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燕巧)9月1日,2021广元女儿节在利州区南河水上公园开幕,活动将持续到9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惠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现场  活动采取“线上+现场”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包括凤舟赛、万人相亲大会、广元美食嘉年华等,还将在嘉陵江河滨水域举行横渡嘉陵江游泳比赛。女儿节期间,同步开展“四天三夜”女性免票游广元活动。  开幕式上举行了女儿游河湾——“画卷广元”文艺展演。开幕式后,“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项目”凤舟赛正式开赛,来自广元市各县区的8支队伍参加800米直道竞速决赛,队员均为女性,展示广元女儿自强不息、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广元女儿节是广元纪念女皇武则天的特有传统节日。当地以武则天生日正月二十三为会期,成群结伴到皇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玩,留下了“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民间习俗。1988年,广元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定名为“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每年9月1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02
(苟小华 记者 李全民)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名单。其中,青川县金川茶叶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据悉,青川县金川茶叶专业合作社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乔庄镇青锋村蜡烛台,成立于2009年,合作社现有成员329人,其中农民成员322人,有茶园基地面积2567亩,辐射带动标准化茶园基地18000余亩。近年来,合作社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农旅融合,不断完善劳动务工联结机制,提供固定工作岗位和季节性工作岗位300余个,带动500余人就业。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1
(记者 殷鹏)8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8月28日,广元市接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的第一件群众信访件后,迅速行动,高效限时办理信访举报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切。8月28日,广元市相关部门正在太吉村清理整改。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记者了解到,“剑阁县公兴镇太吉村2组老涂地弃渣场没有修建挡渣墙,堆放了医疗垃圾”举报问题,为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重点关注的信访件。接件后,广元市委书记邹自景第一时间要求,要认真为民办实事,压实信访件领导包案化解责任,并强调对本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由相关市领导牵头立即开展调查,确保高效办理。  接到转办件1个小时后,当地就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明确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剑阁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开展现场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四个不放过、五个到位、五种情形”办理标准和要求,确保问题查清、整改到位、责任落实、群众满意。  8月28日上午,按照“见当事人、见利益相关人员、见基层组织负责人、到事发现场”(三见面一到场)的信访办理原则,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广元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谢培良告诉记者,在弃渣场现场,调查组经过现场勘验,发现渣场东北侧倾倒有含圈龙巨星种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兽用输精管(畜禽生产废弃物)、场镇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其中生活垃圾约700公斤,畜禽生产废弃物约13.8公斤。  针对群众反映“废弃物疑似医疗垃圾”问题,当地卫健、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立即召开医疗废物专家论证会,并同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进行会商,判定现场堆放的废渣不属于医疗废弃物,为农业生产废弃物,确认无毒无害。在查清楚弃渣类型后,调查组又迅速开展溯源调查。经排查,今年4月,公兴镇圈龙村环卫工人未按合同约定,将废渣擅自倾倒于此。  按照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工作要求,截至8月29日晚,倾倒的约700公斤生活垃圾已全部按要求进行分类转运处置,约13.8公斤畜禽生产废弃物已规范处置。对反映弃渣场无挡渣墙的问题,调查组责令施工方限期整改,24小时连续作业,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对弃渣场是否按设计和监管要求建设运行等其他相关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举一反三,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8月30日,省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案件督办组有关人员,对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办和核查,认为广元市对本起群众反映的信访件办理及时、立行立改、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菲菲“现在办业务是越来越方便了,以前办个业务来来回回要跑好几个部门窗口,现在排一次号、跑一个窗口就能全部办理完所有业务,安逸得很!”8月30日,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居民张开发说起近日在该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经历,连连赞叹。  