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本轮旱情对攀西和成都周边蔬菜影响不大,省内蔬菜供应比较充足●近期蔬菜价格小幅上涨,主要与物流和采收成本上涨有关●除了需求旺盛,今年西瓜减产也是西瓜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攀升,价格总体平稳,甚至大幅跳水  (记者 史晓露)“麒麟瓜卖完了。”8月21日晚,成都市民张女士走进成华区府青路的两家水果店选购麒麟瓜,都被告知已售罄。  热浪袭人,西瓜已成为今夏市民心中的明星水果,价格也一路上涨。面对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我省的“菜篮子”“果篮子”供应是否充足?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资料图片看蔬菜部分蔬菜价格小幅上涨,但仍在合理区间  通过对成都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商超和菜市场的走访,记者了解到,目前各个市场的蔬菜供应充足,菜价总体平稳。  位于彭州市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西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8月以来,该交易中心每天蔬菜入场量为8000吨到10000吨不等,与去年同期持平。  8月22日,记者在市场看到当日的蔬菜批发价为:白萝卜0.53元/斤,胡萝卜1.28元/斤,莲花白0.69元/斤,大白菜0.77元/斤,西兰花1.4元/斤,茄子1.82元/斤,黄瓜3.29元/斤,线椒2.85元/斤……价格总体平稳。  “干旱没有对近期的菜价造成太大影响,部分菜价涨幅在合理区间内。”交易中心负责人毛刚说,交易市场省内蔬菜占4成,主要来自攀西地区和成都周边,省外蔬菜占6成,主要来自甘肃、云南、贵州、广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由于本轮旱情对攀西和成都周边蔬菜影响不大,省内蔬菜供应也比较充足,因此没有加大从省外调运的力度。  在零售端,菜价略有上涨。记者在成都一家大型超市了解到,小白菜、莲花白、西兰花、西红柿等蔬菜价格较之前上涨了10%—30%不等。“西兰花比十天前每斤涨了0.7元。”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蔬菜价格小幅上涨,主要与物流和采收成本上涨有关。“近期高温天气加剧了蔬菜损耗,运输途中增加了降温保鲜成本。”毛刚说,此外高温伏旱天气导致人工采收成本也有所上涨。  业内普遍认为,旱情对近期菜价影响较小。一是因为夏季属于蔬菜供应旺季,总量充足;二是蔬菜可跨区调剂,“不同季节,蔬菜可以在不同产区轮换。”毛刚说,国内蔬菜产区分为华南、长江流域、西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与环渤海等多个大区。部分地区蔬菜受了灾,可以很快由其他产区补足。  不过,为避免天气因素传导至后期蔬菜产能受损,近日,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引导抓好晚秋蔬菜生产,抢在小春生产之前,增种一季叶菜。“我们正抓紧育苗。”绵阳市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钟思成介绍,当地是蔬菜种植大县,待秋季稻谷收割结束后将立即种植冬季蔬菜。看水果西瓜价格涨幅明显,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明显下跌  水果方面,记者了解到,当下热门水果总体供应充足,价格有涨有跌。  天热好吃瓜。在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入夏后西瓜一直稳居销售冠军。7月以来,该交易中心每天西瓜入场量在1500吨以上,高峰期单日达2500吨。进入8月下旬,西瓜销售进入尾声,交易中心每天入场量也在1700吨以上。  “西瓜价格同比涨了三成以上。”该交易中心果品公司副总经理刘国平说,去年宁夏硒砂瓜批发价为1.1—1.5元/斤,最近价格涨到1.8—2元/斤;麒麟瓜去年批发价为2.7—2.8元/斤,近期也涨到了3.5—3.6元/斤。  在商超,西瓜价格的涨幅更加明显。“这些天,西瓜大涨价。”成都成华区一家水果店老板李成亮说,最近天气热,买西瓜的特别多,麒麟瓜的价格已经从4.5元/斤涨到了5.58元/斤。  除了需求旺盛,今年西瓜减产也是其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今年宁夏、四川的西瓜产量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西瓜产区改种粮食作物,在种植期内,部分产区也因极端天气导致西瓜减产。“今年四川西瓜产量下降15%左右。”刘国平说,目前市场内的西瓜全部来自省外,以辽宁、甘肃、陕西、宁夏等地为主。  不过,也有水果价格不涨反降。随着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今年葡萄产量继续攀升,尽管省内一些地区葡萄受灾,但葡萄价格总体平稳,甚至大幅跳水。比如,过去被誉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往年零售价在六七十元一斤,但今年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售价在10—25元/斤不等。  “葡萄不耐储存。目前来自辽宁、陕西等地的葡萄大量进入四川市场。”刘国平说,葡萄需要冷库储存,因为近期限电,很多批发商拿货后会尽快在当天卖完。此外,高温还会导致葡萄缺水干瘪,品质下降,价格也会降低。  从全国来看,近期大部分水果价格呈下降趋势。据农业农村部8月22日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78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了2.9%。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细嫩味浓、清脆化渣、瓣肥脂重、余香悠长、辛辣汁稠’已成为温江大蒜的地理印记。”8月18日,2022四川(温江)大蒜节暨温江大蒜地理标志农产品应用研讨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行业专家、温江区有关部门领导、大蒜采购商、当地种植大户等 50 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当天,大蒜节上还评出了今年的“蒜王”。大蒜节开幕式。  “温江大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国内外优质的蒜种资源之一。”开幕式上,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长祝鸣川介绍,温江大蒜先后被引种到重庆、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尤其在云南,温江大蒜经过低温处理,能显著提早抽薹时间,并缩短蒜头的成熟期,大蒜蒜薹上市比其他品种早15至20天,市场价值十分突出。在云南的大理州,温江大蒜更是被指定为当地唯一推广的良种。  据悉,“红七星”作为温江大蒜的主要代表品种,蒜头扁圆形,形状整齐,单头蒜平均瓣粒8个,排列整齐,粒粒肥大均匀。“在温江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下,这一品种的大蒜成熟期中早、品质优、产量高,是著名的良种蒜种源。”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李志介绍道。蒜王(左)与常规温江大蒜个头比较。  当天开幕式上,评出了“蒜王”。“‘蒜王’主要是看重量和直径。”李志说,常规的温江大蒜重量在50克至60克,直径达到5厘米以上即为优质蒜。今年评选出来的“蒜王”单个重量达到了90克,直径更是在7厘米以上。  最终,来自万春镇和林村的李勇赢得了“蒜王”称号。“今年还是按照常规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和管理,收获后主要销往云南,均价在14元/公斤。”李勇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6亩大蒜,亩产超过1000公斤,并实现每亩100公斤左右的增产。  温江大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李志介绍,在品种上,专家团队通过从省内外引进优质品种进行比对,开展温江大蒜品种提纯工作,延续这一品种的种源优势,从源头保障产业安全。