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仁青卓玛 洛绒其珍  “阿姐,我又来收青稞了,今年你家收成如何啊?”近日,甘孜藏麒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谭爱彬又来到炉霍县充古乡进达村收购青稞。而这些青稞将被运送到公司进行科技加工,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销往各地的健康美食。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主产农作物,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口粮,它的营养组成全面而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但是长久以来,因为技术限制,青稞大多成为粗加工制作的糌粑和制作青稞酒的原料。谭爱彬给记者展示“黑青稞”系列产品  谭爱彬曾是一名经营馒头店的创业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亲戚家看见存放的青稞,吃不完但又没有销路,他便萌生了将青稞加工,帮助亲戚们将其卖出去的想法。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成功研发出了青稞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并于2019年成立公司,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相关面、茶等产品,让亲戚甚至更多农户家滞销的青稞有了出路。公司从2021年1月份正式投入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四川各地以及重庆、浙江、广东、北京、上海、西藏等省市,年销售量达230吨,产值达800万元左右。  “去年他在这里收购了3千斤的青稞,让我们家多了一份收入,今年我们准备在自家30亩土地上种植青稞,也和谭总商量好了收购的事情,感谢他一直的帮助。”村民多吉降村在自家农田里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该公司在2021年全年共计收购黑青稞300吨,为近500户农户增收240万元,每户平均增收4800元。  谭爱彬表示,一开始他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亲戚们解决青稞销路的问题,但是一路坚持到现在,他对青稞和自己的产业有了更大的信心。他相信,高原青稞将会被更多的人熟知,也相信自己的产业会做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又到一年小麦黄。穿上工作装,戴上防护罩,南部县南隆街道办大山湾村90后种粮小伙谢松驾驶着“铁牛”在田间来回奔驰。5月13日,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该示范区进行实产验收,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367.98公斤,最高亩产达到411.3公斤。  “比上一年又有所提高。对于坡坡地而言,小麦亩产能够达到350公斤以上,已经很不错了!”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汤永禄研究员宣布测产结果后,感叹道。汤永禄(左)和王淑荣(右)在讨论小麦麦穗长势。  谢松也满意地告诉记者:“我所在的益发合作社今年在小春作物生产上继续采用的是机播,在各位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花期的一喷三防等管理,产量再次提高,我很满意这个结果。”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作为该示范区的实施单位,南充市农科院麦作研究所副所长蒋进介绍,丘陵区土壤瘠薄,这季小麦在播期受土壤湿害影响,进入后期,还面临干旱的威胁。  “为此,我们依托三区人才项目,通过选用抗病性好的南麦660等优良品种,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在南部县示范推广优质小麦品种和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以此为当地的粮油产业发展赋能。”南充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王淑荣告诉记者。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介绍,作为丘陵旱地,该生态区的小麦丰产及种植为小麦育种和旱地耕作栽培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平均亩产再创新高的背后,还折射出种粮户的自主学习性。“身为一个新农人,我的责任就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把产量提上去。”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粮食生产者)获得者,谢松从2014年底回到家乡开荒,发展至今,专合社的种植面积达700亩,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最大程度使用农用机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是获得效益的关键因素。”谢松说,今年土地的肥力还未完全跟上来,在精细化耕作方面还也有所欠缺。接下来,在相关技术的配套和指导下,将着重在这些板块上发力,增产30公斤以上不成问题。  “针对丘陵区小麦种植,我院麦作所集成的丘陵区小麦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为川东北地区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南充市农科院院长黎德富介绍,麦作所近年来先后育成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8个。下一步,全院将继续做好新品种选育、强化种质资源创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基础,打好种业翻身仗,积极保障粮食安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忠林 陈静  说起“张百万”张冬生,九寨沟县勿角镇十里八村几乎人人知晓。张冬生系九寨沟县勿角镇蒲南村一组人,现年48岁,九寨沟县冬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笔者在蒲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见到他时,满脸紫铜色,双手指甲磨平,他呵呵笑着说,“什么张百万,我是负债100万。”种植中药材  张冬生从前做收购药材的小打小闹的生意,勉强能贴补家用。2016年年初,他看到林下种植中药材前景不错,且九寨沟县勿角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1月平均气温-0.5℃;7月平均气温20℃。无霜期年平均2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3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药用植物467种。基本无环境污染,尤其是森林覆盖率达到 85%以上,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说干就干,张冬生在自己退耕还林地26亩,流转村民退耕还林地34亩。在林下种植了猪苓、重楼、川黄精、滇黄精、芍药、五味子等当地药材。  起初张冬生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一是没有统一管理。种植缺乏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难从粗放走向精细。二是缺少经费投入,试种进展缓慢。三是担忧市场起伏。四是缺乏科技扶持。对濒临灭绝的药材物种,在育苗、配管、种苗引进等环节,政府部门还未重点扶持和补贴。  