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陈晨)为进一步树立会理文旅品牌形象,宣传会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推动会理文旅高质量发展。5月10日,“千年古城·榴在会理”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成都举办。这座位于四川凉山的千年古城将大美景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展现在成都市民面前。会理古城在推介会上,中共会理市委主要领导在推介中向大家介绍了拥有千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会理。他表示,会理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凝聚的城市。如今,会理正以建设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建设,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五星级石榴现代农业园区。去年12月30日德会高速、沿江高速会理至会东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贯通南北,旅游交通通达性更佳、游客可进入性更强,欢迎广大游客来会理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别样风采。在推介环节中,会理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推荐了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山水民俗三条全域旅游线路,其中,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和会理会议纪念地,已成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此外,在活动现场,会理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旅行社协会进行了《文旅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通过本次签约,会理市将联合四川省旅行社协会在整合文旅资源、提振文旅市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助推会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介会现场三条全域旅游线路线路一历史文化之旅线路,串联起了会理古城中的仓圣宫、金江书院、明代卫城的北门城楼等名胜。其中,仓圣宫是为供奉汉字始祖仓颉而建,像这样单独供奉汉字始祖的庙宇非常罕见。金江书院的前身则是1751年由当时的会理知州韩缙倡导创立的全州最高学堂会华书院,是攀西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古代书院。线路二红色之旅线路,大家可以前往会理会议纪念地、彰冠红军贫农团革命遗址、通安四方街遗址、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等,去追寻红军当年留下的足迹。线路三山水民俗之旅线路,大家可以领略到龙肘山万亩杜鹃花海、小黑箐白沙民俗村、松坪关国家传统村落和槽元高原草甸、新安水韵傣乡等会理当地的旖旎自然风光和多元民俗风情。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11
(刘旭 记者 李全民)先看明月峡古栈道、雪溪洞,再游曾家山林家坝子、川洞庵、望远山、汉王老街,后去水磨沟欣赏马尾瀑、大草甸、峡谷风景……走进面积达1613平方公里的广元市朝天区,不难发现,这里处处皆景,全域旅游绘就出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卷。全域能真正做到“美如画卷”并不容易。近年来,朝天区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持文旅融合、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生态康养为主线,做大做靓做特文旅产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伴随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各类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在朝天相继崛起。据了解,目前开发了曾家山滑雪场、望远山单板赛事中心、壁虎运动乐园、曾家山养生文化展览馆、中药养生馆、花千谷、林家坝子等精品体旅、文旅、康旅、农旅、林旅融合业态40余种,打造了曾家镇汉王老街、朝天特色美食街区、蜀汉商业街、荣乐古街、五坊街美食城等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升级文旅项目,精心包装大型主题游乐园、极限运动乐园、汉王洞景区开发等精品文旅项目20余个;中子铺遗址博物馆、曾家山康养医院、曾家山体育公园、明月峡蜀道文化产业园等28个重大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建成8个国家A级景区、2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个、全国百佳避暑小镇4个、省级森林小镇4个。产品供给更新、产业空间更大。位于曾家山的布谷布谷民宿负责人刘兴东在朝天“卖旅游”6多年时间,见证了朝天旅游从“月明星稀”到“日月同辉满天星”的转变。用他的话说,如今到朝天旅游,不再是看一回风景、拍一张照片、吃一顿饭,而是从城市到农村、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从“住一夜”到“玩一周”递进式的深度体验。“今年‘五一’期间,我们的民宿爆满,收入7万多元。”刘兴东满是自豪地说,全域旅游让他尝到了“甜头”,依托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他在曾家山打造了集休闲度假区、四季花海景观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十大功能区于一体的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不仅自己年收入300万元左右,还带动了3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旅游越红火,群众越参与。刘兴东的民宿产业是朝天区全域旅游发展的缩影。目前,该区累计培育高品质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客栈等437家,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67种、特色菜品小吃80余种,培育特色购物店200多家、特色餐饮店300余家,旅游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全域旅游并非万能钥匙,但确实能给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朝天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07亿元,带动7万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全域覆盖、四季宜游、产业融合、文化为魂,嘉陵江畔、曾家山上,处处见证着朝天全域旅游的华丽蝶变。一路风景,一路高歌,朝天将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实现旅游产业大转型、质量效益大提升,努力推动朝天旅游迈上新征程。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10
(张平 漆楚良 彭小懿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巴山之月”“树冠云廊”……5月5日,记者走进宣汉县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只见一个个森林旅游景观从规划图纸变成景区内的一处处旅游实体。据月亮坪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正鸿介绍,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月亮坪景区部分区域将于7月对外开放。近年来,宣汉县坚定不移实施“文旅靓县”战略,规划打造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月亮坪景区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农村公路、美丽新村建设,推动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为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奠定坚实的基础。已见雏形的月亮坪景观打造一个景区——旅游兴,播撒“幸福籽”“宣汉旅游要‘出圈’,仅靠一个巴山大峡谷景区还不够,所以县委决定高标准打造月亮坪景区,与巴山大峡谷景区形成错位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兴旺,播撒乡村振兴‘幸福籽’……”宣汉县文体旅局局长吴熠说,月亮坪景区位于毛坝镇,海拔1050米至162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9.39%,负氧离子浓度可达7903个每立方厘米,规划面积23.3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觅月、科普、宜居、康养、欢乐”五大主题森林,是康养度假的胜地。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来到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施工现场,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运输车的马达声,人机相互配合,作业迅速有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全力抢抓工期。来自广东省的刘辉是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树冠云廊的钢结构安装工,自从树冠云廊开工建设以来,他一直忙碌在工地上,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完成工程任务。