在大蒜种植模式上,引导并推广“水稻—大蒜”“青菜+大蒜”“辣椒—大蒜”等间套轮作栽培模式,降低大蒜病虫害发生风险的同时,实现增收。  “在管理技术上,我们开展了大蒜肥水综合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应用示范,这些技术提高了肥水综合利用率及病虫害防控水平,从而保证温江大蒜的品质。”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所长胡容平表示,下一步还将强化温江大蒜前端栽培管理,助力产业提档升级。并通过大蒜功能性成分的筛选与挖掘,做好产业链的延长端,开发大蒜功能性产品,提高温江大蒜产业附加值。  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站站长马晖表示,加强大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围绕新品种选育、生产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多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强化合作攻关,是加速温江大蒜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廖玉蓉 记者 罗敏  8月18日上午,作为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洪柳花园三期B区楼下,小区商铺出租的报名登记工作正在进行。提前从网上了解了相关信息,数十位有意向租赁商铺的居民现场提交资料、登记报名,将在后续通过网上竞价最终租得商铺。  “以前一直以为租铺面要找关系才行,现在通过线下报名,线上公开招租竞价,信息一下就透明了。”市民陈康模拿着刚刚签好的线下商铺报名合同高兴地说。陈康模居住在附近小区,以前有过开超市的经历,此次报名了超市类的商铺竞租,经过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他表示对这种公开竞租的方式很满意。  陈康模和众多承租人的满意,来自于成都农交所龙泉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的“阳光交易”。  在区纪委监委的协调推动下和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成都农交所龙泉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主动服务乡村、服务企业,对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公司持有的农集区商铺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挂网、公开接受报名,并在平台上统一 开展电子竞价,对竞价结果进行公示,实行“阳光交易”,保证了交易前中后的“公开、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我区通过电子竞价的农集区商铺已达415个,包括阙家村安置区、胜利家园、丽阳、阳坪等多个小区。”该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刘波介绍。  谈及“阳光交易”的优点,刘波表示,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既能让更多群众都知晓并参与到农集区商业经营,营造公平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打消群众对是否存在人情租赁的疑虑,也能从交易机制上防范农村“微腐败”,助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据了解,通过区农交公司成交的415个农集区商铺中,参与经营的有类似红旗连锁的经营企业、工商银行、农商银行等国有企业,也有移民下山参与创业的普通群众,真正做到了营商环境的公平,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生活配套服务。  有意向租赁商铺的居民现场提交资料、登记报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3
(邱锐 记者 李全民)8月19日,四川省“直播天府”乡村英才新媒体培训班线下进阶训练营在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乡村振兴学院开班。来自全省各市(州)的50名农村网络主播参加培训。本次培训活动由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指导,抖音集团主办,广元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利州区、剑阁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承办。据介绍,此次培训内容设计聚焦文旅直播,分为技能学习和实战演练两部分。以短视频数据分析与迭代、文旅直播的玩法、如何提升直播流量、绿幕直播方法等主题内容开展专题讲解。同时,结合景区直播实操、成果展示进行交流分享。通过培训为“直播天府”乡村英才新媒体培训班线下进阶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新媒体相关专业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急需紧缺的新媒体人才。“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培训活动,我将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探讨网络直播带货技巧,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强化农产品网上销售,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 广元网络达人罗洁表示,学有所成后服务乡村,助农增收致富。南充网络达人邓林说:能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月坝参加“直播+短视频+乡村旅游+农特产品”电商融合线下进阶训练,我感觉非常荣幸,这里的山特别清、水特别绿、空气非常好……我也希望在这里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实施乡村英才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广元市网信办负责人表示,将尽全力做好此次“直播天府”乡村英才新媒体培训相关工作,提高学员直播能力,让学员实现在网络平台上创收、增收,带动本地乡村经济发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8-22
(记者 周滎鸿)8月,猕猴桃进入采摘期。昨日上午10点,在都江堰好爸爸农场,种植户张泽均正组织家人、村民帮忙采收,尽管暑热高温,但是面对这丰收的胜景,张泽均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告诉记者:“我种植有20亩红心猕猴桃,今年市场价格比较好,平均价格在每斤12元左右,预计产量2万斤,收入在25万至30万元之间。”都江堰猕猴桃采收忙。都江堰融媒体中心供图都江堰工匠、农技专家王凤生介绍,7、8月猕猴桃成熟期的持续高温更利于糖分的积累,经测定,今年都江堰猕猴桃干物质含量要比往年高出两个点,甜度更高,口感更好,因此价格也更高。产销繁忙的景象同样在蒲江县上演。“这批猕猴桃巴适,品相好,个头也很均匀。”走进位于蒲江县的西南水果物流集散中心,记者看见沿途路上运送水果的货车、三轮车来来往往。四川新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着将一框框新采的猕猴桃去袋、称重、分装。“现在正是蒲江猕猴桃上市的季节,每天的订单都很多。”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22
