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秦武 (图片由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今年7月,南充市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升级版、加快建设全省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金秋十月,嘉陵江边的南充市顺庆区,75米高的清晖阁主塔倒映江面,开门迎客;在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新建的文创研发展示中心已全面落成,填补了阆中文创产品市场的空白;在南部县升钟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游客服务中心已具雏形。  11月10日,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以下简称“2022文旅大会”)和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以下简称“第八届旅投会”)将在南充阆中市举行。致力于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产品、探索新服务、创造新热点,近年来,南充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2012年至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从每年的1820万人次增长到870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55亿元增长到845亿元。  站在大舞台,南充将再次唱响文旅融合强音,擦亮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名片,展示“诗和远方”新画卷。“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暨首届巴蜀合唱节现场。塑品牌“文旅+”业态不断丰富  今年4月,2022年嘉陵江放牛季“云上观牛”活动在南充市蓬安县启幕,“云上观牛”全程直播“百牛渡江”奇观,让观众足不出户尽享蓬安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连续13年举办,嘉陵江放牛季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激活区域文旅一江水,南充市推出以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凌云山、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百牛渡江”、新政德园、满福坝村、锦屏山、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景点的“印象嘉陵·生态之旅”精品旅游线路。  金风送爽,位于南充市嘉陵区工业园区的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游人如织。“跨越千年,丝绸文化魅力无限。”来自广东的游客黄先生在展台前流连忘返。  近年来,南充围绕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春节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南充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天宫传统文化度假区两地成功入列“文化寻踪之旅”。  目前,在阆中市,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建成见效,阆中水城正加快推进;在高坪区,凤仪湾水镇项目正加快推进,“文旅+农业”“文旅+康养”蹚出新路子;在嘉陵区,飞鸿滑草项目建成运营,当地正积极探索“文旅+体育”的新业态……  一个个文旅景点逐渐落成,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形式越来越多元,跨界、跨行、跨领域发展的新路子越走越靓,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日益提升。  好消息再次传来,日前,四川省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区)和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单公布,南充市顺庆区入选四川省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区),阆中市五龙村、南部县纯阳山村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促升级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晚上还能看坝坝电影,巴适得很。”金秋十月,天气晴好。在位于南充市高坪区的凌云山旅居营地,市民杨涛搭起帐篷,和家人共享难得的美好时光。  今年6月,凌云山旅居营地项目打造完成,并向游客开放。营地新增设了花园餐厅、儿童乐园、微型湿地公园以及“网红打卡点”,给游客带来多样化的游玩体验。  南充市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凌云山旅居营地的建成,填补了川东北地区房车营地项目的空白,还带动了南充地区户外产业发展。  以文旅项目促进业态升级、补齐短板。南充市连续3年在省级重点在建文旅项目投资额上稳居全省第二位;蓬安相如故城、仪陇客家文化博览园等5个项目成功入选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全市精心打造市博物馆、市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建成9个标准室内剧场,规模居全省第二位。  目前,在阆中古城,以杜甫的《阆水歌》为主线,以古城码头和古色古香的画舫游船为载体,全景呈现阆中独特的山水实景和诗词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古城环江交互式演艺。阆中水城项目运用新技术,对金沙湖水上游船项目现有的水上精品线路进行提档升级。  创新引领,南充深化文旅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正加快文旅产品、业态、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在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通过“掌游仪陇”APP,游客不仅可以实时查看景区客流,还可以体验红色旅游、乡村游、美食、特色餐饮、酒店、导购等系列功能,游玩起来更加省时省心。  在阆中数字博物馆,利用“5G+AR”技术,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实现“穿越”,近距离为观众述说藏品背后的故事。  整合交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人社、统计等部门数据资源,推进涉旅数据互通共享,南充不断提升“智慧文旅”的科技水平。  目前,阆中市、仪陇县的两个“智慧文旅”平台已列入全省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南部县、西充县、蓬安县等地也已建立起智慧旅游平台。  2022文旅大会和第八届旅投会期间,南充还将推出部分智慧文旅项目,用现代科技手段呈现,满足游客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提升体验感。南部县升钟湖景区。惠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南充市获评优秀档次。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近年来,南充以举办一项项文旅活动来促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越做越细、越落越实——  今年7月,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南充市高坪区开幕。南充精心捧出了文化旅游大餐,包含系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嘉陵江夜间音乐季”,让广大市民尽享文化发展之美。  以高品质的文旅节会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近年来,南充持续举办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三大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持续增强,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显著。  以一流文艺精品为支撑。南充推出的组合唱《亮花鞋》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川北大木偶“熊猫队长”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原创舞剧《悟空》及川北灯戏亮相国家大剧院。此外,还推出《龙门传说》《张飞轶事》《板桥卖画》《东方丝源》《陈寿著三国》等精品剧目,受到市民欢迎。  以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为平台。南充承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巴蜀合唱节、四川省2020年“千龙千狮闹新春”等,不断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充将继续创作一流文艺精品、打造一流展演基地、培育一流专业院团,加快建设文化艺术新高地;建设“融合共生”空间、提升“全民共享”供给、完善“多元共建”体系,加快打造公共服务新样板。高坪区凌云山谋开放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今年7月,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开幕。本届艺术节有13支国内优秀地方艺术团队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演出。  近年来,南充文旅向世界递出“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这5张亮丽名片。  金秋十月,南部县升钟湖渔民们唱响号子。依托升钟湖自然风光,南部县以“中国升钟湖·世界钓鱼城”为主题,合理布局文旅空间,形成一心(游客服务中心)一环(升钟湖环湖路)三区(钓鱼运动区、伏羲文化区、垂钓养心区)的功能布局。  “以开放的心态持续擦亮文旅名片,促进文旅融合,欣欣向荣。”南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部县将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升钟湖—阆中古城—朱德故里”旅游环线建设,全力把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打造成为国际国内高水平、高知名度的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推动南充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成渝“后花园”。  今年,南充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特色突出、辐射带动强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南充正结合本地的人文、自然、交通等资源优势,加快嘉陵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客运码头、码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主城区率先开通“江上游”为试点突破,梯次开通主城区至蓬安县马回电站、阆中至南部—仪陇的“江上游”。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的文旅发展,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充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推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1-09
(记者 庄媛)2022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将于11月在小金县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小金县将会为大家呈现什么样的精彩?准备了哪些惊喜?11月7日,记者从小金县委宣传部获悉,本次大会,小金县将以“三个载体”为平台,将“三个亮点”贯穿大会,全面展示阿坝州的文旅魅力和“五个小金”带来的惊喜。金秋的四姑娘山“三个载体” 带您玩转小金“一会”,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大会主会场设在四姑娘山镇山地户外中心,总面积5611.90平方米,是一个集国际会议中心、攀岩体验比赛、商业办公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整体设计和功能让人耳目一新。“一剧”,《遇见·斯古拉》嘉绒文化歌舞剧。可以在国内最大的室内360度三维实景演出中心,欣赏一个浪漫、勤劳、勇敢的嘉绒藏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在故事中沉浸式观赏嘉绒藏族民歌、嘉绒藏族锅庄、战舞“卡斯达温”等民间非遗文化。“一季”,文旅、农旅、体旅、红旅“融合季”。全方位展示小金全域旅游发展的靓点,好山好水好风景,听的看的品尝的,一应俱全,就等您来。有旖旎的风光,有嘉绒文化还有醇香的青稞美酒伴着歌舞点燃你的热情……“五个小金”即:生态小金、户外小金、红色小金、文化小金、幸福小金。这是小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生态小金带给您“纯净之美”,户外小金带给你“畅游之美”,红色小金带给你“精神之美”,文化小金带给您“人文之美”,幸福小金带给您“和谐之美”。小金玛嘉沟秋色亮点一:沉浸式体验“五感小金”听过大雪山融化的声音吗?听过大冰川低语吗?还记得农家烟火飘来柴火饭香吗?想不想尝尝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小金苹果?一口咬下去,果汁顺嘴流.....这次大会在让嘉宾游览的同时,更能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体验触发无尽的遐想,通过五感体验全方位展示可观、可闻、可品、可察、可鉴的“五感小金”。亮点二:畅游中寻找“四姑娘”这次文旅大会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寻找“四姑娘”。“四姑娘”是哪四个姑娘?她们是不是很美?她们有什么故事?她们在什么地方?相约小金吧,我们一起去藏寨、去田园、去云端,寻找和认识“四姑娘”。小金苹果亮点三:“小金.喜”一路相伴如果你以为这次的大会仅仅是单纯的游玩那就错了,因为还有“小金·喜”与您一路相伴。为了增加与游客的互动与乐趣,小金县特意将部分文创产品以盲盒的形式送出。这些文创产品不仅都有着很好的寓意,而且个个都非常精美。“幸福之喜”、“户外之喜”、还有一样手办,只要一到小金,准能“沾沾有喜”。除此以外,您不仅仅是游客,还是探秘者。通过塑造非遗文创体验空间,在每个区域设置章节线索与密码展品,探秘者可通过线索寻找出相关区域的密码展品。以空间代入式的互动体验,让您“解锁嘉绒密码,留下小金印迹”。“金”彩连连,“金”喜不断。据了解,从11月5日开始到11月13日,小金将陆续推出系列活动,中国熊猫大道自行车公开赛、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川西藏族山歌会、嘉绒美食大赛等赛事活动将陆续登场。幸福的小金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小金是川西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让我们相约小金,相约2022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一起品味“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纯净小金”。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1-08
