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卢海燕)9月25日,温江区科创农庄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万春镇高山村温江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内举行,此次大会以“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由温江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社治委、区新经济科技局、团区委、万春镇人民政府、温江农高园、万春镇高山村村委会、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开幕式上,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都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以及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相关行业专家以万春镇高山村为例,论证数字农业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逻辑,为温江区城乡发展、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悉,为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温江区万春镇着力推进“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社区美空间”等场景建设,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持续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同时组织开展了“YOU感·社区角的小福美”十项主题亮赛行动。本次大会发布了《温江区万春镇小福美成果》和《温江区万春镇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场景》,积极有效回应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后,与会嘉宾对川农牛科创农庄科创云超市进行了实地参观。本次大会不仅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数字农业的发展及应用,也通过互动性的体验活动让群众听到、看到、感受到了数字农业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千千万万百姓迈入现代化农业的时代,致富奔小康,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8
((李秀红))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商会会长王开进最近格外忙碌。除了决策公司的重大事务,还广泛走访成都及周边的部分乡镇,拜访“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联络商会成员,研究商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成都深入推进,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像王开进一样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探索高效参与乡村建设,助力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9月24日,在成都市工商联十二届七次常委会上,市工商联就全市工商联系统“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全面动员部署。会议激励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主动担当大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大作为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走出一条民营企业家带动企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创新之路。会议现场汇聚力量 突出重点“万企兴万村”行动全面推进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工商联着眼民营企业优势作出的决策部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是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都特色发展之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抓好‘万企兴万村’任务落地落实”。在动员部署会上,市工商联鼓励、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汇聚推动成都乡村振兴的强大活力。一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增强乡村造血功能。聚焦巩固拓展抓产业深化;聚焦优势资源抓产业特色;聚焦配套服务抓产业落地。二是坚持以新型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找准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企双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三是坚持以区域规划为导向,推动村企共建共振共享。按照市场原则,把民营企业的优势和发展需求与乡村当地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有效衔接起来。按照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将重点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全市17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00个市级乡村振兴提升村及55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涉及乡村基础建设、产业振兴发展、园区投资运营等,实现促进多方共赢格局,为全市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为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高质量推进,全市工商联组织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强化政策和制度保障。探索建立“万企兴万村”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资源交易、服务保障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基地农户等主体实现精准对接。会议现场发挥优势 注重实效成都民企加强谋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明月村、竹艺村、天府沸腾小镇、稻香渔歌、东林艺术村……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商文旅项目,呈现了一系列美丽乡村消费新场景。这些项目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参与、推动密不可分。不少本土民企早已主动投身乡村建设,在促进农村产业打造、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号角声响,站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考场,民营企业将以怎样的面貌应答?对此,不少本土民营企业家表示,将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与使命,发挥优势特长,以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做出示范,切实助力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帮助乡村实现产业振兴”。成都乡村旅游产业商会会长刘建国介绍,早年自己长期参与四川省对口帮扶工程,有力助推对口帮扶的炉霍县贫困村群众实现脱贫。“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是质的转变,在助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更需要深入思考,结合目标乡村的情况,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和实施路径,促进帮扶村全面振兴”,刘建国表示。金融资本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也在不断拓宽。作为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会长单位,成都川商投朋锦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管理着成都首支百亿级规模乡村振兴基金。据公司负责人石建昌介绍,成都乡村振兴基金今年已完成了对金堂通用机场项目、青白江铁路枢纽粮食物流园等项目投放,后续将重点聚焦全市现代化农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等乡村振兴领域产业,现已在上述领域储备了30多个拟投项目,未来2-3年,预计投资额达25亿元。“此系列投资完成预计将撬动约200亿社会资本进入全市乡村振兴领域”,对“万企兴万村”行动,石建昌信心满满。经过前期的调研、论证,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商会会长王开进也有了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计划依托商会众多行业专家、企业家及高校院所资源,建立一个专注于“三农”工作智库服务的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院将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同时为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技术及商务服务。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8
