举办青年创客训练营6期,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人才300余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郭侨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文/图  “我现在养了12000对种鸽,每月出栏乳鸽20000只,平均能卖9元一只。”日前,在仁寿县彰加镇楼影社区3组王智园的养鸽基地内,他算了一笔收入账,对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多年来,王智园扎根家乡,潜心创业,从“门外汉”变成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王智园正在给鸽子喂食。  彰加镇是仁寿养殖乳鸽最早的乡镇,通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存栏种鸽超25万对,年出栏商品乳鸽一千万只左右,养殖户达103户。喂养乳鸽成为彰加镇最大的支柱产业。  2009年,当时年仅22岁的王智园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开始养鸽子。“那时候抱着一腔热情,总以为什么事情都很简单。”王智园说,刚开始时,自己只养了2000对种鸽,结果在搬进新场地时,陆陆续续死了1200对左右。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王智园到处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养殖户,最终发现是因为新修的场地湿度太大,让鸽子们集体“感冒”了。  吃一堑,长一智。在养殖鸽子的道路上,王智园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观察鸽子长势,他开始吃住都在基地里,同时,详细记录鸽子的各种数据。空暇的时候,他就去请教专家或者自己上网学习。  年复一年,王智园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他的基地规模也从2000对种鸽,扩展到现在的12000对。同时,他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每年都将乳鸽销往全国各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很多乳鸽市场停止收鸽子,乳鸽价格大幅度下滑,很多养鸽户无法支撑。  见识到单打独斗的风险后,王智园牵头成立了仁寿县华仁鸽王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养鸽户提高乳鸽养殖品质,抱团发展,取消中间环节,规范养殖。  合作社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首先解决养鸽存在的环保问题。“我们对社员的养殖场逐户排查,要求养殖场必须进行规范的雨污分离,做到雨水不进入鸽场,鸽粪每天收集运走。”王智园说,同时,引进先进发酵技术,将鸽粪变成高质量有机肥,再分发给社员,用于农作物生产,最大化利用鸽粪。  为了解决品质问题,王智园带头拓展高端消费市场。在全国引进优质品种,逐步淘汰低质品种,且坚决做到原料喂养,决不使用饲料和激素,真正做到绿色养殖。  不仅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王智园的基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楼影社区54岁的村民刘泽均和妻子都在王智园的基地里负责喂养鸽子,工资每个月加起来有1.4万元左右,和以前在沿海务工收入差不多,两人都感到非常满足。  “我们正在积极向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加强冻库及初加工设施建设,以便于彻底解决养鸽市场价格波动大的风险问题。”王智园充满信心地计划着下一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0
(记者 张艳玲)“这次培训给我们驻村帮扶干部提供了一次‘充电蓄能’的机会,培训时间虽短,收获的却是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和方向,增强了我们办实事、开新局的能力和底气。”近日,2021年四川省及眉山市相关部门选派驻村干部培训会在眉山市丹棱县举办,在课堂教学、实地调研后,眉山市交通运输局驻村干部邱星面对乡村工作,信心满满。  近年,四川省眉山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累累硕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面对将脱贫攻坚积累的强大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巨大动能的新形势,眉山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桔橙喜获丰收  衔得准  2015年,洪雅县东岳镇桥口村贫困户郑超一家达标脱贫。2019年,因郑超不幸身患重病,治疗费用高,返贫风险陡然增大,帮扶干部冯秋文及村“两委”决定继续深化帮扶。冯秋文经常来到他家,了解郑超病情,帮助其妻子争取公益性岗位。  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如何接得上?眉山市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对接中央、省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出台情况,构建了《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以及各部门行业政策的“1+N”政策体系。同时,对全市2597户共6299人开展动态监测防止返贫,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为了确保衔得准,今年8月,眉山市进行了大梳理——将已经达标退出的316个省定、市定贫困村进行再分类,确定了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48个;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184个。  