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翔鹰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盛夏时节,笔者站在自贡市自流井区飞龙峡镇丁香村的山上放眼望去,这里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引进业主全新打造的500亩粮油产业园已经全面建成。昔日荒山,如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彻底改变了模样。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谋特色。飞龙峡镇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勃勃生机。  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干部以及园区业主、农技人员正在检查目前播种秋玉米的效果,破土而出的嫩绿幼苗,充满着活力和希望。村民池文芳介绍,现在村里正发展新产业项目,可以帮助像她一样上了年纪、无法外出继续打工的村民增加收入。据了解,现在土地流转后,村民通过在园区务工,每年人均可实现增收约5000元。  眼下整个园区的秋玉米播种已经接近尾声,该区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来到现场,指导村民科学套种大豆。凝聚着镇村干部群众心血的粮油园区打造,已经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在星星村,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也在进行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依托环形生态渔业养殖基地,试点发展160亩“鱼菜共生”项目,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循环种养。目前,村里这一新产业正在顺利实施中,预计今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有望实现10万元收益。同时,星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投入资金30万元,栽种近200亩生态浅泥藕,今年可上市销售,估产约10万斤,收入约30万元。依托“鱼菜共生”和藕香田园,可带动2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预计每人年均增收6500元以上。  现在,飞龙峡镇各村都在根据实际,以撂荒地整治为驱动,持续树牢提质增效理念,发展特色产业,为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11
老街,穿过漫长岁月的风雨,存录着一个城市的流年记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历史见证者。作为自贡的“贡”字来源地,贡井老街以千年长镜头,生动记载着自贡因盐成邑的历史足迹,记录下古盐文化发祥地的沧桑变化,以盐商会馆、明清民居建筑和古盐业生产遗迹为载体,将千年盐都的往事向人们娓娓道来。近日,笔者来到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探寻盐业古镇旧时光,感受这条历史文化老街的新活力。时间作轴 回观老街兴衰时光流转,贡井老街在风雨的洗礼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质朴与珍贵。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做旧的画卷,处处透着老城的沧桑与凝重。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曾有九坝十三街,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随着岁月变迁,曾经车水马龙的诸多街坝仅保留下了老街与河街。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初建于北周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内,现有约15万平方米、200余座风格各异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盐产、盐运、盐贸等文化遗迹及场景鳞次栉比,展现了贡井区盛极一时的井盐文化、盐商文化、非遗文化等,被誉为川南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大约在魏晋时期,现贡井河街中段开凿了以“大公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这里人口逐渐聚集,经济逐日繁荣,狭长的河街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城镇开始从旭水河边的河街一带跨越陡岩向二级台地上的老街地区连片发展。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淮盐受挫,川盐两度济楚,贡井和自流井两地井盐生产进入历史鼎盛时期,当时贡井老街一带便已具今日规模。民国以后,随着盐业生产逐步向旭水河上游的艾叶等地转移,贡井城区逐步沿新街(今和平路)向南发展,贡井老街开始衰落,车房灶房、盐市盐店、盐道码头在与时间洪流的对抗中,悄悄静默、慢慢消失。新中国成立以后,贡井城区重点集中在旭水河东南岸的筱溪街地区,而老街-河街即成为了偏于贡井城市北隅、能得以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导航 探寻旧梦繁华“走读贡井老街-河街历史街区,第一个要打卡的地方必然是自贡的‘贡’字来源地——大公井。”贡井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贡井区作为自贡井盐发祥地之一,辖区内以古盐文化为背景的古建筑、古遗迹、古井、古庙等井盐文化遗迹众多。大公井是贡井区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盐井,为自贡最早一批古盐卤井。据史料记载,北周时期因此井而建公井镇,唐置公井县,后因读音转称贡井县。民间也说由于此井盐卤质纯味香,曾作为朝廷的贡品,故将公井镇改名为贡井镇。为纪念大公井的功绩,在该盐井废弃多年之后,清乾隆四十四年,在其遗址上修建了东岳庙,现存4间正殿、12间侧殿。大公井作为自贡市因盐设镇设县,进而合市的首批盐井之一,其遗址是贡井区开创盐业生产的实物见证,也是贡井行政区域演变的历史见证。井盐外运,盐道应运而生。贡井区境内盐道遗址众多,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节点的有2处,其中之一就是贡井老街盐道。贡井老街盐道始建于清初,全长166米,宽4米,是为发展盐业而修建的主要街道。街道两侧是商住型店铺,前商后宿连缀成街面,数百年来仅部分房屋结构风貌有所改变。老街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连接河街至筱溪街的通道,是贡井政治、经济、盐业兴衰发展的重要见证。老街两边多为两层木结构的青瓦房,街下端有大石梯石阶,与最古老的河街相连。当年,河街生产的盐先从大石梯上来,再通过老街往西去。清朝时期,官府在大石梯与老街的结合处设置关卡,派人在关卡处对运出的盐进行验票盖章才放行,否则视为私盐没收。因此,当地人常说这里是古盐文化的发祥地,是早年的盐马古道。同大公井、老街盐道一样,共同见证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往日繁华的还有众多的盐商会馆。因盐设邑,贡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历经多年的发展,盐业生产方兴未艾,各地盐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会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而在贡井老街,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广东盐商会馆——南华宫。贡井南华宫又称岭南会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带配院布局,由戏楼、大殿、左厢房、右厢房和东侧院构成,大殿两端各筑二重封火墙,重檐叠翘,两主墙外侧均贴塑三星飞升图,是川南地区宗庙会馆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当时贡井乃至自贡地区盐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盐史悠久、盐业繁荣,留在这片街区的历史文物除了这些,还有清代荣县贡井分县县丞居所陈家祠堂、中国第一批成立的电报局——老街邮局、曾为旭水河井盐的水上枢纽之一,见证运盐船支进出来往,从明代中叶始,沟通自流井—贡井的中桥……更新利用 打造文化新名片岁月如流,曾经气派非凡、见证老街繁华的古老精美建筑在风雨飘摇中渐次衰旧,尽管街面及街道保存基本完整,但部分居民院落房屋朽损,片区内部分会馆、宫庙也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程度的损毁或垮塌情况。