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姜岚 张尧)“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办事效率又快,感谢你们!”公山镇五星村村民罗映华拿到了公山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其邮寄的《低保证》,在电话中,他连声道谢,对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感激不尽。据悉,罗映华常年患病,行动不便,公山镇便民服务中心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1天之内完成他本人的低保业务办理,并免费邮寄办理的《低保证》。自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设以来,公山镇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效能、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公山镇努力画出便民服务最大“同心圆”,着力构建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圆心,覆盖流坝社区、桥坝村、五星村、金碑村等便民服务室的便民服务体系,落实村(社区)44名代办员,将涉及民政残联、劳动保障、卫生等151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便民服务室办理,开展上门代办、绿色通道和预约办理等服务,畅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创新审批方式,通过登记备案、告知承诺、一审一核、联审联办制度实现审批服务的提速提质,平均办件提速80%,群众满意度提高90%。今年以来,公山镇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办理服务事项5200余件,解决矛盾纠纷300余件。“公山镇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按照省、市、县“三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聚焦群众关注,高效规范服务场所,确保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热情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打造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村民之家”。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12-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12月26日,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葡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与乡村民居、产业道路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近年来,南江县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茶叶、葡萄等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你看嘛,这里的橘子树都是我种植的,总面积有210多亩,今年的果子结得多,口感也好,来橘园里采摘果子和预约买果的人也不少,预计今年收入150万元。”12月20日,在南江县长赤镇青杠村生态采摘果园里,果园老板孙学全领着笔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  今年45岁的孙学全,2006年在广东务工期间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手,2008年因为再也无法外出务工,就回到乡里办水厂、建果园,短短几年,便成为残疾人的创业典范,其经验和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周边人群。资料图片:孙学全自强不息 闯出一条路  “我创业是被逼出来的,因为致残外出打工没人要,在家闲耍又不甘心。”孙学全说着当年创业心境,“2008年,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创办了水厂,尽管办水厂遇到一些挫折,最终还是办起来了,而且目前效益还很好。”  “老孙是个有事业心的人,他想搞的事情就是砸锅卖铁都要搞成。”妻子夏冬梅说道,“近年来,他不仅建了水厂,还办起了这么大个果园。现在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围的人都说老孙是个能干人。”  “建一个成规模的果园,是我的梦想。前两年左邻右舍的撂荒地一大片一大片的,既浪费又可惜,经多次在县内外考察,最终选择了以种植爱媛、耙耙柑为主的柑橘品种。”孙学全说,“因为爱媛和耙耙柑可以在树上保鲜 3 至 5个月,比其它水果保存时间长,也适合我们这个地方种植。”  “到目前,果园共投资了400多万元,整个果园规模已经形成,去年30余亩盛产期果园就挣了20多万元,今年215亩果园全部投产,至少收15万斤果子,收入不下150万元。下一步,我将向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在果园里再养些鸡、鸭、鹅,以方便前来采摘的游客购买。”孙学全说。乐于助人 帮扶显真情  从2008年创办水厂到2018 年建成生态采摘果园,这10多年的创业经历让孙学全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能手和致富标兵。  “ 老孙致富不忘乡邻。”同村村民唐伟洺说,“以前,我和老孙都在一个厂打工,不料,2006年他失去了右手后,没过几年,我的右腿也致了残,当时,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老孙得知后,就不断地劝我与他一起搞。他把50多亩成形果园交给了我经管。当时我心里很是感动,便暗下决心不辜负老孙的一片好心。”  走进唐伟洺的果园,只见一棵棵柑橘树长势特别好。唐伟洺说:“这50多亩果园,今年至少收入15万元。我这果园有今天的效益,也全靠孙学军的帮助和支持。”  据了解,在创业致富的道路上,孙学全不仅影响和带动了青杠村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其创业经历、经营理念、管理技术也影响了周边相邻乡镇和区县。不仅如此,他还结对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每个月都定时把800元生活费打到对方卡上。如今在当地一提起孙学全,群众都竖起大拇指赞赏。  “老孙创办的柑橘园,都在玉湖水库旅游环线路上,正是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区域。为了加快 AAAA 级乡村旅游路线发展,今年村上已将这个生态采摘园的产业路硬化项目上报了,到时候,来这里的人会更多,我们相信老孙还会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致富。”青杠村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何跃先介绍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23
