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晓琼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文/图近日,长宁县老翁镇天井村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在农家书屋里,童伴妈妈李小洪给孩子们讲解了清明节的由来,讲述了《董存瑞炸碉堡》《王二小放牛》等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期间,还宣传了文明祭祀、森林防火、防溺水等知识,给孩子们发放了爱心食品,组织开展了象棋、搭积木等活动。童伴妈妈李小洪在跟孩子们交流。  “小洪妈妈很关心我们。”刘淇小朋友参加了活动后说,这次活动很开心,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外,还能获得有用的知识。  据悉,今年3月,李小洪被推选为该村的儿童主任,也成了村里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由于疫情让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回家,李小洪主动逐户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看到村里的一些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就想多照顾他们一点,让这些留守的孩子也能感受到温暖。  据了解,天井村去年以创建县级儿童之家示范点为契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音响等办公用品,以及儿童滑滑梯、海洋球、象棋等儿童玩具和文体用具,解决留守儿童学习、活动、游玩等问题。  “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爱与温暖。”老翁镇副镇长罗艳表示,经过前期摸排,全镇的留守儿童共200多名,全部落实了委托监护人。通过“童伴妈妈”的亲情陪伴等,让在外务工的父母放心,弥补了孩子们父母不在身边的遗憾,切实提升了孩子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董紫薇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家的两亩多田半小时就栽完了,我一个人还不晓得啥子时候才栽得完。”4月18日,长宁县井江镇高硐村一组留守老人江国治看到党员助耕队帮他插完秧后激动地说。  井江镇常年有8000多人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劳动力短缺。现逢栽秧时节,为切实搞好春耕生产,井江镇各村党员助耕队深入劳弱户、脱贫户、留守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抢种抢收,解决春耕期间农事劳力紧缺问题,为他们送去帮扶“及时雨”。  该镇党委书记龚纯杰表示,井江共有7个村,每个村和镇机关都成立了党员干部助耕队,到田间地头去为群众办实事,既帮助困难农户解决生产存在的困难,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4月18日,记者从四川省就业局获悉,历时两个月的我省“春风行动”于3月底圆满收官。期间,全省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24.92万份,组织专场招聘活动2172场;帮助新增转移就业103.66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4.5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2.64万人;组织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5万人,落实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848.15万元;为5.45万家企业落实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301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4月18日,省气候中心发布2022年汛期四川省气候趋势。预计今年汛期(5-9月),我省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涝重于旱,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气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区在我省北部。  预计主汛期(6-8月)期间,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具体而言,南充、巴中、达州、广安、成都、德阳、绵阳、广元、资阳、遂宁、内江、阿坝州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0%~20%,省内其余地区偏少10%~20%。全省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  在主要气象灾害预测上,降水量方面,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汛情,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偏少,但仍需关注阶段性强降水过程的影响。  旱情方面,初夏(5-6月),盆地中西部地区有中等强度夏旱发生。盛夏(7-8月),盆地有一般性伏旱发生。  气温方面,盆地中南部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发生,高温日数接近常年略偏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万龙 摄4月17日,在石棉县美罗镇的茶园,茶农们分散在满山的翠绿间,熟练地采摘今春的芽茶。  据了解,自3月上旬开始,石棉县2200余亩茶叶进入采摘期,预计产量67吨、产值1190万元。茶园带来的经济效益一直要延续到10月左右,茶叶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眼下正是桑葚成熟时,4月10日,在简阳市江源镇团岭村的桑葚基地里,一簇簇黑紫相间的桑葚挂满了枝头,上百名游客徜徉在桑树间,体验休闲采摘的乐趣。“基地里种植了粤椹大10、蜀椹1号、嘉陵30号、台湾72C002等果桑品种,总计3000亩,大面积的粤椹大10已经成熟,上周末每天都会有200至300人前来采摘。”团岭村纪委书记李胜衣说。  “桑葚富含芦丁、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其成熟季节靠前,此时市面上可选择水果不多,在让游客体验动手采摘乐趣的同时还有极强的科普教育价值。”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所长、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刚研究员这样解释川内各地桑葚休闲采摘日益受欢迎的原因。  来自省蚕业管理总站的数据显示,全省桑果产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至去年底,我省果桑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新鲜桑果2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我省已成为我国桑果生产第一大省。游客在简阳市江源镇团岭村的桑葚基地里采摘桑葚。我省有果桑种质资源近100个  4月11日,在位于南充市顺庆区潆溪镇的省桑树种质资源基因库,几百株桑树高矮不一、树型各异,每隔几株就是一个品种。一串串黑紫红粉相间的桑葚果实在碧绿叶子中跳跃,黑红色的、紫红色的、像“毛毛虫”的……酸甜多汁,口味不一。  刘刚介绍,这个种质资源库保存了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优良果桑品种近100个,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果桑种质资源库,“目前我省内主要种植的果桑为粤椹大10、蜀椹1号/2 号、嘉陵 30 号、红果 1号/2号、台湾72C002和台湾长果桑等10余个品种。”