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从前,我们这里也曾碧水蓝天,鱼跃清波……”5月13日,站在通江河畔,宽阔的水面不时拂过阵阵清风,通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回忆起通江曾经丰富的渔业资源,心生感慨。  据介绍,通江县有大、小通江河、澌滩河和月潭河等5条主要河流水系,共有水域鱼类资源82种,包括水獭、大鲵、岩原鲤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种,另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共计十余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当地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据介绍,2020年以前,通江每年都有大约280余人从事捕捞作业,结果就是渔业资源越捕越少、环境越来越差、渔民越捕越穷。截至2019年年底,通江的白甲、青鳙、鳜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几近灭绝,鱼类资源从82种急降为63种。  2020年3月通江县制定了《长江流域通江段禁捕及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方案》,并成立专办推进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截止2020年6月,全县102只渔船全部退捕上岸,补偿资金足额发放到位,203名退捕渔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另外,通江还健全了长江流域通江段禁捕网格化宣传管理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等原则,成立了40人的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禁渔范围。”据介绍,通江县农业农村(渔政)、公安、市监、交运等部门和乡镇协同配合,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结合中国渔政亮剑行动,大力开展禁捕百日攻坚、“四清四无”回头看、护渔百日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确保从捕捞、收购、运输、销售到加工全链条执法监管无死角。  2021年9月至10月,四川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相继对通江进行禁渔效果评估。结果表明,禁渔一年多以来,通江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恢复率达65%以上,渔业资源 总 量 较 之 2019 年 增 长78%以上。通江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盛景正日渐重现。  “长江禁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要加强工作落实,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和持久战。”上述负责人表示,通江将进一步广泛宣传《长江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禁渔的重大意义,营造人人参与禁渔的社会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四个专班的作用及协同联动作用效果,压紧压实乡镇辖区主体责任,加大农业农村(渔政)、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和交通(海事)的联合执法力度,开展涉渔“三无”船舶整治和打非断链工作,同时有序推进诺水斑鱼等地方特色品种的研发,以渔促护,大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5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势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决定通报近年查处的5 起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件。5起案件分别是:内江市威远县某建材公司违法占地建设搅拌站案、德阳市聂某违法占地建设厂房案、巴中市某饮品有限公司违法占地建设厂房案、遂宁市安居区杨某某违法取土案、泸州市泸县尚某违法占地建房案。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保持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的高压态势,加强典型案件跟踪督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动真碰硬,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张闻亚  5月13日,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大户王凤生像往常一样来到果园查看果子长势。王凤生其实并不担心猕猴桃的品质,因为他购买了猕猴桃品质保险。按照品质保险标准种植流程,王凤生对每个果子都细心呵护,确保达到最优,现在幼果已超过核桃大小。按照品质保险约定,果子品质如果未达到保单中所保证的指标值就可以得到相应赔付。  同一天,百里外的成都会场内,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围绕品质保险助力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论坛研讨,并最终形成了多项专家意见和建议。猕猴桃“尝鲜”品质产量双提升作为四川猕猴桃核心产区,都江堰市2019年率先将锦泰保险推出的农产品品质保险,大胆引入当地的猕猴桃产业当中开展试点。品质保险依据果品品质导向,引导打造一个标准化的农产品种植流程。依据这套标准化的种植流程,生产出更好品质的农产品,帮助农户将农产品卖到更好的价钱,实现更高的收益。  王凤生就是购买针对猕猴桃的品质保险的3500多户种植户中的一员。  “之前猕猴桃亩产1500斤左右,参保后按照品质保险的标准流程种植产量达到了2200斤。”王凤生告诉记者,除了产量外,在猕猴桃品质方面,如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也分别从参保前的16%、15%,提升到了现在的19%、18%以上。  除此之外,品质保险带来的直接变化,还有种植户与经销商品质意识的转变。不少消费者也许都有购买猕猴桃时果子还未达到可食用成熟度,放几天后出现烂果、软果的现象。这都是猕猴桃早采带来的危害,不仅带给食客不良体验,更“自砸招牌”。猕猴桃品质保险的引入,让部分种植户与经销商认识到了早采危害,转而通过提升果品提高单价。  “品质保险是标准化品质体系建设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买了品质保险的农产品像是多了一层‘身份’,使品牌持续拥有稳定溢价能力。”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明章介绍,今年是农产品品质保险在成都试点的第三年,覆盖猕猴桃种植面积1.2万亩,未来我省将会有越来越多面积的猕猴桃用上品质保险。覆盖“10+3”降风险提品质  品质保险不仅仅覆盖了四川特色水果猕猴桃,也在粮食作物水稻品质上进行了试点。在崇州市,种植户刘勇购买了成都市和锦泰保险联合推出的一款政策性稻谷品质保险。  “这款保险针对稻谷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指标、真菌毒素指标、理化指标和营养指标,我们这些参保种植大户的稻谷品质如果未达到保单中所保证的指标值,就可以得到相应赔付。”