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崔丽)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十四五”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讨会暨建所三十周年学术活动在京召开。记者获悉,饲料研究所提出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用5-10年时间,按照“五纵六横”的总体布局,2-3个重点选题与优先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取得突破,3-4个团队进入世界领先梯队;到2035年,支撑5个产业领域中4-5个学科专业方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2050年,“五纵六横”的总体布局全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一流研究所。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饲料所优先领域与重点任务包括:  面向国家队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方面,针对饲料资源观测、收集、营养学评价及数据库建设,设置“饲料资源与动物营养大数据”重点任务。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针对生物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科学的发展,设置“动物肠道微生物及其调控”重点任务;针对合成生物学、智能和信息化进展,设置“合成生物学与新饲料/添加剂智造”和“精准营养与智能化饲养”重点任务。  面向国家战略方面,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核心是饲料粮安全,本质是蛋白质饲料粮供应安全的问题,设置“蛋白质饲料资源多元化利用”重点任务;针对抗生素减量替代国家战略,设置“畜禽用抗生素替代关键产品创制与产业化”重点任务。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针对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需要,设置“碳中和与绿色饲养”“动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重点任务。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逐年增加,作为人们动物性食品的“食品”,饲料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营养健康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饲料产业面临资源挑战、安全挑战和绿色发展挑战,充分发挥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致力解决饲料产业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抢占世界饲料科学竞争制高点、掌握我国饲料科技发展主动权、引领饲料业和养殖业现代化显得至关重要。  饲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介绍,饲料所构建了“五纵六横”的总体布局,即“生猪、家禽、水产动物、反刍动物、宠物”5个产业领域,“饲料资源与营养供给、动物营养需求、动物营养代谢、动物营养与健康、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精准营养与智能化饲养”6个学科重点与方向,基础研究、高科技前沿、核心关键技术、落地产业相结合,作为饲料所“十四五”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落地抓手。  戴小枫表示,动物性食品消费未来可以预计是刚性增长的,随之饲料用粮需求也将日益高企,要实现饲料用粮“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需要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实行饲料资源的多元化战略,就地取材,把我国丰富的资源利用好。现在形成的养殖模式高度依赖大豆和玉米,要把传统畜牧养殖业中吃干榨净所有可用饲料资源这一优点保留发扬。第二是通过创新来开发非常规饲料新资源,比如乙醇梭菌蛋白。第三是高效精准营养,减少养殖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  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成立。30年来,饲料所科研工作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抗菌肽、饲用乙醇梭菌蛋白、植酸酶、鱼类肠道菌群调控、反刍幼畜营养生理等研究处于国际领跑位置,新兽药创制、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鸡蛋蛋清与蛋壳品质、饲用中草药等研究也已跻身国际并跑状态,已成为该领域国家倚重的战略科技力量。同时,先后与200多个行业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为饲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00多项次,转化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成果50多项次,技术转让收入累计3亿元,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了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发展。  此次活动还举行了霍启光研究员铜像揭幕仪式,纪念和追思这位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奠基人和先行者。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1-10
(杨雪柔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四川省广汉市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接续转换的突破口和动力源,通过党建引领,从产业大户、优秀企业家、职业农民中选聘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并实行“基本工资+集体经济收益提成”的管理模式,为多途径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人才支撑。据悉,首批9名职业经理人已上岗。为激活人力资源,广汉着力打好“带动牌”,培育致富人才库,重点在返乡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大学生中优选人才。实施“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后备干部”的“三培三带”工程,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现已培育村书记后备人才61名、农村致富带头人671名。广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汉全市77个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了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同步实施村干部“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报酬制度,激发村干部内生动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1-10
