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近日,在位于宜宾南溪长兴镇新生村的顶呱呱家庭农场果蔬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穿插于一片片房屋和绿意之间,整齐排列,鳞次栉比,浅色薄膜覆盖的大棚内,一条条丝瓜色绿如翡、长势喜人,细长笔直的辣椒挂满枝头,丰收气息扑面而来。农场茄子    “今年的茄子、丝瓜等蔬菜销售供不应求,现在正值农场蔬菜上市的高峰期,农场每天都有6000斤左右的蔬菜销往宜宾、泸州、重庆、贵州等地。”谈起今年蔬菜市场的行情,长兴镇顶呱呱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林面露喜色。辣椒挂满枝头    采摘蔬菜、分类打包、新建大棚、蔬菜整枝、除草……时下,在顶呱呱家庭农场内,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正在管理农场蔬菜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现在主要是做采摘蔬菜、分类打包、整枝等工作,在这里一年到头都有事情干,茄子、丝瓜都已挂果了,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又要忙着采摘辣椒了,在这里上班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村民伍发荣说,自从在这里上班后,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了。她利用在这里学到的蔬菜种植技术,也在家里种植了2亩地的蔬菜。在顶呱呱农场,共有18名本地村民通过长期在农场就业,不但在经济上每年能为家庭实现增收,还照顾到家庭,特别是利用学到的种植技术,将家里耕地全都种上了农作物,使昔日许多被荒废的耕地都披上了助力家庭致富的“绿装”。茄子    “今年,我们丝瓜种植了5万余株,目前丝瓜的批发价在2.5元一斤左右,平均每条丝瓜将卖到1块多。”一串串挂满枝头的丝瓜,让陈林看到了大规模蔬菜种植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今年,陈林在农场共种植了30余亩辣椒、20余亩丝瓜、30余亩黄瓜和40余亩茄子等蔬菜。预计,农场今年的蔬菜产量将达到400吨,产值在100万元以上。长兴镇顶呱呱农场    据了解,顶呱呱农场是长兴镇最大的家庭农场之一,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规模达200亩。该农场自2015年建立以来,依托其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六统一加一分散”(统一布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提供种苗、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指导技术、统一购销产品、农户分散生产管理)模式,吸引了附近不少村民利用自家的耕地,带动发展蔬菜种植1000余亩,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使当地的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如今,走进长兴镇,到处都是甜美可口的果蔬,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农村新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长兴镇廖勇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喜看农民张张笑脸,五谷丰登又话丰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县始终紧扣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持续巩固壮大蚕桑、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县农业提质增效、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攀升。扩种增量 撂荒地变“金土地”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高县庆符镇河心村村民郭明华的金属粮仓里,黄澄澄的稻谷和金灿灿的玉米堆起了尖。“党的政策好!今年,我‘捡’了十来亩田地种,光谷子、包谷就收了1万多斤。”说起今年的收成,郭明华满脸丰收的喜悦,“荒坡坡种上粮食,就成了‘ 金土地’。”  郭明华“捡”的田地,是流转的本村长期外出务工村民的撂荒地。今年,该县在继续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宣传的同时,加大撂荒地的治理力度,通过动员群众复耕,种植大户、专合社以流转土地、全程托管等方式,镇、村组织代耕服务队代耕代种撂荒地等举措,解决农村部分土地撂荒问题,提高土地的播种率,确保应种尽种、种满种尽,全县8000亩撂荒地变成了“金土地”。  大春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去冬今春,该县立足“早”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保障种子、农膜、肥料等农资供应,动员、督促村民抢抓农时节气开展生产,做好春耕春灌用水保障,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组织好机械化收割。同时,通过2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带动,推动粮食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该县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同比增加0.8万亩,预计产量26.05万吨,同比增加2%。  目前,该县大春粮食作物收割已近尾声,各地村民正抢种抢播晚秋作物,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蚕茧丰收。良种良法 蚕农增收六成多  高县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蚕桑产业历来是该县农业五大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之一。  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县把栽桑养蚕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奔小康的主要产业来抓,全面开启“人均一亩桑,脱贫不用慌;人均两亩桑,致富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34个贫困村、数千户贫困户依靠发展蚕桑产业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全县蚕桑产业规模稳步发展,创建为“中国蚕桑之乡”。  2020年,该县构建起全省首创的“共育室+共育工厂”新型共育体系,提高养蚕科技含量,帮助蚕农实现蚕茧单产和质量“双增长”。  “过去,我自己服侍小蚕,蚕子不多,蚕头大小不一。”该县可久镇团包村村民闫世彬说,现在他参加了“小蚕共育”,效益更好,今年养蚕已收入5万多元。  闫世彬曾是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干部的帮扶引导下先后发展桑园20亩。2017年,他养蚕年收入4万余元,一举甩掉了“穷帽子”。如今,养一季蚕就成“万元户”、日子过得美滋滋的闫世彬逢人就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去冬今春,该县蚕桑生产立足“良种良法”,狠抓“三冬”管理提高桑叶产量,以“小蚕共育+仪评收茧”为主要抓手,加大养蚕科技推广力度,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全县共有23个小蚕共育工厂、386间小蚕共育室,小蚕共育率超85%,优新蚕品种使用率70%以上,良桑品种推广面达80%。目前,该县桑园面积共23.5万亩,已建成嘉乐、落润等5个万亩蚕桑示范区,全县近3万户10万人从事蚕桑生产。  今年,高县已发蚕种17.5万张,产茧774.2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4.16亿元,同比增收1.6亿元,增长65.2%。黄金芽茶叶基地。转型升级 “茶泡饭”更甘甜  在高县可久镇高岭村茶园里,茶农正使用采茶机采收秋茶,抢夺今年茶叶的“最后一桶金”。  机采效率是人工采摘的20倍。以往,多数茶农因秋茶价低而放弃采摘。今年秋茶行情好,茶农使用机器采茶省时省力,10亩茶就可收入7000元以上。  