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 文/图)谷雨前后,插秧种豆。4月16日,四川省兴文县举行“2023首届四川•兴文开秧节暨癸卯年谷雨祈福活动”,上万名游客齐聚僰王山镇水泸坝现代农业产业园,同祈福、共开秧,品美食、逛大集。上午9时19分,癸卯年谷雨祈福活动举行。当地农民身着盛装,向神农敬献“五谷”、“五果”、“五苗”,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23首届四川•兴文开秧节暨癸卯年谷雨祈福活动随着一声“开秧门喽”,插秧比赛正式举行。来自僰王山镇各村(社区)的插秧能手,不停抛秧、插秧,用汗水和行动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近年来,兴文县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文旅富县”发展战略,坚定“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的秀美苗乡。僰王山镇结合自身特点,深挖当地谷雨节丰厚的民俗文化,唱响“谷雨节气歌”,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僰王山镇位于兴文县西北角,距县城20公里,是兴文县老县城所在地,辖区面积172.2平方公里,辖24个村(社区)7.5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入库候选镇、兴文县“扩权强镇”首批试点镇。僰王山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优势,如何在乡村振兴路上谱写大文章,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在调研走访后,给出了建议。“充分挖掘僰苗文化优势,加大文化研究力度,通过文化赋能旅游、大健康、体育等项目;自然风光养眼、僰苗文化养心,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僰王的诗和远方。”曹彦生说,政府+企业+家庭协调配合模式,从景观设置、饮食文化、庭院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让全社会参与,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开幕式上还发布了《兴文县绿色安全农产品倡议书》、推出了兴文僰王山“五谷宴”、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苗族歌舞和僰人文化,为“中国谷雨文化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文/图  “开秧门,栽秧子咯!”谷雨将至,4月16日,兴文县僰王山镇的16名插秧高手在“开秧门”的口号声中不停抛秧、插秧,围观民众“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当天,“2023首届四川·兴文开秧节暨癸卯年谷雨祈福”活动在此举行,游客们齐聚僰王山镇水泸坝现代农业产业园,同祈福、共开秧,品美食、逛大集。“开秧门”活动现场。  上午9时,伴随着悠扬的号子声,谷雨祭祀活动拉开帷幕,大家共同祈福,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很难得,传统的农耕文化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说。  “这次活动主要为展示、传承农耕文化,来调动大家学业务比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僰王山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僰王山镇水泸坝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四川省粮食安全教育基地、国家AAA旅游景区,现拥有水田5000亩,以水稻、小龙虾、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大米、中药材初加工和乡村旅游等。  “谷雨是种下希望的日子,也是期盼风调雨顺、祭祀谷神的日子。”兴文县委常委彭波介绍,通过深度挖掘谷雨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既是对土地的敬畏,也是对大地的礼赞。近年来,兴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更加高质高效、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2022年,兴文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兴文县成功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2023年,兴文还获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进一步推动兴文城乡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发布了《兴文县绿色安全农产品倡议书》,推出了兴文僰王山“五谷宴”,围绕谷雨文化传承,兴文县人民政府还将与北京民俗博物馆共建“中国谷雨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希望通过研究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挖掘谷雨文化,推动粮食生产。”僰王山镇人大主席廖胜说。  记者获悉,本次活动共持续三天,特别邀请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和宜宾市、兴文县的相关学者、专家参加系列活动,包括2023兴文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2023僰王山镇田间集市暨兴文县电商大集、2023兴文原创短视频大赛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7
(梁潼 汪肖 钟正有)四月的中江,芍药最是惹人注目。4月13日,中江县第十届芍药赏花节在集凤镇开幕,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清晨,凯城之巅、云丘之上的集凤“将离露营”基地,早早迎来了第一拨游客,在这里观云海、品美食、买特产……芍药赏花节开幕式据了解,本届芍药赏花节不仅丰富了展销产品,打造了更多周边旅游景点供游客游玩,还推出了景点打卡、集赞换取文创产品、亲子主题风筝等系列活动。据了解,本届芍药赏花节将持续到4月23日,芍药花观赏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看到集凤这么热闹,很开心,通过卖农特产品,大家伙儿的腰包也更鼓了,希望集凤旅游越做越好。”石垭子村村民刘秀蓉说道。据了解,集凤镇目前已有“西南界洞峡群”和“将离露营”基地,正在加速推进飘香山谷、诗酒年华、耕读别院等集凤“八境”打造,扩大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等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半高山蔬菜、柑橘等特色产业,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发展定位,加快融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据悉,中江县集凤镇地处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地带,拥有中国芍药谷景区,全镇芍药种植面积2万余亩,每亩鲜切花年均收入8000元左右,是集凤镇的“金招牌”,也是当地百姓的“金饭碗”。今年,集凤镇将深入实施文旅争先战略,抢抓机遇,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推进旅游景点打造,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芍药谷-石泉湖-西南界洞峡群”旅游环线。芍药赏花节后,还将举办西眉酒庄产业园开园仪式暨首届品酒节、夏日露营节、音乐沙龙等重要文旅节会,促进文旅消费,以一镇之光为全县添彩。“集凤镇将锚定农文旅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全力推动农业大发展、乡村大振兴。”集凤镇党委书记曹勇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4
(记者 乔薇)一城一魂,孕育滋养着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一花一叶,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令人向往;一杯一盏,氤氲萦绕的富硒茶香浸润心脾……深山藏古韵,茶香飘四方。在达州万源市30万亩富硒茶园里,绿意盎然、茶芽肥硕,茶农与参加观光体验的采茶姑娘们正穿梭其间采摘新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据悉,截至目前,万源市年接待游客量达5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近50亿元。近日,记者走进万源,切身感受了“茶旅融合”是如何让这片位于大巴山深处的一个个村庄变美、变富、变强的。雾浸茶园 摄影 谢长智以茶富民 赋能乡村振兴据悉,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万源市,全年干茶产量达7578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7.58亿元,拥有巴山雀舌、巴山早、一山青等20余个响亮的茶叶品牌。井溪镇猫坪村茶园里,茶农杜尚菊用手指夹住一簇鲜叶,指尖稍微用力便将茶叶轻松摘下,动作如行云流水,不多时,茶篓中铺满一层翠绿的鲜茶。“相较往年,今年春茶的采摘提前了一周左右。采雀舌一天收入100多元,采这种新茶每天可以达到200多元。”杜尚菊说,去年她靠种茶、采茶收入1万多元,今年估计还能再往上涨一点。大力发展茶产业,是万源市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全市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改造提升,加强茶园的肥水管理,并建立茶叶加工厂和茶叶大豆融合示范基地,为精品旅游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万源市委书记倪欣坦言:“茶、旅是万源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我们将持续开展‘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行动,推动乡村振兴。”采茶姑娘 摄影 伍胡容茶旅融合 绘就美丽乡村每年阳春三月,万源市成片的茶园就成为周边市民踏青的好去处。