为保护好传统街区及其古建筑、文物,守护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近年来,贡井区争取国家资金3500余万元,对老街河街街道路面、基础设施分两期进行了全面维修整治。同时,加快古建筑修缮,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将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规划打造贡井老街作为工作重点,深挖老街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丰富贡井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体系,多措并举全面保护老街历史文化风貌,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在争取到国家、省级文物修缮保护专项资金共计1115万元后,贡井南华宫维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运用传统工法进行修缮,努力重现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建筑风采。待南华宫整体修缮后,将结合公井古城保护利用发展规划,打造贡井非遗展示、川剧演绎中心和盐商文化展示场馆,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全国首个以“抗日献金运动”为主题的陈列馆便是利用南华宫侧院建成,展出实物藏品100余件,以“节约献金,支援抗战”为主题,充分展示自贡民众节约献金救国,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2022年7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陈列馆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接待参观团体200余个。2022年12月,贡井南华宫(自贡抗日献金运动旧址)成功列入四川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在修复文物、保存历史记忆的同时,贡井区还深度挖掘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构建贡井“博物馆聚落”,充分展示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将通过街区规划、保存修缮、嵌置合宜业态等方式,营造老街文旅融合发展浓厚氛围。”谈及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思路,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挖掘贡井盐史文化内涵,在老街-河街街面适宜立面,精心设计,手绘独具特色的盐史人物风情、制盐工艺、盐运场景等面画,把老街-河街打造为特色网红街区。同时,积极推动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利用,有机植入特色民宿、主题餐饮、休闲茶室、博物(陈列)馆、公益讲堂、传统工艺作坊等文旅消费场景,连点成片打造为集井盐文化、盐商文化、民俗体验、非遗传承、参观祈福、休憩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重现历史文化街区繁荣景观。(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10
(新华社记者 袁波 龙泠宇)富顺豆花自川南乡村起步,从家庭小作坊到工厂,从挑着扁担叫卖到连锁经营,从走进川渝地区到走向全国。探索“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做好“土特产”文章,富顺豆花产业不断壮大,川渝地区有近千家门店,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综合产值超50亿元,一碗豆花奋力“绽放”在乡村振兴富民路上。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查看大豆长势。袁波 摄扩面积种植大豆二十万亩以上  在自贡市富顺县兜山镇杨家村,今年50岁的种植户张天平正忙着收获春大豆,“去年大豆玉米套种了80亩地,玉米亩产800多斤、大豆亩产约300斤,玉米没减产,还多收一季大豆,每亩多赚1000元左右。”他高兴地说。  尝到“小地块”有“大丰收”的甜头后,张天平今年多种了20亩地。“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班,可随时咨询农技人员。春大豆收完后要抓紧种夏大豆,大豆做成富顺豆花,味道巴适。”张天平说。  富顺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春、夏两季均可种植。作为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之一,富顺探索“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粮经统筹发展新模式,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大豆扩种。同时还选派100余名农技人员下乡开展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四新”推广应用和跟踪服务。  在童寺镇东禅村400亩杂交高粱大豆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队队长夏理手握颗粒饱满的大豆说:“富顺大豆出豆花率高、豆香味浓。复合种植效益好,两季大豆亩产值约2700元。”  东禅村党支部书记谭英俊介绍,该村按照“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整治撂荒地、收拢闲散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大豆复合种植5000亩。  “利用富顺豆花的品牌优势,打造原材料种植基地,全县有18万农户黏在种植链上,去年种植面积18.7万亩,今年计划种植大豆20万亩以上。”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邱明贵表示,富顺突出科技提效、示范带动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富顺豆花店每到饭点总坐满了食客。袁波 摄强品牌名小吃做出好味道  富顺豆花的产生与富顺历史上发达的盐业息息相关,凝结剂选用的是制盐的附属品——胆水。泡豆子、磨豆浆、烧豆浆、过筲箕、点卤水……一粒粒黄豆就变成嫩如白玉的豆花,这道美食在富顺风靡了上千年。  一声“来碗豆花”是唤醒富顺的闹铃。应答间,只见黄六豆花店的厨师熟练地拿起大勺,绵软嫩滑的豆花便带着清亮的窖水滑入碗中。该店老板黄光全说:“富顺豆花嫩、绵、白、香,蘸水香、辣、鲜、醇。”  富顺豆花的蘸水有辣椒、多种中药和天然香料,形成了香、辣、鲜、醇的味道。富顺制定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进行规模化生产,豆花蘸水等调味品2022年产值达10.99亿元。  “20世纪70年代,农村地少人多,偶然得知有人挑着扁担在城里卖豆花赚了钱,大家脱贫增收的思路就打开了。”富顺县乡厨协会负责人兰洋说,山里人有不怕吃苦的韧劲儿,大家开始去各地开豆花店。  “富顺豆花制作工艺”2007年入选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这一传统手 艺 一 度 遭 遇 发 展 困境。于是当地政府开始加强研究规划,成立豆花协会,免费组织培训,发放贷款……富顺将豆花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川渝地区有近千家富顺豆花店,做强富顺豆花品牌,辅以盐帮菜等形成了富顺的特色美食菜谱。”富顺县商务局局长赵勇表示,2022年富顺县豆花店营业收入约5亿元,仅富顺豆花餐饮服务就带动2.5万余人就业。延链条农旅融合发展增效  豆花的背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富顺县已建立黄豆、花生、辣椒等原料食材基地,同时发展非遗技艺传承体验、特色民宿、观光休闲等产业,通过延链强链,提升豆花产业的附加效益,如今综合产值已超50亿元。  