高岭村全村茶园面积上万亩,绝大多数农户都种茶,层层叠叠的茶园成了村民稳定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全村 8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茶泡饭”。  高县是中国茶业百强县、四川茶业十强县、全国商品茶生产基地。全县现有茶园32.9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5家。  近年来,该县打破镇村区划限制,突出连片成带规模发展,建成6个茶产业带、8个万亩亿元茶叶基地、1个市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  “1—8月,全县共产茶2.3万吨,茶叶综合产值实现60.9亿元。”今年,该县全面实施促进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突出早茶特色,大力实施优质基地提升、科技服务提升等工程,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县内茶业龙头企业,组织农技人员进一步加大产前、产中服务,确保茶农茶叶采得下、不愁卖、价格好。全县茶农“茶泡饭”味道越来越好。  “今年,全县粮食增收已成定局,蚕农茧款收入预计增收2亿元以上……”采访中,该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相关强农惠农政策,督促各地抓好晚秋生产,持续做好蚕农、茶农生产服务,确保全年增收目标圆满实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18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廖时权  唐德荣)“回乡创业需要产业支撑、我已租赁、流转土地和林地近60亩,建设川滇黔围边界地区最大的驼鸟、梅花鹿养殖场。 ”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大滩村农民工郭维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安边镇大滩村农民工郭维海驼鸟养殖场的驼鸟现年41岁的郭维海。19岁就在成都、昆明等地打工,从事建筑行业。在打工期间,他结识了省外驼鸟养殖场的农民工,学到了驼鸟养殖技术。去年开始回乡创业,建设驼鸟、梅花鹿养殖场,并与省外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要达到养殖上万只驼鸟,带动周边300----500户农民就近自主创业、就业,辐射川滇黔周边地区的特色养殖。叙州区大滩村的紫秋葡萄 “大滩村是向家坝移民村,过去外出打工的比较多。为了鼓励回乡创业,我们在养殖、种植上将突出驼鸟、梅花鹿、紫秋葡萄、蜂糖李两大特色产业。”大滩村委会副主任翁云洪介绍说。据了解,安边镇大滩村紫秋葡萄是向家坝移民后扶中发展的产业。在三峡公司及叙州区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该镇根据大滩、金银等4个村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从湖南引进了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葡萄品种--紫秋葡萄。为解决葡萄销售问题,让果农没有后顾之忧,2014年起,大滩村还相继与五粮液柏漠公司、宜宾春来早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合作,为公司提供酿酒专用葡萄,促进特色加工业的发展。“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让大滩村成了‘高峡平湖第一村’,独特的水文、气候、光合作用使我们村的水果特别甜脆、汁多、爽口。在长江水果带中都独具特色。”村党支部书记狄少维介绍说,今年由于雨水较多,天气不好,紫秋葡萄歉收。但蜂糖李却丰收了。大滩村已种植紫秋葡萄1500亩,年产量最多达600吨,产值达24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今年欠收。蜂糖李的产量却从去年的10多吨,增加到近90吨,翻了两番。大滩村专合社统一购销的蜂糖李“产业支撑、技术到位,就要积极营造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良好环境, ”。据宜宾市叙州区农民工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累计返乡创业总人数约8000人,回乡创业企业(含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村电商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884个,累计吸纳8849人就业,有力带动了叙州区经济的发展。推荐高场镇华林村生猪养殖返乡创业项目参加全国巡回项目推介会,推荐李洪、陆九荣等7名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参加宜宾市第二批“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评选;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1年全省农民工回引培养先进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9-16
(记者 王成栋)聚焦巩固帮扶成果、培育壮大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以加速乡村振兴,四川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这是9月14日记者从在宜宾举行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暨“川茶兴千村”启动仪式上获悉的。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工商联合会与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金融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川茶产业培育和促农增收,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农业银行宜宾分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签署《金融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合作框架协议》,与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代表屏山县签署茶产业“万企兴万村-川茶兴千村”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川茶集团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企业将通过牵手各茶产业重点县平台企业,实施千村千店“双千工程”,进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以促农增收和加速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由省工商联、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光彩会、农发行四川分行、农行四川分行联合主办。启动仪式前,参会代表先后前往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万企兴万村-川茶基地和川茶集团科技园等全茶产业链各点位参观。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杜铠兵  怎样的乡村,可以修出绕村“四环”路?怎样的乡村,可以以桑为海,织帆起航?又是怎样的乡村,可以把绿叶子做成“金名片”,让游人于茶香与茶乡之间流连?  宜宾高县,一个因山川险峻而以“高”字命名的地方。打开一张高县地形图,山地、丘陵在槽坝之间高高隆起,营造出起伏连绵的山川之美。而同时,打开一张高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图,蜀南桑海、蜀山茶海、大雁岭、红岩山乡村振兴示范区自成一景,休闲农业的阵线正在崛起。  “来这里休闲放松,完全没有旅途奔波之苦,只像是走进了自家后花园。”对于游客而言,高县休闲农业之“高”,恰在于其平易可近。而对于高县而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以丘区休闲农业高地之势崛起的背后,则蕴含着自下而上的发展逻辑。来复镇茶园。基础坚实 底色正是一抹生态绿  不管是漫步于高县蜀南桑海,还是穿行于蜀山茶海,涌入眼前的总是一个字——绿。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坚实基础。”