分布于万源市各个乡镇的茶园里,也会在这个时节迎来一批又一批踏青游客。走进三清庙村,一望无际的茶园抓住了记者的眼球。茶园里,弥漫着茶树的阵阵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一队来自湖北的游客走进了千亩茶园,茶山上顿时飘扬着游人的欢声笑语。据悉,三清庙村已成为万源市的乡村旅游知名村,尤其是每年春夏两季,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茶乐趣、踏青避暑。万源以茶兴旅,游人如织。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茶旅融合,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茶叶、茶村、茶山主体,把茶产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推出色香味俱全的万源美食、独具特色的茶园民宿,吸引游客品茶、体验茶文化,大力延伸产业链。一个个茶旅融合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茶艺表演 摄影 马发海丰富业态 助推全域旅游推动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培育,塑造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是万源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的发展新路径。据悉,万源市以富硒茶业为核、以秦巴文化为魂、以现代科技为本,着力建设集茶叶科研、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产品销售、茶园观光、文化体验、茶艺培训、硒部论坛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茶走廊。同时,三清庙村还以茶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观光旅游为中心,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采取茶叶产业与研学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巴山云海茶文化研学基地、万源富硒茶史馆,将文化传承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此外,当地还通过举办特色采茶节等活动,大力弘扬茶文化底蕴,将传统茶文化融入民宿聚落、山地体旅、康养中心、农事体验等旅游观光项目中,初步形成传统农业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转变。倪欣表示,万源市将继续坚定“川渝陕生态文旅名城、大秦巴生态产业绿城、川东北生态宜居优城、大巴山生态和美新城”建设战略,奋力做好茶旅融合,奏响万源乡村振兴的和美韵律。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4-14
(记者 李霞)“以前家里办个啥事儿,多少都有些发愁。现在好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的多了,人情负担也轻了。”东部新区武庙镇付夕坪村三美示范文化广场上,30多位老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出谋划策。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付夕坪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通过实施“党建+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抵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不文明祭祀等不良习俗,培育健康生活方式,让文明清廉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多年前,村里的各种彩礼真让人压力不小,现在好了,村规民约倡新风,大家感觉更轻松了。”坝坝会现场,71岁的村民王民富说道。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付夕坪村聘请社会工作者与村干部共同开展工作, 每月慰问空巢老人,组织留守儿童读书、绘画等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参与交流,并及时将活动剪影发送到外出务工人员微信工作群,加强家长与儿童的交流。据介绍,付夕坪村村规民约采用“四字歌+漫画”样式,将其彩绘在广场外墙上,既朗朗上口,又生动活泼。“村规民约就是一面镜子,我们边读就边对照反省,按照村规民约要求,我们现在不大操大办红白事,增强了讲文明树新风意识。”村民张双志说道。该村通过以约治村,村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根本改观,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的少了,勤劳创业、节俭持家的多了,村级治理得到有效改善。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04-14
(叶强平 殷洁 记者 杨琦)近日,理塘县以推进优质舒适安心旅游、提高文旅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检查、“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主题文明宣传等举措,优化全域旅游环境,维护“天空之城”的良好形象。开展旅游沿线环境整治连日来,理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公安局、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对辖区G318、G227旅游沿线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违规点位进行整改指导,强化国省干道旅游沿线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整治违规收费、道路沿线乱搭乱建等市场乱象,净化旅游市场发展环境;督促景区景点(含农家乐、帐篷村、旅游集体经济)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展示“理塘县旅游行业规范”和文明旅游公约,推广“微笑”服务,规范化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加强对餐饮酒店等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不得出现诱骗消费、强迫消费、欺客宰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同时,理塘县加强对旅行社、户外俱乐部等旅游服务组织的管理引导,对非法招揽、诱骗消费、态度恶劣等行为,将严厉查处。落实涉旅行业持证上岗工作,以多方式,分批次、分类对景区景点工作人员、餐饮住宿业服务人员等涉旅从业人员进行全覆盖服务技能和政策法规培训,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贴心服务。规范导游人员相关活动,在全县出租车行业建立“服务卡”制度,严格查处违规收费、随意喊价、拒载甩客、不使用计价器等行为。在景区景点、餐饮店、酒店、宾馆、民宿等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广泛张贴公示理塘旅游投诉热线,畅通游客诉求反映渠道。整改完善景区景点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规范设置警示标识,合理设置劝导员。在开展“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文明宣传活动中,理塘县还通过农牧民夜校、坝坝会、“民族团结进家庭”入户走访、青少年校园教育、新媒体平台藏汉双语倡议宣传等方式,普及旅游、交通、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全县市民文明待客、友善待客的意识,努力营造“人人服务旅游,人人都是环境”的良好氛围。(理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3
(记者 谢强 徐杨 文/图)4月13日,记者从攀枝花市米易县获悉,2023年攀枝花市“阳光米易·精彩十二月”之“米易樱桃节”将于4月18日在米易县拉开帷幕,举办时间为4月18日—23日。米易樱桃(米易县委宣传部供图)米易县樱桃栽培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大规模发展种植,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米易是国内樱桃上市较早的区域,上市时间为每年3月底—5月底。由于米易樱桃风味浓、果色佳、口感好,而远销省内外,倍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全县樱桃种植2万亩,年产8000吨,销售均价26元/公斤,产值1.2亿元。游客采摘樱桃本届樱桃节,米易县以樱桃为媒“搭台”,将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艺观赏、采摘体验、樱桃评选、樱桃集市等,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樱桃采摘“攻略图”(米易县委宣传部提供)樱桃节期间,4月18日,米易县将在“主会场”县文化南广场举办开幕启动仪式。18日—23日,将在“分会场”白马镇黄草村开展现场采摘体验、现场直播、园游会、美食长廊、特色农家餐品鉴等活动,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摘樱桃、吃樱桃的同时,还能享受丰富的节庆活动体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清漪江畔,高山雾大育好茶。4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旅行社代表及四方游客齐聚平武县豆叩羌族乡禅茶清谷景区。上山采茶、古法制茶、品评茶香……随着系列沉浸式体验进行,2023全国旅行社平武行暨“三首”活动之首届“绿茶文化节”拉开序幕。  泡一杯好茶,本次活动便在住羌乡民宿、采制绿茶、享地道美食、跳羌族沙朗中立体呈现“茶乡”魅力。羌族姑娘穿行茶园间采摘鲜叶。  “平武是全省30个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属于茶产业‘两带两区’建设中的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片区,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平武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婷告诉记者,平武高森林覆盖率的良好生态下,环境无污染,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打药,造就了茶品质优异。此外,平武还拥有全国稀有的高山大窝茶叶基地,百年老茶树比比皆是。  优质茶还得配合古法制茶技艺。体验者将采来的嫩鲜叶倒入炒制锅中,在炒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炒茶三部曲:杀青—揉捻—烘干,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茶叶带回家。  平武县级手工茶非遗传承人李正华一边现场制茶,一边向记者介绍,平武绿茶制作要经过杀头青、摊晾以及“三炒三揉”多个步骤。“手工制茶已经不多了,我们还是在坚持,就是希望这项技艺不要丢,源源不断为喜爱它的茶客送去好茶。”李正华说道。  在禅茶清谷“茶香广场”上,除了羌家干竹笋、椴木金耳、核桃花、羊肚菌、天麻、蜂蜜等平武县原生态农特产品,还有汤色清亮的平武绿茶供游客品喝。  当日,平武县还举行了“熊猫杯”美食荟首赛和“报恩情韵”首演活动,为来客端上丰盛的“文旅大餐”。据悉,此次“绿茶文化节”活动将持续至4月30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3
