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李霞)高德敏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战旗人,在家种过田、外出打过工、回乡办过企业,2010年当选为战旗村党总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底,战旗村资产达到1.0019亿元,村集体收入65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5万元,实现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村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小村庄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战旗村的发展是一代一代接力拼搏出来的,接过‘战旗’开始,我就要扛起来,我的目标就是要让这面旗高高飘扬。”2010年,高德敏成为战旗村第8任村支书。高德敏干在战旗村,梦想也在战旗村。2002年当村主任,2010年任村支书,这期间,高德敏把战旗村的一花一树、一田一塘“摸了个透”。战旗村建新型社区,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时,高德敏拍着胸脯说:“我们也要建设让别人羡慕的新农村!”高德敏说到做到,从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开始,他的步子就没停过。凭借着一股钻劲,在高德敏的带领下,村民全部搬进了集中居住社区,住上了漂亮的乡村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2015年,战旗村抓住郫都区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会,将原属村集体所办的复合肥厂、预制厂和村委会老办公楼集体出让,收益超700万元,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要想集体产业兴旺,光是土地改革还不够。”高德敏说。通过多走访、多问、多学,除了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之外,战旗村还引入榕珍菌业等产业化企业,引入社会资金,建成薰衣草基地,蓝莓基地和草莓基地,通过举办薰衣草等节会活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2018年下半年,战旗村正式投入运营“乡村十八坊”。2019年,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乡村振兴的经验也从这里走向全国。今年,战旗新晋网红打卡点——一里小吃街上,川西各地美食汇聚于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体验场景,还孵化出了大批“网红”。“在战旗村,每一位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高德敏说。“未来,我们要做好党建引领计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七项工作。”他还制定了年轻人才培养计划,“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战旗村的美好明天需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新闻链接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四川5位好人上榜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四川5位好人荣登榜单。他们是致力于家乡建设扶贫助困30年,发挥余热“退而不休”的宜宾市民雷云辉;坚持户外救援十余年,多次舍身救人守护群众平安的泸州税务干部李再忠;外卖途中勇闯火海,排除爆炸危险的“外卖小哥”叶树林;创新产业发展,打造集体经济“明星村”的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扎根旺苍山区20余载,重信守诺不言弃的中学乡村教师向欣霖。中央文明办连续14年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目前我省共有569名先进典型荣登“中国好人榜”。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在青川县最近举办的一场蜂产品展销会上,青川县蜀蕊蜂业专业合作社的展台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让他们好奇的竟是一盏盏烛光中的蜡烛。这些淡黄色的蜡烛或与小巧的玻璃瓶融为一体,或直接缠绕了一圈麻线麻布,别具创意。这些蜡烛都是用养蜂的副产物、纯天然的蜂蜡制作而成、号称蜡烛中的“贵族”——蜂蜡蜡烛。王淑娟的“甜蜜”事业越做越大。  “我是2013年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开始养蜂的,目前有2万箱蜂。前几年,我们割蜜以后,剩下的蜂蜡都被外地人收购走了,才卖8元/斤。”6月8日,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甜蜜女孩”的青川县蜀蕊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淑娟说,“4年前,我去突尼斯考察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卖蜂蜡蜡烛,就买了样品回来,找蜂农好的蜂蜡,自己百度怎么制作蜂蜡蜡烛。之后,又海淘了几款 香 薰 蜂 蜡 蜡烛,自己弄了一些冷杉精油加进去,做了几款。这些蜂蜡蜡烛基本都是朋友些定制,会根据他们的需要加进不同香型的精油或者干花。”  王淑娟制作蜂蜡蜡烛对蜡烛的选择很讲究,一定是选用蜜蜂自己做的蜂脾,待成熟蜜收获之后,再在蜂脾上取下蜂蜡。这样的蜂蜡纯天然,在燃烧过程中没有烟子,还带有些许天然的香味。为了制作蜂蜡蜡烛,她采用棉线做灯芯,选好的蜂蜡要经70℃的温度熬化,精滤掉残渣、蜡皮,倒入加有灯芯的模具或玻璃瓶,有的还要加入漂亮的小干花、松果或精油,以增加售卖的颜值。同时,成品蜂蜡蜡烛还会缠绕麻线或麻布装饰,使蜡烛尽显艺术范。  王淑娟介绍,蜂蜡蜡烛往往在生日派对、晚会、酒会等场合能营造出浪漫的气氛,蜂蜡蜡烛既可以点燃照明、营造气氛,也可以不点燃,加有一定精油的蜂蜡蜡烛置放床头,其散发的淡淡香气能帮助睡眠。4年来,她每年都会用掉 300 斤的蜂蜡,接受朋友定制或者直接到店里体验制作蜂蜡蜡烛。  王淑娟说:“每100斤蜂脾,仅能产生4两蜂蜡。这样,蜂蜡蜡烛就比普通蜡烛贵得多了,1个200克-500克的蜂蜡蜡烛,一般价格在68元-128元。”  据了解,近年来,王淑娟除制作蜂蜡蜡烛之外,还制作了蜂蜡唇膏,在其朋友圈内也颇为走俏。如此,当初仅卖8元/斤的蜂蜡,身价倍增。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3
(记者 张蒙)“当了24年村医,没想到能给总书记当面报告工作。”6月8日中午,永丰村村医周良伦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在村卫生站内一一询问了解农村疫情防控、村民慢性病医药费用支出、平时就医等情况。  “感谢国家政策,让集采药品费用大幅降低,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周良伦记得,自己拿起“两病”药架上的药品向总书记介绍。“两病”是指高血压、糖尿病这两项基层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国家集采药品之后,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胶囊从原来的每盒61.92元降到了9.6元;治疗高血压的厄贝沙坦片从原来的每盒31.32元降到了2.3元。在此基础上,农村慢性病人的医药开支大幅降低。  听完周良伦的介绍,总书记非常欣慰,并激励周良伦在乡村卫生工作的第一线继续奋斗。  “这说明总书记对乡村卫生工作很关注,对我们这些乡村医疗工作者很关心。”周良伦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和总书记互动期间光顾着汇报村里的卫生工作,“忘记了和总书记握手。”  周良伦是土生土长的永丰村人,1998年,从卫校毕业回到村里工作。24年的乡村卫生工作经历,让他见证了基层医疗条件的巨变。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6-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藩容 张红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6月5日上午8时许,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熊坝村蓝莓种植大户袁汝群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自5月18日开园以来,她的电话几乎全是咨询进园体验采摘蓝莓的客人。  今年60岁的来到熊坝村流转60亩土地种植蓝莓已经有7个年头。这几年,袁汝群就靠着地处川南佛教圣地——方山3A景区的区位优势和“白+黑”沿长江江旅游公路的便捷交通优势进行生态种植,让自己的蓝莓年年都在果园里就卖出了比市场上还高的价格,亩收入逾2万元。袁汝群在蓝莓园  科学管护生态蓝莓惹人爱  “我这60亩蓝莓园,年年能获得好收成,离不开生态种植和科学管护这两大‘法宝’。”