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鲍安华 文/图)“羌年到了,没想到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家乡的民俗表演,我要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项非遗项目。”10月25日,正在线上观看2022汶川羌年系列民俗展演活动的王惠说。活动现场据了解,10月25日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也是羌族人民的羌年。在今年,汶川采取线下展演+线上展播相结合、文体非遗相融合的创新方式,推出了汶川2022羌年系列活动以及羌年活动线上展播活动,让广大网友在共享民族文化盛宴中,感受到汶川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一首羌年主题曲合唱《羌年年歌》让人耳目一新,一场大型沉浸式情景表演《弦音》格外引人注意。据了解,今年的羌年期间,汶川县各地举行了多场极具民俗特色的演出活动,包括羌年传统艺术展演、羌戏、杂技剧等多个品类。与此同时,汶川还组织摄制组走进各个乡镇民俗展演活动现场,通过现场展演+全程录制的方式,打造出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活动——《羌年》,旨在把羌族魅力和羌寨风情融入民族景观之中,全方位展示出国家非遗项目羌年的魅力。据了解,今年,汶川县还创新开展“艺术乡创”引领行动,深入挖掘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熊猫文化、红色文化等,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以文化基因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群众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打造出“艺术乡创”的汶川样本。除推出线下展演外,汶川还精心组织了羌年文化艺术线上展播活动,本次展播在羌年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辅以官方新媒体同步进行精彩展播,把汶川县的特色名片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广范围的传递,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汶川羌年的多彩景观及人文魅力。据介绍,本次汶川2022羌年系列活动以及羌年活动线上展播活动通过沉浸式、多场景、跨平台的组合方式,让民族与潮流对话,让交互与文化结合,让人们在民族文化的互动体验中感受汶川多元文化的魅力,让汶川文旅在创新中不断融合,让汶川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发扬中,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向心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26
 (李洋  陈家明)“江姐故里+盐龙灯”是自贡市大安区四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非凡十年奋进,大安区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求变、突破,打造“文旅强区”取得累累硕果。拼抢机遇,借势兴区开创发展新局面,2021年捧回“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一举提振全区文旅势头,向全省、全国展示大安文旅“新风貌”。接续奋战,中华彩灯大世界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兴起“文创经济”“网络经济”“夜间经济”,创下线下观灯游客达140万人次的新纪录。传承文化,燊海井携手老盐场1957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大安成为了家乡人追忆寻根的驻足点,他乡客慕名拜访的胜景地。文旅成势,全区已成功创建2个4A级、4个3A级景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从城市边缘转为发展前沿,大安区以文旅融合发展入手,汇聚服务业发展新势能,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促进文旅消费持续升级,全力推动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文旅资源富集到文旅消费聚集的产业转型升级,寻出一条特色发展的光明大道。大安开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新蓝图: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以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为总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建设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实现大安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活力、包容、繁荣、兴旺、幸福、宜居新大安。“文旅融合”成为未来五年大安区经济腾飞的关键词之一。随着文旅产业成功转型升级,大安区还将依托全域旅游推动资源品牌高质量建设,打造精品景区,挖掘精品路线,创建精品文旅IP,以大安独有的文旅特色活动,促经济回暖、提升、繁荣发展。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十年发展结硕果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综合效益持续提高江姐精神品格、亿万年恐龙奇观、两千年井盐文化、八百年彩灯风情、独特的盐帮美食,在这里相融共生,造就了一个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宜居宜业的大安。今年6月18日,投资31亿元的自贡方特恐龙王国正式在大安区大山铺镇开园迎客,并在国庆假期全新推出“欢度国庆来方特”主题活动,开启12小时超长营业模式,精心打造互动十足、超多惊喜的长假体验,喜迎八方来客。仅开园10天接待游客超9万人,实现收入2594万元。“自贡方特恐龙王国集主题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为一体,设计年游客接待能力超过300万人次。近年来,大安不断落地这样优质的文旅项目,激发全区经济的内生动力。”大安区文旅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坚持“项目为王”,重点打造四川省地学研学旅游实践基地、恐龙VR科普影院、恐龙馆二号馆等“沉浸式”“体验式”新旅游业态,受到各界一致好评。加快推进中华彩灯大世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大安区以自贡方特恐龙王国、恐龙博物馆为核心,建成投用呆脑兽亲子酒店、明宇丽雅等恐龙主题酒店,形成“1+1+N”的恐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旅产业集群优势,培育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7家。同时,大安依托“双百”人物江竹筠、邓萍等红色资源,高标准建成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红色旅游重点线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超千米的燊海井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成功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保护利用大安盐厂闲置厂房,打造“老盐场1957”项目,获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大安充分挖掘盐帮菜文化底“味”,全新打造的盐都美食城、时空·龙门镇、天骄城、半城·桃源里等文商旅综合体陆续建成投用,青龙湖民宿、凉高山老街改造、大山铺老街改造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从吃住游文购娱上全面发展文旅产业。项目的深耕,结出喜人硕果。根据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统计,2021年大安区旅游及相关产业总收入达到125.4亿元,接待游客达到1088.68万人次,连续三年位列自贡市第一。值得细品的成果有,2021年大安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新店镇何院村、共和村创成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中华彩灯大世界在受疫情影响下仍接待游客160.73万人次,开园三年共计实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旅游综合收入154.5亿元;新推出线上“云观灯”观看人数超6亿人次,2022年春节期间中华彩灯大世界旅游综合消费居全省A级景区首位,成为全国最热“打卡地”之一,带动了自贡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多年来,大安深化区域合作关系,共建一批主题旅游环线,提速推进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完善文旅科技支撑体系,力争今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此外,大安还圆满承办四川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专题会,并在会上作专题交流发言,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做法、成功经验被中省市相关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可以看到,十年奋进,大安的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大安的旅游收入与消费大幅提升,社会与生态效益持续改善,新旅游业态和大项目齐头并进,产业园区与文旅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旅游要素建设有味道、有特色、有抓手。未来五年新举措优化资源提升品牌 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未来五年,大安区将紧扣区委“1246”战略举措,突出“四区建设”,其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强化一核引领,围绕文旅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具体而言,大安将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文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整合“四张名片”核心资源,串联区内主要景点,多点布局全域提升,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川渝滇黔等地区共建旅游联盟,提升大安文旅知名度、号召力。此外,大安还将深入实施“文旅+”“+文旅”,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和生态旅游等资源,推进青龙湖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适度开发,打造集恐龙主题、田园风情、滨湖风光于一体的“龙乡宿集”主题酒店集群。系统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以文旅大繁荣引领经济大发展。目标和任务已定,如何落实推进,让蓝图成为现实。大安不断优化文旅资源,品牌创建成果不断。2022年春节期间,大安区旅游消费位列全省前列,中华彩灯大世界、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多个景区成为全国热门旅游“打卡地”。此后,随着省级重点文旅项目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开启,大安区夜经济再添新的增长点。今年7月8日,在2022四川省文旅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上,大安区捧回“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牌匾。这意味着该区在激活夜间经济、拉长消费链条、延长消费时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充分肯定,标志着该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迈上新的台阶,又一文旅品牌爆点正在形成。近日,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启动仪式上,大安区主题游备受追捧,中华彩灯大世界、自贡恐龙博物馆和江姐故里分别入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大主题游。大安区成为自贡市景区入选最多的主题游区县。这为大安区扩大在川渝乃至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增加了筹码。这些事例正是大安全域旅游推动资源品牌高质量建设的喜人成果。借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之机,孵化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之蛋,大安成功探索传统灯会常态化运营,文旅融合发展“大安经验”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高端人才培训班》作为优秀案例面向全国推广学习。依托江姐故居,高质量打造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大山铺江姐村、牛佛镇高店村和三多寨镇三多寨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朝天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依托国内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实现文旅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全面提升。