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于文静)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21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9省已收获3.01亿亩,收获进度为99.2%,全国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6月19日,在固安县田马房村,收割机在麦田作业(无人机照片)。“三夏”时节,在河北省固安县田间,农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收小麦,田间一派忙碌景象。新华社发(门丛硕摄)记者2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专业收割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累计机收面积为2.98亿亩,收获机械化率超过98%。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各地对夏收高度重视,机具充足、服务到位,“三夏”麦收进展顺利。全国麦收连续13天日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进度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2天。据了解,今年机收减损操作实训覆盖所有持证农机手,技能比武覆盖全部生产大县。从监测情况看,今年小麦机收损失率进一步控制在2%的行业标准以内。广泛开展的“送检到田”“送油到田”“送修到田”及“优惠加油”服务,有效节约了机手时间和作业成本。各地提前制定了疫情封管控区麦收工作预案,确保不落一块田、不漏一户麦。河南部分市县组织抢收作业队和志愿者,帮助封控在家农户收麦到家。河北针对因疫情暂时无法返乡收麦的农民,逐户对接农机服务组织及时帮助代收代种。目前,甘肃、新疆冬小麦正陆续开始收割。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抓好夏粮收获扫尾工作,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新华社 | 分享: 2022-06-23
(记者 毛春燕 李弘)6月20日,正值青花椒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隆昌市双凤镇芭蕉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树郁郁葱葱,一串串青悠悠的花椒缀满枝头,微风吹过,处处弥漫着花椒的清香。花椒丰收在这花椒飘香的时节,为深入宣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着力提升双凤青花椒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当天,双凤镇首届青花椒丰收节暨隆昌市文化下乡活动在双凤镇芭蕉村举行。青花椒丰收节舞台上,《鼓动人心》《盛世欢腾》《劳动托起中国梦》等节目精彩上演;舞台下,在青花椒种植基地,20余名村民忙碌下枝,电动修枝剪发出欢快的劳作声音;在种植基地、加工工厂,来自中国邮政的人员开展游园直播,让双凤青花椒通过网络推广提升知名度。村民采摘“一个小时10块的工钱,一天可以挣个八九十块。”村民王二姐告诉记者。她家里有3亩多地用来种花椒,除了流转费用,平时可以来基地打工,增加收入。“今年,我们的青花椒进入丰产期。相比其他地方的青花椒每斤要贵上10块,因为我们的麻度更高。”隆昌市吉康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贤海介绍,这里的花椒大部分用于医药用途,输送到全国各地。歌手西域胡杨了解家乡青花椒产业发展双凤镇党委书记代礼剑介绍,该镇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理念,大力优先发展双凤现代优品生态青花椒,协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1 年,双凤青花椒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今年青花椒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预计产值4200万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6-21
(记者 赵宇恒)眼下,全国麦收已经基本结束,夏粮收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经历了主产区因秋汛播期推迟和“近十年最差”冬前苗情等重重考验后,小麦丰收来之不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收购呈现进度快、品质好、市场活等特点。截至6月9日,主产省新麦收购量为500万吨左右,新麦质量总体较好,安徽小麦品质为10年来最好水平,江苏小麦大部分达到二等水平,新麦上市以来市场活跃度高。  与此同时,自开秤以来一直在高位调整的新麦价格,也让农户始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据中华粮网监测,6月6日至10日,全国小麦收购均价每吨3146元,同比高25.3%。“丰产又丰收”成为小麦种植户的一致观点。“三夏”时节,山东省高密市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小麦,确保颗粒归仓。李海涛 王喜进 摄  新麦质优价高  农户看好后市行情  6月7日,河南省西平县宋集镇振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2400亩优质麦,全部颗粒归仓,收成远超预期。  “去年秋天雨水多,本身种得就晚,年前苗情还弱,当时想着今年收成可能不乐观,没想到现在品质这么好!”合作社负责人张振丽语气里透着轻快,“以前困扰大家的赤霉病等病虫害,今年基本没有,颗粒饱满度很高,亮度、色泽都不错,收麦的时候天气还好,今年的麦子可漂亮了!”  此前,农业农村部及冀鲁豫陕晋5省采取超常超强举措推动春季农业生产,采取增施返青肥等措施,大力促弱苗转壮。得益于多方努力,小麦单产明显好于上年,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来自小麦主产省山东和河南的种粮大户表示,新季小麦单产较去年均有所提高,平均每亩增产一百多斤。  更让农户欣喜的是一路看涨的粮价。  “麦收前有人问我估计今年能卖多少钱,我估了一个1.35元/斤。”张振丽说。  1.35元/斤,这是去年当地市场收购价的高点,也是一个刚好覆盖种植成本又略有盈余的价格。眼下当地1.56元/斤的新麦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张振丽的预期。  “普通小麦开秤价在1.47元/斤左右,中间落了几天,现在价格是越收越高,已经到1.51元/斤了。”河南省内乡县粮食经纪人杨海彬说。不过,价格与品质是对等的,今年一级小麦明显占多数,也让市场充满期待。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表示,目前,小麦收购价格普遍在每斤1.5元左右,远高于1.15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小。这也将是2006年我国启动小麦托市政策以来,首次连续两年不启动托市收购,小麦收购正在转向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存售现象并存  种粮大户更加求稳  今年格外喜人的行情也让一些农户犯了犹豫。  最近几天,杨海彬明显感觉到收购进度放缓了,一个直观的感受是,来收购点售粮的车少了:“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追涨的心理,加上今年种粮成本上涨不少,眼看着价格上涨,就想着多存几天就多点收益。”  张振丽最近密切关注着行情的变化——合作社的小麦还都在仓库里,他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销售时机。“后期应该还能涨,即便是下跌也不会跌太狠。”对行情的理解和判断让他有了等待的念头,而合作社良好的储存条件则给了他等待的底气。  6月12日,山东省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小麦开镰收割。合作社理事长刘风俊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销售进度,周边散户有部分是随收随卖,即便是存粮,一般7月中旬左右也能卖完。  “这些年散户基本不存粮了,大部分都是直接卖到售粮点,一方面是缺少烘干设备和长期储存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买粮食方便。”张振丽说。  还有另一种原因在影响农户对售粮时机的判断。安徽省瑞年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刚介绍,由于要赶在6月20日前压茬抢栽水稻,6月初公司收完小麦就直接折水销售了。6月15日,500多亩水稻已经全部移栽完毕。  “现在复合肥价格涨了很多,我们直接从厂家按出厂价买的,也要4100多元一吨,比去年翻了番,运费也在涨,及时售粮我们才有资金接着种下茬水稻。”陈志刚说。  