以此为基础,眉山市对此前建立的部门帮村结对关系进行调整优化,坚持定点输送,每个单位选派一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队队员参照第一书记管理,全脱产驻村工作。市、区(县)319个机关单位结对帮扶232个村,选派了694名机关干部驻村工作。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竹里巷子  扎得牢  初秋时节,走进仁寿县虞丞乡同意村,郁郁葱葱的果树下,一条整洁的乡村栈道蜿蜒曲折向前延伸,劳作之余,村民们在新建的广场上愉悦地歌唱、舞蹈、散步。谁也无法想象,这里曾经全是泥巴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村子,竟会变成这般模样。  放眼眉山全市,在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和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推动下,眉山全市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79%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  硬件设施齐全了,乡村产业的根也扎得更牢了、更深了。这两天,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平山村的村民正忙着栽种榨菜,他们要在10月底前完成2000亩的种植任务。平山村原本是个贫困村,依托榨菜种植产业,在2016年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在眉山,一碟小泡菜,早已做成了年产值近200亿元的大产业,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作出了不小的贡献。2020年,眉山市泡菜产业直接带动相关就业人员人均增收1500元。  泡菜只是眉山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眉山市紧盯成渝双城经济圈市场需求,打出了一套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合拳:建设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美丽竹林风景线,一批高水平农业园区、一批高质量农业项目、一批国省一流农业产业逐渐成形成势。  据统计,眉山全市耕地亩均农业综合产值由2000年的2156元,提升到2020年的1051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有效带动了乡村发展。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同意村的柑橘产业园内,该村新上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尹正在和果农一起进行柑橘秋季管理  留得住  走在丹棱县幸福古村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望着夕阳映照下别有一番韵味的小村庄,“小桥、流水、人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别具画面感的诗句便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中,淡淡的乡愁油然而生。凭借“乡愁”这张文化振兴牌,幸福古村“火”了。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眉山市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依托当地丰富的乡村风情、民俗文化、生态康养资源,眉山推出的“东坡文化·味在眉山”“森林度假·生态康养”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迅速蹿红;稻香湾等40余个乡村景点成网红打卡地。  乡村美了,城里人忙碌之余想要回到乡村,为心灵寻一方净土;乡村旺了,外出打拼的乡村年轻人动了归巢的念头,想要在家乡的发展中谋一份前程。恰逢村(社区)“两委”换届,眉山市对全市847个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了优化强化,确保“头雁”选强、队伍配优。  换届后,全市村(社区)“两委”成员呈现出学历提升、年龄下降的变化趋势,干部队伍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与此同时,机关部门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干部也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理念。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10-15
“我投保面积142.8亩,保费2194元,保险金额62689元,保险期1年。我本来应该交六万多保证金,现在只需要购买两千多的保险,不仅少交钱,还可以将多余的钱用于投资建设,这个保险太适合我们农业人了!”洪雅县中保镇金灿灿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建华激动地说道。锦泰保险公司与业主签订土地经营权履约保证保险投保单2021年10月12日,眉山市首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在洪雅县成功落地并在洪雅县中山镇人民政府举行现场签约仪式及交易鉴证。眉山市农业农村局、金融工作局、洪雅县农业农村局、洪雅县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领导及相关业务人员共计33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会上,洪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洪表示:洪雅县作为全市履约保险试点县,将通过实施业主购买履约保证保险替代缴纳土地保证金,完善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激活土地经营权。