(周光虎 记者 李全民)1月8日,记者从广元市政府获悉,广元市发布关于认定2021年广元市等级现代农(林)业园区的通报,全市认定14个现代农(林)园区,其中青川地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青川沙州油橄榄现代林业园区分别被认定为三等现代农业园区和二等现代林业园区。据了解,近年来青川县以产业富民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现代精品农(林)产业园区,全面提升县内农林产品质量。截止2022年1月,全县共发展茶叶产业近30万亩,油橄榄9.3万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黄晓庆 实习记者 刘婕)“中国桔橙之乡”丹棱县是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生产基地、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月6日,四川晚熟柑橘产业集群中省主流媒体采风团走进丹棱县,看这里如何布局,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橘为媒走好丹棱乡村振兴之路。丹棱县标准化种植基地大园区引领 众业主增收记者走进丹棱县丹橙现代农业园区,登高远望,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柑橘园,一条条柏油路通向园区深处。园区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标”,地面上印刻着清晰的时间轴,昭示着丹棱桔橙辉煌的发展足迹。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杰兴致勃勃地说:“2000年以后,我们大力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桔橙新品种;2012年正式提出‘不与两湖抢早、不与湖南争中,大力发展以不知火主的晚熟桔橙品种’的思路。”“2014年9月,我们四五个业主一起到这里来流转200多亩土地种柑橘。当时还是一片荒山,我们一边栽苗子,一边进行土壤改良,每年持续用沼液浇灌。”2021年丹棱县新科果王、业主赵泽如说,“到2019年,我的60亩柑橘开始投产,1亩收入近2万元!”业主张可文说:“现在,经常有专家来给我们讲解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教我们果园生草可以保湿、可以增加有机肥,还教我们如何进行新品种储备、如何推进绿色种植。”业主们的收获,得益于园区在标准化建园和科学化管理基础上,进行了道路、水肥一体、绿色防控设施、物联网设备的完善,并布局了生猪养殖场,实现柑橘生猪种养循环。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兴亮介绍,园区与1000多个业主构建了“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模式,统一采用中柑所、省农科院、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制订的技术标准,由施化肥为主改为施有机肥为主,采取健康栽培增加光照和抵抗力,减少果树得病几率,还通过机械化对土壤进行深层次改良示范,使得柑橘真正“根深叶茂”;统一由四川省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招引经销商到园区收购柑橘;统一栽种形成了爱媛、大雅、春见、不知火等4大品种;统一打造品牌,业主均在包装盒上使用“丹棱桔橙”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商标等“六统一”。去年,园区又建起了专家大院,会聚了一批省内外专家。赵泽如作为一名土专家加入其中。他说:“先是大专家把好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我们,我们这些土专家再当‘小蜜蜂’,将先进的经验传授给一个个果农,光我一年都要给果农培训四五十次。”目前,园区规模已由当初的6万亩扩大到10万亩。桔橙变果酒 延长产业链柑橘除了鲜果,还有哪些吃法?近年来,丹棱县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柑橘产业链,让村民分享到更多深加工带来的增值收益,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1月6日,在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敖翔表示,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形成1+N的合力,助力丹棱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做优做强。加工成为丹棱柑橘产业的一抹亮色。记者在丹橙现代果业参股的四川省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看到,各色果酒琳琅满目,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丹棱桔橙加工的。原来,返乡创业青年、公司负责人倪伟2020年打造了“果小酒”高端发酵果酒品牌,使丹棱成为国内最大的桔橙类发酵果酒生产基地。倪伟介绍,2020年5月公司投产,加工的“桔橙果小酒”定位于18岁至35岁以女性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销售,市场终端价为14.8-19.8元/瓶,大大延长了丹棱桔橙的销售链。据了解,丹棱县委县政府不断擦亮丹棱桔橙金字招牌,致力于培育柑橘全产业链,“桔橙果小酒”的投产和面市,标志着丹棱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毛春燕)近日,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梅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由2021年工作回顾和2022年工作安排建议两部分组成。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东兴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扣“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目标定位,围绕“两个加快”目标攻坚克难,全力建设“五区四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开启东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报告为东兴区2022年的重点工作定下了基调:立足“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定位,主动融入内江新区建设,坚定不移发展壮大“中国天冬之乡”品牌,加快推进“五区四地”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奋力推动东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其中,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方面,东兴区将强力推进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麻柳坝大桥建设,加快厦蓉高速、成渝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同时,集聚优势产业和先进生产要素,积极参与成渝产业分工,重点承接成渝地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深化融入双城。