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王梦倩 记者 杨德慧 摄影报道) 12月9日至10日, 2021 年雅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推进会在石棉县召开。9日,与会人员走进石棉县孟获城景区,实地参观考察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场分别参观了新村民宿、游客中心、婚纱摄影基地、森林栈道(含玻璃栈道、吊桥)、汽车营地和跑马场。每到一处,景区、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建设、规划设计、运营状况、投资融资等情况。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考察石棉县孟获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这里的空气真新鲜,简直是个天然氧吧!”漫步在孟获城景区的游步道,与会人员发出如是感叹。孟获城景区毗邻全球首例野生大熊猫易地放归地、中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有中国西部海拔最适中、规模最大、最易到达的高山生态草甸;有构成生命与历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观——红石滩和原始森林,也有宁静而致远的月亮湖。参观途中,与会人员不由得为孟获城景区建设点赞。“此次考察给了我们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信心。”天全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王新勇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雅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效应对疫情,抓项目促投资,促进文旅融合,狠抓品牌创建,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艺术基金等的创建和申报方面实现“零”的突破,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在雅安市天全县新场镇丁村村西北侧一块不大的台地上,有一所幼儿园,四周群山环抱,56名幼儿和6位老师每天过着童话般的生活。幼儿园的9栋建筑因其独特造型曾登上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受到行业好评。  设计师眼中的乡村幼儿园是什么样的?现代建筑理念如何融入普通民居建筑?12月7日,记者采访了援建方壹基金助理秘书长魏明涛和设计师陈屹峰。傍晚的丁村幼儿园,有种独特的美。壹 营造聚落氛围建筑围成U形  12月7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样,丁村幼儿园园长易杨松和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广场上做早操。相比去年,今年更加寒冷,易杨松决定挨个给家长打电话叮嘱其给孩子加件衣服。  冬天是凋零的季节,每每望着远处的荒山,易杨松总会想起曾经的民办旧园。“新场镇本身就偏远,当地村民又分散居住,导致这里的学前教育十分缺失,仅有两三家作坊式民办幼儿园。”易杨松告诉记者,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慢慢的,生源就都转移到了别处。  2013年芦山地震后,壹基金向灾区援建幼儿园,丁村村是其中之一。在多个援建项目中,丁村幼儿园给援建方的魏明涛留下的印象最深刻。“9栋独立建筑成U形聚拢在一起,再加上浅色的砖墙,在周边分散的民居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魏明涛说。  为何设计成这样?设计师陈屹峰着手设计前曾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人文情况。“丁村当时人口少,比较荒凉,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家的氛围,也为了聚拢村里的人气,整个幼儿园被设想为一个‘村’。”陈屹峰告诉记者,校舍设计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占地3034.6平方米,全部建筑体量按功能被分解成九个彼此游离的“村舍”,布置在地块的东、南、北三边,围合出一个向着西侧山口完全打开的U形内广场。  从航拍图上可以看到,U形的丁村幼儿园十分醒目,有一种特立独行的美。不仅形状美,砖墙带来的浅色观感更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广场的铺装和建筑外墙都采用当地生产的页岩烧结砖,构筑了一个具有强烈人工意味的场所。这个场所一方面自立于周边的自然环境之外,另一方面又和天空、台地、近处的村落以及远方的山口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陈屹峰说。厚厚的砖墙造成光和影的美感。贰 凸显娱乐性设计连廊和阶梯  雅安是雨城,一年中总是下雨。考虑到这个问题,陈屹峰专门在U形内侧的房屋外设计了连通9栋建筑的连廊。“使用了轻钢材料,再加上不锈钢的顶棚,简单说就是一个能挡雨的户外通道。”陈屹峰告诉记者,设计的功能性便体现在这里,孩子们是好动的,下起雨来只能呆在教室,那样会相当枯燥。有了连廊,即便下雨,孩子们也能在教室外玩耍,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课间的乐趣。  除了连廊,在不下雨的日子里,孩子们和老师们可以到广场上玩耍。陈屹峰专门将广场设计成带有一定坡度的5级阶梯。“进入幼儿园大门是最高一级,一直往U形口走会越来越低。”魏明涛告诉记者,在他十多个援建项目中,像这样故意带坡度设计的还只有丁村一家。  “考虑到当地年降水量多达两千毫米,单坡面能迅速排除雨水也便于施工。建筑外墙面采用在框架填充墙外侧砌筑页岩烧结砖墙作为防水措施。”陈屹峰告诉记者,页岩砖远比普通外墙涂料耐雨水侵蚀,在他经手的村舍的建造中被广泛使用。  对于陈屹峰而言,内广场是整个幼儿园的核心,也是场所方位感和识别性的关键所在。孩子们每天在广场内嬉戏,对幼儿园的认同和记忆会从这里开始,内广场由此也将成为场所归属感的一个源头。  “幼儿园场所的营造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尽量实现空间类型的多样化和可游戏性。幼儿园各单体建筑以及主入口借助曲折的外廊系统连为一体。外廊顺应着场地标高的变化,结合坡道、台阶,在内广场与两侧建筑之间增添了一个富有亲和力的尺度层次和空间层次,也为孩子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陈屹峰说。  “不仅如此,一边下坡,一边还能望见远处的山脉。”易杨松告诉记者,整个幼儿园的围墙修的较低,孩子们站在坡上就能清晰的看见山脉,营造出了一种视觉美感。丁村幼儿园的U形内广场。叁 墙体和角落有光影和空间的美  户外连廊和广场阶梯给“躲猫猫”“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制造了绝佳的场地,易杨松每天都和孩子们做不同的游戏,十分开心。“在玩耍中,我们发现,阳光照进厚厚的砖墙,穿过深邃的窗口,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易杨松告诉记者,他曾给孩子们拍过多张美照,甚至还邀请摄影师前来捕捉画面。  在魏明涛的记忆里,厚厚的砖墙、深邃的走廊,满满的一种对未知空间的探索欲望油然而生。“我每次去都会给孩子拍一些照片,甚至我和同事们都在那做起了游戏。”魏明涛告诉记者,雅安地区多雨,阴天多,但凡有些许光照,9栋建筑都能充分“利用”,在幼儿园的光和影中寻找美感,别有一番风味。  “新场镇丁村幼儿园的设计并不是为了探究川西乡村的原真性,也无意去营造一个乡村乌托邦。”陈屹峰认为,在尊重项目投资限制,符合当下建设程序和适应当地建造能力的前提下,除了满足使用要求,建筑师想要尝试的是让新建筑进行自我调适,以契合川西乡村的家园氛围,同时又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自主。连廊及其设计的未知空间,充分满足孩子们的猎奇心。  从2015年11月开始建设,到2017年1月9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再到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今年已经是丁村幼儿园的第5个学年了。对于这样的幼儿园,孩子们有何感受。大1班的刘雨晨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丁村幼儿园,每天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做游戏她很开心。  “在我们的反馈中也有一些意见。”魏明涛告诉记者,比如在下雨潮湿的环境中地面会生青苔,此外墙体较厚,窗子也厚,教室的采光效果要差一些。“还有就是地砖本身没有水泥地面足够平坦,小朋友们会时常绊倒。”魏明涛告诉记者,作为援建方他已和幼儿园共同进行了应对和整改,问题得到了解决。(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10