(记者 陈泳 受访单位供图)连日高温,对菜篮子供应是个不小的考验,昨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城市“菜篮子”——成都农产品批发中心市场发现,市场交易有序,供应充足。据悉,结合高温天城市供应需求,市场积极号召商户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对接各个物流运输资源,进一步拓展场内生鲜产品来货量,切实保障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充足。目前市场内蔬菜日均可供应量约3500吨,肉类日均供应量500吨,水产海鲜日均可供应量约1000吨。成都农产品批发中心市场货品充足昨日8点,记者来到位于双流白家的成都农产品批发中心市场,只见市场周边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满载着鲜活农产品的货车有序入场,再由一辆辆小货车将各类产品运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你再早些来更热闹。”在蔬菜交易区,商家林光全告诉记者,由于新鲜蔬菜的特性,每日凌晨5点左右是蔬菜批发最集中的时段,加上这几日天气炎热,大家纷纷将交易时间提前,“这样才能保证市民一早去农贸市场买到的都是新鲜蔬菜。”他说。新鲜的番茄、还沾着露水的丝瓜、头天傍晚刚采摘的各种叶菜、鲜食玉米……记者在市场逛了一圈,发现各类蔬菜种类齐全,而且价格相对稳定,波动不大。“这批甜糯玉米是从楚雄运过来的,价格比我们本地产的还要低。”商家刘文告诉记者,近段时间的高温主要在成渝地区,虽然本地蔬菜产量略有下降,但现在市场跟周边许多地方建立了直供渠道,对整体市场基本没有影响。“现在本来也是夏季茄瓜类、叶菜类大量上市的时期,供应很丰富,市民不用担心。”“面对这段时间的高温,我们与相关部门多方协调,同时引导商家积极应对,首先保障了冻库的用电以及经营基本用电,同时多方为商家疏通渠道,保障蔬菜的平稳供应。”据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承担了成都市区80%生鲜农产品的“城市菜篮子”,市场近年来还在不断加大建设农产品保供基地以及直采直供的力度,同时全面加强对商品价格的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落实“日监测、日分析、日研判”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进一步畅通从批发环节到零售终端的信息化渠道,保障农产品量足价稳。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22
(唐海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又到一年早稻收割季,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稻田里一片金黄,水稻颗粒饱满,长势喜人,金黄的稻浪迎风飘扬,让人仿佛置身油画之中。昨日上午,在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隆兴镇顺江村,四台收割机隆隆作响,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收割机在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忙碌。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水稻3900多亩,水稻的长势非常喜人,预计亩产会超过去年。”看着田间道路上来回搬运水稻的三轮车,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笑容满面地介绍说。同样繁忙的收割景象也在三江街道古泉村上演,下午2点,两台收割机热火朝天地在稻田里收割着。“我们从8月15日开始收割早批的优质水稻,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割了近300亩。”崇州市万茂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舒星宇介绍,合作社围绕“集约、高效、专业、智能”四大特色,打造烘干仓储、无人机植保、育秧插秧、机械耕种、精米加工、粮食购销六大服务,建成立足崇州,走向四川的粮食作物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合作社的检验室,多台专业的设备正派上用场,舒星宇介绍,合作社目前有水稻烘干机20组,水分仪8台,重金属检测仪1台。“通过测产,今年,我们的优质早稻亩产大概在1200斤左右,相比去年增长了100多到200斤左右,大米的品质也略有提升。”舒星宇说。记者从崇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崇州各地水稻长势良好,有望进一步增产增收,全市水稻种植31.82万亩,预计产量17.41万吨,大面积收割预计在9月初进行。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都江堰精华灌区优质粮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成都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施方案》指出,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 (以下总称时简称“一带十园百片”,分别简称产业带、产业园区、产业片(园)区),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到2024年末,园区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以上,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粮油(粮经)产业园区15个以上,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产量230万吨以上,油菜、蔬菜面积分别稳定在170万亩、260万亩以上。  围绕建设原则,《实施方案》明确坚持规划引领、连片建设。珍惜用好每一寸土地,遵循成都平原农田肌理、水文特征、资源禀赋,按照全域规划、应纳尽纳要求,把永久基本农田优先纳入规划范围,全覆盖布局高标准农田,连片提升建设“一带十园百片”。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一带十园百片”区域内耕地每年至少要种植一季粮食作物,重点发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鼓励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统筹考虑城市“菜篮子”供应需求,发挥水旱轮作传统种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粮—油、粮—菜复合种植。坚持集中集约、高质高效。按照园区化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引导先进要素集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因势利导推广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复合、城乡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形态,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针对建设重点,《实施方案》要求突出农田标准化,全覆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土地股份化,大力推广“农业共营制”;突出生产规模化,推进产业绿色集约发展;突出品种优质化,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突出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突出主体职业化,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突出服务社会化,健全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突出产品品牌化,延伸粮油产业链价值链;突出管理数字化,探索智慧农业有效路径;突出效益多元化,推进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还就强化组织保障、建立评定机制、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扩大,阳光玫瑰葡萄从昔日单斤高达一百多元售价的“白富美”变成如今的“平民化水果”,市面上二三十元一斤、甚至十几元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是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质量好的葡萄供不应求,批发价目前可以达到二十元一斤;质量不够理想的葡萄,每斤批发价十元以下也难以出售。  面对价格分化,种植户们也纷纷谋出路。