为优化产业提高经济质效,东兴区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聚力发展新型工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天冬产业。农业方面,持续开展撂荒地治理,全面完成1.9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粮、猪、药、渔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方面,围绕“4+4”新型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4+4”新型工业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0%;服务业方面,加快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引进头部企业2家、中型企业6家,新增席位5000个,加快打造成渝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天冬产业在2021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1年,东兴区大力实施中药材“七位一体”发展战略,成功创建“中国天冬之乡”,已完成天冬种植1万亩,研发天冬系列产品40余个,带动种植黄精、枳壳、铁皮石斛等10余种中药材近8.2万亩,实现总产值约3亿元,以郭北镇、石子镇片区,白合镇、杨家镇片区核心种植区域为“两核”,以沿大清流河、小青龙河沿线为“一带”的“两核一带”天冬种植格局正逐步形成。在为天冬产业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东兴区也为今年天冬产业发展定下了目标。报告指出,2022年,东兴区将加快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天冬种质资源基地,积极推进种苗繁育组培,新栽种天冬3万亩。同时,瞄准精深加工和高端制药,引进天冬产业链企业2户,启动院内制剂中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推进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展示展销中心主体工程建设。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陈泳 摄影 何齐铁 王戬)“好消息!我们的产品已经全部通过检验,商标也申请下来了,争取尽快上市!”窗外飘起了雪花,可位于都江堰市石羊镇竹瓦村的川芎产业园接待中心内气氛格外热烈。新年伊始,石羊镇政府、竹瓦社区、村里的集体经济企业、成都天泉源药业有限公司和村民代表们便坐在一起共商大计——由村集体经济引进公司合作自主开发的川芎洗护产品已研发成功,大家讨论着下一步面市及销售的各种细节。“除了川芎茶、川芎洗发水、护手霜,还可以开发保健品!”“再开发一批川芎菜,推广给各个农家乐!”……川芎产业园紧邻都江堰市的彭州敖平镇,农户们同样在兴高采烈地开会——GAP种植基地负责人柏晓林拿着一张地图,兴致勃勃地为大家传达最新的好消息。“我们被评为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精品示范项目,今年要跟什邡一起争创国家级园区,同时我从新绿色药业公司研发部得知,公司两个新药已通过国家审定,马上就要上市了,都要用到川芎,以后我们的产业就更有保障了!”火红的灯笼映衬着一张张笑脸,比爆竹声更响的是农户们的掌声。在我市龙门山脉彭州、都江堰等地区,小小的川芎也走上了“建圈强链”之路,让千家万户在新年的瑞雪中有了新的期待。建圈构建现代化川芎“产业生态圈”1月6日,小寒。驱车从彭州敖平镇沿小石河一路向前,路旁全是一望无际的川芎田。一块“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招牌下,田垄整齐,沟渠延伸。若不是带路的当地人提醒,记者完全不知道这里竟已经是什邡了。什邡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义正指挥着农户们,对照川芎GAP基地种植规程对田间的川芎苗进行冬管。“我们暂时还没获得国家药监局的GAP基地认证,但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要按这个标准来生产,让两边产业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品质、统一销售。”他说。彭州敖平镇和什邡马井镇,具体田块边界难分彼此。两地的收入主要都源于种植川芎,但是种植方式不同,市场渠道不同,品质、价格也参差不齐。直到2020年,两地牵手打造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样的情况才发生了改变。“政府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会,彭州那边的龙头企业新绿色药业也来了,告诉我们,只有按照现代标准化的种植方式,才能保证稳定的品质和价格。”当地药农李大爷回忆,从那时起,什邡的基地参照彭州的管理,而彭州的企业则对什邡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地收购,“园区+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2021年9月,蓉北乡村振兴(彭什交界地带)协同融合发展管委会、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揭牌,两地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围绕产业组建联合管理主体,由两地各自抽调人手,各占50%的股份,共同探索“区域共通、产业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园区共营”的发展新模式,集成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川芎全产业链综合示范基地。在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一张全新的“现代农业(川芎)及新循环经济全产业园”规划图。园区共辖彭州、什邡的5个乡镇12个村共20万人,在此区域内,包括万亩高标准循环种植生产区、院士专家试验示范田、无人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科创孵化中心、智能育苗工厂、川芎产地加工中心、产业循环中心以及川芎文创体验长廊等。“这让我们有了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底气。”彭州敖平镇党委书记刘汉军告诉记者,“今后,这片区域内将集川芎的现代种植、标准制定、加工生产、科技研发、试验示范等为一体,带动周边道地川芎产业发展,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生态圈。”强链延伸农商文旅“全产业链”“太爽了!”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川芎鸡汤,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几名学生连呼“过瘾”——他们是学校派驻来都江堰石羊镇川芎种植基地实习的研究生,上午到基地开展田间记录,中午专程来到镇上的青城湾湿地庄园内,品尝当地的“川芎宴”,为下一步镇上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研发更多的产品。川芎剁椒肘子是这家农家乐的招牌,用石臼捣成蓉的川芎是这道菜的灵魂;川芎土鸡汤也几乎是每一桌的必点菜品;卵石烫川芎鱼则是镇上组织大厨们研发的新菜品,选用古堰泉水养殖的鲟鱼切成薄片,以在油锅里烫至300℃的鹅卵石烫熟,再用就地采摘的鲜川芎叶反复舂捶成糊浆淋上鱼片,入口鲜嫩无比,浓香四溢。还有凉拌川芎、川芎炒黄牛肉、川芎蹄花、川芎面……一旁的展厅内,川芎系列产品也很有特色,包括川芎茶、川芎挂面、川芎护手霜、川芎足浴包等,还有用川芎制作的香囊等装饰品。“石羊镇在成都市区到青城山景区的路上,离景区仅有10公里,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特色川芎宴。”