四川新闻网消息 2016年2月,宝兴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截止目前,宝兴已成功创建了熊猫古城、灵关石城、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蜂桶寨邓池沟景区等6个国家4A级景区。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路上,宝兴认真谋划部署,全力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郝立艺摄强化组织保障,增强创建执行力宝兴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部门联动,政府、企业、群众全社会参与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制定了全县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全面统筹推动、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明确整体目标,持续投入资金宝兴县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编制了《宝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坚持本级财政逐年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促进文旅产业发展。针对景区原有标识标牌材质不一、外观陈旧、内容不规范等情况,今年投资20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整改、完善,并在重要路口、景区、节点增设了宝兴县全域全景图、导览牌、景点介绍牌等标识系统,有力提升和完善了宝兴县旅游服务品牌形象。强化基础提升,创优旅游环境宝兴县全力打通交通堵点,以省道432线改造提升和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建设项目为依托,健全完善全域交通网络。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建成房车营地、露营地等5处。建立文旅行业联合监管机制,健全旅游信用“红黑榜”,构建“智游宝兴”、“爱上宝兴”公众号等服务游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投诉受理率、满意率连续5年均达100%。推进产业融合,实现旅游新发展宝兴县始终紧紧围绕建设优质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展“文旅”、“农旅”、“林旅”等发展新思路,推出20余种旅游特色餐饮;开发帐篷酒店、石木套房、鸟巢等10余类特色住宿产品,推出农(林、藏)家乐、乡村酒店等特色民宿63家;开发“大熊猫+红色文化+汉白玉”文商旅融合的文创产品及有机茶叶、有机竹笋、香猪腿等20余种农副产品;推出《梦印夹金山》原生态藏羌民俗舞台剧、硗碛锅庄等10个特色演艺产品。依托现有资源,塑造文旅形象依托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全力打造“天府三九大”中大熊猫文化的展示高地和研究高地。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文旅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成功塑造“熊猫老家·多彩宝兴”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川省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县、四川省文明城市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近20个。依托景区资源,带动融合发展宝兴县依托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乡村旅游模式。不仅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有机结合,还将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带村”旅游发展之路。依托旅游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结合成渝经济圈建设,宝兴县积极探索“工作在成渝、休闲在宝兴”旅游模式,针对成渝地区游客制定了消夏避暑优惠政策及各类夏令营活动等内容,有力促进文旅消费恢复、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同时,宝兴县加大乡村旅游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增加乡村旅游的收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旅游模式如今,游客走进宝兴县神木垒等景区景点,打开手机,便连接到WIFI,实时传递最新旅游咨询。据了解,为了给游客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宝兴投资3000万元构建全域智慧旅游体系,完成宝兴县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一期、二期建设,完善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在线预订、支付功能、公共WIFI全覆盖系统,荣获“最佳全域智慧旅游品牌”奖。郝立艺摄未来前行的路上,宝兴县将继续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作为落实文旅产业发展的导向,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推进宝兴文旅产业发展。(宝兴县委宣传部供稿/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8
(竹叶 李海如 记者 杨德慧) 在芦山县东汉石刻馆内,红军石刻陈列馆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本月底全部完工。四个新馆将展出红军石刻、历史照片、图等百余件,通过详实的史料、丰富的文物,全面展现红军长征在芦山的红色历史,营造出立体式、多维度的宣传教育场景,将芦山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胜势,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同时,也为芦山红色文化旅游再添活力,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据芦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匡亘介绍,县红军石刻陈列馆布展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墙面基础造型、文物基座修复等工程。建成后的红军长征碑刻馆,将成为红色教育体验的新场景,助力讲好芦山五大故事中的“红色故事”。芦山最厚重的资源是23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最具禀赋的资源是北纬30度上具有世界级品质的自然奇观。推动文化旅游资源转型升级、打造新品牌、培育新业态、塑造新经济,让芦山人气旺起来、芦山人民富起来,是芦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之一,为此,芦山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文旅振兴大会战专班,破难题、开新局,练内功、抓项目,加快建设人文厚重、靓丽多彩的魅力新芦山。芦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气候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推动形成“全域有景点、四季有看点、时时有热点、处处有亮点”全域旅游新格局。为了把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射箭坪打造成最低海拔看云海日出的胜地,连日来,挖掘机开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施工现场,完成项目前期的土地平整工作,为下一步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修建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开足马力,积极对接,把基础工作扎牢扎实,为我们射箭坪项目的顺利实施开一个好头。”芦山县林业局项目办工作人员杨洪伟说。为加速项目推进,芦山县文旅专班采取成熟一个、编制一个、报批一个、启动一个的项目运行模式,实行“清单制”+“责任制 ”的项目管理方式,形成项目时间表、线路图,每周报送督导项目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工作机制。树立文旅兴县发展理念,锚定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目标,在文旅振兴大会战中,文旅专班将坚持以汉姜文化为魂,绿色生态为本,特色康养为支撑,构建一个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下好文旅融合发展棋,打好文旅产业发展仗,着力实现旅游产业整体布局、旅游发展全面共享,绘制“传奇古姜城.魅力新芦山”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8