(刘绍发 记者 何菊)自“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南江县坚持深入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新途径,以创新为核书写出了新时代“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精彩答卷。村民们在道德银行兑换商品全面建立“道德银行”引领社风民风“新风尚”“早些年,打扫个卫生,难啊!现在家家户户院里院外哪用得着别人催,家门口有点儿垃圾就不能换道德积分。”近日,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村民岳江兰和邻居交流道德银行建立以来村里的变化时说道。岳江兰所提到的“道德银行”,就是南江县在创新基层治理中推行的一个重大举措。即把村民在环卫整治、移风易俗、公益奉献等优劣日常表现量化积分,存入各家庭账户,累计积分,村民凭借积分可以从村道德超市兑换物品。基层治理,好的社会风尚尤为重要。在探索基层治理中,南江县坚持以“道德银行”引领社会新风尚,在全县414个村(社区)全部建立“道德银行”,为全体家庭户开设道德银行专户,并建立道德档案,构建了“道德可积分、积分可兑现”的村居民良好道德表现奖励机制。同时,还给“道德银行”注入资金活水,确保活动持续开展。今年以来,全县发放价值70余万元的奖品,表扬“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家庭”等2000余户。此举有效地让广大干群在“看、听、评、学”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荣辱、明礼仪、扬美德。南江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枊望春坦言,用“道德银行”推进基层治理走新走高,是一项好抓手,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加速的加速器。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一积分,谁家在“道德银行”的积分多,说明家庭建设好、村规民约执行得棒。道德积分排名不靠前的,自然就有了上进的力量,“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道德银行”的条款十分清晰,每一分都有理有据,村民表现好才能增加道德积分,进而从“道德银行”领取更多奖励。这种奖励机制能让乡村美德“保值增值”,乡村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也就会容易解决。红色代办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公开”引领村居事务“阳光办”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不仅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是乡村旅游市民假日最佳打卡热地。“今天的西厢村可实现了巨变,每家每户都是通了车路,通了自来水……”忆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岳从佰十分高兴,“在硬件提升同时,村里的治理也实现了飞跃。特别是借助微信,大大提高了村级事务的阳光度。只要加入村里的微信群,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村里情况,有什么政策、资金都晒出来了,干部行为更透明了,发展的凝聚力更强了。”推进基层治理,南江县积极依托互联网展开创新实践。全面推行村务在微信上公开。各村(社区)建立起村(居)务公开微信群,并落实专人及时上传公开事项(村级政务、事务、财务),极大地提高了村居民特别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对村居事务的知晓率,在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的同时,也改善了干群关系。充分利用微信提升监督效能。县乡村监督人员电话在各村(社区)微信群常年公开,各乡镇(街道)纪委、民政所和县民政局有关干部加入各村(社区)微信群,随时了解各村(社区)是否及时开展村居事务公开工作,对未及时公开的进行及时提醒并督促全面公开。群众也可在微信群对公开的事项提出质疑,由村(居)民委员会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全面推行“联户共治”充分激活基层自治活力为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南江县坚持全面建立“联户共治”组织,丰富基层自治方式,充分激活基层自治活力。差异化建立微型网格,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各村民小组根据村民居住位置等因素,将10户左右的农户再次划分为一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推选出一名联户长。联户长牵头负责相关农户的政策宣传、民意征集、会议通知、森林防火、民事代办、疫情防控、矛盾化解等。差异化制定微型公约,让共治共享落实到具体事务。各联户网格根据实际共同制定详细的自治公约,就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环境卫生管理、农活互助、公益劳动、家禽家畜放养等方面作出约定。联户长牵头建立微信群,村民利用微信群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和事务协商。差异化组织小型活动,将综合治理贯穿到日常生活。各联户网格结合实际协商建立日常活动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协商会议、联户宴、茶话会、评比活动等。在联户共治中,该县构建起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邻里互助、抱团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面推行“红色代办”引领基层服务提档升级镇村撤并后,服务半径增长了,群众享受的服务会不会受影响?“没有,反而是更好了,让人感觉更幸福。”南江县正直镇荆江村78岁的独居老人何明俊给予了肯定回答。今年9月7日,接到卫生院打第二针新冠疫苗的通知后,由于出行不便,何明俊犯了难。此时,他突然想起村代办员杨梅,便掏出手机联系上了杨梅。第二天一早,杨梅便开车接他到卫生院打了疫苗。何明俊的幸福得益于南江县创建的红色代办体系。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更好地提升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南江县创新基层治理中,积极构建起了红色代办体系。全县各村(社区)组建了5人至10人的“红色代办队”,设置办公场所,公示代办制度、代办流程、代办时间、代办事项、代办人员信息。“红色代办队”的职责是专门为村(社)群众以及辖区内外来企业提供证件申领、费用缴纳、补助申请、证明盖章等服务。老弱病残的村居民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出代办请求,“红色代办队”上门收件,办理结束送件上门。目前,全县共落实代办人员1700多名,做到每个村民小组和自然村至少有一名代办人员,切实将服务半径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代办队建立以来,已开展代办服务3000多件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2-20
