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周瑜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农村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在叙州区妇联组织下,11月28日,“赋能巾帼农人·领跑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训在龙池乡举行,此次培训以女性学员为主,结合龙池的产业规划布局和资源优势,开展茶叶栽培专题培训。培训班现场培训中,老师从茶叶文化历史讲起,为参训学员细致讲授茶叶树种选择、茶树种植栽培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等理论知识,引导茶农增强科学种茶意识,提升茶叶质量水平。随后,老师和学员们来到茶叶基地,现场就茶树枝条修剪、茶树开花、肥料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一讲解,耐心为学员们解答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培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来自龙池乡溪鸣村村民倪亚林说:“今天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很多在栽培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得到了老师耐心细致的解答,有的栽种细节以前都没有注意到,今后按照老师说的去做,相信明年茶叶产量一定会更好!”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1
为提高辖区内群众、收购方对秋粮收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近日,龙池乡开展“乡级+村级”双推动开展秋粮收购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向群众发放宣传单,详细介绍秋粮收购的重要性和工作流程,并耐心解答相关问题。同时,辖区内各村(社区)通过线上微信转发、线下入村到户、村公所公示栏粘贴宣传等方式,确保秋粮收购工作宣传工作落到实处。秋粮收购作业环节多、时间长、分布广,安全风险较大,龙池乡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秋粮收购各环节、全时段,严防事故发生,切实加强收购工作安全风险管控,确保秋粮收购安全。(供稿:龙池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1
(记者 杨波 侯云春 赵旭东)11月30日,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宜宾市兴文县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未来,竹产业将以绿色创新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培育壮大现代竹产业园区,持续提升竹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做强做响竹品牌,着力以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现场 (赵旭东 摄)做“竹”文章,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竹,四季常绿,是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产业融合性强的生态经济物种。竹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具有劳动密集、利益联结紧密等独特优势和显著特点,对于绿化美化环境、促进就业增收、繁荣生态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四川如何把竹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将多措并举,下“竹”功夫,做“竹”文章,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具体来讲,将充分用好竹资源,壮大竹经济,加快资源培育,加强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建设流通体系,把握川竹产业又一轮发展机遇和风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以竹代塑”,大力发展新型竹产业,努力将我省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熊猫+竹”文创基地、全国竹产业创新高地、全国最美竹林风景线、全国“以竹代塑”示范区。厚植竹优势,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竹产业专业人才、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精准对标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同时,健全经营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和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生产、销售、信用合作和专业服务,全面提升竹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一体化水平。此外,强化科技支撑,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开展竹林提质增效、竹浆纸绿色制造、竹笋加工等技术创新,研发“以竹代塑”新产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持续开展科技推广示范活动,普及现代实用技术。航拍蜀南竹海(长宁宣传部供图)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如期完成五年目标任务事实上,为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早已行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先后召开4次会议专题部署。五年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意见》明确的五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四川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竹产业发展之路。记者从会上获悉,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835万亩,已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1100万亩,截至2023年10月底,我省现代竹产业基地占比由 2017年的43.1%提高到59.9%。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区)扩大到42个,长江干流所涉13个县(区)竹林面积增加到区城森林面积的一半,沱江、渠江、青衣江、岷江等干支流竹林面积提高到区域森林面积的15%。竹资源加工转化实现新突破,宜竹区采取“一对一”跟踪服务等方式积极招引、培育加工企业,高品质推动竹浆纸、竹食品、竹地板、竹家具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竹碳、竹酒、竹药品等新兴产业,全省竹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17年的61%提升到2022年的73%。航拍僰王山寿山湖(兴文宣传部供图)竹文旅融合创新呈现新亮点。截至目前,建成蜀南竹海、望江楼公园等竹林景区36个、竹文化场馆22个,认定省级翠竹长廊和竹林大道63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10个、竹林乡镇30个、竹林康养基地12个、竹林人家113个。竹产品市场拓展开出新渠道。2018年以来,在眉山成功举办4届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在宜宾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和3届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共签约项目合作协议136个、金额达870余亿元,签订产品购销合同金额32.5亿元,展会期间现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亿元。竹产业富民功能得到新提升。2022年,全省竹产业总产值达到1020亿元,较2017年增长2.9倍;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4个,其中长宁、叙永等9个县(区)超过50亿元。全省竹林亩均产值达到5560元,较2017年增长2.7倍。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1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近看一根竹,远看一片海,僰王山真是山水相融的好地方。”这是记者11月29日在僰王山景区采访时,听见游客在沧水岩瀑布用手机录制视频时发出的感叹。僰王山景区竹间小道记者了解到,僰王山镇依托镇内丰富的林竹资源和107个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点、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以“竹”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纵深推动竹文旅融合,培育康养酒店、特色民宿、研学基地等经营主体60家,创建了4个省级现代竹林基地、3条省级翠竹长廊、5个省级竹林人家、1个省级康养基地,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鸟瞰僰王山景区“僰王山镇有林竹17万亩,我们充分发挥省级竹林乡镇的优势,依靠自然资源做‘竹’文章,通过竹加工、竹旅游、竹康养‘串’起一、二、三产业,让群众过上富“竹”生活。”僰王山镇镇长杨超说。航拍僰王山楠竹基地(赵旭东 摄)僰王山镇依靠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通过“竹林+中药材”“竹林+食用菌”“竹林+乌骨鸡”模式实现林下中药材种植1万余亩,年产菌菇6万余斤和年产兴文山地乌骨鸡10万余羽。冬日暖阳下,在联合村竹下食用菌基地里,采摘鸡柳菇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脸,将新鲜的鸡柳菇分拣打包装上冷链运输车,销往周边市场。