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佳结合部,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大安更挖掘出许多文旅资源推出精品线路,并抓好特色活动,不断促进经济回暖。其中,创新拉动乡村旅游,结合全区特色种养殖,推出庙坝蜂糖李玫瑰李采摘、牛佛龙骨山琵琶仙桃采摘、何市白对虾、三多寨小龙虾垂钓等采摘体验活动,举办“自贡人游大安·万人乡村采摘体验”、自贡玫瑰海“撒欢乐园摸鱼”等系列乡村游活动,吸引万人游客热情参与。十年来,文旅融合为大安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大安经济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得以优化。2021年,大安区GDP达185.04亿元,与2012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0.35亿元,增长1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585元和20410元,民生更加殷实;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崛起优化升级,中华彩灯大世界、年出栏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正邦10万头生猪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转化为产业新支撑、发展新动能。开启新征程,大安区将围绕“一年巩固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三年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年创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总目标,深入挖掘独有江姐和“盐龙灯”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和文旅产业全链;全新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和对外合作平台,谋划打造宣传营销体系和品牌节庆活动;全面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和文旅科技支撑,做强区域旅游品牌,做大区域旅游市场,努力把大安打造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25
(钟钰铃 记者 蒋培路)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文旅产业发展坚持“文旅兴区、产业强区”发展主线,紧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现了文旅品牌创建提升、文旅产品提质增效、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产业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乐山大佛约上三五好友,在空旷的草坪上搭一顶帐篷,摆满一桌精致的美食,坐在休闲椅上畅聊……时下,户外露营已经成为不少人喜爱的休闲旅游方式之一。这天,市民罗女士邀上家人、朋友一起来到63号自驾车营地品茶、观景,在河畔,大家有说有笑,共享休闲时光。说起这些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罗女士深有体会:“最近几年,像63号营地这种可以户外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给了我们市民更多的选择,让我们有更多机会能够亲近大自然,这样的感觉非常不错。”63号自驾车营地作为乐山首家露营地,深受游客以及户外爱好者的喜爱。“今年的游客量,预计是在100,000人次左右。6年以来,最多一天的游客达到4000多人次。”63号自驾车营地创始人李海霞告诉记者。63号自驾车营地63号自驾车营地的热度不仅给周边带来了人气,也让周边居民搭上了文旅经济的“便车”。“我们利用‘后备箱经济’,让更多的游客用后备箱带走我们的土特产。”李海霞说。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在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中,全面推行“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培育休闲度假、露营观光、亲子研学、户外运动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新兴业态,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观光到多元供给的转变。全区乡村旅游景点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苏稽古镇、古儿坝等新兴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带动周边农家乐、特色民宿、土特农产品供销两旺。苏稽镇桥上景色“我们坚持项目引领,聚力打造苏稽古镇、平羌三峡、荔枝湾、古儿坝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新兴景点,推出国际自驾游营地节、荔枝旅游文化节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超100万余人次。其中荔枝弯村、苏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市中区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副主任欧茂嘉说道。大佛文化广场除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外,乐山市市中区旅游业做到了多点开花,多元发展。上中顺街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坚持实施“文旅兴区、产业强区”战略,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命名县;苏稽古镇获评“天府旅游名镇”;上中顺特色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绿心公园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烟火嘉州城成为首批国家级的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全区文旅经济规模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十,文旅产业对全区GDP综合贡献率达到20%以上,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百强区”四川榜首。跷脚牛肉下一步,乐山市市中区将聚焦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建设,持续擦亮“乐山大佛”金字招牌,高标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立足特色美食聚人气成规模,加快创建世界美食之都。以苏稽跷脚牛肉特色小镇为核心,布局夜市、夜游、夜宿、夜演等多元化业态,做优“嘉州美食文化节”等特色美食活动,打响中国“特色美食地标城市”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全域皆是景、全域皆可游”的城市“后花园”。(图片由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24
 (卜凯 匡治 记者 张琳琪)文旅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抓牢“先天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后天发力”。随着文旅大消费时代的“扑面而至”,遂宁市船山区借助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坚持项目推动,让文旅产业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不负好时光,建设正当时。当前,船山区圣平岛“花花世界”城市田园综合体、课耕山居、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重点文旅产业项目正纷纷抢抓工期,按下建设“加速键”,推动船山文旅产业不断提质升级、提质增效。四时更替,又逢金秋。趁着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市民、游客们在船山城乡就近游乐,听听周围雀鸟鸣唱,尽享闲适秋日时光。而这些,都得益于船山运用“匠心”之力,夯实文旅产业“硬支撑”的生动实践。船山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集群化、项目园区化”思路,成立了观音湖圣莲岛文旅开发建设等重大项目指挥部,近三年财政和社会累计投入资金340亿元,开发建设世界荷花博览园、九莲洲生态旅游景区、永和家园等重大文旅项目23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2个,圣平岛“花花世界”进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105项重大项目。这期间,船山坚持把旅游、休闲、度假等相关产业有机串联起来。投资30亿元,在圣平岛打造“中国第一个幻化爱情实景地”;投资20亿元,在圣莲岛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科技梦幻岛;投资20亿元,在渠河水系打造山水实景演艺剧目。通过精巧找到嫁接点和融合点,提升双向附加值,不仅创造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让船山旅游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新优势。民宿,是一种静享的田园生活。住进永和家园半隐山舍、桐岸读水等乡村精品民宿,清晨,游客推窗遥望雷洞山,看百姓安居乐业,炊烟袅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意境;白天,爬山、采摘、丛林越野、田园迷宫,项目丰富,体验感十足;夜晚,倾听农家犬吠鸡鸣,品尝传统乡村美食,让味蕾尽享淋漓畅快。借力船山全域旅游发展,船山精准对接乡村文化、精品旅游及文创农业,倾力打造特色民宿旅游文化品牌,涵盖文旅全产业链,初步构筑起“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文旅消费体系,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船山样本”。世界荷花博览园获评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龙凤古镇获评全国第一批“中国千年古镇”、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镇。船山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四川省旅游强区等荣誉称号。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唐泽文/文 吴聃/图  10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大邑县沙渠街道祥龙社区的稻乡渔歌艺术中心民宿,美丽静谧的乡村自然环境在让人感到舒适的同时也带来疑惑——这个火热的“网红”民宿怎么看上去有些冷清?  “今天是工作日,属于行业的‘淡季’。到了周末,客人就会很多,一房难求。”作为记者的职业体验“导师”,蒋金真将带着记者体验这个随民宿行业发展同步火热起来的新职业——民宿管家。  本以为工作日来体验会轻松一些,最终结果却并非如此:记者离开时,打开手机,发现自己已登顶微信运动朋友圈——步数超过2万步。10月19日,记者体验一日的“民宿管家”职业。图为记者(右)给客人介绍整个民宿的布局和特点。前中后端服务都要顾及民宿管家的工作很“多”很“细”  稻乡渔歌艺术中心民宿共有50栋小楼,由8名管家共同管理。“和酒店管理不一样,我们扮演的角色是这里的主人。”蒋金真有在两家知名五星级酒店的工作经验,民宿和酒店的不同,她很有体会。  星级酒店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精细分工,为客人提供流程化服务,仅酒店前厅部就有4个以上岗种。而民宿从引流、咨询的“前服务”,到入住、体验的“中服务”,再到送别、回访的“后服务”都由管家来完成。  “这样描述吧,酒店给人的感觉是标准精细,民宿给人的感觉是贴心温暖。你可以把民宿管家想象成一位热心好客的主人,主人会为客人安排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她说。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一天体验下来,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民宿管家的工作又“多”又“细”。  “多”体现在流程上。记者体验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引流客人进行沟通。飞猪、携程、抖音、小红书……10余个平台都是客流引入的重要入口。除去网络平台,还有自有平台及客人之间的相互介绍,每天都需要对每一个渠道进行仔细梳理。  “细”体现在执行上。客人什么时候入住、有多少人、入住偏好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登记下来,仅登记表格就有10余栏。  此外,用餐时间的对接、周边游玩的方案、房间的整理等,客人在这里的所有需求,管家都要一一确认,并提供相应建议方案。体验过程中,蒋金真始终给记者强调一点:管家,就是要把整个“家”管理起来。  “这是这周末要过来的一位客人,已经是常客了,有小孩,无其他特别需求,比较好接触,你先跟他联系吧。”蒋金真首先把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交给了记者。  不过,完成这一任务,记者前前后后也花了大半个小时。“如果遇到生客,或是在用餐、游玩、照顾老人小孩等方面有各类需求的客人,沟通起来会更耗时一些。”蒋金真说。记者(右)正在系统里处理民宿预订信息。制定当地民宿行业标准力争四季度订单量翻一番  非节假日,民宿管家的工作主要为“前服务”。