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庄祥贵)12月20日,记者在宝兴县第一届夹金山冰雪旅游节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主题为“纵情冰雪,相约宝兴”的本届夹金山冰雪旅游节将于12月24日启幕。本次冰雪旅游节活动分为主题活动和系列活动两大类,各项活动将持续至2023年3月底。主题活动为举办第一届夹金山冰雪旅游节启动仪式,届时神木垒嬉雪场将建成投用。同时,本次冰雪节活动还围绕元旦、春节、元宵、寒假“三节一假”,推出“品味宝兴·购有机年货”“燃情冰雪·激情迎新年”“燃情冰雪·欢乐迎新春”“燃情冰雪·喜庆过大年”“热情藏乡·传承上九节”“缘定冰雪·白首之约”“世界熊猫源·大熊猫文化溯源研学游”“最忆夹金山·红色研学游”“千变东拉山·踏歌冰雪行”等9大系列活动。活动旨在依托神木垒、达瓦更扎、东拉山、邓池沟等旅游景区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展示宝兴大美景致,提振冬季文旅消费,让冬季“冷资源”发挥“热效应”,提升“熊猫老家、多彩宝兴”美誉度和影响力。宝兴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冰雪旅游节期间将陆续推出60万元文旅消费券及减免政策,用于景区门票、住宿餐饮、年货购置等消费,诚邀广大游客畅游冬日宝兴,纵情冰雪世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2
(腾跃 黄思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今年7月,成都市明确“三个做优做强”首批24个重点片区,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片区(以下简称“重点片区”)名列其中。都江堰市加快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市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是主要承载地。今年以来,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突出重点片区牵引和项目集群支撑,加快打造世界遗产文旅主轴,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资料图片:俯瞰都江堰科学布局 打造世界级文旅产品矩阵  “三遗之城”都江堰,如何释放更多的魅力活力?重点片区来赋能。  重点片区以“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功能,将深度挖掘山水和文化资源,强化旅游产品开发、消费场景营建、“文旅+”产业培育。同时,重点片区以“世遗山水安宜城”为基本功能,致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人口疏解,吸引外来旅居客群常住,力争让“康养栖居都江堰”成为展现美好生活的代名词。重点片区还将承担“天府国际会客厅”“天府粮仓精灌区”“绿色制造集聚地”等特色功能。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片区规划范围约70平方公里,涵盖青城山镇、玉堂街道、灌口街道部分区域,将依托“都江堰景区—玉堂窑—熊猫谷—芒城遗址—青城山景区”等世界级文旅资源,构筑世界遗产文旅主轴,打造世界级文旅产品矩阵,形成引领都江堰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场。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认为,都江堰市文旅资源优势突出,打造世界遗产文旅主轴将成为都江堰市奋力构建“五大新城”的新引擎和增长极,将引领产业迭代升级,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建圈强链 打响项目集群攻坚大会战  近日,五粮液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该项目由五粮液集团携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打造,总投资约57亿元,将建设“大医养、大生态、大数据、大旅游与大健康”融合发展的国际一流康养中心项目。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行动是关键。按照“当年起步、两年成势、三年建成”的路径,都江堰市组建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重点片区建设指挥部,围绕片区开发、产业支撑、公共服务配套等,实施“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项目集群攻坚大会战。  围绕重点片区世遗文旅精品、旅游集散枢纽、公园城市宜居、天府国际交往等功能,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梳理形成休闲度假、时尚消费、交通枢纽、旅居服务等10大项目集群,正加快推进首批76个重点项目。  上述负责人介绍,围绕聚力建设世界遗产文旅主轴,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培育“有人来”的拳头产品,灵岩山国际禅文化旅游区(一期)等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培育“有得玩”的消费场景,高品质建设“青城山景区+新锐度假商业聚落”“成都融创文旅城+熊猫家园”“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培育“有流量”的产业集群,东软智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统筹推进 做强成都文旅经济重要增长极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近期,都江堰市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多地发布世界遗产文旅主轴投资机会清单,引起众多企业关注。  “世界遗产文旅主轴浓缩了都江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承载地,是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引人、聚产、营城的超级能量场,也是产业、空间、功能、民生、交通的复合体。”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世界遗产文旅主轴,串联起区域内中心场镇,让文旅主轴成为承载人口和经济的重要综合体,进而推动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功能,可大大提升区域节点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都江堰市正统筹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智慧都江堰建设等重点工作,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世界遗产文旅主轴建设,打造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片区,做强成都文旅经济重要增长极。  下一步,都江堰市将把建设世界遗产文旅主轴作为重新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形态、环境品质的引领性项目,努力使其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提升都江堰人口和产业吸附能力,助力四川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勇 杜铠兵 文/图  露营平台、操作台、充电桩……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让前来体验的游客感到便利又暖心。12月16日,记者在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伞岗坪看到,由蒲江县援建的G318川藏旅游房车营地建设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  G318国道因其独特的风光让无数自驾者向往,也催生了沿线火热的旅游经济。作为泸定最大水电移民安置村,咱里村距离县城仅8公里,318国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咱里村立足金丝皇菊产业本底,以‘天路新村·幸福花海’项目为契机,深入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全村签约种植金丝皇菊150余亩,人均增收3000—5000元。”咱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明说道。咱里村G318川藏旅游房车营地。  如何继续做强自身特色,进一步扩大增收?这也是挂职泸桥镇党委副书记游巍等蒲江县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总投资115万元,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8辆房车的房车营地建设项目在咱里村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G318川藏旅游房车营地为蒲江援建泸定县2022年度重点项目,位于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伞岗坪,紧邻雅康高速网红桥——大渡河大桥、G318国道和在建的泸石高速枢纽,地理区位优越。项目建成运营后,配合川藏网红第一桥蹦极项目、浙江援建乡村振兴项目,可以有效辐射带动周边镇村抱团发展,既能分担泸定桥景区游客压力,又可链接烹坝“骑游小镇”景点。  “下一步,我们村将依托本村特色产业,结合房车营地项目的运维,探索‘村集体+企业+村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就业。”游巍认为,该项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将会起到“催化剂”和“强心针”的作用,与此同时,咱里村的苹果、花椒、蔬菜、菊花等特色农产品也将有机会走得更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2
(唐福升 李全民)12月20日,笔者从广元市旺苍县文化旅游和体育部门了解到,该县压紧压实责任,精心部署,做好冬季游文章,全力打造冬季旅游“新热点”,促进旺苍县旅游高质量发展。谋划旅游“新”品该县加快全县旅游项目包装谋划,在天星、盐河打造集山地田园、峡谷观光为一体的康养旅游度假胜地,全新推出杜鹃长廊、情侣峰悬崖栈道、樱花谷和蝶心谷精品民宿等景点。构建营销矩阵该县加强宣传营销,发挥新媒体聚合效应,依托旺苍在线、旺苍文旅等平台发布旅游指南,提供门票优惠、最佳观赏时间等10余项信息;搭建文旅新媒体达人交流互动平台,通过抖音短视频等网络新平台开展宣传。优化服务功能该县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提高旅游道路的畅通性,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米仓山、木门等地增设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区域导览图等公共标识系统67套,在旺苍县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口、景区等设置20余名旅游志愿者,提供特产推荐、旅游安全等咨询服务200余人次。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米仓山大峡谷、鹿亭温泉等20余处景点;摄制、转发文化旅游小视频60余个、在线点击量20万余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1