第一年试种植1亩川黄精失败,投资打了水漂。张冬生并不气馁,总结经验,他说种植中药材要科学种植,还是要依靠科技。跑镇上和县上积极争取项目,积极请县镇农业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具体出谋划策指导。初具规模  在九寨沟县科协、县科农局大力支持下,张冬生到了云南昆明考察滇黄精的栽培和种植,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开阔眼界,转变思路,熟悉中药材市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部门及领导帮助下,特别是浙江嘉兴市援藏帮扶组长余建平带领浙江嘉兴市的企业和科技人员,亲自到地里为张冬生林下种植中药材把脉,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张冬生林下中药材种植发展初见规模,前景可期。  现在,张冬生林下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九寨沟县与四川省农科院、绵阳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院县科技合作的一个基地,一张名片。  目前,张冬生林下中药材种植已有60亩试种规模,主要试种滇黄精、川黄精、重楼、五味子、竹子参、芍药、柴胡、半夏、板蓝根等55个品种,购买风干设备一台,一次性风干药材 1000 斤,实施“产业+基地+院校+农户”模式,带动群众30人实现每年劳务收入6万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张冬生林下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浙江省嘉善县科技局援藏帮扶黄精基地,九寨沟县科协九寨沟县林下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九寨沟县科农局滇黄精和滇重楼试点基地……张冬生本人也成为九寨沟县政协委员,九寨沟县科协委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7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在脱贫户徐定明的水田里,复兴村驻村工作队正带领党员志愿者分苗、插秧,辛勤劳作,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有村民路过,高声喊:“贺书记”。田野里的汉子抬起头笑着应和,露出瘦削坚毅的脸庞,额头的汗珠在太阳下闪闪发亮。他叫贺年吉,是江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派驻下长镇复兴村第一书记。扎下根的守望2021年6月,贺年吉来到下长镇复兴村,担任该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复兴村过去曾是省级贫困村,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美丽不富饶、发展不充分”一直是最大村情。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来首位第一书记,注定要肩负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光荣使命。“既然来了,就要扎下根,切实为村里做点事。”贺年吉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不到一年时间,他把自己当作了村里的一份子。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联系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协助申请助学金;对接用工单位,发布招工信息,宣传推动新就业100余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撂荒地70亩;当好疏导员,排查化解村民矛盾纠纷18起……富起来的愿景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针对村里的现状,贺年吉和复兴村党总支部书记罗小平促膝交谈,一致认为,产业兴旺是根本,要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贺年吉和村“两委”干部走家入户做通土地流转工作,采取“龙头企业+村资公司+种植大户”帮带模式,发展5000亩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和152亩集体柑橘果园,不仅让村里有了“聚宝盆”,还为村剩余劳动力种下了“致富苗”,助力复兴村驶入发展快车道。实打实的举措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民生产生活亦牵动着贺年吉的心。他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路边违规搭建的甘蔗棚,积极争取派驻单位资金项目支持,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黑化产业道路3.1公里,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一条条实打实的举措,改变的是环境,树立的是形象,凝聚的是民心。如今的复兴村,柏油公路宽敞整洁,彩色墙绘主题鲜明,农舍庭院花香四溢,旧貌换新颜。停不下的脚步心中有多少泥土,脚下就有多少真情。贺年吉说:“农旅融合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复兴村最好的出路,发展脚步还不能停歇。”他积极走访调研,带头编制复兴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提升等中长期规划,组织村“两委”干部外出调研取经,把智慧和汗水洒向这片热土,一笔一画勾勒“竹乡橘海·甜美复兴”的美丽蓝图。(供图:下长镇政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蛋白虫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氨基酸,是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食用昆虫,市场需求量极大,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的‘冷门’养殖项目……”近日,在仪陇县金城镇长青村蛋白虫养殖场内,只见三名妇女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一名妇女指着即将上市的蛋白虫笑呵呵地说。王晶和罗容华正在查看蛋白虫生长情况。  这三名妇女就是蛋白虫养殖场的异姓三姐妹王晶、罗容华和陈丽华,大伙们都诙谐地称她们“蛋白虫三姐妹”。  “蛋白虫全身都是宝,它富含高蛋白,能应用于美容、化妆、医疗等多个行业,还非常适合做宠物和家禽的饲料。因为仪陇养殖蛋白虫的人不多,所以销售市场、行情都很好。”王晶告诉笔者。  养殖蛋白虫成本省,收益快。蛋白虫两天只需饲喂一次,一人可养殖1000箱;每箱1万只,虫体仅占地0.5平方米,可进行集约养殖;一箱蛋白虫每天只需0.2公斤的麸皮和玉米粉,外加少量的蔬菜。  在养殖中,姐妹三人整天泡在孵化场和养殖场里,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摸清了蛋白虫的习性和生活规律并加大管理力度,养殖取得了成功。  “我们现在主要以培养种虫为主,还处于试验性养殖阶段,今后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采取‘合作社+基地+社员’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同时带动周边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形成规模效应。”王晶说,养殖蛋白虫前景看好,一些乡邻也纷纷前来求教,姐妹三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并跟踪服务。