在刘风俊看来,种粮赚的就是精打细算的辛苦钱:“现在行情好确实能增收,不过考虑到投入品上涨的幅度,种粮利润比原来卖1.2元/斤的时候略好一些,但是有限,更多还是要从田间管理上要利润。”  事实上,将目光放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好行情下,对农户而言也有可能是在填之前留下的“坑”。“规模种植户还算好,顶多是挣多挣少的问题。”刘风俊认为,对自己经营三五亩地的散户来说,不计人工成本,几年算下来,单靠种粮,大多只是在维持平衡。  “长远来看,我们也不希望行情有太多大起大落。”在陈志刚看来,价格稳下来,才有利于长期稳定经营,进而实现对农田各项设施的持续投入。  上涨空间有限  适时售粮落袋为安  “现在市场上对后期新麦价格普遍预期较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曹慧表示,新麦价格高开后在高位震荡调整,储备轮换收购价处于相对高位也对新麦价格形成了支撑,是小麦市场重要的风向标。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5月16日新麦零星上市后,全国小麦收购平均价为3091元/吨,5月23日冲至3120元/吨,5月30日回落至3062元/吨。  与此同时,国际小麦价格的下降也在麦收季里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受国际局势影响,近期国际小麦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仍处于高位。”曹慧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对我国而言少量进口小麦主要是用于品种调剂,虽然进口成本上涨,但这不会对我国小麦现货市场行情造成本质影响。  “目前国内小麦价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下游面粉行业的情况,二是替代品玉米的行情。”曹慧说,作为我国两大主要口粮之一,小麦70%加工成面粉作为食用。目前来看,新麦价格提高肯定会拉动面粉成本价格。但小麦价格上涨向面粉价格传导有限,面粉的价格涨幅不及小麦。下游需求不旺,可能会挤压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同时,现在小麦玉米比价关系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玉米市场有望保持平稳或稳中偏弱。从替代品的角度来说,小麦价格也缺乏进一步上涨的支撑。  “随着市场多元收购主体增多,各方博弈下的价格波动也是正常的,今年市场行情更加复杂,影响后市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曹慧建议,面对价格波动,农民要抓住时机,合理安排售粮节奏,储好粮、卖好价,适时落袋为安。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6-20
  (记者 刘一明)当前,生猪价格已连续11周回升,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养殖开始扭亏为盈,仔猪补栏积极性较高,后市供应有保障。大北农集团武汉绿色巨农养猪场。 资料图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份生猪出栏环比下降0.2%,同比增长13.2%。加上消费回暖带动,猪价持续回升,6月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87元(即期成本约为15.4元),连续11周上涨,较3月第4周阶段性低点上涨26.8%。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回升,养殖也开始扭亏为盈,按最新价格测算,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60元左右。据了解,近期大型养殖企业资金压力得到一定缓解,市场普遍认为生猪养殖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从成本和收益来看,行业整体接近盈亏平衡,部分养殖户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我认为行业有望在6月底整体走出亏损。”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介绍说,外购仔猪的养殖户在5月中下旬已经开始小幅盈利,自繁自养的养殖户也正在逐渐走出亏损。  “现在湖北省的猪价是16.5元/公斤,我们的生产和管理等成本算在一起约为16元/公斤,随着6月初生猪价格走到成本线以上,每头猪已经有40-50元左右的盈利。我们将在今年7月前继续增加母猪,达到6万头后停止,年出栏肥猪约为110-120万头。”大北农集团武汉绿色巨农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黎龙辉告诉记者。  据监测,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结束连续10个月的回调,环比增长0.4%,同比下降4.7%。据测算,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2%,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5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8%,同比下降0.9%。生猪养殖积极性提高,养殖场(户)普遍看好后市行情,加快仔猪补栏,后市供应有保障。6月第2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每公斤35.22元,连续11周上涨,累计涨幅47.6%。  据黎龙辉介绍,该公司在湖北省和江西省都有养殖场,两省的农业农村厅分别会定期召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去开座谈会,交流农业农村部以及省里汇总的生猪生产数据信息,方便企业未来在生产上作出合理判断。  “我认为,生猪价格刚刚高过成本线,未来养殖盈利能够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黎龙辉介绍说,公司在去年7—12月淘汰了一批产能低下的三元母猪,并在今年3月开始,引入了生产性能良好的二元母猪,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从21头提高到25-26头,母猪配种28天后受胎率也从过去的82%提高到91%,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接下来的盈利期做好了准备。  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猪价进入上行通道。据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会商研判,上一轮“猪周期”已于今年3月份猪价筑底时结束(按照生猪价格最低点为“猪周期”起点的划分标准),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两个多月,目前猪价处于上行通道,预计下半年猪价总体将处于合理区间,养殖盈利处于正常水平。在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的作用下,综合考虑生猪产能、猪肉消费和进口等因素,新一轮“猪周期”生产和价格波动超过前几轮的可能性不大。  朱增勇告诉记者,今年1—5月猪肉进口量约为55万吨,同比下降65.1%,也有利于生猪价格的持续回升。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强化监测预警,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稳定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合理的生产节奏,避免价格上涨时盲目压栏肥猪;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督促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要求,稳定金融、环保、土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指导各地高效统筹推进“两疫联防”,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础上,畅通饲料等投入品以及仔猪、生猪和猪肉产品运输,同时继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保障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6-20