见到记者,刘辉打开话匣子,指着盘绕山间的钢铁“巨龙”说:“这就是正在安装钢结构的树冠云廊,全长1314米,现已安装300余米。”除树冠云廊项目建设外,月华酒店、巴山之月、月麓别院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月华酒店已完成二楼混凝土浇筑、三楼的支模,主体形象进度达38.5%;巴山之月已完成观景平台筏板混凝土浇筑,整体进度达22%;月麓别院已全面完工……“月亮坪景区建成后,不仅有浪漫游历的觅月森林、繁花疏影山川秀丽的宜居森林、运动探奇的欢乐森林、研学教育的科普森林、健康颐养的康养森林‘五大’组团,还将是集融入爱情主题、养生康乐、林间运动和探险娱乐,研学游为一体的综合森林乐园,成为宣汉县践行‘文旅靓县’战略的重要载体,川渝地区重要的颐养宜居逸游的康养好去处。”达州五马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志平说。修建一条公路——出行便,铺就“幸福路”“普(光)毛(坝)快速通道,是通往月亮坪景区的交通‘大动脉’。”宣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柳说,该路全长16.325公里,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0.5米,行车宽度9.5米,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小时。目前,除跳河大桥正在建设需绕行之外,其余路段已基本完工。来到普(光)毛(坝)快速通道,只见一条崭新的柏油路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在青山绿水间,汽车川流不息……“这条路不仅是宣汉最美乡村旅游路,更是我们的致富路、幸福路。”吴正鸿说,这条快速通道打通后,从包茂高速普光出口到月亮坪仅30余公里,让宣汉县城、达州城区过来的游客一个小时便可到达,破解交通瓶颈,彻底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将极大改善片区交通条件,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宣汉工业产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这条路修好了,不仅方便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月亮坪景区去游玩,更方便自己回家看父母……”村民黄娟提起修到家门口的这条公路甚是高兴。她告诉记者,有了这条路,还方便把自家种的菜运到场镇去卖,增加了不少收入。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围绕“拉大主骨架、畅通主动脉、打通微循环”目标,启动“1234”大通道建设,构建形成“1小时交通圈”和“通达出省物流圈”,快速推进普(光)毛(坝)快速通道、宣(汉)南(坝)复线等交通建设项目,打通乡村旅游“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旅游振兴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月亮坪景区的民宿“月麓别院”美化一片乡村——农民富,共享“幸福果”“开发一个项目、繁荣一处经济、带富一路群众……”在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宣汉本地不少企业家瞅准商机,利用这个机会圆“创业梦”。其中月亮坪山下的松柏生态农业董事长饶猛就是这样的创业者,抢抓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发机遇,发展青脆李等特色产业万余亩,年可收入近2000余万元,引领村民发家致富。除饶猛外,还有不少村民纷纷投入创业大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美丽新村破茧而出。其中毛坝镇永宁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公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村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宣汉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探索统筹一体推动、筑牢产业支撑、突出生态宜居、坚持共同富裕等新举措,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该县重点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科学谋划“1+7”县域内片区发展(“1”即环县城城乡融合发展片区;“7”即七个农村片区:普光工业片区、巴山大峡谷农文旅片区、南坝商贸工矿片区、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大成现代农牧片区、白岩滩高山农业片区、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发挥片区主导产业牵引作用,围绕做强工业、做靓文旅、做优农业,塑造县域产业发展新格局。“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成后,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生意会越来越好,生活会越来越甜……”毛坝镇永宁社区居民罗光翠,抓住旅游开发机遇,办起家乡村假日宾馆,端上了“旅游饭碗”,共享改革发展“幸福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10
(记者 洪继东)搭建在田野里的趣野厨房,全家齐上阵,摘菜、洗菜、生火、做饭,品食物最鲜活的味道,摸鱼抓蟹,不亦乐乎,这是今年“五一”小长假,新都区清流镇“泉印心都”热闹非凡的乡村消费新场景。9日,记者从清流镇获悉,该镇以泉印心都康养林盘聚落、艾芜耕读林盘聚落、百泉荷月度假林盘聚落和清江水韵滨水林盘聚落为支撑,整合串联起艾芜故居、知青点、乌木泉、泉映梨花等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清流将串联泉水、艾芜、林盘等特色资源,打造‘泉水书香八段锦’农商文旅大环线。”清流镇党委书记曾德雷介绍说,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全域布局正在为乡村发展赋能。据了解,“泉印心都”被评为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0大消费新场景之一。项目呈现出1000亩稻鱼综合立体种养、大田景观,成功打造了“泉水家族·清流四宝”农业品牌,推出了大书房、逍遥湾、稻里乡学基地等全新消费场景,开设的共享农庄已举办多场500人以上的研学活动。项目运营方介绍,下一步“泉印心都”计划围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研学农业有机融合,加速推动首开区立体农业种养、新蒜等特色规模农业规划落地,逐步打造无动力乐园、农博林盘、五礼茶社、沿江林盘等特色产业和夜经济项目,形成农、旅、研学乡村振兴示范成果。据悉,“泉水书香八段锦”是将泉水、水岸、林盘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水梨村“泉印心都”研学体验、翠云村“艾芜耕读”农耕乡愁、柳泉村“百泉荷月”观光康养、顺河社区“清江水韵”儿童游乐、九龙村“白果诗乡”滨江夜景、清流社区“泉映梨花”赏花休闲、广泉村“双车泉坊”林下亲水、三尺村“林畔水乡”绿道游憩八大特色消费场景,营造川西坝子四季农事大地景观,整体呈现“泉水书香八段锦”农商文旅大环线。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05-10
今年以来,乐山市市中区以美食为媒,举办以“美食+”为主线的第二届“乐山味道”美食文化活动,策划了多场活动和旅游路线,着力构建具有“乐山味道”的全域消费旅游体系,方便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加速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美食活动现场位于苏稽古镇桂花路的老牛筋是一家远近闻名的跷脚牛肉店,这里的汤锅鲜美,薄薄的牛肉、肥牛片、牛百叶丝混着新鲜的卷心白、蔬菜、芹菜制成一锅美味牛肉。在今年“五一”假日期间,这里独特的餐饮环境和美味的跷脚牛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就餐。“这次市中区举办的美食文化活动,让古镇聚集了更多的人气。我们这个店子每天接待的客人达到了两三千人以上。我们也是从早上八点钟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生意很火爆。通过这次美食文化活动带动了我们餐饮行业,也让我们的跷脚牛肉等乐山美食,让更多的游客知晓和喜欢。”市中区苏稽古镇老牛筋跷脚牛肉店负责人杨霞表示。苏稽古镇 黄肥肠 摄近年来,市中区以“苏稽跷脚牛肉特色小镇”为依托,以跷脚牛肉美食文化产业为载体,全面提升古镇风貌,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丰富游客体验项目,古镇面貌一新,处处散发新的活力,来这里观光游玩和品美食的游客人数也是突破新高。“近年来,苏稽古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新建了跷脚牛肉非遗馆,安福堰鱼鳞坝等新晋网红打卡点。‘五一’期间,我们借助嘉州美食文化活动举办了打铁花、海棠花仙游船等一些配套项目,进一步拓展了美食经济的边界,共吸引游客约50万人。”市中区苏稽镇副镇长袁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美食经济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上面下大力气,做大文章,吸引更多游客到苏稽古镇品美食、赏美景。”张公桥美食街在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举办的乐山市市中区第二届“乐山味道”美食文化活动期间,不仅有古色古香的苏稽古镇,不夜不眠的六大中心城区商圈,集食行乐的八条美食街区,也有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历史厚重的民俗展示、沉浸式互动游玩项目“乐山逍遥王”供游客体验。“各项服务都非常地体贴,非常地周到,给我们带来特别多的温暖,品尝了很多美食,体验了逍遥游,游玩了乐山大佛,就觉得这一趟来得特别值。”贵州游客桑露虹高兴地说。