如今,在她们的带动下,蛋白虫养殖户已发展10余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丁春翔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5月8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竹片加工厂里,机声隆隆,几个工人正在轮流给机器“喂”竹子,机器“吐”出来的竹片则通过输送带直接流入靠在一旁的大货车箱里。  今年50岁的竹片厂负责人张华刚高兴地说:“自从我回乡投资建了竹片加工厂后,村里万亩竹山硬是变成‘金山’撑鼓了乡亲的‘钱袋子’,还带出了一支专业砍竹队来服务村民。”张华刚在整理竹子。返乡建起竹片厂  八角仓村是上马镇最偏远的岩区村,曾经是个省级贫困村,环境生态秀美,茂林修竹遍植山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70%以上,其中翠竹就有上万亩。但因路不通车进不来,满山翠竹一度成为八角仓村民心中的隐痛。“想卖,卖不起价;贱卖,连劳力钱都不够。”八角仓村党支部书记周雪莲说,全村的3000多村民多年来只能守着“金山”受穷。  要致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八角仓村在国家扶贫项目资金的帮助下,村“两委”把扶贫开发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了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全村组组通公路达到19.6公里,户户通碎石路达9公里,修路资金累计投入达1021万元。  道路通畅了,在外打工多年的张华刚毅然返乡创业。在他的眼中,满山翠竹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初,瞄准这一商机的张华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超过1亩、每天加工量超过100吨的竹片加工厂,并与宜宾、重庆、云南的三家纸业公司签下了竹片供销协议,让八角仓村过去无人问津的竹子实现华丽转身,满山翠竹成了村民致富奔康的“绿色银行”。  在村民眼里,如今的八角仓村1万多亩竹子成了“宝贝”。1亩竹子按平均8吨产量、1吨竹子村民纯收入按200元算,扣除其它成本,每年村民卖竹子亩收入都超过500元。一年下来,万亩翠竹就要给八角仓村民带来500万元的纯收入,一根根小小的竹子硬是撑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扶弱帮困不减收  如今只要是晴天,在八角仓村及周边山上的竹林深处,不时看到专业伐竹队在忙碌:有的砍,有的剔除枝丫,有的则将竹子扛到竹林公路边,集中装车送到竹片厂过秤加工。“自张华刚回乡建起竹片加工厂后,不仅让我们这些沉睡山林多年的竹子换来钱了,而且一天下来专业砍竹队员还有300多元的工资收入。”周雪莲介绍说。  竹子换钱,需有人砍伐是第一关。然而,近些年因为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只能眼睁睁看着茂盛的竹子干枯在山上。针对这一情况,张华刚在建竹片加工厂的同时,周雪莲就引导有意愿且能胜任的20多个村民组建了“八角仓村专业竹子砍伐队”,让劳弱户山上的竹子也能及时卖钱增收。  在工钱支付上,队员们均以砍伐量的多少来分成。为了保证既无劳力又无增收门路的脱贫户每亩竹山能有500元的收入,实现共同奔康,张华刚还采取提高竹子收购价来补贴脱贫户。“既要让砍伐队员收入不减,也要保证脱贫户每亩竹山应得的收入。”张华刚说,每年补贴缺劳力又无增收产业的脱贫户家庭资金,都在5万元以上。  据悉,自2018年以来,八角仓村的村民们,由于有了张华刚的竹片加工厂以及专业竹子砍伐队员们的帮助,让山上的竹子变成了滚滚财富,实现了村民的增收梦。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赵毅 刘迅 余策 记者 杜铠兵  护林员,一群行进在崇山峻岭中坚守绿色梦想的人。  余建华今年54岁,是达州市渠县国有林场白蜡坪工区管护职工。1986年至今,36年,他守护着这片林场,有如一头守护青山的“老黄牛”。  如今这郁郁葱葱的莽莽群山,正是他们用汗水浇筑的作品。近日,记者走近余建华,倾听他的护林故事。余建华正在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 受访者供图巡山护林每天里程超过20公里  余建华的父亲是渠县国有林场第一代林业人。从小,他就跟着父亲披星戴月、日晒雨淋地巡山。1986年,18岁的余建华也成为了一名林场职工,接力父亲的巡山护林工作。  巡山护林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艰苦。余建华如今守护的白蜡坪工区管护面积5300余亩,林地与耕地、居民聚集地等交错分布,地形复杂,人员活动频繁,管护战线长,管护难度极大。  简单吃过早饭,穿上巡护马甲,手提砍刀,背上水壶,余建华就朝山里走去,开启一天的巡护工作。走累了,就在山石上歇歇,饿了就吃点干粮。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巡护时间达8个小时以上,巡护里程超过 20 公里。每年磨破胶鞋近10双,摔倒擦伤是小菜一碟,蜂蜇蛇咬已习以为常。  “喜欢呼吸山里清新的空气,喜欢山里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的颜色,喜欢脚踩青石时的踏实,喜欢蹲守林间时的悠闲。”余建华说,巡山护林苦中有甜,自己深爱着这份工作。凭着这份热爱,余建华在林场一干就是36年。示范影响让更多村民成为志愿者  每到森林防火期,余建华随时都紧绷着神经。每天都在山里忙碌着,或是在入山检查卡口登记检查进出人员和车辆,或是走村入户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或是在重要路口放置防火警示牌。  而在春节、清明节和中元节等重要时段,他都要坚守在入山要道路口,杜绝火种入山,不敢有丝毫懈怠。有时还要在墓地旁蹲守,遇到有人来祭奠,他会及时上前制止违章用火并耐心做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  平日里,余建华总爱到辖区村民家里去坐坐,宣传防火知识的同时也喜欢和村民拉拉家常,在村民聚居区开院坝会。时间久了,村民们也把余建华视为家人。  在余建华的示范影响下,林区附近的很多村民都成为了护林志愿者。发现有人在林区焚香祭祀、玩火等违章用火行为时,村民们也会第一时间制止并告知余建华,接到消息后余建华就会和同事们迅速赶往现场处置。这些年,余建华所守护的渠县国有林场白蜡坪工区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无悔坚守筑牢森林资源安全线  护林员主要肩负着森林防灭火工作,同时还承载着保护林木、林地,监测、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野生动物、珍稀植物,育苗、造林等重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区盗伐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打击辖区时常出现的盗伐现象,余建华和同事们常常在灌木丛中蹲守到深夜。其中一次,凌晨1点多,几个盗伐者作案时正好碰到蹲守在此的余建华。余建华立即上前制止,吓得对方落荒而逃。在追赶时候,余建华不小心被树枝绊倒摔下坡去,导致腿部骨折,在家躺了半个多月才勉强能站起来活动。  作为护林员,这些年,余建华默默坚守在造林、护林一线,共植树造林1万余株,参与制止、清理盗伐案件40余起,参与打击非法狩猎案件20余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国有森林资源,守护着一片片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因其工作踏实、表现突出,余建华多次获得渠县“护林防火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余建华说,自己会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尽忠职守,用实际行动站好每一班岗。  “正气源于清流,勇敢来自责任,平凡积累伟大。”渠县林保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红说,多年来,国有林场涌现出了很多余建华式的护林英雄,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必将感染着一代代林业人,激励着大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1
