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11月28日,南江县云顶镇南鹰村千亩生态茶园种植基地,茶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在茶园给刚刚修了枝的茶树松土施肥,冬日茶园呈现一派劳作的繁忙景象。入冬以来,南江县积极组织引导茶农对投产茶园开展打顶修边、松行施肥、清园消毒等管护措施,为夺取来年春茶丰收打好基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袁文荣 )近日,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镇村两级近百名干部深入村社,院坝、对脱贫户、边缘监测户逐户、残疾户以及困难家庭开展入户帮扶工作,并作“抓产业发展规划走村到户”宣传,为原本清静的村庄添加了许多人气。大走访活动中,各级干部走家串户,通过与脱贫户、边缘监测户、残疾户以及困难家庭户拉家常、谈生活、了解收入情况,详细了解帮扶户目前的家庭成员、经济来源、身体状况及已经享受的国家那些政策等情况,并如实填写好个人家庭信息采集表,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收集第一手资料。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扶干部积极为帮扶对象谋划发展思路,找准致富门路,增强了他们勤劳致富,努力奔向小康的决心。入户走访过程中,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各村组院户,要求他们注意保暖、注意外来人员行踪,不要购买过期腐烂食品,着力推进安全平稳过冬,确保安全用火相关工作、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缴做了相关政策的宣传,并引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操作使用方法,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水平,还为深入推进平安兴马建设营造了良好乡村氛围。一直以来,兴马镇始终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为民宗旨的重要着力点,镇党委班子成员全部实行联村蹲点制度,深入乡村振兴联系点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通过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主动联系联村工作队定期上门走访及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等方式,把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让困难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与温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文/图  “石庙村第一批香菇出菇了!”11月22日,平昌县金宝街道石庙村第一书记李小林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个让他欣喜的消息。对于李小林和石庙村来说,这第一批香菇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除了石庙村第一书记,李小林还有一个身份——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副主任,食用菌研究是他的专业。今年6月起,省农业科学院开始定点帮扶巴中市平昌县。8月,李小林被派驻平昌县金宝街道石庙村担任第一书记。李小林在查看香菇质量。  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规划好村上的主导产业,带领村民产业致富。通过前期调研,李小林发现村上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但都是新栽茶叶,还需几年才能大量投产。但他同时有了新发现,“在此之前,石庙村曾经种植过3亩羊肚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正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因此,今年作为第一年,我们引入了 10 亩羊肚菌、5000棒香菇和5亩大球盖菇。尤其是香菇,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菌棒能够摆下去,温度、湿度合适就能收获,产量稳,风险相对较低,适合刚开始种菇的农户。”李小林告诉记者。  现在,第一批香菇已经采收了1000多斤,目前主要是在平昌县城内销售。李小林告诉记者,目前因为量少,所以销售不是问题。针对后期产量大量上来了后,准备购入烘干设备,将没有销售的鲜菇制作成干品,包装后再进行销售。  现在,李小林和村委正在着手研究石庙村的5年规划。  人才方面,计划培养5-10名技术骨干,培养20-30名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  产业方面,一是继续引入香菇,兴建5个香菇大棚,引进优质香菇10万棒每年,年产值达80万元以上;二是发展羊肚菌产业,争取达到10亩每年,年产值20万元以上;三是发展林下(李树)毛木耳种植,规模达到5万袋每年,年产值30万元以上;四是发展茶叶行间套种大球盖菇,争取达10亩每年,年产值达20万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5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通江县高度重视供销工作,以精准融合“基层供销社服务优势、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资源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优势”为工作目标,通过改革体系、改变思路、改善方法,有效提升综合服务社的服务水平,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深秋时节,诺江镇秋锦山村蓝莓产业基地里一派繁忙,村民们正忙着进行剪枝、除草作业。“2020年,这里建立了蓝莓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很好,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在里面务工,八十元一天,一年能挣一万多元钱,这个收入还是比较可以的。”村民彭从兴说。今年70岁的彭从兴,家里有5亩多地,去年秋锦山村村干部动员村民参与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他了解清楚后,觉得是件大好事,立即将土地流转给了蓝莓基地。彭从兴告诉记者:“秋锦山村蓝莓产业基地试点已经满一年多了,现在蓝莓长势很好,去年就已经在挂果了,老百姓的经济效益是越来越好了。”2020年,通江被列为全省“三社”融合五个试点县之一。