马小米(图片由平昌县农业农村局提供)12月7日一早,平昌县三十二梁镇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方儒的电话响个不停——虽然已进入冬季,但每到周末,被他的茶园风景和农家乐吸引来的客人仍不少。  特色产业愈发强劲的发展势头,彰显出平昌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脉搏。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三县两地一门户”建设,锚定“三个10万”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实施“五大行动”,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一路凯歌。“三个10万”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江口青鳙这一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客户从成都、重庆、达州等地赶来订货。”12月6日一早,平昌县涵水镇幸福村江口青鳙养殖基地里的工人们便忙了起来,年底将至,江口青鳙的订单在不断攀升。  以“品牌效应”做强产业市场影响力,仅仅是平昌县以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坚定不移抓好茶叶、青花椒、肉牛、生态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推进种养循环、农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12个,其中,省三星级园区1个;建成茶叶标准化基地8万亩,培育大中型茶叶加工企业32家;发展水产养殖5.2万亩,产值3.2亿元;带动农户散养肉牛,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71家,带动全县养殖肉牛存栏10.5万头、年出栏5.2万头。  “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紧扣全县‘3+3’特色产业体系发展定位,依托‘平昌青芽茶’‘平昌青花椒’‘巴山黄牛’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打造10万亩茶叶标准化基地、10万亩青花椒标准化基地和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胥英豪说。“五大行动”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屠宰分割加工厂房要尽快落实选址,才能迅速跟上养殖及销售环节。”12月6日晚,一场以“加快打造产业链”的讨论会在四川大巴山牛牧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未来几年,该公司将逐步形成繁育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存储运输、文化开发一体化全产业发展链条。  不断突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有何推动作用?胥英豪表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才能充分获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增值收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也是平昌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五大行动”之一。  “未来几年,我们将实施农业基础配套提升行动、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行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行动、优化农业营商环境行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行动‘五大行动’。”提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举措,胥英豪信心十足,“要重点培育打造平昌县‘茶叶+猪’、金宝山现代茶叶、白衣古镇—黄梅村农旅融合、涵水江口青鳙等现代农业园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据了解,今年11月,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完成了《平昌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初稿编制,将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及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2-17
(记者 钟帆)12月1日,农业银行巴中分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赵倬正带领着两名工作人员,为光雾山5A级景区新项目建设作相应准备。  据介绍,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成立后,光雾山作为核心景区,决定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新建缆车线路增加游客游览视角。农行南江县支行知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对接,“今年9月已发放了一笔信贷资金,还有一笔贷款也在加快办理中。”赵倬说。  考虑到景区游客量不断增加,周边农户也要吃上“旅游饭”,农行巴中分行还推出了专门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商户量身打造的惠农e贷。近3年来,该行已累计为周边餐饮、住宿等旅游经营主体投放惠农e贷2000余万元,惠及95户农户。  “多亏了农行的贷款,及时解决了我们的资金短缺问题。”四川金枝玉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德武说,如今,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作用,还带动2000余户农户从事茶叶产业,以及100余人在茶园务工,500余人在公司就业。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2-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文/图今年以来,南江县重点围绕蔬菜、水果,兼顾茶叶、金银花、中药材等地方种植类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项目,大幅度提升了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和经济效益。  