走进袁汝群的蓝莓园,密密匝匝挂在枝头的蓝莓果压弯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2015年,袁汝群获知背靠方山景区的熊坝村有一片山坡地急需招租后,于是来到这里将这片地租下来建成了面积达60亩的蓝莓园。由于这片土地土壤中性、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无污染,为蓝莓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为让自己种出的蓝莓优于别人,得到消费者认可,引种回来后,袁汝群就在方山镇农技员的帮助下,加强田间管理。结合蓝莓生长规律和品种特性,严格按生态种植标准管理,抓好施肥、灌水、疏花疏果、生物杀虫等管理措施,并采用拉枝、抹芽、扶杆等整形修剪措施,不断提高蓝莓产量。为了增加蓝莓的香甜味和促进果实生长,每年袁汝群都要为每株蓝莓灌施不低于2两重的油枯肥和磷肥。  随着蓝莓的长大,为了防止鸟儿以及毛虫食果,保蓝莓生态品质,今年4月,袁汝群又买来黄板粘虫,用细尼龙网覆盖,确保了蓝 莓果面洁净、没有疤痕的天然本色,让进园采摘的游客放心采摘食用。  背靠景区“体验采摘”不愁销6月5日上午,笔者来到袁汝群的蓝莓园,只见来自龙马潭区的20多名游客正在蓝莓园里一边采摘,一边品尝,还不时掏出手机拍抖音,发朋友圈。“这两年每到蓝莓上市销售季,来蓝莓园体验采摘的人就多了起来,除了蓝莓是生态种植,紧邻国家3A方山旅游风景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袁汝群介绍说。  袁汝群的60亩果园紧邻国家3A方山旅游风景区。面对这一商机,她向游人推出了蓝莓园体验采摘:凡游人进入蓝莓园,只需成人20元、小孩10地的入园费,就可以任你吃个饱。  由于袁汝群的蓝莓园将体验采摘权交给了游人,加之蓝莓的生态品质,为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这两年,每年5月蓝莓成熟上市季节前,很多回头客就早早前来打探,让她的蓝莓不出果园就卖出了好价钱。  与此同时,为了避开蓝莓集中成熟上市可能影响自己蓝莓园的收入,袁汝群还新引种了5个早、中、晚熟蓝莓新品种,让她的蓝莓园采摘时间从5月延伸至9月,满足了游客的需求。由于是错峰销售,她的蓝莓年年都卖上了好价钱。  如今,袁汝群蓝莓园这种观光体验式采摘的推行,将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拓展为种植、旅游和休闲一体的营销模式,让游客不仅看了美景,还享受到体验采摘的快乐。袁汝群自己也从“体验采摘”中尝足了甜头,一年下来,亩收入均超过2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5月28日,笔者走进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映入眼帘的多是山坪塘和稻鱼养殖基地。石渔村水产养殖户王明春高兴地说:“我们江北镇能成为泸州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离不开村里65岁的‘全国劳模’李申学,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特种水产养殖的致富路。”李申学展示养殖的鱼。种稻养鱼增收多  1981年,李申学从部队退伍返乡务农,种了两年地后,李申学提出:明年水稻要换个种法了,将田块加固后既种稻又养鱼,开启“稻鱼共生”之路。虽然那时养的只是鲫鱼、鲤鱼等普通鱼,但由于是稻鱼混养,到了秋季,田块里种植的水稻不但没有减产,每亩稻田还收获了200来斤生态鱼,1亩稻田有200余元的额外收入,这让李申学看到稻田养鱼改变贫困生活的希望。  此后,李申学在坚持稻田养鱼的同时,还把村里的一口水面达100亩的水库承包了下来养鱼。几年下来,他们家的收入在全村首屈一指,成为了声名远扬的“万元户”。尤其令他颇感自豪的是,之前对他在稻田养鱼做法嗤之以鼻的10多户村民也主动前来向他请教,跟随他一起走“稻鱼共生”的增收之路。虽然当时养的都是些草鱼、白鲢鱼和鲫鱼等家常鱼品,但一年下来家家都有上千元的卖鱼收入,而且水稻产量不减,每家人的日子因种稻养鱼而发生了根本改变,变成“小康家庭”。转型养名优鱼  1994年9月的一天,李申学在一本水产杂志上看到,武昌鱼和鲢鱼、叉尾鮰等在市场上相当抢手,且价格是普通鱼的好几倍。于是,李申学马上到成都、重庆及泸州的鱼类市场进行了10多天的考察,结果发现此类名优鱼因市场上极少,特别是泸州的几个鱼类市场还是空白后,这让李申学暗自欣喜,毅然决定走名特优水产养殖之路。  1995年初,李申学投资近10万元,从广东、湖北等地引进了武昌鱼、优质鲢鱼、叉尾鮰等特种水产品在自己承包的水库里饲养。一次性投入这么大一笔,令当时的周边水产养殖户都在暗暗为李申学捏把汗。在养殖过程中,李申学严格按照名优鱼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精心养殖和管理,同时,他还长期向湖北一家权威水产机构的专家求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喂养,李申学的名优鱼一投放市场,就赢得了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这些鱼类产品的价格虽然是其它普通鱼的几倍,但却出现了鱼还在塘里就已有人前来预订的现象。这一年,李申学仅养鱼就赚回了近20万元。  这之后,当别人在跟风发展武昌鱼时,李申学则又把目光投向了鳜鱼、鲈鱼的养殖;当别人开始大量养殖鳜鱼、鲈鱼时,李申学又开始养殖白乌鱼、黄辣丁、江团、胭脂鱼直至岩原鲤和鲥鱼。现在,他的岩原鲤鱼和鲥鱼在市场每斤卖到了300元、250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08
(周双远 记者程海英)“好大啊,简直是霸王虾!”“肉质紧、Q弹,壳薄,好剥。”……餐桌上,大家毫不吝啬对小龙井小龙虾的赞美。用“匠心”培育一个产业。这片龙虾基地,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菜田村,是乡贤雷洪旋的“匠心”之作,从50亩到140亩,从默默无闻到慕名而来,这个“虾”产业,不仅让经营者、乡邻鼓起腰包,更是走出村门、镇门,给人们带来味蕾上享受。雷洪旋展示小龙虾一个年轻人如何在农村扎根下来?一个非传统产业如何落地并成长起来?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是乡情。“就是想在家里做点事,想以自己的发展带动大家致富。”问及返乡创业原因,雷洪旋如今谈起来,轻描淡写。然而5年创业之艰,只有自己才知道。2017年萌生发展小龙虾的念头,雷洪旋辗转到了湖北、泸州、宜宾等地学习养殖技术,也对养殖基地进行了多番考察,最终选择了水源充足、生态良好的菜田村小龙井。理论到实践的差距,再加上在这个产业上的初来乍到,第一次从合江引进养殖全“虾”覆没。这时,周围的质疑声更加多了起来。“质疑声音越多,我越想做好。”雷洪旋告诉记者,自己发展龙虾的想法始终没有动摇过,反而决心更加坚定。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雷洪旋来到泸县龙虾养殖基地,起早贪黑无酬打工,“偷”学技术。他深刻体会到,龙虾真的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那样,随便都可以养好。雷洪旋的龙虾养殖基地2019年3月,第二批虾下塘,此后泡在田里成为了他的日常,苗种采购、饵料投喂、水质水草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工不枉人,地不亏人”,同年5月,小龙虾上市,供不应求,当年创收10万余元。2022年,雷洪旋又对虾塘进行了改进,不仅便于管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每亩产产虾约400斤,刨除约1200元/亩成本,一亩净收入可达1.2万元。外地引进虾苗,死亡率高,且无法市场满足需求,为攻克“卡脖子”难题,雷洪旋又在前期基础上,流转了90亩田作为虾苗培育基地,还动员了周围12户农户作为虾苗“供应商”。如今,虾苗培育、水草种植等技术上的难题随着雷洪旋的钻研、精进已迎刃而解。据介绍,虾苗供应也有望明年实现自给自足。“本地培育,本地生长”,虾的存活率和品质,都有质的提升。培育出姓“蔺”的虾,是雷洪旋远期展望。小龙虾产生大收益。随着产业走上正轨,带富效应日益明显。“以前这里都是烂包田,不咋出货,现在流转出去养小龙虾不荒还有收益。”农户石成进流转出了2亩,一年收益就有800元。曾经大家口中的“烂包田”,因为小龙虾变成了“聚宝盆”。按照400元/亩标准,雷洪旋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40亩,涉及农户80余户,带动年户均增收1000余元。“稻虾共养”是雷洪旋新探索的助邻增收途径。农户担心养虾破坏田环境,影响种稻,是他扩大养殖规模遇到的最大难题,2021年,他便开始实验“稻虾共养”模式,实践证明,除了获得比平常更高产的稻谷,龙虾带来的收入更是高出稻谷3倍,相当于一田一年四季稻。他用实实在在的收益证明,稻和虾,不是二选一,是二者兼得。今年,12户加入虾苗培育队伍,成为雷洪旋的虾苗“供应商”。“借田育苗”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双赢局面。雷洪旋免费提供种虾和技术,农户提供一般管理,在9月水稻收割后,利用田空闲期,培育虾苗,到来年4月插秧,每亩可培育80-150斤,按15元/斤回收,每亩可为农户创收1200-2250元不等。整个过程农户没有任何风险,同时虾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水稻营养物,提高水稻产量。不厌其烦给乡邻解疑惑、讲收益,废寝忘食地提高养殖技术,锲而不舍探索更好的利益联结方式,是雷洪旋坚持在做的。如今对于养虾,雷洪旋游刃有余,也吸引了全县各乡镇的人上门“取经”。“我希望大家都能做起来,相互帮助形成规模。”雷洪旋说,对于有意向发展龙虾产业的农户,自己常常上门免费指导,毫无保留帮助其把虾产业做起来。“带领大家致富”雷洪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衷,帮助乡邻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6-07