“以前靠种竹、卖竹增收,现在通过竹下菌菇种植和去就近竹加工厂上班增加收入,就可以在家照顾家人孩子,不用背井离乡。”村民杨大姐说,现在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好了。四川僰兴竹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王沁钰 摄)竹产业是僰王山镇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是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绿色颜料。截至目前,僰王山镇加“竹”马力,壮大二产,创富民强镇之业,打造竹初加工循环产业园,新引进竹材、竹笋初加工厂6家,现有竹丝、竹筷、竹吸管、竹镶板、竹工艺品、竹片等竹材初加工厂23家,竹粉、竹炭等废弃物利用加工厂4家。1-11月,全镇纸浆竹采伐量1.6万余吨,楠竹采伐量10.3万余吨,竹笋采挖量1.5万余吨。带动40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3.2亿元。“下一步,僰王山镇将继续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借力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机遇,下‘竹’功夫,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坚定不移厚植竹优势,通过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做强竹经济,让群众过上富‘竹’生活。”杨超说。(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石海天下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杨梅)为推动乡村治理出实效,屏山县新安镇探索六“新”为民工作法,成效显著。  该镇以新理念利民、新产业富民、新人才育民、新政策惠民、新服务便民、新治理安民为抓手,成立了“甜蜜新民”综合党委,持续巩固“三联四包”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优化网格治理;打造中蜂养殖基地1个,建设蜂蜜加工厂1个,拓展增收致富渠道;争取项目资金700余万元,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急切、最需要的饮水问题……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30
(裴林 何华晔/文 罗顺/图)“上山咯!”11月22日一早,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现代笋用林示范基地里,美川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文祥招呼10余位太安村村民上山给竹林松土。再过不到一个月,冬笋就要上市了,松土是为笋子萌发做准备。  今年,兴文县在僰王山镇太安村启动竹林流转试点,110户居民将5000余亩竹林交给美川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村民既能拿到土地流转后的承包费,也可以参与竹林养护,从中赚取劳务费。借助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通过专业化管理,原本因人力不足导致产量偏低的竹林,预计今年冬笋产量同比将增长20%以上。  2019年起,兴文县启动竹林“扩面”计划,到2021年,全县竹林面积从37万亩增长到52万亩。2021年起,兴文县又提出竹林“增效”行动,借助专业经营、全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一方面提高竹产品的产量,另一方面延长竹产品加工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带动更多居民增收致富。到2022年,兴文县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60.42亿元,人均增加收入3800元。  从“扩面”到“增效”,兴文县坐拥丰富的林竹资源,正抓住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机遇,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9日至30日,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兴文县召开,省直有关部门、省内20个市州和40个竹产业主产县(市、区)林草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经营主体和科研院校代表等将齐聚一堂,现场考察兴文县的竹产业发展情况,交流竹产业发展及竹林风景线建设经验。兴文县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扩面 从37万亩到52万亩,增加的不仅是竹林  “竹产业的根本在竹林。”兴文县林业和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永潮说,过去兴文县的竹林面积在37万亩左右,经过测算,这个数量和未来竹产品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想要提高收益,首先要扩大竹林面积。  “扩面”是全方位的。兴文县林业和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邓勋强介绍,兴文县一方面通过“县级干部下乡宣讲、乡镇干部入村宣传、村社干部入户动员”的方式,动员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将竹产业发展与油沙坡、石漠化整治相结合,组织乡土专家和业务骨干成立“专家服务团”,搭建交流服务平台,解决栽种、育活等技术困难。  “增加的不仅仅是竹林。”周永潮介绍,考虑到各地的水土条件和人员分布,兴文县因地制宜调整竹林品种,推广林下多元种养。为此,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竹产业研究平台(兴文方竹研究院),与中国林学会、浙江农林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合作,在林竹产业科技创新、林竹产业项目示范、林竹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竹林扩面,重点是资金支持,仅靠乡镇难以支撑竹林扩面的资金需求。为此,兴文县从2019年起强化涉农、涉林项目资金统筹整合,投入1.3亿元用于竹林增量扩面,同时结合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旅游路产业路、金通工程、护林防火通道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坝水库、芭茅沟水库及其渠系工程建设,持续完善竹区小型水利设施。  截至目前,兴文县已完成新造竹15万亩,竹林面积达52万亩,位居全省前十,被评为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借助规模优势,兴文县积极推进5个四季鲜笋基地建设,成功打造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7个省级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增效 新技术+复合经营,竹林产量迈上新台阶  “一吨竹材价值不过四五百元,要想做强竹产业,必须要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做文章。”邓勋强说,过去传统竹产业劳动密集、经济附加值低,兴文翠竹成片,却“变现”较少。  位于兴文县僰王山镇的四川现代楠竹产业基地与浙江农林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大力开展竹林丰产培育示范。在浙江农林大学桂仁意团队的指导下,过去“种懒庄稼”的方式改为精细化管理。  “笋用林每亩只保留立竹140—160株,笋材两用林保留立竹160—180株。弱小竹、病虫害竹、六年以上的老竹都要砍去,老竹根竹蔸都要挖断取走,还要用旋耕机松土,为新根新笋萌发留足空间。”兴文县国有林场副场长刘从彦讲解道。  基地里的林业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液体有机肥和水分管理的精准监测和自动补充,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3%,在连续干旱两周以上或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及时进行灌溉,为新根新笋的发育提供保障。  通过竹林科学更新和抚育,基地产量收益提升明显。“每亩竹林的竹材、竹笋产量实现大幅度提升。”邓勋强介绍。  如果说技术赋能为竹林增收突破了潜力,那么复合经营则是利用技术优势进一步助推竹林效益迈上新台阶。  四川现代楠竹产业基地内,更新后的竹林下,遮阳网连成一大片。“竹林去密腾出了空间,我们在里面仿野生种植竹荪,烘干后每斤能卖到350元。我们还试种了皇簇菇,也很受欢迎,鲜菇每斤能卖到80多元。”该基地负责人张润洪十分欣喜,“通过发展竹林复合经营,基地亩产值最高可达2万元左右。”未来 抢抓“以竹代塑”机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11月27日,行走在兴文县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琳琅满目的竹产品映入眼帘。除了常见的竹碗竹筷,竹子正在被加工成办公用品、日用家居甚至是衣服面料,这里一共有上万种竹制品。  “我们把竹产品精深加工分为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和竹纸浆四类,分类进行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兴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浙江、福建等地开展竹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累计签约竹加工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140亿元。  为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兴文县正在做大园区平台——投资4.43亿元建成16万余平方米的竹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优质竹企业30余家。为服务好这些企业,兴文县先后设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竹日用品创新服务站,还加强与相关院校的合作,建设了全国竹原纤维研发中心,推广竹类科技项目。  