记者了解到,除了供应传统的鲜食市场外,目前一些奶茶店、甜品店也将阳光玫瑰葡萄作为原材料,进行茶饮、甜品的制作。去年以来,西昌一家公司便与泸州一家酒厂合作,利用葡萄园里的阳光玫瑰葡萄“单粒果”开发了“干型果酒”,尝试“跨界”营销,在果酒市场分得一杯“美味”。挑选从葡萄串上剪掉的单粒果。 刘佳 摄新动向“失宠”的葡萄“试水”酿酒赛道  8月14日,在西昌市裕隆乡安全村3组,某公司的葡萄基地,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进入采摘期,葡萄采下以后,经工人们分选后装箱、发货。  来往货车不绝,拉着这个市场的“宠儿”运往全国各地。同时,还有两名工人正在认真地挑选着从葡萄串上剪掉的单粒果。  “目前阳光玫瑰葡萄已采摘近70万斤,仅14号一天,就销售14-15万斤,我们批发给经销商,再由他们分销至全国各级市场。目前来看一级果价格17-18元,在总产量中占比3成以上,但每年都有挑剩下的。”该公司总经理余斌文告诉记者。  阳光玫瑰葡萄曾号称葡萄界的“爱马仕”,为何水果基地还会有不少的单粒果呢?原来,这与阳光玫瑰葡萄分级销售有关。在公司的葡萄基地,就张贴着一张表格:一级、二级、三级和次果的标准上面都有表述,主要评判标准是它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度)、每串颗粒数和重量,以及“色香味”等。阳光玫瑰葡萄采下后,要经过精心挑选,一般特级果和一级果的颗粒大小均匀,特别是它的甜度需在 20 度以上,价格也是最高的。  “西昌是阳光玫瑰葡萄优质产区,加上标准化的种植技术,阳光玫瑰葡萄一级果很多,挑剩下的并不多。”余斌文坦言,公司有阳光玫瑰葡萄1100亩,年产350万斤,每年挑剩下的果子,会按照分级标准和商家要求,给每串葡萄“整形”,修剪下来的单粒果占比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左右。  余斌文告诉记者,单粒果的处理方式这两年有所不同,以前主要是填埋入土,去年的单粒果主要做奶茶、果冻、果酒的原料,他说:“去年开始将单粒果送至泸州一家代加工企业加工成为果酒。相对于填埋这种方式,在节省填埋成本的情况下,还创造了不菲的价值。当然,这款果酒还在试验阶段,没有正式推向市场。”冷观察能做果酒吗?种植户持怀疑态度  “用阳光玫瑰葡萄酿酒,太委屈这个品种了吧?!一个是成本算不过来,另一个是这个品种不适合做加工。”听闻有企业用阳光玫瑰葡萄酿酒,广安市邻水县文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华文将信将疑。  2020年注册成立的文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主打的葡萄园50余亩,今年有3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产果。王华文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刚开始销售,单斤价格 30 元左右,预计阳光玫瑰葡萄产量2万斤。葡萄园以采摘为主,但目前天气炎热,游客较少,对销售还是比较担心。  王华文的葡萄园今年以电商、团购、直播带货、入园采摘等多种途径促销售,水果批发是“最后的选项”。他说:“我认为阳光玫瑰葡萄不适合做加工,产出酒的效益也不行。加上我们刚做这个行业,没有考虑过用阳光玫瑰葡萄酿酒。”  内江市丰荣葡萄专业合作社则有用葡萄酿酒的经验。专合社负责人李刚介绍,今年葡萄园有阳光玫瑰葡萄2亩、产量5000斤左右,由于规模较小,主要售往本地市场,价格每斤8-10元。  “专合社开发有其他品种的葡萄酒,但是销售不是很理想,目前没有想过将阳光玫瑰葡萄开发为果酒。”李刚表达了对销路的担忧。问专家工艺没问题关键是成本和销路  鲜食葡萄阳光玫瑰能否“跨界”做果酒?记者电话连线了中国酒业协会果酒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郭南宾,他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这家公司请酒厂代加工的是一款阳光玫瑰葡萄干型果酒,也叫干型葡萄酒,其实葡萄酒就是果酒的一种。”郭南宾告诉记者,所谓干型,是指的葡萄发酵比较彻底,剩余糖分很少,“干型”就是不甜的意思;另外还可以加工成为含糖达到一定标准的“半干型”“甜型”“半甜型”果酒。  也有不少种植户用阳光玫瑰葡萄尾果泡酒、甚至自酿酒,这一方法可行,但问题也多。比如加工过程中如果杂菌混入,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甲醛等,且储存容器容易胀破。综合而言,用发酵的工艺生产果酒,可操作性、安全性强一些。由于酒品加工须取得生产许可证,私自酿制果酒在市面上出售是不允许的,因此,代加工是葡萄基地生产果酒的较优选择。  加工成果酒以后,成本如何控制,销路如何解决?郭南宾透露,通过多年试验,已证明阳光玫瑰葡萄是很好的果酒原料,但是目前市面上阳光玫瑰葡萄售价还普遍较高,成本投入较大,做果酒是否赚钱,考验着生产者的经营头脑。  “用单粒果做果酒加工的思路不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也变废为宝。当然,果酒不是生产出来就结束了,也要考虑销售渠道。”郭南宾接着说,一般来看,甜型阳光玫瑰葡萄果酒是一款不错的开胃酒或休闲用酒,干型酒则比较适合做佐餐酒;另外要注意消费场景,游客在入葡萄园参观时,能够有几款阳光玫瑰葡萄酒供其选购,相信也有人愿意尝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轰鸣的收割机轻盈地在田间打了几个来回,饱满的谷粒便被“收入囊中”……8月15日,烈日当头,成都市东部新区石板凳街道观音村的田间,热闹的丰收场景引得村民纷纷前来围观。  7月以来,我省遭遇持续高温热浪,盆地东部、南部、川中丘陵和川西高原中北部、攀西地区东北部等地出现较重旱情。当前正值川中丘陵水稻抽穗扬花至成熟收获的关键时期,水稻产量有没有受到影响?记者跟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吕世华研究员来到田间一探究竟。  “折合亩产813.2公斤!”当地种业公司对农户刘克明的0.25亩采用“大三围”覆膜节水栽培技术的稻田进行了现场测产,测算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好成绩。  什么是“大三围”?吕世华告诉记者,“大三围”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是使用薄膜覆盖开厢起垄的厢面,在薄膜上开出间距10-12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小孔进行插秧的水稻种植新技术。  “大三围”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由于覆膜种植能让土壤温度提高,有机肥料分解加快,同时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少了水稻病害的发生,在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能实现节水抗旱、省肥省工。“东部新区过去一亩田标准灌溉水量为250立方米,现在连100立方米都不到,节水率达60-70%,在今年这种高温干旱条件下抗旱效果表现尤为突出。”吕世华说。  “从4月10日插秧起就一直干旱,相当于在旱地里种水稻了,我之前还担心会没有收成。”在当地从事了多年技术推广的种粮大户范治良告诉记者,得益于“大三围”技术的应用,今年缺水田块也能保障亩产500公斤以上的收成,轻度缺水田块每亩产量预计在700公斤左右,水源相对较好的田块能达到每亩800公斤以上。  “‘大三围’技术节水抗旱效果显著,目前已在全区6个镇街推广。”据成都市东部新区水务事务监管中心水资源处负责人李燕强介绍,今年的持续高温干旱给东部新区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带来严峻考验,实践证明“大三围”水稻覆膜技术的应用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在东部新区推广应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9