今年来,昭化区准确把握“一网通办”工作涉及事项梳理、效能运行、办件运行、数据开放共享、天府通办APP下载注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工作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固定专职人员,定期研判运行指标,及时提标补短。建立电话线、网络线和联席会议、点对点辅导等线上和线下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对称互通。  “我们动态完善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信息,确保单位名称、机构代码、管理人员信息真实准确,并按时完成了电子证照认领绑定、电子印章制作、证照印章配置事宜,紧盯材料减免、即办比例、全程网办等指标高位运行。”昭化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按照“一站式”便民原则,该区还梳理了镇村“即办”“代办”事项清单,通过下放、委托、授权、代办等途径,持续为基层服务平台“扩权赋能”,共建线上线下服务大厅,力推跨省通办、川渝通办、全域通办在基层落地,让更多事项就近办、一次办。同时,持续加大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天府通办”APP宣传力度,引导办事群众“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目前,该区已完成事项认领5259个,认领率、发布率均达100%;完成电子证照认领绑定140个,制作电子印章117枚,证照印章配置率100%;挂载开放共享数据600余条,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30%。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01
名片:三会村地处广元市苍溪县境内,秦巴山区南麓。201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3800元,是省定贫困村。2020年,三会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  从土地撂荒近半,到产业经济全面开花,三会村的发展来源于村党支部的带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三会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高志农 记者 燕巧)“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近日,在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村委会,代表村党支部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的三会村党支部书记魏光勇给记者展示去北京的邀请函。  过去的三会村,因地处偏远、发展滞后,被人称为“三灰村”——干部灰头土脸、群众灰心丧气、全村灰不溜秋。  2015年以来,在省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三会村开始改变。  为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该村通过“串门”工作法,让党员佩戴党徽到村民家里摸情况、讲政策、出点子。为破解农村人才瓶颈,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活力不足问题,三会村实施“返乡农民工四项培养计划”,3年回引8名能人党员进班子、进专合社、进村资公司。  魏光勇就是在那时返乡创业的。“之前准备把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产业,但很快遇到了困难。”魏光勇介绍,不少村民不愿把土地流转出来集中经营。为发展特色产业,三会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  如今,三会村建立起2100亩的三会园区,确立“大园区+小庭院”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猕猴桃、苍溪梨等特色产业2100亩;还先后培育党员创业中心户12户,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党员创业中心户之一康德英承包了20余亩梨园,“今年初挂果,估计能结4000斤左右的果,能赚1万多元。到了明后年盛果期,赚得会更多。”  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走进三会村,一排排川北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村组道路宽敞整洁。据介绍,这是脱贫攻坚期间三会村新建的聚居点。依托该聚居点,该村实现道路通车通户100%硬化,村民居住较集中区域实现水、天然气、网络、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以前是泥巴路,现在都铺成了柏油马路。房子也住着舒服多了。”村民王显明感慨着说。  环境改善,带动三会村农旅进一步融合。2018年,该村创建全省首批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旨在把村聚居点村民闲置房屋打造成民宿,让村民到基地当服务管理员领工资,农产品卖到基地食堂。“我家两间闲置房屋出租给村资公司管理,每年都有固定收入,家人都很放心。”村民王显辉说。截至目前,基地已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  数据显示,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三会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以培训、餐饮、住宿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之一,该村多层次产业体系、多岗位就业体系、多维度增收体系已基本形成。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8-31