眉山农交所向业主发放交易鉴证书由眉山农交所联合锦泰保险公司推出的以农交所“交易鉴证书”为媒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保费收取是按照保险金额的3.5%收取,业主自愿购买为原则。如果土地承租方承保期间违约,土地经营权流出方权益受到损失,都将由锦泰保险公司优先对农户进行理赔,再由锦泰保险公司向承租方进行追偿。该保险产品的引入,为眉山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注入了更多的金融属性,使其真正成为惠民、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乡村振兴平台。下一步,眉山农交所还将联合更多的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联合打造“平台+银行+保险”的农产权交易新模式,为眉山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眉山发展集团、眉山农交所供稿/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0-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敬宗 文/图  稻田里鱼儿游动,时不时地搅起一团浑水;为了追逐害虫而跳起的青蛙,一不小心就跌落在田坎上,溅得游客一鞋泥……稻草做成的粮仓。  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今年打造了一处别具特色的生态稻田景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该地“打卡”。这是一个以丹棱县兴农家庭农场为核心,以丹棱县科学粮油专业合作社稻田为主,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设计、专门打造的“桔香稻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集中成片的稻田景观成为丹棱市民“新宠”。游客“打卡”留影。  进入9月下旬之后,其它地方的水稻早已收割晒干入仓,而这里的水稻才刚刚进入灌浆结实转色期,稻田五彩缤纷,叶片有绿色、黄色、紫色、黑色、白色……谷粒正由绿慢慢变黄,谷穗渐渐弯下腰低下头来。游客体验割稻打谷。  用稻草做成的粮仓、风桶、耕牛、稻草人等,特别吸引路人的眼球,稻田捉鱼、割稻打谷、田野运粮等趣味农事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国庆长假期间,这里游客爆棚,成为丹棱市民近郊游最新“打卡地”。游客体验稻田抓鱼。锣鼓队助威。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葛霞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秋阳高照,笔者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望苏村看到,沟渠淤泥被“请”上岸,花丛杂草大多被清除,路旁绿化带修剪整容正在进行……这是该村深化环境治理、扮靓乡村底色的生动场景。  作为东坡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望苏村,近年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先后荣获“全国宜居村庄”、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美村”、全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奖励。面对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绩,望苏村抓住近期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眉督察时机,进一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查漏补缺。针对部分沟渠前期掏淤整治遗留的“死角”,尤其是经过夏秋季洪水冲刷,沟内淤泥杂物有所增多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动员积极性高的群众无偿投工投劳,掀起秋季沟渠清淤整治热潮。  6组所辖的351国道边坡下沟渠较深,斜坡度较长,挖掘机臂伸不到沟底,无法用机械作业清理。党员组长胡登国身先士卒,带领村民脚穿筒靴下到沟底,锄挖锹铲,把沿沟两旁没法堆放的污泥分别装进200多个编织袋里,再用人工一袋袋拖上岸转运处理,到目前仅用10多天时间,就让辖区1000余米的沟渠彻底“变脸”。  望苏村党委书记邓柯介绍,全村近年栽植各类花卉苗木3.5万余株,实现村道和部分组道美化全覆盖,由此成为美丽乡村一道风景线。但由于以往管护工作做得不够,导致道路两旁花卉苗木一度“疯长”,不少地方间隙还长出杂草,既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又使美观度打了折扣。对此,该村通过建立花卉苗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党群活动日等时机,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义务劳动,集中对路旁花卉苗木进行修剪整容,并且及时清除了美化带的各类杂草,让整容后的道路两旁更显美观。“我们这段2400米长的硬化组道,两旁的花卉苗木长时间没有修整,现在经过整形,美观多了。”在望苏村第4村民小组,村民熊仕桂边修剪边感慨,“组上下决心管护这些花卉苗木,我就要把这个修剪美容师当好。”  截至目前,全村已掏淤整治沟渠3.8公里,所有绿化美化带杂草已都基本清除,并对3条6.6公里的主村道绿植和花卉普遍进行了修枝整形,以组为单位的组道花木修剪整形工作正在进行。“如今的望苏村颜值更高了。”村民们赞赏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摄10月13日,工人们正在仁寿县富加镇中小企业孵化园内的一家包装生产企业车间作业。