(余杨 李帅 张力麒 记者 蒋培路)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依托县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沐川、走进沐川,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沐川县茶产业带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桃源山居,位于沐溪镇三溪村,地势平坦,泉鸣溪清,始终保持着秀丽的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桃源山居以“春夏秋冬”为主题,配合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打造景观。景区内,有一家叫璞舍的民宿,建立之初就以其独特的装修风格和院落布局成为桃源山居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掩映在山林间的璞舍民宿,因为其精致典雅的装修风格和在环境布置上如临其家的感觉,每到节假日,总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旅居。赖雪玲,璞舍的女主人。她特别喜欢品茶、赏茶,研究茶文化。所以赖雪玲时常以“茶文化”为主题,经常举办茶艺、插花、制茶等培训课程,培养了许多制茶、品茶爱好者。“对于提前预订的客人,我们会了解客人群体的喜好,为他们做一些插花、茶艺、烘焙、下午茶等配置,提升他们的住宿体验。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茶的人,所以我们成立了茶文化研学基地,专门做沐川的高山手工茶。”赖雪玲介绍。“璞舍民宿”茶文化研学基地利店镇大坪村,一幢充满乡村特色的青瓦白墙房屋坐落于绿水青山间,干净整洁的院坝,墙上茶文化的涂鸦格外显眼。这幢房屋是2021年初,赖雪玲打造的“璞舍民宿”茶文化研学基地。她希望通过民宿带动茶文化发展,用文化提高茶产品的价值,打造生态有机茶叶。在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有一株极为珍稀的茶树,名为“紫嫣”母树。其珍贵在于花青素含量远超一般绿茶。据了解,“紫嫣”是目前四川发现的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因其嫩梢和茶汤均为紫色而得名。“公司培育了特色紫茶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印发种权证书,现在培育的紫茶品种,花青素含量高,是一般茶叶的200至300倍,还培育了紫茶优异品系单株,为下一步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紫茶打下基础。”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银表示,沐川紫茶品种的培育成功,丰富了中国茶类产品,迎合了多元的消费市场。“紫嫣”茶繁育基地走进沐溪镇仁厚村“紫嫣”茶繁育基地,只见一垄垄“紫嫣”茶树沿山势分布,一株株“紫嫣”抽出紫色的嫩叶,其嫩芽嫩梢优雅地立在枝头,靓丽的紫色十分抢眼。陆羽《茶经》中曾记载“茶者,紫为上,绿者次之。”紫茶富含花青素,为茶中上品。传统紫茶采摘成本高,产量少,成品茶因工艺不同,香气各有千秋。所以在“物以稀为贵”的茶界,紫茶价格较高,也常被爱茶者作为珍品收藏。据悉,沐川县将按照《紫茶三年发展规划》,以一枝春茶业为龙头,规划以县城为核心,集中成片,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紫茶产业带。主要发展区域为五马坪、李家山、牛郎坪茶叶园区、“仁沐新”高速公路视线范围、林家岩山地公园等地,发展“紫嫣”茶树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2022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近10亿元,紫茶综合产值达1.5亿元。坚持错位发展,打造高端紫茶。沐川县充分利用富硒土壤优势,开发富硒紫茶产品,延伸沐川紫茶产业链效应,提升富硒紫茶知名度,擦亮“中国紫茶之乡”金字招牌。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叶,一个个茶园,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沐川县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沐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2
(记者 闫新宇 文/图)4月10日,2023德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文旅名村创建工作推进会在罗江举行。12个文旅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140.82亿元。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打好文旅争先主动战,未来3年,德阳将在全市每个乡镇至少创建1个文旅名村,累计创建77个。会议现场当天签约的12个项目涵盖德阳6个县(市、区),项目涉及温泉度假酒店、康养度假综合体、农文旅融合产业园等。项目产业集聚强、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将为德阳文旅产业加快复苏、提档升级、壮大规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中,金额最大的是广汉市三星湖万达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及国际文旅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00亿元。该项目位于德阳广汉市,是集文旅小镇、万福岛、万达五星温泉度假酒店、项目展示中心(三星湖书院)、儿童探险乐园、智慧生态居住社区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文旅综合体。接下来,德阳将通过大力实施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做优做强做大。实施“领军型、骨干型、新锐型”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搭建中小微文旅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规模以上文旅娱体服务业企业30 家以上。真正擦亮“世界三星堆、天府后花园”的德阳城市名片,加快把建设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据介绍,今年是德阳全面实施文旅争先战略的起步之年,聚焦打好文旅争先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德阳将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文化服务质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型业态,壮大文旅产业,发展文旅经济,不断跑出文旅“加速度”“高质量”和“新状态”。突出活动、游线和创建三个重点,促进文旅争先,打响文旅品牌,进一步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和提升内涵。与此同时,强化工作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培育文旅行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会前,与会人员前往罗江区万安镇响石村考察了文旅名村建设,参观了德阳文旅产业展、德阳文旅名村创建工作展、非遗文创展及文化艺术创作展等特色展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范莉 文/图  大美春色,离不开杜鹃的装扮。在我国,杜鹃有“花中西施”美誉,园艺界更有“无鹃不成园”的说法。  我国是全球杜鹃三大自然分布中心之一,约占世界杜鹃花资源的56%。其中四川、云南、西藏所辖的横断山地区,涵盖了我国80%的杜鹃属植物,坐拥资源优势。但我国的杜鹃育种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少数科研院所在进行相关研究,我省也仅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等单位在进行杜鹃育种研究。收集保存200余份种质资源 新材料、新品种陆续面世  3月30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亩地大小园子容纳了上百种杜鹃种质资源,粉红、紫红、白色、黄色,单瓣、重瓣,大花、小花……形态各异的杜鹃争奇斗艳,述说春的故事。  在杜鹃资源圃,省农科院园艺所陈睿副研究员正在给杜鹃花授粉,旁边遮阳网下,有上千个小盆,每个小盆栽了一棵小苗,且每棵小苗都有一个“身份证”,上面记录了播种的时间和编号。  “通过不同的杜鹃花授粉,我们可以获得杂交后代。”陈睿告诉记者,这几天正是授粉的最佳时期,花开得正好,也没有下雨。“收获的种子,在播种后,一般3-5年,可以开花。要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的时间周期很长。要等培育出的新材料各种性状稳定,且适合露地栽培了,才逐步推向市场。