(蔡欣)今年以来,岳池县农家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全体干部职工,上下戮力同心狠抓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已建成四季果园200亩、梦幻桃源240亩;依托时令打造油菜花海200亩、稻田大地景观200亩、观赏性葵花100亩。该园区狠抓重点项目,实施旅游花道观光带项目,建成柴云振生平事迹展陈项目并移交运营,建成动力王国、农耕体验园、亲子厨房、竹野露营等业态项目。狠抓运营提质,开发农耕体验、亲子乐园、真人CS、露营烧烤等人气业态;举办油菜花节、桃花节、葵花节、风车艺术节等特色活动10余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平台宣传推广景区动态共计60余篇(条),助力景区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2022年,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被纳入"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2-21
(记者 王眉灵)日前,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打造四川省水上旅游产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水旅融合,打造一批高品质水上旅游产品,到2030年水路旅游客运量较“十三五”期末提升20%以上。资料图片目标:发展多类型水上旅游产品  “四川水运资源丰富,但水上旅游还是短板,尤其是产品形式比较单一。”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交通运输部确定了50条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以此为引领,我省出台《指导意见》,以促进水路旅客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水路旅游客运服务质量。  《指导意见》要求依托岷江、嘉陵江、长江、锦江等江河和库区、湖泊等水资源,发展城市景观游、自然风光游、特色文化游、乡村观光游等不同类型的水上旅游产品,到2025年打造一批高品质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培育3—5个特色突出、品质精良、游客满意的水路旅游客运品牌,到203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内涵丰富、便捷舒适、安全绿色”的水路旅游交通体系。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水路旅游特色服务产品更加多元,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水上旅游产品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水路旅游客运量较“十三五”期末提升20%以上。路径:打造精品航线,创建特色品牌  如何打造不同类型的水上旅游产品?《指导意见》提出纲领性发展方向:水旅融合,特色发展。  “我们要改变水上旅游就是坐坐船、观观光的观念。”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以水为“媒”,充分结合本地红色、生态、人文、康养等优势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以自然风光、城市景观、人文资源为特色的旅游航线,以及航运枢纽工程体验游、乡村文化特色游等新兴产品,实现水上交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目前,四川正在打造3条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  例如,在乐山,岷江航电枢纽建成后将让城区水位进一步抬升,当地准备把旅游航线延长,从“游大佛”到“游乐山港”,并创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比如,结合游船与大坝观光、过闸体验、发电及珍稀鱼类科普,促进旅游与研学融合;结合水上旅游与休闲农业,形成农乡水上旅游等。  嘉陵江南充游航线,将水、城、灯光等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我们希望拓展旅游航线的功能。”开展试点的四川嘉陵江滨水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将通过打造游船夜空餐厅、融合“仁、义、礼、智、信”的亲子活动等新产品,使船只具有餐饮、商务、会议、休闲功能,能承接各类沙龙、庆婚、团建、派对等包船活动。  《指导意见》明确,打造“夜游锦江”“夜游三江”“夜游嘉陵江”新名片,结合乐山大佛等著名旅游景点,深度挖掘优势,努力创建具有四川特色的水上旅游品牌,延伸旅游产品链,将水上旅游融入旅游线路,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春燕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今年以来,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泸州市纳溪区大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将“竹光里”特色街区打造成了网红新街区。  “竹光里”特色街区在纳溪区安富街道上坝社区河西滨江路。街区以竹文化为主要特色,以栽种景观竹,上墙彩绘竹、大熊猫等图案为载体,与江边光影重叠,整条街呈现竹影斑斓、光影交错的美景,呈现出浓郁的竹文化特色。  “竹光里”特色街区有1座高约30米、长约20米的牌坊,上面雕刻有图案和文字;2段长廊,宽5米、长300余米,设有2处地方文化雕塑。街道业态主要为餐饮和休闲,有商家100余家。  此前,纳溪区对“竹光里”特色街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的街区,统一了店招,增加了投灯、绿植,设置了花台等设施,培育了1家文创商店、1家纳溪特色商品售卖店,新建了城市书吧、咨询点等设施,还常态化开设了以展现纳溪区群众文化的百姓舞台。同时,街区开展《纳贡之溪》实景演艺,讲述纳溪地名由来以及纳溪悠久的茶文化等。  目前,“竹光里”特色街区已成为市民品尝美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新街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1
冬日,当阳光缓缓揭开安宁河谷上飘浮的薄雾,攀枝花米易县,这座川西南精致的小城,便渐渐舒展她那娇羞的面容:山间田野鲜花烂漫,公园河道白鹭成双,城乡景区人头攒动,康养小院笑声连连……米易,集中国颛顼文化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60强县、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十大冬游胜地等荣誉于一身,山野大地、城市乡村仿佛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不仅是阳光雨露眷顾,孕育了果蔬飘香,还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康养候鸟“季节性”往返。有人说,米易的阳光很好;又有人说,米易的人很热情;还有人说,米易的风景漂亮;更有人说,米易的蔬菜水果太好吃了;……是的,阳光、热情、美景、果蔬都是米易特有的符号,是米易展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人眼中的“特色”。但这些背后的最根本原因,却是米易近些年来不断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释放给外界的红利,蕴含着米易全域“农文旅康”融合发展和匠心营城书写的浪漫诗意和美丽华章。如今,米易打出的“阳光米易”金色名片,越来越响亮。颛顼故里·阳光米易文旅产业释放经济新活力米易位于四川省西南角,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是三皇五帝中第二大帝——颛顼的诞生之地,被认定为中国颛顼文化之乡和中国傈僳族祖居圣地,素有“颛顼故里·阳光米易”的美称,是“夏季清凉、冬日暖阳”的康养度假理想目的地,被称为“内陆三亚”。入冬后,米易颛顼龙洞、新山傈僳族乡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康养度假区、攀莲镇贤家村等地,都迎来大批冬季旅游和康养旅居的人群,他们中有短时间驻足的旅客、有长时间居住的“候鸟”,有初来米易的生面孔,更有年年都来的“老熟人”。在撒莲镇禹王宫村,康养庭院里传来阵阵笑声,外地游客张亚春夫妇正在院子里赏花品茗,清新的空气、整洁的院落、舒适的心情,夫妇俩甚是惬意。“在米易已定居两年,这里阳光充足,青山绿水环绕,是康养的绝佳之地。”张亚春说。近年来,米易依托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六度”资源禀赋,坚持“养身、养心、养智,避暑、避寒、避霾”和“全时、全龄、全域”的发展理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颛顼故里·阳光米易”品牌体系,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之路。米易县文旅产业活力迸发,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撒莲农家小院该县先后荣获中国颛顼文化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天府旅游名县、傈僳族祖居圣地等多项荣誉,并成功创建米易颛顼龙洞、米易傈僳梯田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米易枇杷生态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米易白马阳光康养度假区、米易阳光城康养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此外,该县先后申创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四星级旅游饭店1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1个、四川省最美古村落2个;认定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3家、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1个、市级天府旅游名品3个、县级天府旅游名品9个。新山傈僳族乡多次获得四川省民间艺术文化之乡;米易红糖等旅游商品多次获得全国、省级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银奖;米易阳光城康养旅游度假区入选“十分四川”2022新晋人气避暑目的地;“普威绿野花乡”景区获得全省20家油菜花精品景区称号;新山傈僳族乡进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公示;米易红糖土法熬制技艺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米易铜火锅入选四川“天府旅游美食”名录。