近年来,仁寿县积极拓宽农村群众就业渠道,鼓励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通过设立“微车间”“钟点工”岗位等多种方式,将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助力村民就业增收,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按量装袋、灌水充氧、泡膜模具包装,发往全国各地……10月4日,走进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石沱村观赏鱼养殖场,场主王建伟正与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今天网上下的700多份订单,我们都要逐单备货发送。”  王建伟作为当地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拥有40余亩的水产养殖面积。近年,王建伟认定养殖观赏鱼大有“钱景”,凭着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市场人脉,批量引进普通锦鲤、黄金锦鲤、中华胭脂、红色锦鲫以及花骨等多个观赏鱼品种,经过不断繁育,形成规模养殖。  2018年开始,王建伟顺应网络市场发展趋势,转换观赏鱼销售思路,摸索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平台,全国各地网购订单像雪片般飞来。“经过打包输入氧气包装处理的观赏鱼苗,主要发往湖北、湖南、云南、贵州以及江浙一带,今年以来,每天接收的购货单都在几百单甚至上千单,这样不用出家门和过度劳顿,就能让观赏鱼儿‘游’到多个省份市场,年实现销售额500余万元,比原来养殖常规优质鱼类的效益更高。”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观赏鱼产业,目前我正在筹划打包场和养殖场建设,准备将观赏鱼养殖面积从40余亩扩大到100亩,打造成东坡区规模最大的观赏鱼苗产业园,带动周边更多养鱼户一起增收致富。”王建伟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童国军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日前,笔者走进仁寿县钟祥镇青石社区,成片柑橘园整齐划一,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一片生机盎然,纵横交错的产业便道环绕着柑橘园,10多位村民正在柑橘园里忙着除草、修枝……  “短短几年时间,我们这里从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64岁的村民刘绍民说,他在柑橘园里务工,每月固定工资收入2000元。去年,算上务工、入股分红、流转土地等收入,他挣了近3万元。  2018年,青石社区在县工商联牵线下,引进四川橘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规模发展柑橘1200亩,村民们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实现持续增收。  青石社区的嬗变是仁寿县工商联实施“百企联百村”行动,引入工商资本“活水”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该县把产业联建作为“百企联百村”行动的重中之重,指导村企结合各自优势资源,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共同谋划项目、培育产业,让各种生产要素顺势流动。村级收获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等发展资源,企业获得土地、劳务、市场和物资等供应保障,村里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输送劳动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接下来,县工商联还将积极引导所属商(协)会和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势头、再接再厉,帮助结对村发展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仁寿县工商联负责人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12
(吴敏 邹钰)“老乡,你们把稻草铺在田里干什么呢?”“老板说,这样既保水,又防晒,有利于川芎生根发芽哩!”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程家嘴村一片刚收完水稻的田野里,村民们又忙着栽种川芎。  程家嘴村地处以平坝为主的产粮区,过去沿袭的“油菜+水稻”种植模式,两季一起的收益不算很好,尤其是大面积的油菜作物种植,让村民们都为秸秆处理问题伤透脑筋。而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举,缘于该村“川芎+水稻”种植模式的到来。  在该模式下,种完水稻后立马种川芎,便省去了秸秆处理的麻烦,而且川芎附属物就地还田,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效,有利于下一季水稻的种植,提高水稻产量。  “早些年的时候大家焚烧秸秆,一到秋收时节,烟灰满天飞,严重的时候百米之内都看不清物体。现在,完全不愁怎么处理秸秆,可以就地还田。”村民徐术安对这种模式赞不绝口。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10-08
(焦国辉 邱文清 记者 李丽颖)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整体功能,促进村“两委”班子协调运转。同时也存在“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权力变大、监督乏力、风险增多等问题。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巡察办、区民政局和区农业农村局结合村级建制联合出台《彭山区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区直主管部门联动监督、镇街涉农项目资金联审监督、村级纪检监察组织同级监督3张监督网,加强全区51个“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方位、全覆盖监督管理。彭山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全部实现“一肩挑”。