目前,我们已有十余个开花性状优异的新材料,有的花型套瓣巨大,有的花序团簇似球,有的完全重瓣像玫瑰,有的花色新颖奇特……这些材料再经过几年观察和扩繁,通过 DUS 测试(是指对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进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栽培鉴定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就能申请新品种保护,最终通过产业化走向市场。”  “我们专门研究杜鹃已有近10年,目前这个杜鹃种质资源圃里有200多个种质资源。”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杜鹃育种专家鲜小林研究员告诉记者,团队通过芽变、杂交、辐射等方式,配置了数百个组合,获得数千株杂交后代,目前已审认定杜鹃新品种3个,并全部推向了市场;筛选出“红苹果”“御代之荣”“如意”等特性较突出的杜鹃品种16个,推广“春之舞”“粉金蝶”“紫水晶”等适合四川地区的花大、花多、花期长、花色艳丽等观赏价值高、抗性良好的杜鹃品种8个。从寒冷高山到温暖平原 高山杜鹃落户平原人家  在资源圃,有部分杜鹃不仅躲进了遮阳棚,而且还在树下“乘凉”。“这些是高山杜鹃,它们的特点就是花型大、花色艳丽,是‘最美318国道’上靓丽的风景,深受大众喜爱,但它们的先辈都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喜欢冷凉,一旦夏季温度高了,它们可能不开花,甚至死亡。”鲜小林向记者介绍,杜鹃属家族庞大,含8个亚属900 多种。其中,人们熟知的春鹃、东鹃、西鹃、夏鹃等属于映山红亚属,而人们常说的“高山杜鹃”则是杜鹃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的种和品种的统称。  “这些高山杜鹃都经过了几年考验,特别是去年的高温,不仅没有死,今年还能正常开花。”  鲜小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团队在传统育种目标基础上,着重针对高山杜鹃耐热性育种和花期调控开展了多项工作,收集耐热资源30余份并配制了杂交组合,通过优异的园艺品种与四川原种杂交,加快耐热育种进程,目前筛选出耐热材料3份。  “高山杜鹃的大部分种类均生长在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上,夏季最高温一般不会超过30℃,但去年我们基地林下的温度达到了38℃,而且持续了较长时间。”鲜小林告诉记者,经过耐热杂交选育,高山杜鹃如果能耐高温,就能实现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迁徙”,实现高山杜鹃的产业化,让原本“怕热”的高山杜鹃走进千家万户。从目前实验的情况来看,园内的大部分高山杜鹃耐热性都不错。  在鲜小林看来,高山杜鹃产业化,将推动公园城市的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4-12
(任露潇 记者 张宇)“观看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感受茶香氤氲的世外桃源、品尝平武地方特色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在羌风茶韵中拥抱美好的春天……”4月10日,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2023全国旅行社平武行体验活动暨首届“绿茶文化节”在清漪江畔的“贡茶之乡”禅茶清谷盛大开幕。平武绿茶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平武县推荐了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秘境平武 · 最美乡音”颁奖仪式。同时,以茶为媒,搭乘“绵品出川”的快车,平武也向全国文旅市场发出邀请。在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六十余家旅行社代表齐聚平武豆叩,体验了一场以茶为主的饕餮盛宴,感受了浓浓的羌乡风情。记者了解到,此次绿茶文化节是“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全国旅行社平武行暨“三首”(即首届“绿茶文化节”、首演“报恩情韵”、首赛“熊猫杯”美食荟)活动之一。游客体验采茶“作为平武全域年度旅游文化节之一,不仅将推动清漪江流域乡镇的全域旅游发展,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融合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将以一抹青春的活力,带动平武文旅走向更广阔天地。”平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绿茶文化民宿体验为载体,以旅行社来宾为纽带,以生态产品、民族文化为依托,旨在充分展示平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熊猫家园”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大家提供全方位、多亮点的休闲观光新体验和丰富多样原生态的农特产品。平武的山水条件得天独厚,清漪江流域的绿茶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代表性的产物。《龙安府志》中曾提到,早在唐朝以前,平武境内的“翠岩山涧”已有“不种自生”的野生茶树。一千多年来,保留在平武县清漪江流域的“大窝茶”还有2万亩左右,而豆叩羌族乡也有“贡茶之乡”的别誉。游客体验手工制茶另悉,近年来,平武县立足生态文化资源禀赋,深入践行和探索“两山论”转化,以建设成渝地区生态产业强县为目标,奋力打造成渝地区新生态旅游目的地、大熊猫家园重要生态特色农产品供给县、大九寨新型生态旅游康养城。结合绵阳新一轮“三推”活动,平武也将依托白马、藏羌等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旅发展五大行动”,围绕“熊猫家园”“白马风情”名片打造,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全力打造“云上平武·大熊猫新生态经济试验区”,致力于文旅、交旅、农旅、林旅等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聚集、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图片由中共平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1
(记者 杨艺茂)4月7日—9日,四川“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走进上海,集中推介精品文旅资源、路线,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这是四川省十大文旅品牌3年来首支出川推介的联盟队伍。  “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覆盖四川6个市39个县(市、区),共计300余家成员单位,文旅资源极其丰富。此次,乐山市市中区和峨眉山市、眉山市洪雅县、成都都江堰市、雅安市名山区和宝兴县等成员单位,分别进行了旅游资源介绍和产品展示,上海当地旅行社、平台渠道商等100余名行业代表参加了深度探讨沟通。  作为联盟理事会轮值单位,峨眉山市以峨眉山“全域都是景、月月有活动、四季皆可游”的丰富文旅产品,向上海市民和游客发出畅游峨眉山的邀请;天府文旅推荐官向上海市民游客介绍了第三届“峨眉金顶 佛国花海”杜鹃花节的玩法。  “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洪雅县、宝兴县分别围绕“洪雅,一个养你的地方”“熊猫老家 多彩宝兴”主题进行推介;都江堰市重点围绕“大遗产、大灌区、大青城、大熊猫、大冰雪”五大文旅IP产品,发布3条精品旅游路线;雅安市名山区以茶为媒,向上海市民推出“雅安一卡通”旅游卡及旅行社一次性奖补等激励政策。  同时,由文化和旅游厅率队,四川省旅行社协会及“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成员单位考察了相关企业,并就“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旅游线路产品开发、旅游航线和专列合作、入境旅游拓展、文旅资源宣推开展合作交流,助力“大峨眉”旅游目的地走入“大上海”文旅消费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11
(杜康 记者 张宇)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采鲜好时节。4月8日,绵阳市安州区第六届民宿节暨枣皮走廊·蝴蝶谷采鲜节在安州区桑枣镇蝴蝶谷开幕。游客们在绢布上拓染颜色、将蝴蝶绣入手绢……把对时间的感知,揉进陶器的肌理。除此之外,还有枣园书画、非遗文化体验、乡村集市、采春茶、炒茶及采春笋挖野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安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邱兰在开幕式上介绍,此次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是安州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更是安州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大举措。安州区第六届民宿节暨枣皮走廊·蝴蝶谷采鲜节开幕式现场 (王海涛 摄)近年来,安州区依托区位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全力打造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品牌,不仅让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也让乡村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地,在农旅、文旅融合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打造富美文明乡村典范走进位于蝴蝶谷景区的桑枣镇齐心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旅游公路景美如画,屋舍、民宿与绿野相映成趣。桑枣镇齐心村党总支书记陈远江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引导和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村上成立了经济合作联社,负责整合乡村振兴、文旅等资源,盘活土地、山林等闲置资源,激活发展动能。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经济合作联社将一部分土地、民宿资源按需提供给各类经营主体,每年收取土地流转费和1000-5000元/户的民宿管理费。