(张琳 韦玄 杜明珉 记者 程海英)为助力2022年荔枝销售,推动合江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2022年荔枝产销对接会。合江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荔枝主产镇街代表、荔枝种植大户代表、以及多家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就合江荔枝生产、营销思路、荔枝协会运行、荔枝节活动、荔枝市场监管,荔枝销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积极发言。电商、物流企业、荔枝专合社的负责人还就荔枝产业的生产、流通、营销、宣传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荔江镇荔枝种植大户赵剑虹从2008年开始就返乡种植荔枝,荔枝现处于果实发育期,预计在7月上旬就会全面上市,对于今年荔枝的销售他表示信心满满。赵剑虹说:“今天我参加这个荔枝产销对接会,让我感觉荔枝的销售不成问题。今年我种了100多亩荔枝,产量将达到10万斤以上,看到各快递、各运输部门,还有销售人员对合江荔枝销售的帮助,还有政府帮我们对接,我看到了种荔枝美好的前景。”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认真落实好荔枝产销对接的各项工作;各专合社和企业要积极转变思维,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注重线下发展升级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进一步拓宽电商引流变现渠道,为老百姓将优质的荔枝用很好的价格销售出去;要充分发挥荔枝协会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变单打独斗为“报团取暖”,确保今年荔枝产销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合江是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现有荔枝种植面积30.6万亩,占全省荔枝产量的95%以上。今年,合江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三农工委”,努力搭建平台,扩大宣传范围,不断提升合江荔枝的影响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6-17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粮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广泛关注。在1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粮食、能源保供稳价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作出回应。  付凌晖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生产对全球的影响加大。对此,不少国家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全球粮食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我国持续加大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我国已经连续7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  虽然近期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幅度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从当前情况来看,夏粮生产已经处于收获阶段,有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今年,整体气候条件不错,各方面加大了田间管理,加强了对农户的生产指导,夏粮有望实现较好的收成,为全年的粮食丰收打下较好基础。  “当然,现在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下一阶段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进一步降低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农业生产压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平稳增长。”付凌晖说。  付凌晖也提到,今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尽管外部输入性压力加大,但是国内保供稳价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能源供给基本稳定。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天然气存在一定的对外依存度,但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还是煤炭。国内煤炭储量比较丰富,产能也比较稳定。总的来看,尽管受国际因素影响,部分能源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是涨幅明显低于国际水平,能源保供稳价还是有较好条件的。
新华社 | 分享: 2022-06-17
(任诗韵 记者 李国富)  近日,在南充嘉陵区吉安镇蚕业合作社内,蚕农们将采摘下来的“黄金茧”放在室内,不计其数的蚕茧色彩鲜艳,堆积如山。当前,嘉陵区春季“黄金茧”迎来丰收。嘉陵区黄金茧丰收“这一季‘黄金茧’卖了近200公斤,挣了7000多元。”吉安镇张家坝村村民张俊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他家养了3张春季“黄金茧”蚕种,四季养蚕可增收3万多元。据了解,2019年四川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引进天然彩色家蚕新品种“黄金茧”,又名“水星一号”。与同品质白茧相比,“黄金茧”病害少、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价格高。茧色金黄鲜艳,缫丝后不需要化学染色,更天然环保,与皮肤接触非常柔滑,是生产蚕丝被的优质原材料,备受市场青睐。“今年‘黄金茧’收购价为37元/公斤,目前共收购鲜茧2600公斤。”吉安镇蚕业合作社社长蒋发清对记者说道,今年向全镇800多户蚕农发放春季“黄金茧”蚕种660张,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收购,统一烘干,统一销售。“鲜茧经过烘干,价格能卖到110元—120元/公斤。”蒋发清说道。嘉陵区黄金茧丰收据了解,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为保障“黄金茧”生产和收购工作有序进行,每年为区内养蚕合作社免费提供“灭蚕病”消毒剂100件(100000袋),发放养蚕技术资料2000余份,在饲育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市蚕业管理总站、省蚕研所的专家现场指导,确保蚕桑产业稳产增产。“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群众找到了新路子,鼓起了钱袋子。”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常勇介绍道,目前嘉陵区优质桑园面积达6.5万亩,2022年为吉安、李渡、大通等乡镇的4000多户村民发放黄金茧蚕种6000余张,春季“黄金茧”产量预计可达33万公斤,实现产值1320余万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6-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均与上月持平。  5月,四川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 2.2%;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 1.0%。1-5月平均,四川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1%。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6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魏玉坤 王悦阳)国家统计局 15 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转为同比增长0.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5.1%,降幅比4月份收窄1个百分点。  在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市场需求逐步改善。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  “总的看,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呈现恢复势头,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恢复仍然是初步的。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恢复基础还需要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下阶段,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持续恢复。