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我省规模以上果桑基地县(市、区)已达20余个,成片进行规范管理的果桑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的德昌县、盐边县,川东北地区的南部县、嘉陵区、西充县,川北的绵阳,川南地区的内江市资中县、东兴区及成都等地。高标准建园技术打造发展样板  “多亏了专家们为合作社筛选的果桑品种和技术支持,我们基地才能发展得这么好。”4月12日,在西充县莲池镇莲池村的晟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基地负责人陈昱杉感慨道。该合作社流转了300亩土地用于果桑栽植,在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技术帮扶下,年产新鲜桑葚300余吨,开发新产品3个,带动了40余户桑农从事果桑生产,实现了社员增收,合作社增效。  这些果桑种植技术,大多依托于省农科院新都基地果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该园区集中示范果桑标准化栽培、免除草免耕、果桑快速丰产建园、“果桑一病一虫”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了一年栽植、两年投产、三年丰产的建园目的,同时果桑菌核病、椹瘿蚊防治效果在98%以上,示范的果桑新品种品质好,风味佳,经济性状好,亩产900-1200公斤。  目前,全省桑葚的盛熟期从3月下旬(攀西地区)至5月上中旬(盆地周边地区),持续一个多月,价格每公斤约在10元至60元不等。“我们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布局了更具观光吸引力的果桑品种,像今年新嫁接的台湾长果桑,每公斤可以卖到80-100元。”陈昱杉很是兴奋地说,“明年长果桑和白玉王就能迎来盛产,欢迎游客朋友前来休闲体验。”小知识  果桑种植应当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既能延长桑葚挂果期,又能减轻采摘和加工的劳动强度。  早熟品种:粤椹大10、川凉桑2号。  中熟品种:嘉陵30号、蜀椹1号、红果1号。  晚熟品种:中椹1号、红果2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9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袁文荣)近日,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关工委深入村社院户进行调研后,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南银1号”金银花产业及加工金银花企业提出建议,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落实。 一是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发展“南银1号”金银花产业必须以市场为标杆,以本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坚决克服冒进和盲目上马造成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尤其是加工企业,要综合考虑水、路、电、气等因素,既要积极探索市场规则,又要防止盲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强大的品牌意识,大力提高老百姓及金银花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深挖本地道地药材资源潜力,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及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推进对兴马罗岗村“南银1号”金银花王的培育和选育保护力度,加大道地药材金银花特色品牌商品注册登记,极力争取国家药监局确认“南银1号”金银花进入药典,创造品牌占领市场,拓展市场。三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镇政府及职能办公室要进一步转变职责,切实研究“南银1号”金银花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以及企业加工、产品销售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行为方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和规范诚信的发展空间,做好协调引导,为解决花农发展金银花销售的积极性和企业融资难做好服务。四是加快发展川东北金银花集散交易中心建设,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尽快做好发展规划编制川东北金银花集散交易中心工作,为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推进和完善川东北金银花集散交易中心的配套实施,大力招商引资,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2022年4月15日,邛崃市乡村振兴局组织参加全省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邛崃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邛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工商联、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在邛崃市分会场参加视频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好发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群团组织等各方面作用,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更大合力。会上,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总结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并强调要防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守住巩固成果的底线。要全面铺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巩固成果,跟上队伍不掉队。下一步,邛崃市乡村振兴局将严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5月底,全面完成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4月14日,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进入田间栽培试验环节,55个入围水稻品种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集中进行播种育秧。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今年的“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规格升级、含金量更高,将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获奖品种进行表彰。和往届评选相比,今年首次增加了田间评价环节,共在宜宾市翠屏区、泸县、邛崃市、崇州市四地开展田间集中栽培展示和评价。等长成后,四川还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组织省内外水稻专家对水稻的田间性状进行评价,最终经过田间鉴定、食味品质鉴评及遴选等环节,一路“过关斩将”后,最终只有25个品种能获得“稻香杯”优质米的殊荣。