眼下,正是汶川甜樱桃成熟的季节。汶川的年青人们拿着手机走进了樱桃园,在树下进行着一场场直播,将汶川甜樱桃在线上销售。而汶川燕子便是其中之一。“给大家看看这就是我们汶川甜樱桃……”正在甜樱桃地里直播的正是大家经常在抖音里刷到的“网红”汶川燕子。汶川燕子真实姓名叫董智燕,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汶川羌族女孩。几年前董智燕理过发,也摆过地摊,这两年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董智燕也瞅准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发展电商事业。“自己的家乡有这么多的美食美景,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汶川。”刚开始董智燕只是借助微信朋友圈宣传家乡特产。但是因为朋友圈子的局限性,影响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董智燕身边的朋友纷纷加入到直播队伍中,董志燕也开始加入到直播队伍中来。刚开始直播总是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粉丝量总是上不去。可董智燕也不气馁,到处参加培训,也经常观看别人的直播来增加自己的经验值,经过不断地努力,现在董智燕的粉丝量已接近将近16万。“大家好,这里是我的家乡萝卜寨。”“大家好,我们汶川的西梅已经成熟了”打开董智燕的抖音账号,大多数以宣传家乡美景、美食以及羌族文化为主。“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汶川的发展,我就拿起了手机拍摄利用短视频宣传我们家乡的美景美食,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汶川,让更多的人来到我们的汶川。”董智燕说道。“燕子,我家里还有一些蜂蜜你也帮我卖一下吧。”“燕子,家里的甜樱桃熟了,你哪天上来哦?”……每每董智燕走进村子里,那些熟悉的嬢嬢、伯伯们就会将董智燕团团围住,让她“品鉴”自家的土特产。进入董智燕的“店铺”里面销售的都是汶川蜂蜜、花椒、特色水果等。如今,随着电商行业的普及,更多的汶川年轻人开始拿起手机以各种形式为家乡代言,也带着家乡的土特产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汶川,爱上汶川。“后期我也会把更多的家乡农副产品带到我的直播间,帮助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增收,也助力乡村振兴。”董智燕说道。(供稿: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邵理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6-06
(苏怀瑾 记者 何菊)“哞哞——”6月5日一大早,在巴中市平昌县兰草镇五枝村的一个养牛场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此起彼伏地发出欢快的叫声,王超和妻子张艳正忙着在场里打扫圈舍、投喂饲料。谁能想到,1个月前,这对“牛倌”夫妻还是广东汕头市的“白领”。“决定回乡养牛,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王超笑着说。今年36岁的王超回乡前是汕头一家制衣厂的厂长。2016年,一个在汕头市颇有名气的制衣厂老板聘他为厂长,把一家近千名职工的厂交给他管理。妻子也发展得不错,在另一家企业担任高级技术员,夫妻俩年收入近40万元,在汕头当地,也妥妥地算得上是“白领”阶层。正值壮年,事业有成,王超却做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返乡养牛!妻子不理解,老板也不断挽留。但是王超仍然下定了决心。王超告诉记者,在五枝村一带,父母养牛小有名气,父母告诉他,养牛这个事干得,但是60多岁的人了,干活很吃力。对此,王超心疼不已,他说:“父母年纪大了,我该回来尽孝,何况养牛这事,算得过来账,非常有搞头。”据王超介绍,父母在2019年开始养牛,当时仅有85000元资金。开始时,购买本地黄牛进行养殖,但是很快发现,本地黄牛生长周期长,回本速度慢,效益不好。2020年上半年,在畜牧站专业人士的建议下,选择了饲养西门塔尔肉牛。在这个过程中,镇政府提供了不少帮助,包括向银行申请贴息贷款20万、养牛场规划选址、协调撂荒地流转,镇畜牧站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打疫苗、传授养殖经验。仅2年时间,父母便还清了贷款,目前存栏肉牛55头,其中能繁母牛23头,保守估值超过70万元。回家一个多月来,王超准备在原有养牛场基础上进行扩建,争取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到时,养殖规模能达到100头。如何做大肉牛产业,也是兰草镇政府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该镇副镇长牟强介绍,巴中市近年来着力打造巴山肉牛品牌,力争肉牛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兰草镇地处大巴山腹地,气候适宜,山林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肉牛产业,他们将落实市、县扶持政策,力争到2023年,培育养殖大户20个,全镇实现肉牛存栏3000头,让肉牛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6-06
(记者程海英)李申学,今年65岁,泸州市江阳区区十届党代表、江阳区区十届人大代表,是江阳区江北镇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党支部书记,也是江北镇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曾担任干坝村、石鱼村党支部书记,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目光敏锐看准优势,走好科技养鱼致富“黄金路”1981年12月从部队退伍回乡后,李申学以敏锐的目光看准了本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找准了鱼业消费市场存在的空缺,承包水库养鱼、鱼塘养鱼,开创了科技养鱼致富的道路,从此养鱼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平时十分注重以学习引领实践,从实践中摸索总结新经验,以新经验服务实践,总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自己的科学养殖道路。“线上”通过采取订阅报刊杂志、网上查阅、电话咨询、微信交流等方式,多方收集名优鱼品种信息,“线下”通过科协、农业部门牵线搭桥,多次到广东、湖北、江苏等地考察名优鱼养殖,引进了中华鳖、中华胭脂鱼、江团、鲥鱼、岩原鲤等优质鱼苗,并特邀专家博士进行引种试验技术指导,通过他不断总结经验,逐年摸索,大胆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鱼塘从最初的6亩扩展到110亩,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突破,2022年鲥鱼养殖实现了鱼苗成活率由不足5%提高到20%的技术突破,养鱼的经济效益日益明显,李申学成为江安、泸州等地区养鱼致富的行家能手。立足发展壮大实力,当好科技养鱼致富“领头雁”2000年4月,李申学牵头组织21名养鱼爱好者,成立了江北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他担任协会理事长,领导协会为群众提供鱼苗,开展技术宣传和示范服务,提供市场信息和保价回收成鱼的销售服务,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产业链”,带动江北群众发展水产养殖,协会在泸(州)宜(宾)一带享有盛誉,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技惠农新村先进单位”称号。目前,协会发展会员86人,协会带动会员承包塘、库、堰养鱼3500余亩。2021年向市场提供特种鱼1800余吨,实现产值可达1800余万元,可实现利润600万元,协会会员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李申学在协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康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以泸江渔场、金马湖、江北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为龙头的成片“特种养殖”示范基地,采取“协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自培10余种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专合社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目前,基地建成标准化的温室大棚1580平方米、岩原鲤产卵池50平方米、中华鳖产卵池1600平方米、露天养殖池35000平方米、中华鳖孵化室15平方米;培育特种商品鱼30余吨、鱼苗30万尾。一心为民致富增收,做好科技养鱼致富“甜美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李申学先后被乡亲们推选为社长、村主任,先后被组织任命为干坝村、石鱼村党支部书记。