2020年下半年,通江县诺江供销惠农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同通江县诺江镇诺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江县姚家坝飞翔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三社”融合,通过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社,在组织融合、经营融合、服务融合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和试点。“我们主要是通过技术指导、果品回收、苗木供应,来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产业发展有后劲。”诺江供销惠农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何超表示。如今,这个产业示范基地共建园区186亩,带动发展村级集体300余亩,该村已新建蓝莓园区1000余亩。2020年,按照“1:1.5:2.5:5”的分红模式,村集体分红3600元。在“三社”融合过程中,我县坚持探索试点下深水、改革创新展作为、对比剖析积经验,建立了“党建引领、供销牵头、部门联动、村级主抓、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试点探索了经营创收利润按照10%集体经济优先分红、10%滚动发展预留、30%管理团队奖补、50%股份合作的“1135”分红模式,大力推动“三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做实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蓝莓达8100亩,各个村级集体增收超过10%,通过供销系统和专合社集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最少增收达2700元,最多的达两万余元。”(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2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通江县大力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摸清家底。联合县级相关部门、乡镇组建专班,形成合力,扎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大调研专项活动。 下乡入村、全领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摸排乡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规模、产业类型等情况,掌握涉改乡镇、村地貌特征、文化特色、发展潜力等基本情况,形成极具县域特色、操作性强、实施度高的专项实施方案,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把握重点。聚焦镇村建设、产业发展、生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重点难点领域,制定具体事项指导目录和工作责任清单,完善规划审查要点和流程,科学划定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片区,为加快推进落实全域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明晰思路。科学合理布局。按照“多规合一”“小组微生”等规划和建设理念,把群众意见、文化内涵、地域特征、发展定位结合起来,合理布局城乡产业、村级居民点和配套设施,统筹推进“城市+乡镇+农村”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2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通江县松溪乡抓实“三强化”,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2名专职人员常态化开展工作,研究制定《松溪乡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任务,确保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县、乡、村三级联动,选优配强17名同志组成新一轮驻村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成果巩固。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标准,重点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临时困难户三类群体,常态化开展巩固基本生活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以及饮水安全保障等工作。制定《松溪乡人民政府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方案》,通过乡、村、社干部“三级联动”开展新一轮大排查工作,建立排查台账,确保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到位。强化就业培训。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和技能需求排查,在摸清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整合行业培训资源,着力抓好就业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5次,覆盖300余人次,按照意愿和技能对口推荐4人到外地就业,同时协调本地专合社和本土企业解决20余人就业问题,促就业稳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局。(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2