除去前期沟通,整个民宿的日常整理维护也是重点。  与客人沟通结束后,记者跟着蒋金真开始了管家的体力活环节——巡房。  整个民宿区的50栋小楼大部分为两层楼的小独栋。床铺和家具的整理摆放是否符合规范、洗漱用品是否齐全、卫生间器具是否正常运转……对照一张列着几十项标准的清单,记者在每栋小楼里上下穿梭,来回检查各个房间是否合格。  这一套复杂的标准化流程,来自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在民宿的园区深处,就是该学院的实训基地。  当天,来自全国的7名民宿管家在这里接受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培训老师来自荷兰,一周培训的内容也很细,从本人的坐姿礼仪,再到整个民宿的管理协调,都有涉及。”荷兰国际管家学院中国区总经理唐杨介绍。  “引进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实训基地,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民宿品质。”民宿运营方负责人张万说,民宿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向产业高端发展是方向。  “目前看,这条路是对的。”张万介绍,虽然房价超过千元,今年“十一”假期,园区入住率仍超过90%。“这还算上了10月7日大家集中返程的这一天,前6天我们全部满房。”  “十一”假期,民宿所在的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接待游客接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休闲农业实现综合收入超240万元。  不仅是国庆,在周末等节假日期间,该民宿都会出现“一房难求”的行情。  离开民宿时,记者手机显示当天步数超过2万步,而蒋金真平时周末的步数往往在4万步以上。  “在提升自身运营水平的同时,我们还希望更多周边的人也加入进来,一起把民宿生态打造好,创造更高附加值。”张万介绍,当下他们正联合荷兰国际管家学院打造一套符合当地的“民宿标准”。标准涉及民宿运营的方方面面,完成之后将提供给周边其他民宿作参考。  “工作日等‘淡季’如何引流的问题,我们也在做思考。争取第四季度的订单量能翻番!”张万说。记者检查房间里的细节是否符合规范。体验心得做好每个细节也是一种“拼经济”  在和蒋金真交流时,她聊到的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她说,民宿管家和酒店服务人员最大的不同是,她与客人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一下午。“跟他们更像是朋友,而不是买卖方。”  这种不同于传统酒店的差异化体验,源自整个民宿的运营管理模式。记者在当新手管家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想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整体来看,这些不一样可能很微小,比如只是多问一句对方是否有老人,比如只是询问晚上需不需要送热牛奶。  但正是这些小细节的积累,才能形成大不同,这种不同带来的新体验,就可能形成新的市场和商机。  这个经验也能适用到更多领域中去。因为做好每个细节,也是一种“拼经济”。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0-21
(陈涛 记者 钟正有)一座开在乡村的城市书房,正在点亮全新的文化灯塔。旌韵高槐,位于德阳近郊的一个小乡村,因咖啡店遍布乡野而吸引了不少德阳市民、周边城乡居民来此休闲度假。如今,咖啡香中飘入阵阵书香,悠闲的乡村又增添了几分文艺气质。2022年1月,旌城上书房入驻高槐村,成为旌阳区文体旅局“城市书房”项目从市区走入乡村的初次尝试。旌城上书房高槐店不同于普通的乡村图书馆,它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协同、民众参与、专业人才与机构推动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书房以阅读为原点,链接多方资源,策划组织丰富多元的公益活动,打通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进旌城上书房,村民、游客徜徉书香的画面已成为高槐乡野的一道靓丽风景。今年国庆假期,旌城上书房共接待到访者超7000人,人们漫步于此,用阅读一本书的时光打开田园,感受精彩多元的乡村文化生活,旌城上书房也成了服务德阳城乡居民的文化高地。旌城上书房老房新生全新的乡村文化地标旌城上书房所在建筑体是一栋综合体建筑,书房内部空间通过廊道与高槐村史馆、田园艺术馆、袈蓝咖啡贯通,关于乡村的传统记忆与来自城市的潮流生活方式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了乡朴美学的全新表达:乡村,不一定是土味的,也可以很现代、很时髦。 在书房内打卡的小红书博主书房一楼为开放式的阅读空间,所有书籍向村民与游客提供免费的借阅服务。书架上的书籍涵盖党建、文化、文学、社会、艺术、儿童……多元化的选书标准,为乡村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视角,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在此开启不一样的乡村文化之旅。除了书店运营方的自选书籍,旌城上书房内特别发起了书香漫游高槐计划,人们可将自己阅后的藏书捐出,让闲置的书籍在田园间流动起来,共盈乡野书架。儿童友好全新的乡村美育空间 旌城上书房国学课堂旌城上书房这栋由老村委会办公室改造而来的复合文化空间,立足于万象更新的乡村,在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同时,也链接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拓展着乡村文化的深度与广度。通过与高槐村儿童创新实验室合作,旌城上书房设立了槐·趣儿童友好空间,儿童阅读区域免费向孩子们开放,并提供公益活动场地,来自创新实验室的新农人与老师们,在此开办研学课堂、国学交流活动,点亮着乡村教育的未来微光。书房向内设有槐·阅自习阅读空间,配置与城市店标准相同的自助借阅设备,提供免费的自习、书籍借还、书籍查阅服务,为乡村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课堂之外的第二课业空间。IP联名农文旅融合的勃勃“野心”书房所在的高槐村,本身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非遗手艺人、音乐人、设计师等文化艺术从业者纷纷将工作室落于高槐,乡村音乐节、大地露营季等活动频频将高槐村的作为主会场,而旌城上书房的走入,如同一颗全新的文化酵母,为良性发展的文化生态带来了更多活力。与旌城上书房毗邻的袈蓝咖啡,让人们在阅读之余可以享受一杯咖啡的美好时光。同时咖啡店内也设有文创展陈区,陈列着与书房运营方共同选品的乡村文创产品,在游览田园风光,细品书香的同时,也能将美好的乡野回忆带回家。同时,书房运营团队、袈蓝咖啡与熊猫邮局等知名IP联名,以旌阳乡村风光为灵感,设计了系列文创、乡村文化融合创意与品牌思维,让乡村文化发展看见更深远的可能性。时至今日,人们来到乡村,不只为欣赏田园风光,而当阅读走入乡村,也不仅带来阅读本身。悠远的书香,正在联结起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全新视野,于广袤田园瞭望远方。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20
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10月18日上午,现实主义乡村振兴励志剧《第五名发家》在凉山州冕宁县冶勒湖畔举行开机仪式。作为“四川造”头部大戏,《第五名发家》讲述山村大学生第五名("第五"为复姓)返乡创业、运用所学农业知识养锦鲤推动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该剧将全程在凉山州冕宁县和成都市崇州市取景拍摄。  在剧中,演员林永健扮演的胡支书是一位三观正、威望高的村支书,他热心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为乡村振兴事业建设培养坚强有力“生力军”的“利器”。  这不是林永健第一次来川拍摄。他回忆,早前他曾在成都宽窄巷子拍摄《林师傅在首尔》,四川的美食和人文至今牵绕着他。“当我了解到要在四川拍摄,我心里差不多就决定要来演这部戏。”他笑着说。  除了林永健,该剧还有知名演员贺鹏、荣梓希、高瀚宇、孙茜等倾力加盟。除了明星汇聚,32集电视连续剧《第五名发家》的主创团队实力也相当强大,其由四川子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阿里影业和敦淇工作室联合制作出品,金牌制片人敦淇、导演施磊联合打造。  敦淇透露,最初团队辗转全国几个地方取景,最后选择了风景宜人的凉山州冕宁县冶勒湖景区,“非常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有信心扎根四川、深植内容、潜心创作。”  开机仪式上,省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五名发家》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第五名所在的乡村从深度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精彩蝶变。《第五名发家》的创作生产,将对四川影视产生三大积极影响:它将有效助力四川电视剧创作生产和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宣传四川、传播四川,支持影视企业在四川拍摄制作,推动全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完善四川广播电视内容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政策,打造“拍在四川”影视创作生产“一站式”服务平台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开机仪式上,还举行了相关文旅项目的签约仪式,同时进行了爱心捐款,《第五名发家》剧组为大桥镇的学校捐赠300箱牛奶和现金55000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0-20
这是大自然用美景回归的方式,对大邑扎实的生态建设给予的回应。大邑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工作安排,用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擦亮大邑生态底色。眺望西岭千秋雪,早已是大邑市民日常的幸福;3000亩美丽湖面在沙渠西湖时尚运动城完美呈现,这些场景是大邑县把生态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促进文旅大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出的硕果。文旅大邑展现新成就 建圈强链再出发近年来,大邑文旅破局,区域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去年9月,大邑摘获“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今年1月,西岭雪山成功入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大邑新添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国字号”旅游名片;今年7月,大邑安仁古镇景区拿下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成都市第二个5A级旅游景区。市委“三个做优做强”战略部署中,“西岭冰雪·安仁文博国际旅游度假区”被纳入24个重点片区之一。大邑联动西岭雪山和安仁古镇,把目标定在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从全域资源整体布局大邑未来发展,站在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定位发展目标。大邑重点谋划了“一廊三区九镇百林盘”作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四梁八柱”。其中“三区”是整个文旅产业布局的点睛之笔。第一个是安仁文博片区,是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极核片区之一。大邑加快建设安仁“三文”融合示范片区,植入方知书房、国家宝藏等特色主题博物馆,形成63家博物馆场馆集聚,建成公馆老街文博综合体、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等新消费场景,落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建川文创街坊等载体,孵化《今时今日安仁》等文创作品20余部,持续扩大中国博物馆小镇国际影响力。举办中国网络电影周、安仁论坛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极大提升了安仁文博显示度。西岭雪山是全国首批、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大邑启动实施雪山旅游廊道风貌提升工程、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项目等20余处重要景观节点,打造中国南方冰雪运动重要承载地,正在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值得一提的是“百林盘”,大邑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200个精品林盘。建好“四梁八柱”,大邑整体实力和对外形象将迈上历史性台阶。在旅游产业带动下,群众的腰包更鼓,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2.8万元,均同比增长了10%。来大邑的游客更多,2021年大邑县共接待游客1702.31万人次,同比增长8.56%。9月28日,“拼经济、抓项目、稳增长”——2022年大邑县建圈强链产业化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举行。签约112.8亿元,产业涵盖文旅酒店、数字文创、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等大邑县产业建圈强链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赛道,将助力推动大邑县比较优势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大邑产业建圈强链筑势提能。