●大会采取“现场+网络直播”形式举办,将发布《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项目指南》  ●配套举行四川文化和旅游主题展、天府旅游美食展等5个特色展,以及嘉陵江文旅风景道建设论坛等3个活动  (记者 杨艺茂 吴梦琳)近日,记者从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开幕式将于11月10日在南充市阆中市举行。  本次大会采取“现场+网络直播”形式举办,会上将发布《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项目指南》,推出文化和旅游重点招商项目313个、招商金额5152.93亿元,项目聚焦数字文旅、夜间文旅、城市更新、冰雪温泉、康养体育、研学旅行等10个特色业态。此外,包括绵阳嫘祖圣境文旅综合体、内江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景区、华侨城·南充丝路传奇、南充世界丝绸源点景区在内的150个重大投资项目将在会上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项目中,民间资本投资占比61.7%,国有资本投资占比38.3%。  此外,大会还将配套举行四川文化和旅游主题展、21市(州)文化和旅游招商项目展、南充市文化和旅游主题展、重点文旅企业展、天府旅游美食展等5个特色展,以及重点招商项目发布活动、“美丽四川”原生态音乐专辑——《向阳之地·亚丁》上线发布活动、嘉陵江文旅风景道建设论坛3个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省文化和旅游领域在文物考古、艺术繁荣、公共服务、品牌创建、项目建设、文旅消费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自2015年举办以来,创造了全国文旅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形成了签约金额大、落地项目多等特色,成为文旅项目发布和企业投融资对接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会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助推四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等经济区交流合作,为企业嘉宾搭建项目对接洽谈平台,为我省文旅融合项目投资提供新机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1-08
旅宣(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走进阆中古城,核心景点维护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千年古城焕新颜。11月10日,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和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在这里举行。  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自2015年开始举办以来,创造了文旅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成为我省文旅项目发布和企业投融资对接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围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将举行15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并推出313个重大招商项目。  这是在当前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火热氛围下,四川文旅抓项目、促投资、拼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四川文旅以奋进之姿,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不断推出系列文旅新场景、打造文旅消费新亮点,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阆中古城。重大项目拉动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在南充,位于阆中古城嘉陵江大桥旁的落下闳大剧院已完工,即将交付使用。落下闳大剧院以春节文化为主题,建有可容纳1100余人的现代化主场馆以及多个多功能场馆,采用先进技术,可在观众厅顶部的不同角度安装精美的光纤束,打造出星光顶饰的独特效果。大剧院的建成投用,可吸引更多大型、高水平文艺演出活动在阆中举办。  在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与中华彩灯大世界毗邻,以恐龙文化和古蜀文明为主题,打造大型文化高科技旅游景区。据了解,方特恐龙王国自今年6月18日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川内热门“打卡地”,开园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就接待游客165367人次,实现营收4594万元,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吸客能力。自贡方特恐龙王国。  在眉山,正在建设中的江口沉银博物馆工地上,“奋战100天”的标识十分醒目,工地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全力以赴抢抓工期。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截至目前累计出水文物7.2万余件、重要文物2万余件,实证了江口沉银传说,引起社会关注和国际学术界瞩目。加速推进中的江口沉银博物馆及遗址公园项目占地200亩,包括博物馆、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标本库等,预计今年底将完成核心区博物馆主体结构建设,2024年将呈现给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随着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的加速推进,一个个文旅新地标在四川拔地而起,推动全省文旅产业提质升级、转型跨越。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在建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485个,年度计划投资1136.47亿元,75个项目竣工投运,42个项目实现新开工;全省234个文旅项目成功发行226.65亿元专项债券,发行数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84.25%、46.24%;全省47个文旅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重大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2520.54亿元,其中15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为全面推进重点文旅项目招引促建工作,近年来,四川先后通过建立文旅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力度、积极谋划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对接等措施,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为契机,四川将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本次大会,我省精心策划了一批文旅产业融合项目,形成了《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项目指南》,推出文化和旅游重点招商项目313个、招商金额5152.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1%。这些项目聚焦数字文旅、夜间文旅、城市更新、冰雪温泉、康养体育、研学旅行等10个特色业态。眉山东坡醉月地。创新场景业态促进文旅消费市场释放活力  11月5日,第九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在乐山峨眉山市正式启幕,本届旅博会以“世界遗产旅游 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通过国际云展、世界遗产主题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展等活动,聚焦文旅融合新方向、文旅复苏新业态。  11月7日,“冬游四川消费季”活动新闻通气会举行,宣布将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在全省开展“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冬游四川消费季活动,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冬季特色产品、重点促销活动等,全力以赴拼经济促消费,切实推动冬季旅游热起来、旺起来。  文旅消费,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一环,不仅对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四川以大力度举措丰富文旅消费产品供给,营造多元文旅消费业态和场景。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第二批123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四川省成都市宽窄巷子、灌县古城、白鹿音乐旅游片区,泸州市郎酒小镇酒旅融合集聚区,绵阳市罗浮山温泉度假区,遂宁市灵泉水乡,眉山市东坡醉月地共7个项目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第一。遂宁大英宋井桃源。  在网络上持续火爆的东坡醉月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中心城区,北至东坡印象水街、南至苏母公园、东至岷江东湖饭店、西至三苏祠景区,这一区域内囊括三苏祠、湿地公园、2家图书馆、2家影剧院、4家文体商旅综合体等多种业态,串珠成链,挖掘“夜月文化”,发展夜经济,立足“宋代雅致生活”“明月故乡”打造特色水街和华灯集,集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构筑“一湖一江多节点”的夜游布局,打造夜游岷江、夜游东坡湖等“东坡醉月地”夜间经济品牌。2021年,东坡醉月地接待游客572.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13亿元,其中,夜间接待游客343.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7亿元。  四川不断拓宽文旅融合边界,提供多元化的文旅供给。例如,遂宁市大英县宋井桃源,通过“盐文化+桃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昔日的小乡村变为热门的宋风体验场景,今年国庆假期开始对外运营以来,吸引了不少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游客前去打卡。新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展现乡村美丽图景,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多样化、个性化的中高端文旅产品供给,努力把四川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1-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袁毅 杨超  “讲文明,树新风,整治办酒当其中;办酒席,莫滥办,申报审批要严管……”11月7日清晨8点钟,平昌县西兴镇马鞍村的乡音小喇叭像往常一样按时响起,以“三字经”形式向群众宣传播报大操大办的危害性和移风易俗的好处,赢得了村民们的点赞。  针对农村酒席大操大办、乱办滥办的现状,今年以来,平昌县西兴镇以基层治理为抓手,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原则,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实行执纪惩戒等,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陋习,让文明新风吹遍西兴的山山水水。  “倡导移风易俗,主张婚事新办,丧事从简,厉行节约……”在马鞍村村委会的彩绘墙上,白底黑字的《村规民约》非常醒目。为有效治理滥办酒席,西兴镇打出第一张牌——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参与立规矩,以制度为“标尺”约束自我。  马鞍村党支书冯彦安说,为统一意见,制定出让村民都赞成和满意的《村规民约》,村“两委”多次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村民提、村民审、村民表决的方式,反复讨论修改,历经近3个月的时间,才得以实施。  冯彦安介绍,有了村规民约,村里办酒席就有了“标尺”,什么酒席可以办,什么酒席不可以办、该怎么办等,都明明白白地写到了《村规民约》里。截至目前,治理效果很明显,群众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有了《村规民约》还不够,为助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长期效果,西兴镇打出第二张牌——成立“红白理事会”,以它的“管理”作用,让酒席办理更规范化。  “现在家里婚丧嫁娶,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只要跟村里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会有‘专人’帮忙计划把关,既省钱又省事。”提起红白理事会,黄柳村村民易荣材感触颇深。  据了解,黄柳村在制定《村规民约》治理的同时,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会长、村“两委”成员为副会长,以及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村民代表组建成的“红白理事会”,组织处理全村红白喜事诸多事宜,深受百姓的好评。  虽然有了《村规民约》的约束和“红白理事会”的管理,但是仍有少数人不遵守,如果不及时警示教育,那么就会形成“破窗效应”,让违规办酒死灰复燃。于是西兴镇打出第三张牌——实行“执纪惩戒”。  西兴镇制定印发了《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不承接违规办理酒席承诺书》等文件。镇纪委副书记易俊才说,西兴镇专门成立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那些婚丧嫁娶中搞铺张浪费和借“无事酒”的敛财行为进行严厉惩戒;对顶风违纪的镇村干部,将其问题列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廉政审查的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在“治风”工作的推动下,全镇共出台村规民约14条,设立“红白理事会”14个,共计18名乡贤和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红白理事会”理事。今年以来,提醒谈话100余人次,成功劝阻大操大办宴席 3 起。如今,在西兴镇,百姓人情负担更轻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接下来,我镇还将进一步采取过硬举措狠刹‘乱办滥办、大操大办’的不正之风,积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该镇党委书记袁毅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1-08