(记者 徐浩程 钟帆)当通江银耳遇到光伏,会发生什么?11月11日成立的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给出的答案是:产业跨界、富民增收。这家承载着巴中产业培育振兴使命的企业,将着力实现“三产融合、内培外引、集群成链”。  同样是聚焦产业,11月初,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授牌,目标直指文旅产业发展振兴。  “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省委“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的部署,巴中聚焦“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产业培育振兴主线,不断升级发展引擎,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强化支撑引擎二次创业,放眼全国搭建大平台  11月13日周六,巴中意科碳素有限公司加班人员不少,占地5000平方米的碳化车间正抓紧建设,一条全新的隧道窑即将启用。届时,公司负极材料产值至少增加600万元。  作为首批入驻巴中经开区的企业之一,意科碳素的快速扩张,与巴中经开区的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7月,巴中经开区拉开二次创业大幕,争创国家级经开区。  为什么要二次创业?环视全国革命老区的重点城市,巴中人倍感紧迫:江西省赣州市有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省梅州市获批建立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巴中在这些方面,几乎为零。  作为原川陕苏区首府和中心,地处秦巴山区的巴中后发赶超,亟需更大的“国”字平台承载产业发展。  “与全市其他区域相比,巴中经开区有基础、有潜力。”巴中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经开区东迁兴文镇,三区同建拉开城市框架,改变了巴中城区城市形态。历经多年发展,园区也培育了国药天江药业等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支柱产业。  巴中决策层明确,加快把巴中经开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引领全市发展的“动力之芯”,以巴中经开区的蝶变新生、整体跃升重塑巴中区域发展格局,提升巴中区域竞争位势,积蓄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动能。  目标锁定,行动果决。巴中市委设6个专项工作组,每两月召开一次专题会,及时研究会商、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这是一场狙击战。巴中经开区确定4个产业链招商专班,每个月外出招商,迄今已精准对接企业156家,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09.08亿元。  这是一场协同战。恩阳区等区县专题研究支持经开区二次创业;利用东西部协作搭平台,浙江金华经开区与巴中经开区成功对接。浙江省驻巴中工作队队长谢国才介绍,两地开发区将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共享资源。激发牵引引擎深化国企改革,培育振兴产业  7月,巴中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动员大会召开;9月,巴中市发展控股集团成立;11月,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揭牌……  从画出“施工图”到任务逐项落地,下半年以来,巴中国资国企改革动作频频。  “巴中市属国企普遍规模小,资源、人才分散,经常同一业务几家都在做,同质化竞争严重,竞争活力不强。”巴中市国资委主任万国介绍,2020年巴中市属国企纳税上千万的仅4家,多个企业纳税为零。  缺乏大企业带动,这也是制约巴中产业发展的难题,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势在必行。  巴中市属国企“1+3+N”架构正在形成:“1”是巴中发展控股集团,下属巴中市国资运营集团、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巴中市文旅集团3家企业,以及N家三级子公司。  “改革后,巴中发展控股总资产将达648亿元,肩负主板上市、全省大企业大集团百强等领域零突破的任务。”在巴中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看,此次调整不是简单的“1+1”,而是为了填平弱项、放大优势、发掘潜力,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集团。  集中力量的优势明显。“我们已摸清全市风能资源,准备在南江等地测试。”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投资发展部经理李杰称,该集团将与华润电力推出一系列新能源项目,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显现。近日,巴中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正与四川能投金鼎产融控股集团联合推动收购巴中一家公司,进入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加工领域,带动巴中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拓展空间引擎组建文旅新区,重塑经济版图  “龙头!”采访中,记者数次听人如此形容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个11月3日才正式授牌授印的崭新文旅新区,将成为引领巴中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龙头之称,首先在于其面积大、规模大。文旅新区跨南江、通江2县7乡镇,幅员1656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一个县;聚集了巴中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光雾山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和众多小景点。  龙头之称,更在于文旅新区在巴中奋力后发赶超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主引擎和打造绿色经济核心增长极的载体,从一开始,巴中就将文旅新区定位于: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内陆养生福地,希望借文旅新区的重装起航重组巴中文旅格局、重塑经济版图。  如何先行示范?在巴中文旅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清平看来,关键在于丰富新业态,“建设一批国际标准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研学旅游等项目。”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相关全产业融合发展,则是文旅新区带给乡镇发展的解题思路。  如何重塑版图?巴中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佘勇称,文旅新区将推动巴中形成南城北旅经济版图,“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三区融为一座城,与文旅新区相呼应,以旅游为城市聚人气、以城市为旅游汇商气。”  更多利好给巴中带来发展底气。《四川省“十四五”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覆盖巴中全域,更多发展引擎与支撑点将逐步上新。  巴中,未来可期。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22