刚当上干坝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交通不便,用水用电得不到保证。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善基础设施。李申学上任后,尽管困难很多,他还是把修路作为第一件事,经过多年的努力,率先在全镇实现了社社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当石鱼村党支部书记时,他带领全村探索产业发展,确立了“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开展特种水产养殖带动全村群众致富”的目标,以石鱼村为中心,辐射带动泸州、宜宾、贵州等地特种水产的发展,他无偿向养殖户开展水产养殖、驯化、饵料供给、防病、治病、运输操作等关键技术的培训、运用,使群众较快地掌握养殖新技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在他的带动下,使许多群众尝到了科学养鱼的甜头。2017年,李申学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依然退而不休,担任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党支部书记,继续行走在带领3600余户11000余名群众勤劳致富的养殖路上。李申学说:“我的荣誉,见证了我养鱼40年所走过的岁月和为乡亲的辛勤付出。最大的收获是已有白发的我,看到乡亲逐步走上致富路子后的自豪和满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6-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端午临近,意味着我们水稻育种人的农忙时节就快到了。”5月29日,周梅起了个大早,三两下扎起爽利马尾辫,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抓起饼干和牛奶往背包里一揣,穿着双拖鞋就下地去看水稻长势。  这个身型单薄的90后女孩,是四川丰大种业自贡均隆研究所的负责人。除了水稻,周梅团队还负责玉米、大豆、油菜等粮食油料育种与栽培技术相关研究。  为何选择从事农业?为何坚持把一双腿、一颗心扎进田间?周梅用8年时间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不学农,就不给缴学费”  作为出生在自贡市富顺县一个农村家庭的长女,周梅很早就知道种田的辛苦。2010年,刚经历高考的她,一心想报考一个管理类的专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家里人说,如果我不学农业方面的专业,就不给我大学的学费。他们告诉我,与人打交道,和与作物打交道,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周梅当时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迫于学费压力,选择了妥协,成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毕业后,周梅从事过肥料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最终还是误打误撞,回到了粮油生产相关领域,于2018年成为四川丰大种业自贡均隆研究所的一名助理,配合团队开展育种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这一干,周梅干出了兴趣。  育种制种过程中,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作物,以“一天一个新模样”的速度茁壮成长起来,周梅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自己参与育制的种子,不仅在四川,还在海南三亚、内蒙赤峰、辽宁锦州等地落地生根,自豪感在周梅心中油然而 生 。 她 爱 上 了 这 份 工作。2020 年,年仅 28 岁的周梅凭借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战经验和一腔对农业的热爱,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研究所负责人。“周梅,你怎么又黑了?”剪穗、去雄、选株、授粉、套袋……在周梅看来,人工选育杂交水稻时就跟动手术一样。从每年的6月下旬开始,每天天刚亮,周梅就要带着团队成员按照这个流程处理一穗又一穗水稻,一直干到8月上旬。  穿筒靴、拖鞋,甚至赤脚,这是周梅下田的常态。为了抢农时,周梅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包里常备饼干和牛奶,感觉饿了就吃一点。除了75亩水稻育种试验田,她每天还要照看60多亩玉米育种试验田、200 亩玉豆套种模式展示田、200多亩大豆净作试验田。只要不下雨,周梅的微信步数都是1万起步,有时甚至能达到4万步。  正是青春爱美的年纪,周梅因为长期在田间劳作,皮肤晒得黑里透红。以至于每次她跟朋友见面,朋友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好久不见”,而是“周梅,你怎么又黑了?”  大多数同龄人工作环境舒适、衣着光鲜亮丽,自己面朝黄土、难修边幅,心里难道不会有落差感吗?对此,周梅说,自己并没有时间关注这些身外之事。农事紧跟节气农时,周梅的思绪一直牢牢牵挂着她要照看的田间作物,除了照顾西南地区的试验田,秋冬季节到了,她还要飞去位于海南岛的南繁基地,开始新一季的试验。在她看来,外在的美,远远比不上她看着作物成长时那种“心里美”。  5月底,自贡市妇联主席沈焰林到四川丰大种业自贡均隆研究所调研时,看着周梅的试验田,点了点头:“这是个能吃苦的90后。”即使“异地恋”也要以事业为重  家里人觉得,周梅差不多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前段时间,家人给周梅介绍了个男朋友。小伙子跟周梅是同乡,哪里都挺好,就只有一点——人在广州上班,太远了,两个人谈起了“异地恋”,一年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都有自己要奋斗的事业,这种感觉和状态挺好的。”周梅并不想离开位于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的试验种植基地,也无意强迫对象换地方工作。从周梅个人角度出发,她是将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从事农耕的辛苦,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让周梅直呼“痛快”。从事农业相关工作8年的周梅,也把父亲“与作物打交道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句话咂摸了8年,越想越深以为然。  周梅有些庆幸当年听从父母的安排学习农学。作物之于周梅,似伴侣又胜于伴侣,似子女又胜于子女。“育种攻关,就是我寄托情感又托付梦想的方向。”田间,周梅的话语温柔而坚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眉山市岷森竹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强是首批获聘的“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之一,他和稻草打交道已有30多个年头。  儿时跟家中长辈学习竹草编,此后就业经商,兜兜转转又回到老本行,并成立专合社,如今他已将其做到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大产业。  “匠人不只是嘴上说说,更要看你怎么做。”5月24日,站在满仓库的稻草之间,王明强向记者说道。稻草绿雕景观 受访者供图创意+科技 传统产业显生机  走进王明强位于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的一处库房,记者见到了这块已经字迹斑驳的招牌——“彭山县岷森竹草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20个年头,现已经改名为“眉山市岷森竹草编专业合作社”。  与这块满是岁月痕迹的招牌不同,合作社设计生产的草编工艺品时髦又富有创意,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动物、卡通形象、吉祥物等,很难想象都是由稻草编织而成的。  “创意和科技是我们的生命力。”据王明强介绍,作为传统的草编企业,合作社最初生产销售的是草袋、草绳、草片等产品,后来从铁道部引进了稻草支垫项目,如今随着稻草景观的需求增加,合作社不断创新产品。  稻草支垫由稻草挤压捆扎制成,主要用于大型机器设备的加固衬垫。为了生产出扎实耐用的稻草支垫,王明强耗时两年时间,在全国各地跑了十几个机械厂家,投入30多万元的费用,自主设计研发出了一套液压草支垫机组。“通过这套设备,每根支垫的制造成本降低了一半。”王明强说道。  如今,合作社的竹草编产品畅销全国多地,同时带动农户6000余户,购销量占全县竹草编织品的85%以上,为竹草编农户户均年创收6000余元,将传统产业玩出了新花样,也让手艺人在家门口挣到了钱。王明强介绍自主研发的液压草支垫机组。杜铠兵 摄绿色新景观 编织靓丽风景线  制作草支垫的原材料,多来自于废弃稻草的回收再利用;制作草编的原材料,也是周边产生的秸秆。“光是草支垫制作,一年就可以消耗近30万吨稻草。”王明强的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同时生产出的草支垫等产品又替代了木材的使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生态环保。  