新华社 | 分享: 2022-06-16
(刘静思 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已经又有一批产品做好了,今天要打包发出......”6月14日,在宜宾市兴文县花语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外,兴文县政协委员叶文在直播间正忙着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米花酥、乌骨鸡、腊肉等苗乡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据了解,从探索到搭建,再到撬动,“直播矩阵”线上销售已经成为兴文县政协“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简称 双助)”之路的“新引擎”,为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当前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主流。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抓住这样的机遇。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和微店销售等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兴文县政协委员、兴文县花语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电商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0多万,占整个销售总额的60%左右。农产品销售近年来,兴文县政协聚焦电商产业、电商人才培养等开展了多次调研,围绕搭建“公益直播间”,促使“线上直播”销售打通了本地农产品“出山之路”,并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不断升级“线上销售”平台,携手多方平台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帮助建立苗乡农特产品清单,鼓励县政协委员结合自身优势参与县域新媒体直播,宣传销售本土农产品,同时,线下设立农产品宣传展示角,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以购代扶、以买代帮”农产品团购活动,助力兴文苗乡特产走出兴文、走向全国。“苗乡农产品‘出山之路’打通了,兴文县政协在‘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赶考路上的脚步没有停止。”兴文县政协主席周丽虹表示,下步将在继续开展助销本地农产品的同时,围绕市场营销、培养电商人才等方面建言献策,凝心聚力,实心干事,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谱写政协新篇章!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6-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6月正是吃桃好时节,为拓展水蜜桃销路、扩大宝狮“桃文化”知名度,6月12日,“灼灼桃夭·十里桃香”龙泉驿水蜜桃开园采摘节活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宝狮村举行。现场游客如织,摘桃的、品桃的、拍桃的……各方人士相聚宝狮村梦里桃乡精品园区,赏田园美景、享采摘乐趣。活动现场  上午9点,采摘节在欢快的鼓点声中拉开序幕。桃林间绽放的古典舞蹈,给予游客们极佳的视觉体验,而“大众品桃团”PK、桃王争霸、蜜桃品鉴更是趣味多多,将现场活动的气氛推至高潮。  现场还设置有柏合特色非遗草编、蜜桃果酒、冰粉凉面等摊位……吃喝玩乐,一应俱有。在集赞兑奖区,领取伴手礼的游客们排着长队,“梦里桃乡”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主任站在人群中,热情地向游客们介绍:“这批集赞免费赠送出去的水蜜桃,质量和在售的桃子一样优良。”  宝狮村党总支书记李小莉介绍,宝狮村种植蜜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极佳的地理优势。宝狮蜜桃背靠龙泉山脉,气候潮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淀,采用宝狮湖一级饮用水源灌溉,培育出纯净天然的桃子。园区严格践行绿色生态方式种植,施用有机肥,定期进行绿色生物防控,数字化管理手段使得宝狮村的水蜜桃远近闻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5
(记者 李洋)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四川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1.0%。1-5月平均,四川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1%。资料图片从同比来看,5月份,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0.9%,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9.6%,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7.7%,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4.8%,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4.2%,影响CPI下降约0.5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今年5月,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均与上月持平。5月份,我省食品烟酒价格由上月环比上涨0.3%转为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0.6%,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6-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6月12日,江油市武都镇海金村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防控示范基地内,农民们正抓紧抢收马铃薯。杀秧、挖掘、装袋……淡黄色的新鲜土豆堆了一地。“今天是最后一天采收,预计有60吨马铃薯。”江油市万禾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勇告诉记者。  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四川马铃薯种植分春、秋、冬三季,周年收获、供应市场。其中,成都平原早熟冬作马铃薯品种在4月中下旬已迎来最先上市,5月进入大规模收获期,是重要的小春粮菜作物。盆周山区春作马铃薯则为1月中旬开始播种,月底收获。  中国是全球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而四川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我省小春马铃薯实现价格增长,部分区县小春马铃薯实现亩产翻番。最近,小春马铃薯正在丰收,四川马铃薯产业迎来“薯”光。五月下旬起,江油市武都镇海金村马铃薯基地迎来丰收,新鲜的马铃薯堆了一地。受访者供图收获 种出高产,卖出好价  “今年是产量最高的一年,比去年翻了一番。”罗勇说,从5月20日起,基地每天都在抢收马铃薯,刚出土的马铃薯经过处理,当天即运往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去年由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平均亩产约2000公斤,今年在专家指导下,基地有效防控了马铃薯晚疫病,平均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  就在5月底,来自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科院和绵阳市农科院薯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们组成测产小组,对300亩示范基地的马铃薯进行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主栽品种“希森3号”平均亩产达4399.1公斤,商品薯率(薯块重量大于75克的商品薯占比)达98.1%。此外,今年第一次试种的“沃土5号”亩产更高,达5704.8公斤,商品薯率达98.5%。  这个结果令罗勇十分满意。他介绍,按目前马铃薯鲜薯收购价2元/公斤计算,“希森3号”的亩产值可达8631元,再扣除3200元/亩的成本,每亩纯利润达5431元。“‘沃土5号’的效益更高,今年只试种了18亩,明年要大力种植这个品种。”