(记者 张韵晗)11月18日,记者从农业农村厅官网获悉,根据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办《关于印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委基治办﹝2020﹞8号)精神,经各县(市、区)申报,市(州)审核推荐,省直相关部门组织评审,43个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98个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公示。其中,巴中2个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社区)上榜。  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拟认定名单  一、示范乡(镇)(巴中市2个)  南江县长赤镇  通江县民胜镇  二、示范村(社区)(巴中市14个)  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潭河村  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宏福村  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相坪村  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普济宫村  巴中市恩阳区兴隆镇金鸭村  南江县长赤镇玉白村  南江县公山镇卫星村  通江县兴隆镇翰林村  通江县春在镇棋子顶村  通江县铁佛镇河西村  平昌县江口街道临江社区  平昌县灵山镇元柏社区  平昌县三十二梁镇柳林村  巴中市经开区兴文街道中营村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程聪 摄11月15日,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大城村,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巴中(通江)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为村民抢收红薯。  今年,通江县极端天气增多,长期阴雨连绵,导致村民秋收难度增加,该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部分党员以及热心村民组成党员服务队,帮助村里缺少劳动力的村民抢收,解决缺劳困难,赢得了村民的赞许。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9
四川新闻网消息 走进平昌县泥龙镇青山社区,茶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茶农们正背着修剪机,弓腰埋头的为茶树修枝剪叶,挥舞着锄头对茶地挖沟排湿。为确保茶树安全过冬,来年早出芽,出好茶,早投产,进一步提高春茶的产量和品质,让群众在辛勤耕耘四年的茶园收获丰硕果实,近期,青山社区抢抓茶树休养生息的有利时节,组织群众对茶园开展冬季管理,进行茶园除草施肥、理沟排湿、修枝治虫等。茶农何心海喜笑颜开的讲到,今年自家的茶园已经初投产,已经卖了8000余元,比种植传统农作物要划算得多,今年茶叶的冬管,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流程进行管理,我有信心来年的春茶一定会大丰收,我们群众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该社区自2017年以来发展茶叶产业,面积达4000余亩,今年已初投产1000余亩,实现产值80余万元,从传统农业向特色产业的转变,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为群众铺开了致富之路,为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昌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7
(记者 钟帆 文/图)11月10日,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四川蓝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建的年产45万吨饲料加工厂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  这个加工厂是恩阳区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3000个。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是巴中市明确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开局的缩影。今后五年,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巴中将以“2+2”主攻方向,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县域差异化发展。巴中临港产业园里,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二楼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手机。打造产业聚集“新洼地”从无到有  “前一个‘2’指的是各县(区)今后五年的两个发展定位,后一个‘2’指的则是两个重点发展产业。”据巴中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佘勇介绍,“2+2”主攻方向,是基于各县(区)县域经济的精准“画像”产生的,关乎今后五年的产业引进比例。  在这一规划中,哪个县(区)产业变化最明显?佘勇的目光落到了紧邻巴中主城区的恩阳区。“2+2”主攻方向中提到,支持恩阳区建设成渝地区北向开放高地、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恩阳变化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完全是从无到有的一个产业。”  这个变化,与巴中恩阳机场的腾飞有关——去年10月,恩阳区开始谋划临空经济,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的巴中临港产业园就此拔地而起。规划建设的约9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电子信息产业落地开花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签约落户巴中临港产业园的企业。三层楼的标准化厂房,一楼生产数据线,二楼组装手机、平板电脑,三楼作办公区。