做大竹产品精深加工,更需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周永潮介绍,抓住“以竹代塑”机遇,兴文县先是引进专业团队与县属国有企业合资办企业,又聘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竹产业发展模式。  “在一批职业经理人的帮助下,兴文县整合各类竹产业资源,打造出‘兴文竹品’区域公共品牌。”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资源全力推广兴文竹产品,全县竹产品推广率达65%。在此基础上,兴文县还利用中国(兴文)创新竹日用品峰会和全国高校创新竹日用品大赛等机会,掌握竹产品市场动态、回购知识产权,促进“产销研”有机连接,逐步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今年还承办了以竹代塑标准化工作推进会,主动参与全国标准的制定,为推动以竹代塑工作探索基层实践。  兴文县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兴文县还将以经开区竹产业园为载体,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示范效应好的林竹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摄)茶叶是高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全县现有茶园33万亩、茶农15万余人,茶叶年综合产值75亿元以上。眼下,正值茶园冬季管护的关键时期,该县通过聘请茶技术员、“土专家”等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解决茶园管护技术难题。  11月22日,高县来复镇大屋村生态茶园里,茶农忙着给茶树修枝。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9
(记者 王培哲 刘川)“可以发车了。”11月24日中午,在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新河村山上的竹林外,张先儒清点完货车里的竹棍,朝司机喊了一嗓子。引擎嘶鸣,货车驶出竹林,转眼间不见踪影。  每天有数吨竹棍从张先儒的工厂里发出。这些一米长、手指粗、外形光滑的竹棍将被运往安徽,在那里被制成竹吸管,再销往国内外。依靠竹筷、竹签和竹吸管的原料加工生意,这个小镇上近万平方米的工厂年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  张先儒说自己是个典型的“竹一代”——第一批到僰王山上把竹子玩出新花样的人。2004年前后,听说竹材加工能赚钱,张先儒从老家眉山仁寿来到宜宾兴文,在僰王山上安了家,承包了一片竹林,用竹材制作灯笼。“那时大家对于竹子用途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竹筷、竹椅。我做的竹灯笼,因为工艺更复杂,利润更高。”张先儒记得,竹灯笼不仅在国内销售,还经人介绍出口到了海外。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赚十几万美元。好景不长,张先儒发现,随着竹产品加工的同行不断增加,竹筷、竹签等初级竹产品利润率一路下滑。到2021年,生产一双竹筷的利润已经不到10%、一个竹灯笼的利润降到不足15%。这些变化提醒他,是时候调整产品思路了。  今年初,兴文县举行“以竹代塑”产业招商活动,张先儒嗅到了产业升级的商机。经政府推介,他在活动上认识了一位经营竹吸管的安徽客商,两人一拍即合——由张先儒提供原材料初加工,安徽工厂负责精细加工成竹吸管,产品利润率能达到30%以上。敲定合作,张先儒搬下僰王山,山下场地开阔,他投资1000多万元在镇上建起2条竹吸管初加工生产线,目前还在扩招工人。从这半年的经营情况看,全年营收预计可达3000万元。  张先儒的目标不止于此。紧挨着一期厂房,目前二期厂房正在等待机器进场。张先儒计划充分利用生产竹吸管初加工产品产生的竹粉,变废为宝将其制成竹炭和竹子猫砂,一方面降低原材料损耗,另一方面提高产品利润率。张先儒说:“目前竹炭和竹子衍生出的宠物用品还是一个新赛道,前景可观。”  意识到竹加工产品亟需提档升级的,不仅是张先儒。兴文县在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时,把“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竹纸浆”作为研究重点,提出发展竹类精深加工。  “为鼓励像张先儒这样的‘竹一代’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竹二代’在兴文安家落户,我们先后打造6个省级现代竹林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3个乡村振兴竹产业示范基地。”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兴文县目前已有128家竹企业,其中加工企业71家,精深加工企业39家,竹产品从竹筷、竹食品发展到竹丝、竹炭、竹代塑等上百种精深加工产品。  在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年产2万吨的竹纸浆环保餐具生产线于去年底建成投用,每天工厂里九成以上的竹浆纸餐具从兴文运往海运港口,漂洋过海抵达欧美市场。不远处,四川青凡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今年7月投产的全自动竹浆纸餐具生产设备每天仅需不到10人维护,就能年产近2万吨竹浆纸餐具,这些产品大部分也是销往海外市场。“‘以竹代塑’最大的阻碍,就是目前餐具领域竹产品价格是塑料的5—10倍。海外市场起步较早,我们从海外市场起步,逐渐做大规模,提高生产率,为大力进军国内市场做准备。”这两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兴文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抢抓宜宾建设全省首个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机遇,促进“以竹代塑”发展,兴文县相继打造了楠竹、方竹、纸浆竹三大类10万亩级产业基地,楠竹年产量达420万根,纸浆竹产量达30万吨。  今年,兴文县补齐“以竹代塑”最后一块短板——竹浆生产。在最近召开的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上,兴文县签下总投资达30亿元、年产35万吨的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兴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争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8
(徐健军 吴悠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今年,我们高场镇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7000亩,涉及高新、东升、青山、富荣4个村,从10月中旬开工实施,预计年前可基本完工。”11月23日,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副镇长吴代秀介绍。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对农业增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叙州区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稳端牢“手中饭碗”提供有力支撑。高场镇高标准农田  初冬,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施工期。连日来,在位于高场镇青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数台挖掘机开足马力,正在开挖沟渠、平整土地、修整边坡,一刻不停歇。而在高场镇东升村,挖掘机在田间穿梭,数名工人正在加紧修砌排水沟渠。纵横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与远山遥相呼应,层层叠叠,宛如一幅泼墨画。  据悉,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高场镇统筹兼顾“坡改梯、土改田、瘦改肥”综合整治,改造农田面积7000亩,坡地面积1298.36亩,主要包括农沟、排水渠道、蓄水池、机耕道、生产路等各类设施建设。  在商州镇商州村,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与纵横交错的沟渠路网。而在202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零碎的土地,田形不规则,田间道路不通,沟渠不畅。通过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地头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商州村、晒金村以稻虾共生、稻药轮种等方式,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群众’的生产模式,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商州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俊说。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有效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宜机化作业水平,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叙州区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6.47万亩、改造提升8.89万亩。截至2023年,该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21万亩;2023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7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提质改造1.7万亩。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8