大邑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入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增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文旅新城崛起这个国庆假日,众多游客在选择大邑旅游目的地时多了一个选项:大邑沙渠西湖时尚运动城。3000亩湖面波光粼粼,游艇、水上摩托、冲浪……多种水上运动的开展让这里生机勃勃。根据目前确定的规划,这个未来公园社区将坚持“绿色产业新城”理念,推动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相宜。以智能制造、智慧康养医疗、文化创意、数字农业等为主导产业,通过项目的产业导入、基础建设以及城市开发,打造公园城市展示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名片。目前,央企的链主效应显现,学校、酒店、商业等城市配套跟随而至,游艇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滨湖休闲商业水街……打造文、体、医、商、旅全面配套,形成“聚人-营城-引产”的良好发展局面。大邑的乡村同样精彩纷呈,稻乡渔歌获评“十大最美川西林盘”,斜源共享旅居度假公园获评十大乡村周末旅游目的地。目前,有47个川西林盘在建,将形成11个林盘公园。大邑还是全省4个之一、全市唯一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大邑建成数字农场150个,数字农业覆盖面积达20万亩,全省首个“无人农场”已经投入运营。更多重大项目向大邑汇聚。大邑首家五星级标准希尔顿逸林品牌酒店动工建设,该项目区域还将打造太古里式滨江商业街和高端住宅区,将有效提升大邑文旅综合消费能级。毗邻高铁站,大邑的“封面”悄然变化。投资21亿建设王滩湿地公园,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构建成一个全业态、多功能的复合型城市湿地旅游综合体。王滩湿地公园作为大邑“城市会客厅”,彰显了拥江而建、依山而居的城市形态,成为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胜景的重要“观景台”。山峦叠翠间,一线白练飞流直下,“千年飞瀑”胜景重现西岭雪山的画面,燃爆朋友圈。生态文明呈现新气象 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地西岭雪山景区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这里植被丰茂,海拔落差巨大,造就了奇特的地质奇观和动植物宝库,有着“千年飞瀑”之称的大飞水、小飞水,一直是西岭雪山景区的景观名片之一。还原山峦间自然的流水通道,大邑县制定了《大邑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小水电清理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大邑管护总站辖区内的小水电逐步清退。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18座小水电已经全部清退。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从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引导当地村民参与生态保护,当地以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为试点,率先成立了由政府主导、管护总站参与、村(社区)两委牵头、村民为主体、公益组织协作、学研企赋能的共建共管委员会。伴随着消失数十年的“千年飞瀑”胜景重现西岭雪山,大邑这座雪山小城也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大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综合指数均居全市第一,出境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入选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大邑的变化精彩非凡,这些巨变,是大邑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大邑踔厉奋发的实践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赶考路上,大邑必将绘就更美的雪山大邑画卷,在全力冲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交出更精彩的答卷。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10-18
千年丝路今犹在,红色老区薪火传,南广碧波真奇秀,美食盛宴抚人心……坐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畔的四川宜宾高县,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禀赋优越,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近年来,高县坚定把全域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全域化推进、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深耕全域旅游“新赛道”,打出融合发展“组合拳”,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全力打造“丝路茶乡·红色高县”旅游新名片。多元化资源是最美底色高县素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之美誉,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入眼即是画,处处皆美景。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金字招牌50余个。这里是秦五尺道、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战国青铜古剑见证着千年古城的历史沧桑,国保文物崖墓群诠释着源远流长的丝路魅力,南广河号子彰显着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行走高县,满目皆绿,红岩山4A级景区10万株桫椤树讲述着“亿万年只为等您”的动人传说,七仙湖碧波荡漾“只羡鸳鸯不羡仙”,56万亩茶桑长廊绵延百里。这里物产丰富,有省级非遗川南请春酒,天府旅游美食高县土火锅,中国地标产品沙河豆腐等。近年来,高县凭借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和人文相融的历史底蕴,以山水为底色、以物产为特色、以旅游为载体,以倾城姿态发挥农文旅融合倍增效应,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让城乡既有靓丽颜值,更有生活品质。诗画田园中觅最美乡愁灵动的山水、秀色的绿林、瑰丽的田园、淳朴的古村,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造就了高州大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找寻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大雁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山、水、田、园和谐交汇,生态茶园、美丽花田、百年老宅、松间木屋,在此交织成一曲浪漫的田园牧歌。坐落于景区核心区的高县来复镇大屋村,依托宜宾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全力发展推窗见绿、望山见水、乡愁可寄的特色乡村旅游业。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茶产业,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入驻,以茶叶产业为主题,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茶香花海、雁鸣湖、红茶庄园等产旅集合体,促进茶旅、农旅相融发展;以展现乡愁为核心,依托村落、茶园、庭院、文化建设,串联起景点、民宿、茶香乐、休闲旅游等资源,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让“产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夜幕降临,景区内另一景点酒都夜宴便成了人们远离城市喧嚣、洗去繁华浮尘的好去处。这是一个临湖而建,集水上演绎、环湖餐厅、云峰酒庄、洞藏博物馆、夜间亮化、环湖栈道于一体的生态田园火锅综合体。这里,你可以在旖旎灯光中听歌赏舞,在朦胧水雾中把酒言欢,在晚风中泛舟游玩,还可以大快朵颐重庆传统特色火锅,品尝云南野生菌养生汤,尽享日月星辰!待到酒微醺、人微醉,移步古朴雅致的小木屋,在半梦半醒间聆听蛙鸣蝉叫,慰藉浓浓相思亦或淡淡乡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地处宜庆路旁的高县庆符镇小靖村,依托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摇身一变成了新晋“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妈妈,我们种的蔬菜会不会被晒死呢?”“不会,村上的叔叔阿姨们有帮我们浇水呢!”家住高县县城的居民陈女士带着孩子前往小靖村农耕体验园,去采摘自家种植的蔬菜。该园由小靖村集体公司流转农户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理,铺设生产道路,第一期试点打造100个菜园和180棵果树,公司给菜园和果树统一编号,通过认领方式签约给业主。菜园和果树产生的收益全归业主所有,如业主繁忙没有时间照料,也可委托集体公司代管。每到周末,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村口处,色彩靓丽的“蔬果飘香·童乐小靖”形象标识引人注目;村里,部分民房的墙体上,农耕、田园、童年记忆、放牛、收割等带有乡土味道的墙面彩绘,令过往行人不禁驻足欣赏,回味最美乡愁;川南农耕农具展示馆里,犁铧、手风车、缝纫机等一件件老物件见证着古老农耕文化的变迁;漫山遍野的枇杷、桃子、李子、葡萄等水果,花开时招蜂引蝶、果熟时香气四溢……前来赏花品果、体验农耕、运动健身的人络绎不绝。融合发展释放“新动能”丹霞胜景雄浑壮观,千年古刹梵音袅袅,神秘桫椤高大挺拔,千亩李花如云似雪,特色佳肴种类繁多……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胜天红岩山景区,这个集观光、礼佛、休闲、科考、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备受游客“青睐”。畅游景区核心区安和村,春花烂漫时,在李花树下闻着花香、呼吸着清新空气,徜徉在花海中,享受春日的美好,多么惬意!瓜果飘香季,嗅着李子诱人的清香,尽情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甚是美哉!近年来,安和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流米李,依托全域旅游,以赏花摘果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围绕将发展规划与景区建设相结合、生态旅游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流米李园核心区400亩,辐射带动村民发展优质流米李3000亩,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第三方技术支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六统托管、五五分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看到可以堂食的通知后,我们几个‘好吃嘴’便约起来吃春酒。”国庆节期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庆岭镇“三元号”农家乐迎来了疫情后的首批客人,品尝、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南请春酒”。当地依托境内文武荷田、花卉长廊等乡村旅游资源,深挖川南请春酒、龙灯、花灯、牛牛灯等川南传统特色民俗文化和打糍粑、稻田囥鱼、舞草龙等农耕文化,农旅融合发展,发掘、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以“川南请春酒”为龙头的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不断擦亮“川南请春酒”这张饮食文化“名片”。在李硕勋烈士纪念馆里,讲解员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人员进行讲解。纪念馆改陈布展提升后,通过增加多媒体功能、场景复原、油画、汉白玉浮雕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更多样的展陈形式、更详实的图文资料、更丰富的文物展品、更优化的展陈路线,进一步强化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目前,李硕勋烈士纪念馆被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宜宾市国防教育基地和宜宾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近年来,高县深挖巧用红色资源,组织编排红色川剧《铁骨铮铮李硕勋》,组建“红孩子”“青说高县”“银发宣讲”三支党史宣讲队伍,通过用好“老、中、青”三代力量,以更生动、鲜活和接地气的方式打开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传播“红色高县”的初心之美。    “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教育+旅游”……高县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朋友圈”也不断扩大,一幅“水墨丹青醉中游”的唯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供稿:高县融媒  吴 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0-14