“我们总公司在深圳,那边负责研发销售,巴中这边负责生产加工,做的都是订单业务。”据该公司总经理凌选介绍,自今年6月入驻以来,短短5个月,四川永润欣已实现产值6000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该园区先进制造业组团A区已签约落地深圳吉润通(四川永润欣)、大能、豪博讯等6家电子信息企业,正在对接意向入驻的有10余家。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从有到优  今年9月,团餐龙头企业麦金地的子公司四川麦金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平昌国有企业奔康公司达成合作项目,计划三年内完成总投资3.2亿元,在平昌县建集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农贸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麦金地(平昌)中央厨房产业园。  作为小角楼和江口醇“两瓶酒”的故乡,平昌县13个镇(管委会)依托省级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契机,发展红粮基地3.2万亩,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实现了百姓增收。  按照“2+2”主攻方向,“从有到优”也是巴中今后五年县域差异化发展的一大目标。其中提出,支持平昌县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产业:食品饮料围绕着“一个厨房两瓶酒”,建设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机械制造围绕“一辆摩托两大园”,加快推进雅迪摩托配套项目、智慧教育装备产业园和智慧城市配套产业园等机械制造项目。  自古便有“道地药乡”美誉的巴州区,2016年便将巴药确定为主导产业,并成立巴药产业发展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在地中药材11.3万亩、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15个、“中药材+农产品”流通网点20余个。  此外,作为巴中市的主城区所在地,巴州区的服务业近年来也得到飞速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巴中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巴州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建设,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发展全市首位产业从优到强  11月7日,立冬,南江县光雾山景区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受气候影响,今年光雾山红叶观赏期较去年延长了一周左右,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这是光雾山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的首个红叶节,首次提出了“国际红叶节”的概念。  今年以来,围绕着“三市两地一枢纽”定位,巴中市提出将文旅康养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并按照“南城北旅”的空间版图布局,明确支持南江县、通江县重点发展文旅康业产业。  光雾山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通江县的川陕苏区王坪景区也开启了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征程”。有着“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之称的通江县,已成为全川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11月8日,在参观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后,游客孙佳来到旁边的红军城文旅特色街区挑选纪念品。该街区已建成集文创产品开发和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于一体的“红城映象”,开发刺绣、竹编、剪纸、根雕等100余种独具巴山特色民俗文化创意产品,推出“吃红军餐”等一系列的研学旅行产品。  截至目前,通江县共有文化资源10793处、旅游资源点位231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研学旅游基地6个,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石刻标语群、千佛崖石窟等5处文物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后五年,通江将全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摄11月14日,天空放晴,南江县侯家镇广进村和九顶社区,蓝天下的民居、道路、田园和青山树林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据介绍,侯家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把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使乡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6
(张姿柔 记者 何菊)近日,省水利厅公布全省第一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名单,巴中市平昌县上榜。据悉,此次试点建设实施期为3年,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和水美新村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县域乡村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乡村振兴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用水保障能力。近年来,平昌县坚持“五个全面”严格水资源管理;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确保城乡同网同质同服务供水;创新“城乡一体化供水为主、村集中供水为辅,户分散供水为补充”工作思路,实现全县366个村(社区)近13万户群众饮水安全全覆盖。下一步,该县将结合“十四五”规划、乡村水务试点、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确保“试点”变“亮点”。