(周瑜原 李清凌)思坡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近年来,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思路,通过“党委牵头、支部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立足产业优势,积极探索联动发展,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新思路,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聚力赋能。2021年底,翠屏区首家镇级供销社有限公司就诞生在思坡镇。结合思坡镇岷江北岸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需求,区供销社联合思坡镇果蔬产业核心区的临江村、小龙村、望江村、心宁村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思坡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并组建由村支部书记和养殖大户组成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保障公司良好运行,实现村、企业、群众三方共赢。与此同时,依托思坡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成立由镇党委委员担任支部书记,4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支委委员的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率引领和“核心引擎”作用,构建“党建+供销社+园区”组织体系,全面提升思坡镇岷江北岸果蔬现代示范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推动产业持续升级。思坡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强吉介绍,公司采用“区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联合社”的“三社融合”发展模式,在思坡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内共享技术、人才、销售等资源,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打造“党建引领、三社联动、富民增收”的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模式。今年,思坡镇供销合作社投资收购蓝莓基地1个,建成柑橘清洗筛选流水线1条,带领村集体经济组织营收突破20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27
(张丽君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今天区妇联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来给我们讲课,才晓得蔬菜水果的种植有这么多讲究。以后,我要科学育苗、栽苗、施肥,相信我们的菜会越种越好。”泥溪镇一位参训人员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11月20日上午,由宜宾市叙州区妇联主办的2023年“赋能巾帼农人·领跑乡村振兴”高素质女农民培训在泥溪镇金华社区开班,全镇共30余名女性农民参加培训。培训会现场据介绍,此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直接到人、实践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手,手把手教授女性农民蔬菜和茵红李、柑橘等水果种植技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茶果园冬季管理技术。通过培训,让参训妇女掌握更多种植蔬菜水果的科学知识。面对面实践培训据悉,高素质女农民培训泥溪专场开班,标志着叙州区2023年“赋能巾帼农人.领跑乡村振兴”高素质女农民培训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是叙州区妇联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围绕叙州区农业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以柳嘉、高场生猪养殖,蕨溪、龙池茶叶栽培,观音、合什粮油作物栽培,泥溪蔬菜水果种植,横江、双龙蚕桑养殖实用技术等为培训内容,分片分类开展的高素质女农民培训项目。该项目实施周期共10天,覆盖10个乡镇,受众350-500余人次。“下一步,该培训活动将分别走进其余9个乡镇聚焦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培训,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农村女性掌握一技之长,争做致富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叙州区妇联有关负责人说道。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22
邹程诚 胡敏 (图片由江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近年来,宜宾市江安县以省级经开区成功获批、省级化工园区通过认定和宜宾市构建“1+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为发展契机,以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西部锂电材料制造基地”为发展定位,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大力发展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力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宜泸快速通道江安段。重大项目夯实产业基础  又一重大项目在江安县投产。7月25日,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新材”)宜宾江安24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在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达到120亿元,这标志着宜宾已经集齐了正负极、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等六大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生产基地。  宜宾昆仑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查政表示,宜宾基地是昆仑新材继浙江湖州之后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也是该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年产12万吨)从开工到投产,时间不到一年,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审批流程优化、水电气等要素保障齐全以及政府推出的贴心服务。  近年来,江安县深度融入宜宾“1+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竞速宜宾“一蓝一绿”新赛道,包括天宜锂业、德方时代、宜宾昆仑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江安已构建形成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绿色化工”为主导产业,以“竹木加工、绿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2+2”产业体系。  2022年2月,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同年9月,位于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内的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2.92亿元。2022年,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1.49亿元,锂电能源新材料首次成为第一主导产业。  未来,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的环保、交通、水电等配套基础还将进一步完善,支撑重大项目落地。  “在交通设施方面,我们规划了7条对外通道,现已完成3条,内部已形成‘小双环’,规划长江河道港口3座,2024年启动二龙口码头复建,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实现立体环状交通布局。园区还将规划建设220千伏变电站、100万方每日配气站、5万方每日深度污水处理厂。”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在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海丰和锐220千伏变电站已于今年5月建成投运,为经开区腾出200兆瓦变电容量;已建成德方时代110千伏专线,正加快推进宜宾瑞泰、伟能锂业两条110千伏专线建设。  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园区发展为支撑,江安全面夯实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外通内联打通交通大动脉  江安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宜宾三江新区建设为路径,力争成为宜宾东向开放、宜泸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11月18日,在宜泸快速通道江安段的施工现场,路面沥青已铺好,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互通立交桥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力争今年底前建成通车。  宜宾—南溪—江安—泸州快速通道(即宜泸快速通道)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宜宾段全长51公里,由南溪段和江安段组成,全长22公里的南溪段已于去年底通车,全长29公里的江安段总投资15亿元,施工也已进入尾声。这条“黄金物流”大通道全线通车后,驱车从宜宾到泸州,全程仅需 1小时。  宜宾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一条沿江大通道、经济大走廊,打破区域快速交通的瓶颈制约,打开沿线区域发展大门,辐射带动数百万人口。  