据石羊镇党委书记张永明介绍,随着农旅融合的深度推进,该镇引导镇域内及周边的餐厅、民宿餐饮纷纷推出川芎禅养餐,其天然绿色、养生的功效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挖掘道地药材川芎的品牌价值、商业价值,形成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张永明说。在彭州、什邡等地,道地川芎则有着另一番天地。在四川新绿色药业的“中药博物馆”旁,一座搭建在巴士上的“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引人注目,这是在抗击疫情期间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车辆原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获得全国抗击疫情一等奖的国家专利产品。只见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包括川芎在内的一味味中药便按照配方自动输出、包装,整个过程只需要8-10秒。“一次一格,撕开包装用水冲泡即是一剂抗疫中药。”操作人员说。在博物馆展厅内,川芎牙膏、川芎洗发水、川芎精油等各种产品更是琳琅满目。“我们汇聚了100多名研发人员,通过研究经典名方,用中医逻辑进行组方,引入现代化专业高效提取及精准配比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中医药本草功效的大健康产品。”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绿色药业药物研究所所长胡昌江告诉记者,“成都有广阔的道地川芎种植基地,除了川芎饮片、配方颗粒,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研发川芎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尾声采写这组《生态川芎的“价值养成记”》系列报道,记者前后花了整整一个月。围绕“川芎”这种成都平原常见中药材进行深度观察,一条完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也清晰浮现。丰富的地形地貌,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造就了物华天宝的成都平原,川芎正是上天赐予成都的“礼物”之一。而受其泽被的成都人却并未躺在大自然的馈赠中止步不前,而是一边坚持保护优良的生态,一边用现代科技、品牌和经营意识不断“武装”,让看似不起眼的川芎也通过“建圈强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成都,小小的川芎仅仅是万千生态产品中的一员,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浪潮下,还有更多的资源禀赋正在沿着这条“生态本底-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品牌强链”的产业发展逻辑,利用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王云 何勤华)1月9日,凉山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凉山州将把构建“一核一谷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作为破解全州经济发展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的战略之举,加快推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一核”即加快西昌极核发展,打造引领凉山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一谷”即加快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建成世界级的“中国安宁河谷”;“三带”即加快建设大小凉山生态经济带、沿金沙江特色经济带、大香格里拉特色文旅经济带。  过去五年,凉山州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105.2万贫困人口、2072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凉山州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平稳有序,对4237户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当年11月召开的凉山州第九次党代会,更确定了未来五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的目标。  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1月4日召开的凉山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凉山将抓好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卡拉、孟底沟等水电站建设,实现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发电,加快推动产业补链延链项目实施,加快实施20个州级重点服务业项目。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凉山今年将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完成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审查审批各类规划。启动实施城镇“三年补短行动”和8平方公里以上的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启动实施交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继续争取宜西攀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宜攀、乐西、德会、峨汉等高速公路建设。  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凉山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实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20条规定,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小分队靶向招商。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今年凉山将持续推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提高收入作为核心关键,促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凉山今年还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林业碳汇开发利用和项目储备。在民生领域,凉山将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1-10