9月9日,高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股股长李光军介绍,茶叶、蚕桑正是高县的特色优势产业。32.9万亩茶园、23.1万亩桑园,为高县大地涂上了浓墨重彩的生态底色。  在蜀南桑海范围内的嘉乐镇,每到周末,这里就成了人们休闲避暑的周边游胜地。观光桑海之间,漫步天蚕湖畔,人们纷纷前来体验“把酒话桑麻”的诗意田园。  “为了守护游客心中的‘桃花源’,我们真把工作做到了细枝末节。”嘉乐镇副镇长李璘伶所说的“细枝末节 ”并不只是一个比喻。当地家家户户种桑养蚕,每亩效益可达万元以上,而大量的桑枝等蚕桑剩余物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破坏生态。“我们正在大力推进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加工桑枝食用菌、颗粒燃料、桑枝板材等,实现蚕桑剩余物资源化利用。”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离不开农业产业这一本底。高县地形起伏,气候温润,以“早、绿、新”为特质的高县茶、历史悠久的蚕桑产业得天独厚。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传统优质特色产业正在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流米寺。高屋建瓴 园区引领乡村新场景  “我们这样一个原来的省定贫困村,现在修起了‘四环’观光环线。”来复镇大屋村党总支书记马六生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家乡的变化从何开始,他心里十分清楚:“还是得益于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  走进同样位于大雁岭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早白尖集团“中国红茶第一庄园”,户外茶山萦绕,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点缀其间。而走进室内,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实时监控、环境数据、水肥监测等数字农业系统一应俱全。  目前,在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这里正在积极创建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利用“产业园区+A级景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三重身份,以标准化茶园种植为基础、茶叶精深加工为拓展、文旅体验为特色,“蜀山茶海”正在实现茶马古道上的创新。  “大屋村‘两委’有一个小目标,要实现外来常住人口突破1000人。”地处丘区地带,而马六生的底气从何而来?  从位于大屋村的云峰养老公寓,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依托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屋村抢抓休闲康养、农旅融合的机遇,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前来度假游玩,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初秋时节,茶园渐渐进入修剪、除杂的休憩状态,正在为来年的春茶生长做着准备。而此时,仍有源源不断的人潮涌进大雁岭。“研学体验、自然教育等新业态的火热,让这里一年四季充满活力。”来复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兵说。天蚕湖。开放花园 乡村成为城市会客厅  在高县北部的胜天镇,有一个关于流米寺的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寺里有一个天然流米洞,每日流米,僧人多,流米也多,但只能够僧众膳食,不多不少。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将石窟凿大,想多取一些米,不料流米洞却断流了。  “虽然只是一个缥缈的民间传说,倒也给我们不少启迪。”在胜天镇工作人员何波看来,其中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高县红岩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因独特的红土地丹霞地貌而得名,区内3500亩连片流米李、15000亩林竹和连片的桫椤海成为周边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于是,该示范区以旅游引领为发展定位,通过农旅融合、景村一体,打造旅游引领示范区,成为惬意的“城市后花园”。  “李花白、菜花黄。这里靠近宜宾市区,每年春季鲜花盛开,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流米李是当地自主选育的特色品种,不仅口感出众,并且观赏价值突出。“我们正在尝试进行品种改良,来延长它的花期,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这里独特的乡村美景。”胜天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代元刚说。  从南到北,蜀南桑海、蜀山茶海,以大雁岭、红岩山为重要支撑的旅游主导型现代农业园区,构建起高县现代农业的整体布局。自下而上,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基础、园区建设引领发展、品牌助推农旅融合,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中国蚕桑之乡”等靓丽名片的丘区县高县,正在以休闲农业新高地的姿态强势崛起。(图片由高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14
( 秦旭 记者 周瑜原)9月8日上午,宜宾市翠屏区召开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推进会,标志翠屏区农村宅基地执法权正式委托镇人民政府、郊区街道办事处全面施行。会议指出,翠屏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翠屏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区委、区政府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书记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推进会现场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宅基地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要依法依规,准确把握规律性,严格按照程序办理。要全程把控,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时效性。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宣传引导,严格建房审批,加强巡查监管,坚决处置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件、教育一片”,全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落地落实。会议通报了宅基地委托执法工作推进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金秋湖镇、李庄镇、牟坪镇、象鼻街道代表镇、郊区街道与区农业农村局签订《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宅基地行政执法委托书》,并分别进行了表态发言。(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10