2021年8月,彭山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区级巡察到村机制。由区委巡察办牵头,对村党组织书记分批次开展区级巡察监督,在一个任期内要实现51个村(社区)巡察全覆盖。自去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彭山区先后印发了村(社区)小微权力“三张清单”,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了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区委组织部出台了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等系列制度,划定了村(社区)干部权力边线、纪律红线、行为底线。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天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盛荣前说:“工作该干什么,具体流程怎么干,哪些东西不能干,都有了明确详细的规定。相当于戴上了‘紧箍咒’又戴上了‘安全帽’,督促我们村(社区)书记必须履职尽责到位,但又不越位。”据了解,彭山区纪委监委已在部分农村集体资金规模大、人口数量多、信访举报数量多的重点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试点,由区纪委监委提级直接监督。彭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川认为,彭山区针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村(社区)面积扩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更重、到村的项目资金更多的复杂情况,打出了优化组织设置、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监督的“组合拳”,对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任务在基层落地落实,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6月,公义镇原新开村与欣荣村合并组建的欣荣村因乡村振兴工作成绩突出获评眉山市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并得到市、区30万元乡村振兴现金奖补。村党委、村民委员会、村纪委(村务监督委员)经过讨论,拟用该奖补资金购买一台5万元左右电动巡逻车,10万元左右用于绿化养老服务中心广场。综合治理有需要,老年群众有呼声,项目资金有保障,都是涉及多数群众民生的好事、实事,欣荣村党委是不是定了就可直接开干?“不行!”驻村干部、公义镇人大专职副主席江雅婷解释,欣荣村的想法先后经过公义镇驻村工作组、镇三资办、镇分管领导联批,因资金量大、超过3万元,还需提请镇党委会集体审议通过,并报区乡村振兴局同意后才能实施。8月5日,经镇党委、区乡村振兴局同意的综合治理巡逻车项目在镇纪委、财政所、三资办共同监督下,通过公开招标完成采购并公示。“实施流程虽复杂,但更能保证公平公正。”公义镇纪委书记董和麟介绍。作为“一肩挑”监督管理试点镇,公义镇在以往“村财镇管”基础上,出台了村级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由驻村工作组、三资办、镇街党委联批新流程,镇党委、镇纪委、驻村工作者组以及镇财政所、三资办全程参与监管决策、招标、公示、采购、验收、付款等各环节,可以预防村上出现项目实施随意、资金使用浪费等问题,把对“一肩挑”项目资金实施使用的监督管理融入日常、严在经常。每月初,由公义镇欣荣村驻村工作组、村党委、村民委员会、村纪委全体成员参加的“三委会审”工作会都会如期召开,会议主要审议上个月村级集体资金开支情况,讨论下一月度重大项目实施及主要工作开展。“重大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必须经过村‘三委会审’一致同意才能干,开支才能报销。”欣荣村党委书记刘兴建表示,“作为村党委书记其实连500元的困难村民救济慰问都不能个人直接表态,都要‘三委会审’同意才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彭山区村级党组织中均设立专职村纪委书记(纪检委员),村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同时兼任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但新上任的专职纪委书记如何实现同级监督“专责”?针对这一问题,彭山区纪委监委迅速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出台了《眉山市彭山区村级纪检监察组织运行规则(试行)》,明确了村级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对象、工作职责、管理机制、纪律要求、工作保障、考核管理等,其中,明确村(社区)纪委委员按照每月1000元发放误工补助,经费由区财政保障;明确村级纪检监察组织办公用房、工作经费、公章等“五有”保障措施。为保证村级纪检监察干部“专职化”,彭山区还推行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应专职化设岗定责等办法,解决了村纪检监察组织职责不明晰、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村级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对‘一肩挑’同级监督的有力有效执行。”彭山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任柱表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9-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洪雅县中山镇谢岩村业主沈卫超也迎来了他期待的“丰收”:近两年来,他倾注心血精心打造的3600亩茶山,已基本完成茶苗栽植。  在这“丰收”的背后,却是当地政府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引进大业主,使一个濒临荒废、群众矛盾重重的村组集体林场起死回生的故事。