■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的起点,始终把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努力让甘孜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成都市—甘孜州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召开 施小琳沈阳出席■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落实举措,持续加强产业协同协作和优质公共服务延伸共享,加大人才智力和资金项目援助力度,携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口支援区(市)县党政“一把手”要定期互访督导、带头调查研究,与受援地充分沟通协商,高水平编制完成新一轮对口支援规划,提升对口支援成效。(记者 张家华) 按照省委对口支援的统一安排部署,9月27日,成都市—甘孜州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对口支援工作部署要求,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做细做实协作发展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携手朝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奋力前行。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甘孜州委书记沈阳出席。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涉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2012年以来,成都15个区(市)县先后启动对口支援甘孜14个县。各区(市)县与受援县之间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并肩战斗,共同推动成甘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共同探索出区域协调协同发展的宝贵经验。其间,对口支援队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和对口支援工作决策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推动社会和谐、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开启了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新征程。会议指出,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的起点,始终把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作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责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要保持原有对口支援工作体系、工作机制、结对关系不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会议强调,兄弟市(州)携手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责任所系。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落实举措,携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尽快取得实效。要持续加强产业协同协作,积极推动农商文旅贯通、产学研销融合,促进甘孜特色产业融入成渝地区经济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跨区域产业生态。要持续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延伸共享,助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互联互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要持续加大人才智力援助力度,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选派,推动对口支援干部全面融入当地、全情投入工作,为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和智慧。要持续加大资金项目援助力度,让源源不断的帮扶项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会议指出,开展对口支援,有利于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加强对干部人才的历练。对口支援区(市)县党政“一把手”要定期互访督导、带头调查研究,推动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要与受援地充分沟通协商,高水平编制完成新一轮对口支援规划,科学确定对口支援目标、重点任务、资金总量、援助项目及建设时序,确保新一轮对口支援规划措施精准、操作性强。要广泛组织动员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结对帮扶,采取单位对单位、企业对企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全覆盖精准结对,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提升对口支援成效。成都市领导吴凯出席。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勇 杜铠兵  秋分时节,天朗气清,又是一年丰收时。走进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的油橄榄种植基地,连片的橄榄树覆盖整个山坡,一颗颗青红相间的油橄榄果实挂满枝头。橄榄油在西方有着“液体黄金”之称,如今在龚家村这个典型的西南传统村落,昔日的“洋玩意儿”已经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新庄稼”。龚家村种植的油橄榄。 刘杰 摄  9月23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天府油橄榄节在金堂县举行,龚家村人拿出橄榄油、橄榄酒、橄榄木雕等各式各样的油橄榄产品,与众人一同分享这丰收的喜悦。龚家村位于淮口东北部,处于龙泉山脉深丘地区,背靠沱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耕村落,农业生产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那么这样的一个传统村落,又是如何与油橄榄结缘的?  2009年,淮口街道为了解决龙泉山脉山区村众多荒山、荒坡问题,深入甘肃省武都县等地考察学习、综合对比后,发现油橄榄非常适宜龙泉山脉生态环境,由此确定了将油橄榄作为淮口镇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经过前期的研讨和试验,自2015年起,当地大力引进油橄榄产业,按照“大园区、多业主”模式先后引进8家企业,累计发展油橄榄1万余亩,并带动农户530人就业。  “我现在种植油橄榄,每亩效益在4000元左右,并且看着村子也越变越漂亮了。”在当天的丰收节活动上,村民陈永清还获得了由省林业产业联合会为他颁发的“2021年度全省油橄榄种植大户”证书。“丰收节是我们农民的节日,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很高兴。”陈永清说。  陈永清所在的龚家村只是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金堂县油橄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73万亩,产鲜果9000余吨,产油830余吨。同时,金堂油橄榄通过产业联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渗透、机制创新等方式,融入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相关的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复合总产值达5亿元,已呈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28
(记者 王紫)为推进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进度,规范编纂原则要求,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受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委托,9月22-25日,第二批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培训班于四川成都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50名人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地人员对编纂中国农垦农场志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并准确把握编纂农场志的原则、规范、要求,有力有序推进第二批农场志编纂。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农场志编纂原则要求、编纂编目设置、编纂行文规范的教导以及编纂经验交流。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忠毅为参训人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希望各地人员深刻认识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的总体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确保推进进度,科学规范编制,确保志书质量,扎实做好第二批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据了解,2020年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批51个编纂农场中已有20个农场已完成志书初稿编写进入出版阶段。2022和2023年,还将启动第三、第四批编纂工作,进一步扩大编纂农场范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1-09-27
