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龙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8月3日上午,笔者走进南江县长赤镇文星村欣欣家庭农场,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中,肥硕的鸭子在禾苗间自由穿梭。  农场负责人杨登伟说:“上世纪90年代我在承包的100亩荒山上开垦出新田种植水稻,2019年与南江翡翠米业有限公司合作,每年都种上了优质的翡翠稻谷,同时在秧苗栽插后,按照每亩15只雏鸭的标准向稻田投放小鸭,尝试稻田养鸭模式。”  同行的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刘定远接过话茬说,稻田养鸭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害虫,鸭子在稻田里放养还能疏松土壤,增强水稻分蘖力,同时还能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鸭子虽吃杂草,但不吃水稻叶,每亩稻田养殖15只鸭子既能让鸭子与水稻和平相处,又能实现水稻增产、养鸭增收的双赢。  “自从实行稻田养鸭,不仅稻田里没有使用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而且种植的水稻还达到绿色环保标准,每年的水稻一收获,翡翠米业公司就把稻谷收购走了。”杨登伟说,更让他高兴的是,今年在稻田里养殖的鸭子鸭苗是县农技站在5月中旬免费送来的。“开初那几天,为了保证鸭苗成活率,老刘他们两个专家还住在我家进行技术指导。”  杨登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不算水稻增产带来的收益,按照这种模式养的鸭子2—3个月便可出售,每亩纯利润可增加100元左右;再加上减少农药、除草剂的投入,每亩还可节省四五十元。  南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伍和平介绍:“今年全县在长赤、红光、沙河共发展稻鸭共生基地5000多亩,按照每亩15只雏鸭的养殖标准,共给2600多户发放优质肉鸭鸭苗7.5万多只。根据目前抽查预测,全县农民仅稻田养鸭可增收100万元左右。”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西南丘陵海拔45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地区,常年种植2000万亩左右水稻。8月初,大部分水稻正处于灌浆结实中后期,即将迎来收获。  但每年水稻收获前,这些地区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在今年全国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防洪减灾尤其值得重视。  水稻遭了洪水还有救吗?四川省农科院水稻专家徐富贤、任光俊为种植户们提出了建议。损失超60%可割苗蓄留再生稻,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专家建议,各地应随时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在强降雨发生前后,加固田埂防止垮塌,做好稻田平水缺口,增强稻田蓄水能力,缓解强降雨对稻田的破坏力。同时,畅通各种排水沟渠,提高排水能力。此外,也要做好抽水机、燃油等物资准备,以便对重要物资进行抽水保护。  洪涝消退后,专家建议种植户要确定稻田被淹没和退水的准确时间,预测洪涝对水稻产量造成的损失程度,并根据产量损失度决定救灾策略。专家认为,产量损失 60%是是否保留头季稻的指标。  当产量损失在60%以下,保留头季稻,加强田间管理,可获得每亩300公斤左右产量。  若产量损失在60%以上则立即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其产量仍然有望超过400公斤。  若淹没时间过长,不仅头季稻绝收,再生芽死亡率也较高,立即改种秋作。因“田”制宜实施减损技术,保证稻田有产  如何保留头季稻?专家建议,重要措施之一是在退水过程中用竹杆洗苗,若夜间退水未及时洗苗,可以在叶面喷清水,尽可能洗去上部三片叶上附着的污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这种做法比未洗苗的增产5%以上。  由于此时田间湿度大且伴随高温,水稻纹枯病普遍较重,开花时遇强降雨或连绵阴雨,将对后期籽粒灌浆结实有较大影响。专家建议,天气转晴后,要及时防治纹枯病。  对头季稻产量损失重或基本绝收的稻田,可蓄留洪水再生稻。孕穗期淹2-3天、齐穗期淹1-3天的洪水再生稻产量均可达每亩400公斤以上。  具体如何判断是否可以续留再生稻呢?专家告诉记者,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稻田就可以续留再生稻:一是孕穗期被洪水淹没30小时以上,剥开稻穗呈水浸状、黄褐色,穗开始腐烂发臭的田块;二是处于抽穗开花期被洪水淹没48小时以上,日晒后稻穗和叶干枯,根、茎和再生芽生长基本正常的田块;三是洪水退后第5天,倒2、3、4节位有80%再生芽明显伸长的田块。洪水后续留再生稻,管理上有什么技巧  专家表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施发苗肥。确定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割苗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护根促芽,为再生稻高产奠定基础。  其次,要及时割苗。割苗时期以洪水退后3-5天为宜,割苗时应低留稻桩,利于再生稻高产。割苗后将稻草就近均匀平铺于杂交中稻植株行间,既可通过稻草还田增加有机肥,又能为洪灾后自救赢得宝贵时间。  最后,要加强管理。割苗后至收割期,应注意水分管理。稻田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促进头季稻根系的恢复与生长。待洪水退后,进行外源激素调控。如美洲星、长精、多效唑等,有显著增产效果。  同时,应注意防治病虫。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稻田病虫的监测结果,以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为重点防治对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农药,进行防治和施药,遇降雨等影响防效天气时,应及时补治,为再生稻高产创造条件。 查看更多
(温选鹏  赵会 记者 常坚)8月9日,在眉山市彭山区凤鸣街道江渔村,记者看到满山遍野的蓝莓树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正在垄间劳作,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查看滴管安装情况。“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蓝莓生长,种植出来的蓝莓品质非常不错,今年的采摘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日常管理。”蓝莓种植园管家伍燕梅表示。工人操作滴灌首部系统。走进蓝莓种植园,只见成行的蓝莓树下都安装了两排小软管,涓涓细流从软管出水口流出,浇灌着蓝莓树,“采用智慧化滴管系统后,我们的工人成本减少了,灌溉用水又得到了充分利用。”据伍燕梅介绍,安装了滴灌系统后,工人只需在首部装置操作开关,就可以控制所有种植园的浇灌设备,该系统将水肥频繁且缓慢地直接施于蓝莓树根部区域,仅是灌溉根系区域而不是整个田间表面,从而使蓝莓植株根系区域的水肥含量达到最佳水平。“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证蓝莓的绿色品质,我们种植园在管护期间采取了科学用药、生物防虫等措施。”伍燕梅说道。在田间,黄色防虫板和高效防虫灯间插在蓝莓种植园中,上面布满了被粘住的害虫,有工人正在更换粘满害虫的防虫板。随着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以新型绿色防控手段为核心的生态治虫技术,已经成为生产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关键环节之一。“绿色生物防控不仅省工、省力、成本低、操作简单,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农药给果品造成的农药残留,确保果品使用安全。”伍燕梅表示。“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可以减少植株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和造成的抗药性。”该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防虫遵循自然界的生物链规律,让生物链融入田间管理,构建现代化生态农业体系,助推降本增效、实现体质增效,最终实现以生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近日,记者从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甘孜州畜科所”)了解到,该所将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以下简称“中监所”)以西部之光访问为契机,拟以支部共建形式,加强党建引领,建立定期互访的长效合作机制,助推藏区畜牧科研升级。  中监所党委书记黄伟忠率队赴该所(四川甘孜)调研时,一行人实地查看了甘孜州唯一的畜牧业科研基础实验室,详细了解科研实验室现状,以及甘孜州畜牧业科研基本概况、区位优势、科技创新等相关情况,指导实验室建设、畜牧业科研工作。  调研过程中,双方确定下阶段将以中监所技术力量为支撑,依托/OIE布鲁氏菌病国家参考实验室,联合甘孜州畜科所共同推进藏区基层畜牧业科研工作;将开展密切多维度交流合作,切实找准东西部协作的着力点突破口,扎实开展东西部协作,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优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东西部协作体系,为西部地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助推藏区畜牧科研升级。  甘孜州畜科所高级兽医师刘曦介绍说,下阶段甘孜州畜科所将积极与中监所对接,依托中监所平台和专家资源,为该州基层兽医科研提供技术咨询,建立长效人员培养机制,积极申报中监所—甘孜州人畜共患病监测点,为国家进一步了解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在西南地区的流行提供依据。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7月31日,省科技下乡万里行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37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郑阳霞教授,率团队成员秦耀国副教授、卢威博士、蒋季均农艺师,完成了为期6天在甘孜州道孚县、炉霍县、理塘县与新龙县的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所到之处,服务团专家都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帮扶,与基地负责人、技术员和菜农面对面,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解答,发放了锌肥、硼肥、中量元素混合肥和微量元素混合肥等肥料,切实满足生产一线对产业技术服务的迫切需求。技术服务团指导高原萝卜生产。受访者供图  在理塘县甲洼镇玛吉阿米农庄和濯桑乡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专家团就锌肥和硼肥的科学合理施用、现代化温室的科学设计建造、温室微环境的精准调控、智慧农业大数据监测采集和萝卜的异形防治等进行了实地指导。在炉霍县康藏阳光生菜基地与县城周边蔬菜生产区,专家团一行就生菜科学施用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樱桃番茄的产销模式进行了仔细指导,对白粉虱、斑潜蝇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在道孚县,专家服务团先后到协德乡康巴之花农业公司基地、安珠种植养殖合作社蔬菜基地,就高原莴笋的机械化播种与温室科学育苗、空心菜合理使用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蔬菜的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与指导。  记者了解到,这支团队已经连续4年开展科技(扶贫)下乡万里行工作,在甘孜州和凉山州10余个县进行了蔬菜产业技术指导,与当地蔬菜生产一线人员建立微信服务群,及时解决各类蔬菜生产问题,有力地助推了甘孜州和凉山州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方万聪  夏秋交替,天气变化大,肉牛容易发生疾病,而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就是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所在。8月6日,本报记者就降低肉牛养殖成本的问题,采访了四川农业大学肉牛专家左之才教授。据了解,目前左之才和彭全辉副教授正带领团队推广“肉牛低成本规范化母犊繁育关键技术”。该技术属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优质肉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的范畴,主要关注围产期母牛低成本饲养技术及犊牛腹泻预防、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技术。8月3日,项目组成员在青川县房石镇同富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喂犊牛。 受访者供图  问:这项技术的效果如何?