(蒋培路)2022年11月5日—7日,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四川乐山。第九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将在乐山峨眉山市隆重召开。2022年1月21日至23日,峨边彝族自治县举行“黑竹沟探秘探险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睡谷”开谷仪式,向全球发出邀请函,向世界递交峨边名片;7月15日至8月15日,峨边面向全球征集黑竹沟宣传口号;10月7日至10月31日,峨边面向全球发起寻美小凉山·“甘嫫阿妞”风采大赛,开展彝族文化代言人网络招募活动。在第九届旅博会前后,峨边彝族自治县将于2022年10月5日至2023年1月29日,开展“2022年小凉山非遗文化展演暨‘甘嫫阿妞’艺术季”活动,包括寻美小凉山·“甘嫫阿妞”风采大赛决赛、峨边100名毕摩诵经祈福活动及研讨会、2022年彝历新年晚会暨感动峨边人物颁奖典礼、“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首届小凉山非遗文化荟”展演峨边52项非遗传承、冰雪峨边·雪地徒步周等活动,丰富峨边文旅活动,树立峨边文旅形象,提升峨边旅游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坚持“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构建“1+4+N”(一核一枢纽、一带四园区、四镇多新寨)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科学谋划“四圈协同,双环组团”发展新思路,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黑竹沟秋色(王永春  摄)绿色打底  擦亮“黑竹沟”金字招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鲜。”古木参天、溪涧幽深、风景奇秀……这是峨边黑竹沟景区的真实写照。黑竹沟景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10万单位,素有“生态睡谷、醉养天堂”之称,并成功入选2021“中国天然氧吧”。黑竹沟是大自然赋予峨边最独特有的一颗“明珠”,如何让这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闪耀世界呢?高起点科学规划——充分发挥黑竹沟“核心”引擎效应,科学规划“4+2”(四圈协同,双环组团)旅游发展新版图、新路径,争创国家5A级景区。第一圈层:坚持对黑竹沟核心地带(无人区)进行严格保护,适度开展科考、探秘、探险等活动;第二圈层:坚持沟口杜鹃池片区精品高端开发,打造一个高端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第三圈层:坚持外围镇村(黑竹沟镇及“五朵金花”)配套集散,打造旅游集散地,培育大众旅游及消费;第四圈层:坚持全县全域特色(村庄、彝家新寨等)串珠发展,各美其美。双环组团:即充分发挥省道309南北大动脉作用,依托川滇大渡河风景骑游道,精心梳理打造北部大渡河段、南部官料河段,构建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大通道;加快打通黑竹沟旅游南环线,串联起沿线平等石林、五渡睡美人、杨河大团岩、新林药子山和黑竹沟大小杜鹃池、挖黑罗豁等,打造最美森林公路。古井村“彝恋黑竹沟”美酒迎嘉宾高标准精心打造——秋游峨边黑竹沟,从山下到山上、从草甸到树林,满山都被染尽了一遍红;沐浴水晶珠恋·地磁康养温泉中心,让你洗去往日的烦恼,尽享高品质的磁化温泉;夜宿诺索星空营地,数满天星星,带你走进诗与远方……突出黑竹沟生态、秀奇、彝族文化特色,紧扣“4+2”(四圈协同,双环组团)旅游发展新思路,按照景区“1+5”六大功能定位进行重点打造,即做特探秘探险旅游、做好户外运动旅游、做精康养度假旅游、做强彝族文化旅游、做优亲子研学旅游、做大精品观光旅游,努力将黑竹沟打造成为世界探秘康养旅游目的地。拟计划实施景区内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约6.95亿元。目前,温泉中心、诺索星空营地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运;迷都酒店升级改造、蜂巢岩四号桥及栈道维护改造工程已完工;沟口旅游公路及配套设施提升项目(一期)、蜂巢岩至荣宏得道路恢复改造工程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后,将极大的改善黑竹沟景区基础设施条件,丰富黑竹沟景区旅游运营业态,提高黑竹沟景区核心竞争力和游客吸引力,提升游客游览舒适度、满意度和景区知名度。同时,重点打造黑竹沟镇及镇上的特色村寨,包括古井村、底底古村、依乌村、西河村、马杵千村“五朵金花”。构建黑竹沟沟口旅游集散地,聚集人气,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过境游”转变为“过夜游”,形成黑竹沟“沟内游”“沟外留”的良好旅游发展态势。“峨边记忆”一条街沉浸式实景演出文化为魂  唱响“甘嫫阿妞”彝文化灵秀峨边,美神故里。峨边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毕摩文化古老神奇、甘嫫阿妞忠贞坚毅……峨边彝族文化厚重文明、薪火相传。叫响一个文化品牌——“甘嫫阿妞”“甘嫫阿妞”勤劳、善良、勇敢、刚毅,她是彝族“美神”的象征。千百年来,“甘嫫阿妞”的故事和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彝族人民勇往直前。为了传承和弘扬“甘嫫阿妞”文化,叫响“甘嫫阿妞”文化品牌,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了“甘嫫阿妞”研究会及“甘嫫阿妞”学会,专门负责“甘嫫阿妞”的研讨和宣传工作。峨边本土原创大型民族音乐剧《美神·甘嫫阿妞》已于2019年成功公演,并摄制《甘嫫阿妞》微电影和纪录片,创作长篇小说《美神·甘嫫阿妞》……同时,该县组建“甘嫫阿妞”艺术团30人,排练各种彝族文化系列节目。彝族婚俗“背新娘”登上央视《群英汇》,“艺术活化彝家新寨”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彝恋黑竹沟”“记忆峨边”已成常态化演出……目前,《美神·甘嫫阿妞》已完成“本土化”排演,即将成为常态化演出的一场大型民族音乐剧,提升“甘嫫阿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实一个文化载体——“文化大篷车”要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就必须把彝族文化编排成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走进各乡镇村组,走进彝族人民的心里。大型民族音乐剧《美神·甘嫫阿妞》峨边“甘嫫阿妞”艺术团及文化馆自编自演,开展“文化大篷车”下乡巡演200余场,为村民送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同时,指导各乡镇村组编排广场舞、坝坝戏、山歌等,积极参加“彝历新年”“采摘节”“感动峨边”等活动的演出,让彝族文化扎根大地,深入人心。扮靓一条文化长廊——“记忆峨边”每当重大的节假之日,夜幕降临,峨边县城滨河路“记忆峨边”历史文化一条街便灯火璀璨、人山人海。悠扬动听的歌声、热情四溢的舞蹈、千年文明的故事……让人热情欢呼,流连忘返。毕摩先生摇晃手铃、祈福幸福,赤足踩、舌头舔烧得红彤彤的铁质农耕工具,无不让人想起“远古的呼唤”;《甘嫫阿妞》情景剧,再现甘莫阿妞和木呷的凄美爱情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摔跤、泼水、抢新娘,演绎彝族的爱情和婚俗;穿针引线,彝人刺绣,展现峨边非遗文化;“志根双语课堂”沐浴改革的春风;《歌唱祖国》唱响“奔向小康”幸福生活……一场沉浸式演出,六个主题场面,移步换景,唤起峨边人穿越历史、感悟“一步千年”变化、展望美好的未来。“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入选2020乐山文化旅游“新十景”,并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非遗旅游街区名录名单。“记忆峨边”一条街仅仅是峨边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打卡”峨边县城,漫步“峨边小巷”,感受脱贫后彝汉群众满满的幸福生活;登背峰山公园,探寻彝族文化史诗;前往大渡河水文博览馆,追忆峨边水电发展历程;踏入乐西抗战纪念馆,感受褴褛开疆修筑公路的艰辛……以县城为中心,打造城郊文旅“打卡地”。峨边不断重塑城市风貌,厚植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生活,提升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峨边大渡河畔五渡镇先锋新寨山河为骨  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峨山之麓,峨水之滨。峨边,地处四川西南小凉山,境内崇山峻岭,风景奇特;大渡河、白沙河、官料河“三河交汇”,山清水秀……走进峨边新林镇茗新村,绿水青山之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奔小康”的大型标语挂在田埂与新居之间,熠熠生辉;一栋栋“别墅”般的彝家新居,红瓦黄墙,靓丽十足;新修的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农家书屋、“积分”超市……在半山坡上,机器轰鸣、车来人往,村民正在修建村史馆、茶艺馆、彝族民宿……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告诉记者:“村上只有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进乡村振兴。”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在峨边,像茗新村这样富饶美丽的“彝家新寨”比比皆是——古井村、底底古村、先锋村、建华村、云心村、铜河村……犹如漫天的繁星,铺满峨边的乡村田野、山川大地。节假日,或骑车、或开车,从乐山市市中区出发,沿大渡河逆上经沙湾区,过龚嘴电站,至峨边县城。沿途湖光山色、滨河骑道、廊桥栈道、新寨驿站、亲子乐园……一条集山水观光、滨水运动、乡村休闲、亲子研学、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峨边大渡河旅游百里风景骑游道,美不胜收,让你流连忘返。大渡河打造川滇百里骑游道,白沙河打造百里彝家新寨群,官料河打造黑竹沟旅游文化长廊。“三河三带”农文旅融合发展,串起沿线的美景、美食和风土人情,润养着彝汉人民的衣食住行。一个又一个的“彝家新寨”星罗棋布;一批又一批农特产品蓬勃发展;一户又一户的农家乐、乡村民宿向阳而生……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2021年7月1日,峨汉高速峨眉至峨边段开通运营,峨边旅游开启“高速时代”。峨边“内畅外联”的交通大道随着今明两年峨汉高速公路、成昆铁路复线的开通,峨边全面迈向高速、高铁时代,进入成都2小时经济圈和乐山市1小时经济圈。交通格局的裂变,将引发战略区位蝶变效应,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畅游峨边,峨边旅游必将迎来“井喷”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峨边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结合乐山市文旅“四篇文章”发展思路和“两核两圈两带九组团”空间规划,主动融入小凉山旅游圈和川滇大渡河百里风景骑游道建设……峨边,坚持“交旅、文旅、农旅、城旅、商旅”深度融合,全域发展,正全力打造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本文图片由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1-04
禅心 何流 骆德芬 许倩茹(图片由凉山州委宣传部提供)巍巍凉山,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6.0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创造了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异彩纷呈的人文风情,构筑起各民族世代和睦共处的精神家园。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还有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的木里县。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凉山州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团结奋斗、阔步向前、繁荣发展,书写凉山灿烂华章。  一步跨千年,今朝已圆梦小康。凉山各族儿女沿着民族团结之路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根基,打造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新样板。彝族火把节盛会。续写“彝海结盟”新时代故事  1935年5月22日,在美丽的彝海之滨,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我爷爷沙马尔各是当年彝海结盟的主持人,也是见证人,我作为他的后人,理应把彝海结盟的故事讲下去,把民族团结的精神传承下去。”彝海结盟纪念馆管理员沙马依姑说。  “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这里已经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在彝海结盟纪念馆里,有一份《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向缅怀先烈的来客讲述长征路上党的民族政策:“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过程中的一次创举,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自此,在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凉山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区成立,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021年凉山再跨千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族儿女齐步迈进小康社会。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脱贫攻坚路上续写“彝海结盟”新辉煌。“从城市来到农村,我从不后悔。让这里的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说。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无数个像李凯一样的帮扶者奔赴凉山州,帮助凉山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凉山各族人民齐步奔小康,续写“彝海结盟”新时代故事。彝历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持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金字招牌  2017年12月,凉山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民委高度肯定凉山州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认为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  凉山州委、州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以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持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金字招牌。  2020年11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颁布实施,为凉山州依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凉山将每年火把节前一天设定为“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当月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凉山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景区、进寺庙等“八进”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走实走深。  民族工作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党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一大批民族干部人才茁壮成长,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中的带头作用逐步发挥,优秀民族干部不断涌现,为凉山州民族工作不断注入新动力。  凉山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州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民族团结交融发展,续写彝海结盟新时代故事”。