截至目前,米易建成乡村酒店、民宿近200家,床位2万余张。稳步推进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文化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常态化举办灯会、花会、庙会等节庆活动,开展“清凉度假·在米易”“深呼吸·在米易”“花开四季 相约米易”“炫动安宁·四季时光”等系列文旅活动,积极承办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十四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等重大赛事,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外向度不断提升。2022年,米易县预计实现旅游收入90亿元,接待游客800万人,旅游收入增量和接待游客人次增量均位居攀枝花市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事实上,米易已把这篇生动的论文书写在21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米易道路交通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0年,米易县正式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米易深入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深化拓展行动”,围绕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持续唱响、擦亮、做实“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文旅品牌上,米易县持续推动本土化、特色化旅游品牌建设,2021年,米易阳光城康养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十分四川”2022新晋人气避暑目的地,米易阳光城被评为“四川省大冬游胜地”,米易县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县文旅创意产业联盟首批成员等。旅游要素上,日照半山度假酒店、全季康·晃桥上民宿、鲜花里民宿等精品住宿遍地开花。开展2021首届“阳光米易”文创设计大赛,完成米易味道、米易珍享、米易印象商标注册,米易铜火锅入选四川“天府旅游美食”名录,米易牛肉米线参与新华社大型视频展映,打造“市级旅游名品”3件,发布2批9件“县级旅游名品”,包装打造“傈僳情韵”“炫动安宁 四季时光”文艺精品,以及“迷昜剧场”“米易灯展”夜游场景。基础配套上,新建龙爪山森林公园登山步道,推动海塔世外桃源30km景区环线公路、马鹿寨34km通景公路以及米易太阳谷景观大道(S465省道)建设,荣获省级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县。编制《攀枝花市米易县“厕所革命”专项规划(2021—2030)》,新建旅游厕所2座,增设米易阳光城康养旅游度假区旅游导视导览标识标牌200余块,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应用,数字文化馆、智慧景区基本建成。米易县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米易太阳谷重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推进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省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围绕“傈僳情韵”、非遗表演体验、特色饮食菜品等6大傈僳族文化体验项目,着力打造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文化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规划发展海塔乡村民宿产业,推动马鹿寨·云上牧场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倾力打造中国最美徒步线路及星空露营景区。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培育。深度融合农业、医养、运动、文化等要素,培育形成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时光水街文旅商业综合体初步建成,电商产业(直播)基地、城南生态湿地公园投入使用,推出“到米易必做的二十件事”,新山村被纳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建成微型民俗博物馆5个、城市书房3个,颛顼龙洞、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成为2021成渝潮流新地标。龙头企业培育稳步推进。突出米易现代农业优势,规范建设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成功入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第一批)名单,参与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建成三星级及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个。实施文化旅游优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养扶持米易县颛顼文旅公司、米易金谷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个本地龙头企业。米易县还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市场影响力。依托天府旅游名县发展联盟,借力旅游交易博览会、休闲旅游博览会等优质平台积极对外宣传营销;通过培养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文旅能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提升服务品质等。游客享受阳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米易,具备全域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今年11月,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峨眉至冕宁段试车,全线开通开即;“阳光米易城”获评四川十大冬游胜地,作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米易,再次迎来时间和空间上的绝佳机遇。为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深、做实,米易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米易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健全“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推动旅游管理从单一部门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制定并实施《米易县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国土空间、生态环保、交通体系等各项规划,编制《米易县全域旅游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有效推进文旅与医养、运动、农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和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米易县还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县域内客运站、高铁站设施完备,通景公路、旅游风景道、慢行系统高标准建设,机场旅游专线、景区旅游专线公交链接全域,形成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城乡路网。先后配套旅游集散中心2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9个、智慧旅游大数据全响应中心1个、公路服务区1个,增设旅游导视导览标识标牌1000余块,现有旅游厕所22座、生态停车场10余处,“快进、慢游”旅游系统基本建成。新山傈僳族乡阿考广场围绕全域提升城市品质,米易县坚持“产城一体、景城合一、人城相融”城市发展理念,把“公园城市、花园县城”建设作为米易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阳光康养目的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推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6个休闲农业景区、8个产业基地景区和3条康养旅游环线,田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村舍变旅舍目标基本实现。米易县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托育+康养”发展模式,“阳光康养+医疗”高点迈进。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米易县还高要求维护秩序安全,高起点狠抓生态环境,高投入拓宽营销渠道,推进共建共享,建设最美县域,铸就城市品牌。米易县城一角一个个康养度假区、特色康养村庄、康养旅居点、精品旅游民宿相继建成,铜火锅、傈僳族簸箕宴等丰富的舌尖体验,傈僳族刺绣、织布等旅游商品琳琅满目,灯展、花展、焰火晚会美轮美奂,龙舟大赛、傈僳族约德节、彝族火把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多彩纷呈,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精彩绝伦,旅游消费业态不断丰富的米易,向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米易县紧扣四川省委对攀枝花打造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目标和攀枝花市委对米易发展提出的新定位要求,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农文旅康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好阳光康养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特色之路,逐步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阳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打出“阳光米易”金色名片,做大“阳光康养”品牌效应,米易——发展全域旅游势在必行,前景可期。(图片均由米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2-20