刘勇告诉记者,这些指标值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该保险政策规定,种植大户所生产的稻谷必须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才能投保。投保之前,第三方机构会进行一次品质检测,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后可以投保。  收获后,第三方机构会再次对投保大米的品质进行检测,若未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就可以赔付。两次检测之间,投保大户面临的不可预测的天气风险,如四川9月常见的阴雨天气,以及烘干储藏不当造成的米质下降等风险,就有了保险兜底。这让刘勇直呼“吃下了定心丸”。  “农户希望得到的不是赔付,而是高品质的农产品。”在与会专家看来,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品质是核心与关键。品质保险显著的试点效果,让专家和保险公司对该保险覆盖“10+3”产业的其他领域也充满信心。  为了更好助力产业发展,专家建议相关保险企业充分运用并总结试点期间的经验,加大研究深度,扩展保险品种和规模,拓展品质保险试点经验,探索发展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畜牧业等产业的新兴保险产品,加强农产品优势品种的培育保护,扩展农业产业链全覆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于文静)农业农村部16日召开全国“三夏”生产视频调度暨小麦机收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全力以赴打好小麦机收这场硬仗,抓实抓细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  会议指出,目前正值小麦灌浆关键期,从调度情况看,冬小麦平均亩穗数与去年相比持平略增,穗粒数大体持平,千粒重还有提升空间,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病虫害等风险也还存在。要毫不松懈抓好小麦后期田管,持续加力推动“一喷三防”等增产措施落实,保大穗、增粒重,做好小麦穗期蚜虫、白粉病等防治工作。  会议指出,近期个别地方出现铲苗毁粮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排查核实相关情况,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守住守好来之不易的夏粮生产成果。  会议强调,小麦 97%以上靠机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地要及时打通堵点卡点,全力保障小麦机收顺利开展。密切跟踪调度机收作业供需对接情况,统筹调剂机具机械。要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组织为农机手集中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推动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对联合收割机及其运输服务车辆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核酸和抗原检测、属地登记备案等“一站式服务”。各地要开通公布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发生疫情县市的封控区、管控区,要发挥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迅速组建应急抢收队,开展代收代种等服务。要继续深挖机收减损潜力,抓好晾晒、烘干。  会议要求,抢抓农时搞好夏种夏管,进一步分解压实夏播任务,确保应播尽播、面积只增不减。分区分类搞好春播夏播作物田间管理精准指导,及时查田补苗,加强肥水调控。未雨绸缪推进防灾减灾,环环紧扣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适时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病虫重发危害。
新华社 | 分享: 2022-05-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5月,北方麦区还在灌浆,蜀乡大地已风吹麦浪一片金黄,大范围收割由南及北次第拉开。  四川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四川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其中,小麦作为夏粮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省小麦平均产量预计增加10%到15%。5月16日,收割机在射洪市仁和镇中房村酒粮基地收割小麦。 新华社发(刘昌松 摄)  撂荒地治理、腾退低效果木林地,在播种前期,各地坚守耕地红线,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省小麦播栽面积扭转长达15年下滑态势,出现小幅增长。  播种、出苗、拔节、孕穗、齐穗扬花、灌浆,贯穿小麦生育期各个阶段,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全程跟踪记录小麦生长的全过程,跟随小麦专家来到麦田间,见证他们或调研生产一线情况,或对不同苗情进行分类诊断,或对病虫害防治进行指导。  颗粒归仓时,蜀乡小麦捷报频传。在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亩产首次突破 600 公斤;在资中县公民镇,宜机化改造撂荒地首种粮食喜迎丰收;在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一带,成温邛示范田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远超去年……  丰产成绩来之不易,小麦丰收的背后是什么?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推出“麦黄时节 行走麦田探丰收密码”特别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行走麦田,参与田间测产,追逐麦浪,记录丰收瞬间,采访专家、种植大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探寻高产和丰收的密码,见证川麦贡献。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8