四川新闻网消息 2021年,天全县乡村振兴局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持续用情用力,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重点人群,在防止返贫上持续用力筑牢一条防贫底线。印发《天全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雅安市率先启动实施防贫保,建立“返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精准防贫机制,持续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监测工作。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工作,组织县级部门、乡(镇)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含监测帮扶责任人),进一步找准短板弱项和问题,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拿出过硬举措,推动问题解决。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开展天全县首届“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会,创新贫困劳动力就业上岗渠道,形成“掌”上找岗、“线下送岗”、“线上荐岗”新模式。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5373人,同比增加11%,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目前在岗440人。做好扶贫小额信贷保民生。全县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1359笔、发放金额3075.14万元,贷款余额833.79万元。对符合续贷的脱贫人口累计续贷157笔451.50万元,有效满足脱贫人口信贷需求。全县扶贫小额信贷无一逾期。聚焦重点领域,在深化帮扶上增强合力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三保障”、安全饮水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政策落实到位。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到位。2021年投入各类财政衔接资金6324.13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安全饮水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帮扶力量到位。全县32名县级领导,30家县级部门联系帮扶30个贫困村。先后选派30名脱贫村第一书记,60名驻村帮扶干部,选派4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第一书记,8名驻村工作队员,选派18名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4名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聚焦重点任务,在乡村振兴上寻突破围绕“六个一”(一条大鱼、一头猪、以根竹笋、一棕菌、一片芍药、一山茶)产业深挖掘潜力,达到地里有种的、圈里有养的、水里有游的,实现乡乡有特色、村村有重点,户户有产业。围绕就业做品牌,线上+线下、短期+长期、县内+县外,打响天全特色的就业品牌,实现外出有去的、公益性岗位有安的、企业有干的。围绕重点帮扶村做亮点,根据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文特点,着眼五大振兴,对6个重点帮扶村进行规划,实现既打造示范样本,又可复制推广。(雅安市乡村振兴局供稿/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8
(周姝君 记者 杨德慧) “这次保险公司赔了我近6千元呢!多亏了纪委同志,我们才能拿到枇杷保险赔付的钱,太感谢你们了!”石棉县迎政乡红旗村果农抓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近期,石棉县完成了枇杷霜冻灾害保险赔付工作,290余万元保险金相继发放到果农手中,拿到钱的果农们舒展了眉头,露出了笑容。今年5月,石棉县纪检干部在开展“百千万”大走访了解涉农保险情况时,发现部分群众年初枇杷受冻损失严重,购买了枇杷保险而保险公司久拖不赔的问题。“大爷,你们今年买了涉农保险吗?有没有困难或问题?”“我家买了枇杷保险,能繁母猪保险。但是今年那个卖枇杷保险的公司把我们坑安逸咯……”“是咋回事呢?”“保险公司耍赖皮,不报嘛。我们去年12月就交了钱,但是今年2月份,枇杷受冻,3月保险公司才出保单,有个时间差,所以保险公司就耍赖皮不报……”走访干部得知情况后以点概面继续走访其他乡镇,发现枇杷保险得不到赔付不是一户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村、一个乡的问题,而是全县普遍性问题。走访干部迅速将情况进行上报,并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情况。“依托省财政厅特殊农业奖补工作,我们积极宣传特殊农业奖补政策,引导农户购买枇杷特色农业保险,每亩财政补贴270元,群众自筹90元,目的是为了降低群众因灾受损。通过宣传引导,全县共计10个乡镇27个行政村2145户枇杷果农购买了保险,承保枇杷特色农业保险面积达5188.64亩。”“那你们晓得现在保险公司耍赖的情况吗?”“我们晓得,而且我们也在想办法。”为推动群众问题得到解决,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农业、财政、司法等部门和10个相关乡镇“一把手”召开专题会,研究处置该问题,督促各乡镇、部门履职尽责。同时,建立跟踪督办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督办。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赓即约谈了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并织保险公司实地了解枇杷受损情况,多次与保险公司沟通保险赔付事宜和细节。“如果该保险公司再不赔付,将走司法途径。”经过连续5个月的跟踪督办,县农业农村局反复协调,今年10月,该保险公司完成了所有果农枇杷保险赔付,涉及资金290余万元。果农表示:“霜冻把我们的枇杷打了,收入少了,心都凉了,但是政府的帮忙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县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深入排查黄果柑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涉农保险领域存在的问题,暂未发现类似情况。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入开展“百千万”大走访、“坝坝会上我有话说”等活动,畅通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图片来源:石棉县纪委监委)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杨敏 记者 杨德慧) “占道卖菜的走了,安全网也架起来了,现在从这里过,既通畅、又安全。”石棉县新棉街道新街社区居民刘大爷对整改后的道路表示很满意。此前,雅安市石棉县纪委监委派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在深入开展“百千万”大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正在修建的两个楼盘--“树高·金悦府”和“龙江首座”中间的道路,成为了附近居民的“心头事”。“施工围墙外面的路上全是卖菜卖水果的,路本来就窄,还要过车,有时候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得!”“上下班高峰期才恼火,就这短短一百米,我每次开车都要一二十分钟。”“我就喜欢在这里买菜,好多都是农民自己种的菜,其他地方买不到。”......看到纪检干部在走访,群众们纷纷凑上前来,你一言,我一语,都想把对这条道路“爱恨”说给纪检干部听。“‘树高·金悦府’是农贸市场改造项目,我们是严格按要求打围施工,但在围墙外面摆摊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我们经常都在劝摊贩们去政府指定的临时菜市场摆摊,但很多小摊贩在这儿摆摊生意好,不愿意过去。”施工方也向纪检干部倒着“苦水”。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是第一,做好施工安全也是第一,怎样才能把两者都满足呢?