(记者 钟帆)12月18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巴中市委联合举办的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巴中市举行。围绕共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先行区,四川6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  今年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从今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入川,掀开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宏伟历史序幕。为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城市红色文旅交流合作,在红色文化传承、旅游市场建设、客源市场拓展、主题线路打造等方面先行先试,巴中、广元、广安、达州、南充、绵阳6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共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先行区协议》。《协议》明确,签约市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传承联合长效工作机制,协同推进革命旧(遗)址、红军石刻标语、烈士故居及纪念设施等修缮保护,并协同争取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落地实施。  会上,湖北省黄冈市、陕西省汉中市、四川省巴中市、甘肃省张掖市分别推介红色文旅资源,并共同签订《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联盟协议》。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江西省赣州市、河南省信阳市等地的党史研究室(办公室)及部分论文作者代表作交流发言。  12月19日,与会嘉宾还参加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座谈会,并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20
 (记者 常艰)12月16日,幸福向“味来”·丹棱味道餐饮大赛暨产品推介会在眉山市丹棱仁美镇吉香稻田开赛,来自当地的20名“厨神”通过自选菜品、指定菜品、刀工展示等比拼,一决高下,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美味盛宴。  比赛现场“‘桔橙茶香鸡步步高升’、手撕鸡、乌鱼汤、红烧羊肉、钵钵鸡……”比赛现场,参赛的20名厨师各显神通,使出看家本领快速制作各式菜肴,千方百计征服评委们的味蕾。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了大雅烧白等10道“大雅名菜”、何成建等5人获“大雅名厨”、雷德利等15人获优秀奖。评委从色、香、味等方面对菜品打分活动现场,还展出了丹棱“爱媛”、大米、冻粑、茶叶、白酒等特色优质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目光。“举办此次活动,目的是为了丹棱美食文化传承创新,让更多人品味幸福的滋味。”丹棱县政府副县长黄琴波表示,将以更多的会节搭台,让丹棱名优产品“走出去”,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19
(昭融 记者 侯东)春季赏花,举办柏林古镇樱花节、桃博园桃花节;夏季纳凉,平乐多彩水世界、半山星宿清凉宜人;秋季采摘,磨滩稻渔、虎跳黄桃硕果累累;冬季养生,巨石温泉、霖泽卡尔温泉沉浸体验……今年以来,广元市昭化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春季花海荡漾、夏季清新凉爽、秋季舌尖跳跃、冬季温泉养生”,加强旅游业态有效供给,正变“到此一游”为“体验游”。目前,随着昭化旅游“全景全时”模式的开启,该区四季联动的旅游格局得以加快构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1至10月,昭化区接待游客530.17万人次,同比增长7.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5亿元,同比增长8.36%,其中乡村旅游人数207.6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504亿元。近年来,昭化区以构建大文旅格局、推进大融合发展、打造良好文旅生态为引领,全力打造昭化古城、平乐旅游区、柏林古镇三大4A级旅游景区,做优做靓景区核心品牌。2021年,昭化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昭化区还通过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鼓励景区周边农户打造特色水果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基地,进一步提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截至目前,昭化区培育乡村民宿、银盘级旅游餐馆、星级农家乐200余家,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8000余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万余人次。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19
(记者 王嘉)12月18日上午,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成都市版权事务中心)承办的第九届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市文旅产业建圈强链招引推介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办。本次活动现场,我市共推出文旅招商项目56个,签约重大文旅项目3个,签约金额达50亿元。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文旅链主企业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已签约百余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重大文旅项目现场签约在现场,我市区(市)县重点文旅项目推介引人关注。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现场推出四圣祠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大慈寺北城市更新、猛追湾文娱运动片区等14个文旅招商项目。成都市熊猫国际度假区管委会现场推出泛娱乐滨水商业街区、北湖文化艺术综合体、成都熊猫海洋世界、北湖国际社区综合体、湖山路西段二期工程等6个文旅招商项目。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现场推出芒城遗址公园、民宿集群、城市天际线酒店等系列文旅招商项目。据介绍,祥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飞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文旅龙头企业以及HTC创投、CMC资本、文轩投资有限公司等文旅投资机构共60余家公司参加了活动。在活动现场,互动剧本平台、“国家新时代智慧健康养老(金堂)示范园”、阡陌田园旅游度假村建设三个重大文旅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50亿元。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12-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韩明华 记者 周金泉12月16日至18日,由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承办的主题为“莓好世界·莓好相约”的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天府新区第十七届冬草莓节在天府新区太平街道举办。  本届冬草莓节集创新性、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16日,举办了“近处的远方”森林音乐会,游客走进桃源归谷,纵享音乐盛宴;17日上午,在莓园新村举办了新品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太平街道专属“思唯草莓”品牌,同时,桃源归谷项目品牌IP形象“小谷”也正式和大家见面;17 日下午,精彩的草莓欢乐跑在柏村准时开跑,全程6.6公里,有150组家庭参与其中,体验了当地文旅资源及消费场景。  此外,17日、18日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农夫展品展销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文/图  “今天不仅过了手瘾,还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尽享乡村之美。”12月18日上午,来自川内的200余名钓鱼爱好者齐聚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我的田园”农旅综合体。参加首届“川钓王”钓鱼争霸赛的首站比赛。比赛现场。  首届“川钓王”钓鱼争霸赛由四川省渔业协会和本报共同举办,经(中国)休闲垂钓协会批准,为国家二类钓鱼赛事,将在全省7个地市州开展“6 + 1”场次的分赛和总决赛。四川省渔业协会会长左贤金介绍,我省水域广阔,水产渔业条件好、基础牢,以休闲渔业激活新消费场景,将为渔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四川休闲垂钓赛事虽经多年发展,但未形成品牌化、规模化赛事,此次大赛将有效推动我省休闲垂钓事业发展。而“川钓王”大赛的创立初衷,正是为了打造四川本土休闲垂钓赛事品牌和独特IP,以推广本土休闲垂钓运动,促进四川渔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首站赛事选址“我的田园”农旅综合体,这里除具备休闲垂钓功能外,还可进行文旅观光、农事体验等活动。活动现场,参赛选手们沿着塘边一字排开,认真观察着水中浮漂与鱼儿“博弈”,感受垂钓的乐趣。来自达州的钓友王先生表示:“这里风光秀美,满足钓鱼人需求,具备沉浸式体验乡村游的综合功能,今后有机会将带家人来共同体验。”  经4小时激烈角逐,来自绵阳的钓鱼爱好者滕辉获得首站赛事冠军,将与其余前29名参赛选手共同进入总决赛环节,角逐“川钓王”桂冠。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19