聚焦“特色乡品、浓郁乡愁、文明乡风、美丽乡景、优秀乡贤”发展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与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提升发展规划等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桑枣镇党委书记吴维维告诉记者,为了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镇上将蝴蝶谷山地康养产业集聚区和齐心、黄羊、上清、大竹4个行政村与罗浮山温泉康养产业集聚区连片打造、整体发展,相互支撑、互为依托,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有了科学的规划,桑枣镇借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齐心村着力打造民宿产业聚集群,既有“三生山谷”的古雅清秀,又有“遇见栖心”的灵动毓秀,还有桑枣“放夏”的后现代气息……尽显“Z时代”智慧和创意,间间有星光、夜夜有故事,让这里人气爆棚。自2022年以来,蝴蝶谷景区累计吸引54万人次游客、百余个团体观光、体验,旅游收入达到3900万元。“这次被评为‘魅力民宿’特别高兴,以后还要争取其他的奖项。”去年,一场评选活动在齐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该村4组李老栓农家乐负责人李国兵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在齐心村,建立了‘魅力齐心’乡风善治机制,制定12条‘齐心村规’,引导干群齐心抓发展、同心促善治。”陈远江说,村上还建立了“齐心为您”便民服务站,塑造“齐心为您”便民品牌,成立了“齐心为您”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党员帮您办”代办协办机制,让游客、村民享受“一站式”服务,群众满意率达100%。桑枣镇组织宣传委员严倩介绍,通过在全镇各村组织开展“魅力人家”“诚信民宿”等评选活动,对各类主体进行分类评星定级,逗硬奖惩措施,涵养了诚信经营、和谐友善的文明乡风,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去年1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在安州区召开。通过引导区内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成立乡村旅游发展自治组织,探索建立村集体、村民、乡村旅游业主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运营等机制,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分散、规模效应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强等问题,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新机制、探索乡村旅游品牌推广建设新机制。今年4月4日,安州区成立了首个民宿协会——桑枣民宿协会,标志着桑枣民宿业有了系统性、广泛性、平台型的组织,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民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上还成立了桑枣民宿党支部,近年来,桑枣镇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契机,将民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加强民宿领域、业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近几年,我们积极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努力争创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等品牌,不断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巩固温泉康养、特色民宿旅游,把安州区的乡村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安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建国介绍,品牌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州成功跻身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桑枣镇获评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镇,齐心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松林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融合释放新动能。桑枣镇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坚持“温泉旅游”“乡村旅游”两手抓,持续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方法,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构建起旅游产业新格局,截至目前已培育出本土民宿38家、精品民宿8家。吴维维介绍,桑枣镇通过举办“罗浮山天池湖森林交响音乐会”“超凡脱俗·民宿节”“竹笋采鲜节”“罗浮山漂流音乐闺蜜节”等活动,指导民宿增设微景观制作区、乡村旅游图书漂流站等,在各景点推出陶艺DIY活动、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体验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打造了具体桑枣特色的文旅融合品牌。共筑农文旅融合富民之路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安州区把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来抓,有效破解了以往乡村旅游发展中交通堵、停车难等问题,更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舒适度。“镇上整合项目资金近7000万元,重点用于完善蝴蝶谷景区道路、停车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加快推进黄羊村漂流二期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道路标识标牌、实施‘厕所革命’,提升旅游服务配套能力。”桑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磊说,为了优化公共服务与旅游功能配套,镇上不断加强景区道路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彻底摆脱了此前“路不好、网络信号差”的窘境。基础全面提升后,安州又积极探索,在村一级大胆开展乡村旅游综合试点,把发展旅游业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着力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让旅游业发展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群众。2021年起,齐心村建立“5221”利益共享机制,即:在保障村民土地流转费(每年600元/亩)的基础上,按照公司50%、村民20%、村集体20%、专合社10%的比例进行分红。2022年,村集体用于村民分红的资金达到2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收益达到100元。村民可到民宿务工、将农副产品交付企业寄售等方式,获得劳务工资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增强群众参与文旅发展积极性。安州区作为绵阳市唯一拥有创建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入场券”的地区,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统揽,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持续擦亮温泉康养、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三张名片”,先后形成罗浮山世界疗养温泉、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等2个世界级品牌,22个国家级品牌,45个省级品牌。“接下来,安州将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强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不断提升安州区文化资源向文旅产品的转化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区域合作交流,与周边区县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文旅精品线路,努力实现旅游信息共享、线路互通和客源互推,构建全域旅游和‘大文旅’新格局。”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敬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10
(罗生凤 记者  杨琦)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近日,康巴高原小城——道孚县麻湾村迎来了杏花盛开的浪漫季节。春到高原,道孚县麻湾村上千株杏花盛开(何行铭  摄)麻湾村平均海拔3052米,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杏花花期晚且较长。放眼望去,雪山之下,碧水蓝天,麻湾村一座座藏式民居的房前屋后,几千株杏花热烈盛放,犹如诗意桃源。走进绵延数公里的杏花林中,花满枝头,或雪白、或粉嫩的花瓣在暖阳的照耀下娇美迷人。赏花须惜时,别错过这场高原春天里的视觉盛宴。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4-10