而传统的农耕技艺与文化创意的灵感发生碰撞时,传递给人们的同样是一种绿色惬意的审美情趣。只要有设计图纸,王明强就能将其变成各式各样的稻草人,成为了近年来城市景区等青睐的装饰,也喊响了“彭山造”的特色产业招牌。  小小的稻草,还在王明强的手里做出了更多的生态尝试。由于稻草具有固沙保水的功能,同时腐烂之后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于是王明强还带着自己的草编制品参与了若尔盖地区沙化地治理、两河口水电站生态修复等项目。  创新还在继续,除了稻草人外,仿真绿雕已经成为合作社新的业务。通过将传统竹草编与绿化景观结合,应用于大型活动创景、节日氛围布景等,合作社的绿雕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将一件事做10年很不容易,做20年很厉害,但能静下心来做到30年,一定是因为热爱。”王明强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个匠人,对于自己数十年在一件事上的执着,他充满了自豪。同 步 阅 读  科学绿化走过一年  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对科学绿化进行系统谋划,提出政策措施,成为“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而今一年过去,取得哪些成效?看数据  2021年,全国完成造林任务5400万亩。而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每年造林任务一直保持在1亿亩以上。  这是国土绿化进入新阶段后的最显著变化: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实事求是调减造林任务,同时明确种草任务,促进林草融合发展。2021年,全国种草改良草原4600万亩。  2022年全国造林种草任务依然保持了这个目标。截至5月20日,全国完成造林3186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61.52%。看规划  从空间来看,国家林草局联合自然资源部,匡算出全国可造林地空间4.75亿亩及分布状况,为到 2035 年实现26%的森林覆盖率目标提供依据。  从布局来看,南部、东部、中部地区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基础上,以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着力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西部、北部地区坚持数量质量并重,以增绿扩绿为主,充分利用适宜绿化空间,加大林草植被恢复力度。  从结构来看,适当降低人工造林比重,加大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比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大灌草比重,优化营造林任务结构。看播种  树种草种的选择直接关乎绿化成活率和目标功能的实现。全国28个省份制定印发乡土树种名录,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珍贵树种。  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结合,有效解决“怎么造”的问题。2021年,全国完成森林抚育2000万亩,退化林修复1400万亩。看实效  在资金投入上,国家林草局推动科学绿化投资方式不断优化,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实行差别化林草投资补助。  大部分省份已经明确将国土绿化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学绿化的机制和模式。  在乡土树种草种良种壮苗供应上,2021年,我国新建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采种基地62处、保障性苗圃基地641个;国家林草局首次发布我国主要草种目录,在牧草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修复用草等草种类型,突出草原的生态修复功能。据《中国绿色时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01
(赵晓 袁慧 唐福升 记者 李全民)近日,在广元市旺苍县高阳镇温泉村5组种茶大户邓禹国的茶园里,满坡茶园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一行行茶树抽芽吐绿,茶农们挎着竹篓,双手上下翻飞,一片忙碌光景……种植:从传统种植到科学种植“早在1999年,高阳镇政府便号召我们实施退耕还林,鼓励大家种植茶叶,并且由政府提供茶苗、肥料、技术,辅助大家念好‘茶经’。我也紧跟步伐,第一时间将荒废的老茶园开垦出来,跟随父亲一边潜心学习茶叶种植技术,一边思索如何壮大茶园规模。”邓禹国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对于如何种茶、怎样种茶等等问题,邓禹国和父亲之间爆发了不小的冲突。高阳镇自古产茶,父辈们有自己传统的种植方法。在父亲看来,好好的大茶树,剪掉枝杆就会影响产量,茶树更不需要灌溉、施肥、除虫等,他们认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可邓禹国却认为,科学种植是稳产保质的根本,要摒弃“看天吃饭”的时代,就必须要依靠现代技术参与灌溉、修枝等等。可想要改变父亲传统种植观念,哪有那么容易,父亲甚至不让邓禹国参与茶叶的种植,这让她在家急的上火。随后,在高阳镇茶叶技术员和村干部的劝说下,父亲勉强同意邓禹国拿一小部分茶树做实验,使用新的种茶技术。谁知,第二年茶叶采摘时,用了新的种植技术的茶树鲜茶叶产量是往年的3倍,父亲见状便将自家茶园全部交予邓禹国打理,希望她好好创出一番事业。2001年,邓禹国的第一批茶叶收入达7000元以上。这让初尝种茶“甜头”的她开始扩大栽种面积,增加种植品种。将原来的20亩增加到如今的350亩,大大提高了产量,同时在原来单一的基础上,增种了黄茶、龙井131等品种。设备:从人工炒茶到流水线制茶走进邓禹国制茶车间,一股春茶的清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以前没有制茶机器,筛茶、揉茶、捻茶等全靠人手工。手工炒茶,炒茶效率低下,对炒茶人的手艺要求也很高,炒糊会影响茶形、汤色、香味、口感等,直接导致茶叶卖不起价钱。2012年,邓禹国购买了第一台电茶锅,电茶锅能控制温度,有效避免茶叶被炒糊,好的设备令她事半功倍。电茶锅炒制出来的茶叶拿到市场上竟一抢而空,每斤茶也由原来的20元一斤卖到35元一斤。但电茶锅每天最多能炒10斤茶,远远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2013 年,她又购买了多功能扁茶机,日生产茶叶达到100斤。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2016年在绿茶种植基地改建项目资金的扶持下,邓禹国修建215平方米的厂房,更换了大型的扁茶机,购买了揉捻机、杀青机、理条机等开始流水线作业炒茶,日生产茶叶量达到300斤左右,不仅提升了炒茶的效率及茶的品质,还可制作雀舌、皇茶和毛峰等茶叶。品牌:从散装茶到品牌茶“今年已经是我们来邓禹国家买春茶的第9个年头了,我们平时工作都很忙,喝一杯好茶,对于我们来说便是最好的解压方式。”顾客陈芸芸微笑着说。以前邓禹国夫妻每天背起背篼走4个小时的山路到10公里外的高阳镇走街串巷,遇市摆摊,卖散装茶叶。销量虽好,却价格低廉。如何才能打破价格的瓶颈,让小小的茶叶成为真正的“致富叶”?——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为此,邓禹国一边潜心研究雀舌等高档茶叶工艺流程,坚持一叶一芯、两叶一芯采摘方式,做到有舍有得,严把质量 关;一边抢抓时机,注册“幕翠”“阳坡贡臻”等商标,并寻找专业人士设计茶叶外包装,给好茶穿“好衣”,让曾经的散装茶实现华丽变身,价格也随之翻了好几番。邓禹国还无偿为当地百姓提供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指导,以茶产业带领当地百姓打开致富之门。如今在邓禹国的带领下,茶叶已成为高阳镇老百姓致富的重要产业和可靠收入来源。据了解,高阳镇现有茶叶种植面积3.73万亩,其中绿茶3.2万亩、黄茶0.53万亩。预计今年茶叶产量1150吨,产值达4.3亿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27