(杨丽 记者 何勤华)冬日的金沙江畔寒冷萧瑟,但雷波县千万贯乡青杠村的田间地头却跳跃着一簇簇鲜艳的色彩——满山脐橙都进入了收获季节。  这些脐橙,是青杠村村民们的宝贝。两个月前,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四川共有5个镇、18个村入围。青杠村作为凉山州唯一代表,入选亿元村。从偏远山村到“亿元村”,靠的正是这些脐橙。雷波脐橙。记者 何勤华 摄  “我们这里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小车,户均收入50万元!”青杠村党支部书记唐朝顺对此很是得意。  改变,也正是发生在唐朝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002年。那一年,溪洛渡电站建设启动,青杠村被规划为雷波优质脐橙“百里脐橙长廊”的核心区域,肩负雷波脐橙产业再造重任。  唐朝顺经过调研学习也发现,村里的光热水土条件很适合发展脐橙。  但一开始许多村民都不接受。他们说,好不容易不种玉米,种上水稻吃饱了饭,“种了果树我们吃什么?”  唐朝顺带着雷波脐橙畅销的例子挨家做工作,最后群众大会投票,同意种脐橙的人数过半。第二天,县农业局技术员送来了名字叫“纽荷尔”的果树苗。  种到1200亩时,没人愿意继续了,怕有风险。唐朝顺承诺:“4年后果子种出来,4元一斤我包销。”  那一年,青杠村种上了2800亩“纽荷尔”。  4年后,脐橙部分挂果,产出18000斤,唐朝顺从银行贷了7万多元,全部以每斤4元收购,然后把脐橙拉到成都销售。到了春节前,18000斤脐橙全部卖完,除去贷款,唐朝顺还赚了5万多元。这下,村民都打开了眼界和心结。  2007-2020年,唐朝顺带领村民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进行荒山荒坡改造,建成脐橙基地10000亩。  青杠村也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发展成了省内外有名的小康村,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省级四好村”等荣誉,青杠村农民专合社获得农业部等九部委“全国示范社”称号等荣誉。以青杠村为核心基地的“雷波脐橙”,也获得“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的美誉。  到2021年12月,青杠村脐橙种植面积6800亩,产量1100万公斤,产值已达1.5亿元。全村602户2431人,人均纯收入7万元以上。村里还申请了“青杠橙”商标,建成了分选、包装生产线,发展电商物流、开设专卖店……想把这本“致富经”念得更响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文露敏)“‘三农’领域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是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理论研究的成果。”近日,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一间研讨室,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蒋永穆和记者谈起自己为何要主持编写《新中国“三农”十大理论问题研究:70年发展与变迁》一书。  这本刚刚获得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著作,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领域争鸣较为激烈的十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深度聚焦新中国“三农”理论问题研究的历史演变。从选题到成稿,此书先后修改了7版,历时2年,最终于2019年12月顺利出版。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从“靠天吃饭”到“自给自足”;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缺吃少穿”到“衣食无忧”。这期间,“三农”理论问题研究也和新中国一道,历经发展和变迁。史论结合 提炼“三农”研究多维阐释  该书是一本600余页的“大部头”。正如书名所言,研究时间横跨70年,涵盖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这给研究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比如,早期资料只有纸质版,需要人工查找,很费功夫;从事“三农”研究的学者众多,为确保全面,需要详细查阅,最终覆盖2000余位学者、2800多条相关文献……  尽管研究过程艰难,但成果颇丰。研究团队审慎选取的农业基础地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民教育、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农村文化、乡村治理、城乡关系这十大理论问题,都得到了全面、多维的诠释。  这得益于研究团队对学术争鸣抽丝剥茧式的梳理和分析。“譬如,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如何阐释同一主题,又为何会出现阐释上的差异。”蒋永穆说,“总体来看,1978年农村改革是一个关键节点,在这前后,‘三农’理论问题研究产生了很大变化。”  以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研究为例,学者们一直没有放弃探索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问题,各个阶段研究侧重有所不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试图通过高度集体化经营将数以亿计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到农村改革后深入探讨如何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如何通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统分结合等问题。”蒋永穆介绍,围绕“统分结合”,学者们又形成了“以统为主”“以分为主”和“统分并重”三种不同观点。  农村改革为“三农”理论研究带来的巨大影响只是其中一个缩影。70年来,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诸多积极探索,助推“三农”学术研究的认识深化和实践进步。“反过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三农’研究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作用也更加突出。”蒋永穆说。以史鉴今 预判新时代研究新方向  除了梳理归纳,该书力图在把握70年研究整体特点的基础上,预判新时代“三农”研究的全新方向。  在第一章农业基础地位中的第四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就条分缕析地突出了粮食安全的重要地位。“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角度多元,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实践角度的探讨;既有对世界粮食安全战略的借鉴,也有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分析。”蒋永穆提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再次说明了,粮食问题一直都十分重要,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未来,“三农”研究将走向何方?  蒋永穆认为,在新形势下,“三农”领域的研究应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进行,“要围绕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环节的深入研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1-10