(周光虎 李境城 记者 李全民)进入汛期以来,青川县持续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通过对三项举措落实,有力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多部门会商研判。县防指办建立汛期会商机制,会同县气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等部门共享雨情水情信息,分析研判暴雨灾害发展趋势。同时不定期电话抽查灾害信息员、山洪和地灾监测员到岗到位情况。入汛以来,全县累计会商研判30余轮次,电话抽查50余人次,有序应对处置了“6·17”“7·15”等暴雨灾害。严格执行临灾避险措施。刚性执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组织县级督导组指导乡镇、村社干部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严防暴雨引起的次生灾害发生。截至今年8月,全县出动各种救援力量共计400余人次,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1267名。夯实应急救援能力。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专家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地实地走访,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县应急管理部门采购橡皮艇、救援顶杆喊话救援云台、手摇警报器等应急抢险装备共计价值528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应急救援能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福升 康勇  “老吴,明天早上到乡卫生院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哈,今晚上不要喝酒,带上身份证哦。”8月20日,在旺苍县檬子乡柏杨村伍家河坝安置点,“点长”何诗明正在逐户通知应接种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今年以来,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该县积极探索,在全县人数较少的 6 个安置点配备了“点长”,负责安置点群众的日常管理服务。  “点长”已成为旺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安置点群众的日常服务、就业监测、环境治理、邻里调解等多重职能,在服务群众、融洽邻里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常事务“服务员”  尖山村安置点位于旺苍县东部的普济镇,部分搬迁群众长期居住于深山,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之文化素质等因素,部分群众搬迁后存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难,“点长”制成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  杨华是尖山村安置点的一名搬迁群众,今年 6 月,她被推举为该安置点“点长”。作为“点长”,安置点群众日常生活难题是她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置点远离耕作多年的土地,日常小菜全靠买成为习惯了自给自足的搬迁群众面临的新难题。得知情况后,杨华多方奔走,在安置点周边为有需求的群众协调了土地,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电视机切换频道、疏通堵塞的水管、手机自助缴费……这些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儿”,都成为了她工作的一部分。大伙纷纷感叹道:“有杨‘点长’在,我们省了不少心。”  目前,该县已通过“点长”搭建起搬迁群众诉求“点对点反馈”机制,群众生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向“点长”反映,推动问题快速解决。群众需求“代办员”  “我老了,儿女也不在身边,平时啥子事就靠老何帮我办哦。”提起便民代办服务,檬子乡柏杨村伍家河坝安置点的吴春才老人满是感慨。  代办的是小事情,温暖的是搬迁群众的心。吴春才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他与妻子留守在家,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点长”何诗明就成了老两口的“代办员”。今年 4 月,吴春才妻子在自家院子里 摔 倒 ,情 形 十 分 危急。接到老人电话求助后,何诗明放下手中的活,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并联系村干部一同将其紧急送医,到医院后,又忙前忙后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将老人安顿好后,他才松了一口气。“现在,党的政策好,干部也好啊!”老人这样感叹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将安置点“点长”纳入全县“三级网格长”的建设范畴,全县6800余名“点长”活跃在为民代办的一线,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万余件,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就业质量“监测员”  “现在我们安置点群众的就业状况全部实现了动态监测,每家人有多少劳动力,多少人在外面打工,我这儿都有一笔账,随时关注到的,一旦有家庭发生啥子变故,我就会立马把情况往上面报告。”白水镇龙珠村安置点“点长”高弟金介绍。为落实好搬迁群众后续就业扶持工作,定期跟踪监测搬迁群众就业质量和就业需求,该县通过“点长”建立起了影响就业质量问题快速发现和就业援助机制,形成了“县级就业服务部门+乡镇人社所+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长”的四级联动体系,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各项工作,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旺苍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30
(康勇 曾东普 记者李全民)“感谢各级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家的关心照顾……”近日,旺苍县国华镇花街村监测户青永生家人拉着当地干部的手感激地说。该村监测户青永生今年因为患脑梗死亡,国华镇扶贫基金协会发放救助金0.5万元,缓解了该户的实际困难。旺苍县国华镇依托本镇籍创业成功人士,成立国华镇扶贫救助协会,建立大病救助基金救助罹患重病的脱贫户和低收入群体。目前协会共募集大病救助基金100万元,2020年12月开始正式运行,目前共救助37户启用资金11.17万元。今年以来,旺苍县把防止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整合“四类资金”防止返贫。据了解,四类资金包括使用县级财力资金建立的防止返贫专项基金、东西部协作社会帮扶资金、配套资金制定的特惠“政策包”、像国华镇扶贫基金协会一样筹集的社会帮扶资金。今年2月,该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中央、省市“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要求,拿出资金200万元,建立了全县“返贫致贫阻击风险基金”,今年8月,又将风险基金更名为“防止返贫专项基金”,又从东西部协作社会捐赠资金中再安排100万元,将基金总规模扩展至300万元。资金实行限时补充机制。基金主要对生活面临严重困难,或者经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民政救助等政策帮扶后仍面临困难的监测户实行救助。据统计,今年2月至今,已经对申报的67户监测户进行了入户现场核实并使用基金进行了救助,发出救助金24.1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7