而这评选出来的优异品种,将在市场上进行推广,从1992年四川首次以“稻香杯”命名开展优质米评选,历经30年的“稻香杯”已成为评选四川好米的风向标,不仅促进了四川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也重塑了川米品牌形象。此外,随着获奖优质稻的推广,各水稻产区有望建立稳定优质米源。现在一些区县每年用种数量在几十上百个,优质稻不成规模。今后一个稻区可以减少用种数量,优选适宜好吃的品种,便于后期大米加工和产业化开发。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周元春)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劳动者职业能力素养提升需求,兴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巧用新媒体平台,“兴文人社”微信公众号开辟“就业创业培训”专栏,将就业创业培训课堂搬进手机,取得了良好效果。精准实用,接地气。围绕全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文旅富县”的发展战略,结合广大劳动者实际需求,以“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为原则,对口收集整理最贴近兴文本地实际的培训教程。有效提高劳动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培训知识真正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达到了提升能力素养,促进就业增收的培训效果。便捷高效,降成本。利用新媒体平台便捷、高效、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每周推送一期就业创业培训视频。各手机用户可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根据自身需求可反复多次观看。弥补了线下培训需集中地点、固定时间、运行成本高等不足,有效扩大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广度,使培训真正深入到了基层每一个角落。权威丰富,质量高。培训教程均为最具权威的精品培训视频,涵盖各行业、各领域。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和领域的劳动者均可通过观看培训视频提升自我能力素养,准确掌握规范的劳动技术。丰富了培训内容,有效弥补了专业培训教师缺乏的不足,使培训质量实现了新的提升。“就业创业培训”专栏上线以来,“兴文人社”微信公众号关注量持续攀升,就业创业培训教程点击量已逾万次,转发量已达5000余次,进一步增强了兴文就业创业培训实效。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韩莹 记者 李锐)安排脱贫地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634亿元;中西部22个脱贫省份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34亿元,提升了3302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启动实施24处涉及脱贫地区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已安排年度投资计划34.6亿元;支持具备条件的脱贫地区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9个……这是2021年水利系统在巩固拓展水利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交出的答卷。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要巩固住、维护好水利脱贫成果,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更加聚焦农业农村农民,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4月1日召开的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说。  保春灌就是保粮食安全——着力推进农田灌排工程建设  都江堰灌区以占四川省约1/20的土地,提供了四川省1/4的灌溉面积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四川省1/3的人口。为做好今年春灌用水工作,2021年年底都江堰灌区开展了工程维护整治,累计投入资金4355万元,维修养护渠道106公里。同时,提前编制了年度供水计划,2022年计划供水88.8亿方,其中农业供水41.6亿方,目前已经向丘陵灌区输水1.7亿方。  “四川省水利部门派出7个工作组50余人次赴重点产粮大县、冬干春旱易发县、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县,指导灌区渠系维修养护、用水协调等,确保水稻‘满栽满插’。截至3月下旬,全省累计泡田613.41万亩,水稻栽插52.17万亩。”四川省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说。  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水利系统启动实施24处涉及脱贫地区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已安排年度投资计划34.6亿元,用于除险加固、配套达标骨干灌排工程设施,更新改造灌区范围内大中型灌排泵站,配套完善量测水设施,同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将132处位于脱贫县的中型灌区纳入实施方案给予支持,落实中央投资18.69亿元。  2022年,水利系统将加快推进涉及脱贫地区的32处大型灌区和132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谋划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并积极规划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区,推动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  稳定供水提升水质“两手抓”——扎实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湖北省英山县,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抵御风险能力弱。2019年夏秋季节,英山县连旱104天,全县3895户13696人遭受不同程度临时性饮水困难,2020年又遭遇四轮强降雨袭击,直接影响到8.53万人用水。  如何破解英山县农村饮水安全的困局?英山县坚持规划引领,瞄准城乡同饮目标,创造性谋划出规模化供水新格局大蓝图,即1座日供水5万吨、1座日供水2万吨和2座日供水1千吨的4座规模水厂为骨干的工程体系,将10个乡镇集中工程全部联通,使100%城镇居民和75%农村人口同饮一管水。  英山县水利和湖泊局饮水办主任方伯寅介绍,英山县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充分发挥农村水厂后发优势,在供水调度、净化消毒、尾水处理上,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进智慧供水。  英山县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是全国水利系统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一个缩影。2021年,水利系统坚决守住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建立健全脱贫人口饮水安全监测机制,累计排查并推动解决1600多万农村人口供水不稳定问题。中西部22个脱贫省份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9万处,涉及农村人口1.88亿人;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34亿元,提升了3302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4%。  