(记者 李霞 实习记者 李长乐 文/图)青山葱郁、夕阳迷醉,徐徐清风,完美点缀,龙泉山上桃源村的夕阳是朋友圈的“常客”。构建“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桃源村所处的龙泉山由原来的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四季花不断,八节佳果香”,如今的龙泉驿区桃源村,一个个水蜜桃正在套袋装箱,准备分销至全国各地。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民宿老板们也在这里如火如荼地经营着各具特色的民宿。近年来,桃源村探索实施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民宿联盟组织、院落共建组织,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桃源村引入了多家特色民宿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为盘活土地,最大化发挥空间资源效益,桃源村依托桃花节观光旅游效应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契机,积极探索桃源生态文化振兴助力社区发展的新道路,将本土的桃文化、农耕文化等生态资源要素转化为村庄发展动能,推动乡村振兴。桃源村拥有古驿文化、桃文化等特有资源,除以水蜜桃为主的农耕文化以外,桃源村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桃核,囊括“福道”“情道”等7.5公里游步道,“花好月圆”“驿道泉眼”“桃文化诗歌墙”等78处人文景点,大佛寺、北周文王碑等6处著名文物古迹。依托水蜜桃、古驿文化和民宿等多种元素融合,文旅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民宿为本底,按照山泉镇党委“锦绣东山·天府桃源·幸福山泉”的奋斗目标,抢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契机,引入民宿业态,推动产业升级。据介绍,桃源村农房租赁价格每户年均5万元,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农房租赁价格不减反增,升至9万元左右,带动200余人就业,人均每月工资收入3000至4000元,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自2017年民宿引进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万元增加至目前的3.4万元,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月均营业额在40万元左右,周末基本都是满的。”最近来看日出和日落的人特别多,让民宿经营者圆圆笑开了花。目前,桃源村有多种风格的24家民宿,呈现多元化的产业场景。最受益的还是当地村民。71岁的郭阿姨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我的房子租给民宿一年收租10万元,5年递增一次,加上桃树毛利润,日子比以前好得多。我家的桃子每年都是在民宿店里就卖光了。”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辟议事平台让外来业主找到归属感生态兴则文明兴。桃源村在打造公园绿道过程中,将桃花故里、东大路、石经寺等景点串联互通,建设完善森林公园登山、骑行、露宿、特色餐饮等基础设施,着力构筑辨识度高、体验感好、网红打卡点多的全天候消费场景。聚焦全域旅游,加快培育高颜值森林餐饮、书吧、山地运动等新兴业态。一个个精品民宿村落建起来了,环境优美的桃源村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居住。为了让大家都有归属感,桃源村推动了外来业主“在地化”建设,即吸纳外来党员,建立桃源山居党小组,成立了“桃源发展咨询委员会”,开辟新桃源人议事平台,外来业主列席村议事会,共谋桃源发展。桃源村的乡村生活馆通过亲民化改造,建立了具有党员之家、邻里会客厅、亲子空间、居民健身、康养照护、社会组织孵化等现代社区功能的睦邻共享功能区,形成多元体验的社区生活场景。“村里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就是我孙儿眼里的游乐场,基本每个周末他都要吵着来这儿耍。”68岁种桃大户陈师傅提到,“农忙收桃的时候,孙子都是一个人在少年宫,到晚上我去接他,他玩儿得开心,我们也很放心。”据介绍,上半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桃源村开展实践活动15场,活动参与人数近200人次;2022年6月,桃源村成功申报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全民素质。虽然都是山间路面,但是整洁干净。“每天晚饭后散步的时候会将田间地头和公路上的垃圾及时清理打扫,平均一周一次全面巡查。”56岁的村民唐阿姨介绍,清扫与巡查情况会在微信群及时进行汇报。据介绍,桃源村实行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12个组15位兼职保洁员,对村内环境进行统一整治。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18
(记者 陈泳 文/图)17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农业抗旱减灾工作视频会议,紧急部署成都市农业抗旱减灾工作,将严格落实全省三级抗旱响应命令,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灌溉农作物目前情况咋样温度高降雨少 17个涉农区(市)县均受影响根据国家气象观测站监测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15日,全市平均气温28.4℃,较历史同期偏高2.5℃,平均降雨量仅为17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为历史同期最少,大部地方气象干旱仍在持续发展。据各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调查,截至8月17日,成都粮食作物受旱面积6.1万亩,经济作物受旱面积1.8万亩,17个涉农区(市)县及环城生态带出现了不同程度旱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受旱主要集中在东部丘陵地区,其中简阳市和成都东部新区作物受灾面积达5.2万亩。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由于成都市水稻灌溉条件好,水源有保障,目前旱情对水稻影响有限,预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全市春玉米和早茬鲜食大豆已收获完毕,基本无影响;夏玉米和夏大豆分别处于灌浆期和结荚期,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总体来看,目前高温干旱主要影响我市东部丘陵山区台位较高的旱地夏玉米、夏大豆和红苕。面对旱情咋办技术小组现场指导 带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全市正在全力做好灾情监测,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抗旱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灾情调度畅通,并加强救灾种子储备、调剂和调运,对于受旱较重绝收田块,适时改种、补种秋洋芋及短平快的晚秋蔬菜。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成都已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当前农业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并组织4个技术小组分赴简阳市、成都东部新区、金堂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和旱情核实工作,尽量减轻损失。目前,简阳市、成都东部新区和金堂县等东部丘陵干旱缺水地区已安排技术人员包片落实引水保墒、提水补苗、降雨补苗、改种补种等技术指导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用水需求,带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保险赔付也在积极跟进。据悉,本年度大春赔付将整体提前,边立案边赔付,8月份启动分品种、分地区赔付工作,力争9月中旬大春赔付结案进度不低于40%,10月底基本完成全年大春赔付,降低种植户损失。据悉,下一步成都还将重点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在田作物管理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在抓好抗旱措施落实的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暴雨洪涝、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对准备,谨防出现“旱涝急转”。