罗勇说。  丰收的还有绵阳市盐亭县高渠镇玉带村旭升家庭农场主宋仕俊,他今年所种植的500亩马铃薯最高亩产近6000 公斤,平均亩产达到4500公斤。“去年,受到种薯质量等各方面影响,平均亩产仅有2800公斤左右。”宋仕俊说。  “今年的马铃薯生产,总体产量不错。”省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沈学善介绍,专家组 4、5 月份在成都市金堂县、德阳市什邡市等地调研马铃薯生产中发现,亩产均达到了3200公斤左右。小春马铃薯因其上市时间早、鲜食品质佳,较北方产区的同期库存薯相比,具备明显的价格及品质优势,经济效益突出。布拖县马铃薯已进入块茎膨大期,还有一个多月将进入收获期。 (受访者供图)揭秘 科技支撑促丰收丰收得益于科技支撑。罗勇所在的家庭农场为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由省农科院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出苗后,我们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采取了4次精准防控,科学用药,马铃薯晚疫病平均防治效果达98%以上。”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洪浩博士介绍,与往年每季需打药6次相比,精准防控每亩可节约药剂成本100元左右,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平均气温略低,连阴雨天气较少,非常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  除了精准防控病害,农业专家还在当地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每亩施用500公斤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10%。  “增收效益十分明显。”测产专家组组长、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崔阔澍介绍,该基地通过科学栽培新品种,精准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小春马铃薯亩均纯利润超过4000元。基地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马铃薯近3000亩,带动周边50名以上的农民务工,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凉山州布拖县等地,来自四川农业大学马铃薯团队的师生同样在守护着当地马铃薯生产。四川农业大学讲师、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导师严奉君告诉记者,从2018年底至今,马铃薯科技小院通过机械化高产栽培、晚疫病统防统治、绿色安全贮藏等技术推广示范与成果转化,在当地实现了马铃薯全产业链示范。  与平原区和丘陵区生产不同,受到光照、气温等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生育期长,产量高,品质优。“目前布拖县21万亩马铃薯正处于膨大期,长势良好,7月中下旬后将陆续迎来收获。目前正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的关键期,防控到位将实现30%的增产。”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瑶介绍道。突破 从机播1.0到2.0  马铃薯丰产背后,我们还看到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率在近几年逐步提升。  6月,机收完成后,宋仕俊告诉记者,不止是收获环节实现了机械化,播种环节的“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2.0版本每天可比1.0版本多播种10亩以上,达到每天播种40亩以上,同时在播种、升降系统等方面更灵活,安全性也更高。  从2016年开始,宋仕俊通过请教专业人士,提出他的需求,专业人士在原有机器的基础上对拖拉机和播种机进行了单独的设计和改造。经过加工改造,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1.0版本诞生。  改造后的播种机,机具更加紧凑,能耗更小,机具转弯半径减少到不足3米,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了土地利用率。然而,作为1.0时代的播种机,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机具不完善、不成熟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不能满足宋仕俊的生产需求。  2020年,宋仕俊所在的农场被农业农村部指定为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板块监测点。在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的指导下,该农场已全面实现了起垄、播种、覆膜、收获全程机械化。  宋仕俊的成长进步是我省马铃薯机械化提升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规模化生产倒逼着机械化的提高。”省农业农村厅农机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任丹华介绍,近年来,培育大户、宜机化改造、科技下乡进行技术培训等举措,促进了我省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率从过去的10%突破至20%,成都、甘孜等地更是已经超过40%。  2019年,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45%。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敏  进入炎炎夏日,到龙泉驿不仅有爬山看日出、露营、骑行“新铁人三项”,更有漫山坡粉嘟嘟的水蜜桃,等待你采摘!眼下,成都市龙泉驿区水蜜桃已成熟上市,空气中桃香沁润,采摘尝鲜,汁水四溢,满满都是夏天的味道。  龙泉驿区是全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北纬30°温润气候下孕育的蜜桃白里透红、汁多味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不少桃粉们的群体记忆。近年来这里的桃产业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顺应消费升级和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龙泉驿区在调优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做响做强品牌上不断下功夫,通过不同品种的成熟期搭配实现错峰销售,以提高品质、打造品牌突破市场售价,实现了桃产业的温柔跃进。  时下有哪些已经或即将上市的水蜜桃品种?一颗桃子经过了哪些“修炼”才送到你的嘴边?日前,笔者驱车前往这个有400多年种桃历史的水蜜桃之乡,感受水蜜桃上市季里的车水马龙,探访桃种植的更新迭代。桃家族如此“内卷”只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6月10日上午10时许,在龙泉山乡道上,各地运载蜜桃的货车风尘仆仆而来,桃农沿途将桃子码放叫卖,水蜜桃之乡进入了一年中最热闹和繁忙的时候。  柏合街道龙泉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内,数十名工人忙着给蜜桃称重、分拣、套袋、装盒,随即搬运上车。这些被摆放整齐、打包入盒的水蜜桃,单从外观来看,有粉里透红的、有乳白带红晕的、有浑身彤红的,还有扁圆金黄的。让人不禁感叹:桃品种也如此“内卷”了!  “除了老品种砂红,还有这几年推广的新品种嫣红、凤凰、白凤,中桃系列金魁、金甜等黄桃品种都已成熟上市。”看一圈下来眼花缭乱,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宋兵赶忙向笔者介绍。  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宋兵亲历了每年果园里“引种—保留或淘汰”的全过程。随着果园的更新换种,如今新品种桃树占到全村桃树种植面积的40%-50%,优选品种达 20 多个,面积近4000亩。蜜桃价格也从每斤最低五六元到最高30多元不等,甚至“论个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不止在柏合街道,水蜜桃主产地同安镇、山泉镇同样经历了品种的更迭,以不同品种的成熟期搭配,实现了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都有水蜜桃挂在枝头,带给消费者长达6个月的水蜜桃赏味期。  而这些新品种桃树苗则多来自于位于龙泉山下的桃硅谷科创园。该园是与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合建的水蜜桃科技合作基地,相当于新品种的母本园,400 多亩的基地中种植有100多个桃子新品种。  