近日,笔者在集州街道文光社区南江创意家庭农场看到,在占地面积500立方的冷藏保鲜库里,储存有生姜80吨、金银花50吨。建成的创意家庭农场冷藏保鲜库。  “从10月份投入使用以来,联系我要储存生鲜、蔬菜、中药材的有好几家。”南江创意家庭农场负责人何玉甫说,“冷库的好处多,既能减少农产品腐烂,保障物资供应,又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就业岗位……”  “我们始终坚持‘农有、农用、农享’原则,因地制宜建立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指导业主建立‘管理规范、多方受益’的运营制度,项目建设优先聘用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务工。”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股高级农艺师李林秀介绍道,“目前,已为2500余户农户提供产品保鲜便利,并辐射带动3200余户发展农业产业、兴办家庭农场,新增发展水果、蔬菜面积5800余亩,实现1200人就近就地务工。”  截至目前,全县规划建设的53个冷藏保鲜仓储已建成35个,剩余18个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可全面完工,来年春季将全面投入使用。到时南江县将构建起一个以南北发展为驱动轴,长赤、正直、沙河、下两4个人口大镇为中心,其他多个乡村为发展支点的“一轴四心多点”区域仓储保鲜体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7
(邓亚平)2021年以来,恩阳区财政局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衔接资金2460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18612万元、市级478万元、区本级投入5515万元。精准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掉边掉角农户搬迁、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人口就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领域,有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乔木  眼下正是柚子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平昌县江口街道大运村柚子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采摘柚子、打包装车。“以前路特别烂,柚子运不出去。现在政府把路修好后,交通很便利,大货车直接开进家门口收购,再不用挑着箩筐往收购点运了。”种植户谢晖乐呵呵地说道。  谢晖的话道出了平昌县农村公路发生的喜人巨变。近年来,平昌县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进园区、进景区、进新村,劈开“山门”、修通“出路”,畅通内循环,对接外向大通道,构建起全域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新引擎。平昌百里水杉长廊建管+运营构建交通网络  平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交通区位劣势成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大阻碍。  要想富,先修路。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在平昌大地吹响,该县坚持资金向交通聚集,力量向交通汇聚,着力补齐农村公路建设短板。并高起点谋划,聚力实施外向通道、干线升级、乡村畅通“三大工程”,加速形成县城与乡镇1小时通勤、平昌与川东北渝东北城市之间2小时互通、平昌与成渝西3小时可达的“123出行交通圈”,不断优化交通路网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达到8160公里,其中,高速48公里、国道75公里、省道396公里、县道665公里、乡道1239公里、村道及通组路5737公里,初步形成“以铁路高速为引领、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撑、村组道路为网络,互连互通,内畅外快”的交通路网体系。  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该县交运局局长苟中良介绍,为了实现有效管养,平昌县建立起以县机械化养护中心为核心、片区公路养护管理站为支撑、养护道班为延伸、村社养护队为补充的“四级”养护模式和县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员”监管体系,并坚持“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大中修”相结合,全面巩固提升公路路况质量。  为搞好“四好农村路”运营,平昌县建立了“城乡一体”客货运输体系,统筹城乡客货运输资源和市场,深入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着力构建便捷利民的城乡客货运输体系。绿化+文化刷新公路颜值  初冬时节,位于平昌县涵驷路的百里森林长廊,延绵的公路“搭配”橙红的水杉,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铺开在山间,一大批户外运动、舞蹈和摄影爱好者,以及周末自驾游的县内外市民纷纷驻足拍照。“这条路的四季风景很漂亮,一遇到节假日,很多市民便来这里赏景,带动了乡村旅游,我们农家乐的生意很好。”驷马镇光头农家乐老板李斌开心地说。  近年来,平昌县围绕全域旅游、推进路旅融合,已建成森林走廊4900公里、樱花大道150公里、桂花大道50公里,成功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环线7条,实现“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乡一特色”。同时以农村公路为载体,培育涵养公路文化,通过标语、漫画、农村老物件等多种形式,建成法治文化长廊、道德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长廊50公里。  如今,在平昌县的各个乡村,一条条高标准、高颜值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串村连户,与青瓦白墙的农房和绿油油的茶园交相辉映,构建起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肖定怀 摄影报道12月15日,南江县云顶镇云凤村三森药材种植基地的村民在晾晒丰收的金丝皇菊。去年以来,南江县云顶镇把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和成立专业合作社,先后在云凤、南鹰等9个村发展金丝皇菊、茶叶、桃、李、梨小水果等特色产业8600多亩,带动2200余户村民以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6