同时继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切实抓好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草地贪夜蛾等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监测防控。记者了解到,成都将深挖晚秋扩种潜力,做好全年农业生产最后一道防线。下一步将重点突出秋洋芋秋大豆粮食生产,多种秋蔬菜,发展秋杂粮,切实做到面积落实、物资落实、技术落实、示范落实,确保全市晚秋粮经面积达到136万亩以上。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8月13日,崇州市羊马镇福田村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羊马科研示范基地内,沉甸甸的稻穗色泽金黄。当天,四川省种子站组织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的高异交性优质水稻不育系“锦城2A”亲本繁殖示范片进行现场验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现场收获、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3块田经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246.75公斤!”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宣布了测产数据。对这个结果,在场的专家们都特别满意。“锦城2A”迎来收获。  面对水稻生产上已能达到700公斤以上的亩产高产成绩,为何这里平均亩产超240公斤让专家们感叹产量很高?  “这与大田粮食生产不同,这是水稻不育系亲本繁殖。”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敬洪研究员介绍,粮食生产由水稻杂交种种植而得,杂交种又是由水稻父母本制种而来,而今天所进行的水稻亲本繁殖,则是杂交种制种更前一个步骤,繁殖水稻的母本。颜旭在田间查看“锦城2A”长势。  “‘锦城2A’亲本繁殖今年的产量和去年差不多。”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颜旭分析,尽管今年孕穗期遇到高温天气,但因“锦城2A”柱头比较大、生活力强且外露率高,加上保持系花粉充足,繁殖性能很稳定。  “ 这个产量算非常高了。”马均告诉记者,亲本繁殖在生产上的水平普遍在150公斤/亩至200公斤/亩。马均(左一)查看水稻情况。  水稻亲本繁殖增产,有何意义?  首先,有利于保障杂交水稻生产用种安全。“按照现有的生产水平,如果1亩田可以生产200公斤水稻母本,则可以满足100亩杂交稻制种种植面积的需求。这100亩杂交稻制种可以生产出2万公斤的杂交种子,可以保障 4 万亩杂交稻的用种需求。”徐敬洪介绍,亲本繁殖具有严苛的纯度要求,纯度需要达到99.5%以上,这为后期水稻制种以及粮食生产打下基础。  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徐敬洪说,单位面积水稻亲本繁殖增产,给制种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节约亲本繁殖用地,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8
  (记者 张艳玲)从四川成都平原往东,越过峰峦叠嶂的龙泉山脉,有一条逶迤流淌的环溪河。简阳市云龙镇翻身村就坐落在河岸某处。2016年,几条水泥路进了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窘境一去不返;村里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二层小楼顺利交钥匙,宽敞亮堂的新家让大伙儿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这一年,在众多帮扶力量的支持下,翻身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5年多过去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干练爽快的翻身村党支部书记王修珍带领村“两委”干部不松劲,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卿人友接过接力棒,翻身村陆续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8月的蜀乡大地骄阳似火,翻身村人的一天如何度过?记者进行了蹲点采访。  劳作,从凌晨一点开始  夜幕降临,翻身村人声渐息,村民掩门闭户,虫儿放肆嚷起来。  借着朦胧的月光,采桃人仰起头,踮起脚尖,伸手拉低桃枝,枝头上肥美多汁的水蜜桃来到眼前,轻轻握住,手腕顺势用力,麻利儿地摘下。不一会儿工夫,脚边的果筐就满满当当了。凌晨一点,翻身村花果山桃园内,果农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天刚亮,山脚传来货车的油门声,那是拉桃的生意人来了。每天近万斤的水蜜桃,几辆车分一分,一刻不敢耽搁地运往市区,想要在早市卖个好价钱。  “新农人”曾中文是这片桃园的主人。2017年,他放弃了跑出租的老本行,带着多年积蓄从成都来到翻身村租下这片荒山。不过5年光景,1.5万多棵桃苗茁壮成长,花果山已经名副其实,当年的种桃“小白”也进阶为“达人”。  “一棵树上的桃,成熟时间各不相同,近一个月的采摘时间,考验人的耐力。”曾中文留着寸头,黝黑精瘦的脸上透着干练。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桃园开始进入丰产,市场行情也不错,主力品种“晚湖景”地头价卖到了6元/斤,比往年高出一截。  说起怎么种好桃,曾中文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就说这地里的草,可是有讲究,不能简单一除了之。”曾中文说,今年气温高,保留地里的草就可以让土壤保湿。春天割下来的草也不能浪费,就地还田堆沤了,是桃树极佳的肥料。  早上9点,城里写字楼的年轻人一天的工作才刚开始,花果山上的果农已经在收拾农具,准备“打道回府”。此时,他们已经在桃园里工作了近8个小时。  晌午,一桌美食犒劳全家  一整个上午,袁昌琼可没闲着。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她不仅要喂饱养殖场内几十头黑山羊和肉牛,还得处理堆沤牲畜粪便。“只用发酵一个多月,就是天然的肥料。”袁昌琼停下手里的活儿告诉记者,养殖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实践着种养循环的生态理念,牛羊粪便堆沤发酵后直接还田为农场10多亩畜草提供养分,经济又生态。  转眼到了中午,日头越来越高,养殖场内的牛羊依然温顺安静,聒噪的蝉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袁昌琼收拾妥当,准备回家做饭。  此时,翻身村5组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不少人家的抽油烟机已经转动起来。脱贫户王锋热情地把我们邀进屋内,这是一栋两层小楼,屋外开辟出了一小方菜园,里面种着黄瓜、豇豆、小葱等各类蔬菜。客厅明亮整洁,一面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奖状。王锋笑着告诉记者,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6年一家人从土坯房搬进了这栋小楼,自己只出了9500元。  这几年,王锋一直在周边城市的建筑工地务工,最近才回乡。闲话间,王峰的妻子已经从厨房端出了一桌子菜,两个孩子不知道从哪里跑回来,爬上了方木餐桌前的条凳。“老母亲牙口不好,这次红烧排骨特意炖得烂软。”妻子一边端菜一边说道。肉香扑鼻而来,看得出,这是一顿用心准备的午餐。  巡塘,养鱼人的睡前功课  下午1点半,鱼塘里的充氧机在工作了近两个小时后,总算歇了下来。  “夏天太阳红火,很快就把水面烤热了,上下水温如果超过6摄氏度,鱼就要翻肚皮,及时打开充氧机既可以补充水体含氧量又能让水体上下温度一致,可不能大意。”村民钟太元2017年开始从事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水产养殖,如今养殖水面已经超过100亩。  今年,在政府项目支持下,钟太元的鱼塘上马了尾水处理池。记者看到,尾水处理池紧邻鱼塘,被分隔为6个大小不等的区域。