这几日,几个早熟品种早脆、早黄玉、油蟠桃等已陆续成熟。“像这个品种早脆,果肉硬,尤其耐运输,商品化率高。”基地现场负责人付刚介绍,早脆糖度可达13以上,一般果重在250克左右,亩产有望达到3000斤,是目前主推的优势品种之一。同为早熟品种的早黄玉则是经过近20年选育而来,其个头大,饱满圆润,是同期上市较早、香味浓郁的黄肉品种。“早熟品种多味道偏淡,而早脆丰产性好、早黄玉风味好,恰好填补了市场缺失,具有突破性优势。”  桃子品种创新犹如打开销售之门的金钥匙。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桃子品种栽培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易造成市场出现阶段性饱和,因此,近年来,借助科研力量和项目资金支持,在全区开展桃树品种更新,在不与粮争地的坡地、山地上广泛推广,推动全区桃产业提档升级。为了你的这口香甜严把这些品控关“卷”的不仅是品种,更在于品质。  一大早,成都市梦里桃乡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家捷就带着合作社成员上山摘果子。红彤彤、沉甸甸的红玉桃批发价格可卖到8元/斤,零售12元/斤,“比起我们以往单家独户种,卖得起价了!”  这里特有的紫色沙壤土富含磷钾等矿物质,保水保肥性能强,灌溉用水取自宝狮湖饮用水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蜜桃种植优势。但即便先天禀赋好,一颗口味与营养俱佳的水蜜桃还在于后天养成上。  宝狮村依托区农业农村局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桃新品种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等的支持,在宝狮村“梦里桃乡”精品园区建立了1300多亩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系统,如今灌溉用水、有机肥料皆可通过地下管道源源不断输送果树生长所需水肥。  水蜜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而规模化、智能化是其直接助推器。  “平日里我们固定工人只有9个,负责整个园区的管理。”宝狮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娟介绍,建在山顶高处的灌溉井房实现了手机端智能控制,人在家中,只需要手机远程操控即可自动汲水灌溉千亩农田。  “以前都是自己家种,品质参差不齐,也打不出名气。”肖家捷深有感触。顺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立专合社后,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将零散的低效地、荒地重新平整、复种,以合作社为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了生产和技术服务体系的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统一实行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使用绿色防控黄板、杀虫灯、性诱剂杀虫。同时,对果树果花采取精细管理,增施有机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并以花定果,加强花期授粉,果实套袋,铺设地布等,全方位提高果品质量。目前400亩已投产,以新品种、高品质擦亮“宝狮湖”金字招牌。  而在技术输出大本营的桃硅谷科创园,一些新技术正在形成。“除了主流的Y字形栽培方式,我们正试验用主干形树形,保持主干顶端优势,这种树形投产快、产量高。”付刚介绍,这种栽培方式桃树成型之后修剪方便,可提高旋耕机、摘果机等果园机械的应用程度。  目前,龙泉驿区水蜜桃种植面积达5.3万亩,其中出口水蜜桃基地面积 6000 余亩。通过高标准建园、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水蜜桃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线上线下齐上新打响水蜜桃品牌  到了水蜜桃产业销售端与品牌端,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客群的需求,建立特色营销体系,实现源头采摘、产销一体。  在长松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包装车间,一颗颗水蜜桃进入旋转分拣传输带,根据150多克到400多克不等的重量,自动分拣到不同的区间,再进行严苛筛选,随后装盒入箱进入不同的销售渠道。  “这些是发往盒马鲜生的,还有供应给喜茶饮品店的原料等等,走货量每天在2万斤左右,估计高峰期每天达5万斤左右。”与该合作社长年达成销售合作的四川盘信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维波介绍。  日前,龙泉驿与盒马联合发布的“盒桃盛宴”登陆门店和线上平台。水蜜桃讨喜的外包装烘托夏季的元气满满。“我们主推的黄金水蜜桃香甜四溢、口感紧实,而蟠桃个头大、果核小、水分足,可食率达98%,多种规格包装,充分迎合脆桃党和软桃党的喜好。”李维波说,此外联合盒马还精选了嫣红、凤凰、白凤、晚湖景等优质水蜜桃品种,将陆续推出。  以品牌强农,龙泉驿区抓实水蜜桃品牌建设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引导企业建立“市级+区县级+企业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推动水蜜桃走向盒马鲜生等这样一些品质消费渠道。  具体而言,包括统一“龙泉驿”水蜜桃包装标识,实施龙泉驿水蜜桃使用授权等。目前全区已有30多家企业获“龙泉驿”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授权。  不仅如此,龙泉驿区正加快形成以平台销售为主,网络直播、新媒体带货为辅的“1+N”农产品(水蜜桃)网络销售体系,打开水蜜桃销售的更大市场。  近日,水蜜桃销售网店——京东“龙泉驿旗舰店”正式上线。打开该网店,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桃,包括大运纪念款水蜜桃,充满国潮风的粉色店风极具辨识度。  “‘龙泉驿旗舰店’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龙泉驿水蜜桃的整体形象和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树立龙泉驿水蜜桃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未来,还将加强龙泉驿水蜜桃在品牌识别度、市场美誉度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以优质获优价,助农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4
(李纪 记者 庄祥贵)雅安市石棉县是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中国野生枇杷原生态保护集㪚地,是枇杷生长的最适生态区,当地枇杷种植达5.1万亩,今年预计产量2.6万吨,产值约4.4亿元。为了助力枇杷产业发展,石棉县积极发挥“人大力量”,在种植、宣传、销售等环节发力,助力群众致富增收。枇杷丰收助农户增收致富今年以来,该县迎政乡为持续拓宽枇杷销路、促进农户增收,乡人大主席团积极采取多项举措,保障树上的枇杷变成农户袋子里的钱。首先在种植环节推动农户转观念,以品质取胜。迎政乡人大主席团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开展枇杷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等技术培训18次,培养技术带头人28人,逐步扭转农户“种植靠数量取胜”的观念,枇杷大果比例逐年上升。枇杷是迎政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其次主动出击拓宽枇杷销售渠道,抢占市场先机。该乡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村组干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收购商资源,以组建枇杷销售微信群的方式,动态掌握客商资源、销售价格,主动向客商提供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目前,迎政乡枇杷已销售约3000吨,建立起“互联网+快递”销售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销售枇杷,搭建快递站点4个,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售卖,增加农户销售收入。最后是加强宣传,通过塑造品牌让农户的枇杷卖上好价钱。迎政乡人大主席团多次邀请县融媒体中心到迎政乡取景宣传石棉枇杷,以“三索窝”新村聚居点为中心,致力打造枇杷品牌,建设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园。