“东阳携手南江县,影视基地巴山建。文旅产业再登高,全域旅游艳阳天。”近日,得知东阳市将在老家挂牌23个“横店影视城南江外景拍摄基地”后,在东阳参加2022年东西部协作影视人才专题培训班的南江籍培训人员张金成更新了朋友圈。东西部协作项目工作推进中,东阳将横店“影视+旅游+富民”模式推广至南江县,通过东西部协作“影视+”文旅产业项目的实施,助力南江影视资源的挖掘、旅游产业发展,全面点燃南江文旅新引擎。  基地引领,全面撬动文旅新产业  “成为横店影视城南江外景拍摄基地后,我们梦境光雾山的演员就可以不局限于平时的演出,也将可能在横店影视城剧组的影视节目中参演,届时通过剧组专业老师的指导后,不断提升自己表演水平。”得知第一块‘铭牌’将落户光雾山镇时,梦境光雾山的演员李双高兴的说。  东阳发挥横店作为世界最大影视拍摄基地优势,充分利用南江奇特的自然风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和悲壮感人的红军文化等文旅资源,制定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到选定的点位进行现场指导,安排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290万元,全面支持南江县实施“影视+”文旅产业项目。开展建设一个影视交流基地、作一份全域影视地图、培育一批优秀影视人才、开展一轮“影视+”文旅宣传、推出一批优秀文艺精品、修缮一所文物旧址“六个一”帮扶工程。20余位文旅从业人员赴东阳开展文旅宣传和项目推介暨“影视+”文旅项目考察学习;120余人参加2022年东西部协作影视人才专题培训班,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的形式设置了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等专业课程。  据悉,东西部协作重点文化项目现代川剧《红漫巴山》将于10月下旬首演;《丹心碧血映巴山》系列丛书将于10月底出版。  影视+旅游,全力打造文旅新引擎  开辟南江旅游精品线路3条,共有20批次,2000余人赴南江疗休养。结对协作以来,全县共旅游接待游客8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7.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27亿元,同比增长17.67%。  东阳充分利用“影视+文旅”发展经验,携手南江打造非遗文化体验、避暑康养体验、红色记忆体验、研学实践体验,4条精品旅游路线,有效拓展旅游资源发展空间;推广“文旅+产业+产品”经验,先后在光雾山、云顶茶乡、玉湖度假区等景点建设南江农旅产品随心购“小木屋”,让游客可以走一路玩一路买一路,有效带动旅游收入增长。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红木家具展览会以及世界东阳人大会等各大对外平台上宣传南江的文旅资源、农特产品;充分利用各自区域的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景区宣传媒介等资源,实现文旅信息宣传互换。  同时,配合南江重要节点事件开展不定期宣传;合力举办“秀美南江”旅游推广摄影作品展,以图像、文字、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南江的风光人文和旅游资源。南江县为浙江省户籍游客提供免门票游览光雾山景区的优惠政策,借机向游客展示南江优质的文旅资源、康养项目以及农特产品。(供稿:南江县委宣传部 何春蓉 宋可)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0-14
 (陈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阿坝州文化馆(州美术馆、州非遗中心)、松潘县进安镇人民政府承办,四川省藏族民歌发展促进会、四川彼岸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川西行走之声”——第三届川西藏族山歌邀请赛暨非遗音乐会于10月12日圆满落幕,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会。从项目启动至今,新闻报道浏览曝光高达200万人次。活动当天,五个直播平台在线观看累计45万人次,共有1600人参与线上投票,总计宣传曝光达260万人次。 “行走的力量”提振文旅市场信心 川西藏族山歌直击心灵“川西行走之声”作为阿坝州“非遗”项目传承发扬的践行者,三年来一直坚持创新,其系列活动始终坚持将民族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呈现给大众。10月12日下午,在松潘县牟尼沟沙巴克生态园举办的第三届川西藏族山歌邀请赛总决赛落下帷幕,10强选手分别进行个人演唱及组合演唱。比赛中,选手们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花式呈现民族歌曲的“原汁原味”。此次比赛全程均采用无伴奏形式,化繁为简,天然的嗓音配上青山绿地的舞台,不少选手声音一出便征服了评委,同时也让观众深度体会到一场沉浸式视听盛宴。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三木能荣获最佳山歌奖、让布获得最佳表演奖,仁真约里获得最佳潜力奖,格拉吉获得最具特色奖。最佳人气奖则是由线上观众投票选出,周甲以1118票胜出。俄波泽仁、白马桂花姐妹组合、泽然苏、抗中宝、日准等选手获得行走之声大使奖项。 “非遗+文旅融合” “川西行走之声”助力阿坝文旅发展 10月12日当晚,阿坝州文化馆 (州美术馆)馆长、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俄玛塔,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西藏族山歌)省级传承人、四川省藏族民歌发展促进会会长扎西尼玛,川西藏族山歌州级传承人阿斯满以及优秀藏族山歌手让布、抗中宝在川西藏族山歌漫悦谈中侃侃而谈,共话民族音乐过去与未来,共同体味“行走的力量”。与此交叉进行的还有“非遗”音乐会,从“唱响阿坝”到“黄河之源”,再到“行走的力量”,每一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非遗”元素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净土阿坝和多彩“非遗”。在“唱响阿坝”环节,阿斯满母女带来的《打麦歌》让人记忆犹新,代代传的精神让人敬佩。“黄河之源”中藏族龙头琴的弹唱以及《回族花灯》的表演正是古朴技艺的魅力所在,羌族多声部的演唱让人不能忘怀,富有层次的歌喉令人惊叹。晚会最后在第三届川西行走之声大使共同演绎的《三朵花》中结束。多彩“非遗”照亮了阿坝的夜晚,也照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未来的路。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不仅对带动旅游业复苏具有重要意义,还为进一步推动阿坝州旅游振兴,加快旅游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据悉,“川西行走之声”还将继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创造更好的明天。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菲菲日前,浙江西泠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一行来到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中学、卫子初级中学,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指导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拱墅·昭化两地教育协作。  文化交流,是拱墅·昭化东西部协作的又一张“金名片”。一年来,两地围绕文化共兴、市场共振、产业共促等方面工作,搭建互助桥梁,努力争取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升级拱墅·昭化文化交流。  为实现文化共兴,昭化区积极借鉴大运河申遗成功经验和拱墅区非遗保护发展指数浙江省第一的有效做法,开展射箭提阳戏、广元窑等昭化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两地先后举办“西泠公益行·西泠十家走进昭化古城”等文化交流活动12次,组织浙江书法家、美术家三批次共100 余人赴昭化采风,捐赠创作作品近 200 幅,有效推动了两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此外,昭化依托拱墅两地文旅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瓷窑、旅游跨界协作,打造符合本土特色的广元窑游学路线 5 条,广元窑产品还获得 2022年度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昭化区坚持与拱墅区“互为客源地、互为目的地”目标,开发三国蜀道文化游等昭化精品旅游线路 3 条,举办昭化区(浙江)经济合作暨文旅推介会。  据了解,2021年至今,杭州市、丽水市等地赴昭化开展职工疗休养达800余人次,累计接待华东地区游客近3万人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0-14
(记者 汤斌 实习记者 赵旭东 文/图)10月11日,记者跟随“喜迎党的二十大·团结奋进新征程”媒体集中采风团走进保和镇天府花溪以及晏家坝乡村公园,多视角了解雁江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探寻雁江乡村振兴路上的发展“密钥”。奏响青山绿水“生态曲”文旅融合“景”更新走进天府花溪,艳阳高照的日子,乘船徜徉在河面上,沿岸水清岸绿、水鸟栖息,两边廊道上,花草尽情绽放,岸边游客驻足拍照“打卡”……游客在天府花溪“打卡”依托阳化河生态绿廊及水系治理项目,天府花溪·养心天堂打造了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据了解,该项目立项于2017年,2018年开始建设,2020年5月1日试开园。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在天府花溪,从黄谷码头放眼望去,“天府花溪·养心天堂”几个字格外显眼。近年来,雁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水生态体系治理、扶贫项目带动群众增收及研学旅行发展等方面,以打造“成渝城市后花园、天府生态候机厅”为定位,以农商文旅体等多元协同发展为思路,以建成最具川中丘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助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绿色生态赋能“文旅”融合产业化,天府花溪内打造了花田月色、花溪古驿等10个景观节点;新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非遗文化展示区、百花滩等5个文化码头;成功引进特色餐饮、儿童体验园、地球仓民宿等旅游业态。2020年被评为四川不得不去的88个最美林草景观体验点;2021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支持800万元,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花溪河小流域成功创建“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天府花溪景区据了解,天府花溪目前年游客接待量达15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居民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过去由于河道治理不完善,导致水质差,村民都不愿意住这里,经常望河而叹。”四川雁投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惠告诉记者,通过水系治理,现在的阳化河水清岸绿景美,村民都争着搬回来住;通过打造地理标识旅游农产品,建设商业街区及特色农产品销售区,周边农户采取自营、联营、出租等方式提供餐饮、住宿、康养、购物等旅游配套服务,大力发展乡村庭院经济。下一步,还将打造大型农科文化科普园,通过农耕农具的展示以及水系治理和种子知识的普及,让游客在青山绿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公园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走进晏家坝乡村公园,这里村容整洁,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在科普实践基地,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在这里开展田园教学,体验田园风情。“我们晏家坝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全国文明村’,一张是‘全国法治示范村’。”宴家坝村相关负责人说,现在的晏家坝一年四季皆是景。晏家坝乡村公园近年来,晏家坝村以党建为引领,抢抓发展机遇,依托保和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美化村庄环境布局,回引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创新基层治理格局,倾力打造的乡村公园社区“十一”迎来试开园,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这个陶瓷是还没有烧制的,这些是国庆节期间游客前来体验留下的半成品。”该负责人说,村上利用农旅融合项目,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修缮民居老宅、提升村容村貌,挖掘人文景观,梳理自然景观,按照城市乡村休闲和农村共享城市资源的新模式,把晏家坝建设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公园社区。晏家坝乡村公园走进晏家坝巷道里,记者真实体验到一户一处景,一景一特色的美丽乡村格局。该村结合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打造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乡村公园,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看,这个就是我们村集体经济‘怡心微田园’,采用认领式,现在大家看见的有幼儿园、科协等地块。”该负责人说,采取“集中流转、市民认领、农事体验、代种代管”的方式,创新规划晏家坝怡心微田园农事体验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今的晏家坝村,村美如画,依托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主题,通过引进城里的人才、资本、管理、产品,不断改造、提升晏家坝乡村水平,盘活乡村资源,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13