(王林 记者 李天锐 邓涵予)3月31日晚,一场江畔音乐会在武胜县嘉陵江边水秀广场火热开唱。自3月11日武胜县首届大地油彩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以来,每周星期五晚,嘉陵江畔都会举办一场音乐会。今年以来,广安各地按照“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的文旅形象定位,在以往春季赏花的基础上,围绕“花经济”加快打造文旅新产品、新场景。近日,以“嘉陵江畔游 两岸菜花香”为主题的广安市武胜县首届大地油彩三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航拍武胜县中心镇应龙岛。夏俊林 摄  此次武胜大地油彩乡村文化旅游节,推出了众多新玩法。比如武胜县引进“光明之星”号游轮,推出乘画舫游嘉陵江等旅游新产品,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旅游节开启20天来,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广安各地还在“花经济”中融入文化创意,探索业态融合。3月以来,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举办“金色广安 春归花桥”万亩油菜花节,加入小火车、农耕馆体验等新体验项目。广安市前锋区会龙村举办桃花节,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参观明清时期南方中式建筑,体验水上游乐等。岳池县在樱花节期间设置樱花小吃街,开设网红打卡主题区域。邻水县则在棕阁山上举办乡村赛诗会,拓展乡村旅游的文化空间。  “华蓥山梨香花海·梨花节”更是围绕“梨”字做足文章,设置“扑朔迷梨”特色商品展示、“不梨不弃”非遗节目互动、“形影不梨”巡游、“梨想尝珍”梨文化餐饮品尝等活动,并配套梨花诗歌赏析、中国民乐演奏、中华汉服秀、川剧变脸等。  如何确保“花谢客不散”?武胜县将做好船上、水上、岸上文章,推进“秀美嘉陵”建设,实施嘉陵江沿岸绿化、彩化、美化,还将加快建设沿口古镇、火锅庄园、滨河景观等重点文旅项目。华蓥市已开发以生态观光、研学教育及城市慢行为主的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岳池县正聚焦岳池农家旅游区等景区,将农家文化、红色文化、曲艺文化等深度融合,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10
近日,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正在凉山州举行,作为艺术节系列活动,4场惠民巡演也在如火如荼开展。4月2日、3日,“文旅志愿服务下基层”惠民巡演活动先后在冕宁、西昌、昭觉精彩开演,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活动现场文化惠民下基层,民族艺术润人心“攀西第一城,凉山会客厅”,正是冕宁最美四月天。4月2日上午,首站惠民演出在冕宁县拉开序幕。现场,彝族、藏族、傈僳族……风情交织,《千年贡椒情》《栗子坪的歌声》等二重唱表演唱节目悦耳动听,《孜木伟勒》《衣捏尺》等群舞赏心悦目,来自乐山、泸州、绵阳、雅安、攀枝花和宜宾6个市的演出队伍带来的节目精彩轮番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和路边停驻群众的阵阵掌声。4月3日下午,西昌市建昌古城人头攒动,由成都市、凉山州、广安市等6个市的演出队伍带来的《望果耘耘》《七彩七月》《大凉山我的故乡》《畲山春》等节目以群舞、表演唱的形式,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丰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精湛的舞台技艺。围观的群众目不暇接,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大家看得兴高采烈、赞不绝口,还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能够在家门口观看演出真的太好了,我还叫上了朋友们一起来看,大家都很高兴。”西昌市民旦正韦者高兴地表示,感谢祖国提供这样的舞台展示精彩的民族艺术。“很少有机会看到民族艺术演出,没想到这么巧能遇到一场,确实很精彩。”来西昌旅游的资阳市民陈素华表示,民族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相关部门多组织类似的高水平的惠民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水凉山是文化资源富集之地。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14 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创造了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异彩纷呈的人文风情,构筑了各民族世世代代和睦共处、和衷共济的精神家园,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财富,铸造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色。立足新起点,凉山全面加快文化繁荣发展,以创建四川省文艺副中心、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州目标,紧扣“一年打基础、 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节点,着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趟出一条民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的凉山大地,剧场、舞台好戏连台,体育馆、广场、文化坝子歌舞飞扬、欢声笑语不断,书画展、诗歌周、戏剧节等轮番上演,文艺界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文艺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文艺队伍人才辈出,艺术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更加增强,文艺文化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获得新的生机和更高的美誉度。为了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凉山州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着凉山人民的精神世界,温润着凉山人民的幸福生活:如通过“移风易俗进社区,文明新风进万家”文艺展演活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美德传家风;将“凉山之舞”带进学校,让更多人领略到彝族之舞的魅力,展示校园青春风采;在月城广场开展“激情广场大家跳”广场舞公益培训活动,将凉山州文化馆精心编排的舞蹈教授给更多爱跳舞爱艺术的市民……择一个周末,邀三五好友,听一场免费的交响乐;吃完晚饭,散步到广场,跳一场酣畅淋漓的《达体舞》;回乡探亲,与亲朋好友看一场“文艺轻骑兵”带来的精彩演出……这已然成为凉山人日常文化生活方式。凉山充分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利用文化惠民活动将精彩的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更让广大群众切身体验到艺术的魅力,让群众在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真正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了实处,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水。(供稿:凉山州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7
4月5日,由阿坝州汶川特别旅游区管委会、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汶川县水磨镇、映秀镇、三江镇、漩口镇和阿坝师范学院共同承办的2023首届“汶川之南有好茶”采茶节活动如期开幕。作为首次举办的采茶节,该活动标志着汶川正式开启以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全新篇章。以茶赋能 汶川探路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本次活动以“汶川之南有好茶”为主题,是汶川近年来首度以茶为元素打造的节庆活动IP,通过汶川味道、汶川文化、汶川旅游、汶川农业的串联,让广大游客亲身体验“在青山之间,奔赴一场春日茶叙”的奇妙之旅。在活动现场,体验采茶制茶场景、欣赏茶园风光、感受手工茶非遗制作技艺、观看茶艺表演、品尝茶点、赢取水磨茶礼……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视听体验,让现场观众、游客、群众在汶川南部片区驻足打卡。“这次来汶川,我们既能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又能置身大自然放松身心,这一趟没白来。希望明年还能举办,我一定会安利给更多朋友。”游客谭女士说,这是一次难忘有趣的茶文化之旅。据悉,本次活动涵盖“清明见新芽•无忧采茶趣”采茶仪式、“寻春山水间·问道故乡茶”春茶体验活动、“春茶的约会”茶语沙龙、“人间茶事·精彩开市”春茶集市活动、“南方以南·为春而行”礼遇生活体验之旅等内容。其中,活动主办方推出的“南方以南·为春而行”礼遇生活体验之旅格外引人注意。游客们可到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与萌宝大熊猫来一次亲密接触。游客们可前往映秀镇,在茶祥子品一盏袅袅清茶,回味叙旧。游客还可前往三江镇,明月湖掩映烟雨三江,欣赏细雨朦胧中的宁静湖面——可来到云顶山庄,在自然中寻找诗情画意。春茶飘香 汶川之南采茶忙催生产业旺清明时节,在汶川之南,上万亩的春茶陆续开采,趁着天气晴朗,茶农们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一拨春茶。据了解,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汶川县南部片区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叶生长,产茶制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至今仍在当地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比重,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汶川县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机遇,聚焦“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汶川茶业振兴。如今,汶川茶叶种植面积约有10000亩,现有茶叶超过5000亩,年加工茶叶产量超过60余吨,主要分布在水磨、映秀、漩口等镇。其中,水磨镇茶园是西路边茶园区的重要茶叶种植基地。该区域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常年雨水丰富,土壤洁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其适宜茶叶生长,为生产绿色优质的茶提供了天然条件。近年来,随着“合作社+茶农”、“公司+农户”模式的成型,“汶川红”“储秀灵芽”等10个品牌竞相涌现,水磨镇茶园核心区正不断推动着汶川茶叶品种优化、品牌价值提升、茶产业生态圈构建以及销售渠道拓宽,成为汶川茶业振兴的代表和典型。目前,水磨镇茶园核心区已成功完成“茶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培育茶采摘体验基地达400余亩。汶川县水磨镇西路边茶现代农业园区于2021年成功创建阿坝州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成功创建阿坝州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据介绍,本次活动巧妙地将汶川特色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仅为人们呈上了丰富多彩的“消费大餐”,促进着消费的提档升级,更是以三产互促的方式,赋能“一州两区三家园”和“一区两地六示范”建设,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供稿:汶川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4-06