江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宜泸快速通道江安段是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贯穿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和江安县阳春镇18个村组。项目建成后,江安将融入宜泸一小时经济圈,对区域交通改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外畅联取得成效,江安还在打通内部交通上有了新进展。11月18日,在位于宜宾市江安县的长江二桥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在桥上进行桥面预应力、斜拉索调索施工,大桥两侧的护栏也正在装配调试。该桥预计在今年12月建成通车,届时从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过江将节省20公里路程。  江安长江二桥通车后,将缓解江安长江一桥的交通压力,实现交通流量分流,同时也将显著提升江安县干线公路路网互联、互畅、互通的能力。  江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安长江二桥是江安县迎安镇至兴文县古宋镇快速通道工程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宜宾东部地区过江交通压力,打破区域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完善四川长江干线主航道过江通道布局和区域集疏运体系,有效助推县域经济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乡村振兴带动增收致富  11月,在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义合村的笋材两用研学基地里,单轨山地运输车像小火车一样在轨道上行进,将刚砍完的竹料运输到山下的公路边。  “用这条轨道来运输竹料,每吨的运输成本只要100多元,比原来节省了200多元,干起活来更轻松了。”仁和镇鹿鸣村村民胡祥均高兴地说,他家的20多亩竹林被纳入笋材两用研学基地后,一年下来不仅节约了5000多元的运输成本,还为他带来了5万多元的收入。  这个笋材两用研学基地是江安县在仁和镇建立的现代竹产业基地。通过林竹、交运、水利等多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推进竹区道路、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新建、改造、调整竹林结构、开展规模化经营等措施强抓竹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设竹区道路797.6公里,提升蓄水能力4.04万立方米,建设管网29.73万米,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效益高”的高标准现代竹产业基地5万余亩。  江安县按照“南竹北橙”产业布局,大力优一产、强二产、拓三产,高质量打造完成“竹纤维浆纤一体化”现代竹产业园区,依托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平台,以龙头企业带动竹木加工企业为延伸,进一步完善全县竹产业链,围绕竹浆粕、竹纤维、竹制品、竹食品等包装项目进行招商,目前现有林竹加工企业超60家,初步形成了“竹纤维、竹浆粕、竹建材、竹工艺品”为主的四大加工体系。  在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江安县把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因地因时因势找准切入点,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增收致富,构建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综合承载力推进城乡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3年,江安县谋划推进总投资636.6亿元的重点项目308个,年度计划投资113.93亿元;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96.8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5.01%。联农带农产业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总投入超1.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资金7242.5万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0
(单毅夫 刘倩 李瑞琪)11月8日,宜宾市叙州区七星山下,新的宜宾站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设备安装工作。宜宾站是宜宾最大的高铁枢纽,按5台12线规模、高架车场建设,站房面积47210平方米,是现有宜宾西站面积的4倍以上,总体规模在四川现有高铁站中排名前列。  今年底,四川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成宜高铁建成通车后,叙州区将坐拥成贵高铁和成宜高铁两条高铁线路,以及宜宾西站和宜宾站两大高铁站,到明年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后,叙州区将同时进入成都和重庆“一小时高铁圈”,迈入“三高铁时代”。  一路奔跑向前。当下,叙州区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宜宾建设四川首个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机遇,紧紧扭住争创“全国百强区”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光伏储能、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围绕“一核两带五域”叙州粮仓布局和“四园两带两基地”特色产业新格局,加速推动粮油、茶叶、生猪等产业体系提质升级,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力向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区迈进,推动县域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冠英梯田”美如画。 徐健军 摄守好“大粮仓” 夯实粮食安全主根基  “我们的稻米灌溉的是泉水,用的是有机肥,土壤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有机‘米乡珍珠’,市场上一斤能卖3.5元,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春艳表示,公司在叙州区赵场街道民兴村有有机水稻1000亩、有机高粱500亩,经过品牌打造推广,质量提档升级后,“冠英大米”将以全新形象亮相市场。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叙州区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稳粮增收。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就地务工、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帮扶方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叙州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3.2%;完成购机补贴491万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4%;新改建提灌站28座,新建机耕道213公里。把好“质量关” 拓宽产业致富新道路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叙州区充分利用位于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川中茉莉花茶加工区“三区交会”处的区位优势,重点以发展名优绿茶为主,恢复工夫红茶,因势利导适度发展茉莉花茶,坚持生态理念引导、科学方法种植,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茶叶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全区现有茶园面积2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19.3万亩,2023年将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45亿元。  茶产业是叙州区安边镇黄江林村的核心支柱产业,川南山地河谷地带独特的河谷焚风气候,形成春季回暖早、昼夜温差大、水热资源丰富的显著特点,造就该地茶叶采摘比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全国主要产茶区早30—40天,且品质好的得天独厚优势。“我一共种了5亩茶叶,主要有川茶3号、福选9号、早白尖5号等多个优良品种。今年采摘的春茶一斤可以卖到80—100元,收入超过1万元。”安边镇黄江林村村民肖泽芬说。  除了种植茶叶,该村还在2013年成立了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农户种植、专合社收购的模式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合作社每年生产绿茶、毛峰、炒青及信阳毛尖、工夫红茶等96吨,销往宜宾、成都、重庆、河南等地。目前,黄江林村有茶园种植面积3000亩,种茶农户平均收入3.9万元,人均收入9278元。  除茶产业外,叙州区还不断加强农村特色产业链条升级,打好“土特产”组合拳。2023年,预计生猪出栏85万头,实现产值20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0.27万亩,预计产量26.42万吨,综合产值12.42亿元;各类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630亩,水产品总产量2146吨,产值6400万元。柏溪街道喜龙社区村的积分兑换超市。 何海翔 摄探索“E治理” 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在这里,可以看到你所在村庄的名字,各家各户谁是户主……”6月5日,在柏溪街道喜龙社区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小洪耐心地给村民讲解小程序“川善治”的使用方法。  