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1-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连日的降温夹杂着小雨,给初冬带来了寒意。11月9日,一缕阳光照射下来,张茂军跟着全村人像着了魔一样冲出门,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  这是流坝村一个平常午后,这个离巴中市南江县城仅10公里远的村庄,因有一组独特房屋建筑曾被外界瞩目。2017年,村里的建筑群落入选了世界知名建筑杂志《Dazeen》“最佳住宅设计TOP10”。此后,经常有游客冲着房屋而来。  这些房屋外观的独特之处,是在屋顶做菜地呈坡地延伸,屋内为天井设计直通屋顶,冬日暖阳可直晒屋里。“不安全,填了。”想晒太阳,也想在晒太阳的间隙和村民闲聊,张茂军对出门这件事有自己的执着。  天井下“日晒暖阳、夜观繁星”尚早,楼顶菜地的田园牧歌是否实现?在流坝村,香港设计团队的时尚理念与川北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在不停的碰撞中逐渐交融。流坝村(原流坝乡金台村)22栋农房。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摄壹 香港团队免费设计  流坝村隶属南江县公山镇(原流坝乡金台村),张茂军所在的聚居点是一个地灾转移项目。  2011年受灾后,因为一些村民舍不得离开原地,经过协商,22户人家希望原址重建。村里的老支书袁宗成介绍,县上请了省上的地质灾害专家多次到村组考察,经过3次论证,最终选择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土地,用工程技术进行滑坡治理,“最终用了一年时间,成功整治出了10亩土地用于建房。”  如何在10亩土地上修22栋房子?“当时,我们在各级组织的帮助下,联系上香港的设计团队。”原流坝乡工会主席钟登才告诉记者,该团队牵头人林教授非常热心公益,带着团队来到金台村实地考察后,决定免费为村庄设计。  “设计的时候,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征求村民的意见。”袁宗成介绍,林教授团队根据当地的风向、光照,设计出了模型、图纸,再根据村民经济情况提供了一层半、两层半、三层半等多种户型。  “村民们心里很高兴,虽然楼间距近,大家也都都表示理解。”袁宗成回忆。最初的设计图纸。资料图片贰 村民入住充满新奇  按照设计理念,房屋很快建了起来。从山脚下抬头远远望去,一群粉红色、尖尖角、搞“抱团”的房屋十分醒目。2017年,这组房屋入选《Dazeen》“最佳住宅设计TOP10”。  袁宗成说,自从2018年村民入住后,经常有游客进村游玩拍照。来流坝村“打卡”的游客多了,张茂军也靠卖农副产品增加了收入。  村民刚住进去的时候,也满是新奇。每一栋农房有一个贯穿于中间的内部“天井”,楼梯围绕“天井”盘旋而上,犹如教堂或城堡。一楼有一个缺口,设计出来的空地是给村民拿来闲谈的地方,边上还有一个小型储物间,方便摆放柴火或农具。“沿着楼梯继续往上走,二层半还有一个阁楼能装东西。”张茂军说。  天井直通屋顶,再由一块玻璃盖住,提供采光的同时,还能挡雨、通风。钟登才介绍,按设计,天井让屋内夏天通风很凉快,冬天日光直晒屋里特别暖和,夜晚有星空抬头就能看到,“特别美!”  “这个房子最有特色的,要属屋顶了。”张茂军告诉记者,屋顶呈V或倒V形,有的中间高,两边低,有的两边高中间低。张茂军在屋顶上填埋了泥土,种上了果蔬。“有辣椒、莴笋、番茄、土豆、茄子等,我每天都会上来照料。”张茂军说。  在袁宗成看来,屋顶有了泥土,夏天能隔热、冬天能保温,住在房间里更加舒适了。楼间距过近,导致采光不足 。资料图片叁 实用需求渐占上风  但很快,张茂军和钟登才的“美好愿景”慢慢发生了变化。住的时间久了,一些村民觉得很不习惯,甚至有部分村民不停整改房屋结构。  “住久了,很不适应。”张茂军坦言,首先就是屋顶种菜。和旧房子门口种菜相比,在屋顶种菜意味着要把土、种子、肥料等抬到三楼,臭、重不说,楼梯不修护栏人就很容易从天井掉下去。  “屋顶的的5级阶梯很陡,每级至少有1米高,我年轻力壮就还好,老年人和小孩就很难一步迈下去,或者一步跨上去。”张茂军说,起初他在上面种菜的时候还栽过好几个跟头。“如何运水上去也是一个问题,总不能每天一桶一桶地往上抬吧。”后来,乡上给每家统一配备了水罐,这才解决了种菜浇水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楼的缺口处,原本被香港设计团队用来方便村民社交和摆摊的空间,也被一些村民给封上了。“封上就多一个房间,不封上就空起没用处啊。”村民有着自己实用性的看法。  在钟登才看来,部分村民把一楼空间都利用了,当初设计的初衷就白费了。  “一些房屋的天井也被填封了。”张茂军说,他有两个三岁大的小孩,担心天井的安全问题,无奈也把天井填上了。“二楼和三楼都填上了,全部填平,这样光就只照得到二层半的阁楼,能够用来晒晒谷子。”  张茂军还想方设法充分利用自家的房子。这些年,他常常拍摄一些屋顶种菜的视频。到后来,又利用视频卖起了自家养的黑猪。观点>>>冲突不是坏事  天井看星,屋顶种菜,是香港团队对乡村生活的美好畅想,更是他们对流坝村村民的良好祝愿。户内天井极具诗意,旋转楼梯颇有仪式感,但事实上,两者也是对空间的极大浪费。  香港团队能为流坝村带来别样设计,为乡村注入最前沿的建筑时尚元素,当然是好事情。而村民出于自身需求的改动,让时尚建筑变了模样,也让其更鲜活地融入当地。  “乡村房屋的设计,还要充分尊重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如嘉曾给多个乡村做过旅游规划设计,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农房的整体设计。  “像南江县公山镇流坝村的这22栋房屋,理念很先进,设计很巧妙,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但稍显华而不实。”在李如嘉看来,设计团队对房屋的理念没有任何问题,但缺乏对当地人口年龄结构、天气日照等情况的了解。  “爬三楼房顶去种菜,并不合适农村老人,悬空天井,并不适合爱跑爱跳的农村小孩。过小的楼间距,并未设计出足够的采光空间,农村老人更喜欢外出晒太阳而并非在屋内‘讨要’阳光。”李如嘉说。  “农房设计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要相吻合,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或在外墙上涂抹色彩或是改变框架结构都是可取的,这方面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省厅提供的设计图纸非常丰富,各市州住建局提供的图纸也都创新十足,未来将有更多的村民住进漂亮且安全的农房中。  建筑时尚和当地村民的碰撞,为后来者提供了更切实的切入点。更美乡建,明日可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12