新华社成都5月6日电(记者 卢宥伊)清晨5点多,农民工何川摇醒在一旁熟睡的妻子汤文淑,开启新的一天。麻利地洗漱、烧水煮面,吃过早餐,在微亮的天光下,夫妇俩骑摩托前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的建设工地上班。天亮,和水泥、搅砂浆、砌砖头,大口干饭,再和水泥、搅砂浆、砌砖头,天黑。建筑工地的日常是机械的、枯燥的,作为在中国走南闯北盖高楼的农民工何川,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30年。4月29日,工地劳动间隙,何川展示自己的午饭。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然而作为自媒体人的“农民工川哥”,这是第三年。2018年起,平时就爱发社交媒体朋友圈的何川捣鼓起短视频,内容多是川哥川嫂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午休“吃播”。一口川音,两张带着汗水的笑脸。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农民工川哥”在全网慢慢积累了近200万粉丝。工地毛坯房里,砖头垫成凳子,木头箱子当桌子,一口热气腾腾的电饭锅,一盆油水十足的炒肉,面前半米是三脚架上的相机。夫妇俩在镜头前有说有笑,川哥将锅里的米饭分给川嫂一半后,便直接端起电饭锅“刨”饭,不时还夹起一片回锅肉凑到镜头前馋馋网友,两人一顿起码能干掉八两米饭。何川想不明白,为啥这么多网友爱看一个工地上的泥瓦匠“干饭”和砌房子。“我这个人长得不好看,也没啥文化,但是我很阳光,也热爱劳动。”何川归纳总结自己的优点,寻思可能大家都喜欢爱笑和勤奋的人。4月29日,何川在工地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20世纪80年代,十几岁的川哥跟着亲戚学抹灰,23岁娶了老婆,川嫂觉得跟有手艺的人过日子不会饿肚子。21世纪初的东南沿海,工厂与高楼拔地而起,“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2003年,川哥川嫂加入南下务工大军。两口子在福建租住10平方米的工棚、在高空爬脚手架抹灰,修建了数不清的摩天大楼,一干就是近20年。川哥川嫂经历了中国城镇化的时代浪潮,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建设者。2016年底,夫妇俩用攒下的钱全款在老家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用“一把砌刀”筑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家。2018年初,从事自媒体的儿子何松林建议爱玩手机的父亲记录自己的工地生活,何川注册了“农民工川哥”的账号。川哥的流量从未爆发式增长过,后台数据分析显示,其粉丝构成主要为在外务工群体和学生。几年来,粉丝一点一滴的支持和鼓励,成为他最终坚持下来的动力。“其实最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出镜感觉很紧张。”何川的手机里存满了网友的留言和私信截图,不少网友留言关心他的生活质量,感谢让他们看到劳动人民的付出,以踏踏实实干活而光荣。“被别人关注和认可,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有时候看留言也能学习新东西,慢慢也就爱上了分享。”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看,全年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他们的辛勤劳作,支撑起了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川哥的视频不仅聚焦于“吃什么”,也乐于分享“怎么活”。两口子月入过万,但生活十分节俭,“早饭煮挂面成本3元,一把挂面能吃很多顿”。此外还会记录工地的工资怎么算、工友一天能背多少水泥、高空作业如何保证安全、大龄农民工何去何从……川哥会和网友认真分享、讨论。4月28日,何川和妻子汤文淑在家中看电视。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许多网友被川哥的乐观、开朗激励向前,也看到了普通人靠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换下灰扑扑的工服后干净清爽地吃炸鸡;住在窗明几净的楼房里,每天通勤十几分钟上下班;关心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走向;时不时为生活中的“小确幸”开怀大笑。夫妻俩的工地随着中国最新的发展而变化。随着西部城镇化建设加快,他们也成为农民工回迁潮的一员,在老家能找到不错的“活路”。现在,两人在四川达州市高新区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园修建工地干活。川哥最喜欢修学校的活。他说,上次他参与了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学校里有大大的篮球场,看到年轻娃娃在里面打篮球,心里面特别满足。他现在就想好好工作,把小儿子供出来,最好能上个好大学。“只要是劳动,就光荣。”川哥对自己的职业充满骄傲。在某短视频主页上,川哥的个人简介写着:“努力赚钱养家,也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新华社 | 分享: 2022-05-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吴东方  身穿红色披风,手持绝世好剑,且看他顶着一卷泡面头,霸气凛然地穿行于乐山市沙湾区万福桥村的稻田间开始插秧……4月29日,童年神剧《风云雄霸天下》里的角色“步惊云”,竟然跟老乡们一起,抓住春耕的尾巴插起了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格茸以“步惊云”的造型在耕地。吴东方 摄“步惊云”的田园“退休”生活红了  记者眼前这位从五官到扮相都酷似步惊云的云南小伙格茸,原本是一位舞蹈演员。与众多看着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长大的90后一样,步惊云这个形象给格茸留下深刻印象。在心中种下武侠梦的格茸,希望自己能像步惊云一样行侠仗义。  2021年,来成都巡演的格茸,得知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的取景点就在乐山,他赶紧买了车票第一时间赶到乐山。为向偶像致敬,他装扮成步惊云的模样拍影留念,未曾想在网上引起了不小反响。他心念一动,辞去舞蹈演员的工作,来到乐山重新创业,成为一名短视频博主。  没有团队,妆造、拍摄、剪辑等工作,格茸全都自己来。在格茸发布的视频中,他总是以步惊云的形象出现在农村。养鸡、放牛、插秧、开拖拉机……霸气精致的扮相与田园牧歌的日常,形成风格独特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拍摄的内容,被网友称为“步惊云”的田园“退休”生活,一度“火上热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抖音就涨粉20多万。连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步惊云的扮演者何润东都向他喊话:“下次一起拍风云3!”唤起乡村记忆的视频火了  人红是非多,“大侠”也不例外。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噱头、乡土气、博眼球……说什么的都有。”谈起这些负面评价,格茸有些不服气。  将短视频拍摄题材聚焦在乡村,格茸有自己的想法。一开始,他只是单纯希望用自己的短视频给大伙儿带来欢乐。一想到什么新点子,他就兴奋地带上装备,奔向距离市区十几里外的村里。几十秒的短视频背后,是若干小时的长途跋涉。  养鸡题材的短视频走红后,吸引了不少网友留言询问土鸡购买事宜,为格茸提供拍摄场景的养殖户生意一下比以前好了很多,心里乐开了花。