包含哪些步骤?  答:肉牛低成本养殖技术的全称是“肉牛低成本规范化母犊繁育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围产期母牛低成本饲养技术及犊牛腹泻预防、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技术。我和彭全辉副教授团队就“如何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和犊牛存活率”进行联合攻关,集成了繁育母牛营养调控技术及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四川母牛养殖主要区域、新疆等地进行应用示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技术操作上主要分三步:首先,通过营养调控技术提高犊牛初生重和抗病力,同时促进母牛体况恢复、缩短发情间隔时间提高母牛利用率;其次,通过母犊精细化管理技术,提高犊牛被动免疫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第三,通过犊牛腹泻早期诊断和病牛精准治疗技术,大大缩短病程并降低了犊牛腹泻死亡率,大大提高了养殖母牛的繁育效益。  问:提高母牛繁殖率的调控技术有哪些?  答:通过日粮提高围产期母牛能量水平和添加阴离子盐技术,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的能量水平,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50克/天·头),提高母牛繁殖率。此举不仅提高犊牛初生重10.2%,增强抗病力,同时还可以促进母牛产后一周快速恢复采食量,恢复体况促进母牛发情,可缩短发情间隔时间约5天,提高母牛利用率。按阴离子盐每天成本0.4元,产前1个月每头牛花费12元;母牛每日生活费12元,5天节约60元,小计每头母牛节约饲料成本48元。另外,犊牛初生重提高,免疫力提高,发病、死亡率由 15%降低到 3%。以100头母牛计,每头犊牛5000元,12头犊牛6万元,饲料成本节约0.48万元,共计节约6.48万元。  问:犊牛腹泻防治技术实施后,影响如何?  答:腹泻是造成犊牛发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母牛的养殖效益。因此,控制犊牛腹泻发病率、降低犊牛死亡率是提升母牛养殖效益的关键。操作上要注意两个技术要点。(1)母犊精细化管理技术:即通过对环境、圈舍、哺乳用具严格消毒,孕母牛产前科学饲喂,母牛产前免疫腹泻相关疫苗,保持母牛乳头洁净卫生,出生0.5小时内给予牛犊初乳,及时接种疫苗等措施,可将犊牛腹泻发病率由50%-100%降至5%以下,病死率由10%-50%降至5%以下,使成活率提高5%-45%,降低医药费和额外的人工费。以100头犊牛为例,犊牛按0.5万元/头计算,采用此技术可提高犊牛存活5-45头,减少损失获益2.5万-22.5万元。(2)犊牛腹泻早期诊断技术:研发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按1万头牛计算,可节省58万元(比采用进口试纸条)的检测费。  问:这些技术落地在哪些地方?答:目前该技术在四川的母牛养殖主要区域如宜宾筠连、达州宣汉、广元青川等地进行应用示范。比如,广元青川房石镇同富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用的此项技术。该养殖场目前存栏 2000 余头,能繁母牛500余头。以前这个养殖场里的犊牛死亡率较高,大概在15%左右,母牛的繁活率低。在使用了这项新技术后,今年产的犊牛腹泻率大大降低,同时,能繁母牛缩短了空怀期,减少了饲料投入,整个技术给合作社增加了至少30万元的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2020年秋,四川省阆中市水观镇老象庵社区返乡创业青年赵江在老家租赁土地120亩,栽植良桑嫁接苗—强桑1号7.2万多株,建成规范化桑园120亩并申报成立了阆中市水观华姐家庭农场。今夏为加快桑园投产见效,助其早日增产增收,阆中市农业农村局蚕桑和果树技术推广站派出专人指导业主对所有桑树进行了摘心快速养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华姐家庭农场培育的良桑统一技术指导。7月初,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张军和冯斌深入实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一是科学确定主干高度。凡高度在50厘米以上的桑苗,在40厘米左右处芽的上方0.3厘米处下剪,一片桑园基本保持在同一高度;二是对业主园内工人进行了现场示范培训。施足两次肥料。摘心后,要求业主按平均0.1公斤/株的标准施碳铵灌水,促其桑芽迅速萌发形成新枝。7月下旬,再按0.15公斤/株的标准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1次,确保枝条充实、健壮。勤掰侧枝腋芽。摘心1周左右,侧枝腋芽大量萌发,便于着手掰摘侧枝腋芽,每隔5天进行1次,连掰3次,每株仅留2根枝条养成一支干。总之要做到掰小、掰早、掰了,以免芽大伤皮。通过以上措施,所有桑树已快速形成了一级支干,目前长势良好,做到了1年养成主干和一支干,比常规养型方式提前1年;同时,通过摘心,明年春一株树即能形成4—6根丰产枝,每亩年可养蚕0.5张以上,按每张平均产茧40公斤,现行茧价50元/公斤计,该业主明年即可增收12万元以上。 查看更多
(记者 王紫)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跨地域、跨季节的水果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日常食用品,带动着中国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南方水果代表的芒果更是异军突起,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品种、品牌、品质不断提升,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产业。田东芒果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周金鹏 摄  产业发展迅猛  芒果是世界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热带水果,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芒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芒果生产国,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区域广泛。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芒果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优势区域基本形成,品种结构逐步调优,产量产值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全国芒果种植面积达524.1万亩,总产量330.6万吨,产值达205.2亿元,是2015年的2.41倍。种植区域扩大到广西、云南、海南、四川、广东、贵州及福建等7个省(区)的100多个市县,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芒果种植面积就达到154万亩,产量80万吨,成为商品化芒果示范省(区)。  种植、产量、产值的迅猛发展激发了科研攻关体系的内生动力。7月1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开幕的2021年首届中国芒果产业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李尚兰指出,“我国芒果科研水平世界领先,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覆盖全产业链的芒果科技联合协作攻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农业农村部芒果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超过400份,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芒果全基因组测序。”已经选育出金煌、贵妃、红玉、桂七以及热品热农系列等一批优良新品种,构建起了早、中、晚熟优势区域布局体系,实现了芒果鲜果的周年供应。  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具备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芒果品牌,百色芒果、三亚芒果、华坪芒果、攀枝花芒果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百色芒果,不仅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还成为首批35个获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互认的农产品之一,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热带水果。  芒果不仅可以鲜食,其果皮、果仁、果树叶可入药,还可用作生产染料、制作工艺品、制造美容护肤品、医药产品等日常用品。近年来,全国依托芒果种植优势区域迅速形成丰富的产业链。以广西为例,建成了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圃、3个大型的芒果交易市场、6个自治区级芒果科研平台,形成了包括种苗繁育、种植生产、技术服务、市场流通、产品粗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各环节的产业链条。芒果加工业总产值达28.05亿元。  芒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主产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托6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153家中小企业,带动了近40万户、160万人从事芒果及其相关产业。“十三五”期间,广西已有25.23万名农民通过种植销售芒果告别了贫困。2016年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广西召开,广西芒果成为全国十大特色产业扶贫范例在全国推广。2020年,“广西田东:科技引领绿色驱动·芒果变身黄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100个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形势不容乐观  芒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窗口,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在轰轰烈烈的产业背后,是中国农业人、芒果产业人的冷静与思考,正如李尚兰所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全国芒果产业仍存在品种结构优化缓慢、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效应整体不强等问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詹儒林预测,“十四五”末,我国芒果面积有望突破540万亩。产业增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区域性竞争和销售压力加剧,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天气灾害难以预测的时期,供应链渠道的效率能否跟得上芒果产量增长的速度,产量的增长是否能兑现到种植农民的收入增长,成为产业发展面临的头道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广西芒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国弟认为,“引进品种多、自育品种少也成为制约芒果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我国芒果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主要栽培的品种有台农1号芒、金煌芒、凯特芒、桂热芒82号、贵妃芒、桂热芒10号等,自育品种仅占全面种植面积的15%左右,导致同质性严重,差异化不大。  国际贸易一体化带来的竞争和压力直接影响着我国芒果的产销形势。2020年我国芒果进口量为8.4万吨,进口额为7628万美元;而同期芒果出口量4.4万吨,主要出口越南、俄罗斯、马里西来等国家,我国香港和澳门也是主要销售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芒果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规范化、科学化种植也面临诸多难题,部分地区为了追求高产量,过度使用农药、滥用膨大剂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果品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导致芒果树严重落叶、无胚果率增加等情况。芒果产业链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序低、科学化管理弱的现象。  未来前景可期  产业要发展,平台是关键。首届中国芒果产业大会搭建起了交流、融合、发展的大舞台。全国芒果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商我国芒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大计,共谋带动果农持续增产增收路径。