(记者 文莎)1月8日,记者从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实地评估培训会上获悉,800余名队员将奔赴四川84个脱贫县开展第三方实地评估工作。  负责此次实地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和人员,分别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他们都刚参加完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经验丰富。据悉,此次第三方实地评估主要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效巩固4个方面,包括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务工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  实地评估工作采取抽样方式完成,抽样范围包括县、村、户三级。县级层面,第三方评估共覆盖84个脱贫县,阿坝县、甘孜县、石渠县、美姑县4个脱贫县因接受了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不再开展省级评估检查。村抽样,重点关注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的村、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安置点和受灾情影响大的村,每个县抽样村在10个左右。户抽查,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大病慢病户、受灾户等,同时兼顾其他农户,每个县调查300户左右。  第三方评估组还将在评估地区开展座谈访谈、资料查阅等工作,于1月20日前完成实地评估,1月底前提交报告。  培训会向各第三方评估组明确了四川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评估标准、评估要点、评估流程等内容。培训结束后,所有入户调查员要参加测试考核,考核合格者确定为正式调查员。  “过去五年,四川连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都为‘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发挥了重要作用。”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评估将一以贯之、一如既往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坚决防止松劲、歇气,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实打实、硬过硬。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虎年春节渐渐临近,对于地处金堂、中江交界带的金中灯笼产业园的工人们来说,1月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灯笼,这个传统的喜庆消费产品,关乎两地数千居民生计。过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双方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虽山水相邻,却成为竞争对手。如此窘境,在2021年终得打破——金堂、中江签订了《共建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加快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未来,两地将“抱团”发展,共担风险、共闯市场。  这是同城化背景下,产业破“圈”融合的一个生动案例。  2021年,一个“圈”字,搅动媒体和公众视野。  这是个什么“圈”?——成都都市圈。它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升级版”,更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的先手棋。打造这个“圈”,从四川农村日报的角度看,意味着四川的乡村振兴又将有新创举。  为此,我们聚焦成都都市圈建设,推出了《破界·出圈——聚焦成都都市圈交界地带行走报道》,深入一线挖掘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圈”之举。  不仅是金堂和中江。在彭州和什邡交接带,我们发现这里的川芎产业发展正旺。两地通过共建产业园,以实现加工、交易、集散和种植溯源。园区内种植户可线下、线上同步交易,“彭什川芎”这一公共品牌也正在申报中。未来,两地的川芎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年产量近3万吨、产值近8亿元。  丹棱和蒲江,都是省内外知名的柑橘主产区,地缘相亲,产业相似,两地长期“相爱相杀”。而今,我们发现随着同城化发展,丹棱和蒲江正“以橘为媒”,共建园区,在柑橘产业链的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上谋篇布局,两地携手组CP,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未来可期。  同样是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和成都片区也有“烦恼”,一条柴桑河,从眉山流入成都,是润泽两地的母亲河,却也曾是大家口中的“臭水沟”,尤其是汛期到来时,一侧的河道垃圾倒灌至另一侧,引起堵塞不说,还造成卫生、安全隐患。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借力都市圈发展,两地创新了“双河长制”,打破地域行政区划,一条河配备“双河长”,实打实联防联治,还两地群众一河清流。  ……通过行走,我们感受到以成都为轴心,四市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观山水、品川味、慢生活”具有天府之国生活特质的现代都市农业正现雏形。不只是农业,医疗、教育、文化、生态环保的“跨界”合作,三农领域的区域合作也让人期待。  同时,我们也时刻关注一个地域更广阔、视野更深邃的“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速度”建设步伐: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全面规划,对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截至2021年11月底,川渝在这一年确定推进的重点任务已完成69项,持续推进15项,已开工或启动建设65个重大项目。  2021年年底,《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新鲜出炉,川渝地区的15个市29个区(县),将合力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先行区和西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圈“动三农的同行者、报道者、推动者,见证它们在巴山蜀水创造的更多奇迹!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为促进脱贫劳动力、农民工、退役军人、禁捕退捕渔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充分就业,宜宾市长宁县启动了“今冬明春”招聘会,更好地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满足各类用人单位用工需求。  2021年12月30日,由长宁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组织承办的“今冬明春”招聘会在梅白镇举行。活动现场,前来了解招聘信息的人络绎不绝,人头涌动,气氛活跃,现场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耐心地解答求职者的问题,并就企业的用工、待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又细心地指导求职者进行求职登记。