 (记者 袁城霖)5月7日,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秧田里排满了嫩绿的秧苗。村民向森林驾着插秧机在田里忙碌,一亩田的秧苗只需 15分钟就栽完了。“比人工栽秧效率提高了10倍都不止,一亩秧田可省下人工费300元。”向森林说。  宣汉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条件改善,推进高标农田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5亿余元,建设田网、路网、渠网三网配套,实现“田成方、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连”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目标,推广实行宜机化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前的‘豌豆角田’现在成了层层的大梯田,山坪塘和沟渠修到了田地边,硬化道路修到了家门口,农田宜机化建设铸起了‘聚宝盆’。”胡家镇鸭池村村民赵全昌说。宣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已累计建成“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标准农田总面积71.56万亩。  良田为机械化推广奠定了条件。宣汉县农机化推广站副站长汪久鸿介绍,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一批新兴新型职业农民也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宣汉县已经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9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统计显示,宣汉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61.5万千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在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区则达到100%。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7
●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到2035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规划》设置1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5项  (记者 殷鹏)5月1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于近日出台。《规划》将以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打造“绿富美”生态乡村为目标,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到2035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这是四川首次出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资料图片  作为未来五年四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作战图”,《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为完成目标,《规划》设置1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包括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比例从2020年的58.37%提高到75%,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数量从2020年的5个增加到159个,农村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等。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两个难点,我省制定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两个子方案。前者从强化分区分类治理、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7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并将目标逐年细化到各市(州)。后者则明确了10项治理工作目标,推动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农业绿色生产及现代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志述 张相鑫 记者 刘佳  5月12日,广汉市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核心区,田间风吹麦浪,遍地金黄,收割机正在麦浪里来回穿梭,丰收的喜悦从田野间拂面而来。  “田里小麦色泽金黄、颗粒饱满,我今年有近600亩小麦丰收。”90后种粮大户刘健在自家田边说,今年他主要种植两个品种川麦104和绵麦 902,该小麦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多抗性好、抗倒性强、品质优、软质率高、镉吸附低等突出特点。  5月份,广汉市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双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据了解,全市26万余亩小麦机械化收割大约需要20天左右。目前,广汉市已有跨区作业收割机200余台,本地收割机约400余台,陆续还在调入,可保证全市小麦及时收割。之后,将马上轮种水稻,确保大春生产不耽误。  “今年,规模化育秧继续扩大,整体水平较高,没有出现大的育秧问题,大春生产算是开了个好头。”广汉市农技植保站站长王志述在南丰镇一家育秧社会化服务中心说道。  近年来,为稳定水稻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大力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广汉市加快对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育秧中心16个,供秧能力为16万亩。育秧中心建设依据最大供秧服务面积3000亩 、5000亩、1万亩,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规模,包括播种生产车间、暗化催芽室、浸种消毒池等。  全市育秧中心普遍采用成熟的“水稻叠盘暗化出苗育秧技术”,实现了水稻工厂化精准播种和标准化育秧的机械化运行。整条播种流水线采用了机械精准播种、机械控制基质厚度和暗化出苗等技术,最大限度规避自然条件下播种育秧风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秧苗素质,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径。  据气象部门预测,“双抢”期间广汉市仍有降雨天气,争分夺秒抢时收获,不误农时种好秋粮,已成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为切实帮助农民群众抢抓时机加快收获进度,科学指导水稻适期插秧,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分组分片帮助群众抢收抢种,为夺取粮食丰收,保障粮食安全干实事。  截至5月9日,全市已收获小麦2.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11%;已收获油菜8.9万亩,占应收面积的54%;已栽水稻0.9万亩,占应栽面积3%。