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只要正视问题,迎难而上,中国芒果产业必定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打好“科技牌”。聚集种业卡脖子问题,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力度,建立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技术体系,攻克育种关键技术,加快发掘一批优异种质,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提高我国自主品种的推广比例,提升芒果供种保障能力。推动芒果产业全流程、全产业链数据化建设,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和标准,推进芒果产业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不断创新贮藏、保鲜等加工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含金量。  打好“产业牌”。集聚土地、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打造芒果“生产+研发+加工+销售+观光”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果园、仓储、物流和精深加工设施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芒果产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打好“市场牌”。探索建设“互联网+芒果”平台,健全网络销售体系,积极打造芒果电商生态圈。拓展与国际采购商合作,培育芒果出口示范基地和出口企业。力争培育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打好“文化牌”。芒果产业人要充分发挥创意想法,探索芒果产业发展与“绿水青山”“红色传统”等的融合途径,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芒果文化。  盛夏时节果意浓,枝头十里已闻香,一粒粒成熟的芒果正从地头运往全国、走向世界。一树树金色的希望正从枝头飘向天空,飘向远方。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8月2日,青神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杨俊杰手持卷尺,走进一个果园,他测量了好几棵果树的枝条长度,并将数据记在本子上。  “ 我们会定期进园收集数据,以摸清不同气候环境下柑橘的生长概况。”杨俊杰所在的果园,是该县新建成的晚熟柑橘智慧气象数字果园。和传统果园相比,这个果园有怎样的不同?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智慧气象数字果园一隅。吴敏 摄用好试验场建立数据模型  果园位于青神县白果乡甘家沟村1组,进入8月,柑橘已经挂果,绿盈盈地挂在枝头。“我们是3月份开建,5月份正式投用。”走进果园,最吸引记者的是一个巨大的“玻璃”大棚。  据了解,这个大棚占地约500平方米,顶棚用的是进口PC阳光板,透光度可达90%以上;棚内柑橘树则“住在”15个坑中。“这个大棚是人工控制水分的一个试验场。除了上方的顶棚,我们还用混凝土在地下筑起了一个个防渗测坑,每个坑的深度约为1.5米,整个大棚共有15个测坑。”杨俊杰介绍说,PC棚顶可以透光遮雨,防渗测坑则可以人工控制水分。  “我们通过这样的干旱试验,可以了解晚熟柑橘对土壤水分的具体需求,从而为节水灌溉系统的开发使用建立数据模型。”杨俊杰说。和人工控制水分试验场相比,园内还设置了专门的露天试验场,里面种植的柑橘树,未加任何人工干预,为的就是进行对比试验。“我们会对不同试验场的柑橘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研究晚熟柑橘高效经济栽培管理措施。”  除此之外,园内设置了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可24小时全天候监测园内晚熟柑橘的温度、土壤温湿度、辐射等常规气象要素;配备了7个试验示范小区,通过采用不同的水、肥、密度以及不同的种植模式,来分析不同环境下柑橘的生长情况。“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收集园内所有的柑橘生长和环境数据,从而方便专家制定不同情况的种植解决方案。”数字化助力破解“看天吃饭”  推进数字化农业建设,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眉山市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作为全国重要的柑橘主产区,2020年该市柑橘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其中晚熟柑橘达76万亩,占比近68%。  “目前,我们全市的柑橘产业格局已由原来的带状分布向集群发展转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对我们的柑橘产业发展造成了影响。”眉山市气象局四级调研员陈凡表示,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和重大病虫害频发,致使当地柑橘生产对于农业气象方面的灾害预报、预警监测及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眉山的5个柑橘主产区县之一,青神完全满足建设晚熟柑橘气候试验区与技术推广的基础条件。“所以,我市的第一个智慧气象数字果园选址在青神。”陈凡告诉记者,智慧气象数字果园集成了晚熟柑橘农业气象指标、模型等成果,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柑橘标准化生产水平,并创立和完善晚熟柑橘数字化果园建设标准及系列化高效栽培技术。  整个果园将分两期建设,除了一期的13亩外,二期项目也即将开始建设。果园建成后,将为青神乃至全眉山晚熟柑橘产业提供气象服务与保障。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8月4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同意全国72个县(市、区)与对口技术单位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以下简称“先行县”)共建工作,我省邛崃市入围,共建对口技术单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通知要求,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口技术单位、先行县要把共建工作摆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做好督促指导,狠抓共建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探索先行县建设规律,因地制宜打造先行县样板。  先行县要聚焦县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认真完善有关发展规划和共建方案,建立与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协同机制和对口技术单位合作机制,组织对接好各类农业科教资源,明确各项共建任务并狠抓落实,按规划方案稳步推进。  原则上先行县与对口技术单位合作期限不少于 5 年,鼓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 2 年以上成效显著的,可提出验收申请,验收通过后,认定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给予挂牌并适时复查。未列入此次共建名单但共建意愿强、与技术单位合作基础好的县,今后可按程序申请增补列入共建名单。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实习生 赵月  “今年的玉米长势不错,都满尖了,就是不晓得产量如何。”在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花园社区的一片农田里,农民王刚正在协助专家测产自家田地里成熟的玉米。  “三个点的平均亩产为569.63公斤。”7月2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邀请了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承担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产量验收,在仁寿县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内对3个代表性田块进行现场测产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刘永红研究员代表专家组现场公布了这个可喜的成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测产现场会。杜铠兵 摄  我省的玉米平均亩产在380公斤左右。按照此次测产569.63公斤的亩产计算,约是它的1.5倍。  “玉米收获过后,每亩还有近150公斤的大豆产量。”该项目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告诉记者,采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按照两行玉米、三行大豆的套作方式,配合拌种壮苗、减量一体化施肥、理化诱抗、营养调控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双提升。这相当于利用一半的土地面积,实现了比单一作物净作模式下更高的产量。  “仁寿的农民历来就有将玉米和大豆套作的种植习惯,但是过去由于技术不规范,生产效益一般。”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王小彬介绍,从2007年该技术在仁寿县进行试验推广以来,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认可,对当地农业生产技术和粮食产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仁寿现有玉米种植面积近59万亩,大部分都应用了该技术模式。“目前我们还需要一些更适宜本地生产条件的玉米品种,以便在不同生态区域应用。”王小彬说。  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栽培专家王小春早已着手。除了此次测产的仲玉3号,在仁寿县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内,记者看到17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同一块试验田内依次排开,正在进行对比筛选。  “我们选取了包括粮用、青贮等不同的玉米品种,可以更好地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需要。”王小春告诉记者,除了品种筛选,项目组专家也正在结合地形等要素,为当地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械化率提供农技、农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
新华社哈尔滨7月19日电(记者 李凤双 管建涛 王建 杨喆)种子是农业“芯片”。作为大豆起源国,我国保存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大豆平均单产不到美国的60%。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选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但专家表示,我国大豆种业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研与市场、良种与良法这三个方面仍存在脱节。  专家建议,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与育种实践接轨,强化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破解脱节问题,打好大豆种业翻身仗。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朱家庄村的大豆田地里,农户驾驶农机收割大豆(2020年 10 月 10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审定品种数量增多,大豆单产提高  大豆虽不是主粮,但对肉价和食用油价格有很大影响,直接关系人们生活质量。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多的粮食,去年进口量突破1亿吨,自给率不足20%。  正值大豆田间管理期,大豆已封垄,长势较好,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自新村种粮大户付正武为大豆喷施叶面肥,今年他种的大豆品种为“东生7号”。“去年种了‘东生7号’,虽然有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等不利条件,但平均亩产量达 400 斤,蛋白质含量40%,抗倒伏、抗病。”付正武说。  “东生7号”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培育而成。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姚宏伟说,去年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260多万亩,包括“东生7号”在内的东生系列,成为当地主打大豆品种。  近年来,我国大豆新品种选育有了一定发展,大豆高产品种不断出现。