(记者 陈泳) 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市自2015年7月获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围绕“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总体目标,积极探索、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农村金融指数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黄挺介绍,截至2021年7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6837亿元,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余额87亿元、累计发放额242亿元;已开展26个政策性农险品种,其中传统农险12个、特色农险14个,涵盖了自然灾害、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品质保险及“保险+期货”等多种形态和多种农业产业,2021年1-8月,全市政策性农险实现签单保费6亿元,理赔9.58万户3.15亿元,为全市提供风险保障1107亿元。同时,我市还搭建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农贷通”平台,自2017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有75家金融机构入驻,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入选人民银行总行《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典型案例汇编》,并入选“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 2021年3月,经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组织第三方机构专家评估,成都改革试点已圆满收官。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7
(记者 陈泳 供图 新都区农业农村局)成都农业农村发展最鲜明的特质是“联城带乡”,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成都市努力探索特大中心城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如何探索一条让乡村服务城市,让城市带动乡村的路子?作为成都近郊的新都区,同时也是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拥有360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38万亩耕地的新都区同样拥有都市现代农业的需求。近年来,新都区对表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七大任务和省委、市委部署,改革强基,聚力赋能,坚持农商文旅体科融合发展路径,积极探索乡村新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大美公园形态和宜居生活品质愈发凸显,努力在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新繁街道拾里庭院珠链锦绣 大美乡村催生产业融合从地铁5号线华桂路站出来,成都市民刘大姐和几位姐妹们坐上了“香城乡巴”旅游专线——今天她们要去夏河溪生态公园“打卡”。“这趟公交车太方便了,我们从成都坐地铁转一次就能把各个乡村景点‘一网打尽’!”刘大姐开心地告诉记者,她们已经是第三次坐了,前两次分别是到芳华微马公园和花香果居,“听说夏河溪的湿地公园很漂亮,旁边还有许多适合拍照的餐饮民宿,这次我们专门带了装备来拍照!”地铁接驳、景点串联、公交换乘……这条票价为2元的“香城乡巴”旅游专线,正是新都区创新打造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观光旅游公交精品线路。线路全场25公里,串联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芳华桂城微马公园、尖锋旱雪小镇、夏河溪乡野公园、足球音乐小镇、拾里庭院、花香果居等10余个乡村振兴特色点位和旅游景点,让市民能便捷地走进新农村,领略川西田园风光,体验现代生态农业,感受美丽乡村新画卷。聚焦都市人群多元化消费需求,依托大美乡村生态环境,探索乡村新经济发展模式,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这是新都区做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依托360平方公里农村区域和38万亩耕地的丰厚乡村资源,该区高质量规划建设134平方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夯实农业生产本底的基础上,把乡村田园打造成“天然公园、市民乐园、消费游园”,加快推进“珠链锦绣·锦水公园”乡村绿道旅游组团、清白江沿岸滨水休闲农业示范带、木兰山—五龙山生态旅游组团3个产业融合发展组团建设;围绕8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构建100公里乡村绿道慢行系统;把全区2000余个林盘聚落作为农村景区化景观化建设和林盘经济场景营造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着力植入林盘庭院特色产业,打造出以民俗文创为特色的夏河溪文创聚落、以共享庭院经济为特色的拾里庭院、以精品民宿为特色的董家时光小院、以传统木匠技艺展示为特色的水磨花溪、以艾芜耕读文化为特色的大书房林盘等多个精品新型林盘聚落场景;同时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融合“体育+旅游+文化”“农业+音乐+艺术”“绿道+火锅+熊猫”,分类施策探索乡村新经济,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斑竹园街道三河村刚刚才被央视重点关注的斑竹园街道三河村,正是这条路径上的生动呈现。精准聚焦都市人对田园生态和运动休闲的需求,这个村庄建起了2个7人制足球场,每年举办赛事、训练200余场,以“农业+足球+音乐”形成流量经济,有效带动“新都柚”销售和食宿消费;同时推进农村闲置资源变资本,梳理整合林盘资源63个、闲置房屋26处、集体建设用地547.2亩,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24个音乐文创项目和5家精品民宿,策划举办“星空音乐节”“民歌民乐赏析音乐会”等演艺活动,各类“网红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3000余万元。“一到傍晚人就多起来了,踢球的、喝茶的、散步的……周末更是爆满。”三河村口农户杨昌蓉既是村庄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看到越来越多人来到村上,她家的小院也逐渐改造了,左边临街的一间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租给足球俱乐部作为球员洗浴室,一楼则全部改造开了间“百姓茶室”,“女儿女婿都在外面上班挣钱,茶室每个月至少能挣五六千元,集体经济还有分红。”说起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杨昌蓉的脸上都是笑意。斑竹园街道三河村聚力赋能 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1号院火锅收益2万元;2号院水吧收益1360元……”走进新繁镇汪家村拾里庭院游客接待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当日的收益。村民郑庆秀在心里飞快地算着账:与经营商家的提成比例是8%,火锅收益2万元则可产生1600元共有收益。按照20%留作发展基金、80%分红的比例,村集体具有20%总盘分红权,可获收益320元,按照入股折算的份额,村民可获总收益1172.96元,其中郑庆秀家可分得144.93元。汪家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庄,全村1740人仅有耕地1800余亩,过去靠天吃饭,除蔬菜种植外没什么产业。2018年,依托农业农村改革政策,汪家村尝试以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入股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由村资产管理公司签约社会资本对农民的老旧院落修复利用,将闲置房屋变资本,农民变“股东”,发展田园火锅、共享书吧、私房菜品等“住商分离+商住一体”的“拾里庭院”新业态,从此,汪家村村民们开始了当“股东”领分红的幸福生活。“相当于这些房屋和土地天天都在帮我们赚钱。”郑庆秀告诉记者,去年尽管受了疫情影响,她家依然领到了“分红”25849元。“我们是在‘三权分置’原则下来设计的这个共享机制。”据拾里庭院运营负责人李彪介绍,集中、托管和分配的,都是村民闲置资产的使用权,所有权不变还在村民手里,今后所有权还会给村民带来极大收益,“共享庭院运作成熟后,我们会逐步退出,交由村民经营。”斑竹园街道三河村和汪家村同样,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纵深推进,新都区广大农村正在享受着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该区深入推进“两项改革”,调减镇(街道)4个、村(社区)75个,调减比例分别为30.8%、29.4%,实现了镇(街道)、村(社区)减量赋能,基本构建起了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治理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乡村治理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服务效应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新都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组织清产核资和股份化改革,探索形成“党组织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乡村集聚,同时全面激活乡村资源,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承包地经营权规模流转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闲置资源入市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活化利用好村(社区)公共空间、土地林盘和集体资产,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据悉,今年以来,新都区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推进,已完成8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流转,2021年1-8月已办理155宗,累计流转面积2.3万亩、交易金额11.72亿元,成都市首宗超5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项目在新都成交,近几年,已累计交易733宗,流转面积10.28万亩,交易规模21.42亿元;开展“蓉易贷”“产融对接活动”等活动6次,帮助农业主体成功获得融资5000余万元,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农村资源多元化经营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7