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5月16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以来,该厅将片区乡村规划作为全省自然资源工作重中之重,预计上半年将完成340余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目前正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调度,坚持以召开党组会、专题会、年度工作会等进行系统安排,迅速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同时,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此外,为提升基层干部和编制团队能力水平,该厅制定片区乡村规划编制指南及成果审查要点,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开展2次覆盖全省的业务培训,分批派出专家组为地方答疑解惑。目前,接受培训的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已超万人。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形成质效双优的规划编制成果,省厅建立常态化全程跟踪机制,每月深入市县、乡镇开展调研督导工作,组织专家对市(州)上报的典型片区规划初步成果进行审查,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对市(州)组织领导、工作进度、专项规划编制等进行综合评估,督促市(州)履职尽责。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5-17
(记者 文莎)近日,自然资源厅下发《四川省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实施方案》,明确按照“统一监测、分类应用、成果共享”的思路,实施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库,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促进我省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去年3月,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启动耕地双月监测和执法月度自主监测工作,同期上线“天府调查云”平台。依托“天府调查云”平台,四川正在构建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田长负责“及时管”、耕地网格员“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耕地动态监测新机制。远程“揪出”耕地“非农化”问题  “你看!这个地方颜色变了,本来是绿色的,现在变成了土黄色,说明土地动过了。”自然资源厅工作人员一边打开“天府调查云”手机App,一边告诉记者,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圈一块地,就能查询到土地分类、权属、规划、是否占基本农田等信息。  2021年6月,我省“揪出”一个耕地“非农化”问题。一块位于彭州市的土地曾发出警报,人工智能系统识别出一处异常,初步判定这块耕地疑似存在违法占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线远程核实地块真实情况,发现原本的耕地被改造成停车场。这块耕地随即被列入整改范围,当年底完成耕地恢复。今年4月拍摄的最新影像中,这条黄色“伤疤”已经抚平,重新呈现绿色。  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监测重点,以“天府调查云”为调查工具,我省织起一张耕地保护的“天罗地网”。截至今年4月,综合动态监测已覆盖全省所有耕地面积。为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方案》正式下发前,我省已开启综合动态监测的探索,以双月为周期,汇总分析包括耕地在内的全省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等,深入分析资源变化原因,形成全省自然资源监测成果分析评价报告、数据收集等,构建更为紧密的数据共享机制。  “这套数据不仅是自然资源部门执法的依据,也是我省耕地保护的基础大数据。”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监测结果定期通报至省级农业农村、林草等相关职能部门,避免重复监测、数据多头等问题。此外,监测结果还向市(州)政府书面通报,帮助地方及时掌握耕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根据《方案》,未来综合动态监测将遵循“遥感影像实时处理,变化信息实时提取,监测成果按需制作,外业举证定期开展,业务应用分类提供,应用成果实时更新”原则,走向“十字”拓展之路:一方面往深里扎,从重点关注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到聚焦规划实施、批后实施、整治修复等其他专项监测,另一方面往广里拓,从关注耕地变化,拓展到矿山、地质灾害等自然资源管理全方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5-17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25年,省级水网建设规划体系全面建立,水网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得到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体制机制法治进一步健全,初步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到2035年,省级水网体系基本建成,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网智慧化水平、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指导意见》提出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科学编制省级水网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要全面分析省级水网建设基础和需求,合理确定省级水网建设目标指标,科学谋划省级水网建设布局,统筹确定省级水网建设重点任务,研究提出推进省级水网高质量发展举措。  二是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按照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及省级水网建设布局,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加快省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加强水网互联互通,提升水网调控能力,推进水网智慧化建设,强化水网体制机制法治管理。  三是创新省级水网建设推进机制。在整体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同时,组织开展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省级水网建设任务加快落地实施。