记者 江芸涵【名片】  刘江,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作物科技奖、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故事】  5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刘江一大早就赶往学校教学科研农场给学生现场讲课。当天,他们要完成夏玉米的播种。  当下这段时间,刘江非常忙碌:作为农业专家,他要去附近区县培训农技人员,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团队科研骨干,他正协调全国8家单位,联合共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研究生导师,毕业季即将来临,他要指导学生论文答辩;作为川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他近期要确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办法,主持本科课程和教案修订……  然而,忙碌非但没有让刘江焦虑,反而让他充满激情——就像他常对学生说的:“我们年轻人要快一点,对人民富有感情,对事业饱含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以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研  与众多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同,刘江的科研路其实并非“一农到底”——从医学学士、农学硕士到留学日本的药学博士。即使在2013年回国之初,刘江还在犹豫,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彼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降低,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豆自给问题显得愈发迫切。然而,国内耕地面积有限,同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考虑到这些情况,再加深受母校川农大知名农学专家杨文钰精神感染,刘江毅然选择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间套作的应用基础研究。“我选择把科研论文写在试验田上,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在后来的研究中,刘江充分发挥跨学科专业特长,逐渐形成“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新方向。近年来,他瞄准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机制研究,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如今,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已走出四川,推广到甘肃、山东等20多个省份,应用面积累计8960万亩。科研指导一丝不苟,做爱学生的好老师  在川农大博士生陈建华眼中,刘江对待学生、对待科研,绝对是一丝不苟。“老师常说,‘一事,万事’,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好。”陈建华回忆刘江指导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时,从提纲搭建到文稿撰写,反复讨论斟酌,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完美。”  最难得的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川农大学生延期返校,人手紧缺,而试验基地里的玉米亟待播种。二话不说,刘江带上陈建华等3名学生,每天一早就扎进地里耕作;为改良土质,刘江还运回来数十吨腐殖土,师生四人顶着烈日卸车、搬运、撒施……就这样高强度地连续劳动了半个多月。为抢农时,刘江还带领研究生白天旋耕、除草、施肥,晚上打着车灯灌溉,经常忙到深夜才从位于崇州的科研基地返回成都校区,基地的值班师傅给刘江取了一个绰号——“刘半夜”。  而在刘江带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省农科院的吴海军看来,“刘半夜”这个绰号一点也不新鲜。“别说半夜回家,老师是全年无休。记得2016年春节假期第一天大早,老师还专门打来电话,跟我讨论相关科研问题。”  视科研如生命的刘江,还特别关爱学生。吴海军介绍,当初硕士毕业论文一度进展不顺利,不少人劝他“调整方向”,那段时间自己很受挫。“然而,有天深夜,我把实验结果发给老师,本以为老师第二天才回复,结果他很快就打电话来详细询问实验情况,详细分析了实验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我留言。”吴海军回忆,次日一早,刘江就带着自己开车去农场做实验,“一直干到第二天深夜,终于解决了问题。”  据悉,刘江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学术奖励,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寄语】我们青年人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拿得起,就是要敢于担当,以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得下,就是要舍得把浮华享乐放下来,让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专心致志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工作。未来,我们将锚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让我们的技术既能够“立地”,又能够“顶天”,为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持续优化升级贡献力量。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文/图  与记者见面的这一天,聂玉昆顺路领取了他刚刚获得的“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荣誉证书。  荣誉背后的故事很多。2010年起,聂玉昆就带着在外经商攒下的积蓄,一头扎进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的山林间发展油茶树,前前后后投入两千余万元,终于在当地建起3000余亩的油茶基地,在荒山上开创出一片绿色产业……聂玉昆正在修剪油茶树。返乡创业瞄准油茶 十年树木终成林  近日,在聂玉昆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富顺青山岭的一处观景台。放眼远眺,一边是富顺县城,一边是泸州市区,而山间目光所及,油茶树蔚然成海。  “目前油茶基地核心区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还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区域2万余亩。”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这里都是荒山低效林,如今不仅发展起一个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的产业,还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的一个热门打卡点。  在返乡种植油茶树之前,聂玉昆常年在昆明等地经商,从事水产、珠宝等生意。为什么要回乡种油茶树?对于记者的好奇,他真挚地说道:“想要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油茶基地核心区。受访者供图  当初认准了油茶的市场前景,加之当地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聂玉昆便选址在原富顺县万寿镇的洞上村开始了他的造林之路。虽然基础设施落实,满目荒山荒地,聂玉昆毅然带领全家老小在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安家落户”。  一刀一刀地砍荆棘,一锄一锄地栽种树苗,与雇请的乡亲们一起,到2013年,聂玉昆硬是在这片荒山荒地及低产低效林上发展油茶 1000 余亩。看着一株株油茶苗茁壮成长,这个黝黑朴实的汉子露出了微笑。  在油茶种植初见成效后,2013年4月,聂玉昆又带动周边村民成立了富顺县富又顺油茶专业合作社。专合社对土地入社农户按“提前保底分红+效益分成”的模式进行资金分配,不愿入社的则采取流转土地按年付租金,周边农户还可以到油茶基地务工,有效拓展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来源。  “前前后后一共往里投入了2000多万元,就像一个无底洞。”林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聂玉昆一路顶着压力咬牙坚持。十余年来,青山日渐翠绿,而记者注意到,聂玉昆已头发花白。油茶采摘。受访者供图摸着石头过河 乡土专家这样炼成  “第一年种的7万多株树苗,就死了 6 万多株。”聂玉昆向记者坦言,在返乡种油茶之前,他从未接触过农业生产。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当年遇上春旱,刚开始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也是从那时开始,聂玉昆深刻地明白了科学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凡事必须亲自上阵。从此他常年扎根山林,刻苦钻研种植管理技术,一路摸索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验积累,聂玉昆结合生产实际,自己整理出一套油茶树二十四节气生产标准体系,包括采收的策略标准、清洗烘干等各个方面内容,使其抗性强、产量高,让油茶果亩产达3000斤以上。  2016年,聂玉昆还聘请中国林科院冯纪福、省林科院殷国兰教授为专家顾问,带领科研团队历时6年,通过对22组品种反复试验,选育了易于授花、虫媒授粉的赣5系、长林系、川富系油茶品种在青山岭进行最优化种植,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提升坐果率50%以上。  山茶油、油茶香皂、油茶花精华面膜、油茶口红……随着油茶树的先后投产,聂玉昆又于2020年创立了四川创领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油茶产品,不仅摸索了一套物理冷压榨加工的关键技术,完整保留了油茶的活性物质、抗氧化物质和微量元素,提高5%的出油率,同时还与高校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系列创新产品。  “乡土专家,就是要服务乡村。”作为最新一批获聘的“国家林草乡土专家”,聂玉昆表示,他还将继续通过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提供基地托管服务等,进一步推动当地油茶产业发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26