夜幕降临,富顺文庙·西湖景区人头攒动。“白天吃豆花,晚上逛夜市、赏夜景、享美食。”西湖边餐饮店的老板们笑着吆喝。  一业兴,百业旺。随着“豆花经济”的火热,围绕豆花形成的多样化业态不断涌现。民宿店老板孙钦说:“富顺豆花连外国游客吃了也赞不绝口!越来越多游客为富顺豆花而来,节假日民宿都满房。”  以“富顺豆花”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已举办了八届,“豆花文化研讨会”“豆花名店评选”等活动轮番上阵。富顺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高仁斌介绍,去年全县旅游人数达112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6.5亿元,今年“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12.4万人次。  如今,富顺豆花正加快“走出去”,在成都、重庆等全国各地开展“豆花之城”特色美食体验活动,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  “我们不断提升富顺豆花品牌内涵,加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富顺县委书记杨斌说,在保障农业大县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富顺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振兴富民之路,实现既装满“粮袋子”,又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新华社 | 分享: 2023-07-04
(黄明鑫 幸云谦 记者 陈家明 陈思燕)“直播间的家人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一起在都江堰,品味自贡大安的味道,聆听大安故事,感受大安历史……”6月30日下午,自贡市大安区赴都江堰市开展以“灌城水色半城山 美食美客在大安”为主题的大安-都江堰推介名特优直播活动。都江堰市政府副市长周俊,大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唐小华出席活动。大安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小华现身直播间推介名特优商品直播间共邀请辖区天花井食品、咏义农业、牛佛养蜂、辣家铺子食品等12家企业负责人出镜,主要推介牛佛烘肘、冷吃兔、冷吃牛肉、手撕兔、核桃油、藤椒油、牛佛蜂蜜、燊海井盐、扎染等大安区名特优新产品。据悉,此次直播时间2小时20分钟,观看人数10万,直播间曝光206万次,获赞50万个,成交1865单10.8万元。共叙友谊,共话合作,共谋发展。推介中,周俊代表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向大安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大安-都江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重要节点城市,都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近年来,双方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时代强音下,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进了系列交流合作事项。特别是上个月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以来,两座城市的“朋友圈”“生活圈”进一步扩展,围绕产业培育、科技创新、项目招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速成形成势。我们也期待着共促高质量发展、共推科技创新、共抓招商引资、共建合作机制,在未来开出更美的花朵,结出更多的硕果。唐小华化身大安区名特优新产品“推荐官”,他表示:“很高兴,我们相聚在天府源头、‘三遗’之城,开展‘灌城水色半城山,美食美客在大安’名特优新推介直播活动,特别要感谢都江堰市的热情接洽与大力支持。” “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台,这次活动办得很好,让我学习了很多,以后还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好。”首次参与直播的牛佛养蜂专业合作社法人王敏非常感谢。据了解,今年5月底,同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为“天府旅游名县”、同样拥有“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大安区与都江堰市签订《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融圈强极”框架合作协议》,结为友好合作城市。本次直播既是两地签订协议后,首度在文旅合作方面的落地事项,旨在发挥大安区盐龙灯食资源和都江堰市平台优势,也是5天前银政企恳谈会“政府站台、企业组团”建议的探索实践,充分利用直播电商新业态,打破传统交易模式,不仅为本地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还为大安区扩内需、促消费、树形象注入“强心针”。接下来大安区将继续抓好与都江堰市的交流合作,发挥电商优势,组织开展更多的消费促进活动,汇聚强大力量,打响大安区名特优产品名号,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03
农药减量化一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并纳入了2023年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现代农业园区、植物保护工作等考核范畴。为切实做好农药减量化,提高大家科学安全用药意识,近期,大安区农业农村局特别邀请到市农业高级专家詹俊良、市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植保站副站长柳明刚,组织开展了2023年四川省“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大安区柑橘专场)。此次培训分室内讲解和现场操作展示两个环节。室内讲解,詹俊良对柑橘的起源、分类、常见病虫害,以及柑橘种植技术、行业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柳明刚对柑橘主要有害生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四川省健康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共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就农场管理、统防统治等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交流 。室外,四川共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新型无人机防治病虫害飞防效果展示。此次培训推广了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了柑橘种植户病虫害防控技能及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对柑橘病虫害用药控残,保障柑橘品质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助推柑橘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悉,大安区现已开展了水稻、高粱(玉米)套作大豆、柑橘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同时,技术人员将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作物的病虫害,指导科学用药防治,普及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前提下,确保化学农药使用总量持续下降。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乡村植保员,柑橘种植大户、专合社、家庭农场,农药经销商,相关农业公司等参加培训。(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9