(闫新宇)十年,是日积跬步,志在千里的十年。十年,是日新月异,允公允能的十年。十年,是机遇与挑战博弈,惟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十年。十年,如同一个历史取景框,留下了诸多文旅景致:成都市成华区沙河城市公园里,人们在悠闲地散步,滑滑梯的孩童发出欢快的嬉闹声。不远处,东郊记忆的大烟囱、旧厂房和新建筑交织,在满目葱茏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成都东郊记忆、339天府熊猫塔、望平滨河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湖生态公园、成都自然博物馆……一个个网红地标的出现,见证了成华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现代化城区的崭新姿态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数据显示,2021年,成华区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2348.05万,增长27.20%;实现旅游总收入329.35亿元,增长21.08%。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华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十年旅游产业发展,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2021年9月评为天府旅游命名县以来,成华区依托“大熊猫”“大枢纽”“大文创”“大都市”等核心资源,全力推进命名县提升建设工作,持续“做优、擦亮、叫响”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成华的文化魅力、旅游实力、文商旅合力实现显著提升。如今的成华,坚持以文商旅融合提升消费品质,重点抓好“产业培育、载体建设、配套完善、品牌营销”等重点任务,加快塑造夜间经济、精致生活、后街经济等消费品牌,全面构建“层级清晰、主题鲜明、亮点突出、辐射力强”的成华“三轴八圈”现代商贸发展新格局,集成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年不打烊”的文旅消费大餐,积极打造引领成渝地区时尚消费新窗口和体验消费打卡地,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魅力新高地。文商旅融合唤醒消费活力,老成华里“烟火气”渐浓。东郊记忆塑造大熊猫IP擦亮文商旅融合品牌秋高气爽的9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游客眼中成都最美的季节。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数据平台中心,工作人员正紧盯屏幕,密切追踪着游客数量等数据。“都市看熊猫,安逸耍成华”,国宝熊猫的魅力一如既往地吸引着海量游客排队游玩。8公里外,东郊记忆的大烟囱、旧厂房守着这座城的历史和记忆,在繁华都市中勾勒出一幅别样图景,令人流连忘返……作为近年大部分城市项目迭代升级、建立城市新地标的方式之一,成华深谙文商旅融合要领:想要在“内容为王”的复合业态发展新时代脱颖而出,就要根植于本土属地性强、难以复制的文旅资源及地域特色。近年来,成华以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大熊猫超级IP策源地、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地一区”为一个主目标,以做优做强熊猫国际交流交往、熊猫时尚消费引领、幸福美好生活宜居三大功能为主路径,以文旅度假休闲、文创策源孵化、文商融合消费,大熊猫IP塑造、公服配套提质五大项目集群为主抓手,加快构建“一环三核塑中心、三轴三片融山水”空间新格局,深度开发旅游核心产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构建熊猫IP全产业链。通过文商旅融合品牌创新,2017至2021年期间,成华区完成年均举办各类节庆会展活动超1300场次,熊猫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年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的旅游景区。2021年1月,成华获评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9月获评天府旅游名县。北湖生态公园获得省级旅游生态示范区称号,“乐活熊猫”系列产品入选首届天府旅游名品,成华区荣获2022年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成功引进希尔顿逸林等3家国际品牌酒店,成功创建 A 级景区等旅游品牌7个;深挖和活化特色文旅资源,高品质打造“1轴线+三品牌”,形成北湖“大熊猫+国际范”。如今,在这片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熊猫、老工业基地、烟火气等文化多元交织,正为文商旅融合积蓄形成一股生生不息的持久发展之力。新华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底蕴深厚的工业文脉长出新创意走进影视级置景仓库,以故事主角身份与数名NPC共同演绎,感受耐人寻味的多重结局……同样是玩剧本杀,25岁的周伟在成华区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的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体验后,感受颇深:“以前基本都是围坐在一个房间里,互动演绎很少,全靠文字去感受。”不仅如此,园区内的创意体育、潮流文创等新兴业态也多次吸引她和小伙伴前去打卡。这个让老仓库焕发新生机的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正是近年来成华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多元化消费体验新场景的一个缩影。从望平滨河路的几何书店、梅花川剧社到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的“剧本杀”大战,从香香巷、建设巷的美食打卡圣地到二仙桥公园绿皮车厢的机车火锅,从玉双路的灯光秀场到地勘路的咖啡文化街……随处可以遇见的网红地标,展现的是城市有机更新的成华特色。满足市民多元化文化生活需要,统筹推进全域绿化、空间美化、景观亮化、内涵优化、价值转化的同时,还重点打造两个门户枢纽商圈和六大特色商圈,高品质营建夜间消费、高塔消费、文旅消费等一批“高端化与大众化并存、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的消费体验新业态、新场景,积极构建“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消费新生态,以创新创意引流聚人兴商。眼下,聚焦做好“城市有机更新”文章,成华区正大力实施“中环牵引、纵横联动、组团优强”发展策略,按照“一年有变化、三年见形象、五年强功能”的进度要求,打造以“金色中环”为牵引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标杆。活化转化工业遗产,将原107老仓库打造成了集潮流视频、创意直播、艺术设计、文化策划及线下体验为一体的文商旅创融合消费新空间;启动实施猛追湾城市更新,整体呈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老片区精彩全貌。文创+新地标文商旅融合构建多重消费场景“无商业不文旅”,一个成功的文商旅项目,势必要将客流资源转变为强大的消费资源。走进新华公园,满眼都是茂密的植被。不远处的一座老茶馆已经变身成为一间茶餐厅。“没想到的是,这里改造成茶餐厅后特别火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来体验。”新华坊项目负责人、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华公园是新华坊特色街区的组成部分。新华坊特色街区由承载众多“老成都”记忆的“一园三街”组成,其中“一园”为新华公园,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三街”为双林北支路、新鸿南路、双园巷。建设内容主要为公园建筑改造、景观优化改造、特色街区范围内的外立面改造、导视系统提升、雕塑等相关配套设施工程。不只是老茶馆变身茶餐厅,新华坊特色街区在更新中还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让公园的水更绿、植被更茂盛。“现在我们取消了划船项目,公园里的水质更好了。”新华坊项目负责人、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华坊特色街区在更新中通过拆围增景、园街融合,业态植入,场景营造等手段,形成“一园三街”文商旅融合格局,同时融入5G体验、公众公益、沉浸演艺等内容。近年来,成华区把旅游发展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升都市旅游品质,先后更新了猛追湾市民休闲区、新华特色街区等一批项目,让“老地标”长出了新场景,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成华正加快呈现新华坊等“2+11”特色街区,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后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构建一批文化有根、商业有品、经营有道的特色消费新场景,满足“全龄、全时、全新”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成华消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未来五年,随着Discovery华人国际探索世界、熊猫地球村、熊猫美术馆等重大文旅项目的建设完成,以及成华区加速推进辖区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和景区化营造,将有更多的“文创+”新地标、更多的数字消费等新业态在成华呈现。一个更有品质、更具活力、更加繁荣的幸福宜居城区已逐步呈现。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曾洲 特约通讯员 张超 文/图  日前,在云遮雾绕中,坐落于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的“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开园迎客。这标志着平昌在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迈出又一坚实步伐。  当天上午10时,开园仪式在欢快奔放的《翻山铰子舞》中拉开序幕,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共同见证落成仪式,现场热闹欢腾、喜气洋洋。  与开园仪式配套开展的“父亲文化”主题沙龙、文创产品推介、乡村美食品鉴、民宿酒店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多视角欣赏寄身于自然、钟情于田园的“大巴山居图”,沉浸式体验住进乡愁里、梦回田野间的“村落”之美。游客欣赏艺术作品。《父亲》原乡扩容 唤起乡愁记忆  40多年前,画家罗中立在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工作的时候,曾以双城村村民邓开选为原形,创作了油画《父亲》,双城村也因此被誉为“父亲的村庄”。油画《父亲》原型邓开选居住的邓家大院,如今也已经改造为父亲原乡记忆馆。  作为著名油画《父亲》原型的故里,为更好发挥《父亲》文化品牌作用,平昌县多方问计寻策,在得到油画《父亲》作者罗中立先生的支持后,决定主打“乡愁牌”,聚焦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留住乡愁记忆。  去年底,平昌县正式启动“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建设,由华侨城负责规划建设和策划运营,采用“无痕式”规划、组团式布局和生态化改造,分为春风田园组团、邓家大院文化组团和老屋湾康养组团。  如旧保留民居原貌,一砖一瓦唤起乡愁记忆。在罗中立先生曾居住、写生、创作的邓家大院里,乡村记忆馆、乡土技艺农创馆、乡愁艺宿,乡村文化体验区被相继打造;同时还设计规划了乡村会客厅、乡村院落式民宿酒店、巴山特色美食美茶、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最终将双城村打造成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  同时,依托油画《父亲》的名气,双城村正通过现代艺术元素的融入,重现渐行渐远的农村传统文化遗存,一大批传统手工艺得以逐渐恢复。  迈入耄耋之年的邓开地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木工,修房造屋,做家具、拌桶、犁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一辈子和‘艺’结缘,用‘艺’服务一方人,用‘艺’养活一家人。”邓开地说,原本还可惜一身手艺无人继承,如今通过艺术的再现,未来能展示给八方游客,也算是圆了梦。  通过艺术改造,“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保留乡村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成为既留住“乡愁”,又守住“乡根”的典型代表。特色示范区一角。农旅融合推进 激发发展活力  艺术振兴乡村,不仅要焕发乡村文化自信,更要激活乡村产业振兴。  当前,“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成了双城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带动文旅产业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村庄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突出“三盘活促三变”,实施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专业运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叠加,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持续增效。  