“黑农84”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据该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介绍,该品种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超过50斤,平均蛋白质含量42.58%。栾晓燕提供的黄淮海产区一些大豆品种的数据显示,有的大豆品种百亩测产平均亩产618.48斤,有的大豆品种因其蛋白质含量高,籽粒大,外观商品性好,年推广100万亩以上。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一半左右。去年秋收之际,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科技示范园区,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合农71”进行田间实收测产,实收面积5.2亩,平均亩产量336.2公斤,刷新了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  据栾晓燕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大豆新品种选育方面发展很快,大豆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方面都有提升,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双增长。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从2016年的238.6斤,提高到 2020 年的 264.8 斤,单产提高约11%。  大豆育种技术也不断提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献忠介绍,该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流程化平台,实现大豆育种的全过程分子选择和工程化实施,推进了我国大豆育种技术从常规育种到定向和高效育种转变的进程,研究团队实施了“超级绿色大豆计划”,推动我国大豆单产水平提高。  冯献忠说,传统育种方式需要10年左右培育一个新品种,大豆分子设计育种作为一种先进的大豆育种方式,可以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近五年,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共承担143项科研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96项,审定大豆品种13个,优良品种推广5400万亩。工人在采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亚繁育的大豆(2020年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三重脱节制约大豆种业发展  虽然我国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豆种业存在三个脱节问题。  一是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脱节。种质资源鉴定后,才能知道基因的特性,提取好的基因进行育种。专家表示,作为大豆起源国,我国保存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对资源的鉴定评价、利用严重不足,储藏的资源中通过深度鉴定评价比例较低,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脱节现象。栾晓燕说,亲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决定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的根本,目前我国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利用不足,育种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导致品种的产量、品质的潜力提升较慢,很难选育出突破性品种。  二是大豆产业化程度低,科研与市场存在脱节。冯献忠说,我国大豆育种产业链存在上下游脱节情况。培育一个品种,传统办法可能要10年时间,很多企业不愿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等待一个结果。专家表示,我国大豆育种研发,多是有项目才去研究,研究之后未必能推广,而一些大豆主产国是企业投资,以市场化为目标。  三是大豆良种与良法存在脱节。我国已有一些高蛋白优质品种,也不乏一些高产新品种,但《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一方面新品种不断推出,另一方面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依然很低,不到美国的60%。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品种研发与配套技术脱节,没有大范围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没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也就是说,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出来后,相应的栽培技术没有跟上。育种技术落后、投入不足是症结  栾晓燕表示,我国的大豆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目前还处在杂交育种和与分子技术辅助选育相结合为主的育种时代,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生物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时代。技术上存在“卡脖子”导致我国在大豆育种效率上和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上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冯献忠说,种质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更多是公益性的,难出论文等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专家表示,我国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使得大豆进口量稳定不增,或者有所降低,需要利用好既有的大豆种质资源,培育自主大豆品种。  一些专家介绍,国内大豆育种研究主体多是各地农科院、所,发达国家多是大型企业,从经费保障上来看,是万元级与亿元级的对抗。冯献忠举例,基因型鉴定是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技术之一,过去成本较高,需做约10万个基因型鉴定,才可能培育出好的品种,成本约1000万元,目前通过优化,成本可降低至200万元左右,但这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成本仍然较高。  栾晓燕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发展,大豆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理论研究突飞猛进,但这些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结合脱节。目前,最直接面对生产的省级或省级以下育种单位仍以杂交选育为主要的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此外,我国传统一家一户的大豆生产属于粗放式经营与管理,重茬种植,病虫害增加,难以达到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等过程标准化,这跟国外一些大豆主产国的生产条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也是大豆产量和品质难以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  2019年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研究员郭泰及团队选育的大豆品种“合农71”,在新疆的试验田亩产447.47公斤,打破国产大豆品种单产纪录。郭泰说,大豆是一种光温敏感作物,高产品种适宜种植区较为单一,难以跨区域推广。如果其与耕作制度不配套,更难以实现持续高产稳产。推动育种产学研衔接和配套技术研发  大豆育种专家建议,多措并举打好大豆育种与产业发展的翻身仗。  首先,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栾晓燕建议,依托国家和地方的种质资源库完善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评价体系,通过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关注与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建立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创建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为育种提供更多基因源。  其次,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与育种实践接轨,推动大豆新品种产业化应用。栾晓燕、李艳华等建议,加快组建更多现代育种团队,形成“科研院校+企业”模式,上下游联动、优势互补、协作攻关。在杂交育种基础上,逐步创新并集成分子标记等技术,直接应用于育种实践,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推动科技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  再次,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支持,以科技立项的形式,加大对大豆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在生产方面实现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育种方面,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品种多性状基因聚合,提高大豆产量、品质、抗性。 查看更多
中国粮油学会近日组织专家在上海对“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在当天同步举行的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食品分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教授姚惠源代表专家组在会上宣布了评价结果:益海嘉里金龙鱼“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姚惠源教授表示,益海嘉里金龙鱼“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致力于稻谷加工先进模式的探索,从全产业链的维度对鲜米的各项精控技术进行整合集成。该团队多年前首创了“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如今又开创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稻谷加工产业链中,实现了节粮减损、节能降耗。  参会专家建议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复制到整个行业,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张桂凤理事长表示,就大米而言,随着消费升级,对于“新鲜、好吃”的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快速增长,希望更多的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聚焦粮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图像色差识别技术、低温升碾米、稻谷品种纯度鉴定和香味物质的分析、虫卵检测、科学蒸煮等,这些技术在“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六个关键环节得到应用,从技术和工艺上做到了全产业链呵护稻米的新鲜品质。  益海嘉里金龙鱼还建立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生产、检测、标准体系”,通过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的建设,在六步关键环节上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打通了鲜米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借鉴、学习、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超越。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实习生 张远庆  “在柑橘果园,尤其是幼龄果园行间种植豆类粮食作物,将有效增加豆类粮食面积和总产,缓解经济作物与粮油作物争地矛盾,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全省和全国的豆类粮食自给率。”7月15日,在金堂县高板镇金钱寺村400多亩的柑橘种植基地内,一场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主办的柑橘绿豆间作模式示范现场会正在举行,面对当前如何稳定粮食面积的问题,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叶鹏盛研究员,从自己的专业领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为何选择在果园种豆?