6月27日,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97团专家组来到双古镇,开展2023年荣县油茶丰产技术培训。双古镇各村委班子、驻村林业技术人员、油茶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会。省林科院川南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省科技服务团97团团长殷国兰就《四川油茶种质资源及利用相关情况》作专题介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省科技服务团97团专家侯学勇就《油茶丰产栽培及油茶低产林管理技术》进行了讲解。会后,油茶专家带领参会人员来到双古镇白果村田间实地教学,以“脱袜子、摘顶子、扯袖子、宽心子”等通俗易懂易记的语言,针对性示范中幼林管护技术、油茶套种技术和退化林修复技术,使参会人员受益匪浅。“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接地气易懂好学,对我们下一步的油茶管理非常有帮助 。”双古镇 油茶种植大户邹永彬告诉记者。 据悉,荣县是全国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四川油茶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科学规划、持续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形成集油茶育苗、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油茶产业链。目前,全县油茶面积18万亩,产值4.5个亿,面积和产值均为全省第一。据悉,荣县油茶正在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下一步将按照“强园区、稳预期、提质量、增效益、树龙头”总体思路,力争到2025年油茶面积达到25万亩,油茶产值实现10亿元。当天,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县科普志愿者协会、县油茶协会、自贡九七七爱心公益协会荣县分会、四川双溪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员也参加了会议,并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对绿色有机油茶产品品质引领作用、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荣县平台信息应用、天府科技云应用进行了讲解。(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9
荣县金台村位于荣县县城东南,G348线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全村上下形成了勤劳致富的道德风尚、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民主团结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带动了周边村子和全镇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实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围绕思想引领,实施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2020年以来,共召开党员会6次、村民代表大会9次、院坝会62次,参会人员达4420人次。结合乡风文明示范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村民之间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推动党的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把文明创建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契机,建立“党员干部+环保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专兼职保洁人员”的四级服务队伍,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达2000余次。多形式传播新思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建设,充分运用道德讲堂、农民漫画馆等阵地,组织以程龙香为代表的农民漫画家在寒暑假开办农民漫画儿童培训班,以诚信守法、孝老爱亲、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等主题创作漫画,引导孩子们从小学文明、做文明,让文明氛围潜移默化影响村民,把核心价值观展现在乡村田野、融入到乡亲日常、深入到百姓心中。围绕精神风貌,实施文明培育工程打造道德品牌。加强道德文化培训,定期组织或利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活动向村民培训组织荣誉、集体利益、孝老爱亲等方面内容。每半年开展一次“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统一表彰、统一授牌,同时增加相应的道德积分。近年累计开展“道德讲堂”10余场,评选出“星级文明户”30余户,“好公婆”“好儿媳”50余人,农民漫画家程龙香被评为“中国好人”。建成村级志愿服务队1个,300余名志愿者开展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年服务总时长达1万小时。丰富文化生活。出版发行《泥土的芬芳》核心价值观农民漫画丛书,创作音乐快板、情景剧《婆婆也是妈》等文艺作品,推动“24字”进农家门、入农家心。挖掘传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船和农民漫画,建成市级非遗“农民漫画”创作展览基地一个,现有基本固定创作人员3人,漫画馆全年接待中纪委、省市领导32批687人,接待县、乡镇领导和群众5600多人,发表作品300余件;组建民间舞蹈“花船”传承队,先后参加各类展演共11场次。组建“幸福妈妈”健身队,打造10分钟“文化活动圈”,每年开展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科技入户、公益电影放映等文体活动上百场次。建立微荣州爱心驿站金台分站,深化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发起每月26日微公益爱心捐赠日行动。 围绕环境优化,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围绕新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项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便民路;新建2个具有川南民居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完善了园林绿化,建成休闲娱乐区、综合服务区、医疗保健区、购物消费区、日常办公区、学习培训区,实现了“办小事、看小病、读小学、购物、培训、休闲、娱乐健身”七不出村,极大的改善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配套完善了“水、电、气、闭路、通讯、道路”户户六通,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9