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推进水美乡村建设  从化区是广东省广州市面积最大的山区,素有“广州后花园”的美誉。从化区中小河流199条,总长1275公里,水库82座,年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从化区以第一批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系统解决了河湖有体量缺连通、有生态缺融合、有资源缺统筹等问题。  从化区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与流溪河碧道示范段建设同向发力,实现了流溪河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水生态协同治理。紧紧围绕流域山水生态格局与特色小镇规划理念,构筑“一轴二廊六域八节点”总体空间布局,构建出集生态保护、观光体验、绿色产业、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树状生态经济文化带。  “产业因水而兴,城市因水而美,市民因水而乐”的大湾区水美乡村从化样板已初见成效。广东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介绍,广东省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建设以来,治理河道长度330.1公里,水系连通长度24.2公里,水源涵养116.1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91.1万人。充分释放碧道综合效应,建成乡野型、自然生态型碧道1200公里,建成了广州流溪河碧道、茂名“锦江画廊”、清远连樟村碧道等一批乡村地区碧道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  在2021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开展9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水利部印发的《2022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指出,围绕乡村生态宜居,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二是加强河湖保护治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纵深推进脱贫地区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三是开展水美乡村建设,以县域为单元、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支持具备条件的脱贫县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山清、水净、村美、民富的水美乡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4-18
 “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了,谢谢你们的厚礼!”4月16日,丹棱县仁美镇桂香村2组村民严成均等10户群众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当地餐饮企业龙头——眉州东坡集团为村里残疾人家庭送来肉鸡苗,每户50只,并承诺鸡苗养大后以高于市场价的10%返购。“最近天气冷,大家最好先在家里圈养几天再放养,确保成活率,前期可以少许喂一点鸡饲料,逐渐过渡到全部喂粮食以保证品质……”鸡苗发放现场,作为本次村企联建的介绍人也是发放工作承担者,眉山市肢协负责人陈泽刚现场为群众交代起了注意事项。“我们村每年用于外销的农副产品产值达五千多万元,种类也十分丰富,除了有柑橘、蔬菜这些大宗产品,还有黑山羊、藤椒等特殊产品,跟眉州东坡的联建一定会取得多赢效果。”桂香村是眉山市委组织部联系帮扶村,由市委组织部下派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郭瑞告诉记者,本次发放“助残鸡苗”是桂香村党委和该企业党支部组织联建活动的内容之一,根据联建协议,下一步,桂香村将立足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生态绿色的产品特征,与本地餐饮“大亨”强强联合,让农副产品走出去,增加附加值,提升群众收入,同时也能提升联建企业的产品质量,形成多赢局面。“我们分四批次发放免费鸡苗,总共2000只,惠及50余户当地村民。”据眉州东坡集团眉山党支部书记舒会刚介绍,企业出于践行社会责任的初衷,首先选择村上较为困难的残疾人群体进行帮扶,今后将视养殖情况扩大帮扶范围,以实际行动践行“百企联百村”工作要求,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贡献力量。聚焦弱势群体促进共同富裕,村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在丹棱县,桂香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丹棱县切实发挥“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美在乡村、富在农民”的比较优势,响亮喊出“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总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638元,城乡收入比1.68: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城镇3.4个百分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眉山,通过多年来持续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村企共建互助模式已经十分普遍,带来的成效也十分显著。截至目前,眉山市共有 203个企业(商会组织)参与此项活动,共联系159 个乡镇、村,打造市级示范基地13个,示范村11个,从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就业、公益捐赠等方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投入资金 5.6亿元,极大地助力了眉山乡村振兴。(供稿:眉山市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保障“突发严重困难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群众住房安全,南江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推进“掉边掉角”农户搬迁。  干部助搬迁。组织统战部、工商联、新联会等统战成员单位干部深入镇村一线,协调矛盾纠纷,加强物资保障,帮助代办前期手续,确保住房安全保障按期实现。同时教育引导农户严格按照认定程序,坚持村民评定、复核比对、异地选址,确保搬迁方式可行和搬迁对象精准。  乡贤助搬迁。发挥统战作用,邀请老教师、老专家、老干部、老模范等乡贤群体深入农户家中,对搬迁对象条件和补助标准等进行深入讲解,做好思想引导,帮助农户切实解决“搬不搬、搬哪里”的问题。对搬迁较近的群众动员就近搞好生产,搬迁较远的协调进行代耕代种,对搬迁到集镇的多渠道联系就近务工。  企业助搬迁。采取公司+专合+大户+农户模式,发展银花、核桃、黄羊、茶叶等长高远的主导产业。对在家居住较近的,动员到产业园区、私营企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务工,搬迁群众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确保收入稳定不返贫,农户搬迁后能致富。(供稿:南江县委统战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8