纪检监察组立即将此问题反馈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并通过相关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将此问题同步反馈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交警大队,督促4家部门立即整改。经4家部门现场查看,并现场召开协调会,决定将临时摆摊的摊贩引导至距离该处100米外的空地摆摊,长期摆摊的摊贩统一引导至政府指定的临时菜市场。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行人通行安全,施工单位在围墙外搭起了安全通道。短短一周,群众的“心头事”得到了解决。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事情,历来是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领域,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石棉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百千万”大走访活动,就是俯下身子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决不再让一条小小的道路,成为影响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大难题。”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记者 杨德慧)“这户是王国明家……”汉源县富庄镇永兴村村支书巨仕国顿了顿,又说道,“就是这个土房子,里面十几平都没得,四口人都挤在里面,他犟得很就是不肯重建啊!”当村支书指着眼前这间“土房子”向汉源县纪委监委派驻富庄镇永兴村第一书记李龙介绍起永兴村3组村民王国明家情况时,李龙感到非常惊讶,“这样的房子住着也太危险了。”这是李龙上任的第一天,同村支书一起走访时的一个场景,这座“土房子”在李龙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为了弄清原因,李龙决定到他家里好好了解一下情况,听听他的想法。“我不重建,你们再来劝我也没有用。”记得第一次去王国明家里了解情况时,王国明的态度果然同村支书说得那样“犟得很”,十分坚决地拒绝重建新房。在之后的工作开展中,驻村工作队会同永兴村两委对全村返贫致贫风险农户进行全面精准的排查,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和信息核实及评议公示等各项程序之后,最终确定将王国明列为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并常去他家中了解他的想法,倾听他的诉求。“其实我也想修一下房子,哪个不想家里好好的,每次下大雨,家里到处都在漏,但实在是掏不出钱来,两个娃娃读书要钱,老婆有智力障碍,一大家子就我一个人挣钱,那里有钱修房子啊。”王国明几近哽咽地说道。李龙听着这个年纪只比自己大一些,却饱经生活坎坷的老大哥无奈地谈着自己的苦楚,这让李龙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助他家改变现状、重建新房。根据他家的现实情况,李龙和驻村工作队会同永兴村两委专门为他定制出低保兜底、教育帮扶和改善居住条件的帮扶计划。通过各方帮助,目前为他的大女儿李琴申请到一家爱心企业每年6000元的爱心助学捐助,直至其大学毕业;针对他家“土房子”的问题,向各方积极争取政策帮扶,为他全家落实低保待遇以及住房重建补助资金;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都对王国明家的重建工程特别关心,积极地出工出力,帮助他家尽快重建起房屋。当王国明家的房屋重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一则强降温的天气预报引起了我的注意。新房马上要建起来了,寒潮将至,为了保障王国明一家温暖过冬,李龙立刻与县纪委监委的同事们联系,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开展爱心捐赠,并将爱心捐赠的衣物第一时间送到王国明家中。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已完工,这个冬天他们全家将可以入住安全的新房。在当前努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特别是像王国明家这样的家庭,需要我们这些帮扶干部的多一点“牵挂”、多一分“决心”,才能让更广大老百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也不落下。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李春蓉 记者 杨德慧)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宝兴法院组织联村法官到村入户,开展“宪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活动通过发放宪法、民法典宣传手册、设置普法咨询点等方式,营造出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期间,共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解答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律服务咨询10余件。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宝兴县人民法院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胡月 记者 杨德慧) 5点起床,扛着锄头、提着篮子上山……30多年来,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建新村11组的胥宗林已经养成了习惯。“要想扦插成活率高,就得起得早!”从事老鹰茶无性繁殖技术30年,胥宗林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一件事情一干30年,胥宗林何以坚持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好耍!”当老鹰茶叶在玻璃杯中溢出金黄色时,胥宗林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迷上扞插研究“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就进深山采老鹰茶回来,加工后售卖,换取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上世纪80年代,胥宗林夫妻带着四个孩子,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当时,老鹰茶对于胥宗林来说是“救命茶”。“山林里老鹰茶特别多,我会手工制茶技术。”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胥宗林将老鹰茶新发的嫩叶摘回家,制成干茶后,交给妻子在集市上售卖。“1977年刚开始卖时,没人买。”那时,1公斤老鹰茶零售价在10元左右,有一次,有人一口气买了80元的老鹰茶制品,“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一单生意让胥宗林萌发了培育老鹰茶的念头,他开始琢磨如何解决老鹰茶繁殖难的问题。胥宗林把目光放在老鹰茶上时,刚好赶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老川茶种植热潮。面对老鹰茶繁殖难的问题,在梦想和现实的抉择中,胥宗林选择了跟风种植老川茶。当时技术受限,老川茶扦插无性繁殖成功率非常低,远不如使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成功率高。于是,初步尝试后,村里很多人放弃了无性繁殖。但胥宗林没有放弃,干完农活后,他就成天蹲在田里瞎琢磨。这一琢磨,胥宗林通过异花授粉杂交繁育出18种绿茶品种,并从中选出12种基因性状好的品种交给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胥宗林一直没有放弃培育老鹰茶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1992年,区上的专家到村上,得知胥宗林的成果后,鼓励他尝试老鹰茶无性繁殖。“很多地方都有人研究,却一直没有成功。”胥宗林又燃起了希望。“‘烂泡田’我能把稻谷收成从4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做成了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在村里,胥宗林一直是大家公认的“土专家”,“我对无性繁殖技术比较熟,相信自己能成。”于是,无论刮风下雨,早上5点起床上山去剪枝条成了胥宗林的习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参考,胥宗林只能靠一步一步摸索。“种了300株,失败了无数次,最后只存活了3株。”1992年,胥宗林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看到了希望。翻出几本已经泛黄的研究日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扦插日期、方式、存活数等。“1992年10月17日下午,老鹰茶第一行白叶、第二行红叶,共90株。”