日前,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经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协会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授予该区“中国大头菜之乡”荣誉称号。贡井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带,是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自贡市的市辖区,该区成佳镇大头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有名的“大头菜之乡”。成佳镇大头菜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清朝时期成佳镇隶属荣县,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的《荣县志》“物产”中有记载:“大头菜,芜菁属,一曰大根菜。县有盐其苗腊其根以嫁女者。储至百年不朽。”由此,成佳大头菜的栽种和制作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5年前。又据史料记载,成佳大头菜闻名于世应早于1845年,成佳大头菜的传名和成佳的一座寺庙有关,这座寺庙叫饶家寺,在今成佳镇杨柳村6组。荣县盛行佛教,大头菜是寺庙斋菜之一,是僧侣枯菜季节拌饭的主菜。当时尚隶属于荣县的成佳,清道光二年(1822),饶家寺建立,香火旺盛,这里是盐运和煤运的必经之路和歇脚点,盐煤客商都会选择在寺庙住宿,由于寺庙腌制的大头菜味美可口,大头菜便通过盐煤客商遐迩扬名。成佳大头菜因其须根硬挺,酷似龙须又名龙须淡口菜,生产工艺独具一格,再与当地最佳井盐和土质,成就了极佳的品质、鲜明的特色,并逐渐走向国内、国际市场,被列入“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第十二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贡井区大力发展大头菜产业,发挥特色优势,建成以“大头菜+高梁”轮作模式为主,核心区布局在成佳镇徐家村等5个村的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大头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3万亩,以专合社种植基地为核心,向周边乡镇延伸,已经覆盖贡井区、荣县、威远县等3个区县的成佳、白庙、龙潭、章佳、双石、望佳、古文、向义、新店、镇西等20余个乡镇,辐射带动近2万农户种植大头菜达5万余亩,实现大头菜亩产3000公斤以上、优质酿酒高粱亩产300公斤以上,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风干大头菜产业基地。同时,利用其自然风干且长达数月的特点,当地群众和大头菜生产企业创新建立“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并依托千亩有机大头菜科普示范区,建立成佳大头菜主题公园,围绕主导产业全面实施园区景观化工程,建成观景平台2个,完善万坛古法发酵场等展示区和传统非遗腌制体验区。其中,成佳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秉承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万坛古法发酵场和可晒鲜菜8000吨大头菜万米晾晒长廊,实现乡村资源景观化、产业基地景区化。自2021年起,该主题公园进行景点、设施、服务的全面升级,将种植地从一万亩扩大到三万余亩,以万坛古法发酵场为核心,万米自然风干晾晒长廊为纽带,万亩大头菜示范基地为依托,让园区的环境更绿、观赏性更强、生态更美,成为自贡人民生活的天然氧吧。公园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文旅消费收入100余万元,为当地的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成佳镇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大头菜种植,年产量达4万吨,销售产值近2亿元,已覆盖贡井区、荣县、威远县等3个区(县)的20多个乡镇。同时,还积极探索出“农业+互联网”销售服务模式,经电商渠道销售成品大头菜,将产品远销省内外,每年帮助种植户实现2000多万元收入,带动周边村民近5000人就业增收。如今,“成佳大头菜”乡村旅游品牌已初步形成,建成“成佳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已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大头菜节。下一步,贡井区将继续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引领中国大头菜产业迈上新台阶。(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7
(记者 徐昭磊)6月26日,自贡市2023年度农村建筑带头工匠培训班开班,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专业化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在村民建房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塑造自贡农村特色建筑新风貌。培训班现场参加本次乡村建设工匠及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班学员共计99人,为期5天。培训将按照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采取专题辅导、实际操作、专业技能讲授与案例分析等方式。培训结束后,向考核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四川省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经取得农村建筑工匠证书的学员,颁发《自贡市乡村建设带头工匠结业证书》。据悉,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既是加强自贡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的需要,又是提升农村建筑工匠知识技能和镇乡村乡村建设干部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开展主题教育办实事、育人材、送教上门、乡村振兴的重要行动,它将有力地推动自贡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施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心镇培育壮大、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等多项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和完成。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7
(崔青)6月21日,由富顺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粽情端午·嗨购一夏”——2023年端午特色农产品暨美食展销活动在县文体中心广场盛大举行。作为富顺县促进区域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1日至24日(端午节期间),富顺县将开展集中促销与多项民俗活动。活动现场21日上午10时许,在一段气势恢宏的锣鼓与舞狮表演后,活动正式启幕,富顺县副县长蒋娓致辞并作活动推介。蒋娓表示,富顺县将以创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农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富顺美食“火”起来,让节庆活动“燃”起来,让传统文化“亮”起来,希望大家在为期四天的端午活动期间,尽情品味富顺特色美食文化之精髓,尽情体会富顺乡村农特产品之底蕴。自贡市贸促会会长陈谋华宣布“2023年富顺县端午特色农产品暨美食展销活动”启动。据悉,本次展销活动共设立含农产品、暑期酒店和端午美食等52个展区,并通过直播形式将豆花蘸水、贡醋、白酒、手撕兔、冷吃牛肉等特色产品展现至千家万户。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包粽子大赛,并评选出全场最佳粽子奖。在接下来的三天,还将开展旱地龙舟比赛、捉泥鳅和川剧变脸等多项传统民俗活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灿红 记者 刘佳  6月,食李正当季。“荣县来牟镇来牟村的五月脆李子开始采摘了,希望大家帮忙销售和推广。”近日,在某微信群里一条涉农求助信息引起本报关注。据了解,当前正是该村五月脆集中上市的时期,每天村里有数万斤李子上市,但因为销路不畅,当地果农们有了甜蜜的烦恼。来牟村果农邹仁德刚以每斤2元的价格卖了一批大果。现场 集中上市遇卖难  6月18日,记者与来牟村书记邹跃武取得联系时,他正穿行于果园里,查看五月脆成熟情况,掌握种植户销售动态。据其介绍,五月脆是当地特色水果之一,但目前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天气一热,果实成熟得快,树上挂不住,所有的果都要在端午节前采收完。”  邹跃武告诉记者,今年全村有2000多亩五月脆,其中1000多亩已达丰产期,管理水平高的亩产能达到4000 斤,平均下来亩产有 2000 多斤,全村总产量近400万斤。“目前,全村尚有半数五月脆挂在树上。”邹跃武说。  