以加强各民族团结和谐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常态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高山索玛花盛开。民族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繁荣发展  背依青山、面临邛海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陈列着详实而丰富的有关彝族奴隶社会制中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内容,这里是了解凉山彝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凉山州大力推进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建设,加强民族传统经典、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保护工作。  全州共有彝族漆器传统技艺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彝族“火把节”被遴选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泸沽湖摩梭文化有“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之称,彝族歌舞服饰、藏乡风情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凉山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重点推出的民族音乐剧《彝红》、电视剧《彝海结盟》、火秀《阿惹妞》等优秀民族文艺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凉山州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开展“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等试点工作。凉山州“学前学普”行动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人民欢歌庆丰收。冕宁彝海村:“彝海结盟”所在地  有没有什么地方既可以了解红色文化,又可以在原生态环境中感受大自然?  有!这里曾是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为盟之地,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彝海结盟”的光辉灿烂历史。这就是坐落在大凉山冕宁县北边的彝海景区。  冕宁是“长征”一词的诞生地。一件件红军遗留物品,为彝海景区增添了红色记忆。这里青松苍翠,芳草盖地,各种山花争芳斗艳,湖面有野鸭成群结队,山川树木成就了彝海独特的自然风光。  一次良好的旅行体验,一定离不开景区的精心维护和营造。为保护好彝海景区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冕宁县彝海镇严格实施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动物的生态保护措施。  近年来,冕宁坚持红色文化引领的理念,打造具有红色意义的旅游体验。彝海镇彝海村还充分结合景区的旅游资源,引入合作企业建设“彝海结盟”红色文化景区,将村民吸纳至景区工作,解决了当地110多户村民的就业难题,增加了群众收入。彝族朵乐荷。西昌海河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早,西昌海河两岸就来了很多散步的市民。“现在这里环境好,非常适宜休闲、运动。”西昌市民宋伟说。  宋伟口中的“环境好”,与西昌新村街道办事处海河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有着重要联系。  自西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海河社区以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常态化推进“十进十创”等一系列创建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海河社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新时代志愿服务队”“帮帮团”等特色志愿者服务,让各族群众时刻感受温馨和谐。  同时,按照各族群众需求,分类搭建各类服务平台。针对儿童,开展四点半课堂特色精品活动;针对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健康检查、健康讲座和捐赠等系列活动;在凉山州农业学校打造彝族刺绣基地、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地,让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中共居、共学、共事,实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1-03
(记者  庄媛)11月1日,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黑水县人民政府、达古冰川管理局承办的2022年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黑水县第十届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在阿坝州黑水县奶子沟彩林公园游客中心拉开帷幕。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景弘出席开幕式并宣布2022年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黑水县第十届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开幕;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江永长为四川省文艺创作培训基地(羊茸村)授牌,阿坝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依当措讲话,黑水县委书记杨莉致欢迎词。黑水彩林已是最佳观赏季依当措表示,近年来,阿坝州紧扣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大力气育产业、建景区、畅通道、创品牌、优环境,旅游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8年的38.3%上升到2021年的55.5%。黑水儿女喜迎宾朋本届冰川彩林文化旅游季活动以“春观山花、夏看繁星、秋赏彩林、冬沐冰雪、四季忆长征”为主题,通过文艺演出锦绣河山·秘境黑水、非遗史话·人文黑水,记忆乡愁·原味黑水三个篇章,开启黑水县秋冬抓旅游促经济的发展格局。旅游季将持续至2023年5月,期间,“攀冰英雄会”“迎新祈福”“藏家过新年”等系列特色活动将按照时间节点悉数上演,满足广大游客感受热闹祥和节日氛围、观赏冰川彩林秋季盛景、体验浓郁民族文化底蕴的需求。农副产品展示当天开幕式还有七大点位活动精彩纷呈、各领风骚,也全方位呈现黑水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在农文旅产品展示中心,陈列着纯天然特色果蔬、生态畜禽肉类、珍稀山野菌类和珍贵药材等200余类产品,以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准产品和欧盟认证的色湾藏香猪、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蜜、黑水核桃和黑水大蒜等农特产品。网红达人直播带货在拥有长征印记的昌德红军村、芦花会议纪念馆,游客可以在红军广场考察红军驿站、红军食堂,参加炒青裸、磨青稞、听党课等活动,追忆革命情怀、感悟红色黑水,追忆红色事迹,传承长征精神。在天然氧吧·彩林部落的羊茸村,游客可以感受“自在田园风光,畅享康养黑水”的乐趣,体验擦擦、纺线、织布、藏棋等民俗活态,参观民族服饰、非遗展示,尽赏黑水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在酿造甜蜜生活的冰川彩林药蜜谷,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蜜蜂养殖、品尝天然蜂蜜,实地探访中药材种植基地,体验中药材种植、采收的每个细节,感受中药材道地原料的魅力。黑水妇女手织的牛绒围巾和花腰带在冰雪童话世界达古冰川,游客可以在五彩斑斓的彩林、碧绿如玺的湖泊、古老神秘的藏寨间探寻作家阿来口中最近的遥远,也可以在今年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的三奥雪山旅游景区,感受黑水人民勇攀高峰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民俗一直是黑水县最丰富的旅游资源,冰川彩林一直是黑水重要的话题,贯穿G347线奶子沟景区全境的暗红色骑游道以“生态”破解发展瓶颈,成为了激发和释放旅游消费新需求,游客可在感受自行车运动魅力的同时一路饱览沿途生态美景,2021年黑水接待游客197.54万人次,旅游收入16.86亿元。黑水县立足“大彩林、大冰川、大雪山、大长征”四大核心旅游品牌,坚持把旅游核心资源“达古冰川”和“奶子沟八十里彩林”作为“领舞者”,全力打响“中国彩林第一县”“走近世界最年轻的达古冰川·亿年等待”旅游品牌,全力建设“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稳步推进全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记者了解到,阿坝州冬季旅游已经拉开帷幕,将依托红叶、温泉、冰雪、阳光等优势资源,逐步推出五大冰雪赛事、六大节庆活动、七条冬游精品线路,全力激活冬季旅游市场。同时,将推出全州4A级以上国有景区门票“买一送一”,4A级以下景区全部免费等旅游优惠政策。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1-02
(记者 鲍安华)“黄河从帐篷前流过,我就是黄河里浪花一朵……”一首首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主题曲,唱出了阿坝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印迹。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阿坝州聚焦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任务,做深文旅融合文章,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打造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主题曲,让文化“美起来”,旅游产业“强起来”,劳动人民“富起来”。达古冰川   唐华祥摄展现阿坝之美,刷新阿坝风景人文新高度阿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是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极其丰富的横断山区的一部分。因此,这一带树种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状态。每当秋风乍起之时,密林中的枫树、黄栌、柿树、槭树、桦树、鹅掌松、落叶松、火炬树等渐次经霜,树叶被渲染上各种颜色,构成一场无法用准确词汇形容的色彩盛宴。秋日的阿坝州,充斥着五彩斑斓的“热闹”,金黄的树叶、火红的彩林交织在一起,与雪山海子相映成趣。从米亚罗、金川河谷到松坪沟、丹云峡、奶子沟,都被漫山深浅不一的红叶装点的绚烂多姿。大彩林黑水羊茸哈德  袁颖春 摄进入冬季,阿坝一改秋季的热烈绚丽,变得静谧而浪漫。蓝冰、海子、雾凇、冰瀑,无论是“人间瑶池”之称的黄龙,还是“川西小瑞士”之称的毕棚沟,亦或是“东方圣山 户外天堂”之称的四姑娘山,都在漫天的飞雪与冬日的暖阳中,向世人展示着阿坝式浪漫。赏雪、登山、滑雪、泡温泉、赏民俗、沐浴阳光……阿坝冬日游可不只有一种选择!六大温泉阳光度假胜地、八大滑雪攀冰登山运动胜地足以承包游客们的整个冬游之行。而在马尔康、茂县、金川、汶川……大地在冬日暖阳的轻抚下变得温暖且舒适,晒一晒太阳,泡一泡温泉,这场阿坝冬日游已是没有遗憾。大彩林—金川世外梨园之秋韵  代永清  摄在这样一个四季皆是美景的地方,滚滚的历史车轮也在此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成为阿坝州各民族自信和进步的强大根基。如今,“文”字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皆渗透在阿坝的每个角落,不断刷新阿坝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成为阿坝一道靓丽的风景……讲好阿坝故事,打造阿坝文旅品牌主旋律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讲好阿坝故事,坚定全州各族儿女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阿坝州结合“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九大文旅品牌以及藏羌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创作“九大”文旅品牌主题曲。据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主题曲的制作主要聚焦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用歌词和旋律生动地谱写出了阿坝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地域风情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展现了“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的无限魅力。卧龙大熊猫 马川江 摄近日,阿坝“九大”文旅品牌主题曲已制作完成,并在各大音乐平台发布。据了解,主题曲共9首歌曲,分别围绕阿坝“九大”文旅品牌展开,并由阿坝州本土音乐人创作和演唱,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中。其中《黄河姑娘》《嘉莫查瓦绒》等歌曲采用藏语演唱的方式,极具民族特色。“那年秋天,阿坝千山霜染,那是最美的烟霞在天边……”“你身着巴颜喀拉的风雪,唱着恋恋不舍的歌谣……”一句句动人的歌词带出一个个独特的阿坝符号,将阿坝美景与历史一一呈现在大众眼前。九寨沟—甲勿池 — 勿角乡  杨东波 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阿坝州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把文化资源的丰厚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全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形成阿坝特有的文旅产业链,打造文旅融合的阿坝样板,而“歌曲+旅游”的方式正是阿坝州推动文旅融合的创新方式之一。通过歌曲大力推广宣传阿坝自然资源,打造阿坝自主品牌,让“净土阿坝”承载着歌声的翅膀,飞越千山万水,飞遍神州大地,飞向世界之林……以诗意共远方,开创阿坝文旅融合新局面阿坝是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发展全域旅游要按照‘全时空、全地域、全要素、全领域、全社会’要求,将景区景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全域旅游综合体。为此,我州立足丰富的文旅资源,加快构建‘一区四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做优龙头景区,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助力‘熊猫家园·净土阿坝’享誉中外。”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小金·四姑娘山  黄继舟 摄自201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阿坝州依托资源禀赋,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坚持下好“文旅发展”这盘大棋,做到文以旅传,旅以文兴。据了解,2016年以来,阿坝州全州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4A景区16个,3A及以下景区54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天府旅游名县3个,州级特色文化旅游名镇6个、名村15个,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在文旅融合工作上,阿坝州已然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第一方阵。如今,阿坝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已然出现。九寨沟、黄龙等龙头景区的打造;高山滑雪、环四姑娘山越野等赛事文化活动的举办;觉囊唐卡、羌族刺绣、大土司茶等非遗文创产品的出圈,让阿坝全域旅游荡起了蓬勃生机活力,为擦亮“熊猫家园·净土阿坝”名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无际草原看风吹草地见牛羊,在雪山之巅听雄鹰展翅高歌,在八十里彩林体会岁月静好……期盼化作现实,耕耘获得丰收。文化基因激活旅游产业,如今的阿坝已成为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新闻链接: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主题曲:以山为骨,以水为魂,赋予了阿坝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滚滚的历史车轮给这片热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迹。 本张原创音乐专辑聚焦阿坝“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九大文旅品牌,用歌词和旋律生动地谱写出阿坝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展现出“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的无限魅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1-02