近日,屏山县竹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屏山县政府会议室举行。屏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丹,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宜宾市竹产业发展顾问、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理事长方伟等竹产业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屏山县竹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屏山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合作项目推进情况、下步发展思路等进行了交流讨论。赵丹指出,高质量发展竹产业,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通过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屏山县竹产业发展的深入沟通交流,为屏山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也更坚定抓好竹产业发展的信心。赵丹要求,在竹产业发展方面,要学先进经验,抓思想解放,促跨越发展。要拓宽思路,加强对竹资源的科学有效开发利用,加强前期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屏山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强化屏山竹产品品牌宣传打造,做出屏山特色,提升竹产品附加值;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屏山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创中心、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建立引入高标准竹笋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强竹产业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推进屏山县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屏山县委统战部 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10
“今天的包裹是发往广州、青岛、上海,目前我们只剩1000余斤了”,千秋仙果家庭农场负责人钟福英正在熟练地进行选果装箱,另外几名工人也正忙着打包快递,有序送往本地物流点。高县千秋仙果家庭农场自2012 年3月成立以来,坚持以种植优质猕猴桃为目标,提供让顾客吃得“放心、安心、舒心”的水果。9年前农场从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苍溪县引进的红阳猕猴桃进行种植。该品种总糖达13.45%,高出世界流行品种海沃特近5个百分点,富含钙、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及十七种氨基酸,维C高达135。游人采摘    “选优品种是第一步,但关键还是要严控品质”,钟福英说道。千秋仙果正是精准抓住了顾客对高品质农特产品的需求,始终坚持以“优质有机肥+地宝生物有机菌肥+发酵油枯+腐熟农家肥”为主进行施肥,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在病虫害防治管理方面,农场坚持以防为主,用石硫合剂、生石灰等进行物理防治,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减少农药的使用。此外,除草也主要采取“人工+机械”现代田园管理模式,利用生草覆盖、除草机等方式进行生态除草,并将秸秆粉粹还田,每年可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10万元。装箱打包    “我们积极进行三品一标产品申报认证,已经成功荣获有机认证证书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千秋仙果农场已被评定为省级示范农场,高县津丝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被评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钟福英指着书柜上满满的荣誉证书介绍说。“我是通过抖音了解到千秋猕猴桃,今天专程从宜宾带孩子来采摘体验”,游客王琴说道。为打开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千秋仙果还致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已经成功注册商标。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专合社+农户”模式联合成立高县津丝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燕子村及新农村群众发展无公害猕猴桃500亩,全镇已发展800亩,实现销售额280万元。(高县来复镇 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 罗沾“看嘛,那就是我家的新厕所,宽敞又干净。”9月3日,正在院子里喝茶的高县可久镇南红岩村村民周成飞很惬意。  周成飞的“新厕所”面积10平方米,铺了地砖,贴了墙砖,还吊了顶,蹲便器、热水器、花洒等一应俱全。  “以前的厕所,就是地下一个坑,地上一块板,猪圈旁还关鸡鸭等牲畜。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谈起旱厕的尴尬,周成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尽管家里家具家电该有的都有了,但由于厕所原因,房前屋后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周成飞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始终“差了那么一截”。  可久镇是该县今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镇之一。得知村里实施“厕所革命”工程,长期饱受旱厕之苦的周成飞最早甩开膀子”革”了家里旱厕的“命”,从此告别了“与蚊共舞”的日子。用上了和城里人差不多的卫生间,周成飞笑靥难掩,感觉到了生活质量的“提档升级”。从此,周成飞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雅致朴实的庭院充满生机,过去普通的农家小院成了一帧耐看的山水画。  在该镇,像周成飞一样享受“厕所革命成果”的农户,还有179户。“国庆节前,全镇260个旱厕改造将全部完工。”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看到邻里乡亲改厕后家的环境越来越好,更多村民自愿参与“厕所革命”。  近年来,高县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坚持群众接受、经济实用、维护方便的原则,统筹推进全县13个镇农村卫生户厕新(改)建工作,景村融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2019年、2020年,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9629户,新(改)建农村公厕6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共新(改)建无害化厕所 4107户,全县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31%。  今年,该县投资375万元,在罗场、沙河、庆符等5个镇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21户,新建农村公厕6座。截至目前,该县今年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已完成78.8%,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09
(詹杰 宋婷 记者 侯云春)9月6日,记者从宜宾市筠连县获悉,近年来,该县着力围绕茶叶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绿色惠民等重点,多举措推进茶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共27.5万亩,茶农4.8万户,占全县农村人口的50%以上。筠连县升级打造“川红特色小镇”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优化茶叶生产基地布局。全力推进茶产业“链长制”工作,促进责任链、资金链、人才链、市场链、增收链“五链相融”。与科研机构专家院士合作,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新推行“好茶贷”等金融政策,撬动金融机构为茶企、茶农授信3亿元,累计发放涉茶贷款4.2亿元。同时,采取“国资+龙头企业+专合社”模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有效衔接。通过“产地初加工+龙头精加工”模式,规范茶叶初加工户,推进茶叶加工提档升级。构建以川南国际茶城为起点、县外茶叶直销平台为纽带、大额经销商为重点、互联网销售为延伸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年出口茶叶1000吨以上,可创汇400万美元。