新华社 | 分享: 2022-05-17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杨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耕地撂荒整治工作,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杜绝耕地闲置浪费。5月15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推进撂荒地整治暨“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先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全市撂荒地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各地在5月27日前,要不留死角、全面排查,建立台账、要宜粮则粮、提出分类处置措施;6月至12月期间,要积极对撂荒地进行复耕,要采取农户自主复耕、党支部助耕、集体经济托管复耕、经营主体带动复耕、国有企业托管复耕、社会化服务复耕、粮经复合复耕等多种方式推进撂荒地整治,确保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实现撂荒地“动态清零”。先平强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把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作为当前的重大事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要定期组织召开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采取领导挂联包保,干部蹲点包村的方式,开展复耕督导。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将撂荒地整治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在涉农项目资金安排时予以倾斜;对存在弄虚作假、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加强承包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指导,结合下沉一线包县包片工作,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分片开展督促指导,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及工作约谈机制,坚决杜绝“虚假摸排”“数字整治”“文字复耕”,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落地落实·同时,会议还通报了当前全市“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猪产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项目建设、农村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各县(市、区)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专职副主任,相关工作分管领导,各乡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或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相关工作分管领导以及技术服务中心、畜牧站负责同志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6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魏家明)5月9日以来,毗邻市县疫情出现点多面广多发特点,外溢风险极高,给大竹县疫情防控带来严竣挑战。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党员先锋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打好主动仗,冲锋陷阵,严把疫情防控“三道”关口。   党员先锋+值守,严把“输入风险”关。30名党员先锋,志愿24小时不间断轮流值守高速路8个交通卡口,严格执行省外入(返)竹人员扫入川码、查验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验报告、测体温规定,严格管控广安、邻水来(返)竹人员,查验进口冷链运输车辆“三证明一报告”,严格执行冷链运输车登记制度,阻断邻县疫情外溢风险,压实“外防输入”风险的责任。   党员先锋+劝导,严把“交叉感染”关。15名党员先锋,主动参与区域核酸检测应急演练,他们在演练现场周而复始地提醒劝导:“打开健康码”“保持一米线”“亮身份证”“不要扎堆”,协助采样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帮助老弱残申领健康码,减少信息录入等待时间,他们辛勤的付出,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扎堆交叉感染情况。   党员先锋+巡查,严把“聚集风险”关。20名党员先锋,按路段、街巷编队,对零售药店、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冷链物流、棋牌室、麻将馆等重点场所全覆盖巡查,督促业主执行消杀制度、进场扫码“四件套”制度,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的“哨所”作用,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经营场所实行劝停制度,劝停正在营业的麻将馆112家,劝退聚集性宴席5起125桌1250余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4
5月13日,绵阳市人大代表、政协三台县委常委、民进三台县支部副主委杨盛带队,到三台县忠孝乡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主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来到忠孝乡最偏远的双胜学区,通过“一听二看三座谈”,深入一线乡村幼儿园、小学校走访师生、查看校舍和学校基础建设、教学办公环境。忠孝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乐,组织统战委员陈弋炜,副乡长范志强分别作乡情介绍。调研组在听取塔山学区李志军、张海和忠孝小学负责人刘斌等的汇报后表示:伴随新型城镇化与两项改革“后半篇”教育文章实施,乡村生源持续减少问题突出。十年前双胜小学800多人,今天只有216个学生,很多问题亟须解决。有关方面将在6月下旬资助学校完善教学办公电脑、篮板、排球、钢琴和幼儿园室外大型玩具一套。同时,对结本县在外人才联谊会与个别家庭负担较重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帮扶,在孩子们心中牢固树立童心向党的理念,为喜迎“二十大”营造浓厚氛围。四川普宏蜀善文化负责人莫安琪,四川好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霍宇佳,青年影视演员张俊,县政协委员李甫、殷剑、谢文君等参与上述活动。(通讯员 殷剑  谢勇)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4