它解决了当地的“老大难”问题,让问题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茶山一角。利益纠纷不断 集体林场近荒废  沿着茶山新建的步行道拾级而上,登临最高处,放眼四望,一座座馒头山满眼苍翠,随风送来茶丛深处打工农户的说笑声……  “沈老板不仅给我们组集体结清了以前老板拖欠的分红款,还一次性支付了后20年的土地流转费。”9月23日,谢岩村二组组长谢贵祥感叹地说,“从2019年底以来,组上还有几十个农户长期在沈老板的园子栽茶、除草、掏茶,干一天能挣几十百把元!”  可是,茶山的过去却令谢贵祥不堪回首。据谢贵祥介绍,过去,谢岩村隶属汉王乡。当时,谢岩村1、2、3、4、5、8组与同属汉王乡的国富村5、7组(后来,国富村并到了谢岩村,这8个组也并为5个组)共 326 户 860 人的3600亩林地,曾是汉王乡林场,2006年以后,汉王乡政府将这个林场的经营权拍卖给了3个老板。老板们开始植树造林,并承诺给涉及的每个组集体分红。直至2019年的十余年间,由于每个组的林地多年来四至边界不清、老板经营不善、村民擅自到老板的“地盘”砍树等原因,各组集体仅分过一次红。  中山镇综治办主任宋仕明说:“村民与老板就此引发了长期的矛盾纠纷,出现拦路、打架、上访等情况,政府组织多次调解无果,这令当时的汉王乡政府很头痛。”  这个集体的林场一度濒临荒废。政府业主携手 着力解决“老大难”  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2019年12月,汉王乡与中山乡合并成立了中山镇。如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中山镇将解决林场的“老大难”问题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群众中有一种呼声:干脆把3600亩林地重新分组到户。然而,镇政府却不这么想。一是3个老板的经营期还没有满;二是林地分下去后,土地变得零星散乱,难以盘活集体资产、难以规模发展产业、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这时,我们恰好遇到一个机会,原汉王乡政府在2017年就已经引回了谢岩村本村业主沈卫超。他在外面做大工程,资金雄厚,他牵头成立了洪雅县盛邦种养专业合作社,正四处找地发展产业。”中山镇党委副书记王鹏飞说,“我们就考虑与他的合作社合作,通过我们的监管与指导,让合作社把林场盘下来,大力发展我们的主导产业茶叶,并套种黄柏、重楼等中药材。这样有几大好处:种茶需要长期有人管理、采茶,可大量吸纳周边农户务工;村组集体还可分红增加收益;业主规模种茶,有技术团队支撑,相应能提升茶叶的品质,这就能吸引客商前来收茶,进而带动周边茶农销售;而且,周围农户还可依托合作社出售鸡蛋、土鸡、生猪等农副产品。”  于是,中山镇政府与沈卫超开展了合作。林场华丽转身 村民集体奔“钱程”  沈卫超回忆道,2019年底的一天,县林业局派人来到林场,重新绘制了经纬度,在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代表见证之下,明确了每个涉及组林地的四至边界,弄清了权属,村民一一按了手印。  于是,沈卫超没有了顾虑,大胆接盘、放手一搏。他先拿出 200 万元结清了之前老板拖欠的 5 个组集体的分红款,随后又拿出360万元向组集体一次性支付了他接盘后20年的土地流转费。  “ 我接盘的时候 ,这3600亩的林场几乎一片荒废。”沈卫超说,“但是,我从2020年初以来已基本把它们都改造成了茶园,种植了蒙山9号、老川茶、奶白茶等抗病力强、采摘周期长的茶树品种。同时,为了增加效益,我们还采用套种、净种等模式种植了黄柏、重楼等中药材。光是黄柏苗就栽了15万株,预计10年后,1株黄柏都可卖到400元!”  经沈卫超团队的妙手打造,一度濒临荒废的集体林场日渐成为金山银山。去年,就有春茶零星采摘;合作社还发出了240万余元务工费。待产生收益之后,合社作还将拿出盈余的10%支持村组集体经济发展。  随着集体林场的华丽转身,沈卫超表示还将继续流转荒山荒坡,到2025年使旗下茶山面积达到5000亩!  专家点评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首席专家郭晓鸣:  在当前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背景下,涉及的历史遗留矛盾必须及时化解,否则就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谢岩村的“案例”是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再流转。中山镇政府通过引进业主,及时地化解了历史矛盾,为各地提供了借鉴。  同时,林地的经营需要较长时间,不能简单地分户,分户经营造成地块小,不利于产生规模效益。中山镇政府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并未将集体林地简单地分户下去,而是在坚持有效益的规模经营基础上保障农民利益,这种做法也是值得点赞的。(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29
(曾红 冯曦 记者 樊邦平 整理)川人爱吃泡菜,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做泡菜,但放眼四川,当下能把泡菜这一碟下饭小菜做成富民强区产业大菜的地区,或许只有眉山市东坡区。  截至目前,东坡区的泡菜企业达到了60家,泡菜产品跨出了国门,远销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收入超2亿元。  东坡区有着1500多年制作泡菜的历史和传统,为了纪念苏东坡,眉山人把腌制的泡菜统称为“东坡泡菜”。  原眉山国营农场场长的陈德华是东坡区泡菜行业最早“吃螃蟹者”之一。1986年7月,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陈德华决定办一个泡菜加工厂,他远赴重庆,邀请到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兴恕来指导,将眉山苏轼饮料罐头食品厂改名“苏轼泡菜厂”,原料基地选在三苏乡,由此东坡区诞生了眉山首个商品性泡菜厂。  由于选料讲究、菌落优秀、加工精细、口感上乘、风味独特,“苏轼牌”泡菜很快便走俏北京及部分省会城市。  东坡泡菜的星星之火也由此被点燃,一批有识之士向泡菜产业聚拢。  