近年来,叙州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形成“村民订村规、村规约村民、村庄村民管、监督全过程”的农村基层治理新局面。柏溪街道喜龙社区村走在前列,从今年5月开始推广应用“川善治”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探索“E治理”模式。  “我们把村务信息化分为‘村规民约’‘村民说事’‘通知’‘三务公开’‘党群服务日志’‘村庄大事记’六个板块,让村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在网上了解村务信息。”杨小洪说,完成小程序操作内容累计的“积分”还可以在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此举促进了村民使用习惯的养成。截至目前,喜龙社区村已有520余户、560余名村民加入小程序,占社区常住人口60%以上,初步构建起乡村“智”理新模式。  喜龙社区村的“智慧化”只是叙州区推广应用乡村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区297个农村村全部完成“川善治”注册入驻,星级村庄率达100%。与此同时,该区还致力于清廉村居建设,把廉洁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通过制定务实的村规民约、完善村务监督、评选清廉家庭、打造清风长廊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村民知廉、助廉、守廉,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接下来,叙州区将继续以特色产业、精神文明、村容村貌和社会治理等为着力点,将基层治理与群众参与精准对接,提升治理工作成效。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新征程上,叙州区将瞄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在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壮丽蓝图中增添叙州色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叙州力量。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0
(陈媛 阚麟懿)近日,在宜宾市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走进长三角活动中,南溪区一举签下亨通集团共享式储能和储能系统智能智造项目、上海顶皓新能源功能性材料超级涂覆工厂项目等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53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的储能行业龙头亨通集团落子南溪,标志着南溪大力进军储能电池领域,在宜宾全市储能产业招引中走在前列。不仅如此,落子南溪的上海顶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能源领域的高端功能材料研发制造商,涂覆工厂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宜宾动力电池涂覆材料的空白,为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延链补链作出贡献。  近年来,南溪区坚持“人产城”融合发展,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以推动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大产业推动企业大集聚、经济大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集聚人才,同时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宜宾“最美沿江路”。 罗平 摄产业强区 构建现代化产业新骨架  11月,走进四川宜宾南溪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南溪经开区”)罗龙产业园,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项目正加快推进。这是入驻南溪区的首个动力电池配套项目。该项目年产各类电缆21.5万千米、电线210万千米、铜(铝)箔15万吨(一期6万吨、二期9万吨),达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电缆生产基地之一。  在电缆生产车间内,技术工人正熟练地操控智能化机器进行电缆加工生产。“最近刚收到来自新疆的1000万元订单,这批电缆将在半个月之内交付。”远东电缆(宜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式投产以来,公司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力争完成预期生产目标。  与此同时,在铜箔生产车间,全新的生箔机器即将开始试生产。锂电铜箔运用范围广,涵盖高性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小动力及数码电池等领域,产品将优先满足本地龙头企业的需求。  新兴动力电池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目前,宜宾南溪酒业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建设万吨制曲车间和酿造车间。“总投资5亿元,将于今年建成,明年投用。”该公司党支部书记何朝玖介绍,为了培育自有酒业品牌,公司推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酿造新模式,酿酒全过程机械化已普及90%,自动化率达到60%,5G、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也正在逐步采用中,生产效率较传统企业提高约30%。  南溪经开区经济合作外事处处长蒋有良介绍,作为南溪产业发展的主引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南溪经开区正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开区“二次创业”、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目标,加快推进德康、中健合力、酒茶集团白酒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创新招商模式,充分发挥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4个招商分局作用,聚焦绿色食品饮料、动力电池及配套(铜箔)、竹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特色轻工、医药及医疗器械“3+1”主导产业,扩大招商“朋友圈”,充分挖掘资源,广泛招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今年1—9月,南溪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4%、居全市第四。到2026年,南溪区力争形成500亿元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500亿元动力电池及配套(铜箔)产业集群、300亿元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200亿元竹产品精深加工及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助推南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8月初,在南溪区仙临镇的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孕育了一整季的高粱籽粒饱满,一派丰收的喜悦场景。  南溪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是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原料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了五粮液定制高粱2.85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发展酿酒专用高粱8.1万亩,比2022年增加1.9万亩。园区积极推广白酒企业与农户之间“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今年全区实现高粱总产量1.3万吨、产值约1.1亿元。  高粱丰收,“映红”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致富道路。近年来,南溪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夯实乡村振兴农业基础,种好“优质粮”,稳住“种粮地”,防住“返贫线”,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根本上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在农业丰收的基础上,南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11月18日,在宜宾市南溪长江第一湾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项目力争在2024年春节后投用,将成为宜宾市规模最大、游玩项目最多的田园综合游乐园区,可为宜宾主城区市民提供高品质休闲游乐体验。  近年来,南溪区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2年,南溪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1元。  南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粮油、林竹、生猪和白鹅“3+1”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全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长江第一湾乡村振兴示范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和百里冲“天府粮仓”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南溪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区。