(杨黎明 朱映江 记者 李全民)分穗、收割、装袋……8月25日,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遨游太空的“王家贡米”开镰收割,这也是该太空育种材料继去年首次试种成功后的又一次采收。王家贡米一号、二号作为王家贡米培育的重点品种,具有口感好、基因稳定等特性。去年5月,这两个品种从全国参选的上千品种中脱颖而出,入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验项目,10月,首批“太空种子”试种成功。“大获丰收!”广元市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喜笑颜开。他介绍,今年4月“王家贡米”一号、二号品种1650个株系下田播种,这批种子是在去年收获的株系中选育的颗粒饱满、基因稳定的主穗,当天采收的为长势良好且自然成熟的300多个株系。“今天采收的这300多株稻穗,全是‘王家’贡米二号,它是一个早熟品种,预计最近几天可把贡米二号采收完。王家贡米一号品种抽穗已经结束,现在处于散枝状态。”陈定全站在卫子镇新荣村一社的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试验田边,一边指导群众采收,一边介绍。当前,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试验田2486个育种材料均长势喜人。“我一直在航天贡米的实验田做工,今年试验田的稻谷都长势非常好,我也感到很开心。”卫子镇新荣村四组村民陈定银笑着说,“期待航天种子经过我们的细心培育,有一个好的转变,让老百姓实现大面积种植。”据了解,王家贡米的品种选育一般要经历三到五年的周期,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改良,等待王家贡米一号、二号这两种“太空种子”在抗病性能、穗株大小、产量等方面达到预期后,便可投入量产。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通过品种改良、优质育种,不断改善王家贡米的品质。2015年,“王家贡米”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等多个荣誉。目前,通过人工杂交配置成熟的王家贡米品种已在昭化全区种植五万亩,今年预计亩产500公斤,比去年增产10%,预计近两年还将再出两到三个新品种。通过不断发展,“王家贡米”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农业金字招牌。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7
(唐浩 康勇 记者李全民)摘果、择果、装箱……连日来,旺苍县张华镇松浪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忙的不亦乐乎,每天下午快递车都到点“收货”。自今年六月以来,该村发动网络销售,订单不断,这已经是今年最后的货量。“今年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李子产量普遍增长,一亩可以摘5000斤。”松浪村党支部书记伍凯乐开了怀,“今年我们的李子销往了全国各地,还上了电视,真是洋盘了一回!”通过邀请抖音网红团队直播带货,脆红李十天就卖了1万5千单,近20万斤红脆香甜李一果难求,预计今年能够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带动20户脱贫户近100人实现就近就业,光红脆香甜李园区就能实现人均分红增长20元以上,红果果最后真正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果果。今年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该村突出水果产业,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全村种植红脆香甜李300亩。截至目前,该村已销售李子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包括村民在园区务工收入在内人均实现增收1万元。据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唐浩介绍,松浪村是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主要以红脆香甜李种植、流水养鱼产业和“松浪味道”农家乐为主,到村后,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制约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农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滞后。“下一步,松浪村计划利用闲置土地,不断丰富水果产业业态,全力构建“松浪亭+樱花谷”大景观,”唐浩说,围绕‘果香张华’核心品牌,着力打造张华镇西部片区“一核两翼多点”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不断擦亮“凤舞松浪”乡村旅游金字招牌,力争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7
(陈绍海 周俊 唐福升 记者 侯东)近日,记者从旺苍县获悉,“十四五”期间,该县将积极探索资源城市转型和革命老区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红色旺苍、中国茶乡”。今后五年,旺苍将加快推进西南水泥200万吨新生产线和300万吨绿色骨料技改、膳本善食品饮料、攀成钢焦化新型工艺技改、川能投1000万吨储配煤基地、领航科技20万吨离心球墨铸管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匡山水泥、圣尚家居、天森煤化等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2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持续推进百亿茶业大会战,进一步优化“南黄北绿全域茶”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木门、五权、高阳、龙池、枣林等茶叶基地建设,加快米仓山茶博园、高阳贡茶园建设,充分发挥木门省级种业园引领作用。