“乐山味道”美食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游客在乐山体验到了“终极逍遥”,也坚定了餐饮业主发展的信心。“五一”假日期间,张公桥好吃街热闹了起来,这条不过五百米的街道遍布了上百家极具乐山味道的美食店,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爆发式增长,让每家店的生意都特别红火。“对于我们新店来说,生意是逐渐地在变好,加上‘五一’组织的一系列美食活动,‘五一’的人流量暴涨,我们单店单日接待的游客达到了2000多人次,这一系列活动让我们餐饮商家更有信心。”乐山黄鸡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磊说。嘉州夜景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持续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餐饮行业提档升级、美食产业集聚发展,乐山已经成为了无数餐饮人的“寻宝”圣地,跷脚牛肉、钵钵鸡、麻辣烫等众多特色美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特别是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乐山味道”美食文化活动,重磅发布288款“乐山味道”川菜预制菜品,让“舌尖上的乐山”成为外地游客看得见、吃得到、又带得走的城市味道。假日期间,三大运营商统计数据显示,漫游到乐山总数达到183.70万人;“五一”假日消费达26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20亿元。(供稿: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09
张平 漆楚良 姚盛 (图片由宣汉县委宣传部提供)“土家那个幺妹啰,请你来哟……”伴随着高亢激昂的音乐,围着熊熊篝火,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跳起欢快的巴人钱棍舞。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推出丰富的文艺表演,点燃了游客的激情。  “我们这里的土家族姑娘,人人开口会唱、抬腿会跳。”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巴山民俗艺术团团长黄金美说,从2015年开始,当地便试点推广文化特派员制度,聘请专职老师,给当地群众传授专业的舞蹈、歌唱技能。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达州市宣汉县针对基层文化建设中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供给不足、“造血”能力不强等短板和问题,探索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通过建立县级文化单位与乡镇文化站结对帮扶机制,组建文化特派员队伍深入基层对口帮扶指导,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位于宣汉县白马镇的“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人才从哪里来? “三个渠道”强支撑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厚重的巴文化、土家文化、红色文化底蕴,大力实施“文旅靓县”战略,持续借力特色文化助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深入挖掘县内外文化人才资源,宣汉精心组建了一支覆盖多领域、多渠道支撑的文化特派员队伍,主要包括县文化馆和县文联各协会的文化专业人才,在外工作的宣汉籍乡贤能人、文化名人等。  “脚后跟先着地,脚步要轻盈……”每个星期四,宣汉县蒲江小学学生宋艾琳都在文化特派员李静的指导下,练习川剧变脸。“感谢李老师的精心教导,我还要勤学苦练,掌握好这门艺术。”宋艾琳说。  李静是县文化馆派出的文化骨干。充分利用县级文化人才资源,根据乡镇文化需求,目前宣汉已在县级文化部门、文艺协会中遴选20余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好、身体条件好的文化骨干担任文化特派员,来到乡镇指导群众文化工作。  选拔基层文化能人,也是充实文化特派员队伍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掘乡镇文化能人和学校文化骨干,宣汉建立起文化人才库,择优吸纳30余名有意愿、有特长的基层文化人才担任文化特派员,指导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聘请“文化乡贤”,是宣汉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的一大亮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等被聘为文化特派员,受邀回乡授课,参与家乡文化建设。2022年,李明泉创作歌曲《宣汉,我的家乡》,在当地广为流传;北京大学教授向勇在白马镇毕城村向家院子建立“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开展文化公益行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探索新路。在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当地群众跳起欢快的巴人钱棍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作用如何发挥? “四项任务”明重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画卷才富有神韵。  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宣汉给这支队伍明确了文化人才培育、文化知识普及、文化活动指导、文化价值引领“四项任务”,文化特派员成为活跃在基层的乡村文化“教导员”“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通过持续的文化帮扶指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特派员积极发挥作用,宣汉乡村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土家歌王”何德山编排的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亮相央视春晚;“文化能人”黄金美精心编排《巴人钱棍舞》《土家摆手舞》,展示土家文化;音乐快板《大红灯笼高高挂》登上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决赛舞台;舞蹈《巴山女人》走出国门……  文化特派员不仅在基层“送文化”,更在基层“种文化”。  在文化特派员的精心指导下,宣汉群众积极踊跃组团,自创自办、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搭建“想秀你就来”乡村大舞台,让当地群众在舞台上展示自我风采。马渡苏二姐艺术团、南坝火凤凰艺术团、厂溪石榴红舞蹈队、峰城舞狮队等80余个民间文艺团队相继成立。《苏二姐》《土家隔山鼓》等一大批来自民间艺术团的歌舞、小品、戏曲节目,常年在基层巡回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宣汉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这些源自大巴山的文化“土特产”,已成为宣汉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增强了乡村文化“造血”功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文化特派员向海燕现场指导群众排练“筛米舞”。队伍如何管好? “三项制度”有保障  文化特派员队伍如何持续发挥作用?这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经过持续探索,宣汉建立完善经费保障、结对共建、工作考核等制度,确保全县文化特派员队伍管理更加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让文化特派员队伍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宣汉依托“送文艺下乡”专项经费,并采取“乡镇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办法,全力保障文化特派员工作开展。  如何实现文化帮扶的供需对接?宣汉通过“定约两访”结对共建机制来实现信息的互通。一名文化特派员对口帮扶一个或多个乡镇,每月定期深入结对乡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同时,乡镇也可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预约文化特派员帮扶指导。切实帮助基层建队伍、办活动、创品牌,大力提升乡村文化自我“造血”能力。  加强工作考核。每到年底,宣汉对文化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文化特派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效果不明显的文化特派员进行约谈或撤换,以此激发工作活力,提升工作成效。  在文化特派员这支队伍的积极推动下,宣汉的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吸引游客的,不仅是自然风光,更要有独特的文化。”在文化特派员的帮扶指导下,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村民于涛学会了钱棍舞、薅草锣鼓等当地特色文化表演。游客走进于涛开设在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农家乐,不仅能品美食,还能看表演、听山歌。巴山大峡谷景区从2018年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近768.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38亿元。  宣汉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有效解决了基层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供给不足等难题,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大巴山这片红色热土,相信未来能收获更多丰硕的果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9