(记者 张琳琪)11月1日,记者从第四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四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在遂宁市射洪市举行。本次博览会以“天赐天府 自然自在”为主题,包括开幕式、生态旅游参观、四川生态旅游发展大会暨生态旅游投融资大会和峰会论坛四部分。记者了解到,开幕式将落地射洪市螺湖半岛,充分展现省内各市(州)生态旅游发展成果。期间还将举行林业产业峰会、绿色低碳峰会、森林康养峰会、自然教育峰会等。届时,业内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将围绕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康养养生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开展研讨和交流合作。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1-02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徐壮)记者11月1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该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在线旅游市场管理,发挥在线旅游企业整合旅游要素资源的积极作用,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相关旅游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意见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明确了基本原则,要坚持安全底线、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创新引领;二是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内容安全审核,筑牢生产安全底线,增强疫情防控能力,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监管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巡查,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提高数字监管效能,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四是加强扶持引导,用好纾困扶持政策,推动旅游金融试点,探索平台经营旅游预售业务,促进行业协调、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 分享: 2022-11-02
(记者 庄祥贵 程强)10月31日,2022年雅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天全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学术交流中心召开。雅安市委书记李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明确,雅安要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推动重振文旅雄风、重塑文旅形象取得更大进展,让雅安文旅市场更火、文旅经济更旺、文旅企业更活、文旅产业更强,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雅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会现场李酌在讲话中指出,文化和旅游产业引领性强、辐射力大,抓文旅就是抓项目、抓投资、抓发展,是抓城市建设、抓交通强市、抓乡村振兴、抓促消费提振和聚人气、商气、烟火气的重中之重。李酌强调,要紧盯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要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整体布局。按照构建“做强主干、联动六县”市域发展格局,“东融成渝、西向拓展”开放发展格局。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早投运、早见效。要以市场化思维来抓文旅产业。推进品牌营销市场化,不断增强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把雅安“旅游一卡通”从市内拓展到周边市场,惠及八方游客。推进景区运营管理市场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进产品供给市场化,打造新的市场“引爆点”。要进一步补齐文旅基础配套设施短板。着眼于“通达”,加快画粗画密画美旅游路网,让游客进得快、游得广。着眼于“舒适”,大力推进文旅标准化建设,巩固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成果,持续开展景区景点“微改造”“精提升”,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放心、玩得开心。着眼于“便捷”,用好大数据优势,完善智慧信息平台,加快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网上支付等功能全面覆盖,让游客有更好体验感。要高标准高质量抓好“9·5”地震文旅产业重建。按照“半年恢复、一年开放、三年提升”,高水平编制好文旅产业系列规划,以文旅统领生态修复、道路交通、农房、服务设施等领域重建。带着责任和感情,加大力度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坚持引进、培育两条腿走路,加快实施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李酌要求,要扛牢工作责任强化保障,进一步凝聚起推动雅安文旅大繁荣大发展的强大合力。雅安文旅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坚持结果导向,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做深做细做实各项保障,推动文旅发展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把人气聚集起来、把品质提起来、把形象树起来,加快重振雅安文旅雄风、重塑雅安文旅形象。会上,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扬帆文旅新征程—2022雅安文旅综述》专题片,雅安市副市长郑胡勇通报全市文旅工作情况,天全县、荥经县、名山区、雨城区、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作交流发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1-01
(记者 鲍安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确定了拟入选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我省多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网站信息显示,此次拟入选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200个,拟入选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有98个。我省7地拟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包括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齐心村、南充市高坪区江陵坝村、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此外,还有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和攀枝花市米易县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1-01
(记者 何勤华 文/图)10月26日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地标——火把广场,一座巨型花篮屹立广场中央,在各色鲜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据介绍,凉山州将于11月4日至6日举行建州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感恩奋进铸就七十载辉煌·牢记嘱托书写新时代华章”为主题,展示70年来凉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胜利。  作为此次凉山州建州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主要承载地,西昌已经装扮一新,准备迎接八方来客。西昌市火把广场上,一座巨型花篮屹立中央。全城赏花处处皆景展现节庆氛围  精心打扮的不光是火把广场。行走在西昌街道上,可谓是“处处皆景”,随处都能感受到热闹喜庆的美丽景象和节日氛围。  在西昌西站站前广场,一座精心打造的巨型花雕气势恢宏,绿色背景衬托下,“70年繁荣发展”的红色字样与飘扬的党旗交相辉映,一旁“相伴”的花雕造型为彝族月琴,更加凸显出民族风情。  在机场路转角处,以红色为主基调的造型景观分外显眼,“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彰显了全州各族儿女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决心与信心。  记者从凉山州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组了解到,目前27项公园绿地景观提升、6个花雕布置、8个重点区域亮化打造、18条路面维修和隔离带花箱安装等市容市貌整治项目已经全面完成;机场路、南山大道、迎宾大道、高铁大道等重要干道的灯杆道旗、宣传标语悬挂安装工作正有序推进。  根据凉山州建州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安排,作为庆祝活动之一的花车巡游,将于11月3日14时至16时在西昌市城区主要街道进行。这些花车由全州17县(市)根据本地发展情况和民族特点设计制作,既展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展现凉山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情况。成就探展6个板块展示70年辉煌巨变  10月29日,位于西昌市航天大道的西昌市攀西农特产品智慧运营中心,凉山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此开展。  走向中心主入口,迎面是一组宏伟的景观造型,金色的“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凉山”十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也是成就展的主题,十个字浓缩着凉山70年的辉煌成就和用奋斗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成就展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历史悠久·多元文化”“改天换地·浴火新生”“改革开放·砥砺前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辉煌成就·幸福画卷”“绿色崛起·未来可期”6个板块,展现凉山走出黑暗、走出贫穷、走向幸福的奋进历程。  展陈现场充分运用图文展板、互动多媒体、灯箱、高流明投影、虚拟介质成像、光影沙盘等载体打造出沉浸式空间,现场展出的812张照片、41个视频、140件实物(文物30件),让参观者多维度感受凉山70年辉煌巨变。其中多数视频、图片、实物是第一次呈现。  在“改天换地·浴火新生”板块,红军长征过凉山路线示意图、会理会议纪念地、彝海结盟纪念碑等图片展示了凉山的红色文化;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板块,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程清晰可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幅关于昭觉县“悬崖村”道路的对比图片,悬崖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变,在这3幅图片中碰撞出动人的火花。  “凉山站上了全面开发开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跨越,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凉山发展新篇章。”凉山州委相关负责人说。欢歌悦目4台大戏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凉山州建州70周年系列文艺演出,也是此次庆祝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  记者从凉山州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文艺演出组了解到,此次演出编排上主要突出凉山州14个民族心手相连的群体性,强化台上台下的互动性,追求质量效果的精品性,将精彩呈现4台大戏,包括精品文艺演出、庆祝大会大型文艺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慰问演出、实景剧演出等活动。  10月27日晚,庆祝大会大型文艺演出的合成排练在凉山州民族体育场进行。凉山州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程曦介绍,文艺演出由国内一流团队创编,有诸多著名歌唱演员参加,也有莫西子诗、海来阿木、拾光者计划、太阳部落等凉山籍演员参加。  同样在紧张筹备的精品文艺演出《凉山永远是春天》计划于11月4日20时举行,由凉山州歌舞团精心打造,将充分展示凉山州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非遗文化。  中央民族歌舞团慰问演出将于11月5日晚举行,有《北京喜讯到边寨》《留客歌》《同心共筑中国梦》等13个节目精彩上演。慰问演出结束后,还将在凉山州的西昌市、昭觉县、冕宁县进行小分队演出。  此外,实景剧《阿惹妞》以彝族人文风情为主线,通过高科技水火特效和现代舞美手段的融汇,让观众在60分钟的文化盛宴中,体验凉山彝族最具魅力的风土人情。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共享凉山州庆的喜庆祥和,部分演出将通过电视直播覆盖凉山州17县(市),并通过IPTV覆盖全省,网络直播通过专业平台向全网发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1-01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开一个推进移风易俗的座谈会……”10月26日,是犍为县九井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廖小敏和村老年协会的老人们商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的日子。