(孙瑗 记者 蒋培路)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是离成都最近的彝族文化展示窗口。19个民族相濡以沫,其乐融融。北国山河的粗犷雄壮,江南水乡的灵秀温婉在小凉山下完美融合,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铸就了这方美丽的热土。 近年来,峨边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先后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峨边提出围绕县委“党建引领 三区联动 城乡融合 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奋力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这既是峨边对乐山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一域两圈”现代文旅发展格局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全域资源优势叠加赋能的优化表达。 近日,记者来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的峨边,只见峨边农文旅融合发展,处处呈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茗新村新貌党建引领  产村相融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3月29日,记者走进峨边县新林镇茗新村,一栋栋彝家新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茗新村“彝步千年·文旅新寨”建设现场在半山坡上,机器轰鸣、车来人往,村民们正在修建特色文旅民宿。 据了解,茗新村原属省司法厅劳教所驻地。2005年劳教所整体搬迁后,来自大凉山美姑、昭觉等8个区县的1200多名彝族群众自主移民到这里,贫困和治安问题突出。2014年开始,峨边县委、县政府突破政策壁垒;2017年成立茗新村,组建村“两委”。建新居、立产业、强治理,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近年来,茗新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5A)先进村党组织、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四川省十大最亮眼村居等荣誉。茗新村乌天麻立体种植基地据介绍,茗新村全村种植中药材1000多亩,拥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建成乐山唯一的集光伏发电、乌天麻立体种植、智慧农业为一体的浙川东西协作农光互补产业示范园。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吸纳了村民就业,带动了农户增收。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1.6万元。目前,村里正在大力推进彝步千年文旅新寨建设,预计2023年5月投入使用。新林镇茗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俊林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建设配套文旅项目,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村落。” 绿色打底  文化为魂  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3月30日,记者来到峨边县黑竹沟镇古井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一座座民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彝族村寨中。 沟镇山水如画的古井村古井村离峨汉高速公路黑竹沟互通仅40公里,离黑竹沟景区仅3公里。作为黑竹沟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之一,古井村是彝族婚俗文化的窗口,是以特色彝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新村。村内共有150户563人,其中贫困人口29户111人,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古井村“彝族婚俗”近年来,古井村着力加强文旅融合,充分挖掘彝族文化内涵,依托邻近景区地域优势,建成“云上古井”高端民宿1家、森林康养普通民宿31家、1个彝族非遗刺绣展销馆,并建成集观光、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彝族婚俗产业园。2020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最亮眼村居”,2021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文化样板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  “云上古井”民宿其中,“云上古井”民宿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年底保底分红的方式, 让村集体2022年分红近20万元。“随着新成昆铁路的开通,我们接待的游客量增加了60%以上。”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亲子研学、休闲娱乐、集市等配套设施,提高民宿接待能力,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批又一批农特产品蓬勃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彝家新寨”星罗棋布,一户又一户的乡村民宿向阳而生……生态之美,彝乡之韵,是山水人文镌刻下的峨边底色。奋斗之艰,拼搏之砺,是伟大时代赐予峨边的精神财富。随着新成昆铁路的开通,美丽、幸福、高质量发展的峨边,必将未来可期,指日可待。 (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4-06
(记者 王成栋)“刚采的笋子,不能放在外头晒太久哦!”3月30日下午,陈雷招呼工人加紧把刚采收的竹笋清洗、预冷。按照约定,清明节前,这位内江隆昌市界市镇王家寺村的竹子种植大户要向成都和重庆分别供应鲜竹笋20吨。  瞅准鲜竹笋这个行业的前景,界市镇以王家寺村为中心,打造出全省首批竹业产业现代园区和3万余亩的笋用竹基地。眼下,这片“川东竹海”每年能提供春笋1.5万吨以上。  不只是竹笋。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四川积极开展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力让“天府粮仓”更丰富、更多元、更多样。  四川这样做的动力和底气是什么?开展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还要补齐哪些短板?在记者近日的采访中,问号逐渐拉直。压力与动力粮食增产增收潜力逼近上限,需要特色农业产业“助攻”  “积极开展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是四川现实所需。”在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有关负责人看来,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背景下,四川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尝试更多向森林、草原、河流和设施农业要食物,有着多重现实的考量。  其中,让粮仓“多装粮”和让农户“得票子”是主因。先看“多装粮”。谷非地不生。眼下,全省有耕地面积1亿亩左右,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全国二分之一。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坦言,想要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和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大幅提升四川粮食总产量并不现实。  记者注意到,此前印发的《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及,到2025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730亿斤左右。因此,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除了稳定增加粮食产量,还要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  再看“得票子”。“多渠道开发食物的过程,也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产业促农增收,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特色农业产业促农增收。”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受人工投入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四川绝大部分地区每亩水稻的每季种植收益仅300元左右,且仍在收窄。  