每亩节本增效600-800元  推广柑橘和绿豆间作模式,增加豆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增收粮食产量,从而为全省粮食总产和面积提升做贡献,这是团队正在进行的一项长期规划。在这项规划里,透露出团队成员的期许——2019年我省果园面积已达1164.8万亩,如果全省 50%的果园推广果—豆间作模式,每亩果园的豆类有效种植面积按照1/4~1/2 计算,每年将新增豆类净作面积 145~290万亩,相当于全省豆类种植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长了17.5~35%。这将对四川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省夏粮产量达到429.2万吨,比上年增长2.9万吨。其中豆类作物33.1万吨,增 长4.1%。作为“小作物”,豆类作物能够为全省粮食产量做出贡献,实属不易。  为何选择在果园种豆?为何要让柑橘绿豆组成 CP?叶鹏盛解释,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四川近年果园发展持续壮大,尤其是柑橘产业,不少基地内还是幼树。间作的豆类作物一般株型高度适中,种植后可充分利用光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利用这些果园间的“缝隙”“角落”,达到增产效果。此外,在行间种植豆类作物,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从而减少人工除草、除草剂等多项成本。而对于果树来说,行间种植的豆类作物能有效固氮,增加土壤肥力。  具体到成本上,以绿豆为例,有数据统计,这一项技术在不影响柑橘产量和田间作业的同时,每亩柑橘园可间作增收绿豆60-80公斤,减少施用化肥8-10公斤,减少除草3-4次,扣除种子、农资和劳务成本,每亩节本增效600-800元。研发推广套作技术 充分挖掘土地资源  对于有着400亩柑橘基地的业主、成都市星和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顺利来说,果园种植绿豆的效益是实打实看得见的。“种植方便、管理不用太精细,节约了多项成本,在幼龄果园还没有投产的时候增加了收入。”刘顺利计划,明年果园将全面间作绿豆。  同样对这个模式有信心的,还有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粮油产业站站长杨洁淼,“金堂是产粮大县,有74万亩粮食面积,其中杂粮豆类4.5万亩、大豆9.5万亩。现在金堂县在大力推广柑橘间作豆类模式,以增加全县的粮食面积和提高总产。”  在示范会现场,一些第一次接触这种模式的种植户提出疑问,“现在种果园,人工成本投入确实很大,如果我间作绿豆,在种植和收获时候,尤其是收获期间,是否有机械化设备助力?”对此,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小荣表示,目前在四川丘陵区,农业机械化一直是一个较大难题,虽然已经有了一些适合丘陵区豆类作物的机械,但能否有效利用,这还要看果园是否按照适合机械化作物的条件进行规划等因素。  对于加快果树豆类间作模式的推广,叶鹏盛也提出了建议,“农业科研单位要提升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适宜间作的豆类新品种,研究配套的间套作种植技术,建立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果树与不同豆类组合的果园间套作模式,为果树豆类间作技术和模式推广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查看更多
    (记者 李丽颖)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全球有13亿人口以马铃薯为主食,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也是中国的第四大主粮。但是千百年来,它的生产都依靠薯块进行无性繁殖,导致繁殖系数低、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正在开展一项“优薯计划”来改变这一状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颠覆性创新,第一代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6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 design of hybrid potato(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的研究成果。这标志着“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基因组所所长黄三文(左)指导学生开展基因组设计有关实验。  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马铃薯是进行无性繁殖的同源四倍体物种。什么是四倍体呢?论文第一作者、基因组所张春芝研究员告诉记者:“通俗地说,就是有四套基因组。我们人类是二倍体物种,遗传比较简单,而四倍体物种就比较复杂,无论是做育种还是做研究,挑战都非常大。”  马铃薯遗传的复杂性,导致育种过程非常缓慢,全世界还有上百年的老品种仍在大面积种植。比如,美国的薯条加工型品种Russet Burbank,是1902年育成的,至今仍是美国的第一大品种。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克新1号”是1958年育成的,至今已经种植了60多年。此外,马铃薯不靠种子繁殖,而是靠薯块进行无性繁殖,也导致了产业面临着更多难题。  为了彻底解决马铃薯产业面临的问题,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联合云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即运用“基因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培育杂交马铃薯,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并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这是马铃薯育种和繁殖的新底层技术,是对马铃薯产业的颠覆性创新。  二倍体育种已经成为全球马铃薯界的研究热点,各国科学家纷纷呼吁开展二倍体的研究和育种工作。基因组所所长黄三文研究员告诉记者,要实现二倍体杂交马铃薯育种,需克服两个关键障碍:自交不亲和与自交衰退。  黄三文说:“马铃薯自交不亲和,也就是马铃薯自花授粉后不会产生种子的问题。我们通过材料筛选和基因编辑,彻底解决了马铃薯靠种子自身繁育的问题。同时我们又发现了导致植株长势弱、产量降低等表现的有害突变位点。我们通过‘基因组设计’,淘汰有害突变、聚合优良基因,最终解决了自交衰退的问题,选育出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优薯1号’品系。”  2020年11月,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优薯1号”进行了小区试验。今年2月,马铃薯成熟采收后测产,第一代新品种马铃薯的种植效果远超预期。张春芝表示:“当地最好的马铃薯品种每亩产量也就3吨左右,10多年来产量没有明显提升。而第一代杂交的马铃薯亩产就接近了3吨。以前种植一亩马铃薯需要200公斤种薯,而现在用种子只需要2克,种植成本大大降低。”除了种植成本降低外,“优薯1号”的品质也很好,具有高干物质含量和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特点。  张春芝说:“以前在四倍体水平上进行的马铃薯育种,每一次杂交都是对四套基因组的重排,育种结果不可预测。现在利用杂交马铃薯育种体系,育种家可以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在已有自交系的基础上进行定向改良,选择配制最佳的组合。”“优薯1号”选育的成功,证明了杂交马铃薯育种的体系是可行的,预示着马铃薯育种即将进入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据介绍,目前,“优薯1号”的抗病性还较差,但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可以实现品种的快速迭代,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优薯1号”的抗病性。下一步,科研团队还将加强大规模杂交制种、种子育苗移栽等技术研发,为马铃薯种子的产业化推广做准备。 查看更多
(张乃文 张敏 记者 李全民)智能终端监测系统、山地轨道运输车、植保无人机……7月8日,行走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记者发现,郁郁葱葱的核桃林里,竟然隐藏了不少“核科技”。前段时间,收到示范区内罗圈岩村核桃基地十个智能终端监测系统发出的病(虫)害情报警后,该区林业局及时组织技术人员精准灭杀核桃病虫害,为村里万亩核桃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山车”融入丰收图景朝天区是典型的四川盆周山区,地形起伏大,坡陡峭,谷幽深,“山高摔死鸡,有马不能骑”曾生动地描述了当地生活生产条件的艰苦。在这里发展山地核桃产业,运送化肥上山、核桃下山一直是让群众头疼的事。可如今,难事不再难。7月6日,在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沙河核桃园区罗圈岩村,首条山地单轨运输车的开通使用,让背扛肩挑的传统管护、采收核桃模式悄然发生改变。山地轨道运输车“核桃基地引进这套山地轨道运输系统,实现了肥料、核桃等物资的机械化运输。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超过40度以上的陡坡,单次运输超过150公斤的鲜核桃没一点问题!”生产便道上,沙河林业站职员杨清淮正向群众讲解单轨运输车的安全操作事项。杨清淮介绍,山地单轨运输系统是由传动装置、单线双运轨道、运货斗车和主机架等构成,具有爬坡、转弯、前进、倒退稳定及随时制动等功能。目前,罗圈岩村核桃基地山地单轨运输项目一期规划投资36万元,将建成山地单轨4条,总长度达2000余米。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每天可转运鲜核桃超过45吨。无人机展现科技魅力“今年,村里还购买了2台无人机喷药。比起往年人工防治核桃病虫害节约了很多人工!”欣喜地望着在桃林里前行的“过山车”,一旁的群众候明堂打开了话匣子。据介绍,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三个村合并成为了新的罗圈岩村,村集体经济力量得到了壮大。为提高当地核桃病虫害防治效率,村里购买了两台大疆植保无人机,并派送了4名村干部进行专业驾驶培训,取得了驾驶资格。调试植保无人机“以这台载药30公斤的无人机为例,每天可以喷洒300多亩核桃林,而传统人工一天不到20亩。”林业科技特派员向德群介绍,无人机旋转气流喷洒不仅更均匀,还能做到从树冠到树干、根部全覆盖,这是传统核桃病虫害防治难以实现的。此外,无人机远程遥控防治,也有效避免了中毒事件发生,更加安全!运用无人机进行核桃病虫害防治不仅效率更高,还能省水、省药。据了解,朝天区目前拥有植保无人机驾驶人员超过40人,今年植保无人机进行核桃病虫害防治面积近2万亩。创新驱动“三个变革” 山地轨道运输车、无人植保机的应用推广,仅仅是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在“十四五”开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朝天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秦巴山区核桃品种繁育中心建设,收集市内外核桃优良品种28个,选育培育出 “硕星”“夏早”“蜀朝2号”“广丰”等“朝字号”种业品牌4个。核桃青皮机截至目前,培育国家级核桃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6家,社会化服务不断优化。培育建成核桃初加工点98个。引进培训核桃精深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达2.5亿元。发展核桃有机转换(续)认证基地达11个,面积2万亩,有机推广15万亩,培育核桃技术明白人1万余名等。2020年,全区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核桃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擦亮朝天核桃金字招牌,持续做强朝天核桃名片。”朝天区林业局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实现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着力的关键,也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发力的重点。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文/图  “你看我这个豆子和玉米长得好吧?”在眉山市仁寿县粮食产业示范园区,种植户周文均自豪地对记者说,“都是按照专家们的建议来种的。”  今年,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四川省大豆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在我省多点启动。7月2日,大豆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服务团专家一行走进简阳、荣县、仁寿大豆生产现场,展示我省大豆生产研发的重大突破,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探索四川粮油奋“豆”之路。雍太文在田间查看大豆长势。  全程机械化“好吃嘴”吃上“资格”毛豆  “目前大家在市场上消费的毛豆,绝大部分都不是鲜食专用品种。”