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中招聘岗位涉及了普通工作人员、PE工程师、PQE工程师等职业人员。在搞好现场招聘的同时,依托“长宁发布”、微信工作群等平台载体及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发布用工就业信息,对招聘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为各乡镇的返乡农民工等架好务工桥梁。2021年12月以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该县已累计组织开展乡镇微型现场招聘会8场,为三江新区和县内重点企业解决用工 80 余人,将在2022年1月中旬前到全县各镇开展 13 场招聘活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鄢怀林  “不但能挣上钱,还能照顾家。”近日,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自然村集中安置点妇女杨怀美在家门口新建的服装厂找到了工作,真正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坐在缝纫机前,杨怀美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2021年11月30日,广元前瞻服装厂大滩自然村分厂正式揭牌投产,自然村内26名妇女成为了该厂第一批员工。走进该厂车间,一排排缝纫机飞快地运转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活,曾经只能为家人缝缝补补的手艺如今已成为增收致富的本领。  从一名全职家庭妇女蜕变为一名产业工人,杨怀美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工资。杨怀美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工厂在“家门口”,上班方便还能赚钱贴补家用,她感到十分满足。  大滩镇自然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311户1035人,而自然村集中安置点作为朝天区最大的村内集中安置点,有留守妇女数百人,怎样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挣到钱?  “创办制衣厂,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自然村党支部书记韦宗耀介绍,民革朝天支部、朝天区就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数次到安置点调研、对接,后经朝天区就业服务中心牵线搭桥,成功招引了广元前瞻服装厂来村投资建厂。同时,村里将村委会闲置办公用房交给广元前瞻服装厂作为生产车间,以办公房入股,年底广元前瞻服装厂给村集体经济分红,按现有服装厂的规模,村集体经济每年将增收1万元以上。  “政府建安置点让群众安居,我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安置点建厂,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让大山里的群众也能在家门口乐业。”广元前瞻服装厂厂长蒋波介绍说,自然村分厂从建设到初投产仅用了15天时间,该厂总投资50万元,现有工位40个。预计该厂全面投产后,可解决大滩镇80余人的就业问题,产值达8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朝天区始终坚持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作为巾帼参与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积极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渠道,确保广大朝天妇女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发展有基础。2021年朝天区整合资源建成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省级示范基地1个,开展麻柳刺绣、巾帼家政、养殖等创业就业培训10期,培训妇女1200余人,20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忠伟 记者 罗敏 文/图1月5日凌晨,满载60吨萝卜的大卡车驶出梓潼县观义镇,带着当地群众的一份爱心开往西安市未央区和碑林区。  这批萝卜由观义镇红旗社区居民、建筑业个体户罗军捐助,物流费由观义镇金银村村民杨凯捐助。“作为梓潼县观义镇一名普通老百姓,能够为西安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尽绵薄之力,十分荣幸。”罗军说。志愿者帮助群众采摘萝卜。  梓潼县观义镇组织了30多名志愿者,帮助采摘萝卜,用自己的行动,为西安人民加油助威。“罗军、杨凯的善举,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我们也自愿加入进来,出一份力。”志愿者袁小丽说。目前,60吨驰援西安未央区和碑林区的萝卜已分两车陆续送达,并分发给当地居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将于今年举办的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活动,将首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对获奖品种进行表彰。与上一届相比,首次将品种要求从米质国标三级以上提升到米质国标二级以上。  2021年年初,中央批复同意以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名义设立“四川省‘稻香杯’暨农业丰收奖”,每五年表彰一次,由省委、省政府主办,农业农村厅承办。“稻香杯”优质米设置奖项25个,其中特等奖5个,一等奖10个,优质奖10个。  根据要求,凡从事水稻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经营,拥有水稻品种权或品种独家授权证明的单位、个人均可选送参评品种。若一个品种拥有两个及以上的选育和引进单位,可协商联合申报。  品种要求在四川或全国(适宜区域包括四川省)审定、四川引种通过、米质国标二级以上、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品种审定时间不超过5年(含);首次参加“稻香杯”优质米评选;无知识产权异议。  省级科研院所(校)选送品种不超过4个,省级以下科研院所(校)选送品种不超过2个。农业企业选送品种不超过2个,个人选送品种不超过1个。每个品种需提供种子:杂交稻2公斤,常规稻3公斤;提供米样2.5公斤(真空包装或封口袋密封,贴上标签)。  我省是水稻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和制种大省。水稻面积、总产均位居全国前列,再生稻蓄留面积和总产全国第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全国第一。稻谷总产占全省粮食产量的42%,9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川米不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制约四川水稻产业发展。  1985年,我省首次举办优质米评选活动,此后又于1992 年、1999 年、2002 年、2005年、2016年、2019年分别以“稻香杯”命名开展了六届优质米评选活动,先后推介优质稻品种100余个,对促进我省水稻育种技术进步、稻米品质改良和重塑川米品牌形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优质“川米”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一大批地方品牌大米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全省“稻香杯”已经成为四川水稻育种界培育优质四川大米的风向标。  