力争到202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实现120亿元以上。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持续深化“3691”重点工作布局,积极探索资源城市转型和革命老区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坚定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在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始终坚持生态、有机、特色、高效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基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杜仲之乡等资源优势,按照“集中突破、壮大规模、提升品质、促进融合”的要求,突出抓好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优质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切实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1+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黄茶产业强县。深入实施“民生旺苍九大行动”,不断加强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持续强化民生基础、建优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化解民生诉求、畅通民生渠道、落实民生政策,着力建设优教旺苍、健康旺苍、安居旺苍、乐业旺苍、畅通旺苍、保障旺苍。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加大项目和资金统筹力度,实实在在地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实实在在地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27
(邓坚 程贤达 记者李全民)在广元市苍溪县,有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他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是创新工作机制的干部带头人,也是扎根基层、一心为公的劳动楷模,更是2021年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他就是该县百利镇新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帮永。8月末,天气已逐渐凉爽,一大早邓帮永就来到新龙村五组村民邓功平家中询问情况,“现在屋里都还可以嘛......有什么事及时和我们反映。”原来邓功平家境清贫,妻子两年前因病失去劳动力,家中收入仅靠打小工补贴家用,2021年3月自家被流转3年的土地迟迟无法收到流转金,邓帮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与相关村民们进行商讨对策,最终要求承包方结清拖欠的土地流转金,解决了邓功平家的燃眉之急。“经过邓书记的调解,村民们土地流转的租金已经在二三月份把钱都要回来了,我们大家都很感谢。”邓功平提起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村两委不是做样子,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做实事、解难题,要走访基层、走访村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做好农村工作。”邓帮永说。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邓帮永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民为本,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为大力推动村级产业发展,邓帮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展作用,多次召集村干部献计献策,积极招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外务工近30年的戚绍玉在邓帮永的建议下回乡流转了近300亩土地,与合伙人赵含强修建年出栏4000头的生猪养殖场,同时栽种近90亩的梨产业园;带动低保户就业4人,年销售额近100万元。“我们一个朋友在这儿租了几百亩土地,我们过来考察后就开始在这儿投资建养猪场、果园、药材这些;目前已投入200多万了,各方面的进展都比较顺利。”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含强向记者介绍说。“很多人常年在外务工,不了解家乡发展政策趋势,现在产业扶贫是我党在扶贫事业上的重要一环;发展他们回乡创业还可以带动周边百姓就业,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邓帮永说起自己发展大家回乡创业的初衷。像戚绍玉这样被邓帮永号召回乡的共16人,其中培养出产业领军人才8人。目前,新龙村成功申报市级农场2个、县级农场2个、一般农场5个和专业合作社1个。在经济建设的同时,邓帮永通过“抓基层、抓载体、抓阵地”等形式促进党建精神文明向深度广度延伸,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人,多次与新龙村组长交流讲解党在农村的政策,提升干部的业务水平。“要想加快新龙村的发展,必须为新龙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我们积极向年轻党员讲解参选农村干部的重要性,他们了解成功发展的例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并帮助他参与村干部选举中去。”邓帮永说。“我以前在外务工,回到家乡看到邓书记带领新龙村广大党员群众建设家乡,看着家乡的变化我很感动,在他的带动下,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储备村级干部邓一彬觉得邓帮永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为深入做好党务工作,邓帮永结合工作实际,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村党总支工作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议事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把基层组织和村务活动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依制度办事的自觉性。提起邓帮永新龙村副主任邓仕平对他的工作能力很是认可:“邓帮永同志把党务工作作为一项值得坚守、值得付出的事业来认真对待,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心系群众,经受住了群众考验,赢得了领导的认可。”“邓帮永同志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带头践行‘为民办实事’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作风过硬、以民为本、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榜样。”百利镇副镇长寇含松对记者说道。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6
