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金融创新 增亮农业“金字招牌”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12-06

  四川是农业大省,要擦亮四川这块“金字招牌”,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如何支持“三农”发展?记者采访了四川一些金融业机构的创新举措,呈献给读者。

  全省首单鸡蛋价格“保险+期货”保单诞生
  “保险+期货”可用在生猪、土豆产品上
  (记者 张学文)12月1日,仪陇县安溪潮合作社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签订农业保险投保单。紧接着,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签署场外期权购买确认书。至此,四川首单鸡蛋价格“保险+期货”保单正式诞生,为地方运用“政府+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打开一个突破口。
  “按照今天签订的保单,安溪潮合作社明年1月、2月出产的鸡蛋每斤将保住4.37元的价格,3月份出产的鸡蛋每斤将保住4.01元的价格。若离地价低于这个价格,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则负责赔偿,补足差价。”当天,刚签完保单的张颖告诉记者,预计明年一季度的鸡蛋离地价的成本每斤在3.8元左右,这样合作社就能专注生产。
  鸡蛋价格“保险+期货”的运作方式为:投保鸡蛋在保险期间,若鸡蛋价格低于保单约定价格,中航安盟负责赔偿。赔偿部分则通过之前向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的场外期权行权的方式来实现,即由华西期货支付,相当于对鸡蛋价格保险有了一个再保险,只不过这个再保险是通过期货市场来实现。
  小小鸡蛋闯出大市场,也为更多农产品加入到“保险+期货”打开了突破口。华西期货总经理熊佳斌认为,鸡蛋价格“保险+期货”成功签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期货商品交易所有鸡蛋这个交易品种。未来,四川最有可能应用这一方式的品
种是生猪、果汁、土豆。

3.jpg

资料图片

  我省首例专合社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合同诞生
  “政府+银行+保险”破解专合社融资难
  (唐洁 记者 张学文)日前,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泸州中支公司与叙永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合同,同时,叙永农商银行与叙永县后山富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1年期150万元贷款合同。这标志着我省首例为合作社贷款提供履约保证保险的合同正式生效,无抵押物、无其他担保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可获得贷款支持了。
  后山富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自主脱贫攻坚农村专业合作社,实际出资人为1800多家农户,其中658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既是股东,又是员工。合作社的主营业务为农副产品经营与销售,采购食材供应一些单位,需垫付采购资金,但回收货款有一定账期,因此出现资金缺口。按传统方式贷款需向银行提供有效抵押物或担保公司担保,而合作社恰恰没有这两样东西。
  合作社找到锦泰财险泸州公司、叙永农商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后,三方商定以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为合作社增信。农商银行为合作社提供贷款,保险公司与农商银行约定风险分担比例为7:3。按照泸州市《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实施细则》,开展这项保险业务的机构对单家合作银行年末合计赔付率达到130%以上且赔付金额达到 100 万元,市财政按超出130%以上赔付部分的30%的比例给予补贴。

这一“政府+银行+保险”服务专合社模式,既满足了银行、保险公司支持脱贫攻坚的强烈愿望,又保证了他们的资金安全,具商业可持续性。叙永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军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了银行通过专合社向贫困户“输血”的通道。
  农贷通:打开农村金融“最后一扇门”
  (记者 卢薇)近日召开的首届天府金融博览会上,不少人在“普惠金融”展台,扫码下载一个“农贷通”的APP。负责该平台设计、开发和运营的成都金控征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农贷通”旨在打开农村金融“最后一扇门”,集涉农政策、金融、信用、产权、收储等为一体,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普惠金融、农业奖补、项目扶持等资源和服务,在金融机构和农村客户之间架起桥梁。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缺乏有效连接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可控等难题,制约着金融服务深入农村。作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都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后,今年7月31日在全国首次推出“农贷通”平台。平台上线近4个月来,入驻金融机构逾100家,发布涉农金融产品超200个,累计受理涉农贷款12亿元,成功放款约10亿元,在线放款率达83%,有效满足了大量农村融资需求。
  10月22日,彭州农户高林在宣传折页指引下注册了个人“农贷通”账号,并通过平台申请了彭州民生村镇银行的“金水果”贷;民生村镇银行于23日通过高林在平台中预留的电话与其联系并了解到,高林在濛阳水果市场经营小生意,急需一笔资金购进时令水果;24日,民生村镇银行派出客户经理对高林展开贷前调查,确认该客户符合授信标准,为其办理了一笔25万元、期限1年的“金水果”信用贷款;30日,该笔贷款正式发放。此时距离高林申请贷款的时间仅过去了5个工作日。
  农村金融创新背后
  □陈露耘
  全省首单鸡蛋价格“保险+期货”保单、全省首例专合社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首个旨在打开农村金融“最后一扇门”的农贷通……这些服务“三农”的金融创新或许尚不成体系,但具有重大的意义:用保险为银行贷款提供保障,用期货对冲保险的风险,打通不同的金融门类,组合不同的金融产品,成为目前金融创新的新亮点,也为金融如何服务“三农”做了示范。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这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前段时间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位基金经理在谈到军民融合民间不易投资时提出,军民融合项目投资时间长、风险大,基金运营周期5年左右,存在时间不匹配问题。不仅在军民融合领域,投资“三农”一样面对这样的难题:时间长、效益低、风险大。
  当经济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时,当经济的转型升级走到了一方面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攻坚克难的阶段,金融业怎么来配合?一方面,乡村振兴、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没有好啃的骨头,金融机构要像过去一样赚“容易钱”“轻松钱”,已经不容易也不轻松;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着力改善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也受到空前重视。金融业不是慈善行业,如何服务大局同时又实现自身发展,惟有创新一途。
  怎样创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理事长李扬日前在成都说,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一些成本问题,比如四川地广人稀确实给金融机构增加运营成本,但如果边远地区农牧民有智能手机,银行就可以提供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此为降成本。第二,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多用心,像本组稿件中提到的银行、保险、期货等等细分门类,都可以进一步整合起来,降低风险、摊薄成本。第三,观念还是要创新,要对金融业面临的新情况有充分准备,前文提到的时间错配问题,其实是还停留在挣“轻松钱”的认识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