陈林(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达州市委宣传部提供)12月15日晚,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线上)展演的大幕在四川达州徐徐拉开。由国家级专业导演团队倾力打造的开幕文艺演出中,14个从全国各地精选的特色曲目轮番上演,乡土气息浓厚、欢乐笑点纷呈。全国各地的网友可以通过27路直播平台线上观演,热烈的互动贯穿晚会始终。  这是一场丰富城乡文化供给的盛宴。歌舞戏曲、诗词书画、电影摄影等高雅艺术作品从城市向农村流动,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这是一场散发乡土气息的盛宴。“脱下戏服是农民,穿上戏服是演员,干完农活去演出”展演以亿万农民为主角,“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乐农民”。  这是一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盛宴。“立足达州、面向四川、放眼全国”,展演汇集全国各地艺术作品,百花争艳、百花齐放,达州本地巴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经此舞台向全国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16年,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站上时代新起点,目光再次聚焦达州,又一场文化盛宴在巴渠大地绚丽绽放。12月15日晚,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线上)展演在达州举行。 王勇 摄大汇演大交流精心“烹饪”文化“大餐”  回溯已在达州连续举办七届的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打破行政区划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其突出特点。  从第一届展演开始,《安塞腰鼓》《华阴老腔》《雨坛彩龙》等省内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站上了舞台,开启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集中展演的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展演汇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内21个市(州)和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文化艺术精品,同台献艺、同场展出,实现大汇演大交流。特别是第四届、第五届展演活动期间,配套举办了首届四川农民艺术节、首届四川艺术节·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等大型活动,一大批优秀新农村文艺节目、优秀摄影作品、优秀版画作品、公共文化和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小品小戏作品、图书、非遗项目、特色农产品在各个主、分会场进行演出、展览、展销。  以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为牵引,达州全域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建立“上下互动、部门横向联动”的文化惠民机制,“流动舞台进基层”惠民演出由2016年以前的每年830场增加到当前的1650余场、“巴渠大讲坛”“文化精品展览”分别由每年120场增加到300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35000余场,圆满完成每年636场“国家西部文艺下乡”计划。  精心“烹饪”文化“大餐”,达州组织推出多款区域性系列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全市年均举办各类重大文化艺术活动50余场。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杨小伟 摄覆盖城乡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从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举办地洋烈新村为起点,再到后续的长乐新村、宝塔新村、魁字崖新村、狮牌新村、青龙嘴新村,每届展演都积极带动达州一批高档次乡村大舞台闪亮登场。  位于达州莲花湖畔的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备受关注。基地总投资30亿元,建设面积4.5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包括市文化馆、巴山大剧院、群众文化广场、田园大舞台等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凤凰山上的巴人文化广场、巴山书画院、巴山文学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这些场馆联合起来成为“演、展、博、销、游”综合体。达州的目标是,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事业示范区、文化创意聚集区、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如今,包括巴山大剧院在内的多个文化设施项目,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以点带面。达州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市级为骨干、县级为枢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基础,全市现有8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3个体育场、10个体育馆、2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800个村(社区)文化室、2834个农家书屋、2500个城乡文体广场、20个影剧院、57个乡村大舞台、354个农民工文化驿站、360个留守学生(儿童)之家。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线上)展演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王勇 摄大展演引领创作潮本土原创文艺作品量质齐升  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达州持续举办,也积极催生达州新农村文艺题材作品创作潮,全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统计显示,达州年均创作各类文学艺术作品6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20000余件、舞台艺术作品近300个,长期保持中长篇小说、诗歌、戏剧小品、美术书法摄影等门类艺术创作全省领先、全国知名,其中80%的作品参加了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和“流动舞台进基层”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周永开》入选2022年度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和文艺精品奖励作品公示名单,贺享雍长篇小说《小镇灯塔》入选2022年度四川省作协乡村振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长篇小说《川乡传》、歌曲《大凉山上卡沙沙》、书法《川东游击军的创始人》3件作品被列入四川省2021年度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名单,其中《川乡传》外文版权输出到俄罗斯、巴西等7个国家,《大凉山上卡沙沙》参加央视“七一特别节目”演出;《清风永开》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小品《一颗痣》《脱不脱》在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走在春天的路上》入选中宣部第五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  推陈出新,佳作不断。成绩取得,得益于达州坚持借智借力,聘请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家指导、参与达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策划、重点课题研究、示范项目创建等工作;全市公共文化单位和高、中级文艺专家每年结对帮扶基层群众文艺队伍500支、培训基层文化骨干10000人次。  此外,达州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收集、梳理,用于指导公共文化城乡统筹工作实践,先后编辑出版了历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画册》《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新农村印象·全国版画作品邀请展”作品集》《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论文集)》等。文艺沙龙街头“摆摊”。梁乔 摄精品“出圈”而立擦亮文化达州金字招牌  筑文艺高峰,人才是基础,队伍是关键。  “巴山作家群”“巴山诗群”“巴山摄影人”“巴山画家群”等一批叫得响的达州文艺创作团体正被社会所熟知。据统计,达州全市现有文学、书法、美术、摄影、诗词等艺术创作门类国家级协会会员近200人、省级会员近1000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实现整体跨越。  达州市文化馆“文艺帐篷轻骑队”、“巴山蒲公英”文化志愿服务团、通川区“文化赶集”、大竹县“百场文艺下乡”等公共文化流动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巴渠大地的山水田园,受到群众欢迎。  精品“出圈”而立。“市民学堂”“巴渠大讲坛”“阳光星期舞”“指尖上的图书馆”“寒暑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连连看”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元九”登高活动由达州辐射全国,成届次举办的“大巴山音乐诗会”吸引全国诗词爱好者参与。同时,由达州原创的一批精品节目不断受邀到省外、境外演出。  持续擦亮文化达州的金字招牌,目前达州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1个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达川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渠县、达川区石桥镇),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3个,3个国家一级、3个国家二级、2个国家三级图书馆,7个国家一级、1个国家三级文化馆,161个国家三级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62个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书香达州,全民阅读。