(张兵)12月12日,南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会召开。省评估组组长、小金县正县级领导、二级调研员曾海全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书记李本勇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程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荣,县政协主席吴开财,县委副书记韩君才出席会议。汇报会现场  曾海全要求,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2021年度省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是脱贫攻坚从全面完成到进入五年过渡期和“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的重要阶段,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要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履行职责,严格纪律。核查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强化担当,勇担使命,结合当地实际,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要严肃作风,遵守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严重违纪行为,公开透明把此次评估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答卷。  李本勇表示,我县将倍加珍惜此次考核评估工作,全面贯彻核查评估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全县上下要端正认识。坚定把高质量配合好巩固脱贫成果核查评估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底线要求,始终保持思想一寸不松、行动令行禁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成色更足。要全力配合。严格对标省评估要求,坚决服从评估组安排调度。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完善各项配合措施,竭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评估组高质高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严守纪律。全程严守评估工作纪律规定,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提供相关资料,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会上,程秋汇报了南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  县领导刘尧、董博、何大宏、王才华、李小河参加会议。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4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平昌县巩固脱贫成果实地评估见面交流会召开,省核查评估组组长,汶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非,县委书记李余良,县委副书记杜晓莉出席会议。会议现场  会上,吴非就此次核查评估的时间、内容、方式、工作纪律作了介绍。他指出,此次核查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坚决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实事求是、严谨作风、客观公正,顺利圆满完成好2021年脱贫攻坚成果核查评估任务。  李余良从工作基本情况、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特色亮点工作、下步工作思路和打算四个方面汇报了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李余良表示,平昌将以此次核查评估为契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全域乡村振兴。同时,全县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评估组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密切配合,做好服务,保障核查评估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县领导杨文彪、丁华、万学成、殷初阳出席会议。(平昌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燕林 杜文龙 文/图“录屏要怎么操作?”“开播要怎么说?”近日,蒲江县结对帮扶通江县的电商专题培训班上,来自全县的110多名学员热情高涨,抓紧时间向主讲老师提问。  为深入普及农村电商知识,补齐农村电商技术、人才短板,通江县紧抓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结对)帮扶等良机,先后举办“结对共建”“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等专题培训50多场次,受益人次1.6万。通江县春在镇秦家岭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直播现场。  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创客先锋模范作用,该县采取“党支部+双书记+新农人+全链条”的模式,促进企业联村、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全面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我们支部的8名党员,都是公司骨干。”通江县雪岭乡村旅游公司董事长、新农人协会党支部书记薛宇说,公司已与全县33个农村党组织“结下对子”,下一步,将通过微店、淘宝、赶街和村货直供平台,带领有志创业的村民学懂电商技能、做大优势产业。  “自从开启网上销售,我们家的土豆供不应求。”空山镇老党员何元海不仅学会了自己操作平台,还为空山镇的“脆土豆”代言。  据悉,目前,来自县内外的21家电商企业党组织已与春在镇、铁佛镇等38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在“双书记”们的齐心带动下,促进电商进农村,成功挖掘并培育电商创业致富带头人198人,农户主体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农副产品的“出山”之道也越来越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超 特约通讯员 张超日前,笔者在平昌县驷马镇元丰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现场看到,几台运输车在冬日的薄雾中来回穿梭,加班加点运送沙石、水泥,整个工地马达轰鸣,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  “ 元丰水库属于小(Ⅱ)型水利工程,修建于1988 年,如今它的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存在着垮塌、渗漏等较大的安全隐患,亟需整治。”