在四川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爆发十四周年之际,5月12日,三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增辉同志率领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和灵兴镇党委人大政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深入灵兴镇木鱼村和花庙村查看农村防洪度汛、农业春灌,农林产业和涉农基础短板等困难问题,从而不断夯实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五个振兴。在永和古堰灵兴镇木鱼村高家桥大渡槽,杨增辉一行查看了全民抗战时由国立清华大学黄万里教授设计修建的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情况。现场视察了红色水利抗战纪念园,缅怀了从国立重庆大学代校长毅然奔赴三台担任县长的郑献征,及时会同省建设厅长何北衡,中共地下党川北中心特支的林向北、屈义生等一批优秀青年才俊,为淞沪、武汉、长沙会战和陪都重庆保卫战、抗日远征军等正面战场积极筹款修堰增加军粮的事迹。一条永和古堰,早就为台海两岸中华儿女搭建起了沟通交往的桥梁。为治理乡村弱项短板,杨增辉一行认真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强调要聚重点、抓关键,增加帮扶合力,抓实防汛地灾、水毁火患、疫情防控、环境治理,搞好乡村产业路拓展建设。切实整合周边林果蔬菜、流转土地,推进抗战水文化园综合开发利用,为群众增收防返贫创造条件。在双汇溪下段,杨增辉一行查看了花庙村委会前亟待改造的公路桥及行洪护岸。强调要着力整治水安全和道路交通隐患,让农村基层有一个良好的民生环境。(通讯员:王琴 谢勇 )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4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向小利)在当前农村“三抢”的黄金时节,苍溪县东青镇采取措施,狠抓安全生产,有效控制了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万无一失。一是强化主体责任。镇上成立了安全生产督查组,分别深入全镇18个村(社),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并与各村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政府与各村责任的落实。目前,3个督查组到东青、禅林、寨山片区明查暗访9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8份,实现了无缝隙管理。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该镇通过村村通广播、逢场天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培训会、播放“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影碟,教育全镇干部群众从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目前,全镇共出动宣传车12台/次,召开安全生产培训会2次,发放宣传资料6800份,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筑牢安全管理“防火墙”。三是搞好“四类检查”,做到“查防一体”。为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镇督查组深入场镇各食品批发、零售摊点和鲜肉销售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治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保证当前农业生产用水安全,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村(社),逐一落实用水方面的安全责任和监管人员,并与直接责任人签定安全用水协议;为确保农业生产正常用电,近日该镇组织供电所对辖区的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排查,共排查处理风偏树枝等安全隐患28处,砍伐树、竹等障碍700余根,有力的保障了线路的正常运行;针对个别农民在田间地坎燃烧农作物秸秆易发火灾现象,该镇坚持 “隐患先逐项排查一遍,问题先逐个整改一遍”的思路,组织林业站和村建环卫中心人员开展林下可燃物清理,强化火源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3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发布《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办法》出台的背景?  答:国家高度重视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这不仅是阻断重大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有效手段,还是维护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加快构建处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处理体系不健全、处理方式不规范、监督管理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情况还时有发生,既造成动物疫病传播隐患,也存在着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进入食品链条、污染环境等风险。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在系统总结无害化处理成效和经验,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生产经营主体、广大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专门制定本《办法》,力求进一步完善健全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机制,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问:《办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规定和农业农村部职能,《办法》适用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明确的畜禽种类范围,覆盖畜禽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过程中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的收集、无害化处理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办法》明确规定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和畜禽产品有:染疫或者疑似染疫死亡、因病死亡或者死因不明的;经检疫、检验可能危害人体或者动物健康的;因自然灾害、应激反应、物理挤压等因素死亡的;屠宰过程中经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可食用的;死胎、木乃伊胎等;因动物疫病防控需要被扑杀或销毁的;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对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和病害水产养殖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问:《办法》重点明确了哪些规定?  答:《办法》分为总则、收集、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39条,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做好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办法》提出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细化明确了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等三方责任。  