“3号8排,164株”……这些珍藏了几十年的小本子见证了胥宗林的艰辛与汗水。“晚上9点多,打着雷下着雨,我一个人在田里一边哭一边扦插。”为了得到不同天气不同扦插时间的数据,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数不清的失败,但胥宗林从没想过放弃,“做就要做个样子!失败了我就重新来。”“1998年3月14日,天气雨转阴7℃-15℃,插3个小区,各100株,1区活4。”胥宗林并不满足于此,“成功率太低了,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胥宗林又围绕成活的这3株老鹰茶幼苗展开研究。他发现,无性繁殖与木质化程度、枝条大小、温度都有关系。最终在这一年,他将老鹰茶无性繁殖的成功率提升到96%。“那时候还引起了茶界不小的轰动,省上的专家、媒体都格外关注。”胥宗林说。1999年,一直在种茶路上刻苦钻研的胥宗林获得了四川省农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他成了村里第一个有证的“土专家”。如今,胥宗林从120种老鹰茶品种中选出6个基因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不少专家对这6个品种很看好。造福一方百姓“一个人挣钱有啥意思,你说呢?”问起免费传授扦插技术一事,胥宗林总是这样回答。1999年下半年,胥宗林培育出了成品茶苗,浙江商人闻讯赶来,以3元每株的价格买走了几百株,胥宗林第一次靠技术挣到了钱。掌握了老鹰茶无性繁殖这项技能后,胥宗林将自己摸索出的方法,不遗余力地传授给身边的人。刚开始,遇到销售难题,村民积极性受到打击,将繁育出来的茶苗种到地里,然后纷纷外出务工。2008年,胥宗林接到一家国有林场的订单,40厘米高的老鹰茶苗10元每株,卖了20万元。“一分地的茶苗就卖了4万元,你说高兴不。”胥宗林一边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一下成了村里的大新闻,村里没有外出务工的人家,都到地里扦插茶苗。毫不夸张地说,村里的老鹰茶全都出自他之手,村里好几十户人种植老鹰茶都是他手把手教的。“只要他们愿意种、愿意学,我都免费教!”近到芦山、名山,远至贵州……这些地方可都有他的徒弟呢!看着大家因为种植老鹰茶慢慢富起来,胥宗林也替大家开心。再后来,老鹰茶鲜叶销路不好,胥宗林二话不说,拿出所有积蓄,把村民的鲜叶全部收回来,同时大量收扦插用的枝条。村民在感动的同时,对胥宗林更加敬佩。胥宗林的儿子胥光金退伍后,开始负责销路的问题,随着销路打开,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找胥宗林购买老鹰茶苗,甚至有客商想直接给胥宗林签订10年的老鹰茶苗供应合同。胥宗林觉得心里没底,每年要看到村民辛苦扦插的茶苗换到钱,他才踏实。胥宗林的做法引起很多村民的不解,但是胥宗林每年总是坚持把村民的茶苗卖完后再卖自己的。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胥宗坤家就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老鹰茶带来的“红利”。“这都要感谢胥大哥,他好心教我们繁育老鹰茶,让我挣到了钱。”胥宗坤腿脚不方便,妻子身体也不好,根本没办法出去打工,在家里种种茶挺轻松。“以前家里房子很破烂,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我们靠繁殖老鹰茶苗挣的钱慢慢盖起了两层楼的房子。”一旁的村民指了指不远处的房子:“你看,那边最大的房子就是他们家的。”听到这话,胥宗坤害羞地笑了。“20厘米高的茶苗售价2元至3.6元,1亩地可以扦插20万-30万株。”今年,老鹰茶价格趋于平稳,但对于建新村的百姓来说,依然有利润空间。现在,胥宗林已将管理家中老鹰茶苗的重任交给了儿子,而他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研发绿茶和老鹰茶新品种中。“我现在就想好好研发新品种,我不在乎名誉,只喜欢搞研究!”看着金黄的茶叶在杯中绽放,胥宗林的脸上充满笑容。(雨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记者 杨德慧) “越来越多农户参与垃圾分类,要收的垃圾越来越多,现有垃圾收集车太小了,收到我家门口有时候都装满了,太阳一大就闻到垃圾的臭味,垃圾放在门口也影响美观......”日前,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纪委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走访过程中,龙泉村多位村民向雨城区上里镇纪委反映了相关的问题。今年以来,雨城区纪检监察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雨城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紧盯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立足工作职责,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诉求。“为群众办实事,帮群众解难题,首先要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雨城区上里镇纪委通过开展入户走访行动,更好地了解辖区内群众所思所想所需...”雨城区上里镇纪委书记李伟说道。其他村情况如何?上里镇纪委带着疑问对全镇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保洁员配置、车辆运行、垃圾分类、资金分配使用、制度建设和考核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走访。通过走访,上里镇纪委发现全镇存在垃圾清运车辆较小,运载量不足,农户无统一垃圾分类桶,保洁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上里镇纪委把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作为改善民生实事来抓,积极主动与镇党委政府班子、村干部对接,推动问题解决。上里镇纪委在党委会上向党委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求村“两委”加强保洁员和清运员的管理,加大清运频率;二是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对各村清扫和转运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查;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增垃圾桶和垃圾车;四是结合各村实际,完善考核制度,并合理调配清运力量及路线。”随后,镇党委采纳了相关建议,并及时安排落实。同时,上里镇纪委积极督促各村加强保洁员和清运员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垃圾清理和保洁员考核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让群众不再“堵心”。没过多久,新采购的35台垃圾转运车辆全部分配到各村并投入使用,10个垃圾分类亭正在安装中,450个垃圾分类桶也将根据各村垃圾费收取和垃圾桶采购情况统一发放给农户。“没想到我们的一句牢骚话,纪委干部也放在了心上,现在垃圾清运及时了,垃圾分类桶也有着落了,卫生费我们也要自觉交起嘛。”在上里镇纪委负责人在回访中,村民张登祥激动的说道。“群众身边无小事,小事也是大事,我们是纪检干部,更是群众的‘解难人’,必须找准‘源头’、根治‘顽疾’,把这个事情给群众办好、办实。”上里镇纪委书记李伟指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王海文 记者 杨德慧) “雅东路车流量这么大,却是坑坑洼洼的,前几天一辆车的玻璃还被压飞的石头打坏了,我们之前也有反映过,但一直没有解决。”日前,雨城区大兴街道纪工委接到龙溪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怎么行!这次是压飞的石子打到玻璃,下次万一打伤人怎么办?道路是没有人管?还是有人管但没管?我们要查清楚。”大兴街道纪工委给街道党工委汇报后,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要求街道纪工委查明原因。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雨城区纪检监察系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从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入手,从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大兴街道纪工委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正是雨城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第二天一早,大兴街道纪工委书记白伟便来到雅东路现场查看道路情况并询问周边群众。通过走访,了解到省道104线改建工程启动后,雅东路龙溪段便成为雅安城区到草坝镇,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必经之路,导致车流量增加,而且大部分都是重型车辆。