(青婧 冯金虎 刘徽 记者李全民)八月丰收季,苍溪红心猕猴桃成熟了。图为苍溪县尚林园家庭农场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现场  刘徽摄25日,走进苍溪县歧坪镇旭光村尚林园家庭农场,避雨大棚下的猕猴桃成功避开日灼枝繁叶茂,一簇簇红心猕猴桃坠在枝叶间煞是喜人,翘首等待采摘。图为苍溪县尚林园家庭农场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现场  刘徽摄“看看我们的果子,个头均匀、色泽漂亮,卖相好得很。”农场主丁柏寒看着满园硕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新疆做建筑生意的丁柏寒返乡创业,投资600多万元承包200多亩猕猴桃,开办了尚林园家庭农场。图为苍溪县天新现代农业园区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基地采摘现场  刘徽摄“我们农场的果子主要销往新疆,目前生态果价格是10元一斤,十月成熟的有机果价格在25元左右。园子今年初挂果预计产量只有50多吨,明年丰产至少能达到200吨。”丁柏寒说,农场从建园到种植管理,该县猕猴桃产业局、农业园区办的技术专家几乎每周都要下来一次,传授种植技术管养技术,210多亩园子目前已经搭建避雨大棚180亩,剩下的还在继续搭建,有效避免了溃疡病、虫害、日灼,再加上水肥一体化的科学管养,果子绿色生态销路特别好,农场建有冻库可对鲜果进行初加工,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图为苍溪县天新现代农业园区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基地采摘现场  刘徽摄歧坪镇旭光村二组65岁的邱柯就是受益者之一,自家的3亩土地流传出去,自己在农场搞管理。“5000元一个月,工资按月发放,我觉得我一个老头子收入还可以。”邱柯乐呵呵地说。“这采摘季节忙一点,其他时候相对清闲,猕猴桃园里做工不累人。”同在农场做工的冯秀华告诉记者,老大在县城读高中,老二在镇上读初中,自己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既照顾了孩子老人,又挣到了钱。作为该县群众的致富金果果,苍溪红心猕猴桃因其“发现最早、面积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品牌最响、加工产品种类最丰富”而美誉全球,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三次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2017年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范例”,2020年被首批纳入全国100家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图为苍溪县尚林园家庭农场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园一角  刘徽摄多年来,苍溪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苍溪红心猕猴桃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坚持一个产业抓到底,围绕“提质、扩面、增效”的总体思路,创新“大园区+小庭园”发展模式,全县猕猴桃产业实现31个乡镇全覆盖,有现代农业猕猴桃园区12个,乡镇自建园区66个,业主(大户)369个,专合社110个,家庭农场138个,种植农户3.8万户,建成川北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初加工基地,优质红心猕猴桃筛选生产线,实施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实现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擦亮产业强县“金字招牌”。截止2020年底,苍溪红心猕猴桃面积达39.5万亩,年产鲜果12.6万吨,年综合产值60.66亿元。苍溪红心猕猴桃已然成为该县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支柱特色产业,全县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超22万人,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6
(青婧 冯金虎 记者 李全民)第七届中国·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节将于9月3日至9月30日举办,四川苍溪万亩红心猕猴桃硕果累累,清香醉人,喜迎八方宾客。独具特色的地方文艺节目展演、苍溪红心猕猴桃现场采摘体验品鉴签名售卖、阿里平台专家电商运营和农产品直播带货、川陕甘红色文化研究会授牌、媒体记者采风……本届采摘节将推出开幕式、线上线下营销大会、地理标志维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媒体记者重走长征路、川陕甘红色文化研究会、苍溪高端红心猕猴桃品鉴签约六大活动,给游客们带来宏大的视觉盛宴和精彩的采摘互动体验。苍溪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发源地、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苍溪红心猕猴桃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三次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纳入全国100家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范例”。以节为媒加强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县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节,吸引数十万游客前往游览采摘体验。近年来,苍溪县委、县政府立足苍溪生态优势,围绕“提质、扩面、增效”的总体思路,持续擦亮产业强县“金字招牌”,强力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全产业链发展,全县猕猴桃产业实现31个乡镇全覆盖,有现代农业猕猴桃园区12个,乡镇自建园区66个,业主(大户)369个,专合社110个,家庭农场138个,种植农户3.8万户,建成川北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初加工基地。截止2020年底,苍溪红心猕猴桃面积达39.5万亩,年产鲜果12.6万吨,年综合产值60.66亿元,全县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超22万人,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6