人才集聚 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  今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南溪区滨江生态公园里,10对新婚夫妻身着传统服饰,在公园式婚姻登记处举行浪漫温馨的集体婚礼,随后,七夕青年人才音乐会热闹举行。  近年来,南溪区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标准建设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露天婚俗博物馆、川南婚纱摄影基地,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成功创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加快创建“婚姻友好城市”,推动青年人才在南溪安居乐业。  南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溪历来惜才、爱才、重才,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聚焦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总目标,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全力打造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我们要将南溪打造成一个青年人才受宠、青年人才眷恋的地方,吸引和激励他们在南溪找到爱、安下家、创成业,为南溪产业发展和城市提能升级夯实人才基础。”  9月,走进位于宜宾国际高职园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内,只见凉亭、花园、湖泊环绕,环境优美。全院教职员工于9月4日搬迁到新校区办公,9月中旬,师生开始在新校区教学、就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整体搬迁后可容纳1.6万人。  南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宜宾国际高职园实现“5所高职院校、5万高职师生”的目标。  近年来,南溪区以招引高端人才为牵引、以集聚高职师生为突破、以培育适应产业发展的蓝领工人为重点,吸引大量高端人才、产业工人、管理人才、院校师生集聚南溪,南溪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4.58万人。  “未来,我们将遵循‘以产聚人、营城聚产’发展逻辑,强化‘聚产、营城、引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坚持系统创新、引领示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在提升经济引领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力、美好生活吸引力和现代治理能力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南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0
(罗顺 记者 王培哲)“开饭喽!”近日,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石鹅村,家庭农场老板何朝君为客人们端上干锅、烧鱼等特色美食。今年5月,村子附近的七洞湖水库完成提升改造后,像何朝君这样开办家庭农场的村民已有百余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前来城市“后花园”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7年,石鹅村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专业合作社,在印把山、伙儿山等黄豆、芽菜、大头菜种植区域套种柑橘,改变过去依赖传统芽菜产业“一年吃一顿”的产业模式。“芽菜一亩收益6000元左右,种‘金秋’柑橘的话,刚开始每亩收益5000多元,盛产后每亩收益能过万元,种血橙每亩也有7000多元的收益,大家都加入了进来。”石鹅村芽菜制作大户何学其说。  然而,“金秋”柑橘果皮较薄,容易受到虫害影响,血橙的市场价格在2017年之后也经历数次波动,这些都打击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何朝君家里的柑橘曾在一年内亏掉20万元。  为解决村民的担忧,南溪区先请来农业植保专家,培训专业种植技术、提高养护水平,又对接省内外主要柑橘销售市场,为南溪血橙注册商标。目前,1000余亩柑橘已经挂果上市,树上的“金果果”、地上的“绿苗苗”,让一亩地种出了两亩地的收入。  去年,南溪区启动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工作,实施路灯亮化、美丽庭院提升、粮果基地建设等民生配套项目、产业项目。如今,石鹅村沿七洞湖步行至南溪城区仅需 10分钟,有助于石鹅村发展休闲采摘、休闲垂钓、庭院经济等农旅融合项目。  不仅南溪区,宜宾还在“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三江新区、翠屏区白花镇等地,对既有乡村景观进行提档升级,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壮大乡村产业基础。这些是宜宾市结合“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全市和美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的具体实践。  宜宾三江新区探索打造了“回龙村工农互促园”,将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需求和村民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需求相结合,鼓励工业企业改善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吸引村民参与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经营。  “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则选准稻虾综合种养、高效笋用竹等特色产业,通过“企业流转+业主托管+专合社入股+大户联营”的方式,一方面培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培训农机手、职业虾农,推动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化。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钰 胡雪 蔡丽芝)11月9日一大早,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来到该区思坡镇临江社区村柑橘基地,协助该地品牌农产品“思橙”进行质量安全抽样检测。  临江社区村共有柑橘种植面积1500余亩,产量超1000万斤,主要以电商销售为主。为了让柑橘在采摘后立即进行快检快贴,方便销售,该局在这里专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点。  据临江社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廖强吉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点大大方便了种植户对柑橘农残检测的需求。“柑橘产品快检合格后,可以在农产品合格证自助服务机上打印合格证。有合格证的柑橘,同批次的价格要比没有合格证的高出10%左右,同时销量会增加20%。”  除了因地制宜制定农产品质量检测措施,翠屏区农业农村局还根据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结合生产主体的风险分级情况,定期对辖区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检查,包括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情况记录、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使用禁限用农药等。  “我们会定期对镇上的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培训,目的是提高他们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相关知识,同时也强化监管员、协管员和检测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翠屏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副站长何惠敏说。  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也离不开对机制的探索创新。翠屏区始终坚持“产、管”并重,探索创新“责任分片+专家靠前”全链条、全周期监管服务,率先构建“绿色发展、信用监管、共建共治”三大保障机制。  “翠屏区将以实施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全力推动‘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突出全程监管,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两个名单’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态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坚定支撑。”翠屏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王升平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0