2019年以前的回龙村,但凡哪家有结婚、祝寿、乔迁、丧葬等大事,都会办“九大碗”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到家里来大吃一顿,铺张浪费的现象不在少数,甚至加重了一些村民的经济负担。廖小敏说:“记得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一位村民来办公室找到我,希望村上能帮他申请低保,一问才知道,原来他隔三差五就被邀请去吃‘九大碗’,又都是熟人不好拒绝,几个月下来,赶礼的钱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最后身上只剩50元过年,让人哭笑不得。”2019年6月,针对农村红白喜事互相攀比、村民碍于情面苦不堪言的陋习,回龙村“两委”从实际出发,挂牌成立红白理事会,结合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趋势,着手移风易俗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弘扬文明乡风。回龙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廖小敏和村组干部们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并选举了理事会成员。为广泛宣传红白理事会章程,帮助村民们算好人情账、经济账,回龙村“两委”通过开户长会、老年协会成员宣讲、入户“聊家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创新形式开展宣传,倡导村民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其他事减办或不办,让大家践行移风易俗,传承勤俭美德,不断涵养淳朴民风家风。近年来,在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回龙村村民爱办“九大碗”的习惯减少了70%以上,大力提升乡风文明的同时,回龙村也正积极申报市级文明村。“回龙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村上的风气越来越好了,大操大办越来越少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越来越轻了,乡风越来越文明了。”看着乡风焕然一新的回龙村,村民蔡贵和对红白理事会赞不绝口。九井镇回龙村只是犍为县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2021年年底,犍为县164个村已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下一步,犍为县将把移风易俗工作与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反对铺张浪费,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稳定。(供稿:犍为县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0-31
绽放在川、享誉全国、吸引世界。盐源,凉山州西南部文明古县,东倚西昌,南接盐边,西连云南省宁蒗县,北邻木里藏族自治县,已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曾以“润盐古道”而繁荣,以盐铁之利而兴盛,而今又以山川之胜、湖海之秀、林木之长、文化之韵而远近闻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由凉山州委宣传部、四川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经济媒体暨四川省报纸副刊凉山采风活动”也走进了盐源。面对远来客,天生丽质的盐源,毫不吝啬地献上了她深情的湖水、神秘的文化,献上了她钟灵毓秀、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也献上了她谱写的一曲各民族和谐交融的动人乐章。昔日探险者眼中的隐秘之地,如今变成大香格里拉特色文旅经济带上耀眼的明珠。在此,且看盐源如何谋时势、著新篇。摩梭博物馆(吕延均 摄)谋景美   人文地理皆相宜  “皮相”“骨相”都动人对于美,盐源有她独特的表达。西北倚青藏高原,东隔雅砻江,四周高山峡谷,中部丘陵盆地,这独特的地势,让初识盐源的赵国华不由感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果然是一处‘桃花源’。”赵国华是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期刊中心总编辑、新闻研究所所长,10月25日,随全国经济媒体暨四川省报纸副刊凉山采风活动走进盐源。当商务车转出国道348线一段盘山公路,正式进入盐源地界时,原本昏昏欲睡的他立即来了精神,扶了扶眼镜,透过车窗往外看:虽是深秋时节,此时此地却非常明媚,远山连绵起伏,像睡美人的腰线,下午5点的秋阳为它织就一层金色纱衣,梦幻而静美。只是这短暂的一眼,赵国华便对此行下了结论:盐源,值得更多期待。而他这一判断,在随后几天的采风行里得到了证实。从盐源县城往西118公里,是镶嵌在川滇两省交界处的一颗“高原明珠”——泸沽湖,湖水幽蓝如玉,水岸曲折多弯,岛屿罗列有致,沙滩绵延逶迤。这个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上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盐源最大的文旅名片。景区以高原湖泊景观生态环境为主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1.5万亩草海构成的高原湿地,不仅为世所罕见,更是天然的水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物“大观园”。游毕一步一景的泸沽湖及其景区内诸如洛洼码头、王妃岛、情人滩、走婚桥等在内的其他景点,山东人赵国华说:“山东美景,如泰山、沂蒙山、刘公岛等,美得大气好客,是‘壮汉’;盐源美景,如情人滩、洼垮湖湾、格姆女神山等,美得妩媚娇柔,是‘美人’。”美人在皮更在骨。如果说泸沽湖的风光之美是盐源的“皮相美”,那么,摩梭博物馆的人文之美则可称为盐源的“骨相美”。泸沽湖王妃岛(邹森 摄)如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母系文化形态已然不多,而保存最完整的、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人类母系社会的活化石”——摩梭文化,就在盐源。摩梭博物馆则是盐源向人们讲述摩梭文化故事的重要窗口。泸沽湖湖畔世居着古老而神秘的摩梭人,他们沿袭千年的民族风情,至今仍保持着“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习俗。摩梭博物馆位于盐源县泸沽湖镇博树村原摩梭土司府遗址旁,府馆一体,背靠青山,面临泸沽湖万亩草海,环境优美。46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承担起保护、传承、利用、宣传、研究摩梭文化的重任,馆内展出的石器、青铜器、陶器、土司遗物、摩梭民俗文物等展品,向游客展示了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摩梭风情。据摩梭博物馆馆长李建平介绍,这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摩梭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专题博物馆。犹如盛夏的茫茫星空,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皈家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老龙头墓葬群、旱船遗址等遗迹遗存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青铜文化、笮文化、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锦屏、官地库区高峡平湖等景点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盐源2021年文旅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该县旅游资源1516个,其中一级旅游资源732个,数量多、品种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绚丽的文旅资源如粒粒珍珠散落在这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它们串珠成链,写成一个熠熠闪光的“美”字。人与自然(叶敏 摄)谋根深   探寻文化之源  塑造文旅自信人文之美反哺人文,一隅一域皆是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读完报告,盐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杨雪松非常激动,“报告对‘文’和‘旅’的关系概括得太好了,文旅是文化旅游,也是旅游文化,文化是根本、是内核,旅游是现象、是形式,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做成‘文旅产业’。”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作为凉山州西南部一个面积8407平方公里的文明古县,崇山敬水的盐源,在文旅产业发展的求索之路上从未止步。该县凭借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一直在积极探寻文旅之“根”,塑造文旅自信。盐源文旅,向信念要力量。盐源自汉武帝建元六年设置定笮县,已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那些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创造出的文明经久不衰。每当转山转海节,摩梭人就会燃上松枝,祭祀格姆女神山和后龙山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仅是摩梭人,在这个拥有39万人口,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人们纵使有不同习俗却都秉承着相同信念:上天厚赐这片净土,唯有奋斗方不辜负!因此,盐源从不懈怠。每年举办具有浓郁摩梭特色的“转山转海节”,吸引国内外游客上万人次,泸沽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逐年提高,经济转型日益成型;每年举办“盐源苹果节”“核桃节”“花椒节”等特色文化旅游农产品节庆活动,充分展示当地优质的农耕文化,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盐源县旅游总收入92. 29亿元,这对于高原上的小县城来说,实属不错的成绩。盐源文旅,向历史要发展。正如故宫之于北京,兵马俑之于西安,金沙遗址之于成都,三星堆之于广汉……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为城市形象的塑造、精神脉络的梳理带来了独特的意义。冬季夕阳下的泸沽湖草海走婚桥美景(曾成绪 摄)今年6月,首届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在盐源召开,研讨会上,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小波讲道:“文应为旅正名。有了文化的源头,游客就会产生源地崇拜,具有文化的特色,游客就会被吸引不远千里而来。”研讨会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盐源县老龙头墓地发掘出的丰硕成果:发现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发现中国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三轮青铜马车;发现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得以凸显。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突破,被专家誉为“四川青铜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发现”,不少专家认为,应让盐源皈家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老龙头墓葬群、旱船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力争把盐源打造为独具魅力的“中国青铜文化之都”,使之在助推地方文旅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发挥促进作用。盐源文旅,向资源要价值。在盐源的传统认知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文旅产业在吸金、吸睛的同时,更要强调正向的价值输出。盐源县城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不过110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903户、4099人的村庄,名叫龙口河村。2022年1月,该村被命名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4月,确定为盐源县“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对象。龙口河村旅游资源富集。公母山、柏林湖星级苹果庄园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极具知名度和美誉度;龙口河、柏灵山双龙潭、四匹岩、五杆旗、高山杜鹃花等作为待开发资源,增长空间大、发展潜力足。龙口河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盐源极具代表性。其一,该村借鉴浙江省乡村振兴“空间集聚”模式,将柏林湖星级苹果庄园和公母山旅游景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现柏林湖星级苹果庄园、公母山旅游景区与村庄的空间集聚;其二,借鉴浙江省乡村振兴“产村融合”模式,在群众苹果园内因地制宜开设不同环线,与柏林湖星级苹果庄园形成隔而未隔的景观效果,同时改造提升彝族聚居区的人居环境和文化艺术气息,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谈起文旅产业,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九寨沟、稻城亚丁、峨眉山等知名景点和大众旅游,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民俗乡情和小众旅游,真正的文旅产业,不仅要赚取游客的‘笑’,还要能留住当地百姓的‘笑’。”杨雪松说。草海秋色(胡晓平 摄)谋势成逐浪发展大潮  写就锦绣文章“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文旅资源优势凸显的盐源,凭借文化与美景的相互造就,人文与地理的天然交融,早已着眼未来,着力全区域、全产业、全业态,将自己融入更大的发展机遇里。今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10月25日,当地举行了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凉山州委副书记范继跃向媒体介绍凉山建州70年主要成就时提到,“要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紧跟全州发展步伐,盐源也为“新征程”上的“再奋进”作好了全盘规划:着眼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着力构建“一湖引领、一区带动、多点绽放”文旅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富集优势,充分发挥泸沽湖景区引领作用,打造润盐盆地休闲旅游度假区,带动县域内星罗棋布的景区景点多点开花、竞相绽放,打造享誉世界的文旅目的地。掰开了看,揉碎了瞧,盐源文旅产业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路径清晰:——奋力打造“大香格里拉特色文旅经济带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魅力笮都、实力盐源”建设,力求“润盐古都·摩梭家园”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全面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依托农业产业、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以“3311”旅游工程为重点,推动全域旅游全面发展;——做细做实泸沽湖景区5A创建基础工作,启动柏林湖苹果庄园、卡拉坝国际热气球航空小镇、大水田村核桃生态园3A创建工作;——着眼“中国青铜文化之都”世界级品牌,充分发挥盐源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自然独具魅力的优势,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牌”,不断探索新模式,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风物长宜放眼量。发展大潮奔涌向前,此岸气象万千,彼岸更加光辉灿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盐源,字斟句酌,力求写好文旅融合这篇锦绣文章,谋求县域经济总量壮大、质量提升、特色彰显,奋力挺起凉山“西部脊梁”。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31