荣县天房湾水果种植合作社销售负责人杨剑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有108户果农,今年在来牟村种有五月脆700多亩,近几天重庆、湖北、贵州等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都来收购,平均一天能卖3万斤。  为拓展销路,来牟村使出浑身解数。杨剑在抖音上发布五月脆李上市的消息,有一批全国各地的收购商关注他,每天都会向他咨询。“今年来的客商和往年相比更多,但收购价基本和往年持平。”杨剑介绍,“2元/斤以下的五月脆很好卖,但单果更大、价格超过2元/斤的就卖不动了。”调查 好吃难卖好价  “着急啊,数万斤大果还没有卖出去,价格不理想,还在与收购商谈判。”孙超权是来牟村的五月脆种植大户,今年种了30多亩五月脆,产量10万斤左右,“目前主要卖的小果”。  孙超权所说的小果是指25克以下的五月脆,销售渠道固定,行情比较稳定,一般每斤1元多。大于25克的为优质果,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也是孙超权等种植大户最关心的。据了解,像孙超权这样的种植大户,管理技术比较好,大果占比能达到七至八成。  之所以先卖小果,主要是小果行情稳定,走量大,“基本上稳定在一元多一斤,浮动不大。”但超过25克的优质大果就不一样了,价格波动很大,“基本上一天一个价,越早上市越贵,从最早上市的5元/斤到现在2元/斤,价格掉得太快。”  “我的预期价位是3元/斤,最低不能低于2.5元/斤。”孙超权告诉记者,为保障品质,他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采取人工除草等措施减少施药量,所以人工成本、肥料成本、管理成本都上来了,算下来一斤李子的投入成本超过1元。  但近期的五月脆李行情不如人意。目前收购商只能开出2元/斤的价格,离孙超权的价格预期还有一些距离,这让孙超权的果园销售陷入僵局。  而在其他果园,收购价已经下探到2元/斤以下。杨剑告诉记者,有的果园的大果价最低1.7元/斤,这个价格收购商收的量非常大。  时间不等果。前几天荣县下了几场雨,气温不算很高。“果子最多还能在树上挂4至5天,如果太阳大,2至3天就成熟了。”随着气温攀升,五月脆成熟更快,孙超权心里着了急。“目前我还有几万斤优质果没卖出。”破局 巧打“差异牌”让李子卖得更好  荣县来牟镇来牟村的五月脆李子上市正酣,却遭遇一定程度的“卖难”。为此,当地积极作为,在拓展销售渠道、改良品种等多方面做文章。举 措 一卖果“另辟蹊径”应对同期竞争  “今天卖了20多件,一件10斤装。”除了传统的收购商批发的渠道,孙超权正通过朋友圈带货,孙超权年龄偏大,玩不来直播带货。“朋友圈都是熟人,以前买过我的李子的,还会再找我买。”  “10斤装,前天还能卖到65元省内包邮,今天就只能卖到45元。”孙超权说,按45元10斤算,扣除16元邮费,相当于每斤果卖了3元,还是比批发更有赚头。  但朋友圈带货带来的销量,较于整园数万斤的产量只是杯水车薪。孙超权介绍,这几天一共卖了100多件,也就是1000多斤。与记者谈话间,其果园已采收的一万斤小果,以1块多一斤的价格被收购商收走。“小果基本上卖完了,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大果的销售。”孙超权说。  “五月脆李又称凤凰李,是荣县的主栽优质品种,目前全县有6000多亩,占到全县李子种植面积近一半。”荣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车正权介绍,基于气候条件优势,荣县是全川最早熟的李子产区之一。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以早熟优质品种五月脆为主的品种结构。目前正是五月脆的上市期,之后蜂糖李会接力上市,然后是青脆李,整个李子销售季会持续到8月份。  从荣县全域看,五月脆整体销售过半,而来牟、保华、东兴等乡镇因位于气温较低的山上,成熟期偏晚,还有大量果待售。  在车正权看来,荣县五月脆种植规模占比过半,成熟期集中,目前正值大批量上市,是收购价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等这几天的上市高峰期过去,行情可能回升。”  “另外,眉山等周边产区的五月脆也是这几天上市,刚好与荣县的成熟期偏晚的乡镇五月脆的上市时间赶在一起。”荣县李子产业协会会长刘昌林补充道。举 措 二抓住市场热点 引入蜂糖李等新品种  如何破局?据了解,近年来,荣县在五月脆李产业产销两端同时发力,生产端,从调整品种结构入手,引入蜂糖李、清泉蜜脆李等优质品种,同时注重施有机肥,提升疏果、修剪等管理技术,以提升品质;销售端,荣县尝试为五月脆申请绿色食品,以及推进五月脆进商超等。  两年前,孙超权在贵州考察蜂糖李,发现蜂糖李甜、脆、大,单果最大能长到100克,比五月脆的大果足足大了两倍多。“关键是售价高。”孙超权告诉记者,这两天贵州的蜂糖李正上市,批发价达到10元/斤,零售价则达到20元/斤,行情好是他引种这一品种的最大动力。不过,蜂糖李只有管理到位,产量和品质才有保障,但孙超权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  刘昌林对此表示认可,近两年,他从重庆引入当地人称作“龙李”的新品种,在部分五月脆李树上进行高位嫁接。“这一品种和蜂糖李生长特性相似,我们称它‘新型蜂糖李’。”他指出,该品种比蜂糖李更好管理。  端午节就将迎来蜂糖李的上市期,接“李”五月脆。期待蜂糖李为消费者带来甜蜜一夏的同时,也为种植者带来甜蜜的收获。 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蒋兵  近日,笔者从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荣县油茶”在第30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木本油料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双溪湖”牌油茶籽油夺得金奖,全国唯一。  据介绍,油茶在荣县19个镇均有分布,总面积超18万亩,2022年全县油茶总产值4.5亿元,面积、产值均居全省首位,已形成从种苗、栽培、加工到销售的油茶全产业链。  “荣县油茶正在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下一步将按照强园区、稳预期、提质量、增效益、树龙头的总体思路,力争到2025年油茶面积达到25万亩,油茶产值实现10亿元。”荣县副县长伍祁君表示,将努力把荣县打造为川南油茶产业核心发展区,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21
人物名片李秀雄  83岁,曾经的伐木工,1998年起,响应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号召,带领儿子、女儿、孙女、外孙一家三代,在自贡市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承包下3000亩荒山,聘用当地村民一起种树。如今,已种下40多万棵松树、杉树、桂花树和油茶树等,荒山秃岭开始变成青山。(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影报道)在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的山坡上,83岁的老人李秀雄和儿子、女儿、孙女、外孙,还有从当地聘用的工人一起,拿着铁锹,把一棵棵油茶树苗种上。从今年2月开始,他们已经栽种树苗2万多株,在他们身后,连绵的山埂郁郁葱葱。李秀雄(中)和工人在苗圃中观测树苗生长情况。  看着莽莽青山,李秀雄说:“我的账现在已经还完了。”老人一直有本欠了森林的“账”,为了还账,他们一家三代接力25年植树造林,让3000亩荒山变林海。  为了养家糊口,李秀雄18岁就当上了墨林乡(今东兴镇)林场的伐木工,后又做起木材生意,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山上的树被砍得差不多了,能买卖的木材越来越少,青山开始变成荒山秃岭。李秀雄一家和工人走在四川省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无人机照片)  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李秀雄决心放下“斧头”转向种树,58岁的李秀雄承包下3000亩荒山,带着老伴和儿女上山住进土坯房,聘用当地村民一起种树。25年来,李秀雄一家通过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在林场陆续投入1000多万元,修好了4.5公里出山路,14公里林间作业路,建了2个水塘、20多个水池,在3000亩荒山上种下40多万棵松树、杉树、桂花树和油茶树等。近十年来,李秀雄家有计划地间伐、出售部分长成的经济林木,接着栽种新的树苗“以树养树”,5年前终于把600多万元贷款还清。  “银行的账是还清了,但是欠森林的账还要慢慢还。”李秀雄说,除了5个儿女跟着自己在林场种了20多年树,孙子辈还要继续种树。孙女李欣说:“我们从小在林场长大,爷爷就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在他的影响下,我们读书之余都回来种树,我和堂姐大学还选择林业、园林专业,爷爷的绿色梦想会传承下去。”