鼓励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各自的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微信群等大量发布预售信息,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有效提升了枇杷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6 月10日,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遂宁市豆制品协会及企业和全市大豆种植业主代表,举行遂宁市大豆产销对接会暨意向性合作签约仪式,全市共计30家豆制品加工企业以不同形式与大豆种植业主成功签约。  “这下我就可以放心地等大豆丰收了。”在签约现场,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奉光荣高兴地说道,没有了销售的后顾之忧,将按照市场需求,保质保量生产优质大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健康、安全的大豆原料及产品。  据了解,本次签约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模式,倡导会员企业采购更多本地优质大豆,从销售端带动更多业主和农户种植大豆,实现产业链条互补,促农增收致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除了回暖的猪价,生猪养殖企业的又一利好消息来了!6月8日,华储网发布关于2022年第十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4万吨。  本次收储品种是符合国家标准GB/T9959.2的II号、IV号分割冻猪瘦肉,必须是收储交易日之后生产加工的产品,交易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下午13: 00-16:00。  通知明确,本次收储交易按标的进行,每个标的为300吨、不足300吨的按一个标的计。此外,每个标的冻猪肉品质与包装要完全相同(即同一屠宰加工企业、品名、重量和注册商标等),同时,每个企业成交数量不超过30个标的,即不超过9000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左杉 洪瑜 刘佳 文/图3名农人的种养成本故事  初夏的安宁河谷是繁忙的。西昌市安哈镇,早起的付联品洗好脸,习惯性带着农具和一块破旧的手表、一个泛黄的手抄本来到了田边,插秧、施肥……晌午休息,他把刚刚插秧的手洗净、持笔,在手抄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当天用工时和花费:插秧、挑秧人工1.52小时、复合肥打底25公斤、120元/亩……这个习惯,他坚持了38年。  成都平原,彭州市九尺镇天宝村,生猪养殖户李正奎和付联品一样,每天也把自己的养猪成本如实填写在记录本上。多年的成本数据记录习惯形成强烈的成本意识,促成他琢磨出生猪蔬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彭州作为蔬菜种植交易形成的大量蔬菜残叶自主研制成养猪的青贮饲料,把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下降了25%。  与付联品和李正奎比,张琳俐是名“新兵”。大学毕业后,张琳俐回到邛崃市文君街道凤山村创业种起了猕猴桃。细心的她发现自己记录的每一笔开支和产出,都能做出“文章”——随着记账的深入和参加各种参观培训,能发现哪个时间段的猕猴桃好、哪个时间段该施肥打药。渐渐的,有了各类成本数据做支撑,看得见实实在在的收益,总会有乡邻来请教种植经验,张琳俐也成了村里的“红人”。  付联品、李正奎、张琳俐,种水稻、养猪、种植猕猴桃,各有各的忙,却有一个共同点:对种养成本进行及时记录。我们讲述这三个人的故事,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个人习惯,而是他们记下的数据还将层层上报,最后汇聚成整个国家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的一部分。五六月间,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调研组深入凉山州多个地区进行调研。这是调研组在西昌市安哈镇拜访农调户付联品时的场景。1100户深入田间地头的网络  是的,他们的故事,事关一项关乎到国计民生又鲜为人知的工作——农产品成本调查。  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叫农产品成本调查户,在四川全省就有1100户。他们和整个成本调查系统人员一起,构成和支撑起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体系。  麦麸2元/公斤、玉米3.08元/公斤、仔猪33元/公斤……近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成本调查监审局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员林红收到了一份份《生猪养殖价格情况表》,其中就包括李正奎上报的数据。  正是这一份份来自田间地头最真实的调查数据,形成一张神秘的大网,清晰地反映着我省生猪的养殖一举一动,为全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分析。  这些数据,又将汇总到全国成本数据库。这些直接从田间地头采集的数据,每年全国收集入库多达 1000 多万条,涉及粮、棉、油、烟、糖及蔬菜、鸡、牛、羊等54种主要农产品,其中包括12种重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还包括农户种植意向、存售粮和农资购买真实情况等。  通过这样庞大而健全的调查网络收集和县、市、省到国家层面逐级审核汇总,形成系统可靠的数据,然后对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成本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从而为国家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目标价格、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70年默默奉献的事业  农产品成本调查,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展至今,已经坚持整整70年。70年风雨兼程,我省推进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一直处于全国优秀行列和领先位置。  多年来,我省打造出了一支坚强的农本调查队伍,为我省“三农”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自2009年以来农本调查工作连续五次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表彰。  从1952年起,我省就对农产品成本收益开展了调查工作。目前,全省21个市州都有农产品成本调查部门,还设置了70个县级调查点,遍布田间地头的调查户达到1100户,涉及农产品调查以及农户种植意向、存售粮、农资购买情况等共49项调查任务。  70年,四川农本调查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深度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一直默默奉献,并不被外界所知。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赋予“三农”高质量发展无限可能,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站高谋远,我省农本调查工作正在开启全新角色诠释。  走过70年,一代又一代农调人有着怎样的故事?那些农产品成本数据是如何得来的?这些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与宏观政策调控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推出大型田野调查报道《走访成本一线 触摸“三农”经纬》,记者深入基层,行走全省农本调查一线,以全新思维、全新视角、全新形式,试图追寻这群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故事,感知这份事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脉络,揭示新时代农本调查的趋势和未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3