格茸惊喜地发现自己还能帮助老乡带货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他的干劲更足了。  一条一条视频拍下去,他发现不论是在他的故乡云南,还是在目前工作的四川,广袤乡村都面临着劳动力转移流失、老龄化日渐严重的问题。他希望通过他的短视频,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美好,唤起大家的乡村记忆。  尝过了成名带来的酸甜苦辣,格茸也坚定了今后拍摄短视频的方向:要把一颗心沉到乡村去,继续帮助老乡们将农产品推广出去,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做“新时代的大侠”。记者手记感谢每一位放大“三农音量”的“大侠”  “三农”领域一直为短视频拍摄提供着丰富多彩的题材。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也为讲好“三农”故事、发好“三农”声音提供了新渠道。  乐山“步惊云”格茸作为自主创业的短视频博主,不仅汲取着“三农”沃土的丰富养分,选择自主重新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更深耕“三农”领域,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美好,唤起大家的乡村记忆,帮助老乡们推广农产品,在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抱有鼓励心态的同时,欢迎更多像格茸一样的新时代“大侠”,为放大“三农音量”、传递“三农”正能量助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张平 文/图  近日,笔者在宣汉县东乡街道秧田村3组村民徐桂林家看到,几台挖机甩开长臂,正在开挖猪圈地基,徐桂林正指挥着挖机司机施工作业。一旁的群众告诉笔者:“徐桂林年纪轻轻,有文化,有闯劲,他带领我们发展土猪,让我们致富有门路。”  徐桂林,今年25岁,四川省珍农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桂林正在喂猪。  2019年他从内江师院水产养殖专业大学毕业后,本想回乡创业的他,只身来到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与人合伙搞小龙虾养殖,同时为当地渔民提供水产养殖技术服务。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的工作进入正轨,每年收入15万元,还培养了代理商,工作轻松了。  徐桂林一直关心着家乡,想回老家创业。2021年,为防止优良土猪基因流失,他响应县上“一村一项目”政策的号召,回到家乡,牵头成立四川省珍农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终端消费者”的经营模式,改良和培育“中华土猪”猪种。目前,第一代杂交土猪试验成功。  “2021年卖了40余头猪,发展了种猪30余头,年产值达到12余万元。”徐桂林说,“土猪深受市民喜爱,年底供不应求,很多上海、深圳、河北的朋友在网上订购。”  “桂林给我提供猪种,给我联系砖头修猪圈,还联系买主……”谈起今天的致富路,秧田村3组村民徐昌英指着圈里20余头大小土猪激动地说。徐桂林正在防疫。  知恩图报,回馈社会。2019年7月,徐桂林资助了西昌市盐源县树河镇朋友罗斌的两个侄子,每期给予1000年资助,平时还给他们买一些书籍寄过去。2020年5月,徐桂林了解到母校内江师范缺少消毒物资,马上购买价值1万元的消毒粉等物资,通过物流捐赠给母校。  “虽然回家创业困难多,很辛苦,但是我的根在这里,有乡亲们在,我心里踏实,看到乡亲们养殖土猪挣了钱,我心里高兴……”徐桂林告诉笔者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0
(记者 周滎鸿)“报告站位高、内容实,始终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定政策,积极回应市民美好生活新期盼,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努力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发展蓝图和行动指南。”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胡林在参加完市党代会,回到村里与干部群众交流时激动地表示。胡林(左二)和同事一起走访群众如何把市党代会精神更好地落实在一线?胡林说,两河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好幸福美丽新村。在两河村两河逸园,胡林正和同事一起走访群众。整齐的二层楼房、宽敞干净的乡间小道、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观赏植物……据胡林介绍,2011年,村里自主建设新村,这里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由村级自主建设的村民集中居住区,“我们通过实施‘支部+村规民约+党员示范+群众’的自治物业管理模式,建立综治中心,推行‘五老调解’‘双诺双评’,开展散居院落人居环境治理,让文明乡风持续提升。”围绕报告提出的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胡林表示,接下来两河村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协助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机制,带领群众共创幸福美好家园。作为一名年轻的返乡创业人才,胡林在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广阔天地。谈及对党代会报告感受最深刻的方面,他表示是对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视。“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真的是讲到了我的心坎上。”胡林介绍,两河村有柑橘等优质水果4800多亩。“当前,我们正在‘现代农业提升行动’上下足功夫。加快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队伍,带领群众发展有机种植,探索差异化的高品质农业发展新路子;不断对接上海等地优质销售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完成集配中心扩建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大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2-05-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去年挣到了钱嘛,所以今年一口气又流转了2100亩地,其中1600亩准备用来种植玉米和大豆。”5月5日下午,记者见到奉光荣时,他刚在地里察看了玉米苗长势,为其除草、追肥。言语间,他掩饰不住笑意与腼腆。  奉光荣是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有名的种粮大户,一直以种植水稻和发展农机服务为主,农场种植规模一直在600亩左右。今年,他计划将新流转的1600亩撂荒地用来种植玉米、大豆,而促成这一转变的正是目前大力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地三用尝甜头  “当时村民想把旱地流转给我,我没敢要。因为旱地作物丘陵地带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单种玉米或者大豆没有经济效益。”去年以前,奉光荣都只种水稻,对旱地作物根本提不起兴趣。在他当时看来,大豆、玉米这种作物种起来不划算,但是去年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的到来让他转变了想法。  