二是进一步加强收集运输管理。《办法》要求生产经营者应当及时贮存、清运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明确了委托处理应当符合的要求和集中暂存点应当具备的条件。《办法》还要求对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专用运输车辆实行备案管理,从事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落实消毒、卫生防护等措施。  三是进一步规范无害化处理。《办法》规定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应当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屠宰、隔离场(厂)内自行处理应当符合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自行处理零星病死畜禽的技术规范。《办法》还鼓励依法依规对无害化处理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问:《办法》对相关违法行为设定了什么处罚规定?  答:《办法》的处罚规定主要涵盖四个方面。  一是畜禽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厂(场)、隔离场等未按规定贮存、清运、自行处理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以及集中暂存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未按规定配备专门人员,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处罚。  二是畜禽养殖场、屠宰厂(场)、隔离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没有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从事无害化处理活动的,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处罚;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继续从事无害化处理活动的,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处罚。  三是专业从事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运输的车辆,没有向承运人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处罚;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专用运输车辆不符合《办法》规定的要求,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处罚。  四是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未建立管理制度,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隔离以及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单位和个人未建立台账或者未进行视频监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问:《办法》什么时候施行?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  答:《办法》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认真抓好《办法》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办法》解读宣传。组织做好《办法》主要条款的细化解读,分级分类对从事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管理和业务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监督管理、行业指导、依法行政等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办法》的宣传,引导畜牧兽医行业广大从业者知法懂法守法。二是抓紧研究制定配套制度。组织制定全国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方案,研究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分级管理制度,务求实用和可操作。三是强化全程信息化监管。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监控平台,加快实现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相互印证,形成全链条可追溯管理,提升监督执法工作效能。四是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要求。进一步强化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严厉打击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推动解决《办法》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切实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5-13
  (记者 张艳玲)记者日前从四川省种业振兴大会上获悉,为加快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四川省将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  聚焦夯实种质资源基础,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四川省将加快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加快省级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确保今年10月前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明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统筹建设一批农作物、林木及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圃,逐步构建起全省“一库多圃”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聚焦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大力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重点支持省农科院加快天府种业实验室建设,加大现代生物育种等前沿种业技术攻关力度;深入推进育种联合攻关,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大种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聚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做大做强四川种业集团;加快扶优一批专精特新种业企业;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行业;积极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种业;开展种业科企联合攻关。  