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9-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9月5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冬水田研究院揭牌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冬水田研究院。  “研究院将以冬水田研究为切入口,把它做成乡村振兴的大平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涛介绍,研究院将农业冬水田治理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开创理论技术整合研究,填补了我国农业研究中在农业冬水田问题上的一项空白。  按照规划,新成立的冬水田研究院,将聚焦冬水田建设保护、开发利用、功能发挥等重点,聚力提升四大职能: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增强蓄水能力和土壤肥力,优化农作物种植环境,改造扩大农作物种植区域,提升播种育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培养更多专注研究冬水田的专业人才;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形成冬水田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发展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力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事业。  冬水田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在川渝陕南浅山丘陵地带广泛分布,是保春播栽插、培养土壤肥力、蓄水保湿、增强抗旱的一种特殊稻田。据了解,我省约有冬水田500万亩,三成左右分布在宜宾市境内。为应对近年来我国冬水田湿地面积呈现断崖式减少问题,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成立冬水田研究院。该校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研究冬水田的高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9-07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廖时权 唐德荣)“从农民工到副镇长、镇党委委员,角色变了,我的初心始终没变。如何尽快地转变角色,在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工创新创业中有担当、有作为,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日前,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统战委员徐宗银在接受采访时,谈起了从农民工、企业白领、村官到副镇长、镇党委委员的发展经历和心路历程。区农民工服务中心领导到双龙调研农民工回乡创业产业开发9名农民工当选副镇长,“点子书记”脱颖而出“笔试成绩全市第一,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也许是7年打工生涯和基层工作刻苦努力的沉淀。” 徐宗银嘴角微微上翘,有一种淡淡的自信。一年多以前,四川省宜宾市委组织部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全市报考者超百人,经严格审核,83人进入笔试,最终有9名优秀农民工被选拔出来担任副镇长职务。其中,笔试成绩全市第一的叙州区柏溪街道新联村党总支书记徐宗银脱颖而出。为了选好用好农民工副镇长,相关部门在全面考察目标对象的工作经验和特点优势,做到人岗匹配,让他们的“拿手好戏”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徐宗银上任该区双龙镇副镇长,开始发挥特长,马不停蹄地到叙州区发改局、农业局对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引进肉牛、生猪养殖产业。这对徐宗银来说是轻车熟路。当村干部的7年间,徐宗银作为村集体致富创收的带头人,曾多次组织人才外出参观学习,鼓励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功撬动社会资本2000余万元,被村民称为“点子书记”。徐宗银了解双龙肉牛养殖场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乡村项目建设“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的传帮带,农民工、‘村官’到镇长,也容易入门。做农村工作就是要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跟基层政府工作有相通的地方,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徐宗银说。2020年8月18日,徐宗银在双龙镇人民政府任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农业、民营企业、工业经济发展等工作。他在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全身心投入加速实施产业发展战略。抢抓“石城山蚕桑产业示范园”发展先机,在黄格村发展蚕桑2000余亩,同时在增产村发展蚕桑1200余亩,并向全镇辐射,现已建蚕桑基地8000余亩,全镇发展蚕桑产业将超14000亩;新发展油樟1300亩,竹产业500亩;新培育家庭农场12个,专业合作社1个。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推进乡村项目建设。建设四好农村公路,2020年至今已完工硬化路100公里左右;2020年新修建村党群服务中心3个,2021年9个村民服务中心正在建设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村“两委”办公条件;全区最大的水库---蟠龙湖水库枢纽工程已于2020年12完成试蓄水验收,水库的建成既可解决双龙、横江、凤仪3个乡镇5.13万亩农业灌溉,又可解决城乡7.69万人的饮水安全,同时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搭建农民工创业平台,鼓励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我身上流淌着农民工的血液,我们就要争取改善、重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基因。” 徐宗银说在叙州区双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多措并举,积极帮扶,以蚕桑和畜牧为主导产业。搭建农民工创业平台,鼓励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展创新思路,引领产业支撑。镇党委和政府引进了深圳市誉恒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治全返乡创业,在增产村发展规模化竹产业2000亩。优秀返乡农民工段钊创业畜牧养殖和蚕桑产业发展,创办蚕宝宝有限公司、春荣养殖专业合作社、垚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蚕桑种植面积2000余亩,已完成修建养蚕大棚17500平米。年产肉牛300头,喂养母猪300头,年产仔猪5000头。该镇扶联众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生态循环的肉牛养殖模式,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牛草,同时带动周边牛草种植100余亩,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种、养”的深度融合。专合社坚持“专合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专合社在增收致富中的“牛鼻子”作用。现有能繁母牛100头,预计2021年底存栏量达200头,2022年存栏量达400头,带动肉牛养殖户10余户,解决周边就业160余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人员50余人。