(李松泽 余建华)不误农时,小春生产忙。宜宾高县胜天镇以“五到位”吹响小春生产集结号,引导群众抢抓农时,积极种植油菜、胡豆、蔬菜等小春作物,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科学规划到位  优化产业布局胜天镇坚持“农文旅融合,产景村一体”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规划马鞍、五马、安和三大片区优势产业,构建“一心三区”协调发展格局,积极调整优化小春种植结构,在安和、新福等村开展林下油菜、萝卜、白菜等套种,依托马鞍、凤鸣等村万亩旱地规模化种植油菜,沿老宜长路、宜宾绕城高速南段、成贵高铁、福胜河沿线种植油菜,打造两个万亩“菜花黄、李花白”交相辉映的农业景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宣传动员到位  扩大种植规模胜天镇使用“两微一端”、电子屏、茶馆宣讲、悬挂标语、村村通广播、散发资料等形式,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立体化宣传动员,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社会服务组织和村集体经济,采用流转、托管等方式,盘活季节性撂荒耕地,种植油菜、蔬菜。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耕地“非粮化”整治、腾退低质低效经果园、大力开展冬水田起旱、实施套种等措施,利用经果林、幼苗地、四边地和田坎土台扩种豌豆、胡豆等小春作物,全面挖掘小春种植潜力,预计2023年全镇扩种面积2000亩以上。园区引领到位   推动高效发展胜天镇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行“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新农人”经营模式,以园区化、基地化方式培育凤栖谷农业观光体验园,建设400亩优势粮油产业示范区、粮油“五良融合”示范点2个和集中育秧示范点、粮经复合模式示范点各1个,聚力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生产服务,引领带动周边村民积极种植油菜,打造万亩油菜基地。凤栖谷集中育秧示范点,已经为30多家种植大户和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育好油菜苗,目前长势良好,各经营主体正积极开展抢种移栽。保障指导到位  解除后顾之忧胜天镇农技中心单独或联合县级部门对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机等开展常态化检查,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农资等各类违法行为,确保种植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药和农机具,为小春生产保驾护航,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镇农技中心依托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积极开展科学种植、良种选购、农药使用等培训7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入秋以来,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管理指导40余人次,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及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推广技术到位  提升生产效益胜天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四川省丰果肥业”有限公司和种养大户,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秸秆资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利用以及秸秆还田、种养循环等技术措施,目前秸秆的还田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助推了粮经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据介绍,该镇农技中心结合川南丘陵地区地块小实际,积极推广中小型机具,今年通过补贴引导种植户积极使用农机460余台,全镇现有旋耕机、除草机、粉碎机等各类机具5000余台可以开展机械化作业,帮助种植户极大地提升劳动生产效率。  近年来,高县胜天镇在“李花节”的基础上,依托万亩油菜资源举办“菜花节”,打造一条从油菜种植、油菜籽加工、油菜花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探索了新路径。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嘉悦 刘开美 特约通讯员 刘波)“我每天能挣150多元,每月预计4500—5000元!”11月9日是屏山县首家零工市场开业的日子,屏山县屏山镇寺坪村2组村民杨小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凭着熟练的组装、加工换热器和冷凝器技术和满腔就业热情,当天来到屏山县零工市场,经工作人员介绍岗位信息后,于次(10)日入职宜宾纵贯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3个月前,杨小波还是屏山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熟练掌握了相关技能知识,今年7月毕业后,到处奔跑,打听揽活,终于在外地一家电子厂找到工作上夜班,每月工资跟现在相比要少1000多元。“现在好了,在家附近就找到工作了!“杨小波激动地说。  “过去的零工市场,主要依靠自发组织,缺乏有效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乱、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屏山县人社局负责人黄湘平介绍,为改变传统的“马路市场”,屏山县在县城的鸿正国际商业街,为广大群众搭建起了就业渠道,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落实人员每天收集、更新就业信息,为求职者进行岗位推送和匹配,最大限度并创造条件满足求职者的需求。  据了解,该市场还通过线下招聘会、乡镇招聘会和线上微信群、新媒体直播平台等方式,定期在各商家、小区、广场发布招工等信息,多渠道为求职者提供服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16
推荐单品:爱媛产地坐标:翠屏区牟坪镇总产量:两万余吨上市时间:正在采摘  (朱思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初冬时节,爱媛等柑橘鲜果陆续上市。11月9日,在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龙兴村的川南橘乡柑橘基地,金黄的柑橘缀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收成熟的爱媛鲜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翠屏区果农正在采收爱媛。 朱思雨 摄  “今年的果树比去年长得更好,收成也比去年提高了!”该基地技术负责人郭学军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基地一共种植了7300余亩柑橘,其中爱媛680余亩,不久后基地的砂糖橘、耙耙柑等也将陆续上市,预计基地今年总产量能达到7300余吨。  川南橘乡由龙兴村集体经济牵头,统一开展柑橘管理与销售,近期柑橘丰收,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鼓起了村民们的荷包。“我们的土地流转给集体种植柑橘能获得一份收入,在果园参与管护和采收也能挣工资,我们觉得特别好!”村民陈绪鹏说。  在金银村,该村党总支书记夏翠英也正带领村民采收爱媛鲜果。今年村里一共种植了1100余亩爱媛,预计产量可达1100余吨。  “趁着柑橘丰收,我们打算在村里举行采摘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品尝我们金银村的爱媛,让更多人知道牟坪柑橘!”夏翠英高兴地说。  作为翠屏南域晚熟柑橘主产区,牟坪镇全年柑橘产量达2万余吨。近年来,牟坪镇大力推动柑橘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村民们在适合的土地开展柑橘种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柑橘的品质和产量。如今,该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其中包括“热门”的中熟品种爱媛38号,种植面积2400亩;另有春见、沃柑、大雅柑、金煌等10余种晚熟柑橘品种1.8万余亩,柑橘地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15
(周瑜原 李清凌 李永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推广运用“川善治”平台。近期,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红场村将乡村基层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字化指标,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用“小积分”“积”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自‘积分制’推行以来,双谊政协工委委员刘文均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广大群众也自发地拧成一股绳,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乡村治理再也不是村干部‘剃头挑子一头热’,而把家乡建设好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所谓“积分制”,就是村民们在参与公共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破除陈规陋习、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技能学习培训等方面可以获得积分。当积分达到要求分值时,便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红场村结合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修订完善积分兑换管理制度,积分内容群众定、方式群众议、结果群众评,让村民对活动次数、赚取积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群众知情权与参与权,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积分制”将“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构建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的乡村治理齐抓共管新格局。双谊镇红场村接下来将在全村持续推广“川善治积分制”,号召全村干部群众再接再厉推动乡村治理新格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1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