(吴意  图片由成都龙湖提供)两千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修建,使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四川盆地,成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粮仓”。《华阳国志》记载,“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如今,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榜首,国际化与时尚气息与日俱增,成都的“农业”也做得活色生香,被誉为“中国创意农业第一城”。  2017年11月,农业农村部批复支持建设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都成为全国第三、西部唯一获批建设农业产业科创中心的城市。  9月23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开幕仪式,在天府农博园的核心区——农博岛盛大举行。  在开幕仪式现场,声、光、电、影的完美融合,打造出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大地光影艺术展、艺术装置展、农事研学也一一上演……谁能想到,这是一场“农业”主题活动?  活动精彩呈现,让成都市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对乡村振兴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而活动的顺利进行,圆满成功,离不开一群龙湖人的默默付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开幕式现场。一场丰收节让天府农博园成了“网红”  金秋时节,位于天府农博园的农博岛,上千亩金黄稻田随风摇曳,田园风情浓浓。  这里是天府农博园核心区,也是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以下简称“双节”)的主会场及开幕式现场。  9月23日晚上8点整,开幕仪式在农博岛的稻田中央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双节”活动由新津区政府承办,通过对古蜀文化发源地的挖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对未来城市万物互联的美好追求,策划出一场“金色稻田+丰收欢庆+沉浸演出”的绿色乡村视听盛宴。  开幕式持续了一个小时。一是光影秀及亮灯仪式。一场声、光、电、影组合的光影盛宴,将表演与光影结合,绘制出了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十分应景。  值得一提的是,会场背后“会发光的建筑”是农博岛地标建筑——中国天府农立方·稻浪。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恺院士领衔设计,是全国最大跨木工程量及最大跨木构,也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二是沉浸式演出。从耕耘、生长到丰收的篇章演绎,穿插宝墩文化、川剧非遗等要素,展现出自古成都生产生活的多姿多彩。  本次“双节”活动从9月23日起,将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期间,包括大地光影艺术展、艺术装置展、农事研学等活动的开展,打开了“农业+”的新想象、“玩”出了新高度,示范作用明显。  就在“双节”活动及天府农博园、农博岛受到一致好评与关注的背后,有一群穿梭在会场的忙碌身影,他们正是来自龙湖智慧服务的工作人员。  当天府农博园努力探寻“农业+”的新出路、建设全国标杆时,龙湖智慧服务恰好为它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农博园里正在工作的“物业人”。农博园里的“物业人”与无处不在的龙湖智慧服务  第一位“物业人”,秩序团队的一位“95后”小哥,每天早上8点,开始一天的农博岛巡逻。  “秩序团队,顾名思义就是维护农博岛的秩序队伍。”这位陈姓小哥介绍道,“作为秩序团队的一员,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巡逻农博岛。农博岛很大,光农田就有3000亩,每次就算坐巡逻车,一圈下来,差不多就要半小时。”  “刚来时,我对农博岛的作物都不熟悉,在北方才有的小米被我认成狗尾巴草。后来经过培训,我知道了这里的荞麦花是红色,五彩辣椒刚成熟时是黄色,后来会变成红色、紫色、黑色……”陈姓小哥说,“现在,我虽是农博岛的一名秩序员,也是农博岛的一名讲解员,你问我什么花草与农作物,我基本都能回答。”  这并不出人意料。作为龙湖集团六大主航道业务之一,龙湖智慧服务秉承“空间即服务”的战略,以“善待你一生”为理念,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物业人”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满意之外,更有惊喜,这是龙湖智慧服务深得人心的关键。  第二位“物业人”是农博岛的保洁许阿姨。  许阿姨虽是“70后”,可要比毅力、比韧性,可以给许多“90后”树立榜样,“我们每天都要把园区走一圈,白天3到4人一组,固定下午巡场,基本靠走。”  听起来似乎很轻松,可实际上,农博岛占地2.7平方公里,巡逻车一圈下来也要半小时,更不要说徒步了。保洁员每天的微信步数平均都在2万步以上,遇到重要节日,更要全面覆盖,一一排查,微信步数能到3万多步。  比如这次在农博岛举办“双节”活动,许阿姨说,“每天要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八九点,让农博岛一直保持干净整洁,给每一位游客留下好的印象。”  为什么龙湖智慧服务连续12年的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这或许就是原因。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物业人”,凭着“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务实。  第三位“物业人”,是农博岛的一位讲解员小姐姐——张婷婷。  “我加入龙湖有一年了,主要负责向游客讲解农博岛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项关于农业的‘黑科技’。” 提及加入龙湖后面临的挑战,张婷婷说:“有时候遇到嘉宾前来参观,前一天晚上10点提炼出的解说词,第二天就要讲,经常还会有临时调整,看一眼就要讲得出。”  “去年,我主要解说景观、建筑的规划,今年开始解说智慧农业,168种水稻,17种旱稻,要做到如数家珍,刚开始还很是犯难,但现在都能脱口而出。”张婷婷说。  如果说张婷婷的案例,体现了龙湖智慧服务人的专业性与高标准,那么如今还在实习阶段的讲解员丁杨,则展现了这个团队的“创新活力”。  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在读大三学生,丁杨说:“我经常会在田间‘走秀’,拍摄抖音,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农博岛。”  就是这样一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聚集在龙湖智慧服务,为农博岛带来专业“护航”。龙湖智慧服务城市不断向前,它的脚步一直向上  当创意农业连续多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当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进入加速赛道,作为农博岛的“护航团”,龙湖智慧服务一直在探索、升级。  去年5月进驻农博岛时,龙湖智慧服务更多为保障园区的安全运营环境而努力。  而今年就不一样了,一方面,随着拔地而起的几大展馆,加大了龙湖智慧服务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接手农立方的会展服务、农博岛商业街的商业运营,深化了龙湖智慧服务团队的服务要求,“服务外延”不断放大。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升级。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升级或将给龙湖智慧服务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搭建起一个全新的舞台,这也正是龙湖智慧服务所擅长的。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博岛不仅将成为龙湖智慧服务深化科技赋能、跨领域服务的经典案例,也助推成都以天府农博园为代表,积极迈入乡村振兴与农业新经济头部阵列。续写天府之国稻田上的“金黄传奇”,让世人看到这座城市千年传承的光彩。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7
>名片  成都市武侯区,素有“三国圣地”“蜀汉名城”之美誉,“千年蜀汉城”“百年华西坝”“诗竹望江楼”等名胜古迹闻名中外,锦里、九眼桥酒吧街、BY1906创意工厂、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等文创园区人气十足,城市音乐厅、天府芙蓉园、江安河文创旅游带等众多高颜值、内涵丰富的文旅资源正在成为游客喜爱的新打卡地。  来烟火武侯,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数据    2021年上半年,武侯区累计接待游客12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45%;累计实现旅游收入超135亿元,同比增长50%,占全区GDP的18%。全区共有各类文旅企业8670家,排名成都全市前列。  今年以来,协助28个文旅项目(企业)申报产业专项资金495万元,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47%;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67亿元,同比增长88.5%。九眼桥。芳芳(图片由武侯区文体旅局提供)成都武侯祠、锦里、望江楼、华西坝……这些声名远播的景区(点),彰显着武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年吸引数以千万计的人走进它、读懂它。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武侯区,又有年轻时尚活泼的一面:三环路边上的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充满了工业风和时尚范并存的文艺气息;玉林片区交织出成都不一样的城市烟火……  既守得住传统优势,又跟得上现代节奏的武侯区,在2020年9月捧回了“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以此为新起点,武侯区大力实施“规划引领、招优引强、品牌塑造、场景营造、环境优化、区域协同”六大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再上新台阶。说变化 美丽宜居公园城区魅力不断彰显  在四川,天府旅游名县的评选是一件大事、要事,通过评选,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抓文旅经济的积极性,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一年过去了,建设天府旅游名县给武侯发展带来了什么变化?  在武侯区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一年多来,武侯区搭乘“天府旅游名县”东风,围绕“三国圣地 智慧武侯”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旅游发展聚人气、汇商气、显文气,美丽宜居公园城区魅力不断彰显。  魅力,体现在传统旅游景区因活动而更具人气。