1991年,眉山人李国斌在原眉山县松江镇扩大组建了“四川李记酱菜调味品有限公司”,他创新性地将酸菜鱼调料与淡水鱼烹调技术结合,研制出独具特色的东坡泡菜“酸菜鱼佐料”系列产品,销量迅速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60%。  到2005年,东坡区泡菜企业便迅速发展到40余家,年加工鲜菜增加到20余万吨,销售收入近7亿元,解决了5000余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农民种植蔬菜10万亩。  2005年,眉山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东坡区确立为“以泡菜加工为特色的蔬菜产业化发展重点区县”,建园区,制标准,引人才,强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东坡泡菜实现了从下饭小菜到产业大菜的升级。2019年,东坡泡菜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8
(记者 樊邦平 王青山)自去年以来,家住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龙马镇万古村的吴绍如的心情经历了不小的起起伏伏,感觉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  作为万古村的普通农户,吴绍如一家种植了7亩地,为了改善生活,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有朝一日,能在家门口工厂实现就业”成为这个普通农家的愿望。  2020年,眉山做出了建设眉东新城的决定,吴绍如一家所在的龙马镇被纳入了新城范畴,“乡村变新城,农民变市民”,这一变化让吴绍如几宿难眠。  去年下半年,龙马镇全新的规划定位出炉:全镇将严守耕地红线,吃农业饭,走农业路。  交通便捷,且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不到半小时车程的龙马镇是临空产业的辐射区域,也是工业企业投资的理想之地,但在机遇来临之际,这里为何要坚持走农业为本的发展道路?图为龙马镇农民种植的浮板水稻共识土地是最大的财富  “肖书记,如果村上有人不支持粮食园区项目建设,请告诉我,我来做工作。”9月16日一大早,万古村党支部书记肖兴元便收到了一个暖心电话,在该村8组颇有威望的村民王杰开门见山地表态,全力支持在该村实施的重大农业项目。  地处眉山市东北角的万古村有3366人,耕地面积3300余亩,但土地的流转率仅有1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万元,该村90%的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能在家乡就近务工”也因此成为村民们的一个梦想。  2020年,村上迎来了发展机遇,当年眉山做出了建设眉东新城的决定,将包括龙马镇在内的四个镇纳入了新城的范畴。  “我们这里要成为新城”,许多村民都期盼,当地能够大兴工业。但去年下半年,龙马镇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全镇明确,重点发展粮食和蔬菜产业。  万古村村委会主任朱泽高向记者坦诚,起初的一段时间,村上的压力也非常大。  为了做通村民工作,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村干部走村入户,为村民讲解守住土地,发展农业的好处。  渐渐地,村民对农业项目的态度开始从反对转变为支持。  肖兴元说,群众思路的转变为全镇的重点农业项目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1月份,镇上全新打造的万亩现代粮食产业园项目将全面动工,项目的起步区涉及万古村500余亩地,目前,这片土地上的村民都已经明确表达了支持意见。选择发展现代农业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在眉山的东北角,不只是万古村,整个龙马镇,都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  龙马镇辖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发展滞后。在2020年,全镇GDP仅有8.26亿元,镇上只有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镇的城乡低保人口达到了1344人,特困人口达到了517人,比例远远高于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其他乡镇。  “在很多地方,要做大乡镇的经济总量,发展工业是捷径,但这条路或许并不是龙马镇的最优选项。”龙马镇党委书记吴定胜介绍,该镇耕地资源较好,同时,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在成都周边,以工业或服务业著称的特色小镇数不胜数,但在成都以南,却鲜有一个主打农业的乡镇,这是一个机遇。  龙马镇镇长王林说,镇上组织大家到四川有名的蔬菜生产流通基地彭州市濛阳街道考察,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事实上,龙马镇这一理念也跟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的规划定位不谋而合,新区管委会在编制眉东新城发展规划时,便把龙马镇定位为眉山开放合作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目标锁定,高效的行动旋即展开。今年以来,为了固牢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不动摇,龙马镇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耕地保护行动,婉拒了数十个工业投资项目,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达到了30亿元。与此同时,该镇还实行了严格用地审批手续,建立了耕地监督制度和耕地执法人员巡查督查制度,今年以来已处理了4起发现的问题。龙马镇纪委还紧盯耕地保护情况和乡村振兴领域资金使用情况,加强了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王林介绍,目前,该镇正聚力推动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园项目和数千亩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工作,待到项目全面建成,这里将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两大项目将帮助所在地的农户每年至少增加收入3000元。几年后,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龙马镇将成为成都和眉山的后花园,村民同样可以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田园乡村生活。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8