新华社 | 分享: 2023-06-20
6月16日,自贡西城第六届荷花文化旅游活动在贡井区建设镇五彩荷园景区拉开帷幕。6至8月,该区将在线上线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展示贡井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成果,更好服务游客,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清风习习,碧叶连天。五彩荷园50亩观赏荷花已枝繁叶茂,正待陆续绽放。游人结伴而来,有的悠然信步,有的精心留影,搭配水雾系统和打卡拍照点配置,更添几分情趣。近年来,贡井区着力推动以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力构建“一城一廊一园三区三带”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布局,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优势和基础。本届自贡西城荷花文化旅游活动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指导,贡井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建设镇人民政府主办。以“魅力西城·荷你有约”为主题,在今年6至8月,线上开展抖音互动、网上订购;线下则主要以碧水荷景为核心,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以及荷园摄影、书画展、旗袍秀、捉泥鳅、钓龙虾、抓鸡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文化互动和参与中获得精神享受,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9
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人民村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并重,全面聚焦乡风文明建设突出问题,咬定目标、铆足干劲,重点在人居环境整治、涵养乡风文明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走进人民村,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清新芬芳的绿植鲜花点缀两旁,新农村美景尽收眼底。“现在看到的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我们全村拧成一股绳,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人民村党支部书记罗俊伟说。近年来,人民村持续加大力度整治村容环境,清理占道“五乱”,加强道路两旁及房屋周边绿化,杜绝“脏、乱、差”现象。及时对208户厕所进行三格式无害化改造,全村厕所已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积极成立保洁小组,定期对全村路面进行保洁,村容村貌质效提升。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人民村有效借助党群服务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活动阵地,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宣传活动30余次,向村民普及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改变行为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合力打造睦邻友好、崇德向善的新农村。(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9
产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基、致富之源。近年来,贡井区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眼下,正是五月脆、蜂糖李大量上市的时节,6月13日,走进贡井区龙潭镇团山村2组的自贡市伟垚家庭农场内,3000棵李子树陆续迎来采摘期,沉甸甸的李子挂满枝头,漫步林中,浓浓的果香和着空气扑面而来。 农场主徐伟格说:“因气温、光照、水源等独特生长条件以及日常农场工人的精心管护,农场产出的五月脆和蜂糖李饱满圆润、果肉厚实、口味甘甜,深受市场青睐,我们进行精包装以后,将陆续发往全国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场。”从4月疏果、修枝开始,徐伟格和农场工人们精心培管,为了保证果实的安全绿色,伟垚家庭农场全程采用农家肥,种出来的李子从树上采摘下来即可食用。入夏后日照充足,所以甜度也比往年提升不少。 据徐伟格介绍,今年五月脆单果能达到克重40-60,年产量6万斤,产值约48万元;蜂糖李单果能达到克重50-80,年产量3万斤,产值约105万元。目前,农场种植的五月脆已进入成熟采摘期,蜂糖李预计要到7月初才可采摘食用,周边水果客商已陆续进行电话预约,提前订购。(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5
去年的夏旱、冬干加上今年的春旱,导致全县大多数冬水田严重缺水,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大幅减少,从今年3月开始,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发动人大代表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查看河道、水库、蓄水现状和春耕生产情况,通过“问、察、访、听”全面了解旱情,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捐资捐物、调水疏渠、送水抗旱,将抗旱保耕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实事,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人大代表增添“源动力”  引水纾困润民心“天干”“雨都没下几滴”“今年农作物还能不能栽得下去”……这些都成了村民们关注的焦点,而距离沱江较近的怀德镇安怀村五、六、七组因为没有水渠,导致940亩田、土无法耕种,村民们更是心急如焚。现任自贡市十八届人大代表、富顺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的朱少林了解到安怀村的困难后,随即与怀德镇政府联系,主动提出捐资5万元为安怀村新建一个小型提灌站,解决安怀村五、六、七组“提水”灌溉问题。在朱少林的感召下,80多位村民参与修建提灌站,他们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经过11天的努力,共铺设抗旱管道2300米,安装新型水泵一台。清澈的河水流进了田间,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同心抗旱的暖流也注入了人们的心里。人大代表当好“调度员”  调水疏渠解民困“为了缓解部分村组严重缺水状况,乡亲们要互帮互助,以多补少,以余补缺”在飞龙镇新安村取水现场,县人大代表欧清海正耐心地做群众的工作。为预防村与村、组与组之间跨区域调水产生矛盾,飞龙镇人大主席团将镇域内44名县、镇人大代表划分成11个提水保障小组,分头向村民宣传党委、政府抗旱保耕工作计划,化解用水调水矛盾纠纷,指导群众及时采取翻、补、引、提等措施抗旱。县人大代表们在摸清镇域旱情底数的情况后,及时建议飞龙镇制定实施抗旱应急方案,截至目前已实现赵化水司管道接入飞龙镇域,增加飞安水库管道,调度辖区内6座农用提灌站,延伸管道200余米,修复疏通渠沟1200余米,应急采购安装抽水机、水泵等机械32台、水管10200余米。人大代表化身“及时雨”  送水抗旱保民生“乡亲们,水已经送上来了,大家快拿水桶过来接水啦。”5月10日一大早,琵琶镇洞上村响起该村第一书记罗琦的吆喝声,村民们纷纷拿着水桶、水盆匆匆赶来。由于去冬今春持续干旱少雨,琵琶镇青山村、洞上村等部分高远地区出现严重缺水现象,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杨灵等25名县、镇人大代表知晓这个情况后,就地加入送水抗旱志愿服务队,陆续开展送水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用水。截至目前,琵琶镇已协调64台次消防车和洒水车为村民送水,累计送水300余吨,有效缓解了200余户村民的用水难题。(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5