(韩静 徐咏秋 记者 李全民)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苍溪围绕“红色旅游+”,不断挖掘乡村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游,多元融合,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品牌,打造现代化苍溪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听一段红色故事,走一走红军强渡嘉陵江时的码头,苍溪县红军渡景区散发的红色魅力,总能让到此的旅客不虚此行。“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同志,确实需要好好学习,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蓄力,坚定我们前进的信心。”游客李娇说道。苍溪红军渡景区走进苍溪县红军渡,远远地就能看见渡江雕塑。金光闪闪的13个大字“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镶嵌在黑色的大理石上。底座雕塑着红军战士的全身塑像,他们神情严肃,目光炯炯。仿佛有当年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飞波逐浪,勇往直前的情景再现。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苍溪县通过整理与挖掘红色历史精神,并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四方面军出发地环境提升工程等,全面改善景区环境、完善修复红色旅游景点,开展有声有色的红色旅游活动,使广大游客来寻找红色资源,聆听红色故事,形成极为可观的农村红色旅游消费市场。截至目前,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开展红色教育460余场,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426770人。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人们的旅游热情高涨也带来了旅游形态的百花齐放。近郊乡村游、亲子游、自驾游……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在五一假期得到释放。在距离苍溪县城不到8公里的省级湿地公园——梨仙湖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营地等成为五一假期市民们打卡的新去处。“现在都比较流行露营,这里靠着嘉陵江,视野开阔,山清水秀,很适合带着一家人来玩儿,水上乐园的一些游乐项目也很好玩。”游客王佳说。梨仙湖湿地公园苍溪县梨仙湖湿地公园紧邻苍溪县城,地处嘉陵江两岸,总占地面积5000亩,区域内水质优良、河岸自然,岛屿洲滩密布,湿地资源丰富。为不断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游玩需求,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近年来,苍溪县创新景区游玩体验内容,打造了融合水上运动、滨水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水度假目的地——梨仙湖欢乐水世界。据悉,梨仙湖欢乐水世界占地约52亩,水域面积6000余平分米,是当前苍溪县域乃至周边县市,规模最大、游乐设施最多的综合性戏水乐园,为县域文旅融合发展增添动能。如今来这里不仅可以体验水上运动、露营等,还可以一睹嘉陵江两岸美景、雾景、日出这样的奇景,抬头是蓝天白云,脚下是柔软的绿色草地,目光所至,皆是治愈之色,夜晚这里还有星河作伴,浩瀚无垠的星空,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美的风景。一说起游乐园,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公园里的各项游乐项目。而在苍溪县岳东镇,这里打造了一个农业公园,水果采摘、滑草场、食汇农乐园等一应俱全。为扩大公园规模,该园还引进建设了包含网红桥、碰碰车、海盗船和旋转飞机在内的一批游乐设施,让前来的游客们既能在此享受采摘乐趣、体验农家风情,也能畅玩娱乐尽情放松身心。无论是苍溪的红军渡、梨仙湖湿地公园,还是岳东农业公园等,无不是在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做起了乡村旅游的文章,把乡村发展得红红火火。“红色旅游+”的概念,配合上完善的服务设施、独特的自然资源,让乡村的一、二、三产业顺势融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06
(杜文龙 记者 何菊 文/图)品特色美食,享文化盛宴。5月2日至5月4日,以“唱响青春荣光、书写时代辉煌”为主题的2023全民K歌暨首届乡村名特小吃评选大赛在通江县至诚镇文化广场举行,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盛宴。 全民K歌现场全民K歌现场,文艺节目精彩纷呈,热闹非凡,《我爱你中国》《共筑中国梦》《这个年代》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在我们这个地方足不出户就可以就地过五一,既可以听歌,又可以品一些我们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我希望以后能够多多举办这些活动,让我们老百姓受益更多。”居民杜丽琼说。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乡村名特小吃展区的每个摊位前,缕缕香气诱人,风味独特、丰富多样的乡村美食让人赞不绝口,垂涎欲滴,给人一种视觉与味蕾上的双重享受。“这些美食不仅很好吃,还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回忆,心里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情。”“五一”期间,从成都回老家探亲的冯育琼激动地说。乡村名特小吃展区在乡村名特小吃展区现场,还有一个“村播助农”直播区,干竹笋、天麻、腊肉、蜂蜜等各个村的土特产品摆满展台,旁边网红主播正激情满满向直播间的网友介绍着产品,一单单网络订单将高山优质土货送进千家万户。“这个村播助农活动搞得很好,我们村的土特产都带到了现场,有土鸡土鸭土鸡蛋,还有土豆粉儿,销售了180多单,我们的收入有5000多元,效果很好。”至诚镇九子坡村党支部书记路华安介绍,村播助农活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集本村农土特产品进行现场和网络销售,销售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据悉,本次活动从5月2日至5月4日持续开展了3天,以全民K歌比赛为主线,串联乡村名特小吃评选、村播助农等支线活动,为广大居民打造一场“好听、好吃、好看、好玩”,为期三天的沉浸式、体验式盛宴,平均每天观看人员达50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1万元以上。“此次大赛是至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挖掘乡村夜间经济潜力,推广乡村风味特色小吃,加快推进乡村美食产业和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互促共融,以’美食+文化+旅游’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至诚镇党委书记王辽林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06
(记者 何勤华)“五一”小长假期间,位于会理市城北街道办事处铁厂村的会理会议纪念地景区游人如织。人们在纪念碑前了解红色历史,感受浓郁的红色文化,在仙人湖上观水天一色,赏落日余晖。  5月3日,记者从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会理市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4.86万人次。  当前,会理正积极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4月中旬,会理市政府已向文化和旅游厅递交了报告,申请对该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进行考核验收。  在验收之际迎来“五一”小长假客流高峰考验,会理的这场“模拟考”成绩如何?会理龙肘山景区。李鹏 摄布局稳旅游场景不断丰富  会理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至今已有2134年历史,古称会无、会川,后以“川原并会,政平颂理”定名为会理。  近年来,会理市全力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核两片三带八点”文旅产业区,努力形成“1+ 1+4+20+N”的文旅产业布局。  如今,会理已经建成会理古城、会理会议纪念地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绿陶文化产业园、张姑娘桥等9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特色旅游廊道1条7公里,旅游绿道1条4.1公里,在景区、景点之间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此外,会理还不断丰富旅游场景,拓展旅游消费形态,创建了国家5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农家乐6家,3星级乡村农家乐9家,并建成自驾车营地1个、旅游驿站1个、旅游集散中心1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0个、旅游咨询服务点20余个。2021年7月,会理市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2年又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不断完善的各项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加强的旅游服务功能区域建设,为会理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在这个“五一”支撑起会理旅游的火爆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景区景点旅游总收入达21175.6万元。  