问粮价今秋谷价肯定比往年高,但去年的价格“可遇不可求”问选择对小农户来说,按当前粮价销售的利润空间已算可观,而且不用承担储存费用  对种粮大户来说,选择“等等看”的前提是确保烘干、储存设施跟得上  (记者 王成栋)“价格还会涨。”9月25日,瞅着稻谷收购价涨到2.88元/公斤,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种粮大户李相德做了一个决定:再租两个粮仓存放稻谷。  无独有偶,邛崃市固驿街道花园村种粮大户周家林也决定“再等等”。他说,眼下还不是价格最高的时候,新收的谷子至少还要存放两三个月。  9月底,四川秋粮收获渐入尾声。但放眼全省,出于对粮价走势的看好,种粮大户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惜售”。但粮价真的会继续走高吗?“惜售”会是个好选择吗?9月26日,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作出初步研判。9月24日,在仁寿县彰加镇礼周村,村干部正在帮助村民晾晒稻谷。目前,仁寿县的52.7万亩水稻进入最佳收获期。潘建勇 摄(视觉四川)预判 粮价走势会重演吗粮价高于往年,但回到去年同期价位可能性不高  “还不是去年的价格好,把大家的期待值都整高了。”谈到“惜售”的原因,周家林说。  去年秋季开镰后,谷价是“前低后高”。广汉市种粮大户黄明水记得,去年国庆节前后,稻谷的收购价直冲3元/公斤大关,是近年来种粮农户难遇的好价钱。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去年初开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部分产粮国迭遭自然灾害等影响,国内粮价整体上扬。特别是去年秋收前后,受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急于补仓等影响,价格走高更为明显。  那么,去年的粮价走势会重演吗?对此,业内的看法是:今秋谷价肯定比往年高,但去年的价格“可遇不可求”。  比往年高的判断,来自于对一项政策的审视。年初,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明确,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2.56元/公斤。鉴于当前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9月26日,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初步研判:今年,四川可能连续第二年不启动中晚籼稻托市收购。  推测可能不如去年,主要依据是粮食丰产的势头。“因为今年是个丰收年。”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处长刘代银介绍,根据此前农业农村部会商,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分粮食主产区雨情汛情平稳,因灾损失低于往年。  刘代银透露,四川作为西部粮食主产省,洪涝灾害同样偏轻。来自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数据显示:四川主要产粮区沱江、安宁河、雅砻江、大渡河、涪江、岷江及沱江流域主汛期上游来水较去年至少偏少两成,整体洪涝灾害发生程度不高,全省粮食作物成灾面积和灾害损失远远低于多年平均值。应对 质优才能价高尽量先把菜挖到篮子里,如要“等等看”须做好初加工  农情调度显示:截至9月20日,全省已收获大春粮食6000万亩左右,占应收面积的八成左右。其中,四川绝大部分玉米已实现“颗粒归仓”,水稻预计在10月上旬全部收割完毕。  初步测产显示,全省大部分地区稻谷单产高于去年。“一亩至少620公斤,比去年高了几十公斤。”周家林说,根据已收获的地块来看,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在此背景下,销售时机和价格的选择,成为“丰产又丰收”的关键。那么,农户是否该“惜售”?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尽量先把菜挖到篮子里。”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看来,对于小农户来说,按当前粮价销售的利润空间已算可观,“而且不用承担储存费用”。  至于种粮规模较大、总产量较高的种粮大户,选择“等等看”的前提,是要确保烘干、储存设施能够跟得上。  “质优才能价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市场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初加工(烘干、除杂、储存)相对较好的稻谷,价格较普通稻谷普遍高出10%上下。因此,如果选择“等一等再卖”,各种粮大户应强化初加工。  据了解,除种粮大户自购自建烘干存储设备设施外,目前我省已要求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产后服务设施设备开足马力。此前,为应对收获期阴雨天气带来的粮食受潮霉变等问题,全川已布局建设产后服务项目353个,覆盖全省73个产粮大县。而这些产后服务项目,在秋粮收获季可提供烘干、储存、除杂等服务事项。  “农户可以选择托管、租用或者其他形式购买粮食的产后服务,防止粮食霉变和其他损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我省秋季多雨,农户若要储好粮食,务必要做好产新粮食的初加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