举办国际汉服节、武侯祠大庙会等品牌节会,大三国志展、张大千书画作品展等主题展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武侯祠、锦里等景区魅力值持续上升,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成都武侯祠·锦里成功入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魅力,因为新文旅项目的崛起而得到充分展现。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牵引,武侯区加快打造锦江公园、音乐坊、天府芙蓉园等文旅新场景。音乐坊打造了众多音乐消费场景,春节期间演出活动不断,增加了人气、商气;天府芙蓉园升级为4A级景区,景区影响力和游客接待量日渐增加。与此同时,武侯区还突出市井味、烟火气,策划都市游、夜间游、社区游等旅游线路,打造15个特色街区,推出BY1906创意工厂等网红打卡点,让巴适安逸的城市特质融入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  魅力,靠的是更加活跃的旅游产业市场主体。以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武侯区组建武侯文创、武侯音产、武侯商旅等文旅公司,集中优质资源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引优育强”专项行动,积极引进培育华录新媒、摩登天空等一批重点文旅企业,以及中电创智、AG电竞俱乐部等新兴文旅产业,如今来武侯投资发展的文化旅游企业不断增加,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华西坝。探方法 结合辖区资源特色走出专属路径  在天府旅游名县的建设过程中,资源禀赋不同的区县,必然带有自身明显特色的路径选择。在武侯区的路径选择中,体现了哪些特色和亮点?在武侯区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主要有三点:  高品位文化节会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武侯区依托天府芙蓉园、音乐坊、她妆美谷等重点文旅片区,积极引入举办了国际灯彩节、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峰会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节会赛事,旅游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做强了旅游“内循环”,带动了文旅产业大发展。  将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和天府旅游名县的建设结合起来,是武侯区的另一大突出亮点。结合华西医美健康城、她妆美谷、三国创意设计等产业功能区建设,武侯区按照片区综合开发理念,有机植入时尚消费、音乐体验、创意设计等文旅场景和消费业态。在华西大健康功能区,全国各地年轻人在来做医美的同时也顺道旅游。在她妆美谷,引进与女性美丽经济相关的高端化妆品落地,年轻人在享受美丽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消费;三国创意园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就业,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创产业发展……  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过程中,武侯区建立了规上限上企业“一把手”联系机制,出台音乐产业、文博旅游等7个专项扶持政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深度走访企业,及时解决文化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今年以来,武侯区已协助28个文旅项目(企业)申报产业专项资金495万元,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47%。看明天 站上新起点创造美好未来  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回应这一课题,武侯区把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作为不断满足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抓手,提供更多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具体如何做?以项目为支撑,推动文旅经济提速振兴。武侯区精心策划了一批具有吸引力、显示度的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推动融创中国等一批文创总部项目投资建设。  以市场为主体,推动文旅供给提质扩容。活化利用武侯祠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世界三国文化核心旅游目的地;依托音乐坊等重要节点,打造音乐体验游、赏花观光游、美丽消费时尚游等文旅品牌;大力发展“月光”经济,精心筹备大运会等国际赛事,吸引四方游客到武侯看赛过节。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文旅环境提档升级。借助迎大运会契机,大力实施城市景观、建筑立面靓化行动,大学路等一批老街道变身新“网红打卡地”;将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到新场景,推广云旅游、掌上游,让游客从另一种视角看风景。  成都锦里与重庆磁器口组成CP,“锦磁一家”火遍全国。武侯区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成渝文旅合作的新典范;依托武侯区推广载体、展销渠道,与天府旅游名县联盟成员共同策划推介特色文旅线路,搭建旅游资源和产品互推平台,提升天府旅游名县整体影响力。  天高海阔,前程远大。以建设“国际商务高地 人文宜居武侯”为目标,武侯区将继续书写天府旅游名县的精彩篇章。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马茂军 记者 刘佳为进一步实现残疾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增收,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9月15日,蒲江县西来镇残联融乐阳光家园组织残疾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在线直播爱心义卖活动。义卖物品都是融乐阳光家园的重度残疾人精心制作的小物件。  义卖活动中,大家认真仔细地摆放义卖物品,并做好分工。线上爱心流淌,真情涌动。此次义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融乐阳光家园拓展活动等。  此次义卖活动不仅展现了融乐阳光家园残疾人奋发向上、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的支持。大家被重度残疾人这种自强、自信的精神所感动,纷纷点赞。  “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倡导更多人关注关心残疾群体,也让更多的重度残疾朋友能更加勇敢地走出家门、展现自我、面对生活,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融乐阳光家园负责人介绍道。  重度肢体残疾人左大方说:“这个活动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美好与珍贵,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残疾人,都要珍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27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徐婷)9月24日下午,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主办,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农行成都分行、人行邛崃支行承办的“2021年成都市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召开。邛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永胜出席并致辞,大会由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崔艳主持,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谢萍、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黄挺、天府农创园、天府农博园、金融机构代表先后发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规划园区处、企业服务处、部分区(市)县农业农村局、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人民银行各支行负责人,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农业银行成都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成都市分行、成都银行、成都农商行负责人参加。会议肯定了成都市金融机构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助力乡村振兴的成绩,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天府现代种业园、天府农博园、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等6家现代农业园区与农发行省分行营业部、农行成都分行、成都农商银行、中行邛崃支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增进了银行和现代农业园区沟通合作,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是一次鼓舞干劲的大会,将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更加提升。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9-26
 (代瑞祥 记者 陈泳) 24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在天府现代种业园召开成都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暨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成都农商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个国家级、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85亿元。“此次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能进一步释放金融的产业生态价值,为集聚种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打造更强磁场天府现代种业园提供充足资金保障。”与农行成都分行、成都农商银行、农发行四川分行、中行四川分行签订了共7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邛崃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主任祁峰兴奋地说。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6