雍太文一到农场,就把技术要点和盘托出:“两行玉米与三行大豆,玉米一定要密植,这样就能在不减少玉米株数的情况下,给大豆留出生长空间,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虽然该技术已经试验了十多年,但奉光荣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15厘米的玉米窝距太密,背阴那面长不大的。”根据他的经验,45-50厘米才是比较合适的窝距。经过雍教授的耐心劝说,奉光荣决定放下自己的“老经验”,在一片200亩地里种上了玉米大豆。  “当时我看土地的开垦情况,我估计能收200~300公斤玉米,就是我心中的理想数字了。”令奉光荣没想到的是,最后在收获测产的时候,最好的地方能收获近500公斤玉米、140公斤大豆,产量不错,每亩纯利润1100元—1200元。“比种水稻挣钱。”奉光荣感叹。  玉米大豆收获后,奉光荣还在地里种下了小麦,做到了一地三用。“今年估计每亩地能挣3000元。”奉光荣信心满满地说。机技结合效率高  从不相信到心服口服,奉光荣花了一年时间。今年,奉光荣一鼓作气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还购置了多台玉米大豆一体化播种机。  在奉光荣家庭农场,30多台农机整齐摆放,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最新研制出来的第五代播种机。新机子一共有A、B16个挡位,可以随时调整挡位,从而调整玉米和大豆的种植精度,满足更多的种植带宽和株距要求。  新机器效果如何呢?奉光荣指着面前的一块地说:“人工播,60个人要播一天;而两台机器,3个小时就干完了。从播种到收割可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可以实现高产出、可持续、低风险。”  遂宁市把整治撂荒地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结合,在最新改造的撂荒地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占50%,政府对每亩撂荒地补贴180元钱,前三年免租金,后两年租金减半,让荒地变良田。  安居区位于我省重点打造的大豆生产“一区五线”中“一区”的三角核心区,今年成功入选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如今,安居区以石洞镇双祠堂村为核心,正全力打造遂宁大豆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将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核心产业发展技术,发展10000亩大豆核心产区,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万亩。专家点评>>>确保技术到位是增产增收的关键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奉光荣的成功首先是源于他乐意去琢磨、钻研农业技术,同时愿意接受新的方法去尝试。  原本大多种植户认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操作困难。但现在结合农田宜机化改造,已经能够达到全程机械化生产,用机械来解决技术的复杂性,提高了标准化程度。  在专家团队的严格监管下,奉光荣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全省展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样板与窗口。建议各地都在关键的技术环节培养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他们的社会化服务,解决关键技术环节的难点与疑点,确保技术到位和增产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09
(李桃 李朝维)“从贫穷到致富,一路都有党的好政策相助。我们不但要辛勤劳动,更要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领下大干一场。”望着眼前的一片翠绿,47岁的叶发明喜不胜收。几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鼓舞下,他立下脱贫志,带头种植芦笋、翠冠梨、川明参、养殖土猪,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脱贫之路。如今,昔日的贫困户叶发明早已变成村里的致富能人。芦笋产业园区坚定信心 誓要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文通村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好在经过前一轮脱贫攻坚的努力,该村已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该村村部,通过当地人士指引,沿着水泥路直到山顶,便来到叶发明的产业园区,地里的芦笋长势喜人。此时,叶发明正带着工人在翠冠梨园区除草。已采摘好的芦笋一边走,叶发明一边向记者讲述起这些年的务工、创业经历。“我在新疆种过棉花,也在北京做过建筑工人。”叶发明告诉记者,因上有年迈且体弱多病的父母,下有两个要上学的小孩,家中又缺少劳力,在2014年,他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后,叶发明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国家扶贫政策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家熬过艰难的日子,但是我不能一辈子依靠国家政策。”从那时起,叶发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叶发明推着斗车坚持决心 内心受创不动摇高山种养产业链“村里没几个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看着成片荒废的土地,叶发明萌生了想法,便与当时的帮扶人对接,决定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但他也明白,没钱啥都搞不了!没过多久,听说有两个同学回了家,叶发明便上门去拉他们入股。经过耐心的讲解,最终两人成为股东。2016年,叶发明等几人筹资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开荒建园区。讲述在五显村发展产业时,叶发明面露苦涩。他从衣兜里拿出烟,点上烟后摇着头继续说到:“当时我在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芦笋,由于村民参与意识薄弱,配合度不高,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创业遭遇失利,但叶发明没有放弃。后经帮扶人介绍,与渔溪政府、文通村村委对接后,叶发明又在文通村旧庙山流转了土地150余亩,发展高山种养结合产业,再一次开始了产业大计。“6月先种植了芦笋,9月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猪圈,10月种植60亩翠冠梨,还有川明参种子和青花椒。”经过努力,叶发明脱了贫。他笑着说,一直记得2019年,因为那是合作社最忙碌的一年。但提到2020年时,叶发明发出叹气声,“开始以为可以见效,结果遇上非洲猪瘟。母猪与肉猪死亡达20余头,损失高达20余万元。”叶发明向记者介绍今天芦笋产量坚守恒心 结合乡村振兴打造本土特色品牌2021年,叶发明又试着购买生猪,期间又陆续给母猪进行繁育,目前猪圈里有40余头肉猪即将出栏。叶发明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市场,养猪的确不赚钱。但为了果园和蔬菜能使用农家肥,他们需要对猪粪进行发酵加工;同时还在周边购买的羊粪和牛粪有机肥料,来满足园区产业需求。“现在园区一天天好起来,我曾经的致富梦想正慢慢变成现实。”叶发明笑着说到,从园区建立至今,周围的很多村民都在园区务工,既解决了园区需求,又帮助了部分村民无处挣钱的问题。“你看,那正在除草的村民,已经干了好几年啦。”回想过往的努力,叶发明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园区已种植了芦笋30余亩、翠冠梨40余亩、川明参10余亩、羊肚菌20余亩,生猪养殖40余头。自2021年开始,芦笋批发价每斤在6元左右,目前每天产量达200斤左右,芦笋收益可达30余万元;新鲜的羊肚菌已全部采摘结束,目前正在进行晾晒存储,待冬季再进行销售,市场价额会非常理想。据了解,截至目前,叶发明已带动周边村民50余人增收,实现村民就业年度增收达百万元。结合当前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叶发明现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芦笋、川明参种植规模,增加投入,并拓宽市场销路,对产品进行粗加工包装、策划,打造属于本土的特色品牌。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7