再加上这几年该路段基本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路上就出现了多处坑洼,对车辆及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前期我们社区也对道路进行过简单维护,但是毕竟资金有限,始终没能彻底解决,现在重车越来越多,路况也越来越差,我们社区也没法处理了。”龙溪社区负责人向大兴街道纪工委说道。“交通安全无小事!出行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这件事给大家办好。”大兴街道纪工委赓即将此问题反馈给街道党工委,并主动找到辖区交警中队负责人和联系社区干部,分析研究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这件事情我们也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过,但是如何解决、何时解决却没能得到肯定答复。主要是因为该处路段位于雅安市城市规划区内,不久将会因城市建设而另行修建,所以暂未列入日常维护。”在整改工作推动会上,大兴街道办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样可不行,我们不能够因为它已被划入规划区内就不管不问。坑洼多一天不补,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大家在最基层,干事情可不能就这样简单传一下话就不了了之,听之任之。”会上,纪工委书记白伟说道。“资金不好解决,那我们就另想办法。”在街道纪工委的牵头下,街道办、交警队、社区共同找到了在使用此路段的市交建集团和蜀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次的协调,两家公司同意共同出资对雅东路龙溪段2公里的坑洼路段进行全面修补,并且还承诺在该区域未拆迁之前会定期对该路段进行日常维护。“白书记,现在道路坑洼都填平了,我们出行也安全、方便多了,谢谢你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啊!”走在雅东路龙溪段路上,张大爷看到铺好的路激动地向白伟感谢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要紧盯问题不放松,努力把问题处理好,这样才能收获群众的点赞。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雨城区纪委监委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2-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聂姚12月2日,2021年全省红花椒绿色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培训会在汉源县举行。此次培训会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2021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四川省花椒番茄绿色优质高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努力提高我省红花椒生产水平。  培训会邀请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围绕红花椒低产低效椒园的改造提升、秋冬季椒园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花椒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授课,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雅安市等8个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业务负责人、26个花椒重点县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负责人、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  据悉,近年来汉源依托花椒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以“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与农户联结合作,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并切实增加农户收入;打造花椒休闲观光园、采摘体验园,助推花椒产业农旅融合发展。  培训会上,汉源县委副书记岑永杰表示,汉源县抓住四川打造全国花椒产业第一省的机遇,形成了“九有”体系,基本建成全国花椒第一县,目前,经过近3年创建,汉源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已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园区,下一步将积极争创省五星级园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2-03
(虞波 记者 袁洋)“九岭茶场的租金已经到账了,七盘村集体经济又多了一项稳定收入。有了这个好的示范,我们将深入研究各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因地致宜,盘活更多的村集体‘冬眠’资源。”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干部高兴的向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说道。为切实增强基层监督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雨城区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紧盯村集体“三资”管理,督促相关单位探索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操作实践,查堵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助力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今年3月,在日常监督中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发现碧峰峡镇七盘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原集体所有的九岭茶场承租方因经营困难,无力继续经营下去,已闲置了5、6年。“这地方都空了很多年了,没有人来管理的,眼看着就要荒废下去了,多可惜呀。”“如果能将这些地方租出去,搞一些农旅产业肯定能为全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在实地走访时,当地的老百姓反映到。在经过实地调研、收集到了当地群众的意见后,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向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反馈意见,并督促局里开展调研,多措并举,尽快指导各村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盘活资产。“对纪检监察组提出的问题,我们将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和镇、村开展现场研讨,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村两委加大对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伍双琳说道。经农业农村局牵头与相关部门、镇、村实地调研,村两委最终确定采用出租的方式盘活七盘村集体资产。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很快分析了此次资产出租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对相关部门、镇、村负责人进行了廉政提醒。“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微权力清单和‘三资’管理相关办法,履行好招租程序,确保整个招租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要有村民代表参加,保障好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产生的收益要及时入帐,登记管理好,严防‘糊涂’账。”招租前,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虞波对镇分管领导和村委会负责人提醒到。“今天,我们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公开招租,招租前我们发布了公告,参会的有村上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还邀请了镇上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指导......”