该县农村水利工程负责人赵海荣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抢抓冬季有利天气进行施工,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尽快整治完毕,全力保障大坝安全及山下老百姓的生活用水。”  今年以来,平昌县水利局聚焦全县病险水库,大力除险加固整治,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026万元,对计划实施的6座小型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邱凡峻 杜文龙 记者 杨都  “今年茶叶种满山,明年收入不一般……”近日,通江县兴隆镇翰林村茶叶产业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党员志愿者与茶农们边哼唱着自编的顺口溜,边忙活着茶叶种植与管护。  “党群连心产业兴”是这两年通江县积极探索“田园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县各乡镇把党组织建在园区、引导党员赛在园区、将为民服务落在园区,形成“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体系,在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增收路径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党员志愿者助力农户生产增收。 (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党员助力茶旅融合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连日来,兴隆镇党委组织50多名党员志愿者分赴翰林村和兴隆村,携手村上300多名群众奋战在田间地头,趁着晴好天气理沟排水、翻耕铺膜,全力抓好茶叶种植管护。  兴隆镇种茶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当地党委立足发展实际,确定了“茶旅融合、茶香兴隆”的发展思路,通过成立中共兴隆镇创业联盟支部委员会,引进公司,引导党员成立专业合作社,做优“共享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劳动力、技术和供销高效联合,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村民’模式,实现村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民,带动村集体及农户增收致富。”返乡创业党员志愿者薛宇说。  翰林村村民郭汝孟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植茶叶初投产能有3000元收益,套种黄豆有800元收益,一年下来八亩地收入3万元。“加入合作社后,相比之前种植更加规范化,成本降了不少,加上平时到园区务工收入,效益很可观。”郭汝孟说。设立“田园先锋岗”助推产业高效发展  在通江县新场镇红岩村,当地通过成立振兴党支部,专项规划发展村内绿色蔬菜、有机菌类和特色水果三大园区,实现“田园党建”网格化,加强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规模化、链条式发展的业态。  “在11个村民小组分别设立了‘田园先锋岗’,让党员致富能手带动指导合作社社员,社员结对帮扶群众种植户助推果蔬、养殖等农业产业高效发展。”新场镇红岩村振兴党支部书记邓光仁说。  两年多时间里,新场镇红岩村通过建强振兴党支部,做实“田园先锋岗”,先后引进飞翔、飞跃、三鑫3家专业合作社,总投资800余万元发展大棚蔬菜、有机食用菌、特色水果等产业,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近年来,通江县通过建立枳壳产业党委、蓝莓产业党总支、创客联盟党支部等产业发展党组织10个,培育致富带头人3000余名,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擦亮“田园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营水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少东“现在的水没有杂质了,我们放心了。”11月29日,平昌县澌滩社区居民高兴地对笔者说。  该社区是原澌滩镇的街道观南社区和金银村合并而成,街道10余年居民使用的水质量较差。平昌“泓源水务”公司成立后,该社区申请使用泓源水。但原管道老化严重,不能承受泓源水压力,群众还是无法正常用水。  群众急,干部更急。通过社区、镇、县有关部门多次研究,镇上对街道主网和水表进行了全面的更换。街道用水涉及居民465户,医院和学校各一所,主管道长度1.6公里,加上支管共10余公里。重新供水后,大家都很高兴,说:“现在可以用上放心水了。”该社区支部书记赵斌说,目前生活用水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一定要急群众所盼,切实加强和上级的联系,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群众持续安全生活和生产。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07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平昌县积极落实多项举措,助力养殖业发展。搭建专班,谋划生态养殖。组建养殖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县养殖业,出台养殖产业推进方案,抽调行业能手,细化目标任务。强化与川农大、省农科院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建立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定期协调目标绩效评估中心开展跟踪督办,并将养殖业发展状况纳入目标考核,推动养殖业落到实处。狠抓补栏,扩大产业规模。选派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镇对养殖户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作技术培训交流,提升养殖水平,增加畜禽养殖收益。落实新建养殖场选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畜禽补栏工作稳步推进,新建巴山土鸡养殖场5个,新建南江黄羊养殖场1个,新建青峪猪规模场2个。新增巴山土鸡出栏63万只,新增青峪猪存出栏0.54万头,新增南江黄羊出栏0.41万头。延长链条,鼓励精深加工。抢抓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探索构建产业精深加工体系,完善屠宰加工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发展机遇。精加工龙头企业云台“勇红”为贫困村发展小规模养殖户提供稳定货源,主要以加工熏鸡为主,已加工土鸡4万只。目前,全县有精深加工农产品企业1000余家。规模屠宰场9家,新建1家。截止11月,平昌销往丽水市青田县、金华市永康市等东部地区的农副产品达1652余万元。(平昌县委统战部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6