禾雨 (图片由成都市新津区委宣传部提供)9月23日,秋分。蜀乡大地稻谷飘香粮满仓,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1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在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当天,在成都市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一场围绕“庆丰收、感党恩”的主题活动拉开大幕。大地光影展、艺术装置展、沉浸式演出……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诉说着美好的丰收故事。  三大战略发布、现场项目签约、创新创业分享,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成果,折射出新津强大的吸引力和澎湃的新动能。  大力发展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厚植新优势、增添新动能。新津坚持“农博引领+乡村振兴”,开创性地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以高度的时代使命和政治担当,助力四川擦亮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新津区张河果园子途远·共享农庄实景。链接城乡让生意“回到”乡村再做一遍  9月23日,天府农博园首届新乡村产业峰会举行。新希望集团领导小组成员、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席刚现场发布“新消费基金”发展战略——新津区政府与草根知本携手成立四川昇望基金,专注新消费领域,引入各方LP(有限合伙人),投资多家企业,架起产业发展新桥梁——基金将分为三期投入,计划两年内完成一期投资10亿元,三年内完成二期投资20亿元,三年内完成三期投资达50亿元。  在新津,这样的大手笔并不鲜见。当天的峰会上,资本、人才、信息、数据等产业要素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关键词。  在乡村振兴中,这些要素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新津用生动实践在天府大地上书写答案。  在新津看来,今天的农业早已不是单纯的“一次产业”,而是具有“六次产业”特征、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无论是一产、二产、三产“相加”或“相乘”,要实现乡村加快振兴,关键在于把城市端和乡村端组织起来,畅通要素双向链接,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农人的选择印证了新津对乡村的注解。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的陈斌放弃百万年薪,从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来到新津发展鱼菜共生项目,通过互联网思维重塑供应链条,打造了农旅融合的渔耕田·鱼菜共生农场。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实现销量翻番,还以技术、设备、模式输出,发展卫星农场70余家。  把场景转换到乡村,让所有的生意“回到”乡村都值得重做一遍,更多创新实践在新津落地——  构筑数字赋能的乡与城链接优势,重点推进与新希望集团、云仰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搭建产销对接、食品/农产品生产反向定制、乡村金融等“1+1+N”应用场景。  构筑打通产业园区与产业化企业、合作社的跨界融合机制优势,园区综合运营商(新津文旅集团)以混改等方式进行产业孵化,新乡村(新消费)产业基金解决企业初创期的扶持问题。  实施“津津希望”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链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乡村产业政策提供精准化政策支持,天府希望绿领学院为企业定制培养各类人才,不断做强发育链条。  对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唐晓阳认为:“乡村振兴如何和产城融合发展有机结合,新津进行了很好的尝试。”9月23日,一场璀璨的光影秀在新津天府农博岛上演。产业赋能推动“乡村场景化、场景产业化”  站在天府农博园内,千亩稻浪翻涌,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450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宝墩文化奏响了古蜀文明的乐章。岷江之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新津儿女,润泽这片开阔的土地。  4500年后,回音在这里叩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新津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天,这片土地承载着新的荣誉和使命。天府农博园先后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并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被评为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面向未来,新津提出,要围绕农业+科技、农业+文旅、农业+食尚,积极吸引带团队、带项目、带流量、带资本的头部企业扎根乡村,迭代商业模式,力求将每一个新乡村产业化项目打造为一种可复制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不少优质产业项目成为典范。位于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张河村利用沉睡多年的集体建设用地,引进乡村旅游民宿运营平台途家、装配式建筑供应商途远、乡村产品线上销售平台途礼、酒店管理运营商斯维登集团联合打造“共享农庄”,以市场化逻辑对接消费需求,在乡村这块“主板”上植入“互联网+分享经济”的“芯片”。  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全国18个省市复制推广,在阿坝州小金县,新津对口帮扶打造的木栏村“苹果共享农庄”入选中央党校扶贫攻坚典型案例。由“三途一斯”这个组合孵化出的新途远公司获得远洋资本投资,正在筹划登陆创业板。  蓝城集团与新津文旅集团采取混改方式组建蓝城城乡,瞄准“农业科普展示、乡村双创空间、田园度假生活”三大方向,打造“蓝城·沐春风”田园度假村。项目通过“混改+合伙人”的机制推动要素资源的最大化共享链接,推动了“农业+康养”“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等多元产业内容的“农业+X”产业融合发展。  在新津,已经有蓝城集团、58集团、新途远等12个头部或平台型企业跨界乡村,培育“农旅融合+合伙人”“互联网+分享经济”“新流量+新农业”等新业态。  当天,新津发布了新乡村产业发展策略,系统介绍新津“新乡村产业十条”政策,以及民营经济十八条、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发展十条等一揽子政策。“天府农博园将积极发展以乡村为场景、创新为驱动、融合为特征的新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求将每一个新乡村产业化项目打造为一种可复制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促进村社复兴、共同富裕。”新津区委相关负责人说。业美人和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座拱形建筑在田地中依次排列,既寓意着丰收时节的稻浪翻涌,又呈现出川西平原层峦叠嶂的远山意向。天府农博岛上,农博主展馆是主阵地,未来这里既是会议中心,也是展示中心,同时还有复合文创、孵化等多项功能,实现会展空间创新、博览形式创新、博览功能创新。展馆外,3000余亩高标准农田让农博展览“长在田间地头”,还有56个沉浸式体验场景、68公里农博绿道体系串珠成链,推动川西林盘生态文化价值转化。此外,羊马河沿岸14个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农博大道300余处景观小品,一批别具川西风味、田园风光、人文风情的“上班的路”“回家的路”,让田园生活与产业场景相得益彰。  这是美丽的乡村,也是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依托天府农博园,实现城乡双向链接,推动城乡包容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数智赋能,养猪也要智能化。新希望集团在天府农博园启动了“粮进肉出”生猪三产融合数智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粮进肉出”数智基地和全省生猪养殖数控大脑中枢,布局服务都市圈的“5S养殖”模式。  58科技农业总部基地践行数字就是新农资、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网红就是新农人,喜马拉雅从自身体系中裂变出的“听见乡村”落子新津,一批数字化项目聚集,数字经济赋能“三农”模式正加快变为现实。  更多“新市民”选择来到这里。地铁10号线将新津与成都主城区距离“连接”在20分钟内;上市企业培育计划筛选100位优秀企业家及高管开展定制化培训……今年上半年,新津的青年人才落户增长率位居成都市第二。  会展博览也在为乡村引流。签约创业黑马、智海王潮等会展项目7个,落户中央党校乡村振兴论坛、亚太地区农业高峰论坛等论坛项目6个,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等会节活动20余场次,吸引游客20万余人次。  未来,新津将加快呈现“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愿景,助力全川农业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新津经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文/图  “没错,就是小时候在山上吃过的野果的味道!”9月14日,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多名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来到位于崇州市的八月瓜链产协同创新中心考察交流,藤架上成熟开裂的紫色果实引得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丰产期的八月瓜。  八月瓜又名三叶木通,因其细长绵软的果肉酷似香蕉,民间也称为“野香蕉”,其果实富含多种胶原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以芳香族氨基酸为主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是普通水果的3-6 倍,属于优质的食疗保健水果,同时具有药用、油用等多重价值。  “最多两年时间,我们就能吃到少籽甚至是无籽的八月瓜了。”在交流会现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罗培高教授向大家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罗培高教授多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四川八月瓜产业发展,现已实现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八月瓜产品开发、种质资源库的建立等。专家考察八月瓜基地。  在种植技术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开发八月瓜价值,让更多人品尝到它的味道?“食品、旅游,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四川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晏启鹏在考察了八月瓜基地后表示,可将八月瓜作为特色食材加以开发,利用该院在食品烹饪方面的优势,在鲜食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加多样化的食品和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成熟的八月瓜。  八月瓜果实外观奇特,花穗形态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近年来便一直在与罗培高教授团队合作,不断提升八月瓜栽培技术,并积极探索其在园林造景、观光采摘、研学体验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八月瓜在我省人工种植面积已超10万亩,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为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动力。  在交流会现场,四川发展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应福对八月瓜种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计划在城市周边农区大面积引种八月瓜,在完成土地整改的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发展水果、粮油、中药材等规模化种植,一方面打造休闲观光‘网红打卡点’。”宋应福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26
百个魅力乡镇、百名乡土文化能人线上展演启动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化藏富于“乡”,文化藏富于“民”。  经过为期5个月的竞演,日前,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进入省级展演阶段。省级展演以“四川,乡当潮”为主题,顺应“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全面振兴之潮,由网络展演和颁奖晚会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展演于9月24日正式开启。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围绕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挖掘文化能人,寻找魅力乡镇,培育活动品牌,助推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4月28日,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正式启动。  大赛启动以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线上在川观、抖音、快手、微博上发起“十里八乡 蜀你最牛”话题,广泛发动全民拍摄短视频参与竞演,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据数据显示,活动在川观新闻平台收到参赛视频 747件,抖音、快手收到带话题作品1133件,全网全平台点击量超3.5亿。线下以乡镇为单元,以“视频+代言+特色文化表演”的形式,按区县巡演、市州复赛、省级汇演逐级开展魅力乡镇竞演活动。  经过为期5个月的竞演,初步形成了反映四川乡村文化的“活力地图”,一大批文化能人、乡镇踊跃参与,“十里八乡 蜀你最牛”活动标识性口号广为喊响、影响甚远。  活跃在乡间的文化能人,被请到台前,展示才艺、代言家乡,件件竞演作品宛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最终汇成华美的乐章,向建党百年献礼;文旅资源富集的魅力乡镇,由致力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贡献者、推动者、参与者、支持者,通过创新创意的方式,助其“出圈”。  综合线上线下竞演效果、媒体传播数据等,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专家评审,峨眉山市罗目镇等入围“100个魅力乡镇”,王作平等入围“100名乡土文化能人”,目前拟通报表扬名单正在公示。  与此同时,以“方寸之间、无限舞台”立意的网络展演正式启动。本次大赛开设网络交流展示窗口,集纳魅力乡镇、乡土文化能人精彩视频,以网上短视频方式进行集中展演,展现全省乡村文化建设和各地参赛成果,传播蜀乡文化神韵。手机用户可通过“川观新闻”APP,登录“四川,乡当潮”专题,点播观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26
(记者 粟新林 文/图)生姜叶子长得有半人高,种植的绿豆豆荚已经胀鼓鼓的,即将迎来丰收,旁边刚刚收割的一块空地上,正在准备小春作物的栽种……这里是崇州市三江街道宋桥村8组的一块普通耕地,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和之前被群众反映“非法占用农田硬化土地,非法拆解汽车,垃圾乱扔”的画面截然不同。“被压占的土地还耕后,村民就在地里种上了农作物,这样挺好的。”宋桥村村民言语间都是满意。垃圾清理了,种上了农作物群众反映问题 马上核查处理“之前这里是耕地,却停了几辆破旧的二手车,还散落了一些生活垃圾,这周遭环境着实有点脏乱差。”宋桥村村民赵大姐告诉记者,这里属于三江街道宋桥村8组,之前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基本农田。今年3月,成都谨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提出租用场地的需求,村民便将这块耕地租赁给该公司。该公司占用这块耕地后,就用于停放收购的废旧机动车。4月30日,收到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崇州市三江街道宋桥村8组居民颜代金非法占用农田硬化土地,非法拆解汽车,垃圾乱扔”投诉案件,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赓即行动,由该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牵头办理,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三江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进行核查。经调查,成都谨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租用宋桥村8组3位居民的耕地0.32亩,用于停放收购的机动车。为了便于车辆停放,该公司用建渣摊铺压占耕地,现场未见水泥硬化痕迹。“该公司仅占用该场地临时停放机动车,没有开展拆解经营活动。”三江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核查当天,该公司就将收购的两辆报废车、5辆二手车运至重庆市钦发报废汽车回收公司作报废处置。整改即时到位 土地还耕聚焦群众反映的、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崇州市相关部门赓即行动,制定了具体解决方案。“非法占用的农田已经完成退耕,5月份就栽种了新一轮的农作物。现如今,正在陆续进入丰收期。”崇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非法占用农田硬化土地”问题,由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即责令其15日内完成压占土地还耕,并达到耕种条件,三江规划和自然资源所负责监督指导。如今,这片土地已经恢复到耕种条件,栽种的芋头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关于“垃圾乱扔”问题,据崇州市三江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肖洪强介绍,街道办事处立即责令当事人及周边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清理投放到“四分类”垃圾桶;成都谨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2日内将压占土地的建筑垃圾清理完毕,交由本组建房居民作为回填材料使用。记者注意到,现场垃圾已清扫干净,无环境卫生死角。肖洪强表示,强化常态化管理,三江街道将督促居民,生活垃圾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四分类”垃圾桶,由村社区统一转移到垃圾中转站。同时,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整治措施、相关法律条款等,扩大群众知晓率,积极倡导群众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秩序。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4