惠民生促发展激发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以持续举办的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为助推,近年来,达州持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近在身边的文化繁荣。  达州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全部实行错时延时免费开放,“4·23世界读书日”“图书服务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点掀开专题文化活动篇章,推动惠民文化活动常态化。把鲜见的文艺拉近,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芭蕾舞团、德国交响乐团等知名文艺团体被邀请进来,群众零距离观赏高雅艺术。  以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为契机,达州拓宽合作边界,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知名民企达州行”等系列经贸活动与展演一同上演,外地商务代表团主动担纲达州人文风情、产品产业的“代言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合作、校地合作协议签署落地,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  行走巴渠大地,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鳞次栉比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不断丰富达州人民的精神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昂扬向上的生动注脚。  以“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将掀起发展新农村文化、倡导新农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高潮,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谱写四川现代化建设的达州新篇章贡献力量。坝坝电影进农家。 唐朝贵 摄欢乐放送“3+4”系列活动精彩呈现12月15日,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启幕。以开幕文艺演出14道“大菜”为开篇,更多精彩节目将陆续登场。  本届活动由主体活动、配套活动两大板块构成,形成“3+4”活动体系。  3大主体活动除已举办的开幕文艺演出,还包括“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启动仪式、2022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邀请展。  4大配套活动涵盖“非常梦想”川渝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天府乡村旅游美食展、“巴山杯”2022全国新农村诗歌大赛,以及适时以线下文艺小分队进社区(村组)方式,举办的“欢乐乡村行”四川省群众文艺作品惠民演出,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本届活动共展出木版年画、新年画、农民画作品300件,通过文学作品诵读、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音乐作品播放等方式展出原创文艺作品120件。此前,活动共征集以乡土、乡情、乡愁为主题的优秀原创诗作6250余件,57件优秀作品入围获奖,充分展示讴歌新时代、赞美新农村的美好情怀。  本届活动充分整合四川省内外各级媒体资源,多种渠道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增强互动性。展演活动将进行全程直播,可通过新华社现场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移动网、光明网、中国网、国家公共文化云、四川观察、四川新闻网、封面新闻、达州日报视频号、掌上达州客户端、达州发布、达州观察、文旅达州等媒体平台观看直播,共同见证乡村振兴的成就、共同体验农村文艺的别样风情、共同感受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16
王光龙(图片由巴中文旅新区管委会提供)随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征程全面开启,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事业也翻开了新的篇章。深入贯彻落实“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要求,让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同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巴中文旅新区牢记使命担当,奋力以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光雾山国家5A级景区。以文旅为首位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丰富的物质财富供给,也就是通常说的“做大蛋糕”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首位产业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巴中市委、市政府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位产业来抓,以文旅新区为载体,通过全面赋能文旅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文旅康养为首位,全面壮大产业牵引力。巴中地处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几何中心点,辐射都市圈人口规模超过2亿。巴中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地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的“春杜鹃秋红叶”闻名中外,诺水河溶洞群内康养温泉星罗棋布。空山森林公园风光秀美,是中国工农红军“空山战役”的发生地。巴中面向三大城市几何中心点所覆盖的广阔市场,发展以文旅康养为首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显著优势和潜力。  为全面夯实巴中市现代产业体系基础,巴中文旅新区于2021年成立,并出台了《关于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实施意见》《巴中市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补充扶持措施》等政策文件,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巴中市全新的产业发展引擎。新设立的巴中文旅新区,打破以往以县为界的状态,形成了幅员面积165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10万的特色经济区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新型文旅康养项目,带动与文旅相关的建筑、旅游装备、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制造业的增长,也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文旅为首位产业,层次明晰、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1—10月,巴中文旅新区接待游客8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75亿元,主要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44%。避暑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5%、92%。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高产业要素配置力。巴中文旅新区始终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通阻碍产业要素流动的“堵点”,致力做大市场主体,汇聚产业发展能量。出台《对外招商工作实施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瞄准国内知名文旅企业招大引强,精准实施建链补链强链战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通过融资担保、运营补贴等多种模式开发文旅资源,完善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五大产品体系”,推动文旅康养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编报2023年度重点省市项目13个,计划投资125亿元。面向全球征集文旅新区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同步谋划项目304个,设计投资规模近千亿元。2022年1—10月举办了光雾山冰雪节、杜鹃花节、首届诺水河国际溶洞节、光雾山国际红叶节、金色水青冈圆桌会等活动,成功签约项目58个,签约金额131亿元。巴中文旅新区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增厚产业发展持续力。巴中文旅新区强化制度创新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聚焦“3个有利”,精准放权。依法赋予文旅新区对统筹管理区域的县级管理权限。二是启用“2号公章”,高效行权。将涉及的县级部门职能公章,以“2号公章”的形式授权给文旅新区管委会使用,其效力与原公章等同,有效破解文旅新区文旅项目审批难题。三是编制“1张清单”,规范用权。制定文旅新区内部权责清单,对所有权力、责任实行“一单统管”。截至目前,省体育产业集团、中石化、华润电力、野趣生境等企业已经入驻,总投资超过55亿元。米仓大道、燕子岩索道等项目推进均超过计划进度。诺水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多管齐下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成为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路径选择。巴中文旅新区通过政策拉动和环境驱动,找到了适合自身的产业创新路径。  汇集各方智慧,构建巴中产业创新发展总蓝图。为破解现代文旅开发中资源整合能力较差的难题,巴中文旅新区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创新。