钟太元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工作原理——鱼塘尾水首先流入处理池的废水区,随后会在装有石沙的区域进行沉淀,再进入装有黑色钢刷的高速旋转区,经过层层处理,饲料残饵、鱼类粪便以及其他沉积物质进一步被分离,原本浑浊的尾水变得清亮干净,便能重新抽回鱼塘中使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前为了保证鱼塘水质,只能采用笨办法,每年换两次水,光是抽水费用就得上万元。”钟太元说,如今有了尾水处理池,打开阀门就可以实现尾水处理,水质更好更稳定,养殖密度也能跟着翻番,相当于养殖水面直接扩大了两倍。  去年,钟太元与时俱进,搭上了鱼塘管理的“数字化列车”,安上了远程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打开池塘内的充氧机,而且鱼塘水质情况变化,从手机App上就能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报警提醒。”钟太元说。  鱼儿受不住火辣的日头,也扛不住夜晚的降温。临近午夜12点,翻身村人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鱼塘边却有亮光缓缓移动,那是养鱼人正在做每天的睡前功课——巡塘。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7
(记者 李娟 新津区供图)你见过稻田里“长出”几十米长的大白菜和玉米棒子吗?还有田里几十米高的鸡、狗、羊等动物?今秋来天府农博园,你就能看到用稻谷绘制的“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随着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临近,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的稻田画也渐入佳境。记者了解到,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今年大春播种总面积达3000亩,其中就包括营造了多达约20组、全川最大规模的稻田画,在丰收节期间呈现给广大参会嘉宾和游客。天府农博园稻田画抗旱及时应对高温 新型保水剂派上用场昨日,记者和天府农博园农业顾问柯建国教授一起走进大田展区,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谷,远远能看见田中有用彩色稻谷绘制的图案。还来不及登高欣赏,阵阵热浪袭来,令记者不禁担忧:在如此高温干旱条件下,稻谷能扛得住吗?会不会影响丰收节的展示效果?柯建国蹲下身观察土壤的状态,用手触摸土壤感受其干湿程度。“今年这个高温很少见,持续高温会造成稻谷减产,如果稻子长得不好,也会影响稻田画的效果。”柯建国说,“这些天来,土壤里的水分蒸腾量很大,降水又少。我们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以保证稻谷的正常生长。”据介绍,这片地安装了滴灌系统,工作人员会每天早晚两次通过滴灌系统进行浇水降温。他告诉记者,因为这片地原本是由河滩地开垦而成,土壤沙化较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经过两年多的土壤改良,情况有所好转。针对土壤的特性,在这片地上专门种植了旱稻。今年的高温干旱对旱稻的生长提出了新挑战。为此,种植团队采用了新型保水剂。“这种保水剂类似于腐殖酸,能粘连土壤团粒,像海绵一样锁住水分。”种植团队负责人巴雄军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这段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这片稻田算是扛过去了。升级引入更多色彩 稻田画呈现立体效果登上观景台,周边的大田景观纷纷映入眼底,靠近农博主展馆的是“庆丰收、迎盛会”六个大字。离主展馆略远处,依次排列着大白菜、玉米棒子、豆荚、稻穗、谷仓、茄子、南瓜的巨型图案,营造出“五谷丰登”的意向。在更远处,还有鸡、猪、狗、羊、牛、马构成的“六畜兴旺”图案,共约20组。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图案在传统稻田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你看,像这样一幅大白菜,虽然整体是绿色构成,但至少有四种深浅不同的绿,通过精心组合让这棵大白菜有了立体效果。”一旁的巴雄军介绍,实施过程中,种植团队数易其稿,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进行数字测绘,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网格施工图,依据图样栽种不同颜色的稻谷。“栽种下去后,我们还会定期开展航拍,以查看初步成型效果,组织工人及时修正、补苗。” 巴雄军说。一般而言,成都平原稻谷的收获时间是9月初,而丰收节举办时间是9月下旬。为了让稻田画在丰收节举办时呈现最好效果,种植团队精心挑选稻谷品种、安排种植时间,“我们6月上旬开始种植,挑选的稻谷品种生育期大概130天,现在正处于孕穗期。到丰收节时,稻谷会呈现叶青籽黄的状态,图案颜色会变得更好看。”巴雄军说。推广3000亩大田 展示300多个国家级良种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袁周平介绍,今年天府农博园的3000亩大田里,重点展示了最新的国家级优良品种,包含256个水稻良种、9个旱稻良种、33个大豆良种、6个玉米良种、44个蔬菜良种,还建设了水稻新品种试验区、稻香杯水稻品比试验区等。记者看到,道路两侧过去用来种花的地方今年也种上了农作物。“今年我们在道路两侧种植粮、豆、菜类作物,拓展耕地110亩,就是为了把每一寸可以耕作的土地利用起来,用来产出粮食。”袁周平介绍,天府农博园承担有优良品种的展示推广职责,“像我们近年来引育的旱稻良种,在四川的丘陵、坡地就很有推广价值。去年旱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取得了好收成。下一步,我们还会对旱稻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耕地种上粮食,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17
(记者 陈泳)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首站选在农村,重点考察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大部署要求,成都市研究制定了保障粮食安全、推动落实乡村振兴“1+5”一揽子政策,将采取一系列较真逗硬、务实管用的“硬”措施,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天府之国”这片产粮宝地,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其中。“1”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二十条举措,起到总揽作用,分别是聚焦保粮稳菜优功能,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建圈强链;聚焦强基固本优形态,深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聚焦转移提质促增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聚焦改革创新增活力,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5”包括四个《十条》和一个《方案》,分别是:《成都市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十条措施(试行)》《成都市防止耕地撂荒的十条措施(试行)》《成都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成都市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以及《关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其中四个《十条》是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制度保障,一个《方案》是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分别侧重各自重点,对全市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相关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8-17