(记者 王晋朝)《嘉州古城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嘉州古城的保护利用明确“可为”和“不可为”。这是乐山市出台首部嘉州古城保护地方性行政规章。  《办法》具体将如何实施?其出台将对下一步嘉州古城的保护利用产生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办法》的起草者及业内专家。修缮后的乐山龙神祠。留住记忆为文化名城守住山水格局  “保护责任与现实需求,促成了《办法》出台。”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晋明介绍,自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乐山一直在完善嘉州古城保护的制度机制。2017年,《乐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但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推进,新的矛盾开始凸显。一方面,囿于历史城区管理范围较大,现有的各级财政难以为保护利用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历史保护与居民生活、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也亟须出台系统性规章予以厘清。  为此,《办法》从规划与建设、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等六个方面为嘉州古城的保护、管理、利用提供了基本遵循。  “此前,嘉州古城是一个模糊的区域。”刘晋明表示,《办法》依照历史遗迹的分布及专家团队考证,将保护范围确定为“北至岷江一桥,沿嘉定南路、兑阳湾街、新村街向西,西至乐山市人民医院家属院边界,沿乐山师范学院东侧边界向南至白塔街,南至大渡河,东至岷江”这一区域,使嘉州古城的保护与管理有了明确的边界。  同时,《办法》对古城范围内的保护对象进行了厘清——名胜古迹、历史遗迹、古树名木乃至关系古城格局的部分街巷走向、宽度、空间尺寸都在保护范围。  刘晋明解释,《办法》将整座古城视为一个有机的景观系统,老霄顶望大佛,肖公嘴看“卧佛”,育贤门望大渡河……这些景观、建筑、视线通廊、天际轮廓线组成的是整个嘉州古城独特的山水格局,“目标是守住这座古城的过去和将来。”修缮后的乐山文庙。受访者供图放眼未来为造血再生探索新的路径  嘉州古城划定范围约124.3公顷,常住人口约5万人。如何平衡古城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  《办法》对整个嘉州古城内的规划建设进行了分级管控,将古城区域按保护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嘉州古城、嘉州古城建设控制地带和嘉州古城核心保护范围;明确今后古城范围内将不再允许新建高层建筑,嘉州古城建设控制地带内新、改建建筑须与历史建筑风貌协调,嘉州古城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必要公共设施原则上“只拆不建”。  “守住了古城的关键‘点’和基本‘面’。”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秦盛民看来,古城保护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随着城市发展和旧城人口迁出,嘉州古城的原有风貌会随着核心保护区内文保单位及毗邻区域的修缮复原,渐渐呈现。  在乐山市市中区的桂花楼历史片区,西式的门头、中式的花墙,搭配墨瓦青砖、斗拱雕栏——这是刚刚修复的赵家院子一景。行走在复原的历史街区,包括赵家院子在内的四处民居已经基本修复完成。刘晋明介绍,这些典型民居的修复可以视为下一步嘉州古城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传承保护的一个样本。  根据《办法》,当地政府要将嘉州古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乐山还将推进文旅融合,在适宜范围内引入民宿、美食、传统戏剧等业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为古城保护造血供能。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0-31
(记者 王晋朝)10月24日,乐山市博物馆(原乐山大佛博物馆)保管室内,工作人员刘雅丽穿好白大褂,戴上防尘帽,拿起相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要为汉代陶俑拍“写真”。今年1月起,乐山市博物馆启动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有551件馆藏完成了数字化数据采集。  与此同时,在距离乐山大佛50余公里外的峨眉山脚下,一处集露营、亲水、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营地——顺河码头正在峨眉山市绥山镇加紧建设。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12月可正式投运。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内挖掘文物历史文化价值,对外以市场需求革新培育消费市场——“文旅大市”乐山正以这样的方式探寻新的发展之路。10月28日,乐山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对文物进行数字化数据采集。向内做功文化价值活化外显  “石窟寺是什么?”“古代石窟为何由西向东传播?”10月20日,在乐山嘉祥实验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四班的课堂上,来自乐山市博物馆的研究员杨天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颇具特色的石窟寺知识选修课。他从历史沿革、地质特征等方面入手,勾勒出一幅石窟东渐、大佛建造的“历史画卷”。  “这样的课程每周会有3到5堂。”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倩介绍,目前利用“乐博·课程”“博物馆探秘”专题,已吸引上万人次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  “‘向内做功’挖掘文物文化价值,只是第一步。”陈倩表示,除了通过数字化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景区更要让馆藏“走出去”、研究合作“活”起来,使厚重的文化价值得以转化。  近期,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签订协议,聚焦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传承、活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院长范元元表示,这是在原有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框架下的再次深化。她介绍,目前乐山大佛保护、活化工作正在系统推进,“下一步我们还将与澜湄地区国家合作,联动吴哥窟等世界文化遗产。”  不仅是乐山大佛。在峨眉山脚下,以报国寺·圣积铜钟、伏虎寺·圣积寺铜塔等五组佛寺建筑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正在修缮恢复中焕发新生。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古建修复将在填补峨眉山中山区“旅游凹陷”的同时,为研学等新兴活动提供载体。  在保护中挖掘,在挖掘中实现价值转化。以峨眉山研学营地为例,截至10月,营地联动峨眉山博物馆等载体推出《古建风韵》《昆虫游园》《秋之诗歌》等10门新课程,为超过5000余个亲子家庭提供了文化、科技、民俗等体验课程。革新求变顺应需求逆势破局  “大型滑雪场只能选址这里。”“这需要人工造雪,工期赶不上。”近日,在峨眉山发展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峨眉南山新建滑雪场的项目会议举行,与会人员就项目选址进行着激烈讨论。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何群介绍,像这样的项目讨论会几乎每周都在进行。“讨论最多的是新项目开发及景区对外营销。”他表示,今夏峨眉山备受消费者欢迎的灵秀欢乐水世界、雷洞烟云·星空露营等新兴项目都是这样一步步由纸上进入现实。  面对疫情带来的市场压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创新求变是乐山市包括峨眉山在内一众景区的应对之法。何群说,将历史的镜头拉远,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转危为机,是文旅行业始终要面对的课题。  “应季推出特色项目只是常规操作。”何群以冬季冰雪项目为例,峨眉山已连续23届举办冰雪温泉节,今年将成为四川冰雪和温泉旅游节的举办地。年初,峨眉山借势北京冬奥会,适时升级原有滑雪场地,迎来开门红。“这让我们更聚焦于游客新玩法的挖掘。”他说,正在筹备的南山滑雪场项目正是看准了这一未来市场。  此外,峨眉山还将全国客源市场分为五大片区,设立工作组,全面开展全域全民宣传营销。在成都、北京、郑州相继举行的文旅推介会上,峨眉山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地域消费者游玩习惯,推出相应优惠套餐,为景区复苏积攒人气。  求变求新,已成为乐山文旅破局的关键点。  在位于小凉山腹地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当地正围绕彝历新年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峨边县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副局长曾梦娜介绍,目前寻美小凉山·甘嫫阿妞风采大赛已经面向全网正式启动,当地希望以这样的形式,向外展示小凉山独具特色的山水人文之美。  “这更是一场城市营销。”曾梦娜强调,无论是参与或关注这些活动,都能为当地发展“引流”助力。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0-31
(记者 鲍安华 文/图)   羌年民俗文化展演让人流连忘返,羌族戏剧《龚郎子讨亲》受人追捧、交口称赞,红色杂技剧《金沙江畔》扣人心弦,引来万千惊叹……10月25日,一场现代与传统兼容并包的汶川2022羌年民俗展演活动及线上展播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热闹开展。活动以民俗展演+文化展示+非遗传承的新颖方式传承弘扬羌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吸引了超40万人次线上观看。创新供给羌年文化的时代演绎在汶川2022羌年民俗展演活动及线上展播期间,羌戏《龚郎子讨亲》、杂技舞台剧《金沙江畔》等精彩剧目,通过线上演绎的方式,让广大网友一同感受到汶川的灵气,领略羌年不一样的民俗风情。据悉,本次活动展播的剧目涵盖羌族地区亲人和邻里的关系、迈向锦绣新生活的希冀以及红军长征抢渡金沙江期间军民鱼水情等文化元素,不仅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生动再现了汶川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还展示了汶川的多彩景观及人文魅力,这也恰是文旅融合的别样演绎。民俗展演阿坝州汶川县,羌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近年来通过大力保护羌族口传史诗、羌族古迹,不仅活态传承了羌族文化,更让古羌文化为汶川的乡村振兴贡献出巨大力量。作为展示羌年历史、民俗、文化的活动,汶川2022羌年活动及线上展播活动对汶川发展全域旅游、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都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现场近年来,汶川通过挖掘、传承、创新本土文化的内涵,紧扣独特的本土民俗文化主题,通过包装策划与宣传推广,不仅规划了藏羌非遗探秘旅游线路,更以每年举办羌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广羌族独特的文化,传承本土优秀民俗文化,不断擦亮文旅品牌,积极打造全新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入人心屏内屏外的互动参与本次活动结合时代变化和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和双通道,开展“云展播”、“云互动”等文化活动,既拓宽了广大网友的参与渠道,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圈,让汶川的人民群众也能享受到指尖上的文化盛宴。网友线上观看羌年民俗展演后纷纷留言表示:“没想到汶川非遗如此有趣。”“明年还有这样的展演吗?我一定准时观看!”“汶川羌年正吸引着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近非遗、了解非遗。”民俗展演汶川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方式,通过文化引领,逐渐让旅游业态正在“活”起来、“兴”起来、“潮”起来。在文化保护方面,汶川卓有成效,通过加强布瓦黄土碉群、克枯栈道等重点文物保护,有序推进姜维城、三江辫子坟等遗址保护开发,持续抓好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新,已培育非遗传承人178名,非遗保护项目达102项,非遗传承活力不断增强。非遗+文旅汶川文旅融出新惊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正是汶川与时俱进的传承创新羌民族文化,助力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汶川县常态举办汶川甜樱桃采摘节、熊猫02生态音乐季、大禹华诞系列活动、汶川马拉松、熊猫超级山径赛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休闲娱乐和节事节庆活动,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28