面向全球征集文旅新区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并同步编制文旅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主要产业规划内容包括构建“一轴两核、三片四圈、多组团”协同发展体系—以米仓大道为“轴”,搭建全域发展主框架;以光雾山、诺水河精品景区为重点休闲度假目的地,以关坝、两河口两个交通枢纽为东西片旅游集散地,打造巴中文旅新区“一区两地”,建设“两个产业核心集群”,着力建设光雾山休闲度假、诺水河洞天疗愈、运动康养“三大产业片区”和以巴人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内容的度假区、度假村“多个组团”,推动全域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创新发展基石。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对于产业创新发展相关的要素资源汇聚有着重要的影响。巴中文旅新区积极整合政府、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力量,加快推动交通路网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雾山旅游景区交通提质增效,构建“快进慢出”的立体化旅游大交通格局,实施景区内部长达10.8公里的观光车道高标准改造,完成铁炉坝生态停车场建设,景区车位突破5000个。突破行政区域地理界限,依托新区体制机制统一规划修建米仓大道。此外,还加快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建设,游客进出光雾山景区将更加便捷快速。巴中市文旅集团会同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以保护为前提,投资2500余万元对诺水洞天景区部分项目进行提升改造施工,主要治理噪音污染等,以及对公园标识标牌进行整改更新。通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为文旅新区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人才保障,培育产业创新发展关键支撑。人才是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革命老区文旅创新发展,首先要创新人才政策,依托人才带动产业变革。巴中文旅新区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针对文旅新区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健全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授予新区对辖区内乡镇、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统筹调度权限。制定紧缺、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业以协议工资、技术入股等激励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按规定给予资金资助。加强高端人才集聚,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专家智库,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吸引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参与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破解产业人才支撑不足的难题,持续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化改革 稳步提升居民收入  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兼顾“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两件事。巴中文旅新区通过文旅体制机制改革,对“两件事”做出了有益探索。  积极构建要素导向联结机制,推动实现利益保障。推进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重在完善老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文旅资源转变为资产,加大特色餐饮、美丽乡村、地标产品、康养民宿以及文旅车间等方面的居民参与力度,带动本地居民进入农旅融合产业体系。依法保障权属人利益,对承租人也给予政策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设立文旅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形成引导资金,放大效益规模。  加快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坚持“文旅康养首位突破、集体经济融合成势”的发展路子。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专业合作社,形成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格局,积极招引多家企业,加快土地流转,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同时,通过国际红叶节、国际溶洞节、采摘节、品鉴节等文旅活动,带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品牌体系发展,打通产品连接通道,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推动国企民企协调共进,协力推动共同富裕。巴中文旅新区采取“国有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居民参与”的模式,提供技术、资金、培训等服务,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位于光雾山镇秋池社区的光雾和谷国际康养度假区,吸引异地高端旅居人群2万余人入住,年均带动到景区游客约1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约1000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500余人,成为文旅新区带动居民共同富裕的典型。  推动全产业融合,拓宽共同富裕增收渠道。依托文旅新区独特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深挖本土文化及生态资源,推动“文旅、农旅、工旅、康旅、研旅、体旅”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抢抓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机遇,探索建设秦巴地区碳交易中心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国家物种基因库中心,加快把综合资源优势转化为新区发展优势。位于通江县的红军城文旅特色街区,已建成集文创产品开发和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于一体的“红城映象”,开发刺绣、竹编、剪纸、根雕等100余种具有巴山特色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多个美食品牌,打造多个地标特色美食消费场景,推动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16
(朱映江 记者 侯东)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第四批2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城关村位于昭化区昭化镇西北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核心区,地处金牛古驿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交汇处,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内有文物景点40余处,建成客栈民宿、餐馆酒吧、书馆茶社等500余家,培育《葭萌春秋》沉浸式演艺、雷棚评书、乐楼民俗表演、非遗传习、蜀道三国研学,马战(术)运动体验、女儿节相亲大会等文化传承展演20余种,配套停车位近1200个。   近年来,城关村依托昭化古城景区,实行景村一体统筹推进,以景区项目提升建设为载体,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和民生保障等各类项目,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成立“城关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积极发展采摘、种植等农耕体验游,引导村民经营特色主题民宿,将村民零星土地、闲置房屋进行资源整合,折算入股转化为村集体资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带动全村旅游经济持续增长。2021年城关村接待游客3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5亿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15000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一个村落,代表着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近三年,乡村旅游逆势增长,成为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等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不同于城市的异质化体验。  日前,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正式为30个“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一批各具特色,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的村庄,正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记者带你走进这些天府旅游名村,看魅力乡村特色IP如何造,旅游发展在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等战略中如何乘势而上。渔江楠村游湖赏景。彭州市文体旅局供图乡村游兴起的关键密码:创造异质性乡村  去同质化,创造异质性乡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密码。  走进位于西昌市安哈镇东面的长板桥村,大大小小的建筑均依山而建,彝韵十足的青瓦黄房,房前屋后一块块菜地、一处处院墙用石块垒出自己的风格。别具一格的各式民宿,与彝家小院一起构成最惬意质朴的田园画卷。  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成全州旅游型新村建设模板。对于长板桥村的变化,该村党总支书记余彬最有发言权。余彬介绍:“2013年以前,长板桥村基本都是泥巴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村民不是靠天吃饭就是外出打工。那时候,根本没想到能靠旅游吃饭。”余彬回忆说,长板桥村的变化得益于2013年3月西昌市编制的《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将村庄规划设计定位为:彝家第一寨。  