(张祖强)连日来,绵阳市安州区猕猴桃走廊产业带,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花正陆续盛开。种植户们抢抓时节,给猕猴桃疏花、授粉,确保今年的猕猴桃有个好收成。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依托独特的地理和土壤优势,着力强化示范引导、利益联结、品质保障“三三”机制,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现全区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5万余亩,预计今年挂果面积2.5万余亩,猕猴桃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18
(孔云 程洁 记者陈家明)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麻柳村的村民廖家义没有想到,自己向村上反映自家屋后堡坎有滑坡隐患的问题,不到一周,村里就找来工程队解决了。近年来,贡井区建设镇探索推进“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政风清新”的清廉村居建设,在麻柳村率先打造以“清风拂柳”为主题的廉政品牌,有力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创新乡村治理、巩固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合力。制度筑廉“织廉网”。去年以来,麻柳村围绕院落管理服务特点和“小微权力”运行特征,科学制定18条“小微权力”清单,绘制运行流程图,推动实现“干部照单履职、群众看图监督”,重点整治村级组织办事不透明、不规范、不廉洁、不作为或乱作为,使干部用权有规矩、群众办事有指南、民主监督有依据。改变,还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麻柳村成立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对村级事务全面推行“八步议事法”,细化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让广大村民群众真正成为了重大决策的参与者、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基层自治的主导者。同时,推行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职“一肩挑”,组建“三老”监督小组,实现社情早知晓、矛盾早化解。目前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4条,协助化解信访件2件。文化育廉“吹廉风”。麻柳村结合本地产业及乡土文化,通过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训、廉政景观、廉政诗画等,将清廉文化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党员干部和村民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山绿水清、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村庄干净……如今,走进麻柳村,新气象扑面而来。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攀比跟风等写入村规民约,同步配套建设的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道德讲堂等功能室,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使全村逐步实现从干净到美丽再到文明的有力转变。五星评廉“筑廉线”。“村干部是否走访过您家?”“村干部是否为您办过实事?”“您对村干部的工作是否满意?”今年2月底,在麻柳村的“院议说”上,村民代表收到了这样一份特殊的考评表,虽然表格内容简单,但大家填得十分仔细。用村民的话来说:“村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全凭我们的‘打分表’说话!”这样的院坝会,一年一次。群众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务实为民、廉洁自律”五个方面,对村“两委”干部分别作出1至5颗星评价,并指出存在问题和期望。为建立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麻柳村还开展“干部亮身份,个人作承诺”活动,将干部姓名、职责、联系电话及承诺印制成个人“名片”,方便群众办事找人。同时,创新推出小圆桌“一对一”接待,以“清廉+亲切”标准化模式,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体验,以阳光、便捷、真情的服务,提升干部便民利民、廉洁高效的作风形象。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18
(彭彬 胡莎莎 记者 张宇)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了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认定结果,我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达到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绵阳梓潼县名列水稻制种大县。)记者了解到,梓潼县是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国家级首批水稻制种基地县,常年制种面积5万亩左右,涉及农户超过15000户。平均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1100万公斤左右,可供100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现在,水稻制种已成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当前,该县已做好水稻制种春耕备耕各项准备。据悉,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80%以上。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4-18
四川农村日报 记者 周颖昳4月15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夺取夏粮丰收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科技服务培训会议。会议深入分析当前我省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安排部署科技服务队包县包乡科技服务工作,动员部署全省大豆小麦油菜生产农技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讲授大豆、小麦、油菜生产关键技术,为打赢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议指出,我省将派出11211位专家组成2451支粮食和大豆油料科技服务队,覆盖168个县、2283个乡镇,下沉包县包乡开展科技服务,全力以赴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增粮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快推动人才下沉、技术下沉、服务下沉。要抓实抓细技术指导服务的全过程、全链条,聚焦“米袋子”“面桶子”“油瓶子”“豆筐子”生产全过程,重点抓好春耕生产、大豆扩种和业务培训三件事。要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推动下沉包县包乡见真章、出实效。  会议强调,一要坚决完成今年中央下达的粮食生产和大豆扩种硬任务,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扎牢百姓“米袋子”、端稳粮食“铁饭碗”。