长安村何模彬回乡创业,承包了80多亩田地,种植葡萄和养殖青蛙,成立了宜宾市敘州区何模彬种养殖家庭农场,并成功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徐镇长积极鼓励他竞选村支部书记和主任,并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鼓励他好好把握机会,在村“两委”换届中,何模彬高票当选为长安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21年6月29日,徐宗银已当选为双龙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统战委员。由政府序列走向党委序列进入多岗锻炼。“徐宗银在全市农民工竞选副镇长中,笔试成绩全市第一。这一年来又很快进入‘角色’,分管的农民工工作和其他工作有声有色。”叙州区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黄燕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农民工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农民工创新创业,是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内就业、创业兴业、外出就业、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关爱服务,切实抓好农民工创新创业工作。据悉,宜宾市叙州区农民工24.66万人,该区创建返乡留乡扶持政策。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八条措施”,强化关心关爱,开展走访慰问、权益维护、创业指导三项关爱,优先推荐担任村干部1442名,优先选拔科级领导、公务员、事业人员8名。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6
(陈刚  李勇 记者 周瑜原)“电力完全充足,今年我新建这个养殖场也能出栏4000头生猪。”9月2日,四川宜宾艾玲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艾说。当日,国网宜宾翠屏供电公司金秋湖供电所叶永红来到养殖场新建送电工程实测,电能完全达标。民东村位于翠屏区金秋湖镇西北部,曾是翠屏区仅有的五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促使一批项目落地,同时利用地少荒山多,利于建生猪养殖场的情况,拟把生猪养殖发展成村里的支柱产业。2019年,宜宾艾玲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艾一眼就看准了民东村的荒山沟,准备在这里租地建生猪养殖场。可当时,民东村仅有6台变压器,总容量300千伏安,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用电需求不大,对生活用电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想要发展产业,用电负荷需求量大,却很困难。邓艾实地考察后,只好作罢。考虑到民东村精准扶贫用电发展需求,翠屏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对民东村电网建设投入,通过农网改造,低电压治理,业扩项目落实。2021年初,民东村已有配电变压器10台,总容量增加了近4倍,达1100千伏安,供电半径大幅减小,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了解此情况后,邓艾很快决定在民东村松林坡再新建一个养殖场。“原来传统的模式,一个四千头存栏的养殖场,最少需要二十个人工,现在使用全自动化喂养模式,仅需要4个人,光人工成本就节约几十万,而且减少了人员流动,猪的疾病防控压力也减少了。电力保障很重要”邓艾说。8月16日,宜宾艾玲农业有限公司正式向金秋湖供电所提出用电申请。金秋湖供电所罗树彬、蒋天雪第一时间到现场查勘,商讨供电方案,打算从民松公用变压器新架设200米三相四线到养殖场,引进电源。为保障养殖场可靠用电,同时还将民松公变从50千伏安增容至400千伏安。8月25日8时37分,宜宾艾玲农业有限公司松林坡养殖场用电工程施工负责人叶永红,得到线路许可命令,带领施工队员迅速进入施工现场。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按照安全规程,现场人员完成现场所有的安全措施。“我们今天要完成200米三相四线导线架设、变压器增容、配电柜安装等工作,由于工作量大,点多面广,为尽可能减少停电时间,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同时作业。”叶永红说。一组负责线路架设。只见一组人员扒开荆棘、爬上山坡,校正电杆、调整拉线、安装横担、绑扎导线,施工有条不紊一项项展开着。“嗨、嗨、嗨”一根根导线在现场,吆喝声、号子声的伴随下慢慢升起。另一组负责起吊更换变压器、配电柜、刀闸,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由于现场离公路较远,给变压器吊装带来很大困难。“起一点、再高一点点”叶永红只得指挥着起吊。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影响到了指挥人员和吊车师傅。只见吊车将变压器缓缓起吊、收绳、升臂、平移,旧变压器顺利撤下,新的变压器稳稳当当安装在新的台架横担上。由于入秋以来,宜宾进入梅雨天气,中午施工现场下起了小雨,雨水迷蒙了施工人员的眼睛,打湿了衣背,大家挽起袖子擦一擦眼睛,扯一扯贴在身上的衣服,又继续作业。接地电阻测试,绝缘检查,计量数据核对……所有工序完成后,下午5时15分,一条银光闪闪的导线跨过山沟,把一台崭新的400千伏安变压器和松林坡养殖场连在一起,源源不断地为养殖场输送电能……(国网宜宾供电公司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3
 近年来,筠连县积极探索推进秸秆饲料化养殖技术,充分将秸秆资源转化为优质饲料资源并降低饲养成本。在探索秸秆饲料化养殖上,该县镇舟镇先试先行,走出了一条使秸秆变废为宝的路子。镇舟镇养牛户毛文林正在用机器粉碎秸秆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张聚萌提供    “秸秆打碎后用麦麸和生态宝(发酵剂)混合,发酵15天至1个月就可以打开喂牛了。只要保存密封好,可以放置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毛文林是镇舟镇的养牛户,2019年,他开始尝试使用秸秆代替酒糟喂牛,将回收来的秸秆加工粉粹,并通过发酵,变成食用饲料。正在打包秸秆饲料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张聚萌提供    秸秆饲料化养牛一方面可以降低饲养户的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废弃秸秆焚烧处理对环境的污染,还防止了野外用火造成的安全隐患,一举多得。而且,作为原料的秸秆来源十分广泛,农村比较普遍的玉米秆、水稻秆等都可以利用。打包好的秸秆饲料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张聚萌提供    听说秸秆饲料化养牛的好处后,镇舟镇养牛大户卢仲秀也开始尝试用秸秆饲料喂牛。今年7月,卢仲秀购买了一台青储一体化打包机,只需要将秸秆放入机器,粉碎后的秸秆会被自动打包密封,整个过程只需1分钟左右,大大节省了饲料制作时间。“今年酒糟的价格太贵了,所以就买了一台青储打包机,专门收集老百姓的玉米秆来做青储,从7月到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做了2千多包,我总共喂了100头牛左右,这2千多包饲料加上自己的20多亩黄竹草就基本不用酒糟了,够所有牛全年食用了。”卢仲秀介绍。近年来,镇舟镇积极推进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将小小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镇舟镇副镇长谢和坤介绍说,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和推广,镇舟镇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逐渐成熟,以秸秆益生菌发酵,秸秆封闭打包青储,秸秆干化压缩打包三种方式将秸秆变废为宝。下一步,镇舟镇将进一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让更多肉牛养殖户掌握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同时全力落实青储打包机等农机购机补贴,全力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筠连县融媒体中心供文稿/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2