(记者  刘琳)“今年,剑门关景区已接待红色旅游游客6.5万人,占景区今年游客接待总人数的10%,较2019年同期增长7倍。”8月25日,“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报道活动深入剑门关景区,解码剑门关在跨省游、远程游游客下降的影响下,如何实现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增长“双丰收”的秘诀。双旗美村以党建引领作为发展核心(剑阁县文旅体局供图)剑门关景区位于川陕革命苏区的核心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红军在长征途中创造了“红军攻克剑门关”这一军事史上的奇迹,结束了剑门关3000年未从正面被攻克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今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剑门关景区抢抓时机,深入挖掘剑门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创新载体形式,将党建引领、红色主题融入产品规划设计内容,打造“红色+”系列。在《剑门长歌》中,将“百年峥嵘岁月”作为独立篇章和剧目最高潮,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党课。在双旗美村,将“党建引领”作为发展模式的核心,以“最美党建中心”反映党领导乡村建设发展成果。在景区内“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所在的红星广场,设置百年党史教育宣传栏打造学习阵地,投入专项资金更新维护纪念馆等设施设备。同时,通过与各大旅行社、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剑门关景区策划组织“红星耀剑门?永远跟党走”致敬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专项活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如今,白天参观红军攻克剑门关遗址,在双旗最美党建中心和乡村记忆馆结合村史学党史,晚上观看《剑门长歌》体验一场特殊沉浸式党课,已经成为剑门关特有的红色旅游新线路,红色研学新课程。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26
(杨黎明 朱映江 记者 李全民)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以“中国好粮油”行动及“天府菜油”产业融合发展暨产油大县示范县项目为抓手,坚持“建基地、强加工、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积极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全链发展。 资料图片8月24日,中粮产品好粮油广元旗舰店在广元南河开业,这是中粮集团在广元市的第一家线下展示厅,也是以中粮好粮油产品和昭化农特产品为主题的第一家形象店,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选购。当天,广元旗舰店上架了中粮旗下的曌福、福临门、福掌柜等八个系列的产品。好山好水出好油,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看重昭化优良的自然环境,今年,该公司在虎跳镇、柏林沟镇、卫子镇建特色油菜生产订单10000亩,建油菜核心基地1000亩,彩色油菜示范园100亩,辐射带动全区优质油菜种植30000亩。“在昭化区建立万亩油菜基地,是公司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为老百姓带来更加优质、安全的粮油产品,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企业力量。”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餐饮事业执行部经理赵振新表示。近年来,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依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菜油品牌,先后荣获“广元市放心粮油”、四川省“天府菜油”公共品牌产品授权和“四川好粮油”产品等多项荣誉。今年,该公司除加大与昭化区属地镇政府合作,大力推进万亩油菜籽基地建设外,还与当地电商龙头企业合作,不断创新完善优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今年上半年,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实现8个单品网络销售额600万元。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计划在“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中继续投入1.2亿元,加快建设400吨/天精炼深加工生产线、300吨/天脱蜡生产线,物流仓储等20余个项目。我区也将大力推进2021年---2023年“天府菜油”产业融合发展暨产油大县示范县建设,集聚现代农业发展要素,重点支持支持油料作物品种优质化、生产清洁化(绿色两减)、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全程机械化)、功能多样化、营销订单化发展,加大对油菜种植大户和“两主体、四中心”等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培育扶持力度,力争到2023年,油菜产业一二三产业新增综合产值13530万元以上,实现新增纯收入7166.5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奉平 朱映江8月25日,广元市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昭化片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26个,总投资182.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2亿元,其中,昭化区内总投资达18.33亿元。  