当艺术融入发展,村里的主题观光休闲农业也赶上了好时机。“巴山美村·父亲原乡”还将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全方位参与运营、多渠道增加收入,真正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据介绍,项目正式投运后,将致力提升经营能力,逐步推进运营管理团队本土化、专业化、公司化,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建一个项目、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双城村“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打造只是平昌抢抓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山区乡村振兴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昌县围绕市委“全域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尚美实干”平昌人文精神,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突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全力推进产村相融、以产聚人、以产兴村,着力构建多元共生、多业共赢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格局,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 关 阅 读  书香引客来——探访《山乡巨变》小说原型地白天游玩,晚上看书。近日,长沙市民莫处凡来到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开启自己的文化之旅。  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他以这里为原型之一创作了小说《山乡巨变》,反映了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在得到授权后,清溪村从今年4月开始将部分村民的房屋加以改造,推出了10间用作家名字或出版社名称命名的“清溪书屋”。每间书屋专门展示一位作家或一家出版社的作品与图书。  “‘清溪书屋’一推出,就大受欢迎。”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介绍,很多游客慕名到书屋“打卡”,村里的民宿早在国庆节前半个月就被订完。国庆节前两天,来村的游客数量同比增加50%。  莫处凡所住的民宿旁边是“立波·清溪书屋”,书屋进门的左边,被还原成《山乡巨变》中的人物“亭面糊”的原型邓益亭家的样子,右边则展示着周立波各个时期的作品。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莫处凡说:“白天我在村子和周边感受乡村振兴的变化,晚上在书中了解风俗民情,找到很多灵感。”  在距此几百米远的“梁晓声·清溪书屋”,专职管理员彭珍和在国庆节假期的前两天已接待300多名游客,其中不少人是梁晓声的资深书迷。书迷们会在书屋重温心中的经典,并把读后感钉在留言墙上,还会与彭珍和交流各自对书屋的感受和改进建议。  书香引客来,农家有新事。村民卜雪斌是“立波·清溪书屋”的房主。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高铁站修到村旁,柏油路通到家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先前在外打工的他就回村开了一间擂茶店。  “擂茶店收入不错,我也想再找点新路子,正巧碰上村里打造‘清溪书屋’。”卜雪斌笑言,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农民也能开书屋成为“文化人”。  “文化兴村”的路子越走越宽。贺志昂介绍,除很多民间团体和单位自发来清溪村组织读书会和文化沙龙外,村里也举办了“文约清溪”主题活动,以每个月一两次的频率邀请知名作家前来参与民俗体验,或开办书友见面会、新书发布会、现场签售会等。清溪村,正在成为作家与文学艺术爱好者的良好互动平台。据新华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0-13
雅轩 (图片除署名外由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提供)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为中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原真性、系统完整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  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关键区域,对于连通相互隔离的大熊猫栖息地,实现隔离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雅安有5936平方公里、占全市39.45%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27%,占全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31%。从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入面积、所处地理位置来看,雅安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州)。从文化渊源来看,雅安是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是世界大熊猫文化的发祥地。从历史渊源及保护历程来看,雅安是“国礼大熊猫之乡”“明星大熊猫之乡”“放归大熊猫之乡”。  雅安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铁路建设并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雅安发展的三大机遇。  一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出色出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目标,坚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连通性保护,实施“编规划、强保护、兴科研、扬文化、促转型、建社区”六项举措,不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得到今年6月到雅安实地调研工作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龙苍沟入口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大熊猫及其伴生珍稀野生动物遇见率逐年提升,为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雅安落实一线护林员960余人,设置巡护监测样线805条,安装红外相机1098台,初步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网格化巡护监测。  实施最严格保护措施,全覆盖实地复核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范围内190个小水电和77宗矿业权位置关系,完成49座小水电清退任务;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开展受损栖息地摸底调查,不断推进拖乌山、二郎山、泥巴山3条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大熊猫栖息地孤岛化、破碎化趋势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总投资3亿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成为四川唯一一个成功入选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的国家双重项目。在雅安绝迹多年的金钱豹、棕背田鸡、大卫两栖甲、光叶蕨等珍稀动植物相继重现山林,大熊猫“伞护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中国熊猫奇遇大道(芦山片区)。标准化建设先行示范  雅安整合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按照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执法体系、管护站房、巡护装备、勘界定标、制度体系5个标准化内容,推动标准化建设先行示范。  统一配置巡护车辆、巡护服装、卫星电话、登山包、急救箱等巡护物资;统一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界桩、区桩、界碑等国家公园标识标牌;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总站管理制度》《监测、巡护管理制度》《巡护监测综合指导手册》等制度,明确巡护范围、时段、频次、线路,规范巡护员、护林员管理。  今年5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标准化建设座谈会在雅安成功举办。大熊猫科学发现地邓池沟大熊猫起源馆。 张华 摄综合执法创新开展  雅安代表全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综合执法试点,通过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综合执法试点、组建“熊猫警察”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应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要求的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系。  市级层面,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自规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建立资源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和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定期联席会议、信息共享、重大案件会商等协调机制,将166项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综合执法队协同管理。  县级层面,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协作机制。建立全省首支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全省首个跨区域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点、全省首支以“熊猫警察”为主体的基层执法大队。敲响全国首例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涉环境资源案件“第一槌”。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展示中心(天全片区)。入口社区建设如火如荼  雅安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资源本底,整合项目资金,差异化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飞地城市社区、荥经龙苍沟入口社区、宝兴邓池沟社区、天全喇叭河入口社区、芦山大川入口社区、石棉栗子坪入口社区。  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社区工作方案》,明确集体林合作协议管护、集体资源和人为活动监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补助等“八大任务”;整合资金4200余万元用于宝兴县邓池沟社区建设,完成邓池沟沿线风貌改造提升。  建成共建共管共享中心2个,“大熊猫1869”溯源体验广场、熊猫起源自然教学点等一系列项目投入使用,筛选63个产品进入生态友好产品库,建成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生态友好产品展示中心。  今年夏天,到荥经龙苍沟、芦山大川镇、宝兴邓池沟、天全喇叭河的访客络绎不绝。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冬季巡护。品牌塑造文化宣传有声有色  聚力打造“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文旅品牌,在交通要道、重点道口安装“大熊猫1869”等宣传标语、广告牌、彩绘、挡墙标语500余个(幅),设置68处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标识标牌,完成国道351线“熊猫奇遇大道”建设及沿线改造提升;加强文化挖掘和传播,精心策划以雅安籍明星大熊猫“姬姬”“巴斯”“新星”为主题的系列画册,完成“闽雅萌宠——巴斯”画册编撰,启动“世界萌宠——姬姬、渝雅萌宠——新星”编撰工作,筹拍《天府之肺看熊猫》专题宣传片。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7月,雅安片区成功举办“雅雅安安三周岁”庆祝活动;10月,将联合有关单位举办“送熊猫赴卡塔尔助力世界杯”活动;11月,将举办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庆前夕,国宝现身庆国庆(红外相机照片)。自然教育蓬勃发展  雅安整合项目资金,不断改造提升大熊猫探秘、大熊猫溯源、大熊猫放归3条自然教育线路,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大熊猫溯源广场等一系列自然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使用。  举办“熊猫笋抚育”“自然观察笔记”“保护大熊猫夏令营”“熊猫少年进森林”“田野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周”等自然教育系列活动。  加强与公益组织合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事业,阿拉善SEE蜂桶寨自然教育中心正式挂牌,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成为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地正式加入“四川环境教育1+N联盟”,与NGO组织(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暑期《与大熊猫同行》活动、自然教育能力建设培训班等工作,提升自然教育老师授课及讲解能力。  一年来,参与自然教育学生5万人次以上,接受自然教育专业技术培训100余人。  未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将奋进新征程,接续再出发,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奋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雅安贡献。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0-12