“一带十园百片”  ●“天府粮仓”核心区在空间上布局“一带十园百片”,即提升建设1个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  ●成都将在中心城区环城生态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及周边7大楔形区域,打造以稻麦、稻油轮作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带  (记者 张红霞)近段时间以来,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成为关注热点。成都平原会怎么做,有什么路径?  8月16日,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刚刚出炉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全面描绘了蓝图——至2024年末,成都市耕地面积75%以上区域将建成“十化同步”的“天府粮仓”核心区,在空间上布局“一带十园百片”。  所谓“十化同步”,是指成都高标准农田的升级版。  过去,成都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田网、水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网、设施用网“七网”配套。在“天府粮仓”核心区,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将达到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  根据《方案》,作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粮仓”核心区在空间上布局“一带十园百片”,即提升建设1个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到2024年末,园区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以上,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粮油(粮经)产业园区15个以上。  成都要求,“一带十园百片”区域内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域达100%、丘陵区域达90%以上,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地力提升0.3个等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覆盖面达100%。区域内的耕地,每年至少要种植一季粮食作物,重点发展水稻、小麦、玉米,鼓励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粮油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5%以上;统筹考虑城市“菜篮子”供应需求,发挥水旱轮作传统种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粮油、粮菜复合种植。  其中,成都将在中心城区环城生态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及周边7大楔形区域,打造以稻麦、稻油轮作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的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营造稻田麦浪、壮美秀阔的景观,集成应用和展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新模式。届时,车行绕城高速,即可领略道路两边稻田麦浪。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72.8万亩(含复种)、增加4.3万亩,产量230.6万吨、增加2.7万吨。根据《方案》,至2024年末,成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产量230万吨以上,油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70万亩、260万亩以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盛夏光影,魅力彭州。8月10日,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彭州市)赛区竞演在彭州市文化馆演艺中心开演。大赛特色文化表演。受访者供图  当天下午,彭州市 13个镇(街道)的代言人和文化能人齐聚一堂。丹景山镇空竹舞蹈、桂花镇桂陶之韵、隆丰街道川剧变脸队等13支团队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乡村文艺爱好者等,通过川剧变脸、空竹舞蹈、古筝石画、音乐快板、民俗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彭州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  此次竞演以“ 四川‘乡’当潮”为主题,通过“乡镇代言+能人展示+特色文化表演”的方式进行,是彭州市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全景展示乡土文化,展现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的一次盛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磊 记者 刘佳8月12日,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艳阳高照,天气炎热。记者来到炉坪村8组“猕猴桃采果队”领队卢天勇的家,他说,当天凌晨2点起床,然后带着采果队下地,6点多基本上已经采摘完4到5户果农、8亩地近2.5万斤的猕猴桃。上午6:50采果队休整一会儿后,又背上背篼骑着摩托车,赶往下一家。  “每名采果队员的装备就是一个大背篼、一顶帽子、一套旧衣服、一个小篮子。猕猴桃采摘期在夏秋季,只要答应了当天采摘完,不管有多晚都必须完成!”卢天勇说。  蒲江红心猕猴桃最近上市,据统计,蒲江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面积共计10万亩,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就了猕猴桃独特品质和良好口感,其中大兴镇猕猴桃种植面积约2.3万亩,炉坪村6000亩。  炉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文军介绍,因为猕猴桃成熟后采摘时间紧,且受天气原因影响大,须尽快采下入冷库,一旦变软农户一年辛苦差不多就没有了,所以每支采果队每天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5至16个小时以上。  “采果队把猕猴桃从地里采摘回家后,还要把果袋撕掉,按猕猴桃的大小来做好分装上车。这群乡亲年龄普遍都50多岁,能在家门口打工就能把钱挣了,辛苦的同时,大家都很开心。”炉坪村6组牟志雄果农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7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按照《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 国家林草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的通知》(农规发〔2022〕22号)精神,邛崃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近年来,邛崃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物种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标准化健康养殖,全力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动我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