长宁县立足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统筹不够、扶持力度较弱、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探索推行三级联动聚合力、三项政策添动力、三项举措激合力、三项机制提效力的“四三”模式育强村集体经济。三级联动聚合力一是县委统。强化全县“一盘棋”理念,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原则,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统筹整合发改、财政、农、林、水、畜等部门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涉农项目及资金5000余万元,打造天泉村万亩批把基地、保民村千亩蜂糖李基地等,初步形成了抱团共建、设施共享的良好态势。二是乡镇推。参照脱贫攻坚做法,全覆盖为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26名,全程参与、帮助找问题、定措施、做方案、抓发展,探索扶持资金量化股权、自然资源参股分红、固定资产盘活变现、公共服务创收增益等模式,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拓宽来源渠道。三是支部干。根据村级组织资产、资源、区位等条件,全覆盖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24个,由党组织书记兼任负责人,负责村级资产统一运营管理、特色优势产业统一营销管理服务、大型企业统一提供服务等。三类扶持添动力一是资金扶持。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集体经济收入少且缺乏启动资金的55个“薄弱村”,每村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着力消除“空壳村”“薄弱村”;同时,对产业基础较好、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28个村,争取财政集体经济扶持资金2800万元,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二是项目扶持。在规划、安排涉农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参股的产业项目。在涉农项目实施或扶持资金拨付前,与业主商讨扶持资金折资入股事宜。如,古河镇幸福村将黑化村内主干道时折资入股七洞沟旅游公司,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元。三是金融扶持。积极协调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部门,用好用活兴村贷、创业担保贷款等贴息政策,为集体经济组织解决资金不足困难,梅白镇7个村以集体经济整镇推进为契机,申请兴村贷1400万元。三项举措激活力一是报酬激励。明确村集体收益达到一定规模后,可拿出一定比例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待遇报酬,激励经营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热情。二是补助奖励。设立集体经济奖补基金,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镇给予1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增长较快的,提高村干部绩效报酬兑现标准,对无增长或重返“空壳村”、“薄弱村”的,扣减当年绩效报酬。三是追责问责。对违规使用、挪用侵吞、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事项,由镇纪委(监察室)进行查处,并同步追究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项机制提效力一是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推行单列科目、单独预算,明确报账需提供真实、有效、合法的相关凭证并由经手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签字后方可报销,原则上1000元以上的支出由乡镇财政所转账支付,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公开公示制度。依托“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村级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平台载体,每季度公开公示每笔收入、支出、上期结转、当期余额等情况;同时,本村村民均可随时约请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查询集体经济收支情况,确保资金使用高效。三是审计监督制度。由各镇组建审查小组,执行年度审计、离任审计和届终审计,实现届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全覆盖。同时,县委巡察组、县审计局在巡察(审计)镇党委时,要延伸巡察(审计)一定数量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今年以来,已巡察(审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0余个。(长宁县委宣传部 刘江华 供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2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胡静)今年以来,孝儿镇纪委采取“力量整合”“业务聚合”“职能融合”“三合”模式提升纪检督查实效,助推各项重点工作提档升级。一是力量整合,加强督查队伍。采取“自查+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全镇村级纪检委员平均年龄较大,部分人员业务不精、岗位职责不明、履职能力不强等情况不定期开展村级纪检委员履职培训,切实提升纪检委员政治品质、职业素养、自查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纪检委员履职培训2次62人,纪检委员“三员”作用进一步加强。组建政治素养高、基层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镇纪委专职督查组1支,通过实地走访、翻阅资料、现场询问等方式对自查效果不佳、工作推进较缓慢的村进行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助推村级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二是业务聚合,强化督查效能。整合资源、凝聚合力,重点业务整合归并,“打包”进行督促检查。破除以往多头督查、重复督查现象,实现重点工作一次督查、整体推进。截止目前,已梳理党史学习教育、汛期安全、疫苗接种等重点工作专项督查清单40余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督查3次、发现问题300余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三是职能融合,提升督查实效。将业务指导、督查促改、绩效考核职能进行融合,推动督查效果落地。以软性业务指导为主,注重帮助性的工作指导,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协助整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以硬性督查为辅,充分运用批评教育、提醒谈话、警示谈话、诫勉谈话等手段对督查过程中出现的敷衍塞责、工作推进不力的村干部进行督查问责,提升督查的实效,截止目前,已开展提醒谈话2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通报批评1次。以逗硬奖惩为补充,及时汇总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整改清单》,通报责任单位限时整改;汇总督查结果,形成各村考核“成绩单”,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促进督查结果落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1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王庆虎)筑牢安全隐患“防洪堤”。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率先召开防汛减灾工作部署会,启动防汛减灾应急处置预案,安排乡、村、组三级干部170余人对乡属范围内15个村(社区)35家企业,全覆盖检查13次。严格执行“一周一排查”“逢雨必核查”工作机制,共排查出山洪地质灾害点13处,严重危险点6处,并针对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的特性,分类准备应急救援物资533件。