(王灼华 吕雨亭)巴州区第六次党代会指出,要构筑现代产业高地,推进经济质效先行。坚持壮大规模、优化结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巴州区大罗镇深入学习贯彻区党代会精神,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黄花产业,以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冬种播植千颗子,夏收喜获百仓粮。连日来,巴州区大罗镇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村民栽种黄花,为全年丰产增收打好基础。在位于董家梁村的黄花种植地里,村民们分散排开,有的忙着拉线,有的忙着打窝,有的推着旋耕机给田地翻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罗镇黄花种植已有180余年历史,大罗黄花是巴州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因其早熟、高产、质优的特点而远近闻名,并于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为打响打好品牌特色,保证产业效益,近年来,大罗镇按照“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的原则,除扩大黄花的种植规模外,还针对单个农户经营规模小、销路狭窄的情况,扶持成立了黄花专业合作社,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以规模和品质换取价格优势,努力打造黄花种植产业链,稳步提升产量,促进群众增收。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在当地村民看来就是“金疙瘩”。“我和附近的老姐妹们都在这里务工,除去务工费,年底还有分红,旺产期一年能挣上四五万块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村民杨玉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大罗镇坚持“一镇一品”发展理念,将黄花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小小的黄花释放出了巨大的产业能量和品牌能量,正逐渐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  截至目前,巴州区大罗镇建立了以董家梁村、二郎村为核心的1000余亩主产示范基地和有机园,全镇黄花种植面积达3600余亩,亩产值约6000余元,年产黄花30余万斤,覆盖带动全镇1000余户农户实现就地务工、就地发展、就地增收。  巴州区大罗镇镇长田刚表示,下一步,大罗镇将紧扣市、区委产业培育振兴主线,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龙头农业企业,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的“1+N” 发展模式,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培育高质高产品种,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推动大罗黄花规模化、高质化、品牌化发展,提升黄花产业效益,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1
(刘欢欢 王杰 张浩天)巴州区玉堂街道苏山村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以城市近郊旅游为主攻方向,以村引业,以业富民,走出了一条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的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你好,这里是苏山记忆,订几桌呢?四桌嘛,好的,我们尽快给你安排......”一大早,在苏山村的苏山记忆农家私房菜的柜台前,老板李国建正忙着接打顾客的订餐电话。登记、准备菜品、安排桌位......他一刻也没停歇。  “作为我们苏山坪的农家乐,说实在话还是比较可以,特别是遇到天气好的时候,现在特别是周末,我们都忙得‘打转转'”。 李国建笑着说到。  大力发展近郊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乡瓣童年作为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同时配套餐饮、休闲乐园、住宿等服务。现已成为带动村里经济发展的“引擎”,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乡瓣童年在我们苏山村来发展后,我就回来在他们里面务工,一年可以挣上两三万块钱,日子也越来越好啦”。玉堂街道苏山村村民杨青福满脸喜悦。  近年来,苏山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招引业主,统一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如此,还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成为了集乡村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乡融合生态旅游示范村。  玉堂街道苏山村党总支副书记何长春介绍,苏山村围绕城市“近郊游”,共流转土地2300余亩,建成了乡瓣童年田园综合体及800余亩桃花观光园,开设了13家乡村农家乐等其他田园观光项目。  据悉,开年以来,苏山村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共接待游客1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万余元,带动解决当地劳动力240余人,人均增收1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巴中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突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主攻方向,强化龙头带动,做强景区旅游,发展城市旅游和近郊旅游,提升乡村旅游。在党代会的指引下,玉堂街道苏山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喜局面。  玉堂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忠书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市党代会实施文旅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巴州区玉堂街道实际,以打造文旅融合巴城后花园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苏山村为载体的近郊旅游,连片发展玉堂至化成产业园区,构建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1