(王滔 记者程海英)“各位父老乡亲,在古蔺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观文镇政府的技术指导下,我本人都种植了红粱300亩,招引乡贤人士种植了150亩,销路保障、成效明显,大家要对红粱产业发展有信心,积极种植,流转了土地的群众有务工需求的,可以到我的产业园区务工……”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支部书记、乡贤人士王大勇利用开群众会的机会向群众宣传红粱产业发展政策,以自身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属脱贫村,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组公路全面贯通、聚居点人气旺起来了、安全饮水工程完善了。但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集体经济收入不高始终困扰着王大勇,为此村“两委”也进行了产业发展模式的多种探索,但成效始终不明显。2021年以来,观文镇党委提出了“一湖两园三地六产业”的战略布局,观文镇全镇范围内发展和提升万头丫杈猪、万亩红粱、万亩烤烟、万亩中药材、万亩高山蔬菜和万亩“鱼稻共生”产业,以产业发展“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要求镇级班子成员一人联系一个产业,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推动整村的产业发展,王大勇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招引回乡的乡贤人士走访调研,学习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先进经验。根据海拔、气候条件、土质和灌溉条件,最终确定在“五桂柚子土贞节牌坊” 周围发展红粱产业,充分利用文旅资源,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在动员群众发展红粱产业的过程中,因为是新兴产业,王大勇发现群众对红粱产业的前景存在疑虑,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对种植红粱持观望态度。“感受到群众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思前想后,只有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种植,汇聚乡贤力量,才能让群众看到村‘两委’发展红粱产业的勇气和决心,让红粱产业蓬勃发展起来。”王大勇说道。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公司+党员+乡贤人士+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化党建引领,强化保障体系。支部书记王大勇带头发展,乡贤人士建设“红粱乡贤产业基地”,强化了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截至目前,五桂村全村种植红粱面积达到600余亩,带动2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其中村集体经济公司、乡贤人士共流转土地450亩,目前已带动群众务工300余人次。五桂村的红粱产业预计可产生超过150万元的产值,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候婷 记者 杜铠兵  又到枇杷成熟时,5月16日,在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电商服务站,一筐筐个大味甜的枇杷很是诱人。“青农羌市”公益助农项目青年志愿者刘小波和同伴们忙个不停,正急着装箱打包,将400箱枇杷通过快递送往广东、深圳等地。  “不仅带动了枇杷的销售,为困难青少年家庭献上了爱心,也让我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刘小波骄傲地说道。刘小波正在准备发货。 受访者供图  刘小波,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北川大山放牛娃。2007年,他走出大山成为了一名军人,见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2010年1月退役后,怀揣着带领父母走出大山的梦想,刘小波回到家乡做农副产品销售,跑市场,做电商。原本工作顺利,成功在望,却不料2016年,刘小波被查出尿毒症。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对刘小波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刘小波是个坚强的青年。在家人的帮助和社会的捐助下,刘小波经历了一年多的血液透析,并于2017年做了肾移植手术。  他的人生,又有了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取之社会,回馈社会。”刘小波重拾希望,积极参与当地“青农羌市”公益助农项目,专注投身于北川茶叶、水果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整合品牌创建。  2021年,刘小波通过“青农羌市”电商平台和社会渠道销售枇杷17吨、蜂蜜10吨、茶叶1.4吨。在此期间,他还和同事先后在片口乡和桂溪镇两个地方各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2021年他又号召身边的朋友共同资助了禹里镇和永安镇的两名贫困学生。  据了解,刘小波参与的“青农羌市”乡村振兴青年消费助农公益项目是由共青团北川羌族自治县委牵头发起,依托浙江柯城、北川两地三农资源,带动青年志愿者创新创业,推动两地各乡镇农产品供应“连点成链”,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预计今年帮助柯城、北川共计300户农村青少年家庭稳定增收,扶持100名青年创业就业,实现两地农副产品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尼玛初 记者 罗敏  五月的壤巴拉生机盎然,草长莺飞。时光的年轮划过,转眼已是一年。去年5月20日,绵阳市游仙区宣传战线干部刘小义同25位队友一起,开启援藏之旅。  冬去春来300多个日夜,她漫步杜柯河攀越尕卡岭,将壤巴拉的故事摄入眼里心里,将绵壤“手足情”流露纸上笔端,用行动和真情践行着铿锵诺言。刘小义(右一)到修卡村采访妇女居家就业。 受访者供图情系绵壤书写团结进步佳话  初到壤塘,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的高原风光让人沉醉流连,可随之而来的孤独和思念也让她备受煎熬。“我应该做些什么?我能为这里做些什么?”作为一位孩子的母亲、援壤指挥部唯一的女性,刘小义将对家人的牵挂化作对工作的思索。  “此刻既是壤塘人,同时也是绵阳派出队员。除了履职援建使命,更重要的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讲好援建故事。”背井离乡,刘小义没有特殊要求,没有敷衍塞责,根据安排,她主动担起了指挥部宣传工作任务。  2021年5月刚一到岗,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校园里绵阳支教“托尼”老师义务理发的消息不胫而走,刘小义得知后立即赶赴现场采访,随后,《支教“托尼队”为近 5000 名高原娃免费理发》的报道在多家媒体发出。自此,绵阳援助壤塘的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援建干部人才纷纷加入各种志愿服务,在壤巴拉传递着爱的光芒。  新春伊始,绵阳一批爱心企业来到壤巴拉招工送岗;三月春寒料峭,绵阳援壤干部下沉一线,深入牧场村寨与群众话家常解急难……刘小义将一个个鲜活的对口帮扶故事收集整理,倾注笔端。《巧手“绣”出美好生活》《“90后”藏族姑娘成美食博主 吸引粉丝近40万 》《美丽新村入画来》等近百篇稿件被中央、省、州权威媒体刊发。爱洒热土传递藏乡温暖之声  “来到壤塘,既不是来‘镀金’,也不是来‘度假’,如果无所作为,两年光阴岂不白白浪费。”一年来,刘小义采写的《壤塘藏香猪‘香’了,快来带它下山吧!》《民宿撬开致富路》《四川壤塘:第一书记免费上门护理 重病阿姐重获新生》等“壤巴拉好声音”被广泛传播点赞。  “如果不能留下记忆,那将会是一生的遗憾。”繁忙的工作没有让她退却,工作之余,刘小义坚持把所见所闻记录在心落笔成文,部分篇目被阿坝日报、微壤塘等媒体刊发,成为赞美壤塘推介壤塘的赏心之作。目前,她已记录随笔50余篇5万余字。  她还牵线搭桥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先后协调爱心企业和人士向壤塘县上杜柯中心校、县寄宿制小学捐赠价值上万元的物资,帮助留守学生温暖过冬;帮助推销壤塘特色农副产品,村民实现销售收入五万余元。  