11月9日,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长平主持召开2021年内江对口帮扶项目部署推进会。刘长平强调,要严格程序规范,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建设方案,严格项目立项、招标、监管等程序,严守安全、环保、土地底线,确保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内容资金匹配,经得起检查检验。要加快建设进度,按照既定推进计划,抢抓当前有利天气,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交叉作业,同步推进,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要加强沟通协作,县级相关部门、各任务乡镇要主动作为,加强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效能保障和环境支持。要把握时间成效,坚持时间服从效果,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要求,列出时间表,建立任务清单,明确建设任务,分门别类破解困难矛盾,全力以赴加快年度项目建设。会前,刘长平带队到兴隆镇白茶公司实地督导山地高效茶旅融合产业园(兴隆)“三园四中心”建设,并就相关项目推进提出具体要求。(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1
今年来,巴中经开区时新街道把好“三道关”,破解秸秆禁烧瓶颈问题。把好科技人力结合治理关。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办事处、村(社区)、网格三级责任体系,组织40名网格对重点区域、敏感时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依托“智慧乡镇”秸秆禁烧烟雾报警系统,精准定位,及时、准确掌握区域情况,快速、有效处置焚烧行为71起。确保实现“秸秆焚烧一起、监督跟进到点、追踪处置到位”的目标。把好回收储备综合利用关。建立占地1500㎡的秸秆综合利用收储中心,出台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以不低于300元/吨的价格向农户回收,预计回收300余吨,最大储存量达700吨,惠及农户800余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把好宣传思想教育提升关。充分利用标语条幅、流动宣传车、广播等宣传形式向群众宣传秸秆焚烧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宣传秸秆回收利用优点,教育引导群众从焚烧向回收利用思想转变;培育思想先进农户带头参与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曝光秸秆露天焚烧典型案例5起,鼓励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道德积分等约束机制,提升秸秆禁烧管控能力。(巴中经开区时新街道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09
发展肉牛产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平昌肉牛产业已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格局,草畜产业效益凸显,屠宰加工日趋完善,实现了从起步到跨越的快速发展。从百年历史到川东北重镇。600年历史的得胜牛市美名在外,享誉南北,依托得胜牛市的历史传承和繁荣根基,建起了川东北片区最大的活牛交易市场,持续打造西南片区远近闻名的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可达10万头以上。从传统养殖到集约化运营。打造以得胜、响滩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核心区,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达168个,正加速推进能繁母牛场、肉牛精深加工厂建设,从牧草种植、能繁、育肥到屠宰加工的产业链条初具雏形。政企发力培育经济增长极。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变一次交易为全生命周期合作关系,变碎片化建设为综合集成开发,变资源为资金、资产和资本,政企合作综合开发如火如荼,种养循环、融合旅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快速形成。(平昌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05
(谭小龙 记者 钟帆)11月3日,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简称“文旅新区”)授牌授印仪式在光雾山举行,标志着文旅新区正式落地、南城北旅空间布局已具雏形,全市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迈出历史性一步。授牌授印仪式现场  文旅新区横跨南江、通江2县7乡镇,幅员面积1656平方公里,总人口6.76万人,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城。文旅新区实行党工委领导下的“管委会+公司”领导体制、经济区与行政区既密切联系又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新区专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致力建成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内陆养生福地。  今年9月,围绕文旅新区,一场高标准高规格的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资格审查会召开。经过8小时的反复讨论,专家们从64家国内外应征单位及联合体选出“五强”。目前,“五强”团队已对文旅新区所涉及景区、乡镇进行了首次现场勘察,正在准备下一轮角逐的方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05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张尧 姜岚)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助推全省便民服务示范点位创建取得新成效,公山镇创新“三结合”便民服务模式,实现便民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以“打造新窗口、树立新形象、改善服务态度”为抓手,狠抓细节,提升形象,为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配备纸杯、饮水机、充电宝等服务群众日常用品,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召开便民服务专题会议,要求对办事群众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相结合。利用便民服务公示栏、职工在岗情况公示栏、政务服务热线公示等载体,做到服务事项公开、服务指南公开、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人员公开“四大公开”,同步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契机,落实一站式办结、轮班值守、便民代办、上门服务“四大乡村服务机制”,切实解决服务半径过大、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与“强化火线政府建设”相结合。将便民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效率和质量纳入镇干部平时考核,将医保救助发放、疫苗接种、残疾业务办理等关乎民生重点事项进行量化,教育引导便民服务中心干部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冲劲和韧劲,彰显担当作为,树立火线服务的新形象。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1-03