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专家、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大豆专家龚万灼告诉记者,鲜食大豆相较于普通籽粒型大豆,具有颗粒更大、豆荚饱满、口感软糯、没有豆腥味的特点。  那么为什么成都的“好吃嘴”不容易吃上鲜食品种的毛豆?“鲜食大豆机收的技术难度要比普通大豆高得多。”同为该技术推广专家的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机专家史志明说道,鲜食大豆采收时间短,同时采收过程中稍有破损,就会影响其保存时间和口感,因此农户多选择种植传统的籽粒型大豆。  在简阳市禾丰镇慧超家庭农场内,记者看到十余个鲜食大豆品种在田间依次排开,收割机沿着绿色的大豆带行驶而过,翠绿的豆荚被通通“收入囊中”。据龚万灼介绍,通过筛选宜机收品种,能够更好地发挥鲜食大豆收获的效率优势,他们已经筛选出川豆155、浙鲜12等品种。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改进农机设备,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  “以前大豆每亩采收的人工成本就要1000元左右,现在通过全程机械化,每亩300元就搞定。”该农场主樊河钦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满意。大豆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服务团。  1+1>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今年气候条件好,加上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改进,预计玉米产量可以达到550 公斤/亩,大豆 150 公斤/亩。”在荣县高山镇的高产示范田间,荣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邓榆千向现场观摩人员介绍道。  “这个是玉米净作模式不施氮肥的效果,这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施氮肥的效果。”在仁寿县粮食产业示范园区,顺着四川省大豆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技术首席、四川农业大学雍太文教授所指的两片玉米望去,同样在不施氮肥的前提下,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长势明显好于净作。  据雍太文介绍,通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20%,同时利用大豆的固氮功能,每亩可减施纯氮 4 公斤以上。经过多年来在全省多地试验推广,该模式已经实现了在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做到减肥减药,充分发挥了其绿色种植的生态价值。  近年来,在不与大宗粮食作物争地的情况下,我省大豆面积已由 2005 年全国第 13位提升到前4位,跻身全国大豆主产省行列。“从目前来看,我省的大豆生产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四川省农学会副秘书长李映福认为,大豆作为川粮油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极大重视,以项目为依托成立的协同推广专家服务团,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确保技术到位和高效绿色,通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不断研发推广重大技术,为四川大豆振兴保驾护航。链接大豆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四川省大豆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技术首席 雍太文)  随着近日全省降雨量增多,我省大豆播种工作普遍结束,正值出苗及苗期管理关键之际,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间苗补种。对人工播种大豆实施间苗,窝留2-3株,株距10-12厘米;对机播产生断垄地块进行雨后补种,确保亩植密度7500-8500株。  第二,烯效唑降高控旺。对采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田块及时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如用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优康(按推荐剂量)在大豆分枝期前后(3-5片复叶)喷施。  第三,玉米压叶去雄。在农户种植地块和有劳动条件的地方,对玉米除棒三叶外的其它叶片进行按压,减轻对大豆的光照遮挡;对个别玉米长势特旺(株高2.8米以上)田块可进行人工去除雄穗。  第四,注意苗期虫害防治。加强对豆秆黑潜蝇、红蜘蛛、蚜虫及根腐病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可在分枝期前后进行“套餐”防治,如“2.5%高效氯氟氰菊酯+5%虱螨脲+12%甲维虫螨腈+10%已唑醇+5%烯效唑”五合一统防一次。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文/图  6月28日,在位于绵竹市广济镇的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胜农业“)的猕猴桃园里,有机肥撒施、农药喷洒、猕猴桃枝条粉碎、除草以及松土……数台机械在行间操作,来自全国的猕猴桃、机械领域的专家在旁仔细观看和检查机械操作的效果。  原来,这是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的专家,正在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猕猴桃农机农艺融合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评价。  “这项技术全国领先。”“这项成果破解了猕猴桃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对于这项经过5年时间创新集成,凝聚多家单位辛勤付出的科技成果,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碎枝机。痛点和难点机械化率<30%  适度规模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但在猕猴桃产业上,却出现了一个怪圈:大规模种植也不赚钱。“这个现象在我省乃至我国都普遍存在。”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的猕猴桃首席专家、猕猴桃育种专家李明章告诉记者,究其原因,“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园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据我省猕猴桃栽培专家、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涂美艳介绍,我国果园的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不到30%,猕猴桃种植的平均水平还低于这个数字。很多规模化园区劳动力依赖度高,而农村用工难问题极为突出,果园效益难以提升。  我省有猕猴桃种植面积75万亩,是我省“10+3”产业川果中的一张靓丽名片。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以及农村用工难问题,我省要实现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猕猴桃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创新与成果农机农艺融合  当日,在绵竹市广济镇的猕猴桃千亩园区里,记者看到,猕猴桃已挂满枝条,丰收在望。  众所周知,猕猴桃在修剪、施肥、除草、松土、制粉、授粉、喷药、兑药等生产环节人工依赖度高,市场上适宜南方猕猴桃园的管理机械较少,现有栽培技术体系与机械化生产的匹配性差。  怎么办呢?科研人员通过引进、创新研发系列小型装置、农机具及设施设备和智能管控系统,为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设备(装置)保障。“包括有机肥撒施机、农药喷洒机、碎枝机、松土机等,都是我们根据四川的土壤环境和建园条 件 研 制 的 ,有 46 台(套)。”涂美艳告诉记者,科研人员还集成了果园智慧化管理与决策平台1个,基本实现了南方猕猴桃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  通过在都江堰、苍溪、绵竹、蒲江、巴中等我省猕猴桃主产区多个点的示范显示,该项成果节本提质增效显著,提高授粉、施肥、喷药等关键环节管理效率3~5倍,化肥农药减量30%以上,商品果率提高1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升30%。“猕猴桃有机肥用量大,前几年请人施有机肥,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还摔伤了。”成果参与单位华胜农业总经理白峰告诉记者,现在用机械,效率提升了几十倍,而且比人工施肥更均匀。  在果园,记者发现,部分猕猴桃枝蔓被一根根细柱牵引到6米左右的高空。“这些枝蔓都是第二年的结果母枝,以前,它们会垂掉在果园里,一是影响机械进园,二是影响光合作用,三是不利于其增长增粗生长。”涂美艳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农艺上的改变,为机械化和持续丰产提供了条件。  在该项成果中,农机农艺的融合随处可见,足足有20余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该项成果针对南方地区果园生产实际,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研究了全园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相结合并高效融合应用,为猕猴桃轻简高效生产提供了支撑,创新性突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这样评价。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园艺所书记江国良研究员表示,该项成果针对性强,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对其他果树种类栽培管理机械化有借鉴作用。 查看更多
    (记者 王田)瓜果飘香,蔬菜满地,茶香诱人。如今我们日常食用的果菜茶已经做到了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这都离不开多年来园艺作物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什么是园艺作物?园艺作物包含哪些种类?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又有哪些创新?近日,记者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研讨会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补充人体必需营养、调节膳食结构、丰富百姓餐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水果、蔬菜、茶叶、花卉、中药材、蚕桑、食用菌等都属于园艺作物,是几大类重要的农产品。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十三五”园艺产业发展成效和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对“十四五”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近年来,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推进园艺作物生产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内的辣椒。  稳产保供能力显著提高 市场供给更加均衡  近年来,园艺作物产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稳定的种植、高水平的栽培、充足的供给是保障农民收益、稳住市场供应的重要基础。  全国农技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介绍,为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全国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园艺特色培育、技术集成示范、产业链条衔接等方面下功夫。在科技的驱动、市场的拉动和技术的推动下,园艺作物优势区域逐渐形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市场供给更加均衡。  苗好半成收,种子种苗是农业丰收的关键要害。炎炎夏日,在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豇豆、辣椒、番茄等不同品种示范区,各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我公司在郑州建有占地200亩的育种农场,专注于优质蔬菜新品种选育、生产、销售以及农业技术开发。在技术层面,要感谢农技部门的服务和指导。”