招租会在村委会热闹的进行着,现场的村民也认真的参与着。最终,九岭茶场以5.58万元的年租金成功招租,将被用于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除今后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外,还将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农旅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一个月后,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再次来到七盘村进行走访。“这样的招租会还是第一次搞,通过这次招租我们搞清楚了我们村集体资产是咋管理的、又是咋利用来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有了这些收入,村上好多一直想办但是缺钱办不成的事终于有着落了。”当地村民高兴地对纪检监察组说道。“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加强乡村小微权力运行监督,进一步明确权责清单,落实公示公开,强化源头治理,切实做好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雨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30
(蒋芳丽 记者 杨德慧)近日,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只见村子四面环山,村民的住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缓坡地带;房前屋后分布着不少茶园,与层层梯田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再往前走,远近闻名的雅安红豆树映入眼前,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近年来,后盐村依托红豆相思谷农旅融合发展、传统古村落特色资源优势,持续优化“支部+党员+村民”乡村治理模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后盐村先后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村镇”名单,被纳入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0年以来,后盐村以党建为引领,坚决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坚持每月20号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我们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后盐村党支部书记彭勇表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员考评,引导农村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群众对党员、支部、政府的满意度,对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治理成效的认可度逐渐提升。同时,后盐村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后盐村法律服务小分队,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坚持让法治严起来。彭勇介绍,去年,后盐村同四川明炬(雅安)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进万村协议书,事务所律师成为该村的常年法律顾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农村基层综合治理,也是后盐村的举措之一。后盐村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户”“致富能手”“文明户”评比活动,在村民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样本,并全力配合开展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和镇村“雪亮工程”平台建设,坚持让德治亮起来。“后盐村生态环境优美,辖内红豆相思谷景区让人流连忘返。”彭勇说,该村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攻点,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如今,依托红豆相思谷景区,该村积极对辖内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发展精品民宿,并成功建成后盐千亩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有力带动全村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壮大。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6
(胥雪锋 彭加权 记者 杨德慧)11月18日,冬日暖阳,走进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禾茂组,几名村民正坐在“有文有量”庭院喝茶聊天,欣赏盛开的花卉。“你看,我们这里环境有多好……”村民陈文亮指着村里洁净的道路和栽植在道路两边的花卉和行道树感慨,村容村貌的改观、变化,是通过乡村治理带来的福祉。11月17日,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示,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名列其中,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摄影:彭加权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党群联动共治“过去,凤禾村同许多村一样,人居环境差、人心不齐……”凤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李智介绍,该村借助“川西药谷·禾茂田园”建设契机,拉开乡村治理的帷幕,坚持党风领民风,培育好乡风,修订村规民约促进自律自治,传承优秀文化塑造精神风貌,改造文化设施提供活动阵地。首先从强化党建入手,坚持“党建+”思维,延伸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调委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建设,将党建融入基层治理“全链条”,画好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同心圆”,打牢农村治理组织基础和保障,通过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引导实现“村里事大家评”,用村民的自我管理提升群众的认同感,推动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筑牢法治基础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稳步推进治理中,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该村从村干部、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中培养“法律明白人”,成立由代表委员、返乡五老等人参加的“劝慰组织”,并建起“平安禾茂·和谐家园”法治工作站,整合警务室、检诉服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形成由镇政法委员负总责,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参与的“1+2+5+X”组织体系和“15分钟法律服务圈”建设,实现人民调解靠群众,事事有专业人调解,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新局面。同时打造起集法治宣传橱窗、法治知识问答、法治典故等元素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促进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更好地满足群众法律文化需求。治理脏乱差 提升农村环境面貌依托“川西药谷·禾茂田园”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治理,针对实情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合资金800余万元,建设步游道、庭园美化、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并制定了一套垃圾分类、农村环境面貌微标准体系,设置有文明礼仪墙、基层治理墙等,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乡村好人评选和传承“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用身边榜样引导群众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向上向善。