 (林立 文/图)今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名家和“非遗”匠人齐聚蓉城,参加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分享匠心美学、探讨匠心价值。作为中国六大茶类头部品牌代表,获得“茶文化传承匠星”奖项的峨眉雪芽茶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何群在会上发表了《一叶乾坤,峨眉雪芽独一无二的茶文化魅力》的主题演讲,让匠人们感受到了大热天飘着“雪花”的凉爽,闻到了来自峨眉仙山“茶”的清香。峨眉山是世界茶叶和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深藏于此山核心景区的“峨眉雪芽”,从古至今,以仙山为伴,与日月同辉,世代相传,香飘四海,默默地向世界讲述着“千古禅茶”的传奇故事。中国美丽茶园雪芽村:异于天下的“千古禅茶”发祥地峨眉山,神秘的北纬30°黄金产茶带,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上同纬度、植被保护最好的地区,云雾多、光照短、强度低,空气与土壤湿度大,自古就是茶叶生长的天然胜地。2009年,峨眉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茶叶品质和历史文化享誉国内外。2017年9月,峨眉山市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而担起了为冲刺“四川千亿茶产业”当好排头兵的重任。作为峨眉山茶的代表,四川省上市国有企业精心打造的茶叶品牌“峨眉雪芽”,是唯一在峨眉山核心景区拥有茶园种植及生产的知名品牌,并拥有“千古禅茶”传承至今的辉煌历史,更为茶界和社会所关注。唐代学者李善在《昭明文选注》中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绝崖种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文中所载的黑水寺始建于晋代,位于峨眉山万年寺对面海拔1000多米的“雪芽村”境内,是“千古禅茶”峨眉雪芽的发祥地。“峨眉雪芽”之名乃隋末唐初峨眉山佛门茶僧所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峨眉山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山高林密、风光旖旎,每年农历10月,山上普降瑞雪,中山区和高山区的森林被白雪覆盖,至第二年雨水时节,雪地中的峨眉山茶发出新芽,此时,残雪中露出点点新绿,于是就有了“雪芽”之名。“峨眉雪芽”唐时又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时又有了“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就是峨眉山名茶中之精品。在隋末唐初时期,“峨眉雪芽”就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被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2002年,中国茶业界泰斗、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主编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也将“峨眉雪芽”载入了唐、宋名茶名录之中。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世居江南名茶之乡,是品茶高手,曾在嘉州任通判时就与峨眉山别峰禅师结成忘年之交。当陆游将离任嘉州时,别峰自制了“峨眉雪芽”赠予陆游以作道别之礼,陆游便邀请茶道挚友在嘉州丁东院的寺庙內,取清泉筑灶煮茶,共享仙山香茗“峨眉雪芽”。茶过三开,挚友们连连赞曰:好茶!于是,陆游便写诗记下了这段难忘的品茶雅事:“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丁东院未来。身是江南老桑苧,诸君小住共茶杯。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从此,“峨眉雪芽”也借该诗之名世代传扬,成为“千古禅茶”香飘天下。“峨眉雪芽”,在隋唐两代已成名茶,并作为贡茶年年进贡朝廷,一直延至宋、明、清等朝代,备受皇亲国戚和名人雅士的青睐。除黑水寺、万年寺等寺庙制作贡茶外,黑水寺周边的农户也建起了茶坊制作贡茶。如今,农家茶坊已毁,部分贡房遗址尚存,见证着“千古禅茶”发祥地的一段段贡茶制作历史。200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峨眉雪芽”之名成立了峨眉雪芽茶业集团,并在黑水寺遗址所在的黑水村建有3000多亩标准化生产的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2020年5月20日,峨眉山市将黑水村和邻近的木瓜村合为“雪芽村”,形成了中国绿茶“东有龙井村、西有雪芽村”的“茶缘”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名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5月20日,正值“雪芽村”挂牌两周年庆典日,也正值第三个“国际茶日”(每年的5月21日)之际,峨眉雪芽茶业集团组织当地文史专家、茶界专家走进 “雪芽村”,登上海拔1000多米高的张山贡茶作坊遗址,聆听了贡房主人后代讲述那一段段贡茶制造史,深感能在这个承载着悠久茶叶历史的村落入驻,必然担起传承和发展峨眉山“千古禅茶”的重任。如今,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己是一个集茶叶生产加工、厂区参观、采茶体验、禅意空间品茗于一体的茶旅融合基地,成为峨眉山旅游一个新的亮点。“中国茶行业最佳生态茶园”“中华生态文明茶园”“四川十大最美茶乡”“全国茶旅十大金牌线路”“2021年十大茶旅融合基地”等称号为“雪芽村”增添了新的荣耀,并成为“问茶峨眉”的源起点,被世界研学旅游组织选定为考察研学基地,同时也纳入了乐山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商发展之路峨眉山: 香飘世界的“文旅融合”新天地“一山一茶、峨眉雪芽 ”,2007年,“峨眉雪芽”公司成立以后,坚持“峨眉山——峨眉山茶——峨眉雪芽”的文化主脉,把“打造一杯好茶、打造一杯放心茶”放在首位,致力于“大品牌、大文旅、大资源、大康养”品牌营销战略,倾力打造“中国高山林间茶”首席茶叶品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安全生态的健康好茶。“峨眉雪芽”公司分别在峨眉山市雪芽村、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和眉山市的洪雅县止戈镇建立了三个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生产厂。在峨眉山核心景区内拥有近3万亩高山标准生态茶园资源、规制18000平方米的现代制茶车间,有数十位高、中级农艺师、评茶师及资深的茶叶专家团队。还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建成了集产、供、销为一体的马边峨眉雪芽茶业分公司,帮助小凉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组建峨眉雪芽茶业集团的同时,成立了“峨眉雪芽”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和种、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实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旅游添彩的可喜局面。景区投资数百万元,免费向农民发送优质良种茶苗,邀请国内外有机茶专家传授种植管理技术,使种茶树成为景区停耕还林后茶农们的“摇钱树”。对“峨眉山茶”情有独钟的中国茶界泰斗、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一直关心“峨眉雪芽”的发展,多次到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考察调研,并于2017年7月在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助力“峨眉雪芽”品牌的提升发展。陈宗懋院士的学生、院士工作站专家罗宗秀博士分别在峨眉山市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集中授课、现场考察、面对面讲解等活动,为各大茶企和茶叶种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数万亩的“峨眉雪芽”高山生态有机茶园,林茶共生,常年云雾缭绕,雾淞、雨淞、雪霁等自然景观终年轮值,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万物竞天,5000余种野生动植物组成的自然基因库,成就了“峨眉雪芽”的纯正品质。“峨眉雪芽”茶品主要产自峨眉山核心景区海拔800至1500米的高山茶区,清明前完成原料采摘,拥有绿茶、花茶、红茶等系列产品。在全国各地分布有 600余家经销网点,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今年,“峨眉雪芽”又与中茶集团联手打造了“中茶·峨眉雪芽”春茶,于3月5日随中茶集团在全国的1000多家销售点网络走向全国,实现了“峨眉雪芽”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品牌的蝶变。经过数年努力,“峨眉雪芽”已跻身中国名茶之列,跨入了中国著名茶企20强。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四川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国茶叶连锁加盟十强企业”“全国茉莉花茶十大创新品牌”“四川十佳优质茶业品牌企业”等称号;多次获得“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特别金奖”“世界佳茗大奖”“中华旅游文化杰出贡献奖”“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业内大奖,并获得“最具影响力诚信品牌奖牌”“四川十大茶叶企业”“四川十大产业杰出企业”等殊荣。近年来,峨眉山“茶文化与茶旅游”的完美融合使景区旅游亮出了一片新天地。“峨眉雪芽”已成为峨眉山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绿茶、红茶、有机茶、茉莉花茶等百余种产品可供游客挑选;以“黑水问茶,万年祈福”茶文化线路为代表的一批文旅产品,让游客在感受峨眉山自然美景的同时,现场体验茶叶采摘、茶山坝坝宴、茶山狂欢夜以及参观茶饼及各种纪念品制作等精彩活动,在丰富游客需求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景区旅游的品质。依托峨眉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大IP,“峨眉雪芽”公司还将景点的秀丽美景以彩绘素描等形式印制在茶叶产品的包装上,让游客在购买茶叶的同时,也将“峨眉山风光”带回家,随时都能品尝到美丽的峨眉山四季风味。其系列产品荣获了“四川十大旅游食品”和“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银奖,还获得了第九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装备博览会“优秀旅游商品奖”。“峨眉雪芽”推出的研学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游客在被誉为“中华生态文明茶园”的“峨眉雪芽茶园”参与茶事体验,还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组织学生前往此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达到了激发大家对茶文化的探索兴趣、感悟古人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的研学目的。通过活动,游客们不仅感受了山野风光之美,还了解了有关茶的知识文化,并可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享受到茶文化之旅带来的特殊乐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策源地,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充满故事的“千古禅茶”峨眉雪芽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关注,被选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通过文化类电视专题栏目《趣中国》之“茶之舞”在意大利六大电视频道联合播出,覆盖意大利近600万受众。让海外民众了解峨眉山茶,感受了“峨眉雪芽”茶文化的无穷魅力。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峨眉派: 千古流芳的“茶禅一味”大舞台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禅茶文化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峨眉山茶园与神秘庄严的佛国梵宇、仙山神境相得益彰,构成了最美的“峨眉山禅茶生态康养基地”,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二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荣获了“2019中国美丽茶园”称号。峨眉山禅茶文化兴于盛唐,高僧昌福法师制定了《峨眉茶道宗法清律》,将“诚、静、和、清、道、然、德、空”,确立为峨眉茶道精神。峨眉茶道将峨眉武术的系列动作融入茶礼,形成了动静结合,独具风韵的“峨眉派”茶道礼仪,在峨眉山弘法传承。如今,峨眉茶道与峨眉山佛教音乐、峨眉武术、峨眉素斋、峨眉诗书画等组成的峨眉山佛教文化“五妙共品”被峨眉山佛教协会加以保护传承,已成功将峨眉武术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峨眉山佛教音乐申报为省级“非遗”,峨眉素斋和峨眉茶道以及“峨眉雪芽”禅茶制作技艺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峨眉山市级“非遗”。千百年来,峨眉山僧人种茶、制茶、品茶,尤以茶道为明心见性之重要手段,峨眉茶道由此而成为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末唐初,一直被佛门视为茶中极品的“峨眉山雪芽”就被纳为皇室贡茶,每年春茶采焙,峨眉山佛门均选上乘珍品,锦囊敕封,隆重举行“峨眉山普贤茶供洒净法会”。如今,该法会已成为峨眉山标志性的文化名片和传统盛典。每年法会特供的祈福禅茶,正是“峨眉雪芽”公司采自清明前高山生态有机茶园的首批鲜嫩茶芽,经大师27道焙茶工序精制。庄严的禅茶盛典活动,加深了大众对峨眉山佛教文化、禅茶文化更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已融入了峨眉山全域旅游的大潮之中。今年以来,峨眉山景区分别在高山区的雷洞坪、万年寺、息心所举行了“拨云雷洞·雪中禅茶”盛典, “禅茶一味·圣寿万年” “林中读禅语·珙桐证茶道”等系列禅茶文化活动,并于今年3月22日,举办了“峨眉山雪芽禅茶艺术节”,吸引了众多茶界专家、学者、媒体人相聚雪芽村,聆听峨眉山禅茶的故事,体验千年禅茶的文化魅力。峨眉派,不仅仅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门派,在峨眉山,它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舞台,峨眉茶道、峨眉美食、峨眉书画等,无不体现峨眉山特有的派别功夫。在保持原有禅茶活动的基础上,传统的“峨眉雪芽般若茶会”频频登上大雅之堂,并作为峨眉山旅游宣传活动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向游人展示“茶禅一味”的“峨眉派”茶道真功夫。峨眉雪芽茶业集团在抓好生产销售的同时,努力传承悠久的中国传统茶文化,通过仪式感极强的“峨眉雪芽般若茶会”,书写“峨眉派”茶禅一味的江湖故事,彰显禅茶文化的神奇,把清风与圣洁、健康与快乐带到千家万户,让当年的贡茶香飘千万里。今年以来,缘起千年古刹,由峨眉雪芽茶业集团精心传承的“峨眉雪芽般若茶会”已先后在峨眉山、成都、重庆、北京等地举行的十多场峨眉山文旅营销发布会上做主题表演,开启了中国茶文化营销的新模式。“茶仙子”以优雅而熟练的动作,向参会客商、业内专家和媒体朋友演绎峨眉山传统禅茶文化的内涵,既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千年禅茶”氛围,也通过活动让人们了解并喜欢上了“峨眉雪芽”。峨眉雪芽般若茶会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峨眉雪芽茶业集团总经理何群认为,“峨眉雪芽般若茶会”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道茶中都蕴含了曼妙高深的禅理。通过庄严的茶会活动,将峨眉茶道的传承下去,让古老的禅茶文化历久弥新。同时,也让游客加深对禅茶文化的崇敬和礼重,加深对峨眉山的热爱与向往,从而吸引更多的客人来峨眉山游览,为峨眉山市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茶树之根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中华茶文化全球推广大使、“中国茶美学与茶科技”匠星论坛发起人刘峰在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上评价峨眉雪芽时说道:“作为川茶的代表,峨眉雪芽集团用文化和科技为茶品牌插上了翅膀,用跨界的方式重新解读了这片‘叶子’,用年轻人更喜爱的方式去传播茶叶。峨眉雪芽在中国绿茶版图上占有很重的地位,背后有一群匠星,用‘匠人精神’书写着千古禅茶‘峨眉雪芽’新的辉煌。”修心之茶,美景与好茶不可辜负。峨眉雪芽茶业集团将用“仙山好水育好茶”的理念,延续“自古名山出名茶”的香火,将千年禅茶“峨眉雪芽”精心传承,馈赠天下,让“峨眉雪芽”这片树叶,带着千年禅文化的灵气走出仙山,走向全国,香飘世界。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2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