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开展茄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的育种,已经先后育成了300多个品种,在技术部门的精心指导服务下,年平均推广超过120万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性状优化,为园艺产品的稳产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福建园艺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特别是蔬菜供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王昕介绍,福建通过调优优势产区,提高自给能力,夏秋季利用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发展喜冷凉蔬菜,实现夏秋淡季不淡。同时,推进产销衔接,改善冷链条件,完善市场供应,自给率稳步提高的同时部分蔬菜还外调出省。  山东是传统的蔬菜大省,是世界“三大菜园”之一。“近年来,我省蔬菜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2200万亩左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延生说。近年来,山东“菜篮子”品种更加丰富,除了发展好传统菜园,在特色果园和优品茶园建设上也加大力度,全面保障了园艺产品市场供应。并且,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园艺作物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让老百姓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绿色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科技是绿色的支撑。在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闫庄村,记者来到了河南祥致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园区内苹果、鲜桃、樱桃、葡萄等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超过一千亩,“五一”至“十一”期间采摘观光人群络绎不绝。  园区负责人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河南农业大学果树系专家教授把他们的成果试验田建在了这里,当地的农技推广人员把他们的技术示范区也建在了这里。大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这片园区落地生根,转化集成和开花结果,强大的技术依托,持续的技术指导,不仅解决了园区自身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通过观摩展示和技术培训,做给周边农民看,带着他们干,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近年来,我省园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水平不断加强。”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郑乃福表示,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敢于创新也要因地制宜。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和大中塑料棚为主,小拱棚、连栋温室为辅的格局,集约化育苗技术日趋成熟,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步推广,设施环境调控水平不断提升。  与河南一样,甘肃也加大了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经济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向东介绍,“我省坚持把品种更新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全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果良种覆盖率近85%,其中苹果达到98%”。  周泽宇表示,“十三五”期间,各地园艺生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在绿色基地建设、绿色模式集成、绿色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增收致富能力显著提高 产业地位更加突出  一直以来,园艺产业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吸纳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稳就业、保民生、促脱贫作用明显。  在增收致富方面,园艺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产业,比较效益突出,据统计,产业年产值约4.3万亿元,2018年苹果、蔬菜亩净利润分别为2614元、2126元,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主任宋国柱表示,全面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在培育特色产业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以水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为主打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在产业带动方面,据调查,全国园艺产业可直接带动与种植相关的劳动力1亿多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处长李文彪介绍,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发展园艺产业带动农户就业,全区累计创建国家级园艺标准园88个,北方城市冬春淡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4个,带动农户3.23万户,涉及6.3万亩,辐射达13.75万亩,平均亩增效益1000-1200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在脱贫攻坚方面,全国通过发展茶产业脱贫的县102个,发展中药材脱贫的101个,发展水果脱贫的县220余个。其中,广西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区54个贫困县有38个县将水果列为“5+2”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占比约70%。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研究员李德安说,通过产业扶贫形成了田东县、田阳县、右江区的芒果,融安县的金橘,天峨县的珍珠李等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带,为下一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戈表示,近年来,我国园艺产业迎来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和机遇,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技术进步和市场流通等方面实现了良性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园艺产业缺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缺乏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缺乏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技术推广手段等问题和挑战。  王戈表示,园艺技术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推动关键模式、先进技术和社会化服务入户到田,为“十四五”园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查看更多
    (见习记者 刘自艰)“目前,全国夏粮主产省份机具维护检修到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5月底将大面积开镰。”  “农业农村部5月25日发布,还有几天全国夏粮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预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大部时段天气条件有利。”  进入5月,有关“三夏”的新闻报道就开始频繁起来。与此同时,开着联合收割机奔向麦香深处的“铁麦客”们也成了新闻关注对象。数据显示,今年投入“三夏”麦收的联合收割机将超过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25万台。正如从南到北大地上满满的收获一样,他们也是田野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某种程度上讲,收割机开过一片麦田或稻田,我们的粮仓就多了一份底气,“铁麦客”无疑是粮食丰收重要的守望者。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我们还能从中看到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以及小麦收割市场的历年行情。  对于机手个人而言,这又是一份谋求更好生活的职业。有的人加入了这个队伍,有的人选择了离开,还有的人把它当成了终身追求。对于那些更年轻的人来说,选择其实无处不在。收割机仓满,机手张川正在放粮。  合同与江心沙农场开镰的日子  5月20日,结束了四川邛崃大部分小麦收割作业,留下几台机子扫尾,封心正带领着几十台收割机驱车1000多公里,日夜兼程从四川赶往跨区作业的第二站江苏。他们必须在23日前到达,因为合同上规定,23日是南通江心沙农场开镰的日子。  封心正,江苏沛县人,57岁,当过兵。熟悉的人都叫他老封,合作社里的人喊他封叔。退伍后回到村里当了10年村主任,期间接触到了收割机,如今从事跨区机收作业已20多年。今年4月26日,他和往年一样,带着80多台联合收割机、160多人,从南到北,浩浩荡荡,追逐麦浪和稻香进行跨区收割。  我比老封他们晚一天到南通,当时正在下雨。“上车吧。”他笑着走过来,“要不是下雨得闲,怕是根本没时间聊这些。”  “我干这行其实跟你们报纸还有点关系。1989年,收麦子主要靠镰刀,当时沛县还没有买农机的渠道,我就专程跑到北京向《中国农机化报》咨询。下了火车出了北京站再找公交车,七拐八拐找到一栋老楼,通过编辑给我的电话号码,买到了第一台收割机——新疆2号,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1998年,封心正组织了沛县湖西农场的几个人,开始到安徽、河南等地进行跨区收割。100元一亩的小麦收割价格,他们一共收了800多亩。尝到甜头的老封从此就觉得干跨区机收是条致富的路,能行。  再后来的几年时间,封心正走南闯北,发现家庭农场和土地承包大户越来越多,就琢磨着跨区作业必须和这些生产大户建立长期联系才能挣到钱。“抱团才能好干活。”2008年又牵头成立了沛县湖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试图以更专业、更正规的方式为生产大户服务。  “都有个过程,刚开始我们几台机子几个人,晚上也是围成一圈睡机子边上,怕偷油的、怕偷机器的,丢台机子可要命。白天干活,晚上看机子,挣得都是辛苦钱。成立合作社的好处就多了,最大的就是以合同的形式和农场、公司、生产大户签协议。有保障啦,收割作业的要求也更清晰。”  老封的合作社与江心沙农场签订的合同上标明了收割亩数、价格、时间等等,还有老封和机手们签字的安全责任书。收割完成后,合作社将发票寄到农场进行汇款,老封算了算时间,他们转一圈从南通回到沛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收到江心沙农场的付款。  和大部分国营农场一样,江心沙农场原本也有自己的机耕队伍,国营农场改制后也还保留了一些农机协会。但随着对收割高度、损失率等方面要求的变化,农机协会的机器更新换代慢,大型收割机器难以再适应新的作业要求,国营农场不得不寻找社会中优质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  今年农场种了近1万亩麦子,全部包给了老封的车队。  5月26日早上6点,雨停了,几台大马力履带式收割机拉开一定的距离,依序排开,轰鸣着下了田。平坦广阔的农场上,已经成熟的矮秆小麦以2.2米的幅度被卷了进去,机器屁股后面吐出打碎了的麦秆。地里还是湿的,履带机的承重很好,机子走得很平稳,不用担心陷在地里,矮矮的麦茬上留下一道履带的痕迹。  今年老封车队用的机器以履带机为主,开足马力一台机子一天能收100多亩。江心沙农场老封安排了15台机器,正常情况下全部收完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老封跨区20多年,不能说市面上有的机器都用过,每一代收割机的更新换代基本都经历过。从一开始的新疆2号,到后来久保田牌半喂入式、全喂式入联合收割机,再到现在的雷沃牌履带式收割机,老封全都熟悉。“这是最新的,不但速度快,还割得好,掉粒子还少,故障也低。主要解决就是效率问题。”老封介绍。  4月下旬从四川到江苏、山东,再到河北、天津进行小麦和油菜的收割作业,7月下旬派大部分车辆从东北开始水稻收割。在封心正的脑海里藏着一张行军图,上面标注着从南到北的小麦收割路线和从北到南的水稻收割路线。这两条路线的形成耗费了老封不少精力,这也是他们合作社从来不缺农活干的主要原因。  我到南通时老封的布局是这样的:几台留在四川,剩下的机器分布在南通的通州区、海门区等地,过几天大家干完手上的活再回到沛县、淮安收割。所以老封每天的工作类似于地铁的调度,要算好时间和频次,安排车辆,确保不堵车也不耽误收割。只是老封面对的突发情况可能更多些,一旦某个地方下雨或者倒伏耽误了收割进程,下一站的时间和机械就要重新安排。所以每天老封都必须综合各种情况进行一轮统筹。  “评价活干得好,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麦茬要低,一个是掉粒要少。今年农场跟我们说了,要求特别高,说是要把浪费减少在收割环节。合同上特别写了这一条‘机收损失率要低于国家标准’。”老封站在地头上,看着收割机作业。  临时订单与日渐拥挤的麦田  5月27日,来南通的第5天,坐标,江心沙农场。  早上5点,天刚放亮,整个农场还未醒来,封心正起床洗漱。这些年来,他已习惯每天比合作社其他人早起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里,他要把一天的收割任务和进度安排妥当。  7点,刚跟着机子下田,老封就接到一个电话,看起来神色有点凝重。期间几次张了张嘴,好像要对那头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行吧,你先把定位和(农田)图片给我发一下。”最后以一种很勉强的口吻结束了对话。  “宿迁的一个农场,他们通过江心沙农场找过来,说那边缺机子,让赶去抢收小麦。”老封说他得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对于这个临时接到的生意,老封有点犹豫。很显然,直接拒绝意味着失去了一个新订单的机会。可如果答应就要重新调整收割路线,那会打乱原有的计划。另外老封还有一个担心,就是第一次和宿迁的农场打交道,派谁去都不放心。  这一天,从早到晚,老封的电话响个不停。农场询问进度的,收割机需要维修的,以及从不同方面来的临时收割信息……“调度”老封,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来自各方面的纷纷杂杂的事情。  也是,作为近百名跨区“麦客”的“头儿”,老封需要操心的事儿很多。除了要开拓业务,拿订单签合同,还得进行合理分工,多少台机子组合到什么地方更合适效率更高是他最主要的考虑。机子如果“扎堆”作业,不仅量不足“吃不饱”,还意味着本来能挣的钱没挣到。大型农机团队跨区作业,考验的不但是体力,还有脑力,几乎和一家公司的运营能力相当。  从一开始,老封就以他退伍军人特有的素质展现出了这种能力。  每年“三夏”,四川是跨区作业的“首战”,对于每一个跨区作业队伍来说,拿下四川的订单就意味着开个好头。2002年,封心正带着队伍来到四川,以低价收割小麦,同时承包当年的水稻收割这种“捆绑”方式增大了作业面积。  拿下四川稳定的收割订单后,封心正改变了策略,开始坐着火车到全国各地跑,了解不同地区的作物种植情况以及成熟时间。  连跑3年,老封基本掌握了全国小麦和水稻的收割时间,并将不同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无缝对接的收割路线,沛县湖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名字也在收割路上响亮起来。  不过这几天和封心正相处,偶尔也能听到他冒出这么一句话,“现在跨区作业不好干了”。  合作社成立之初,收割价格平均在每亩70元至80元,今年小麦收割价到了40元一亩,油费从每升3元涨到了6元。  “因为到了这个时间点了,其他机器收了,相当于活就没了,所以得抢。收割价格是一年一块地往下压,他们不会从45块钱一下子到40,而是今年45、明年44、后年43。”  “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封感慨。  “今年在四川,抬头就是几十台车,40元的价格你不干,其他队伍马上就接上,现在的行情是不怕找不到收割机,就怕没有收割订单。”“有同行无同利。”老封这样形容跨区机收这个行业。  今年他们从四川过来,遇到倒伏的情况比往年多,收割进度自然就慢一些,封心正本想借此提高一点儿价格,但未成功。  好在跨区机手能申领农业农村部门颁发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有了这个证,跨区期间可以免缴车辆高速通行费。老封算过,从四川到江苏每台机子大概能省下2200块钱的路费钱。  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尽量减少生活上的开支。平时作业结束了,就把收割机装到货车的“后舱”里,把货车停在免费的地方,再放平座椅,搁上一块木板,机手们就睡在卡车里。  当然,无论情况怎么变,老封都坚守一条——诚信。  江心沙农场的订单就是这么来的。2013年麦收期间,南通连续下了3天的大雨,农场种植的小麦眼看着已经熟了,可是轮式收割机完全下不了地,农场管事儿的找到了老封。那时候履带式收割机还很稀缺,老封想办法弄来几台,完成了抢收任务。后来江心沙农场年年都将收割任务交给封心正,也不用派人监工。  “信任嘛。”说到这段老封有点自豪。  “自己对收割质量要有要求,出发前我都给大家讲,大家都是种过地的,粮食浪费在田里着实可惜,要是你家的田你怎么干?颗粒都要归仓。合作社里更要讲规矩,不能耍小心眼,要踏踏实实干活。”接到收割任务后,老封会平均分到每个机手身上,今年江心沙农场3个生产区共1万亩地,每个生产区他分配了5台收割机,“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么大的团队,监管是个问题吧,有人会偷懒吗?”  老封摆了摆手。“其实进度很清楚。早上同时下地,什么时候放粮,晚上加多少油,大家都看在眼里。谁要是偷工明年就会被‘踢’出去,现在不缺机手。”  “封叔,机器好像坏了。”正说着,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老封抬头往远处的机子看了看。一台机子停在田中间。老封叫上收割机供应商的服务车,赶紧过去排查。  机器很快修好了投入作业,他们打算工作到晚上10点钟。因为下雨耽误了收割时间,需要加班加点,能抢回来一点是一点。  与老封他们这边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同,另一边路上停着6台机器,6名机手就地坐在机器遮挡的阴影里,看着远处老封他们。  听说我是记者,他们倒很乐观,“你来采访采访我们吧。”  “这边的地都没有活了,我们这种小队伍找到农活很难,每年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听说哪儿缺机器我们就去。”  听口音好像是从河南过来的。  老封把这些小队伍称为“社会车辆”,因为没有合作社做依托,一般没有机会和农场签订合同,通常情况下只能等着抢收或者和个别种植大户合作。“机器还是太多了。”老封估计,5至10年内,很难会再有新的跨区作业机手加入,没有固定订单的小队伍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出去。  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判断。  自由、无聊以及不一样的选择  烈日、高温、灰尘、噪音……早7点到晚8点,工作超过12个小时。不敢犯困、没有午休,甚至很少去卫生间。只有收割机仓满放粮的时候,机手才能得空缓一会儿。这就是“铁麦客”们一年当中至少8个月的工作状态。  老封队伍里“90后”的小伙子不到20人,跟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不同的是,除了一部手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所以很多人都会趁着休息的时候刷抖音,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28日放工回来,张川快速地冲了个澡,顺势将自己放平在简陋的小床上。  张川是封心正的表弟,从事跨区作业也有10余年了。32岁的他长着一张娃娃脸,令人印象深刻。但只要钻进收割机的驾驶棚里,灰尘染黑白口罩,撒满脸后,就很难从机手中找到他了。一天作业下来都一个样——黑脸得跟掏碳的似的。  张川的日常很简单,睡觉、收割、吃饭、洗漱、刷短视频,每天重复这些环节。当然,他也没什么事情可担心的,因为大部分事情老封已经解决掉了。  张川说他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这样就能躺着歇一歇。问他为什么干这行,以后有什么想法。他就只是腼腆地笑笑说:“跟着我哥就干上了,也没什么想法。”  45岁的张小飞是前年才加入老封的队伍,可能是因为入伙的时间不长,他的话并不多,吃完饭就直接上收割机了。老张家一儿一女,妻子陪他跨区照顾生活。女儿下学期大四正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上个月花了不少钱报名培训班。儿子还在读小学,家里的负担比较重,全靠老张挣钱养家。  “虽然累,但是能挣到钱。”老张比较知足。收割季结束后的几个月,他还会在家里找一些水电工的零活儿干,“等到女儿毕业工作了,家里的压力就会小一点儿,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早早结束收割任务的贾方超回到了卡车里,32岁的他很喜欢“倒腾”机器。2009年他帮别人开收割机,干了几年,他又想为什么自己不买一台。于是,买了机器加入湖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跟着封叔连续干了五六年。贾方超并不觉得跨区作业辛苦,对他来说这样的工作很自由,收入也很不错。收割结束后,贾方超也会开卡车挣些钱。他不确定自己还能干多少年的跨区作业,说只要感兴趣,就会一直干下去。  有时候,老封也会动“休息”的念头。但每年年初合作社的人都陆陆续续给他打电话,问今年什么时候出发。老封想了想,舍不得放下这几十号人,咬咬牙又接着干。  老封的两个儿子,都30岁出头,一直跟着合作社跨区作业,今年又一起离开了这个行当。大儿子去了农机供应商那里工作,二儿子找到了一份苏州电子厂的工作。以前签订合同、联系供应商大儿子能分担一部分,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得靠老封自己。  老封的年纪也大了,又要忙于联系调度,没有精力再开收割机。家里的4台收割机,两个儿子各开一台,再雇上两个人,4台机器“火力全开”,收入也很可观。但是今年,老封只带了两台收割机和两名机手出来。  在这个100多人的队伍里,每个机手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出路。有的加入“麦客”当中,有的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转行干了别的。会不会就像建筑工人,或者工厂里的厂工一样,有一天“麦客”也会变得稀缺了呢?  对此老封并不担心。那些想改行的人,老封一般也不会劝阻,他觉得这都很正常,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选择不一样,都能理解。  就像老封小儿子说的那样,“总不能一辈子干收割机吧。”  所以对于两个儿子的离开老封也不后悔,“年轻人还是要多出去试试,长时间干这个活对肺也不好。”  不过这几年老封也在考虑改善工作环境的问题。出来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什么?他觉得机手也不能太遭罪。  “呐,这个就是新机子,它加了一个封闭的驾驶室,里面有空调还有显示屏。没有过去那么多土了,他们说坐在里面像白领一样。”老封说他明年也要把车换成这样的。  麦嫂的工作与烦恼  “我去车上拿割刀”“等下去十一分场,直走右转”,田埂间一个穿着防晒衣、戴着帽子遮住脸的女人穿梭其中,来来回回忙碌着。她叫秦贵婷,是机手徐龙的妻子。秦贵婷两口子以前在青岛一个公司上班,结婚后回到沛县。看到跨区作业挣钱比原来上班多,就开始跟着封叔干。  在合作社里这样的“夫妻档”很常见,女人们平时主要照顾生活起居,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洗衣服、买饭、记账;收割作业时帮忙量地、拿配件、问路。  刚开始跟着跨区,秦贵婷很不习惯,睡在车里、简易的洗澡间,她感到哪儿哪儿都不适应。特别是在饮食上,平时以面食馒头为主的她吃不惯米饭,还有四川偏辣的口味。但是一想,小徐一个人在外开车很辛苦,遇到机器坏了、转场作业,没个人帮着还真不行,收割回去后还要自己洗衣服,最终秦贵婷还是决定要跟车。  张开芳是老封的妻子,陪伴老封跨区作业已经20多年了。她说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量地总是会有争执,她们不放心大户报上来的亩数,大户也不相信她们的量地工具。现在国营农场因为签订合同省去了量地环节,需要量地的地方通过手机上带有卫星定位的软件也能完成。  “以往为了省钱,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现在都是在饭店订餐。车上还装有便携热水器,30秒的时间就有热水,支开简易的遮挡棚,晚上回来洗澡的问题也能解决。”  大多数时候,麦嫂们无事可做,只能坐在田边发呆。有些“90后”会玩手机,拍些收割作业的短视频发在网上,就是为了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自由和孤独,有时候就是一体两面,对不同的人意义也不一样。  在毒日头底下,女人们通常会尽量把自己保护好,她们会穿上防晒服。也会在随身背的小挎包里装上一瓶防晒霜或者护手油,和记账的小本子放在一起。  外出跟车的这几个月里她们会特别想念孩子。尤其那些三四十岁的“麦嫂”孩子都不大,留在老家由老人照看着。她们一般会在放学的时候和孩子视频,问问学习怎么样,或者说点儿悄悄话。  “有没有想妈妈呀?”电话那头的小孩子就说“想。”这边的女人就咯咯地笑。  5月29日,高温预警来袭,江心沙农场的收割任务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老封仍在修炼每日的功课:收割机坏了,修;进度慢了,赶。跨区作业所遇到的问题,他都能迎刃而解,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倒他。  可是老封说也有一件事他解决不了,再过几年他就要退休了,这队伍交给谁?  “退休?”  “干不动了不就得退休嘛。”  当然,那都是比较遥远的事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安安稳稳度过这个收获季,让机手们赚到想赚的钱。  老封最后还是决定接下宿迁这一单。他找了根棍子蹲在地上画了会儿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路线图,横一条,竖一道,然后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明天带15台收割机过来,说在前面啊,干得差不多了大部队就要先走,到时候留下3台机器保证给你收完。放心。” 查看更多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