近年来,巴州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为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明显提升。枳壳栽种现场  这几天正是中药材枳壳种植的好时节,在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枳壳栽种要注意嫁接口,不能把它覆盖了,让嫁接口露在外面,防治病虫害。”巴州区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技术推广股负责人谢容正忙着为村民们培训栽种技术,五十余名村民正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挖坑、栽苗、培土,大家分工协作,将一棵棵枳壳苗细心栽下。  巴州区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技术推广股负责人谢容说,这段时间我们也将陆续在园区周围几个乡镇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在11月中旬之前栽完,保证我们枳壳栽种的存活率。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产业兴旺,村民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龙台村把枳壳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500余亩,让18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在园区务工有固定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有一万五千元的收入。”正在田地里栽枳壳苗的村民李荣昌满意的说道,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于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新居  产业围着新居转,新居围着产业建。巴州区在致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在水宁寺镇新庙村,农间小道纵横交错,青瓦白墙的新居错落有致,推门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移步见景。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何华赞不绝口“现在路修到我们家门口,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安全电,厨房、厕所、卧室功能齐全,回来之后能够洗上热水澡,生活得有滋有味,跟城里面过得一样。”  新居修建起来了,附属设施也不能少。书屋、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先后建成,不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近年来,新庙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省级“依法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等荣誉称号。  “  图书室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是个好去处  ”水宁寺镇新庙村村民李庭发感慨道:“来看看书,学习学习也丰富了我们的老年生活。”  正在跳广场舞的村民谢桂芳激动的说“平时没事就叫她们一起来跳一下舞,在广场上一起锻炼身体,也增进了感情。”农家书屋  据统计,五年来,巴州区实现11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167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累计投入资金近41亿元、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11855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832公里、入户路480公里,整治小型病险水库31座,建成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工程209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1928人,改造农村土坯房、危旧房12.8万户,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动态清零,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巴州区乡村振兴局精准扶贫中心主任汪艳琼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强化行动举措,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统筹安排中央、省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探索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用以解决现有政策中针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帮扶政策空档问题。”  人居环境焕新貌,美丽乡村入画来。一个个特色产业开花结果,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房前屋后,一条条道路平坦整洁,铺就了群众的“幸福路”。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巴州大地上正徐徐展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0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