2020年我省共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720个,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面积将达到224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9.3%,其中“稻香杯”获奖优质稻面积超过600万亩,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713万亩。  “这次‘稻香杯’的评选标准有变化,以前要求米质国标三级以上,这次要求二级以上。其次是平台更高,由省农业农村厅颁奖升级为省委、省政府颁奖。第三是评选的程序更科学、更严谨,这次增加了栽培试验和田间考察。基于这些变化,我觉得对于四川优质米的推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四川在优质米的选育上提高标准,让四川优质米育种更上新台阶。”四川绿丹至诚种业公司董事长岳元文告诉记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1-10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肖攀 徐峰)为了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宜宾市翠屏区创业担保贷款“四个增加”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增加合作银行。今年翠屏区创业担保贷款新增宜宾市商业银行和成都农商行宜宾分行两家经办银行,加上原有邮储银行和农商银行,经办银行总数增加到四家。二、增加基金数量。设立区级创业贷款担保基金500万元,同时,市就业创业和农民工服务中心审批同意翠屏区使用市级1000万担保基金共同开展业务,担保基金缺位问题彻底解决。三、增加宣传力度。印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手册》到村入企,群众通过扫描手册二维码即可看懂申报流程、下载申报资料,电子版手册通过市区政府网站、人社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零距离等进行线上宣传。收集1690家小微企业信息和2000家个体工商户信息,通过电话、宣讲会以及网络直播等形式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精准投放意向人群。四、增加服务事项。充分利用就业V2.0系统线上审核企业资质,对部分审核事项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联合金融机构成立创业担保贷款党员服务队,对小微企业实行贷前全程跟踪服务,精简材料的同时用一对一优质服务化解创业担保贷款流程繁琐问题。2021年度,翠屏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82万元,其中,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3597万元,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现有25家小微企业享受贴息资金76.4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有效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就业创业上的政策优势。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1-07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李友伟)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春雷行动2022”加大对涉幼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该局北区所对辖区内的玩具、婴幼儿奶粉、服装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此次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玩具店3家、婴幼儿奶粉店6家,检查重点涉及产品质量、经销货票据、产品质检报告等,检查中对其中涉嫌有质量问题的3家玩具店进行立案调查。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1-07
四川三农新闻达州讯(通讯员 甯资远)大竹县市场监管局观音所在开展“春雷行动2022”保障农村药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中,查获一公司入网销售化妆品“云南三七花牙膏”标签内容涉嫌虚假标注,执法人员现场制作了相关执法文书,并扣押了涉案物品。该公司上述行为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一款“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下列内容:(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的规定,目前已对其立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1-07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何香香)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在“春雷行动2022”执法行动中,现场查获假冒贵州茅台酒4瓶。该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经营者无法提供茅台酒的供货信息和相关合法票据。当日委托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对上述酒是否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或许可生产进行辨认鉴定,鉴定结论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对上述违法行为立案,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1-07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周红权 杨雪松)为坚决杜绝疫情源从“冷链”食品中传播,大竹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以“冷链”食品为重点的是食品安全专项行动,该局高穴市场监督管理所在辖区开展了“冷链”食品专项检查行动。该所执法人员对辖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冷冻食品的经营场所开展了以查处不落实冷链食品进货查验、消毒等主体责任的违法行为。采购、使用来源不明、票据不全的冷链食品,无“三证明一报告”(海关检疫证明、进货票据、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和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专项检查,现已检查超市6家,农贸市场3家,发现一超市现场不能提供其冰柜中待售冷冻食品的“鲜冻鸡爪”的进货查验记录。针对上述情况,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要求该超市限期改正上述行为,后经复查该超市上述违法行为仍未改正,现已进行立案,正在办理过程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1-0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