两年的援藏之旅仍在如火如荼继续,刘小义说,自己将继续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美丽动人的壤巴拉故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在水域广阔的苍溪县,自 2020年1月1日实行天然水域禁捕以来,大多退捕上岸渔民纷纷通过培训,广开创业之路,在种植、养殖、经商、运输等方面有所建树。  5月20日,在苍溪县亭子镇绿优家庭农场,菌香四溢。家庭农场主、长江村村民何平财正在组织人手采摘新鲜的平菇,而在两年多前,他的身份是退捕上岸渔民。  “我在嘉陵江打渔 20多年,在亭子湖养有10口网箱鱼。最风光的时候,一年能挣十七八万元。喊我退捕上岸,我都还有点儿不愿意。”何平财介绍说,上岸后,他与懂得平菇种植技术的朋友合伙创办家庭农场发展大棚平菇,年出菇 200 多吨,由县城一家公司订单收购,每出售 1 斤平菇的利润率达到30%左右。“种平菇,量越大越挣钱,现在不比原来打渔少挣。而且,上岸后,比原来起早贪黑的打渔轻松多了,也安全了。”  苍溪县歧坪镇登高社区二组退捕渔民崔泽平通过培训,走上了水产养殖的道路。他养了30多亩水面的“四大家鱼”,自行零售。今天过年清塘卖了20多万元。不久前又再次投放了鱼苗。他说:“要不了两三年,我建塘时投入的60万元本钱就能拿回来!”  苍溪县百利镇青春村退捕渔民罗富强,去年8月则自主创业经商,在县城开了一家渔馆,经营人工养殖的黔鱼、鲶鱼、鲢鳙鱼等,烹饪特色美食,生意爆好。同时,还在农贸市场租下一个摊位卖鱼,生意也不错。罗富强说:“今年,我投资的本钱基本就能回来。今后,哪怕再喊我打渔,都不愿意打了,打渔又累又有风险。”  而多年前就拿到了B2驾照(可跑货车)的苍溪县陵江镇回水村退捕渔民钱彬,利用朋友多的资源,买了两台货车,1台出租坐收每月1.5万元租金,1台自驾专为温氏公司运输粪污到有机肥厂,年年都是稳稳的订 单 ,每 跑 一 车 就 有400-550 元的进账。他高兴地说:“原来是靠天吃饭,现在的收入比以前打渔更多了、更安全、更有保障了!”  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渔政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开始,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分多期多批次对退捕上岸渔民进行就业培训。目前,全县198名退捕上岸健在渔民除部分65岁以上年老渔民在家安享晚年外,一部分通过种植、养殖、经商、运输等实现自主创业,一部分通过务工实现就业,161名劳动力范围内的退捕渔民100%就业,实现了“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5月17日,多台旋耕机正在资中县公民镇太平寺村的千亩良田上忙碌,不久这里将播下晚玉米。而一周前,2800亩小麦完成最后抢收,这是当地通过宜机化改造田块后首年种植小麦并获得丰收。  “所有的麦子都卖完了,价格超过1.5元/斤!”这片农田的经营者、今年28岁的易小杰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和他的父亲易良贵一起,从5月6日开始,便对小麦开始抢收,收获的小麦已全部卖给了宜宾的酒厂。宜机化改造碎田块变成大粮田  在传统的认知里,丘陵区田块破碎、有一定的坡度。而在当地,连绵的山坡坎地已被改造成四五亩大小的平整田块。  这些丘区的大块农田是怎么改造出来的呢?又为何种上了小麦?  内江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汪仁全告诉记者,小麦曾是内江市的小春主要作物,近年来受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等影响,小春种植结构变化巨大,已几乎见不到小麦踪影。  去年5月,《四川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试行)》政策出台,以“五良融合”为牵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对农田地块进行改造,改善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父子俩最终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一举拿下当地近6000亩典型浅丘土地,同时进行田块改造。农田改造出来时已过立冬。该种什么好呢?  “当时我们就建议业主尽量多种小麦,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技术服务。”国家小麦体系内江综合试验站站长、内江市农科院副院长黄辉跃说,“因为,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化生产效益好!”  于是,父子俩将改造出来的连片地进行了计划——2800 亩种小麦,1500亩种油菜,剩下一部分水田等开春种水稻。晚播小麦种出好效益丘区规模种粮有前景  当天,有关专家对资中县公民镇“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的撂荒地小麦示范区进行了实产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到408.2公斤。  “由于土壤肥力弱、迟播等原因,我们原本估计亩产量只有250公斤左右。”面对测产结果,易小杰有些不敢相信。他告诉记者,最高亩产量甚至接近500公斤。  小麦的稳产增产,给种植户带来的是效益。“我们看到了丘区规模种粮的前景。”易小杰说,除去种子,在耕种、水肥药、机械化收获和烘干运输等环节每亩成本投入接近400元,亩产只有超过250公斤才能有效益。  丰产离不开科技支撑。汪仁全告诉记者,内麦101、内麦416等抗病耐逆小麦良种和后期全方位的管理,为今天的产量打下了基础。  “丘陵坡台地首种小麦,又是晚播,能够有这个产量是相当不错的。”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汤永禄介绍,下一步将在“五良融合”改造区,进行土地培肥,提升产量能力。  据了解,资中县是“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省级样板区,先期规划涉及银山镇、公民镇等6个镇,实施面积3.5万余亩。“我们还在市中区、威远县、隆昌市等地做了相应的技术示范。”黄辉跃介绍,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推动,加大了对撂荒地的改造,内江市各县(市、区)小麦种植面积正出现可喜的恢复性增长,积极助推了农民稳粮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9
(张红 记者程海英)5月,阳光明媚。走在江阳区蓝田街道战斗村邱修蓉花椒种植基地,只见一坡坡花椒树郁郁葱葱。绿得发亮的果实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散发着扑鼻的清香,绵延在无尽的山丘、沟壑之间,把乡村装扮得生机勃勃,村民三三两两忙着剪叶。与别的花椒基地不同,这片占地30余亩的花椒种植基地此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青杠杂竹林地。是返乡农民邱修蓉花了2万多元,经过开荒改造后建立起来的。返乡开荒种花椒今年55岁的邱修蓉,是土生土长的战斗村人。2018年,在外打工近20年的她想到早晚都得回到老家养老,自己应及早准备。于是,她在丈夫支持下对当前农村的种养殖产业进行了深入了解,从中,她看到了花椒种植的大好前景。花椒喜温怕涝的生长特性适合家乡种植,巨大经济效益也让人惊叹。邱修蓉心里一动,是不是就回家去种植花椒,为自己开拓一片发展新天地,或许还能为村里的乡邻们探索出一条致富奔康的新路子呢?邱修蓉是一个有了想法就会立即付诸行动的人。2018年9月,她回到老家蓝田街道战斗村,投入10多万元将自家的两个面积达30余亩杂草丛生的青杠杂竹林地开垦了出来。随后,从重庆江津引进九叶青花椒进行种植。为了让种植的优质花椒都能在两年后就有效益,邱修蓉买回花椒种植管理书籍,请来农技专家来地头指导等加强种植技术的学习。实践中,她从合理灌水上肥、科学壮花壮果、做好修剪保温及病虫灾防治等入手,经过一年的边学习边实践,俨然成了花椒种植的行家里手。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邱修蓉的花椒有了收益,虽在花椒树不大,但亩产量却达到了300多斤。去年,邱修蓉的花椒亩产量就翻了两番达到了1000余斤,亩收入近万元。加工鲜椒增效益“我的花椒能够亩入万元,离不开我自己买回机器烘制干花椒。”邱修蓉说,种花椒同其它产业一样,必须要学会念好“增收经”,才能多赚钱,实现利润最大化。2020年花椒挂果后,邱修蓉就开始考虑花椒的销售问题。每年进入6月后,雨水天气就多了起来,而这个季节正是花椒采收的关键期,如果错过采收最佳时期,将造成花椒掉落,给带来极大损失。如若冒雨将花椒采摘回来,没太阳及时晒干,鲜果销量也有限,花椒就会霉变只能白白扔掉。“有了烘干机,即便是雨天采摘回的花椒,经过10多个小时的烘制,全部就变成了干花椒,从根本上解决了霉变的问题。”邱修蓉说,当天采摘当天就可以烘干装袋出售,方便快速又省力,而且烘干的花椒品正色亮。“鲜花椒烘干出售,每斤利润可以增加3元。”邱修蓉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5斤鲜花椒可以烘制出1斤干花椒,鲜花椒目前按市场收购商给出的5元/斤计,5斤鲜花椒只能卖25元,而1斤干花椒市场批发价最低40元,烘制后每斤鲜花椒要多卖3元。2021年,邱修蓉的30余亩花椒地采收了3万余斤鲜花椒,烘制干花椒6000余斤,实现收入24万多元,与卖鲜花椒相比,她的干花椒多卖了15万元,真正实现了“避雨增收”,一举两得。邱修容充满希望:“今年花椒产量应该还要高些,收入也会更高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