此次昭化区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公共基础、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包含碧桂园·现代筑美智能家居工业产业等12个重点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  作为广元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主会场,昭化区始终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六年领跑全市。  下一步,昭化区将按照“绿色开放、产城一体、链群协同、多维融合”原则,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速推进,确保产业城建成区规模达到万亩以上,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聚集人口3万人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徽 摄苍溪县立足苍溪红心猕猴桃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猕猴桃产业实现全县乡镇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现代农业猕猴桃园区12个,乡镇自建园区66个,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超22万人,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 7000 余元。时下,苍溪县苍溪红心猕猴桃喜获丰收。图为该县尚林园家庭农场红心猕猴桃采摘现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26
(王菲菲 记者 李全民)立秋后,连着几日秋雨连绵。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的新荣村,掩映在青山中,民居鳞次栉比,农田、果林、菜畦相映成趣,极富诗意。村委会旁的公厕经过厕改,摇身变成了一座洁净、干燥、美观的建筑小品,在周边植被的映衬下,为乡村增添了一抹美丽色彩。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的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风尚。近年来,昭化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城镇和村庄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我们围绕‘美丽昭化·宜居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明确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方案,重点实施涉改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张银鑫介绍,该局积极鼓励农户投工投劳参与改厕,通过采取沼改厕、户用一体式粪污处理设备、集中式三格化粪池等厕改措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舒适度。现如今,行走在昭化区各镇村及旅游景区,随处可见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或卫生间。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有的修建的简洁大方,有的设计的古朴清丽,但是无论外观如何各有特色,内里都是现代化冲水式厕所,既方便又洁净。与此同时,昭化还将全区农村户用厕所分成5类改造模式。对沼气池完好但闲置未用的农户,采用“三联”沼气池厕所改造;对单户厕屋及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的农户,进行厕屋完善和配套三格化粪池;对保留老式粪坑的农户,实行老式粪坑密闭加盖或就地填埋;对农村聚居点,采取集中修建三格式化粪池和配套管网,乡村旅游景点增配微动力、MBR一体化设施进行厕污与生活污水共;对农村“五保户”“残疾特困户”改厕,实行财政兜底。大刀阔斧的厕改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为群众带来便利,更美化了生活环境,提升了乡村颜值,让“诗意昭化幸福新城”建设更具现实意义。此外,该区还将农村改厕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居民文明素养提升同步推进,确保建一户成一户、建一村美一村、建一片靓一片。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卫生厕所新建(改造)5605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改造)32880户,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2%,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5%。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8-25
(王菲菲 记者李全民)8月18日,在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包装油项目加工车间,一箱箱成品油正在生产线上进行自动吹瓶、输送、贴标等工序,待检验合格后将出厂销售。位于昭化区工业集中发展园区的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以粮油加工和品牌销售为主营业务,主要有饲用大豆粕、食用油等系列产品,销区覆盖川陕甘三省大部分地区,现已成为川东北及川陕甘结合区域最大的粮油企业。今年上半年,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实现8个单品网络销售额600万元。近年来,昭化区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将电子商务作为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的重要抓手,按照“搭建一个平台、培养一批人才、培育一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目标,通过电商扶贫协作、电商人才培养、营销渠道建设三大系统工程,不断培育和壮大电商产业,让昭化农特产品走俏全国市场。目前,昭化区累计培育电商主体1.2万人次,开设网店1100余家,已有近100种农特产品通过扶贫832平台进行销售。今年以来,该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7400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2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