(记者 洪继东 文/图)散落在城市、乡村间的不同类型社区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等最直接的体现,它们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美丽。日前,由成都日报社联合成都各区(市)县委宣传部、区(市)县委社治委、区(市)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我拍我摄 晒出身边精彩画卷”大型系列活动举行,通过市民的热心推荐,选出了其中“精彩画卷”的代表,根据市民提供的照片、短视频等方式,成都日报锦观对这些“精彩画卷”代表进行了生动展示。日前,我们又派出记者直接走进这些“精彩画卷”里,全方位体验最美的社区示范,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精彩故事,以此看各区(市)县激发创新潜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城市韧性基底,努力探索现代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展现成都社治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亮点。从新都区桂湖街道到新繁再到斑竹园,一路风光无限。河中碧波荡漾,路旁花团锦簇,民宿小院、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生活消费场景星罗棋布。市民在这里散步、骑行、喝茶、聚会,享受着“乡村会客厅”的别样生活。这个美丽的“乡村会客厅”也有一个别致的名称:“珠链锦绣”。珠链锦绣最浓墨重彩的当属三河村——足球音乐特色村。前几天,三河村的足球队进入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五人足球决赛,这让三河村的村民感到无比骄傲,“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把我们成都乡村的精气神展示了出来。”三河村党总支书记谭杰希望三河村的美丽变化能让更多人看见。珠链锦绣多元场景营造三河村成了“香饽饽”每到周末,新都区斑竹园街道三河村都停满了车,游客络绎不绝。足球、音乐、咖啡、火锅……这些城市里常见的场景,如今也是村里的消费“标配”。村民王学光每逢村里有赛事,就充当义务交通组织员,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王学光的家就在球场旁,这五六年见证着村子的变化,“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柚子和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引来了很多投资项目,在村里就能上班挣钱,家里的土地进入村上成立的合作社,有稳定的保底流转费,还能分享未来的分红,最关键的是,这几年村上人气特旺,柚子也越来越好卖,家家户户的收入都‘上了一层楼’。”三河村最初引入足球比赛,想法很单纯——聚集人气,扩大柚子销售。谭杰回忆,几年前的比赛奖品就是柚子。让村里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单纯的初衷激发了乡村发展巨变。不知不觉中树立的“成都足球第一村”品牌,让三河村由默默无闻一跃而成网红地。三河村成立了成都市首个农民健身足球俱乐部,先后举办各项足球比赛700多场,吸引10余万人次到场观看。足球场景的植入,带动了更多场景的营造。“民歌民乐赏析会”“星空音乐节”“古筝演奏”等户外音乐节,让村民在家门口聆听到音乐“好声音”。斯洛克冠军工作室来了;全国首个可口可乐乡村形象店“可乐时光里”入驻;上海乡伴的“理想村”落户……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新业态和传统农业叠加,三河村的变化是全面的。人来了,投资合作也来了,三河村的资产被彻底激活。谭杰告诉记者,三河村现在就是“香饽饽”。公园城市乡村底色探索文创富民新路子“夏河溪乡野公园”醒目的矗立在北星大道一侧,1000亩的夏河溪乡野公园内绿意盎然,沿着开满鲜花的绿道前行,一幢幢川西民居掩映在林盘间,世外桃源般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川西林盘修复改造的代表性工程,公园充分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植业、串绿”行动,将夏河溪乡野公园打造成为集草坪、溪流、林盘、农家院落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观集群。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公园内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园内文创产业的引进和发展。目前,公园里已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艺术中心、思庵书院、小雅、久森等多个文创、休闲、农业项目,使古朴的乡村绽放出文创之美。同时,公园推出茶艺、花艺、工艺编制、蜀绣等非遗文化体验展示,辅以精品民宿、餐饮娱乐、定制体验、农产品展销等休闲配套服务,展现了“产业融入、公园融合”的美丽乡村新景象。新繁棕编传承人刘俊英介绍,2017年,她入驻夏河溪乡野公园,在此处成立棕编大师工作室,除了肩负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和传播的重任,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带动当地农民再就业,提升农民收入。三年来,刘俊英免费为当地村民开设棕编课程,带动农民再就业。就这样,村民在农闲时节编织的棕编工艺品,不仅为他们每个月创造两三千元的额外收入,还通过棕编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村民就是股东宜居乡村成为产业引擎李宗莉家住新繁街道汪家村,这几年汪家村的变化,让她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夸夸自己的家乡美。“像我们汪家村拾里庭院,很多乡村消费的新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环境美,村民富,这就是我们梦想的‘乡村振兴’。”李宗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经过风貌统一打造的村庄,白墙青瓦,朴素清新。在青翠的川西林盘掩映中,共享书吧、田园火锅、咖啡茶院、文创伴手礼等多个特色产业院落错落有致的分布,拾里庭院游客中心里,显示屏上经营大数据上线显示,不仅能方便游客了解停车场信息,而且村民“股东”们随时可以看见各个产业项目的人流和经营收入。外来投资者在这里被亲切地称为“新村民”,而土生土长的“老村民”则有着多重身份:业主、股东、服务员……拾里庭院,就是新老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家园。近日,“拾里庭院”上榜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里既是创新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也是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区域覆盖新都区的桂湖、新繁、斑竹园三个街道,根据项目规划,新都区将通过构建100公里的乡村绿道慢行系统,串联芳华微马公园、尖锋运动公园、夏河溪乡野公园等八大特色片区,并初步形成“一轴一带八景区,绿道环廊串美景”的空间结构。珠链锦绣,构建了一条田园风光与现代生活交相融合的乡村绿色经济活力带,打造出一个有特色有内涵有故事的农商文旅综合体,使其成为具有高颜值、生活味、国际范、归属感的新都乡村会客厅。【延伸阅读】社区治理的新都实践新都区坚持“小阵地大党建、小平台大服务、小社区大社会”“三小三大”理念,以深化城乡社区治理为牵引,以“绣花”功夫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完成老旧院落改造92个、背街小巷整治163条、特色街区建设7条,新建“小游园微绿地”28个、新改建绿道225公里、“上班的路(回家的路)”80条,完成全区18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完成整合提升服务社区综合体12个、新建社区综合体11个。以美空间植入和新场景营造为着力点,推进“一线两廊五片”等30余个社治重点项目,建设新桂东片区、正因国际化社区和五龙山国际化社区,打造沸腾乡野、珠链锦绣、超线公园等一批社治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示范创建,实施“治·在新”双示范建设行动,建设市级示范社区21个、示范小区20个,创建市级百佳社区12个、百佳小区8个。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居民小区延伸,创新党建引领居民小区发展治理“五步工作法”和老旧小区治理“五小工作法”,深化“丰行侠”城市治理微循环机制,为多元共治持续赋能。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4
 (记者 洪继东) 昨日,主题为“庆丰收 感党恩”的2021四川·新都“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斑竹园街道三河村举行,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五人制业余足球联赛也在三河村开赛。现场还对新都区乡村振兴十佳人才代表和抗疫保供先进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表彰。据介绍,新都斑竹园街道目前聚集音乐、运动、文创等多元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做优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构建天府大道北延线农商文旅体科融合发展示范带。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五人制业余足球联赛是由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体育总会主办,将足球比赛办到田间地头的赛事活动。本年度赛事将全面覆盖到四川省183个县(市、区),预计将有超过10000支球队20万人次参与。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4
(记者 王丹) “咚咚锵,咚咚锵……”平武镇尤安村,伴随着一段激越的鼓声,2021年简阳市第四届农民丰收节开幕。活动现场,石桥挂面、尽春意酒、蜀星米花糖(三星米花糖)等简阳特色农产品让与会人员品鉴到了地道“简阳味”,让好吃嘴连称过瘾;趣味运动现场,有的跳下荷塘捉鱼,有的推起鸡公车赛跑,有的十人一组组队嘿哟嘿哟拔河,有的猫着腰滚南瓜,更有的一口口啃起西瓜,欢声、加油声,声声传递出丰收的快乐。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4
(记者 李自强) 昨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天府油橄榄节在金堂开幕。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主场活动的重要分会场,本次活动突出油橄榄地方特色,全面展示金堂县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金堂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油橄榄产业作为龙泉山脉地区重点产业,推进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该县引进培育西中、聚峰谷、南国花园等多家油橄榄经营企业,截至2020年底,金堂县油橄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73万亩,产鲜果9000余吨,产油830余吨。“金堂油橄榄”荣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金堂橄榄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同时,金堂油橄榄通过产业联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渗透、机制创新等方式,融入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相关的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复合总产值达5亿元,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