 (蒲妍如   记者  侯东  文/图)初夏时节,万物生长,伴着和煦的暖风,6月9日,记者驱车来到剑阁县木马笋用竹基地,放眼望去翠竹葱葱,漫山遍野绵延不断。基地锄草剑阁县木马笋用竹基地于2020年3月正式建园,回想起自己创建木马镇笋用竹基地的经历,负责人杨显波告诉记者,建园那年困难重重,起早贪黑,凡事都亲力亲为。“后来,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现在园区发展越来越好,我也越干越有信心!”杨显波说,政府前前后后为园区硬化道路6.8公里、排水沟21公里……广安的帮扶东风也吹进园区,广安对该园区投入90万资金用来解决园区的用水需求。基地一隅据了解,该基地目前已建成3000亩笋用竹,套种养心菜500亩。如今,园区二期也正在扩建中,建成后将达到5000亩规模。园区不仅规模越做越大,还有效带动了周边百姓就业,鼓了群众的腰包,美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平时在这里面除草,挣点钱补贴家用,也可以减轻一下子女的负担,还是蛮不错的!”群众郭绍刚说,园区内每天都会有20余人来务工,他们在基地里干活每天有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种自己的地,赚别人的钱”。该园区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了当地村民2000亩土地,村民每年按股份分红,为长远生计提供了“保险带”。站在园区俯视,一湾碧水蜿蜒在山脚,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犹如一幅温润的山水画卷。据木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该镇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培养壮大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环境优势打造一个集垂钓、休闲、特色美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充满竹元素的农旅融合基地,延长生态产业链条,让群众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据悉,剑阁县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奋力开拓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6-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所有的麦子5月底就卖完了,价格非常可观,超过1.5元/斤!”6月初,资中县公民镇太平寺村2000余亩良田已播种上玉米。返乡后第一年种植小麦便迎来丰产,这让这片农田的经营者、今年28岁的易小杰看到了规模化种粮的前景和效益。  5月以来,一个个麦客精神抖擞驾驶着收割机驰骋广袤田间,至6月初,我省小麦收获进入尾声。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省小春丰收已成定局,多地粮食单产创新高。  小春播栽面积约占全省全年农作物面积的1/4,是全年粮油生产第一仗。小麦丰产背后,有哪些元素值得回味?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上百亩小麦新品种“绵麦902”测产验收。1.政策加持 播栽面积15年来首次增长  稳定粮食产量,首要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资中县,作为“五良融合 ”宜机化改造项目省级样板区,当地通过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以及对撂荒地的整治,小麦种植面积出现可喜的恢复性增长;在南部县南隆街道办大山湾村,90后“新农人”谢松在坡坡地开荒种粮,发展至今,种植面积达700亩;在成都市大邑县,当地通过撂荒地治理、腾退低效果木林地、藕田等举措,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从10.54万亩增长到12万余亩……  扩面种粮的背后,是我省各地巩固粮食生产发展成果的有益尝试。今年,四川全面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并明确今年为农户承包地撂荒整治年,各地向撂荒地要面积、要产量,不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责任压得更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作为首项任务,被写入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年初,四川就将粮食扩面增产任务下达至市(州),分解到县乡,落实到田块。  考核力度更大。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未能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市(州)、县(市、区),一票否决涉农工作考评和表彰。  “今年全省种粮大户补贴标准继续保持在 80 元/亩,保证种粮有合理收益。”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一手抓肥料等农资保供稳价,一手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效应逐渐显现:据农情调度,今年小麦播栽面积扭转长达15年下滑态势,出现小幅增长。苗期,小麦专家下到田间进行生产指导。2.科学田管 克服前期湿害保优质苗  去年秋冬季小麦播种期遭遇严重的湿害,导致播种难、出苗难。  对此,省农科院在各地推广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让小麦能在土壤黏湿等极端环境下实现高质量播种。“连续多年多地的示范实践表明,该技术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效果显著。”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汤永禄介绍,该技术在 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  面对播期湿害所带来的苗情复杂问题,1 月 17日,2022 年西南冬麦区麦田管理现场培训会在广汉举行,一场田间授课率先打响了夺取小麦丰收的“首战”。“在关键时期抓技术培训,让管理措施前移,才能让晚播苗快速生长。”汤永禄说。  专家下到田间指导生产,来自省农科院、川农大等单位的小麦专家与技术人员为保障我省夏粮丰收筑起一道坚实的堡垒,我省小麦一、二类苗从年前的 80%提升到 90%左右,略高于去年同期。  病虫害的防治也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苗期,麦田里防虫黄板整齐排列;齐穗扬花期,各地纷纷使用无人机对麦田及时进行“一喷多防”,让“虫口夺粮”保卫战取得了成效。3.天气给力 小麦生产走过“一波三折”“有惊无险——今年的小麦生产是从最差的播种气候、最迟的播期中,创造了病虫害最轻、旱地小麦状态最好的一年。”5月底,梓潼县宏仁镇石台村小麦收获现场,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任勇这样总结今年的小麦生产。汤永禄也表示:从前期生产预判上看,是比较担忧的,但通过后期的调研和实际收获,好于预期。  小麦专家口中的“惊险”“担忧”源自小麦播期的湿害问题。从去年播期的湿害导致迟播,再到苗期的复杂苗情,使得这一季的小麦生产“一波三折”。  幸运的是进入春季,2月至4月气温继续偏高,日照较好,有利于小麦生长。省农技总站专家介绍,春季未发生明显倒春寒天气,3月的高温促使全省大部分小麦开花提前,灌浆时间较常年延长 5 至 7天,且灌浆阶段平均温度较低,缓慢灌浆最利于籽粒充实。4.优品发力 田间测产捷报频传夏粮收获季,蜀乡大地麦田一片金黄。颗粒归仓时,四川小麦捷报频传。  在崇州市和大邑县,小麦率先迎来收获,两地的“蜀麦830”均交出丰产成绩:崇州示范田平均亩产438.0公斤,大邑示范田平均亩产456.2公斤,平均亩产远超去年。在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上百亩小麦新品种“绵麦902”测得平均亩产达486.7公斤。在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6个田块的“川麦104”平均亩产达600.2公斤。亩产首次突破600公斤,这意味着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单产新纪录在广汉市诞生。  丰收靠品种支撑。得益于我省小麦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期积累。近年来,我省科研单位选育出了以“蜀麦830”“川麦104”“绵麦902”等为代表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等突出特点,已创造多次高产纪录。  这些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为粮食稳产增产发挥了四川粮“芯”的作用。“这个产量很了不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评价,四川小麦能在生育期偏短、气候不利条件下实现高产,说明四川小麦的育种水平国际领先。  放眼全国夏粮生产,西南麦区作为全国夏粮率先收割的地区,打响了全国夏粮收获的“第一枪”。其中,四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夏粮大规模收获的进程,拉开了丰收的序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6-1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