“我们村的路真的太窄了,能不能加宽一下啊?我就住在村道沿边,来往的车辆经常把我家的庄稼和晒坝压坏。”“路不通啥都没法干,山里的竹木送人都没人愿意去砍,别人卖500多块钱一吨的竹子,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数钱。”……2020年下半年,在长宁县广泛开展“访廉问廉百千万”活动时,刚担任该县硐底镇石垭村党支部纪检委员不久的刘世坤常听到这样的意见。村民们口中的“路”是指该村村道涉及4个村民小组的一条3.5米宽的泥结石路,由于路面狭窄、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天易积水、车辆经过十分困难,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甚至出现滞销,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当地村民想要修路的愿望很强。刘世坤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详细地记录下村民们的一条条诉求,心里默默地想着:“这条路一定要给群众整好,农村才有好出路。”为此,刘世坤在村党支部统一领导下,一直积极对上争取村道加宽和硬化项目、资金,力争打造好群众的致富通道,与此同时,他带领村组干部挨家入户走访,全面地了解群众修路意愿。在硐底镇党委、政府和石垭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路段进行了立项并进行招投标。但好事难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又遇到很多难题。为做通群众工作,刘世坤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点,主动当起了“劝说团团长”,一次、两次、三次带领着村组干部来到村民家中“摆龙门阵”“拉家常”,讲国家政策、说修路好处、谈村上发展。在刘世坤和村组干部的耐心劝说下,群众心中的梗阻终于被打通,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而后,刘世坤同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多次实地走访,及时听取村民合理意见,认真规划了村道线路。道路硬化和加宽过程中,刘世坤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作用,带领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建设标准、工程进展、工程质量、物资保管、资金使用、村务公开等全程“嵌入式”监督,并积极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工程项目廉洁高效安全。今年初,石垭村4、7、8、9组道路已加宽至5米,并硬化了6.5公里,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还有什么比群众满意更让人高兴的事!刘世坤说起这条路就有聊不完的话题:“现在看着路修好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这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还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合作,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村集体经济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是一条民心路,更是幸福路。”(供稿:长宁县纪委监委干部 李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06
(记者 李强)近日,在四川天府新区永兴街道井堰村,42岁的郭进做梦都没想到,当初坚决要从农村走出去的他,后来会返乡当农民。而与他结缘的,竟是看似平常的李子。曾在省属企业工作的郭进,上班不到一年便辞职下海,挖到人生第一桶金。郭进(右)在疏果2012年,在政府“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号召下,郭进对新农民、新农村、新风尚、新美景怦然心动。当时,井堰村恰好有一片荒山无人问津,郭进一口气租下130亩,并开始试种李子,从此走上了种植的道路。当首批44株李子苗栽下时,郭进把家搬到田间地头,一年365天围着苗转、树转、沟转,眼看李子即将上市,一场暴风雨使他颗粒无收。然而,郭进并没有气馁,他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郭进迎来转机,百亩李子园向阳而生终成规模,郭进为其取名“开心李子园”。2020年,开心李子园喜迎丰收。目前,果园的李子、桃子品种已达20种,黄金迷李、凤凰李等新品种还远销上海、北京等地。今年“五一”假期,游客慕名而来挤满山沟,3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打工。因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郭进也成为四川天府新区的创业标兵。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5-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月 文/图  在雅安市雨城区,有一个用七彩蛋写就的脱贫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雨城区望鱼镇沙坪村当了5年第一书记的黄昌运。五一节前,笔者走近黄昌运,听他讲述这个独特的致富故事。  故事得从2017年4月,黄昌运成为雨城区税务局派驻沙坪村(行政区划调整前为“大溪村”)的第一书记讲起。黄昌运(左)正在回收村民家的﹃七彩蛋﹄。  “沙坪村竹林多,山地多,人少、钱少。”黄昌运说,看到过很多地方发展林下养殖成功的案例,他和村民代表都觉得这是沙坪村可以借鉴的经验。  于是,黄昌运与村组干部共同商议,主动对接帮扶部门和企业,争取资金10多万元,购买了1万余只五黑鸡鸡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养殖。同时,牵头成立雅安四基平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100%控股,通过“以销促扶”,增加村民收入。  鸡苗发下去,鸡和蛋合作社都收。一时间,沙坪村刮起了五黑鸡养殖的东风。  一只只毛黑、冠黑、皮黑、骨头黑、内脏黑的五黑鸡成为竹林中的“霸主”,时不时还能看到几道黑色的身影在竹林中飞跳。然而,这些黑到发亮的鸡,产的蛋却是五颜六色的。村民给这样的蛋取了个好记的名字——“七彩蛋”。  为了让村里产业有更稳定的发展,黄昌运与本土龙头企业积极对接,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形成“线上+线下+企业+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模式。  沙坪村脱贫户徐忠贵家的竹林里,一百只五黑鸡在竹林中踱着步。黄昌运隔三岔五就会来徐忠贵家竹林看看五黑鸡长势,顺便收走网友订购的鸡蛋。他将“五黑鸡”与“七彩蛋”发到朋友圈,这两样沙坪村的“网红”产品,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远销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市场,且供不应求。  