二要坚决抓好科技助农兴农服务,各科技服务队要按照服务区域农事生产特点,明确服务计划、时间表、线路图,划分人员责任,带技术、带资源、带成果、带市场,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畅通科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保障交通安全、疫情防控安全,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顾迁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溢洪道这些堆土,影响库水溢洪。”近日,眉山市东坡区水利局安全生产排查组在思蒙镇工农水库发现这一安全隐患,很快落实区水库维修养护公司,对该溢洪道30余立方米的堆土进行清运处理。这是该局从早抓防汛工作、做好春灌准备出发,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督查整改的一个缩影。  东坡区水利局自3月中旬开始,抽派局内60余人的精干力量,组建5支安全检查队伍,集中对全区“一江四河”、55座水库大坝、200处水闸、灌区主渠道以及在建水利工程等水利工程设施,连续两次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针对有的水库溢洪道不畅、有的放水设施漏水、有的水闸设施损坏、有的堤坡乱挖乱种和个别水库坝埂出现渗漏、部分地方“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尚未更新等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该局专题研究落实整改措施,逐处整改到位,彻底根治安全隐患,确保灌区安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8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边强吉)今年来,苍溪县东青镇结合实际,采取“342”模式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利用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镇446亩撂荒土地,已复耕151亩,利用率达40%以上,预计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一是落实“三管控”机制。落实动态监测管控。分大、小春两季开展撂荒地排查,对撂荒地承包人(经营人)、撂荒地位置面积、撂荒时间及原因等基本情况逐一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按照“一田一格、一户一页、一村一册”制定方案,对撂荒地整治利用动态监测、全程跟踪,按季度更新《撂荒地整治利用动态监测台帐》,实行销号管理。落实政策激励管控。对各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好的,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产油大县、种粮大户补贴转方式等项目上,优先给予安排和扶持。落实惩戒约束管控。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对连续弃耕撂荒2年以上的流转地,由承包方依法解除流转受让方土地经营权。对抛荒1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领取资格,并将禁止耕地撂荒内容纳入土地流转合同。二是推行“四利用”模式。推行农户自我复耕利用。鼓励有种植意愿的农户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进行机械作业,开展自我复耕利用。推行主体流转复耕利用。由镇、村、组帮助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联系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复耕耕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行代耕代种复耕利用。对不愿放弃土地经管权,又无力耕种的农户,由村、组帮助开展“农户委托代耕代种”“业主代耕代种”“合作社代耕代种”等模式复耕利用。推行集体收回复耕利用。对多次告知无行动、自愿放弃经管权的农户,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土地经营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复耕利用。     三是执行“两逗硬”督导。执行监督逗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不定期对撂荒地整治情况开展督查,对工作不落实、履职情况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执行考核逗硬。把撂荒地整治利用纳入镇对村年度目标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减少次年农业项目的安排并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5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尹应平 李兴发)为落实新一轮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切实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工作,自2021年11月15日起,宜宾市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通过“五个100%到位”开展2021年度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工作。经过最终审核,2997人符合申领条件,共发放补贴1204.21万元,目前均已发放到位。一是业务培训100%到位。为使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组织镇(街道)、社区(村)所有经办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工作人员100%的懂政策、懂流程,为做好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二是政策宣传100%到位。为确保此项政策家喻户晓,发放政策明白纸、办事指南1万元余份。通过LED显示屏、张贴通知、互联网发布、电话联系、入户宣传等途径,将补贴的申报时间、申报对象、补贴标准、补贴期限、申报程序、申报方式和所需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政策宣传实现100%到位。三是优化服务100%到位。受居家隔离、交通限制等因素影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短时间内无法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的情况,翠屏区及时延长办理时限,采用线下线上多批次申报的方式,做到100%的方便、快捷,不漏一人,真正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惠民政策。四是审核把关100%到位。实行“承诺制+区、镇、社区三级审核”模式,及时与社会保险、国家税务、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等进行信息比对,对申请人是否属于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证明是否真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等重点环节进行100%的把关。五是资金落实100%到位。积极向上级争取中省就业专项资金,保障发放进度,通过宜宾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监管平台,将1204.21万元直接发放到2997名群众社会保障卡中,做到了不错发、不多发,不漏发,确保资金100%落实到位。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1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