目前,凤禾村垃圾分类达到90%,厕所革命达到90%,各项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村居村舍成为最美风景带,村容村貌体现整体美。同时,该村还在打造多元产业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上下功夫,已发展茶叶1500余亩、中药材1300余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农业企业3家、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3家,其中省级合作社2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带动农民增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11月15日,记者从雅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雅安市、甘孜州将签署为期10年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联合执法行动协议,旨在巩固长江流域禁渔成果,确保禁捕期内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  此协议根据雅安市、甘孜州交叉水域广、战线长的实际制定。双方将成立联合渔政执法行动小组,负责雅安市、甘孜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交叉水域渔政执法。  协议明确了联合执法行动期限和主要任务。雅安市、甘孜州将每年每季度开展1次联合执法行动(全年共4次)。根据协议要求,联合执法行动将广泛宣传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渔业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加强“以案释法”,在全社会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社会舆论氛围;重点打击“电毒炸”“绝户网”等违法行为,清理取缔江面捕捞器具、涉渔“三无”船舶和生产性垂钓,严肃查办涉渔案件,保护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12日-15日,在宝兴县陇东镇复兴村驻村工作队陪同下,县总工会、县气象局、县卫健局相关帮扶责任人深入复兴村开展“回头看”工作。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复兴村由苏村、青江村、星火村新组建而成,户籍人口491户1436人,有低保户79户200人,已脱贫贫困户50户175人,五保户15人。其中星火村过去是省定贫困村,于2016年脱贫。  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村组干部交叉分成三个片区工作小组,对全村50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进行全面“回头看”,实现了新一轮全覆盖摸排走访。  驻村工作队队员陈创介绍,走访人员到脱贫户、监测户家中做到几个“看”。一是看2021年收入数据,测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看他们的收入是否大规模缩水,有无变化;二是看医保是否按比例报销;三是看住房、饮水用电是否安全、是否有适龄上学学生、电视信号是否正常、家庭人员信息是否准确;四是结合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安全生产等近期重点工作进行宣传。  不仅要“ 看 ”而且要“问”。走访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村组干部主动嘘寒问暖,针对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的困难问题,干部们一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立行立改,有效化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类风险,为复兴村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22
(记者 杨德慧) 11月18日,记者从农业农村厅官网获悉,根据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办《关于印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委基治办﹝2020﹞8号)精神,经各县(市、区)申报,市(州)审核推荐,省直相关部门组织评审,43个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98个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公示。其中,雅安2个示范乡(镇)、23个示范村(社区)上榜。芦山县龙门镇(图片来源:芦宣)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拟认定名单一、示范乡(镇)雅安市(2个):芦山县龙门镇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二、示范村(社区)雅安市(23个)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团结村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中里村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安桥村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新星村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天全县新华乡落改村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天全县乐英乡幸福村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芦山县思延镇草坪村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宝兴县陇东镇赶洋沟村荥经县荥河镇王家村荥经县宝峰彝族乡田坝村汉源县九襄镇桃源村汉源县皇木镇松坪村汉源县宜东镇新林村汉源县富林镇太平村石棉县王岗坪彝族藏族乡挖角村石棉县回隆镇叶坪村石棉县安顺场镇松林村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9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雅安市遭遇强降温天气,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安排部署冬春救灾物资发放工作,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11月17日,市应急管理局将御寒物资已全部发放各县(区),并于11月30日前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据悉,今年以来,雅安市多次发生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给受灾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部分受灾群众当前和长远生活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今冬明春期间基本生活面临困难。为妥善解决雅安市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在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难,市应急管理局按照省应急管理厅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指导县(区)对受灾困难群众冬春需救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争取省上支持,调拨雅安市棉被等御寒物资6000件。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物资在发放过程中,将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救灾御寒物资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一线、落实到困难群众,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雅安市应急管理局供稿/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11-1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