重新打造的长板桥村尊重自然,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建立廊道和开敞空间。房前屋后体现“微田园”风格,整体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如今的长板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开辟了一条致富发展之路,让彝家新寨绽放致富兴盛的新活力。  同样的,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曾经是一个沼气建设大村,有着“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美誉。如今,海龙村依托沼气文化这一独特IP,以“文化”为底色、“融合”为路径,打造“海龙凯歌”农旅园区,成为乡村振兴幸福样板。  当地还原老旧沼气池面貌,规划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沼气陈列馆、农村能源历史博物馆等特色园馆。“我们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为重点,建成主题鲜明的沼气博览园,配套建设龙翔书院、农耕文化馆等文化新场景。”据海龙凯歌农旅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月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长板桥村举行彝家特色活动。西昌市文广旅局供图乡村旅游资源如何激活?项目落地创造需求  记者梳理这些天府旅游名村发现,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从成都驱车1小时,直达彭州市龙门山镇渔江楠村,在这里便可体验乡村野趣。渔江楠村毗邻“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优美。  除了良好的自然禀赋,村里原本“毫无用处”的荒滩地,早已被打造成了如同画卷的水上乐园和湿地公园。  如今,这里建成了“万亩竹海”生态园区、800余亩的鱼凫湿地、八卦花田以及国际露营公园,打造出了渔江楠冷水鱼餐饮文化长廊、乡村记忆馆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品冷水鱼、游林盘、骑绿道、逛田园的生态优美、极富特色的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我们还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雷竹笋、高山雪芽菜、中药材等农特产品。”据龙门山镇办公室负责人徐硕苑介绍,这些农特产品不仅凭借其美味吸引了八方来客,更是通过集市、民宿伴手礼、电商平台等方式走向市场。  在竹文化广场,农耕生产体验区和展示区,有机连接了民宿居住区和冷水鱼餐饮消费区,配套建设了景观道路、遮阳篷、蔷薇花小园等休闲设施,形成了一条生态景观体验观赏种植带和竹文化宣传展示点。  而在绵阳市北川县石椅村,则通过丰富的特色节庆活动,让游客沉浸体验羌族风情。  “我们大力兴办乡村旅游节庆赛事活动,以吸引绵阳及周边游客。3月份的赏花采茶活动、6月份的枇杷节、7月的李子节,冬至节的转山会、腊月间的年猪文化节、团年饭、正月间的龙灯节等活动常年开展。”据石椅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椅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主题定位明确,以“非遗+旅游、文化活动+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形成石椅羌寨三大特色产业,由此而开发出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化创意等系列产品。  类似的,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山脉中西部的桃源村,以农文旅融合,打造“天府桃花源”民宿聚落。此外,“夜爬龙泉山”“骑行桃花源”配套而生的休闲、露营、咖啡吧等新兴业态,正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游内生动力从何而来?农民主体地位凸显  乡村丰富的业态,也正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走进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一院一景,一户一韵。信步庭中,一幅幅怡然自得的田园画卷展现在游人的面前。这个曾经的“烂河滩”小渔村现已成为游客心仪之地、农民幸福家园。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据了解,友谊村以易家河坝乡村旅游区为依托,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模式,从丰富景区业态、完善游乐设施、打造核心吸引力与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引导景区项目建设。  “我们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建立了现代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据友谊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这里已建成中国西部钓都、欢乐水世界大型水上游乐项目、三江·九月婚庆主题酒店等项目,成为德阳市最大的集种植养殖、垂钓、自由采摘、品尝、观光、休闲、骑游、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  据了解,友谊村共有村民3618人。其中通过自主创业、资产入股、企业就业等各种方式有效参与友谊村旅游业发展的总人数为1709人,约占全村总人数的47.24%。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41370.9元,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为10950元(2021年友谊村村民人均收入到达2.5万元),友谊村村集体资产增长到2600万元,极大提高了友谊村农民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不止在友谊村,遂宁的海龙村与周边2镇7村共同成立海龙联村党委,组织村民有序参与景区管理运营和业态发展,让大家端牢农业碗、吃上旅游饭;北川的石椅村利用荒山荒坡全面发展枇杷、李子水果种植1600余亩,成立石椅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及友邻村107户入股合作社,让依靠土地和生态吃饭的山里人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13
(记者 乔薇)12月10日,第二届四川省文创大会在蓉开幕。本届大会旨在通过“会、展、赛”等方式,全面展示四川文创产业新亮点、新成绩、新趋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专业化、权威性、引领性行业交流展示平台,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提质增效,激发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三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获奖代表合影留念大会以“文旅融合·文创赋能”为主题,开启2022四川文创交易博览会、第三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联盟年会等特色活动,参与企业超300家。据了解,在2022四川文创交易博览会期间,将陆续开展文创项目推介路演、文创产品直播带货、天府文创沙龙、“一对一”对接洽谈等活动,推动构建全业态、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的文创产业消费生态圈。记者了解到,第三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于今年3月24日启动,大赛通过线上报名和征集的方式,征集了含有四川元素及红色元素的优秀文创作品1252份,最终评选出金奖12个,银奖25个,铜奖50个,“安逸熊猫”文创奖3个,大会现场为获奖代表颁奖。大赛深入挖掘含有四川元素及红色元素的优秀文创作品,在打造全国文创领域具有权威性、影响力、代表性、产业化的品牌文创大赛的同时,聚集探索文创产业化路径,以文创丰富文旅消费内涵,筛选并培育品质过硬、设计精良、市场认可的文创品牌,展现文创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打响“四川造”系列文创品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贵元 郑云霞 特约通讯员 胡润林近日,走进黄泥坡,传来悦耳的芦笙声音,时断时续。这是杨勇趁着农闲时间,在自家工坊里忙着制作自己喜爱的传统乐器——芦笙,他正在试音。  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乐舞,是苗族同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在重要的节日里,身着苗族服装、手持芦笙、闻笙起舞。  黄泥坡位于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永兴村6组。杨勇是一位民族乐器爱好者,更是一位手工技艺传承人,他的爱人陶银秀是一位苗绣传承者。杨勇在制作芦笙。 张贵元 摄制作芦笙巧用心思  杨勇自幼便会吹奏芦笙、鼓簧而舞。但杨勇觉得,要吹好芦笙,首先得了解芦笙,要了解芦笙,非自己动手制作不可,于是杨勇“非正式”拜师学艺了一段时间,然后自己琢磨技艺,也算是自学成才。比如在笙管上,有的地方的芦笙尾部是开口的,而杨勇制作的芦笙,笙管尾部却是闭合的,这样的芦笙吹奏的声音能够从前方位传出去,发声更响亮、浑厚。  试音是制作一把芦笙最关键的步骤,往往要花上好几个小时。上好的芦笙,是笙斗、笙管和簧片的和鸣,使用几年乃至几十年音质都不会衰减。  试音完成后用画稿皮做的箍子固定笙管,这样一把芦笙就算完成了。杨勇制作的芦笙,因造型美观,音质好,购买者较多,一般都需要预订。心口手合一传情达意  杨勇说,吹芦笙是心、口、手三者合一的绝技,演奏者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心里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嘴里要吹出大小适宜、快慢适中的气流,手要根据气流节奏将轻重缓急收放自如。芦笙舞,则需要心、口、手、身的完美配合。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中的重要“媒介”及情感寄托;或健朗脆亮,或婉转悠扬,或粗犷高亢,传递着苗族同胞的喜怒哀乐。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中是神圣且珍贵的,家家都离不开它。  “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杨勇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熟练掌握芦笙吹奏技巧,传承古朴高超的制作技艺,让自己制作的芦笙能越吹越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