据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会理还将加大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力度,争取打造更多会理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特别是要用好丰富的物产,如石榴、核桃、茭白、橄榄油等农特产品,以及野生菌、松子等土特产品。”该负责人表示,会理将推出相应举措,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单位、院校、社团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开展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会理铁厂红景区。李鹏 摄机制顺旅游管理不断完善  会理旅游的热度,早在“五一”假期前就已经开始上升。4月21日,会理市新安傣族乡泼水节热闹开幕,4万余游客在这里感受大美傣族群众的热情,品尝傣家特色美食,体验独具特色的川滇傣家风情。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会理着眼的不光是“旅游”本身。“创建不仅仅是为了荣誉,更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纵深发展的创新实践。”会理市委相关负责人曾这样诠释。  因此,在创建之初,会理就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统筹开展全市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绩效年度考核体系,设立不少于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在产业发展政策、人才、资金保障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  同时,会理编制完成多项重点旅游发展规划,理顺顶层设计,推动会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研学示范基地、龙肘山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皎平渡红色美丽村庄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还积极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等活动。  通过常态化的检查和日常工作,会理连续几年无旅游乱象、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游客投诉和侵害游客权益事件发生,旅游秩序和旅游环境持续向好。  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目标,会理正着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会理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双升双增,年旅游接待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实现百亿元以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6
(记者 何勤华)5月4日,记者从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凉山全州共接待游客16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62%,旅游收入117688.68万元,同比增长134.35%。  迎接旅游“小高峰”,凉山州提前部署,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加强假期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管理,打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邛海湿地美景吸引游客。记者 何勤华 摄全域旅游多点开花 激发“我在凉山”打卡热情  4月29日11时,“五一”小长假期间由成都开往西昌的首趟动车准时抵达,一大波游客在凉山开启了自己的欢乐假期。正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凉山州也“捧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大餐,迎接游客到来。  西昌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直是西昌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到泸山登高望远、到湿地骑游散步,是不少游客来凉山的选择。今年“五一”期间,西昌在邛海畔举行首届烧烤音乐节,现场音乐热辣,烧烤飘香,啤酒酷爽,碰撞出一场美食与激情的盛宴,让游客的旅游体验快乐“加倍”。  正值花期的各色花卉,也为凉山的这个“五一”增添了不少浪漫风情,吸引游客来此追花拍照。普格螺髻山、越西小相岭等地的索玛花,会理龙肘山景区的杜鹃花,西昌市区内的航天北路、文汇路、健康路的蓝花楹,梦寻花海湿地的月见草、小雏菊、三角梅……这些花卉或成簇成团,或高低错落,为游客带来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文旅产业在凉山多点开花,勾勒出凉山旅游的更多面。  欣赏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游客,往往奔赴盐源泸沽湖、西昌礼州古镇、安哈彝寨等。有兴趣感受樱桃采摘的游客,会选择西昌樟木箐镇、冕宁石龙镇等。每天晚上8点,西昌唐园,歌舞表演、唐韵广场巡游等轮番上演,唐风唐韵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规范管理严格执法 营造“安心舒心”旅游环境  “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背后,是一根根绷紧的“监管弦”。  5月,凉山仍处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高风险时期,防火安全毫不放松。在盐源泸沽湖景区,随处可见出游提示,提醒广大游客“户外不吸烟,不跨火警线,不违规用火”,女神湾、后龙山栈道、走婚桥观景台等点位均按“禁火令”要求暂停开放;在会理龙肘山景区,工作人员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车辆,逐一认真检查登记放行,确保“火种不进山”。  旅游市场更是事关凉山形象的监管重点。假日期间,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整顿旅游行业经营者不规范经营行为,重点检查旅行社用车、导游服务、景区秩序、工作人员服务、文明旅游引导、商品明码标价、旅行社经营、旅游合同签订等内容环节。  同时,全州文化旅游行业单位认真落实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节前对广大游客公布了文化旅游系统值班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及咨询电话,5天小长假里,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运行的目标。  假日期间,凉山州出动执法人员666人次,对196家上网服务场所、22家演出场所、326家娱乐场所、6家演出经营单位、13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17家文物单位、26家涉旅经营单位、1家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112家景区和24个旅游团队进行了执法检查,共收到3起投诉,均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6
(记者 吴梦琳)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这10条线路,都是以四川为起点,全面展示出真实、立体、发展的长江,以塑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整体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  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统筹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沿线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选取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节点,以“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为思路,串点成线,连线成廊,设计了长江文明溯源之旅、长江世界遗产之旅、长江安澜见证之旅、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长江自然生态之旅、长江风景揽胜之旅、长江乡村振兴之旅、长江非遗体验之旅、长江瑰丽地貌之旅、长江都市休闲之旅10条长江主题旅游线路。  为加强主题线路市场化转化,满足游客实际出游需要,文化和旅游部在主题线路框架下,精心设计了38条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形成了《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书中涵盖行程规划、路况介绍、沿途特色景区、游玩锦囊等旅游信息,吸引旅游爱好者探索和发现长江文化和自然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6