聚焦抓好良种供应保障,大力实施基地提升行动。推进种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支撑粮油安全、保障生猪供给的种业基础;遴选认定一批省级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县,今年要建成5万亩现代粮油种子生产基地;大力实施畜禽核心种源基地提升行动,支持区域性公猪站建设,打造全国生猪种业高地。支持开展种子质量预警,建设公共检测中心;搭建四川省南繁生物育种公共试验平台,大力建设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  聚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种业市场净化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严格品种管理,强化市场监管。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5-13
 为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高金口河区农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区发改局党支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深入象鼻村、文店村开展“不误农时,将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农活动,为象鼻村、文店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把脉问诊”服务,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质量和档次,加快推进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步伐。培训会现场,农业技术专家、农村家庭能人胡家兴,李建波等多名专家就蔬菜、核桃规模种植管理和畜禽规模生产经营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胡家兴就生姜高产种植方法进行了现场示范,在场农户和农业技术专家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问一答、及时解惑。此次培训,让农民不仅学到了农业生产的实用技能,还更新了农业生产观念。大家纷纷表示,专家讲解的知识大大的提升了他们的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水平、种植养殖管理水平和农产品生产质,获益匪浅。“我家是从事种养殖产业的,以前我们在种养殖技术上还有很多欠缺,也没有渠道来学习提高自己。今天,听了实用技术培训后,我学到了很多种养殖技术,也让我的种养殖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接下来,我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种养殖科学化现代化。”象鼻村村民金芝说道。高素质农民农业技术培训是金口河区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区发改局将继续引领本地的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在农业技术上的提质更新,对农业系统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农业技术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将继续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为全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出贡献。(供稿:金口河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5-13
(黎涛 陈静 记者 李国富 文/图)农时紧迫,插秧正当时。近段时间,南充市顺庆区水稻进入插秧季,种植户们抢抓农时,通过机械化插秧等方式提高栽种效率,田间呈现出热闹的劳作景象。“两台机器都快没有秧苗了,再运点秧苗来……”5月11日下午,记者在该区李家镇新桥村4组田野上看到,平整的稻田内,两名中年人各操作着一台手扶式插秧机,伴随着机械声响起,插秧机满载着一盘盘水稻秧苗,所过之处留下了4行双拢宽窄分明的绿油油秧苗,划出一条条漂亮的直线向远处延伸。村民忙着插秧驾驶手扶式插秧机的中年人分别是新桥村4组和8组的村民小组长王永胜和刘小松,务农20多年,两人不仅是种植大户,目前还成了村里的插秧“能手”。这其实与去年村上发展村集体经济,花费4万多元购置了2台手扶式插秧机有关,这两台“宝贝疙瘩”在去年插秧季每天能抵得上几十个人的工作量,这让二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其余村民小组长同样羡慕不已。“去年,我们在区上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使用这款手扶式插秧机,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完成8到10亩的秧苗栽种任务,既快又方便。”王永胜笑着说,在完成本村插秧任务后去年还去其他村插秧,两台机器为村集体增收实现了1万元以上。在另一侧的秧田内同样是一片忙碌,该村请来的大型插秧机在田内来回奔忙。“这款插秧机每天可以完成30亩左右的插秧任务。”李家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林杰介绍,村上有着800多亩秧田,通过机插秧和人工栽秧相结合的方式,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完成50亩以上的插秧任务,预计插秧将持续到本月下旬。与手扶式插秧机不同的是传统的人工栽秧,这在该村仍然在沿用。今年54岁的张宴平和51岁的冯全英是夫妻,同样也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当天下午正在自家接近3亩的秧田忙碌。定行距、分选秧苗、插秧……动作如行云流水,在二人的努力下,田内的秧苗也渐渐“冒”了出来。“别看就只有不到3亩田,我和老伴都已经忙了快两天时间了。”张宴平告诉记者,因为有插秧机、无人机播种这些新设备和技术,像他们这种人工插秧方式正在逐渐减少。村民忙着插秧李家镇为顺庆重要的粮油产地,目前有着8500亩左右秧田正在栽秧。“我们共有稻田1.1万余亩,前期通过无人机直播的方式完成了3000亩左右水稻播种。”李家镇副镇长柏大全介绍,插秧时间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早插秧一天,水稻大概能早成熟3至5天,对于产量和品质可能都有好处,目前该镇正抢抓农时,完成水稻栽种。根据顺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南充市顺庆区2022年粮油生产意见》文件要求,今年该区共需完成近12万亩水稻播种任务。此前,该区已通过无人机播种等方式已完成近8000余亩水稻种植,当前正采取种植大户机插秧、农户自主栽种等多种方式,全力确保目标完成。“接下来,我们将按农时进度对农户做好引导,以抢抓农时、标准提升、质量不减的原则,全力协助种植户高标准做好插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顺庆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5-1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