(李尚文)2018年,四川省通江县在以工代赈试点工作中,以青峪猪传统产业为依托,创新探索“股权+股金+收益”返现惠民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稳定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等问题,赋予了衔接乡村振兴新动能。“六个聚焦”保障前期规划一是聚焦县情选项目。青峪猪的主产地在通江,因其耐粗性好、适应性强、产仔多等优势,加之雪花肉多、肉味香浓、口感细腻等优点,倍受市场消费者青睐。通江县立足生猪产业合作社多、散养户分布广等县情,将壮大青峪猪传统产业作为试点项目。二是聚焦规划定区域。按照通江县青峪猪产业发展规划和生猪宜养区范围,经广泛征求农业、国土、环保、林业等各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将以工代赈资产收益试点项目选定在通江县广纳镇。三是聚焦发展强基础。根据项目试点的布局,联合县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强基础、添设施、改善养殖条件、流转土地,派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和群众,为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支撑。四是聚焦前景定企业。结合经济实力、养殖规模、经营状况、企业征信、辐射效应等考虑,选定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巴山牧业)作为试点项目企业。五是聚焦实施作动员。组织项目实施村所在乡镇、村委召开以工代赈动员会议,向贫困户讲明政策,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养殖青峪黑猪,就近务工参与项目的建设。六是聚焦产业促合作。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与巴山牧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基地、研发中心、追溯系统和冷链物流,帮助建立“产+养+销”产品销售渠道,打消项目试点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六个确保”推进项目实施一是“五方联动”确保试点推进。县政府成立项目试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试点项目方案规划的制定、政策扶持和资金协调;试点乡镇成立统筹协调小组,具体推进项目的实施;企业与合作社、养殖户签订《青峪猪养殖协议》和订单,免费为其提供猪苗、饲料和技术,负责保底回购,确保养殖户收益;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合作社、养殖户提供贷款,帮助发展青峪猪养殖;保险公司为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提供生猪保险;农户参与青峪猪养殖,实现增收致富。二是“三大投入”确保项目实施。中央资金720万元+地方配套440万元+巴山牧业1096万元,总计2256万元确保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实施。三是“五大培训”确保全民参与。岗前劳务培训51期2155人,产业技能培训1300余人、持证上岗920余人,以工代训21家企业2620人,产业带头人620人、带动1819户贫困家庭从事青峪猪养殖,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42期、带动贫困劳动力1798人参与青峪猪养殖。四是“三资入股”确保群众收益。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方式,将以工代赈中央资金、政府配套资金作为集体股权投资入股到青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村的群众都是股民。合作社将每年的养殖利润按占股份额提取分红资金,每年提取的集体分红资金不得低于集体股金的6%,集体分红资金由村民委员会进行分配。脱贫前,按照贫困户4成、一般农户3成、集体经济3成参与分红,整村脱贫后,按农户6成、集体经济占4成比例分红。同时,优先租赁贫困户土地用于试点项目建设,按300—500元/亩·年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租金。五是“三类兼顾”确保群众受益。贫困户主要通过集体股金入股分红获得收益;有养殖能力的普通农户可以通过青峪猪养殖增加收益;其他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还可通过项目前期建设、养殖场务工和种植青绿饲料增加收入。六是“四方负责”确保试点推进。政府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资产管理、集体分红资金分配;巴山牧业负责疾病防控、饲料调配、技术服务、育肥猪回购;专业合作社负责养殖场的经营和管理,并将养殖利润按股权份额提取分红资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负责对养殖场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进行监督。四大效益”衔接乡村振兴通江县通过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青峪猪养殖)实施,取得了五大效益。一是改善乡村条件。通江县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新建养殖场标准化圈舍4000平方米、园区产业路4公里、粪污处理设施1200立方米,养殖场实现了自动供料、饮水、除粪和管理智能化。并带动全县新增养殖场40多个,新建产业路74公里、标准化圈舍5.4万平方米、粪污处理点4万多立方米。二是增加群众收入。项目试点带动群众务工收入310万元、获取工资160余万元,农民累计分红64.8万元。养殖场常年务工14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年收入达70万元。三是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村通过集体资产变股金,参与巴山牧业+专业合作社定期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四是促进产业发展。项目试点激发了农户的青峪猪养殖热情,促进了青峪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青峪猪养殖合作社60多家、养殖大户500户、新增青峪猪养殖农户2000多户。2020年青峪猪存栏5.3万头、出栏6.7万头,比项目实施前的2018年分别增长29.3%、34.0%。四川省通江县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实施,不仅夯实了生猪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使得农民群众获得了稳定收入,激发了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1-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