  (记者 鲍安华/文/图)  今年“五一”假期圆满收官,成都文旅消费 “井喷式”增长,客流量全面超过疫情前水平,为五年来最高。据综合测算,“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9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3.1%(增长率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150.6亿元,同比增长81.9%,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2%(增长率高于全国 1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54.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15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5.1%、156.6%,按可比口径,分别较2019年增长7.7%、12.8%。据携程发布的全国假日出游数据报告,成都位居“五一”期间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北京、上海)。据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在副省级及以下城市中,成都游客接待人数名列前茅,高于广州、深圳、杭州、长沙、郑州、南京、苏州等地。成都文旅消费 “井喷式”增长迎来拐点远程游、跨省游全面恢复“五一”假期,成都不仅客流人数超过2019年同期,更可喜的是,随着远程游、跨省游的强势复苏,省外游客占比达20.3%,较2022年大幅提升16.4个百分点,超过2019年同期2.8个百分点;过夜游客占比33.0%,较2019年提升3.1个百分点;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2.94天,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7.6%。这些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成都文旅消费的强劲复苏态势和内生增长动能,也标志着成都国内旅游市场经过三年疫情,终于迎来真正“拐点”,已全面恢复并超过疫前水平,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丰富供给音乐节、演唱会持续火爆今年“五一”,成都文旅活动全面恢复正常举办,活动场次、规模和人气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共举办各类文旅活动近400场,包括文艺演出283场、艺术展览26场、节会活动79场。特别是各类演唱会、音乐会,实现多年不见的满座满档,门票上架即告售罄,吸引到大量外地游客专程来蓉,有力激发了文旅消费增长。比如:在金牛区露天音乐公园举办的华晨宇“2023年火星演唱会”,连续三天场场爆满,成为“五一”期间全国票房最高、人气最旺的音乐盛会之一;在龙泉驿区“蔚然花海”举办的“2023仙人掌音乐节”,省外观众占比、票价、舞台规模均创下该音乐节历年之最,参与观众中70%为省外游客;“元气森林音乐节”首次来蓉举办,同样人气爆棚,以上三大音乐演出活动共吸引游客17.86万人次。成都城市音乐厅在假日期间推出11场音乐演出,也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大熊猫主题游备受游客尤其外地游客青睐,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熊猫谷连续五天预约客满,其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采取严格限流措施的前提下,累计接待游客26.4万人次,成为五一期间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景点之一;市内各大博物馆、展览馆热闹非凡,成都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连续五日预约满员,分别累计接待游客16.3万人次、2.5万人次,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门票收入创三年来最高;在天府艺术公园举办的乔治·莫兰迪艺术展、黄宾虹艺术研究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艺术爱好者观展,累计接待观众近9万人次;市内各大宾馆酒店入住率达77.2%,高于2019年同期4.2个百分点,郊区旅游民宿一房难求。文旅新景数字化、沉浸式消费大受青睐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东郊记忆”打造的内地首家数字艺术美术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成都”,为游客带来视觉艺术新体验,现场游客如织,带动接待游客19.4万人次;“夜游锦江”在“五一”特别推出《望江犹记锦官城》沉浸式剧游,打造出“锦江游船+汉服体验+沉浸式剧场”三位一体的游览体验,连续五天船票预约一空。规范市场 “宠”游客切实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感此次“五一”假日,成都从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假日前,成都市便全面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市场秩序、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并组织文旅行业综合应急演练,保障到位。与此同时,成都大力规范市场秩序,赢得各方点赞。4月30日,该市首次设立2000万元“旅游诚信金”,探索构建“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旅游纠纷快速赔付”工作机制,受到媒体和行业广泛关注。成都从各方面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赢得游客广泛好评。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市文广旅局将按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五一”为起点,持续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文旅市场乱象整治”两大专项行动,用好“旅游诚信金”,进一步筑牢文旅行业安全底线、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学习借鉴淄博等地先进经验,优化成都文旅营销推广方式,创新开展话题营销、事件营销,进一步提升城市美誉度;加大境外营销力度,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以东南亚、欧洲为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入境旅游的恢复,为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旺季和“大运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05
(记者 严易程 文/图)5月4日,记者从阿坝州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获悉,“五一”假期间,汶川县累计接待游客共计32007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605.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3.44%和129.34%,接待游客较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三成。游人如织今年作为旅游重启元年,各地游客出行热情高涨。“五一”假期间,汶川县各景区游人如织、车水马龙,自驾游、乡村游、周边游等迅速升温,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映秀震中遗址、“5·12”映秀震中纪念馆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家国情怀和红色文化的魅力。其中,映秀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汶川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打卡地。此外,自驾游、亲子游、家庭自助游等也渐渐成为主力,打卡乡村网红景点、采摘小樱桃、品尝农家美食、入住精品民宿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体验颇受游客青睐。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汶川县各景区还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准备了一系列文娱活动。假期第一天,“我们的节日 礼赞劳动者”汶川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暨庆“五·一”汇报演出顺利开展;汶川县博物馆广场,11个异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阵,为游客们送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吸引了900余人驻足观赏;“歌吟无忧花开·舞扬初夏即来”汶川县2023“庆五一 进景区”歌舞快闪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超萌的大熊猫人偶亮相,在各大景区上演“熊猫style”!并带来了有奖问答、诗词接龙、街头采访等精彩活动,为大家送出了一份份精美礼品。不仅如此,独具特色的“体HUI羌族.越燃越有趣”羌族传统体育运动体验互动活动,拔河、跳背篼、推杆……给游客带去了独一无二的假期体验。“五一”期间,汶川县各景区还纷纷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景区宣传引导、咨询帮助、劝导疏导,让游客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汶川。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05