搭乘“五黑鸡”和“七彩蛋”的顺风车,沙坪村的笋也走出了小乡村。  沙坪村有1.3万亩竹林。春天来了,村民李永红一天能采100公斤楠竹笋,每公斤能卖3元。据黄昌运介绍,沙坪村竹干笋烘房是望鱼镇利用中省财政资金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收购当地村民种植的新鲜竹笋生产加工干笋,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第一书记任期满后,在沙坪村父老乡亲的强烈要求下,黄昌运决定继续留任。这些年来,黄昌运不仅要联络帮扶单位采购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还要亲自上阵拍视频“带货”。村里的贫困户脱了贫,村里也走上了致富路。  2021年,沙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7万元,沙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 1.5 万元。“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致富奔康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黄昌运高兴地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农机轰鸣往来,水花四溅漾开,4月28日,邻水县袁市镇天华村2-3队水稻田里,机械栽秧战正酣,而田间那个来回奔忙的人,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80后“田保姆”方智勇。  方智勇是广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7年前一次偶然的回乡探亲,方智勇发现,农资成本年年涨,碰到年成不好,几乎等于一年白干。村里劳动力转移流失,地里的活,留守的老人们干不动了。方智勇操作农用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能不能换个种法种地,把成本降下来呢?方智勇捕捉到了一丝商机。2014年,方智勇回到家乡,利用在外务工学到的经验和技术,筹划种田事业,成立了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水稻。  从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再到购置农机搞托管服务,方智勇从门外汉成功升级为新农人、田保姆。村民们靠着他合作社的托管服务,种粮面积轻松扩大。买种子化肥,合作社送上门;整地插秧,农机下田,啥都不耽误。大家都很服气这个小年轻。  这些年,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广安市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不少贡献,方智勇也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广安市人大代表。“我们要守好一颗‘粮’心,做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农民。”站在广袤田间,方智勇语气坚定而真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头戴草帽,穿着围裙,背个背包,脚穿雨靴,手拿记事本和一根小竹棍——这几乎成了内江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勇研究员在田间最常见的“标配”。“五一我要值班,还要到科研基地查看育秧情况。”4月27日,陈勇告诉记者。陈勇在指导水稻生产工作。受访者供图  从业将近25年,陈勇常年有200多天躬耕在试验田、生产田和实验室,农忙季节没有节假日。  回忆起20余年的育种生活,陈勇说,最激动的一次是2008年4月的一天,他听到了水稻花开的声音。那天上午,他和同事在稻田观察记载水稻的数据,四下安静无声,在低头观察稻穗时,他依稀听到一阵阵“沙沙沙”或者“喳喳喳”的声音,把眼睛移向四周,只见稻穗上的颖花正竞相开放,“那个场面,令人惊奇和震撼,终生难忘。”  辛勤耕耘就会有收获。2017年,陈勇主研选育的内6优538在内江获得推广种植和高产攻关示范。同一年,陈勇主研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获得了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出生于农村,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陈勇流连在水稻田里,描绘着一幅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杨奶奶我又过来看你了,最近家里生活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身体好不好?”4月27日一大早,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万福村第一书记杜涛便来到脱贫户杨玉琼老人家中,随手打开水龙头,一边查看日常饮用水情况,一边和她聊起了家常。  曾经,群众对这个新来的年轻外地第一书记提出了种种质疑:“陕西来的高个子,年轻得很,能为村民办什么事情哟?”杜涛与村民拉家常。受访者供图  面对这样的质疑,杜涛反而被激起了斗志,制定了一个月走遍万福村111户脱贫户的小目标,同时还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蹭饭”。蹭村干部的饭、蹭村民的饭,开始的时候给饭钱,后来人熟了就带菜带肉上门“蹭”,蹭着蹭着关系近了,工作也顺了。  第二件事是“爬坡”。万福村坡地多,为改善万福村农田灌溉条件,他顶着烈日实地查看,做到心里有数。  第三件事是“记账”。哪家吃水难、哪家有危房……这些都被他细心地记在笔记本上。  驻村一年来,他走遍了万福村每一个角落,为村民解决生活难题25件,大病就医7件,协助村上完善产业道路8公里,协助村上规范实施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1个……万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00余亩的羌凤李产业基地也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宝藏”。  今年3月,杜涛在怎么延长产业链、如何加大招商引资、怎样搞好农旅融合等方面作了深入思考,一方面引进“羌凤李”深加工企业,生产李子果脯、李子酒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采摘节、休闲垂钓等活动打响“‘鱼’‘李’有约,相会万福”农旅品牌,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今,万福村村民最常说的就是“有困难找小杜”,“陕西来的高个子”终于成了群众口中的“小杜书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5月将至,天气渐热。每天早中晚,廖磊都要定时入棚查看葡萄长势。“温度湿度如何?枝条长得好不好?有没有病虫害?这些都得及时盯着。”今年30岁的廖磊是眉山市彭山区人,曾在成都做餐饮生意,因看好彭山的葡萄产业发展,2018年他毅然携家人回乡创业,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廖磊检查高压喷雾设施。  最初他对农业一窍不通。但人贵在勤奋,通过自学,他不仅掌握了传统种地技能,还将新理念、新技术带到田间。  他家的葡萄棚是联栋大棚,可以更好地采光、散热;他在地里铺设了滴管系统、高压喷雾系统,既节约人工,又让施肥授药更加精准可控;他不种“大路货”,只种阳光玫瑰、蓝宝石两个高端品种。为了更好应对市场,他还在葡萄架下种了羊肚菌,从而实现“一地双收”。  去年,廖磊成功斩获彭山区葡萄“果王”的称号,家里果园亩产达1300公斤,实现年销售额近200万元。  如今,廖磊已成为彭山区的职业农民和“新农人”代表。他说:“过去种地凭经验,现在需要靠技术。沉下心,多学多做,我们就能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