 (彭川 记者 常坚)10月10日,眉山市丹棱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举行。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丹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的决定》《中共丹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的决定》,正式吹响了丹棱县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的号角。“一带两片多点”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中共丹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县粮食产业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社会化服务、集成化配套、融合化提升、品牌化培育实现新突破,基本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到2030年,全县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备,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创新,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有了目标,更离不开路径。为此,《决定》明确了要着力构建“一带两片多点”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空间布局。丹棱县退园还耕粮油示范基地里,金灿灿的水稻一望无际“一带”即以安溪河流域为轴,规划建设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安溪河流域万亩粮油产业带。“两片”即在仁美“桔香稻田”和张场“金峡村—大田坎村”提升建设2个千亩级粮油产业核心片区,集成应用展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新模式。“多点”即以乡镇为单位,突出区域粮油产业本底和优势,打造10个百亩粮油产业集中点。同时,齐乐镇、顺龙乡等其他区域扎实推进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等工作,全域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不仅如此,《决定》还从夯实基础支撑、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综合效益、凝聚强大合力等方面对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丹棱深入推进粮食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持续擦亮丹棱农业金字招牌,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国大雅文化名城当天审议通过的《中共丹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丹棱表达载体和形式,推动大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到2025年,创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30年,文旅资源充分融合,大雅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影响力更加广泛、品牌更加彰显,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国大雅文化名城。如何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决定》明确了从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三苏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聚焦关键环节,充分激发大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劲动能;强化组织保障,健全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着力。围绕“深入推进三苏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决定》提出,要坚持以文化人,深入实施时代精神价值铸造工程,深化提炼城市精神内涵,凝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创新性推进三苏文脉、东坡文化丹棱表达。要全面发掘、梳理和研究丹棱具有三苏印记历史资源,筑强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载体支撑。丹棱县大雅堂正殿围绕“充分激发大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劲动能”,《决定》提出,要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申报;要挖掘大雅文化内涵价值,加强大雅文化推广普及,建好锦江书院,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要推进大雅文化成风化俗,深挖大雅文化中蕴藏的廉洁文化资源,常态化举办经典家风、家训、家书品读等系列活动。要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全面实施“文旅引爆”计划,建设区域合作文旅长廊,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跨区域的“东坡足迹行”。围绕“健全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体制机制”,《决定》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协作联动、有力有效的工作体系。要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支持力度,重点从产业用地、财税支持、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要强化担当作为,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要狠抓推进落实,加快制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0-11
(记者 李霁玥)10月10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获悉,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务公开形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解决文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政策时存在“找不到、看不懂、申报难”等痛点,由该厅开发的“文旅政策一点通”平台近日正式上线运行。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个官方开发的文旅政策专题搜索引擎和解读平台。据了解,文旅政策具有涉及面广、数量庞大、制定主体多等特点,为方便从事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了解、获取政策,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发“文旅政策一点通”应用平台,主要具有好找、易查、实用三个特点。该平台的上线运行,着力解决了企业群众与政府部门间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好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有效打通了四川省文旅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10-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近日,在绵竹市新市镇两河口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汇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前往观看。  活动中,10支村民舞蹈队的20个节目依次上阵,旗袍秀、民族舞、广场舞……以村里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歌颂祖国。舞台上热闹的歌舞精彩上演,舞台边成熟的稻田波浪滚滚,演出内容贴近当地生活,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活动现场  据悉,两河口村“罗运芝舞蹈队”才成立两个月,这次带来了旗袍秀《水乡温柔》,引起强烈反响。领队罗运芝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平时养猪,闲时组织养鸡大户、种田能手等6名妇女精心排练了节目,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美丽身姿。“马文琼舞蹈队”则有3年登台表演的经验。领队马文琼是退休人员,其余10余名成员都是舞蹈爱好者,大家经常一起自编自演舞蹈节目。  “平时她们就是田间地头的主要劳动力,还有的在周边企业打工,傍晚忙完农活就赶过来排练。”村支书黎冬梅说,这几年全村舞蹈队发展到 6支,参与人数近70多人。本次活动两河口村有4支舞蹈队参与,另有6支来自绵竹市新市镇石虎村、范存村,孝泉镇等周边镇、村。虽然上阵的是村里的村民,有的年事已高,但大家配合默契,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活动也得到了村民大力支持,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本村的一名乡贤捐赠了2000元资金,还有不少村民主动站出来免费做志愿者。村民张小英告诉记者,这次活动组织了40多名志愿者,大家帮着布置场地、维持秩序、引领老人、做好疫情防控等,确保活动顺利举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0-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国庆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盆景技能大赛在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安龙村盆景集市举行。50名盆景从业者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大家以“艺”会友、交流心得。  据了解,安龙村是远近闻名的盆景艺术村,每月7、17、27号均有盆景夜市,每月 8、18、28 号均有盆景早市,吸引了远近盆景从业者、爱好者来这里集中交易、采购,现己形成盆景集市、盆景培训、展示中心大楼、自由交易区、精品盆景、公园展示区,以特色产业带动了乡村旅游。选手们正在制作盆景。 高修伦 摄  本次大赛以川派盆景为制作方式,考查对盆景艺术、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及修剪、造型等技艺。经过一个上午的比拼,选手们以树木、奇石、机架等为素材,经过匠心独运的处理,在一方方盆栽中呈现不同景致。  除盆景技能大赛外,精品盆景展也是主要活动之一。“大家交流了制作技艺,同时也推介了自己的作品。”来自蒲江县的盆景从业者刘金刚,现场制作了参赛作品《两岸情》,同时将自己带来的8件造型别致的盆栽摆放到了精品盆景展区,引来同行们的啧啧称赞。  来自崇州市观胜镇天盛路社区的选手蒋永光以作品《峨眉烟雨胜江南》夺得了三等奖。赛前他用小货车运来的60多个小型盆景,在集市上受到关注,引来不少游客选购。  “我主要制作小型盆景,‘畅销款’价格一般在200元-300元。参加这样的比赛好处很多,选手们大多来自不同的盆景制作基地,通过比赛交流活动,我对大家平时制作盆景用的什么品种、采用了哪些技艺,都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还能获取各个基地的盆景特色、现在消费者的喜好等信息。”蒋永光说。  在比赛场地旁的盆景集市,金弹子、罗汉松、腊梅……2000盆千姿百态的盆景,以别样的意趣在路边摆放,给游人带来赏心悦目的体验。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盆景技能大赛50名选手同台竞技,产生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系列活动基于郫都区川派盆景、精品花卉、观赏花木、花卉新优品种等良好的花卉产业背景,通过举办专业赛事、展会等,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场景,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0-1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