(记者 何菊  文/图)5月5日,记者从巴中市恩阳区获悉,今年“五一”假期,该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全区共接待游客65.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99亿元,创历史新高。“五一”期间,恩阳旅游亮点纷呈,深受游客喜爱。恩阳古镇精彩多多,人气爆棚。文创集市1000余件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古镇+非遗”吸睛无数;1.1公里米仓文化特色街区古韵新姿,1200余个茶位座无虚席;川陕省恩阳县委、红军经理处旧址等红色资源熠熠生辉,古镇有景更有魂;川陕渝美食街、米仓老味道食坊街烟火弥漫、香飘四溢;民谣音乐会余音袅袅,令人如痴如醉;书画摄影作品翰墨飘香、光影传情,让人身临其境;起凤廊桥广场数十名古典婉约的舞者翩翩起舞……打卡恩阳古镇,赏文化、喝老茶、品美食、看表演的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五一”假期,古镇共接待游客39.74万人次,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恩阳船说》演出现场 大型情境式夜游演艺《恩阳船说》魅力无限。作为全省首个大型情境式夜游演艺项目《恩阳船说》推出快艇游、日间游和夜间游多项服务。快艇坐满即发,日游船每20分钟一班,创演的唯美“宋韵水上婚礼”每天下午2场,成为演绎亮点之一,游客争相上船体验。夜游服务不断更新完善,新编开演“快闪”,每晚演出场次增加到2场,4月30日晚上共演出3场,场场爆满。以古镇为核心,以往返6公里的“船说”夜间演艺恩阳河道为主线,以璀璨夺目的登科公园、未来之眼为依托,形成夜间消费集聚区。“五一”期间,共有1.1万人次参与《恩阳船说》夜游演艺项目,实现营收50余万元。乡村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AAAA级万寿养生谷景区依托生态环保的自然本底,以获评“天府旅游名宿”为契机推出绿色餐饮、特色民宿服务,开展“垂钓”大赛“渔”乐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康养度假;空港花海设置“浪漫沙滩”“幸福走廊”“婚纱摄影基地”等网红打卡点,玫瑰花、格桑花、仙桃草等10万平方米名特花草争奇斗艳,游客抬头看云海、低头看花海,徜徉五彩花海、感受旖旎风光;神牛溪农耕文化产业园推出“山道滑车”“洞穴KTV”等游玩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海山情园、罐子沟荷花谷等景区景点花木葱茏、洁净优雅,游客踏青观景、流连忘返。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05
(记者 陈宇)4月29日,一场以“精致靓丽城·潮玩新隆昌”为主题的稻田虾音乐美食节在隆昌市上演,用为期两天的“热辣狂欢”,开启隆昌的“五一”小长假。  近年来,隆昌利用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稻田小龙虾养殖特色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省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稻虾产业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作为本届音乐美食节的“主角”,小龙虾在活动中大放异彩。活动现场不仅展销了多种品牌、多种口味的小龙虾美食,还举办了“虾路相逢”全民剥虾挑战赛、虾派主题大巡游、小龙虾主题亲子游园活动、小龙虾烹饪大赛等。  现场氛围火爆,网上关注热度也不低。主办方通过媒体对其中的几场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据统计,四场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数接近100万。  以活动热度撬动消费热情,隆昌市也做了多方准备。  “我这刚刚抢了消费券,怎么用?”当天,从内江市区专门赶到隆昌参加活动的张泽林在商户的帮助下用消费券购买了一份小龙虾。据介绍,隆昌市提前准备了50万元的“专场”消费券,从4月23日开始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放,并在活动现场设置了消费券的线下领取点。  数据显示,为期两天的稻田虾音乐美食节共吸引了20余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总量超过2.18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5
(记者 陈宇)5月3日,记者从内江市文广旅局获悉,“五一”假期,内江全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4.84万人次,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为227.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36.39%。  节日期间,内江充分挖掘全市旅游消费潜力,推出以“‘趣’享五一,奇遇内江”为主题的山水游、城市游、乡村游、露营游等多个主题线路,并策划20余项文旅活动,涵盖文艺演出、美食嘉年华、亲子狂欢、非遗展演、赏花采摘等类别,打造多元文旅消费场景,覆盖全龄段出游需求,受到游客追捧。  内江各县(市、区)也精心策划各类文旅活动,如春季花展、亲子研学、山水实景演出等,在假期中为游客送上一场“文旅盛宴”。  “总体看来,‘五一’期间,内江文旅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成为‘五一’假日旅游市场的主体。”内江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5
(采写:记者 蒲南溪 宁蕖 张敏 罗向 明秦勇 陈秋吉 袁城霖 王晋朝 陈昊 宁宁 范芮菱 张斌)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四川旅游市场成绩亮眼——据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4018.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6%、46.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7.3%、22.2%。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四川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第四,成都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一。  成绩背后是四川文旅资源的独特——26.4万人次游客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举冲上全国十大热门景点第二位;九寨沟、黄龙景区接待游客量是去年同期的近五倍……除了依靠资源禀赋,四川文旅行业还推出系列“新玩法”,各地在文旅场景更新、体验感更强、服务更周到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五一”假期,成都都江堰灌县古城游人如织。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供图场景更新到甘孜当“宇航员”、到瓦屋山看穿透式自然借景博物馆  “来墨石公园,你就是宇航员。”“五一”假期前,甘孜州道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降泽多吉化身宇航员,用Cosplay的方式介绍道孚县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墨石公园。这一“变装秀”效果明显——“五一”假期,墨石公园入园游客3.13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实现收入150.86万元,是去年同期的3.5倍。  为抓住假期客流,四川各地纷纷“加戏”“上新”。  眉山在“五一”假期前正式开放了全省首家穿透式自然借景博物馆——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大熊猫博物馆”,“五一”假期每天19时到21时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穿透式的设计方式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大熊猫栖息地。馆内还利用大型造景模式,还原瓦屋山大熊猫巡护员野外巡护场景,游客可通过AR望远镜,从巡护员的视角观看野生动物。  “上新”的不只场馆设施,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在“2023发现四川新旅游·乡村新景”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推出非遗表演、彝家快闪巡游、音乐专场、欢乐彩虹跑、星空啤酒之夜等活动,从白天嗨到晚上。巴中市“通江花月夜”景区经过两个多月的升级改造,全新5D行浸式演绎“银花传奇”正式启幕,充分满足群众的夜游需求,该景点也成为川东北地区夜游项目亮点。体验感更强背《蜀道难》换门票、三苏祠摆诗词擂台  为了让游客以互动性更强的方式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四川各地推出诸如背古诗、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游客在历史文化景点,完成“穿越古今”的旅行。  “五一”假期,广元市剑门关景区推出的背诵《蜀道难》奖门票活动热度不断攀升,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向剑门关。“每天都有800多人挑战。”剑门关景区工作人员蒲元彬介绍,今年1月,景区推出“背诵《蜀道难》奖游剑门关”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剑门关景区“新IP”。  广元市昭化古城推出“考状元、免费赢门票”活动,数百人参与“考状元”,近百人“考中状元”获得免门票奖励。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推出东坡诗词擂台赛、宋朝职业大猜想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更强的体验感还来自四川各地对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  “五一”假期,达州市渠县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汇彩亭会搬到市民“家门口”。三汇彩亭会是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彩亭周围“簇拥”着高跷、旱船、金钱棍等数种民间文艺表演。