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王艳)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这一根本问题,农业部着力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利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载体,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打造区域农业发展增长极、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在联盟建设方面,以解决行业、产业和区域性重大问题为导向,整合优势科技资源,搭建多学科协同、科企紧密协作、科技创新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按照“建起来、干起来、强起来”三
| 分享: 2017-12-06
  厕所革命的目的是为农民增加福祉,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优化对改厕农户的补贴,引导他们选择更为现代化的卫生厕所技术设施。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据媒体报道,这是3年来总书记第2次对“厕所革命”作出指示。究
| 分享: 2017-12-06
  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要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是农业的标志色;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保护、节约、利用、建设。  绿色发展中的“保护”,就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主要是解决好过度垦殖、过度投入和动植物废弃物处理问题。  解决过度垦殖。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 分享: 2017-12-06
  (记者 王腾飞)今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6月1日实施。12月4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对相关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说,半年来,农业部门以担当的气魄、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启依法治药、依法建农的新征程。资料图片  一是配套规章落实到位。农业部相继颁布了《农药登记管理
| 分享: 2017-12-06
  四川是农业大省,要擦亮四川这块“金字招牌”,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如何支持“三农”发展?记者采访了四川一些金融业机构的创新举措,呈献给读者。  全省首单鸡蛋价格“保险+期货”保单诞生  “保险+期货”可用在生猪、土豆产品上  (记者 张学文)12月1日,仪陇县安溪潮合作社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签订农业保险投保单。紧接着,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签署场外期权购买确认书
| 分享: 2017-12-06
  达州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完成,成为全省首批完成改革的市州之一  □徐洋 记者 徐莉莎  “快的话,今天市人社局就该批复全市5个林场和1个林产品服务中心共109个编制的人员分配方案了。”11月30日,达州万源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李战槐正忙着与市人社局协调。只要人社局一批复,编制“落”到每个人头上,万源的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将宣告完成。至此,达州市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也将圆满完成,成为全省首批完成
| 分享: 2017-12-06
    (记者 刘佳)12月1日,省质监局召开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专家咨询会,组织专家对通过文审的11个2017年度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申报单位开展专家评定。  申报创建并通过文审的邛崃、仁和、合江、泸县、高县、红原、平武、恩阳、芦山、天全、剑阁等11个县区,按抽签顺序接受专家咨询。专家依据陈述进行提问,由陈述单位答辩,专家再进行评议、提出推荐意见。据悉,省质监局根
| 分享: 2017-12-06
    四川农村日报 陈琴 记者 刘佳    “道路畅通、产村相融,农田变景观、园区变景区……”11月23日,驱车行进在井研县百里产业环线上,连片的柑橘园蔚然成林,仿佛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道路两边不时掠过的菜园、鱼塘、家庭农场里,村民们正在忙碌。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井研以战略思维打造农业,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农业发展道路,多形态、
| 分享: 2017-12-06
    四川农村日报 向育凯 尧理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走进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方圆数10公里的大旺山区,就走进了楠竹的世界,映入眼帘的全是伸向蓝天郁郁葱葱的楠竹。“我们这里能变成纳溪10万亩竹海核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受益于国家的退耕还林工程,让我们‘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开启了一道崭新的致富之门。”白节镇回虎村主任李俭强高兴地说
| 分享: 2017-12-06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周金泉)“目前已经立项,市上正在做规划,昨天下午刚开了会。我们准备打造一个林盘乡村旅游点,将植入艺雕元素。”11月29日,崇州市廖家镇组织委员刘瑶高兴地说。至此,廖家镇倾力打造的艺雕产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古建艺雕在廖家镇已有100余年历史,全镇目前从事砖雕、石雕、泥雕、木雕的艺雕匠人有300余人,从事古建艺雕的大小企业有1
| 分享: 2017-12-06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近两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及种养企业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行动工作,在信息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生产、经营和服务四大领域的过程中取得实效,截至11月底已有多项农业信息化建设跃入全国示范基地(案例、项目)的行列。   一是成都市蒲江县人民政府、四川微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和宜宾市神隆农业装备
| 分享: 2017-12-05
  原标题:人社部启动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工——揣上辛苦钱 回家过好年  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集中宣传活动、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各地要全面摸清欠薪问题或欠薪隐患底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解决,对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确保农民工拿到自己的辛苦钱,高高兴兴回家过年。资料图片  今年
| 分享: 2017-12-05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从源头上遏制村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
| 分享: 2017-12-05
  (记者 王小川)今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主体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的重要途径,强化政策创设,农村经济新动能产业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多元化推进格局。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1-9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万亿元
| 分享: 2017-12-05
  巩固扩大安全县创建活动成果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到新水平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次现场会,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把“双安双创”工作推向深入的有力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亲自出席并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农产品质量安
| 分享: 2017-12-05
  今年4月起,成都高新区托管原简阳12个乡镇。  逾400平方公里农业农村如何发展?  贫困村如何摘帽?贫困户如何脱贫?  乡村振兴  逾400平方公里农业农村如何发展  从“大棚蔬菜基地”到世界空港农业新标杆  记者 熊筱伟  当国家级高新区“牵手”传统乡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今年4月起,成都高新区托管原简阳12个乡镇,“逾400平方公里农业农村如何发展”成为这个国家级高新区面临的新课题;
| 分享: 2017-12-05
  (记者 王成栋)近日,记者从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获悉,2013年以来,我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0万亩,接近半个都江堰灌区大小。同时,全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04,达到0.462,即灌溉水利用率达到46.2%。此外,我省各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四川省依据各地实际,配套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五小水利”(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
| 分享: 2017-12-05
  关注  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进入11月,又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季节。全省水利项目推进调度会上,晒出一份成绩单:今年以来,全省共落实水利投资262亿元。这意味着,年内四川完成新增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亿立方米、解决78.6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的目标已成定局。  由过去单纯的灌溉扩面,转向生态水、产业水、幸福水和活力水“ 四水共建”——2013年以来,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了更多内涵,这不仅
| 分享: 2017-12-05
    长江东去,浩浩汤汤。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奔腾的金沙江水和辗转千里的岷江之水在这里汇合,激荡着川南古城的千年乐章。这座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的灵动,水的魅力,给这座江城增添无限色彩。  近年来,宜宾市通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以建设促农村发展,以改革增添农建活力。坚持念好水、地、路、投、服、制、
| 分享: 2017-12-05
  聚焦  “今年至少能挣15万!”看着即将上市的黑番茄,张兵打起了算盘。去年开始,这个重庆人在邻水县九龙镇黄泥村承包下50亩土地,种起了反季节有机蔬菜。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底,他就将收回成本。  就在两年前,黄泥村的土地还是村民“嫌弃”的对象。从遭人“嫌弃”到成为“香饽饽”的黄泥村,究竟有什么故事?  记者 王成栋  困:  设施破损,远水咋能解近渴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过去,只要下雨,黄泥
| 分享: 2017-12-0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