同时,成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民兵应急排险处置队、思想工作疏导宣传队、医疗保障救护组等,切实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夯实自我防护“安全墙”。今年入汛来,为加固防汛抗旱工作质量,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大河苗族乡逐一巡查了常住人口和管辖范围内所有山体、山路、河道、水库、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等,严格落实不漏一人,不放过一处危险区域的要求。投入25余万元对乡内121平方公里的河道、山路、陡坡居民房前屋后等危险区域进行再加固。组织召开紧急防汛减灾动员会1次、安全形势分析会5次、山洪地质灾害区域应急演练3次。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发出危险预警提示60余次,1000余条,利用播放“村村响”、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宣传单等,增强群众的防汛知识,切实提高防汛减灾本领。守牢防汛减灾工作底线。灾情就是命令,大河苗族乡闻“汛”则动,迅速响应,坚决守牢工作底线。6月28日,在接到市、县两级山洪地质灾害危险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后,立即安排全乡13个山洪地质灾害危险点,按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转移安置村民。6月29日15点00分,暴雨将至,乡党委、政府吹响山洪地质灾害危险黄色紧急信号,全体机关干部,15个村(社区)党员干部职工闻讯而动,快速出击核查转移安置群众500余人,同时在转移安置群众的工作中对受灾点村民思想进行疏导,并且还为转移安置群众发放出面包、方便面、饮用矿泉水、咸鸭蛋、榨菜等60余件。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1
(刘敏 杜云 记者 周瑜原)8月30日,筠连县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村镇集中评审工作在县委宣传部举行。筠连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游局、县教体局、县乡村振兴局等牵头单位分管领导参加评审。 评审现场,各牵头单位结合《筠连县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乡(镇)上报的样板村镇申报报告、自评表及提供的佐证材料等进行认真评判、再三斟酌,并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评选出高坪苗族乡、丰收村、木映村、川丰村、银星村、芦丰村、棬坪村、沐阴村、春风村、红旗村、雪山村、龙坪村、龙塘村、革新村等14个县级样板村镇,其中高坪苗族乡、川丰村、春风村、红旗村、龙坪村、革新村被推荐申报市级样板村镇。“样板村镇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项目,我们前期充分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最终形成的实施方案。”筠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章介绍,下一步,筠连县将结合“全域春风”行动,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围绕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努力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大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扎实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引领率带作用等6个方面的建设,发挥好样板村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受访者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9-01
(杨晓川 记者 周瑜原)油樟是宜宾特产,而翠屏区双谊镇更是宜宾油樟的主产核心乡镇,油樟林面积达34000余亩,森林覆盖率48.6%。漫步双谊镇的油樟林,大小溪流穿越其间,黑化过的山道蜿蜒上行,阵阵清新空气扑鼻而来。风景优美的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双谊科技园在位于双谊镇的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双谊科技园,有一种与传统油樟不一样的种植方式,它就是油樟矮化密植。园区几座山头上,梯田式地分布着油樟矮化密植经营模式试验区,是园区依托中国林科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支撑,重点突出运用现代林业经营理念和技术,开展油樟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机械采收、纯林高质化复层经营、优良品种丰产等的试验示范。“目前,园区的1000亩油樟矮化密植已初见成效,并带动周边乡镇开展油樟矮化密植栽种。”园区建设方、宜宾梦想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世宏告诉记者。据了解,油樟传统经营模式下,种植密度不合理、单株载叶量小、林冠层较高、采收困难且安全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下,3-5年才能投产,7-8年丰产,采用矮化密植后1年就可以投产、2至3年丰产。并且采摘方便,适合使用机械化采摘。廖世宏正在查看油樟矮化密植情况依托油樟种植及矮化密植,宜宾梦想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还在双谊科技园大力发展翠屏区有害生物防治、年产四万吨的有机肥(农林综合利用)、宜宾市原油收储、芽菜精深加工项目。“油樟炼制后产生的残渣可以进行有机肥生产,用于油樟种植,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廖世宏说。目标不止于此。在梦想农旅的发展计划中,整个园区预计总投资10亿元,一期建设油樟基地、二期发展精深加工项目、三期发展民宿康养项目。目前,总投资已达5亿元。“下一步,公司还将建设以油樟产业风景区为特质的森林旅游康养基地,最终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打造3A标准的景区‘梦想清韵’。”廖世宏表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8-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山顶上下来的压力管道不见了,轰鸣了几十年的水流声消失了,被截流的河水回到了原来的河道内,蜿蜒流向远方。8月24日,笔者在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伏头村看到,曾经存在了数十年的伏头村电站已经不见踪影,一片绿色长在过去水电厂的土地上,周围一片宁静。  这是该县已完成撤除29座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中小水电站的缩影。“还水于河,还山于林”,29座消失的小水电站,让人看到了该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原有小水电站共36座,包括核心区9座,缓冲区12座,实验区15座。1996年县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建设有16座,设立之后建设有20座。其中,保护区成立之前涉及实验区的甑子湾等7座电站根据市级相关部门合法性认定的复函,认定为合法的小水电站,已安装了下泄流量在线监测设备,另需拆除电站共29座。2017年7月,长宁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小水电站关停拆除暨整改方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2018年6月,全面完成了拆除退出任务,2019年底通过了省、市、县级验收。  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保护区内小水电各项管控措施,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长宁。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8-3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