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推出非遗研学活动,广受游客好评。服务更周到乐山开行“美食公交”、都江堰车辆轻微违法不处罚  “还有1个小时上动车,想把‘乐山味道’带回家。”5月1日,陕西西安游客吴亦昭拎着5只甜皮鸭,从乐山市市中区牛咡桥美食街的人潮中挤了出来。“五一”假期,品尝美食,成为省内外游客走进乐山的重要目的。  乐山美食丰富,令游客向往。在这“硬实力”上,“五一”假期,乐山在服务上更是细腻到位。今年以来,乐山逐步完善“美食公交”等线路,无缝衔接乐山城区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及美食街区。假日期间,当地推出乐山各高速公路收费站与美食街区的“美食摆渡”,为目标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交通是文旅服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四川多地在此着力,周到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成都都江堰市“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177.89万人次,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为让数量激增的游客体验更佳,都江堰市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后提出,对游客车辆实行轻微违法“只提醒、不处罚”。  广元市剑阁县城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纷纷敞开大门,为游客免费提供临时停车位6300余个。宜宾市部分景区还推出畅停代泊服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记者5月4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四川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创历史新高。据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4018.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1.23亿 元,同比分别增长104.6%、46.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7.3%、22.2%,分别超过全国平均增幅8.21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四川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第四位,成都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一位。  “五一”假期,全省推出世界遗产景区游、烟火都市游、特色乡村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线路1000余项,除海螺沟景区外,15家国家5A级景区全面开放,热点旅游景区均超过疫前水平,持续高位运行。  “网红”大熊猫“花花”带动26.4万游客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排名全国十大热门景点第二位。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分别接待游客17.43万人次、18.76万人次,分别增长 233.9%、280.1%;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8.45万人次,增长364.1%。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5-05
采摘桑葚、登高望远、赏花拍照……五一小长假,梓潼县乡村游生意火爆,游客置身乡村田园,浑然天成的生态本色、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还有丰富多样的农旅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五一期间,游客们徜徉在梓潼县宏仁镇金宝村,葱茏繁茂的桑林里,姹紫嫣红的果实藏匿于绿叶之间,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边采边吃好不惬意。在山水长廊上,游客们极目远眺,涛涛潼江和茂密的植被尽收眼底。村头的“争气宏仁 葚情相约”广场舞展示,也在进行着,伴随着音乐,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表演《热辣辣》《浮生记》《母亲是中华》等歌舞,悠扬的旋律,动人的舞姿,让大家应接不暇。“五一节假期到了,我们到这边来玩。不仅能看山看水采摘桑果,还可以参加‘争气宏仁 葚情相约’广场舞展示,我们平时也喜欢跳舞,真是太开心了。”游客谢渝江乐滋滋地说。在梓潼县文昌镇青岭村的玫瑰之约庄园,1万余株玫瑰花在微风的吹拂下尽情摇曳,梅郎口红、朱墨双辉、金凤凰等10余种色彩缤纷、姿态各异的玫瑰花正处于盛花期,红的、粉的、黄的……错落有致,如同一条相互交融的彩色河流。难得一见的花海美景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大家争相举起相机和手机,拍照、录像。“在梓潼城郊有这么一座玫瑰园,自然环境非常好,玫瑰花又多又漂亮,正好和朋友们一起来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还可以在这吃一个柴火鸡、爆炒什么的,非常的安逸。”刚拍完照片的游客王玥说。(供稿:梓潼县融媒体中心 彭彬 胡莎莎 姚美会)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04
(郑佳洁)今(4)日,四川新闻网从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以下简称“眉山文广旅局”)获悉,“五一”节期间,眉山开放的34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1.3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71.1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62%、63.71%。据相关数据统计,“五一”节假日期间,三苏祠景区接待游客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10.9%,门票收入115.5万元,同比增长351%;彭祖山景区接待游客1.1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8%,门票收入23.89万元,同比增长48.75%;黑龙滩景区接待游客9.4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75%(开放式景区);瓦屋山景区接待游客2.22万人次,同比增长178%,门票收入122.5万元,同比增长162.88%;柳江古镇景区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63%(开放式景区);国际竹艺城景区接待游客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5.5%,门票收入17.43万元,同比增长13.04%。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累计共接待群众12965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85次,累计线上点击量23851次。为了使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眉山市文广旅局通过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带动眉山旅游持续火爆。三苏祠、瓦屋山、彭祖山、中岩寺等重点景区,“东坡醉月地”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文旅消费重点区域,通过品牌创建,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对旅游市场支撑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带动了眉山假日旅游的全域火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三苏祠推出东坡诗词擂台赛、宋朝职业大猜想、茶会品茗、遇见扎染、纸上寻幽等“五一”游园新“趣”处系列新玩法受到游客青睐,成为新亮点。5月1日,红星新闻联动澎湃新闻发起“玩好了吗,文旅局长为你督战”联动直播,眉山“功夫局长”化身体验官,带游客朋友们游云上瓦屋,推荐眉山五一新玩法,吸引近6万网友云上观看。同时,眉山市文广旅局通过优化产品供给与服务,差异化满足游客多样需求。充分发挥“东坡醉月地”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示范带动效应,围绕东坡文化研学、彭山彭祖养生、仁寿龙滩度假、洪雅避暑休闲、丹棱乡村体验、青神赏竹观萤等主题,实施“非遗+”“文旅+”“+文旅”,针对市场新需求,全新打造10余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强假日旅游市场管理与服务,以暖心服务“宠”客。依托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实时处理涉旅投诉,“线上+线下”全天候提供门票预订、咨询投诉、应急救助等服务。动员酒店、餐饮店、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旅游服务窗口人员全力提供有温度的优质旅游服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倡议本地市民积极参与各类旅游志愿服务,让路于客、让景于客、文明迎客、热情待客。突出重点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文旅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五一”节前进行体验式暗访和常态化动态管理,确保了假日文旅市场秩序井然,游客安心舒心。(图片来源:眉山市文广旅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0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