在这一背景下,特色农业产业扮演了促农增收主力军的作用。去年,全川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964.3亿元,畜禽、水果和蔬菜贡献率超过八成。在去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率仅次于劳务收入。  为何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能够更明显地促农增收?  “因为,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市场对于非粮食食物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这种趋势仍在持续,为四川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更多的需求端利好。”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介绍,从1978年到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原粮(主粮)消费量已由247公斤下降到130公斤,“蔬菜和肉蛋奶鱼消费量等却在大幅增长。”优势与底气有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15种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四川人的餐桌从来就很丰富,这也塑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蓝红星介绍,多渠道开发食物资源,四川有着悠久的传统。  例如,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证明,巴蜀先民很早就开始捕鱼、狩猎以供果腹之需。同时,曹操在《四时食制》中,特别记有“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被认为是四川“稻渔综合种养”的早期版本。而闻名天下的四川火锅,更是将四川江河湖泊、山林田间所产的菜肴囊括其中。  延续传统,四川以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的底气是什么?“首先,农业资源富集。”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表示,四川集齐了除海洋和沙漠之外的所有地形地貌。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四川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农产品种类多样。这些为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提供了可能。  在水产养殖上,作为“千河之省”的四川,一直是全国主要淡水鱼类供应基地。此外,四川还是全国三大林区之一——西南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拥有森林2.92亿亩、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2.65亿亩,是全国有名的森林食品产地和畜牧主产区。换言之,四川有着向森林草原河流要热量、要蛋白的先天优势。  除了先天优势,四川多渠道开发食物还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川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整体成势。”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介绍,近年来,四川一直把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促农增收和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重要抓手。眼下,川果、川菜、川粮油、川牛羊和川鱼等均在全国乃至世界产业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全省共有15种可食用的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其中,在主要初级农产中,川猪、川油和川菜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四川常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自古有“川猪安天下”的说法。去年,全省油菜籽产量突破35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被业界赞叹“菜油看四川”。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去年全川蔬菜产量超过5300万吨,位居全国第四位。短板与课题“小散弱”问题突出,“沉睡的资源”待挖掘  “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走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提及:四川若要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首要在于“补短板”。  四川的短板是什么?在省农科院副院长张雄看来,四川当前突出短板有四: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未能用供给侧引领消费端;经营方式以小规模种植养殖为主,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终端产品种类散,导致供给出现结构性短缺或过剩;绝大部分产品加工率不高、品牌偏弱,导致缺乏领军型产品。  “这些问题组合起来,就会影响全链条的综合竞争力和各环节的效益,也会影响四川多渠道开发食物的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举例,综合气候等因素来看,四川是全国最有条件发展食药用菌的省份,截至目前,全川发现581种食用菌、196种药用菌,但目前进入大规模种养阶段的只有32种,仅占可开发资源的4.1%。  “过去几年,小小的羊肚菌、松茸都已经风靡全国。在未开发的菌种中,还藏着更多的‘羊肚菌’和‘松茸’等待挖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表示,如何激发这些“沉睡的资源”,仍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不只是食用菌。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就算是四川开发较为充分、种植养殖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  不强,主要体现在加工和品牌方面。就川果而言,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榴、猕猴桃和晚熟柑橘产区,本该牢牢掌握市 场话语权、定价权,但是,却有不少产品沦为“原材料”。作为参照系的水果大省山东,“烟台苹果”“日照樱桃”“寿光蔬菜”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种植—加工—营销”体系。同样是农业大省的河南,过去20多年则完成了从“中国粮仓”向“中国厨房”的转变,牢牢占据着火腿肠、水饺等特色产品深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  “可以说,没有好种子就没法开发更多食物,没有加工能力就不能提升销售半径,没有品牌就没有议价能力。”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补短板”应该与各渠道食物资源开发同步推进,让四川的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之路更快、更稳。方向与路径补短板与拓渠道并举,让“川字号”有量有名  如何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示范创建?“首先是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四川正聚焦生猪、油菜等四川有基础、有规模、有特色的领域打造种业集群,早日实现川种振兴。同时,以推进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全程试点县建设和打造“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为抓手,加快强化加工业品牌弱项。  补短板,还要与食物多元化开发的渠道紧密结合。  此前四川提出,除稳定增加粮食产量之外,还要大力提升果蔬生产设施、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发展饲草产业和设施渔业。  具体来说,果蔬生产设施的提升,重点是实施果蔬生产设施提升工程,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改造提升蔬菜大棚设施设备。鼓励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设施无土栽培蔬菜,引导企业发展植物工厂,发展省力高效设施果园。  打造“天府森林粮库”,主要思路是挖掘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等资源,力争到2030年,盘活林地1亿亩,生产“林粮”2000万吨,实现产值3000亿元,打造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发展饲草产业,则是为川牛羊提供更多“口粮”,并缓解天然草原生态压力。而发力设施渔业的路径,则是在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稻渔种养循环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鱼稻共生”“鱼菜共生”“渔光一体”等养殖模式。同时,积极发展流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四川还会继续探索开辟更多的食物来源。”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举例,在向微生物要食物方面,加大动物蛋白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单细胞蛋白肉、生物培育肉、昆虫蛋白肉等,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食物需求。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4-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