热情的6月骄阳似火!双河林间的桃李争先恐后的向八方来客展现着让人垂涎的姿态。6月12日,由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主办,荣县农民创业协会承办,荣县绿研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在荣县旭阳镇双河林间采摘园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土筷乐杯”五月脆李子评选赛暨双河林间五月脆李子节开幕式。开幕式现场自贡市老科协、自贡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领导左志、詹远明、黄华强、赵小康、李水源;荣县老科协主席邹崇霞、副主席周明学,荣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包学锋,荣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海锐,荣县旭阳镇王序塘村党支部委员钟明,荣县农业发展保障中心科教培训站副站长尹诗,荣县农民创业协会会长丁超,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会常务副秘书长黄明武,荣县旭阳镇双河林间果蔬种植场场主伍洪波等协会领导;荣县农民创业协会李子团队全体成员及社会佳宾180人参了评选大会。开幕式由荣县农民创业协会黄丽主持。本次评选大会分李子评选、颁奖、田间采摘三个流程。评选环节严格按照“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土筷乐杯’五月脆李子评选办法”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专家组认真评选,评选出贡献奖两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分别是贡献奖:黄明生、伍洪波;一等奖为:伍洪波 ,二等奖:陈惠容,朱烈明,三等奖 :杨昌彬,晏安华,罗修木。市县领导左志、邹崇霞等分别给获奖者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品。左志、邹崇霞、包学锋、李海锐、钟明、黄明武分别围绕着如何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作了指导发言。邹崇霞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决定我们的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务实当下,着眼未来,开拓创新,科学地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的有序发展,打造荣县绿色有机品牌。最后左志宣布双河林间李子节开幕。据悉,土筷乐微生物有机肥是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组建专业小组通过近十年时间研发的一款全面替代化肥的’微生物有机肥料。近年来,在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荣县已有45个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加盟荣县绿研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聚群化模式发展有机种植。现已有21个家庭农场进入有机认证程序,荣县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有序,砥砺前行,一路向好,谱写绿色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5
推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关键。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坪街道水口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聚焦产业化、链条化、市场化、信息化“四化”建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助力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37.6万元,乡村振兴带来好“钱”景。人才引育,带动产业化发展。加强村级阵地建设,配齐配强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大专以上文凭占40%,45岁以下占比60%。蜀南田园、草莓基地、隆中对等先后落地入驻,带动特色精品农业产业以点带面发展,初步形成草莓采摘、烧烤露营、休闲垂钓等“亲子+沉浸式”农旅产业带,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余万元。园区引领,构建链条化机制。依托陆港舒坪园区基础设施和和冷链、物流、加工等配套建设,把村集体经济捆绑在产业链和利益链上,与西南农商、中农联、拼多多等10余家联农带农企业加强合作,初步形成“园区+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实现同心同向、互利共赢。资源盘活,实行市场化运作。理清闲置资产资源,做好低效利用减法和盘活造血加法,用好用活各类扶持资金,改造盘活闲置村办企业2处,实行资产租赁、入股分红等发展模式,豹子沟水库、榨油坊等管理、租赁收入每年达5万元,酿酒厂和库房每年保底分红约9万元,就近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数字赋能,打通信息化品台。与中国联通自贡分公司合作,建立联通通信合作社站点,实现水口村及周边宽带网络全覆盖,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惠及村民,2023年底,预计200户村民加入水口村联通通信合作社网络。激活乡村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以“数字化赋能”带动村民创新创业、致富增收,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约3万元,同时推动“数字化+积分制+清单制”管理,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供稿:自流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5
初夏时节,采摘正当时。走进自贡市自流井区飞龙峡镇丁香村集体经济黄桃种植基地,党旗高高飘扬,佩戴党员徽章的党员们正带领着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喜笑颜开。丁香村的夏日桃园枝叶茂密成荫,一个个黄桃压弯枝条,桃香扑面而来,分外诱人。这块占地300亩,规模在全市首屈一指的优质黄桃种植基地丰收在即,一枚枚“黄粉佳人”正翘首盼摘。丁香村第一书记李虹雨介绍,该村黄桃分两个品种,目前上市销售的是早熟品种“黄金蜜一号”,还在套袋的是晚熟品种“锦绣”(预计7月下旬上市)。今年天时地利人和,黄桃的产量和挂果量是去年的两倍以上,预计可产黄桃7万斤,产值30余万元。今年的黄桃个大味甜水分足,仅一个黄桃重量就可达到200克以上,糖分达到14点以上,而且整个园区采用农家肥培土、黄板绿色防控防虫、套袋护果防菌技术生产,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是放心安全的生态绿色水果,也欢迎广大市民来丁香村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近年来,丁香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村党总支+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农户”的自主运营模式种植黄桃300余亩,打造“丁小二”特色水果品牌。甜脆的黄桃不仅成为本地村民的“致富果”,也串起了“春赏花、夏品桃”的乡村产业链,成为构建飞龙峡镇生态康养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今年依托黄桃种植,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增收30余万元,同时带动当地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形成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双赢局面。(供稿:自流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